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于我,犹如土地于农人陈治勇,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教师,浙派语文新星、《教师博览》第五批签约作者、教育部关工委2018年中国“好老师”、“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研能手和教学能手、“语参杯”全国百佳语文教师、丽水市教坛新秀、临海市名师、临海市教学能手、杭州市高级人才、“新作文杯”全国中小学生放胆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知识》《语文教研》《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语文》《教师博览·原创版》等杂志封面、封二人物,《教师博览·原创版》“人物志”专栏推荐人物,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子课题《健康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张英飞工作室核心成员。论文《论虚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荣获《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社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0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特等奖,于《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育研究与评论》等各大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十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或索引,教学案例入选《中学语文名师教例评析》《初中语文名师教例研习》《名师语文课》,指导学生在各大作文杂志上发表文章四百多篇,出版教学专著《语文的本色》。他说:“教学于我,犹如土地于农人。”他擅长于文本的解读,认为教师解读文本犹如农人择种,唯以独到目力挖掘文本价值,读出学生“一望而知”却“一无所知”之佳妙处,方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徘徊于课堂之天光云影。倘目力不深,尽选瘪种,必致歉收,何觅丰年?故其于不断的避复与反复、求新与反省中,总能探得文本深藏之旨,其课堂也因之而耳目一新:《蝉》的“虚词”焕发耀眼的生命之光,《木兰诗》不再沉溺于“英雄说”,《我的叔叔于勒》发出了“生命之悲歌”……他说:“课堂提问犹农人播种。唯提问契合,方可激发思维之花,助生优游涵泳,不倦思索,享思索之乐。这与农人播种何其似,唯播种于契‘我’之土,滋以阳光雨露,根方可植,芽方可发。”故而,他不断提升提问之艺术素养,力争每一问皆入学生之心,让其生命于思考中拔节。他说:“课堂评点如农人施肥。评点得当,方可化育学生成长。过早或过晚,过多或过少,皆将不达,只有在作物需要养料之时适时补充,方可助其生长。”于是,他努力倾听学生之声,借评点与之交流:或点拨,或褒奖,或商议,一鼓励之眼神,一温馨之动作……皆化作课堂之养料。他说:“语文教学如孕育花草树木,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季节,需要有雨水、阳光、空气、养料的滋养。如此,方能迎来课堂的草长莺飞、瓜果满园、秋色宜人,方能让学生与自我的生命不断成长。”就这样,他漫步于语文田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享受着语文的诗意之美。【来源:语文报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直击思政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标定航道。思政课改革创新如何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一起看《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思政课改革创新应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角色和重要作用,指出了思政课创新改革方向,为我们下一阶段办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办好思政课,让学生入脑入心,要求思政课教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直击思政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标定航道。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以理服人”,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讲清楚,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思政课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为授课教师提出新要求,即要在增强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上下功夫,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并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好的思政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办好思政课,就要在“放盐”的技术和艺术上多琢磨。让思政课“有知有味”,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创新方式、拓展渠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讨论,深入思考,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此外,还有必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当今时代,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和知识的传统边界,推动思政课创新改革,要树立“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政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联通网上网下、课内课外,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让青少年有更多获得感。慕课、微课等创新模式在各地多校不断涌现,正重新定义思政课的“打开方式”,不断抬升的点头率、回头率中,蕴藏着更大的改革动能和创新活力。2018年年末,一项围绕“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的24校专题调研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传播的氛围有了明显优化。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事业需要有坚实的人才根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精会神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时代新人必将担起民族复兴大任,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新的精彩。来源 |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2019年度十大教育评论职业教育有了努力奔跑的路线图 【原文摘要】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愿景,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努力奔跑的路线图。《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转变”: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随着三个“转变”的落实,校企协同育人、育训结合、多元办学将会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自主发展能力将会明显增强,办学渠道将会大大拓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凸显。(2月19日,作者刘景忠)以狠抓落实回应公众的教育新期待【原文摘要】公众对新春发布会和教育热点话题的关注,传递出在新的一年里对教育工作的新期待。教育连接着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神经,舆论的高关注度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和压力更加凸显,为教育工作者增添了无穷动能,也有助于我们找到更为精确的工作发力点。