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金钱梦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本文导语: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教育伦理思想有深厚的渊源,而对于教育伦理的专门研究则起步较晚。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教育伦理研究是从80年代伴随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广泛开展而起步的十多年来,在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国外教育伦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伦理(Ecational Ethics)已成为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成为道德科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关于教育伦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一教育伦理学是探讨道德教育的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B.诺曼妮(B.Normann)和G.科蒙尔(G.Colmore)合著《教育伦理学》一书。该书并没有明确指出教育伦理学是什么,但从其内容来看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问题,旨在建立一种道德教育哲学。该书依次讨论了什么是儿童、胎儿的环境、早期家庭环境性格与气质、性别训练、宗教信仰、理想的学校、学校指导等问题,其论述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主题上我国学者丘景尼在他的《教育伦理学》一书中说,教育伦理学“其着重之点。不在道德本质之为如何,而在道德的人格如何养成”。他认为,教育伦理学和道德教育“二者之涵义,大体相同”,其区别只在于“教育伦理学所讨论的,大半属于原理的问题,而道德教育所包涵的则大部分为实际的问题"。他明确指出,教育伦理学就是道德教育的原理。由于这一观点的研究视角与教育科学中的德育原理基本相同,因此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持教育伦理学是以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观点的人并不很多。但是,一般对教育伦理学知之不多者皆认为,教育伦理学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第二种观点一教育伦理学是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传统的教育伦理认为,应当研究教育这种职业劳动中的道德原则、关系和规范,围绕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把教育伦理构建成或划归为职业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使之成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者,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而展开其研究工作的。例如,美国关于教师形象和优良教师的研究,日本的“现代教师形象”研究,前苏联学者B.H.契尔那葛卓娃等著作的《教师道德》,我国王正平主编的《教育伦理学》,施修华严缘华主编的《教育伦理学》等,都属于这一类。其中,王正平主编的《教育伦理学》即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师职业劳动领域内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科学。它是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学问。”八施修华、严缘华主编的《教育伦理学》同样也强调:“教育伦理学是以包括教师道德意识现象、教师道德规范现象和教师道德活动现象在内的整个教师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虽然各家表述略有差异,但其侧重点都在教师职业道德上,可以通称为教师职业道德学说。把教育伦理学视为教师职业道德学说这一观点,已受到不少人的批评。其主要的意见认为,这种观点远远包容不了教育领域所涉及的职业道德问题和职业主体,因为作为教育作者的,不仅仅只是教师,还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学工作者。更为重要的是,把教育伦理学视为教师职业道德学说,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束缚了教育伦理学的发展。因为除了职业伦理外,教育领域涉及的伦理问题还很多,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虽然也属于教育伦理学的范畴(教师职业道德学可视为教育伦理学的分支),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师职业道德,它应该从伦理的视角关注教育的各种矛盾和变化,思考和评判教育的方方面面,应该在更为广泛的领域有所作为。第三种观点一教育伦理学是探讨教育领域善恶矛盾的科学。这种观点认为,善恶矛盾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一刻也没有摆脱过善恶矛盾,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仍然有。教育的各个方面,谁也摆脱不了善恶矛盾的纠缠;与教育有关系的各种人也有善恶之别。正是由于这种善恶矛盾的普遍性,才使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具有客观必然性。正是这些客观存在于教育领域的善恶矛盾,便构成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伦理学就是教育善恶之学。把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教育的善恶矛盾,有其合理性。因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除了从科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美学等角度进行审视以外,还应该从伦理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和评价教育。但是,由于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教人为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都是把教育与道德视为一体,而很少有人去;追究教育本身的善恶问题.然而,在时有发生的违反教育根本宗旨的教育活动中的恶的因素却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例如,教育中的种族歧视问题,男女教育平等问题,“贵族学校”与“希望工程”的强烈反差中暴露出来的公民的教育权利平等问题。教育中学生的权利问题,非科学非人道的教育方式问题,应试教育中的分数主义问题,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功利主义教育泛滥的问题,教育管理中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假集体主义的危害问题,教师的正当权益缺乏保障的问题,乃至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都向教育本身提出了是否合乎道德的诘问:教人为善的教育就是善的吗?这些教育中的恶的因索不论国内国外都客观存在着。要观察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以外。还必须确立教育的伦理视角。上至教育法规、制度,下至具体教学工作的内容、方法、形式、过程.评价以及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可以说,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和事,教育活动中的一切人和事,都包括在教育伦理学的视界之内,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善恶的视角进行伦理的审视。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或社会公德,教育伦理学既要为-切与教育相关的人立教育道德,又要为教育自身立道德之法。对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要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在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尚未真正形成气候的状况下,轻率地否定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利于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发展。不同的研究角度,有利于丰高和繁荣教育伦理学的研究领域。目前,可以从广义(宏观)和狭义(微观)的两种角度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加以界定,从而确定教育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作者评语:小编认为教育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其他部分以及整个社会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涉及个人的需要和理想,而且涉及社会进步和理想社会的塑造及实现,如怎样确立教育在社会生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由:小珊珊论教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原创作品,盗版必究

