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教科研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安排,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拟从科研能力、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对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2020年,“挖掘数据内容,调研教育现状”的主题培训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教育现状的调研和分析能力。2021年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将以“监测改进教学,科研提升品质”为主题,进一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监测-分析-改进能力进行培训。4月14日,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了第四次的集中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教改研究方案设计、文献查阅与文献综述、方差分析。课题研究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殿庆老师的《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分析》专题培训,深入浅出阐述了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思想、逻辑、方法和模型四个要义及其关系,以通俗易懂的看医治病为例,搭建了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以真实的教改方案为例,明确研究方案设计的一般路径;以数据回归分析为切入点,阐述研究假设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整节课以理论讲述、案例评价、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广大学员对研究方案基本框架、一般路径深度思考,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与路径。文献研究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马子湉老师以《怎样做文献综述》进行了专题培训,对文献综述的内涵、形成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自身撰写的经验与感悟,分享了文献综述撰写及呈现要求。数据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数据证据。班主任陈潇老师以《数据分析:方差分析》为题进行了专题培训。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在复习已有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方差分析的内涵、意义及操作过程。通过实际数据分析的演练和监测报告的撰写,帮助学员进一步认识到数据分析的原理、过程和结果呈现,为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提供数据证据。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员们带着满满收获结束了第四次培训活动。【来源:绵阳市教体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齐鲁网德州9月4日讯记者从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近日,德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选结果揭晓。本次共有160个科研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10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105项。获奖总数位列前三名的是:临邑县、齐河县、禹城市。此次评选,在项目数量、奖次和产生的范围上,与2016年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项目总奖数比上次增加50项;奖项增加了特等奖,取消了三等奖;产生的范围,上次没有具体到时限和课题类别,这次是限制在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已经结题的市级规划课题项目,并且从重点课题项目中产生特等奖和一等奖,从一般课题项目中产生二等奖。获得本次特等奖的项目有:李齐伟主持的“县域小课题研究策略、途径和方法”、于兰的“‘心语滚动作文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李本禄的“德州二中‘博雅教育’实践研究”、孟杰的“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马小红的“师德建设策略、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王绪坚的“初中生课业负担成因和对策研究”、陈宝良的“互联网+下的无限课堂教学形态研究”、范胜杰的“现代教育背景下‘有品’教育办学实践研究”、李宝胜的“县域小课题研究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张翠萍的“区域推进中小学思维导图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教育科研为载体,组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不高,“重教学、轻科研”,许多老师认为,科研与教学是“两张皮”,教科研是“软包装”,教学才是“硬功夫”。教科研是教育研究专家和教研员的“专利”,与教学第一线的我们无关,我们每天只须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书匠”而重复劳动就够了。教育是科学,是艺术,需要实践、反思与探究。俗话说得好:“教而不研而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引领教研,教研促进教学,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教研是为教学充电,补充给养;教学是为教研提供源泉。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根于实践,源于问题,亲近学生,走进课堂,它是那种田野式、草根性的鲜活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通过教育科研,激活问题意识,迸发思想火花,从而寻求教学对策,拓展教育境界。可以说,重行动、重过程的一线教育科研,就是教师的自我锤炼和自我超越,它从源泉上保证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更不是“无中生有”的多此一举。 我们处在鲜活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教育观念的大转变。转变教育观念靠行政命令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办法只能靠科研,靠教师有意识地去主动研究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其思想的不断优化。教育科研就是推进教育变革的思考和实践。教师在实践中如何做呢?首先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不是专家的研究,不要把自己当成专业研究者。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阅卷、管理班级……这些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备课需要钻研教材,上课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实际上已经就是教育科研的初级阶段了。再进一步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又做了哪些无用功?其间是否有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甚至奇思妙想及时地记录、整理出来,并由特殊推及到一般,上升到理性认识。问题就是课题,学校就是育人实验室。其次,所做的是对自己工作的研究,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工作中真实具体的问题,不是完成规定性任务,而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需要,不是假研究,不是在研究报告评比之后就成了封存的历史,更不是在轰轰烈烈科研结束之后又可悲地回到“习俗化”的教育教学水平上来。第三,研究教师自己的问题,不是去研究宏大的教育问题,以研究教材为立足点,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从联系对比处反思。抓住问题的导火线,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围绕教学实际中的热点、难点进行思考。不断地思考、琢磨就是研究,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试图去改变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的大多数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获得乐趣,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题研究是一种精神生活,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能充分体会到追求的快乐,享受到事业成就感的精神愉悦,在研究中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手头有长长短短、杂七杂八的文章三百余篇,都是2017年以来零零碎碎写出来的。