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文件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答问全文如下:破除高等学校论文“SCI至上”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为此,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1.问:请谈谈文件的出台背景。答:首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相关部门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开展了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高等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应该在引领社会风气,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创新氛围上率先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其次,是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近年来,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以及衍生出的ESI排名等相关指标,已经成为了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不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各界对破除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的呼声十分强烈。再次,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服务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必须加快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科研工作者营造潜心研究、水到渠成的创新氛围,促进高校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为追求,敢于啃硬骨头,加强原始创新,加强长期积累和持续攻关,争取实现重大突破。2.问:如何理解SCI论文及其相关指标作用?直接用于科研评价有哪些问题?答: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分类数据库,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通过统计论文的研究领域、方向、被引频次,为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工作提供帮助。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一是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二是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三是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3.问:如何科学评价学术水平?答: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文件中提出了三方面意见:一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是有区别的,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文件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国防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不同类型,提出分类评价的侧重点,以及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作用。二是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三是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审工作,首先是要减少,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其次是要规范,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在具体工作中,高校、管理部门还要根据意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更适合各自特点的科学评价方式。4.问: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有哪些具体举措?答:文件对SCI论文使用提出了负面清单。包括五方面的意见:一是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限制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的使用,同时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二是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在职称(职务)评聘中,要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重点是人岗相适,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三是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学院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去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四是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引导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五是树立正确政策导向。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舆论宣传上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5.问:文件印发后,是不是代表着将来在各类评审中不再看论文了?答: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文件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同时,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但在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在各类评价活动中,要合理使用相关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6.问:文件中,有些表述是“不得”,有些表述是“不宜”,请问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考虑?答:在文件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文字相关表述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文件中,不同内容的表述方式不同,在涉及到功利化倾向方面,使用“不得”,意味着明令禁止,坚决摒弃已有做法。有些方面考虑到我国高校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也不一样,采取非刚性的要求,是为了给学校一定的政策灵活度,发挥学校的主动性。由学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学科发展特点的具体政策。