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新通知,论文将不再是研究生毕业唯一标准,幸福来的太突然鹿鸣

教育部新通知,论文将不再是研究生毕业唯一标准,幸福来的太突然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毕业后都选择考研,甚至很多人“一战”不成,就选择,“二战”“三战”,总之是一定要考上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考研热潮空前高涨,考研上岸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不仅在考研之前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在研究生期间也需要认真学习不断进步,不然论文不通过,真的会毕不了业的。对此很多考研人真的十分头疼,如果想要自己的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那就意味论文需要很高的一个质量,如果写不出来怎么办呢?毕竟论文难度之大,很多研究生还没毕业就已经秃了,最令人感到忧伤的是,变秃了也没有变强。这种情况下,很多写不出来的人除了“东拼西凑”然后一遍一遍的去查重,还有很多人直接请抢手代写,讲真,这样的论文真的毫无意义可言,而且对个人成长也没什么帮助。教育部新通知,论文将不再是研究生毕业重要标准教育部发出声明称,研究生的毕业标准不会以论文为重了,是否在一些学术性期刊发表自己的论文,也不再是硕士学位授予唯一的标准,对于研究生们的评价应更加多元化,校方不能以期刊自身来去评定论文的质量。对此研究生们都表示幸福真的来得太突然了,这样一来在读研究生期间自己学习充实的时间就更多了,比起学术性论文的写作,更多时间可以花在实操上,对以后就业好处更大。新手小白将如何准备考研?先想好你到底要不要考研?如果你已经多次出现考研的想法,那就去考吧!但你如果觉得别人都考了,那我也去试试?这种试试的想法可以打住,因为这注定你不会认真学习对待,你想要考研可能是因为对目前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或者不想找工作等原因,其实都可以总结为:对现状不满,而考研,就是最后一次快速改变现状的机会。怎么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如果是从学校层面上看,“三好”学校最难考,即好院校、好专业、好地区,三个条件每减少一个,难度就会低一点。如果你的意向学校恰好是三个条件都具备,那你一定要尽早复习,请忽视那些“考研复习过早会产生疲惫期”这种言论,做一个目标坚定的人。学硕、专硕和非全日制的选择简单来说,如果今后想就业,就考专硕,如果你想读博、搞学术或者成为大学老师,就考学硕,如果你即想赚钱,又想读书,你可以考虑非全日制。最后,小编想说的是,考研不仅仅只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让自己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步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考研过程中积累的学习方法,在人生以后的历程中都很受用,愿大家都能走好这个过程,收获理想的结果。

陈确

研究生迎来“好消息”,教育部发新通知,论文和毕业证要“解绑”

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人生当中的一项头等大事,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对于很多考研党来说,当初“头悬梁,锥刺股”几个月,为的便是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事实是如此吗?很多人对于考研有这样一句调侃的话“无非就是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当中,学历再高也无法改变当下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很多研究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便是因为最后的毕业证成为很多人所痛苦的根源,论文合格,才能顺利毕业。可是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一直以来,将心事运营在理论知识和专业研究上,可是对于科研成果等来说,完全就像是一个小白,因此将论文的好坏定义为能否顺利毕业确实不太公平。面对这样的情况,研究生可以说终于要迎来好消息。教育局发布新通知:论文和毕业证要“解绑”随着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在相关的研究生教育会议中,对研究生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这当中就包括相关的招生考试、学位证书、导师以及相关的学科等几大方面作出调整,其中“取消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和毕业证挂钩”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面对这一通知,很多研究生表示:这简直是迎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毕竟论文和毕业证以后将不再捆绑在一起。新通知有效缓解学生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考研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学历,减少竞争压力,然而将自己辛苦几年的成果全盘交付给论文,着实有点压力山大。而这一通知宣布后,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专业知识的提升和相关的学术研究上面。对于研究生而来,能够将自己的所学运营到科研上面,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那件事一件非常有成就的事情,因此今后不必再受到论文的约束,将更多的时间运营在钻研和创新上面,而不只是留存在书本和理论知识的“木头人”。规避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等级陋习一直以来,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导师也成为关键因素,而在我国很多学校当中就存在这样的一个陋习,很多研究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不惜屈尊给导师打杂,做一些生活琐事,取悦导师,希望导师能够代写论文或者在论文上手下留情。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研究生为了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因此对于导师表现得逆来顺受,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更不敢向导师提出质疑。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不再认真思考科研结论。而是选择趋炎附势。以上这几种现象相信存在各大高校当中,而对于学生来说,目的就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拿到毕业证书。如今,这一新通知发布后,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多年来沿袭的陋习,使得导师和学生站在以科研成果的一致方向上,为我国创造更多的人才。面对一系列的好处,难怪很多学生表示:简直就是一个好消息。论文和毕业证以后终于要解绑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区评论。