虽然杂七杂八,但都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多是围绕教育科研、德育心理、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等内容。我把这些文章放在一起,遴选一些自己看得上眼的,汇编成册。看似简单的事情,而我却费了不少周折。在2017年之前,我出版过两本书,一本是《用数据解读教育》,一本是《教育凝思》。在编辑这两本书的过程中,没有过多设计,把文章堆放在一起,简单分类,便出版了。现在回看两书,虽有敝帚自珍的自恋,但整体框架的粗糙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心里总有一个想法,如果有机会再出书的话,全书一定要有个框架,主题力求聚焦,文章尽可能集中在某一个领域,最为理想的情况是出本专著。从即将出版的这本书看,我又食言了。该书首先不属于专著,专著有专著的体例。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主题聚焦方面下一些功夫了。近半年,我围绕教育科研工作写了不少的文章,索性只从教育科研的视角,结构本书。于是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一些与科研关联性比较远的文章,德育、心理、课程、管理、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文章尽量绞杀,三百余篇只留下了三分之一。于是给该书命名为《对教育科研的思考》,这个书名直白且无创意,也无标题党之嫌。这样一来,倒是换得内心的坦然。有了这样的基调,收录文章时,也把那些故弄玄虚的标题改了,力求朴实。经过一通的左砍右削,把原来一片蓬草丛生、乔灌混杂的蛮夷之地,大体变成一片桦树林。于是成了这样:以科研为专题,分为科研课题篇、科研管理篇、科研思悟篇三个板块。在此,呈现给读者,供大家批判。2020年7月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为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行稳致远,这“五个走向”值得关注。从校长走向教师。从主持课题研究的角度,中小学校长做课题研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聚合效应,能举全校之力来做好课题研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有陀螺效应,许多校长是大忙人,专心研究的时间非常有限,课题研究难免受到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向校长建议:“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吧。”所以,我建议比较忙的校长可以少申报一些课题,转而带动、支持一线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做他们课题研究的“总后台”“幕后英雄”。从校长走向教师,应该说是教育科研的新常态。从感觉走向数据。从技术研究路径的角度,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减少感觉的成分。比如课题“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益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如何应用,二是应用的结果,即效益。如何去评估?不能凭感觉、凭印象,要用真实可靠的数据来说话。这个课题结题汇报中有一个调查统计表,列出了两次实验的数据,有了初步的数据意识,但还不够。为什么?一是因为两次的试验人数,一次100人,一次94人,3年的研究时间只做了两次对比实验,人数不到200人,不能充分佐证;二是实验统计表,既没有标注实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也没有指出是哪个班级的学生,给人一种数据“造假”的感觉。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课题研究一定要杜绝凭感觉说好或不好,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用数据找到真相,让数据讲故事,这样才能提高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与真实度。从随意走向规范。从文本规范的角度,课题研究在文本撰写方面要杜绝随意性,增强规范性。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书、研究报告等文本,都要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比如,发表的论文要注明相应的课题名称和课题编号,整理材料时论文发表当期的封面、目录、页码需要复印或扫描,结题报告书中项目成果的具体内容等要按要求一项项填写,不能随意调换顺序……这些都是基本的规范。课题研究是一项严肃的科学活动,因此规范、规则意识很重要,它关乎这个课题研究是否严谨、真实、科学。从经验走向理论。从凝练总结课题成果的角度,要把课题研究成果提炼好、总结好,必须从经验走向理论。从经验走向理论的路径有三:一是要梳理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从课题调查报告、撰写的相关论文、实验数据、课例、校本课程等实践性文本中概括提炼,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下定义、给概念、出结论;二是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用这些理论依据去验证我们下的定义、给出的概念、得出的结论,看看是否科学、严谨、合理;三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理论,要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方能证明我们总结的理论具有可靠性、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题成果应用推广的角度,课题研究要想发挥应有的社会效应,必须从校内向校外推广。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香”,首先要“墙内开花墙内香”。好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首先要在课题主持人所在的学校(院所)开花结果,得到大家验证、认可,让自己的学校(院所)、教师和学生受益;然后由内向外、由此及彼,通过课题研讨活动,或者课题成果讲座,或者示范课、研究课,或者报纸杂志的宣传推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本地区走向外地市,在若干地区众多学校实践、应用、推广。从校内走向校外的过程,其实也是课题成果经受考验、再实践、再总结、再提升的过程。(作者系广东省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师报》2021年03月24日第13版 作者:张正凯
作者:田学军(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编者按时代是出卷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进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这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教育研究命题。教育科研工作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秉持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这些命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努力答好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时代之问”。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教育科研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宣传解读作为重要任务,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一是深入研讨习近平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基本内涵。要系统梳理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战略定位、根本任务、根本宗旨、发展道路、发展动力、依靠力量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论述。二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中把握习近平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的重要地位。例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中看待教育地位,在国家现代化思想体系中研究教育现代化,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审视和把握教育工作,深入研究教育如何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全局工作,这样也进一步深化了对理论框架与要义精髓的理解。