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相关政府/学校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社会各类业态的进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同时2.0时代希望将1.0时代买来的设备用起来,收集并实现各类数据的连通,以数据为驱动来提升教学效率和体验。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贡献了70%-80%的份额,国家拨款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市场产业链上各服务环节的界限趋于模糊,但上中下游市场特点明显:上游重资产,中游重渠道,下游重效率和体验。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市场体量大、市场高度分散、地域性强的特点,垄断型企业尚未出现意味着市场可供攫取的空间非常大,各领域企业伸出触手开始圈地。现阶段教育信息化行业处于缓慢平稳增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合作也不断深入。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升级、C端用户付费市场的拓展等都是刺激行业快速增长的机会点。宏观环境:坐享天时地利人和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的必要性从B端到C端研究的转变:教育行业toC市场重点在于满足C端用户对“效果”的满意度,而toB市场则更加强调帮助企业客户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作为与toC截然不同的市场,教育信息化行业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对其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也极具必要性。市场成型且进入发声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明确成型且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各类玩家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并最大化输出自身资源,进而为学校、政府、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占领更大的市场。因此针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研究需更加关注企业的服务链路及其周边潜在机会,分析业内重点企业的布局和运营思路,帮助市场玩家或待进入的企业了解行业重点竞争领域、洞悉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市场空间大,潜在机会多:从需求端看,50.7万余所学校(含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含在园人数)和1600余万在校老师,对信息化的需求庞大且持续。从供给端机会看:1)硬件产品会随着技术升级而进行产品迭代;2)软件及服务产品随着服务场景的深化、数据分析技术优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类型;3)内容方面,新增科目知识体系的合作开发、原有科目知识图谱的建立与抽象等都是潜在机会;4)B端提供服务后,潜在的C端流量入口已经占据,对C端付费市场的挖掘仍充满想象空间。主要服务类型软件/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是目前最为活跃的两种服务类型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企业主要有四种服务类型:1)硬件提供商;2)教务管理软件/技术平台提供商;3)教学管理软件或教学内容提供商;4)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一种和第二种侧重于教学、教务线上化,得益于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市场发展快且相对成熟,行业主流玩家多具有成立时间长、具有政府背景或母公司支持的企业。第三种和第四中则是将服务场景拓展至教学过程中,多为创业公司在不断摸索,向学校(B端)或学生/家长(C端)收费是其主要业务展开逻辑。第三、四种模式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服务对象涉及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不同用户在需求、使用习惯、使用目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考虑开发成本、开发周期和差异化竞争等因素;其二,受政策影响大,企业的业务逻辑可能因为政策不向好而停滞,甚至终止;其三,如何为C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收费需要不断摸索和验证。政策环境:教育信息化2.0做创收以“用”为出发,以数据为驱动,以提升效率和体验为根本,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技术环境:教育+科技的不断试探成熟技术向教育领域“蔓延”,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技术在教育的应用滞后性强,即技术成熟了,与教育的适配性或融合度不一定高。整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技术主要有三点特征:其一,体制内学校受教育部门监管严格,改革难以推进,其受技术影响的速度和程度都比体制外培训机构慢;其二,高学龄阶段受众成熟度和自控力比较高,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更深;其三,技术多应用在教学活动的外围层次(即“练-测-评”),相关的学习数据结构化程度高,分析和反馈机制好;与思考和规划相关的核心环节“教”现阶段尚处于初级阶段,产生的数据也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但即便如此,师生的教学效率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未来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市场空间:四千亿市场等待被分割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2019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艾瑞咨询统计及核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未来两年持续增长但增速趋于稳定。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硬件设备自上而下的推广和购买。十九大之后,硬件普及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刚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市场处于赛道抢占期。未来,随着5G、AI、VR/AR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硬件升级、覆盖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以及C端用户的付费场景增加等,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的高速增长机会点。产业链条:要产品要服务更要有渠道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产业链结构上游企业市场集中度高,中游市场极度离散,中游企业对下游市场的拓展受渠道关系影响大中游端:重渠道、重合作赛道技术+合作是硬件产商迎接一下增长红利的关键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供应商优劣势明显。其中优势主要有三点:其一,采购政策自上而下推行,市场盈利模式清晰(即直接向政府/学校收费);其二,受技术推动,硬件产品的品类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其三,经过教育信息化1.0的建设期,厂商已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渠道。反观不足,也有三点:首先,硬件设备未真正用起来,用户对产品依赖性差;其次,现阶段硬件普及基本完成,预算申请难度大,市场增量空间有限,未来市场红利可能出现在与技术升级相关的硬件设备升级或迭代方面;最后,市场渠道依赖性强,很难全国性扩张。就未来而言,硬件设备产商一方面需要把握新技术(如5G)的节点,加速产品升级或迭代,另一方面,更需要与软件产商、集成商深度结合,互利互惠。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1)教育信息化软件服务市场重视用户体验,易垂直细分、易聚集流量、易规模经济,但也易沦为标准化产品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2)综合类服务供应商本身具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对内可提供整套服务,对外拓展可成为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市场特征:多方混战,各显神通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1)A股上市企业教育业务占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比重不足4%教育信息化覆盖的服务场景广,服务对象涉及从学校到政府、从校长到教职工、从学生到家长等各个类型,服务内容囊括了政府管理、学校运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等方方面面。从市场主流玩家来看,包含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新兴创业型教育信息化企业、大的互联网企业、传统教育企业以及其他或转型或布局的企业五大类,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又高度离散。据艾瑞不完全统计,2018年部分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教育营收大致150亿左右,占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的比重在3.7%左右,市场极度分散。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2)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营收情况从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来看,单一服务类别的企业较少,大部分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服务。这与他们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足够的渠道资源、客户资源等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资源的积累为他们向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过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现阶段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营收高,但教育业务占比低,教育市场服务竞争激烈。发展启示:搜索新一轮市场增长点启示一:部分玩家向集成商发展系统集成商的数量和类型增加,市场扁平化程度高据艾瑞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有超过50%的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新三板中有25%的企业同时发展系统集成服务,整个市场玩家中系统集成商仍有较大空间可供攫取,市场扁平化程度有望增加。渠道、客户资源、口碑、管理、服务、技术和整合能力等是系统集成商的核心要素,对于渠道依赖性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教育信息化行业而言,很多厂商都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而向系统集成商发展,通过拓展服务类别和服务范围,既可以夯实已经建立的客户资源,又可以丰富/构建产品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当然提供集成服务时尽量做到服务体系轻量化、操作/管理简易化。启示二:“马斯洛需求”的适用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市场空间大,拓展相对容易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程度受当地的经济、政策等影响而不同。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水平高,高精尖产业多,其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且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更加具象,如将什么知识通过什么方式点引爆后,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针对性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学习内容推送等。贫困地区属于市场空白区,他们的诉求比较集中,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相比较而言,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对教育信息化都有一定认知,并且希望通过信息化助力当地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普及,故当地对教育信息化企业接纳度高。能够带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沉浸感的企业将优先获得当地市场“入场券”。启示三:C端增值服务市场值得拓展如何将C端流量转化为付费用户是关键目前教育信息化市场比较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服务模式是直接向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售卖自上而下的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对于将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作为通道打开C端流量入口进而向C端收费的模式(即2B2C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成功的案例(如口语100向学生收取人工智能老师的服务费用),但就整个市场而言,2B2C模式的服务价值需要不断挖掘和放大,以满足C端市场的付费意愿和期许。整体来看,企业想要针对C端用户收费,首先需要了解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其次要结合自身资源制定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最后要衡量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打破用户付费意愿与需求程度之间的落差。在提供C端服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两点,即投入产出比和实时把握政策风向。总结:建议&展望—整体市场从需求满足看,短期内重点满足定制化需求,长期看需要关注行业标准化走势;从客户拓展看,离客户越近的渠道,其投资价值越高总结:建议&展望—细分市场大企业打造生态布局,小企业提升服务价值对于上游产商:明确自身业务体系构建的方向和全局性,针对性的寻找下游合作伙伴,打造企业全产业的生态布局。对于中游硬件提供商:1)5G风口下VR/AR市场、直播教学市场值得重点关注。2)大的硬件提供商可以利用自身渠道、客户等优势直接向系统集成商过渡。3)细分垂直领域对硬件设备的需求也可能出现小而美的市场,如音乐类。对于中游软件提供商:1)对于深度垂直且易沦为标准品的软件服务商,主要有两种路径:其一,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其二,守住学校流量入口,争取C端市场,保证潜在增量空间。但现阶段从可行性方面看,更看好第一种路径。2)对于深度接触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商,如教学系统,挖掘并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以建立竞争壁垒是当前重点。目前来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权威机构合作开采数据资源的价值似乎更具可行性。对于中游内容提供商:重点要明确自身对校内教育资源的“补充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市场新兴的、尚未建立健全的学科是最好的切入点。但内容提供商需要传递出内容的专业、权威性,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与学校合作,共同研发知识框架和教学内容体系;其二,与业内专家/专业机构合作开发。除了课程内容之外,与新兴硬件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如VR/AR在实验、特定教学场景)也表现出一定潜力。
