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行业整体情况二、 学前教育市场三、K12教育市场四、职业教育市场五、未来发展趋势内容节选一、行业整体情况按时间大致可分为学前教育、 K12、后K12(高等&职业教育)等几个阶段线下教育稳步推进,线上教育势不可挡一级市场融资火热,未来优质在线教育标的资本化大势所趋未来内容付费意愿将会逐渐增强,知识付费趋势明显二、 学前教育市场2019年首批受益二胎政策出生的儿童将达到入学年龄,峰值将到来民办幼儿园是主力军,学前教育市场CR5不足3%,行业高度分散。学前教育在线市场,多以寓教于乐的教育产品为主,行业处于探索期,形成规模化市场仍需时日。学前教育头部App主要集中在益智游戏类学前教育App用户画像:女性用户远高于男性;用户多集中在25-34岁之间;中等收入家庭居多;学历在专科以上;4-6岁婴幼儿父母是主体;大部分有房无车;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和三四线城市,广东用户最多,其次是河南和山东。三、K12教育市场K12发展空间大,家长付费意愿强烈。尽管人口红利减少,但付费意愿增强, K12教育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线下品牌下沉困难,市场极度分散。线下机构受制于教师薪酬和场地费用,小机构小作坊是市场主体。线下龙头已现,主要布局一线城市。新东方、好未来行业龙头格局已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线上教育拉开K12市场增长大幕。优质师资共享、产品标准化与个性化体验,线上K12教育快速发展。K12在线市场实力矩阵。K12在线教育市场竞争激烈,作业帮、猿题库等处于市场领先水平。K12头部App主要集中在作业辅导类四、职业教育市场就业压力催生职业教育需求。复合型人才发展趋势,职场充电需求强烈在线职业教育App市场。英语培训,公务员培训以及驾照培训类App市场竞品较多。五、未来发展趋势加关注私信我,获取全报告53页ppt、pdf!
教育培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员陈玉君提供。陈玉君从事研究经验:民宿市场运营模式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新零售行业研究擅长领域:立项可研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院提供,该报告包括教育培训行业前言、概述、洞察、趋势、案例5个部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教育行业研究的趋势部分。报告包括ppt版本和纯文字版本,需要ppt原版可以留言。1、教育培训行业前言、概述部分2、教育培训行业洞察部APPT 版本BWORD 版本教育培训市场·大趋势一、各层次的复杂性在整体大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教育行业自然也是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民办教育促进法增加了管理和监督上的成本,政策上变得复杂;资本的纷纷涌入使教育行业有了更多的参与者,各类上市公司、地产集团、大基金使得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业务模式,O2O、直播、双师、自适应,各种新的业态层出不穷,这是商业模式上的复杂。1、跨界竞争已经来临千亿级、高增长、低集中度的国内教育培训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国际教育公司、国内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于是,教育培训行业出现了不同的跨界竞争形式。具体见下:2、协同合作愈加重要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进入教育领域的同时,一些中小型机构需要抱团取暖,整合各自的优势,协同起来发展。现在有很多协同的商业模式,比如教育综合体。一些地产商把场地开放出来,很多中小型机构入驻之后,形成合力,通过不同品牌的整合汇聚线下流量,这是很常见的协同方式。二、不对称下两极分化严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美股上市的新东方和好未来,基本上一骑绝尘,市值纷纷超过百亿美元,其他机构与这两家机构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有就是其他上市的教育集团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收购扩张,行业处于加速整合的态势。但这种加速的不对称性并不意味着目前落后的机构没有机会去超越前者。一些新的经济形态,通过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也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1、整合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涉足教育,这些企业有资本的优势、产业的优势,通过并购基金或者自身定增的力量,整合行业的资源。从2015、2016年开始,整个行业存在大量的收购、并购的案例。另外,跑在前面的一些教育集团。通过自身发展,进行独立IPO,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2、颠覆后起之秀还是有超越的机会,但是一定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这里有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朴新教育。创办人沙云龙是原来新东方的高管,在很短时间里,整合了30多家机构,现在市值已超过一百亿人民币,未来上市后市值可能会是三四百亿的规模,但是它也面临着投后管理的挑战。三、市场不确定性世界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了,黑天鹅事件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教育产业同样在这样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不断衍进,星空琴行倒闭、携程幼教事件、红黄蓝事件都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但同时又非常深刻地反映了行业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对整个教育行业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整个教育产业需要深刻思考的是如何不断升级,从技术和服务方面不断提升品质,同时也要回归理性、回归教育本质。1、回归(1)价值的回归从投资逻辑上来讲,教育机构现在越来越回归理性了。和前两年相对比,2017年中后期投资数量相对来说略有上升,但早期投资是呈下降的趋势,也是证明资本的理性和谨慎的态度。(2)教育本质的回归关注本质:教育无小事。开放和连接,单打独斗不再有效。唯快不破,预测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快速反应能力,所以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迭代,这个迭代包括产品的迭代,模式的迭代,以及应用资本的迭代,这些迭代都需要快。只有跑得快,才能走到前面。2、产业升级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产业在不断地升级。首先从技术来看升级。目前为止,中国教育产业经历了三个IT阶段的技术升级。除了技术的升级外,还有品质的升级、内容的升级,这是更为重要的行业升级。因为现在大的背景就是消费升级,家庭收入提升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提高了。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品质追求,所以很多细分品类都有面临升级。教育培训市场·微趋势一、回归本质,专注内容、质量内容+师资+技术是培训教育行业未来竞争的着力点教育培训行业经过一轮廝杀,已洗刷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货的企 业开始注重内容与课程研发。未来教育培训行业的趋势将回归教 育本质,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注重师资水平和技术升级,制造 良好的口碑才是确保盈利的核心。1、内容在线下的教学场景中,教育内容通常是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评测体系。在线上,以课件和课后的练习评测则成为 了内容的核心。2、师资标准化课程的推广虽然有助于弱化师资的影响,但是名师效应依旧十分显著。现阶段厂商均着力打造自己的师资团队, 无论是培养还是招募。3、技术大数据和AI技术将是行业趋势,教育培训 行业的目的是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给出更科学的学习体验 。强大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上述的基础支持。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于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推动教育培训行业迎来智能化浪潮教:LMS学习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助教、儿童教育机器人、企业型科教机器人 。学:分级阅读系统、LMS学习管理系统、开放数据、企业型科教机器人。评:自适应题库系统、分级阅读系统、自适应课程系统、人工智能助教、人工智能客服。测:自适应题库系统、开放数据、企业型科教机器人 。练:自适应题库系统、开放数据、LMS学习管理系统。三、教育转型风口成为资本新风向标资本看好AI教育领域企业,未来热度将会维持,当前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四、未来几年将是线下教育的黄金期线下教育秉承教育精髓,市场空间较大,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二级市场主体:二级市场上市的教育企业主要是线下连锁培训机构。上市情况:在过去10年有25家线下连锁培训机构上市,而仅2018年上半年就有15家上市挂牌。