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博士哪家强?罗宾森

教育学博士哪家强?

最近咨询教育学博士的同学很多,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出马来西亚教育学博士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01博特拉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是马来西亚顶尖的大学之一,也是全马来西亚五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2020 年全球综合排名第 159 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第106位;教育专业文凭被美国所承认,在 UPM 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在美国任何一所学校任教。作为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府,博特拉大学提供了很广泛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专业推荐:教育研究学院专业众多,包括:课程与指导/指导与咨询/体育科学/健康教育与传媒/语言/人力资源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马来语第一语言教育/英语第二外语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道德教育/教育科技社会学教育/拓展教育/体育教育/马来文学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3.语言要求:雅思6.0,如无语言成绩可申请就读学校语言课程4.毕业难度:博士较难(可选择参加学校辅导项目,降低毕业难度)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常驻马来西亚时间不少于9个月注意:【博士】a.申请人应拥有硕士学位,相关专业最低成绩为B-;b.具有优秀的学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也可申请),最低CGPA3.75(需原毕业院校提供GPA的证明和阐明GPA的计算方法);c.语言要求雅思6.0分(也可入校修读语言课程)02 世纪大学1.学校介绍:世纪大学成立于1977年,拥有40年的教学经验,是由SEGi International Bhd拥有及管理。全马共有5所院校,在校生超过2万8千名学生,其中有5千多名留学生。课程多元化(包括证书、专科文凭、本科、硕士、博士课程等), 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和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的认可,2013年马来西亚高教部的特别评估(SETARA)被评为五级(优秀);在MyQUEST(2014-2015)被评为6星级大学;是中国教育部首批海外认证院校(资质可查询教育部官网www.jsj.e.cn)。拥有来自各国的合作伙伴大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来自世界超过80多个国家的学生在此求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哲学博士(专业简介:教育学哲学博士是专为想要在专业发展领域或学术界担任领袖的教师量身打造的课程,以科研为主。该专业的课程安排为第一学年主要是高级定量研究方法、高级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计划与研讨会、研究与论文,第二、第三学年主要为研究与论文。)3.语言要求:雅思6.0,全程协助班可提供语言协助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9.8万人民币(全程协助班/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3吉隆坡建设大学1.学校介绍:吉隆坡建设大学 (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Kuala Lumpur) 是一所全方位综合性大学。秉持着高素质的教学与研究理念,于2013年被马来西亚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评定为马来西亚五星级大学,这项荣誉不仅肯定了建大的课程品质,也高度认可了建大多年来的积极发展成果。此外,该校也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马来西亚高校之一。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1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4马来亚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国内排名第一的国立大学,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 Raffles)。1949年10月8日,这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54.毕业难度:困难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注意:马大教育学院的专业,都需要申请人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申请人如无相关的专业背景,则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工作经验或受马大认可的教师资格证。05泰莱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创立于1969年,隶属于泰莱教育集团,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及最杰出的私立综合大学,享有崇高的信誉。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511位,在QS星级排名五个类别中被评为5星级大学,位同中国双一流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技术发展及学习设计、教育评估、师资发展、语言教学和读写能力、教育与社会。)3.语言要求:雅思5.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0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6 泰国皇家师范大学1.学校介绍:泰国皇家师范大学(Rajabhat Rajanagarindra University)是一所泰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重点大学,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同时是获得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的泰国高校。学校是泰国最早实现国际合作的高等教育单位之一,国际化程度较高,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学科合作,共同进行学科研究,教师及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学校性质:公立大学学校特色:学校不同的学院采用不同种类语言进行教学,有泰文课程,英文课程和中文课程。其中学生可选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 、教育管理博士 3.语言要求:无语言要求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8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就读马来西亚高校教育学专业优势1.就业前景好:既获得出国留学的体验又拿到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含金量较高文凭。马来西亚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工作。2.含金量高:知识能力的提高:另一个选择马来西亚就读的原因就是,一些院校被认为是亚洲的较优秀的教育院系之一,有超过1300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超过50名的专业授课教师,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建树。在拥有人才济济的导师的校园里,学生们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专业的知识,得到知识点的升华与提高。3.开拓眼界:结交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通向各个其他第三方国家的便利跳板。