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近日发布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利好政策驱动下,目前硬件普及已基本完成,中国的教育信息化逐步迈入以客户为导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随着AI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行业即将迎来一波新的高速增长点。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市场已成型并进入发声期。国内深受欢迎的教育产业服务平台——校宝在线,凭借覆盖K12全日制学校和教培机构的全维度信息化产品及服务矩阵,以及突破性的S2b2c教育产业服务模式,作为信息化综合服务提供商代表荣登报告,再次获得专业研究机构的认可。政策驱动 市场成熟 教育信息化平台进入发展黄金期近年来,教育领域动作频频,校内校外各环节都涌现出对信息化的旺盛需求。以新高考改革为契机,全日制学校围绕走班排课的刚需,通过建设智慧考勤、智慧食堂、智慧图书馆等,面向未来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在校外,《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发布,全面推进教培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也催动越来越多的机构引入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提升其招生、运营、教学、财务等各环节效能,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开拓渠道,智能化管理机构。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多年的信息化“熏陶”。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末,全国小学及以上全日制学校共有近24万所,共2.6亿余在学人数,1600余万在校老师,无不对教育信息化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以“三通两平台”为主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推行多年,伴随互联网、5G、DT数据技术等科技的渗透,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教育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过去的信息化是‘买下来’,现在更多是‘用起来’。”校宝在线董事长兼CEO张以弛表示。内外合力之下,以校宝在线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速成长。目前,校宝的“双轮驱动+增值服务”的战略布局已初具规模。以校宝学校管理系统为核心,面向教培机构提供招生、运营、教务、财务、家校互动等一站式管理的行业级信息化解决方案。而刚刚升级的校宝智慧校园Plus版则匹配新高考体系需求,以AI等领先技术推动智慧校园改造;并作为产业服务平台,接入希沃等硬件提供商和蚂蚁金服、浦发银行等第三方服务平台,满足学校多样的信息化需求。此外,校宝结合公办校的实际需求,在钉钉推出了家校互动轻应用——校园宝等创新产品。目前,校宝已服务8万多个教育品牌,推动超过17万个校区完成信息化建设,覆盖100万教育从业者,年经办流水突破400亿。每三家使用信息化服务的教培机构就有两家是校宝的客户,超过30%的国际化学校正通过校宝的信息化产品进行管理运营。产业互联 创新赋能 教育信息化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市场体量倍速增长的同时,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路径也在悄然升级。报告将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归纳为三个新模式:1.评价学生由仅注重知识传授向更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2.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池并共享。3.实现教育管理线上化和数据打通,提高管理效率。“今天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内容、形式,是‘采购一些新设备’,而是从人才、应用和服务等不同维度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智能化资源平台,最终提升学校的管理运营效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张以弛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校宝在线的信息化破局之道。正是基于“平台”这一理念,深耕教育信息化行业9年多,校宝依托沉淀的用户画像和运营画像,以及拥有深刻行业洞见的教育专业团队,应势而变,进行了S2b2c的前瞻性战略布局,从“业务数据化”迈向“数据业务化”。早在2017年,校宝便开启了“教育+金融”的探索,联合蚂蚁金服推出针对教培机构和学校的聚合支付工具“校宝收银宝”,把6‰的费率降低至2.5‰,提升机构的运营效能。针对教育市场的另一个空白——保险,校宝先后和平安产险、人保财险等头部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校宝安心保平台,提供教培责任险,学员意外险等教育行业定制产品,带动机构和学校的规范化运营。今年,校宝收银宝更和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开展深度合作,提供“2分钟线上开通、1分钟分期支付、3秒钟立享临时额度”的学费分期服务,从优化服务的维度,提升机构的获客能力。联动线上招生工具校宝秀、校长在线学习平台校宝学院等,一个覆盖金融、内容、营销等增值业务的创新服务板块成为校宝赋能教育的全新发力点。正如艾瑞报告指出,作为少部分新兴企业的代表,校宝在线本身具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更重视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和打通,丰富数据维度和数据标签,延长服务链条,对内可提供整套服务,对外可拓展成为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延伸产品和服务触角的同时,校宝更发挥平台的聚合能力,开创了诸多业内“第一”。今年4月,校宝在线联合万融资本等,推出首个针对教育服务产业的投资基金——校宝万融教育产业早期投资基金。该基金依托万融在教育投资领域的经验和资源以及校宝在教育产业供应链上的平台功能,扶持教育服务产业的初创企业和优质项目。8月,校宝主办了首个聚焦“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服务的行业大会——SEE 2019首届教育服务共建大会,吸引了全国超千家教育机构及全日制学校的3000余名校长代表、专家和媒体参加会议,首倡“规范化、普惠化、数智化、协同化”的教育新四化发展趋势,引发行业热议。以专业、全面的信息化服务为基础,聚拢大批的“粉丝”客户;再通过整合、优化供应链,为极其分散的教育市场连接高性价比、多样化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反向影响供应链上下游的定价权益,提升弱势方的议价能力,促使产业上下游供需良性发展,推动整个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在这条创新道路上步履不停的校宝在线,也完成了从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提供商向教育产业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
来源:中关村网中国的教育行业仍呈现旺盛发展的态势,2017年市场总规模已达到9万亿元。庞大的刚需基础加上政策、资金、科技以及社会观念驱动,教育领域将在未来持续繁荣,成为投资市场热点。其中,STEAM教育在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站上风口,广受市场关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教育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教育信息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u一、STEAM教育1.1行业发展基础:消费水平上升,STEAM教育受到关注近几年经济不断向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接近 3.4 万元。收入的提升大大刺激了消费水平,各阶层人群购买力增强,从而带动家庭教育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也引发了人们对STEAM教育的关注。智能化时代的发展对高技术人才需求增加,第三产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STEAM教育关注孩子的综合素养及实际能力,能够满足新的人才需求。此外,家长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8、9后成为家长群体主体,该人群更加注重培育孩子的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对STEAM教育的接受程度也更高,从而刺激了STEAM教育行业的发展。1.2 行业发展趋势STEAM发展受到政策红利的影响。“十三五”计划中第一次提及STEAM教育,教育政策重点逐步转向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各级政府,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深圳、杭州等积极响应号召,发布具体的文件及推行试点,推动STEAM教育的发展。资本市场持续助力STEAM教育行业高速发展。2017年以来,频繁出现集中于早中期领域的大额投资,STEAM教育市场规模逐年增加,未来5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将达到33%。从发展的形式上来看,B端公立学校和C端将成为未来STEAM教育的发展核心。STEAM教育产业链上游为设备和课程的供应商,其中机器人和物联网的前景最为广阔,未来市场需求较大。下游B端的公立学校由于办学成本相对较小、政策试点及社会的支持成为STEAM教育发展的主力。C端的培训机构可以大规模对接学生,产品受众面广,复制扩张速度快,也将成为STEAM教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STEAM教育投资主要聚焦少儿编程和艺术教育类企业由政策推动和资本赋能的少儿编程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中小学不断强化信息技术培养的课程,政策极力推崇编程全民化,引发编程学习热潮。少儿编程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也广受欢迎,多家机构如编程猫、编玩编学等已获得高额早期融资。目前编程教育市场已有百亿级市场,但渗透率仍较低,在2017年仅为0.69%,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刚性需求带动音乐美术类教育市场迅猛发展。政策引导艺术教育进入应试考核系统,消费升级推动艺术行业发展,未来几年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在我国的艺术教育培训市场中,音乐和美术是最受关注的行业,占据超一半的市场份额,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1.3 少儿编程行业发展现状产业环境分析当前,少儿编程行业已经形成较清晰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主要为工具研发,代表企业有诺丁科技、mblock等;中游企业负责内容供应,形式有线上、线下及2C端、2B端。国内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游,差异体现在内容提供以及编程软硬件结合两方面。下游企业主要负责应用推广。少儿编程教育竞争格局当前的少儿编程教育企业都有精确的消费人群,收费水平相对标准化,提供以Scratch、NOIP竞赛、JavaScript等为主的产品和课程内容,与学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关系,运营状况良好。(线下少儿编程教育主要企业对比如下图所示)线上的少儿编程教育企业产品更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单课时费用为100-300元不等。相比线下企业,线上的机构获客能力更强,覆盖学生人数更广。(线上少儿编程教育主要企业对比如图所示)1.4STEAM教育行业小结消费升级,新的社会需求刺激STEAM教育发展。政策及资本作为STEAM市场重要驱动力,助力行业发展。从产业链来看,B端的公立学校和C端将成为STEAM教育发展的核心,教育投资主要集中在少儿编程教育以及音乐美术教育领域。u二、 教育信息化2.1 行业三大发展基础国家政策推动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财政经费的投入助力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增长,CGAR达到3%,而中小学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可能。三通两平台建立,完善基础设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三通两平台”, 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智慧化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基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为教育信息化赋能。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迈入智慧化阶段,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体现在云计算、统一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智慧教室等方面。通过多维度大数据采集、智能数据处理及人机交互界面,人工智能全面赋能B端和C端,提供商业智能化系统及个性化学习支持。2.2 行业发展意义:平衡教育资源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失调,不同等级城市教育资源及水平相差较大,具体体现在教育硬件及应用滞后、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信息化人才缺失等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打破教育资源失衡的僵局。互联网的普及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三四线城市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为在线直播等新兴教育模式提供基础,有效分配资源。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完善,可更加精准的分析学习行为,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2.3 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教育信息化行业已形成清晰产业链闭环。上游为基础设施端,包括软硬件和相关运维服务,提供云服务、网络宽带、硬件、大数据及考勤安防等技术支持。中游为系统应用端,按教学服务内容简化为教、学、练、管、评五大功能,可细分为教务管理、互动课堂、课件资源、备课系统、试题库、智能阅卷、招生管理、智能排课、教辅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平台等应用场景。获得数据信息的中游企业,又能将数据反馈给上游,完善技术设施建设。下游为内容供给端。获得中游系统应用的服务支持,下游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培训服务。内容供给端的培训企业以语言培训、STEAM课程及课外LMS为主,研发课程内容,并向B端学校输出课程,建立合作关系。竞争格局教育信息化企业对比分析如图所示。企业围绕自身核心教育技术提供产品及业务,与学校和教育品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高教育服务质量。2.4教育信息化行业小结国家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为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能有效的改善现阶段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现状,创造更好的教学体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端、系统应用端以及内容供给端,实现全面智能化。u三、 总结中国教育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教育投资市场也正在高速增长的阶段。