未来预测:预计未来有更多线下连锁培训机构走向资产证券化,未来10年线下教育市场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核心观点1.K12教育行业是一个CR4不足5%的千亿刚需市场,K12在线教育有望提升市场集中度。但长期来看,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格局将呈多头林立状,天然屏蔽“有你没我”的互联网残酷战争。2.2013-2016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2017年攀升至51.8%,市场规模达298.7亿元,成为规模化变现元年。3.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萌芽,其产品形态经历图文、视频、直播几代变迁,目前带来的最大价值增量是师资更优、体验更标准化。在线体验质量的提升和效果的可控性将是下一步待解难题。4.盈利困难和优质在线资源不足是K12在线教育行业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模仿线下思维,采用直播方式收取课时费是现阶段最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部分头部企业已开始加深与线下的合作,未来续费率将逐渐成为核心运营指标。5.在线直播领域正在进行模式探索,在线一对一、在线小班课与双师课堂备受关注。根据线下市场的经验,未来线上市场也将以小班课为主流,同时并存多种模式。发展背景:千亿刚需市场中的一颗明珠本报告研究对象界定“K12”又名“K-12”,全称为“Kindergarten to 12”,意指美国教育体系中的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在中国通常指小学到高中学段。在中高考升学环境下,中国K12线下教育市场主要提供民办学校、课外辅导和托管服务,到了线上则供应品类和方式都有所丰富。近两年,K12在线教育行业表现亮眼,相比体量庞大的K12线下教育市场可谓新生牛犊,值得关注。本报告研究K12民办教育市场中的在线辅导、在线实用英语、在线志愿咨询、教育信息化软件等领域。K12线下课外辅导:千亿刚需下瓶颈明显传统K12课外辅导业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有老师、有场地,一个典型线下机构的教师薪酬和场地租金要耗费掉60%左右的营收。线下场地有限的辐射半径及利用时间、优质师资漫长的培养周期阻碍了机构的快速扩张,而我国高考由各省命题、中考由各市命题、教材分版发行的制度又给大量小作坊提供了根本性的生存土壤。线下市场天花板有限:1)全国性品牌难以下沉:2017财年,新东方855个学习中心、好未来507个学习中心分别有90.8%和99.8%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难以下沉到被地头蛇和众多小机构把控且人才短缺的中小城市;2)区域性龙头只能在本地深耕,北京的高思教育、陕西的龙门教育、河南的大山教育、山东的大智教育、江苏的佳一教育、广东的明师教育等各自耕耘一亩三分地;3)相比于广告、游戏等行业,这个行业的营收水平普遍不高,双巨头2017年财年K12业务营收在60-70亿元级别,精锐、学大等小巨头在20亿元级别,区域性龙头则在7000万-4亿元级别。由此形成的市场格局极度分散,CR4<5%。在线化拉开K12教育行业整合大幕:发展更快、创新机会更多在线教育给了这个传统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新东方、好未来、VIPKID可谓是中国教培行业的三块门匾,他们分别成立于1993年、2003年和2013年,十年一代,代代提速。从成立到年营收超过35亿元,新东方用了18年,好未来用了13年,而VIPKID仅用了4年。除去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影响之外,如此迭代要归功于互联网、新兴技术和资本对教育品牌规模效应的放大作用。K12线下市场的商业模式无非是收取课时费,但在线上,产业链正在重组。如在线平台搭建、在线工具研发、在线内容研发、营销/管理类SaaS供应、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师资招聘和培训等,几乎每一个细分赛道都刚刚开始起跑。K12在线教育市场将孕育出更多几十亿营收规模的大机构,进而提升市场集中度。在线化拉开K12教育行业升级大幕:师资更优、体验更标准化我国教师资源分布呈金字塔形,越是高水平的老师数量越少,而且越集聚在发达城市,中小城市对优质师资的渴求十分强烈。1991年,有名校名师资源的101远程教育网诞生,带起了一股名校网校潮,受当时网络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网络获取一些文字、图片形式的片段化教育资料。进入2008年以后,K12课外辅导需求开始大幅增长,录播视频形式出现,学生得以观看到完整的课程内容,但内容粗糙、管理服务不完善,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直到2013年,伴随着带宽扩容、4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巨头进入、资本进入,正式意义上的在线教育元年才到来,从业者纷纷探索多个赛道,K12在线教育的服务和产品逐渐开始标准化。2016年下半年开始至今,行业开始摸索如何在线上实现比线下更个性化的体验和更好的效果,如果能解决这两大难题,K12在线教育市场将迸发出远比线下市场更强劲的生命力。发展现状:高速增长与白热化竞争并存市场规模及增速自2012年以来,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基本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即使在2015年降至21.4%后也能够快速反弹,在2017年攀升至51.8%的新高位,相应的市场规模达到298.7亿元。艾瑞分析认为,2017年市场规模高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一对一直播授课的火热——一对一直播授课清晰的盈利模式让部分企业从2015年、2016年的营收困难迈向了规模化营收阶段。而在2018年、2019年,直播授课仍将作为企业营收的主要贡献者,带动其他尚未清晰的盈利模型建立起来并得到验证,这一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直到2020年开始有所趋缓。企业图谱商业模式目前,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课时费、内容费、电商抽成费、系统授权费、平台佣金、广告费等形式,其中课时费是最主要的形式,主要包括录播课时费和直播课时费。收取课时费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沿用了线下市场的思维:用户为效果付费。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传统线下教育具备许多能够助力效果实现的优点:1)老师和学生都被固定在教室里,师生面对面,学生天然具有学习的仪式感,不易脱离场景;2)师生互动方式多样,包括语言、图文影像、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学生可进行全身反应;3)班课学生之间可互相竞争和学习。而在线上场景中,这些元素的冲击力被弱化,学习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线上产品还比较初级,家长依赖线下经验、不愿尝试新模式实属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个行业的家长主体逐渐从75后、80后变成85后、90后,用户对优质在线内容的付费意愿提升,预计内容收费的占比会迎来增长。而课时费的占比将有所下降。在线直播领域:融资竞争白热化2017年全年,K12在线教育行业投融资热区集中在在线培训领域,其中在线少儿英语培训领域投融资笔数占35.9%,在线学科辅导占28.2%,合计64.1%。其余份额被工具类(17.9%)、测评类(12.8%)、K12知识付费类(2.6%)、高考自主招生类(2.6%)瓜分。市场需求大、刚需属性强、政策限制少、盈利模式简单清晰,成为在线培训受追捧的原因。尤其是在线少儿英语培训领域,相比于在线学科辅导来说,政策限制更少、用户需求更标准化、师资配备(外教)与线下差异更大,导致融资热度迅速升温,带动了在线学科辅导领域的融资热潮,也点燃了资本对整个K12在线教育行业的信心。在线直播领域:模式之争你追我赶许多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源泉。带宽网络、云服务等在线直播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K12在线培训行业涌现出大量中小企业。在线一对一、在线小班、在线大班等纯在线模式最先出现,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消失、线上体验粗糙等问题的出现,以双师课堂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也逐渐浮出水面。除了To B还是To C、纯在线还是混合在线、一对一还是班课等方向问题之外,老师是固定排课还是随机分配、教材是引进权威还是自主研发、定价及配套服务是便宜大众还是高端小众等更多分叉口一一出现在企业面前,由此演化出众多细分领域。而中小企业的实力又决定了他们难以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从而形成了千帆竞发的局面。整个K12在线教育:优质资源仍需沉淀,盈利难题依然存在在快速增长的背后,K12在线教育行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从业者来说,最令人望而却步的问题是增收不增利;对用户来说,优质师资和内容不足、教学体验和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2017年,企业倒闭、名师出走、流量虚高、被指涉黄、明星代言战、电话营销战等媒体爆料频频出现。混乱产生的根源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但对核心资源的要求程度高。这是新兴行业快速增长下的必然现象。未来趋势:一场关于体验和效果的硬仗用户结构正在改变,旧思维需及时更新K12在线教育行业的用户群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1)家长:新一代80后、90后家长受教育程度高,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目前的小学家长高学历者更多——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开始,当年中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同比猛增47.4%,持续近10年的扩招输出的这批人在2005-2014年间陆续生子,成为如今小学教育行业的优质家长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还将陆续成为初、高中教育行业的优质用户。