爱寻迷

教育部通知:研究生毕业标准不再以论文为重,幸福来得太突然

全文字数:约1250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也因为社会竞争在不断加剧,原以为足够吃香的本科学历,也变得有些普通,甚至有些不够竞争力。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考研,想要以此来增加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当然,也有部分人选择考研是因为他们想要更加精进个人学识,想要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研究生毕业标准不再以论文为重考研的热潮持续高涨,考研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考研的上岸难度也更难了!但就算考研成功,在研究生阶段也是需要去持续性努力,否则毕业都将是个难题。大家都知道本科生毕业需要写论文,研究生也是。但两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研究生需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然就不能毕业。很多研究生都十分头疼,想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就意味着自己的学术论文需要达到较高的质量。但为了成功毕业,研究生们就算是再不会写论文,也得硬着头皮写。但论文的难写程度总是会让学生们起了歪心思,有些学生会向出版商购买版面,要不然就是请枪手找代写。更甚至为了学术论文,拉帮结派帮老师做了很多与学习无关事项。但是这样的论文毫无意义可言,甚至是败坏学校风气。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也给研究生们带来了好消息。教育部发出通知声明,研究生的毕业标准不再以论文为重。能不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再是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校方对于研究生的评价应该更加多元,校方也不能过度相信学术期刊,更不能以期刊来评定论文质量,也不能以论文来评定研究生人才作为标准。对于这个通知,研究生们纷纷表示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研究生改革,对个人有哪些影响?1、增加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从普通的本科学生再到研究生,需要时间去适应两者学习方式的不同。研究生需要时间来找到合适的项目再展开研究,还要再操心论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现在改革之后,会让学生们有着更多空间可以去做科研,可以大大增加学生们的科研实践能力。2、提高个人综合实力改革之后,研究生们可以更静得下心来去投入科研事业,利于个人综合实力的提高。毕业证书和论文不再互相捆绑,让研究生们的学习科研变得更纯粹,也会激发研究生们的个创新能力。考研需要关注哪些问题?1、关注院校专业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想要考研就一定要做好对所选学校专业的选择。985、211等知名院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会更强大,而且越是知名院校导师科研能力也更强大。所以只有当学生们选对院校选对专业,才能真正对个人成长有所帮助。2、备考计划如何安排考研不仅是需要极强的自律,更是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要针对不同科目安排好时间去进行复习,基础强化冲刺,不同的阶段要使用不同的复习计划,也要随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总结虽然研究生毕业与否不再和学生期刊挂钩,但这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放飞自我。选择研究生就应该对自我有着严格要求,要能为自身发展做出努力。(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小芬谈教育,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教育知识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迎春

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之举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布多项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陈规等举措,引发众多关注。研究生究竟要不要发论文,这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老问题。老问题重新被关注,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形势所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飞速发展。200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总数为10.3万,而根据前不久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消息,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量达到300万,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10万人。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是研究生教育领域、地域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增多。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此外,专硕近年来以更大的加速度扩招,专硕被认为小众、“低人一等”的态势已然逆转,成为更多人的选择。2017年以来,专硕报考占比首次超过学硕,并且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重点大学,适度压缩学术型硕士规模,扩大专业硕士规模,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评价机制也必然发生转变,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拿到学位的陈规,显然已经不适应各类尤其是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一般而言,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卓越,而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以服务国家、社会需求为方向。显然,发表论文,很难说是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的最好或唯一方式。也因此,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中国传媒大学破除论文与学位挂钩的陈规,并推行建立多元立体的导师评价标准体系,正是研究生教育分层分类培养的必然举措。当然,研究生免发论文,绝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学术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改革中,推行分等级的基本文献阅读制度,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设立“学术写作”必修课,对于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予以奖励,规范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强化论文过程评价,明确学硕生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小时等,都是在分层分类思想指导下,坚持底线要求,以奖励代替“一刀切”规定,为学生赋能,真正提高论文水平和学术质量的切实举措。在当前和今后的研究生培养中,要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需要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大胆改革陈规,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老聃

