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相关政府/学校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社会各类业态的进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同时2.0时代希望将1.0时代买来的设备用起来,收集并实现各类数据的连通,以数据为驱动来提升教学效率和体验。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贡献了70%-80%的份额,国家拨款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市场产业链上各服务环节的界限趋于模糊,但上中下游市场特点明显:上游重资产,中游重渠道,下游重效率和体验。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市场体量大、市场高度分散、地域性强的特点,垄断型企业尚未出现意味着市场可供攫取的空间非常大,各领域企业伸出触手开始圈地。现阶段教育信息化行业处于缓慢平稳增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合作也不断深入。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升级、C端用户付费市场的拓展等都是刺激行业快速增长的机会点。宏观环境:坐享天时地利人和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的必要性从B端到C端研究的转变:教育行业toC市场重点在于满足C端用户对“效果”的满意度,而toB市场则更加强调帮助企业客户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作为与toC截然不同的市场,教育信息化行业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对其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也极具必要性。市场成型且进入发声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明确成型且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各类玩家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并最大化输出自身资源,进而为学校、政府、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占领更大的市场。因此针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研究需更加关注企业的服务链路及其周边潜在机会,分析业内重点企业的布局和运营思路,帮助市场玩家或待进入的企业了解行业重点竞争领域、洞悉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市场空间大,潜在机会多:从需求端看,50.7万余所学校(含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含在园人数)和1600余万在校老师,对信息化的需求庞大且持续。从供给端机会看:1)硬件产品会随着技术升级而进行产品迭代;2)软件及服务产品随着服务场景的深化、数据分析技术优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类型;3)内容方面,新增科目知识体系的合作开发、原有科目知识图谱的建立与抽象等都是潜在机会;4)B端提供服务后,潜在的C端流量入口已经占据,对C端付费市场的挖掘仍充满想象空间。主要服务类型软件/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是目前最为活跃的两种服务类型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企业主要有四种服务类型:1)硬件提供商;2)教务管理软件/技术平台提供商;3)教学管理软件或教学内容提供商;4)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一种和第二种侧重于教学、教务线上化,得益于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市场发展快且相对成熟,行业主流玩家多具有成立时间长、具有政府背景或母公司支持的企业。第三种和第四中则是将服务场景拓展至教学过程中,多为创业公司在不断摸索,向学校(B端)或学生/家长(C端)收费是其主要业务展开逻辑。第三、四种模式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服务对象涉及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不同用户在需求、使用习惯、使用目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考虑开发成本、开发周期和差异化竞争等因素;其二,受政策影响大,企业的业务逻辑可能因为政策不向好而停滞,甚至终止;其三,如何为C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收费需要不断摸索和验证。政策环境:教育信息化2.0做创收以“用”为出发,以数据为驱动,以提升效率和体验为根本,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技术环境:教育+科技的不断试探成熟技术向教育领域“蔓延”,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技术在教育的应用滞后性强,即技术成熟了,与教育的适配性或融合度不一定高。整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技术主要有三点特征:其一,体制内学校受教育部门监管严格,改革难以推进,其受技术影响的速度和程度都比体制外培训机构慢;其二,高学龄阶段受众成熟度和自控力比较高,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更深;其三,技术多应用在教学活动的外围层次(即“练-测-评”),相关的学习数据结构化程度高,分析和反馈机制好;与思考和规划相关的核心环节“教”现阶段尚处于初级阶段,产生的数据也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但即便如此,师生的教学效率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未来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市场空间:四千亿市场等待被分割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2019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艾瑞咨询统计及核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未来两年持续增长但增速趋于稳定。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硬件设备自上而下的推广和购买。十九大之后,硬件普及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刚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市场处于赛道抢占期。未来,随着5G、AI、VR/AR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硬件升级、覆盖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以及C端用户的付费场景增加等,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的高速增长机会点。产业链条:要产品要服务更要有渠道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产业链结构上游企业市场集中度高,中游市场极度离散,中游企业对下游市场的拓展受渠道关系影响大中游端:重渠道、重合作赛道技术+合作是硬件产商迎接一下增长红利的关键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供应商优劣势明显。