三纲

“网红老师”陈果:从哲学博士到复旦教授,教学风格独特备受争议

在我国,大学老师是一个很受人尊重的职业,因为他们很有学问,又能将死板的知识生动地讲给学生。有这样以为大学老师,就因此出现在大众视野。复旦大学北区研究生公寓三宝之首的“酋长”,也是“网红大学教师”。她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专业博士出身,因为讲课生动有趣且富含哲理深受复旦学子喜爱,是复旦大学北区研究生公寓三宝之首的“酋长”,她就是“网红大学教师”陈果。陈果于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从小就是一位美丽乐观开朗的小姑娘,她的母亲郝慧君是一名音乐老师。在母亲有意无意的熏陶下,陈果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母亲说小时候的陈果很有音乐天赋,每次听到音乐陈果都会就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或许每当乐趣成为一种必须要学习的技能的时候,音乐的兴趣或许就不在了,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五岁的小姑娘陈果便开始了练琴之路,在其他小孩子玩的时候,陈果在练琴;在其他小孩子吃好吃的时候陈果也是在练琴。多年之后每次陈果回忆起往事时,她还不忘自嘲,“小时候好苦啊”。虽是如此但陈果仍旧一年一年坚持了下来,并于1999年顺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琵琶专业。因为热爱,走进哲学的世界,在课堂上中西哲学汇通。在大学时光中,陈果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喜欢上了哲学,相比较音律,现在的她更喜欢和人探讨所谓“人的起源,人生的意义”,更喜欢哲学的研究。2002年9月,下定决心的陈果,开始转而攻读复旦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硕士,在此期间她还担任过复旦大学“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师硕士班”英文教师。早在那时起陈果老师的课堂中就已经添加了一种中西哲学融会贯通的感觉,或许这也是现在陈果老师的课程如此受欢迎的真正原因吧。在网络上或许你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她流出的授课视频,高挑的个头,富有东方美女的气质,语言幽默风趣,很多学生为了能够听她一堂课往往都需要拿小板凳“提前预约”。她上过电视,出版过很多相关书籍,复旦大学有众多优秀教师,但仅论社会的知名度,或许陈果老师更容易被人接纳。人红多是非,复旦大学官方澄清,陈果老师未被停课。俗语有言:人怕出名猪怕壮。在网络上走红的陈果老师也是这样,无论怎样总会有不一样的评论出现。因为和其他老师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陈果老师在网上备受争议,但虽如此,陈果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教学风格未曾改变。无论怎样,复旦大学里学生成绩的提高就是对她最好的肯定。而在2019年年底,网上莫名其妙出现了因陈果自身原因而被学校强制停课的消息。人红是非多,因为陈果无心关注此事再加上因为某些无良媒体说得有声有色,网络上不少原本对她持支持态度的网友,也纷纷开始质疑甚至诋毁陈果老师的讲学风格和讲学形式。原本以为这场风波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平息,谁曾想却愈演愈烈,为此,甚至复旦大学官方都出面澄清,陈果老师被停课的新闻实属捏造。如今她被网友称为“最有型”的女大学教师,复旦大学里著名的“模特姐姐”。或许比起美貌,她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智慧更令人着迷。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出现更多活学活用的大学老师,让我们的学生都喜欢上学习。

鲁迅

圣卡洛斯大学2019届教育管理哲学博士第一学期结课分享

尚品之恒教育疫情之下,教育管理哲学博士班的学员们没有办法赴菲律宾上课, 但这无法阻断同学们的求学欲望。在学校的安排是很严谨的,为期7周的网课为他们开启了这特殊环境下的特别学习之旅。网课课堂由圣卡洛斯大学的学校顶尖的优秀教师组成,从事博士教育工作多年。课堂教学是与欧美教育一脉相承的教育模式,采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材等资源。在课堂中,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一系列的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受益匪浅。第一门课程-领导与专业发展,通过这门课程,同学们了解了21世纪学习者的特征,并牢牢记住4个C(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creativity)对于教育的重要性。院长Rita May的课程更是丰富有趣,她往往会通过一些问答游戏带大家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同学们在他们的教学中可用的互动网站,例如kahoot。最后一门课程的老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退休。她曾接受过菲律宾发展学院的培训。是一名优秀的培训师,负责教师、校长等的培训工作;曾担任政府及非政府机构的讲师;曾任宿务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论文指导老师。现任圣卡洛斯大学的客座教授。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每一个课程的结束,都将是下个课程的新起点。同学们将努力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让在课堂认识与提升自我,为自己的课程学习划下完美句号。看看同学们的成绩,你是要1分还是3分呢?尚品之恒教育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获得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Commission on Higher Ecation,简称CHED)自治地位的认可,教育学专业课程获得了菲律宾认证协会联合会(FAAP)的II级认证。以及被CHED评为卓越中心(COE)学术项目。圣卡洛斯大学有近40个本科专业和83个硕士和博士专业供考生挑选,是我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第一批“菲律宾正规高校”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确认的第一批“有资质接收外国留学生菲律宾高校”之一。尚品之恒与圣卡洛斯大学签约现场看到这个介绍,你是不是有心动的感觉?OK, 行动吧!广东尚品之恒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广东清远市静福路25号金创电商产业园六号楼323-324号