舆论对此类具体问题的聚焦,很多都是教育改革发展中要着力解决的难题,和舆论的互动过程因此也是一个不断吸取智慧、推进工作的过程。可以预见,在新的一年里,教育仍是备受舆论关注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对教育话题的关注呈现出很多新特点,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舆论大环境。(2月21日,作者钟焦平)教育扶贫要重长效治根本【原文摘要】教育扶贫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对教育扶贫工作能否持续发力,将直接影响教育脱贫攻坚的最终效果。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需要妥善处理好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期性与脱贫攻坚任务的紧迫性之间的关系。教育扶贫要持续发力,既要下大气力巩固教育扶贫的既得成果,更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让贫困地区学生能够留得住、学得好,这是对失学辍学问题的源头治理;要通过职业教育真正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还要通过教育来影响和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脱贫”。(4月12日,作者孟九儿)改革创新思政课为新时代铸魂【原文摘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无论在理念还是操作层面,对于学校更好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可谓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思政课发出的改革创新再出发动员令。通过改革创新,以更宽阔的未来视野上好学校思政课,才能让主力军顺利进入主战场,引领新一代创造新未来,让今天的青少年更懂中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际行动;通过改革创新,学校怀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办好思政课,才能守好铸魂育人这一时代使命。(8月21日,作者刘洋)学校要争当建设体育强国的主阵地【原文摘要】建设体育强国,学校体育教育是基础也是关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从体育冬夏令营建设到体育技能培训,从青少年赛事到体育俱乐部建设,提出了一揽子推进方案。这些方案无疑都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符合中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趋势。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祖国的未来栋梁。构建学校体育新格局,拓展体育的多功能转向,释放孩子的运动天性,呵护孩子的运动个性,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促进孩子的完整健康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既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又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期待。(9月4日,作者王凯)为教师真正减负 让教师聚焦主业【原文摘要】一个乡村学校女教师发在个人公众号上的短文,竟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并持续发酵酿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舆情事件,既是因为她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没有说或不敢说的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问题,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共鸣,也与最初当地有关部门不当的处理方式有关。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是全社会的共识。从教育部到中央深改委,都密切关注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既表明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态度和决心,也说明解决这一问题,为中小学教师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现实紧迫性。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改变形式主义、改善基层生态,仍需要更加扎实推进。(10月24日,作者钟焦平)师范教育依何而存【原文摘要】“双一流”建设方案出台后,意味着继“211工程”“985工程”后一个更大的“蛋糕”出炉,众多高校都积极争取进入“双一流”名单。因此高校内部开始对不同学科进行调整和合并,此时一般和薄弱学科就成了牺牲品。通常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里规模和地位都是最弱小的,成为最先被抛弃的“鸡肋”。对于今天的中国顶尖综合性大学来说,在国家现有教师资格、教师招聘制度下,根本无须办师范教育,其学生也没有任何障碍,完全可以成为教师,甚至比师范毕业生更受欢迎。那它又何必去发展师范教育呢?所以,问题的关键其实反而在师范院校,其存在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11月11日,作者叶赋桂)让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有法可依【原文摘要】《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教育惩戒权”兼具“权力”“权利”与“义务”的三重属性,以及具体的惩戒措施,将为中小学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破除教育实践中“滥用”与“不用”并存的“两难困境”提供法律法规保障。该意见稿的出台丰富并完善了现有的教育惩戒权规范体系,明确了教育惩戒权的性质、充实了教育惩戒的类型、明确了授权学校制定校规的规定,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惩戒权的可操作性,为教师行使惩戒权提供具体的规范依据。这对于促进我国依法治教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1月26日,作者任海涛)铭记历史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原文摘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中写道,“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当前,实现民族复兴已是举国上下最鲜亮的价值共识。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已是各地各部门的行动自觉。把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为民族复兴注入更磅礴的力量。(12月13日,作者王石川)警惕高教发展中的“流动性陷阱”【原文摘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中,系统内部竞争客观存在,这种竞争总体而言是好事,要发展就要有竞争,这是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凡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竞争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表现在生源竞争上,从本科生生源到研究生生源,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其次是优秀人才的校际争夺。这两个问题并非哪个高校或地区能独立应对解决的,而是一个全局性、结构性的问题,因此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宏观层面做系统谋划,积极主动地化解其中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源与人才良性竞争的流动机制。(12月23日,作者张志坤)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31日 第02版
