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一)一、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教育科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提高教育质量3、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4、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在当前,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逐渐趋向一致。”教育科研的过程:理论构思——获得事实经验——对事实经验整理概括——广泛应用,进一步提炼——建立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一)四种研究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4.理论研究水平(二)基本类型1.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2.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一)确定研究课题1、研究课题的特征(1)属教育科学领域和问题,问题的解决能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2)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3)有明确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4)要有解决的可能性。2、选题原则(1)需要原则(2)新颖原则(3)可行性原则3、选题步骤(1)确定范围,根据兴趣和教育实践需要。(2)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3)论证课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是否适宜作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讨论:下面题目是否适宜作课题,为什么?例1:某某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例2:如何解决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例3:重复练习对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例4:全省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例5: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例6:如何评价义务教育的质量?例7:多少学业负担对小学生是合适的?4、发现问题——教育科研课题孕育的起点A.问题的来源从教育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提出问题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中寻找问题从教育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寻找问题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信息中提出问题B.发现问题的策略大胆怀疑变换思考的角度类比和移植C.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一是要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并经常关注教育科研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二是要有不满于现状、勤于思考、追求变革的意识总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能否确定一个有创见有意义的问题,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将起积极作用。因此,选定课题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认真对待。(二)设计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总体谋划,为课题研究和论证提供评价的依据,以及全面的、系统的工作程序。1、课题的表述主要是揭示课题的论点,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求题目能明确地表述出研究内容、课题任务和科研方法。如:《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验研究》。2、课题的背景与目的意义的阐述指课题的内外原因及要达到的目标、研究的宗旨及社会价值、理论价值等。3、课题研究的范围与对象所谓研究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区域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对象范围、时间范围。所谓研究对象,一种是教育中的问题,如学生主体性问题研究;一种是教育中的事件,如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一种是教学中的具体对象,如学生、教师4、课题研究中的假设与概念界定一个好的假设,在内容与表达上应达到四条标准(1)以陈述的方式表达(2)一个假设一般只能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是有待检验的,而且必须是可以检验的。(4)假设应全面反映课题所涉及的的变量的不同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5、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教学研究广泛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总结、比较、文献等研究方法。怎样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二)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1、必要性。教育要创新,观念要创新,知识要创新,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创新的能力呢?由于教育与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就使得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且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2、可能性。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教师拥有研究机会。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局外人,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景的最佳人选。总之,迫切要求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研究者。丰富的研究机会,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3、特质性我们倡导的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具体来说,有一个目的、两种需要、三股力量、四条原则。<1>、一个目的教育科研的目的来自于研究的课题。课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理论,二是来自实际。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实际,教育实践中有着教师所需要的取之不竭的课题,当然,即使来自实际的课题,必需要学习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吸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2>、两种需要教育科研要适应两个需要:一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符合我国亟待更新、转变的教育观念的需要。针对这两个需要,教师应先阅读有关论著,掌握材料,写好文献综述,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为研究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提出问题研究,为提出假设提供经验和依据。再根据自己的思路汇综而成。<3>、三种力量课题的成功,要依靠“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教育科研课题正是由这三股力量推动的结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课题更须体现这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能主动、自愿地参与,有甘于吃苦、甘于寂寞、勤于研究、勤于探索的精神。<4>、四种原则一是客观性。它要求在实验研究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系统性。既包括课题,又包括研究方法,都要按照系统、整体的观点,切实掌握好每一具体研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三是优化性。教育科研是讲究效果和质量的,通过实验而使教育教学优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不平衡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要承认学生在智力与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鼓励冒尖、允许落后”;针对学生在不同活动上表现出不同的最佳智力与能力水平,在制定方案上要做到有的放矢。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应关注的问题1、要重视过程。因为,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展现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特点是“教中研”。包括接受既成的科研理论成果,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在教学中自觉地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自我探索、监控、评价,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2、要注重应用。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3、要遵循的原则。我们往往忽视了课题研究的需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能性、兴趣性等,在实施过程中感到很茫然,甚至束手无策,应该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课题研究不是花瓶来装扮美丽。三、如何申报立项科研课题课题申请采取随时受理,定期评审的办法,一般每年集中审批一次,也可两年一次或一年两次。申报时间由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办的文件通知,教研室统一布置课题申报,单位、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项目申请,填写申请书一式三份,并由所在的教育科研机构组织力量予以初步论证。申报人所在单位对课题审核同意后,承担名誉担保,并在课题批准后提供条件与方便。然后报上级审批,在立项后进行开题研究。四、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一>怎样选题课题即研究项目。科研课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过程,包括选择课题、制订计划、实施活动、分析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论文五个步骤。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贝尔纳说:“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1、选题的基础原则一是实用。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着眼于未来。二是新颖。