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殡葬师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

期刊简介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出版周期:旬刊国际刊号:2095-3089国内刊号:15-1362/G4邮发代号:16-129期刊级别:省级期刊描述:《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创办于2012,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影响因子0.181,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权威机构收录,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社征稿杂志介绍刊社简介《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课程教育研究》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课程教育研究》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投稿须知1、《课程教育研究》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课程教育研究》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课程教育研究》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

生不布施

《美术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美术教育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13/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286 邮发代号 26-227<上半月>、26-231<下半月> 国外发行代号SM8960)由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是一本集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学术期刊,以文化交流、美术教育、学术研究为主旨,倡导科学、自然、人文相结合。本刊的创办为美术、教育、研究工作者及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我们期待着您提供有价值的稿件,图片及学术论文、人物专访、艺术人生、考古发现、美术教学等。敬请参与,欢迎赐稿!  感谢您的支持! 主要征稿栏目:  美术时空、理论研究、教学心得、艺术菁英、园林与建筑、影视传媒、人文研究、视觉设计、摄影天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收藏鉴赏、艺术资讯。  来稿请投:msjyyj@163.com 来稿请寄: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11楼A座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 邮编:230001相关事项说明: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等要素一般要齐全。  3.稿件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4.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号。  5.本刊有权对所有来稿进行编辑;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仁也

《世界教育研究》杂志社征稿通知征集优秀教育论文发表

《世界教育研究》杂志是一本反映国际教育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服务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华文学术期刊,面向全球发行,在国际教育期刊中率先追求学术化,强调学术理论、实证数据、研究方法、文献引证等,开启和引领了国际教育期刊的学术化,也是世界最早的学院化期刊,本刊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紧密关注教育现实,为世界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本刊所刊载世界各地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成为教师了解教育改革与科研最新动态的窗口,本刊以“评说国际教育热点,透视世界教育冰点,探索国际教育难点,前瞻世界教育视点”为办刊目标,旨在为全世界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学术研究成果、营造宽松的学术争鸣空间以及创新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世界教育研究》未来将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拓展学术交流渠道、优化成果表达方式、提高期刊学术品质。常设栏目有世界教育观察、理论探索、热点与冰点、管理与评价、课程与教学、德育与心理、教师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科研、德育与心理、比较与借鉴、教师教育、学校科研、教育史、教育思想与理论、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组织与管理、课题成果公报和专题研究。本刊适合于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者,适合于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的各级各类教师,也适合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其他人士,本刊常年征稿,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读者来稿。 CAJCED 中国知网综合评价数据库 Article First(OCLC联机检索数据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世界教育研究英文名称:World Ecation Research出版语言:中文刊物类别:出版,教育期刊中文收录:中国知网本刊网站:www.shijiejiaoyu.cn投稿邮箱:shijiejiaoyuyanjiu@126.com

秦安

论文发表到教育期刊,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信息有哪些?

现在,不管是评职称还是毕业,很多人都要发论文。而教育期刊上发表比较多的一般都是老师,用作评职称。但是发表也不能盲目,对于需要投稿到教育类的期刊上,我们作者前期需要对此刊物有一定的了解,只有熟悉了此期刊的征稿要求,我们才好对症下药,提高投稿的成功率,那么如果我们投稿一本学术期刊上,首先初期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一、了解此期刊的基本详细信息对于一本期刊,我们需要知道此刊物的最新出刊时间、数据库收录范围、级别、征稿栏目、是否符合自己单位的职称评审的要求等等,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教育研究》刊物的封面。《课程教育研究》封面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作者需要投稿的刊物,是需要被知网收录的,那么首先我们要确定的这个刊物是否被知网收录,在知网上我们可以搜索此刊物,下图是我们在知网上搜索的刊物基本信息。《课程教育研究》知网搜索刊物基本信息从知网上,我们如何确定此刊物是被收录了呢,因为对于刊物来说,不一定在知网搜索到的就是一定被收录(很多作者不清楚,收录到底收录的是什么内容)。对于一本刊物,我们常说的收录指的是刊物的每期稿件的收录问题,比如拿这个刊物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刊期浏览的位置:《课程教育研究》期刊浏览位置我们可以看到此刊物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2018年最新的时间,稿件的收录工作一直在进行,并没有中断过,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此刊物在知网数据库的收录是非常稳定的,不会造成中间缺失或者中断收录等等。当然从稿件的收录来看,也可同时说明此刊物出刊非常的稳定,这也是我们论文发表中比较重要的参数。二、熟悉刊物征稿栏目范围确定刊物没有问题后,我们需要看看刊物的周期,出刊时间是否符合我们的评审时间要求,具体的可以咨询我们早发表期刊网的专业编辑客服。对于此刊物来说,主办单位是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可以看出,这是本省级期刊。对于征稿方面还是会有一定的要求的。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可以根据往期的成功发表的稿件数据,来看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我们稿件的质量。以及刊物有哪些栏目可以投稿,是否我们写的论文合适等等。《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三、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团队最后,其实对于论文发表的流程并不是很困难,只是我们很多作者没有了解,也没有时间去了解相关的问题,导致了很多作者不知道对于发表该做什么或者怎么做,当然这方面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我们早发表期刊网的编辑来,对于从论文的定题到论文最终成功发表,全程我们的客服编辑可以指导作者们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刊物,解答在论文发表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整理:早发表小编(论文发表,就上早发表期刊网

