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快乐送

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怎样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一)一、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教育科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提高教育质量3、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4、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在当前,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逐渐趋向一致。”教育科研的过程:理论构思——获得事实经验——对事实经验整理概括——广泛应用,进一步提炼——建立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一)四种研究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4.理论研究水平(二)基本类型1.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2.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一)确定研究课题1、研究课题的特征(1)属教育科学领域和问题,问题的解决能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2)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3)有明确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4)要有解决的可能性。2、选题原则(1)需要原则(2)新颖原则(3)可行性原则3、选题步骤(1)确定范围,根据兴趣和教育实践需要。(2)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3)论证课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是否适宜作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讨论:下面题目是否适宜作课题,为什么?例1:某某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例2:如何解决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例3:重复练习对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例4:全省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例5: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例6:如何评价义务教育的质量?例7:多少学业负担对小学生是合适的?4、发现问题——教育科研课题孕育的起点A.问题的来源从教育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提出问题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中寻找问题从教育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寻找问题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信息中提出问题B.发现问题的策略大胆怀疑变换思考的角度类比和移植C.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一是要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并经常关注教育科研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二是要有不满于现状、勤于思考、追求变革的意识总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能否确定一个有创见有意义的问题,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将起积极作用。因此,选定课题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认真对待。(二)设计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总体谋划,为课题研究和论证提供评价的依据,以及全面的、系统的工作程序。1、课题的表述主要是揭示课题的论点,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求题目能明确地表述出研究内容、课题任务和科研方法。如:《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验研究》。2、课题的背景与目的意义的阐述指课题的内外原因及要达到的目标、研究的宗旨及社会价值、理论价值等。3、课题研究的范围与对象所谓研究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区域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对象范围、时间范围。所谓研究对象,一种是教育中的问题,如学生主体性问题研究;一种是教育中的事件,如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一种是教学中的具体对象,如学生、教师4、课题研究中的假设与概念界定一个好的假设,在内容与表达上应达到四条标准(1)以陈述的方式表达(2)一个假设一般只能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是有待检验的,而且必须是可以检验的。(4)假设应全面反映课题所涉及的的变量的不同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5、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教学研究广泛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总结、比较、文献等研究方法。怎样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二)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1、必要性。教育要创新,观念要创新,知识要创新,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创新的能力呢?由于教育与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就使得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且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2、可能性。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教师拥有研究机会。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局外人,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景的最佳人选。总之,迫切要求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研究者。丰富的研究机会,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3、特质性我们倡导的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具体来说,有一个目的、两种需要、三股力量、四条原则。<1>、一个目的教育科研的目的来自于研究的课题。课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理论,二是来自实际。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实际,教育实践中有着教师所需要的取之不竭的课题,当然,即使来自实际的课题,必需要学习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吸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2>、两种需要教育科研要适应两个需要:一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符合我国亟待更新、转变的教育观念的需要。针对这两个需要,教师应先阅读有关论著,掌握材料,写好文献综述,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为研究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提出问题研究,为提出假设提供经验和依据。再根据自己的思路汇综而成。<3>、三种力量课题的成功,要依靠“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教育科研课题正是由这三股力量推动的结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课题更须体现这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能主动、自愿地参与,有甘于吃苦、甘于寂寞、勤于研究、勤于探索的精神。<4>、四种原则一是客观性。它要求在实验研究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系统性。既包括课题,又包括研究方法,都要按照系统、整体的观点,切实掌握好每一具体研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三是优化性。教育科研是讲究效果和质量的,通过实验而使教育教学优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不平衡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要承认学生在智力与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鼓励冒尖、允许落后”;针对学生在不同活动上表现出不同的最佳智力与能力水平,在制定方案上要做到有的放矢。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应关注的问题1、要重视过程。因为,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展现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特点是“教中研”。包括接受既成的科研理论成果,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在教学中自觉地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自我探索、监控、评价,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2、要注重应用。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3、要遵循的原则。我们往往忽视了课题研究的需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能性、兴趣性等,在实施过程中感到很茫然,甚至束手无策,应该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课题研究不是花瓶来装扮美丽。三、如何申报立项科研课题课题申请采取随时受理,定期评审的办法,一般每年集中审批一次,也可两年一次或一年两次。申报时间由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办的文件通知,教研室统一布置课题申报,单位、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项目申请,填写申请书一式三份,并由所在的教育科研机构组织力量予以初步论证。申报人所在单位对课题审核同意后,承担名誉担保,并在课题批准后提供条件与方便。然后报上级审批,在立项后进行开题研究。四、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一>怎样选题课题即研究项目。科研课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过程,包括选择课题、制订计划、实施活动、分析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论文五个步骤。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贝尔纳说:“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1、选题的基础原则一是实用。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着眼于未来。二是新颖。有新意、有新知、能言人之所未言。三是可行。是否有研究的可能,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四是科学。必须具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2、选题的一般步骤:(1)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提出问题;(2)拟写课题的研究方案;(3)课题确立,提出申请,填报项目议定书;(4)开题论证。3、选题的具体方法(1)根据形势需要同步选题,可参考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提供的课题选题指南,要注意切合自己的实际因为这些课题都比较空泛,不够具体,不太适合教师去研究。(2)随机性选择课题。有些学校从出版社、高校研究机构选题。(3)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提出选题。(4)分解子课题。承担子课题的研究,但缺少独创性。4、选题应注意的问题(1)课题大小要适度,开始宜小一点,逐步再扩大。(2)研究的问题要明确,要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3)选题要扬长避短,紧密结合本职工作,联系教学实际。(4)注意提高研究者的素质,研究策略、方法多样。<二>、课题的前期论证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明确研究方向、周详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要完成以下几个要素,它们分别是: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 <<在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其中主题词“课堂教学”,定语“在新理念下”和“语文”,技术说明“评价”,名称醒目,准确,一目了然。2、目的的论证。  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4、基础论证  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主要著作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例如:(1)人员结构。(2)课题成员中有承担过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有的已结题,有的正在研究中,有的准备结题,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策略。(3)成员都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有的自制课件,有的可以制作网页,有的还可以查找资料、分析整理、存储相关信息,还可以自行制作录象课。(4)我区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负责人及各学校校长一贯重视教科研,倡导“科研兴校”的理念,必要的经费可以保证。(5)请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及教科所领导、专家给予课题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三>内容设计  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四>步骤设计  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五>、方法设计  1、课题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座谈会、实验法、问卷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模拟法、案例法。2、着重介绍课题实验中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考察事物现象的方法。所谓“自然状态”就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对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的选择。观察的步骤为:(1)观察准备。明确目的、对象、制订计划,作好物质准备;(2)进行实际观察。要选好时间、场合、位置、角度,选用多种途径;(3)记录和整理观察材料。应用观察法应注意:(1)边观察边思考;(2)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3)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大胆质疑,要坚持不懈,不畏劳苦,要坚持长期观察、锲而不舍,要有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2)调查法调查研究是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者通过有计划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数据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最佳方法。精心设计的标准问卷可以从不同的研究对象那里获得具有同样形式的数据。(3)访谈法访谈法又叫谈话法,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内容分为:事实调查、征询意见、了解个体内心世界。访谈要掌握技巧,访谈者要持“虚心请教”的态度,平等讨论的方式,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态,要掌握发问的艺术,采用直接法、间接法或迂回法。(4)座谈会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向群众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是与会者人多,又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印证。不足之处是易受人事关系影响,出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的情况。开好座谈会要由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同志主持,注意启发引导,事先有提纲、主题集中,与会者有准备,同时人不宜多,最好采用讨论式,兼用问答式。(5)测验法通过考查的方式去测定某些研究现象的方法。命题要力求标准、规范。要消除测验对象的疑虑心理,提高测验效果,评判要公正,分析解释要准确。(6)问卷法调查者用文字提出需要调查的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提供书面答案的方法。其优点是费时少、调查面广、适用于不愿披露姓名的人,或不愿面对面交谈的人,方法灵活,便于统计、整理,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整体趋势。(7)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探究,它通过对已存在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有一句老话:历史是惊人的相似。或许正因为这点培根才说:“史鉴使人明智”,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过去已经发生的一切事件中汲取经验,理解现实,合理实践。历史研究的记录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书面记录,如书籍、报纸、期刊、日记、信件、文稿、会议记录等等;二是遗迹、或遗骸。(8)实验法真实世界中事物太复杂了,个中许多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我们的思维无法穷尽。为此,我们往往采用简约的方法,简化问题、简化事物的影响因素,利用仪器、设备等等人为的方式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以期获得科学性事实,进而研究客观事物规律。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你已经在深入地思考你所研究的问题了,往往一个看来简单的实验,或许就一剑封喉,有效地探明了某些自然规律。(9)模拟法模拟法现在开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不仅数学模拟方法,就连物理模拟方法也运用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工具。(10)案例法案例法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包含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的方法。<六>成果设计  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学案例集、讨论稿、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研讨课、实验观摩、实验小结、论文、个案分析、电脑光盘等。总之,以上所述内容落实到课题项目申请书上,那么你所负责的课题研究就迈开成功的、坚实地一步。<七>文档撰写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研究记录 调查记录 实验记录 1、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能,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开题报告的内容有:(1)课题研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2)课题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的特定对象是什么?(3)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研究,我们试图要实现什么?(4)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5)课题研究的方法:我们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6)课题研究的计划: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尤其是你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7)课题需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用什么方法等。(8)课题成员的分工: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9)课题预期的成果:你的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报告,还是其他?(10)导师的建议2、研究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研究,我们就可以“修成正果了”。这可是很重要的环节,因为研究报告一方面是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并用书面形式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大家通过报告知道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了解你的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撰写研究报告也是如此。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设计报告等四种形式。                                  3、研究记录为什么要写研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脑子不可能记住那么多事情。所以,每次活动后,我们最好马上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事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而且,良好的记录能使我们理清思路,知道这次研究究竟做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方向如何?应该如何做得更好?4、调查记录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是实验方法,建议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记录表。调查研究计划表包括:课题名称;调查目的、意义;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地点;调查方法与手段;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5、实验记录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是实验方法,你应该根据你的观察和最初的资料分析做出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你对所研究的问题的一种尝试性的回答。然后,设计实验以验证你所提出的假设。那么最好每次实验都有实验记录。五、怎样设计实施方案和计划。确定了实验课题,规定了研究任务和实验目的后,就要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提出总体规划,实验方案包括:(1)实验题目。它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题目与研究内容和课题任务相符,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笼统、太概念化,一个恰当的题目可以提示课题的方向,也可以提示课题的论点;(2)问题的提出与构想。实验的假说就是实验设想是对解决问题提出的预想的答案,它是确立课题研究任务,研究目的的依据;(3)实验目的与操作。说明实验准备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要明确操作程序,使思路具体、明确;(4)实验的指导思想;(5)实验对象;(6)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7)实验统计与评价;(8)建立必要的制度;(9)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六、怎样搜集整理资料资料是人类思想、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音像、方案材料的总称。在教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是研究的主体阶段,也是研究的起点,并贯穿研究的全过程。1、资料分类搜集起来的杂乱无章的材料经过分类处理才能系统化。包括:研究课题需要哪些主题的材料,材料的逻辑顺序、使用顺序、出处、使用价值,哪些为纲、哪些为目等。之后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应分门别类,依次排列,并将分类和系统化了的材料科学地保管起来,以备应用。2、搜集资料。1)逆时性。搜集材料时首先要重视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越是近期的、现时的材料、信息就越新,适用性就越大。逆时性原则,就是在时间上使用倒查法,沿时间的航标获取最新的东西。2)选择性。搜集资料要精选精用,把材料的选择限制在课题所必须的范围内,选取必需的资料。如今年合肥市评定职称就简化了一些材料。3)直接性。为了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应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尽量避免转手资料,以求去伪存真。4)比较性。搜集资料要重点搜集为自己课题研究所需的观点与事实的材料,同时,也要拓宽思路,了解和掌握那些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对立的资料,这样,才能全面的比较研究、对照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搜集资料的方法:(1)通过检索性工具书,通过书目、文献、索引搜集。(2)通过参考性与资料性工具书。(3)通过文献资料与情况资料。(4)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的活动原始材料。4、材料记录要求(1)资料索引。包括什么资料、出处、资料的基本情况等。(2)资料内容。包括思想、观点、事实、依据以及自己的评语、意见、受到的启发、点评等。记录要便于分类、排列和查找;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具体明确。5、材料的整理。为了便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把搜集来的材料根据研究任务和材料的不同性质,采用核对数据,挑选淘汰、汇总统计加工的办法进行整理。6、分析材料方法逻辑分析方法。将丰富的现象材料,经过思维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七、给教师在做课题研究的建议1、找准方向教学课题研究怎样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新课程理念。2、讲究科学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3、注重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4、加强合作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协调合作。5、大力推广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总之,学校教师搞课题热情高但欠缺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表现出对专家的强烈渴望;科研专家的研究缺乏实践环节,急待直面学校实践。所以教师与专家、学校与研究机构相结合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必经之路。                 八、怎样申请结题、验收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单位向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索要并填写《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申请书》,接受由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及其委托管理机构组织的成果鉴定或结题验收。课题负责人填写结题申请书。具体程序:1、打报告申请省级专家验收,专家成员5—7人组成,省级专家至少一名。2、准备验收材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各种原始材料,分类装订成册。3、验收内容:1)对课题的评价,看选题有无实用、推广价值,论证是否充分。2)对研究设计的评价,看过程是否合理、方法和内容是否恰当。3)对资料的评价,是决定结论的正确的因素,要具备充分性、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4)对研究结论的评价,程序为:(1)宣读报告、(2)听取主持人汇报、(3)专家提问、答辩,(4)专家反馈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知识领域浩如烟海,但研究的情景就在你的身边,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愉快教学、不断思考、轻松研究,定能取得丰硕成果。【以上内容由网上搜索而来,由阳光教研整合,各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作者致谢!文章部分内容由截图软件得到,可能不够清晰,若喜欢该资源请向作者或出版者购买,摘录、转载,是想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做点事,仅此而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王乃悦之