STEAM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两大细分领域尚有较多投资机遇和较大的发展空间。STEAM教育因政策利好,需求增加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投资主要聚焦少儿编程以及音乐美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受政策、新技术推动,教育科技深度融合,产业链布局清晰,联系紧密,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近日,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硬件设备已经基本普及,通过软件和服务加成,希望能够收集并实现各类数据的连通,以数据为驱动来提升教学效率和体验。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市场成型并进入发声期,市场空间大,潜在机会多。专注于新教育的技术服务商——小鹅通不断解决商家面临的痛点,打造了SaaS服务、流量服务、生态服务三大服务模式,从工具、流量、人才等方面为教育机构及内容从业者赋能,并提供集营销获客、效率提升、商业变现为闭环的一整套互联网解决方案,受到业内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一致认可。政策支持 市场空间大 成熟技术向教育领域“蔓延”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明确成型且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各类玩家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并最大化输出自身资源,进而为学校、政府、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占领更大的市场。艾瑞咨询统计及核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硬件普及基本完成后,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刚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市场处于赛道抢占期。与此同时,报告指出:软件及服务产品随着服务场景的深化、数据分析技术优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类型。目前,软件/技术服务是最为活跃的两种服务类型之一,主要以“用”为出发,以数据为驱动,以提升效率和体验为根本,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针对用户在“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痛点,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痛点并不断更新迭代,成为不少轻量级创业者的选择。以新教育的技术服务商小鹅通为例:在知识付费发展初期,针对大多商家的痛点“内容+支付”,小鹅通打造了对应的“课堂+营销”SaaS工具。当知识付费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商家的服务形态需求演变为“内容+服务”,痛点也变成了“转化+复购”,2018年小鹅通在工具中加入了助学和社群等模块,帮助商家提升服务溢价和复购率。随着2019年6月,小鹅通生态内教育培训类商家占比超58%,很多根植线下的传统教育机构开始在线上寻找增量。小鹅通从招生难痛点切入,及时推出新教育解决方案,帮助商家快速上手线上业务,解决线上转型的技术问题,实现轻资产、轻运营、低门槛的运行模式。目前,小鹅通已经形成3大业务模块:第一块业务是技术服务(SaaS),为其客户提供超200余种网校平台搭建工具,使不懂技术的公司可低成本拥有自己的APP、网站、微主页等内容变现平台。第二块业务为流量分发(内容分销平台),帮助客户将内容产品分发至微信、抖音、百度、京东、优酷、小米等流量生态,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获客问题。第三块业务为商家服务,以商学院等方式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人才、资源等方面赋能。通过在新教育领域的不断努力,小鹅通已经累积服务超过50万商家,覆盖众多一线教育品牌及知名机构,如好未来家长大学、英孚青少儿英语、环球教育、高思教育、吴晓波频道、十点读书、张德芬空间、知乎、有书、新东方、新京报书评周刊、中信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等。集合优势 全面赋能 助力商家一站式完成私域流量搭建运营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信息化由“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转变。随着5G、AI、VR/AR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硬件升级、覆盖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以及C端用户的付费场景增加等,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的高速增长机会点。作为最为业内称道的SaaS服务,小鹅通打造获客转化、在线课堂、用户沉淀、SDK与API四大优势,全面为商家赋能,帮助教培机构打通线上线下,联结流量渠道,助力教培机构一站式完成品牌私域流量搭建运营。第一、获客转化:小鹅通知识店铺提供了丰富的工具服务,以此促进付费转化,例如裂变海报、优惠券、拼团、推广员等,在过去的教培机构招生实践中,这些工具均体现出了其巨大的转化价值。同时,小鹅通致力于帮助教培机构实现跨生态招生,除了微信,小鹅通目前已经打通了百度、抖音、腾讯视频、京东、小米等多个内容生态。第二、在线课堂:教培机构的线上化不仅指招生层面,更要拓宽教学场景。在此方面,小鹅通可以帮助教培机构搭建线上课程,呈现图文、音频、视频、专栏、直播、电子书等形式的课程,充分满足教培机构教学需求。第三、用户沉淀:对于教培机构而言,招生获客只是起点,如何让用户沉淀、提升完课率与复购率仍需要大量思考与努力。针对此,小鹅通支持标签维度建模、大数据智能匹配、锁定用户画像以及精准营销等功能,数据化辅助教培机构进行经营决策,助力洞悉用户偏好达到精准化营销效果。第四、SDK与API:无论是获客转化、在线课堂还是用户沉淀等功能,都需要在终端呈现。小鹅通提供了丰富的API与SDK,教培机构可以将店铺课程内容分发在iOS、Android、web、小程序等不同生态端口,打造更丰富的教学场景。在转型新教育技术服务商后,小鹅通依托“轻资产+轻运营+无门槛”的线上直播、训练营、PC课堂和“强互动+强体验+高转化”的线下面授课、教务管理、线下口碑传播,致力于打造全场景覆盖、高效连接、全面赋能的个性化教育形式,进而帮助商家聚合高价值客户群。自2016年12月上线以来,小鹅通已经覆盖超过3亿终端用户,客户总流水达到35亿元。
核心观点1.K12教育行业是一个CR4不足5%的千亿刚需市场,K12在线教育有望提升市场集中度。但长期来看,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格局将呈多头林立状,天然屏蔽“有你没我”的互联网残酷战争。2.2013-2016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2017年攀升至51.8%,市场规模达298.7亿元,成为规模化变现元年。3.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萌芽,其产品形态经历图文、视频、直播几代变迁,目前带来的最大价值增量是师资更优、体验更标准化。在线体验质量的提升和效果的可控性将是下一步待解难题。4.盈利困难和优质在线资源不足是K12在线教育行业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模仿线下思维,采用直播方式收取课时费是现阶段最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部分头部企业已开始加深与线下的合作,未来续费率将逐渐成为核心运营指标。5.在线直播领域正在进行模式探索,在线一对一、在线小班课与双师课堂备受关注。根据线下市场的经验,未来线上市场也将以小班课为主流,同时并存多种模式。发展背景:千亿刚需市场中的一颗明珠本报告研究对象界定“K12”又名“K-12”,全称为“Kindergarten to 12”,意指美国教育体系中的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在中国通常指小学到高中学段。在中高考升学环境下,中国K12线下教育市场主要提供民办学校、课外辅导和托管服务,到了线上则供应品类和方式都有所丰富。近两年,K12在线教育行业表现亮眼,相比体量庞大的K12线下教育市场可谓新生牛犊,值得关注。本报告研究K12民办教育市场中的在线辅导、在线实用英语、在线志愿咨询、教育信息化软件等领域。K12线下课外辅导:千亿刚需下瓶颈明显传统K12课外辅导业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有老师、有场地,一个典型线下机构的教师薪酬和场地租金要耗费掉60%左右的营收。线下场地有限的辐射半径及利用时间、优质师资漫长的培养周期阻碍了机构的快速扩张,而我国高考由各省命题、中考由各市命题、教材分版发行的制度又给大量小作坊提供了根本性的生存土壤。线下市场天花板有限:1)全国性品牌难以下沉:2017财年,新东方855个学习中心、好未来507个学习中心分别有90.8%和99.8%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难以下沉到被地头蛇和众多小机构把控且人才短缺的中小城市;2)区域性龙头只能在本地深耕,北京的高思教育、陕西的龙门教育、河南的大山教育、山东的大智教育、江苏的佳一教育、广东的明师教育等各自耕耘一亩三分地;3)相比于广告、游戏等行业,这个行业的营收水平普遍不高,双巨头2017年财年K12业务营收在60-70亿元级别,精锐、学大等小巨头在20亿元级别,区域性龙头则在7000万-4亿元级别。由此形成的市场格局极度分散,CR4<5%。在线化拉开K12教育行业整合大幕:发展更快、创新机会更多在线教育给了这个传统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新东方、好未来、VIPKID可谓是中国教培行业的三块门匾,他们分别成立于1993年、2003年和2013年,十年一代,代代提速。从成立到年营收超过35亿元,新东方用了18年,好未来用了13年,而VIPKID仅用了4年。除去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影响之外,如此迭代要归功于互联网、新兴技术和资本对教育品牌规模效应的放大作用。K12线下市场的商业模式无非是收取课时费,但在线上,产业链正在重组。如在线平台搭建、在线工具研发、在线内容研发、营销/管理类SaaS供应、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师资招聘和培训等,几乎每一个细分赛道都刚刚开始起跑。K12在线教育市场将孕育出更多几十亿营收规模的大机构,进而提升市场集中度。在线化拉开K12教育行业升级大幕:师资更优、体验更标准化我国教师资源分布呈金字塔形,越是高水平的老师数量越少,而且越集聚在发达城市,中小城市对优质师资的渴求十分强烈。1991年,有名校名师资源的101远程教育网诞生,带起了一股名校网校潮,受当时网络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网络获取一些文字、图片形式的片段化教育资料。进入2008年以后,K12课外辅导需求开始大幅增长,录播视频形式出现,学生得以观看到完整的课程内容,但内容粗糙、管理服务不完善,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直到2013年,伴随着带宽扩容、4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巨头进入、资本进入,正式意义上的在线教育元年才到来,从业者纷纷探索多个赛道,K12在线教育的服务和产品逐渐开始标准化。2016年下半年开始至今,行业开始摸索如何在线上实现比线下更个性化的体验和更好的效果,如果能解决这两大难题,K12在线教育市场将迸发出远比线下市场更强劲的生命力。发展现状:高速增长与白热化竞争并存市场规模及增速自2012年以来,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基本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即使在2015年降至21.4%后也能够快速反弹,在2017年攀升至51.8%的新高位,相应的市场规模达到298.7亿元。艾瑞分析认为,2017年市场规模高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一对一直播授课的火热——一对一直播授课清晰的盈利模式让部分企业从2015年、2016年的营收困难迈向了规模化营收阶段。而在2018年、2019年,直播授课仍将作为企业营收的主要贡献者,带动其他尚未清晰的盈利模型建立起来并得到验证,这一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直到2020年开始有所趋缓。企业图谱商业模式目前,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课时费、内容费、电商抽成费、系统授权费、平台佣金、广告费等形式,其中课时费是最主要的形式,主要包括录播课时费和直播课时费。收取课时费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沿用了线下市场的思维:用户为效果付费。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传统线下教育具备许多能够助力效果实现的优点:1)老师和学生都被固定在教室里,师生面对面,学生天然具有学习的仪式感,不易脱离场景;2)师生互动方式多样,包括语言、图文影像、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学生可进行全身反应;3)班课学生之间可互相竞争和学习。而在线上场景中,这些元素的冲击力被弱化,学习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线上产品还比较初级,家长依赖线下经验、不愿尝试新模式实属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个行业的家长主体逐渐从75后、80后变成85后、90后,用户对优质在线内容的付费意愿提升,预计内容收费的占比会迎来增长。而课时费的占比将有所下降。在线直播领域:融资竞争白热化2017年全年,K12在线教育行业投融资热区集中在在线培训领域,其中在线少儿英语培训领域投融资笔数占35.9%,在线学科辅导占28.2%,合计64.1%。其余份额被工具类(17.9%)、测评类(12.8%)、K12知识付费类(2.6%)、高考自主招生类(2.6%)瓜分。市场需求大、刚需属性强、政策限制少、盈利模式简单清晰,成为在线培训受追捧的原因。尤其是在线少儿英语培训领域,相比于在线学科辅导来说,政策限制更少、用户需求更标准化、师资配备(外教)与线下差异更大,导致融资热度迅速升温,带动了在线学科辅导领域的融资热潮,也点燃了资本对整个K12在线教育行业的信心。在线直播领域:模式之争你追我赶许多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源泉。带宽网络、云服务等在线直播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K12在线培训行业涌现出大量中小企业。在线一对一、在线小班、在线大班等纯在线模式最先出现,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消失、线上体验粗糙等问题的出现,以双师课堂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也逐渐浮出水面。除了To B还是To C、纯在线还是混合在线、一对一还是班课等方向问题之外,老师是固定排课还是随机分配、教材是引进权威还是自主研发、定价及配套服务是便宜大众还是高端小众等更多分叉口一一出现在企业面前,由此演化出众多细分领域。而中小企业的实力又决定了他们难以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从而形成了千帆竞发的局面。整个K12在线教育:优质资源仍需沉淀,盈利难题依然存在在快速增长的背后,K12在线教育行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从业者来说,最令人望而却步的问题是增收不增利;对用户来说,优质师资和内容不足、教学体验和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2017年,企业倒闭、名师出走、流量虚高、被指涉黄、明星代言战、电话营销战等媒体爆料频频出现。混乱产生的根源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但对核心资源的要求程度高。这是新兴行业快速增长下的必然现象。未来趋势:一场关于体验和效果的硬仗用户结构正在改变,旧思维需及时更新K12在线教育行业的用户群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1)家长:新一代80后、90后家长受教育程度高,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目前的小学家长高学历者更多——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开始,当年中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同比猛增47.4%,持续近10年的扩招输出的这批人在2005-2014年间陆续生子,成为如今小学教育行业的优质家长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还将陆续成为初、高中教育行业的优质用户。因此如今面向小学生的在线直播如火如荼,若干年后面向初高中生的在线直播也将迎来用户红利。2)学生:2018年起,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学生用户已全部变成00后,相比于80后和90后,他们的网络消费意愿更强,消费偏好更独特,对个人体验更重视。因此如今被怀疑“走不通”的商业模式在未来皆有可能,由直播课程支撑起来的单一变现体系将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其他非直播类产品的变现很有可能最先从小学产品开始。在线直播领域班型之争逐渐明朗,最终以小班课为主流班型目前,在线少儿英语赛道纷纷开辟在线小班课业务,学科辅导赛道则稍滞后于在线少儿英语,仍以一对一模式最热。从线下市场的主流班型演变轨迹来看,大班课最先成为主流,一对一后来居上,后又被小班课赶超,至今小班课都占据着主流地位。“大班——一对一——小班”的路径不是偶然,它背后有着深刻的演变逻辑,线上市场也将遵循这一规律,最终形成以为小班课为主、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分别服务于不同人群和教学目标的格局。这三种教学模式要想顺利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大班课需要额外解决网络带宽的技术问题,一对一需要额外解决师资供应的人力问题,而小班课需要额外解决线上组班和授课的教研问题。小班课从线下迁移到线上的难度最高,因此问世最晚,但未来前景十分可期。下一步需攻克在线体验和效果难题互联网给K12教育行业带来的价值体现在师资共享、效率提升、体验优化和结果清晰4个方面。目前K12在线教育在师资和效率方面已具备了超越线下市场的能力,但在体验和结果方面仍面临和线下市场一样的难题。体验粗糙:在线化仅能做到让用户快速获取资料和信息,但如何保证师生互动的顺畅、调动同伴学习的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维持学习动力等问题还在探索中,如在线小班、双师课堂等都是探索方向。结果随机: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对“结果”产生机制的研究都不够深入,目前在线市场涌现的诸多概念和模式,如自适应、人工智能等都在试图解构这一问题。只有翻过了这两座大山,K12在线教育相比于线下才能真正显现优势。当然,线上线下不是对立的,未来的K12领域的学习将混合进行,这就需要线上线下都能具备好的体验和效果,并能实现顺畅的对接。