咖啡因

《教育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杂志简介期刊名称:教育科学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出版周期:双月刊国际刊号:1002-8064国内刊号:21-1066/G4邮发代号:8-91期刊级别:南大核心、北大核心期刊描述:《教育科学》杂志创办于1985,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影响因子1.517,现被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等权威机构收录,教育科学杂志社征稿刊社简介《教育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类刊物。《教育科学》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读者对象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师范院校师生。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栏目设置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师德研究、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教育、教育史研究投稿指南1.教育科学来稿标题字数不得超过20个汉字,全文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2.教育科学来稿必须附200字以内的摘要、3-5个关键词;标题、摘要、关键词及作者单位必须译成英文,附在正文之后。3.来稿必须附有每位作者的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4.来稿必须完整、准确地标注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a.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b.期刊文章[J][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d.报纸文章[N][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e.电子文献[EB/OL][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f.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Z][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来稿如为研究课题或课题支持论文,请注明课题名称、审批机关、项目编号。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

酸模

教育方向如何遴选期刊?让我来一一列举给您

有关于教育期刊投稿,好多老师都不太了解这其中的过程和方法,并不是您投递到出版社的邮箱就等着发表就行了,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种教育类期刊的遴选与投稿方法:首先,判断哪些人可以发教育类的文章我们的作者大多是学校单位,都是可以发教育类的文章的【例1】英语专业: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育研究(自创的题目)解析:每个专业的老师都可以发类似的文章,这种类型没有限制,关键是看单位认不认【例2】教学稿件解析:教学稿件不难理解,就是你平时上课用的稿件,小编手边没有,临时也想不出来合适的案例,就过了吧【例3】教学办后勤老师解析:教学办属于行政部分,没有教学任务也可以发教育文章吗?是的,比如德育思政都是可以的(如果身份不好的话,投核心有被拒的可能)其次,明确自己要发表的期刊类型我们经常把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这里,为了方便投稿,我们把教育期刊另外分成三大类——学术性教育期刊综合性教育期刊专业性教育期刊必须声明的是,这种分类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更适合明确投稿方向第一类,学术教育期刊就是侧重于刊登理论性文章的刊物,比如,普刊的《大学教育》,核心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类,综合教育期刊涵盖各类学科年级的文章内容,包括聚焦教育教师生活的期刊比如普刊《教育观察》,核心的《教学与管理》……第三类,专业教育期刊侧重某学科教育或者侧重于教学的期刊例如普刊《课程教材教法》,核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类型放在这儿,我们可以根据所投文章的内容和质量,来选择要投什么类型的期刊然后再具体到哪一本或者哪一些期刊上比如说课堂设计教学稿件,最好不要投到学术性期刊和综合期刊上再次,仔细考察期刊是否符合要求拿个例子来说,空泛泛的说显的不太真诚假设一,我们手中待投稿的文章是《探究高校辅导员在自主择业中的角色导向》,根据前两步,我们可以确认投稿综合性教育期刊假设二,我们的目标期刊已经定了,投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那么,我们怎样确定就投这本刊呢?1.确认选题是否符合从文章题目中,我们可以提取几个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辅导员自主择业就业观接下来,我们在知网上搜索一下,看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是否收录此类型的文章欧克,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得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是收录同类型的文章的2.确认刊物是否有刊发的价值还是知网的页面(说实话,知网确实好用,做学术一定要用好知网)图中小编标明了几处投稿的理由:①双核心(含C扩),认可度比较高,如果用来评职,加分一定不会少了;②影响因子高,现在正好是北核换届的关键期,这本刊不必担心了,应该挺稳的;③蝉联核心,还是社科双效期刊,期刊荣誉比较多;④专题比较符合我们的文章主题;⑤主办单位比较好一点综上所述,这本刊的投稿价值比较高可能有人要说,“那你非得选一个核心,可不是投稿价值高吗?”我们只是举个例子,就是一本普刊,也应该这样去考虑说到这里了,我们来说说如何判断一本刊有没有投稿价值?一、普刊1看页码现在知网加紧对普刊的审查力度,普刊全部要求刊物打薄,凡是不达标的都将“下架”整改还有一点原因,页码薄可以侧面说明刊物质量,收稿不多,自然留给审稿修改的时间就比较充裕2看期刊荣誉有荣誉是对期刊的肯定,编辑部肯定会想法儿印在封面上的,这也是招徕稿件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普刊荣誉有:“xx(省份)优秀科普类期刊”“xx十佳期刊”“xx(专业)核心期刊”……3看刊期这个可能不太容易看的出来,因为作者不是编辑,经验不够最直白的就是看知网收录的刊期,比如说一本月刊,现在时间是11月份,知网收录的最新期还在2月份,没有其他原因的话,它可能是一本过刊,就要小心投稿了4看影响因子有的普刊是有影响因子的,这种都说明质量尚佳国家级有影响因子的刊物比较多,省级期刊带有影响因子的不太多,比如《教育观察》核心1看收录情况,是单核心,还是双核心2看影响因子,核心一般都是有影响因子的3看收稿方向,有的期刊是综合性的,文理科基本上都可以结合,比如《中国食用菌》有的期刊则要求必须专业相关4……(基本就是图例中说的那样就行)3. 了解期刊的栏目设置出版周期以及投稿要求关于审稿的话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那都是编辑的事,相信每个期刊的编辑都会认真对待严格筛选的,我们就耐心等待吧!基本上到这里,期刊投稿就讲完了,不知道你学会了没有,学会的就点个在看吧!

可乎

中国教育科研不能落入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之“坑”