因此如今面向小学生的在线直播如火如荼,若干年后面向初高中生的在线直播也将迎来用户红利。2)学生:2018年起,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学生用户已全部变成00后,相比于80后和90后,他们的网络消费意愿更强,消费偏好更独特,对个人体验更重视。因此如今被怀疑“走不通”的商业模式在未来皆有可能,由直播课程支撑起来的单一变现体系将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其他非直播类产品的变现很有可能最先从小学产品开始。在线直播领域班型之争逐渐明朗,最终以小班课为主流班型目前,在线少儿英语赛道纷纷开辟在线小班课业务,学科辅导赛道则稍滞后于在线少儿英语,仍以一对一模式最热。从线下市场的主流班型演变轨迹来看,大班课最先成为主流,一对一后来居上,后又被小班课赶超,至今小班课都占据着主流地位。“大班——一对一——小班”的路径不是偶然,它背后有着深刻的演变逻辑,线上市场也将遵循这一规律,最终形成以为小班课为主、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分别服务于不同人群和教学目标的格局。这三种教学模式要想顺利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大班课需要额外解决网络带宽的技术问题,一对一需要额外解决师资供应的人力问题,而小班课需要额外解决线上组班和授课的教研问题。小班课从线下迁移到线上的难度最高,因此问世最晚,但未来前景十分可期。下一步需攻克在线体验和效果难题互联网给K12教育行业带来的价值体现在师资共享、效率提升、体验优化和结果清晰4个方面。目前K12在线教育在师资和效率方面已具备了超越线下市场的能力,但在体验和结果方面仍面临和线下市场一样的难题。体验粗糙:在线化仅能做到让用户快速获取资料和信息,但如何保证师生互动的顺畅、调动同伴学习的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维持学习动力等问题还在探索中,如在线小班、双师课堂等都是探索方向。结果随机: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对“结果”产生机制的研究都不够深入,目前在线市场涌现的诸多概念和模式,如自适应、人工智能等都在试图解构这一问题。只有翻过了这两座大山,K12在线教育相比于线下才能真正显现优势。当然,线上线下不是对立的,未来的K12领域的学习将混合进行,这就需要线上线下都能具备好的体验和效果,并能实现顺畅的对接。
中天华溥权威发布《教育培训行业运营发展模式研究报告》日前,中天华溥管理咨询集团正式发布《教育培训行业运营发展模式研究报告》,这是中天华溥自2017年发布《电力行业运营发展模式研究报告》之后的又一行业研究成果,也标志着中天华溥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咨询业务日渐成熟,教育培训行业未来广阔的前景也开始吸引咨询力量的逐步深入。本次中天华溥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运营发展模式研究报告》共包含四个部分:行业概述、运营发展模式研究、关键成功因素研究、典型标杆企业研究。涵盖领域既包含了由政府主导的K12教育,也包含了政府民间共同投资的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同时还纳入了职业教育阶段,具有非常广泛的涵盖性。中天华溥在近年的行业咨询中,除了传统强势的能源电力行业、施工地产行业、公用事业行业之外,教育培训也逐渐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一极,先后为多家幼儿园、中学、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民间教育机构提供了教育集团化管理、薪酬绩效、流程制度、组织变革、企业文化设计等方面的咨询,获得了大量的实战性案例,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天华溥管理咨询公司系中国典型的民营成长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公司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为基础,融聚了国内多个知名高校工商管理学院的精英人才,在“为己身、也为他人”文化理念的支持下,为多家国资委直属央企、地方国资委直属企业、各类大中型民营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与管理培训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天华溥以独创的“生存空间”战略咨询为先导,在企业集团管控咨询、组织创新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内控与风险管理咨询、企业文化咨询等多个领域均创立了独特的咨询方式与咨询工具。在服务于中国民族产业的理念下,中天华溥公司致力于研究适合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咨询工具与方法,为客户提供真实价值、解决客户存在的深层次需求、帮助中国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中天华溥未来追求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
36氪获悉,智联招聘发布的《教育培训产业相关报告》显示,教育、培训、院校行业人才缺口大,2019年二季度CIER指数为4.66;2019年二季度行业薪酬为7926元/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师等核心岗位的薪资水平低于行业平均,2019年二季度为7335元/月;成人培训机构招聘薪酬普遍高于儿童和青少年培训机构。
【来源:消费日报网】4月12日,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K12教育To B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也是K12教育To B行业的首份研究报告,报告全面呈现了K12教育To B市场的发展历史、各个细分领域现状,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报告显示,K12教育To B市场未来规模将超千亿,作为S2b2c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爱学习在客户规模及营收等方面领跑行业,未来伴随着爱学习在智能化、本地化、集成化等方面的深入探索,行业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值得一提的是,爱学习庞大的客户数据体系,为本次报告研究也提供了广泛支持。S2b2c模式为行业赋能 爱学习以绝对领先优势领跑行业报告称,随着K12课外培训行业进入整合期,在转型和升级多重压力下,K12教育培训机构向To B企业采购产品服务的意愿渐趋强烈,2019年K12教育To B市场规模已超130亿元,2022年将接近200亿元,未来随着客户渗透率和客单价的逐步提升,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玩家涌入,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内容类、工具类及平台类厂商,其中平台类厂商在客户规模及营收上具有较大优势,竞争壁垒高企,爱学习作为综合供给平台的典型代表,以绝对的领先优势位居行业第一阵营。作为行业最早探索To B市场的厂商,爱学习于2015年推出,基于爱学习教育集团(原高思教育集团)深厚的教研教学实力,向全国机构提供教研教学产品,并最早开放双师资源,目前,爱学习业务已涵盖学科及备授课产品研发、双师教学、师资培训、学员评测、营销招生、办学咨询等多个领域,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600个市县的一万多家机构建立合作,服务学员总量已超过1600万人。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机构的攀升,爱学习的平台属性越发明显,并形成了独特的S2b2c模式,报告称,S2b2c是产业互联网思维下的创新模式,对中小机构来说,自身很难从根本上完成业务升级和内部组织重构,急需大供应链平台对其赋能,在S2b2c模式下,平台与机构已不再是简单的产品买卖关系,而是双方合力共同服务好当地学员。近年来,基于S2b2c模式,爱学习持续迭代产品和服务,向全国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教学产品和综合性办学方案,并且已实现个性化定制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办学成功。多模块发力打造强竞争壁垒 构建一站式办学服务平台报告指出,K12教育To B行业现已迎来课堂解决方案潮,目前电子教材、在线外教、授课系统、管理系统、双师解决方案等赛道值得关注。其中,在教材、双师等细分赛道,爱学习领先优势明显,早已成为行业头部厂商,持续增长未来可期。对数百家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95%的机构会采购教材。基于To C的成功经验,爱学习教育集团沉淀了数学、语文等学科产品内容,并开创了行业核心课程公开出版先河,于2010年、2011年相继公开出版《高思学校数学课本》和《思泉大语文》。目前,爱学习的数学和语文系列教材已分别覆盖10000+和8000+机构,成为行业最畅销的学科教材。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双师课堂”受到行业追捧。2016年,以爱学习发布双师课堂为标志,K12 To B双师解决方案正式亮相。目前,爱学习双师课堂已与全国2000多家合作机构开设了超过4000间双师教室,续班率高达89.5%。在To B双师“巨头领路+机构追随”的市场竞争中,爱学习以数亿元营收遥遥领先。报告称,以爱学习为代表的To B双师供应商,不仅为合作机构提供升级教室所需的硬软件产品,还提供优秀的老师资源,并在授课系统、管理系统、校区运营等方面对培训机构进行全方位支持,在To B企业发展史上首次和客户业务实现了深度绑定。就在新冠疫情期间,培训机构的线下教学全部叫停,爱学习推出“天空之城”计划,将包括双师课堂在内的课程全部搬到线上,并免费开放直播云给合作机构,成功帮助万家机构延续教学服务。正是基于深入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爱学习双师课堂才能有如此快速应对。