例如文件第九条中,“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表明我们反对学校层面做硬性规定,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一些基础学科,导师和院系从科研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7.问:请问下一步有哪些举措确保文件的贯彻落实?答:从教育部角度,一方面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根据若干意见,检查修改相关制度文件及“双一流”建设方案。另一方面,从行政部门本身,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根据意见提出具体落实举措。其它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执行。教育部将通过督导等方式对各单位清理和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认真清查、拒不整改、问题严重的单位,要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并追究领导责任。(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拟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工作方案》明确,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另外,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不“以刊评文”,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着力扭转“SCI至上”局面。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直面“堵点”,久久为功,筑牢师德高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解决“难点”,持续发力,激发专业活力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抓住“痛点”,标本兼治,回归评价本真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网站2月23日消息,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为此,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1.问:请谈谈文件的出台背景。答:首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相关部门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开展了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高等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应该在引领社会风气,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创新氛围上率先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其次,是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近年来,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以及衍生出的ESI排名等相关指标,已经成为了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不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各界对破除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的呼声十分强烈。再次,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服务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必须加快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科研工作者营造潜心研究、水到渠成的创新氛围,促进高校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为追求,敢于啃硬骨头,加强原始创新,加强长期积累和持续攻关,争取实现重大突破。2.问:如何理解SCI论文及其相关指标作用?直接用于科研评价有哪些问题?答: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分类数据库,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通过统计论文的研究领域、方向、被引频次,为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工作提供帮助。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二是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三是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3.问:如何科学评价学术水平?答: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文件中提出了三方面意见:一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是有区别的,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文件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国防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不同类型,提出分类评价的侧重点,以及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作用。二是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三是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审工作,首先是要减少,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其次是要规范,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在具体工作中,高校、管理部门还要根据意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更适合各自特点的科学评价方式。4.问: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有哪些具体举措?答:文件对SCI论文使用提出了负面清单。包括五方面的意见:一是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同时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二是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在职称(职务)评聘中,要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重点是人岗相适,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三是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解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四是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引导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五是树立正确政策导向。