其中优势主要有三点:其一,采购政策自上而下推行,市场盈利模式清晰(即直接向政府/学校收费);其二,受技术推动,硬件产品的品类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其三,经过教育信息化1.0的建设期,厂商已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渠道。反观不足,也有三点:首先,硬件设备未真正用起来,用户对产品依赖性差;其次,现阶段硬件普及基本完成,预算申请难度大,市场增量空间有限,未来市场红利可能出现在与技术升级相关的硬件设备升级或迭代方面;最后,市场渠道依赖性强,很难全国性扩张。就未来而言,硬件设备产商一方面需要把握新技术(如5G)的节点,加速产品升级或迭代,另一方面,更需要与软件产商、集成商深度结合,互利互惠。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1)教育信息化软件服务市场重视用户体验,易垂直细分、易聚集流量、易规模经济,但也易沦为标准化产品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2)综合类服务供应商本身具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对内可提供整套服务,对外拓展可成为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市场特征:多方混战,各显神通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1)A股上市企业教育业务占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比重不足4%教育信息化覆盖的服务场景广,服务对象涉及从学校到政府、从校长到教职工、从学生到家长等各个类型,服务内容囊括了政府管理、学校运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等方方面面。从市场主流玩家来看,包含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新兴创业型教育信息化企业、大的互联网企业、传统教育企业以及其他或转型或布局的企业五大类,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又高度离散。据艾瑞不完全统计,2018年部分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教育营收大致150亿左右,占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的比重在3.7%左右,市场极度分散。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2)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营收情况从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来看,单一服务类别的企业较少,大部分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服务。这与他们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足够的渠道资源、客户资源等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资源的积累为他们向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过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现阶段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营收高,但教育业务占比低,教育市场服务竞争激烈。发展启示:搜索新一轮市场增长点启示一:部分玩家向集成商发展系统集成商的数量和类型增加,市场扁平化程度高据艾瑞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有超过50%的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新三板中有25%的企业同时发展系统集成服务,整个市场玩家中系统集成商仍有较大空间可供攫取,市场扁平化程度有望增加。渠道、客户资源、口碑、管理、服务、技术和整合能力等是系统集成商的核心要素,对于渠道依赖性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教育信息化行业而言,很多厂商都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而向系统集成商发展,通过拓展服务类别和服务范围,既可以夯实已经建立的客户资源,又可以丰富/构建产品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当然提供集成服务时尽量做到服务体系轻量化、操作/管理简易化。启示二:“马斯洛需求”的适用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市场空间大,拓展相对容易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程度受当地的经济、政策等影响而不同。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水平高,高精尖产业多,其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且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更加具象,如将什么知识通过什么方式点引爆后,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针对性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学习内容推送等。贫困地区属于市场空白区,他们的诉求比较集中,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相比较而言,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对教育信息化都有一定认知,并且希望通过信息化助力当地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普及,故当地对教育信息化企业接纳度高。能够带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沉浸感的企业将优先获得当地市场“入场券”。启示三:C端增值服务市场值得拓展如何将C端流量转化为付费用户是关键目前教育信息化市场比较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服务模式是直接向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售卖自上而下的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对于将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作为通道打开C端流量入口进而向C端收费的模式(即2B2C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成功的案例(如口语100向学生收取人工智能老师的服务费用),但就整个市场而言,2B2C模式的服务价值需要不断挖掘和放大,以满足C端市场的付费意愿和期许。整体来看,企业想要针对C端用户收费,首先需要了解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其次要结合自身资源制定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最后要衡量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打破用户付费意愿与需求程度之间的落差。在提供C端服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两点,即投入产出比和实时把握政策风向。总结:建议&展望—整体市场从需求满足看,短期内重点满足定制化需求,长期看需要关注行业标准化走势;从客户拓展看,离客户越近的渠道,其投资价值越高总结:建议&展望—细分市场大企业打造生态布局,小企业提升服务价值对于上游产商:明确自身业务体系构建的方向和全局性,针对性的寻找下游合作伙伴,打造企业全产业的生态布局。