四维

《教育研究》创刊40周年座谈暨新时代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张烁)日前,《教育研究》创刊40周年座谈暨新时代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京举行。据悉,《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历史最长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研究》杂志始终关注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刊登教育科学论文、评介教育科研成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改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导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主旨。《教育研究》总编邓友超介绍,40年来,《教育研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扣时代脉搏,坚持正确方向,突出专业特色,秉承科学精神,严守学术标准,发表了近万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成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阵地、引领教育科学繁荣发展的学术高地、助推教育学者专业成长的共同园地,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据介绍,2019年,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教育研究》影响力指数(CI)1206.134,持续保持学科首位,且遥遥领先;位列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教育学科Q1区第1名,连续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教育研究》于2012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批资助期刊,201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百强期刊”。座谈会上,中国教科院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保师表示,要回答“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这个时代课题,广大教育学者责无旁贷,《教育研究》作为业内第一刊也义不容辞。要以学术为依归,以学科为依托,以学者为依靠,用科学方法研究重大教育理论和现实问题,优化教育知识的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加强教育科研的思想引领和理论供给,提升教育学科的学科地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建设好、发展好、完善好。北京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顾明远表示,《教育研究》自创办以来,发挥了两大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繁荣了教育学术研究,教育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产业化、素质教育等重大的教育理论问题,都以《教育研究》为主阵地进行了讨论;二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不仅老一辈的学者在《教育研究》发表文章,而且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才俊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教育研究》对于教育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刊物。多年来,《教育研究》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未偏离。《教育研究》未来应加快国际化步伐,让世界通过这个窗口听见中国教育的声音。邓友超表示,《教育研究》创刊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春天的故事”。进入新时代,我们思考最多的是,《教育研究》将为教育进步贡献什么新思想,为教育学科发展贡献什么新理论,为教育学术史贡献什么新经典,为中文教育学术期刊走向世界贡献什么新示范。