根据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在培训机构目前开设的课程中,面授课依然占据主流,但大部分机构对双师课程持期待态度,未来双师课堂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专业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内,双师课堂将为教育行业持续注入动能。率先探索行业发展新趋势 爱学习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报告分析,K12教育To B行业未来将呈现产品智能化、服务本地化、销售集成化的发展趋势,而这恰恰是近几年爱学习深入布局的领域。近两年来,AI等技术逐渐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行业的创新变革。教研教学和科技创新一直是爱学习教育集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爱学习也很早就开始探索AI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2018年集团成立AI Lab,加速了AI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落地。目前,三阶课、AI好课、AI英语情景对话、AI作文评价、AI拍照判题、AI试卷还原系统等创新产品和服务已广泛应用,帮助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未来随着集团“AI大脑inside计划”的推进,更多AI技术将落地到业务场景中,成为推动爱学习及合作机构发展的新引擎。未来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相信爱学习的行业领先优势将持续扩大。由于我国各地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一直以来需求本地化的特征显著,通用型教材、课程等产品可扩展性受到限制,深度的本地化教学产品和服务成为未来驱动K12教育To B企业发展的核心。这就要求To B企业充分理解不同地区的课内教材版本、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进度、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机构办学情况、家长认知程度、地方教育政策与地方市场竞争格局等信息。基于庞大的服务机构数量,爱学习能够保持对一线反馈的高度敏感性,在平台底层对技术、数据和存储等进行优化,实现教研等平台的结构化,就像柔性供应链,爱学习能够快速应对机构多样化的需求,成为行业内对本土化教学理解最深、教研内容最丰富的厂商。报告称,随着供应商分工进一步细化,销售端会出现高话语权的集成商,将不同功能点的产品与服务打包卖给机构,助力中小机构实现管理效率与教学效率的同步提升。早在2019年4月,爱学习教育集团便宣布将全力开启S2b2c平台化战略,打造“内容和科技驱动的K12教育供给平台”,并开始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未来,以爱学习为代表的综合供给平台将成为集成商的重要代表,随着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行业竞争壁垒将进一步强化,市场领先优势也将持续扩大。截至目前,爱学习已服务1万多家合作机构、10万多名老师、同期达200多万学员,成为名副其实的K12教育To B行业领头羊。在爱学习发展壮大的同时,爱学习教育集团旗下另外三大开放平台——“爱提分”(校外个性化培训供给平台)、“爱尖子”(校内英才培养供给平台)、“爱成长”(校内普惠教育供给平台)也在稳步发展,开放连接,成人达己,爱学习教育集团的平台赋能之路将会越走越宽。伴随着产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教育To B市场已迎来属于自己的风口。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爱学习教育集团将坚持S2b2c战略,深入打造内容与科技优势,持续领跑全行业“一起向上”,让每个孩子爱上学习,收获成长。
获取《教育培训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教育行业”,该报告编号为20bg0029。[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我国疫情防控成效较好,随着各地学校的复课,线下培训机构的解禁也在有序推进中,COVID-19疫情下,教培行业的寒冬已经基本过去。后疫情时代,K-12教培机构仍将面临暑期缩减、招生受阻等因素带来的挑战;而对于职教培训来讲,在国家“保就业”政策大背景下,各赛道相关岗位扩招趋势明显,叠加经济增长承压、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职教培训的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激活。我们认为疫情期间,龙头机构展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一体化能力、教研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及资金能力较强的行业龙头将进一步抢占中小机构出清溢出的市场份额,行业有望加速集中。投资要点: 复课节奏追踪:多数省市预计4月下旬或5月实现全年龄段开学,低年龄段复学普遍最为谨慎,基本也将于5月中下旬完成复学,并选择将中高考时间均推迟到7月。多地线下培训机构可在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验收合格后,于4月末起陆续恢复运营。K-12课外培训:暑期面临压缩挑战仍存,龙头抗压能力凸显,行业有望加速集中。广东、四川、山东均发布通知,明确因推迟开学延误的教学时间,应主要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进行补偿。我们认为20年暑假将压缩2-3周,暑假是继寒假后招生及创收的又一大重要时点,暑假的压缩将是教培机构的另一大挑战。K12课外培训行业中,包括新东方、好未来等在内的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市占率仅约为10%,个体老师和工作室占比高达70%左右,行业较为分散,本轮疫情有望加速行业集中。职教培训: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各类岗位扩招大势所趋。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下滑明显,未来就业仍将承压。“保就业”政策相继出台,“百日冲刺”专项行动提出硕士扩招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并将大力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等。此外,多地省考也大幅度扩招。我们判断,公考、教师等岗位及研究生扩招趋势将是职教培训行业的一大利好,职教培训机构的招生大盘有一定支撑,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也将刺激参培率及客单价的上升(协议班等高价班占比上升)。
在2020好未来TI教育智能大会上,中国教科院、好未来集团、奥纬咨询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K-12教育培训To B 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To B报告》)。《To B报告》以近五万字的篇幅,对中国K-12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现状、To B市场需求端及供给端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To B市场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前200本免费领取纸质版《To B报告》】《To B报告》十大亮点一、教培行业概况:疫情前、中、后规模测算二、需求端主体分层:巨、大、中、小、微五类主体三、需求端竞争格局:头部、腰部、尾部机构市场份额变化四、需求端发展瓶颈:大、中、小、微机构核心痛点五、供给端生态全景:场景 ⅹ 产品生态矩阵全景六、供给端发展阶段:四大发展阶段七、供给端细分市场聚焦:五大细分市场梳理八、供给端演变趋势:内部融合+外部跨界九、供给端生态圈:好未来教育To B生态圈十、To B市场展望:五大发展趋势壹教培行业概况:疫情前、中、后规模测算我国K-12教育培训行业主要包括课后辅导、素质教育、英语培训三大细分市场,《To B报告》就整体及细分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2017年-2019年,我国K-12教育培训行业CAGR接近30%,2019年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元,其中课后辅导细分市场占比约六成,市场规模约4700亿元。素质教育、英语培训细分市场体量分别达到约2500亿元、800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K-12教育培训机构大规模闭校停课,预计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缩水50%至约4000亿元。随着疫情逐渐平息,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可恢复至7300亿元,2025年可突破1.4万亿元,各细分市场占比基本稳定。中国K-12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贰需求端主体分层:巨、大、中、小、微五类主体《To B报告》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按照营收规模将我国近百万家K-12校外培训机构划分为五类主体: 巨型综合类机构:以好未来为代表,业务范围涵盖课后辅导、英语培训等多个细分市场,地域布局覆盖全国; 大型机构:依托区域优势,深耕地方市场或细分市场; 中型机构:约1-2万家,专精特定学科市场; 小型机构:约10-20万家,围绕学校或跨社区分布; 微型机构:约35-70万家,具备私域流量或社区客源。中国K-12教育培训行业市场主体叄需求端竞争格局:头部、腰部、尾部机构市场份额变化《To B报告》指出,当前我国K-12教育培训行业呈现出“金字塔型”的竞争格局。