对于中游硬件提供商:1)5G风口下VR/AR市场、直播教学市场值得重点关注。2)大的硬件提供商可以利用自身渠道、客户等优势直接向系统集成商过渡。3)细分垂直领域对硬件设备的需求也可能出现小而美的市场,如音乐类。对于中游软件提供商:1)对于深度垂直且易沦为标准品的软件服务商,主要有两种路径:其一,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其二,守住学校流量入口,争取C端市场,保证潜在增量空间。但现阶段从可行性方面看,更看好第一种路径。2)对于深度接触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商,如教学系统,挖掘并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以建立竞争壁垒是当前重点。目前来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权威机构合作开采数据资源的价值似乎更具可行性。对于中游内容提供商:重点要明确自身对校内教育资源的“补充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市场新兴的、尚未建立健全的学科是最好的切入点。但内容提供商需要传递出内容的专业、权威性,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与学校合作,共同研发知识框架和教学内容体系;其二,与业内专家/专业机构合作开发。除了课程内容之外,与新兴硬件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如VR/AR在实验、特定教学场景)也表现出一定潜力。
因老鬼个人一直从事学校信息化建设,对整体教育信息化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了解,现趁空闲,总结一下过完的认知和不解,希望有幸看到文章的各位可以共同探讨。文章计划将以系列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整体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总体期望之上而下的进行阐述,大体上将分别从政策,企业模式,学校端,应用端等角度。01 基本概念简单描述一下什么是教育信息化,依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教育信息化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首先,强调要“在国家级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因此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驱动力是政府教育部门的政策,以政策为驱动构建面向教研,教学,安全,互动的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将会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在统一规划及组织下,预测将在2019年整体教育信息化规模预计将突破4300亿,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贡献70-80的份额。其次,要求需要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智慧学校的重要步骤,教育信息化需要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包含云服务,云存储,云资源库在内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持,到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到教育办公环境。教育教学全流程都将构建和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在构建过程中,“教育信息化1.0行动”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将为后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打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强调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推进教育信息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培养具备到信息化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是现阶段主要目标,以人为本,服务于教学。02 市场机会1. 市场需求广泛,增量空间巨大从市场需求端来说,现阶段我国共计50.7万余所学校(含许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和1600余万名教师,庞大的学校和用户基数对信息化的需求庞大且持续。从发展趋势来说, 基于教育信息化1.0行动,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已之上而下的构建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借助硬件设备实现校园数字化校园生活,基于硬件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下一步重点将持续推荐教育信息化2.0行动,将教育信息化1.0采购回来的硬件设备用起来,构建智慧型校园和教育。2. 打破数据孤岛,构建统一化数据平台在实际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学校为完成数字化建设,针对不同的场景采购不同的数字化支撑系统,从教务管理,教学管理,资产管理,再到校园生活,甚至是体育器材管理,图书管理都可能存在对应数字化系统。在构建初期,数字化系统推部署及推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校园管理,教学及生活的效率。但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必将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数据孤岛。学校各部门,各场景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间,这些系统数据互不相通,甚至存在相同含义的原数据不同的定义方式,数据的分裂与隔离进而导致数据孤岛的产生,无法有效的收集连续的行为数据,进而导致数据无法覆盖学生整个教学及校园生活,将严重阻碍智慧校园的构建及发展。基于数据孤岛的现实情况,统一认证及管理的平台化产品将成为行业的需求热点。基于统一身份验证,应用接入,整合各方原始数据为学院及上级教育部分提供数据可视化产品,提供数据接入,数据整合,数据决策等服务。现阶段,市场上从事校园一卡通服务及提供教学教务管理支持的厂商将最具平台化发展可能。首先针对校园一卡通,在整个智慧校园环境中,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园常用及必备的认证及使用工具,基本实现人手一张,最重要的是在一卡通系统中具有完备的学生信息,一般涉及校园第三方平台及系统,都以一卡通数据为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掌握数据源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化的数据平台,具有先天的优势。其次对教学及教务管理厂商而言,主要优势来源于场景和渠道,整个智慧校园主要还是服务于学生教学,贴近教学场景的厂商将具有需求优势。并且贴近教学及教务的厂商往往具有较强的渠道优势,而对于智慧校园而言可以说渠道为王,掌握渠道的厂商将具有先发优势,更利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3. 政策利好,至上而下驱动在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得益于政策环境至上而下的推动,市场发展快且成熟,赛道中已经产生对应知名企业。例如以交互智能平板为主的视源股份,智能交互显示产品为主的鸿合科技,以多媒体教学终端设备为主的华发科技。虽然在渠道的驱动下,市场环境离散度高,但部分细分产品领域已经出现相对头部的企业,如视源股份旗下的希沃。