大理大学834教育研究方法专硕考研真题和答案——才聪学习网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1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1.1复习笔记本章主要是对教育研究方法基本情况的介绍,其中涉及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范围,体系结构和分类等,明确了教育科学研究在发展教育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学员需要重点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能够结合教育实践灵活应用。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1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1)方法:方法是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它是对研究活动本身的反思,其实质在于规律的运用,遵循规律就成了方法。(2)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发展的活动。教育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突出特点是富有创造性。(3)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①教育研究方法具有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b.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e.有创造性,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②教育研究具有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教育研究方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1)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①教育研究方法学:教育研究方法学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②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是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是方法的理论表现形态。(2)涉及的主要课题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结构模式,研究程序、方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或方法论规则;②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及方法间的辩证关系;③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④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教育研究方法的四种研究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2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按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划分①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是具体的科学方法论;②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的研究方法;③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即哲学方法论,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2)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划分①基础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②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教育研究是应用性研究。③发展研究。发展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④评价研究。评价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⑤预测研究。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3)按研究方法划分①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涉及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帮助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②描述研究。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时研究的问题。③相关与比较研究。相关研究是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比较研究是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④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⑤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统考2015年研]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定性研究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定性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而定量研究关注的是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2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分住的200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统考2015年研]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解析】整群随机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划分成群或集体,以群或集体为单位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若干群或集体,作为总体的样本,并对抽中的各群中每一个单位都进行实际调查。题干中的宿舍就是已经划分好的群或集体,题干所述的方法就是从整体200个宿舍中抽取15个宿舍,属于整群随机抽样方法。3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统考2015年研]A.外部评价B.内部评价C.事实评价D.价值评价【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外部评价在于评价文献的有效性,它是确定文献效度的工具,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文献是否真实、可靠。文献研究中的内部评价在于评价文献内容的意义和可信程度,强调的是文献内容本身。文献的版式属于外部信息,对其进行鉴别和评价属于外部评价。4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统考2015年研]A.与理论的分离B.实践问题的解决C.教师的独立研究D.研究结论的迁移【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5某考试将考生考试的最终结果分为及格与不及格,这种测量属于()。[统考2015年研]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①定名测量,用来说明数据的属性;如性别(男、女)、婚否、是否党员,及格或不及格等。②定序测量,无相等单位,无绝对0点,不能加减乘除;如名次。③定距测量,有相等单位,无绝对0点,可加减,不能乘除;如人的智商、初婚年龄、人均生活费用、家庭人数等。④比率测量:有相等单位,有绝对0点,可加减、乘除;如分数、百分比等。6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统考2015年研]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拉伊【解析】日记描述法,又称婴儿传记,是一种儿童研究方法,它记录了儿童生长和发展的信息,主要是儿童身上发生的新行为或新事情。一部完整的日记描述往往是一部儿童发展生长史。1774年裴斯泰洛齐首创了日记描述法。7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61、94、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统考2015年研]A.76B.78C.80D.82【解析】中位数是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正中间的数。如果是中间是两个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题干中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56、61、72、76、80、87、92、94。中间为76和80,所以中位数是78。8以下关于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性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统考2016年研]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B.把自然情景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C.更加关注研究过程,而不只关注研究结果D.资料收集与呈现通常采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解析】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对象,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BCD三项,均属于定性研究的特征。A项,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属于定量研究的特征,定量研究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考研#

茨以生草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配套练习题库——才聪学习网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统考2015年研]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定性研究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定性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而定量研究关注的是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2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分住的200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统考2015年研]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解析】整群随机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划分成群或集体,以群或集体为单位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若干群或集体,作为总体的样本,并对抽中的各群中每一个单位都进行实际调查。题干中的宿舍就是已经划分好的群或集体,题干所述的方法就是从整体200个宿舍中抽取15个宿舍,属于整群随机抽样方法。3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统考2015年研]A.外部评价B.内部评价C.事实评价D.价值评价【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外部评价在于评价文献的有效性,它是确定文献效度的工具,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文献是否真实、可靠。文献研究中的内部评价在于评价文献内容的意义和可信程度,强调的是文献内容本身。文献的版式属于外部信息,对其进行鉴别和评价属于外部评价。4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统考2015年研]A.与理论的分离B.实践问题的解决C.教师的独立研究D.研究结论的迁移【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5某考试将考生考试的最终结果分为及格与不及格,这种测量属于()。[统考2015年研]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①定名测量,用来说明数据的属性;如性别(男、女)、婚否、是否党员,及格或不及格等。②定序测量,无相等单位,无绝对0点,不能加减乘除;如名次。③定距测量,有相等单位,无绝对0点,可加减,不能乘除;如人的智商、初婚年龄、人均生活费用、家庭人数等。④比率测量:有相等单位,有绝对0点,可加减、乘除;如分数、百分比等。6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统考2015年研]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拉伊【解析】日记描述法,又称婴儿传记,是一种儿童研究方法,它记录了儿童生长和发展的信息,主要是儿童身上发生的新行为或新事情。一部完整的日记描述往往是一部儿童发展生长史。1774年裴斯泰洛齐首创了日记描述法。7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61、94、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统考2015年研]A.76B.78C.80D.82【解析】中位数是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正中间的数。如果是中间是两个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题干中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56、61、72、76、80、87、92、94。中间为76和80,所以中位数是78。8以下关于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性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统考2016年研]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B.把自然情景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C.更加关注研究过程,而不只关注研究结果D.资料收集与呈现通常采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解析】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对象,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BCD三项,均属于定性研究的特征。A项,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属于定量研究的特征,定量研究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就选才聪学习网