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舆论宣传上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5.问:文件印发后,是不是代表着将来在各类评审中不再看论文了?答: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文件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同时,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但在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在各类评价活动中,要合理使用相关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6.问:文件中,有些表述是“不得”,有些表述是“不宜”,请问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考虑?答:在文件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文字相关表述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文件中,不同内容的表述方式不同,在涉及到功利化倾向方面,使用“不得”,意味着明令禁止,坚决摒弃已有做法。有些方面则考虑到我国高校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也不一样,采取非刚性的要求,是为了给学校一定的政策灵活度,发挥学校的主动性。由学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学科发展特点的具体政策。例如文件第九条中,“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表明我们反对学校层面做硬性规定,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一些基础学科,导师和院系从科研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7.问:请问下一步有哪些举措确保文件的贯彻落实?答:从教育部角度,一方面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根据若干意见,检查修改相关制度文件及“双一流”建设方案。另一方面,从行政部门本身,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根据意见提出具体落实举措。其它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执行。教育部将通过督导等方式对各单位清理和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认真清查、拒不整改、问题严重的单位,要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并追究领导责任。编辑 彭启航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题:为何要破?谁能受益?新体系公正吗?——教育科研领域破除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透视新华社记者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发文要求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在科技评价、职称评聘等重要领域的使用,措施包括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等。为何“SCI论文至上”必须破除?已有哪些尝试?谁将可能因此获益?新评价体系能保证客观公正吗?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小标题)“SCI论文至上”贻害甚大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SCI由外国机构创办,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之一。但随着SCI论文相关标准“独霸”教育、科研领域各类重要核心评价体系,“科技创新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弊端日益凸显。“SCI论文至上”扭曲岗位评价导向。广东某高校人事处负责人说,当前教职工的科研项目、个人发展、薪酬待遇等都与SCI论文指标挂钩,这导致指标与岗位标准错位,导致管理、教辅等非科研岗位职工也盲目追求发表SCI论文。“SCI论文至上”难以客观评价人才价值。 湖南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告诉记者,一些高校从海外引进博士,仅看SCI论文发表评分高,就聘其为教授、博导,“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真的知道如何指导博士吗?”而部分能在海外发论文的博士,薪酬甚至是一些在教学、临床一线奋斗多年教师薪酬的数倍。“SCI论文至上”滋生论文腐败。多名受访人士透露,在海外,部分质量不高的学术刊物,主要收入是中国作者缴纳的版面费。据国内SCI论文代发机构报价,依据影响因子高低,发表一篇SCI论文少则3万、5万元,多则20万元左右。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SCI论文不能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不能直接说明论文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小标题)打破“论文枷锁” 释放科研活力记者发现,此前已有高校和科研单位采取措施尝试破除“SCI论文至上”。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李启厚等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这有望扭转部分地方和单位扭曲的科研观,让真正扎根基层一线、参与重大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工作者获益。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等江苏部分高校规定:在对教学专长型教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重点考察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暨南大学针对教师的不同类型对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设置要求、标准,最大限度保证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对于教学与研究并重的教师,降低SCI论文在评价中的权重,能促使这些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培养和公共服务上;对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重大问题。”暨南大学人力资源与管理处处长王兵说。湘潭大学建立了本科教学荣誉体系,获奖教师可直接参评教授;对教授设定向本科生授课年度课时“硬杠杠”;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项目等,这既让一线教师有更多元的发挥空间,也敦促教师回归教书育人这一根本。此次相关部委明确规定,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医生和工程师们有望打破“论文枷锁”。另外科技部还要求,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建立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鼓励财政资金资助的论文在高质量国内科技期刊发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处处长屈力刚表示,这不但有助于部分国内学术期刊发展摆脱低水平循环窘境,更对摆脱外国标准依赖,构建一套我国自己的科学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小标题)从“至上”到“多元”须保障科学、公正不少科研工作者提醒,破除“SCI论文至上”之风,有几点需特别注意。