(1)资金端:教育信息化资金70%-80%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和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如图可见从2013至今教育信息财政经费呈上升趋势,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3500亿元左右,在财政性投入逐年上升的驱动下,将进一步引爆教育信息化的市场活性。(2)政策端:“教育信息化1.0行动”的铺垫+“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推进将从顶层指导市场发展。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1.0行动已基本完成教育专项资源的建立,以硬件及网络设施建立为基础,构建互通互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推动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化,一定程度提升了教育活动相关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以“三全两高一大“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主要完成在教育信息化1.0行动中买来的设备用起来,强调数据,效率和场景,构建以数据/软件为基点智慧校园平台,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总体而言,在市场发展机遇和政策的双重引擎驱动下,教育信息化必将出现更多创新模块和优先企业。本文由 @老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截至2020年3月,互联网普及率达64.50%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一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深刻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64.50%,网民规模突破9亿人。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以及网民规模的扩大,将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教育经费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的目标,2012年实现了这一目标。在国家对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国家为4.1%。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支出的倾抖,教育性经费占比未来将继续呈加速增长态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201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4.04%,自2012年来,一直维持在4%以上,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若按照这个比例估算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规模,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可达4014亿元,2018年为3690亿元,同比增长8.8%。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规模还将继续增长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价值链学生/用户-教学实施者-教学组织者-专业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行业信息化价值链。保证面向求学者(学生/用户)的义务教育或教育需求得到满足,是每个有效的信息化教育系统的任务和存在基础;教学实施者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能够有效地向远距离的学生教授课程;一个教学组织者必须理解所服务的学生和教师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密切地紧跟教师传达的指令。当资金和后勤允许时,教学组织者甚至可以成为虚拟学校的黑匣子,它将建立教学设施、收集有关指令、代理传递及考试等;专业开发商的角色则是向教学组织者或实施者提供信息化教育所需专业工具或资源;政府管理部门则是教育的权利机构,颁布政策,促进教育的发展。2013-2019年,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预计达4368亿元,同比增长7.3%。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推动与因素主要来自于硬件设施的需求,注重校园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而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将更多的依靠软件和服务来推动,实现真正的应用,随着5G、云计算、AR、VR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将在未来抢占教育信息化2.0的技术新赛道,教育信息化的市场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总的来看,教育信息化行业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信息化经历了1.0和2.0时代,从竞争维度来看,1.0时代渠道力是关键因素;进入2.0时代,随着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设备和系统平台使用率的提升,教育信息化企业自身的技术服务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性将随之凸显。从地域方面,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差距也较大,因此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市场也将会有更大的扩展空间。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以提升教育水平和改革教学方式,使教育行业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益。教育信息化能使教育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为外部独立设备供应商,包括投影机及支架、部分电子白板等;教育信息化行业下游主要为相关行业经销商,并最终到达教育主管部门、政府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军队等最终客户。教育信息化行业产业链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为3470亿元,其中教育信息化软件领域市场规模约1220亿元,占比约35.16%。近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如下图所示:2010-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其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尤其是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多媒体设备的数量较少、信息化设备落后,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占比分布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为3470亿元,其中硬件市场规模为1498亿元,规模占比为43.17%;软件市场规模为1220亿元,规模占比为35.16%;服务市场规模为752亿元,规模占比为21.67%。