孔子之楚

2020教育学考研311大纲,4564字说清大纲精华以及命题趋势

编者按:本文包含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点分布及名师详细解读、复习建议、教育学311的命题规律四个部分,共计4552字,读懂大纲,才能决胜考研!建议先收藏后观看。2020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和2019年大纲相比无变化。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但是今年大纲发布相较去年早2个月,给到大家更多的备考时间,自然可以预想到今年的考试难度相对会高一些,大家一定要跟着文都比邻的课程好好学习。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1.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2.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1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2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考点分布及解读一、教育学原理大纲考点分布:教育学原理部分的考点最多,约249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教育学原理部分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分值约100分,占到了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总分300分中的三分之一,因此它是教育学考研的核心科目。教育学原理的内容比较庞杂,理论化知识多,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以理解为主,在理解基础上重点记忆。考生要对教育学原理有一个总体性、框架性的了解,复习要大面积撒网,因为历年真题中知识点的覆盖面很广。建议考生正确记忆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适当关注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前沿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实际问题,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第三章的“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改革”、第五章的“幼儿园的培养目标”等均反映了考试性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热点。如此说来,平时多注意、多留心教育实践的热点还是非常的有必要的。二、中外教育史 大纲考点分布:中外教育史部分的考点约417个,中教史约206个,外教史约211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中外教育史部分的分值共占100分左右,基本和教育学原理的分值相当。偏向于出选择题和简答题,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一个大题,或是二者的结合,或是单一出题。考生在备考教育史的时候要紧紧把握几个线索: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在这三个线索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纵向的历史梳理,也可以进行横向的中外教育比对。教育思想史的复习,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了解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教育思想的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教育制度史指人类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包括机构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国制度史要与朝代联系,外国制度史要与国别联系。教育实践史指人类教育活动和现象原生态的发展过程,这部分要主要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教育活动等。在历年真题中,中教史的客观题考察范围广泛,考生在备考时要大面积撒网。主观题主要集中在私学兴起时期的各个教育家、近代教育改革、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等。外教史部分则重点考察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复习中外教育史一定要细致,尊重历史,不可含糊,记清楚哪位人物提出了什么观点,哪个学校类型是哪个时代的,切不可张冠李戴,走马观花。除了肯花时间、下功夫,更要注重理解去识记。比如运用台阶图学习、表格记忆法等高效的学习方法。三、教育心理学大纲考点分布:教育心理学部分的考点约138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教育心理学部分在统考中必做题占约40分的量,而在选做题中也有一个30分的论述题,因此也要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于很多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教育心理学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包含很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就很难理解。所以考生要对教育心理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备考时把所复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来,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融会贯通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也是尤为重要,毕竟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它在实际教育中的运用。教育心理学部分几乎每章都是重点,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看出基本每一章都是重点,但是辨析、简答、论述题比较偏重于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点: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从难度上讲,教育心理学的总体难度较大,考生要下大功夫掌握各个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四、教育研究方法大纲考点分布:教育研究方法部分的考点约172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在考研中占有必答题约30分左右,而选答题也有一道大题,供学生选择,在选择题中也有7道左右教育研究方法的题目,所以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过程中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进行重点复习。教育研究方法与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其中比如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都是动手操作性强的知识点。近几年真题中论述题的部分大都与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观察研究有关,建议考生重视对教育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部分的理解和运用,最好在复习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大纲中还有一些知识点虽然不一定会考查,但是是同学们读研期间必然会用到的基本技能,比如spss在教育资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因此,提醒大家高效复习,切不可迷失在巨多的考点中,偏离重点,徒劳无功。复习建议暑假时期,是复习的关键期。尤其是对于应届生来说,更是黄金时期,此时,没有忙不完的作业,也没有接二连三的课和考试。当然啦,对于在职的往届生来说,虽然在时间方面的安排不如应届生那般自由和闲散,但是依旧可以充分的利用好碎片时间。毕竟,考研拼的不是时间花费的多少,而是复习效率。否则,又怎么会有“后来者居上”这种成功案例呢?既然提到强化课,那我们首先强调下我们的课程制定的优势。我们文都比邻的强化课,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课程体系都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强化课程的课时是最多的,讲解的也是最详细的;市面上很多竞争对手的课程体系都是基础课课时最多,进而逐级递减。那我们当初这么设置课程体系的初衷是什么呢?——当然是本着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考虑到暑期同样会有新加入考研的学子们,这些同学由于复习的时间晚于其他同学,而这些同学即使在没有时间看基础课视频的情况下,依旧能通过暑期的强化课程把基础打扎实。当然,能看基础课最好,毕竟这是个锦上添花的事。关于强化课是使用,分两个群体来详细阐述。一、从基础课开始学的同学这部分学生,在经历过基础课、教材精讲课之后,到暑期时期的强化课阶段,肯定也已经把基础打扎实了。所以,强化课就是帮助这部分同学掌握“繁、难、偏、细”的知识。此时,跟着强化课复习的同时要做好笔记,并且配备好《阿范题》,一章一章的仔细的做题。此时,做题的目标不是只管对错,而是要深究出题者背后的用意,摸索并总结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并且要善于迁移和归类类似的知识要点。最重要是,一定要准备好错题集,这能为冲刺阶段减少负担,并且也是高效复习的重要依据。二、从暑期才开始准备的同学 这部分学生由于复习相对较晚,因此,强化课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相当于是基础课。由于这部分学生的整个复习阶段只有6个月左右,因此,暑期承担着巨大的学习任务。暑期能不能用好,几乎决定着考研能不能顺利。当然啦,同学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和焦虑,毕竟教育学这门专业也不同于其他数理类专业需要在高数上花大量的时间。暑期强化课具有课时多,内容丰富详实、讲解细致的特点,能帮助同学们在短期内了解具体的内容,为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这部分起步晚的同学们来说,强化课程的重点是帮助同学们搭建框架,引导同学们识别核心考点。最重要的是,它具有极强的普适性,适用于所有教育学的教研学子用来打基础或者巩固基础。三、此外若是想更好的掌握好基础知识,同学们还应当回归教材,视频教材两手抓,才能帮助大家理解得更深入。在看完教材之后,同学们应当对整个学科知识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对整个学科的内容做到透彻的了解。此时,先不要急着做题,而应建立学科体系的框架夯实基础。建立的知识框架要在《教育学考研知识精讲》或高教版《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试解析》给出的框架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到两级细化,知识框架不仅可以反映在纸上(手写稿)还可以用电子稿,这样能随时保存还不易丢失。四、最后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努力备战,加油!教育学311命题规律一、常考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变着法”考查,变换题型甚至只是相关知识点的扩展。比如,朱熹“朱子读书法”的考查方式。2017年考查“虚心涵泳”,2018年考查“居敬持志”,2019年考查的是“切己体察”。再如,选择题“智者的重要贡献”也是在历年真题中反复考查到的几乎是原题。如2018-24,2016-24都考查到了这个知识点。二、考点分布相对集中,某些知识点经常考,虽然某些知识点不常考查,但在复习时要全面,重基础。2019年的考题偏到让很多考生能在考场上惊掉下巴!谁能想到简答题会考查20世纪7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这便验证了一句话,天道酬勤。投机取巧不可取,踏踏实实才必胜。因此,提醒咱们2020考生继续加油,打牢基础,不放掉细节知识点和不太可能考查到的知识点,不在考前“捉襟见肘”,把知识点“横扫而光”,以增加考上的胜算!三、认真看参考教材,胜算会更大。2019年简答题“学校美育的内涵及其功能”让不少学生懵在考场上,其实在王道俊《教育学》的参考书上,第十一章就是美育,便可完美地回答这个题目。而参考书目的重要性也是文都比邻课程体系里着重强调的,我们有专门针对教材的讲书课。四、个别题目难度较大,整合性强。2019年的选做题56题教心部分第三问,需要把教心和教育热点整合作答。分析论述题55题需要把维新派和洋务派做制度史上的比较,这些题目都是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之后便可作答出来的。再比如,论述题54题考查了讨论课的必要性,学生不适应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在冲刺大背书的带背课程和答题技巧课上,康维维老师为大家梳理重要章节,以及思维导图,必会助你成功!五、教育史不再只考史实记忆,需要系统梳理思想史和制度史。历年真题都是简单的识记考查,如2007年简答题51题“简述孔子的教师观”,2010年选择题17题“韩愈说的传道中的道具体是指”。2018年分析论述题55题“孔子、荀况、韩愈的教师观,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各自的侧重”。相比难度突然升级。以“教师观”这一因素为线,从不同教育家或朝代抽开,让同学们梳理出其变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在验证教育学原理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康维维老师独创“台阶图”学习法,以某个因素为中心,带大家探析其发展的顺承和质变,以有效应对这类高难度、高整合度的题目。

而生阳也

教师资格历年考试规律一览表

一、考试基本信息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2.考试时长:120分钟3.满分:150分4.模拟训练达标分数:±110分二、考试内容范围(一)教育基础(历史现状+改革发展…)(二)学生指导(身心发展+学习方法…)(三)班级管理(原则方法+活动组织…)(四)学科知识(学科发展+课程标准…)(五)教学设计(方法原则+步骤要求…)(六)教学实施(情景创设+动机激发…)(七)教学评价(评价方法+反思内容…)(八)具体详见(小学考试大纲202…)三、考查题型及分数1.单项选择题:2×20=40分出题大户:教育知识次之:学生指导再次之:教学实施2.简答题:10×3=30分出题大户:教育基础次之:学生指导次之:班级管理3.材料分析题:20×2=40分出题大户:教育基础次之:学生指导再次之:班级管理4.教学设计题:40×1=40分出题大户:教学设计四、试卷结构大纲中试卷结构模块比例题型教育基础20%单项选择题简单题学生指导班级管理30%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50%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合计100%单项选择题:约27%非选择题:约73%据历年真题不完全统计试卷结构模块比例考查题型教育基础±30%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学生指导±16%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班级管理±14%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30%单选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教学实施±8%单选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评价±2%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对于根据历年真题统计得出的试卷内容分值,“教师零零七(jszgz007)”认为,这会有一定误差,不过既然发现教育基础实际分值比重较大,就看看它的具体出题情况。五、教育基础中三颗星知识点(一)教师专业发展知识考点: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一)教师专业发展试题1.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2015年上】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答案:B2.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2015年下】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复杂性答案:B3.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 【2014年下】A.一般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主体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答案:C(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考点一:基本理念1.师德为先2.学生为本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考点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1.专业理念与师德(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2.专业知识(1)小学生发展知识;(2)学科知识;(3)教育教学知识;(4)通识性知识。3.专业能力(1)教育教学设计;(2)组织与实施;(3)激励与评价;(4)沟通与合作;(5)反思与发展。(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试题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 【2017年上半年】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答案:B2.简答题: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2015年下】3.简答题: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2016年上】4.简答题:《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你如何理解?【2016年下】(三)教育研究方法-知识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分类标准名称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根据观察活动的进行是否有规律系统观察非系统观察教育调查法的类型分类标准名称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依据调查内容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教育实验的基本分类分类标准名称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根据实验的目的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单因素实验多因素实验(三)教育研究方法-试题1.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类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 )。 【2014年上】A.事实性文献B.工具性文献C.理论性文献D.经验性文献答案:A2.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 【2016年上】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3.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 )。 【2015年下】A.显性观察B.参与性观察C.隐性观察D.非参与性观察答案:D4.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2017年上半年】A.观察条件是否人为控制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活动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答案:B以上是:1.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情介绍2.对模块一三星知识进行举例3.对教育基础历年真题进行举例上期回顾:考取教师资格后还需“两步走”下期预告:分析2017年下半年考试特点与规律及2018年考试预测