虽然高考的硝烟早已消散,但教育的话题永不过时。据东方资讯报道,今年高考广东省文理科前50名(共100人)学霸所在的33所中学中,有21所中学使用了人工智能加持的智慧教育产品;而安徽省高考文理科排名前500名学生中,有超过70%的学生使用了大数据个性化精准教学系统。自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一轮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始,“智慧教育”的概念开始在教育市场崭露头角,而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突破,“智慧教育”的行业风口也逐渐成型,受到众多产业投资者、企业从业者以及行业观察者的青睐。专注科技产经前沿的前瞻产业研究院,对智慧教育行业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并于近日发布《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共同探讨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广阔未来。报告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智慧教育行业的定义入手,探讨智慧教育的真正内含与行业价值;第二部分运用PEST分析模型探讨智慧教育行业的宏观发展环境;第三部分则是从产业链、市场规模、用户规模、应用现状四个维度,重点解读智慧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重点剖析了在线教育、智慧校园与智慧课堂三个智慧教育的行业细分市场;第五部分则探讨了智慧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并对行业投资机会以及发展路径上的挑战与机遇做了深度阐释。PART 1 智慧教育行业定义《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指出,“智慧教育”是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该体系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云端设备组成开放校园,实现跨市跨地共享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可以通过该体系实现廉洁高效的管理。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智慧教育”的本质可以理解为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简言之,“智慧教育”既有“教育”属性,也有“信息化”属性。《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教育行业存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教学难度大、教育效率低下;学校信息不对称;校园安防隐患等 诸多问题,而借助新技术赋能,使得教育“智慧化”,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痛点。通过在线教育,可以实现跨时跨地的共享教育资源,一师多用;通过智慧课堂可以增加教学趣味性、提供沉浸式体验;而通过智慧校园,则可以同时便利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端、教师端、家长端和学生端,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育环境。PART 2 智慧教育行业发展环境分析《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在第二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全面解读了智慧教育行业的发展环境。P2.1 政策环境分析1.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开启了“教育信息化1.0时代”,同年9月,国务院明确在“十二五”期间以建设好“两通三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抓手,推进智慧教育。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三通两平台”中的“校校通”完成率达到90%,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介入和提速;“班班通”目前完成率为70%,名师、名课资源逐年增加;而“人人通”完成率尚未过半,任重而道远。“两平台”中,“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于2012年底上线,2018年已与全部省级平台互联互通;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与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学生电子学籍打通,“一人一号”基本实现。2. 智慧教育政策2.0《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指出,智慧教育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政策也推进到了“2.0版本”。新阶段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系列文件为核心,在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而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国家支持设立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截至2019年4月,“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8个创建区和2个创建区域培育名单已经公布。P2.2 经济环境分析1. 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指出,自2012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指出占GDP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并且,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中提出,要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 教育行业处于资本风口报告指出,资本市场长期看好教育行业。以互联网教育行业为例,2018年全年互联网教育行业吸引资本超过450亿元,同比增长132.07%。P2.3 社会与技术环境分析《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认为,人口基数大是中国智慧教育行业最大的利好。无论是从人口增量、还是人口存量看,教育的社会需求人群广阔,而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是“互联网+教育”的必然;在这一社会环境背景下,智慧教育必将迎来一片蓝海。在技术层面,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深刻影响着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的变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新模式,通过个性化、精细化、沉浸式学习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教育逐步从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变革。PART 3 智慧教育行业发展现状《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第三部分聚焦智慧教育行业,从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用户规模和应用现状等四个层面展开了解读。P3.1 智慧教育产业链从智慧教育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上游建设主体分为软件商、硬件厂商和内容提供商,三大主体用四个维度的产品来支撑智慧教育的建设,即校园IT基础设施、互动教学硬件设备、信息化平台及软件、线上内容资源,通过软件、硬件和内容的整合构成了智慧教育行业——在线教育、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P3.2 市场规模从总体市场规模上看,2010年至2018年我国智慧教育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速保持在10%以上;预计整个2018年,我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报告认为,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细分领域和应用场景,市场容量巨大,从智慧校园的维度出发,宽带校园、校园安防、校园智联等都具有潜在机遇。此外,在线教育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细分领域,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2.01亿人,未来,在线教育将成为教育大趋势,用户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加之用户内容付费意愿加强,整体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P3.3 智慧教育行业应用现状《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根据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认为,智慧教育现阶段可分为三类:其一是间接辅助型,即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成绩、效率及自主学习能力;其二是直接学习型,将科技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其三是基础运营型,利用科技来提升学校管理能力、教师教学质量。而结合校内校外、民办公办、教学阶段等具体环境,三类教育场景也形成了不同的现状特征。其中,间接辅助型的校外渗透率普遍高于校内;直接学习型的校内校外渗透率相当,政策和资本均有大力度支持;基础运营型的学校,公办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力度整体高于民办;其中,大学智慧化渗透率最高。PART 4 智慧教育行业细分市场《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主要对在线教育、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三个主要细分市场做了解读。P4.1 在线教育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持续研究跟进,认为在线教育行业呈现出如下几大特征。1. 在线教育行业规模超2000亿元,占智慧教育行业比重约40%。虽然在线教育的概念早在1996年就开始出现,但受限于互联网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直到2013年在线教育行业创投热潮开启,大量资金和人才涌入,用户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在线付费意识逐渐养成,学习体验也不断提升,在线教育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8年在线教育规模超2000亿元且在智慧教育中所占比重整体不断增长。2. 在线教育行业各教育细分领域全面开花,市场集中度低。3. 成人市场为主体,K12市场高速发展。报告指出,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一直是在线教育的市场主体,占市场比重将近80%。而K12教育市场刚性需求强,且随着00后、10后学生对互联网的熟悉,K12阶段的学生和其家长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2年K12教育的比重将达到30%。4. 投资趋于理性,素质教育类成为投资热门。报告显示,2010年后在线教育行业爆发,融资案例数也对应呈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达到峰值298起。经过2015-2016年的沉淀,2018年投融资数量降至200起。从细分领域看,如编程猫等素质教育类在线教育成为投资热门,占比达31%。5. 在线教育迈入资本化新阶段,上市企业达7家。2018年,尚德机构、英语流利说登录美股上市,2019年3月,新东方在线登录港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统计,在线教育行业目前上市企业达7家(包含拟上市沪江教育科技),覆盖语言学习、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多领域。此外,还有多个企业进入D轮融资之后的阶段,这意味着经过资本推动、模式创新和验证后,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已经迈入新阶段。6. 在线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多方资本涌入,五大系竞争格局。报告指出,当前,纯在线教育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在各个细分领域全面开花;新东方、好未来、精锐教育等线下教育机构为布局产品矩阵、投入互联网浪潮,通过投资、自研等方式打通产业链条;腾讯、阿里、百度、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公司为覆盖全用户场景,利用流量优势进入市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通信公司为拓展业务线而进入巨大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凤凰传媒等出版传媒公司从内容上切入在线教育市场。P4.2 智慧校园智慧校园作为智慧教育的基础,主要包括宽带校园、平安校园、智联校园和智慧教室四个应用场景。目前,宽带校园普及完成率相对较高,且行业风口集中在平安校园、智联校园和智慧教室的建设上。1. 智慧校园——平安校园平安校园是指充分利用“人防、物防和技防”等多手段,打造校园综合安防体系,有效解决目前视频模糊、陌生人进校、消息滞后等校园安全问题,使校园安防更加智慧化。从平安校园建设维度出发,企业可从全场景高清视频监控、智能视频分析、周界安全及入侵报警、电子巡更、公共广播等全系统解决方案切入市场。2 智慧校园——智联校园智联校园是指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校园各智能终端的全联接。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教师的管理效率,方便师生学习与生活,及时保障学生安全。除此之外,通过融合物联网平台、校园一卡通等管理系统采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数据,可为后续大数据分析运营提供数据来源。3 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的重要应用场景。