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梗”招生让研究生教育更亲切药也

有“梗”招生让研究生教育更亲切

领军学生叫我“小邹”就行,如果不喜欢我的研究方向,我可以改;拔尖学生可以直呼我名,具体研究方向可以商量;优秀学生最好是称呼我为“老师”;骨干学生要叫我“老师”……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邹来泉的招生信息广为流传。(4月10日澎湃新闻)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告别精英教育,日趋大众化。面对日益大众化的研究生教育,如何尽快改革教育思路,适应时代需求,为社会整体科研素质的提升做贡献,这应该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必须思考的课题。邹来泉有“梗”招生让研究生教育更亲切,利于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破除人们对研究生硕士导师的神秘,让人们更容易接受研究生教育。在我们一般人心中,总是认为研究生硕士导师很神秘,研究生教育很神秘。但是,邹来泉的有“梗”招生让我们走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神秘,让我们感受到研究生教育亲切与和谐,让人们更容易接受研究生教育,报考研究生。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让研究生教育更加人性化。现代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创新,生机勃勃。邹来泉有“梗”招生中的谦逊与幽默,更符合教育的人性化规律。他说,“但你要是天赋异禀,毕业之前把我培养成了教授博导,我当然会更开心”“如果脸皮比较厚,只过四级也可以”“上午9点之前最好不要联系我,没课的话,一般都还没起床”。关于课题组氛围,邹来泉表示,“要是学生之间为了加深感情,偶尔吐槽我也可以,别让玻璃心的我知道就好”“你们感情不太顺的话,跟我倾诉也不错,我会专门腾出时间带着一颗八卦的心细细倾听”。这些人性化的沟通,让人们对硕士研究生导师没有了隔膜,当作自己人。更加亲其师,信其道。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促进教学相长。领军学生,拔尖学生,优秀学生,骨干学生的区分,恰恰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天赋有差别,努力有不同,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很正常。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既然搞研究,那么,就应该一切以学术为标准,甚至包括称谓,这样,是对学术的崇尚,也是对真理的认可。从“小邹”就行到“直呼我名”,到最好是称呼我为“老师”、要叫我“老师”。表面看,是称谓的变化,实际上是学术水平的区分。社会文明进步,学历水平水涨船高,当报考研究生从“寥若晨星”变成“繁星闪烁”的时代走来的时候,有“梗”招生让研究生教育更亲切,更接地气,更顺应时代需求,更利于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路之缘

中国青年报: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

中国青年报 2021年4月13日(记者 夏瑾)题:研究显示 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 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查问卷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与导师关系问卷、研究生压力源等问卷。结果发现, 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陈祉妍解释说。调研发现, 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 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 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陈祉妍说,“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 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 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 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陈祉妍告诉记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 陈祉妍解释说,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陈祉妍说。 陈祉妍介绍,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 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陈祉妍说,“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人际支持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很自然用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烦恼就会跟别人倾诉,请人帮忙支招儿,有些人会跟朋友喝酒吃饭,这些都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但也有些人会憋在心里,缺乏向人倾诉或找人陪伴的渠道,这些人缓解情绪就很困难。 陈祉妍指出,在寻求人际支持方面,研究生群体有着特殊之处。对一般人群而言,最强的人际支持往往是亲人和朋友,但是对研究生来说,最强大的支持来自导师。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陈祉妍在调查中发现,导师跟学生沟通的频率越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比较满意。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少,跟学生的关系就会相对更紧密。当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交流就会少很多。 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通过此次调研,陈祉妍感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务群体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宣传和支持都是不够的,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本科生在入学之后去参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对中心有一定认识,多一点亲切感,需要求助的时候更容易来这里求助,但是这项工作常常不一定覆盖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 陈祉妍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选课可以选修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课定为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不固定地开设,也是自愿选修。但其实心理健康课是有必要普及到每个人的。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此外,陈祉妍认为对导师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她介绍说,中国科学院越来越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培训,近十多年来,对新导师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陈祉妍希望,未来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导师的培训课时,对导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让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能够意识到,及时让专业人员介入。另外,导师还需要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给他们适当的支持,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研究生。这些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备一定的经费和人员。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鸡先生