历史,关乎共同记忆,更关乎世道人心。铭记历史、警示未来,要求我们时时提高警惕,在翔实准确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研究分析之上牢固建立中国抗战“史识”,不断消灭历史虚无主义侵入的空间。前进道路上,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相关的国民教育越要持之以恒、行之有效。昨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国内外各界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个影响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在这一节点,一批鲜为人知的史料也进入公众视野——吉林省档案馆通过发掘未被销毁的日军档案,首次再现了杨靖宇将军殉国前百余天的行动路线及与日伪军警战斗的情况。国家图书馆整理从海外征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等素材,资源库供全社会免费公益使用。这些宝贵的史料史实,让人们得以更加真切地了解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了解那些“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牺牲。“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十四年抗战,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悲壮篇章,也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让这个在近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的沉沦大国,这个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古老民族,展露出御侮驱寇的强烈锋芒,并真正锻造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领导力量。自此,中国由衰转兴的沧桑序篇拉开,中国人民也从事实中认识了共产党,信服了共产党,选择了共产党。“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很大程度上,抗战史饱含着这个国家涅槃重生、一路走来的艰辛探索,蕴藏着这个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始终不衰的精神密码,以及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制胜法宝,值得不断挖掘研究。“论从史出”。不论是捍卫真相,还是鉴往知来,掌握史料是前提,细致研究是关键。大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但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其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国际学界,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关注依然有限,漠视与遗忘中还不乏对中国抗战的种种误解。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拥有战时经历的一辈即便在世也步入风烛之年,生长在和平时代的年轻人对战争残酷、民族苦难的认知日渐淡薄。从这个角度说,挖掘和保存史料是一个关乎民族记忆、历史正义的国家工程,也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历史研究的问题上,宏观着眼较多,微观挖掘不够。历史固然是厚重而沉静的,但会因数据细节的完善而更加丰满鲜活,会因呈现方式的立体而更加有血有肉。比如,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事迹广为流传,而透过新近发掘的敌人视角的史料,我们能看到他“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对农民大众的宣传动员以及1940年除夕还发动3次战斗等一系列历史细节。这些与“以我为主”的描述形成有机互补,不仅让杨靖宇将军的形象更立体,而且为东北抗联历史与精神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如果说时间让我们和历史越来越远,那么史料则在不断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欲灭其国,先去其史,欲夺其人,先夺其心。”历史,关乎共同记忆,更关乎世道人心。近些年,随着物质浪潮的冲击、价值思潮的多元,历史虚无主义一度沉渣泛起。国内有人荒谬假设“如果不打抗日战争”“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有人打着“揭秘”噱头,大做翻案文章,歪曲和贬损英雄。放大视野再看,这股逆流也一直在国际社会暗涌。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数字上大做文章,千方百计否认屠杀之实;欧美学界对二战历史的修正趋于公开化政治化,围绕于此的叙事之争从未停止。许多行为本质上就是通过重塑或篡改历史记忆达到解构主流、服务私利的目的。铭记历史、警示未来,要求我们时时提高警惕,在翔实准确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研究分析之上牢固建立中国抗战“史识”,不断消灭历史虚无主义侵入的空间。前进道路上,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相关的国民教育越要持之以恒、行之有效。中国人向来敬畏历史,重视历史教育,而面对全新的外部环境和传播生态,我们在挖掘史料的同时,更要善于用史实发言,让“史识”春风化雨、入脑入心。在重大时间节点,以严肃仪式和深入教育,启迪全体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不忘历史、不忘先烈,知晓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漫长跋涉、苦难辉煌,正是拨云见日、正本清源之举。与之同时,我们更需要探索常态化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方式。近些年,纪录片《二十二》等文艺作品引发热议,抗战老兵、战疫英雄等走上“开学第一课”讲台触动人心。如何找到更多适宜当今时代的历史教育方式,正呼唤全社会一起努力。75年前的伟大胜利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75年后新的风雨征程,正呼唤这一代人的作为。铭记历史、捍卫“史识”,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史观、保持清醒判断的基础,也是我们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必须。来源:北京日报 评论员:崔文佳流程编辑:郭丹
3月16日,北京语言大学在读研究生(用户A)在豆瓣网上对一本翻译书籍打分两星,并评价“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此举引起了该书译者的不满,随后豆瓣用户B联系到学生A所在高校的老师,称A的行为系“在豆瓣网上以毁谤和捏造事实的形式去攻击《休战》一书的译者韩烨”,并要求A“向译者带本人和出版社在其豆瓣主页上公开致歉,陈述自己所犯的错误,为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切实负责。”↑用户A在豆瓣网上对《休战》一书的评价3月27日,用户A发布了道歉声明,表示“经批评教育后,删除短评,并向韩烨女士和出版社道歉。”此事在网上引起网友关注,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因为一条差评,被人投诉至学校,还不得不发表实名道歉,此举有“仗势欺人”的嫌疑。此后,有豆瓣网用户在书籍《休战》的评论页面评低分,导致此书在豆瓣网上评分迅速下降。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目前此书在豆瓣网上的打分选项已关闭。当事人用户A告诉红星新闻,“我本来是比较委婉地拒绝写道歉声明的。”A表示,自己本着解决事情的态度,写下了那篇实名道歉信。《休战》一书的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总编室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但出版社绝对不会因为一条评论去要求一名学生道歉,也没有去停止此书在豆瓣上的打分选项。人身攻击?评价译著“机翻痕迹太重” 网友被举报到学校后公开道歉3月16日,豆瓣用户A对外文翻译书籍《休战》打了两星并发布评论称: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据了解,《休战》一书是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家在本书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阿贝雅内达,曾被文学评论界称作“拉美叙事文学创造的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由作家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该书中译本译者为韩烨,公开资料显示,韩烨曾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西班牙艺术史系读硕士。↑豆瓣网上对《休战》一书中译本的介绍韩烨在此豆瓣评价下回应称,这本书的每句话都是认真翻译的,前后校对修改过很多遍。