破“SCI论文至上”不等于抛弃SCI,更不等于抛弃论文标准。“不是说这个评价指标就完全不要了,因为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体现学术成果,关键是要着力推进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建设。”李启厚说。记者了解到,能否真正保障多维度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则是全科研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公认的难点。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都是以发表刊物的级别高低作为相关遴选标准,此次明确要求不得以刊选文,就必然更多依靠同行专家评审,如何确保相关人员的学术操守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记者调查获悉,当前同行专家评审中“拉圈子、搞派系、走关系”的现象并未绝迹。华北某双一流高校的一名博导透露,部分高校“培养的人会很快成为一批学术权威,然后就形成一个封闭自利的圈子”。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塑造有公信力的学术同行评价机制,就需要在学术事务的管理与评价中,坚持推进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分离,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还有专家建议,要避免学术共同体成为利益共同体,就必须“要有完善的评议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同行评议中,既要避免‘一刀切’,更要避免‘一言堂’”。有关部委明确要求组织实施部门要完善规则,引导学者在参加各类评审、评价、评估工作时遵守学术操守,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和国内外专家评价评语代替专业判断,并遵守利益相关方专家回避原则。组织实施部门可开展对评审专家的实际表现、学术判断能力、公信力的相应评价,并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执笔记者:郑天虹 参与采写:袁汝婷、王莹、蒋芳、施雨岑)(完)
从教二十余载,回首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总觉身后有一群人默默关注着我,无私帮助着我,悉心托举着我……他们是助力我专业成长的“神秘人”,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一1998年7月,我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三二分段”文科大专班,同年8月分配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工作。这是一所有着“学者型教师摇篮”美誉的百年老校,是一所学养丰厚的教育沃土,学校先后走出了金沙、翟书烈、华应龙、许卫兵、贲友林、徐金贵、许习白、仲广群、焦顺华、周振宇、储冬生、吴丽娟等十多位特级教师。草,掉进沃土里总能结它的种子。很神奇的,那一年和我一起毕业分配至实小工作的15位年轻同志,很快就在各自的专业上找到了幸福生长的感觉。大家常在一起聊前辈的骄人战绩(比如实小老师的论文在《江苏教育》上连载23篇;某某老师又在省“教海探航”中获得一等奖,还要到颁奖大会上执教公开课),常在一起聊最近读了什么书、做了多少张文摘卡,也常在一起聊又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儿”……那个时候,日子好像过得很慢、很慢!董卿在《朗读者》中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我很庆幸在海安实小这所“共生”的校园里,遇见了一群迷恋他人专业成长的人。在我看来,真正迷恋他人成长的人,自成大师!还记得工作后,我参加的第一次学校教研活动是一次演讲。那一次,我得了全校第一名。当时的学校教科室主任顾荣走到我身边说:“剑峰,你的嗓音像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施融老师,多找一点他朗读的作品听一听……”我不敢想!真的,是顾主任第一个让我知道,爹妈给了我一笔做好一名语文老师如此珍贵的“财产”。后来,我在语文课上总会于文本阅读的“细节研磨处”“重点锤击时”用上自己这一技之长。许多学生在回忆我的语文课时,也总会忆起我当年为他们朗读的那些课文……爱读书、爱藏书的顾荣主任博闻强记,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家里手。他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句颇具“专业自觉地随口一说”,却让当年的毛头小伙儿珍藏了这么多年,也受益了这么多年。第一年工作,我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校长搭班。他每天的数学课总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能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心,我很羡慕,也很“嫉妒”,因为我是班主任,在班上却没有华老师有威信。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只要我有时间,就让我搬张凳子去听他的随堂课。每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他也总是不忘给我带一两本教育教学类的书籍……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课。一天,分管教学工作的华校长把我喊到他的办公室,是让我去扬州参加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研讨活动。最后,他拍拍我的肩,笑呵呵地说:“剑峰,好好干,大家看好你!”华校长言语中的那份真诚,总是那么催人向上。回教室的路上,我只觉耳畔的春风一个劲儿地吹。的确,很多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值得用一辈子去努力的。当年的老校长金沙,后来分管教学的校长许卫兵、景盛都曾在全校的教职工大会上表扬我:“剑峰老师往讲台前一站,他就是‘语文’。”我知道这是他们在肯定我课堂上的那份“投入”的态度,他们是在希望我不断丰厚自己、提升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去生长。事实证明,迷恋青年教师成长的他们都是大师。在海安实小,成长就是人与人之间温情的点亮。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常会忆起那段岁月,那些人,我告诉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真诚地赏识别人。二汪曾祺曾说:“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我们专业成长路上的许多第一次都是非常宝贵和难忘的,因为它们确证着我们的成长。在海安实小,对我语文课堂教学影响最深的是原教导处主任李永柏,大家都习惯尊称他“老李”。老李磨课很灵!经他打磨的课常会给人眼前一亮之感。2002年,我代表县里去通州参加市里的一次赛课,那是工作第四年的我第一次参加市级赛课,执教的是四年级课文《卜算子 咏梅》。在赏析“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时,老李主张用多媒体先给学生展现一幅春暖花开的美景图——山坡上遍布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儿,让学生去感受“山花烂漫时”的绚丽多彩,继而再给一枝梅花来一个特写,最好是梅由含苞到怒放的动态画面,以充分展现“她在丛中笑”的效果!他强调诗词教学一定要重体验、重感悟,要根植学生的生活经验去生长言语思维力。