以标准化考场为参考,2011-2013年是标准化考场的建设高峰期,国家共建成了53万余间标准化考场(教室)。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指南》,标志着国家第二轮标准化考点建设正式开始。标准化考点迎来更新周期,一方面考点数量要增加,另一方面,考点设施要进行替换升级,量价齐升为智慧教育行业打开成长空间。P4.3 智慧课堂报告认为,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应用场景,其中互动课堂是“互联网+教育”下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此为智慧课堂的重要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动课堂既面向线下实体课堂,也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堂,以及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云课堂和泛在课堂。报告认为,互动课堂目前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其涉及到的终端产品较多,目前仅有好未来、新东方等教育机构、深圳龙岗区的云课堂等代表性互动课堂,但就长远来看,互动课堂前景广阔。PART 5 智慧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在第五部分从智慧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发展趋势、企业投资机会以及挑战与机遇四个维度对智慧教育的未来做了解读。P5.1 发展前景在充分解读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等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政策、资本、社会环境与技术等多重因素驱动智慧教育行业的良性发展,到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达到10700亿元。P5.2 发展趋势《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认为,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把握智慧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1. 在线教育受政策监管趋严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分支,在线教育行业在2018年年底迎来多部委的联合监管,其中,K12阶段的进校APP受监管最严格。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教育行业是国家根本,监管趋严是必然趋势,未来还会有更落地的法规、政策和规划出台,在线教育行业将迎来规范化成长新阶段。2. 智慧校园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广度上,智慧校园的建设范围仍有待扩大。从实现高等学校全面覆盖,到向中小学推广,从东部地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在深度上,智慧校园的技术深度仍有待挖掘和突破。如学习分析技术、社会网络技术、校园移动互联技术等,技术的进步才能最大程度的推进智慧校园的普及。3. 智慧课堂模式多样化发展智慧教育最终落到实处,仍是课堂上的教育。利用技术手段将课堂变得更加智慧化,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满足教育需求,是未来智慧课堂的重点探索方向,这需要企业在技术和硬件设施上、政府有关部门在监管和扶持上以及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共同探索。P 5.3 企业投资机会《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从投资地区、合作方式、数据及关键资源四个维度对智慧教育企业的投资机会和布局做出了全面总结。1. 业务应优先布局“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有10个,分别是:河北雄安、北京东城、上海闽行、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广东广州、山西运城、四川成都、山东青岛和江苏苏州。2. 软件、硬件、内容三大板块联动合作报告认为,教育企业间的产品合作频频,产品布局更“软”,企业的最佳选择是从信息化硬件提供方,转变为软硬件及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数据化趋势渐显。3. 抓住“数据”带来的机遇进入学校,可以实时掌握学校教学师资,教育管理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等各项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成为新动力的未来,这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富矿。4. 抢先获取政府、公立学校资源企业应努力和公立学校合作,打通to B、to C、to G的关系链条,向学校输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向老师和学生输出智慧教育产品,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学管理和教育云等数据管理储存方案。也可以基于课后教育市场,形成教育产业服务链条闭环。而从智慧教育的三大细分行业来看,报告给出的智慧教育企业的投资机会和布局重点如下:1. 在线教育:聚焦“内容”++ “规范”,坚持市场和政策导向。在线教育的政策监管下,规范化、优质化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2. 智慧课堂: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种类多,但是在成本和应用上是难题,探索教学模式的高效应用尤为重要。3. 智慧校园:以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模式进入市场。从全场景高清视频监控、智能视频分析、周界安全及入侵报警、电子巡更、公共广播等全系统解决方案切入市场。P5.4 挑战与机遇虽然智慧教育行业未来前景可期,但是《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也认为,智慧教育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必然含有潜在风险,而这些风险也是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企业若能突破技术瓶颈克服挑战,将在行业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挑战 VS 机遇一:数据风险 VS数据安全管理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信息化和数据安全是一张纸的两面,教育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与教育相关的所有信息全部网络化,一旦发生泄漏或者非法使用,将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而教育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若能聚研发实力,在数据安全管理技术上有所攻克,这一风险将得到缓解。挑战 VS 机遇二:隐私风险 VS隐私保护随着智能校园的应用,在校园和教室实现视频覆盖,若被非法使用,对学生个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关企业如何应对这一技术挑战,实现“隐私保护”,也是对行业企业的重大考验。挑战 VS 机遇三:学习资源过多 VS大数据分析智慧教育,尤其是在线教育的出现,使得用户面对的学习资源过多,家长、用户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会使精力和资本更多地用在学习资源选择上。而这给企业释放的信号是一方面,智慧教育的“学习资源”需要优质化,挖掘出好的“内容”才能获利更多;另一方面,企业在“大数据”技术上应该不断创新,让智慧教育真正实现“智慧化”。挑战 VS 机遇四:教育不公平 VS 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智慧教育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问题;但从目前的应用情况看,在线教育、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的布局依旧薄弱。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严格意义上讲,教育不公平确实是存在的,但这种不公平是建立在整体教育水平共同进步的基础上,并且这一不公平差距会不断缩小。这也给相关企业释放了一个信号,在着重于国家智慧教育重点示范区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长远发展战略,抢夺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智慧教育领域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产业的创新与变革带来了新的血液。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从智慧教育行业的定义和发展环境出发,重点解构了智慧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细分行业市场,并以此为前提展望了智慧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可能遇到的挑战,旨在服务这一领域的投资者、从业者以及行业关注者。《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是前瞻产业研究院长期追踪文化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在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即可免费下载完整版报告。更多教育行业前瞻性报告,可前往前瞻产业研究院官网(bg.qianzhan.com/report/ )搜索查阅。
在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受疫情正面刺激不断扩大,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规模在2020年第一季度达260亿元,用户规模约580万人,市场渗透率达22%。在线教育市场红利也吸引了大量资本,2019年融资总额达115亿元。报告显示,提升产品质量吸引用户并促进高效运营是在线教育行业的优势,同时应抓住下沉市场潜力大和技术革新的机遇来迎接挑战。(《艾媒咨询|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7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4800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4858亿元。受疫情特殊影响,大众在线教育消费进一步提速,在线教育市场迎来发展关键节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升级,在线教育产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助力中国教育产业创新变革。K12在线教育用户增长加快,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渗透加速在政策鼓励、AI技术进步的环境下,K12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发展迅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规模达260亿元,用户规模约580万人,市场渗透率达2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爆发式增长,在用户习惯不断养成的背景下,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7%,2022年将达51%。新技术融合推进在线教育产业升级,下沉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后疫情时代,随着5G、视频编解码等技术融合,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与教学场景的融合,企业将更有望打造出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助力中国在线教育产业优化升级。同时,面对下沉市场新增量,品牌价值和教学品质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用户留存和用户习惯培育也成企业挺进下沉市场的重要挑战。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在线教育概念范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线教育凸显出其突破时间以及地域限制的优势。按照细分业务领域分类,在线教育包括语言教育类、K12阶段教育、考试考证培训、儿童兴趣培养与早教、在线学习工具等。按照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分类,在线教育包括B2C模式、C2C模式、B2B模式、B2B2C模式以及O2O模式。中国在线教育产业图谱疫情对在线教育C端用户的影响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到3.51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需求激化,包括传统院校均尝试使用线上课程来保证教育计划的推进。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到3.51亿人。疫情对在线教育B端品牌/机构的影响疫情期间,在线下教培活动受限、企业积极布局的推动下,有道精品课、作业帮、腾讯课堂、猿辅导等平台数据都迎来了阶段性爆发。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4858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4858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特殊影响,大众在线教育消费进一步提速,在线教育市场迎来发展关键节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升级,在线教育产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助力中国教育产业创新变革。政策制度规范推动在线教育持续供给近年来,国家多次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2020年7月,扩大就业指导意见明确“允许购买并适当使用符合条件的社会化、市场化优秀在线课程资源”,并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规范,促进优质资源供给。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机遇与挑战202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超8000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而疫情进一步加快市场教育,预计202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2020到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1.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得益于2020新冠疫情的正面刺激,中国在线教育行为和习惯得以普及,尤其是K12阶段和职业教育阶段两个方面市场将得到巨大的释放,市场渗透率将迅速提升,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用户画像: 家长偏多,主要为孩子购买在线课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参与者中,家长占七成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影响,学生所在学校无法开课,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学业考虑,多愿意为孩子购买在线课程。综合网校和一对一全科辅导更受用户青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3.3%的受访者主要购买1对1全科辅导课,同样有33.3%的受访者主要购买综合网校类课程;其次是高校公开课和少儿英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综合网校因为有较高品质的内容和服务,更容易获得用户青睐,同样,一对一全科辅导基于教学质量上的保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疫情期间教学效果成为用户选择平台最看重因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1.9%的受访者在疫情期间选择教育平台时会考虑教学效果,其次是师资力量、平台口碑和价格。