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谁家要是有位大学生,大家都羡慕不已,因为那个时候的大学基本都能包分配,很多毕业生都能拿到“铁饭碗”!而如今呢,本科毕业生遍地都是,很多有编有岗的职位以及名企都要求硕士了,而且还要面对百里挑一的尴尬局面! 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大家知道,由于受到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复杂严峻。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今年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进行升学扩招,其中硕士研究生就同比增加18.9万人。所以今年研究生将会增多,也成了一个必然趋势!据教育部统计,我国目前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这样一个数据很多人看了都有些毛骨悚然! 任何事情都是遵循市场规律的,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学历也是如此。现在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300万人,有网友评论:难道研究生也贬值了吗?其实不然!研究生的扩招导致看起来研究生学历不值钱了,但是现在的培养机制、设施设备、学科发展、师资力量、学生水平等方面,都相比以前有了巨大的发展,现在研究生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是远高于十年前的研究生的,中国的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实,并不是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降低了,而是竞争变激烈了而已。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在求职就业方面也是很有优势的,特别是一些需要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岗位,需要升职加薪的时候,研究生学历就是一道敲门砖,没有你就进不了。再说,读研究生的真正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拿一个学历而作为就业的砝码,而是为了在某一个领域深入研究、探寻人生方向、打造自身长板核心竞争力。所以,读研究生是值得读的。 研究生的增多,这也导致研究生教育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近日有不少研究生都在网上吐槽了自己的辛酸,觉得自己的导师不太“给力”!选择导师让很多研究生感到有些无奈,因为这必须完全依靠自己,而且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及经历的前提下做出选择!所以如果想要研究生能更容易地选到好导师,只能是尽量把差的导师淘汰掉!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规范导师们的行为,并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将要求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此外,导师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教育部近日还发布通知,提到会将把师德师风、政治表现、指导精力投入、学术水平、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对于以上教育部传来的“好消息”,广大研究生们看到之后,无不拍手叫好,尤其是那些深受导师所累的学生,估计早已经叫苦不迭,有苦说不出吧。各位研究生们,你们的导师怎么样?欢迎评论区留言!
Hi 小可爱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文小嘟前几日新华网发布的“关于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费认定教师资格证”的官方讯息文小嘟当时也是“迅速”传递给了童鞋们。昨天就有小可爱留言了:不知道自己选择的目标专业算教育类硕士吗?如果我考上研究生了,我能免费认定教资吗?那关于教育类考研......先来回顾一下这则新闻: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17日召开,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具体内容如下: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要求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促进师范毕业生从教就业。……为促进更多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增加就业,会议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格实行“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基础上,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虽然段落不长,但是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对今年报考教育学类或在读的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了。下面详细解读一下。师范毕业生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可能大家对这个不是很熟悉,稍微解释一下。◆在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改革。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即不管是非师范生还是师范生,想要成为教师均须参加统一考试,才可申请教师资格证。◆今年4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知》,提出对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8月17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这表示:原来,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就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现在,国家建立了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制度,审核通过的院校,可对本校师范生进行教学能力考核,通过考核的师范毕业生,不再参加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免试认定教师资格。非师范毕业生要从教,还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对师范毕业生实行免试认定制度,是教师教育院校改革的契机,将促进师范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扫除师范毕业生从教需考证的障碍。这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重大改革。◆目前针对考核的细则或者是形式都是待定,安静等官宣就好了!不过具体实施时间还没有确定。教育类硕士及以上毕业生本次改革受益者最大莫过于是教育类的硕士生啦!因为在此之前,教育类硕士也是要参加统一考试,经过笔试、面试和体检等一系列的流程!而现在可以直接免试认定了!真的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提高了效率!01 / 教育类硕士有哪些?教育类硕士分为三种: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在这里主要是要说全日制的,因为非全一般是在职人员报考的,肯定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的。02 / 教育类硕士考什么?