边检站

教育|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哲学博士周钦珊:我们要去倾听自然规律

■周钦珊作品疫情期间 , 我一直围绕着色彩的谜团在读书 , 起先在淘宝买了一本包含《论颜色》的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 , 其中的一些字句很难读通 , 于是就寻求别的版本进行对照 , 看看是否是翻译风格的原故。幸运地找到了去年 ( 2019 ) 元月推出的维氏文集第二卷《最后的哲学笔记》。再之后又想起了陈嘉映先生有个维特根斯坦读本 , 就又去搜索 , 最后高价买回来了一本二手书 , 就这样三个不同译本对照着读。自然界的色彩不单是个物理问题 , 更是个自然观的问题。歌德挑战牛顿的色彩理论 , 从一开始就饱受质疑 , 历经了几百年没有得到多少改观。直到近年来混沌理论的问世 , 歌德的色彩论因其 " 友好 " 的自然观 , 而重新获得了学术界的正面肯定。歌德色彩论的核心自然观是 "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 那些试图通过工具和实验去了解自然的行为 , 是一种割裂人和自然的行为 "。从阅读当中的争论去重思自然与人的关系 , 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意外的收获是在向中大同窗数学博士杜飞飞请教混沌理论和费根鲍姆常数时 , 灵光一闪 , 想到了要创作一种办法去倾听自然规律——那些神秘的常数的声音的冲动。目前正在为实现这个声音实验做工作。病毒的肆虐 , 我认为部分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和友善。人类改善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 除了承认人是自然的一小部分之外 , 更应该学习欣赏自然的神秘和美好。居家的时间 , 不妨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家的问题 , 我推荐一本书——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来源:新快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灵域

专访剑桥大学教育博士裴先慧:教育在21世纪应该给学生什么能力?

8月19日晚8点,由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985高校上海校友会联盟联合主办,曼汉集团承办的第二届“曼”谈教育论坛将在线上开始,论坛将着重讨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教育和职业发展。 今天小曼将为大家介绍本次论坛的第三位嘉宾——裴先慧。多年的教育研究经历,使得裴先慧博士身上有了许多哲学的意味,而她在与小朋友们的接触中又尽显“大孩子”的样子。在本届“曼”谈教育论坛上,裴先慧博士将给我们带来主题为“培养终身学习者-教育在21世纪应该给学生什么能力?”的演讲。裴先慧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博士澳门圣若瑟大学客席学者曼汉学院金牌导师国际教育创业者专注教育,初心不改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裴先慧博士一直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她曾参与到澳门诸多不同的中小学及高等院校教学及研究工作,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教育哲学硕士及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范围包括: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课程设计,学生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能力对学习的影响,以及教育研究方法-质性研究。裴先慧博士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学位课程的专题指导老师,澳门圣若瑟大学硕士课程的客座教授,以及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硕士课程的客座讲师。裴博士还在英国剑桥创办了Building Joy,该机构旨在从心理学与教育学角度,让孩子在有趣的乐高游戏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逻辑及解题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获得快乐,提升自我。在近几年,裴博士致力于课程研发、升学辅导,以及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在之前发表在Support for Learning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中,裴博士讨论了如何投过适异性课程教学模式(Differentiation curriculum design)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能力,协助老师回应学生的不同需要,以及课堂的目标。儿童教育,全人发展早些时候,裴博士在一场清华教育沙龙中提到了自己眼中的“早期全人发展国际教育框架”。裴博士提出了 OECD Baby PISA框架,也就是针对5至5岁半小童的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研究”,该框架包括四大方面:幼儿的语言能力(Emergent literacy)、幼儿的数理能力(Emergent numeracy)、情绪管理能力(Self-regulation)、社交人际能力(Empathy&Trust)。"在国际上除了看重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数理能力这些学习方面的能力之外,还更重视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社交人际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和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更是评估研究国际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裴先慧"除了OECD Baby PISA框架之外,裴博士还提出了针对小孩各项能力发展而开发的“早期全人发展国际教育框架”。结合全人教育发展、尊重本土文化、面向国际共融和全球化公民素质四大发展导向,这个国际框架更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发展,学力专业知识的提升,国际视野的培养,以及达至公民素质提升的体现。为能有效培养学童达至这四大学习能力指标,框架强调情绪管理技能(Emotional Intelligent Quotient,EQ)、文化共融技能(Cultural Intelligent Quotient,CQ)、资源分配技能(Financial Intelligent Quotient,FQ)、人际关系技能(Social Intelligent Quotient,SQ)、学科能力技能(Intelligent Quotient,IQ)、逆境抗压技能(Adversity Quotient,AQ)这六个方面的发展领域。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为能有效培养儿童的感官认知能力,早期全人发展国际化教育框架也鼓励师生们多透过不同的感官认知元素来进行学习活动。例如聆听学习(Listen & Learn)、观看考察(Watch & Observe)、沟通交流(Speak & Interact)、动手体验(Hands-on Experience)、感受回应(Feel & React)及反思回顾(Think & Reflect)。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儿童的教育都将是成长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校园的培育和家长的参与,二者缺一不可。裴博士也建议家长们要多与其他人交流自己孩子的优点,继而达到反思自己对孩子关注度、与孩子相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孩子自信心的目的。8月19日晚8点,裴先慧博士将在第二届“曼”谈教育论坛发表主题为“培养终身学习者-教育在21世纪应该给学生什么能力?”的线上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为什么要「读书」?发展全人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 及「自我认识」(Self-awareness) 的能力私 MH-PHD4 参与