解其桎梏

教育+科技的伦理与边界:科技技术的双面性

鲸媒体讯 (文/Pamela)近日,在GES大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工信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李建会以及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徐明强等人就教育+科技的伦理与边界进行了一场圆桌论坛。以下为鲸媒体摘取的亮点:科技和教育的融合一定是未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基础支撑手段。任何科技技术跟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两面性,科技给我们教育带来现代化、智慧化的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管理,包括伦理、道德、新的社会秩序的影响。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产生正价值同时也会产生负价值。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发展像由过去外面的工具变成重要的手段改造教育,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从深入教学,加入教学,变成潜入教学和融入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离开了电脑,离开了多媒体,在很多情况下教育可能都无法进行,结果技术就逐步由服务者角色转变为控制者角色,有可能出现了过渡依赖技术而产生技术对教育的控制和垄断的情况,一系列负面价值可能就从这个地方产生了。以下为论坛对话实录:主持人:谢谢。接下来进入今天第一场圆桌论坛。有请主持嘉宾,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张伟远先生,以及我们对话嘉宾: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先生,工信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李建会先生,以及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徐明强先生。掌声有请!主持人(张伟远):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早上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张伟远。我长期在香港大学担任学术伦理委员会委员。传统的做教育研究有两个边界,一个是学术规范的边界。如果比如说抄袭了别人的观点或者文章,那是跨越了学术规范的界限。另一个就是学术伦理的边界。如果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教育领域最长的是学生、教师。如果我们这项研究对学生,对教师研究对象会产生潜在的,就是可能的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伤害,比如对小学生问一些敏感的问题,那就是超越了学术伦理的界限。所有的研究都是经过学术伦理委员会评审。现在国际上期刊也越来越多地要求教育研究的论文,提供学术伦理委员会的评审证明,才会考虑是否发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现在发展非常的快,在各界各类教育领域中应用的非常的广泛,这些新兴的技术对教育的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者提供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精准的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前所未有的契机。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会不会带来现在新的伦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很高兴请到四位嘉宾来分享他们的观点。首先我们请西安交通大学郑校长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请郑校长。郑庆华:谢谢张院长。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想科技和教育的融合一定是未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基础支撑手段。任何科技技术跟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两面性,科技给我们教育带来现代化、智慧化的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管理,包括伦理、道德、新的社会秩序的影响。所以趋利避害,谋划严重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在教育和科技融合当中,其实它实际上是怎么样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行为都会产生证据,也就是说,会留下痕迹,尤其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所做的各种行为和举措,其实都会产生日志,比如说我们上网买了一个东西,上网点了哪门课程,还有像刚才腾讯讲到的在智慧教学当中,在互联网教育当中,我们所有的乃至人脸、表情这些基本的数据都会被采集下来。问题在于这些数据怎么利用?以及它的动机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些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我们教育的影响和作用的发挥的问题。我想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和考虑:第一,大家要有一种基本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变化,大家都要学会或者是要理解在监督下,在有任何行为都要记录的背景下去做事情。这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在大街小巷,各种会议室,教室都有摄像,都有上网的日志记录,所以这个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第二,我觉得一定要在教育领域一定要从善,要正面引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科学技术正面地应用到教育当中,而不是去真正是去研究人的隐私,伦理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让科学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人,引导人,引领人这个方向发展。第三,我觉得在新的历史时代,从作为国家层面也好,作为教学大学也好,一定要研究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隐私的新的定义,新的范式,它的内涵和外延。另外,要在这个基础上更多地去分析伦理、隐私等等这些问题对我们教育的影响,从而做到有选择地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主持人(张伟远):谢谢郑先生富有启发的观点。下面请北师大李教授发表自己的观点。李建会:大家上午好。大会的主题是融合、创新。我们科学技术现在与教育深度融合。现在科学技术在推动教育创新方面可以说起到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正面的价值,比如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等,但是它也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价值,比如说环境污染,比如说温室效应、隐私泄露等等。同样地,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产生正价值同时也会产生负价值,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发展像由过去外面的工具变成重要的手段改造教育,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从深入教学,加入教学,变成潜入教学和融入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离开了电脑,离开了多媒体,在很多情况下教育可能都无法进行,结果技术就逐步由服务者角色转变为控制者角色,有可能出现了过渡依赖技术而产生技术对教育的控制和垄断的情况,一系列负面价值可能就从这个地方产生了。首先一个负面价值就是师生关系有可能出现冷漠化。比如说多媒体技术、MOOC技术大量使用,使得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二元关系变成了教师、机器、学生三元关系,这在空间上限制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使得学生无法直接感受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逐渐地变为没有感情色彩的信息接受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师生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师生关系逐渐冷漠化,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一个负面价值是信息过量和信息污染导致学生压力增大,身心健康的损害。由于互联网、多媒体等强大的展示和传递功能,学生接受的信息大幅度增加,虚假信息泛滥,过失的、冗余的、垃圾的信息到处充斥,色情、暴力、种族歧视、谣言等信息泛滥,导致学习者的压力增大,身心健康受到危害。另外还有一个负面价值可能是会产生文化霸权。的确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对自己的文化和理念进行宣传,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产生无形的巨大影响,形成文化霸权,达到了文化殖民的目的。还有一个负面影响是造成教育不公平。