研究生学姐哭诉退学,“现实与想象差距很大”,考研前要想清楚

研究生考试从来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上岸的都是百里挑一,但是偏偏有这样一群研究生,好不容易考研成功了,又想方设法要退学。而且近年来,想要退学的研究生越来越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上岸学姐哭诉要退学,为什么现在的研究生越来越想学了?现实与想象差距很大为什么很多人考上研究生之后想退学?因为上岸之后才发现,原来研究生的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没上研究生之前,总把它想象得特别神圣、特别学术、特别高端,上岸之后才发现研究生群体中也有大多数人对未来感到迷茫。研究生的生活依然会有颓废、压力、无所事事、困境、烦恼、枯燥,以及生活琐事。研究生数量变多研究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大,这个群体中充满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并不适合考研究生,但是出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考研。考研后过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做着各种不想做的事,长期就产生了厌烦和抵触心理。错误的考研观念很多人觉得考研就可以让未来更有保障,或者考研就是为了“好就业”,但是考上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考上研之后仍然要与本科生竞争工作岗位,考研也不能直接带来就业上的红利,反而是在研究生的工作上就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还不如直接毕业就找工作。研究生想退学,究竟是谁的错?导师的问题有些研究生退学是因为导师整天给学生施压,给学生造成了太大的心理负担,这种情况只能奉劝研究生们一句,选导师真的要谨慎,遇人不淑很痛苦。不一定所有的研究生都能遇见好导师,而且现在真正能起到引导作用的导师少之又少,更多时刻研究生更像是导师的“打工人”,让学生整天做着没有价值的事情。社会上还经常传出导师“PUA”学生的类似新闻,这种情况只能让研究生越发想逃离。学生的问题研究生其实是压力很大的一个阶段,需要承受比本科更重的科研任务和学术研究工作,到时也会教给你很多任务,如果完不成论文还不能顺利毕业。所以考研的学生如果抗压能力不是那么强,内心不够强大,还真的应付不了这份职责。有不少研究生是因为自己崩溃了,无法继续学习下去,选择的主动退学。学校的问题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普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都申请到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格,但是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水平相去甚远。越好的学校一定就会有越精尖的师资力量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但差一些的学校可能就难保学生满意了。一些学校可能只是具备了研究生办学的资格,但并不能给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或者是在一些规定上也不合理、不过关,让学生去了该校之后痛不欲生。考研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这些事情考研是为了什么考研如果不想半途而废或者上岸之后再后悔,那就一定要在考研之前就想清楚,你为什么要考研。考研不是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这么简单,考研也是一份从事学术研究的责任,需要坚持和热爱,如果你仅仅是为了一个学历、一个工作去考研,那么是没有意义的。你未来的打算是什么考研之前一定要明确你未来的打算是什么,如果你很明确地想创业就业,那么其实是很不建议你再去浪费几年时间读研究生的。如果你的确热爱研究生的工作,希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或者以后想在学术圈混,那就全力以赴去准备考研吧,上岸之后学术压力大也不要抱怨,因为是你自己选择的路。你是否适合考研考研之前,考生们都应该清楚自己的个性和性格,判断自己是不适合考研。研究生需要能耐得住寂寞,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需要在被老师催任务时有良好的心态。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如果你还在对未来迷茫,也千万不要随大流,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不后悔、不浪费青春。(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日话题:如果考上研究生后发现自己不适合,你会选择退学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流亡者

