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划读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选择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来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时候,除了专业排名之外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对于哪些准备申请美国大学心理学硕士的人来说,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申请要素呢?下面就来看看上述问题的具体解答。首先,对于计划申请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需要先对美国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有个全面的了解,下面就来看看哪些人比较适合申请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的范畴非常之大,可以分为至少二十个小类,粗略来讲,可以分为认知、神经、社会、发展、临床、咨询、工业等几个大类。现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是认知和神经,美国前30名的心理学系有近一半的教授都在进行认知和神经类的研究。几个方向而言,咨询和临床几乎不招收中国学生,社会、工业和发展招收不多,招收多的是认知和神经。但需要注意,认知和神经招收的“多”,也仅仅是相对于其他心理学方向也言,相比其他专业,仍然是少之又少的。拿笔者所在的一个前30名的心理系而言,笔者是整个心理系中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对比美国前100名的大学九十多所都设有心理相关专业,中国的心理学教育相当落后。由于历史上管理者对心理学的轻视和大众对心理学的功用的认识不足,中国大学心理学系的开设相当不足。真正有水平,只有北大和北师大的心理学系,再加上浙江大学的工业心理学专业;中科院心理所不可小视,但它只招收研究生。而环顾中国各大名校,清华心理系刚刚复系,南方的中科大、复旦、上海交大都没有,近期也不太可能开设心理系。由此可见,未来的中国将缺乏心理类高端人才,这想必也是许多同学计划到美国攻读心理学学位的原因之一。心理学研究生的申请者,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四类人:1.北大、北师大、浙大、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学专业毕业,成绩比较,有一定的研究经验。2.其他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往往是一些师范院校)。3.理工科背景,非心理专业毕业。4.文科背景,非心理学专业毕业。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申请者,小编的建议是,首先想清楚心理学研究生的学习是不是适合自己。如果仍然坚持要申请,那么先去选修几门数学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考到高分,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如果不愿意学数学,那么建议申请人考虑教育学或者HR(人力资源)方向的硕士,教育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中都用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对理科思维要求也不高,而且就业良好。总之,美国教育包容性大,任何人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路。重要的,是理性分析自己的情况,认清现实,合理规划,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下面就来看下面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分支和排名情况:美国心理学专业分支:Biopsychology精神生物学/生物心理学ChildPsychiatry儿童心理学Clinical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andPsycholinguistics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Community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ComparativePsychology比较心理学EcationalPsychology教育心理学Experimental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Instri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工业与组织心理学PersonalityPsychology人格心理学PhysiologicalPsychology/Psychobiology生理心理学PsychometricsandQuantitativePsychology心理测试及定量心理学SchoolPsychology学校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专业的排名:以下是美国心理学四大领域的分类排名:1.认知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位的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2.发展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名的是: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弗吉利亚大学心理系;3.实验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名的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和耶鲁大学心理系;4.工业与组织管理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名的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系、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宾州大学心理系、俄亥俄州保龄格林大学心理系、马里兰大学心理系。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据澎湃新闻报道,《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调研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应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扶正祛邪”,重视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开发,可有效应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发展。而且,国家“十四五”规划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远景目标和新时代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也都决定了急需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一方面,选取信度效度良好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和心理健康问题测评,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分析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分类分级标准,针对心理健康的不同类别和程度给出不同的教育建议;筛选出有问题倾向和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定期监测和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建立宿舍—院系—学校三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科学的危机干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促使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另外,开设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共分为六大维度、20项内容。