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倾向于选择有高质量产品的在线教育,同时,突出的师资优势可吸引用户试听课程进而转化购买。近六成受访者在疫情期间增加了在线教育的支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9.5%的受访者表示在疫情期间,用于在线教育上的付费行为有增多。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蔓延影响,线下教培活动受限,学校推迟复学时间、线下教培机构延迟复工,大众以往的线下教培活动转向线上。“一对一辅导”和“双师辅导”模式受认可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1.4%的受访者认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双师大班模式也有近四成受访用户青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实现学生教学效果更高效的反馈后,“双师辅导”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其教学效率得到用户的认可。近六成受访者看好在线教育发展前景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6.2%的受访者看好在线教育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前景,仅有2.8%的受访者不看好在线教育发展前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特殊影响,在线教育市场迎来发展关键节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升级,在线教育产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助力中国教育产业创新变革。疫情期间在线早教领域行业动态疫情期间,在线下机构被迫关门的同时,在线早教意外获得关注。以年糕妈妈、常青藤爸爸、亲宝宝等为代表的企业因为拥有在线早教业务而产生了明显的业务增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在线早教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录播、教具+轻课、小班直播是目前在线早教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服务模式。综合网校领域未来布局趋向在线综合网校的未来,必须通过高品质的内容和服务,去和用户建立信任。疫情带来的在线教育渗透还需通过之后的创新才能提高用户留存率。网易有道:以学习工具为依托全面挺进在线教育网易有道于2014年进军在线教育行业,以学习工具为基础布局在线教育业务。2019年3月,网易云课堂、卡搭编程、中国大学MOOC等原杭州教育事业部的产品并入网易有道。网易有道: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2020年5月20日,智能学习公司网易有道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网易有道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达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8%;其中,贡献超八成的学习服务和产品净收入达4.4亿元,同比增长226.4%。旗下有道精品课2020年Q1实现销售额达4.5亿元,同比增长311.9%,其中,正价课付费人次达27.6万人。有道精品课:创新教育模式实现快速发展有道精品课是网易有道旗下专注大班直播双师业务的在线教育品牌,致力于为中国年轻人提供高品质的在线教学资源。迄今为止,有道精品课已推出覆盖从少儿到大学全年龄段优质精品课程,并打造了众多爆款课程IP。同时,有道精品课提供完整的技术平台,包括:课程直播录播系统、题库系统、模考系统、作业批改系统等,用AI和技术实现因材施教,创新推出名师互动大班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2020年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渗透率达22%受政策利好、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持续向好发展。截至2020年4月,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规模达260亿元,用户规模约580万人,市场渗透率达2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爆发式增长,在用户习惯不断养成的背景下,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7%,2022年将达51%。后疫情时代K12在线教育领域未来布局趋向疫情降低了企业的获客成本,后疫情时代,K12在线教育领域面临新的机遇。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K12在线教育平台应回归本质,以在线英语教育为例,更需要立足在线英语教育的优势,以科技加持提高课程质量与师资力量。在在线英语之外,K12在线教育也应开拓下沉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网易有道:K12在线教育内容与工具流量协同并进网易有道正在以其原有工具产品矩阵为主要流量池,通过有道精品课和在线教育产品矩阵加速进军K12在线教育领域。一定程度上,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是网易有道入局K12在线教育的底层支撑,包括有道精品课的名师互动大班、少儿教育启蒙等产品,都借助了网易有道的产品技术能力赋能广大师生。有道精品课:专注于K12大班直播双师业务有道精品课是网易有道旗下专注于K12大班直播双师业务的在线教育品牌。有道精品课以优质名师、科学教研和AI技术为驱动,已推出了覆盖从少儿到高中全年龄段的课程,并打造了众多爆款课程IP。疫情期间,有道精品课在优质内容基础上,通过课程资源开放,以及与央视频、B站等平台合作布局等方式,有效促进K12在线教育业务的高速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有道精品课销售额达4.5亿,同比增长311.9%;K12正价付费人次达15.3万人,同比增长358.7% 。有道精品课:技术驱动开创名师互动大班创新模式从直播大班到双师大班,教育模式的创新使得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但是目前K12大班教学产品设计也存在自主探索与被动听讲、掌握程度与教学进度、个性化教育和标准化教育三方面的核心问题。因此,为解决传统大班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以及在商业模式和教学效果中找到平衡点,有道精品课推出了新的教育产品模式——名师互动大班模式。有道精品课的名师互动大班模式是在原有双师大班模式上的再升级,是融合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对AI、网络实时通信、自动化判题、交互设计等技术的深挖而推出的创新性教育模式。米乐英语:口碑与实力兼具的少儿英语教育平台2016年米乐英语依托KK直播成熟的视频互联技术,米乐英语前身——KK世界说正式开始运营。米乐英语是米乐教育旗下的青少儿英语在线教育培训品牌,致力于为4-18岁的青少儿提供专业英美外教在线一对一英语学习体验,让广大青少儿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高品质教学。米乐英语: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助力抗疫自疫情发生以来,米乐英语为了缓解家长以及老师对孩子后续学习的担忧,积极开展公益捐课活动;同时,米乐教育远在美国的外教团队也加入到免费捐课的活动中,帮助中国学生增强防疫意识,希望陪伴中国学生共渡抗疫难关。米乐英语:打造个性化教学服务体验金沃斯英语:加拿大的少儿英语教育品牌金沃斯在线英语教育是来自加拿大的少儿英语教育品牌,在中国天津设有中国区运营中心,在多伦多设立外教管理中心,是中国最早推出在线小班教学模式的少儿英语 教育平台之一。金沃斯在线英语致力于提高1-9年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主打“固定外教、固定学期、固定超级小班”三固定模式。金沃斯英语:科技助力在线课程提升学习效果疫情的发展导致在线学习需求激增,在线教育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课程内容成为家长选择机构的关注重点,平台围绕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内容核心的竞争越趋激烈。金沃斯英语:品牌服务力提升与下沉市场的探索疫情加速在线教育的爆发式增长,品牌服务也日益激烈,金沃斯英语提升品牌服务的同时也加速了对下沉市场的战略部署。在线高等教育领域未来布局趋向中国大学MOOC :优质在线网课中国大学MOOC是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承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公益性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服务。慕课以庞大的规模,课程的多样性以及强调学习互动和交流的特征打造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疫情激化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增长疫情期间,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依然是广大用户宅家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疫情带动了全民对医疗卫生的关注,职业考证、相关知识的学习需求也明显增多,学习人数增长明显。据腾讯课堂发布的最受欢迎课程类目(学习人数)排行榜,医疗卫生、建筑工程、绘画创作成功进入课程学习总人数TOP10。人社部大力推进线上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在“国家职业技能提升2020行动计划”推动下,人社部在疫情期间、后疫情时期也大力推进线上技能培训。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由人社部主办的“中国职业在线”平台的注册学员已突破150万,累计访问量已达3.4亿余次,学员累计学习时长超过2000万小时,已在平台开班的企业、培训机构超过3.3万家。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以中国职业在线平台为代表的平台不断发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效显著,投入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培训机构日益增多、培训内容、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在线职业教育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腾讯课堂:自带流量实现用户高效转化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在线教育持续升温,市场潜力释放预计用户需求在疫情结束后会有所回落,但是随着平台业务的不断改进以及师资标准的越发严格,中国在线教育逐渐渗透各个细分市场,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新技术融合推进在线教育产业升级后疫情时代,随着5G、视频编解码等技术融合,教育+直播、教育+在线办公等逐渐推广,在线教育行业作为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与教学场景的融合,能够打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这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将迎来新的爆发增长期。行业竞逐激烈,品牌内核和人才储备成关键,马太效应加剧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运营中,拥有优质教师资源、先进教学方法和完善服务体系的在线教育头部机构成为用户的普遍首选,进一步加剧了行业马太效应的影响。因此,对于教育行业, 专业的平台及应用将成为行业市场的壁垒,打造在线教育核心壁垒,努力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机构必将受到青睐。下沉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相比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市场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开发潜力,教育培训类平台的用户群体也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下沉市场将成为在线教育机构的主赛道。下沉市场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其要求在线教育的产品足够新颖简单,内容足够清晰易学,价格要满足低价能负担,师资与资源也要接地气且优秀。本文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编辑导语:去年,受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行业再次被推至风口之上,一时间,网课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行业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本文对2020年度在线教育行业的网络关注度进行了分析,看看在线教育行业的详细发展情况。在线教育或称远程教育、在线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具有教育资源共享、成本低、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近几年,新兴科技不断赋能在线教育,5G技术、人工智能、直播技术等使得在线学习的过程更加流畅,解锁了更多更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场景,整个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网络关注度分析报告》,报告对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在线教育行业用户画像和关注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报告还分阶段对在线教育行业进行了分析,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线教育领域信息获得了舆论的较多关注。一、在线教育行业现状:保持平稳发展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2.22亿,占网民整体的46.8%。报告指出,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在特殊时期得到进一步释放。不仅用户规模呈跳高式增长,在线教育行业的网络关注度和全行业比重(在线教育行业信息量在教育行业整体信息量中的占比)都在2020年上了一个台阶。年初随着各类学校相继在线复课,以在校生、教师为主体的用户大量涌入网络。2月至4月在线教育行业的热度指数几乎触顶,每月均在90以上。以2月份为分水岭,行业的热度指数升至94.73,环比1月涨幅达82.77%;而全行业比重更是由1月份的1.59%升至全年最高值11.55%。5月份之后行业发展趋于平稳,热度和全行业比重均有所下降,可见舆论的关注度趋于稳定均衡。二、在线教育行业整体数据:信息量集中在上半年 网课成关注点1. 在线教育行业信息量上半年较高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共产生信息7378.14万条,其中2月至5月信息量较高,6月之后走势平稳,保持在较低水平。2月份,随着“停课不停学”相关工作的全面展开,在线教育行业信息量迅速攀升。3月份春季学期开始,网课成为主要的授课形式,与网课相关的多个事件获得舆论关注,如“钉钉成为联合国首推的在家上课平台”“河南女生疑因无法上网课自杀”等,促使当月信息量达到峰值。2. 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分析信息来源可以看出,微博是在线教育相关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信息量占比达48.31%。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的信息量排在第二、三位,占比均在15%以上。论坛的信息量也较多,占比为9.17%。其他平台的信息量较少,占比均在5%以下。3. 网课成行业全年焦点“网课”是在线教育行业全年的焦点,成为舆论传播的高频词汇。从“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词看出,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语言学习获得舆论关注。而“直播”、“云课堂”、“公开课”等学习形式,以及“课程”、“资料”、“品牌”、“体验”、“护眼”等也是网民的关注点。4. 舆论整体呈正面态势统计时段内,在线教育相关的全部信息中非敏感信息占比为92.99%,说明行业相关舆论整体呈正面态势。敏感信息的占比为7.01%,其中“举报”、“压力”、“道歉”、“网暴”、“恶劣”、“愤怒”等成为负面高频词汇。“河南女生疑因无法上网课自杀”、“跟谁学遭多次做空”、“好未来自曝收入造假”等成为舆论关注较高的负面事件。5. 