刚才我们发言者就说,科学技术发展导致教育公平,我觉得很多情况下是这样,比如说MOOC可以打破阶层和地域限制,快速便捷地获得教育资源。但现代教育技术也可能加剧这种不公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可以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而不发达地区可能使用不到的一些技术,从而导致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数字鸿沟的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当然还有其他负面影响,像隐私,刚才两位都谈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很大发展,但是也会导致隐私很容易泄露,知识产权很容易被盗窃。这里还有很多负面价值不一一说明。这些说明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必须重视这些负面影响,努力减少这些负面影响。这是教育科技工作者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教育科技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谢谢。主持人(张伟远):非常感谢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带来的伦理方面的问题。下面有请微软的徐博士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请徐博士。徐明强:大家好。我是从微软来的,所以我从技术方面谈一下AI在教育上可能带来一些伦理问题。首先,回应刚才李教授说的公正方面。当然我讲的公正方面跟李教授是一个互补的轴线。首先大家都知道美国独立宣言说,在造物者面前人人平等。后来有人解释了,说当时制定出来的EveryMan的Man指的自由人,不包括奴隶。当然我们今天发现人工智能在这方面也有不公正的地方。比如纽约时报今年2月9号公布了一个结果,说在美国现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发现,如果你是白人女性,把你性别判断错误的错误率是7%。如果你是有肤色的,深色皮肤的女性错误率高到30%。所以人工智能在人种上面还是不公正。在我们教育方面,还会有种种不公正。比如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国际学校,它说有一个机器学习演示,可以帮助我们来发现哪一些学生在我们学校里会有好的成绩,希望和微软在一个大会上联合演示,我说把你们数据给我看一下,我的结论就是说你这个最后肯定会造成一些不公正的结果,你最后出来说,有钱的、父母留过洋、在我们学校学习的好,这个肯定不公正的,微软肯定不会同意你这样的立场的。所以我当时不同意这样去跟它做这样的演示。所以这是公正方面会有这样的伦理问题。下面我谈谈包容性。微软过去在技术上吃过这个亏,我们第一款Xbox游戏机出去后在日本卖的非常差。后来人家说为什么卖的这样差呢?就是因为我们control控制器做的太大了,亚洲人的手握起来不舒服。但是第一款Xboe都是白人,他们的手特别大,所以他觉得握的很舒服。所以大家看到如果不包容的话,在技术上造成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在教育上这样的包容性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刚才李教授讲到文化,文化的差异化就特别好。西方人如果对一些教育工具,互动性非常好,中国的学生可能因为文化关系,问题不会经常举手发言。我知道我上学的时候,我那个中学有一个老师,大家对他蛮有意见,他经常上课的时候说懂了吗?几个反应快的说懂了,就过去了。所以真正人工智能设计上,在包容性上也应该引起注意。第三个我就谈到在透明度上为什么会引起一些伦理问题呢?还是从大家熟知的围棋,现在人工智能的围棋都非常厉害,我们的围棋国家队都是用腾讯的决议来训练,决议现在还是现在人工智能的冠军,但是跟阿尔法狗没有下过,基本让职业棋手两个子是可以胜率非常高。所以成为国家队教学工具。但是这个在透明性上有什么问题呢,它光说这步走的好,它讲不出来为什么走的好。它有一个建议出来,但是问为什么它真的不知道,所以这样会引起问题。试想,以后人工智能的工具变成了一个辅助教学的东西,它说对这样的孩子应该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当你问它为什么的时候却说不出来。将来对应付审计等等这些我觉得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主持人(张伟远):谢谢徐博士从技术专家角度从技术方面跟大家分享这个观点。下面请工信部李主任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请李主任。李德文: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最近大家知道一个焦点话题,就是学术伦理问题。我觉得这次的论坛,咱们这次主题可以说是有先见之明。之所以说科技+教育能不能产生伦理的问题?我倒觉得,与其这么说,还不如说互联网+教育产生的伦理问题。因为科技手段说实话这些年一直在用,也包括刚才李老师讲的,用幻灯片等等手段,这些手段一直在用,但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在产生了伦理问题呢?主要是互联网的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产生了大家这种新的思考。并且我觉得其他的手段也是有着深厚的互联网基因的。所以我讲主要是互联网的应用所产生的一个伦理的问题。今天到这里来首先一个共识,就是要不要在教育领域引入互联网应用?我想这个应该是共识,这是不需要的,不需要讨论的。因为互联网是当今最大的一个发明。习近平总书记也这么讲。它最大的特性就是打破时空的限制,使用了信息流传递。而咱们的教育恰恰属于信息的传递、知识的传递。互联网恰恰是这样的平台,所以这是互联网最适合发挥作用的领域之一。原来小平同志也讲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个面向其实指的就是利用现代化。我觉得与别的领域来讲是最适合,包括通讯和新闻,和这些方面来讲互联网用的还是远远不够。第三,由于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很多伦理的问题,这个有很多,刚才几位同志都讲了。大家看了我的简历,我常年在政府机关工作,所以我可能主要从行政角度来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大家都知道,教育是一种公共事业,特别属于义务教育更是国家最基本的公共事业之一。而国家对公共事业基本提法,叫公共服务均等化。至于到教育这个领域就是基本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我们也知道,教育有很多目标,均等化只是其中一个目标。我觉得这个目标直指伦理的问题,也就是公平、公正的问题。所以我讲刚才我们利用这个还远远不够。但是从政府角度,我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推进这个工作,来促进这个均等化。因为我觉得教育属于知识和信息传递,它对人和物的依赖应该是最少的。当然尤其言传身教,也有一部分,但是对物依赖最少,但是它是最有条件实现教育均等化。从政府部门来讲我觉得三个方面来消除这方面存在的伦理问题,来达到这些目标。因为今天在座的都是在北京,都是在一些大城市,但是中国不只是有北上广深,还有很多老少边穷地区。说北京享受到互联网,贫困地区享受不到,这不叫均等化。所以国家应该从几个方面:第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保证人们能够用得上,用得起互联网。这个可能主要是工信部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这些年,有几个事也都听说过,提速降费,宽带中国,到目前可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我们也统计,前一段时间国务院有一个报告,全国现在96%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光缆宽带。带宽现在美国的测速是平均80兆左右,这在世界上也是排在第十几位,也很靠前的。在自费方面,我们是统计每个人月均消费51元多,这个跟德国基本相当,比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都要低。我们还要大力推进普遍服务,越是贫困地区国家投入越多,那里资费越低。第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问题,刚才主席也提了,昨天也有人提到,就是现在北京一些好的学校有优质资源,但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得不到这样的资源。近些年我到一些地区调研过,就是贫困地方,所有地方只要通了宽带了,都把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也作为它的一个示范应用。但现在存在一个问题,现在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发动方式,作为教育的组织部门怎么用自下而上,作为一个整体联动,这是一个大的问题。还有教育覆盖的问题,还有组织方式的问题。比如说学而思双师教学,怎么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下教师怎么发挥作用,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讲讲信息保护的问题。因为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必然大家很多信息,政府部门就是要保证这些信息怎么去不被别人非法获取,怎么能够保护我们所有这些人不会由于这些信息造成额外伤害。这个有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细讲了。谢谢大家。主持人(张伟远):谢谢李主任精彩观点。刚才四位嘉宾从技术专家的角度,行政领导管理的角度都来探讨了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公平,资源共享,推动智能化教育中间的作用,而且还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也提到互联网对我们教育应用中带来的伦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大家都认为会带来一系列的新的伦理方面的主题。