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旺苍县教育局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生于陵屯

旺苍县教育局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

随着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投入的逐步加大,旺苍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有长足进展。全县完成“三通两平台”、教育城域网、校园安防明厨亮灶、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办公电脑、视频会议、录播教室、学校网络升级、部分创客机器人教室、教育局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及相关软件系统的建设。但完成相关基础建设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巨额的经费投入之后,这些设备、软件系统在教育管理中发挥了多大的效益?运用到了何种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情况究竟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如何?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进行了一次全县性的教育信息化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全县中小学教师,调研形式包括电子问卷、随机走访、上报信息等。调研统计为我们大致描绘出旺苍县教育信息化现状。一、教育信息化的认知现状(一)教育信息化深入人心局机关干部、校长、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越来积极,信息化建设理念初见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从教育局干部、学校校长、学校中层干部、教师,到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普遍呈积极态度。大家已不再质疑是否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足以说明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每个学校都配有信息化处主任,专门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90%以上的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工作,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对学习很有帮助。上述数据说明,校长、学校中层、教师、学生这些关键角色都对信息化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且从信息化中获益。(二)教育信息化效益仍需提升调查显示,在教育管理中,各股室的相关数据有时多头、重复统计,没做到让数据跑路,对教育管理的工作量没做到 “减法”作用,各系统模块功能有待发挥更大效益,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另外,教师每周使用计算机在10 小时以上的占95%,而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的占60%。从使用的方式看,前三项分别是“网上查找教学资源”“制作ppt”和“自己制作课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已经能够较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来促进教学,能够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支持教学。但是目前主要的方式仍然是查找资源、制作课件(主要是PPT),对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师教研,快速成长”等综合性利用仍然比较少。(三)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学校和教师都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对培训的需求依然很强烈,因为目前的培训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这种高层次的培训,学校自身往往是无法提供的。针对此问题,将结合我县创建为四川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样板县的契机,认真组织2.0提升培训,做到教师人人过关,各校整体推进,完成省市的培训任务,为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四)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差距依然存在虽然我县教学信息化总体规划是将全县当成一所大规模学校来建设,统一规划,整体推进,这样将大幅度缩小城乡差距,所有硬件环境和软件系统各学校都是统一标准,有利于我县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仍然很大。这主要表现在本身硬件和软件都差不多的学校,但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越高。教育信息化,不只体现在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信息化上,更重要的是校长和全校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全面信息化,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和软件系统,最终实现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目标上,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对学校而言,在信息化发展中,一个根本的误区就是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有而轻用,重单位个体的技术更新,轻整个教学的网络化互动,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没抓在根本上。(五)经费不足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我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本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从调查来看,“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70%)也被认为是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中最大的障碍之一。部分设备老化,已经濒临报废,但还在继续使用。先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第二步才是推动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流程,我县还有很多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需要建设。所以经费短缺和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跟不上教师的需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智慧课堂班、创客空间、机器人编程建设等。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应避免的误区1.多媒体的误区是教育信息化以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能够从各个角度充分调动人的感官,提高人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对多媒体产生了盲目的偏爱,认为只要是多媒体的就是先进。但多媒体有时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反而对人的大脑会产生先入为主屏障,使技术和教育之间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这个误区,需要我们多加注意。2.信息化教育的误区是存在重管理而轻教学的现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软件,软件的核心是教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学校信息化管理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但信息化设备在课堂上却没能留下最重的痕迹,而仅满足于管理技术的超前。在“三个课堂建设”上,重“联网”而轻“内容”的做法也需要及时得到改变。由于上述认识上的误区而带来的投入方面的误区,使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的配置越好、数量越多、投入越大就说明教育信息化程度越高,结果盲目攀比,无形中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我们需要极力避免的。三、教育信息化的“三个层次”有位专家说过,70%的矛盾都是因为沟通不畅,理解有误造成的。通过调研,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提高沟通理解的效率。针对教育信息化,我们梳理出“三个层次”,以为教育信息化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一定指导。第一个层次,“展示”为主,表现为“单向”。可以是传统的黑板、小黑板,也可以是信息化初期的幻灯机,再到后来的投影,主要是展示给学生看,从无声到有声,从图片到视频,但都是“单向”的,给学生看,给学生“灌”。这绝大多数时候要靠我们教师优秀个人能力、好的素材去吸引学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表现特点是教学资源都是教师在用。第二个层次,“交互”为主,表现为“互动”。“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交互式一体机”等,要求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互动”,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互动,与及时评价相结合,给学生及时反馈,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表现特点是教学资源是教师和学生都在用。第三个层次,“评价”为主,表现为“精准”。“智慧课堂班”“苏格拉底系统”通过“一生一平板”或“一生一反馈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系统精准评价,学生自我巩固,再评价等模式,不断推动学生成长。总的来说,县教育信息化处在向第二层次推进的过程中。下一步,将加强对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新工作方式的研究。加强对教学改革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师培训、教学模式等工作的研究和推进。【来源:广元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多仁恩