有新意、有新知、能言人之所未言。三是可行。是否有研究的可能,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四是科学。必须具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2、选题的一般步骤:(1)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提出问题;(2)拟写课题的研究方案;(3)课题确立,提出申请,填报项目议定书;(4)开题论证。3、选题的具体方法(1)根据形势需要同步选题,可参考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提供的课题选题指南,要注意切合自己的实际因为这些课题都比较空泛,不够具体,不太适合教师去研究。(2)随机性选择课题。有些学校从出版社、高校研究机构选题。(3)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提出选题。(4)分解子课题。承担子课题的研究,但缺少独创性。4、选题应注意的问题(1)课题大小要适度,开始宜小一点,逐步再扩大。(2)研究的问题要明确,要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3)选题要扬长避短,紧密结合本职工作,联系教学实际。(4)注意提高研究者的素质,研究策略、方法多样。<二>、课题的前期论证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明确研究方向、周详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要完成以下几个要素,它们分别是: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 <<在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其中主题词“课堂教学”,定语“在新理念下”和“语文”,技术说明“评价”,名称醒目,准确,一目了然。2、目的的论证。 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4、基础论证 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主要著作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例如:(1)人员结构。(2)课题成员中有承担过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有的已结题,有的正在研究中,有的准备结题,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策略。(3)成员都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有的自制课件,有的可以制作网页,有的还可以查找资料、分析整理、存储相关信息,还可以自行制作录象课。(4)我区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负责人及各学校校长一贯重视教科研,倡导“科研兴校”的理念,必要的经费可以保证。(5)请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及教科所领导、专家给予课题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三>内容设计 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四>步骤设计 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五>、方法设计 1、课题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座谈会、实验法、问卷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模拟法、案例法。2、着重介绍课题实验中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考察事物现象的方法。所谓“自然状态”就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对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的选择。观察的步骤为:(1)观察准备。明确目的、对象、制订计划,作好物质准备;(2)进行实际观察。要选好时间、场合、位置、角度,选用多种途径;(3)记录和整理观察材料。应用观察法应注意:(1)边观察边思考;(2)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3)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大胆质疑,要坚持不懈,不畏劳苦,要坚持长期观察、锲而不舍,要有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2)调查法调查研究是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者通过有计划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数据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最佳方法。精心设计的标准问卷可以从不同的研究对象那里获得具有同样形式的数据。(3)访谈法访谈法又叫谈话法,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内容分为:事实调查、征询意见、了解个体内心世界。访谈要掌握技巧,访谈者要持“虚心请教”的态度,平等讨论的方式,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态,要掌握发问的艺术,采用直接法、间接法或迂回法。(4)座谈会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向群众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是与会者人多,又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印证。不足之处是易受人事关系影响,出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的情况。开好座谈会要由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同志主持,注意启发引导,事先有提纲、主题集中,与会者有准备,同时人不宜多,最好采用讨论式,兼用问答式。(5)测验法通过考查的方式去测定某些研究现象的方法。命题要力求标准、规范。要消除测验对象的疑虑心理,提高测验效果,评判要公正,分析解释要准确。(6)问卷法调查者用文字提出需要调查的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提供书面答案的方法。其优点是费时少、调查面广、适用于不愿披露姓名的人,或不愿面对面交谈的人,方法灵活,便于统计、整理,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整体趋势。(7)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探究,它通过对已存在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有一句老话:历史是惊人的相似。或许正因为这点培根才说:“史鉴使人明智”,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过去已经发生的一切事件中汲取经验,理解现实,合理实践。历史研究的记录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书面记录,如书籍、报纸、期刊、日记、信件、文稿、会议记录等等;二是遗迹、或遗骸。(8)实验法真实世界中事物太复杂了,个中许多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我们的思维无法穷尽。为此,我们往往采用简约的方法,简化问题、简化事物的影响因素,利用仪器、设备等等人为的方式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以期获得科学性事实,进而研究客观事物规律。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你已经在深入地思考你所研究的问题了,往往一个看来简单的实验,或许就一剑封喉,有效地探明了某些自然规律。(9)模拟法模拟法现在开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不仅数学模拟方法,就连物理模拟方法也运用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工具。(10)案例法案例法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包含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的方法。<六>成果设计 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学案例集、讨论稿、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研讨课、实验观摩、实验小结、论文、个案分析、电脑光盘等。总之,以上所述内容落实到课题项目申请书上,那么你所负责的课题研究就迈开成功的、坚实地一步。<七>文档撰写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研究记录 调查记录 实验记录 1、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能,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开题报告的内容有:(1)课题研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2)课题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的特定对象是什么?(3)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研究,我们试图要实现什么?(4)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5)课题研究的方法:我们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6)课题研究的计划: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尤其是你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7)课题需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用什么方法等。(8)课题成员的分工: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9)课题预期的成果:你的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报告,还是其他?(10)导师的建议2、研究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研究,我们就可以“修成正果了”。这可是很重要的环节,因为研究报告一方面是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并用书面形式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大家通过报告知道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了解你的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撰写研究报告也是如此。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设计报告等四种形式。 3、研究记录为什么要写研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脑子不可能记住那么多事情。所以,每次活动后,我们最好马上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事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而且,良好的记录能使我们理清思路,知道这次研究究竟做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方向如何?应该如何做得更好?4、调查记录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是实验方法,建议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记录表。