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世界教育研究》杂志社征稿通知征集优秀教育论文发表花姑娘

《世界教育研究》杂志社征稿通知征集优秀教育论文发表

《世界教育研究》杂志是一本反映国际教育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服务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华文学术期刊,面向全球发行,在国际教育期刊中率先追求学术化,强调学术理论、实证数据、研究方法、文献引证等,开启和引领了国际教育期刊的学术化,也是世界最早的学院化期刊,本刊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紧密关注教育现实,为世界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本刊所刊载世界各地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成为教师了解教育改革与科研最新动态的窗口,本刊以“评说国际教育热点,透视世界教育冰点,探索国际教育难点,前瞻世界教育视点”为办刊目标,旨在为全世界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学术研究成果、营造宽松的学术争鸣空间以及创新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世界教育研究》未来将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拓展学术交流渠道、优化成果表达方式、提高期刊学术品质。常设栏目有世界教育观察、理论探索、热点与冰点、管理与评价、课程与教学、德育与心理、教师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科研、德育与心理、比较与借鉴、教师教育、学校科研、教育史、教育思想与理论、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组织与管理、课题成果公报和专题研究。本刊适合于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者,适合于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的各级各类教师,也适合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其他人士,本刊常年征稿,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读者来稿。 CAJCED 中国知网综合评价数据库 Article First(OCLC联机检索数据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世界教育研究英文名称:World Ecation Research出版语言:中文刊物类别:出版,教育期刊中文收录:中国知网本刊网站:www.shijiejiaoyu.cn投稿邮箱:shijiejiaoyuyanjiu@126.com

红飘带

中国教育在线基础教育研究院征稿启事

中国教育在线基础教育研究院征稿启事教育在线基础教育研究院(EERI)旨在关注热点问题、把握政策导向、探讨基本理论,立足于中小学办学实践,服务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EERI期待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接受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科研人员投稿,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领域相关话题。投稿类型:1、《校长新声》:中小学校长办学实践、教学改革及热点问题思考,字数3000字以内;2、《良师新语》:中小学教师教学经验、课程改革案例及教学思考,字数2000字以内;3、专家、学者关于基础教育领域重要政策的解读以及剖析相关热点话题的文章,字数2000字以内。注:以上投稿内容须为原创内容,文中不得使用侵权图片!投稿邮箱:xuml@eol.cn投稿格式:邮件主题为“姓名+文章标题”,邮件正文请写明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单位及职务。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传为邮件附件,请上传一张近期生活照(自愿)一同以附件形式发送。

虎与狼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

期刊简介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出版周期:旬刊国际刊号:2095-3089国内刊号:15-1362/G4邮发代号:16-129期刊级别:省级期刊描述:《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创办于2012,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影响因子0.181,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权威机构收录,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社征稿杂志介绍刊社简介《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课程教育研究》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课程教育研究》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投稿须知1、《课程教育研究》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课程教育研究》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课程教育研究》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

九条命

《美术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美术教育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13/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286 邮发代号 26-227<上半月>、26-231<下半月> 国外发行代号SM8960)由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是一本集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学术期刊,以文化交流、美术教育、学术研究为主旨,倡导科学、自然、人文相结合。本刊的创办为美术、教育、研究工作者及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我们期待着您提供有价值的稿件,图片及学术论文、人物专访、艺术人生、考古发现、美术教学等。敬请参与,欢迎赐稿!  感谢您的支持! 主要征稿栏目:  美术时空、理论研究、教学心得、艺术菁英、园林与建筑、影视传媒、人文研究、视觉设计、摄影天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收藏鉴赏、艺术资讯。  来稿请投:msjyyj@163.com 来稿请寄: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11楼A座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 邮编:230001相关事项说明: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等要素一般要齐全。  3.稿件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4.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号。  5.本刊有权对所有来稿进行编辑;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若橛株拘