2010-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细分行业市场规模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开展主要涉及三类关键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技术开发技术。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加之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2020-202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测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教育信息化似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抽象而言,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具体而言,提到教育信息化,我们会想到多媒体、智慧校园、云计算等。本文将站在宏观的视角,帮助大家理解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宏观现状。政策环境 教育信息化1.0与2.0的对比自从2018年国家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是我国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的开端,可以说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1.0的升级,是由“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在教育信息化 2.0 年代,教育信息化将作为教育系统性革新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开展,推进教育理念更新、形式革新、系统重构。教育信息化2.0的目标是2022年根本完成“三全两高一大”的方针,即教育使用覆盖整体教师、学习使用覆盖整体适龄学生、数字学校建造覆盖整体学校,信息化使用水平缓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 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渠道。在这样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教育信息化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土壤。经济环境 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7万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产值为3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产值为54.4万亿元,同比增长6.9%。2019年,虽然外部经济环境严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也较多,总体来看,2019年中国经济企稳。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2018年增长8.2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4.04%,这是自2012年突破4%以来,连续8年站稳4%。在国家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充分发挥了财政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导向作用。社会环境 2019年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根据教育部的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2018年增加1.13万所,增长2.17%,其中小学16.01万所,中学5.24万所,高中学校2.44万所,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行业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学校数量呈明显的金字塔型。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2018年增加660.62万人,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2018年增加59.18万人,增长3.54%。技术环境 教育专利研究法方向集中度高以“教育系统”为关键词在SooPAT网站进行专利公开数量搜索得出的数据来看,2010-2020年7月,教育信息化产业教学系统专利公开数量总体上呈波动趋势。专利公开数量从2010年的13件增加到2017年的94件,且2017年专利数量创近几年新高。2018年以来虽公开专利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趋于稳定。从专利的行业技术构成来看,专利技术数量最多的是G09B5/00类电操作的教具,专利数量达357件;其他专利数量超过100件的有G06Q50/00和H04L29/00,其他大类的专利数量远远小于前三位,说明教育信息化产业中教学系统的研究方向较为集中,这有利于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似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抽象而言,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具体而言,提到教育信息化,我们会想到多媒体、智慧校园、云计算等。本文将站在宏观的视角,帮助大家理解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宏观现状。政策环境教育信息化1.0与2.0的对比自从2018年国家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是我国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的开端,可以说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1.0的升级,是由“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在教育信息化 2.0 年代,教育信息化将作为教育系统性革新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开展,推进教育理念更新、形式革新、系统重构。教育信息化2.0的目标是2022年根本完成“三全两高一大”的方针,即教育使用覆盖整体教师、学习使用覆盖整体适龄学生、数字学校建造覆盖整体学校,信息化使用水平缓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渠道。在这样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教育信息化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土壤。经济环境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7万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产值为3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产值为54.4万亿元,同比增长6.9%。2019年,虽然外部经济环境严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也较多,总体来看,2019年中国经济企稳。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2018年增长8.2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4.04%,这是自2012年突破4%以来,连续8年站稳4%。