目如明星

给一年级上哲学课的大博士:为何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哲学思维

哲学,多深奥的学科,离我们实际生活似乎又很遥远。忙忙碌碌的成年人大多无暇顾及“哲学”之问,当然也是能力问题,无法参与深奥问题的讨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也一般到了大学,才设有哲学专业,供学生选择。更因“哲学”经济效益低下,常是冷门之选。所以,当外滩君要到上海老牌双语学校,一位哲学博士为平和一年级孩子开设的“儿童哲学课”里,仍抱着以下疑惑:儿童有能力思考哲学问题吗?哲学思维到底是什么?儿童哲学课怎么上?为什么需要儿童哲学课?这位“80后”哲学博士叫颜志豪,201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一路求学25年到博士毕业,和大多博士研究生选择不一样,颜志豪从高等教育机构里的学术象牙塔出走,走进基础教育的小学,践行他的“儿童哲学课”理念。外滩君的这些困惑,也在与颜博士的对谈中,得到了解答。1儿童有能力思考哲学问题吗?哲学思维到底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颜老师编译的作品《儿童有能力进行哲学思考吗?》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学术支持。(译自:斯坦福哲学百科Philosophy For children 一文)在儿童心理学界,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广为人知。他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意指儿童的思维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前一阶段的发展基础,儿童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他认为,儿童没有能力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无法对“思维进行思维”,即无法进行元层次的思维,而哲学思维就是元层次的。不过后来,有位哲学家雷斯·马修斯(Gareth Matthews)详细反驳了皮亚杰的观点。马修斯认为,皮亚杰版本的发展阶段论容易导向“儿童缺陷观”,即儿童的本性要被理解为一套有缺陷的构架——缺失了普通成年人有的而儿童没有的那些能力。在他看来,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忽视或轻视了如下事实:与其说儿童将很可能像成年人那样,不如说他们有某些方面能做得更好,比如更好地学习第二种语言,绘出具有美学价值的图画,或是构思有哲学趣味的问题。从马修斯所研究的孩子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来看,他认为学龄前儿童有能力表达哲学困惑,并且表现出对复杂概念的把握能力,甚至能够深入而持续地讨论定义问题。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一旦有机会,他们也常常可以进行深入而发散的讨论。有可能是由一本儿童小说所引发,也有可能是学生们日常的课程读物、手工作品、思想实验甚至新闻报纸。那么颜老师一直反复提到的“哲学思维”,到底什么呢?颜老师说,哲学思维其实是一种后设的能力,就是当你看一个东西,你觉得这个答案是这样,你需要再后退一步想想真的是这样吗?哲学的根本内核是一种反思精神,而不是轻易去接受一些观点。“哲学思维是你会开始去平常那些主流的看法。那些观点是对的吗?当你开始这样问的时候,哲学思维就开始冒芽了。那你再往后看一看,看它是不是背后包含了一些偏见,如果没有偏见,再往后看看,不断往后看,就可以比别人想多一步,也突破了学科里面的边界。”所谓的哲学的素养,哲学思维是一种突破学科边界的,让你去跳出来反思的一种精神。无论是那种流俗的观点,还是学科内部的知识,让你多一种视角,而且这种视角是比较超脱的。颜老师的课堂“其实哲学并不像人们日常所理解的那么深奥、艰涩,完全可以更加通俗化的,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启发我们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颜老师继续补充:“人从小的时候就天然有一些哲学思维的,那是漫无边界的。这颜色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是红色?小孩子走到哪里,就会发问到哪”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哲学思维。2儿童哲学课,怎么上?颜老师在《儿童哲学的可能性》一文中写道:假如哲学是指康德的巨著,那么别说是儿童,即使是哲学系的大学生也未必能读懂。但事实上,哲学教育的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经典文献阅读,触发孩子产生具有哲学意味的好奇与思考,这也是哲学教育的内容。基于前面两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开设儿童哲学课并具备了理论前提。回顾儿童哲学课程的开设,颜老师说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Matthew Lipman)有直接的关系。在哥大教逻辑学时,李普曼发现即使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哥大的学生,思维品质都让他感到担忧。他们大多思维僵化、逻辑混乱、好奇心缺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进入中小学探索儿童哲学的可能性,试图在孩子思维未固化时,积极介入儿童的思维提升。儿童有自身的视角,要让他们理解哲学问题,需要对哲学文本做些处理工作。李普曼做的工作就是把哲学引入基础教育,面向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就成了一门新课程。再后来,不少哲学工作者也都加入了李普曼教授团队,儿童哲学促进协会(IAPC)在1974年诞生,而P4C成了Philosophy For Children的简称。到今天,“P4C”在更多后来儿童哲学教育者的加入,拥有了新的涵义: Creativity、Critical Thinking、Caring Thinking、Collaboration,分别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和协同性思维。