调查研究计划表包括:课题名称;调查目的、意义;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地点;调查方法与手段;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5、实验记录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是实验方法,你应该根据你的观察和最初的资料分析做出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你对所研究的问题的一种尝试性的回答。然后,设计实验以验证你所提出的假设。那么最好每次实验都有实验记录。五、怎样设计实施方案和计划。确定了实验课题,规定了研究任务和实验目的后,就要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提出总体规划,实验方案包括:(1)实验题目。它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题目与研究内容和课题任务相符,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笼统、太概念化,一个恰当的题目可以提示课题的方向,也可以提示课题的论点;(2)问题的提出与构想。实验的假说就是实验设想是对解决问题提出的预想的答案,它是确立课题研究任务,研究目的的依据;(3)实验目的与操作。说明实验准备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要明确操作程序,使思路具体、明确;(4)实验的指导思想;(5)实验对象;(6)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7)实验统计与评价;(8)建立必要的制度;(9)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六、怎样搜集整理资料资料是人类思想、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音像、方案材料的总称。在教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是研究的主体阶段,也是研究的起点,并贯穿研究的全过程。1、资料分类搜集起来的杂乱无章的材料经过分类处理才能系统化。包括:研究课题需要哪些主题的材料,材料的逻辑顺序、使用顺序、出处、使用价值,哪些为纲、哪些为目等。之后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应分门别类,依次排列,并将分类和系统化了的材料科学地保管起来,以备应用。2、搜集资料。1)逆时性。搜集材料时首先要重视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越是近期的、现时的材料、信息就越新,适用性就越大。逆时性原则,就是在时间上使用倒查法,沿时间的航标获取最新的东西。2)选择性。搜集资料要精选精用,把材料的选择限制在课题所必须的范围内,选取必需的资料。如今年合肥市评定职称就简化了一些材料。3)直接性。为了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应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尽量避免转手资料,以求去伪存真。4)比较性。搜集资料要重点搜集为自己课题研究所需的观点与事实的材料,同时,也要拓宽思路,了解和掌握那些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对立的资料,这样,才能全面的比较研究、对照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搜集资料的方法:(1)通过检索性工具书,通过书目、文献、索引搜集。(2)通过参考性与资料性工具书。(3)通过文献资料与情况资料。(4)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的活动原始材料。4、材料记录要求(1)资料索引。包括什么资料、出处、资料的基本情况等。(2)资料内容。包括思想、观点、事实、依据以及自己的评语、意见、受到的启发、点评等。记录要便于分类、排列和查找;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具体明确。5、材料的整理。为了便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把搜集来的材料根据研究任务和材料的不同性质,采用核对数据,挑选淘汰、汇总统计加工的办法进行整理。6、分析材料方法逻辑分析方法。将丰富的现象材料,经过思维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七、给教师在做课题研究的建议1、找准方向教学课题研究怎样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新课程理念。2、讲究科学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3、注重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4、加强合作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协调合作。5、大力推广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总之,学校教师搞课题热情高但欠缺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表现出对专家的强烈渴望;科研专家的研究缺乏实践环节,急待直面学校实践。所以教师与专家、学校与研究机构相结合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必经之路。 八、怎样申请结题、验收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单位向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索要并填写《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申请书》,接受由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及其委托管理机构组织的成果鉴定或结题验收。课题负责人填写结题申请书。具体程序:1、打报告申请省级专家验收,专家成员5—7人组成,省级专家至少一名。2、准备验收材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各种原始材料,分类装订成册。3、验收内容:1)对课题的评价,看选题有无实用、推广价值,论证是否充分。2)对研究设计的评价,看过程是否合理、方法和内容是否恰当。3)对资料的评价,是决定结论的正确的因素,要具备充分性、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4)对研究结论的评价,程序为:(1)宣读报告、(2)听取主持人汇报、(3)专家提问、答辩,(4)专家反馈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知识领域浩如烟海,但研究的情景就在你的身边,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愉快教学、不断思考、轻松研究,定能取得丰硕成果。【以上内容由网上搜索而来,由阳光教研整合,各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作者致谢!文章部分内容由截图软件得到,可能不够清晰,若喜欢该资源请向作者或出版者购买,摘录、转载,是想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做点事,仅此而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为帮助广大一线老师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提高撰写课题申请书的能力,特组织本训练营,有意申报课题的老师可自愿报名参加。一、培训对象大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研员、教育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二、培训方式本次培训的方式为线上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需在指定时间登陆指定软件(待定)参加培训,培训以讲课与交流相结合,主要环节包括老师讲、老师课上指导、师生课上交流、学生课后习作等环节。三、培训内容和日程安排备注:课时安排可能调整,可协商,内容不减,每次课时间不一定满3小时,与学员多少正相关。四、培训师资孙涛,副研究员。著作:1、《实用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指南》;3、《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申报》;4、《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南》(待出版)。五、收费标准及赠品因课程安排中包含交流讨论环节,故收费标准定为每人1000元/人。可开发票,建议争取学校经费支持。赠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申报》图书1本,赠送网易云课堂在线课程《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和《教育科研课题申请书撰写课程》。六、申报要求有意参加培训的老师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主持过教育科研课题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其他人课题;(2)独立撰写过课题申请书;(3)有宽松的时间学习(不缺课),节假日不上课。七、报名方式和截止时间添加孙涛老师微信15199115258报名,备注“课题培训报名”。首期培训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9月15日。
一、调查法调查法(Survey)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做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是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从抽样的人群中获得他们的特征、经历和观点等资料,以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日常生活中调查方法的应用很多,主要表现在国家的人口普查、公司的市场调研、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等等。调查法不同于前四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他的主要途径是邮寄问卷、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文献调查、观察法等。调查法的特点是运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或针对总体的所有个体,采取问卷调查或登记表的方法收集资料,并在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把调查结论推论到样本所在的总体。[1]二、调查的内容一般而言,调查问卷所收集的信息主要是行为和态度两种,具体分为有六种类型:①当前行为②过去行为③对承担义务较大的问题的态度④对承担义务较小的问题的态度⑤未来的行为⑥未来的态度。[2]测量的态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个体想知道或相信关于主题的什么内容;个体对主题的感觉如何,或者它如何被评价;个体将会根据这个态度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测量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关的概念:回答者做过或没做过,行动发生的地点,行为的时间安排,行为的频率或坚持性。[3]三、实施调查法的流程实施调查法研究的步骤主要有:1、计划在计划阶段,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问题与目标,将研究问题细化分为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有待验证的研究假设。这包括确定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进行文献检阅、制定调查设计。2、选择样本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的目标人群,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从中抽取研究样本。确定本研究的总体是哪些人群,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抽样设计,按照抽样设计进行抽样,确定研究对象。3、设计问卷和访谈题目设计调查问卷,认真构思和设计调查问卷。编制问卷题目,这主要是使用问卷法的常用量表。