看到‘机翻痕迹严重’几个字真的觉得不公平。而用户A也在回复中说,“Benedeti(贝内德蒂)的三部曲我是第一时间买的,但翻译质量让我觉得非常失望。”并摘取书中段落举例,称“我随意摘取的这些话,用中文文法是通的吗?”次日,译者韩烨在其豆瓣主页发文称,作为非科班出身的译者,愿意虚心接受所有人的意见,但“机翻”属于职业道德问题,如此说法近乎人身攻击。↑译者对用户A评论的辩解3月24日,豆瓣用户B向用户A所在学校北京语言大学某系发函。根据网友整理的疑似去函内容显示,用户B在函件中表示,“A同学空口无凭,在豆瓣网上以毁谤和捏造事实的形式去攻击《休战》一书的译者韩烨,无端指称他人一字一句辛苦译成,修改长达几个月的书稿‘机翻痕迹严重’,并振振有词地说是高翻课上老师讲过可先机翻再统稿。”其中称“本着维护贵系乃至外语学部和学校学术形象的考量,以及防止事态进步扩大,贵系应该主动介入,调查清楚,让当事人认识到其言行失当的基本事实,协助并敦请(相关)同学向译者带本人和出版社在其豆瓣主页上公开致歉,陈述自己所犯的错误,为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切实负责。这样既有利于树立贵系的学术形象,也挽救了一个失足学生,不失为教育之初心。”↑用户A致歉声明3月27日,用户A发布了实名道歉声明,表示“经批评教育后,删除短评,并向韩烨女士和出版社道歉。”事件发酵举报引发“一星运动” 举报者致歉:断言机翻空口无凭 举报考虑不周此事在网上引起关注,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因为一条差评被投诉至学校,并发表实名道歉,此举有“仗势欺人”的嫌疑,甚至有网友认为,用户A是受到威胁被迫写道歉书。此后,有不少豆瓣网用户在该书评论页面给出“一星”评分,导致此书在豆瓣网上评分迅速下降。↑豆瓣网友发言用户A的实名道歉信发布当日,译者韩烨在其豆瓣主页上发文称:“出版社的责编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虽然那天觉得‘机翻痕迹明显’的说法不公平,我也只是止于给读者留言,连私信都没有发过,更不会做出私下逼迫的事情。”↑译者对网友质疑“仗势欺人”的回应举报者用户B则于3月29日在其豆瓣主页上发布“关于《休战》争执的致歉声明”。在文中用户B表示,这件事情的初衷和起因是:自己偶然看到关于此书翻译的争论,认为发言者口说无凭就论断译者机翻,是程度很严重相当于说原创作品抄袭剽窃的做法,与事实不符,且对译者造成了困扰和伤害。因这样的说法不同于惯常对于翻译水准的讨论,而是对译者人格和职业生涯的莫大质疑与打击。↑用户B在豆瓣网发布的致歉声明致歉声明中称,3月24日,自己在既没有与当事人译者沟通,也没有尝试与发言者先做协商的前提下,根据用户A豆瓣网主页的公开信息,写邮件联系用户A的学校院系。B在致歉声明中表示,此举“确有考虑不周之处,对所涉及的诸方都不够负责,没有尊重译者和发言者的意愿。这一做法构成了客观事实上的举报,行为越界。”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目前此书在豆瓣网上的打分选项已关闭。后续回应当事学生称为解决事情写道歉信 出版社:不可能因一条差评举报红星新闻记者与豆瓣用户A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因为目前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学校还有社会也在持续关注,我不太想在这个关头发表任何形式的言论。”对于那封实名道歉信是否是迫于压力而写下,用户A告诉红星新闻,其实自己对于写道歉信这件事是抱着婉拒的态度的,只是出于解决事情的态度,才写下那封道歉信。涉事书籍的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总编室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此事他们并不知情,更没有去叫停该书在豆瓣网上的打分选项。同时,该工作人员称:“我们也不可能因为一条差评就去投诉举报一个在校学生。”据网传公开资料显示,疑似用户B在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任特聘副研究员。红星新闻记者向校方核实,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校确实有一位同名的员工,但已于去年离职。红星新闻记者尝试与用户B取得联系,截至发稿时尚未回应,目前无法核实用户B与网传信息中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任特聘副研究员系同一人。用户A所在学校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后答复媒体。同时,红星新闻记者就此向涉事书本的译者韩烨沟通采访,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得到前述二者回应。红星新闻记者 沈杏怡编辑 张寻(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悄悄撤稿掩盖不了学术不端 主动公开论文造假则另有深意学者就要靠研究学术生存。离开了学术研究,学者的存在价值就会荡然无存。学术不端行为,反映出的问题不只是个别学者的道德问题,也反映出学术管理问题和学术作品编审问题。很多人对学术界实际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难以理解。很难想象,如果放任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秋天里的思索日前网络爆出的南京大学某教授撤掉100多篇论文的事情,令人震惊,引发了全社会关注,成为2018年下半年的舆论焦点。说到底,学术不端到了这种程度,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作为社会精英,高级知识分子究竟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为社会贡献点什么,而不是处心积虑地为个人谋私利。一句话,高级知识分子岂能不分耻辱和荣耀。今天,读了中青在线发布的《我假家论文 但我是个好学者》,我们的想法似乎可以增加一点有关学术造假的“新的认知”。文章说,欧洲和美国学者普拉科罗斯、赛琳、博戈西昂三位学者主动公开他们造假的20篇论文(已发表7篇)。与国内功利主义者的学术造假不同的是,他们公开这些论文只是为了以试验方式证明审稿人的“口味”。结果证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稿人的口味和编审机制,确实对某些领域的学术论文造假应该承担责任。文章谈到,三位学者普拉科罗斯、赛琳、博戈西昂发表的7篇假论文,其实是劣质、荒谬和有偏见的,但是却被审稿人高度赞赏为“激动人心的研究”。法律的理念是人人平等,不论何人违法皆应依法惩处;学术的理念则是追求真理,探求事物的真谛,不论何人制造谬论和邪说,都应当坚决反对和批判。既然可以用试验方式证实假的学术论文之所以得以发表和流传,那么,我们在治理学术不端时,为什么不在如何把好编审关上想办法,扎牢发表关的篱笆墙?
教育评论:教育评价应由“结果评价”转向“增值评价”“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态。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个体及学校整体教育能力的提升,是学校管理及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教师教育评价改革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高度重视“破”结果评价,没有在“立”上下功夫,即没有在“破”结果评价之前“立”起增值评价机制。新的评价机制未能先立起来,结果评价机制很难从根本上破除。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在破除结果评价之前,应先立起增值评价机制,先“立”后“破”,用增值评价促进教育评价机制的转型与优化。用增值评价促进教育评价机制的转型与优化,需要教育管理人员切实提高教育能力。当前的教育管理多将重点聚焦在发通知、收材料、报材料等事务性工作上,再按材料数量对教师进行考评和排名。教育管理的重点发生偏移,教师的研究侧重点必然会随之偏移。因而,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科研能力,让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成果丰厚的教师担任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用增值评价促进教育评价机制的转型与优化,需改革以横向比较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还是学校对教师个体的评价,都不能用固定的评价体系评价所有对象,要坚决摒弃以“结果”为导向的横向比较,强化个体质量“增值”。例如,在对教师个体进行教科研评价时,不应该将全体教师放在一起排名,而是要评价教师个体的纵向增值幅度,按照增值幅度的大小进行全校教师的横向比较。让教育评价改革由结果评价向增值评价回归,在破除不合时宜的评价机制前,必须要在“立”上下功夫。在立起增值评价的同时,结果评价的各种弊端就会逐渐显现。随着增值评价的使用,结果评价就会逐渐减少,最后达到破除结果评价的目的。“立”在前,“破”在后,新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实施。(作者:吴维煊,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原载于蒲公英评论网。)