课程教育研究等众多教育类杂志征稿推荐

教育类文章可以发表在《文理导航》,《中国农村教育》,《科教文汇》,《课程教育研究》等杂志上。期刊简介:《文理导航》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登记,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中国外语学习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教育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55/G4、国际标准刊号2095-3879、邮发代号:16-126。出版数据收录于维普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期刊信息: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周期:旬刊期刊级别:省级收录方向:万方国际标准刊号:2095-3879国内统一刊号:15-1355/G4期刊简介:由教育部城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全国农村教育改革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部合办,是全国唯一面向农村各类教育,为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刊物。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教育部城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 周期:月刊期刊级别:国家级收录方向:知网,维普期刊简介:《科教文汇》遵循"严谨、唯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为其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科教文汇》欢迎广大教育及理论工作者踊跃来稿。期刊信息: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科教文汇杂志社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周期:旬刊期刊级别:省级收录方向:知网 龙源 万方国际标准刊号:1672-7894国内统一刊号:34-1274/G期刊简介:《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期刊信息: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周期:周刊期刊级别:国家级收录方向:知网 万方国际标准刊号: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15-1362/G4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教育类文章投稿:tougaoyun.cn/qikan/jiaoy

打火匣

《北京教育》高教编辑部面向全国高校征稿啦!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截稿时间:2021年6月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推动高校党建和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北京教育》高等编辑部与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和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联合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将择优刊发论文并结集出版,在此基础上拟召开高校党建工作论坛。为做好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01征文要求征文内容须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讨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论述得当、逻辑严谨、史料准确、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与借鉴性。格式要求:理论文章字数5800字(4页);实践类文章字数4500字(3页)或3000字左右(2页)(均含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正文中引用序号和文末参考文献序号必须一致,参考文献参照国标(GB/T 7714-2015);文章查重率不得超过20%。起止时间:2020年9月——2021年6月。征文范围: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所有高校。02选题参考(以下选题仅作参考,具体论文题目由作者自定)1.高校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2.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3.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研究4.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理论与实践5.全面深化高校“三全育人”改革的探索与实践6.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7.新形势下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探索与实践8.新形势下守好高校安全稳定阵地的思考与实践9.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10.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11.完善高校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机制研究12.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经验总结和创新探索13.建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03论文报送及采用论文以电子版文档(Word97-2003/2010)发送至《北京教育》高教版编辑部唯一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副业优选超市】获取投稿邮箱,注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并标明作者单位、姓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手机等)、邮编和详细通讯地址等。审稿周期为一个月,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一个月内,如被采用,会有编辑联系;一个月后,如没有编辑联系表明未被采用。截稿日期:2021年6月《北京教育》高教编辑部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 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20年9月

不能相通

《中国研究生》杂志(教育部主管)“春节”主题征稿

期刊杂志介绍《中国研究生》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唯一主要服务于研究生群体的综合性平面媒体。《中国研究生》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研究生》编辑部编辑出版。杂志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刊号:CN 11-4871/C,国际刊号:ISSN 1671-9042,国内外公开发行,初期为双月刊。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2007年1月起,变更为月刊,每月16日出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信息,报道国内外优秀学人的先进事迹,贴近研究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反映研究生的心声,促进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长。办刊定位是:新知识青年的成才杂志,聚焦中国研究生教育,全方位助力研究生成才。杂志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进了腊月就是年,即(yi)将(jing)放寒假的你有木有很期待春节的到来呢,关于春节又有哪些有趣、难忘的记忆和经历,快快投到碗里来~NO.1文字作品征集1返乡篇 踏上返乡过年之路,途中是否遇到过特别的人,又发生了哪些特殊的故事?欢迎分享你的沿途经历,可以是有趣的、感动的、出乎意料的等等,能给人以启迪或感悟。2居家过年篇 逛庙会、守岁······这些传统过年习俗在你的家乡还存在吗?它如何延续至今,或又因何消失不在?欢迎聊聊家乡过年习俗的现状(保留/转变/消失/复苏等等),谈谈对民间习俗现状的个人思考,如保留至今的习俗的意义、习俗发生变化或消失的深层原因等。 长期在外上学的你回家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想呢?是否突然察觉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更深了,与父母的矛盾变少了,与伙伴的交往变淡了?欢迎写下你的回家过年记,可以是难忘的、有趣的事,对新年的期待等,也可以分享与父母、朋友的相处变化历程及个人思考、感悟。 居家过年的其他经历、感受。 当然,如果你选择了旅行过节,也欢迎投稿哟~3在校留守篇 新春佳节之际,你是否当过在校过年的“留守儿童”,是否曾在学校孤独地自习直至春节的到来,又或者是在学校度过了简单而难忘的新年并结识了一些新的小伙伴?欢迎分享你的在校过年记,可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有遗憾的,欢迎分享你留校过年的经历和感想。4美食篇 在年夜饭桌上,是否有那样一道堪称“经典”的佳肴使你跺着期待的jio jio想要大快朵颐,是否有一款家乡的美食令远在他乡的你分外想念?回到家中,看到为你烹煮美味的家人,是否有很多话想说?又或者你已成长为年夜饭的主厨?期待你的美食分享,向大家介绍你笔下的“色香味俱全”,以及美味背后的故事,可以是对家人的感谢,也可以是自己的成长等。NO.2摄影作品征集内容1. 寒假返乡途中的随拍,可以是沿途的风景,也可以是对人或物的瞬间记录。2. 家乡春节习俗的活动场面,合家团圆一起过年的画面等。3. 过年期间学校举办活动的场景,和师友、同学一起过年的画面等。4. 家乡美食,年夜饭桌上的佳肴,过年自己做饭的场景等。5. 春节期间各类随手拍。NO.3投递要求1. 所列内容均可投稿不限于2021年,往年春节记忆深刻的相关内容也可投稿。2. 文字作品要求作品应为原创、非虚构,以现代白话文撰写,紧扣主题,有真情实感,有故事有情节,富于启发,能引起共鸣。字数:600-1000字。文章请以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送,文章配图请单独发送,勿插入Word文档。3. 图片作品要求主题鲜明,有情境,有细节,构图合理富于美感。图片分辨率600万像素以上,每张图片大小不低于3MB,以jpg格式原图发送,配以50字内简短说明。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4. 投稿格式邮件主题及稿件文档(图片)命名格式:“我的春节+文/图+作品名称+单位+作者姓名+手机号码+邮箱”。特别提醒:文档内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请勿使用任何形式的超大附件。5.截止日期和邮箱请在2021年1月3日22:00前投稿至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带有练习书法,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副业优选超市】或者《中国研究生》杂志官方媒体账号获取。