这样一来,儿童哲学课的课程目标就是四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培养四种能力本身并不是“面向儿童哲学课程”的专属目标,有些非哲学科目也可以有同样的目标。因此,普遍流行的那些p4c,很多时候更像是教学法,P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Philosophy”就很少了,更像是“practice”(实践)面向这四种思维能力的实践课程。颜老师的哲学课堂“在我看来,儿童哲学课并不仅仅是思维训练。假如仅仅是思维训练,那么数学课、物理学等等都可以叫做“哲学课”。我认为,哲学课必须具有实质性哲学意涵。比如说,幸福是什么?什么的人是有德性的?无限是什么意思?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哲学教科书的经典议题。”所以,颜老师认为自己的“儿童哲学课”与“P4C”有不同的地方,他会更关注哲学内容的设置。接下来,外滩君带大家走进颜老师的课堂看看,他的“儿童哲学课”是怎么上的?颜老师:“如果你有超能力,你想变成什么生物?”小朋友1: 我想变成猴子,因为猴子会爬树小朋友2: 我想变成豹子,因为豹子跑得快。小朋友3: 我想变成水熊虫,因为它无处不在,生命力顽强,永远不死。(水熊虫是什么?百度后外滩君才知道,水熊虫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甚至可以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外太空生存。)颜老师:永远不死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小朋友4: 如果大家都永远不死,那么地球会被挤炸,我们的生存质量会很差小朋友5: 如果活太久记忆力会衰退,什么都不记得也没什么意思小朋友6: 当一个虫子很无聊,没有思想每天都不知道做什么这样的讨论到底与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颜老师在课后的采访中告诉外滩君,“永远不死是好是坏?”事实上就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永远不死最终导致所有人都扎堆挤爆地球”,在他们原来的预设汇中,永远不死是好事,单是永远不死最后却导致了很坏的结果,让大家都没法好好活,因此,永远不死似乎就不是一件好事。在这里,孩子其实用了归谬法,是一种逻辑推理。而这些都与哲学息息相关。“我不能直接对孩子们说,来我们来锻炼批判性思维,或者说看,这是一个哲学概念。而是要给他们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激发他们思维和哲学素养。”颜老师的哲学课堂“你想要成为一种生物,你就要说出你的理由,哲学有一部分就是在讲道理。我要说服你,我要跟你把道理讲透,我要做水熊虫,不要去做猴子,在说服的过程都是在讲道理和辩护,这也是建立逻辑的一个过程。”一年级的哲学课全称就叫《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在颜老师的儿童哲学课上我发现,教师组织学生对哲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来回论辩,这一过程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素养。不期望孩子要掌握多么深奥的哲学命题,只是孩子在游戏互动一样的课堂里,提升思维水平,建立良好习惯,培养合作精神——这是颜老师对这门课堂的一个朴素想法。3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哲学课?我们经常会问,学数学有何用,而看起来离我们实际生活更加遥远的哲学,又有何用?这一功利之问,颜老师同样给到了学术研究支持。2015年,杜伦大学团队研究发现,每天40分钟,上足一年儿童哲学课的孩子比没上该课的孩子,在阅读与数学能力上超前了两个月。研究报告还表明,上过哲学课的孩子更加自信、表达能力更强、倾听习惯也更好。杜伦大学团队研究结果不过,即便对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增进作用,哲学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2016年,颜老师还在南方一所小学实践他的“儿童哲学课”,当时接受另一家教育媒体采访时,他提到:小学开哲学课在国内很少见,但在欧美地区可不是稀罕事。盛产哲学家的法国甚至已经把哲学课开到幼儿园去了。老师跟幼儿小朋友讨论“什么是好坏”以及“什么是爱”等等。法国人将这种思维教育贯彻始终,分布在各个领域。反观中国,我们的幼儿园与小学非但没有,孩子们还很容易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动画片、电视剧、娱乐节目甚至广告,都在影响着孩子。如果我们不及早介入,开始思维启发,放任这些先入为主的劣质价值观灌输给儿童,那么我们怎么能要求孩子们长大成为大学生之后突然就变成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人格呢?正因为有了哲学反思,孩子们才能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偏信。小学哲学教育与其他年龄层的哲学教育本质上都是属于通识教育。高考升上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基本的逻辑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而大学的通识教育却不得不承担基础教育营养不良的应试后果。假如基础教育能够增加哲学教育与批判性思维训练,那么大学这部分通识课程能够发挥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而不是单纯的补课。今天,颜老师这位大博士,在太多人认为他“大材小用”“高才低就”的偏见之问中,经历着一场“无中生有”的教学旅程。只有蹲下来,你才能看到孩子眼里的世界。外滩君在平和看到,这些被好奇心以及探知欲驱使的孩子,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饭堂里,不断地与其他人索要答案。他们交流的话题不再局限于电子游戏、综艺节目,而是非常严肃的哲学问题。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回,相互论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古希腊的雅典街头。而在校园里,到处都是学会了倾听与辩护的小苏格拉底。本文转自外滩教育,作者张燃