作者 |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来源 | 教育思想网微信号“减负”是近段时间大力推行的教育政策之一。但随着政府推行“减负”、治理课外培训机构持续发力,教育界内外的质疑之声不绝,为应试教育辩护的声音也迭出。此外,一些国外案例被不断引证,是日本“宽松教育”失败和西方“快乐教育”的“骗局”,成为中国不能减负的“前车之鉴”。教育的真相与价值在自媒体的操弄中被极大地混淆,制造着家长的焦虑。要为减负和素质教育辩护,首先需要澄清关于西方“快乐教育”和日本“宽松教育”的真相,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欧美国家的“快乐教育”是骗局吗?关于西方教育最为蛊惑人心的奇谈怪论,就是所谓“快乐教育”是西方国家糊弄底层人民的骗局,所谓“底层快乐教育,中层素质教育,高层应试教育”。声称底层民众的学校实行低质量的快乐教育,培养劳动者;中产阶级子女的学校实行素质教育,而上层社会子女的精英学校,实行严格的应试教育,刻苦训练,以培养社会的统治者。如按此说,中国的老百姓应当庆幸不已,我们都在享受最高端的教育了!讨论学业负担和评价教育质量,要有两个基本的区分。首先,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减负优先关注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生的生存状态。由于高中教育直接面对大学升学,教育竞争最为激烈,各国概莫能外。那些“美国家长狂推娃”的网文,用美国最顶尖私立高中“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的GPA成绩”,来反证中国的应试教育并不为过,是一种蓄意的误导,以制造焦虑。即使在美国,非哈佛、耶鲁不上的也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其中华人占相当比例),并不能代表高中学生的基本面貌。许多公办州立大学的水平也很高,对本地居民收费优惠,是他们的首选。其次,是关于教育分层的问题在存在阶层差距的现实中,所有国家都存在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教育公共政策的目标,无不是致力于弥合和减少这种差距。在这方面,而不是制造或助长在学校中阶层的隔离。由于美国多种族和移民社会的特征,学校经费来自房地产税,使得不同社区的学校教育质量差异极大。许多城市中心以少数族裔学生为主的中小学,巩固率、毕业率很低,校园风气松弛,学业成就不达标。然而,这并非是针对特定人群、具有特定目标的教育模式,只是不合格学校和教育失败。2002年小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到奥巴马签署的《让每一个孩子成功法案》,就是要让更多的学校学业成就达标,这个目标至今仍没有实现。类似地,中国偏僻的西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许多基本不开音体美、不开英语,学业成就不达标的学校;同样,它并不是针对贫困地区的独立的教育模式。而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模式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由于资源和师资的差异,在实现的程度上不同,譬如前者可以开出100门选修课,后者只有30门;前者会组织学生去国外游学后者只是在国内,等等。事实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无论欧美还是亚洲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和教学模式,都是以儿童为中心,重视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重视体育和生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会适应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等。这种教育,名之为“快乐教育”并不严谨,极易产生歧义,似乎是只顾玩乐的放任教育;名之为素质教育,则与中国的概念不好区分。为行文方便,在此还是暂且称之为“快乐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自由宽松、自然生长的教育,是一种低竞争、低压力、低管控、低评价的教育。与中国中小学生极长的学习时间、过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排名、激烈的竞争、众多的近视眼和睡眠不足等等,几乎不可同日而语。中小学生近视比率增高丹麦的教师告诉我们,在幼儿园和小学是没有竞争概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只是接纳、合作、感恩、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是读20分钟课外书。丹麦的中学校长告诉我们,初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学生在九年级之前没有考试。在英国小学从教的上海教师发现,他们并非每天布置作业,有时每周才做一次作业,而且学生似乎愿意交就交,没有交也没人催。参观过美国学校的老师发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显得不紧不慢,教学设计也比较传统和单一,以讨论、交流、书写等环节为主,没有想象中的高效和新潮。一位美国老师介绍,美国的小学、初中其实没有真正开始学习,真正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学习从高中开始。美国基础教育的精华是每天下午课后围绕体育、艺术、社会实践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英国顶尖的私立学校伊顿公学,下午时间学生全部在在运动场上。对体育的高度重视和推崇是覆盖欧美各类学校的,有研究视为是反智的“蓝领文化”对学校文化的改造,但它似乎是更为符合儿童天性、因而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行为。有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因而难以实行“快乐教育”,只有小国寡民、高福利的北欧国家才能做到。其实,北欧五国总人口达2200多万,人口也不太少了。8300万人口的德国,中小学实行半天上课,下午组织学生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踢球、看电影,或者到野外散步。 可见,这种自由宽松的教育在绝大多数国家是基本现实,既非小国寡民才能够享受,也不是阶级分层的骗局。它背后,是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启动的一场整体的教育转型,从而告别19世纪形成的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科中心的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从国家主义到儿童中心,以人为本;从升学教育到培养公民;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到生活教育;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课堂教学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近年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刺激,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机器人的挑战,重视培养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改革正在加速,都是在继续解构课堂中心、考试和分数至上的传统模式。 东亚国家与中国相似,具有重视考试和分数、望子成龙的儒教文化传统;但是,对东亚国家教育的认知也需要“拨乱反正”。今非昔比,这一陈旧传统正在巨变之中。PISA2009测试的数据显示,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竞争强度均已大幅低于上海。上海学生每周作业时间平均为13.8小时,OECD国家为平均5小时多,芬兰最低为3小时多、日本4小时多。同为PISA第一梯队,韩国、芬兰学生的作业时间是上海的1/4,日本学生的作业时间是上海的1/3!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上海学生每周校外学习时间平均为17小时左右,远远高于OECD的平均值7.8小时。韩国的教育改革是个典型。多年来,韩国教育的哲学观和价值观是“发展教育”,就是培养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杰出人才,国家和社会对拥有优秀学历的学校、学生优先分配资源,学生、父母、老师和地方团体都投入到学历竞争和成绩竞争中。它在推进教育普及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收获教育异化的苦果。单纯成绩和学历的竞争让学校变得嫉妒、仇视和攻击;考试成绩竞争,破坏了全面素质教育理念;炽烈的课外培训,给国民造成极大经济负担。据韩国SBS新闻报道,在OECD成员国中韩国学生的幸福感最低,学习压力最大,自杀率也是最高的。这样的教育会被看成失败的教育。 