我国专业心理教师配备存缺口“家庭—学校—社区”联动体系护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主席刘正奎表示,根据相关调查,我国仅有19.16%的城市学校及2.64%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情况下,以应用为导向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或可缓解现实问题。 隋福毅/文 3月初,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其中《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显示,我国10余年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抑郁检出率与10余年前相比保持平稳,但轻度抑郁的检出率略有升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不足,教师人员仍存在一定缺口。不少本应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正在被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折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因此引发公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陶凯元、翟美卿及全国人大代表崔建梅均带来加强心理健康师资力量的建议。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12年,教育部曾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这是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教师数量做出的明确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究竟如何?在现实背景下,又该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主席刘正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根据相关调查,我国仅有19.16%的城市学校及2.64%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情况下,以应用为导向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或可缓解现实问题。 专业化师资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普遍薄弱,农村地区尤甚,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成长的需求。另外,部分学校并未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学校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因缺乏专业心理知识及培训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刘正奎说。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邓林园带领团队发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制约因素及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文章从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角度分别对当前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心理教师在“心理教师的专业训练不充分”( 57. 4%) 和“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 53. 7% ) 两项都有超半数选择率,此外也有47%的班主任将“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视为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约因素。 北京市桥爱慈善基金会有一个公益项目叫做“心灵放映室”,其中一项核心服务内容是提供教师培训。2020年,桥爱基金会在甘肃灵台举办了一场教师培训会,约80名老师参与,其中仅有不到5位的专职心理健康老师。 桥爱基金会秘书长叶子在项目推行中观察到,极少中小学校具有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大部分学校为兼职教师,心理学专业基础差。其次,兼职心理健康老师流动性较大,且需要专门教学质量监督都是必须要关注到的问题。 谈及原因,刘正奎认为,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设置不到位、硬件配套设施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之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并缺乏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认证制度更加值得关注。 “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不系统,没有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另外,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均没有明确规范,无法保证培训的质量。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不符合要求。” “其次,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起步较晚,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并不完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是缺乏对教师专业水平、专业学历、理论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也因此存在人员缺乏的问题。”刘正奎说。 以应用为导向补短板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不过,面对当下心理健康教师人员明显缺乏、专业素养不高且需要一定培养周期的现实情况下,刘正奎认为,以应用层面为导向是可选择的方向。 具体而言,刘正奎说:“首先,可通过普适性的心理健康培训体系,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其次,定期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再次,推广使用适合非专业老师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使大部分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能力。” 同样,叶子在采访过程中也提到,要为老师们提供既涵盖教育部要求又通俗易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便于老师快速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学背景知识与教学实务技巧,能够迅速上手并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另外,考虑到教学实践,为教师提供统一的教学工具包,并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提供及时咨询的专家团队,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师们的教学负担。 除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建设,中小学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学校应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枢纽。”刘正奎说:“学校要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如心理辅导室等),或其以他有效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知识。此外,学校还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并引导家长协调教育,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理想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是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动体系。” 【来源:华夏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丘甚善之