随着行业加速整合与淘汰,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未来市场格局将由“金字塔型”转为“哑铃型”。头部的巨型和大型校外培训机构将凭借其优质的人才体系、全面的产品矩阵和雄厚的资本储备,加快在下沉市场的扩张速度;腰部的中型机构若不能及时完善管理体系、深化产品能力、优化成本结构,其市场份额将被不断挤压;尾部小微型机构受益于小而美的组织形态和旺盛的新生活力,市场份额将基本维持稳定。中国K-12教育培训To B行业需求端格局变化肆需求端发展瓶颈:大、中、小、微机构核心痛点《To B报告》针对K-12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瓶颈进行了问卷调研,归纳出大、中、小、微型机构在招生、教学、教务、管理四个场景中普适性和特殊性的核心痛点:中国K-12校外培训机构核心痛点梳理《To B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四类K-12校外培训机构的核心痛点主要集中在招生引流、教学授课和教务场景,不同在于: 大型机构:校区规模大、学生数量多、区域竞争激烈,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招生引流、教学授课和管理场景; 中型机构: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内部制度管理缺位,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教学授课和教务场景; 小微型机构:招生渠道有限、教研能力弱,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招生引流和教学授课场景。中国K-12校外培训机构核心痛点场景伍供给端生态全景:场景 ⅹ产品生态矩阵全景针对上述发展瓶颈,《To B报告》对供给端生态矩阵进行了系统性归纳,包括以工具、内容、平台、硬件、智能技术为主要形态的五类解决方案,覆盖从前端招生引流,至中端教学运营管理,再到后端场地租赁的全场景需求。To B供给端生态矩阵陆供给端发展阶段:四大发展阶段《To B报告》从行业饱和度和竞争阶段维度,判断供给端各细分市场分别处于四大发展阶段。To B供给端各细分市场发展阶段分析 同质化竞争阶段:硬件设备以及管理办公SaaS细分市场发展时间较长、需求标准度高,当前行业饱和度高且市场渗透率高,头部服务商依靠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产品同质化严重; 差异化竞争阶段:教育综合体、直播教学SaaS、招生引流SaaS三类细分市场饱和度较高且渗透率较高,参与者依靠差异化产品或服务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跑马圈地阶段:资源类解决方案、课程类解决方案、社区与培训三类细分市场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市场饱和度及渗透率较低,商业模式尚未完全跑通,产品形态差异较大,各服务商市占率低且头部服务商正在形成; 赛道形成阶段:智能技术细分市场处于相对早期,市场饱和度低,渗透率极低,技术应用尚未成熟,多处于产品化探索期,融资阶段偏早期。柒供给端细分市场聚焦:五大细分市场梳理《To B报告》体系化梳理了中国K-12校外培训To B市场的全集,按照市场热度,划分出工具市场、内容市场、综合体市场、社区与培训市场和智能技术市场五大细分市场。据《To B报告》测算,2019年To B工具市场、内容市场、综合体市场、社区与培训市场四个细分市场的累计市场规模接近270亿元。(由于智能技术市场尚处于早期,此处未纳入计算。)工具市场教育To B工具市场包含从前端招生引流到后端管理办公的全套SaaS工具以及底层硬件。教育To B工具市场梳理市场规模根据奥纬咨询测算,2019年教育To B工具市场规模约80亿元,其中直播教学占比最高,接近五成,整体市场渗透率仅为13%。预计未来6年整体CAGR超过30%,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约600亿元,渗透率攀升至37%。四类典型服务商分别为以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互联网类服务商;以小鹅通、校宝在线、ClassIn为代表的教育SaaS类服务商;以好未来为代表的教育综合类服务商;以视源股份和鸿合科技为代表的智能硬件服务商。四类典型商业模式从收费模式维度可划分为订阅制收费模式、计价收费模式、免费+增值收费模式和硬件收费模式。三大核心竞争要素一是技术稳定性,互联网类服务商凭借底层技术实力在该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二是场景化能力,教育SaaS类服务商和教育综合类服务商聚焦垂直市场,教育场景理解深入;三是流量资源,互联网类服务商以免费模式进入教育SaaS市场,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初步形成B端流量池。(参考:疫情下的教培产业链,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内容市场教育To B内容市场是指为解决校外培训机构教研教学能力不足等痛点而形成的以“资源类解决方案”和“课程类解决方案”为主要服务形态的细分市场。其中,“资源类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学生用教辅教材、知识点讲解视频、智能题库以及老师用备课资源包等产品;“课程类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直播双师课堂、AI课堂、直播外教课、录播视频课堂等产品。教育To B内容市场梳理市场规模据奥纬咨询测算,整体而言,To B内容市场潜在市场容量可达986亿,2019年市场规模约41亿,当前渗透率仅4%;具体来看,可将To B内容市场拆分为资源类解决方案和课程类解决方案两大细分市场,预计潜在市场容量分别可达538亿和447亿,2019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6亿和15亿,当前渗透率分别仅为5%和3%。四类典型服务商主要包括以学科网、菁优网为代表的资源库类服务;以飞博教育、外教易为代表的外教服务类服务商和以爱乐奇为代表的素质类英语数字化教材服务商;以腾跃校长在线为代表的校长社区类服务商;以好未来(旗下“未来魔法校”)为代表的教育综合类服务商。三类典型商业模式主要表现为资源类解决方案、课程类解决方案、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三种。其收费模式主要有学生用纸质教辅教材费、学生课时费、老师用线上资源账号费、配套线下教室硬件设备费,配套师训服务费以及定制化费用等。两大核心竞争要素教研实力和科技实力。前者表现为To B内容服务商将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等结构化、产品化能力。后者表现为To B内容服务商基于科技实力,驱动其产品形态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的能力。综合体市场教育综合体指在规定集聚区域内,以教育为主题,以文化、休闲和娱乐等业态为配套的一站式学习平台,旨在满足家庭对于多元化、个性化和便利化的教育需求,同时在招生引流、运营管理和场地服务等环节为校外培训机构赋能。教育To B综合体市场梳理市场规模据奥纬咨询测算,2019年综合体市场规模约140亿元,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场地市场容量约770亿元,综合体市场渗透率约18%。随着教育综合体运营服务能力的提升、增值消费空间的不断拓展及对线上机构线下化需求的承接,预计2025年综合体市场规模将达350亿元,市场渗透率达30%。三类典型服务商主要包括以新东方百学汇和乐雅方舟为代表的校外培训机构主导型服务商;以同学都荟和育想家为代表的第三方赋能平台主导型服务商;以青苗荟和芝士公园为代表的地产商主导型服务商。三类典型商业模式依据经营方式可划分为基于自有品牌在场地内向学生和家庭提供自营教学课程及配套衍生服务的自营模式、采用占股或合营方式引入校外培训机构品牌的联营模式和采用租赁模式引入校外培训机构品牌的租赁模式。三大核心竞争要素基于选址拿地能力,提高人群辐射能力,减轻商户租金压力,获得生存空间;基于运营服务能力,提高与入驻机构的亲密度,实现集约化管理,保持持续盈利;基于业态开发能力,高效集成优质教育资源,与优质的教育品牌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实现跨区域的规模扩张。社区与培训市场教育To B 社区与培训市场是指为解决校外培训机构普遍面临的员工培训不足、培训组织难、效果差等问题而形成的多类型培训与配套服务的市场,旨在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对各类型培训的需求。教育To B社区与培训市场梳理市场规模据奥纬咨询测算,2019年面向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市场容量约161亿元,线上社区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市场渗透率为3%。随着线上培训被广泛接受、线上社区运营精细化程度提高,预计2025年社区与培训市场容量将达282亿元,线上社区市场规模将达21亿元,市场渗透率将升至7%。四类典型服务商主要包括以泛亚联盟、君学书院为代表的线下社区服务商;以腾跃校长在线、钬花校长社区为代表的线上社区服务商;以多知网、芥末堆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媒体服务商;以好未来、爱学习为代表的教育综合类服务商。四类典型商业模式依据当前社区与培训市场的主流收费方式,可分为培训课程与会议付费模式、会员模式、广告付费模式和To B内容产品销售模式四类。三大核心竞争要素获客能力、运营能力、产研能力分别是社区与培训服务商的竞争基础、竞争关键、竞争核心。智能技术市场教育To B智能技术市场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升其经营效率、教学效果和服务粘性。教育To B智能技术市场梳理四类典型服务商主要包括以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类服务商;以科大讯飞、商汤、旷视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类服务商;以百度、网易有道为代表的互联网类服务商;以好未来为代表的教育综合类服务商。三类典型商业模式一是标准化技术应用,通过教育To B产品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智能技术应用,根据具体产品收费;二是标准化技术能力,通过技术平台向校外培训机构开放API接口,为其提供单点或组合的技术能力,基于调用量或采用资源包模式计费;三是定制化开发服务,基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技术开发服务,按定制需求收费。