当时,在梅花的影像资料极少的基础上要做出这样的效果谈何容易?找不到现成的,大家只好自己动手做。学校多媒体制作中心的许映连主任找来一幅很漂亮的梅花图片,将其扫描进电脑,然后再一瓣一瓣地拆开,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完成了这项任务,那天晚上前后整整用去了三四个小时,就是这样一个历经千辛万苦才做出的效果却在后来的试讲中遭受了种种质疑。许多人认为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而此时正是梅花快要凋谢之时,做出这样的效果是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这是我们备课过程中都未曾考虑过的)。可老李却始终认为这个环节不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跳出来看,这也是一种艺术的加工(蒙太奇手法)。还很稚嫩的我徘徊于两种意见之间,想法极其单纯与无知——去掉这个环节有道理,因为原本这就是一个错误;不去这个环节也有道理,因为那些要求去这一环节的人并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现在想来这些想法稚嫩的可笑。后来这个环节就在我糊里糊涂的理解之中留了下来。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的想法突然变得多起来:我是被那些面色凝重的评委给“唬”懵的。我想,要是评委也认为我们犯了一个科学性错误,那此前付出的一切不就打水漂了吗?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向老李提出了将这一环节拿掉的想法,他不同意可又很难打消我担心评委看出这一破绽的顾虑。也许是大赛前,人的心里极其焦虑的缘故,我与老李之间的意见分歧竟多了几许火药味,声音也提高了八度。最后老李给我撂下了一句话:“你明天要是把这个环节拿掉,以后你就别叫我‘老李’。”我这才丢了幻想。后来回忆这次争论,对我吃透这一环节是极其关键的,一定程度上讲这次“争论”也使得老李对这一环节的思考得到了澄清。原本他的想法说服不了我,可是在“争论”中我捕捉到他的一句话:“出错”也可以变为“出奇”,梅花谢了可毛主席为什么却说“她在丛中笑”呢?呵,老李也承认一开始是想“错”了。但是他在坚持什么?他在思考什么?他在思考毛主席写梅,一改古人之遗风:惜梅、叹梅,而是反其道行之——咏梅。我们为什么在课件上就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我的头脑中似乎有了一点眉目。后来,我又想了好久,笼罩在心头的疑云渐渐散开了,实际上对这一效果的理解,“对”与“错”仅仅是虚与实的一念之差而已。课堂上如果轻轻点破这层窗户纸,原先的“出错”不就“出奇”了吗?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的课上有孩子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明明是梅花快要谢了,可为什么这里播放的却是梅花开放时的样子呢?我顺势一导:是啊,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学生们做出了自己个性化的解答——有人说:“老师是想让梅花开放时那美好的样子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有人说:“老师是想告诉我们数九寒天,大地冰封的时候,百花早已凋谢,而梅花却俏立枝头,现在百花盛开,梅花要走了,人们舍不得她走,在回忆她盛开时的样子呢。”……听课的老师啧啧称赞。教室一角,原南通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唐铁生老师满脸漾着会心的笑。我发现原先的出“错”,现在不仅出了“奇”,还出了“彩”。或许也正因为这次“出彩”,我获得了那次比赛的一等奖,实现了我县小语赛课在市里获一等奖零的突破。后来,翟书烈老校长指导我如何整理实录,如何写教学反思,很快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很快在《教师之友》《小学教学》发表。这是一次让我终生难忘的经历,不是因为第一次发表论文,也不是因为一等奖背后我与老李之间的一次“争论”,而是因为我知道了什么情况下该坚持自己,什么情况下该否定自己。不是凭感觉,不是为做秀,而是应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基础之上的一种理性选择。2006年,我代表南通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执教的课题是《船长》。这是海安小学语文人又一个“第一次”,学校上下高度重视。为了上好这节课,老李带我观摩了那一年的全国小语在山西会场的赛课。白天我们辗转多个会场听课,晚上我们在宾馆聊课。后来,在他的邀请下南通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爱华老师、通师二附的施建平校长加入了磨课团队。现在想来,当年能受到这些大师的指导,我是多么的幸运。最终,我们确定了基于小说这一文本体例而教的策略——扣环境,复习导入;抓情节,体悟对话;品人物,心灵补白,课堂努力做到根植学生思维,接通学生情感,发展学生言语。比赛是在无锡的大众剧院,全省3000多名小学语文同仁现场观摩。因为我的这节课在“情”与“理”上发力,学生在充分体验感悟文字的基础上,对“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思考更深刻了,他们的发言赢得了现场老师一次又一次掌声。课上完后,我发现舞台一隅的王爱华老师竖起了大拇指。走出会场,老李兴冲冲地走过来,慈祥的脸庞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直到现在,我常带一些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才真正体会,每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他的背后都默默地站着一群人。三培根说:“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蜂,既收集又整理,酿出香甜的蜜。”在漫漫求索中,我逐渐体悟到教育的真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另一个叫做“反思”。只有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教师的专业追求才能真正得以发展。“做反思型的教师”似乎是海安实小人的共同追求,在这种“卷入式”的研究场境中,总觉随意不得,懈怠不得。因为,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时刻引领着你、启发着你。我想起了执教《月光启蒙》的那段经历。《月光启蒙》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原题《月光母亲》,选入教材时作了一些改动,原文的第一小节被编者删去了:“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在试教时我用上了这段话,放在学生理解、品读课文之后出现,与课文中聪颖善良能干的母亲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对学生的心灵形成较大的冲击,引领他们体验作者内心对母亲深厚的无法言说的爱,也再次感受母亲无私的付出。本以为是个创意,但当年的教导处主任许习白却不赞同,他一连说出了三个考虑:首先,他觉得加入这个环节有违编者的意图。编者为什么删去这一段话?课题为什么由《月光母亲》改成《月光启蒙》?他觉得原文侧重于表达孙友田对母亲、对家乡的依恋与感激、思念与颂扬,改编后的课文重在表现母亲充满爱的启蒙教育对儿子一生的影响。从尊重编者的角度,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对作者进行启蒙教育的方式及内容,体验母亲的爱,体会母亲对作者一生的深刻影响。其次,加上这个环节可能妨碍对课文进行更深挖掘。课文中的月光亦实亦虚,“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轮明月,溶溶月色,早已成了游子心中故乡的化身。“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黄河故道孕育了淳朴甜美的歌谣,更孕育了千万个朴实善良的母亲。月光下母亲给予孙友田的是歌谣,更是家乡的爱,是文化的根。