作者 |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铺开,国外科睿唯安、爱思唯尔和施普林格等期刊集团旗下的数据库也加大了向我国推出各种期刊论文指数(定量指标数据)的力度。客观上,诸如SCI、ESI、高被引论文等相关期刊论文指标数据,与对于学者个人的学术评价、各种大学和学科排行榜、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遴选标准以及国家对高校经费投入多少等紧密相关。面对如此现实,也难怪学校要“拼了命”地追求这些期刊论文指数了。然而,正如科睿唯安公司创始人、“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生前所言,“永远要记住SCI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检索的”。遗憾的是,国人在还没有完全搞明白这些期刊论文指数基本内涵的情况下,却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这些指数“带偏”了。盲目追捧这些指数,将会把中国教育科研引入不堪境地。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第一,目标偏离。一旦西方期刊论文指数被视为反映高校办学质量的绝对标准,学校教育科研的业绩目标无疑就会异化为发表SCI论文,因为构成这些指数的“原材料”就是SCI论文。这里暂且撇开高校还要承担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职能不谈,单就科学研究而言,SCI论文不能简单地与科研成果画等号,顶级SCI论文(高影响因子、高被引)也不能简单与顶级科研成果画等号。道理很明显,即使是被国人奉为三大国际顶级期刊(简称“顶刊”)的《自然》《科学》《细胞》,也不能保证刊登在上面的文章就一定是“货真价实”的科研成果,“顶刊”也不时会有“撤稿”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此外,不少SCI期刊的评审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博士甚至更低专业资质的人士,由他们来决定学术论文的价值本就荒唐。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开门见山指出:“由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我们作为科学者的工作,这可以说是一种扭曲现象。”而201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威廉·凯林早在2017年就在《自然》上发文,批评当下论文数据“华而不实”,指出论文越来越像稻草堆砌的“豪宅”,而不是坚固的“砖房”。说这些,只是想说明国人不该一厢情愿地神化SCI论文(高影响因子、高被引),高校和科研院所更不该为了把期刊论文指数“做上去”而把全员工作业绩目标都定位在唯SCI期刊论文上。第二,决策失误。毋庸讳言,ESI是目前国内反映学科水平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指标,客观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把它作为监测高校学科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ESI也成为国家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个主要依据。那么,ESI指数究竟是什么?说得通俗点,就是各学科SCI论文各种“被引”情况的综合排名。表面上看,ESI是纯粹数据统计,从中体现的论文学术贡献度相对客观、公正,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姑且不讨论“高被引”论文是否一定代表高水平学术成果,单从ESI的22个学科分类看,很明显各学科口径大小十分悬殊,像工程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口径要远大于诸如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口径,进一步溯源,ESI是美国汤森路透与医疗集团联合研发而成,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ESI中的医学、生物学等学科分类较细的原委了。事实上,SCI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也相当不均衡,由此就直接导致了ESI、SCI数据对某些类别学科很有利、对某些类别学科很不利。说到底,不同学科的ESI、SCI数据无可比性,有些仅仅因ESI指数出色而设置或扩招的学科专业,除了教师拥有发表SCI论文的长处,学生又能从中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呢?难怪坊间流行把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简称“生化环材”)并称为最“坑”学生的四大专业,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是盲目依赖ESI学科排名的不良后果。第三、失去定力。国内学界对西方期刊论文指数的强烈敏感让不少教育科研机构随着指数更新的周期,长则一年、短则两月就会产生一次“高潮”。继SCI、ESI等论文指数之后,近年又冒出一个“自然指数”,这个对全球教育科研机构一年时间内在82本指定期刊上(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四个学科领域)发表论文数量简单汇总的论文指数,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显而易见,然而,却依然能在国内学界成为“新宠”,足见国内学界对这些期刊论文指数的盲目推崇程度。其实国内教育科研机构管理者也未必不清楚这些论文指数的科学性不高,但在强大的“指数效应”面前,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少有“坐怀不乱”的。于是乎,各种类似高校“SCI、ESI指数大幅度上升”、“ESI进入全球1%、1‰、1?酃学科”的报喜信息此起彼伏,各种庆功、奖励也热闹非凡,而这背后是教育科研机构着力把指数“做上去”的各种“攻略”以及大量国家科研经费的投入。当这些频出的西方期刊论文指数明里暗里成为中国教育科研评价的标杆时,不少学者迫于组织绩效目标的压力,难以保持学者应有的学术信仰和追求,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活动、转向适合发表SCI期刊的研究领域、迎合期刊编审“口味”而玩弄概念和词藻,甚至还有以不法手段来发文的行为。如此换来的指数上升,背离了教育科研初衷,更拖了教育科研的后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不否认西方期刊论文指数在对某些学科领域论文统计、分析和评价上的独到作用,把它们作为一定的科研参量未尝不可。本文强调中国教育科研不能落入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之“坑”,是指不能把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作为衡量国内教育科研个人和集体成果的绝对指标,也不能把追求指数上升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唯一或主要绩效目标。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评价指标研究”(编号BIAI60125)资助。《中国科学报》(2019-11-20 第1版 要闻)

且复相之

研究生论文退稿几率大?一旦错过这三点,论文录用几率就很小!