追魂镖

教育学博士李镇西做客成都石室中学,看看他给家长讲了些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你是否读懂了孩子的需求?你是否言行一致,做好自己?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否温馨顺畅?带着这些疑问,请和小编一起走进石室北湖的家长学校现场。家长学校概况10月14日晚,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2022届家长学校第二次培训隆重举行。活动由教育处副主任柏铭蔓主持。学校副校长赵清芳宣读《家长委员会聘任决定》。学校教育处主任罗朝军介绍家长学校和家委会相关情况。赵校长和罗主任为三级家委会成员颁发聘书。赵校长代表学校为李镇西颁发成都石室中学“办学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证书。李镇西专题讲座李镇西正高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现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青年十杰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7十大感动四川年度人物,成都市劳动模范。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做最好的家长》等70多部著作。已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作报告上千场。1、关于“家庭教育”,李老师这么说◇ “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学”家庭教育不能只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更聪明”,只管孩子的“智力早期开发”、“兴趣培养”、“潜能发掘”,而应更注重人格培养。◇ “家庭教育不是教育孩子看轻自己,不是让孩子自卑”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才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2、关于“家长建议”,李老师这么说◇ “做孩子人格的榜样”“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向我看齐”,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每天能够和孩子有“一席话”,“一段路”,“一盏灯”。所谓“一席话”就是陪孩子聊天,所谓“一段路”就是陪孩子散步,所谓“一盏灯”就是亲子灯下共读。◇ “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习惯”每天给孩子写几句话;和孩子一起写日记;和孩子一起写阅读笔记;和孩子一起写作文。用行动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妈妈很在乎你,愿意陪着你成长!3、关于“家庭阅读”,李老师这么说◇ 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用孙云晓、黄金愈、尹建莉、卢勤等教育者的思想提升家庭教育理念。◇ 读职业发展方面的书身正示范,用一直学习专业知识的行动影响孩子。◇ 读文史哲学方面的书拓展胸襟,开阔视野,丰富内心,饱满灵魂。◇ 读孩子喜欢读的书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可以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教育有一百种语言,最美的语言一定是家庭和学校共同谱写;教育有一百种可能,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和学校结为同盟;家教有一百幅图画,无论怎样的图画,都是由家长亲手描绘;作为一名家长,最重要的角色、最伟大的事业、最骄傲的成就,是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来源:成都石室中学

八年七旱

教育哲学家叔本华解读:为什么人生这么痛苦?原因在这!

不由得想起了汪峰的《存在》这首歌,里面唱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如此吧!为什么人生这么痛苦?这着实是一个有趣而又严肃的问题!痛苦的来源确实令人费解,宗教学者讲到痛苦源于人们的犯罪所遭受自然律的咒诅。而教育哲学家们如叔本华等人则觉得意志是痛苦的根源,这在《叔本华哲言录》这本书里面有做深入的解读。在叔本华看来,人们的意志现象越完全,所感知的痛苦也就越显著。相比之下,植物是没有感觉的,也就没有痛苦,低等动物的痛苦相对较少,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痛苦则相对更多,而在,人这一整个群体看来知识分子的痛苦则更多。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始终抱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君,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乃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当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痛苦的根源恐怕是欲望吧!一方面是因为欲望无法满足,另一方面则是欲望得到了满足!有一些思想家曾经反复的嘱托后人,说欲望是生源,所谓的“欲壑填沟”。其实当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更多的会呈现出一种痛苦的,状态而一旦,当我们的欲望得到实现的时候,却总会有更大的欲望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如此而来,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当然现实中困扰人们更多的可能是对于金钱的欲望乃痛苦之最大根源。附一则小故事或许能引人深思:一对富翁夫妇整天过得郁闷闷不乐,相比之下,他的隔壁虽然住的是一对,一瓶如洗的鞋匠夫妇,但是他们两口子却是笑口常开笑语不断。这让富翁夫妇,甚是嫉妒……终于有一天,富翁的妻子向她的丈夫吐槽到,你看人家鞋匠一家人虽然日子过得贫穷,但是他们的日子真的是过得非常快乐呀!这位富翁沉默片刻后回答道”我有一个办法让他们马上变得不快乐!“就在当天晚上,富翁拿了一整袋子钱,丢在了鞋匠夫妇的家门口!从此之后,富翁夫妇再也没听到鞋匠夫妇家里面欢快的笑声了………其实现实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某风景秀丽的小山村,要建立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度假村,家中的田地房产要被高价征收,所有的村民一夜暴富。可是不久之后,所以频频出现“子争父产,兄夺弟产“的乱象,父子之间,兄弟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之尴尬局面……无怪乎经上记着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福音六:21)经济学家的”幸福方程式“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森,给大家分享的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在经济学家看来,如果人的欲望可以恒定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那么效应越大你就会觉得越幸福!这里面效用是人们从消费产品或者服务中所得到的一种满足程度,这是一种心里面的感觉。当然对于,一些欲望控制能力,不好的群体而言,这个时候增加效用比控制欲望更加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当然这又会出现我们前面所讲的“欲壑填沟”的尴尬情境。总体上来说,从萨米尔森的幸福方程式看来,控制欲望乃是我们获取幸福,减轻痛苦的捷径!简言之,大概就是知足常乐的意思罢…

拉夫特

想要研究哲学,这些985高校都是行业内的领军者,你中意哪所?