廷无忠臣

有稿费《中国德育》(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征稿

简 介《中国德育》(半月刊,CN11-5338/G4 ISSN 1673-3010)系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德育专业刊物,秉承“民族性、科学性、专业性、开放性”办刊宗旨,坚持“大德育、高品质”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热难点,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交流思想、分享做法和引导舆论为重点,推动德育改革发展。常设栏目有观察、探索、话题、讲堂、现场、样本、文化等。《中国德育》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话 题“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真正进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五育”并举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应是相互分离、割裂的,而应注重各育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有体现。新时代对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如何落实“五育”融合的理念,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此,《中国德育》2021年第1期话题聚焦“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的构建,欢迎踊跃来稿,以下维度供您参考:1.新时代“五育”融合的价值及内涵;2.“五育”融合的现实困境及出路;3.论体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4.“五育”融合背景下学校美育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5.“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6.探索和实践“五育”融合的区域/学校典型经验;……写作要求:1.来稿可就上述任一维度进行论述,也可围绕话题自选维度。2.观照现实问题,谈透谈实,切勿空泛。字数在4500~5500之间为宜。3.规范撰写(GB/T 7714—2015),“注释”和“参考文献”于文末呈现(标出页码并与内文对应)。4.正文前呈现摘要、关键词,文末注明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课题、电话、邮箱等信息。5.杂志有规范的三审流程,稿件录用后会给作者邮寄样刊和稿酬。6.本期话题截稿时间:2020年12月5日期待关心、支持、从事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本刊视通过《中国德育》在线投稿系统的稿件为正式来稿,不接受其他途径的投稿。作者投稿须登录中国德育网站,通过“作者中心”上传。来稿请投至本刊在线投稿系统,注明:话题—“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的构建。约稿不一定表明能被刊用,所有来稿均需经过三审,质量为先。稿件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寄送样刊和相应稿酬。请确保投寄作品系个人原创,且没有在其他报刊杂志、书籍或网络平台上公开发表。凡向本刊投稿被录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刊将其作品在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国家哲社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平台传播。自来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收到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期待您的来稿。