众所周知,读研期间学校或者导师会或多或少要求发表论文的,无论是为了评奖评优还是为了毕业论文打基础,你都需要了解论文怎么写,写什么,如何发表。 但是投过稿的同学都知道,尤其是核心期刊,一般审稿速度慢,退稿几率大,有的期刊投稿后可能半年都没消息。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找到适合你所写论文的期刊,并尽量保证不被退稿呢?你需要了解以下三点内容:一、投稿前查阅期刊要求首先,写作前就可以确定你要投哪个期刊,然后在中国知网搜索期刊名,浏览近一年该期刊发表的论文分为哪几类?有什么特点?主题有哪些?根据总结梳理的笔记,选定与该期刊主题相符的论文,确定论文写作题目和框架进行写作。一定要紧扣题目搭建框架,各部分依次填充内容完成写作后,按照期刊要求调整字体、字号、行间距、版式等,一切调整完善后再向该期刊指定邮箱或者在线投稿。在线投稿一定要注意是从中国知网进入后找到该期刊的官网进行投稿,切忌在弹出的网页链接中投稿,以防上当受骗。邮箱投稿时也一定要注意确保邮箱的准确性,最好从该期刊纸质版刊物上确认后再进行投稿,防止投稿邮箱或网址为钓鱼网站,从而损失惨重。如果投稿地址不正确,那么怎么可能会尽快得到回复呢?所以投稿前一定要注意网址的准确性,保证准确无误的投稿到了你所理想的期刊杂志社。尽量避免因为主题不符合该期刊要求被退稿或者由于投稿网址错误而耽误时间,错过了最佳的论文发表期。尤其是教育热点话题,一旦错过那个点,后续将会涌现大量稿件,自然而然录用几率会减小。二、保证质量论文是否录用的主要因素是看论文质量。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间接决定了退稿率,换言之,假如你的论文质量较高,投稿期刊非核心,那么审核速度相对而言可能会较快,得到回复的速度也会加快。但是倘若论文质量较低,投稿期刊还是核心期刊,那么自然是杳无音信、石沉大海。所以你要依据你所撰写的论文质量选择相对应层级的刊物,才能保证审稿速度与回复速度较快。而且只要论文质量高,期刊录用率自然不会低,退稿率自然就随之变小了。倘若论文太过敷衍,尤其是查重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直接会退稿。所以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切忌盲目抄袭他人观点,导致学术不端。尽可能参考别人的论文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如若没有创新点、没有自己的观点,满篇他人的思想,那么读者读后也会味同嚼蜡,丝毫不会被吸引,更不用谈引用的可能性了。为此,在撰写过程中,一定要多查阅相关资料,多和师兄师姐以及导师进行交流,反复探讨,得出属于你的结论和独到的见解。三、书写格式正确完成论文的写作后,一定要注意格式是否正确。比如小论文的格式一般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介绍,是否属于项目论文以及英文标题、作者及单位介绍、摘要与关键词等。尤其要注意论文中的图表序号的准确性及表述,有的审稿专家就很注意细节,尤其是做学术,严谨的求学态度是首选。因此,写完论文后一定要对照其期刊格式要求进行修改,避免出现因为格式错误等小问题被退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拥有一篇投稿了11次、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文章是什么样的体验?