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六部门划重点可谓多乎

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六部门划重点

5月1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以下简称《重点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文件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意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重点举措》从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项目管理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完善支持机制5个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指明方向。优化总体布局 释放创新创造活力针对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重点举措》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同时,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创新主体活力如何激发?《重点举措》提出,“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比如,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值得关注的是,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也写进了文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厚植培育土壤 基础研究“底气”足针对深化项目管理改革,《重点举措》明确,改革项目形成机制,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对于改进项目实施管理,文件明确,实施“减表行动”,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3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针对营造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重点举措》指出,改进基础研究评价,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具体而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基础研究评价要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重点举措》明确,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此外,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等。(科技日报北京5月11日电)

喝咖啡

科技部等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国科办基〔2020〕38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工程院办公厅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2020年4月29日(此件主动公开) 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特提出以下重点举措。一、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1. 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强化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2. 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面向国家需求的项目部署力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强化对目标导向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统筹实施。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3. 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对科研骨干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加快推进经费使用“包干制”的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好纯理论基础研究、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4. 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在科研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内控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三、深化项目管理改革5. 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简化指南内容,不限定具体技术路线,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合理把握项目规模,避免拼凑和打包,保证竞争性和参与度。推行评审专家责任机制,强化“小同行”评审,应用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评审须增加应用和产业专家。推进评审活动国际化。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重大需求方向建议。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应单独设置渠道,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对原创性项目开通绿色评审通道。6. 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实施“减表行动”,简化预算测算说明和编报表格。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减少评估频率,可依项目自主申请开展中期评估,三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对实施好的项目加强滚动支持,对差的项目要及时调整。项目完成情况要客观评价,不得夸大成果水平。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稳步提升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基地的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人才、项目等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交流和国际合作。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7. 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基础研究评价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基础研究特点,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高校、科研院所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8.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强化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科技资源库(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和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五、完善支持机制9.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坚持本土培养和从外引进并举。认真落实《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要方向,自主组织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10. 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地方财政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积极推动与各行业设立联合基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来源:科技部)

然而夜半

切实强化基础研究 持续推动应用创新

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推进科技创新有关情况汇报并部署下一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上,科技部作了汇报,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李克强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科技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基础研究及原始创新薄弱、一些关键技术亟需突破等问题,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塑造发展新优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以改革更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李克强指出,推动科技创新要引导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来。注重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在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持续增加投入,明显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对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要完善待遇等政策,不提不合理的硬性时间要求,鼓励他们甘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自由探索、厚积薄发,努力有更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着力加强对数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的支持,夯实创新的基础。同时要抓好应用研究、创新成果市场拓展等,既支撑就业和经济发展,也能促进基础研究上台阶。李克强说,推动科技创新要尊重科学规律,更好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破除不合理的管理规定和制度,使科研团队有更大自主权、省心办事,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完善成果评价制度,破解简单靠论文评价人才的问题。引入科研竞争机制,使能干的有机会一显身手,使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打破不合理限制,重大科技项目要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李克强强调,推动科技创新要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客观认清我国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很多方面不能“平地起高楼”,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勤于和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借鉴相关经验,结合自身创新创造,取得更多成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方向,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鼓励扑下身子,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各方面齐心协力,扎实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莫若黄帝

如何加强基础研究?科技部等六部门划重点

5月1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以下简称《重点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文件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意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重点举措》从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项目管理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完善支持机制5个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指明方向。优化总体布局 释放创新创造活力针对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重点举措》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同时,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创新主体活力如何激发?《重点举措》提出,“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比如,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值得关注的是,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也写进了文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厚植培育土壤 基础研究“底气”足针对深化项目管理改革,《重点举措》明确,改革项目形成机制,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对于改进项目实施管理,文件明确,实施“减表行动”,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3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针对营造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重点举措》指出,改进基础研究评价,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具体而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基础研究评价要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重点举措》明确,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此外,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等。(科技日报北京5月11日电)