处刑者

蔡红红|在教育研究中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的问题与反思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9.12摘要量化研究的客观性与教育研究的主观性存在冲突,因此,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适切性引人深思。在教育研究领域,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常面临以下问题:量化研究具有表层化倾向;调研数据的信度难以保证;受强调学术发表的风气和形式主义的影响,部分量化研究者时常容易陷入“数据”的泥沼,或热衷于使用“高级”统计方法,但这无益于探寻教育行为和现象背后的现实意义与内涵。应忠实于教育研究中测量结果的宽松尺度,不能一味迷信精确的“数字化”测量;掌握较完善的量化研究技能和哲学思辨能力,并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思考。关键词教育研究;量化研究;实证主义;统计方法社会科学的量化实证取向源自19世纪中叶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最初主要受自然科学领域的启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社会学界一方面为了吸引学生,满足学生对实用性、工具性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为迎合政府和财团法人对现实问题调查研究的资助偏好,推行“实用为本”的改革。与此同时,受自然科学领域“客观、科学”的数学化研究方法和沃森(Watson J B)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影响,统计方法逐渐在社会学研究中取得主导地位。由此,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走向量化与反规范性论述的“科学”方向。而教育研究以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传统为依据,20世纪初以来,美国的主流教育研究也往往带有定量性质。一、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人们在研究教育问题时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它是决定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推崇实证研究方法的声音,以统计方法为主的量化研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论具有普遍适应性。研究方法决定教育学的科学性质。尽管伦德伯格(Lundberg G A)意识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所差异,如人有态度、动机、意向等,但他依旧坚定地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置这些差异。他认为,诸如渴望、希望、恐惧、价值、目的、意图等的心灵状态均可被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即“自然科学”化。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言,研究方法的“自然科学化”成为其“科学性质”的重要体现,同时加强了社会科学自身的合法性地位。在崇尚实证研究的研究者意识里,通过将教育现象或研究对象的态度、看法与意见等转化为量化的客观材料与数据进行研究,至少抽离了人的个体性和主观色彩,避免陷入“自说自话”的窠臼,得出的结论更客观、可靠,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无疑也更符合科学研究中价值无涉的标准。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统计方法在经济消费取向、文化观念和政治意向等方面的运用屡见不鲜,人们也已经习以为常。因此,运用量化方法进行教育研究,有着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但运用此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适切性和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实引人深思。笔者将以教育研究中最常见、运用最频繁的量化研究方式——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得的资料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或推断结论,这一研究形式为例,阐述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二、在教育研究中运用量化研究方法面临的问题马克思曾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数学化”的研究方式一度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但运用该方法进行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精确化和机械的“测量”印记。教育现象是一种复杂、独特、富有价值色彩的社会现象,其运行、发展与变化都有与其他现象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组织能力的人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关系,非任何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所能比拟。然而,当前对“数学化”、以统计分析为重点的量化研究方法的推崇常常容易使人们忽略了该方法用于探究特定教育问题的适切性及方法本身的缺陷。不假思索地套用自然科学精细化的数学模式,很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与教育现实并不相符,不但无法揭示客观的教育规律,也贬损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在教育研究中运用量化研究方法面临着如下诸多问题。(一)量化研究存在简单的“数学化”取向物理测量数据的每个数字都有其确定的位置与意义。在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者经常将不可观察与直接测量的被研究者主观态度或意见等概念操作化为测量量表,并赋予相应数字以程度高低之含义。以李克特五分态度量表为例,“1至5”这之间的5个整数分别代表被研究者“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的态度。这些数字没有绝对零点和单位,两个相邻数值之间的数字如4.5,它介于同意与非常同意之间,但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这个数值是未被赋予意义的,且无法说明被调查者赞成4.6即代表同意程度高于4.5。因此,研究者擅自赋予除五分量表中五个整数之外的数值以内涵,其与被研究者本人的初衷可能不符。拜尔考(Berka K)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或社会测量是一种较为精致的分类,或者可以说,它是一种理念的或概念的方法,具有相对参考性,与实际意义上的“测量”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学家邓肯(Duncan O D)也注意到了社会学研究中态度量表可能面临的基本问题,他认为,在“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的数轴上,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位置,只有他自己才可能恰当地指出这个位置在哪里。人们对数轴上每个态度的判断标准是有差异的。如有人对事物的态度比较宽容,有人则比较严格,前者“非常同意”的选择标准可能相当于后者“同意”的判定尺度。因此,同样选择“非常同意”,对被调查者而言,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分析时,研究者一律将在李克特五分量表中回答“非常同意”的人赋值5分,并直接将其作为等距且等比的物理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如此便能将他们作为类别或等级变量时获得更多信息,且能用更高级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数据,以显示分析的复杂性与研究的深刻性。这样的做法体现了当前教育领域的量化研究对精确的追求,带有简单化、易操作倾向,却忽略了问题的真正焦点:能否如实呈现被研究者的态度与想法。(二)量化研究具有表层化倾向基于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其价值与深刻性时常遭到质疑。弗莱克斯纳(Flexner A)指出,调查问卷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后被整理成各种图表,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要么是凭调查开始前的常识就能直接判断的,要么是最终得不到可靠证据支持的。他对问卷调查进行了强烈批判,称其只是一种廉价、方便和快速获取信息资料或非信息资料的方法,问卷填答的随意性也令其不具备科学特征。他强调,不管多么巧妙地收集资料与信息,报告和检查等都不构成研究。尽管许多研究者指出,量化研究是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分析以探求各个研究变量背后的因果关系。但当前教育领域许多的“量化文章”,甚至相当部分教育学领域的学位论文,更类似于调研报告,而不是科学研究文本。在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往往只提供了一种呈现教育现象的方式,它能向我们展示“实然”的状态,却无法指引我们“应然”的方向。如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知晓大学当前及以往的所作所为,以及这如何影响社会;或根据调查,揭示政府、教师或学生对大学行为的态度与期待。但这都不能回答“大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无论量化研究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合理发问:这是大学应该做的吗?在收集了所有的调研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后,这个问题仍然存在。无怪乎有研究者指出,量化其实只是一种近乎没做什么决定的决定。与此同时,量化的数字将人们的认知限缩在表层化的维度内,量化研究者时常容易忘记在教育研究中这些数字代表的概念与内涵,陷入纯粹计算数值间各种关系的狂热之中。对于这一现象,孔德曾指出:在实证体系下,基于盲目联系的本能作用,我们热衷于为同时存在或相继出现的现象建立联系,但对外部世界的合理探索和考察却证明,世界的连带关系比我们所设想或希望的松弛得多,许多这类关联在现实生活中纯属虚妄。另一方面,量化研究者根据数据或统计结果“看图表写话”,这一模式促使其习惯于将重心置于数据或数量关系的解释,忽视了对教育现象自身更深层次内涵的关切,也不利于个人创新思维的发展。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说,无休无止的计算绝不会产生理论、原理或思想。教育研究中的测量无法让人们触及蕴藏在表象下的内涵,而且也导致人们不想往深处继续挖掘。工具实证主义倾向导致量化研究者选择性地关注当前研究工具所能解决的范围内的问题,之所以使用量化,其实是因为看到了该问题可运用与自然科学类似的测量指标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教育研究领域,这表现为部分定量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研究能够直接用测量量表(特别是西方广泛使用的、较成熟的量表)进行定量分析的教育问题。就如卡西尔(Cassirer E)所说的方法决定论,方法本身决定了“科学性”,因而也决定了“事实性”和“真理性”。在当前社会科学崇尚实证研究的环境下,这体现了一种片面追求量化,研究方法决定研究问题的不良倾向。(三)量化研究的信度难以保证数量化资料的可靠性是量化研究具备一定信度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调研数据的方式,因其高效、便捷和易量化等特点,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使用。在教育研究中,问卷类型主要以自填式调查问卷为主,这意味着被研究者能否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如实、准确地填答问题是数据真实可靠与否的关键。但是,有些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低信任度的国家,中国人缺乏以共同的信任和制度保障为基础的对一般人的“普通信任”。在问卷填答过程中,低信任度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被调查者不愿意填写问卷;不完全相信调查的匿名性,戒备心较强,未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或态度回答问题;对一些通过行政手段收发的问卷,鉴于行政压力与社会称许性的影响,被研究者在填答问卷时倾向于美化组织或自身形象。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即使在匿名回答的基础上,采用投射、情境故事等技术性手段,中国被试仍对问卷调查保持较高的防御性。这都导致问卷调查所回收的数据可能并不反映被研究者的真实情况与想法。除了天然存在的人际信任问题,教育研究对象的特质与调查工具的设计也深刻影响着调研数据的信度。在教育研究中,调研对象经常包含多维度的人的态度、情绪与意见等具有强烈主观特质的概念尺度。人的多变性、不同的问卷填答情境,往往也意味着这些主观概念的测量结果可能并不稳定。例如,同一位被调查者填答两次相同的问卷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是否有人监督、问卷发放者的身份、以及调查是否关涉自身利益等,这些因素也显著影响着被调查者的问卷填答情况。而我们无法通过观察等客观手段对问卷的信度进行监测,以确保收集到他们真实的想法。此外,问卷设计的合理性也极大影响了可靠数据的回收。一些研究者希望通过一次问卷调查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在设计问卷时,未考虑问卷篇幅的科学性,也未设身处地地感受被调查者填答问卷时的心理状态,经常出现一份问卷包含上百甚至几百个问题的情况。通过这样的问卷收集而来的数据,其信度是存疑的。一项量化研究的论证依据与结论建立在调研数据的分析之上,常有学者用“Garbage in, garbage out!”来形容数据品质对量化研究的重要性,即如果你收集回来的数据质量(指数据的信度、效度)很低,则不论你使用何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都将无法令人信服。因此,能否收集到人们的真实信息与想法,并合理地将其转化为可信和有效的数据,是进行规范、科学的量化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得到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四)量化研究者容易陷入数据的泥沼学术发表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一位学者的科研能力与声誉,且与其职称评定、晋升、薪酬待遇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育领域推崇实证研究的当下,逐渐有些研究者,特别是一些研究新手开始注意到基于数据(尤其是大样本数据)撰写的文章在学术发表中的优势:量化文章在部分教育期刊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有了数据的论证,论文可能更易发表;相比哲学思辨而言,运用基于数据的量化分析方式撰写文章的门槛较低;量化研究更关注教育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很多研究成果被采用为政府决策的依据,这为研究成果和研究者带来更高的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这些特点使得部分研究者对数据的收集与运用趋之若鹜,也因此时常容易陷入数据的泥潭:倾向于探究能够用数据分析和回应的教育问题,对于教育领域中不可操作化的理论或伦理问题不感兴趣,也束手无策;将数据作为“原材料”,企图通过“概念-属性-变项-测量-因果关系-统计”这一套特定程序,解释其所研究的所有教育问题;只看到数值及其之间关系的测算与内涵,将教育研究对象抽离出具体的历史-文化情境,使其成为“没有历史”的人与物。另一方面,量化研究者希望从数据出发,让数据为现实发声,但这需要建立在对数据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处理、分析与解释之上。然而,在测量、探索变量关系等环节,部分研究者的量化操作却并未严格遵守统计要求或学科研究规范。他们忽视数据特点,简单套用各种统计方法,极度关注统计结果的“价值性”;操纵甚至篡改原始数据,直到获得各项指标良好的模型和符合其预期假设的统计结果。这样“数据至上”,却又随意对待数据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为了发表而研究,缺乏信仰和思想,没有精神、没有灵魂、没有价值追求的“投机行为”。(五)量化研究者热衷于使用“高级”统计方法由于数理概率理论提供统计学科学的基础,以致统计学连带地提供了社会学量化研究以科学的基础。依据此认知模式,数理统计得以被“正当化”为科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越高级的技术越有利于揭示复杂、未知的科学问题,以此类推,数理统计作为量化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分析工具,这是否意味着,越繁复和高阶的统计方法就越有利于分析深奥的教育问题,或是将问题分析得愈深刻呢?但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部分教育研究虽然运用了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看似“高级”的统计方法,但其要处理或说明的问题,其实使用较为简单的交叉表分析或差异分析等“普通”方法就能解决,因为基础与高阶的统计方法之间往往存在着部分相似的功能。但当前许多量化研究者却乐于“化简为繁”,倾向于使用复杂而不是简单易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问题,以使研究过程看起来更有深度,结论更具“科学性”。然而,方法的“精进”并无助于厘清事实或揭示更深刻的道理。在教育研究中,同时运用基础或高阶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小孩一根铁锤,他会发现,任何他看到的东西都需要给它一锤。”科塞(Coser L A)用这个有关工具的法则讽刺20世纪70年代那些热衷于使用当时被视为“先进”的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社会学家的做法与想法——以为严谨而复杂的方法即是具备了刚性科学的特质,因此可以克服理论上的薄弱。仔细阅读教育类量化文章会发现,研究者使用“高级”统计方法,通常建立在将量表“数学化”操作的基础上,它意味着数轴上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内涵,且每位选择同一数值的被研究者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但这样精细的“数学化”操作可能并不恰当。这一量化研究的客观性与教育研究的主观性冲突,笔者已在上文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数值意义尚未明晰的前提下,“精深”的统计方法或精巧的计量模型无法增加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高级”统计方法是易复制的,片面追求“高级”统计方法的技术主义倾向无助于学科知识的积累,也背离了“研究方法始终应为研究问题服务”的初衷。三、结论与反思在教育领域推崇实证研究的当下,定量研究由于其数学化的“科学”特性而备受关注。但教育研究的主观性与量化研究的客观性之间的冲突、量化研究的表层化倾向、调研数据的难以确信、部分研究者对“数据”和“高级”统计方法的偏执,这些都表明:将定量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应当是谨慎的。所以,我们应该始终明晰对教育研究怀抱着的期待。为了把社会学推进以物理学为典范的“科学”殿堂而一味向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倾斜,将只是一种东施效颦的作为,更是一种自我矮化与异化的行止。鉴于教育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我们不能迷信问卷调查和统计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确是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服务于教育研究目的,有助于提示教育活动或现象的特点和规律。所以,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应在深刻意识到量化研究方法局限性的同时,更慎重地使用它。量化研究中的教育测量需要还原被调查者最真实的想法与状态,这意味着研究者要忠实于被调查者的选择和测量结果的宽松尺度,对数据的解读保持谨慎的态度。如将量表的数值作为有序变量进行操作与分析,而不是一味追求精确的数字化表达,也许这样更有利于探寻教育行为和现象背后的现实意义与内涵。此外,对量化研究浅层化的诟病一定程度上源于部分教育研究者对量化研究方法的不当使用,且量化研究的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过程绝大部分在私下进行,往往不为人所知,这导致人们无法监督和检测其分析过程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因此,我们应掌握扎实的问卷设计、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严格遵守量化研究程序,对数据与客观事实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科学地操作数据,谨慎地解释结论,以此提高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方法的价值。同时加大对量化研究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伦理审查与惩戒力度,遏制“为了发表而发表”的形式主义。最后,教育研究的成功取决于研究人员在遵守基本研究原则的背景下,对其研究实践的不断反思。所以,最重要的是,在量化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数据和计算而牺牲了思考,漠视数字背后“人”的内涵。量化研究方法的价值与局限性也提示我们,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们不仅要具备较完善的量化研究能力,还需重视对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它的重要性,孔德早就做出了预判:如果缺乏某种既定的思辨观念作一贯的指引,那么人的才智就绝不可能组织、甚至不可能收集必不可缺的材料。作者蔡红红,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9期第61-65页教育研究方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投稿平台:http://editor.cahe.e.cn/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立会 服务兴会 规范办会 创新强会网址:https://www.cahe.e.cn/【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适矢复沓