我下面想请教几位专家,这些伦理方面的问题,提出如何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我们首先还是请郑校长。郑庆华:我是学计算机,刚好在西安交大也是分管人才培养工作,所以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目标和手段。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推动教育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比如说早上八点钟我就可以知道交大有多少学生还没有到教室,有没有老师迟到,对每堂课,每个老师所有课程都可以全覆盖地实行评教,并且我们还可以及时发现失联的学生,心理比较孤独的学生,受教关系活跃的学生等等,通过大数据平台都可以实现精准的实现。对于提升管理教育教学效率、针对性、个性化起到人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个方面,在教育内容数字化,智慧化呈现方面也有了好的手段。比如说我们现在提出知识图谱,知识生灵这个概念,也就是把过去离散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知识融合成为相互关联,层次逻辑清晰的一种知识组织方式。这对我们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有针对性地进行导航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个方面,测试评价手段的现代化、智慧化改革。现在我们正在承担教育部学生司的一个课堂,就是探讨五年、十年以后,用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怎么样解决现在只能通过纸和笔来考试的问题。现在我们考试总体还是考知识,而不是考能力。怎么样才能考能力呢?现在的手段还做不到,比如实验设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一问一答能力我们现在在大规模的高考当中其实很难做到。但是我们相信通过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来一定会突破考试这个瓶颈。而考试的模式手段的改革一定反过来,倒逼我们中小学真正开始从事走向数字教育这条道路。所以这个是非常意义的事情。但是要是做到这些事情基础要有一个保障,就是保障师生基本权利,就是隐私,我们所谓伦理这些,这些问题的确需要关注好。解决:一是靠教育,二是靠制度规范,三是靠技术手段。所谓教育,首先我们要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知道你的职业操守是什么。比如说我们人事处掌握了全校教师信息,它不可能把这些信息泄露出去。银行系统掌握了企业和公民的存款信息,它也不可能把这个泄露出去。这是通过教育告诉它你的职业操守不能超越底线。现在大数据时代也是这样的,我们的宾馆,我们电子商务平台其实掌握了每个人的隐私,它有这个底线,不能把数据泄露出去,不能作为商业利用。第二方面,要靠制度来规范。所有的事情最终都要靠法律,制度来保障公民的权利。第三个方面,我认为技术手段也很好,就是谁操作了这个平台,比如西安交大所有的学生成绩数据全校只有一个人能修改,出了问题,责任就是把的。所有的人登录访问这个平台都会留下痕迹,为事后的找证据,做审计,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所以我想教育引领,制度规范保障,以及技术提供手段支撑,这三位一体总体上来说是破解这个问题,让技术真正为教育服务,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谢谢。主持人(张伟远):谢谢郑校长提出制度、规范、教育这么一系列的策略,我觉得非常有启发作用。下面请北师大李教授发表自己的观点。李建会:大家好。我是从事哲学研究的,曾经编辑过一本书《离散同行》,科技伦理的问题解决,一般来说解决方法是国际通行的叫原则主义。就是提出一些大家公认的一些原则,然后来指导伦理问题的解决。针对我刚才提到的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时候产生的伦理问题,我觉得应该有这样解决的原则。首先,要坚持教师的不获取的原则。我们知道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育技术只是工具,因此要坚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师生互动,注重教育理念,注重人文关怀,避免过渡使用技术,被技术控制。第二个原则,要坚持健康的原则。很多领域的有一条原则,就是不伤害原则。这里我想做一点改造,叫健康原则。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在应用教育时努力使得技术不会对教育者造成身心伤害,或者容易时教育者身心健康。再一个原则,我想要坚持有利有效原则,开发科技,要让这些科技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造福教育者、受教育者。这样有利有效不仅是短时的,还应该是长期的。是长期的有利和有效。再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提到的,就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教师和学生尽可能的都使用上新技术,同时避免不能使用新技术就不能进行教育的这种情况出现。所以说教师就非常非常重要。还有就是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的原则,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很容易使个人信息被泄露,也很容易导致知识产前被侵犯,因此科学技术应用到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以上是我的粗浅看法,谢谢。主持人(张伟远):谢谢李教授,从一个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而且提出的几条基本原则,非常的重要。下面请微软徐博士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请徐博士。徐明强:我也回应一下李教授讲到这个隐私,这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介绍一下微软近年来和英特尔做一个合作,就是叫隐私计算。什么意思呢?现在大家迫切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比如两个学校,它都有不同的数据,如果各自做各自模型训练的话,最后出来的模型都不是非常好。两个学校希望把数据合成到一起,一起做一个训练,但是这个隐私法办不到的。过去是小人爱数据,得之有盗。现在和英特尔做,希望君子爱数据,得之有道。我们做的办法,是可以让数据传输的时候加密,有隐私保护;在存储的时候加密,有隐私保护。但是唯一没有办法在运行的时候对它加密。现在我们跟英特尔合作后,照样可以加密。现在在传输、运算的时候都可以保护。现在可以让两个学校加密在一起,可以训练出更好的模型。所以这是我们一个努力的方向,将来会成为机器学习,阴私计算的一个方向。我刚才讲到公正性问题,解决方法首先一定要非常仔细地训练数据,看看训练者是否把偏见引入。第二,不希望看到光是互联网公司,就是跨界和教育竞争,这个做教育,做AI应用,一定把教育界专家介入。从包容性方面来说,包容性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很多时候机器今天AI它智商很高,但是它同理心没有办法像一个教师这样,所以我们确实担心,没有同理心,教育出来的孩子,我们过去听到他山猿人的故事,害怕孩子机器人一样的思维。所以我想这方面AI更多的开发不光IQ,还有情商的开发。最后到了透明性,透明性的时候就是要把很多的,还是回到刚才数据的搜集采样那边,要更多的从制度上,要把数据本身,不光是要这个数据审查,另外在实际应用当中有反馈的(外语)里要随时发现这个片面的引入。感谢。主持人(张伟远):非常感谢徐博士,现在他们在技术方面给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做出的一些突破性贡献。最后请押轴代表工信部的李主任发表观点。李德文:刚才讲的都很好。但是我觉得技术的进步是一种对社会带来影响最大的一种进步。一种重大的进步也会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比如蒸汽机也好,电也好,现在互联网也好,这种变革是全方位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至于教育这方面必然带来伦理的问题。这个是我们永远无法能够回避的。刚才几位专家都讲了,主要现在重点集中在数据保护问题。这个保护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源提供者,包括公共机构也好,比如学校也好,包括像好未来这种商业机构也好,他们掌握这种教育资源,他们有学员,学生数据,他们首先我觉得有两个义务要去做:第一个,他自己要不主动作恶。因为现在工信部打击垃圾短信,诈骗等,很多都是信息泄露。这个泄露是自己内部人卖数据。所以作为资源提供者首先保证自己不作恶。第二,保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把你产生的数据加密也好,用各种防范措施也好,通过这种防御手段让别人拿不到这个数据,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这里也离不开监管方的努力,监管方首先有一个定义,叫什么是要保护的数据。这可能通过立法来进一步明确。第二,作为监管肯定要有效的实行监管的责任,它一定要加强对资源提供者的监督,要求它们一定要加强技术防范,加强伦理的教育,使他们信息不能够泄露出去。最后,监管者还是加强,打击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力度,对出现这种行为的,无论是资源提供方主动做的也好,还是外部有人窃取也好,要中重拳出击,使窃取信息的人受到法律的严惩,就是警戒后来者,惩戒犯规者,这个也是监管从两方面对教育+科技带来伦理方面的问题。主持人(张伟远):感谢李主任给出的实效性的建议。科技是双刃剑,给教育带来的发展的机遇,也探讨了伦理方面的主题。今天四位专家给我们这个主题进行了点题和开始破解这么一个难题,这也是现在国际上讨论非常热烈的一个主题。今天四位专家的启发性精彩的观点给我们研究这个主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让我们共同参与到这个主题的研究。最后我们再一次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也感谢各位积极参与。教育+科技的伦理和边界的主题圆桌到此结束了,再次谢谢大家。