一般来说,这些专业都算是教育学类:1、全日制教育类(学硕)040100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国近代史教育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与学习心理,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040203应用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咨询,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科目:教育学初试:政治+英语一+311教育综合心理学初试:政治+英语一+312心理综合具体的话,请到报考院校的招生目录查看!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硕)专硕的话,选择会更多!具体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初试科目:政治+英语二+333教育综合+专业课具体的话,请到报考院校的招生目录查看!3、全国教育类硕士排名靠前学校4、近五年教育类硕士分数线情况需要注意的是,34所院校会有自己的学校分数线,记得去官网查看!即便是走国家线的学校,你过线了也不一定能够被录取。这个要注意哈!教育类硕士和公费师范生本来所学就是与教学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免试认定只是少了一项考核而已。当然,免试不代表“不考试”,不能顺利毕业或者不能顺利通过院校考核的毕业生还是无法认定教师资格的。而那些处于改革期间已经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师范生只能表示羡慕了~如果有想要抓住机会考教育类的,可以联系河北文都的老师详细了解呀!综合自网络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育界重磅消息|教育硕士的春天已经到来,还不抓紧机会?在中国,近几年的教育事业不断快速发展,教育系科的地位也在持续提升,本科教育已经不能再满足于绝大部分教育学专业的就业目标,因此,每年报考教育硕士的学生不断上升。【重磅消息】我国历来重视教育,2020年 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17日召开,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免试认定教师的好处?】教育类硕士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这可是准备就读教育类硕士小伙伴的福音呢!很多小伙伴考教育硕士就是为了提升学历,以便于更好地从事教师行业!1.促进更多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增加就业。2.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3.教师待遇及社会认同等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4.教育类硕士考研竞争越发激烈,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水涨船高。【教育硕士的优势】热门专业:国家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相比于其他行业就业人员面临的就业难问题,而教育行业的人才却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顶尖及刚需,教育学更将成为考研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基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各大高校对于教育学的招生数量也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教育重视: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一直是最重要的学科,而综合性大学对于教育学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哪类人适合报考教育硕士】一是学校内部工作人员;二是从事培训行业人员;三是想将来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值得读吗?】针对应届生:目前攻读这一专业的同学大部分是参加调剂的应届毕业生,在录取前进行考编或者找工作,当成为在编或在职教师,可以实现一举双得的效果,这样就读效果最佳。针对在职教师:对于本就是在编或在职教师而言,取得非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文凭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水平,还具有评职称升职加薪等作用,就读这一专业更加是有利无弊。社会认可度: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非全日制硕士深入了解后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接受非全硕士,社会认可度也高于以前,非全硕士的发展趋势将与专硕一致教育学在学科建设中仍然有着很好的前景。对于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无论是投身于行业研究,充分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还是服务社会,投身于实践,都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总体来讲,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提升自己的方式,都是为了找到更心仪的工作,研究生专业只是你成功的一个敲门砖,可以利用读研期间的各种机会实习和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去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这样的规划、自控能力就是成功的关键,以后能不能走得更远,就看你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如何。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小编:考研
很多同学选择读研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考上研究生之后,同学们是打自内心的高兴,认为自己的努力终于有所收获。原本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足够优秀,研究生就能够顺利毕业。但等到自己真正读研时才会发现,研究生想要毕业没有那么容易。有些同学很优秀,会跟着导师一起做科研项目。所以导师自然不会想失去如此优秀的劳动力,会刻意卡住毕业时间,不让这些同学毕业或者是让他们延期毕业。也有的导师会一直不给学生的学位论文签字,不想让自己的学生顺利毕业。虽然导师的这些行为,被教育部明令禁止。但是各个高校依然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旦高校存在这样的行为,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教育部在9月2号就确立了相关消息。主要有以下这三点,第一点会加强培养单位严格导师的选聘标准,第2点,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科研,学业社会服务无关的事物,并且不能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的时间。第3点明确博士生导师是岗位而不是职称或者荣誉称号。当教育部公布了这3点消息之后,很多研究生都表示很开心,这下再也不用担心导师会违规故意拖延研究生毕业的情况了。近几年,接连报道出导师无条件要求学生帮自己做一些与学业无关的事情,很多导师经常无条件不分场合和时间让自己的学生帮忙拿快递,帮忙接送孩子,做一些很琐碎的事情。根本就不关心学生的学术进度,一旦被学生拒绝,就会以延期毕业,不通过论文审核威胁。鉴于这种情况,学生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毕竟学生与老师相比是弱势群体,一旦得罪老师,说不定就会被老师以某种原因故意不通过论文的审核,导致最终没办法顺利毕业。更有甚者,像新闻报道出的那样,个别性格敏感的学生还因此选择轻生。