教学安排、学习资源、知名教育机构等相关事件热度高分析热点事件Top10可以看出,2020年与教学安排、学习资源、知名教育机构等相关的事件关注度较高。“各地高校举行云毕业典礼”、“全国各地启动线上教学”、“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出版”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热度排在前三的事件。三、在线教育行业用户分析:关注者以年轻女性为主 年龄呈增长趋势1. 年轻女性更关注在线教育行业经分析,在发布在线教育行业相关信息的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较大,达61.16%,男性用户占比为38.84%。年龄方面,关注者集中在30岁以下的群体,占比达84.39%。可见年轻女性更关注在线教育行业,是相关信息的传播主力。从各年龄段用户占比变化来看,到四季度20岁以下的“00后”用户占比已由一季度的48.38%降至26.62%;21-30岁用户占比过半,达51.64%,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主要关注者。而30岁以上各年龄层的用户占比均在持续升高,说明在线教育行业的关注用户年龄呈现增长趋势。4月份之后,随着各地学校教学工作走向正轨,更多学生回归校园生活,家长的主导作用凸显或为在线教育关注用户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2. 北京和广东成舆论主要发声地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地域进行分析可见,北京和广东的网民发布的在线教育行业信息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成为舆论的主要发声地。信息量前10的地区还有山东、江苏、上海、河南、浙江、四川、河北、安徽,表明以上地区的网民对在线教育行业较为关注。四、用户关注点:“提升能力”为主要目的 “学习形式”关注度高1. “提升能力”成用户选择主因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个人职业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用户选择在线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提升能力”的热度最高,达44.24。受中小学课业需求和压力的影响,“学科辅导”的热度指数也较高,排在第二位。“老师和学校要求”、“广告宣传”的热度紧随其后,排在第三、四位。2. “学习形式”最受关注资源丰富、灵活便捷、个性化是在线教育相对于线下教育的优势,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其中“学习形式”成为了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方面,热度指数达59.71。授课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在线教学的质量,能被用户直观的感受到,因此“老师”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之一,热度排在第二位,达55.09。关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触感互动等“科技体验”方面的关注度排在第三位,热度为42.64。“品牌口碑”和“价格”也是舆论的关注点,热度均在40以上。直播课、录播课、题库搜索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为用户不同的学习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对在线教育用户多个正面关注点的热度指数进行对比,可见“学习方式多元化”成为最受关注的方面,热度达43.43。“汇集名师”、不受时空限制的“便捷性”和“防控疫情”热度均在38以上,分列第二至四位。由于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和网络进行学习,注册、登录、预约等方面“操作麻烦”成为在线教育最受关注的焦点,热度达31.24。“注册后信息骚扰”、“教学内容质量低”、“网络卡顿不连续”等也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热度均在20以上。五、各教育阶段分析:高等教育阶段在线教育最热 各阶段有不同关注点1. 高等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热度最高对于在线教育行业来说,学前和中小学阶段的用户主要为在校学生,而选择权却大多在家长手里。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阶段则不同,学生以成年人为主,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实现了选择者和使用者的统一。通过对学前教育、中小学、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热度指数进行统计,可见四个教育阶段中高等教育阶段的热度指数最高,达51.55。教育部12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有高校全部实施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在线学习学生共计35亿人次。中小学阶段和继续教育阶段的热度紧随其后,分别为48.93和47.42。以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为载体的在线教育在很多方面并不适合6岁前的儿童,因此学前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热度指数稍低,为35.59。2. APP、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主要传播渠道分析信息来源可知,高等教育、中小学、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四个阶段在线教育网络相关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都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和APP。其中高等教育和中小学阶段的在线教育相关信息传播侧重于微博,继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的信息传播则侧重于APP。3. 继续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敏感信息占比最低对比四个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敏感信息占比可见,继续教育阶段的敏感信息较少,占比为5.72%。学前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敏感信息占比紧随其后,分别为5.95%和6.36%。中小学阶段在线教育的敏感信息较多,占比为8.09%,与网课和多家教育机构相关的负面事件获得了舆论较高关注。4. 云毕业、开学、语言学习、启蒙是各阶段在线教育的不同关注点从关键词云来看,“云毕业”成为2020年的新潮流,“毕业生”、“毕业典礼”、“合照”、“答辩”等成为高等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传播热词。“开学”则是中小学阶段在线教育行业的舆论焦点,“开学时间”、“返校”、“复课”等成传播热词。继续教育阶段在线教育领域内的热议话题是“语言”、“学习”,尤其是“日语”、“德语”、“法语”、“韩语”等。学前教育实际的关注者、选择者以及相关信息的发布者是低龄儿童的家长,通过在线教育进行幼儿的知识“启蒙”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话题,“数学”、“英语”、“阅读”、“口算”等方面教育都是家长较为关注的。六、在线教育机构分析:名企热度高 “猿辅导”获35亿美元融资1. 教育行业共产生240次融资 资本集中于K12和素质教育领域对于整个教育行业来说,教育机构的在线基因较强。整理黑板洞察发布的数据可见,2020年教育行业共产生240次融资,其中193次融资的企业有在线教育业务。通过对获得融资的企业进行领域划分可见,素质教育领域的融资次数较多,达60次。企业服务领域也较为活跃,共获得40次融资。黑板洞察表示,“在线教育快速发展,中小型机构急需转型,使得教育服务商们有机会大展拳脚,同样也引发了资本的关注”。在各教育机构中,“猿辅导”的融资金额拔得头筹,其全年进行了3轮融资,金额达35亿美元。融资完成后,公司的估值达到155亿美元,在全球教育科技独角兽公司中排名第一。总体来看,融资额较高的“猿辅导”、“作业帮”、“掌门1对1”都是以K12教育为主业的机构,而“火花思维”、“编程猫”、“美术宝”、“豌豆思维”等以素质教育为主业的机构也获得了高额融资。由此可见,K12和素质教育领域机构获得了资本的更多青睐。2. “头部企业”热度较高通过对在线教育机构的热度指数进行统计,可见位列前10的都是业内知名的“头部企业”。其中“好未来”的热度指数位居榜首,达19.28;“跟谁学”和“宝宝巴士”排在第二、三位,热度指数分别为10.26和9.68。分析热度TOP10机构的信息来源可知,“51Talk”、“网易公开课”、“作业帮”、“超星学习通”、“跟谁学”、“猿辅导”相关信息的传播主要在于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博客等社交平台。来自于APP、新闻网站、报刊等平台的新闻资讯类信息量中,“好未来”的占比最大。“宝宝巴士”是儿童启蒙早教品牌,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儿歌、故事、动画等,所以视频等其他传播渠道的信息量占比较高,达60.17%。3. 代言和冠名赞助类营销事件信息量较高2020年,为引流获客、扩大品牌影响力,各个在线教育机构举办了丰富多样的营销活动。经分析,品牌的代言类活动常能引发较多的网络信息,如“黄明昊成为作业帮喵喵机品牌代言人”、“郎平代言有道精品课”、“中国女排代言作业帮直播课”等。此外,冠名赞助也是教育机构常用的营销方式,并收获了较高的信息量,如“跟谁学独家冠名综艺《亲爱的小课桌》”、“斑马AI课成《中餐厅》首席合作伙伴”、“猿辅导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赞助商”、“作业帮直播课独家冠名《神奇的汉字》”等。4. “好未来”2月信息量和热度最高 关注者以年轻女性为主“好未来”的前身即“学而思”,2013年8月19日正式更名为“好未来”。其是一个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以素质教育和课外辅导为载体的科技教育公司。好未来旗下共有“学而思”、“学而思网校”、“爱智康”、“摩比思维”等多个业务品牌,且业务与投资并行,目前已披露的投资项目包括“宝宝树”、“Minerva大学”、“果壳网”等。2月份“好未来”的信息量和热度较1月份都有大幅度提升,旗下“学而思网校”发起“口罩里的春天”公益朗诵活动、携“学习强国”推出“在家上学”活动等都获得了网民的高度关注,对当月“好未来”信息量和热度升高起到助推作用;3月之后“好未来”的信息量和热度走势相对平稳。2020年,在“好未来”各项主要在线教育产品中,为6-18岁孩子提供小初高全学科课外教学的老品牌平台“学而思网校”的信息量最多,达56.21万条。针对家长的教育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家长帮”信息量排在第二位,为12.85万条。“励步英语”、“爱智康”、“摩比思维”的信息量也较多,位列“好未来”各在线业务的前五位。经分析,发布“好未来”相关信息的女性用户较多,占比为56.4%。从年龄分布来看,关注“好未来”相关信息的网络用户年龄在21-30岁的居多,占比为46.46%;20岁以下的用户也占有一定比例,为24.12%,以上数据表明“好未来”的主要关注者为年轻女性。2020年“好未来”相关的敏感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66%。4月份,“好未来自曝收入造假”一事成教育行业焦点,致使当月“好未来”敏感信息占比升高。7月份“好未来”的敏感信息占比达到峰值,为19.4%,主要原因是网民举报称“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APP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突出问题,网信办依法约谈了网站负责人。七、行业前景分析:多项政策促行业健康发展 专家建言献策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持续发展,教育部、网信办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对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方向起到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其中,教育部发布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政策“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获得了舆论的较高关注,热度指数达12.92。具有规范性作用的政策“正式开学前不要提前网上教学”也是舆论的关注焦点。此外,教育部及时回应“农村地区如何上网课”,学习资源方面“2.4万余门在线课程免费开放”,“组织建立心理援助热线平台”解决师生的心理问题,各方面的政策均获得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为在线教育行业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依托,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7月、8月正值暑期,在线教育行业再获关注。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网课平台专项整治,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之际,9月15日“教育改革对话会——‘十四五’规划视野下的互联网教育”活动举行,众多教育领域专家为未来在线教育健康发展建言献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认为线上教育不能再“冷手抓热馒头”,他在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解决建设更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网络平台运行保障以及线上资源与线下教育融合应用提高等问题”。从各参会专家的观点来看,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融合成为聚焦点。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发展在线教育,从而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进步,则是专家们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由 @数据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政策简讯15家单位成为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12月5日,2019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在会上,教育部首批15家单位成为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并对其提出要求:一是各试点单位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领导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实施体系,加大保障力度;二是要主动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及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加强机制创新、流程优化,打造集统筹调度、融媒发布、舆情应对、政务服务、公众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平台;三是要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及时总结经验,推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不断提升教育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微言教育)教育部部长:“知行合一”写好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大文章12月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召开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扩大会,围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交流研讨,推进再学习、再领会、再部署、再落实。