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十一郎第一次投稿具体背景是这样的:研一上学期末,我收了一批实验的数据(磁共振数据),下学期开始捣鼓数据分析,真的是一个人从零开始,从装软件开始,捣鼓了半年,终于摸索出了一些门道,老师同意让写文章,不管怎么样,历时四个月,我将初稿发给了老师,中间又经历了半年,终于在研二上学期的四月十一日,将这篇稿子投了出去,说来惭愧,我们投的是Current Biology。投完稿回来,我开始和另一位同学大肆畅想,没羞没臊。问:你说你这篇文章接收了会奖励多少钱啊?答:咋的还不十万啊。问:那你岂不是还能得国奖。答:是的呢,我可以考虑分你五千。问:可以的,可以的,你还可以申请出国呢。答:那必须的啊!我当时给她画的饼有这么大。晚上,老师买了水果,居然说为了庆祝我投稿(amazing),当时我觉得我一年坐拥三篇CNS不是梦(可把我牛逼坏了)。第二天早上,秒拒,不超过24小时。第二次投稿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已经被十分的杂志拒了,我们居然又转战ScienceAdvances,怎么还越投越高(现在想来,这个操作真的很迷)???当然还是秒拒。第三次投稿这次我们瞄准了eLife, 当时吧,老师还写信问了这个杂志的editor,这个操作是否可行,那边说:我觉得可行,于是又投了,然而又是秒拒,纳尼?说好的可以投的呢???第四次投稿这次,老师说投Journal of Neuroscience吧,这个杂志是花钱就送审的,我算是看明白了,老师宁愿花钱,也要让我这篇渣渣文章投到一个好杂志,行吧,花就花吧,反正也不是我的钱,还可以看审稿意见呢,不投白不投。果然,等了一个月,所谓的审稿意见下来了,从研究假设开始到材料的选择、数据的分析一顿批评,我们觉得批评的还挺有道理的,毕竟是第一次收到审稿意见,还挺兴奋的,然后疯狂的加数据分析,不分昼夜。第五次投稿忙了那么一阵子吧,觉得补丁修补的还行后,又投了Neuroimage,忐忑的等了几天,送审了,这次没有花钱,没有走后门,实打实的送审了,说明还是有人认可的,嗯,心情不错,中午吃个麻辣烫压压惊。接下来的这一个月考试忙着收下一个实验的数据了,下一个实验比较麻烦,还得训练被试半个月,磁共振前后测什么的,总之,还挺充实的,就在上午收最后一个被试的时候,我文章的状态变成decision了,整个中午我都很激动,兴奋啊,打赌啊,然而下午两点半就成了reject,我赶紧看审稿意见,居然是同意我之前的做法,跟上一次reviewers 的意见相左,我这是又得改回去呗。。。。。。。(此处省略一种植物的名字)第六次投稿没错,第五次和第六次投稿之间我罢工了两个月,没别的,就是臣妾累了倦了,不想干了。这两个月我收了二十个被试的数据,健了身,准备了出国开会的材料和presentation,就是不想改稿,主要是看恶心了,两个月后,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懈怠啊,不积极了,我心里想,我能积极起来才怪呢,别人文章都发了,我这连个毛也没,但人家已经说了,我能怎么办,还得改啊,又噼里啪啦改了一顿,这次投了Human Brain Mapping。第七次投稿这次还是送审了,我居然有点开心,审稿最起码一个月多月吧,我可以偷偷休息一阵子,我多长时间没看剧了,不知道,反正人生似乎没有希望了,没法申请硕博连读,也没法申请考核,心累,不想改了,这篇文章指望不上了,他就像我的孩子,当年想让他上清华北大,后来想上个一本也挺好的,但是现在他要上专科,怎么办,臣妾做不到啊。