问卷的设计需要根据预期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设计,如果前期不考虑分析方法,则可能当数据收集回来之后造成无法分析的困境。当完成了设计问卷和访谈题目的编制之后,请同领域的专家帮助修正题目。4、试调查试调查可以改掉潜在的隐患。在正式进行调查之前,应该抽取部分调查对象进行测试,针对预测中反映出来的问卷和访谈中的问题,及时修订。使用他人的问题需要注意不可以拿来就用,因为即便对使用者说这个问卷没有问题,不代表研究者使用也不会出现问题。5、正式调查对于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研究者首先需要培训课题组成员,进行针对该研究的问卷、访谈的相关培训。进入正式调查后,研究者进行发放问卷、实施访谈、测验或观察等。注意收回问卷。6、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对问卷、访谈的资料进行编码,录入计算机并通过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应对个体的题目和群体的题目分别进行分析。7、解释研究结果并撰写报告。调查结果通常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这些表格包括一般的描述性信息。重要的是分析和随后的结果报告要与研究的问题相符合。任何适当的分析和随后的报告都要切合于调查的目的。[4]四、调查法的优点与缺点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基本研究方法。所以它能够充分发挥几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克服各种研究方法的缺点。调查法易于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的效率比较高,而且调查法较为经济,可以花费较少的费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来完成大量数据的收集工作。调查法的缺点在于它为了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研究数据,难免研究数据的深度和细节不够,调查的主体内容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专项调查的价值。调查法容易得到不实的数据,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受访者影响大,被测试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对问题作出虚假或错误的回答,不合作的态度会降低研究效度。五、调查法范例Jeremy V. Ernst和Johnny J. Moye在《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春季版)上发表的论文《Social Adjustment of At-Risk Technology Ecation Students》,这篇论文主要使用了调查法,下述是文章结果分析的一部分:此外,研究人员逐项分析沃克-麦康奈尔规模的社会能力与学校适应的偏好项目。这些补充的z测试允许识别处境危险和处境正常的技术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虽然绝大多数处境危险学生的偏好项目项被确定为显著高于处境正常的人群,53个项目中的15、16、17、18、22和23的项目却不是这样。表3列出了53个沃克-麦康奈尔规模项目的六个,这六个项目通过z-检验检验发现处境危险学生的偏好项目项并未显著高于处境正常的人群。表3 处境正常和处境危险的沃克-麦康奈尔无显著差异的偏好项内容来自孙涛老师的《实用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1] [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276
1精准选题是教学研究的切入点选题是教学研究的起点,是教学研究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体育教师应有目的、有重点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全面、深入地发现和挖掘课堂教、学、练、赛、戏、评、纠的难点、疑点,从课堂教学中的小故事(情境)、小现象、小问题、小困惑入手,建立自己的“问题库”。小题大做,先易后难,突出选题的新颖性、科学性、可行性。例如,从教材解读、搭配、设计、流程、组织、教法、手段等入手;从队形设计与队伍调动、讲解与示范到教学节奏、分组、分层、密度、学练负荷、场地、器材搭配等着眼;从学练帮助与保护、教学纠错的方法与时机到教学技术细节改进与提高、教学骨干培养与使用、教学游戏与比赛、教学应急、德育渗透、师生互动等着力;从教学展示、提示的时机与运用,批评与表扬、教学评价等到目标达成,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集体纠正与个别辅导,教学衔接与过渡,学练效果等各环节的优点、缺点作为研究的突破点和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题,然后开展具体研究。例如,笔者根据体质健康数据分析发现,笔者执教的班级中的女生在50m跑、立定跳远、800m跑等项目上相对其他同年级学生的成绩差距较大,于是笔者决定以改进女生体质健康素质水平为重点,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课课练”分组循环教学实验,探求有效地提高女生相关成绩的途径和方法。同样,面对新生,体育教师可以进行新生广播体操教学实验、武术基本功组合教学实验、趣味性跳绳练习研究,秋冬季进行耐久跑趣味性研究等服务于教学需要。2精心策划是教学研究的保障点选题确定后,要高度重视研究计划的制订,要遵循“发现问题(诊断、分析原因)——确定问题(主题)——收集资料-实施研究(研究计划、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措施、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总结、提升-指导实践”的研究步骤,即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精心制订研究的方案。例如,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课课练分组循环练习(所授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与国内或本地区水平的差距;学生技术、身体素质差距;小场地、多班级的实际;提高学练效果,提高技术、素质水平);明确研究重点、难点、方法,细化研究步骤(即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研究过程、注意事项等要详细、周到地进行列表或文字说明,确保行动研究的阶段性、导向性、针对性;明确怎么进行分组或分层(分组循环的班、人数、人员,分组分层的原则、标准,对学生技术、身体素质的测试原则、规格,测试、评价标准);分组的依据(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制订分组循环学练研究的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标准。此外,研究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当地修正研究方案,力求研究过程、研究效果最佳化。3扎实过程是教学研究的关键点从课题的选题、开题、实际操作直至结题,每个阶段研究者都需要严肃对待,一丝不苟地按照研究方案严格操作。例如,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的功能特点和优劣之处才能对症下药地选择好适合自身研究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与评价法及统计法等。体育教师要在平时注重资料的积累,把学、练、赛、测、纠、评、负荷的次数、强度、密度等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掌握第一手、原始的数据,供后面的统计、分析所用。例如,分组循环练习时,需要把分组的原则与要求进行说明,对学练活动中有调整的内容、量和强度、练习效果、学生反馈意见、教师感悟等也要详尽记录。对教师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措施,教师总结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学生学习行为改善、态度的转化、学练成绩的提高,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的改观以及调查问卷、学生反馈意见书等也要详细记录。例如,一物多用(如一栏多用、一纸多用、一轮多用、一袋多用、一绳多用、一圈多用、一毽多用)研究中,教师要善于把器材的运用方法、手段、形式、学练的量与强度、适用条件等如实、准确地进行记录,并对学练过程、效果、不足、改进建议等进行实时整理、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服务。4深刻剖析是教学研究的着力点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将研究过程中的内容、方法、手段、数据、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并以表格、图表、插图等形式来客观分析或直观地呈现研究结果。换而言之,就是通过回顾研究的全过程,对实验数据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归纳,将大量资料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经验,力求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得出较为真实、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通过对比实验,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常态班)实验前后的技术、素质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是否具有显著性效果,深入分析研究是否解决了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与前人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哪些新发现,哪些问题依旧需要加深研究等。同时,辅之以问卷调查法,了解、掌握实验前后学生在学练态度、意识、习惯、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反思研究过程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研究的实施步骤和环节有没有纰漏,在下一循环中如何优化,进而提炼新的问题进行下一步计划,使研究成为一种螺旋上升的常态性研究活动。
一般而言,一项课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选题阶段、研究阶段和结项阶段。显然,选题阶段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始阶段,我们认为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选题合适与否,将会直接决定课题研究工作的成败。近期,对部分学校一线教师的课题选题情况进行了了解,我们发现广大一线教师的选题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大多数教师能够立足课堂、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进行选题,这是令人欣喜的良好现象。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部分一线教师的选题工作比较盲目和茫然,并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这将会直接影响了选题工作的开展。在课题申报书中,我们认为其最为关键的部分是“研究背景”,尤其是微观背景,即课题组成员或老师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基本上能够看出该课题的问题是否明确、聚焦,也能够看出课题的方向、大小与思路等等。也就是说,“微观背景”这部分内容是选题的核心,当然这也决定了选题的质量。下面,我们对前期部分一线教师在选题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中小学一线教师选题过程中的常见10个“雷区”,希望对我们今后的选题工作有所启示(说明:文中所选课题案例,均来自于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我们在此仅作为学术交流活动。如给课题本人带来不便,敬请谅解):“雷区”之一:无病呻吟课题名称:《视频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1.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中广泛应用。