我们不可否认大多数导师还是一心一意致力于学术研究,想带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但高学历不代表好人品,在庞大的教师队伍当中依然存在一些负面特例,因为他们的存在,可以说拉低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些读研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读研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靠自己拿奖学金或者兼职赚的。父母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早点毕业,进社会找一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帮扶弟弟妹妹。并且这样的学生家庭不占少数。如果学生家里的情况本身就很困难,导师又故意拖着学生不让正常毕业。可想而知,学生面对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如今教育部公布了这三方面的消息,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无疑是很大的促进。学生们也不用再受导师拖延毕业时间之苦。学生也可以安心做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关于论文,导师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修改,批注,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以此达到论文的要求。帮助学生写出合格的论文。只要自己的论文完成足够优秀,学生也按照老师的指导去修改了自己的论文,那么最后的答辩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一般都会顺利毕业。同时也希望教育部的规定能够落实到实处,单单只是形式主义。虽然有个别的导师会出现拖延学生毕业的情况,但大部分导师都是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所以同学们也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导师,都能够理性对待自己的导师,把精力都花在研究课题上,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就好。有了研究生学历,毕业后找工作就职都很优势。如果自己是打心底想提高自己的学历,继续读研读博,那么就不要过分考虑外界反对的声音,坚持自己心底的看法。
随着学历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本科生的学历已经不再那么吃香了,所以,现如今也是迎来了一波考研的“热潮”,考研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竞争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在无形之中,考研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无论是考研考试的竞争压力,还是考研之后的学业压力都非常的大。很多的大学对于考研生的标准也是“严进严出”,而考研生很多在毕业论文上也是非常的苦恼,他们不仅要做科研,还要去面对毕业的压力,真的是非常的难。而对于论文这个事情,国家也是非常重视的,还实行了毕业论文抽检制度,避免学术造假的行为出现,这也证明了国家对此的重视。不过,虽然这个政策无疑给研究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可是教育部还发布了通知,研究生也将迎来“新转机”。教育部发布通知,学生毕业压力可以得到缓解面对研究生毕业论文压力的的情况,教育部也是针对此类情况,进行了一个合理的调整,主要分为两小点内容:1、研究生毕业要从综合角度评估,学术期刊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和要求2、以往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都是学术质量和论文所发期刊的学术地位,而教育部这次也提出了杜绝以刊评文的新主张,要让研究生深入课题研究当中。总的来讲,研究生们在毕业这个问题上将迎来“新转机”,就是研究生们不用再担心论文和学术期刊之间的联系了,研究生们所面临的毕业压力也是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去将心思用在科研内容上了,不用再为能否顺利毕业而感到担忧了,做好自己的科研在学术上创造佳绩更重要。研究生们应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毕业论文?1、毕业论文是对自己学习和科研成果的一个检验,学生们要认真地去钻研对于毕业论文,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个检验,这对研究生来讲,是挑战也是机遇,所以,学生们对于论文的事情是要认真对待的,毕竟,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所以,学生们真的是需要认真去钻研。2、在写论文的时候要多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导师会给你很多的帮助在论文这方面,其实自己的导师是会对自己起到很大的帮助的,所以,和导师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没事的时候要多和导师进行沟通,这样会对自己写论文带来很大的帮助,毕竟,这个时候导师可能会给你很多的意见和建议。3、努力学习,做好科研,这样论文也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对于研究生来讲,大家要想能够很好地去应对自己的毕业论文,那么,就要好好地去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科研,如果这两者都能做好,那么相信在毕业论文上也就会容易很多,这根本就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了。研究生不应该让学习或者是毕业的压力摧毁自己,要学会适当的放松压力压力总是会在无形之中摧毁一个人,适当的舒缓自己的压力是很重要的事情,研究生千万不要将自己逼得太紧。1、研究生要没事多和朋友出去玩一玩,锻炼自己的社交,同时也放松压力研究生的学业压力是非常的大,但是,大家也要没事的时候多和朋友出去玩一玩,这样对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既可以舒缓自己的压力,同时也能够联络朋友之间的友情,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2、当有压力的时候,寻找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宣泄出去对于研究生而言,压力真的是非常的大,这样的压力学生们要自己找到一个方式去宣泄,否则,有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容易崩溃,所以,读研期间,大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适当的去发泄自己的压力。3、不要积攒自己的压力,真的累了就先停下来,没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研究生的压力千万不要去积累,如果真的累了就选择停下来,或者是放慢自己的脚步,因为压力大了,真的会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产生威胁,所以,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真的扛不住了,就放慢脚步或者是先暂停一下,好好地去放松一下自己吧,没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笔者寄语】对于教育部发布的这个通知,对于研究生的毕业压力着实会减轻很多,但是,这并没有对研究生放宽标准,而是更加的严格,在综合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学生们要努力地提升自己才行。今日话题:你们对教育部的这个措施有何看法?如果大家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大家评论、转发和收藏哦!你们的认可是小编创作最大的动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李大宝说教育,欢迎个人转载、分享”每年1月份和7月份是研究生的毕业季,每到这时候就会有一大堆研究生,为了毕业论文而“头秃”。明年就要研究生毕业了,回想三年的学习,小刚自己也有些模糊,似乎都是在围绕论文:选题、阅读资料、构思修改、发表,但最让他崩溃的是,自己挖空心思历经千辛万苦写好的论文,导师过目后经常被打回来。