那些年我们选不上的课!浙大精品慕课推荐第二弹!

一场疫情阻挡不住大家对知识的渴望许多浙大精品慕课都已经或即将面向社会开放无论你想探寻人文殿堂里的真意还是窥见高科技世界的繁华浙大精品慕课都能满足你的需求第一期慕课整理的反响热烈因此小编又为大家整理了第二期的慕课推荐身隔千里一课相连快来看看有哪些你喜欢的课程吧~点击相应图片,即可跳转至慕课页面 01 工程伦理导论浙江大学 丛杭青开课时间:2月24日价值又是如何嵌入工程中的?本课程立足于“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双创”、人工智能产业和绿色制造工程的现实,以聚焦中国工程实践为切入,以应对中国问题为突破,以总结中国经验为习得。起始于知,更重践行;言对论错,更究真善;以西为镜,山石攻玉;汲古养今,踔厉奋发。02 批判性思维浙江大学 王彦君开课时间:2月25日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首先在北美和欧洲国家进入大学课堂的一门通识课,旨在培养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提高表达、交流和合作的效率,培育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和佼佼者。03 史前考古学导论浙江大学 陈虹开课时间:2月27日本课程将以史前考古学为核心内容,系统地介绍史前考古学研究的理论发展、技术方法及研究简史,针对性地介绍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相关材料及研究成果,突出该研究领域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特点。04 西方文论经典导读浙江大学 苏宏斌开课时间:3月1日本课程主要对文论大师其人及其思想做简要介绍;将融合本学科的前沿成果,对经典著作的关键段落进行主句串讲;对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和概括。着力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05表达与沟通:海外留学英语浙江大学 方凡开课时间:2月24日本课程以学生出国交流、访学生活为主线,展示在英语国家学术交流生活的各方面知识和场景对话,让学生练习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以满足学生提高对外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的需求。本课程适用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也适用高年级本科生学习。06 媒体融合浙江大学 韦路开课时间:2月24日欢迎您加入中国首门《媒体融合》慕课!浙江大学传媒学院四位新锐学者将带您共同思考何为媒体融合,为何媒体融合,如何媒体融合。融为一体 ,合而为一;让我们一同探讨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加强主流价值引领的媒体融合发展之道。07 博物馆学概论浙江大学 严建强开课时间:3月1日课程的理论板块通过选取、串联具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介绍博物馆的历史变迁,讨论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实践板块立足当今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关系,通过串联博物馆的工作流程:收藏、保护、展览和评估,讨论如何有效开展博物馆实践。本课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博物馆知识和博物馆实践的方法论,为有志于此的潜在从业者提供一定的专业准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文博领域的兴趣,提升对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认知。08 法律与社会变迁浙江大学 王冠玺开课时间:2月28日本课程以心理文化学所建构出的研究范式为学理基础,以法律运用与法律文化为载体,揭示当代华人社会运作的基本原理与规则。学习本课程,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的研究者,将有直接有效的助益;对所有在华人社会中生活与奋斗的人们,也能极大地拓展与更新对自己所处华人社会情境的准确判断能力。09 互联网与法学浙江大学 高艳东开课时间:3月2日互联网法律,是规范网络空间行为的法律。而互联网法学,就是研究这类法律现象的学科,即梳理与网络空间生活、交往和交易相关的新生法律现象,应对互联网对传统法律提出的挑战,提出网络空间的法律原则与纠纷解决思路。10 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浙江大学 刘徽开课时间:4月20日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本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针对当前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如何设计小组任务、小组组建策略、合作学习方法、课堂实施策略和小组评价策略五部分出发,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指导,帮助教师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11 教育研究方法浙江大学 叶映华开课时间:3月30日本课程始于教育研究选题和文献综述、后介绍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再阐述不同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数据的统计处理、最后介绍开题报告和研究论文的撰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习者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与自信。12 创意课程与学习浙江大学 屠莉娅正在开课中本课程旨在从时代变迁所建构的教育新生态的背景出发,以四大模块十二讲的专题研讨为基点,具体解析课程与学习领域变革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方法,课程希望通过七周的学习引领学习者打开思路、打破常规,广泛关注课程与学习发展的创新样态,参与推动课程与学习的根本转型。13 高校智慧课堂的教学与评价浙江大学 李艳开课时间:2月26日高校课堂承载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神圣使命。如果您是一名高校教师或助教人员,是否会为如今高校课堂上普遍的低头族现象感到苦恼,在准备教学材料、使用技术、开展评价等关键教学活动中手忙脚乱,为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沮丧?本课程将为您提供高校智慧课堂实现的一些秘笈。快来加入我们吧!14 学校体育学浙江大学 于可红开课时间:2月24日《学校体育学》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主要面向体育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中小学体育教师等,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全面正确地了解、认识与开展学校体育。我们期待您的加入!15 学习分析在教学设计、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浙江大学 欧阳璠开课时间:2月25日学习分析是对学习者及学习环境的数据测量、收集、分析和汇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本课程涵盖了学习分析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实践应用、潜能挑战和未来展望等内容。同时使用R编程语言展示如何使用具体技术分析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数据,以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和研究。16 基于创新的创业浙江大学 郭斌开课时间:3月1日课程以“基于创新的创业”为对象,深入围绕创业过程中的核心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以基于创新的创业为核心,而不仅仅是针对常规意义上的创业管理;并且强调的是从创业者的实践视角出发,针对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管理问题提供系统化的思维框架和可行的分析工具。17 农产品物流管理浙江大学 周洁红正在开课中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然而当前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物流相关理论和当今世界农产品物流管理的一般业务知识、运作方法和管理技术,把握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宏观问题,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诊断“当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18 杭州历史文化漫游浙江大学 施虹开课时间:3月1日杭州一直因其历史悠久、景色秀美、底蕴深厚而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值得我们细细探寻和品味。这里,我们撷取西湖、运河、园林、寺宇、书院、博物馆、茶、饮食八个方面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徜徉在“杭州历史文化”的长廊里,近距离地了解杭州的山川风物、经济人文、街巷市井,感受杭州文化的古韵今风。19 运动安全与健康浙江大学 吴叶海开课时间:3月3日课程从教育学、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解体育与健康教育、运动伤害与防范、自我医务监督、常见运动损伤处理与治疗、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体育运动中常用的急救方法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锻炼观和运动安全观。20 零基础学习小提琴浙江大学 周聪开课时间:3月1日本课程面向“音乐小白”着力打造,充分照顾初学者的心理感受和接受能力,化繁为简,形式活泼,内容轻松。将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物理发音原理与实际音响效果相结合,正反举例相结合,并且将不同的经典小提琴教学法合成运用。21 走进现代舞浙江大学 赵丹丹开课时间:3月1日现代舞自20世纪初创立,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舞蹈种类。本门课程从现代舞动作元素开始,较为细致的讲述了整个现代舞的编创体系,教授了现代舞的编创技法,介绍了舞蹈作品舞台呈现其他相关的要素。课程教学手段上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现代舞的魅力,同时示范环节更有助于学生从模仿舞蹈动作开始,逐渐将理论向实践转化,学会舞蹈创作。22 走进大气科学浙江大学 舒守娟正在开课中流淌的风,翻涌的云,奔腾的水汽,绚丽的光芒。漫长岁月里,人类感受着地球大气的神奇。你可曾为缤纷有趣的大气现象感到好奇,你可曾为大自然变幻莫测的风霜雨雪陷入沉思?让我们走进大气科学的世界,共同体验大千世界的气象万千!23 心理诊断学浙江大学 陈树林开课时间:2月27日本课程将提供系统的心理诊断知识教学及实践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诊断能力,掌握由繁到简,由症状到诊断,再由诊断到心理病理机制的诊断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学会结合心理学理论知识,从个体发展、社会环境影响等角度看待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科学系统客观的诊断观。24 制造业信息化导论浙江大学 纪杨建开课时间:3月2日制造业信息化可以理解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该课程从产品技术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知识管理信息化的角度介绍各种信息技术和系统,为后续与制造业信息化有关的课程学习提供一种引导的作用。25 3D打印:从原理到创新应用浙江大学 贺永开课时间:3月1日考虑到3D打印技术正在高速的发展中,有很多不同原理的3D打印工艺,如何能了解并选择合适的3D打印工艺为后续的研究及项目所用;如何在使用中利用好3D打印的优点,而规避其缺点;典型的打印工艺有那些有趣的应用;3D打印到底是节省了制造时间还是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各种材料都能被3D打印吗?26 先进材料实验浙江大学 刘芙正在开课中课程包含14个实验项目,每个材料实验以材料制备-成分/结构分析-性能测试-应用开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所有实验项目均包含制备、表征及测试几部分。采用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及手段表征材料的形貌、结构、成分、组织,测试材料特殊的功能。27 传热学浙江大学 朱华开课时间:3月2日传热现象是自然界与科学技术领域最普遍的现象,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基础学科,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与很多专业密切相关。温度、热量和能量有着无所不在的广泛应用背景,尤其与现代产业和高科技发展形成紧密交叉,在许多相关学科、技术和高科技新兴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起着关键性作用。28 电网络分析浙江大学 姚缨英正在开课中您的身边各种电路无处不在,您会好奇它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实现吗?请跟随电网络分析mooc课程,开启电路理论高级篇的学习之旅,体验将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提升实验方案设计与论证能力。若学期结束,您能实现自己的电路分析程序、设计实验进行期望的研究探索,您一定会为自己的学以致用而深感自豪!29 现代控制理论浙江大学 王建全开课时间:3月5日《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为状态空间法和最优控制。本课程主要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建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30 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浙江大学 曹康开课时间:2月26日该课程概览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历史。在全球史观下以经济、社会、文化动态为背景,以人类有意识的城市营建活动为线索,分六个历史时期总览自城市起源以来世界不同地区城市发展和规划的情况。内容上阶段概述和典型案例评析结合,有助于了解城市演进规律并以史为鉴启发创新性城市规划思维。31 水资源与水能规划浙江大学 万五一正在开课中水利工程规划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内外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2)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与管理;(3)水能资源和水利枢纽工程的整体规划布置与开发,水库及水库群的运行与调度。32 化工单元操作浙江大学 窦梅开课时间:2月24日本课程是根据化工原理类课程编制,介绍流体流动及输送、传热、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的原理、设备、操作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可用于化工原理类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化工一线操作工岗位培训、大学生学习化工原理类课程、高校新教师培训。本课程介绍侧重于基础、通俗易懂、实用性、工程性强。33 微控制器原理浙江大学 王晓萍正在开课中欢迎进入微控制器世界。微控制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广泛应用。让我们从经典的8051微控制器着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微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和C51程序设计;结合实践来设计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微控制器作品吧!34 物理海洋学基础浙江大学 李爽开课时间:3月1日物理海洋学作为传统海洋科学基础课程之一,一直是海洋科学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对于海洋工程、海洋技术等相关专业,物理海洋学也是必修专业课程之一,选课学生专业背景复杂,因材施教,多模式的教学交叉势在必行。35 力学导论浙江大学 赵沛正在开课中什么是力学?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长杨卫教授讲给你听。