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相关政府/学校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社会各类业态的进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同时2.0时代希望将1.0时代买来的设备用起来,收集并实现各类数据的连通,以数据为驱动来提升教学效率和体验。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贡献了70%-80%的份额,国家拨款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市场产业链上各服务环节的界限趋于模糊,但上中下游市场特点明显:上游重资产,中游重渠道,下游重效率和体验。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市场体量大、市场高度分散、地域性强的特点,垄断型企业尚未出现意味着市场可供攫取的空间非常大,各领域企业伸出触手开始圈地。现阶段教育信息化行业处于缓慢平稳增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合作也不断深入。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升级、C端用户付费市场的拓展等都是刺激行业快速增长的机会点。宏观环境:坐享天时地利人和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的必要性从B端到C端研究的转变:教育行业toC市场重点在于满足C端用户对“效果”的满意度,而toB市场则更加强调帮助企业客户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作为与toC截然不同的市场,教育信息化行业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对其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也极具必要性。市场成型且进入发声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明确成型且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各类玩家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并最大化输出自身资源,进而为学校、政府、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占领更大的市场。因此针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研究需更加关注企业的服务链路及其周边潜在机会,分析业内重点企业的布局和运营思路,帮助市场玩家或待进入的企业了解行业重点竞争领域、洞悉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市场空间大,潜在机会多:从需求端看,50.7万余所学校(含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含在园人数)和1600余万在校老师,对信息化的需求庞大且持续。从供给端机会看:1)硬件产品会随着技术升级而进行产品迭代;2)软件及服务产品随着服务场景的深化、数据分析技术优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类型;3)内容方面,新增科目知识体系的合作开发、原有科目知识图谱的建立与抽象等都是潜在机会;4)B端提供服务后,潜在的C端流量入口已经占据,对C端付费市场的挖掘仍充满想象空间。主要服务类型软件/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是目前最为活跃的两种服务类型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企业主要有四种服务类型:1)硬件提供商;2)教务管理软件/技术平台提供商;3)教学管理软件或教学内容提供商;4)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一种和第二种侧重于教学、教务线上化,得益于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市场发展快且相对成熟,行业主流玩家多具有成立时间长、具有政府背景或母公司支持的企业。第三种和第四中则是将服务场景拓展至教学过程中,多为创业公司在不断摸索,向学校(B端)或学生/家长(C端)收费是其主要业务展开逻辑。第三、四种模式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服务对象涉及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不同用户在需求、使用习惯、使用目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考虑开发成本、开发周期和差异化竞争等因素;其二,受政策影响大,企业的业务逻辑可能因为政策不向好而停滞,甚至终止;其三,如何为C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收费需要不断摸索和验证。政策环境:教育信息化2.0做创收以“用”为出发,以数据为驱动,以提升效率和体验为根本,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技术环境:教育+科技的不断试探成熟技术向教育领域“蔓延”,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技术在教育的应用滞后性强,即技术成熟了,与教育的适配性或融合度不一定高。整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技术主要有三点特征:其一,体制内学校受教育部门监管严格,改革难以推进,其受技术影响的速度和程度都比体制外培训机构慢;其二,高学龄阶段受众成熟度和自控力比较高,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更深;其三,技术多应用在教学活动的外围层次(即“练-测-评”),相关的学习数据结构化程度高,分析和反馈机制好;与思考和规划相关的核心环节“教”现阶段尚处于初级阶段,产生的数据也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但即便如此,师生的教学效率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未来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市场空间:四千亿市场等待被分割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2019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艾瑞咨询统计及核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未来两年持续增长但增速趋于稳定。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硬件设备自上而下的推广和购买。十九大之后,硬件普及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刚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市场处于赛道抢占期。未来,随着5G、AI、VR/AR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硬件升级、覆盖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以及C端用户的付费场景增加等,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的高速增长机会点。产业链条:要产品要服务更要有渠道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产业链结构上游企业市场集中度高,中游市场极度离散,中游企业对下游市场的拓展受渠道关系影响大中游端:重渠道、重合作赛道技术+合作是硬件产商迎接一下增长红利的关键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供应商优劣势明显。其中优势主要有三点:其一,采购政策自上而下推行,市场盈利模式清晰(即直接向政府/学校收费);其二,受技术推动,硬件产品的品类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其三,经过教育信息化1.0的建设期,厂商已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渠道。反观不足,也有三点:首先,硬件设备未真正用起来,用户对产品依赖性差;其次,现阶段硬件普及基本完成,预算申请难度大,市场增量空间有限,未来市场红利可能出现在与技术升级相关的硬件设备升级或迭代方面;最后,市场渠道依赖性强,很难全国性扩张。就未来而言,硬件设备产商一方面需要把握新技术(如5G)的节点,加速产品升级或迭代,另一方面,更需要与软件产商、集成商深度结合,互利互惠。