小张坐在电脑前面无表情,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这篇毕业论文已经是他第五次修改了,为了顺利毕业,他只能继续一遍一遍地修改着,把四万字的论文改成五万字,又把五万字删成四万字……这两个研究生,就是很多在毕业苦海里挣扎的学生的缩影,无一例外,他们都深受论文的困扰。但研究生就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如今考研形势可以说一年比一年严峻。越来越多学子渴望考研,但毕业却是研究生的心病,论文成“拦路虎”据教育部的最新消息:2021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377万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在这恶劣的考研环境下。还有一个更加头疼的现象,那就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不但要写毕业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似乎是不成文的规定,也是每一个研究生要面对的现实。目前来说,论文仍是决定研究生是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要素,一个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首先要过了论文这一关。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研究生们想尽办法去应对这样的现实,有的学生为了写论文东拼西凑,写出的论文毫无逻辑;还有的胡编乱造,写出的论文毫无根据;还有花钱向出版商买版面,更有甚者直接找人代写等。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生论文,不仅浪费研究生的时间和金钱,而且也对相关学术研究造成影响,不如努力将知识融入到论文中去研究去发现,在毕业答辩中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可以说现在多数研究生的毕业环境,都被这种乌烟瘴气弥漫着,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如今终于传来好消息。教育部传出“好消息”,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当事人表示:太幸福针对研究生在读以及顺利毕业的要素——论文,教育部提出了两点相关整改意见。一、防止“以刊代评”,不能过度依赖期刊大家都知道专业期刊有一定的权威性,尤其是一些知名的期刊,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可以说是很高的,如今研究生每年都要写论文,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似乎是不成文的规定。是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也成为评判一篇论文好坏的标准,其实这样的评判是片面的,评价一篇论文的好坏,绝不能仅从在专业期刊上刊登来评判,而应从论文本身的内容入手,“以刊代评”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二、论文将不再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研究生毕业论文,主要是对研究生相关专业及课题完成程度的了解,是对研究生学业完成度的检验,就是对研究生学业研究程度的一个考察,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是真实的学术内容,怎能以是否在期刊发表,作为评判一篇论文好坏的标准呢?教育部这则新规定,可以说从根源上扼杀了一些研究生的旁门邪道,阻止了这股歪风邪气的蔓延,也为研究生论文的创新提供了新方法,这则通知对研究生来说真是太幸福了,研究生们终于可以专心搞研究了,再也不用被与学术无关的问题所支配了。没有了毕业与论文的捆绑,研究生们有更多的精力钻研学术知识,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那么作为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还应做好以下几点。研究生阶段时间宝贵,在校生不要放纵自己,潜心学术和提升实力一、致力于学术研究,研究与论文相结合专业知识的研究是写好一篇毕业论文的前提,如果对自己所研究的专业知识都一知半解,那么又怎能去写好一篇论文呢?东拼西凑的论文是毫无逻辑的。论文不仅需要精确的数字、严密的逻辑及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用恰当的语言,将平时所积累的知识恰当地完整地表达出来,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为什么将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考核标准的原因。研究生的论文也是对研究生的考核标准之一,能否获得奖学金,论文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前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比较透彻,后面的论文自然就不用担心了。二、多阅读学术相关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学术的研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只有多阅读、多学习,才能研究得透彻。在读研期间,一定要把学术研究当作主要学习任务,认真对待导师提出的问题,将专业知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多阅读相关书籍,并做好笔记。平时多与同学们及小组交流,将知识结构梳理清楚,掌握独立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三、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学校的学业奖励学校的学业奖励对研究生来说,既是对学习的肯定和奖励也是一种荣誉,这种奖励不但是对研究生能力的肯定,而且对以后的毕业和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读研究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学校或国家的学业奖励。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科生找工作已经面临困境,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读研,研究生的这条道路虽然艰辛,但是既然冲出千军万马,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就应该努力学习认真潜心研究,并写好自己的论文,而不是自认为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了,平时不努力快毕业应付几篇论文的思想万万要不得,是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表现。留言板话题:您认为研究生毕业,用论文衡量合理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2016年,国家开放了非全日制研究考试后,各方的吐槽与评论就没停过。部分不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的人经常会拿过去GCT(在职研究生联考)考试来做文章,用GCT联考的套路来衡量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子,不仅不够客观,还让人觉得有些好笑,毕竟这两个考试根本就是两码事。那现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究竟有什么异同?发光君这就告诉你。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同点简单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点有3个:考试内容与录取分数完全相同。教授师资力量完全相同。毕业颁发的证书的法律效力完全相同。第一条很好理解,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考试的难度基本一致。对于第二条,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授课老师都是同一批大学教授,没有差异,只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不如全日制学生多。