我们虽然不必要也不可能引导学生如此深入挖掘文本,但是体会一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应该可以的。因此,在学生感知母亲对作者一生的深刻影响后,可以再读第五小节,扣住“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让学生知道是家乡养育了外婆、父亲、母亲这样的人,而他们又用家乡的文化浸染了作者。如果把目光投向晚年的母亲,那课上就没有时间去回顾第五小节、品味月光启蒙的更深意义。第三,他觉得这个环节是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冲击与课文情感基调不太协调,可能破坏课堂原有的氛围。《月光启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如水的月色,带篱笆的小院,高高的干草堆,相依而坐的母子,犹如天籁的歌谣……这是多么优美,多么温馨的画面!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的如诗如画的情境里进行,那课堂仿佛就是月光下的农家小院,学生们正和儿时的孙友田一起听歌谣、说童谣、猜谜语,一起品味歌谣中包蕴的家乡的爱,一起接受母亲的启蒙……插入被删去的这一段文字后,原有的温馨荡然无存,原来的情趣杳无踪迹了。许主任的观点引发了我的反思:从课文中的温馨美好到补上去的泪流满面,从文中母亲的聪颖能干到补上去的老年痴呆……将幸福美好的东西,在一些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撕毁,实在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孩子们可用一辈子去读的书,真不应苛求他们一下子读完,一下子读懂!最终,我放弃了这一环节。后来,特级教师焦顺华老师、许主任和我有关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和教学思考在《四川教育》发表。在海安实小,助推我专业成长的神秘人还有很多。徐金贵校长鼓励和指导我以课题为抓手研究语文教学,从2013年至今,我先后主持了江苏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两项规划课题研究,使自己的语文教学逐渐明晰了风格追求。2017年2月,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实小的老同事陈萍、成志全、王亚、戴亚兵、王立新、陈克东等听闻消息发信息鼓励我、鞭策我……我发现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每一点进步依然在大家关怀的目光里。“滴答、滴答”……打开微信,是许卫兵校长给我发来了崔允漷的《学习素养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以及吴永军的《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两篇好文。一张笑脸,彼此会意……就是这样,你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关注着、帮助着,陪伴你扎根,笑看你向上……这群我专业成长路上的“神秘人”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倏地,想起了一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吹它的叶子”。(本文刊载于《教育评论与研究》理论版2020年第2期)个人简介仲剑峰,1977年7月出生,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海安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通市园丁奖获得者,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小学学科基地专家组成员,南通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南通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命题专家组成员;曾获全国第六届苏教版教材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全国第八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赛课一等奖,多次获省市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教育规划课题研究,积极践行“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研究;在《教学与管理》《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小学教师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70多篇。作者:仲剑峰责任编辑:崔宏林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1月3日,教育部发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其中要求,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等等。全文如下: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二、基本原则聚焦立德树人。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评估体系,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创新。突出诊断功能。评估体系和信息服务突出诊断功能,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升。通过学科发展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总结阶段性进展,查找结构性短板,呈现优势与不足,助力学科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强化分类评价。以一级学科为单元,突出特色,体现优势,加强不同学科分类评价。强化“代表作”和“典型案例”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彰显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主要举措1.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重点考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况及成效。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重点考察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国际交流等方面情况,突出科学研究等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强在学质量与毕业质量相结合的学生质量评价。在学质量突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代表性成果,注重学生参与度和贡献度;毕业质量坚持整体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相结合,注重用人单位评价。2. 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规定代表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3. 改革教师队伍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采用“队伍总体结构与代表性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质量,重视青年教师队伍情况。加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的评价,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关注教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和授课情况,抑制人才无序流动。