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1)教育信息化软件服务市场重视用户体验,易垂直细分、易聚集流量、易规模经济,但也易沦为标准化产品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2)综合类服务供应商本身具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对内可提供整套服务,对外拓展可成为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市场特征:多方混战,各显神通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1)A股上市企业教育业务占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比重不足4%教育信息化覆盖的服务场景广,服务对象涉及从学校到政府、从校长到教职工、从学生到家长等各个类型,服务内容囊括了政府管理、学校运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等方方面面。从市场主流玩家来看,包含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新兴创业型教育信息化企业、大的互联网企业、传统教育企业以及其他或转型或布局的企业五大类,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又高度离散。据艾瑞不完全统计,2018年部分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教育营收大致150亿左右,占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的比重在3.7%左右,市场极度分散。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2)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营收情况从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来看,单一服务类别的企业较少,大部分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服务。这与他们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足够的渠道资源、客户资源等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资源的积累为他们向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过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现阶段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营收高,但教育业务占比低,教育市场服务竞争激烈。发展启示:搜索新一轮市场增长点启示一:部分玩家向集成商发展系统集成商的数量和类型增加,市场扁平化程度高据艾瑞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有超过50%的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新三板中有25%的企业同时发展系统集成服务,整个市场玩家中系统集成商仍有较大空间可供攫取,市场扁平化程度有望增加。渠道、客户资源、口碑、管理、服务、技术和整合能力等是系统集成商的核心要素,对于渠道依赖性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教育信息化行业而言,很多厂商都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而向系统集成商发展,通过拓展服务类别和服务范围,既可以夯实已经建立的客户资源,又可以丰富/构建产品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当然提供集成服务时尽量做到服务体系轻量化、操作/管理简易化。启示二:“马斯洛需求”的适用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市场空间大,拓展相对容易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程度受当地的经济、政策等影响而不同。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水平高,高精尖产业多,其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且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更加具象,如将什么知识通过什么方式点引爆后,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针对性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学习内容推送等。贫困地区属于市场空白区,他们的诉求比较集中,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相比较而言,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对教育信息化都有一定认知,并且希望通过信息化助力当地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普及,故当地对教育信息化企业接纳度高。能够带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沉浸感的企业将优先获得当地市场“入场券”。启示三:C端增值服务市场值得拓展如何将C端流量转化为付费用户是关键目前教育信息化市场比较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服务模式是直接向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售卖自上而下的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对于将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作为通道打开C端流量入口进而向C端收费的模式(即2B2C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成功的案例(如口语100向学生收取人工智能老师的服务费用),但就整个市场而言,2B2C模式的服务价值需要不断挖掘和放大,以满足C端市场的付费意愿和期许。整体来看,企业想要针对C端用户收费,首先需要了解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其次要结合自身资源制定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最后要衡量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打破用户付费意愿与需求程度之间的落差。在提供C端服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两点,即投入产出比和实时把握政策风向。总结:建议&展望—整体市场从需求满足看,短期内重点满足定制化需求,长期看需要关注行业标准化走势;从客户拓展看,离客户越近的渠道,其投资价值越高总结:建议&展望—细分市场大企业打造生态布局,小企业提升服务价值对于上游产商:明确自身业务体系构建的方向和全局性,针对性的寻找下游合作伙伴,打造企业全产业的生态布局。对于中游硬件提供商:1)5G风口下VR/AR市场、直播教学市场值得重点关注。2)大的硬件提供商可以利用自身渠道、客户等优势直接向系统集成商过渡。3)细分垂直领域对硬件设备的需求也可能出现小而美的市场,如音乐类。对于中游软件提供商:1)对于深度垂直且易沦为标准品的软件服务商,主要有两种路径:其一,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其二,守住学校流量入口,争取C端市场,保证潜在增量空间。但现阶段从可行性方面看,更看好第一种路径。2)对于深度接触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商,如教学系统,挖掘并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以建立竞争壁垒是当前重点。目前来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权威机构合作开采数据资源的价值似乎更具可行性。对于中游内容提供商:重点要明确自身对校内教育资源的“补充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市场新兴的、尚未建立健全的学科是最好的切入点。但内容提供商需要传递出内容的专业、权威性,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与学校合作,共同研发知识框架和教学内容体系;其二,与业内专家/专业机构合作开发。除了课程内容之外,与新兴硬件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如VR/AR在实验、特定教学场景)也表现出一定潜力。