关于第三条,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获得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的双证——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这两个证书在法律上拥有相同效力。唯一的区别是,非全日制证书上会有“非”字注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差异点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差别也非常明显,总体来讲也有三个不同点:学习形式不同。学费不同。学制不同。学习形式的不同是指非全日制学生一般采取的是非脱产工作制度,即边工作边读研。上课的时间一般是晚上或者周末,具体学习形式也因学校不同而不同。学费的不同则是非全日制学生学费一般高于全日制学生不少,少则就能过万,多则(如MBA专业)随便过十几万一学期。所以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准备。最后来说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制。普通全日制研究生学制是3年左右,同样专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要长上一年到一年半。这是因为非全日制也要完成同样时间长度的课时内容,但由于每周能上课的时间相对较短,故需要更多时间来完成这项指标。以上就是发光君为大家梳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有帮到你吗?如果有的话,可以用点赞来鼓励哦。
12月3日,教育部召开了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议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表示教育部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指标。洪大用介绍:“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今年将达到300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目前已经超过了60%。在学研究生达30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据全国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仅有30.12万人。这意味着,在这短短的20年间,我国研究生在学规模就足足增加了近10倍,这自然是了不起的发展成就。专家预判,在未来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招,或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而扩招的背后也存在很大的现实需求。1、缓解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能够缓解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的冲击下,全国大封锁重创了经济,企业招聘规模大幅降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更是令学生、高校以及社会困扰的现实难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生教育对于本科毕业生起到“就业蓄水池”的作用。2、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最近5年间,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猛增,用人单位对学历的也同样水涨船高。因此,很多本科毕业生有进一步深造学习的诉求。从2015年至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从165万增加了到341万。因此,当招生量扩大,高校提供了更多的录取名额,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考研的竞争压力。3、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地在优化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在人才储备方面,还面临着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应用型人才数量偏少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是出于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好人才的储备的考量。那么,扩招高校是否能承载?扩招是否会引起研究生学历的贬值?对此,教育部表示将会采取更有力的举措,确保扩招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1、 要确保供给精准。洪大用解释称,今年制定扩招计划时,重点向关键急需的学科倾斜,向专业学位倾斜,向中西部地区的培养单位倾斜。增加学位授权点,扩大人才培养能力。2、 要扩容硬件设施。教育部表示,会向相关部委争取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硬件设施扩容,为学生们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生活条件。3、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模式。此前,教育部发布了《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意在为规范研究生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提供参考,以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各地也在积极推进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着力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4、要加强质量监管。洪大用指出,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相关文件。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导师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方位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和能力。说到底,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宽进严出”将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标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实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这对于想要考研的学子们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17日召开,会议决定:为促进更多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增加就业,会议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格实行“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基础上,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一直以来,学姐对跨考生的建议就是:可以准备考研的时候,顺便把教师资格证考了。一、为什么这么说呢?1.教师资格证确实是教育类从专业匹配度、社会认可度、是所有资格证中含金量最高的。2015年之前的师范生应该是由学校发放教师资格证的,15年后教师资格证改革为国考,师范生都是需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且考试合格以后,才能申请认定领取教师资格证。2.师范生的学习,拿个教师资格证是非常简单的。