剑灵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础研究?科技部等六部门划重点

来源:科技日报5月1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以下简称《重点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文件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意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重点举措》从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项目管理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完善支持机制5个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指明方向。优化总体布局 释放创新创造活力针对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重点举措》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同时,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创新主体活力如何激发?《重点举措》提出,“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比如,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值得关注的是,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也写进了文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厚植培育土壤 基础研究“底气”足针对深化项目管理改革,《重点举措》明确,改革项目形成机制,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对于改进项目实施管理,文件明确,实施“减表行动”,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3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针对营造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重点举措》指出,改进基础研究评价,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具体而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基础研究评价要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重点举措》明确,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此外,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等。(记者 刘垠 操秀英)

无生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竞争力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肩负新时代科技使命的科学家们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 1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4位科学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畅谈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认为,科学家精神应该包含几个层面:一是好奇心和理性质疑;二是科学证据、科学方法;三是坚持和忍耐;四是团队与合作。此外,在科学道德层面,科学诚信是科学道德的底线,必须坚持诚实、公正、严谨。 “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创新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这种情况下,科学诚信就要在科学本质和科学道德的层面再提升,那就是家国情怀。”姚檀栋说。 “从国际层面看,现在不管是信息科学、物质科学、生物科学,还是资环领域的环境科学,都已经到了技术突破的紧迫阶段。”姚檀栋建议,在科技创新中重视多学科交叉,通过不同领域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推进社会重大科技创新问题的深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表示,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在数学领域,华罗庚、陈景润就是老一辈科学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学家。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推动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科技竞争力的真正源头是基础研究。”袁亚湘认为,基础研究不是由功利心推动,一定要由好奇心驱动。希望做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好奇心,要培养兴趣,真正去做原创性的东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霍守亮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环保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第一要有家国情怀、心系人民,第二要有勇于创新、刻苦攻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三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霍守亮表示,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克污染治理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 北京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郭少军表示,科学家精神非常重要,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他介绍说,自己读博士时的导师,现在已经快90岁了,依然坚守在实验室,“这样一位导师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努力”。 “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我们要有为祖国的昌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教书育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面对现在这么多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我们要大力创新,勇敢攻关,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郭少军表示,希望科学家精神能够植入到每个人心中,让每个人都热爱科研、热衷创新,让科学家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终风

解读新政策《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

今天看到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第3点: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对科研骨干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加快推进经费使用“包干制”的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好纯理论基础研究、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第7点: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基础研究评价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基础研究特点,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高校、科研院所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从此次这个新的政策来看,国家这次把保障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写进了政策,而且是以白纸黑字的形式,足以说明以往科研人员的待遇,特别是基础研究类科研人员的待遇是比较低的。当然,这也是纸上说说,具体还要看各大高校的现实做法。如果连这种白纸黑字都只是一句口号,那可能再过几年国内真的没多少土鳖愿意搞基础研究了。比如说,在很多普通大学,搞基础研究的教授,一张独立的办公桌都没有,这种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没有的大学,怎么能要求教授做出如何厉害的研究成果?当然,很多搞工科的教授会说,基础研究在家里也可以做,也一样能做出世界级成果,对周围的条件要求不高。遇到这样的,也只能这样对他说,以前的基础研究也许可以在家里搞,但是现在快速发展的基础研究已经不允许这样搞了,不信可以亲自去试试?还有一点,将来会实行长周期评价,鼓励代表作。也就说,以后每年要求发表多少文章这种旧制度应该会被废除。可是,去看看各大国内高校就可以知道,现在的做法恰恰是没有分类评审,不管是工科、理科、文科,都统统要求每年必须做多少科研工作量,说现实点就是发表多少篇SCI,SSCI论文,根本不会去管什么长周期评价。因为每一任领导做个3年或者5年就调走了,剩下一堆烂摊子,变来变去,没领导愿意等个10年8年再去评价你十几年前的那篇论文到底好不好,领导耗不起,当然教授也耗不起。因此,这些鼓励基础研究的新政策能不能落到实处,还是一大巨大疑问。如果不能,起码也会给这些领导提个醒:不能再瞎折腾大学里面搞基础研究的教授们了。