竞技场

调研报告:信息化教育辅助教学效率提升

本文转自【大众网】;调研报告:信息化教育辅助教学效率提升

螽斯

教育信息化迈进2.0时代 网易定位全面助力教学调研

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2.0时代。相比以往,教育信息化2.0不仅引入了更多的创新技术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让技术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系统中去,提升老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从而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2019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也发布了《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将“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正式提上日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前提是要让前沿的技术与具体的教学应用有机融合。网易定位产品总监周丹比喻说,“信息化对教育行业的价值,不在于把一杯水注满,而是要把一团火点燃。网易定位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通过大小数据融合洞察,加上专业的分析团队,让前沿的技术实力,带来精准的调研结论,最终真正提升教学质量。”以教育行业经常用到的教学或学术调研为例,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的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所用。究其原因,产品并未完全从调研群体的具体业务需求出发,导致在应用中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比如,对于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调研来说,简单、便捷的一站式方案和服务就尤为重要;而对于高校的专业学术调研来说,要足够精准的定位和深度的分析才能达到学术要求。从不同客群的需求出发去打造产品,让技术在实际业务中真正发挥作用,是网易定位一直在做的事。” 周丹总结道。一站式方案赋能中小学教师教学调研在中小学的教学生活中,教师经常需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调研。比如,面向学生群体,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们最近的课业负担大不大、在哪些方面需要老师的帮助、各年龄段的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等等;以及,面向家长群体,教师要时刻把控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又或者想看看家长对某项新出台政策的态度。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师发起调研的方式仍相对传统。教师会根据调研的内容想出一堆问题,在班级或者家长会上发放纸质问卷,当场填写。随着近几年通讯软件在家校互动中的普遍应用,有些教师也会在班级群里发放问卷收集反馈。回收问卷后,教师常常要手动整理数据,然后使用简单的表格工具进行人工分析,整个流程非常繁琐,数据分析也很表浅。教师团队亟需一个创新的调研产品,突破传统调研方式所带来的局限性,显著提升调研效率,获得更加深度的调研结果。作为网易智企旗下真实专业的用户调研及体验管理平台,网易定位通过对调研全过程的梳理、优化、提效,为教师提供一站式调研服务,覆盖问题设计,问卷发放回收及数据分析全流程,在调研的各个环节为教师提供帮助。在调研之初,基于对调研主题的充分理解,网易定位帮助教师建立调研的假设,确认调研的群体。接着,在设计调研问题时,网易定位通过“5W1H”模型,将杂乱无章的问题按照“谁在哪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进行逻辑梳理,帮助教师在问题设计时查漏补缺。在制作问卷时,网易定位提供免费的问卷编辑平台,内置海量的专业模版方便教师一键引用。然后将问卷通过系统对确认好的调研群体进行分发。获得反馈后,网易定位可自动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整理,并基于实时的运算分析输出多维可视化图表。此外,网易定位的专家团队还可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给出策略分析和建议,让调研结果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我们通过网易定位设计及编辑的问卷,更加全面并且更有逻辑性了,家长和学生的答题感受也更加顺畅。并且,通过网易定位分发问卷后回收的数据,经过系统的自动整理和分析,我们动动手指就可以查看各种维度的调研结果,多种图表清晰明了,不但便捷,而且准确。整个调研过程比之前省时省力还更加专业,真的是事半功倍。“使用过网易定位的张教师在分享自己的切身体会时这样谈道。精准定位和深度分析助力高校学术调研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生活中的日常调研,学术调研所涉及的调查范围更广,对于样本和数据的要求更加严格,同时对于数据的分析需要更为深入。传统的调研方式及一般的调研工具无法达到学术调研的专业要求。高校中,教师在开展各级重点课题报告、专项论文研究、职称评定、商业研究时,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商业竞赛等课业及活动时,都需要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学术调研给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往,教师和学生往往将设置好的问题通过纸质问卷或是电子问卷进行扩散,扩散范围会因为其社交圈非常受限,同时对于样本类型和数据质量也难以把控。而问卷回收后,仅凭手动、人力或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具,也无法得到具有专业度的调研结果。使用网易定位进行学术调研,教师和学生可以在问卷投放、问卷回收、数据分析各个环节中更加有的放矢,以达最后“正中靶心”的调研结果。网易定位可通过用户标签或地址位置等维度圈定目标群体,如聚焦距离学校500m—5km范围内所有可触达用户,并且通过甄选投放渠道以及360°的人群标签体系保障样本的精准度。再加上强大的数据研究分析能力,以及超过20个运算指标,网易定位支持高自由度的交叉分析和多重维度逻辑组合,从而得出可达学术高度的调研结果,系统对无效问卷自动进行筛选和过滤,满足学术调研对问卷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我们了解到,网易定位回收1000+样本仅需24小时,在时效性上极具优势。相较于教学生活的日常调研,因为研究方向繁多且极具专业性,学术调研对复杂题型的编程提出了极大的个性化挑战。浙江工业大学心理系的沈教授就曾在心理学模型题目的调研中面临复杂题型无法配置的难题,寻求多个平台无法实现。最后,网易定位凭借强大的编程能力,独创性地实现了特殊题型定制,让沈教授的困难迎刃而解。“网易定位不但解决了我在复杂题型设置上的难题,而且它能提供从特殊题型定制——精准样本采集——深度分析的专业化一站式服务,是我们科研路上的得力助手。”沈教授评价道。此外,区别于单纯的调研工具,网易定位的背后还拥有强大的研究生态。网易定位已与央视市场研究(CTR)、罗兰贝格等机构建立合作,其资深的研究咨询团队可以基于调研结果,采用专业的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提供更加专业和更具深度的分析支持,从而帮助研究者透过数据表象,看透问题本质。如今,网易定位已服务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以及全国众多知名中小学,助力教师和学生精准高效地完成调研任务,全面提升其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另外,除了平台服务,网易定位还支持多种合作形式。比如,网易定位可将高校提炼的方法论进行线上产品化,让实践得出的真知能真正反哺于教育行业。未来,在教育信息化2.0进一步提速的大趋势下,网易定位也将继续深入校园和学术领域,用信息技术赋能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职人员,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提档加速。