甚至可以说,哪怕是专硕333的知识储备,有好几个学员都是轻松分数100+,所以我的话“准备考研的时候,顺便把教师资格证考了“,是想说:拿到证,身上多一个证书,而且也可以顺便“沙场秋点兵”检验一下备考效果。而就在昨天,发布了这个巨大的好的消息。其实个人一直觉得2015年之前的政策是对的,师范类专业没必要再去考《教师资格证》,因为从专业内容来说,无论是本科的四年,还是研究生两三年,学习的学习和经验远远高于教师资格的考试。还是偏执认为:直接发放教师资格证是最好的。因为这样让更多的社会资源给更需要的人。二、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是否会降低准入门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刊文指出,师范毕业生获得毕业证书后还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从某种程度说,这是对师范专业培养质量的“不太信任”,从而也影响师范教育院校的办学积极性以及优秀学生选择师范专业。熊丙奇认为,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并不会降低教师准入门槛和质量,反而会促进开设师范专业、进行师范教育的教师教育院校重视提高培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不等于获得教职,获得教职还需参加招聘考试,并由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择优录用。如果是跨考生的你,你现在还会准备考教师资格证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呦~看看大家的想法~
教育部网站11月11日发布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通知。通知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我部研究制定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准则是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个别导师存在指导精力投入不足、质量把关不严、师德失范等问题。制定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划定基本底线,是进一步完善导师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导师岗位职责,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二、认真做好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各地各校要结合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际,扎实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要做好宣传解读,帮助导师全面了解准则内容,做到全员知晓。要完善相关制度,将准则真正贯彻落实到研究生招生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等环节的审核把关。三、强化监督指导,依法处置违规行为。各地各校要落实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责任,按照准则要求,依法依规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违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对确认违反准则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要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和本单位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对违反准则的导师,培养单位要依规采取约谈、限招、停招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一经查实,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所在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需向学校分别作出检讨,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问责。我部将导师履行准则的情况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双一流”监测指标体系中,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高校,将视情核减招生计划、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情节严重的,将按程序取消相关学科的学位授权。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准则情况,请及时报告我部。我部将适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教育部2020年10月30日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长期以来,广大导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指导行为,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导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基础上,制定以下准则。一、坚持正确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不得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二、科学公正参与招生。在参与招生宣传、命题阅卷、复试录取等工作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公平公正,科学选才。认真完成研究生考试命题、复试、录取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录取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三、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条件和指导能力,合理调整自身指导研究生数量,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及时督促指导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等任务;采用多种培养方式,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不得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四、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秉持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以身作则,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训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对与研究生联合署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六、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按照培养方案和时间节点要求,指导研究生做好论文选题、开题、研究及撰写等工作;严格执行学位授予要求,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七、严格经费使用管理。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按规定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经费支持,确保研究生正当权益。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八、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