特别在疫情期间网络直播课堂使得信息化、多媒体化的教学被更多的应用到教学当中,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尤为突出。地理课堂在网络多媒体的辅助下,在解答抽象理论,贴近学生生活,多角度增加课堂体验,提高课堂趣味性等方面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而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视频资源的来源和选择尤其广泛,各种媒体视频和视频媒介层出不穷,如专业课程、科普纪录片、时事新闻、影视娱乐等等纷繁复杂,其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非教育性,如何选择、整合和使用视频资源,使视频资源与地理教学有效融合,在地理课堂中发挥高效的作用成为本次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老胡观点:我们经常说:“课题即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课题一般都是来自于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也是课题研究的起点或原点。但我们发现,该课题研究背景中,课题负责人并没有提出自己或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无病呻吟”。这样的课题,我们一般认为就是假课题。 “雷区”之二:问题难产XX老师:XX您好,您这会儿有时间吗,我能请教您几个问题吗?我:中。XX老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备考研究》,这是我们课题组拟定的一个课题名称,我觉得不合适,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修改。我:遇到的问题是什么?XX老师:我个人认为这个课题指向不明。我们想要研究的是怎样在专题复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这两个核心素养。我:你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XX老师:我们现在感觉专题复习以后,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没有提升很迷茫,感觉问题一大堆。我:问题一大堆,说不清楚吗?XX老师:没有头绪。我:连问题都说不清楚,做啥课题研究啊?老胡观点:这是我与一名一线中小学教师的选题对话。在对话中,我们明显看出该教师感觉“问题一大堆”、“没有头绪”。也就是说,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实实在在的遇到了问题与困惑,但问题究竟是什么?自己却说不清、道不明。显然,这也是我们部分一线教师在选题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即我们部分教师也看到了一些教育教学的问题现象,但如何从这些现象中总结和提炼出问题来,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显然,问题难以总结和表达出来,“问题难产”势必会影响到选题工作。 “雷区”之三:臆想课题我是XX区XX,我在做一个项目,也可以说是一个课题。初步定的题目是:《中医药文化融入小学中高段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看这个题目重点是中医药和项目化学习。其实最早想做的是以美术(香包)为主线,融入其他学科,以中草药为载体的校本课程。那这样目标似乎就不一样了。现在想请您指导指导,课题的目标应该怎样界定更适合传承?传统文化?课程?能力?素养?怎样的点去研究将来才有可能推广?求指导。老胡观点:这是一名教师在选题过程中的困惑,想“求指导”。我们从咨询的内容中不难看出,这是该教师臆想或者想象的课题。也就是说,该教师自己在“臆想”课题,这就是我们部分一线教师选题时经常出现的“奇思妙想”现象。我们认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选题应该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是基于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显然,这个问题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且已经影响或者制约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去研究和解决,而不是臆想出来的“子虚乌有”的课题。 “雷区”之四:贪大求全课题名称:《新冠疫情下初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策略研究》……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学校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相结合、社团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主题班会课程与家校协同共育课程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实现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受疫情的影响,老师和学生现都在家中,在学校的部分方法无法实施。目前,全国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着立德树人的探索。基于以上原因和现状的分析,结合我校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新冠疫情下初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策略研究”,努力探索学科课程与德育课程,线上与线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新途径,通过研究找到适合本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疫情期间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赢新冠防疫战。老胡观点:该课题是对初中学校“立德树人”的途径进行研究,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研究课题。这也是我们部分一线教师选题时经常出现的“贪大求全”现象。也就是说,我们部分教师的选题总是喜欢倾向于“大课题”,希望课题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推广性。但事实上我们发现,这样的“大课题”往往教师是难以驾驭的,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研究结果也最终往往不了了之。我们认为,就一线教师而言,选题要尽量小一点,这样的课题才具有可操作性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雷区”之五:背离政策课题名称:《小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研究背景:……目前在我们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作业布置分为“线上和线下”这两部分。经过半学期的实践最近发现:1.有反应学生写作业太被动提不起来兴趣;2.有反馈书面作业有点“老套”过于死板陈旧;3.还有部分家长不懂英语根本辅导不了;4.或者要求应该多布置点线上作业,少一点线下书面作业;5.也有反映说线上作业久了会对孩子视力不好;6.线上作业多了学生就容易“着急”错误率就会高;7.学生为了好玩而去做线上作业;8.老师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业情况呢......因此如何高效的设计线上+线下作业成了关键,基于此,我想带着这个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做一进步的探索和研究。老胡观点:这是一名小学二年级英语教师主持的课题,是希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作业的设计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该教师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即“有反馈书面作业有点‘老套’”和“少一点线下书面作业”。在这两个问题中,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书面作业”。据了解,2018年8月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显然,二年级的学生留书面作业是违背相关国家政策的。违背国家政策的选题,显然是不合适的。 “雷区”之六:不知所云课题名称:《斯土斯民 立德树人——融合河南乡土历史与“中外历史纲要”的一种探索》一、研究背景立德树人,核心在德。什么是德?受宋明理学带来的儒学心性化的影响,“德”由外在认可转而强调内在圆满。近代中国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交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对“德”的理解——个体化与群体化缺一不可。所以,“德”不仅是外在认可与内在圆满的统一,更是个体化与群体化的统一。“德”的培育,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场景,学校的作用毋庸置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指出教育的真谛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正因为此,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才会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照当下的历史教学,囿于种种原因,如升学的压力,课时的紧张等,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反而成了大而空洞的骨感性总结,缺乏了历史的丰满的细节和张力。课程论专家张华教授甚至认为过去60多年来的我国的教育和社会领域伤害最大的学科就是历史学科。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历史教学的调整来实现新形势新课改下的立德树人的目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河南省作为实施新课改较晚的省份,完全有优势和条件在借鉴其他省份优秀的经验基础上把工作做的更扎实。老胡观点: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懂了是什么意思?或者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反正,我是看了几遍也没有看明白,表述得“云山雾罩”,完全是“不知所云”。 “雷区”之七:依据偏离课题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与学改进策略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一)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该门学科后的期望成就。各学科核心素养既体现本学科能够落实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包括各学科独特的一些核心素养要求,这些素养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各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目前,虽重视核心素养,但对核心素养的落实尤其是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还不够扎实、深入,导致教与学无法更有深度地开展。(二)原因分析综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于课程的前提是确立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各学科核心素养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我校年轻教师居多,虽朝气蓬勃但经验不足,为更好更快地提升教师队伍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对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的巨大作用,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相关实践研究,明确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名称、内涵与表现水平,并引领、指导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升教学质量。