在国家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充分发挥了财政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导向作用。社会环境 2019年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根据教育部的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2018年增加1.13万所,增长2.17%,其中小学16.01万所,中学5.24万所,高中学校2.44万所,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行业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学校数量呈明显的金字塔型。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2018年增加660.62万人,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2018年增加59.18万人,增长3.54%。技术环境教育专利研究法方向集中度高以“教育系统”为关键词在SooPAT网站进行专利公开数量搜索得出的数据来看,2010-2020年7月,教育信息化产业教学系统专利公开数量总体上呈波动趋势。专利公开数量从2010年的13件增加到2017年的94件,且2017年专利数量创近几年新高。2018年以来虽公开专利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趋于稳定。从专利的行业技术构成来看,专利技术数量最多的是G09B5/00类电操作的教具,专利数量达357件;其他专利数量超过100件的有G06Q50/00和H04L29/00,其他大类的专利数量远远小于前三位,说明教育信息化产业中教学系统的研究方向较为集中,这有利于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9年教育软件市场规模达2020亿元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以及中国对教育培训产业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教育软件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目前我国教育软件市场约占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的50%,结合我国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前瞻推算2019年我国教育软件市场规模达到2020.5亿元。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大中小学校均延迟开学,为了保证各大学校“停课不停学”,教育部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旨在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手段开展在线教学工作,这将进一步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教育软件的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装备采购规模扩大,各地加大教育信息化设施投入根据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数据,我国教育信息化装备的采购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7月,信息化校园采购公告共908条,横跨2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招标公告670条,中标公告71条。采购项目丰富,涉及数字化校园、互联网+教育等信息化教学设备。部分采购最新中标的项目如下,其中信息化校园采购项目中的软件及平台系统采购统计中,基础教育是软件及平台系统的主要需求方,占软件及平台系统总采购需求的52.04%;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9.05%和16.34%;幼教对软件及平台系统的需求相对较弱,仅占2.57%。教育行业网络设备市场格局 锐捷、思科、H3C呈鼎立态势从图表可以看出,中国教育行业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集中度较高,锐捷占网络设备市场总市场份额的23%,紧随其后的是H3C和思科,占比分别为21%和18%,这三家厂商占据了网络设备市场的6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表明教育行业用户在选购网络设备时越来越关注厂商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性,那些综合实力强,技术优势突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因此,其他厂商如果想要迎头赶上在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应挖掘网络设备市场的需求潜力,比如抓住细分市场的不同产品需求,重视技术和产品服务的创新等。教育云计算发展及特点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具有高性价比、通用性、高可靠性、虚拟化、超大规模、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的特点。云计算的应有可以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和平台,实现在云上的统一部署并通过构建一个运营级的城域网络实现师生随时随地按需交流,交互共享。教育云计算部署模式展望云计算已成为教育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平台,助力从数字校园到“智能化”校园的提升。前瞻预测,到2025年,中国教育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52.75亿元。未来的教育云将会呈现三种部署模式:私有云、共有云、混合云,对应到教育中有四种表现形式:校园私有云、国家教育公共云、区域教育云、教育机构混合云。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全国校园网络建设情况 高校已实现全覆盖我国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稳步发展,全国100%高校已经覆盖网络,已有近半数的省市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地方教育网,全国有50%的小学,65%的初中,90%的高中建立了校园网络。部分中小学地区处于欠发达地区,网络设施的普及率较低,在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扩大和政策的支持下,校园网络建设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2019年网络教育市场规模达5265亿元,网络教育用户数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网络教育市场发展迅速,2018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达到37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4%,根据199IT发布的数据,2019年网络教育市场规模约为5265亿元,同比增长41%。与此同时,网络教育的用户数也在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用户规模达到约14410万人,同比增长9%,随着2020年初疫情的影响,在国家“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和号召下,2020年网络教育用户数预计会持续持续增长。