出而见客

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国科办基〔2020〕38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2020年4月29日(此件主动公开)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特提出以下重点举措。 一、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1. 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强化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2. 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面向国家需求的项目部署力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强化对目标导向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统筹实施。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3. 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对科研骨干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加快推进经费使用“包干制”的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好纯理论基础研究、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4. 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在科研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内控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 三、深化项目管理改革5. 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简化指南内容,不限定具体技术路线,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合理把握项目规模,避免拼凑和打包,保证竞争性和参与度。推行评审专家责任机制,强化“小同行”评审,应用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评审须增加应用和产业专家。推进评审活动国际化。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重大需求方向建议。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应单独设置渠道,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对原创性项目开通绿色评审通道。6. 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实施“减表行动”,简化预算测算说明和编报表格。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减少评估频率,可依项目自主申请开展中期评估,三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对实施好的项目加强滚动支持,对差的项目要及时调整。项目完成情况要客观评价,不得夸大成果水平。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稳步提升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基地的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人才、项目等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交流和国际合作。 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7. 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基础研究评价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基础研究特点,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高校、科研院所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8.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强化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科技资源库(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和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五、完善支持机制9.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坚持本土培养和从外引进并举。认真落实《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要方向,自主组织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10. 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地方财政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积极推动与各行业设立联合基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来源:科技部(注:如有相关国家项目申报、成果评价等需求可关注我们。)

民知力竭

新华社: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原标题:“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写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召开之际 来源:新华社金秋时节,黄浦江畔迎来科学高峰的攀登者。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近14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出席。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主题,各国科学家将借助论坛平台进一步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为共同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两位新科诺奖得主领衔 紧扣科学热点当地时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其中,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而获奖。即将开始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哈维·阿尔特、安德烈亚·盖兹两位新鲜出炉的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将领衔论坛参会阵容。哈维·阿尔特和安德烈亚·盖兹均是首次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年首次参会的顶尖科学家还包括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2020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得主,拍摄首张黑洞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负责人谢普德·多尔曼等。面对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第三届论坛特设病毒之战——世界顶尖科学家病毒峰会,邀请哈维·阿尔特,发现宫颈癌病原体——乳头状瘤病毒的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哈拉尔德·楚尔·豪森等病毒学专家,共话人类对抗病毒的持久战役。“我们应该用科学去解决危机,而不是盲目恐慌,特别是年轻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说,“现在,是时候让年轻科学家站出来了。”莱维特说,“我很高兴在这个时刻能来到上海,参加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虽然有很多科学家朋友无法到现场,但我们可以在线上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建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论坛邀请埃里克·马斯金、托马斯·萨金特、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等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把脉疫情中的全球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复苏之途。强化策源功能 上海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10月29日,在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开幕式上,上海技术交易所鸣锣开市。作为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枢纽之一,上海技交所开市将加速科技成果“纸变钱”,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添助力。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说,技交所的开市,标志着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技术转移交易网络基本建成,将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前,上海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上加快突破,努力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近年来,上海聚焦光子、生命科学、集成电路等领域,加大一批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力度,大科学基础设施已成为上海科创的“一张名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为永恒主题,立足于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致力青年成长三大任务,持续关注人类当前与未来面临的科技挑战,聚焦基础科学和源头创新,发布最顶尖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积极推动中外科学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平台。《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调查报告》显示,被认为能够为全球富有潜力的年轻科研人员提供最优的发展计划和条件的城市里,上海排名全球第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王雪莹说,随着全球进入创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核心功能。全球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阶段,全球城市和国家之间的科学竞争不仅仅是影响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未来发展机会的竞争。按照规划,上海今年要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强化策源功能。上海市政府提出,要着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推进大科学设施建设,建设好张江科学城。要着力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落实落地,并打造制度创新供给高地。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动能今年8月,在临港新片区规划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拍出了首幅地块,将建设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本届论坛期间,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将全球云启幕。作为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领域,规划建设世界顶尖研究院、引入一批顶尖青年科学家和重大项目。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能。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也与科学家社区同步启动建设,搭建培育未来世界科学领袖的摇篮。据介绍,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初期将包括科恩伯格&谢克曼实验室、温特&勒纳实验室和德威克&翁实验室。各个实验室共用科研支撑平台,保持相对独立运行。科恩伯格&谢克曼实验室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杰·科恩伯格以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兰迪·谢克曼领衔建设,目标是建立国际传染病与耐药微生物防治联合实验室。温特&勒纳实验室将以免疫化学基础研究为基础,以生命科学领域中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重大关键问题为突破口,搭建分子药物、基因药物以及细胞药物的相关前沿组合库技术平台,推动和引领以精准治疗和修复再生技术为代表的未来医学的突破和革新。德威克&翁实验室计划将由雷蒙德·德威克以及因“对糖分子合成及糖蛋白的杰出研究”获2014年沃尔夫化学奖的著名化学家翁启惠教授领衔建设,目标是建设糖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汇聚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面向糖化学、糖生物诊断、糖微生物组学等7个方向开展研究。上海临港正在成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的关键节点。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宣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按照《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上海正举全市之力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打造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发动机”“新高地”。上海临港正在努力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重要成果,是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载体。”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张彤说,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将与临港新片区战略同频共振,充分依托上海优势,面向“国际协同创新区”重大期待,集聚全球顶尖国际组织总部、世界顶尖名校亚洲分部、顶尖科学家创新实验室基地,形成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区。