哈哈笑

教育部支持新办两种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切实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师搞科研难、发论文难的迫切问题,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阵地建设,促进高校思政课研究成果交流,日前,教育部作为主管单位支持新创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两种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期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央财经大学主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传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水平,将于2020年12月正式创刊第1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期刊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国内外重大事实,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议题,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研究阵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创新搭建交流平台,将于2021年3月正式创刊第1期。(来源:《中国教育报》)

香魂女

北大核心《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heory and Practice of Ecation)创刊于1981年,是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在教育理论界有一定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只有每期更新的,并没有发布相关的约稿信息和征稿内容。数据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栏目《教育理论与实践》设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决策与管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论、教育心得、比较教育、教师论坛、青年论苑、学术动态等栏目。对象为教育理论、教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学生。收录北大中文核心(2011)、cssci扩展版(2012-2013)。

狗吃狗

思政类期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创刊

12月28日上午,思政类期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创刊号在中央财经大学正式发布。发布会上,8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该刊学术顾问。未来,该刊将聚焦服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广泛汇聚思政课教学研究的优质资源,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搭建交流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思政类期刊,今年7月获国家新闻出版署许可创办。该刊主要刊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成果,常设高端论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理论前沿、思政课教学、党的建设与思政工作、比较与借鉴等栏目。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任刊物主编。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潜涛等8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该刊学术顾问。何秀超表示,今后,该刊将精准聚焦服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广泛汇聚思政课教学研究的优质资源,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搭建交流研讨的新阵地和大平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宣传,筑牢夯实立德树人的思想阵地。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实习生 郑宏民编辑:王雯淼流程编辑 邰绍峰

谢赫

全国第七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2019年9月20至23日,以“新时代教育伦理、师德建设与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全国第七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承办。来自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70多所高校与教育机构的16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研讨。会议收到提交的学术论文近100篇。大会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淑芹主持。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冯正玉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对来自全国的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教育与伦理之间密不可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伦理学理论和话语体系,有助于建设与时代相契合的教育伦理与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也有助于发挥教育伦理道德在广大教师提高教育水平、教学技能、研究能力中指导和激励的作用。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开展教育伦理、师德师风和教育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在会议致辞中指出,全国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理论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服务,得到了学界和教育界的充分肯定。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王正平教授主编、全国10所著名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共同撰写的《教育伦理学》,熔铸着各位研究者的精湛的智慧,也因此朝着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伦理学教材体系,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迈出了一大步,已经得到学界的高度认同。我们热忱期待全国教育伦理和师德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以新的成果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黄小华处长代表任友群司长致辞,他指出,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召开以“新时代教育伦理、师德建设与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全国理论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培养“四有老师”,教师要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教师要做到“四个相统一”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这是我们开展师德研究与实践的根本遵循。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和大中小学新时代教师十项行为准则,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的专家教授积极开展师德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推进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了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他认为,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国的师德师风建设,应当遵循 “高位引领、底线管控、权益保护、师道尊严”这四个理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还要对学校、对学生和家长加强尊师的教育,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在全体大会上发表了《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与我国教育现代化》会议主题演讲。他指出,教育是一种道德价值活动。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的支持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伦理传统,积极吸取国外有益的教育伦理道德因素,反映教育客观规律和道德文明的诉求,体现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诉求。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应当在全党、全社会、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创新”“教育仁爱”等五大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在全体大会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张勤教授代表学会作了第一批“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总结评估报告。第一批基地从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教育伦理学会经过组织基地学校师德建设经验总结交流和专家实地考察,常务理事会审核讨论决定10家单位进入第二轮四年建设,并且决定6家单位正式成为“全国优秀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在热烈的掌声中,学会有关领导向优秀基地单位正式授牌。学术会议的第一阶段,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宏政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晏辉教授作了《新时代我国教育伦理学的理论进路》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卜玉华教授作了《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使命》的报告;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王果作了《论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伦理关系》的报告;山东师范大学车丽娜教授作了《论教师的社会理性及培育》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季轩民作了《教师良知与教育改革》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王本陆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各位专家的理论探讨,集中表现教育伦理研究面向新时代,以道德良知和教育理性探索教书育人和教育改革的使命。学术会议的第二阶段,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竑波教授作了《教育惩戒权的伦理原则与保障机制》的报告;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蔡辰梅教授作了《复杂境遇下教师的完整责任认知及其实践培育》的报告;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副研究员黄素珍作了《信念与责任视域中的教师伦理》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梁宇学作了《正治笃行 成德达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工作汇报》的报告;福建师范大学教师伦理委员会廖志成教授作了《新时代我国教育伦理学的理论进路》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杜时忠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五位老师的发言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广度、论述的深度、思想的力度、道德情感的温度和演讲的风度。本次会议本次学术会议研讨阶段,全体与会专家分四个小组,围绕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构建与教育现代化研究”“提高教师‘三个地位’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新时代教师道德与立德树人研究”“我国师生、家校关系中突出伦理问题研究”“大中小学师德评价研究”“学校师德建设实践经验交流”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理论研讨、思辨和探究。大会总结交流阶段,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滨教授主持。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听取了四个小组交流发言代表龚正伟教授、喻学林教授、王艳教授、李慧琳研究生的发言。本次学术研讨会紧扣主题,对新时代教育伦理、师德建设与教育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育伦理研究直面现实问题,探讨的内容层次齐全、覆盖面广泛,既在教育伦理道德的理论探索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又总结交流了各基地学校师德建设的有益经验,使与会代表负责人获得十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启示。目前,学会专业研究人员实现了学科交叉,理论专长互补,既有理论专家学者,又有师德实践工作者;研究队伍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研究群体呈更加年轻化趋势,理论功底扎实,思想活跃,更加有利于新时期我国教育伦理研究的理论创新。在会议闭幕式上,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何云峰教授向大会介绍学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计划。会长王正平教授在会议闭幕致词中,提出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师风建设论述与中国特色教育”“提高教师‘三个地位’”“当代中国的师生伦理关系问题”“家校伦理关系”“大中小学师德评价的适宜性、科学性”“教育工作领导者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育自由与教育创新”“教师的社会责任与学术自由”“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领域高科技的运用与师德观念变化”等12个当代中国值得研究的教育伦理前沿问题。本次会议让置身于教育伦理学视阈下的与会代表在面向新时代的师德理论与实践时,感受到教育伦理学理探究的深度、道德价值引导的要义和教师道德情感的力量。许多代表表示,教育对美好灵魂的追求让我们回归到教育的伦理本真,要努力探索师德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明晰教育伦理价值的取向,确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发现教育工作真正的意义。相信在全国广大教育伦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的发展一定会变得更加明朗。全国师德师风建设的广泛开展,对科学的教育伦理与师德理论提出了强烈的诉求。新时代教育伦理学研究任重道远,前景广阔。(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人虽有知