三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为指导谋划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在加快教育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中,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中,都要坚持以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为指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通过这三方面的深入研究,分别回答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大问题,这也就是具体地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也就是在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并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认真研究新时代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在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该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研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养成问题。学校教育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在认真研究和有效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同时,集中力量重点研究和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进而实现进头脑,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认真研究德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二是研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亟待相关操作性研究。同时,要改进智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知识大厦基础的不断更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迅速兴起,带来了未来工作方式乃至职业种类的重要变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特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是研究协同育人问题。立德树人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要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协同,“德育课程”与“学科德育”并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举。要研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减少家长的焦虑和盲目选择,切实改变“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要研究全社会的协同,一些教育问题,表现在教育,根子在社会,全社会要协同努力创造良好育人环境,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发挥人才培养的倍增效应。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对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梳理好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轨迹。要在深入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以及新中国成立近70年发展史料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再现历史,系统展现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改革理论突破、重大教育决策出台历程,从中提炼出最核心、最实质的内容。二是概括好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的历史性成就,透在其中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40年来的历史性变革,体现出教育政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总结历史成就,分析道路特点,研究政策“拐点”,探索教育政策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对于今天和未来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将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三是宣传好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国故事。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许多国际组织称赞中国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的巨大成绩。又如在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中,上海2009年和2012年连续两次名列第一名,英国政府持续购买上海数学教师的优质教学服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在某些方面开始实现由“追兵”到“标兵”的转变。我们要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深入探讨新时代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一致,新时代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更好更公平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科研战线要全面把握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科学分析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和成因,坚持用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统筹研究、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一是具体分析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变化。一个时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质量型转型,期盼更加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更加灵活个性的教育模式,以及更加公平的教育供给。与此同时,教育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比较突出,既体现在区域、城乡、校际、人群等差距中,也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短板和弱项中,还体现在重智育轻美育体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中。二是深刻理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涵。例如要研究如何拓宽教育公平‘量’的维度,在均衡配置资源上出实招,保障每个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要研究如何厚植教育公平‘质’的深度,在提高质量上求实效,特别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多把尺子量学生”,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问题时再次强调,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教育科研战线要积极配合政策主管部门开展研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寻求破解之道。三是深入探索人民满意教育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要坚持守住底线、补齐短板、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原则,合理确定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保障有限的公共财政和公办教育机构发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兜底作用,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非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公民一生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不可能由政府包揽,而应采取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成本的筹资策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特色化教育需求。系统探索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路径教育是兴国之本,强国之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定位集中体现在以适度超前的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这也意味着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间更紧、压力更大,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正在研究制定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意义正在于此。