第八次投稿这时候我已经宛如一个机器人了,只是觉得按部就班的投下去好点,毕竟它是一篇文章啊,至于接收还是拒绝,提多少意见,我都无所谓了,就投吧,这一次投稿已经是研三的上学期末了,放假当天投了SCAN,然后就回家过年,等了一个月状态变成了decision,当天晚上我没有睡,按照以往投稿的经验,当晚应该可以出结果,所以那晚我没有睡,一直在等,已经做好了被拒的准备,而且这种状态也已经习惯了,拒不拒都不要紧,这似乎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然而,当晚并没有出结果,我白熬夜了,一个月后被拒了,是的,decision了一个月,最终编辑十动然拒,当然也是一些熟悉的审稿意见,我居然开始等待下一次投稿,真是奇怪。第九次投稿第九次投稿的时候,我的毕业论文已经写完了,我当时想是不是文章糟糕透了,才一直不被认可,那我的毕业论文还可以过么,是不是不能毕业了,我甚至做好延毕的准备了,但是还是按照杂志要求进行了格式的修改,加了内容,机械的又投了Computer and Human Behavior,尽管我不知道我的研究和计算机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还是按照老师说的我的其实还挺符合的,怎么怎么,最终又投了。果不其然,人家说不合适,几天就拒了。我当时甚至想放弃了,投什么投,我已经考上博士了,这篇文章也没有让我申请审核,也没有让我申请国奖,也没有让我得到任何正强化,我为什么还要继续搞,并且我有了新单位,文章也不会挂上我的新单位,依然不能算我博士的成果,我不知道投的意义是什么,我陷入了拖延的状态,我甚至不想让它发出来,似乎没有任何价值。第十次投稿我的老师又发来消息,列举了三个杂志,让我选,我要投哪个,我上知乎看了看,大家都说Neuroscience Bulletin比较好,因为审稿周期很快,一个月几乎可以搞定,于是我选了这个,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投了出去,第二天editor发来邮件说,我的文章可以试试letter to editor这样的格式,我需要根据要求的格式重新修改重新投稿,或者我也可以改投其他的杂志。我没有拒绝他,我按照他的要求改了字数、参考文献的数量、图片的数量等,我想大不了还是拒呗,不再怕的。第十一次投稿于是,我又投了,第十一次,很快就送审了,大概过了二十天,状态变成了waiting reviewer scores,我心想快了快了,马上就解放了,拒了吧,拒了吧,我求他了。,过了几天文章又变成under review了,我的居然又送审了,争议是多大啊,看来这次拒稿的概率很大啊,直接二次送审的例子我不知道多不多,反正我身边是没有。苦苦的等啊,我都懒得看状态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收到了邮件,是修改,我一时间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因为我已经毕业了,我看了意见,很少,很好改,几乎是送分题,到那为止,我投稿了一年零三个月,就这么结束了??第二天就开始修改,很快的就修改完了,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觉得硕士生涯到此才算完整吧,另外我有了新的外号:十一郎,还有一种调侃:你终于从12分投到了4分,解脱了。