贺建奎一伦理建议论文被撤稿,期刊: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相关

开展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的一篇研究论文日前被撤稿。该论文意在提出包括人类基因编辑在内的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准则。在被英文学术期刊《The CRISPR Journal 》发表近5个月后,当地时间2月21日,该期刊发表公开声明称,虽然编辑在长达数周的时间里多次与贺建奎交流,但在投稿期间,贺建奎始终未透露他当时已开展的基因编辑婴儿实验。这一实验随后被广泛报道。前述学术期刊的公开声明称,该实验“很可能违反了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规范和地方法规”。而贺建奎在论文中提出的伦理原则的建议,与其进行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直接相关。但投稿时,贺建奎没有向前述期刊编辑部透露这一实验的信息。“……作者提供的信息显示这一论文没有利益冲突。”前述声明称。这可能导致编辑部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当地时间2018年9月26日,《The CRISPR Journal 》发表贺建奎这一研究论文,标题为《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草案》(Draft Ethical Principles for Therapeutic Assisted Reproctive Technologies)。贺建奎在这一论文中提出“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探索你自由)”、“Genes do not define you (生活需要奋斗)”、“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 (促进普惠的健康权)”等五大建议原则。(澎湃新闻注:对应中文翻译系贺建奎论文原文)前述公开声明称,期刊主编在咨询资深编辑和领域内专家的意见后,鉴于贺建奎未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决定正式从该学术期刊上撤回这一已发表论文。虽然多位国际学者此前已知晓贺建奎将开展基因编辑婴儿实验,但直到事情无可挽回、基因编辑婴儿已在中国出生,消息才被贺建奎公布出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在中国召开前一天,即2018年11月26日,贺建奎在youtube及媒体上发布消息称,其团队使用CRISPR技术,编辑了人类胚胎的基因,宣称能抗艾滋病,两名基因编辑女婴日前已在中国出生。这一消息震惊了国际学术界和公众,峰会现场、香港大学李兆基会议中心立刻成为舆论的暴风眼。有专家称两名女婴可能面临潜在健康风险,该研究的伦理审查备受质疑。新华社2019年1月21日发布消息称,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发现,贺建奎通过他人伪造伦理审查书,招募8对夫妇志愿者(艾滋病病毒抗体男方阳性、女方阴性)参与实验,并策划他人顶替志愿者验血,最终有2名志愿者怀孕,其中1名已生下双胞胎女婴“露露”“娜娜”,另1名在怀孕中。该行为严重违背伦理道德和科研诚信,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调查结论称,该事件系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私自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调查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贺建奎及涉事人员和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已出生婴儿和怀孕志愿者,广东省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与相关方面共同做好医学观察和随访等工作。调查结论发布当天,南方科技大学官网发布公开声明,解除与贺建奎的劳动合同关系,终止其在校内一切教学科研活动。