4. 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在评估整体导向上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强化质量,淡化数量,不设置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专利数等指标,突出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强化学科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更加强调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与智库作用,自然科学学科更加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强化分类特色评价,按一级学科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学科优势。5. 提升数据可靠性和评价科学性优化参评规则,坚持“归属度”原则,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完善信息填报标准,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创新信息审核机制,提升智能核查水平,建立违规惩戒机制,进一步提高评估信息可靠性。适度扩大评议专家规模,制定专家评价指南,优化调查问卷设计,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进一步提升专家评价和问卷调查的科学性。6. 多元呈现评估结果优化结果分档方法,多元呈现评估结果,分类发布总体结果与提供单项评估结果相结合。深化评估信息挖掘,向政府和参评单位按需提供诊断分析服务,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四、评估程序1. 自愿申请。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均可按规则自愿申请参评。2. 信息采集。采用“公共数据获取与单位审核补充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模式,将通过公共渠道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参评单位确认并补充必要材料,着力减轻单位负担。3. 信息核查。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学科归属分析等七项措施,对评估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和“清洗”。4. 信息公示。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评估信息进行网上公示,由参评单位相互监督并提出异议。5. 反馈复核。对信息核查和信息公示中发现的存疑问题,汇总反馈至相关单位复核,对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惩戒。6. 专家评价。按一级学科和评价指标分类遴选专家,请专家对各定性评价指标进行逐项评价。7. 问卷调查。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同行和行业专家对学科声誉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对部分学科开展国际声誉调查。8. 结果形成。根据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价结果,依据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成评估结果。9. 结果发布。分类分档发布总体评估结果,探索提供多维度评估结果。10. 诊断分析。深入开展信息挖掘分析,为参评学科和单位提供诊断分析服务,发挥评估诊断作用;为政府提供总体分析研究报告,发挥评估智库作用。编辑 马浩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原题为《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受到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而网友看后却吵翻了......研究“屁”的硕士论文又火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来源:中国青年报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如何评改学生的作文,正确地评价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有不少同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作文评改方法,给作文评改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上,尝试运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理念,在作文评改方式上作了一定的探究,由一开始的“‘朗读——合作’式作文评改”到现在较为完善的“‘分层——合作’型作文评改”,工作进展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分层——合作”型作文评改方式实际操作程序新课程标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被评价者以及所有同学都应成为评价主体中成员,建立生生、师生合作的评价制度。而“分层——合作”型作文评改方式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有力尝试。其操作程序如下:1、正视差异、动态分层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认识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潜力、个性和特长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作文评改实施时,要正视这些差异,实验教师接手一个班时,首先要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调查、摸底、测试。再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合理地动态分层,比如班级有40名同学,可以按作文水平与能力差异分成A、B、C、D四层,每层又可以根据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组学生的评改活动。分层小组在活动时可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同学们集体意识的形成,又便于开展合作型的活动,分层分组办法不宜挑明,且分层成员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是动态组合。2、示范评改、分层要求作文评改实施前,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实行岗前培训,可选一、两篇典型文章进行示范评改,结合实例传授评改基础知识,比如: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评改,一般包括:(1)题目与内容是否对称。(2)语言运用特点:如遣辞造句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等。(3)思想内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感情,想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等。(4)文章结构:开头、正文、结尾、以及照应与过渡,正文采用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等。通过这样必要的培训,学生掌握了评改基础知识。