教育部发文加强研究生管理:对学位论文作假一查到底!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质量监督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三级质量管理保障体制,构建了研究生培养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形成了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培养了大批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人才。但是个别招生单位和人员招生违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现象仍有出现,反映出一些招生单位存在政策规定不落实、制度机制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透明度不够等问题。通知强调,要强化自命题规范管理。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重点加强命题审核和试卷命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命题人员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要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招生单位作为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管理主体,要在学校层面对自命题工作进行统筹和推进,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通知要求,要切实规范招生工作。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院系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层层压实责任,要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择优录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对考试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知明确,各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要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知指出,导师是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指导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更要做人生领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师德、行为失范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坚决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通知明确,要完善督查督导机制。培养单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主体,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本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与保障责任,要加大专项检查、抽查、盲评等质量监督手段使用力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和师德失范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教育部近期将组织重点督查,各地各单位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分层分级开展专项检查督查,营造良好研究生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进一步优化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等专家组织及时修订不同学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学位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方案,深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来源:共青团中央

自暴自弃

教育部下发通知,研究生们“喜上眉梢”,唯论文现象即将被打破

文|菲妈教育分享“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国策,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国之根基,“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国民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我国高学历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无论是企业用人、国家选拔人才、学校教育应聘老师“高学历”都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把“升学”作为首选,大学生的学历焦虑也日渐严重。中国学生的“学历焦虑”日渐严重你有“学历焦虑”吗?这是前段时间,知乎上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2万多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2021年应届本科生高达909万,每个数字都在提醒我们。我国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学历”的时代,很多大学生都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以至于“海归看不起国内大学生,211看不起二三本的学生”上演了一出“学历”鄙视的戏码。同时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患上了“学历焦虑”,考研人数连年暴增就是很好的证明,大家都在努力往更高的学历上去发展,本科毕业已经不是最低标准,考研、读博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目标。考上研究生才能有出路吗?毕业成了一大难题很多大学生以为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能在就业上有优势,毕竟现如今社会上,本科生“一抓一大把”,就业形势严峻,而研生学历带给学生最大的好处就是高人一等。于是很多大学生,顶着巨大的复习压力,夜以继日地考研,然而成功上岸以后,新的焦虑又来了,毕业成了一大难题。很多大学生在考研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其实相比考研读研会更难。因为压在他们身上第一座大山就是“论文”,研究生想要在读研期间成功发表一篇论文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除了论文本身的格式、内容、质量等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很多“硬性的要求”,例如说:字数至少要在5万字左右,并且即便是研究生原创也未必能在查重中“全身而退”。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接下来还有来自导师三番五次的指导。出版社方面的多次退回,这些来自“论文”上的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毕业难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论文不过影响毕业,一方面是论文通过难度高,研究生想要毕业真是磨难重重。教育部下发通知,研究生们“喜上眉梢”,唯论文现象即将被打破前段时间,教育部下发了一个通知,研究生得知后“喜上眉梢”,“唯论文”现象即将被打破,教育部在通知中明确表示:“论文不再是研究生毕业的唯一标准”,研究生毕业难度降低。教育部表示,学院和导师对于研究生毕业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不能说明研究生的质量好坏,取消“唯论文现象”,这样研究生们也不用为了毕业论文而发愁。要知道为了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有些研究生甚至买版面、找替写、拼凑字数等现象也是市场发生,如果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术研究上,对于国家和研究生来说都是好事。很多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兴奋不已”,对于研究生来说,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因为论文是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很多研究生都是在败在了论文上,“唯论文”现象被打破。研究生毕业也能更顺利了,不过,虽然“论文不再是研究生毕业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研究生期间也要做好学术研究,学好每一门课程,以下这些方面不合格也是会影响到研究生毕业的。研究生不能顺利毕业的原因有哪些?中期检查不合格很多学院为了保障研究生能够顺利毕业,研究生部会对研究生进行一个“中期考核”,考核的方向大致包括研究生的研究进展、论文撰写情况等,导师会对学生的情况作出判断,中期检查不合格,会面临延毕。研究成果不达标研究生在学校期间“研究成果”是重中之重,成为研究生不是为了镀金、提升学历,更多的是要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成就,如果研究生研究成果不达标、科研能力欠缺一样会延毕。期末考试挂科研究生期末考试是需要看专业难度的,有些专业难度不高,而有些专业难度高,就需要研究生平时认真上课,研究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很重要,涉及到评奖学金,并且一旦挂科也会影响毕业。今日探讨话题:作为研究生你觉得你在写“论文”时候,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马融