哲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它的本质是认识和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希腊文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学习哲学必先了解历史、地理、文学、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一般来说,哲学这个专业学科更加适合文科生。今天主要给文科的小伙伴们介绍一下,哲学专业top10的院校。NO.1北京大学北大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初名"哲学门",1914年起正式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标志着现代中国哲学学科的开端,迄今已培养近万名毕业生,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北大哲学系学科齐全,涵盖哲学门类所有8个二级学科,2007年,北大哲学系被定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NO.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立于1956年。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材的重镇,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学科配备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哲学院系。2007年哲学院的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NO.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系)自1956年成立至今,经过60年的发展,艰苦卓绝而又成就辉煌。2000年,哲学系通过教育部哲学一级学科评审。200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自90年代末,哲学系的科研成果数、科研项目数与获奖数在全校文科各系一直居于前列。NO.4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在全国各类评估中名列前茅。也是国际知名大学哲学院系,在近几年国际QS排名中,均在世界前150名。哲学学科现为国家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及教育部第三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NO.5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本系另一源头为民国时期另一哲学重镇——金陵大学哲学系。本系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哲学系之一。2002年成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哲学一级学科于2008年被遴选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09年被遴选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NO.6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系创办于1924年,学科历史悠久,学术传统厚重,是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院系之一。哲学系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具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各类省市级研究基地或学术机构若干。2017年,中山大学入选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哲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NO.7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组建于 1995 年,是在原哲学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系,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和社会学)的学术重镇。2018年1月,哲学学科被确立为吉林大学一流建设学科,社会学被确立为一流学科建设支撑学科。NO.8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目前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办学等系统的教学、科研体系,涵盖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三个一级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研究的重要基地,各专业均具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哲学学科在QS排名近年来稳居101-150位段,最高排名为全球高校第34位(2012年)。NO.9南开大学南开哲学院的前身——"哲学学门"历史悠久,自私立南开大学建校之时(1919年)便一同开设,1923年始成"哲学系"。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仅有的7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哲学学科点)之一 ,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整体学科实力在国内哲学界居于先进行列。NO.10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原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教研室。2007年,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中国哲学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并再次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2年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因为哲学专业的特殊性,需要该专业的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思考、批判,这样才能将所学的哲学思想和相关领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哲学专业排名就简单介绍打这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果保汝矣