一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总体部署中研究教育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战略高度,强调坚定实施包括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目标。研究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握新时代经济、科技、人口和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做好适度超前实现教育强国的顶层设计,探求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路径和策略。二是研究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特征。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师队伍等多个方面的现代化。我国要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确立特定时空下的参照坐标系,尤要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的教育测评指标和工具,以全面反映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特点和需求,科学评价我国教育的优势与不足。三是探寻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和策略。目前学术界有着两次教育现代化的说法,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的第一次教育现代化和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中的第二次教育现代化。因应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进入“快车道”,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协调并进,实现“弯道超车”。教育科研工作要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驱动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推进策略,以教育理念现代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工业时代的教育范式向当今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教育范式转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研究落实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与人文交流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外事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关于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教育外事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一是紧扣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这两个关键词加强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里强调的“世界水平”,核心在质量、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关键是练好内功。同时,也要善用外力,通过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教育对外开放始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以教育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动。二是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彩、平等、包容的新文明观这两个创新理念加强谋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扩大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总指引。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贯穿于中外人文交流全过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道。要系统总结梳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经验,深入研究如何更加有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拓展到实践、从行动上升为自觉,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深入研究如何将孔子学院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紧扣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两个重要环节加强谋划。全球教育治理是全球发展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加强与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多边国际组织合作,主动参与全球和区域教育治理,中国的贡献度、能见度和话语权稳步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国在全球治理政策储备、国际组织人才储备、多边机制基础研究等方面与西方仍存在不小差距。下一步,要深入研究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趋势性演变,把握历史性机遇,化解风险挑战;深入研究如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选拔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提高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深入研究如何在全球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教育2030年行动框架》过程中,更好地融入中国经验、提出中国方案和主张。《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13日 13版)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活动。以教科研引领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应是教师自觉的理论追寻和自觉的责任担当。11月22日下午我校邀请到了皖智教育教学督导、特级教师阮凌曦,为我校全体老师带来一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自觉与自行”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合肥皖智中学副校长焦燕峰主持。阮老师首先概述了教科研理论知识,其次结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得出一系列的反思及经验。阮老师指出教育不仅是自身的悲壮事业,更是奋斗终身的辉煌事业。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实践者自觉地将经验反思和理论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自觉的理论追寻和自觉的责任担当。接下来,阮老师通过剖析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来充分展示新课程改革的四点研究路径:学科即素养、教学即研究、学科即问题、课表即考纲;学科素养最终围绕的是人文精神;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学科和研究学生;学科问题则是把知识点转化为学科核心观念,把观念与情境相联系,充分研究考纲。阮老师结合近年高考试题来充分说明学科素养的重要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考纲,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最后,阮老师谈到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是结合我校目前的高效“6+1”课堂模式来谈谈自己的经验。我校第一届高考取得的丰硕成果证明,课堂改革在我校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6+1”课堂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讲座临近结束,阮老师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一句话总结——“一切思维都是科研”。作为教师,教研就是科研。教科研与教学同在,与我们的生命同在。让我们在教科研中不断完善自我,成就学生,发展学校,取得专业成长和教学事业的双丰收!个人简介阮凌曦: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太湖中学史地教研组教研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安庆市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庆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安庆市名师,享受政府专家津贴。30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教改教研活动,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先后在省以上报刊和出版社发表论文、出版著作40余篇(部),累计220多万字。教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获全国优秀教案奖,教学论文《在自然地理教学中也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安庆市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安徽省二等奖、全国一等奖。《地震灾害频发呼唤有用的地理学》在《中国发展观察》发表后被人民网、新华网等20多家网站转载。指导学生参加安庆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中学生地理学具制作创新竞赛获市一二三等奖各3项,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6年被授予安徽省校园文学优秀编辑和安庆市优秀科普教师称号。▍文字:周鹏飞▍图片:周鹏飞▍编排:许金梅▍校对:瞿静静▍审稿:焦燕峰 吴秀广