另外实验老师每节作文评改课上,都要根据评改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评改标准,对不同层次小组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比如:同是评改记叙文,对有的小组要求是侧重评改错别字、语言不通顺、思路不清等,对有的小组则侧重评改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深度。同是对语言的评改,有的侧重语言通顺、流畅,有的侧重语言的严密、生动。评改前教师可把各层学生的评改要求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评改知识、清楚了评改要求的情况下,作文评改就就能切中要害,从而大大提高评改质量。3、生生合作、师生对话前面把动态分层小组确定了,基本的评改知识以及层次评改要求都了解清楚了,这一环节各层次小组就要进行评改实际操作了。评改中首先要求小组成员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的背景介绍或思想内容介绍以及评价,然后组内成员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对其习作发表看法,提出意见,评改组组长记下评议结果。这样使同学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对习作者有益,对其他评改者也有好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自觉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引导者,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各层次小组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合作、对话。特别是到低层次的小组中,由于该层次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水平等可能都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平等参与对话、讨论、点拨、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参与既活跃了交流的氛围,又能及时地给评改工作以必要的指导和建议。4、分层推荐、精彩再放这一环节的实施是在上一环节分层小组评改的基础上进行的,各层次小组评改结束后可以推荐几篇佳作,全班师生共同评议。先请习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余的人在认真欣赏;朗读完毕,再请习作者简要介绍自己文章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方法等;然后生生共议,各抒己见,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精彩等。此时“评改者”与“习作者”同堂而论,往往习作者在虚心接受评改者意见同时,又据理力争,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行第二次撞击(第一次是小组讨论),各种独特的甚至标新立异的思想都会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想火花。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于作文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可能会处理欠佳,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一过程的进行对所有参与评改者都有好处,大家在欣赏中感受美好的东西,在讨论中对美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被推荐的习作者更是受益无穷,从大家的讨论中受到启发,又获得了成就感,树立了自信。5、建立档案、阶段诊断“分层——合作”型作文评改工作要想顺利、科学、健康地实施,实验教师很有必要要把好这最后一关。(1)建立学生作文“成长”档案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倡采用建立写作档案的方式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档案中的内容,既要能反映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还要有对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情况,建立写作档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清楚了解自己的写作成长过程,达到自我鼓励和调适的目的。档案格式如:(2)作文“成长”档案具体实施 作文“成长”档案表格要印发给各层次评改小组组长,评改中,评改组组长要负责真实记录,每次记录后上交老师,老师要认真检查,同时要注意以下三点:a要了解该生作文现状b检查评改质量情况c掌握该生阶段性作文“成长”情况以上情况了解清楚之后,教师要对阶段性工作问题及时诊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既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更要让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力”健康成长。二、“分层——合作”型作文评改方式实施的现实意义1、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分层——合作”作文评改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了这一理论,这种评改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权利,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原来的层次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尽管发展水平仍有差异,但这是符合实际的具有实效性的个别发展,日积月累,所有学生都会得到共同发展的目的。2、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分层——合作”作文评改,使课堂教学评价实现了多元化,即由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外互相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由单纯的作文分数评价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具有科学性、灵活性、民主性、广泛性、 导向性和鼓励性。3、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实效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老师的独角戏。要么是教师不堪重负的精批细改,可学生是看过分数就完事;要么是教师的“经典评改”,类似如:“本文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真不知道这样的评语学生就是看了又能明白、顿悟多少。而“分层—合作”的评改方式对教师而言,力避了以往评改工作的高付出、低收效等缺点,教师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中,教师自身也常常受到触动、受到启发,教师的工作成效可以用“事半功倍”来形容。作文评改历来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教师要想从沉重的“作文山”中走出来,摆脱传统评改方式艰辛、枯燥而又无效的沉重枷锁束缚,笔者认为“分层——合作”型作文评改方式还是前景光明的,非常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来进一步探索、深入、完善。(文中图片都来源网络)单位:无为县红庙中心学校作者:朱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