不受导师待见的“考研党”,如不及时改正,很容易被直接淘汰

现如今,考研已经进入了调剂阶段,很多考生焦头烂额地准备调剂。有些是初试成绩不理想,有些是有了更好的院校选择,但无论哪一种,对考研党来说,顺利考上研究生才是关键。很多考研党觉得初试成绩稳了,复试糊弄一下就能顺利上岸,其实并非如此,复试反而对考研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受导师待见的“考研党”,如不及时改正,很容易被直接淘汰,别说没告诉你。考研复试容易被刷的“考研党”,导师很讨厌,切莫盲目自信“空谈情怀”的考研党考研复试前,考研党对自己的专业前景,以及未来发展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复试中需要“临场发挥”。有些导师会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而考研党非常耿直地回应说“只是喜欢这个专业”,但这种“空谈情怀”的考研党,很容易让导师觉得你是一时脑热才会选择,因此很容易被直接“淘汰”。“盲目自信”的考研党部分考研党都觉得自己的初试成绩非常高,所以就会萌生一种“盲目自信”的心理,觉得自己百分百能顺利通过复试,在复试过程中也是非常自信的。但这类考生一定要记得,能力在你之上的考研同门数不胜数,他们比你还要优秀,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学渣”的存在,盲目自信反而会让导师讨厌。“胡说八道”的考研党在考研复试之前,考生还有很多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的内容,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利通关,考生都会疯狂背书。而当导师问一个专业问题的时候,这类考研党就会长篇大论,由于背书的混乱性,回答的问题也很容易“驴唇不对马嘴”,让导师觉得你在胡说八道,因此而不受待见,很容易被直接淘汰。考研复试时,考生要注意这几点专业知识和临场应变能力对于部分靠运气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如果初试成绩高的话,很容易会忽视掉复试的重要性。而在复试过程中,导师如果问一些有关专业的基本问题,一旦回答不上来,就会被怀疑你的能力。因此,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复试,在复习过程中多下点功夫,将自己考试的专业知识尽量记牢,或者查询一些有关考研复试的资料,对你能否成功上岸会有一定帮助。注重礼仪正所谓“良好的第一印象,就是成功的开始”。考研复试也是如此,考生如果不注重自己的礼貌和仪表,很容易会被导师所淘汰,被同条件的考生超越。因此,考生在回答导师问题时,如果有听不清的情况,可以说“对不起,您能再说一遍吗?”尽量不要用生硬的语气,不然很容易让导师对你产生反感。心理素质好平时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在考研复习之前,一定要多加练习,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素质。毕竟日后搞科研的路途艰辛且枯燥,如果心理素质不好的话,难以获得优异的成绩。而且近些年来,由于心理素质不好而造成负面影响的有很多,所以导师为了能让学生安全毕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复试过程中,导师会考察考生心理素质问题,考生们要注意。个人观点俗话说“年年拼考研,考研年年拼”,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如同万人空巷,由于考研的含金量非常高,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纷纷投入到了考研大军中。有些同学认为考研初试成绩高就能百分百上岸,但其实并非如此,考研难如天,复试甚至要比初试还要重要,所以学生一定不能忽略复试环节。对于初试成绩差的考生来说,输了第一站,就要打赢第二站。而初试成绩不错的考生,要调整好心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复试,机会往往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如今,考研调剂时间已经即将落下帷幕,考研党马上就要面临考研最后一关“考研复试”,学生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做足复试准备,为自己打响漂亮的一战!#考研#本期话题:考研复试即将来临,你做好准备了吗?

思齐

这位导师的“卑微”式招生火了!“不喜欢我的研究方向,我可以改”