智慧教室成为信息化2.0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智慧教室”指涵盖新型技术设备的教学环境,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智慧教室能够整合各类资源,提供多种教学工具,支持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学习体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智慧教室:借助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课堂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的科技化和智能化,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伴随信息化经费持续投入、宽带等基建基本完成以及2.0理念持续渗透,全国K12及高校正逐步加快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室的集成依托于智慧教室设备,智慧教室设备能够体现物联网的三个层次(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运用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使信息传感设备实时感知任何需要的信息,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可能的网络接入方式,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的智慧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 同时,智慧教室还能满足学校物联网技术专业开设的物联网导论、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RFID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工程及应用、物联网标准与中间件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实践实训教学需要,并为学生或教师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开发提供平台。智慧教室核心产品 智能平板、白板的渗透率较高智慧教室的最终应用集成依托硬件设备的支撑,目前形成产业化的硬件设备主要有智能平板、交互白板、常态化录播、、电子书包、电子班牌等;伴随着教育教学的新模式,电子班牌、考勤管理等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等新的需求逐渐兴起,并且随着教育改革在未来将释放巨大的潜力;常态化教育录播则是在教育信息化1.0的政策下被带动起来,实现高速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2.0时代逐渐常态化;智能平板、交互白板设备的市场渗透率相对较高,并且已经度过普及期,逐渐进入了产品更新期;根据B2BIWB市场研究报告的数据,智能平板、交互白板设备的主要市场参与者有视源股份、鸿合以及长虹,所占比重分别为39.18%、18.94%、12.16%。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互联网普及率深刻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一、校园网新基建需求广阔,智慧校园时代已来根据教育装备采购网对全国范围内数据监测,2020年6月份校园网采购作如下分析:2020年6月,全国完成校园网装备采购项目347个,基教领域作为6月校园网的主要需求对象,拥有59%的比重。从细分领域来看,6月份校园网工程采购量主要集中于基教、高教和职教三大领域。其中,基教和高教是两大主力,其次是职业教育领域。幼教需求相对较少,这也同样反映了目前我国幼儿园领域网络设施应用还很缺乏。根据落地项目统计分析,福建地区凭借先天高校资源和资金优势,成为落地项目最多的地区。此外落地项目较多还有山东、陕西、河北等省份。二、教育信息化经费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201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4.04%,自2012年来,一直维持在4%以上,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若按照这个比例估算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规模,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可达4014亿元,2018年为3690亿元,同比增长8.8%。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规模还将继续增长。2013-2019年,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预计达4368亿元,同比增长7.3%。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推动与因素主要来自于硬件设施的需求,注重校园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而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将更多依靠软件和服务来推动,实现真正的应用。随着5G、云计算、AR、VR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将在未来抢占教育信息化2.0的技术新赛道,教育信息化的市场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64.50%,网民规模突破9亿人。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以及网民规模的扩大,将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从各地学校对校园网保持高关注度和强采购需求可以看出,在国家政策支持、教育经费投入、网民规模扩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校园后勤管理服务端,传统校服企业如何在数字时代变革中实现新的发展?上海某智能校服平台为传统校服企业提供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据悉,该平台在传统校服基础上,平台创新融入iMark、5G、AI、RFID等新科技,将传统校服升级为智能校服。智能校服创新智慧校园应用场景,连接家庭、校园、校服企业,实现家长、学校、孩子三方的实时沟通、考勤数据可视化传输,建立以家校安全领域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此外,平台还运用先进的人脸识别与鹰眼科技,对校园及周边安全区进行实时监控。利用非安全身份识别”智能系统,解决校门、安全责任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营造健康安全教学环境。智能考勤、校园安防···钦家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有效满足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需求,推动教育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教育教学效能,减轻教育管理者不必要的负担,让老师从事务工作回归到教育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深入,未来还将出现更多贴合学校实际的应用服务,为学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广阔空间!