就业市场倒逼高等教育改革,不需要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将大批量扩招

研究生扩招下的分流2020年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扩招规模,最近几年,部分顶尖985高校反道而行,开始缩减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过从2020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来看,国家对于研究生教育扩招属于政策性支持,考虑到研究生扩招带来的毕业难题,教育部提前考虑到毕业分流的培养模式,严格区分学硕和专硕研究生,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将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方案》也对专业博士提出值得关注的变化,相比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学硕和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几乎形同,造成很多专业硕士也有发表SCI论文的要求,而就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不具备科研实验条件,无力支撑研究性学术课题的开展,在教育部严格要求学术道德严查论文的同时,学术造假和毕业矛盾会变得问题激化,因此专业性硕士培养将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祈祷实验设备不要出问题前一阵,大连理工大学自杀研究生的遗书让人感到心酸,貌似性格乐观,积极向上的一名男研究生在遗书中,对于连组会都不开,一年仅在年底聚餐中才可能见到导师,面对只有靠祈祷才能不会出问题的实验设备,加上疫情的影响,最后让该名研究生瞬间的自我怀疑和精神抑郁:“看着我的设备,然后看了看自己的手,不知道是哪一个出了毛病,或许是脑子也说不定!”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全国顶尖的985名校,研究生培养都是这样的状态,可见全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并不会太好。特别是以研究型学硕而言,这样的条件,研究生们很难达到发表了科研论文的毕业要求,头脑灵活的就各种捷径和造假,水平有限的导师们为了送走毕业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经达到了某种默契,这也是为何中国科研论文和专利早已成为全球第一的重要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施一公院士口中说的“为发论文而发的论文”,其中研究生毕业和职称论文占据大半!应对企业需求相对于学硕,专业硕士更注重于科技应用,解决实际上遇到的专业性科研问题,并不适合发表论文,毕竟科研论文的存在并不是为了灌水,而是为了科研创新,研究性学术论文为专业应用指明方向,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存在和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的现象,专业性硕士和博士其实就是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让研究生们直接和企业科研项目接轨,或者直接和企业联合培养,这也是专业性硕士和博士存在的意义,也是目前研究生分流的重要手段,不适合发表学术SCI论文的研究生可以提前分流到专业性硕士,以解决企业问题而达到毕业的要求!

蒙古王

发表论文碰到假刊怎么办?

套刊和假刊在中国多年来一直非常猖獗,甚至达到足以以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有名的假刊一般多为对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的一些仿冒刊物,比如《教育学文摘》《教学与研究》《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等等。这些假刊物往往都具备一个特点,那就是只上中国期刊网,也就是中刊网,这样也使得业内对此有了共识,只要一个刊物去上了中国期刊网,那么刊物基本就是假刊无疑。很多作者往往一时贪图便宜,然后看到名字特别好听,审核也很简单,就一时脑子发热就发这类期刊了,结果最终往往被单位或学校识别出来刊物是假刊。这种情况下,稍微好一些的中介机构可能还给你退个款什么的(但不承担你的损失),其他的就可能直接把你拉黑,或怪你单位学校事多。如图,这个作者就碰到了被欺骗发假刊的情况,好在中介给他退款,但是没有补偿他的损失。下面米老师就来给大家讲讲,如果碰到假刊该怎么办?1.先找帮你发论文的中介或“编辑部”撤稿退款,并同时要求把自己的文章从中国期刊网上撤下了,以确保后面文章依然能用。要先尽可能挽回损失,而且不能以任何名义扣费,因为这些中介在给你推荐的时候就知道刊物是假刊套刊。2.如果不给你退费,那么可以进行报警或拨打扫黄打非办的举报电话。要弄清楚期刊的出版地在哪里,否则报警或举报可能用处不大。同时要找刊物,要抢在假刊的文章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前发表出去,否则这篇文章就要被浪费了。3. 吃一堑长一智,关注我,学会辨别真假期刊,以免下次再上当。