三大核心竞争要素教育To B智能技术服务商基于完备的基础设施、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海量的数据积累三大要素构建核心竞争力: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算力支撑,持续的研发资源投入打造算法实力,海量的教育数据积累提升应用精度。捌供给端演变趋势:内部融合+外部跨界《To B报告》指出,中国K-12教育培训行业To B市场供给端五大细分市场将呈现内部融合、外部跨界的演变趋势。五大细分市场趋势演变内部融合趋势五大细分市场以各自为原点,横向一体化打通教学全场景,纵向一体化集合多产品形态,加速平台化趋势。 工具市场:SaaS工具横向呈现直播教学SaaS向前端招生引流和后端管理办公SaaS延伸的趋势,纵向呈现以大工具底层供应链为基础,向工具平台、内容市场融合的趋势;硬件工具呈现向软件产品过渡、提供软硬一体化服务的趋势。 内容市场:横向呈现以教学内容为核心,扩充招生引流内容、管理培训等增值服务的趋势,纵向呈现向教学产品平台、工具市场融合的趋势。 社区与培训、综合体市场:呈现横向打造教育赋能商城,纵向提供管理增值服务的趋势。 智能技术市场:深入结合教学场景,从SaaS解决方案中独立,为客户定制开发解决方案能力日益增强。外部跨界趋势四类典型服务商带着各自的竞争优势,当前正从不同方向跑步入场。 互联网类服务商:依托C端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从工具市场切入,逐步搭建工具产品平台; 教育综合类服务商:依托对校外培训市场的认知和教研教学实力,从内容市场切入; 基础设施类服务商:依托科技实力,从硬件和智能技术市场切入; 其他跨界服务商:依托领先的管理、培训经验和房地产资源,从社区与培训以及教育综合体市场切入。玖供给端生态圈:好未来教育To B生态圈好未来教育To B 生态圈以内容、服务、工具、AI四大平台为主体,以教育产业联盟、智能教育加速器、产学研中心、开发者社区为补充,紧密链接教育供给、教育机构、教育人才三类角色,凝聚全行业力量共同赋能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好未来教育To B生态2018年1月,好未来成立To B事业部,推出品牌“未来魔法校”,聚合自身优质教研教学资源和前沿科技成果,凝结成为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输出给全行业。2018年12月,好未来宣布开放自身能力,聚合行业资源、链接行业需求,构建起“一个链接教育供给、教育机构、教育人才三类角色,以内容、服务、工具、AI四大平台为主体,以教育产业联盟、智能教育加速器、产学研中心、开发者社区为重要补充”的教育To B生态,助力面向未来的校外培训机构、赋能面向未来的老师、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凝聚生态的力量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构建教育To B生态的过程中,好未来积极链接全球教育资源、汇聚全行业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不断拓宽赋能行业的边界。当前,好未来重点聚焦To B生态的主体部分:内容、服务、工具、AI四大平台。未来,好未来将投入更多力量不断完善To B生态建设:构建以行业合作交流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产业联盟,构建以投资和孵化项目为主要目的的智能教育加速器,构建以企业、学校、科研单位联动合作为主要目的的产学研中心,构建以为汇聚更多教育开发者、资源共享、激发创新为主要目的的开发者社区。拾To B市场展望:五大发展趋势《To B报告》基于当前校外培训机构供需端的发展与挑战,结合政策、科技、新冠疫情等宏观环境,对中国K-12校外培训行业To B市场的5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新冠肺炎疫情引爆线上教育需求,激发教育To B市场高速增长疫情期间,校外培训机构对线上营销、直播、办公等软件服务需求激增,教育To B用户量迅速扩大。后疫情时代,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应用于教育场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成为行业主流模式,教育To B市场还将面临新一轮高速增长。智能技术引领教育模式革新,助力优质To B资源规模化供给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高速发展,共同推动教育变革向着更加灵活、便利、高效、个性化、公平化的方向迈进。教育培训行业也将进一步加强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革新速度,实践可规模化的因材施教,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推动实现教育公平。培训机构需求升级倒逼服务提供商转型,促进教育To B迈向内部融合新阶段鉴于不同服务商在数据连通等方面的障碍,教育培训机构对一体化解决方案有着强烈需求。在此背景下,To B服务商以自身优势产品为立足点大大加快了场景升级和产品融合的速度。未来,伴随To B行业产品形态逐渐多元、场景化能力逐渐加深、产品功能逐渐完善,行业发展将进入融合加速期。产业互联网浪潮促使互联网巨头加码进入,重塑教育To B竞争格局随着教育产业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类服务商的战略布局重点正从C端向B端转移。疫情以来,互联网巨头动作不断,积极进军教育市场,获得了大量B端客户和C端流量。未来,围绕互联网类服务商、教育SaaS类服务商、综合教育类服务商之间的竞争将大大重塑行业格局。行业环境变革推动To B生态化进程加速,重构教育To B价值链随着5G、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底层技术兴起,教育培训To B需求端个性化诉求增多,供给端多类型服务商跨界加码进入,中国K-12教育培训To B生态化进程加速,行业价值链格局面临重构。过去单一的、垂直化的“招生引流—教学—运营管理—场地管理”行业价值链,将演变为更加复杂、多元的行业生态链。在新型价值链格局下,行业价值环节将会得到重新分配,掌握上游优质供给和终端获课能力的机构将占据核心价值点,享受超额利润,而中游重资产重运营环节将在此次重构中逐步低价值化。免责声明此报告所载的资料由知鸟研究编写。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仅被知鸟研究认为可靠。知鸟研究不能担保此报告之准确性或完整性。任何人士因使用此报告内之材料而承受的直接或间接或相关之损失,知鸟研究均不会对此等损失负责。此报告受到版权和资料全面保护。除非获得知鸟研究的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派发或出版此报告。知鸟研究保留一切权利。下载《To B报告(摘要版)》限量预售纸质版《To B报告》前200本抢优惠券免费领书
——基于淮安市洪泽区的实践与探索摘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实践表明,只有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的差异性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围绕如何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水平这一课题,开展了积极有益探索,有效改变了“一锅煮”、“大杂烩”现象。本文将结合本地区具体实践,深入剖析开展精准化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合理、有效的工作路径。如何让政策方针、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亟需回应的重大课题。当前,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盲目培训”,部分单位对干部培训工作“重数量、轻质量”,随意制定培训计划或搞“跟风式”的培训;二是“供非所需”,有的培训内容与单位的实际需要脱节,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培训的课堂内容过于空泛,不能满足学员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需要;三是“蜻蜓点水”,培训工作不扎实、不深入,有的单位认为“完成任务就行了”,而对于有没有达到培训效果缺少关注。新形势下,增强各级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迫切需要开展精准化的教育培训,以培训的精准化促进能力的专业化,为实现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干部基础、智力支持。一、洪泽区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着眼于提高干部培训实效,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构建“三点一线”精准化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摸清需求点、找准着力点、夯实保障点,突出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主线,实现“精准发力”。(一)开展三步调研,摸清培训需求点针对内容与需求脱节、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个别访谈”三步调研,把脉干部培训需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问卷调查时,根据干部层次、岗位特点,分类设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通过纸质问卷、网络调查、手机短信等形式开展调研,梳理干部需求。年初,结合区委中心工作,通过分类组织小型座谈等形式,就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深入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单位“一把手”、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进行“一对一”访谈,征询培训方向。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干部思想上的疙瘩、工作上的难题、能力上的短板。