《中国研究生》主题征稿

01暑期社会实践暑期是研究生沉潜自我、了解国情,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段。这个暑期你是如何度过的,参加了哪些实践活动(如调研、科研、志愿服务、防疫、扶贫、乡村振兴等)?通过什么方式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担当?2020年第9期《中国研究生》“校园采风”栏目聚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邀请广大研究生以摄影作品的形式反映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展现当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和青春风采。要求:1.作品应构图合理,富有美感,有专业水准,突出具体场景和细节、情节,体现故事性和场景感,忌摆拍式合影。2.作品应为原创,未公开发表,分辨率600万像素以上,每张图片3MB以上,以摄影作者+单位/院校+手机号码命名。3.图片可为单图,也可为组图,以jpg格式原图发送,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随图须配以12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4.截稿时间:2020年9月5日17:005.投稿邮箱:zgyjs@vip.163.com6.邮件主题:校园采风+联系人+单位/院校+手机号码02青春诗会秋高气爽新学期,校园里迎来青春的脸庞,洋溢着春天般的活力。“青春诗会”诚挚邀请你,与我们相约金秋十月,一起放歌未来。要求:1. 现代汉语原创诗歌,赞美青春,畅想人生,自由抒怀,积极向上。2. 语言凝练优美,感情丰满真挚,意蕴深长。3. 作品有诗意,富有文学美感。不是大白话长短句,也不是口号式语句的堆砌。4. 篇幅不宜过长。5. 邮件主题及诗歌文档名称格式:青春诗会+诗歌题目+作者+院校/单位+手机号码,并在诗歌文档内注明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忌使用超大附件。6. 请于9月15日10:00前将稿件发送至zgyjs2002@88.com03决战脱贫攻坚为更好地展现研究生师生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行动中的责任担当和奉献付出,《中国研究生》第10期特设专题,以图片的形式集中展示研究生师生在脱贫一线攻坚、返乡扎根基层实干、利用所学进行产业帮扶助推乡村振兴的故事。 内容:展示学校、研究生师生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农林牧渔等方面支援帮扶,带动引导贫困地区脱贫,以及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抗疫不忘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如支教、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指导、产业引进、消费扶贫、实地调研等。要求:1. 主题鲜明,图片要有故事性,有细节,有情节。2. 构图合理优美,有冲击力,情境感,忌合影、纪念照等。3. 每张图片配以120字内文字说明。4. 作品应为原创,每张图片分辨率不低于600万像素,文件大小不低于3M,以jpg格式原图发送。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5. 邮件主题及文件名称格式:决战脱贫攻坚+作者+院校/单位+手机号码,并在图片文字说明文档内注明图片摄影作者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忌使用超大附件。6. 请于9月15日10:00前将稿件发送至zgyjs2002@88.com往期精选研语新知 | 送给新晋研究生的 “就业规划”青听有你 | 毕业一年记2020届村口四枝花毕业求职图鉴新刊 |《中国研究生》2020年新生专刊重磅来袭!征稿|读研偶记:“在家读研”的日子Sep.1编辑:马亚男责编:雅琨原来你也“ 在看”!【来源:教育部学位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握固

北京师范大学|《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征稿启事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内首家以当代社会价值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业期刊。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秉持“思想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理念,努力创办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为广大从事价值理论和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设有价值观基础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价值观与现时代、西方价值观研究、当代中国重大价值问题研究、社会热点问题价值透视、价值观教育等栏目,内容涵盖哲学、价值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欢迎学界同仁大力支持和踊跃投稿。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来稿应符合本刊办刊宗旨,并请注意如下事项:一、稿件内容不违反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权利。稿件应为原创性作品,尚未在国内公开出版物发表。若为多人合作成果,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二、本刊对稿件进行专家匿名评审及编辑部三级评审,在3个月内确定是否刊用,并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沟通。逾期未获得通知者,可将稿件改投其他刊物。三、稿件字数以8000-15000为宜,特约文章和重要文章可适当加长。本刊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对稿件做必要的删改,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投稿时声明。四、稿件引用文献采用页下注释,每页连续编号①、②、③……。中文著作注释格式为:作者名,著作名称,出版地及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论文注释格式为: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物名称及年度期号。如果引用著作或论文是翻译出版物,需注明作者国别和译者姓名。外文文献按外文注释规范进行标注。五、稿件需提供200-300字的中文摘要,3-5个关键词。摘要应为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提炼,目的是方便读者掌握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关键词应为能反应文章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文章所涉及重大理论问题的标志性词语,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六、如果稿件属于基金项目资助的科研成果,请在首页标注基金项目的类别、名称和批准号。七、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等信息。八、本刊全文资料将被中国期刊网等电子数据库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果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投稿时声明。九、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本刊投稿电子邮箱为:ddzgjzg@163.com。《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编辑部来源:当代中国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