一位女哲学博士的求职经历

2019年2月21日,人社部、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严禁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这则消息让我想起十多年前自己求职的艰难历程。我把它们记述下来,希望这些伤害真正成为历史。我是一个爱哲学,不畏艰辛,甚至不惜从零开始的女子。2001年7月我从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放弃了在化学系直升博士的机会,毅然转入一个对我来说既陌生又极具魅力的领域——哲学。同年9月,我如愿地进入哲学系攻读伦理学专业的哲学硕士。2004年我又申请到海外留学的奖学金,远赴欧洲攻读政治哲学博士。2007年7月,我完成了三年的博士学习,获得政治哲学博士学位,信心满满地回到祖国,计划由此开启自己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然而,这一心愿却历经波折,久久难以达成。回到北京后,我立即向北京设有哲学系的八所高校和研究机构递交了自己的简历,开始准备面试和试讲。然而,等待是漫长的,也是令人失望的。于是,我开始给一些我特别想去的学校打电话询问情况。其中一所高校拥有国内数一数二的哲学系,其主管招聘的领导接了我的电话,并且非常热情地回应我:“我看了你的简历,非常优秀,很好!你来试讲吧。”放下电话,我兴奋不已,感觉自己的哲学梦马上就要实现了:如果在中国的哲学界有了一块立足之地,那么需要做的就只是辛勤地耕耘,阅读、思考,并与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们探讨学术、进行辩论;而这正是我理想的人生。试讲当天,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十几个老师面前展示了我博士论文的核心部分。试讲结束后,哲学系的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你的试讲很不错,学术背景和个人素质也都很优秀;但是,我们想招一个男生。”当“男生”这个词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似乎还没有完全从他前半句话的夸赞中回过神来。刹那间,我像突然被一颗子弹击中了要害,一下子呆在那里,张口无言。这位领导看我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也觉得场面有些尴尬,便匆匆结束了谈话。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有些恍惚,怎么也理不出这位哲学前辈说话的逻辑:我是女生怎么能成为拒绝我的“理由”呢?这样做不违法吗?他们为什么不要像我这样优秀的女生,而想要男生呢?我当时应该如何回答才有可能争取到这个工作机会呢?难道说我应该答应去变性吗?……一连串的疑问让我感到困惑而悲哀。本文作者与牛津大学法理学首席教授张美一个月之后,我又接到某研究机构的招聘老师打来的电话,称因为我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所以很想录取我;并且希望在正式的笔试和面试之前见面谈谈。这个电话又一次激起了我实现梦想的激动心情。我按照老师给的地址兴冲冲地去面谈,但到了地方我才发现,这个地址并不在我投简历的研究单位内,而是在该研究单位外一个偏僻的小楼里。这位老师解释说,单位正在装修,所以他们在外面办公。办公室里也没有见到其他研究人员,而这位接待我的老师似乎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和我交流,只是不停地抽烟,显得非常不耐烦。我只有在烟雾缭绕中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哲学梦想。最后,这位老师对于应聘求职的事也没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而我只得怏怏地回家了。几天之后我参加了该研究机构的英语笔试,内容是一段英译汉和一段汉译英。我因为在国外读博士四年都是英语教学,而且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都是英语写作,所以并没有觉得非常困难。然而,一个星期之后,我被告知笔试没有通过。我当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就找到这位主管招聘的老师要求看看卷子,而那位老师却说:“你考得实在太差了,没有必要再查卷子了!”这样的回答如同给我泼了一桶冷水,让我瞬间清醒过来。我回想起这位老师第一次叫我去他办公室的情形,只能感叹自己太单纯,居然空着手就去“面谈”。大概是让这位老师大失所望,才会落得如此下场。前两次求职的打击让我突然意识到,女性在哲学这个行业是受到歧视和排挤的。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求职过程中,一律不写性别;我心想,凭着我男性化的姓名,大概可以侥幸通关。两个月之后,我仍然没有在京城的哲学领域找到愿意收留我的地方。绝望之际,我突然接到一所不太知名的学校给我打来的电话。负责招聘的老师说:“你怎么投了简历就一直没和我们联系了?”我心想,我投了简历,应该是你们和我联系才对啊!当然,心里虽然不乐意,但嘴里还是连连地道歉。那边说,“你过来面试吧”。我放下电话,欣喜若狂,想着命运终于眷顾我这个“爱智慧”的女人,要给我一个继续哲学研究的立足之地了!本文作者与剑桥大学著名女哲学家奥尼尔如前几次一样,面试效果很好,各位老师都非常满意。面试结束后,哲学系的负责人告诉我:“你去体检吧,准备走程序。”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庆幸自己多年的心愿终于要达成了,我甚至对世界和命运都充满了希望。于是,我很快完成了体检,还搬到这所高校附近住下,等着走程序、办手续。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我从2007年10月份一直等到2008年1月份都没有接到让我办手续的通知。我当然也不断地去打听和询问,但得到都是一样的回复:“请等待”。看着与我同年毕业的同学们都已经纷纷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而我在意大利省下的奖学金此时也快花光了。在万般无赖之下,我只得选择去另一所高校做哲学博士后,以便尽快结束这种北漂失业的状态。后来,我才听说,当时这所高校为什么会在收到简历许久之后突然叫我去面试,后来又迟迟不肯给我办手续,是因为哲学系两派老师内斗,都要进自己的人,而我只不过是双方争执不下,借以攻击对方的一枚棋子。两年博士后的生活暂时继续了我的哲学梦,然而我仍然时时处在找不到工作的惶恐之中。当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留在攻读博士后的学校。以我的学术背景来说,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一种奢求。为此,我努力地发文章、积极帮忙系所的国际会议、卖力地做学术演讲的翻译……可能是看我太拼命了,系里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我是不可能留下的。其实,只要看看各大高校哲学系的男女比例就能明白。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女老师,清一色的男士,完全是“绅士俱乐部”。当然,女学生倒是不少。我似乎又一次从迷梦中惊醒,意识到自己的周围有“隐形的墙壁”,头顶上有“看不见的天花板”。两年的时间过得很快,2009年我又开始到处求职。虽然我仍然心怀梦想,但我再也不敢只投哲学专业的职位了,往政治学、国际关系等相关专业的研究岗位也发了简历。很快,我得益于在欧洲留学的背景,在某高校的国际关系学院找到了教学科研的工作。回想两年之中的求职经历,我似乎如当初所愿,在中国学术界找到了一块立足之地,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播种、开花结果。然而,我总觉得心有不甘,不仅因为我心中的哲学梦想没有实现,还因为我知道,有千千万万如我一般的女子,在如我一般的境况中不断地碰壁,不断地受到打击和歧视,而这一切都是不公平的!长久以来,女性与哲学的关系一直被误解。将这种误解推到极致的莫过于周国平先生的一句名言:女人做哲学,对女人和哲学都是一种伤害。然而我却认为,哲学代表着人类对世界最深刻、最终极之原则的思考和规定。否定女人能对人类的终极问题做出思考和判断,对女人来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伤害。作者:李石来源:她哲学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她哲学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她哲学 | 作者:李石(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