进入2000年,以创新和人性的创意为目标的人性教育政策成为韩国的主流观点,从而脱出“发展教育”的窠臼,它被定名为“幸福教育”。实施“幸福教育”的抓手是“自由学期”制度,即在初一、初二学年选择一个学期,取消期中和期末考试,实施灵活弹性的教育课程,开展讨论、实习等学生参与型的教学以及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帮助学生探索未来的职业前途。至2016年,韩国的3204所初中已经全部实施自由学期制,学生的幸福感明显提升。台湾的小学已经相当生动活泼,完全没有“小升初”的问题和压力,实行半天学习,一、二年级下午全部放假,三、四年级下午放假三天,五、六年级下午放假一天。2014年起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不再采用在校成绩,也没有基本水平测试,75%的学生实行免试入学,25%为特色招生。取消了中考后,初中阶段的教育气氛也在明显改变。历来重视考试竞争的新加坡也在改弦易辙,视创新为持续发展和迈向成功的关键。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将逐步取消中小学部分年级的考试。中一学生取消年中考试,分阶段让小三、小五和中三的学生也免除年中考试。为减少学生之间过度的竞争,学生成绩册不再显示班级和年级名次、同届学生的最高分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自由活动时间,有些学校划出特定的一天,有些选择延长休息时间,让学生自由探索。日本的“宽松教育”告诉我们什么?亚洲国家中,日本“宽松教育”的变革成为关注的热点。对其历史和事实的深入揭示,比我们在媒体信息中看到的要深刻得多。国内关于“宽松教育”比较权威的研究,是华东师大吴伟、赵健的《日本“宽松教育”:历史脉络与理性审视》(比较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以及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18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日本驻华使馆参赞、日本学校的校长、在华留学生等提供了第一手的资讯(见《日本“宽松教育”的真相与思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官网)。“宽松教育”的提出,是日本针对六七十年代基础教育的“畸形化”(被喻为“考试地狱”),对严重的“填鸭式教育”弊端的矫正和反拨。就教育价值而言,传统的“填鸭式”重视的是基础性、系统性知识的学习;1978年提出的新的目标,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体验式学习,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新事物的人才。“宽松教育”通过缩减学习时间和教材内容,以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留出空间。1980年后数次修改教学计划,以1998年修改、2002正式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的下调幅度最大:实行“一周5日制”,并将学习内容减少了约3成,上课时间减少了约1成。对“宽松教育”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次修订中减少的教学内容过多,引致社会舆论对学力下降的担忧。图1 日本两种不同教育的价值观和特征这一担忧因为2003年和2006年日本两次PISA测试的成绩下降,形成所谓的“PISA震惊”而坐实,导致“去宽松教育”的政策调整。2008年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小学增加了278个课时,初中增加了105个课时;其余内容包括加强理科教育、数学教育,充实国语和外语等语言活动,削减综合性学习时间,废止初中的选修科目等。 其实,“宽松教育”导致学力下降的事实是并不真实的。因为1998年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到2002年才正式实施,参加PISA 2003和PISA 2006测试的学生只是在小学段接受过1年或4年的“宽松教育”。PISA2009测试日本成绩回升,被视为“去宽松教育”的成效;然而,正是参加2009年测试的15岁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了完整的“宽松教育”(约为1994 年出生,2001年上小学,2007年上初中),可见舆论与事实之间的差距之大。图2 日本中小学课时变化“宽松教育”在日本是个已经过时、不被关注的话题,只是在中国被重新“爆炒”。因而,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能够从中汲取什么?对此,日本学者也曾多有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宽松教育”是社会经济逻辑的产物,而非教育自身的选择。宽松教育的提出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转型,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日本制造业外移,经济界认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将工业化时期培养规范性人才的目标,提升为培养具有生存能力、思考力、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改变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1978年文部科学省提出“精选教育内容,旨在实现学生过上宽裕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的目标”。由于“宽松教育”政策的制定首先并非出自对儿童的考虑,而是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决策,这一动机和价值观本身就有问题。反过来,社会对“宽松教育”的担忧、对“宽松一代”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社会情绪的表达,而非来自教育自身的评价。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全社会弥漫着不安情绪,“宽松教育”于是成为“替罪羊”。因而,日本学者建议不要在国家经济波动时实行教育改革。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儿童学力下降,而需要关注教育背后社会的巨大变化,关注日本社会与新世界整体上的不适应。诸如对“宽松一代”的低评价,他们在行为举止、思想观念上不像老派日本人那样守规矩,懂礼貌和勤奋,比较崇尚自由和个性化,加之“少子化”和“低欲望社会”的现实,社会如何面对和适应,是超越教育的重大挑战。■ 不应过于看重PISA这种一次性的纸笔测试。导致2003、2006年日本PISA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参测国家和地区增加,同属“第一梯队”的台湾、韩国、香港等地参与,日本的名次相对下降。而真正完整接受宽松教育的“宽松一代”参加的2009年测试,成绩却大幅回升,可见一次性纸笔测试作为教育评价的确定性是可以质疑的。在PISA测试之外,2011年日本参加了OECD组织的国际成人力调查(PIAAC),进行读解力、数学思考力、活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能力三项测试。在包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芬兰在内的24 个国家或地区中,16~24岁年龄层的日本人,读解力平均分为299分,位居第1;数学思考力平均分为283分,位居第3,可见学力下降之说是经不起检验的。 最近一次PISA2015测试中,日本的表现继续亮眼,新加坡名列第一,日本第二;而中国队成绩大幅下滑,总体排名第10,其中数学第6,科学第10、阅读第27。因为这一届的中国联队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地组成,尽管仍然是国内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但显然与单纯由上海队代表不同。如果国内参测的省份更多,相信成绩下滑会更为显著。对此也不必过度反应;但在PISA2015测试中呈现的其它问题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却是应当高度重视的。■ 关注教育政策的综合影响,尤其是教育公平。与国内自媒体认为日本“宽松教育”大方向错了,正在重新走向“应试教育”不同;日本学者认为日本教育培养生存力、创造力、深度学习等理念与价值观并没有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宽松教育”改革中政策目标和手段不相符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非靠简单减少机械学习内容就可以实现,还需要配套的课程与教学方法,这方面显然没有跟上。更为重要的反思,是“宽松教育”本应为学生、教师、家长“松绑”,但实际并不宽松。由于社会的竞争态势依旧存在,有升学压力的学生将战场从公立学校转向私立学校和校外补习机构,从而扩大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差距。