4月8日,“学校的招生信息能有多好笑”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起因是广东一位高校教师发布的招收调剂硕士研究生的信息活泼有梗、逗趣十足,和一般公文式的招生信息形成鲜明对比。在描述师生关系时,该老师写道,“对于领军学生,叫我‘小邹’就行!如果不喜欢我的研究方向,我可以改”;而对于拔尖学生,他表示可以直呼其名,“具体研究方向商量着来”。他不要求学生特别优秀,“但你要是天赋异禀,毕业之前把我培养成了教授博导,我当然会更开心”。这条引发广泛关注的招生信息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邹来泉的招生信息。招生信息发布在其“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微信公号。在推文(已经删除)中,邹来泉这样介绍自己的实验室:实验室汇聚了一支以普通副教授为核心的人才引领,“双非”院校毕业本科生作为支撑,结构不断优化的多学科背景小型科研队伍;实验室承担过几项不超过25万的一般项目,累计获批科研经费未达到100万。邹来泉不要求学生特别优秀,“如果脸皮比较厚,只过四级也可以”“上午9点之前最好不要联系我,没课的话,一般都还没起床”。关于课题组氛围,邹来泉表示,“要是学生之间为了加深感情,偶尔吐槽吐槽我也可以,别让玻璃心的我知道就好”“你们感情不太顺的话,跟我倾诉也不错,我会专门腾出时间带着一颗八卦的心细细倾听”。在推文最后,邹来泉提出,不要为了读研什么违心的话都说,“咱要真诚”。此外,在2020年9月该公号发布的《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邹来泉课题组)招收推免硕士研究生1-2名》一文中,作者就提到,“今年各大心理学牛校推免生招生力度极大,大胆猜测我今年招收到推免生的希望渺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万一有学生在‘北大、北师大、华师和(南方医)’这四个选项,反复纠结,艰难地放弃了我……至少有这么一次离牛校那么近”、“目前我们有不太充足的经费,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崇高理念,我不会克扣研究生补贴,社恐的我也努力去谈了些MRI合作,基本可以确保实验开展”……据公开资料,邹来泉老师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然后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运用多模态脑成像技术、神经电生理和心理物理法等手段,研究神经精神疾病化学感觉(如嗅觉和味觉)的加工异常机制,和化学感觉与情绪交互的机制。曾获2016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瑞沃德基础医学明德奖学金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基金项目。笔调风趣之外,邹来泉和他的团队近年来多次受到学院和学生的公开称赞。值得一提的是,在邹来泉老师的指导下,南医大心理学系本科生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SCI论文。该成果曾得到南医大官网的报道。去年6月,也有一名学生回忆,“在科研方面,我在大二的时候有幸加入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CSMH),能够得到邹来泉老师的指导,引领我走入科研的大门。而机会是需要努力抓住的,加入CSMH后,我积极参与每一次的实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严谨性。此外,我还参加了南方医科大学‘挑战杯’、广东省‘挑战杯’,分别拿到了特等奖和三等奖的成绩,而在这次竞赛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科研也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团队之间的分工合作往往事半功倍。在CSMH,我对科研这个宽泛的词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是CSMH教会了我要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每一份数据。”网友看到这样的招生信息,纷纷表示太可爱了!小百合恶霸:太可爱了我每次都会因为看到高校可爱老师而后悔高考没有加一把劲西娅要努力减肥:这个老师真的社恐本人了OKAyFiNeoc:简直是为本人定制的天选导师TJ_vuee:不喜欢我的研究方向可以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绝了这是什么绝绝子导师哈哈哈哈哈不记日暮:竟然觉得去了会很快乐哈哈哈皆可如愿:导师:我就实话实说了哈秋秋蛮:小邹愣着干嘛 还不快去给我倒杯水龙潜月念:小邹你就是我梦中情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喜欢这样的导师吗?来源丨综合整理自中国科学报、澎湃新闻、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 (CSMH)、柳叶刀学术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蓝银