老胡观点:这是一所小学教师的课题。在该课题中,提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就目前而言,我们知道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只有高中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颁布了,而初中和小学并没有正式颁布。据了解,目前部分学校的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多是依据已经出台的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及北师大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显然,这个“依据”难以令人信服。因此,课题中提到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哪里来的?而且还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与学”的依据,这样的“依据”靠谱吗?显然,依据偏离,那么课题还怎么开展啊? “雷区”之七:据为己有课题名称:《小学语文中年级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尝试去改革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但文言文教学仍然面临难题。1.教学过程固定刻板。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都套用这样一个程序: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标出生字词,课堂上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和作者生平,逐段分析并翻译课文。这样的套路长此下去,学生便会觉得枯燥无味,课堂上昏昏欲睡,产生对上文言文的厌恶和抗拒的心理。2.教学观念落后陈旧。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理解文义,即完成从文言到白话的转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对字、词、句的讲解细致入微,但对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却没有加以重视。3.教学方法机械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即串讲的模式。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包办,独霸课堂,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方法,课文不是学生看懂的,而是教师讲懂的。4.教师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并且只为教文言文而教文言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依赖参考书,对文本没有做深入的研读,完全依照参考书上的内容来上课没有自己的见解。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不说还清楚的,你说了反而就不懂了。而且教师在上文言文的时候,很少会联系以前的知识,而完全只是为了教文言文。5.学生平时接触到的文言文也不多。中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但是在文言文的学习领域却几乎没有任何经验。三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朗读磕绊、不流畅;理解不深刻,学习效果不好。可以说小学中年级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是一片新的教学领域。针对以上现象,怎样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贴近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增强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如何让中年级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更有效就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老胡观点: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中,课题负责人列出了文言文教学中的五大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把所有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列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自己遇到的问题,也有其他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显然这是把其他教师的问题也都“据为己有”了。事实上,我们教师的研究都是个性化研究,都是基于自己或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不需要也不必要解决他人的问题。换一句话说,他人遇到的问题,也并非就是自己遇到的问题,即使是同样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雷区”之八:概念模糊课题名称:《农村问题学生生成原因及改变策略的研究》(一)研究问题1.宏观意义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 城市化建设需要涌入了大量的农民工, 农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学习生活, 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群体, 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农村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更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孩子的健康更是能够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关注农村问题学生的健康教育,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的。2.现实问题我校在校学生有256人,其中80%的学生属于“隔代教养”,35%的学生属于离异家庭。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受到父母的管教,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低,对孩子过于溺爱,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较差,教师的劝导往往成效不大,师生间甚至出现一些矛盾。我校大多是青年教师,管理思路不够新颖,管理方法欠缺创新,面对频出同样问题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即使老师发现个别孩子出现了异常,家长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认为老师是小题大做,教师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致使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停滞不前。老胡观点:在该课题中,提到了一个概念“问题学生”。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呢?百度百科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而在课题中,仅仅提到的是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较差”。我们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能认为是问题学生,我们一般称之为“学困生”、“潜力生”或者“待优生”。因为问题学生这个概念夸大了学生问题的严重性,属于概念模糊。 雷区”之九:自作主张课题名称:《中职装饰画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初探》……1.研究背景中职美术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足,而项目教学法的出现,使得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改善了传统中职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2.研究现状针对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中还是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绘画的方式,我觉得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来尝试进行改变,那么我所选择的课程就是中职美术基础课程中的装饰画这一门。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开辟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视角。中职课程体系尤为强调项目课程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实施,这开启了中职课程建设的新视角。3.实践意义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挖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美术设计人员和专业美术制作人员。在中职装饰画课程中通过引进“项目教学法”,使得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增强了学生学习基础绘画的积极性,为培养出更多美术人才奠定了基础,而在使用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的内涵、以及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美术教育的实践和探索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为中职美术教育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4.主要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等教育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即对文献(如论文专著,网页资料等)进行检索查阅、分析整理,力图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将大量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此来了解其他专家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项目课程开发、平面设计课程开发、企业项目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等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为基于企业项目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老胡观点:我们发现,该教师的课题论证设计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实践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而某科研部门的课题论证设计内容是这样的:1.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2.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3.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4.主要研究方法;5.研究详细计划。