培养、开发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可根据各年级特点和学生不同水平分层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培养创造力、收获幸福生活。在必修课设计方面,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学分纳入研究生学业考核体系。举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帮助研究生提升情绪调控和心理复原能力。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渗透,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习任务或者研究项目中;实施“做中学”,鼓励学生通过在创新研究方案、合作形式、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获得满意感和自信心,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建立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三级支持体系,发挥家校社协同共育作用。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督促导师切实履行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并建立导师与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家长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建立高质量的师生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及时向导师反馈研究生心理测评结果和心理咨询情况,并结合研究生新入学、学习和科研、毕业就业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突出问题给出专业的教育建议。尤其是针对有严重问题的学生,要制定个别化教育干预方案,定期监测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跟院系和导师沟通反馈结果。必须看到,朋辈心理互助在三级支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不可替代。若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研究生院、院系和实验室三个层级的研究生朋辈互助制度,并定期进行朋辈辅导员选拔、培训和考核。在研究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及时向院系心理辅导员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反馈学生的心理问题。(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副所长)
现在很多学生对于学历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基于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学历要求上都会明确写出本科以上,还有的甚至需要研究生学历。可以说学历越高,含金量就越高,越容易在竞争积累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不少同学为了考研,把同届毕业的同学送出校门,自己又回头开始了学海漫漫长作舟的旅程。不管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研究生政策的变化也是时刻牵动着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心,只要一有动向,就会引来一波讨论。尽管考研之旅并不是十分容易,但是还是有一大部分选择在毕业之后考研,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选择了考研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还会选择考研呢?那是因为研究生作分为硕士和博士两种,具有较高的学历,而且在研究生类型上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因为现在对于学生学历考试要求较高,基本上都是严进严出,自从非全日制研究生名额开放,很多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员均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这无疑让竞争压力又多了几分。不仅如此对于研究生需要考核的论文以及答辩的要求也随着压力的增大而提升。不少考研的同学表示,现在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并不能作为研究生论文考核的标准,而是更加竹中课题的深入研究,以及关于整合实践经验做出来的报告型论文。能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都会踏入高等院校,一些科技研究所和党校也可以成为研究生学习的起点之地。可以说,考上了研究生就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打下了保证。而教育部针对考研发布了新的政策通知,研究生考试还要经历哪些变化?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拭目以待。教育部发布新通知,研究生也将迎来新的“转机”在考研路上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部为了缓解研究生毕业率低,为了防止部分同学担心考研难考就放弃的现象,特调整了考研标准,而学生毕业也变得更容易了,可以说研究生的“福利”来了。首先就是在研究生学术论文上的转机,以前是完全凭借论文的质量以及发布期刊的学术地位而定。过于看重论文质量只能让很多同学一次次查重、修改、报错。而现在教育部要求注重深入研究课题,让研究生回到课题研究并结合可操作的实例进行透彻地分析。其次就是在考试中重点强调综合能力的表现,不以期刊论文为唯一目的要求学生完成论文。而是从专业角度,分析学生们整个身心素质以及能力高低,这就意味着,以后的研究生都是高素质,精进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总体说考研变得更加全面,不会紧盯一篇论文,也更加增加了考生综合实力的比拼,不管怎样该学的就要学,要研究的就要回归到研究中去。这就需要在考研,以及学习过程中,注意更多细节,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师生之间的相处因为考研过程中,都是一师多生的情况,每个老师带大概十几个考生。这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多找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及时和老师沟通,毕竟老师经验丰富,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可以在学习中收获不少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干货。*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面对严峻的老师以及繁重的考试学习内容,不少准备考试的同学都会出现心情烦躁,疲惫不堪,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实际上研究生考试不仅仅是体现在成绩上,更多的也是心理素质打拼。学生们在备考以及学习过程中做好规划,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加强时间管理,劳逸结合就能高效且轻松地完成考研之旅,成功上岸。比如利用番茄时间法,让自己精力充沛。*做好课堂笔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考研过程中,学习方法很重要,因为老师的时间有限,所以一些考试的重点难点都会在课堂上逐一解答,学生们应该主动地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记好考试重点,自己复习,并且随时跟老师沟通。而且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些学霸的笔记就能加深学习兴趣,也并不是学霸学习的方式就适合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内容,找到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列好计划,提高学习兴趣。