36 微控制器接口及应用浙江大学 王立强正在开课中想了解一个光学扫描系统或LED照明系统的设计细节和实现过程吗?快来学习微控制器的串行总线技术、人机接口技术、模拟接口技术、数字接口技术等内容吧!通过实例分析,你会更深入理解微控制器系统设计哦!37 应用光学实验浙江大学 吕玮阁开课时间:2020年02月25日动手动脑,爱上光学!摆脱繁琐的计算,用更直观的方式认识光学。从透镜、棱镜到显微镜、望远镜,从生活中的估测到精密实验测量,从像质评测到像差观察,来一场身临其境的实验之旅。38 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浙江大学 章献民正在开课中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类大一年级学生提供专业导引教育,阐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架构,使学生具有简单电子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39 玩转数字系统设计浙江大学 李宇波正在开课中物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智能设备,他们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他们会有计算能力?从云端服务器集群到家用电器,处处都有数字系统。我们能设计这些数字系统吗?我们能设计智能设备吗?欢迎来到玩转数字系统设计的课堂,我们一起探索数字系统设计的奥秘!40 模拟电路基础:从系统级到电路级浙江大学 周金芳开课时间:2020年3月2日“模拟电路基础:从系统级到到电路级”紧紧围绕微弱信号处理电路这个主题,按照从系统级到电路级组织内容。系统级电路教学目标是心电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电路级电路教学目标是单端输出二级运放电路设计。课程将仿真实验与理论讲授密切结合,把现代模拟电路工程师必备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技能进行了有机整合。41 自主移动机器人浙江大学 熊蓉开课时间:2020年3月2日本课程介绍自主移动所涉及的轮式运动学建模、导航规划、环境感知、里程估计、自主定位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算法,帮助学习者了解自主移动的核心问题、经典算法和发展趋势,为学习者开展机器人自主移动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42 可视化导论浙江大学 陈为正在开课中人类处理数据的能力已远远落后于获取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关键途径是通过有效的可视方法,将人的智能和个性化经验融入到机器智能分析和推理决策过程中。信息可视化正是通过对数据进行交互的可视表达以增强认知和传递信息的一门学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学科。43 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吴根福正在开课中Hi,同学,你好!我是一名生物老师,今天想邀请你参加我开设的通识课程《生命的教育》。我希望你能从我所介绍的众多生命现象中感悟出生命的精彩,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进而去思考生命的哲理,探寻生命的意义。怎么样,你对生物老师上思政类课程是否有所期待呢?还犹豫什么,赶快跟我走吧。Let’s Go!44 基因工程浙江大学 朱旭芬开课时间:2020年2月24日本课程将系统概述基因工程流程,精要介绍基因工程技术,科学揭示相关技术原理。课程定位于“专业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内容从基因与基因工程基本概念入门,深入到基因工程的各种手段与方法,直至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并且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多角度阐述基因工程技术原理及其应用。45 食品安全浙江大学 郑晓冬正在开课中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涉及面很广,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生产,从储运销售到餐桌消费,链条很长,需要跨专业、多学科的协作。特组织十五所高校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相关领域23位专家教授,联合开发了面向大学生通识教育的综合性《食品安全》课程,以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现场讲授直播互动和在线讨论答疑等形式开展混合式教学。旨在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46 食品微生物浙江大学 郑晓冬开课时间: 2020年2月25日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涉及到食品中微生物的存在、活动及其控制的各种基本因素的一门科学。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及其生长的基本知识,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腐败变质,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以及质量控制等。47 微生物高通量数据分析入门浙江大学 马斌正在开课中微生物是我们看不见的朋友或敌人,而高通量测序是为我们打开绚烂微生物世界的一把钥匙。本课程依托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育资源,从原理、技术、实操等多方面,带你逐步了解和掌握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的原理和方法。48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浙江大学 王岳飞开课时间:2020年2月25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利用茶的国家。本课程以传统中华茶文化和现代茶科学研究为本体,诠释了茶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健康,用科学的视角重新认识茶的内涵和健康价值。课程说古论今、由浅入深,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使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49 生物安全浙江大学 叶恭银正在开课中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有望缓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却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什么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生物安全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物安全性如何评价?生物安全如何管理?本课程将从科学、客观、理性的角度予以解答。50 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浙江大学 孙崇德正在开课中园艺产品(水果、蔬菜、花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和摄入(主要以食物的形式)的材料,因此其与人体的健康关系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别于药物、天然产物等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开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该领域的研究全貌有总体的认识,并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规律和方法体系。该课程作为园艺学科的延伸,希望能够培养农业产业链衍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51 中国蚕丝绸文化浙江大学 杨明英正在开课中中国蚕丝绸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创造了先进生产技术、精湛织造工艺和灿烂文化艺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流,也为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增强文化自信新时代,多校联合共建《中国蚕丝绸文化》在线开放课程,对汲取历史发展智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科普桑蚕丝绸知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2 寄生虫与人类健康浙江大学 杜爱芳开课时间:2020年3月1日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中,计划根除的6类主要热带病中,有5类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和锥虫病(麻风病除外)。我国人寄生虫平均感染率63%,虫种有60种,全国约有7亿人感染。该课程是动物医学、动物检疫专业等拓展课程,也是医学、药学专业交叉课程及非医药专业的通识课程。53 乳的奥秘浙江大学 刘建新正在开课中牛奶是最富营养的食物之一。但你是否知道,牛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琳琅满目的乳制品,你该如何选购?本课程将带大家一起了解有关乳的历史文化、乳的生成和生产、乳的营养与功能、乳产品简介以及乳产品家庭小制作。同学们,快加入学习大家庭,让我们来一场奇妙之旅,探索乳的奥秘吧!54 动物健康守护者-新时代生物制品浙江大学 廖敏开课时间:2月26日通过本科程的学习能全面了解生物制品行业现状,生物制品理论基础和整个生物制品生产的流程,以便学生能更好寻找到现今众多疫苗事故发生的原因,加深对疫病防控知识的了解,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该门课程的知识可为今后从事相关的行业打下基础。55 小动物外科手术学浙江大学 惠天朝开课时间:2020年03月23日通过学习《小动物外科手术学》课程,提高外科手术理论水平,掌握外科前沿技术,提高外科手术操作能力。我们的宗旨是:用爱心呵护动物,用专业守护生命,用精准执行手术。56 现代老年医学浙江大学 杨允梅开课时间:2020年2月28日伴随着银发浪潮的来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激增,老龄化问题突出,社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作为医学生和老年科医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呢?57 麻醉与围术期人文关怀浙江大学 李秀芹即将开课高科技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涌现,人人对话也慢慢向人机对话转变,此时人文关怀更显得至关重要。本课程以人文关怀为主题,介绍了临床麻醉围术期各环节的人文体现,并期望将这样的人文医疗教育贯穿在医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根植人文关怀理念,打造有温度的医疗文化。58 儿科学浙江大学 陈志敏即将开课儿科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四大基本临床课程之一,本课程讲解了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儿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等,帮助医学生对儿童这一群体有较为全面及正确的认识,以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基础或临床医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9 大脑与社会浙江大学 金静华正在开课中本课程聚焦于现代神经科学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内容涵盖了从胎儿的脑发育一直到生命终结的各个阶段,人类罹患的脑部疾病与环境和社会的关系,同时也关注从脑科学的角度正确地理解和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如同性恋、天才、精神变态)和社会问题(犯罪、安乐死)以及大脑与艺术、哲学等人文科学之间的相关性。60 纳米医药浙江大学 凌代舜正在开课中纳米医药是纳米科技的核心领域之一,主要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并解决医药学方面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涉及到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化性质与生物性质,在医药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纳米医药材料的发展对该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越来越多的功能性纳米医药材料被设计出来,并在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61 小儿外科学浙江大学 舒强正在开课中《小儿外科学》是儿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从围产期、新生儿出生到18岁所有儿童的外科相关疾病以及有关的医学教育与基础研究。本课程借助典型病例图片和视频等医学资源,从不同的视角和思维阐述小儿外科学的基本任务,常见小儿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62 感染病学进展浙江大学 阮冰正在开课中感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近年来,一些经典传染病继续肆虐,新发感染病相继出现,不断给人类敲响警钟,感染已成为恶性肿瘤的元凶之一,值得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协同研究。本课程教学团队对上述知识热点进行梳理,开辟出《感染病学进展》新课程,特别适合研究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63 临床思维整合的技能操作培训浙江大学 黄翯正在开课中本课程将技术操作与临床思维整合进行设计。通过特写、说明的方法,清晰的展现技能操作的核心要点。该课程作为通识课程,所有医学院校4-5年级学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均可自学使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操作规范,同时通过与临床病例结合、进行思维推导训练,将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整合。64 血液学新进展浙江大学 黄河正在开课中血液学新进展以血液病常见疾病为根基,结合临床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讲述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血液肿瘤常见的分子靶点及靶向药物等内容。本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的血液病学临床研究人才。本课程具有前瞻性、进展性,内容丰富,教学选题与科学研究及临床密切结合。65 人体探秘——比较人体形态学浙江大学 毛峥嵘正在开课中生命是如此美妙而独特,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你知道疾病时人体功能和形态变化的规律吗?诊断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体征又是如何形成的?让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探秘-比较人体形态学》实验来告诉你吧!66 药物分析学浙江大学 余露山正在开课中药物分析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有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门药学专业课程。课程主要针对化学药、中药与天然药、生物制品,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原理和技术,建立药物成分分析和药物活性分析方法,解决药物学和药理学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加速新药研究,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67 药理学浙江大学 何俏军正在开课中药理学MOOC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和作用机制。让学生充分具备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药理学问题的工作能力。内容来源:浙江大学本科生院记者:叶鑫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韩诗雨 | 芷凌责任编辑:李灵