王明

金华一中参加中央电教馆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指导和调研工作汇报会

7月24日,由中央电教馆开展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指导和调研工作汇报会(金华站)在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举行,中央电教馆党委委员、编审张敬涛,黑龙江省电教馆馆长刘文胜,河南大学教授梁林海,中央电教馆网络部编辑齐琳,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推广部副主任陈瑛,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海均,金华市教育技术和信息中心主任沈才有,金华市教育技术和信息中心书记章锐,浦江县教育局局长傅剑敏,浦江县教育局副局长潘文戎,浦江县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张世营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作为浙江省首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学科基地校中唯一一所高中语文基地校参与了本次工作汇报,校长寿才明、校信息中心主任傅宾存、语文学科主任滕世群、语文组苏军政老师等出席会议并做了报告。汇报会上,先由浦江县教育局副局长潘文戎发表欢迎辞。随后,金华一中寿才明校长做了报告。寿校长向与会的领导、专家介绍了金华一中的历史渊源、教学规模和改革概况等内容,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来我校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教学成果,让与会领导、专家们对金华一中这所百年名校有了直观而深入的认识。接着,滕世群老师代表我校语文学科组发言,他从良好的语文教学传统、阶段性的课程改革、丰富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几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语文组的学科特色,让在座领导、专家赞叹不已。在案例介绍环节中,我校苏军政老师为与会领导和专家重点介绍了由寿校长直接负责、语文组全员合作、陆静老师主持开发并执笔的《善“假”网络,用以“攻玉”——基于学科基地校平台的高中语文读写学习模式探索》和《由“读写”到“听说”,深化数字博雅课程建设》两个数字教育资源运用案例(其中《善“假”网络,用以“攻玉”——基于学科基地校平台的高中语文读写学习模式探索》已被评为省智慧教育应用典型案例并提交教育部参评全国智慧教育案例)。苏老师详细地介绍了两个典型案例的背景情况,思路与做法,成效与经验和专家点评等内容,展示了我校语文学科组在开展学生读写学习活动中的数字教育课程和改革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其中直播课堂建设、微课系列开发、专题社区互动、手机电子书编写等举措,充分体现了我校百年名校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金华一中语文组的精彩案例,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中央电教馆党委委员、编审张敬涛认为金华一中完全可以定位在数字教育的引领者角色上;黑龙江电教馆刘文胜馆长表示金华一中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省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河南大学梁林海教授则对案例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金华一中的案例是基础教育高端领域的典型,具有示范意义,值得推广。本次汇报会议充分展示了金华一中语文学科基地校的建设成果,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和无限可能。智慧教育,大有可为!