履之所出

论文投稿过程中的10个普遍问题

笔者从事学术刊物编辑工作多年,在审阅过程中发现不少好稿件,也发现有相当部分的稿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十方面。一是“原样搬运”。主要表现是:论文引用他人的资料、观点占了相当大的篇幅,甚至整篇文章基本是由“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拼凑出来的。撰写学术论文应严肃、认真、科学,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引用或参考他人的观点、资料后应于文后列出引文或参考文献。论述性文章与综述性文章有显著区别,若是前者,就应以自己的“干货”为主,除非是为己文评论、探讨的对象,或为己论佐证以增强说服力可以适当引用外,其他情况如无必要,不宜引用。文献引用对于撰写学术论文意义重大,引用的合理、必要、准确及有效,对文章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撰写新论文时使用引文来佐证己论必须恰到好处方能起到正确引用的作用。二是“虚浮不实”。主要表现是题目宏观而内容微观。有些学术论文探讨的仅是某个局部性、个体性的改革发展问题,涉及的仅仅是某个学科领域的横向子系统或纵向子系统下面的某个问题,却冠以仅适用于该学科领域整体改革发展的大题目,这就出现了题大文小的毛病。例如,题目为“论人才能力的培养”,但文章内容既不是某学科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也不是所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只是某个学科专业的某一层次甚至是某企业某部门的人才能力培养、培训方法。这就导致题文不匹配,失去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是学术研究应该力戒的。三是“心浮气躁”。主要表现是赶“时”赶“热”,在没有进行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和仔细研究的情况下,便对一些时髦的概念、观点、理论和热点问题匆匆发表见解,“书被催成墨未浓”,这对学术研究、学科发展是无益的。例如,高校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否应去除行政级别、取消内部层级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什么是行政级别、高校行政如何运作及运行机制等,很多论者对这些问题的内涵和特点或不清楚,或一知半解,便去蹚所谓“热点”的浑水,匆忙草率地撰文发表见解,认为高校不可去除行政级别、不可取消内部层级或必须要有行政级别,不宜取消内部层级,有的则人云亦云,照搬“行政化”“层级化”等概念,把这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随便套用、粘贴,以致文稿内容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四是“爱好用旧”。主要表现是喜好使用过时的论据、资料等。当今社会,因特网无处不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因此,搞学术研究须有敏锐的目光和灵通的信息,要占有丰富的、新颖的和各种不同的资料,并寻找机会与国际学者交流,使学术研究避免“一叶障目”。这是进行科学的学术研究并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必备条件,缺少这些条件,学术研究就会少了科学的内涵,就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例如,有些论述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学术论文,引用的却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资料,时间这么久远的资料作为推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论据实在是很难具有科学性。殊不知,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相比三四十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的情况对于今日的高等教育实践而言已成“陈年皇历”,用它们代表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是不科学的。如此“爱好用旧”必然减弱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科学性。五是“长于套用”。即在探讨某个学术领域的某个层次的子课题时,沿用母层次课题的既有观点,贴上子层次的“标题”了事,而没有对这个层次的特点作相应的揭示和论述,发掘其独特之处。例如,有的探讨如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论点往往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针,因为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要注重调查研究,因为调查研究是探讨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这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认识与实践相一致的要求;要加强应用研究,因为社会对针对性、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等。但实际上,把这些观点与高等教育学理论乃至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相比较,几乎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是标题不同罢了。有些文章尽管注意到了本层次课题的特点并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但由于无法避免对母层次课题已有共性思路或观点的大量复述,导致文章的新意和特色被遮蔽。六是“自我炒作”。