教育信息化似乎是一个古老而众所周知的术语。抽象来看,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和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并 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定义点。具象而言,早期一提到教育信息化我们可能想到的是多媒体教学,现 在一提到教育信息化业内人士可能想到的是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等,但是它们具体是指什么我们还是无法宣之于口。因 此本文试图从更加具象化(如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场景和服务链路等)的角度出发,希望帮助大众理解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包含了 哪些内容,对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有哪些影响,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表现出哪些特征,以及未来教育信息化赛道又将如何发展等方面 的问题。我们深知,报告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仍然希望该报告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宏观认知与理解,正式行业宏 观现状,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现阶段,中国教育信息化4000亿元的市场中,部分A股上市企业的教育业务营收占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比重不足5%,市场极度分 散。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掀起了一场跨赛道竞争、组团竞争的快速圈地运动,市场加速洗牌期即将到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相关政府/学校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社会各类业态的进入, 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同时2.0时代希望将1.0时代买来 的设备用起来,收集并实现各类数据的连通,以数据为驱动来提升教学效率和体验。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贡献 了70%-80%的份额,国家拨款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市场产业链上各服务环节的界限趋于模糊,但上中下游市场特点明显:上 游重资产,中游重渠道,下游重效率和体验。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市场体量大、市场高度分散、地域性强的特点,垄断型企业尚未出现意味着市场可供攫取的空间非常大,各领域企业伸出触手开始圈地。现阶段教育信息化行业处于缓慢平稳增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合作也不断深入。 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升级、C端用户付费市场的拓展等都是刺激行业快速增长的机会点。从B端到C端研究的转变教育行业to C市场重点在于满足C端用户对“效果”的满意度,而to B市场则更加强调帮助企业客户提高管理和运营效 率、降低运营成本。作为与to C截然不同的市场,教育信息化行业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对其开展系统性的 研究也极具必要性。市场成型且进入发声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明确成型且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各类玩家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形式整 合并最大化输出自身资源,进而为学校、政府、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占领更大的市场。因此针对教育信息化 市场的研究需更加关注企业的服务链路及其周边潜在机会,分析业内重点企业的布局和运营思路,帮助市场玩家或待进 入的企业了解行业重点竞争领域、洞悉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市场空间大,潜在机会多从需求端看,50.7万余所学校(含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含在园人数)和1600余万在校老师,对信息化的需求 庞大且持续。从供给端机会看:1)硬件产品会随着技术升级而进行产品迭代;2)软件及服务产品随着服务场景的深化、数据分析 技术优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类型;3)内容方面,新增科目知识体系 的合作开发、原有科目知识图谱的建立与抽象等都是潜在机会;4)B端提供服务后,潜在的C端流量入口已经占据,对 C端付费市场的挖掘仍充满想象空间。软件/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是目前最为活跃的两种服务类型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企业主要有四种服务类型:1)硬件提供商;2)教务管理软件/技术平台提供商;3)教学管理软件或教 学内容提供商;4)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一种和第二种侧重于教学、教务线上化,得益于政策自上而下地推 动,市场发展快且相对成熟,行业主流玩家多具有成立时间长、具有政府背景或母公司支持的企业。第三种和第四中则是 将服务场景拓展至教学过程中,多为创业公司在不断摸索,向学校(B端)或学生/家长(C端)收费是其主要业务展开逻 辑。第三、四种模式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服务对象涉及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不同用户在需求、使用习惯、使用目的 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考虑开发成本、开发周期和差异化竞争等因素;其二,受政策影响大, 企业的业务逻辑可能因为政策不向好而停滞,甚至终止;其三,如何为C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收费需要不断摸索和验证。“用户”基数大、资源分布不均衡双重驱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人口基数大,学龄人口多,2018年我国共有2.6亿余在学人数,学校数(含幼儿园数)为50.77万所,整体来看,学校 及师生对教育信息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体量大。中国集中制的教育形态使得教育资源不断向上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极度不 平衡。据艾瑞不完全统计:1)2017年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是一二线城市的3.7倍左右,但老师数量 和优质教学内容并未与庞大的学生数对等;2)我国重点大学(985、211学校)数量本来就少,仅北京和上海两市所拥 有的985、211学校数量占比分别达57%和31%左右,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且倾斜严重。成熟技术向教育领域“蔓延”,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技术在教育的应用滞后性强,即技术成熟了,与教育的适配性或融合度不一定高。整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技术主 要有三点特征:其一,体制内学校受教育部门监管严格,改革难以推进,其受技术影响的速度和程度都比体制外培训机构 慢;其二,高学龄阶段受众成熟度和自控力比较高,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更深;其三,技术多应用在教学活动的外围层 次(即“练-测-评”),相关的学习数据结构化程度高,分析和反馈机制好;与思考和规划相关的核心环节“教”现阶段 尚处于初级阶段,产生的数据也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但即便如此,师生的教学效率已在一定程度上得 到提升,未来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