不老屯

研究生迎来好消息,大幅减轻毕业压力,学生们喜出望外

都说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在当今这个角逐异常激烈的时代,追求高学历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毕业后选择考研来提升本科学历的人也比比皆是。据统计,2021年考研人数为377万,比起2020年增长了36万人,考研失败率更是高达70%。这也意味着,如果不够努力,比起成功上岸,当陪跑员的几率可能会更大。即使初试高分,如果复试表现不佳,上岸依然可望而不可即。哪怕足够幸运和勤奋,成为成功上岸的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也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投身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研究生教育将有大变革?相关部门作出回应,有人欢喜有人忧众所周知,就像大学生毕业需要写毕业论文一样,研究生想要毕业,在学刊上发表论文也必不可少。一些研究生甚至因写不好论文而延毕,像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因此,很多研究生为了顺利毕业,会采用一些“旁门左道”来达成目的。比如总是围着导师转,无论是不是学习方面的事情,都会帮导师处理。或者直接花钱买期刊版面之类。这些不正当的方式不仅会影响教育公平,而且会干扰学术风气。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和规定,以保证研究生学位的公平性与纯洁性。其中,规定高校不得以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作为判定学生是否能取得学位的唯一标准。这一消息意味着,研究生能否毕业不再仅仅以发表论文为唯一依据。学校将综合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知识储备做出判断,这样一来,浑水摸鱼的学生也很难再“滥竽充数”,在一定程度上肃清风气。同时,对广大研究生来说,这也意味着毕业压力将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很多学生对于这则消息也是喜出望外,拍手叫好。当然,这一消息也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就不再重要,而是强调要分清主次,关键在于提升自我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如果学生实力不够,即使发表论文也难以毕业。而且,相关部门也表示,对于毕业论文的审查工作也会加大力度,一旦发现学术造假和抄袭现象,将进行严肃处理。因此,想要走“捷径”的研究生也难免感到忧心。总而言之,虽然发表论文不再是学生毕业的唯一标准,但作为一名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学术能力还是不能松懈的。毕竟大多数人当初为了得到它,也曾秉烛夜读,而或闻鸡起舞,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如今,考研成为十分热门的选择,竞争自然也越发激烈。那么,如果想要成功上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考研成功上岸,需要注意些什么?1.选择大于努力考研和高考不同,你是自由的,也是受限的。自由在于无人催促,考不考完全是个人选择。受限在于无论你想去哪里,终点都有且只有一个。也就是说,由于各大高校的标准不同,即使是同一专业,参考书目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选择你真正想考的学校与专业,需要多方面考虑。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衡量自己的能力与理想院校要求之间的差距,以及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其次,院校的招录比,专业排名以及复试程序等都需要认真了解。2.找寻真正的目的虽然考研人数逐年递增,但其中真正明确自己考研目的的人其实并不多。有些人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有些人是出于从众心理,有些人是除了读书不知道该干什么。这些不明确考研目标的人,很容易半途而废,沦为陪跑。因此,在选择考研之前,不妨先扪心自问,为什么考研?愿意为之付出多少?以及能否承受失败的代价?如果不能,该如何尽力避免这一情况?找到自己的答案,以此为基础做出最终的选择。在这里提醒大家,道路千万条,从心第一条,考研有风险,报名需谨慎。在人生的选择上,不要跟风,要找到自己的路,哪怕没几个人走。若无人同行,不妨自得其乐。关于这一话题,您有何意见和看法?欢迎和大家讨论和分享。(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素儿学姐,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教育知识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鸡鸣

光明日报:申请硕士学位不用发论文,不会降低研究生培养水平

据媒体报道,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该规定确认,发表学术论文不再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硕士学位的前置条件。清华大学的规定,无疑是根据本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作出的决定,但对其他大学以及整个硕士研究生相关状况的判断也不无启发。稍早几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已经取消了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率先打破了这个已不合时宜的规定。在普通高等教育愈益普及化的当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越来越具有学科专业高级训练的性质。在恢复高考的头一二十年里,高层次高等级人才稀缺的现实,抬升了人们对硕士研究生的期望。在那个时期,每个大学都把相当一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资源用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并且,许多硕士研究生也确实不负众望,在“小材大用”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有的甚至成为一代栋梁。适应当时的学术界整体水平和情势,与教育资源分配及其所应产生的效果相当,规定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的前置条件为发表论文,虽是一个不低的学术要求,似也不太为过。当然,这个规定在目前看来已经过时无疑。最主要的在于,这种规定,既与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及其所占用的高等教育资源占比的现状不匹配、不适应,也与硕士研究生本人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现实相脱离。以中国学术界的整体水平而言,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普遍水平,已经不宜再占用仍属稀缺的学术刊物等资源。确立这样的衡量标准,并非降低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而恰是适应学术标准提升以及学术资源稀缺现状的结果。更加现实的情况是,在非发表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或不能毕业的前置条件下,许多研究生不得不“剑走偏锋”,东拼西凑论文,继而再托关系找门路,甚至为发表文章贿赂那些控制学术资源的人,由此不仅败坏了学术环境,也迈错了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对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所规定的发表论文的前置条件导致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许多人心知肚明。显然,废除这种以及其他不合时宜的规定,仅有7所大学还不够,加上清华大学也不够。废除硕士研究生非发表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或不能毕业的前置条件,不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也不会改变研究生的既定培养目标。这就像破除“唯论文”,实际上反而有助于提高论文水平。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