其志无穷

调研报告显示,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还存在诸多挑战

网络条件差异大,师生互动成难点调研报告显示,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还存在诸多挑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湖南各中小学都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活动。实践中,网络教学面临哪些困难?对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帮助?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为深入了解疫情环境下各中小学网络教学现状,近日,湖南省教科院智库“互联网+教育”研究团队联合三湘都市报、新湖南都市频道共同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调研问卷》。该团队还在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湖南、北京等5省市120余位教育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育信息化专家进行了访谈,形成咨询报告。■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斯涵 黄京数据近八成学校已开展网络教学此次调研,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收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调研问卷》6.7万余份,其中湖南省收回5.1万份。在湖南的回答问卷中,小学教师共有22845份,占比45.34%;初中教师共有12263份,占比24.34%;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共有8121份,占比16.12%;普通高中教师共有5679份,占比11.27%;其他教师共有1473份,占比2.92%。问卷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三方面:1.对现状的调查,即湖南各中小学是否开展线上教学、通过什么形式开展;2.关注湖南中小学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的适应度,例如教师态度、能力等;3.家长和学生对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的配合度。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基本成为常态,79.34%的调研对象所在学校已经开展在线教学,城市和农村分别为83.41%、77.42%。在此次的调研报告中,记者发现,在湖南,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已有八成左右的学校开展了网络教学,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教师们都用尽一切办法为学生们上课。教学方式多样录播、直播各显神通问卷还对教师在线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查:有36.48%的学校以“组织学习公共教学资源”为主,31.56%的学校以“教师录播或采用平台已建资源教学”为主,11.6%的学校以“教师直播教学”为主。有18.39%的学校主要选用国家资源平台,15.77%的学校主要选用省级资源平台,13.12%的学校主要选用市县级资源平台,15.23%的学校主要选用校级资源平台,33.7%的学校选用企业及社交平台。问卷调查还显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基本获得认同,62.03%的教师“非常愿意”或“愿意”在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75.97%的教师愿意在疫情过后继续组织或参与实施在线教学,85.64%的学生和86.71%的家长对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愿意配合。网络环境支撑条件不佳、教学组织实施难度较大、不知如何选择适配资源、家长参与配合程度有限、师生互动交流不够直观成为教师认为开展网络教学的五大难点。问题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茫然”和“畏难”开展网络教学,各方都在努力。但是,调研报告显示,在线教学还存在以下几大问题:首先,近期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系列应对疫情工作的教育教学文件,提出“不停学”、倡议“线上学”,但对在线教学“怎么教”“教什么”“怎么学”“学什么”等问题基本未提及或不明确透彻。部分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由于信息技术能力储备不足,难以适应新型教学方式,存在畏难情绪甚至排斥心理。调研显示,有33.4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线教学组织实施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有66.91%的教师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在线教学管理与指导。部分家长对线上教育“无所适从”自身能力素养欠缺等因素引发部分家长“不配合”的忧虑情绪。一方面,给家长增加了负担。部分家长对在线教育教学软硬件环境的操作使用不熟悉;相当部分家庭缺少必要的设施设备;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活动会占用家长休息时间、增加额外辅导任务。调研表明,有13.29%的家长不能配合学校在线教育教学。另一方面,部分家长难以“首尾兼顾”,期盼学校加强学生管理。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中小学正式开学时间仍未明了,相当一部分家长既时时惦记着小孩学业,又因已经或者即将复工而无法看管小孩、督促学业,期盼教师组织正常教学。部分在线培训企业“浑水摸鱼”一方面,在线培训市场秩序监管失范。防疫期随着在线教学需求激增,在线教育市场呈井喷式增长,原有在线教育市场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各类在线教育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纷纷渗透进校园“盈利”。据有关数据显示,自2月3日A股开市至今,在线教育板块整体涨幅3.28%,A股近20家在线教育上市公司股票涨停。另一方面,学校在线教育组织失范。面对纷繁复杂、优势各具的在线教育教学平台,学校和教师一时选择茫然或各异,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教师面对学生在不同平台上组织在线教学,不仅影响教学秩序,亦给家长学生带来了困扰。农村地区在线教育仍具较大挑战性防疫期在线教育教学,是直接以千万师生家庭为单位开展实施的,家庭是否具备上网条件、终端是否有电脑等设备,是重要影响因素。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家庭这两项统计指标分别仅为85.6%和35.3%。农村家庭电脑拥有率过低,加之父母外出务工对小孩智能电子产品使用控制,在当前互联网普及程度下,在线教育教学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家庭仍具有巨大挑战性,防疫期农村地区在线教学效果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链接教师年龄并不影响其参与网络教学积极性教师越年轻,对网络越熟悉,参与网络教学程度会更高吗?调研结果显示,疫情期间,愿意开展网络教学的教师,35岁及以下占比54.12%,35岁—45岁占比62.59%,45岁—55岁的教师占比69.37%,55岁的教师占比78.36%。调研结果显示,在疫情期间,是否愿意网络教学还是与教师所处的环境有关。35岁及以下教师所在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占比74.22%;35岁—45岁教师所在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占比81.53%;45岁—55岁教师所在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占比83.96%;55岁及以上教师所在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占比86.32%。(注:如转载或引用本文数据,请注明“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互联网+教育’研究团队《疫情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数据调研报告》”)[责编:夏博][来源:华声在线]