罗宾

当前社会最缺的教育——伦理教育

在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物质丰富,信息通畅,但文明程度似乎越来越低了,人们烦恼越来越重了,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前几天甘肃女孩刚刚跳楼,上海小学门口又传来杀人案,媒体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负面报道。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暴戾,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为了报复可以丧尽天良,为了虚荣可以不顾廉耻。那要如何做,才能改变现状,恢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呢?那就一定要重视我们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尤其是最基本的——伦理教育。我们传统文化把伦理教育分为五伦,代表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只要五伦关系能够做到,做好,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和谐幸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五伦:一,父子有亲。父母与子女的爱是出于天性,是不用人教的爱,是纯真无私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伦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爱一生都保持下去,并且发扬光大,爱一切人,一切生命。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顺父母,这就是五伦之首。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切善行的根本,只有孝,善行才能长久,才能发心真诚。《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敬,却说爱别人,尊敬别人,那只能是另有所图,不会长久。古人说“三岁看老”,婴儿出生后的一千天(三年),是教育的黄金时间,小孩身边的大人必须做出正面的好榜样,不能有一切不善的言谈行为,因为这个时候小孩子学东西最快。如果能够这样保护小孩子三年以后,小孩就会具备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从此以后,一切善的语言行为,他会接受;不善的语言行为,他会远离。三岁打好了这个基础,一直到老都不会改变。现代社会,人们被物质欲望蒙蔽了天性本有的德行和智慧,所谓“欲令智昏”。为人父母的,经常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弃婴儿于不顾,放任他自己在那里哭,自己继续玩手机。或者有的两口子双双出外赚钱,把孩子扔到家里让老人照管,这样都会耽误孩子的教育。现在社会上亲子相残的事件屡有发生,子女杀父母,父母弃子女,这种事情是屡见不鲜。《左传》中讲“人弃常则妖兴”。现在人欠缺伦理道德的教育,结果就是什么违背道德的事都能做的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提倡伦理道德教育,扭转社会上这种歪风邪气,不然,一旦道德彻底沦丧,我们人类物质即使再丰富,也将生活在痛苦和烦恼当中。二,长幼有序。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按照长幼顺序来礼敬,兄姐爱弟妹,弟妹敬兄姐。然后再把这种关系拓展到社会,尊敬社会上一切长辈,爱护社会上一切晚辈。在学校里,尊重老师,爱护同学,像尊敬父母一样尊敬老师,像爱护弟妹一样爱护同学。教育的重点,一个在家庭,一个在学校。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成第一位,学校不要把老师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应该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一切教育之上,因为这个是做人的基础,社会和谐的基础。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老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只有这样,才能扭转现在社会这个教育的颓势。三,夫妇有别。男主阳,女主阴。夫妇之间也要分工合作,男人主要负责生计,养家糊口;女人主要负责相夫教子,料理家务。夫妇关系的好坏,对社会安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夫妻关系不好,其他四种关系也就会产生障碍。现在社会之所以犯罪率高,和离婚率高有很大的关系。夫妻之间,要以情义、恩义、道义互相对待,相敬如宾,夫唱妇随。中国古代的婚礼之所以非常隆重,步骤之所以繁琐,就是在教育新人,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更关系到双方的家庭,也关系到家族的未来,所以结婚是一件很重大的事,绝非儿戏,这样对结婚重视,日后就不会遇到一点点小事,就轻易谈离婚了。现在社会风气急剧变坏,尤其网络媒体,到处充斥着渲染色情的内容,很容易污染大人或者小孩的心,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夫妻关系的正常发展。现在外遇、小三等事件是导致离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婚姻一旦危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孩,小孩子从小心理上就受影响,长大了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都和媒体宣传的内容,有莫大的关系。四,君臣有义。这个君臣,不是特指皇上和大臣。泛指一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领导与下属之间,一定要以道义来维系,要把道义放在利益之上,而不仅仅是利益关系。上级对待下属,在工作上是领导角色,要善待下属,在生活上要像父母和老师一样,关怀和教导下属如何做人做事;下属也应该效忠上级,生活上向上级学习,尊重上级。上级要以身作则,做出好榜样,这样上下级的关系就会良好,就会长久。现在社会,追名逐利的情况很严重,跳槽很严重,哪里给钱多,员工马上就跳槽,完全不会念及原先的公司为了培养你,花费了多少心血,这种见利忘义的作风,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为了利益不惜背信弃义,损人利己,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互害型的社会,最终每个人都将是受害者。所以,道义的教育非常重要,要懂得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懂得将道义看得比利益更重要,这个社会才会和谐。孟子一句名言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一个国家,上下都在争夺利益,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利益不是不能追求,但是一定要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这样社会才能安定繁荣。五,朋友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德行,朋友之间也要讲究诚信,不然,朋友就会逐渐疏远离去。一个不诚实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同理,一个公司,一个单位,如果失去了信誉,也就再难发展了。以上这五伦,就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五种关系搞好了,家庭才能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如果这这五种关系搞不好,就算事业再成功,考试成绩再好,生活势必也会一团糟,感觉不到幸福。社会上人人都不注重伦理道德,都谈利益,这个社会将变得非常可怕,每个人将生活在痛苦和不安之中。、

爱无疆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创刊

本报讯(实习生 叶磊 记者 杨桂青 施剑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创刊座谈会近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举行。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中央财经大学主办。该刊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阵地建设,促进高校思政课研究成果交流而支持创办的两种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之一。该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传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水平,已于12月出版创刊号。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部分在京高校领导及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围绕期刊如何更好扎根思政课教学实际、有效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及深入推动新阶段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30日第3版 作者:实习生 叶磊 记者 杨桂青 施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