显然,该教师没有按照某科研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填写内容,而是自作主张填写了其它的内容,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一般而言,每一个科研部门的课题论证,都体现了该部门的科研导向和价值取向。因此,每一个科研部门的课题论证设计内容都有所不同。那么,我们一线教师申报某科研部门课题时,就需要按照该科研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填写课题论证的设计内容。“雷区”之十:缺乏土壤课题名称:《小学线上课堂提升学生专注力的策略研究》(一)研究问题(1)宏观意义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教育方面则主要体现为远程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这种课程模式消除了时间与空间所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等差异,让各个地区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时时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当前“新冠”疫情的背景,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线上课程模式更是成为了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课堂是虚拟的,教与学产生了时空分离,没有了传统课堂老师的时时监督,学生自身的自制力成为了影响课堂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自制力较低,如何提升他们在线上教学中的参与度也成了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2)现实问题新冠疫情发生后,所有学生居家进行线上课程学习。以我所任教的郑州某小学语文学科为例,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听一节讲解课本内容的线上视频课程,然后完成相应的线上线下作业。我们班主要使用线上的一起作业平台,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并不高,许多讲过的内容依然做错,作业达到合格以上的学生仅占70%左右。再结合每周一节由我进行的线上语文课程直播,我发现进入直播平台的学生总数仅占85%左右。在连麦互动的过程中,我点名的学生不能及时连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学生在线上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专注力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二)研究内容1.提升小学线上课堂教师了解和把握学情的策略研究。2.提升小学线上课堂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3.提升小学线上课堂课堂监督的策略研究。老胡观点:这是一项关于线上教学的课题,也是一项应景式的课题。目前阶段,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中小学都进行了线上教学活动,这是一次被动的教育改革,显然也是一次暂时性的教学变革。那么,疫情即将结束了,该课题还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吗?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应该植根于肥沃的教学实践土壤中,否则也就无法开展研究。因此,随着疫情的结束,线上教学方式充其量也就是学校教学的一个补充或者延伸,不可能像目前这样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了。那么,该课题随着疫情的结束,可能也就失去了研究的土壤和基础。也就是说,由于线上教学方式的结束,该课题很显然也就没有了教学实践基础,还怎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啊?……结 束 语我们以课题案例的形式,例举了一线中小学教师选题中常见的10个“雷区”。当然还有一些“雷区”,如问题和原因分不清、把疑问句当作问题、研究内容等同于策略、问题不聚焦和不具体等等。显然,这些“雷区”,都是我们在选题过程中应该避免的现象。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选题将会直接决定课题的成败,因此选题时应端正态度,引起重视。其实,我们只要放平心态,认真对待,选题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李镇西认为:“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事实上,李镇西的这句话,我们认为就是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选题重要依据和原则。只要用心,课题就在你我身边。(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本文中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于常立钢,经开区教科室)
12月25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示了《2020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拟立项名单》。经专家评审,并报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领导小组批准,拟确定重点课题45项、青年课题100项和一般课题355项,共计500项。公示具体内容如下:各市教科院(教研院、教研室、教研中心、职教室、教科所)、高等院校科研处(社科处)、厅属各单位:根据《关于组织申报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通知》(鲁教科院函〔2020〕40)要求,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了2020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和评审工作。经专家评审,并报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领导小组批准,拟确定重点课题45项、青年课题100项和一般课题355项,共计500项。现将拟立项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审结果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异议,均不予受理。凡发现课题名称及姓名中有错误者,请及时与省教科院联系修改。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11室;邮编:250002。电话:(0531)55630337,55630307;联系人:黄老师、王老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12月25日
课题就是问题,课题研究就是解决问题,但问题不一定就是课题,只有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能立项为课题。即使不为了立项,那也得有研究价值,否则何必劳民伤财煎熬自己呢?对于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线教师来说,申请课题立项,存在着贪大求全、喜新厌旧的倾向。比如去年以来,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出现一个新词叫“主题审议”,于是乎申报上来的课题名称中十有八九不会缺少“主题审议”。再比如小学语文前些年言必称“语用”。没有“语用”这个关键词的课题几乎杳无踪迹。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一说,教而优则仕获得晋升的学科骨干,往往不愿再做“学科课题”而改为“管理课题”了……应该说,这种现象也不能怪老师,一线老师总是喜欢“跟着感觉走”我想说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自身规律的,一味追逐潮流,那么永远比潮流慢半拍。所谓热点与冷门,也是相对而言的。课题要选热门话题显然不错,但选择冷门话题也是极具价值的。我记得1990年代小学语文思维训练非常热门,一直持续到2001年新课改,之后是人文性,再后来是语用性,现在“深度课堂”又热门起来。何为“深度”,自然就是重视教学中的思维含量,于是乎“高阶思维”出现了。古人说,板凳要做十年冷。我觉得这句话对于教育科研是非常适切的。课题研究就是找准问题、立项课题之后,按部就班地开展研究,一边课堂实践反思,一边读书学习提升,左右开弓,缺一不可。单单课堂实践,埋头耕地,那是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只有辅之于读书培训,才能丰富自身的理论水平,开阔眼界,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见精彩的外部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和学习中,常常能够生发出新的课题来。很多老师常常找不到课题,整日为“研究什么”而烦恼,这是自己没有真正研究自己已经立项的课题造成的。课题立项的时候兴高采烈,之后热度降低,敷衍了事,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结题前夕就产生焦虑,最后草草将课题方案“转变”为结题报告,应付了事。这样的过程除了虚名,别无长处。如果真正研究课题,就会不断冒出新的想法,从而产生新的课题。比如笔者之前说过的《小学语文“自创文本”教学研究》,不是凭空臆想而来的,是笔者看到学校大搞“群文阅读”“绘本阅读”现象,结合自己爱写散文,自然萌生的。“群文阅读”“绘本阅读”引入的都是作家作品,那我为何不可以“我选我”呢?这样一想,课题就来了,而且还有一定的新意。课题成果后来获得了省二等奖,即是证明。话扯远了,回过来讲课题研究的定位。我觉得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还是定位在“小”“实”“新”上比较妥当。所谓“小”,就是课题研究要以微观研究为主,不要追求“高大全”,“高大全”的课题让学校管理者做比较合适。一线教师整天与班级、学生、课堂、学科打交道,科研课题也应该从中而来。比如笔者之前研究过“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用名人名言”这个问题,从引用什么、何时引用两方面思考,这应该是一个小问题,后来论文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一等奖。所谓“实”,就是要研究真问题,研究与不研究对课题组长来说,前后是实实在在不一样的,不能说会脱胎换骨,至少也要产生茅塞顿开之感。我曾经发现过一个现象,有老师拿一篇已经获了奖的论文,改写成一个课题方案,自以为瞒天过海,但结果还是逃不出评审专家的火眼金睛。就算侥幸立项,那也是本末倒置,于己于校都没有好处。所谓“新”,就算课题研究要具有一定的新意,或者说创新性、前瞻性。这似乎与前文谈的热门、冷门相悖,其实不然。人说太阳照常升起,但同时它每天又都是新的。课题研究也是这样,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可能都是你创造的,所以做好课题研究综述十分必要(这个话题另文阐述),但至少有一条是你贡献的,如果你在课题中提出的解决策略全部是别人的,那就是变相抄袭了。