根据调研结果,按照“契合形势发展、契合岗位需要”的标准,制定党性教育、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招商引资与企业帮办、财税金融、法治建设与执法规范化等7大类培训“菜单”,鼓励引导各单位结合实际自行举办多频次、专业化、针对性强的培训班。同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备案管理制度,对培训办班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二)搭建多维平台,找准培训着力点以干部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搭建多维培训平台,实现精准培训。一是建设“实境课堂”,解决基层党性教育平台少、覆盖面小的问题。挖掘湖区历史文化和先进典型,建成水乡特色党性教育实境课堂,设置“金堤永固”勤廉教育、“水上课堂”现场体验等主体课程,通过实境体验、互动访谈等方式,面向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自运行以来,共举办新任大学生村官党性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35期,承接恩来干部学院主体班5期,累计培训2100余人次。二是开展“政院合作”,解决基层干部培训优质资源短缺、层次不高的问题。依托党校主阵地,采取“高校+党校”培训模式“请进来”、“走出去”办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合作,借助专业院校力量推动干部培训提档升级。2015年以来,合作举办党政干部(人大)培训班、生态旅游(浙大)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12期,参训干部850余人次;积极搭建平台,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务干部等500余人次。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放大培训效应,定期举办“洪泽发展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全区中心重点工作,面向全体机关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区领导干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能力素养与战略眼光。三是打造“云端课堂”,解决培训渠道窄的问题。建立洪泽干部网络培训中心,开通手机短信“微课堂”,搭建方式活、多终端干部自学平台。云端课堂设置理论热点、能力提升等6类专题模块和“两学一做”、“家风家训”等3个学习专栏,并实现与区“智慧党建”、图书馆、农村远程教育等平台无缝对接、资源共享。目前,全区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全部纳入网络学习和考核,现有网络课件220件,注册学员952人,年在线学习超过5万人次。四是开设“一线课堂”,解决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练兵并重,探索建立干部培训实践课堂。在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建拆迁、为民服务、信访稳定等一线部门,建立15个干部实训基地。根据不同年龄、职务、岗位干部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通过分组调研、社会实践、驻村锻炼、短期轮岗等方式,锤炼干部业务技能和多岗位工作能力。同时,建立干部实践培训日志,全程记录干部实践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同时,注重创新培训方式,突出“体验与教育并重”、“学习与研讨结合”,采取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党性分析、分组交流、成果汇报会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引导干部学深悟透、自我提升。(三)推行记实管理,夯实培训保障点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有力的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和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发展。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分类培训”的原则,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培训机构具体承办,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2014年以来,区级财政每年列支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都不少于100万元,有力地保证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落实“四必”制度。针对脱产培训,严格做到“四必”,即:干部培训纪律承诺书“凡培必签”、学习笔记“凡培必查”、心得体会“凡培必谈”、个人表现和学习成果“凡培必考”。推行“同步联考”。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组织工作目标考评体系,与组织工作考核同步部署,对干部个人和所在单位同步考核,个人考评结果记入干部年度考核表和干部档案,并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所面临的新问题(一)干部个体需求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之间的平衡难把握。广大干部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工作经历、岗位需求、文化程度、专业素养和兴趣爱好,这就决定干部教育培训要结合干部全面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地组织培训。按需培训不仅是精准化培训的要求,更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基础。那么按需培训这个“需”如何理解?笔者认为,按需培训首先是组织需求,其次是岗位需求,最后才是个人需求。有的干部认为培训的理论化、务虚化的东西过多,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太大帮助;有的干部认为党性锻炼、思想教育最重要应当放到第一位;有的干部认为培训中知识有点“鸡肋”,有用归有用,但是并不是自己想学的。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还有8.2%的人认为培训内容一般、培训效果不理想。如何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有机统一,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二)课堂教学理论成果与具体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难调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落脚点是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存在“学”与“用”的脱节,“学归学、用归用”的现象,教育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没有很好地指导实践。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对干部的主体重视不够,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干部的共鸣,或者脱离干部实际需求,导致部分干部“课上激动、课下不动”;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没有有效拓展和延伸,还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现场教学也是走马观花,没有与之适应的实践锻炼环节,不能引导干部深入思考、合理借鉴。(三)干部教育的广覆盖、规模化与针对性、有效性之间的结合难到位。虽然近几年,干部教育的班次和规模有了大的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学员日益多元化的需要而言,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比如,在培训内容和模式上侧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多,而对提高干部实践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少;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过多依赖于专家教授的主动性,而对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还不够,还没有充分调动干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的比重及水平还有待提高,有的仅仅是浅尝辄止、华而不实。(四)干部教育激励约束与考评结果运用之间的衔接难到位。尽管近年来在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上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但依然存在忽视教育培训工作的现象。例如,一些单位对选派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干部也存在“重业务工作、轻学习培训”的想法,还有的缺乏认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甚至消极被动对待培训学习,学风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评结果运用上,缺乏有效的衔接。