因为“宽松教育”的改革对私立学校没有什么约束力,很多私立学校依旧坚持一周六日的制度。同时,由于参加课外补习对学生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扩大了学力的阶层差距。这一问题在中国也存在,而且情况尤为严重。归根结底,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对同一件事情,出现完全不同的批评和评价,既是由于资讯的不准确和真相的缺失,也来自不同的教育价值观。重要的是,首先需要建立改革共识、理想共识,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回答应试教育究竟是否“政治正确”? 减负真的是减错了吗,是害了孩子、误了国家吗?■ 应试教育损害教育公平对应试教育最强有力的辩护,是视它为保障教育公平、寒门子弟上升的不二法门,是一种虽不完美、但“最不坏”的制度。但是,这是需要证明和检验的。PISA2015对各国教育公平的评价,提供了权威的实证数据。在PISA看来,教育公平不仅意味着教育资源、机会的平等,更要进一步地,要评价教育在多大程度可以减少因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从而让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的孩子能够获得同等的成长。PISA2015测试报告中,有3个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01第一是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指数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动力,看各阶层孩子的差异,形成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指数,数值越大表示越不公平。这一指数世界平均值是12.9,中国大陆是18.5,美国是11.4,香港是4.9,澳门是1.7。02第二是学生社会经济地位分数差指的是由于学生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导致的分数差异。研究者把学生分为五个不同级别,计算每跨越一个等级,会对成绩产生多大的影响。世界平均值是38分,中国大陆为40,美国是33,香港是19,澳门是12。03第三是学校社会经济地位分数差把测试学校根据其社会经济地位划分为三个等级,计算不同等级间的分数差距3。从第一等级到第三等级,学校间的分数差异世界平均值为104分,中国大陆是156,美国是91,香港是79,澳门是20。 可见,无论学生个体还是学校,中国大陆教育的公平状况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反映的是在高度竞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导致的学校差距和阶层差距。考虑到参与此次PISA测试的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四个地区(上海、北京、广州和江苏省),不难推测实际的情况比数据显示的要更严重。从数据看,即便是中国一线城市,教育公平状况都无法与日本、韩国相比。许多竞争论者的价值偏差是只计较教育绩效,而无教育公平的关怀。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是,何以日本的基础教育比我们更为公平?同样位居PISA成绩第一梯队,芬兰、日本、韩国学生的学业负担远低于中国,说明中国学生“拼时间拼命”的应试模式学习效率相当低,反复刷题的训练并没有转换成学业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还需要探究,何以日本的基础教育比我们更为高效? 日本理科教材,很薄精英主义,还是大众主义?为应试教育辩护的另一理据,是认为严格的知识教育和考试训练是国家竞争、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将基础教育纳入极其狭窄的学术性的竞争轨道,以培养科学家、拔尖人才为目标,将教育视为国家竞争的工具,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功利主义和精英主义的价值观。任何国家的教育都具有选拔、筛选的功能,造就一批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优异人才和未来社会的领袖人才;问题是究竟是在更广泛地普及教育的基础上,以及在宽松、自由、包容的文化土壤中使他们自然生长;还是如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那样,严格训练、层层筛选,为了筛选出少数“尖子”,让大多数人为之“陪绑”并成为教育的失败者? 关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实效,“钱学森之问”已经做出了回答。有人说,我们培养诺奖人才是不太成功;但是,我们不是培养出了大批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支撑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吗?我想问的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应用人才,真的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付出牺牲身心健康、童年和青春这样昂贵的代价吗?应试竞争正在成为一场不断升级加码的“军备竞赛”,将每个家庭、每个儿童都投入无法选择、无法逃遁的单一轨道。因此,应试教育真正严重的问题,也许还不是拔尖人才或专门人才的培养,而是贻误了面向大多数人的国民基本素养的教育。分数和升学率竞争取代了学校树人育人的宗旨,教育最为本质的功能被虚置架空,令人触目惊心的国民素养低下和道德滑坡的现实随处可见,就不奇怪了。任何国家国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必定是面向大多数学生,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健康、文明、有文化、有教养,才是国家进步的基础,这种国民素养是无法如精英人才那样可以花钱引进的。如《人民教育》原主编傅国亮所言“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人性儿童,具有美好心态的阳光儿童,具有美好心志的自立儿童。这就是一个国家应该有的儿童观。 正是基于这种考量,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在多样化世界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以国家竞争和培养拔尖人才为旨,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为快速实现工业化构建的教育制度,在中小学层层建立“重点学校”以选拔“尖子人才”。它所造就的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唯分数的教育评价,终于在90年代之后酿成应试教育之大观,成为伤害一代又一代儿童、貌似不可战胜的怪兽。21世纪已经过去18年了,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达到发展的“奇点”。今天在学校的少年儿童在走上社会时,我们熟悉的许多职业和工作技能将会消失。因此,全世界的教育都在换赛场、换频道,开辟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之路。而我们还在讨论是否应当减负、应试教育是否“政治正确”,让人情何以堪!有人会说,谁不愿意让孩子轻松、健康,但是没有办法,应试教育改变不了啊!又要回到本文的初衷。想不想改和能不能改,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中国教育能否从应试教育突围,是一个专门的问题,我将另文论述。如果因为在黑暗中待得太久了,我们不仅习惯了黑暗甚至转而讴歌黑暗,死抱着应试教育不放,不思改革,不敢改革,甚至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减负就会误国害民;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原地踏步,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走上民族的慢性自杀之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竞争,是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抉择!