父亲培养出5个博士1个硕士,家长要关注早期教育和小学阶段的引导

小学是孩子的分水岭!培养出5个博士,1个硕士的父亲说:孩子不是天生学霸,也不单靠勤奋,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关键要注重早期教育。这个培养出6个优秀孩子的父亲叫蔡笑晚,他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培养的六个儿女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人才。大儿子,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36岁即成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二儿子,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时考上博士班,后出任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三儿子,16岁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毕业,现在国内创办实业。四儿子,16岁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毕业,现在上海创办私立医院。五儿子,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现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六女儿,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2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30多岁时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蔡家第三代长孙子,长孙女儿,也都考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把一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可以说是偶然,那蔡笑晚把六个孩子都培养成才,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他接受鲁豫采访,被其称为“博士老爹”,“人才魔术师”,他认为人的智力相差无几,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天才,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才是让孩子成材的第一步。“在教子成才的道路上,父母的责任就在于替孩子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个关键。”从小立志,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志向,一切都将是短暂的。让孩子们有榜样,有目标。经常鼓励孩子,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和名人事迹鼓励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通过一个个小目标让孩子找到人生的目标,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内驱力和动力去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阅读习惯,学习习惯,自理能力,时间规划等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对于学习就会显得很轻松,学习的兴趣就会持久。小学阶段一定要养成这些好的习惯。自学能力的建立蔡笑晚说:“自学在本质上是培养思考能力,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学。”自学能力其实也是专注力,自律的体现,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十分重要。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的分水岭。父母要重视小学阶段对孩子各方面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家长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老师,孩子将来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和成就,和父母在孩子小学阶段对他们的陪伴和引导有很大关系。孩子在6-12岁小学阶段,还听父母的说教和指导,等到青春期后,父母在想管他们就比较难了。所以父母要抓住小学阶段这个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李玫瑾教授曾说:能力的基础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非常稳定,对人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小学阶段养成的各种能力,都会固化为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为他的未来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生的父母责任重大,孩子的每个年纪重点培养哪方面能力要中心有数。一年级重点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自理能力。二年级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提高专注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三年级重点纠正不良习惯,比如马虎大意,写字、看书、做作业认真、不磨蹭等。四年级知识点增多,家长要及时发现问题,重点培养孩子自信,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教会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五年级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和意志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六年级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用心陪伴,平稳过渡到青春期。推荐小学生父母读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是拥有20年教龄的一线教师编写。书中总结了小学各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让家长清楚的了解孩子,以此来更好也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和能力。这套书中还有上百个真实案例,家长也许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更加清楚孩子出现的问题,从案例中学习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终身事业。教育好孩子,父母也要不断学习。这本书很多学霸妈妈都人手一本,小学生的父母们不要错过。这本书团购价才32元,一杯咖啡的钱,就能让家长们轻松应对和指导孩子的小学六年,超值的!

则劝

婚恋教育成为大学必修课?心理学专业你知多少?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呼吁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进行婚恋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教育,结合实际案例系统编撰婚恋教育课程教材。若婚恋教育被设为大学必修课很大程度上会纳入心理学专业。因为正是学生在成长期间没有接受过婚姻、恋爱这方面的教育,导致容易出现心理上对感情的缺失,所以将婚恋教育设为必修课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心理学专业在多数开设在本科高校中,例如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在专科院校中心理学专业却十分缺失,目前在全广东省只有一所学校有开设相关专业。如果你择校目标是专科并且对心理学有强烈兴趣,那我十分推荐你选择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咨询专业。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12749根据岭南职院官网发布的2021招生简章中显示,今年学考共招生90人,3+证书招生30人,普通高考招生30人。作为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开设的专业,在各大高职专业中可谓鹤立鸡群。如果不想和别人撞专业那就来了解下心理咨询专业吧!专业简介:培养具有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广泛融合的知识、较强的智力技能、具有应用和协助学习能力及全民素养和全球学习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协作精神,掌握心理咨询专业的基本理论、伦理、方法和技术,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安司法、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和员工测评管理工作。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团体辅导技术、婚姻与家庭辅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就业方向:心理咨询师、教育行业、企业机构、社会服务、政府/事业单位等。国内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同步发展,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少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根据央视发布的数据,以下6种心理问题是最普遍存在的。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心理需求,私人心理咨询师等与心理相关行业行情不断走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选择报读心理学专业。而且心理学专业对于未来升学、考公考研也有着巨大优势。全省唯一开设心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学考真的不报吗?

琴乃

贫困硕士毕业生因感情跳江身亡,网友:心理教育名存实亡?