穿墙人

酒泉市教育局领导调研慕华成志教育项目,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继5月11日慕华成志与酒泉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后,为了更好地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当地,酒泉教育系统考察团于6月4日前往新乡市第十三中学开展“未来课堂创新班”调研工作。一、上午8点,酒泉教育系统考察团在新乡市电教馆馆长史敦传的陪同下,听取了青年骨干教师杜青知执教的数学课——《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杜老师在课上高效运用“未来课堂”平台学生抢答、随堂练等先进功能,教学手段灵活、反馈及时、学生学习效果良好,考察团给予了一致好评。观摩课结束后,酒泉教育系统考察团与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交流。新乡市第十三中张彦仓校长对考察团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和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他提出“未来课堂”有四大优势:习题量大、教学反馈及时、课后线上辅导到位、学生参与性强。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张彦仓校长提出了建议,期望学校教育质量继续稳步提升。新乡市电教馆馆长史敦传通过以下四点对“未来课堂”的优越性进行了总结:1、“未来课堂创新班”的开设增强了学生信心,强化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面貌焕然一新,成绩得到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得到提升;2、其次节约了教师备课时间,减轻了教师负担,丰富了备课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3、“未来课堂”让学生看不清、记不住等常见问题得到了解决,体现了平台的作用和价值;4、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了教学中教与学的反馈速度,当堂可及时解决学习问题。酒泉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学谓对“未来课堂创新班”表示赞许,他认为新乡市第十三中学是很好的教学参考模板,希望将成功经验应用到酒泉地区。这将对当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酒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潘建军对“未来课堂”高度认可,并提出了2点建议:1、增强学生数据收集功能,做到分层教学。2、升级个性化学习体验,针对不同学生推送相应难度的习题。二、6月5日,酒泉教育系统考察团分别走访了封丘县第一初级中学及封丘县城关乡第一中学,对“未来课堂”平台应用继续进行深入调研,并听取了当地校领导的报告分享。调研封丘县第一初级中学调研封丘县城关乡第一中学三、6月6日,酒泉市教育局领导一行前往北京,对慕华成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访问流。酒泉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学谓 ,酒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潘建军,敦煌市教育局局长孔爱,酒泉师范附属小学校长万春元,酒泉市第七中学副校长党玉龙,敦煌市南街小学校长习尚丽,敦煌中学教务主任李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项目主任张大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副所长杜晓涛,京师慕华培训部负责人王向明,学堂培优负责人蒋叶光,慕华成志副总裁杨帮然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慕华成志副总裁杨帮然带领酒泉市教育局一行参观了公司环境,实地感受企业文化,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脉络及教育产品在全国的应用情况,随后主持交流会并总结了新乡市 “未来课堂”项目取得的成绩。杨帮然表示,“未来课堂”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进行技术创新,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价值的赋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帮助全国各地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负责人陈俊楠介绍了项目情况,酒泉师范附属小学校长万春元,敦煌市南街小学校长习尚丽表示要将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项目引入当地,这对合作校教育改革及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堂培优负责人蒋叶光介绍了高中培优项目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师团队阵容、培优模式和具体课程、近年取得成绩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副所长杜晓涛向酒泉市教育局领导介绍了“清华美育”项目内容,如课程体系、专家团队、合作案例等。双方就项目的落地事宜以及如何结合敦煌独特文化底蕴开发研学基地、文创产品研发等问题进行密切交流。京师慕华培训部负责人王向明介绍了公司背景、教师培训内容和具体案例应用情况。酒泉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张学谓主任,酒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潘建军所长详细询问了教师培训相关内容。与会领导表示,希望借助慕华成志平台,为酒泉市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提升当地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育质量的新时代跨越。部分素材来源丨新乡市第十三中学

虽亵

关于线上教育的调查报告,你们都是认同的吗?

受疫情影响,中国上下都开展了在线教育,很多大学也都开展了线上课程,当然还有一大批中小学生开展了线上教育,可以说,已清算时促进了线上教育的开展!近期呢,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疫情下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大数据画像》,在这篇报道中,作者讨论了相关的问题,其中也有许多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下面呢,我就基于这篇文章,谈谈我的看法!线上教育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对于老师们来说,线上教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他们都大多是习惯了在教室里上课,方便借读学生,而有什么问题了,也好迅速做出反应!有些老师因为重来没有经历过直播,也不懂得那些平台的运作规律,具体的程序以及具体的规则,所以说,刚开始的时候,算是手忙脚乱,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也从以前的老师那里得知,刚开始确实很难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从我们老师那里得知,他们现在上课非常高兴,知道了具体该怎么操作,做起来也非常轻松!感觉比以前轻松一点了!(这只是一家之言)对于线上教育,绝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很喜欢在这份报道中讲到,我们看到有近八成的学生何老师愿意在恢复正常之后增加部分线上教育的内容,但是对于家长中,有四成表示反对!对于这个问题,其实都挺好解释的,使用者是知道的,对于老师来说,通过线上教育,老师们可以发挥线上教育的资源优势以及多重功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线上教育时可重复观看的,而如果有学生不理解了,可以自行看回放,这样的话老师就不用担心学生听不懂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的时候自由度会高一点,另外,写完的作业可以立马提交,还有作业提醒功能,再也不太担心忘记做作业了!不懂的问题可以回放再看一下,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太敢问老师问题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幸福的!在线教育,各方都有担忧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最直接的担忧就是视力问题,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看电子设备过久的确会影响视力,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的确不太友好,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学生,他们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说视力的问题确实是需要各方重视的!而对于老师来说,还有一个困难——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确实这点我们是能够深刻感受到的,高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算是非常好,可以通过打字的方式,但是总体来说互动量都不大,而且老师很难察觉学生的反映,再加上没有互动,那么有时候上课会变得异常艰难!另外观看设备方面还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智能手机的学生占比是比较大的,不过这也正常,智能手机具有便携性,所以说用它来看到没什么毛病,也都是正常!但是还是觉得如果能够有更大的屏幕,可能会好很多!写在最后其实就像文中里所说的那样,线上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但是它的发展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挫折。而且线上教育特别艺考学生写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说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的学生,那应该无法很好适应线上教育!你们觉得线上教育会发展下去吗?还有呢,对于上面所说的内容,你们赞同吗?