秘鲁版

教育文化:关键词共词分析法:高等教育研究的新方法,令人深思!

一、引言随着研究成果的激增,数字化期刊的盛行及互联网使用的便捷化,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引擎快捷的查询并获得这些成果。在应对海量数字信息的今天,传统文献计量和综述方式,不仅耗费时间、效率低下、查询资料的时间跨度短,而且难以全面搜集海量文献信息,造成文献研究偏于定性归纳、过于主观。[1]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的手段,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2]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数字文献中,将这些零散的信息全面、快速综合起来,挖掘出有深度的信息为我所用,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的完善,研究者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的能力得以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科学知识图谱开始成为当前国际科学计量学领域热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将科学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方法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达到对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利用,生成新的知识。[3]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搜索引擎强大的自动查询功能,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完成对海量信息的准确查询。其次,通过计算机对已查询到的海量分散信息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不仅可以通过量化模型将其以科学的、可视化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和趋势,对将要进行的同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该方法被国内外的许多科学计量学研究者应用与学科前沿的研究。但是,国内教育研究方法方面还比较落后。许多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教育科研中应用得很少,现代数学迟迟未被引进到教育科学中来。[4]对于科学计量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应用的专题介绍性文献并不多见。我们在撰写本文前,使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分别对国内特殊教育和自闭症(孤独症)[5]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该方法对大量文献综合处理的高效性、准确性、客观性和直观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帮助国内的高等教育研究者能够对这种方法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的使用这种方法,提升自己教育科研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下面,我们以代表国内教育最高研究水准的教育类的核心期刊《教育研究》在2000-2012年发表的所有文献作为研究资料,向大家展示该方法的具体使用过程和注意事项。二、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  (一)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简介   共词分析(Co-word Analysis)是一种较新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其属于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其主要原理是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这些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或主题的结构与变化。[6]共词分析法可分别以文献的主题词和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但我们倾向于主张采用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来得出结论,主要原因有:第一,关键词是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代表论文内容特征的、或最有意义的词[7];第二,关键词不仅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而且其本身应具有独立的检索功能;第三,由于一篇文献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因此,如果某一关键词或主题词在其所在的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则可反映出该关键词或主题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8];第四,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共现关系分析,可以进一步明晰若干热点研究领域。[9]关键词共词分析主要是通过共词分析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查询到的海量信息的关键词对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共词分析),生成共被引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高级统计处理,绘制出二维或者三维的可视化图形,客观系统的展示出所关注资料的直观量化信息。  (二)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准备研究工具   下载并安装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20作为主要研究工具。Bicomb共词分析软件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下载获取地址为崔雷教授科学网的博客网址:https://skydrive.live.com/?cid=3adcb3b569c0a509&id=3ADCB3B569C0A509%211195。   2.准备研究资料   首先,进入网络搜索引擎,根据自己研究目的限定文献来源,进行文献检索。根据自己研究需要和目的对文献进行取舍和保留。再次,对选取的文献按照统一格式进行保存。第三,对保存的文献进行标准化。最后,将保留文献的格式转化为Bicomb共词分析软件能够识别的ANSI编码,供后续量化统计分析使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将文本格式编码转为ANSI编码,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将无法识别有效信息。   3.进行量化统计分析   首先,使用Bicomb软件进行关键词统计并确定提取、导出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有关Bicomb软件进行关键词统计的详细操作过程请阅读相关操作手册。[10]其次,采用SPSS20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Ochiai系数相同矩阵。再次,采用SPSS将高频关键词的相同矩阵转化为相异矩阵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最后,对上述量化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概括而言,关键词共词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明确研究的问题、选定并标准化研究材料、高频关键词的选定、共现矩阵的提取、进行高级统计处理(相同矩阵、相异矩阵的转化、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三、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示例   为了更好的使大家掌握该方法,下面,我们以“2000-2012年《教育研究》文献热点知识图谱”为例向大家进行详细的示范说明。  (一)查找准备文献   首先,进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进入标准检索对话框,将发表时间栏的具体日期定义为从“2000-01-01”到“2012-12-31”,文献出版来源限定为“《教育研究》”。根据限定好的条件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文献2908条。其次,根据研究需要删除研讨会综述、课题介绍、会议通知、卷首语、会议记录、课题通过鉴定、读后感、简介、研讨会简介、书评、成果鉴定会、学院以及学校简介信息、人物专访、投稿须知、会议纪要、出版信息、目录信息、公告等,得到有效论文2550篇。再次,对上述文献统一按照题名、作者、关键词、单位、摘要、年、期等信息以文本形式保存。最后将保存的文本信息编码格式统一改为ANSI编码后保存。  (二)进行量化统计   1.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并提取高频关键词频次   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发展的脉络与发展方向等。[11]如果在统计文献时,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则表示与该关键词有关的研究成果越多,研究内容的集中性就越强。一个研究领域的少量高频次的关键词,拥有该学科明显大的信息密度与知识密度,成为信息与知识需求者检索文献的重点,它们被称为核心关键词。[12]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13]   对2550篇文章中的15976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发现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范围是1-107。为了减轻工作量,对关键词频次大于20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提取,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频次大于等于20的有52个关键词,占关键词总数的3.25%,其出现的频次合计为1839次,词均35.37次,占关键词总频次(15976)的11.51%。这些高频关键词表述的研究内容,是2000-2012年《教育研究》发表文章的核心内容。从高频关键词分布顺序可看出,《教育研究》涉及的前10个研究热点依次为:高等教育(107)、基础教育(69)、教育公平(63)、教育改革(59)、教师(59)、教育研究(54)、课程改革(52)、教师教育(52)、教育发展(48)、教育理论(44)。这一统计结果,与2000-2009年八种教育学期刊文献前10位高频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教师、教育理论)对比,有7个高频关键词完全重合,排在第一位的高等教育和最后一位的教育理论在排序上完全吻合,其它5个仅在排列顺序上发生差异。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本研究中统计方法的可信,而且还进一步说明相对于其它教育研究刊物,《教育研究》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为深入挖掘这52个高频关键词的词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有效信息,还需要进一步采用关键词共现技术来进行深入的计量学研究。   2.生成高频关键词的相同和相异矩阵   首先,生成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对各个高频关键词是否在其它论文中成对出现(出现为1,否则为0),利用Bicomb软件生成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词篇矩阵考察各高频关键词间的亲疏关系,词篇矩阵表示的是两目标之间的相似程度的矩阵,即两者数字越大表明两者关系越近,越小表明两者关系越远。[14]其次,生成高频关键词相似系数矩阵。以关键词词篇矩阵为基础,在SPSS20中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类型选择“binary”二元变量,相似系数选择“Ochiai”系数,构造出高频关键词相似系数矩阵。[15]相似矩阵中的数字表明数据间的相似性,数字的大小表明了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远近,其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反之,数值越接近0,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大、相似度越小。最后,生成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为了消除由于关键词共现次数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根据相似系数矩阵,采用相异系数矩阵=1-相似系数矩阵,产生相异系数矩阵。相异系数矩阵中数字表明数据间的相异性,其含义与相似系数矩阵意义相反,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大。相异系数矩阵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关键词分别与高等教育距离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为:教师(1.000)、教育研究(1.000)、课程改革(1.000)、教师教育(1.000)、基础教育(0.988)、教育改革(0.908)、教育公平(0.963)。这个结果说明,研究者在论及高等教育时,会更多的将其与教师、教育研究、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结合在一起讨论,而较少和基础教育、教育改革、教育公平结合起来。采用上述原理,综合表2中的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为:2000-2012年在《教育研究》发表的成果中,涉及到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资料较少,大量研究主要以高等教育为探讨对象,关注高等教育中涉及的教师、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等主要因素,对这些因素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教育研究》从2004年开始增大了对“教师”这一关键词的关注,开辟了专栏。另一方面的原因是,2001年“教师教育”被国务院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   3.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选定一些分类标准,将不同的观察体加以分类,同一类(集群)之内观察体彼此的相似度愈高愈好,而不同一类之间观察体彼此的相异度愈高愈好。[16]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是通过高级统计对已经发表文献的高频关键词组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分析,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远近关系,挖掘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研究者关心的知识信息。关键词聚类分析时,先以最有影响的关键词(种子关键词)生成聚类;再次,由聚类中的种子关键词及相邻的关键词再组成一个新的聚类。关键词越相似它们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将上述52个高频关键词构成的52×52的相似系数矩阵,导入SPSS2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2000-2012年《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被分为8个种类,它们的具体分布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000-2012年《教育研究》8类研究具体分布为:   种类1为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和改革,包括14个关键词,其可以细分为6小类:小类1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及过程,包括3个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基础教育课程);小类2教学改革与教学论,包括2个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论);小类3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包括2个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小类4学生、教师及其发展,包括3个关键词(学生、发展 、教师);小类5师生关系,包括1个关键词(师生关系);小类6基础教育及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包括3个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种类2为道德教育与生活,包括2个关键词(道德教育、生活世界)。   种类3为教育与课程,包括2个关键词(教育、课程)。   种类4为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及教育政策、观念,包括16个关键词,其可以细分为7小类:小类1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包括2个关键词(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小类2农村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包括2个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小类3义务教育和均衡发展,包括2个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类4教育公平、质量及政策,包括3个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教育政策);小类5教育资源,包括1个关键词(教育资源);小类6教育发展与教育科研,包括2个关键词(教育发展、教育科研);小类7教育理念及对学习者的关注,包括4个关键词(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教育理念 、学习者)。   种类5为大学及学科建设,包括2个关键词(大学 、学科建设)。   种类6为教师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包括10个关键词,其可以细分为3小类:小类1教师教育及其专业发展,包括3个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小类2教学理论、研究及实践与改革,包括6个关键词(教育理论、理论与实践 、教育研究 、教育实践 、教育学 、教育改革);小类3教育思想,包括1个关键词(教育思想)。   种类7为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包括2个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   种类8为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与价值取向,包括4个关键词,可以细分为2小类:小类1高等教育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包括3个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生 、价值取向);小类2高等学校,包括1个关键词(高等学校)。   4.进行高频关键词的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MDS)是一种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出隐藏在观察资料内的深层结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在发掘一组资料背后之隐藏结构,希望用主要元素所构成的构面图来表达出资料所隐藏的内涵,尤其是在观察资料体很多时,利用多维尺度法更能适切地找出资料的代表方式。[16]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时,要汇报其 Stress和RSQ值,它们分别为多维尺度分析中的信度和效度估计值。其中,压力系数(Stress)是拟合度量值,用于维度数的选择,Stress越小,表明分析结果与观察数据拟合越好,其值越小,说明模型的适合度越高。Kruskal(1964)给出了一种根据经验来评价Stress优劣的尺度:若Stress≥20%,则近似程度为差(Bad);≤10%,为满意(Fair);≤5%,则为好(Good);≤2.5%,为很好(Excellent);其理想的状况为Stress=0,称为完全匹配(Prefect)。[17] 模型距离解释的百分比(RSQ),表示变异数能被其相对应的距离解释的比例,也就是回归分析中回归分析变异量所占的比率,RSQ值越大,即越接近1,代表所得到的构形上各点之距离与实际输入之距离越适合。一般认为,RSQ在0.60以上是可接受的。[18]   采用spss20对上述52个高频关键词构成的52×52的聚类分析产生的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标准化方法选择Z分数。结果显示,Stress= 0.120,RSQ= 0.823,说明其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反映出《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间的学术联系状况。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见图2。   多维尺度绘制出的坐标称为战略坐标,它以向心度和密度为参数绘制成二维坐标,可以概括地表现一个领域或亚领域的结构。[19]战略坐标中,各个小圆圈代表各个高频关键词所处的位置,图中圆圈间距离越近,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反之,则关系越疏远。影响力最大的关键词,其所表示的圆圈距离战略坐标的中心点越近。坐标横轴为向心度(Centrality),表示领域间相互影响的强度;纵轴为密度(Density),表示某一领域内部联系强度。[20]在战略坐标划分的四个象限中,一般而言,第一象限的主题领域内部联系紧密并处于研究网络的中心地位。第二象限的主题领域结构比较松散。这些领域的工作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具有较大的潜在重要性。第三象限的主题领域内部链接紧密,题目明确,并且有研究机构在对其进行正规的研究,但是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处于边缘。第四象限的主题领域在整体工作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重要性较小。[21]   结合上述理论,从图2可以看出,首先,2000-2012年《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为8个区域,虽然种类1、4和6所占的区域较大,种类2、3、5、7、8所占区域较小,但从其分布位置可以看出,这些小的区域处于战略坐标的核心附近,表明这些区域是其关注的重点。种类7和种类8所处的领域距离战略坐标轴心位置最近,表明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与价值取向成为了《教育研究》发文的热点领域。其次,从各个种类所处战略坐标的象限分布特点来看,种类4的大部分关键词位于战略坐标的第一象限,说明其不仅是《教育研究》杂志组稿的核心领域,而且其文章数量相对于其它7个种类所占领域更为多,也更成熟,该领域的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中心领域。种类1、8主要位于第二象限,说明其主题相对松散,对其关注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今后在《教育研究》文献成果质量提升方面还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种类2、3、6主要位于第三象限,说明这3个种类所占的领域内部链接紧密,题目明确,并且有研究机构正在对其展开正规的研究,但在整个研究网络中仍处于边缘。种类6大部分位于战略坐标的第四象限,说明它们所处的主题在整个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重要性较小。种类7不仅横跨四个象限,而且紧紧围绕在战略坐标轴心,说明它所占的领域是《教育研究》发文的重点核心领域,该领域的研究不仅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内容相一致,而且还与《教育研究》“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中“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思路”、“拓展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取向”[22]等内容相一致。此研究结果也被潘黎、王素的研究所验证。四、总结和展望通过上述实例,大家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的使用效果,但是,在使用的具体过程中,还应该值得关注和思考下述问题。  (一)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前要确保对其进行标准化   我们主要针对《教育研究》进行计量分析,因为其风格基本一致,所以在标准化处理关键词方面比较容易处理,但是,如果涉及到多个杂志间的文献关键词处理,就要特别注意对查询到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规范和统一。比如,我们在进行自闭症热点研究时,要将在不同刊物中表达同样含义的关键词“自闭症”与“孤独症”统一为“自闭症”。迟景明和吴琳在研究中,将“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和“职技高校”标准化为“高职院校”,将“高等学校”、“高等院校”、“高校”、“大学”等标准化为“高校”。对关键词的标准化处理,能确保最后量化材料的准确,进而保证最后科学计量的精确、科学。但很多进行科学计量的研究忽视了此问题,导致了其研究结果的科学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二)可以尝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更清晰地展示关键词间的强弱关系   本研究采用的多维尺度虽然可以较好的观察到变量间的关系,但是无法表现他们之间的强弱。要更好的表达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强弱关系,大家以后可以尝试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有的文献称为“社会网”或“网络分析”)是包括测量与调查社会系统中各部分(“点”)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连接”),将其用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分析其关系的模式与特征这一全过程的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23]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得出的三位立体网络图,更能直观地反应各个体(节点)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线段)。在原始图线条密集,不易分析时,还可进行凝聚子群分析,使图的直观性增强,更容易分析理解。[24]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介绍及其软件的下载,国际社会网络分析网(http://www.insna.org/cgi-bin/softdatasearch.cgi)中给出了Construct、Network Genie、ORGAN 1 Social Network Analysis、PARTNER、PermNet、Socilyzer、UCI  NET 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八种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中文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3424.htm)给出了包括上述软件在内的20种软件介绍和链接地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尝试使用。  (三)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和定性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更好解读研究结果   虽然热点知识图谱是采用科学计量法绘制出来的,但是该方法的使用并非完全依赖定量技术,其还依赖于定性分析技术。在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之后,对于各个种类及其所在区域的划分和命名均需要雄厚的专业功底。它就像采用因子分析之后,对于各个因子的命名需要结合专业知识来命名一样。因此,要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需要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够对计量结果进行准确、客观的解读。  (四)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时软件的选取也至关重要   虽然现在国内很多研究者,在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医学等研究领域对中文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的绘制采用了陈朝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软件,但是该软件的优势在于处理外文,尤其是英文文献上,对于中文文献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我们所介绍的Bicomb软件在中文文献的共词分析方面较有优势,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对中文材料进行科学计量研究时更多的采用此软件。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帮助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关键词共词分析法有所了解,同时,也真诚的希望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投入到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计量研究中来!