作者对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情有独钟,撰写新的文章时喜欢自引,或列为参考文献。当然,有时确实需要引用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的观点,但只有在自己所著新文的论述与已发文章的观点有着内在联系的情形下才可以这样做。然而,有的学人在并不存在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动辄引用自己已发文章,或一一罗列为参考文献。这样的自引情况,其动机大概或是借机自我“显摆”“炫才”,或是为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七是“以偏概全”。主要表现是把个别当作普遍并依此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这种求证方法既不科学也不严谨,很容易犯下以偏概全的毛病。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是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立论的主要依据,而这需要以大量的调查、统计数据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作为模型,从大量事物中抽象出共性的、本质的东西方可达到。但是,有些学人视野狭窄,或只关注那种没有代表性的孤例,或只看到一个角落,或从媒体上看到或听到某个事情的介绍就匆匆从其中引申出结论或将之当作某个观点的论据。另外,有的学人把自己所专长或喜欢的,实际上是比较狭窄的领域、专业、体系中的临时性、单一性或特指性术语概念当作普遍通用的术语加以利用,这就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很多歧义,从而减弱了论文的科学性。八是“旁求博考”。第一,热衷于无谓的大量考证。有些研究者喜欢在谈自己对问题的研究心得前,对文章中某个已经有了定论的一般概念作无谓的大段考证。例如,有些论述高等教育改革的文章,在转到正题即“高等教育改革”上来前,对“改革”一词的词义、由来、变化作了长篇“考证”。事实上,对那些已经没有任何歧义的常用词语进行的反复“考据”,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手法去照抄照搬文献或辞典工具书,而且与全文主题的论述不存在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实系“迂夫子”气造成的。第二,离题万里的空谈。有些文稿尽管与论题有一定联系,有的甚至还联系得比较紧密,但大谈特谈那些人尽皆知、不需要证明就能够明白的寻常道理和现象实在是显得多余。例如,有些探讨借鉴美国发展高等教育经验的文章,字数大约七八千字,但文中对美国高等教育如何发达的介绍往往占去三四千字,列表格、做模型、摆数据,再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多番折腾后,还要喋喋不休地反复强调美国高等教育如何发达。实际上,对大家都知晓的现象、观点、道理,尽管其与主题论述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只需用少量的文字点明即可。第三,庞大的堆砌罗列。在解释或解决学术研究领域中的某一问题时,需要运用某一相关学科理论,但却没有紧扣主题做深入的探讨,而是离题万里地去重复铺陈和述评该学科理论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又是如何变化的,其前景如何等。例如,有些文章在运用高等教育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时,总是先对这些理论的形成情况、发展进程、如何演变甚至创始人的生平经历等做详细的罗列。这就变成了生硬的理论资料堆砌,成了《庄子》所谓“文灭质,博弱心”,即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九是“宏大叙事”。主要表现是研究题目偏好于那些有关整体、全局性的宏观问题。有些学人比较轻视具体问题,不愿把问题细分后再做深入详细的考察分析,而是惯于大而化之,把具体问题等同于枝节问题。他们以为,“宏大叙事”分量重、影响大,开展“宏大叙事”研究可以全面展现自己的学术水平。的确,研究工作的推进需要突破宏观问题,但是,开展宏观研究的前提必须是能够全面透彻地了解问题及客观准确地把握事物,同时要具备丰富的阅历、宽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强的统领宏观问题能力、准确的文字表述能力、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及长期的思考和积淀。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作者撰写的宏观问题研究论文,大多思想平淡,内容空洞,挖掘不深,远离日常生活体验,没有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要害,更不要说揭示表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了。“宏大叙事”是有条件的,这就是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步推进,逐层深入。若是本末倒置,只会适得其反。十是“方法薄弱”。研究方法单一,很多研究者习惯于定性研究,实证研究少且形式与方法尚需改善,更不用说引进质的研究了。研究方法单一会导致研究视角单一,从而制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研究方法运用不规范。如思辨研究多半是基于未经证明的个别经验、感觉和未经确证的某些观念、说法,而没有依据充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并且概念含糊、内涵矛盾、漏洞百出、逻辑混乱,甚至“不讲道理”就直接端出观点和结论了事。定量研究规范、深入的很少,如很多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没有深度、表述含糊,样本数量少且无代表性,得出的结论简单粗糙,没有实质内容。这都会影响研究质量甚至使研究工作失去意义。来源:《出版科学》2013年第4期作者:郑确辉,广东商学院《法商高教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