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很重要,可以这样书写对于研究生来说,写一篇学术论文也很重要,论文在考研要求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所以学生们要重视论文选题,论文排版,论文答辩等问题,这些就需要日常积累,和经验总结。*学生平时要认真听课,努力钻研对于自己涉及的论文课题,平时在课堂上就要集中精力去听课,记录重点,并且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素材的整理,以及论文分论点的设计。努力钻研课题中出现的关键信息,多多整理课堂上老师讲的实践案例,课题深入剖析等内容,不断向深层次挖掘论文的关键点,并且用实例来加以佐证。*多跟导师沟通,寻求帮助论文并不一定一次就能过,而是需要有耐心认真打磨和修改。不要担心和老师沟通不顺畅,只要有不懂,自己单独琢磨也没有答案,就要抓紧时间询问老师,和老师沟通哪个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换成更有说服力的例子,不断和老师进行良性沟通,把握论文大方向的同时,让自己的论文更加专业可信。总结:考研是一个很磨练人心性的过程,并不是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在未来还是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说话的。如果考上了就要利用好自己的研究生身份,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如果没考上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考研,这样可以让时间充分利用,过得更加充实。今日话题:您为了考研,曾经做了哪些努力?你觉得哪些考研要求才是造成压力的因素?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查问卷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与导师关系问卷、研究生压力源等问卷。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陈祉妍解释说。调研发现,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陈祉妍说,“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陈祉妍告诉记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陈祉妍解释说,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陈祉妍说。陈祉妍介绍,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陈祉妍说,“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人际支持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很自然用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烦恼就会跟别人倾诉,请人帮忙支招儿,有些人会跟朋友喝酒吃饭,这些都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但也有些人会憋在心里,缺乏向人倾诉或找人陪伴的渠道,这些人缓解情绪就很困难。陈祉妍指出,在寻求人际支持方面,研究生群体有着特殊之处。对一般人群而言,最强的人际支持往往是亲人和朋友,但是对研究生来说,最强大的支持来自导师。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陈祉妍在调查中发现,导师跟学生沟通的频率越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比较满意。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少,跟学生的关系就会相对更紧密。当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交流就会少很多。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通过此次调研,陈祉妍感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务群体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宣传和支持都是不够的,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本科生在入学之后去参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对中心有一定认识,多一点亲切感,需要求助的时候更容易来这里求助,但是这项工作常常不一定覆盖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陈祉妍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选课可以选修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课定为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不固定地开设,也是自愿选修。但其实心理健康课是有必要普及到每个人的。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此外,陈祉妍认为对导师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她介绍说,中国科学院越来越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培训,近十多年来,对新导师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陈祉妍希望,未来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导师的培训课时,对导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让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能够意识到,及时让专业人员介入。另外,导师还需要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给他们适当的支持,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研究生。这些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备一定的经费和人员。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马来亚大学UM,心理学硕士方向1.教育心理学硕士:教育心理学硕士学制为1.5到2年,混合型硕士2.心理医学硕士:心里医学硕士学制为1.5到2年,授课型硕士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心理学硕士授课型硕士:教育心理学:1.5到2年授课型研究型硕博:1.应用心理学硕士:1.5到2年,研究型2.心理医学硕士:1.5到2年,研究型3.发展心理学硕士:1.5到2年,研究型4.儿童成长心理学硕士:1.5到2年,研究型5.社会心理学硕士:1.5到2年,研究型6.教育心理学硕士:1.5到2年,研究型7.动物心理学硕士:1.5到2年,研究型8.发展心理学博士:3年,研究型9.儿童成长心理学博士:3年,研究型10.社会心理学博士:3年,研究型11.教育心理学博士:3年,研究型12.动物心理学博士:3年,研究型13.应用心理学博士:3年,研究型14.心理医学博士:3年,研究型三、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心理学学士:4年硕士临床心理学:2年,授课型教育心理学:研究型心理辅导:混合型四、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本科心理学学士(工业与组织):4年制硕士:教育心理学:1.5年,混合型教育心理学:1.5年,研究型博士:教育心理学:3年,研究型五、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教育心理学硕士:1.5年,混合型心理与教育测量:1.5年,混合型心理学:1年,研究型六、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学本科:体育心理学学士:4年硕士:教育心理学:1.5年,混合型 、心理学:1.5年,研究型心理咨询:1.5年,研究型体育运动心理学:1.5年,研究型博士:心理学:2年,研究型教育心理学:2年,研究型体育心理学:2年,研究型更多留学小知识,快来私信吧!专业留学规划师为你提供专业留学服务,为你的留学之路助力!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查问卷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与导师关系问卷、研究生压力源等问卷。