如何评判干部的学习情况,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考核手段还仅仅停留在检查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等静态化的表层考核,缺乏对教育培训整体效果的动态跟踪考核、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脱节,干部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成果尚没有真正纳入干部管理和考核之中。三、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的思路与路径选择(一)健全计划生成机制,精准掌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满足需求是一切生产服务工作的逻辑起点。一是完善培训计划协商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过定期座谈交流、联合调研等方式,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年度主体班培训计划及重点班次教学计划。二是提升需求调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定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要根据调查分析的目的、对象等因素,综合选择最优的调查分析方法,形成科学的需求分析报告,明确什么是真正的需求,细化近期的需求与远期的需求、重要的需求与次要的需求等等。三是健全调研结果转化为培训计划的机制。认真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结果,综合考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适时在内容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上采取应变措施,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二)紧抓教学过程控制,严把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关。以“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为标准,紧紧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做到不空、不偏、不虚。课前调研问学,源头精准把控。从源头做起,坚持把需求调研作为开展培训的必经环节,在培训前面向参训学员征询培训意向,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等方式,开展需求调研,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课中自主选学,过程精准实施。以加强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为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题选学,可以在主体班次适当增加干部选学课程。课后思悟提升,做到精准补充。不能一训了之,要通过素质测试、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培训心得汇报会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培训成果。(三)注重培训方式创新,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精益求精。推行主体教学、实践练学和专家讲学“三同步” ,实现干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性转变。灵活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体验式教学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实施实景模拟和典型案例解读,充分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适时开展实践锻炼,积极推行行动学习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教材,把培训课堂开设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行政执法等基层一线,通过一线岗位练兵提升干部实践能力。开设“发展论坛”、“书记讲堂”、“领导干部讲堂”,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领导、业务骨干等进行讲座授课,拓宽干部视野,创新发展思维。(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参加培训内动力。建立长效化党性教育约束激励制度是党性教育工作有效运行的保证。一是建立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全面考核评价党政干部在党校培训期间理论学习、能力素养提升、党性修养等方面情况,同时,加强对干部培训之后的跟踪考核。二是建立与实绩考核相挂钩的双重评价机制。从量化责任、硬化考核、强化激励三个环节入手,建立可操作、务实管用的党性教育工作评估制度,对责任单位和干部个人进行双重考核,并与单位目标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进行衔接,让党员干部认识到党性教育不是“软指标”而是“硬杠杠”,督促他们主动参与党性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三是建立严格的结果运用机制。为每位学员建立教育培训档案,详细记载学员每次培训的表现、成绩等,并把培训结果及时、定期反馈给学员所在单位以及上级部门,以作为对学员民主评议、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组织部门在选拔和培养干部时,应把学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的一个重要依据,将干部党性教育与干部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广大干部支持和参与党性教育的内在动力。作者:洪泽区委党校副校长 刘明远(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展现新面貌!
一.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教研培训举办了57场。培训区域主要为:常州、嘉兴等。培训工作为教师提供了以下福利:①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②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③学习晚陪读服务流程。④提升自身解题能力与授课技能。⑤学习家庭教育有关知识。⑥学习教务管理有关知识。参加学思堂教师研修班的教师们,除了学习到可落地的方法,以及实操演练外,还得到基于PDCA的行动计划与后期跟进服务。参训教师需通过《学思堂教师研修班考试》笔试及8分钟微课试讲方可结业。2019年上半年学思堂教师研修班培训内容除了课堂授课技巧、教学服务、班主任能力、教学设计、体验课转化等常规培训外,还设置了管理方向与教研培训方向的进阶培训,为教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常规培训进阶培训刘蒋巍培训现场二.常规教研教师教学功底的提升,围绕“题、课、文”三方面。“题”,即:如何解题、如何说题、如何评题、如何编题。“课”,即课堂授课技巧,分为初级研修班、中级研修班、高级研修班,三个层次。学思堂教师研修了特色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为学生成绩进步、素养提升服务。微课演练现场微课演练现场“文”,即:将教研教学心得撰写成文,及时复盘总结。三.教研培训成果1.特色教学法获版权登记2019年上半年,《6783教学体系:文言翻译六字诀、编题七字诀、读写结合八步法、三情境反思法》(国作登字-2019-A-00688022)、《LSMF教学法、EBASV教学法与渐进式提问》(国作登字-2019-A-00688021)、《LOVE教学原则、ICPR教学法、IPBQLD教学法与五感授课》(国作登字-2019-A-00744048)获版权登记。2.出版书籍2019年3月数字出版书籍《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教程》。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作者简介刘蒋巍,江苏如东人,CNKI大成编客推荐主编,《课程教育研究》特约编委,学思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高级中学教师资格(数学)证书持有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注册国际高级职业培训师(CISPL),注册国际高级礼仪培训师(CISET),国际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ICHRM),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高级企业培训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高级礼仪培训师,中商联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高级商务谈判,中商联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商联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高级项目管理师,信息化岗位职业技能教育管理中心、信息化人才培训教育管理中心高级职业经理人。 在《高等数学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有《命题转换的9种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学科学法指导》等。拥有《教师四课研训:备课、授课、观课、评课》(登记号:国作登字-2018-A-00626823)、《6783教学体系:文言翻译六字诀、编题七字诀、读写结合八步法、三情境反思法》(登记号:国作登字-2019-A-00688022)、《LSMF教学法、EBASV教学法与渐进式提问》(登记号:国作登字-2019-A-00688021)、《LOVE教学原则、ICPR教学法、IPBQLD教学法与五感授课》(登记号:国作登字-2019-A-00744048)等版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