苟有其实

加强基础领域研究,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纵论新发展阶段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就加强基础研究总书记说了许多生动中肯、接地气的话,给“长期坐冷板凳”的基础科技研究者以巨大鼓舞。习近平总书记讲,加强基础研究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坚持;要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基础研究;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在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方面,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和本科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等等。总书记如此浓墨重彩地强调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实是抓住了我国加快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我们在过去常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学时代的许多最拔尖学生大抵报考的都是著名大学的数理化基础学科。曾经享誉一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诸多“小天才们”学的也是数理化生专业。在80年代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还曾激发了不少青少年的好奇心,放飞追逐科学的梦想……。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大行其道,应用学科不仅直接体现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转化成果又能与科技工作者的个人价值、现实利益紧密相连。因此,甘坐十年冷板凳,为科技创新做基础学术支撑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优秀学子选择报考专业和确定未来从业方向也大都是计算机专业、生物工程、金融科技等等。此并无他,顺乎时势也,现实考量和价值导向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赶超。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基础研究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在应用科技领域处于突飞猛进阶段,每年的技术专利申报数和科技论文发表量在世界位列前茅,但在基础研究能力和基础学科取得的成果与美国科学家具有明显差距。作为一个古老的科技文明大国,我们在当代对世界科技的原创性贡献也是屈指可数,这与目前我国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某些国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种种打压、遏制和封锁时多次告诫: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必须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上掌握主动权。这就必须要求我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目前,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也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这说明,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块致命短板,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切实认识到紧迫感,担负起强化基础研究的使命和责任。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发达国家科技发展史说明: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不会走多远。不依靠独立的基础研究掌握原创性科学技术知识成果,就总会受制于人、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不可能产生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战略领军人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总书记站在战略高度要求,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实现“从0到1”的突破,是从基础研究迈向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从0到1”是一个质变,其中凝聚着无数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艰苦的知识探索。当然在今天,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新时代,要让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心血不白费,投入有回报,就需要整个国家在基础研究上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予以长期的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需要鼓励和激发大量有为青年和拔尖人才甘做基础研究的“孺子牛”;需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基础研究、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的浓厚社会氛围。尤其是总书记强调的,要激发出人们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这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因此,全社会要把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这样我国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未来就后继有人。记得上世纪80年初,我们迎来“科学的春天”,全社会激发出“科学有险阻,只要肯登攀”的锐气。那么40年后,我们又迎来“创新的时代”。今天我们也可以大声喊出:复兴在召唤,创新有未来。【胡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