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陈祉妍解释说。调研发现,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陈祉妍说,“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陈祉妍告诉记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陈祉妍解释说,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陈祉妍说。陈祉妍介绍,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陈祉妍说,“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人际支持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很自然用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烦恼就会跟别人倾诉,请人帮忙支招儿,有些人会跟朋友喝酒吃饭,这些都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但也有些人会憋在心里,缺乏向人倾诉或找人陪伴的渠道,这些人缓解情绪就很困难。陈祉妍指出,在寻求人际支持方面,研究生群体有着特殊之处。对一般人群而言,最强的人际支持往往是亲人和朋友,但是对研究生来说,最强大的支持来自导师。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陈祉妍在调查中发现,导师跟学生沟通的频率越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比较满意。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少,跟学生的关系就会相对更紧密。当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交流就会少很多。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通过此次调研,陈祉妍感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务群体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宣传和支持都是不够的,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本科生在入学之后去参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对中心有一定认识,多一点亲切感,需要求助的时候更容易来这里求助,但是这项工作常常不一定覆盖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陈祉妍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选课可以选修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课定为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不固定地开设,也是自愿选修。但其实心理健康课是有必要普及到每个人的。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此外,陈祉妍认为对导师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她介绍说,中国科学院越来越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培训,近十多年来,对新导师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陈祉妍希望,未来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导师的培训课时,对导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让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能够意识到,及时让专业人员介入。另外,导师还需要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给他们适当的支持,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研究生。这些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备一定的经费和人员。原标题:研究显示: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
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会不会更好?答案是,并非如此。高学历人群可能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的结果发布。调研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而且,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已经抑郁表现倾向都显著高于硕士生。这一结果虽然让公众颇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过去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的结论也是高学历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更糟糕。2018年3月,《自然-生物技术》刊发的《研究生教育中精神健康危机的证据》显示,结果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研究生患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六倍以上。在研究生群体(硕士/博士)中,焦虑与抑郁两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均在40%左右。可见,研究生群体更容易焦虑、抑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不同教育体制下都是如此。学业、科研无疑是影响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最直接的因素。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的学业和科研压力更大,对课题研究的探索性、创新性要求更高。但科研成果的产出,不仅需要对科研的热情和甘坐冷板凳的坚守,也需要天赋,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要面对科研的不可控性。再者,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虽然从研究生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来看,高学历人才培养规模还不够,可从现实来看,短期内的扩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读研的目的纯粹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者提升学历,既缺乏科研兴趣,也不一定适合从事科研工作。所以,学业科研压力较大,也就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高学历固然是求职的资本,但相应的,他们对就业期待也跟着水涨船高,对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的压力也更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毕业年级研究生的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调研报告的结论,提醒我们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关注这一特殊人群。就教育系统内而言,是要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目前,高校对本科生心理教育比较重视,心理健康课覆盖较广,但是对研究生群体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课程保障。这就使得这部分群体,缺乏有效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而面对更大压力,更容易焦虑的他们恰恰是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的人群。