荀彧

导师问到你关于毕业论文的题目该怎么回答?

常见问题一: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回答前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可以带出一些其它信息量,包括你自身的优势点,这是可吸引导师们眼球的一个加分项。目前整本书阅读逐渐热了起来,虽然很多年以前,叶圣陶老先生就提出过整本书阅读,但没有向现在这么火热。假如毕业论文是有关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以参考下文进行回答:参考回答: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颁布,我们发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了更为系统和具体的要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学习任务群之一出现并贯穿于高中语文课程中,同时现有的阅读教学实践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和教育改革者的先锋人物,他以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许多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独到见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回头重新研究和审视叶圣陶先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及实践探索,这对于我们解决现有的问题尤为重要。常见问题二: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很重要,也是你整篇论文的灵魂了。做学科教学语文的教研,首先得有来自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困惑,要有问题意识。好好想想你论文的研究问题是什么?针对的是什么现实困惑。一个好问题能让整个文章提亮,也会让导师组眼前一亮,一个会思考,有学术敏感度都会在复试中添彩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尽管在语文教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选材、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评价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知道得多而能够实行的却很少。很多学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推荐书目的阶段,缺乏教师在教学层面上的有效指导,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对整本书阅读只存在感性认识,并未深入考虑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常见问题三:做过什么调研工作?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这个问题考察的就是你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专业能力。读书的多或少,有无实践调研的经验就是通过这些了解出来的。至少把你自己论文中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搞清楚,以此为点,向外发散。比如可以把教育学311教育研究方法这块学一下。尽管学科教学语文考的是333,但是学好311教育研究这块对初试复试都有好处。一些院校如西南大学近几年也考察教育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从研究方法来看,不管你的文章是做的量化研究或者质性研究,都得搞清楚这两种研究方法是什么?适用条件有哪些?为什么你这篇文章用的这个方法而不是别的?回答要自圆其说,然后结合你考取院校的导师的特色和偏好,找一两本方法书看看。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我对部分辖区高中实施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实地考察。采用了如下的研究方法:

食灵

教育专业硕士-小学教育 985、211师范院校报考解析

教育专业硕士-小学教育 985、211师范院校报考解析必尚教育之前给大家介绍过教育专业硕士的专业设置大概分为小学教育、学科教育、教育管理以及科学与技术教育等十几类,在这些专业中,包容性最强的专业就数小学教育。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院校有很多,可以分为“985、211师范院校”、“211综合院校”、“省(直辖市)属师范院校”、“其它师范院校”和“其它综合院校”六种类型。今天必尚考研就先介绍大家最关注的“985、211师范院校”。一、985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是学科评级最高的师范院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区分方向,考察的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参照教育部统一大纲有针对性考察,专业课二是901教育实践与方法,学校不指定参考书籍。二、211师范院校1、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评级为A,简称“南师大”,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师大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区分方向,考察的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参照教育部统一大纲有针对性考察,专业课二是925小学课程与教学,学校指定参考书籍是刘树仁的《小学教学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评级为A-,简称"陕师大",坐落在古城西安,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陕师大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区分方向,考察的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与学硕专业课一311考试大纲几乎一致,在复习备考时可以根据311大纲学习,专业课二是902课程与教学论,学校指定参考书籍是张立昌的《课程与教学论》,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3、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的学科评级为A-,简称西大,坐落于山城重庆,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西大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西南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区分方向,考察的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学校指定参考书籍是朱德全的《教育研究方法》,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唐智松的《教育原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专业课二是904心理学基础,学校指定参考书籍是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蔡笑岳的《心理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优秀的一线小学教师,对学科背景的要求不多,高校会根据自身发展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入学后给学生制定的培养计划也不相同,但最终研究生在毕业后有机会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经常成为考研学子的首选,上述这些优秀的院校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哦。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