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重要讲话系列评论之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文化大繁荣,急需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教育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业已成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引擎。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要提高认识,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也是新时代教育地位和使命的理论定位和思想创新。教育在增信心、聚民心、暖人心、铸同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我国教育的整体快速发展,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创新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显著增强了人才总体供给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教育基底和人才支撑。当然,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也必将对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教育系统应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整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旗帜鲜明地确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导向,增进服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个人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把事业之根、人生之根牢牢扎在祖国大地上。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要把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具有重要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以更高的本领、高品质的教育资源供给服务创新发展的核心关键。首先,要增强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从长远角度、战略高度、全球视野、面向未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进“双一流”建设和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长效化和专业化探索学科专业育人新机制。其次,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立德树人,运用创新的理念、方法、平台、工具、队伍、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中小学教育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科兴趣,高等教育阶段要使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造能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厚植人才优势。再其次,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系统应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以及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彰显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和创业青春力量。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要坚持以科教融合促科技创新,提升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硬实力”。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高创新能力,而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则需要教育的培养。近些年,高等院校承担60%以上的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产出大批标志性成果……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当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且必须有效发挥高等教育“集聚—溢出效应”,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研发,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为此,应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以服务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先机,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中大有作为。作者 | 张立迁(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责任编辑 | 张湘怡
有刚入学不久的研究生在论坛吐槽,称自己写的第一篇论文,直接被导师骂是垃圾,顿时丧失信心。这篇帖子也引起了部分研究生同学的附和,一名研究生同学甚至表示,被这样骂已经算是很仁慈了,我们导师几乎天天骂我们蠢材!一名同样是大学导师的网友也看到了这一帖子,再三斟酌之下,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这名大学老师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看老师的视角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本来我想略作安慰,谴责一下导师涵养有待提高做事水平有待改进,转念一想,这么说除了被人误解体现同行相轻,有啥意思?本着解决问题的姿态,说点真心话。当我自己发过改过一堆论文之后,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想起我让我的导师见识我第一篇论文的那个下午。导师这么说,已经很给面子了。看这态度,大概率论文可能连垃圾都算不上,至少垃圾送到废品收购站多少能换点儿钱。如果导师还是自己亲自写过发过论文的,严谨起见我不排除可能个别导师因为历史原因自己真没怎么写过论文,这个结论成立的概率还要提高。练个手就是不好好写的理由了?许你这么干还不许导师这么说?我借用一句话讲,省事儿一个劲给自己找理由,不出成绩就找导师的原因,你们太让导师为难了。如果你不能老老实实琢磨琢磨,学会跟自己较劲,你那论文,只能永远是垃圾。说实话我很欣赏这位导师这直接的方式。现在的学校教育,为了照顾年轻人脆弱的自尊,导师们很多时候都搂着,学生压根不需要为自己搞得乌七八糟的工作负责。这种残疾的工作态度,是他们到了工作岗位上需要接受再教育的根本原因。给学生修改论文,面对大型翻车现场,我的心里其实是憋着一团火的。各种格式错误,这是没有看instruction for authors么?没有instruction for authors,不会找一篇最近期刊刊出的论文自己看看格式么?比葫芦画瓢都不会,平时读论文了么?为人师表,师道尊严,胸中的猛虎,我把你默默地按在心底,走到深夜的窗前吹吹风,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到了这步,仅仅是在考虑规格严整的基本问题,有没有解决科学问题都已经成了其次。这样的论文,请问是不是垃圾?退一步讲,如果蓝翔和新东方出来的所有厨师,都能做到做出的饭菜味道可口质量稳定,我只能很遗憾地表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在水平上还不如技校,至少技校能保证产品标准。作为学生,一条重要的职业操守,就是行走高校,不给导师丢脸。真正负责的师导师,也不会给学生这种机会,或者说他会尽力消除这种机会。你可以写出来垃圾,但是导师不能让你把垃圾发出去。中间这个落差,谁看谁心里搓火。我看到过已经当了院长的导师因为论文的标点等等格式问题把博士生训得无地自容的,从长久来看,其他不论,这可能恰恰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因为严酷的学术标准,保证了学生学术产出的高质量,从整体职业生涯来看,这是速度最优解。最怕的就是导师哼哼哈哈,没啥心思看直接说改改投了的,反正各种刊物换着投也中不了,浪费的又不是导师自己的时间,导师还能省出点儿时间自己思考思考问题写写论文。天天笑眯眯对你讲很好很好的,不见得真的是对你好。老师与学生之间,最难的是互相成全。我在学校工作,发现在学校里工作浪荡的年轻人,被社会教育一段时间都能挺像那么回事儿。后来我琢磨明白了,能让人快速成长的核心就是学会承担自己做事的后果,最快的手段就是让人的自尊和金钱受到直接的损失。严格来讲学校里多数导师对着两种办法,都玩不太来。悟性好,做事认真又勤快的年轻人,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哪个行业都求之不得。所以看到能自己把论文写的格式正确排版得体事情说的头头是道的,哪怕还有很多地方要商榷,看到那个天分和那个认真的劲儿,导师们眼里都能放出光来。对于这名大学老师的言论,各位有何观点?欢迎留言转发评论,我是教育向前冲,漫谈教育,杂七杂八,关注教育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