这需要高校加大重视,认识到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的重要性,并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这当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作用,构建和谐健康的导学关系,提升师生关系是一个有力的抓手。研究显示,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导师关系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导师关系越差,则研究生的抑郁、焦虑情绪越多。不久前,南方医大一副教授招生信息走红。他在公告中称,“领军”学生叫我“小邹”就行,得到网友的点赞。这也从侧面说明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是提高师生关系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很多导师并非不愿意关心学生,而是时间精力不允许。带一两个学生,还可以实现高频率的沟通交流,但如果带十几个硕博生,就不现实。然而,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十几个硕博生的情况在高校中很常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从更宏观的层面出发,解决研究生扩招与师资的平衡问题。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高学历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学历越高,意味着前期所付出的物质和时间成本越高,其对职业、生活的期待更高,对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的要求也会更高。然而,现实与梦想差距不小,在校园中提高学历却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更容易陷入心理失衡的境况中。在社交平台上,就有很多人抱怨,虽然拥有了不错的学历,但若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好工作,父母和周边人还是会说:读书好有什么用,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高学历群体的焦虑该怎么破?眼下,一方面要引导这些高学历人群降低过高的期待,一方面则要通过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来弥合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中国青年报 2021年4月13日(记者 夏瑾)题:研究显示 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 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查问卷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与导师关系问卷、研究生压力源等问卷。结果发现, 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陈祉妍解释说。调研发现, 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 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 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陈祉妍说,“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 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 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 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陈祉妍告诉记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 陈祉妍解释说,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陈祉妍说。 陈祉妍介绍,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 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陈祉妍说,“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人际支持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很自然用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烦恼就会跟别人倾诉,请人帮忙支招儿,有些人会跟朋友喝酒吃饭,这些都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但也有些人会憋在心里,缺乏向人倾诉或找人陪伴的渠道,这些人缓解情绪就很困难。 陈祉妍指出,在寻求人际支持方面,研究生群体有着特殊之处。对一般人群而言,最强的人际支持往往是亲人和朋友,但是对研究生来说,最强大的支持来自导师。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陈祉妍在调查中发现,导师跟学生沟通的频率越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比较满意。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少,跟学生的关系就会相对更紧密。当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交流就会少很多。 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通过此次调研,陈祉妍感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务群体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宣传和支持都是不够的,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本科生在入学之后去参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对中心有一定认识,多一点亲切感,需要求助的时候更容易来这里求助,但是这项工作常常不一定覆盖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 陈祉妍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选课可以选修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课定为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不固定地开设,也是自愿选修。但其实心理健康课是有必要普及到每个人的。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此外,陈祉妍认为对导师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她介绍说,中国科学院越来越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培训,近十多年来,对新导师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陈祉妍希望,未来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导师的培训课时,对导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让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能够意识到,及时让专业人员介入。另外,导师还需要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给他们适当的支持,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研究生。这些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备一定的经费和人员。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文/月儿老师教育日记”研究生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导致很多本科生不得不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缓解压力,“考研党”成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标签,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创了历史新高——377万人,据专家预测:这个数据未来几年还会攀升。