大移民

株洲市教育技术装备所领导到隆兴小学调研教育信息化工作

红网时刻株洲1月15日讯(通讯员 黄新)1月13日下午,株洲市教育技术装备所所长陈红利、副所长李雨一行人来天元区隆兴小学调研教育信息化工作。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胡岚,区教育局装备站站长谭文辉、汤其斌老师一同调研。调研组深入隆兴小学教室、办公室、学术报告厅和图书馆,详细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情况。在2007班教室,调研组听取了学校校长刘晓和办公室主任、首席信息官李吉关于使用纳米黑板辅助教学相关情况的汇报,并听取了市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家校共育共同体平台的开发与建设(平战融合)”进展情况。调研组一行饶有兴致地在隆兴小学家长学校线上平台进行操作,对学校家长学校线上平台赞不绝口。在教师办公室,调研组一行人与老师深入交流使用云桌面技术的心得,对于天元区创新使用云办公试点表示赞赏。在图书馆,调研组认真翻阅学校配备的图书,详细了解图书使用情况,与学校工作人员交流电子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此外,调研组一行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据悉,隆兴小学经过半年的酝酿、设计以及开发,隆兴小学家长学校线上平台于10月23日正式上线。全新上线的网上家长学校将通过企业微信平台,整合家庭、学校、社区资源,打造具有引领性、指导性、示范性的家庭教育工作与指导平台,落实“父母成长计划”,打造24小时在线的“父母加油站”,为全校家长朋友们提供家庭教育支持。经过一学期的打造,已上传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和教育前沿信息课程200余个,家长们积极学习获取积分、互动交流留下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和家庭教育故事、线上答题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知识。下阶段,隆兴小学家长学校线上平台将对课程资源搭建进一步作出思考,用更优质的课程吸引广大家长朋友参与学习,同时将线上学习积分纳入年度“出彩”家长评比,提高家长学习的积极性。

皆坐

CNNIC第46次调查报告:在线教育

来源:新浪科技(二) 在线教育截至2020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较2020年3月减少4236万,占网民整体的40.5%;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77亿,较2020年3月减少4355万,占手机网民的40.4%。2020年第二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大中小学逐步有序开学复课,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有所回落。图 49 2017.6-2020.6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图 50 2017.6-2020.6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及使用率2020年上半年,在“停课不停学”政策的引导和助推下,全国2.82亿在校生 普遍转向线上课程,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从供给端看,在线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相互促进发展。一是多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成为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重要基础。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网络接入,90.1%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教师达1000万人次 。这些成果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检验,为推进在线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在线教育的广泛应用实质性推动教育信息化实践。疫情之前,校内教育信息化的产品及应用多为辅助功能,其目的为实现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协同,而较少涉及教学内容的输出。疫情期间,各地学校、政府与第三方企业、平台及时推出在线课程,教育信息化得以真正向教育创新转变。从用户端看,疫情期间大众对在线教育的认知和使用迅速提升。一是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推进网络学习平台使用。2020年2月,《关于在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印发后,教育部及27个省份分别开通国家级、省级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托底服务。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人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 。二是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加速渗透下沉市场。各大在线教育平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免费直播课程,用户规模迅速增长。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行业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从平日的8700万上升至春节后的1.27亿,升幅达46%,新增流量主要来自三、四、五线城市 。截至2020年6月,三线及以下城市在线教育用户占整体的67.5%,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同时也应看到,尽管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但教育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内容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实现偏远地区的普惠教育仍任重道远。从发展趋势看,OMO 将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线上教育能突破时空限制,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线下教育更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未来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是大势所趋。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未来,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监管、市场准入等制度规范,各地学校可逐步探索将优秀在线课资源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实现更高目标的教育培养和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