6月中旬,国家级课题“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精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实验学校子课题开题暨中期成果汇报会于江西南昌圆满落幕,会议由江西风向标教育主办。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案例研究》的研究学校,柳州二中运行该项目已经历经半年的时间,根据课题的实施方案以及进程进行了中期成果汇报。柳州二中的粟丽妮老师作为课题代表,在中期成果汇报会上做出了成果汇报。粟老师对课题开题半年以来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选题、分工、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预期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教师个体的思考和教师群体的合作、交流、互助,最终形成成果,并运用这一成果指导实践教学,成功将课题做“精”做“活”!粟老师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课题实践,根据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研究方向,课题组对于课题在达成方向上做出了相应统筹规划,做到以课程建设为动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教师发展为目的。而在教学目标上,结合学校的教学常规以及多次会议讨论,加之学校邀请的政府教学督导专家与风向标教育专家组为课型研究做点评和指导,为后阶段的研究明确了方向,最终将课题研究目标定为:1、借助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手段,精准地找到学生学习的困难,准确把握学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校“三精教学”策略,立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及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服务,让课堂教学把握的更加精准有实效。2、探索基于数学学科“数据分析----诊断教学----实施改进”数据使用途径。形成基于问题改进的教研策划,改进学教方式。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促进精准教学模式创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在课题的主要内容方向上,课题组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研究”、“精准打造并优化四种课型的研究”及“如何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研究”等三大方面为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专委会主任罗志刚,课题负责人、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杨现民,对相关课题的完成情况作了全面、深入的点评。杨院长首先肯定了柳州二中的课题研究成果,并称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并对接下来工作提出了意见,杨院长说:“既然是一个案例研究的课题,从教育研究方法上来说,是有一个规范的方法的,接下来就是去规范,去做深度的案例分析,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论文成果能够见刊。”“此次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路线清晰,对四种传统课型的诊断成效显著,这离不开每位课题成员的努力以及学校方面的重视”罗主任说到,“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分层教学,要规避应试提分的题海战术、应对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矛盾、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应对如何匹配等多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柳州二中攻克的难点。”本次报告会气氛热烈,效果显著,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明晰课题实施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我们相信在各级专家的科学引领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案例研究》课题一定会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一、观察法观察法(Observation)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对象进行考察和描述以获取事实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是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有关资料。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法不同于漫无目的的一般的观察,它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严格的观察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严格的研究程序,利用人体感官来和现代高科技手段来进行严谨的客观的观察和记录。观察一般可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与式观察需要研究者介入观察现场,这容易对研究客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二、运用观察法的流程观察法并不是简单的看,更不是漫无目的的观察,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需要使用科学的流程。这样的研究结果才具有说服力。1、界定研究变量并进行编码当决定使用观察法后,就应该确定观察哪些方面,即观察研究的变量是什么。研究的变量类型可以是:(1)事件发生的频次,比如一堂课内教师提问的次数;(2)指定时间点发生的事件,比如以每30秒为一个事件间隔,在第30、60秒的时候发生的事件;(3)事件的持续期,比如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时间的长短;(4)抽样的个别人的特别观察,对于某个事先抽样的某个学生进行特别观察。希洛卡佐·萨卡古切在对日本大学怎样教授英语语言的一项研究中,他使用了下述观察变量列表(Observation Schele)。日本大学的英语课研究中使用的观察变量量表[1]上述量表决定了研究者需要对课堂上的哪些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量表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同样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活动,系统地记录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瞬间,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研究者按照弗兰德斯的程序对每节课以3秒钟为一个间隔,对上述25种行为进行记录。则他针对60分钟的一节课就需要进行1200次编码。可以看出观察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2、记录观察内容研究者在观察开始之后就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由于事件往往发生得很快,研究者往往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记录观察内容的特征,这就需要借助录像设备来辅助研究者完成记录工作。研究者主要需要记录的事项包括特定事件的持续时间、频次计算、间隔和继续。3、整理和分析观察内容研究者结束观察后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整理和分析观察内容数据。所有的经过特定编码之后的数据都将用来分析研究对象。三、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观察法的优点在于观察法可以获得比问卷和访谈更准确的数据,弥补问卷和访谈的缺陷。观察法不依赖于受访者的言语意思表达,二是观察法所获得的数据是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是被观察对象现实生活、学习中正在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行为表现,资料可靠性高,是通过研究者的双眼去观察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当研究者无法获得问卷和访谈的机会或问卷和访谈的所得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的时候,观察法就可以充当主要数据资料。三是观察法比较灵活,能较长时间在不同地点观察同一个人和同一种情境。观察法也具有一些的缺点。但是运用观察法往往改变了被观察的情境,比如当一个观察者进入教室后,师生的日常行为都可能发生改变,这使得观察的必然效果失真。应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采取在正式进入观察教室之前,提前一段时间长期进入观察教室,使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这样的情境,逐渐表现出他们的日常行为之后再进行观察。通过在教室的加装视频监控设备进行观察也是一个避免影响观察效果的办法。观察法比问卷法和访谈法都较为费时费力,需要研究者亲身观察一段时间才能获得较为可靠的数据。四、观察法范例山东师范大学张文新、张福建《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采用行为取样的方法,对242名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为期10天的现场观察,共获得有效行为样本339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班和大班幼儿攻击同性同伴的次数显著多于攻击异性同伴;(2)引起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各种起因的次数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各种起因的次数在三个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上的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3),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大班儿童的故意性攻击多于工具性攻击。该论文的在研究结果部分是这样论述的:2.攻击者与攻击对象性别关系的年龄变化在观察获得的339件攻击行为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儿童攻击同性别同伴和异性同伴的次数分布见表2。对儿童攻击同性别和异性同伴次数的2*2(攻击者性别*被攻击者性别)的列联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儿童攻击同性别同伴和异性同伴的次数存在极显著差异(X2=12.5819,df=l,P<.001)。为了考察是否三个年龄组幼儿的攻击行为都存在这种差异,又分别对每一个年龄组进行了列联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幼儿园小班儿童攻击同性别同伴和异性同伴的次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306,df=1,P>.05);中班儿童攻击同性别同伴和异性同伴的次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0.5744,df=l,P<.05);大班儿童攻击同性别同伴和异性同伴的次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X2=24.2797,df=l,P<.0001)。表2 攻击对象性别的次数分布内容来自孙涛老师的《实用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1] [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276
>begin--> 根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申报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通知》(鲁教科院函〔2020〕40号)要求,我市组织专家对各单位申报的82项课题进行了评审。经评审,共评出40项课题拟推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将拟推荐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2020年11月17日至11月23日)。公示期间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请书面向淄博市教学研究室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及有效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否则不予受理。联系电话:2229826 2229828联系地址:淄博市直机关第二综合办公楼903室 附件:2020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市级拟推荐名单公示(排名不分先后)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2020年11月17日【来源: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