但本科生“一窝蜂”地涌向研究生,除去大部分的陪跑人员,那些通过复试成功入学的研究生们,是真的“上岸”了吗?这个问题,或许要在别人眼中,才能找到答案。别人眼中的研究生是啥样?父母导师反差大,自我定位“人间真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同人对研究生,也有不同的看法。▼父母眼中的研究生——活跃科研最前端的“人才”父母那一辈人,对于学历的狂热追求,相信每个年轻人都有所感觉,在本科生遍地都是的现在,要是谁家出了个研究生,那可是很长脸的事情。但60、70后的父母,对教育现状知之甚少,想当然地认为自家孩子上了研究生,就是迈入了科学领域,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和目标一致的同学,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去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导师眼中的研究生——干啥啥不行的“笨蛋”相信很多在读研究生,如果能知道导师内心对自己的真实看法,一定会对人生感到“无望”——研究生思前想后、翻遍文献,才做好的开题报告,在导师眼里就是“儿童表演”;研究生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在导师眼里就像是“无用功”;而到了实验室里,导师更是要心惊胆战地盯着每个研究生操作,生怕一个没留神,就让学生坏了自己的大事儿。对于这样的学生,导师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让他顺利毕业吧!▼研究生的自我定位——我就是个努力搬砖的“打工人”不少研究生都认可这样一个说法:“整个研究生生涯,只有考上的那一刻是快乐的”,如果说备考阶段的迷茫,是对未知的害怕;那就读阶段的无助,则来自对没有提升自我的失望。上岸前憧憬的读研生涯,是做实验出成果、是听讲座参加论坛;而真实生活却是无休止地为导师的课题“做贡献”,是取不完的快递和整理不完的报销凭证,不少研究生都自称“打工仔”,这样的自我定位堪称“人间真实”了。这样的大环境下,是否要读研取决于什么呢?请你结合自身再做决断一个名为《在中国,收入以及前途到底和学历有多挂钩》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并掀起了巨大讨论,其中这样一个说法,更是直戳当代年轻人的学历焦虑——留学生看不上985,211瞧不起普本生,本科生又觉得专科生很low。站在金字塔尖的永远只能是极少数人,但人往高处爬,现在的90后对于互联网大厂的渴望,与60后当年想进事业单位的心情是相仿的。但马太效应决定了,大厂选择人才第一步就是“筛学历”——985、研究生、博士,才能拥有进入面试的入场券。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尽管对科研学术不感兴趣,为了一份好工作也不得不去提升学历,但没有兴趣就意味着整个学习过程是痛苦的。马上步入大四的学生,这个阶段正是决定要不要考研的关键期,在下最后的结论前,一定要想好自己读研的初心是什么,也不要高估找工作的困难程度,毕竟决定职业人生发展的还是工作能力。留言板话题:你眼中的研究生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人说:“考研,最快乐的日子就是收到拟录取通知,还没有开学的那一段时光”。真正读研了以后,就根本没有快乐可言了。考研学子陆续收到了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再过不到半年,正式的研究生生活就要开始了,不知道各位准研究生都是什么心态呢?大多数人对研究生的生活还是满怀期待的,毕竟考研是自己选择的路,考研上岸是自己努力拼搏来的结果,能如愿以偿没有人会不高兴。但现在社会上也常常流传着关于研究生的一些负面新闻,比如很多过来人常常哭诉研究生太累太苦、压力太大、容易被导师折磨,简直想退学。对于研究生来说,生活有苦有累都是常态,但是明白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如何理智地看待周边事情是关键。今天我们就专门收集了几种研究生期间学生非常容易陷入的几种误区心理和解决方法,希望你能坚持看完,以防未来的自己中招。读研期间,多数学生觉得自己“不配”拟录取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不愿意主动联系老师了对于拟录取的考生来讲,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相信我们的粉丝一定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来:联系导师!联系导师非常重要,越早联系越好,首先是为了选择自己心仪的老师,其次是为了避免被人“挑剩下”的命运。可是近年来,研究生群体中却出现了一种怪象,越来越多的学生居然“不愿主动联系导师”了,原因是觉得“我太辣鸡,不配选老师,让老师选我好了”。“考上研究生以后,我变得越来越自卑”“考上研究生后,我好像变得越来越自卑了”,这是一位女研究生在后台给我们的留言。原来是在研究生期间,她发现自己的同龄人和师兄师姐都比自己要优秀好多,自己科研也不行、工作能力也不行,非常受打击。而且她当时是以倒数几名的成绩考上研究生的,所以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来越自卑。想象很美好,但现实总给人惨烈的打击不少研究生哭诉说,考上研之后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我后悔了”,其中不乏有名校的高材生。原来是因为学子们考上研究生后才发现原来研究生也没有那么“高大上”,甚至比本科更累、更枯燥。每天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遇到无良导师就更惨了,据统计目前我国35.5%的研究生有抑郁表现,60.1%的研究生有焦虑问题。身为准研究生的你,小心被自卑心态毁了一生自卑的心态其实很多时候产生自“庸人自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但总是和别人比较,越来越不满足,衍生出了自卑。自卑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自卑让人性格变得孤僻,心灵变得更加脆弱,非常不利于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分散掉很多注意力。尤其是产生了自卑之后,这种心态会伴随你一生,在你人生的各个重要节点都会给你致命的打击。所以说,研究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健康问题,如果产生了自卑心理,要及时干预制止。写给研究生:如何调节自卑心态1. 你不比任何人差既然你和别人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实力考上了研究生,那你就没理由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大家都是凭努力上来的,谁怕谁啊。别人比你强,其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说明你身边都是优秀的人,你会在别人的带动下也变得越来越优秀,只不过需要时间来积累。2. 人生十有八九是苦难,这是常事辛弃疾就说过,“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要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倒霉事看做是“为什么偏偏是我这么倒霉”,心态要放平些。没有人的人生是事事如意的,看淡那些不如意的事情,研究生也一样。况且目前你只是一个研究生,想想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承受着更大的苦难但依然能让自己活得自在,其实很多东西看的都是心态问题,不要光看苦难,要多看快乐。3. 自己的处境其实也跟自己的选择有关我们总说一个人的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没有人能替你做主,所以想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好过一些,就要为自己创造条件。比如在选导师方面就应该慎重再慎重,千万不能等着老师来联系你,其他事情也一样,学会抢占先机,学会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提升效率、提升自己。#教育原创星选榜#今日话题:你认为研究生真的有必要为了学历而去读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文文教育日记,一个有深度的教育号,请多多分享点赞加关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单选|该不该单纯为了取得学历而去读研?应该不应该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