会议指出,教育系统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办”五个问题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要着力抓好方法论,吃透中央精神,吃透自身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对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成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提炼、反馈,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学习贯彻落实的实际行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部)教育科技 — 智慧教育 —腾讯联手英特尔,看科技巨头如何引领未来智慧教育变革?2019年12月4日,腾讯与英特尔,共同签署了智慧教育产业战略合作备忘录及智能教育PC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包括由腾讯教育云服务支持的智能教育应用平台研发及应用、集智能化感知、交互、控制、管理及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校园、基于英特尔的教育云服务、由人工智能和VR/AR实验室等组成的教育创新加速器、丰富的教学课程师资培育、教育行业生态建立及教育产品推广等,共同深耕教育行业并落实信息技术及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中国教育市场探索创新模式。(驱动中国)走近智慧教育丨第六届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在京开幕2019年12月5日,为期3天的第六届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展览设有互动课堂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创客教育、创新实验室方案等八个展示专区,组织了智慧教育新生态展区、品牌商展区、校园好方案展区、国际展区、Start-Up创新教育科技品牌(未来之星)专区等五大主题,重点展示教育信息化创新产品、优秀教学和管理应用案例,智慧校园建设等创新应用实践案例。其中现场展示优秀校园信息化应用案例逾600个,展会到场专业观众逾40000人次。(中国财经)— AI+教育 —德勤发布《2019教育智能化发展报告》: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行业近日,德勤发布了《2019教育智能化发展报告》白皮书。《报告》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阶段、智适应教育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教育投资市场情况等进行分析,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行业产生的深刻变革,并对人工智能教育未来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与思考。《报告》指出,人工智能颠覆了传统的了学习体验,新型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教育发展正在走向智能时代,但人工智能教育前路漫漫,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网)腾讯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视觉AI落地探路智慧教育12月4日,腾讯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旨在集结产、学、研各方力量,探索科技对教育的助力之路。在本次峰会的AI分论上,腾讯优图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王川南分享了优图在视觉AI+教育领域的四大探索方向,并重点介绍了OCR识别、企鹅速算、VisionSeed等视觉AI技术或产品在教育产业的应用落地。(环球网)“河南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成立12月2日,“河南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召开。河南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由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牵头,联合相关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组建,集团共有成员单位71家。(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弘成动态 弘成再添新佳绩!成为教育部2019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单位近日,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成”)成为2019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单位。此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弘成主要围绕新工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大类展开,总计可支持70个项目,项目内容涉及到融合教育下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弘成成教信息化平台使用院校已达120多家近日,弘成成教信息化平台顺利通过湖北理工学院、湘潭教育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的验收。截止目前,弘成成教信息化平台累计交付实际使用的院校达到120多家。弘成协助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完成继教平台管理优化提升近日,弘成协助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完成继续教育平台管理优化提升项目。以下为交付成果:▲ 一套管办分离的信息化平台;▲一套标准规范:包括信息化需求处理流程、账号权限管理规范、数据管理操作规范;▲ 一套电子库档案。弘成非学历培训平台功能再升级!已在多所院校上线近期,弘成产品团队深入客户一线,精炼用户需求,创新产品设计,对非学历培训平台功能再次升级创新:1. 实现培训项目训前、训中和训后的全业务流程优化和功能改善;2. 实现了线上培训和面授的统一管理、监控和互动;3. 新增班主任角色功能,协助教师完成工作分配、任务清单、培训事务等工作;4. 新增班主任移动培训管理功能,管理者可在移动端查看各项培训数据和完成流程审批,强化了平台的移动端应用。● 近期非学历培训平台使用案例:弘成非学历培训平台完成了西北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的部署上线。另外,弘成非学历培训平台顺利通过江苏科技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验收。弘成I-CEC 智慧-继教云平台获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好评近期,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对弘成I-CEC 智慧-继教云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反馈。学院表示,继教云平台在智能化、便捷性、稳定性、用户体验等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并增加了微信生态、学习积分、精准推送、智能工作台等创新业务,让教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智能、安全。弘成OTS在线测试系统累计服务客户达188家弘成OTS在线测试系统下半年新增客户26家,其中成教用户19家,其他类型7家。截止11月,累计服务客户188家。● 近期弘成OTS在线测试系统使用案例:▲ 弘成OTS客户端协助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顺利完成了11月份课程考试,并得到网院老师的一致好评。▲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试用弘成OTS客户端后,对其表示非常满意,续签了在线考试监控系统服务合同。弘成OMS在线阅卷系统被网上人大引用近日,弘成OMS在线阅卷系统协助网上人大成功完成了201911批次考试。院校老师表示,弘成OMS在线阅卷系统提高了考试及阅卷组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延续了网上人大课程考试考场混排、试卷中答题的传统,帮助院校高质量完成在线考试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近期弘成OMS在线阅卷系统使用案例:▲ 弘成协助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完成了2019年下半学期考试批次的试卷印刷、阅卷平台、快递邮寄、答题卡扫描服务等工作。▲ 在5天内,弘成完成了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在线阅卷实施方案设计、业务及数据匹配、校方印厂对接及项目上线等整体工作。院校反馈,弘成服务团队专业高效,平台使用体验很好。弘成OIS考场巡检系统服务考生达5万余人次弘成OIS考场巡检系统下半年新增用户5家,目前累计用户15家。近期,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院校使用了弘成OIS考场巡检系统,累计服务考生5万余人次。 弘成第二课堂产品完成三所高校本地部署弘成协助山西大学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学院三所学校完成弘成第二课堂综合管理系统产品本地化部署及实施。(弘成第二课堂产品通过活动申请、活动组织、活动评价、学分认证等功能,可协助各高校团委、学生会实现社团活动的在线组织及管理,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协助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建设进程。)
1月16日,由新东方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联合东方做包学院共同撰写的《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复盘与浪潮展望》报告正式对外发布。美国知名投资机构GSV创始人、CEO Michael Moe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球合作关系总监Julia Rosen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以及近五十家知名投资机构代表、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代表、东方坐标学院学员代表等共同出席了发布会。2019年教育行业整体进入到合规发展的调整阶段,教育培训行业经历着进一步的变革与整合,既有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品创新,市场下沉带来的用户繁荣,也有跳脱经济规律的揠苗助长,背离教育初心的乱象丛生。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兴独角兽,都在思考如何在这个调整周期寻求有效增长,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新东方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领导企业,既有来自一线的企业管理经验,又有作为投资机构的价值视角。一直以来,新东方的经营策略和投资逻辑都是市场学习的重要内容。从2019年伊始,新东方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联合东方坐标学院,以回顾、解读并记录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新变化,通过行研分析和价值观点输出,服务新东方战略布局和投资生态,赋能更多教育企业和从业者,推动行业共同进步与发展。解谜五大“最有戏”的领域关于报告,新东方聚焦在K12教育、素质教育、早幼教、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5个领域,从行业现状出发,发现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为教育创业者、教育投资人和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系统性的信息内容,服务更多教育行业企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其实教育肯定不止这些,而之所以选择了K12教育,素质教育,早幼教,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5个领域是因为面向未来这5个领域拥有巨大发展前景。并且从发展模式、商业化表现以及未来产生变局方面来看,他们也确实是未来最有戏可看的教育领域”。K12教育培训行业如何在调整周期寻求增长过去的27年里,中国K12教育行业经历了萌芽阶段、线上大发展阶段和线发展+证券化阶段,孕育出了多个知名的教育企业。在全球教育公司市值前十名中,中国教育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从百亿美元价值的新东方、好未来和中公教育到2019年的新秀跟谁学和东方教育,中国教育的潜力在引领全球的教育科技变革。2018年以来的“最严”K12教育培训行业监管推动着行业进入到了调整和优化的周期中,并随之而来引发了包括合规和亏损在内的多个问题。无论线上还是线下,K12教育培训机构都在面对着监管趋严而增长放缓、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获客竞争日益加剧、销售导向下的数据虚高以及企业利润不及预期的问题。回归K12教育培训增长基本框架,收入增长的核心是学生人数和客单价两个重要指标的提升,利润增长的核心在于收入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而成本的下降最终会归结到教师成本、运营成本和获客成本的下降3个方面。因此,在K12教育培训行业里,问题的解决思路变成了以下6种:三四线下沉: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同时展开,突破区域限制线下往线上走:直播、大数据、AI技术的应用为线下企业线上转化创造机会双师扩张:无论是自营还是合作,突破地域限制,传递优质师资是核心线上往线下走:落地实体体验店,尝试本地化获客,降低线上获客成本从工具走向内容:以工具积聚流量与数据,用课程和产品增强变现完善产品矩阵布局:开展横纵扩张,学科扩张和年龄段扩展并行素质教育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创新突破素质教育一直被视为是K12学科教育后另一大可能孕育大型教育企业的市场,根据新东方的测算,中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617亿元,客单价水平突破8800元。从细分领域而言,素质教育涵盖艺术、体育、STEAM、通识和游学等多个内容,是在社会竞争加剧、国家政策推动、家长观念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领域。在报告发布会现场,俞敏洪表示:“新东方在素质教育方面其实已经做了好几年试验,我们有一个判断,就是短期内它不太可能超过K12市场份额,但在强调人的全面成长的政策支持下,可以预料到它一定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早幼教其实跟素质教育连在一起是特别大的市场,原因特别简单,父母更加愿意让孩子从小去接受他们认为对孩子成长有意义的教育,而把这样本来应该父母自己完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更加希望对社会化完成。”在素质教育领域,通过分析市场上大量的教育企业案例,新东方提出了4个维度寻求创新突破。有效抓住第二课堂、关注小众领域、多场景打通的内容创新,基于社群运营和内容营销、转化客户服务模式的获客创新,教学环节多维度拆解、多角度呈现内容的体验创新,打通产业链、增加场地使用效率的经营创新都是可以在市场中制胜的方法。除了K12教育和素质教育外,报告还从早幼教如何丰富业务体系和探索多元化场景、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赛道突围机会和职业教育行业如何在改革黄金期把握机会等角度,分别讨论了早幼教、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新东方的2020年新的起点“新东方算是一家比较综合性的教育集团,除了报告聚焦的五大领域,在国际教育等很多教育领域都有涉足。”俞敏洪坦言,其实新东方关注的核心点很简单,就是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寻找到最适合他们成长和教育的方式。如果新东方本身做不到,就会联合更多更好的资源一起做。他认为,新东方已经在两个方面为中国教育做出了贡献,一个是新东方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一流的人才,很多从新东方离开的员工成功创业,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二是新东方通过投资等方式连接了大量有创新能力的教育公司,形成教育生态圈共同发展。从投资布局,到成立东方坐标学院,到设立新东方教育文化产业基金,再到参与主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教育专场,新东方近几年来一直期望为赋能行业,推动行业共同进步贡献更多力量,这次发布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报告又是一次新的尝试。在新的一年,新东方也期待与更多专业投资机构、企业战投、学术研究机构、教育垂直媒体、咨询公司等进行合作,各取所长,共同完成更多有意义的行业研究。在时代洪流中保持教育初心,一起为中国教育行业发展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