近日,在广东广州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悲伤心疼的事件,一位贫困家庭的硕士毕业生因为感情原因跳江自杀。他可能是这个家庭唯一对未来的期盼,是父母最宝贵的情感寄托,但他选择了离开了这人世间,留下了悲痛不已的父母。很多网友听说了这件事过后发表了自己的各种看法。有的人指责他不懂报父母以及资助人的恩,过于冲动;有的人说他可能从小到大承受了过多的压力,这件事或许只是引起他放弃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对于这件事是感到痛心和惋惜的,本应成为父母的骄傲和家庭的希望,但此时却选择了自我结束生命。我们无法责备任何人,只能希望他的父母节哀,也希望未来这样的事情要避免再次发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我国一直薄弱的,我们在重视学术教育的同时,心理教育似乎逐渐被抛在了脑后。目前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正如各位网友所说:已经名存实亡了!轻度的抑郁症和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甚至一些父母也认为这是现在孩子的矫情,反而说他们曾经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事?其实我们真的应当重视起来心理教育与治疗,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大学阶段,要让孩子们学会梳理情绪,整理情绪,及时发现心理疾病,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希望不要再酿成因为“想不开”的悲剧了!做个投票小调查:单选|你有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有没有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2022研考生,一文带你了解专业学位硕士

2022年考研备考已经启动,对于考研学子而言,在选择报考方向时难免会陷入纠结,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式、类别及专业领域、学习方式等了解不多。在此,小编梳理了专业学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研考生提供参考和帮助。专业学位是什么?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教师、律师等。如果研考生未来想要从事医师、会计师等工作可以考虑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有哪些类别和专业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备受社会关注。为方便社会各界了解高校专业学位发展情况、学生报考、用人部门查询,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设置情况。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及代码表来源:研招网此次专业学位类别领域设置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类别下设详细的领域,另一种是不分设领域。不分设领域的专业学位类别中,有的在招生、培养中依习惯也采用类似领域的办法,以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但并未统一公布过领域,如中医下设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有的按招生对象区分,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并不属于领域设置范畴,如法律的法律(法学)和法律(非法学)。考生可通过研招网专业库查看“报考专业”“专业点分布情况”,通过院校库查看招生单位信息,通过硕士目录版块查看硕士招生专业的考试范围。此外,可以通过《专硕巡展——深度解读专业学位硕士》专题深入了解专业学位硕士内容,如电子信息类专硕、金融专硕、警务专硕、法律硕士、会计专硕、新闻与传播专硕、应用统计专硕、出版专硕、公共卫生专硕、应用心理专硕、汉语国际教育专硕等知识。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来也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注意:具体到某一招生单位的专业设置,请查阅当年的招生简章,或直接咨询招生单位。专业学位教育有哪些学习方式?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习方式按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攻读区分。非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至4年;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的人员进行全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同时必须保证一定要求的实践环节。具体情况依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和培养方案为准。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是什么?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要求为例:除了要符合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基本条件外,部分专业学位有单独规定。如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如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如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区别有哪些?全国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是相对的研究生种类。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培养目标不同。学术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业硕士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第二,培养方式不同。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第三,报考条件不同。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报考要求为例:学术硕士: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专业硕士:除了要符合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基本条件外,部分专业学位硕士有单独规定。详见上文“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是什么?”第四,招生专业不同。学术硕士,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专业方向。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根据研招网“专业知识库”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共计47个专业。注:具体到某一招生单位的某一具体专业是否招生,请参照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第五,调剂要求不同。考生调剂基本条件是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统考科目与调入专业统考命题科目相同。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硕的初试科目,因此调剂一般为学硕向专硕调剂。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调剂要求为例:如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如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如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如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相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第六,入学难度不同。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业硕士较学术硕士难度略低。专业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难度相对较小;学术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考英语一,难度较大。专业硕士多数不考公共课数学科目或考数学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难度相对较小;学术硕士公共课数学科目考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或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难度较大。第七,学费标准不同。学术硕士收费标准,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硕士收费标准,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没有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学校,应参照当地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有关收费标准确定)。第八,学制不同。具体表现为,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具体情况依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为准。第九,导师制度不同。学术硕士,实行单导师制。在基本职能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在导学内容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其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研究生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对研究生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并负责向导师组申请审查同意,提交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组织答辩。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而校外导师则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第十,学位论文不同。学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一般为学术性论文。专业硕士的论文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第十一,读博方式不同。学术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请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