关于如何研究教育科学?(选自《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陈:在认识和理解了什么是教育科学以后,现在我们讨论应该如何研究教育科学。周:陈老师,最近我也看了一点关于研究方法的书,看到了研究“范式”的提法。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研究“范式”?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理解研究范式?陈:“范式”的概念和理论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我想,我们可以简捷地认为,范式就是一种模型或者一种模式。只是这种模型或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2)它是一个由科学观念和假设、基本定律和理论、行为方式和规则、乃至相关的工具手段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为认识、理解和交流研究的相关历史和现实实践提供了一幅地图;(3)它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指引,比如应该研究什么,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研究,如何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沿着这样的指引,研究更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同,也更容易获得研究的成功。周:陈老师,你这样说我还是不太明白,你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一说。陈:这对我还有真有一点困难。陈向明老师在《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认为:“质的研究不认为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之间是可以相互分离的。事物(或意义)就像是一个洋葱(与二元论的核桃模式不同),其本质与现象实为一体;如果对其进行分解,一瓣一瓣地剥到最后便是什么也不存在了。在质的研究中,重要的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是针对现象本身再现现象本身的‘质’。”这一段文字启发了我对洋葱研究的思考,这或许可以引起我们对研究范式的思考。但我先要说明的是,这个例子可能未必恰当,这只是我个人的联想。这里也有一个洋葱,如果要你研究,你会怎么研究呢?周:我想,首先是观察,观察它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等。通过观察,可以对洋葱得出一个初步的印象。陈:然后呢?周:如果我注意到这是一种植物,我可能会猜想,它是否可以食用?然后尝试食用。在知道可以食用以后,我可能在食用过程中尝试了解洋葱的味道,并研究不同的加工方法。陈:很好,我以为这里就有了两种研究的方式。从方式到范式,需要科学假设,需要为大家接受和理解。假定取得了这样的资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里有两种研究范式。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察阶段,仅仅让洋葱作用于研究者,人对洋葱的认识和研究尽管有行动,但缺乏人对洋葱的能动作用,我们可以说人的研究行动是被动的,认识结果也仅仅是表面的。这种对洋葱的研究,就可以说是一种机械反映的研究范式。如果人在洋葱面前,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愿望,比如,“想知道是否可以食用”,“味道如何”,“如何加工味道更好”……有了这些想法以后,人对洋葱采取了主动的行动,比如剥开一瓣尝一尝,发现是什么味道……这时,人在洋葱面前,不仅有了目的性,而且有了能动性,这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能动认识的研究范式。你知道,洋葱是可以生吃的。现在把它洗净,你剥开几瓣尝一尝。在剥和尝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周:剥洋葱的时候,我闻到了刺鼻的味道,有点冲,有点呛,多剥几瓣,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吃一口洋葱,我发现洋葱的口感有微微的辛辣,淡淡的清甜。陈:我也来试一试。吃过后,我认为你的说法不对,我觉得洋葱的口感是苦的。周:不对不对!应该是清甜的。难道你的味觉有问题?难道这一个洋葱有两种口味?陈:我的味觉应该没有问题,洋葱的口味本身我们也可以认为没有这么大的差异。周:那是怎么一回事?陈:这里就有一个理解和表达的问题。显然,口味既然是同一的,结论就应该一致,表达口感的词语也最好一致,这才方便我们一起交流和讨论洋葱的口感。现在,我和你是两个同时研究洋葱研究者,对洋葱口感研究的结果,我用了“苦”,你用了“甜”,我们有了不一致,这时,我们就需要交流和分享,需要协商和讨论。讨论什么呢?要讨论对于这种口感,到底用什么词来表达更好,以及生洋葱给人的口感是什么。这种讨论除了协商,还有妥协让步,以求得一致。比如,我们两位协商的结果,是把生洋葱的口感用“清甜”来定名更好,我们就可以说,生洋葱的口感是“清甜”的。我们的认识如果被更多的人接受、认可和运用。这时,“生洋葱有一种清甜的口感”就变成了知识,研究就得到了这种知识。周:你的意思,这里的研究还有一种协商和妥协?陈:是的,很多研究成果都与研究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协商、让步和约定相关。研究共同体在研究中运用对话、协商的方式做研究,这可以说又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研究范式。周: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陈:这只是根据你的要求,拿出的一个应急和简单的方法。你说自己明白了,那你再看一看陈向明老师关于质的研究的见解,从范式的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周:陈向明老师认为“‘质的研究’这个名称可以与‘量的研究’相对应”,她比较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不同。从范式的角度,是不是可以说,质的研究是一种范式,量的研究是另外一种范式?在质的研究范式中,一个基本看法或者价值观念是“本质和现象”实为一体;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其基本的研究方法“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是针对现象本身再现现象本身的‘质’”。这样的观念体系和方法体系就成了“质的研究”范式的基本内核?陈:很好。我再说一说我从陈向明老师的表述中体会到的另外的东西。一种情形是,如果定位于要揭示对象的“本质”,研究者追求的就是关于“本质”的结果,着眼点在结果,就可能对研究的过程和现象关注少一些。我们能不能说这可能成为一种更关注结果的研究范式?另外一种情形是,当研究者认为,现象就是本质,研究的过程是对本质的直观,研究的目的和结果是“在变动不居的意识流中去把握事物稳定的,常住不变的状态”时,研究者将更加关注研究的情境和过程,这能不能成为一种关注过程的研究范式?周:这很有道理。你这样理解,对我们参与教育科研有什么启示呢?陈:我个人的经验,是结果范式还是过程范式,不仅仅涉及教育科研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而且也涉及我们如何选择人生的态度和方法问题。我们先从旅游的例子入手。不知道你最近是否有过旅游的经历,能不能说一说你旅游后最深刻的感受?周:我的感受是,旅游是跟着导游马不停蹄地走,就是累。也可以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这还不是最近这一次旅游的感受,很多次旅游回来,大家交流,都有这样的体会。陈:乘兴而去,是我们怀着一个美好的目标和愿望而去。败兴而归,是到那里看过了,发现和自己的期望距离实在太大,美好的目标和愿望落空了,这时,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奔着一个最终的目标去旅游,这是否可以说是一种旅游的结果范式?周:可以这样认为。那过程范式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陈:“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我想,不是为了最终的目标,而是在路上,在过程中用“慢慢走,欣赏啊”的方式和态度去感悟、发现、体验路途和过程中的美,这可能就是一种过程范式。周:这只是旅游过程中的结果范式和过程范式。但你刚才特别强调的是目标范式和过程范式涉及人生的态度和方式。陈:如果我们把人生也当成一次旅游,想一想,从结果和目标上看,人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周:你的意思是死亡和虚无?陈:是啊,这就像我们剥洋葱,剥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人生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死亡和虚无。这就是说,定位于一个结果的人生,最终只能得到一个最必然的结果,死亡!这样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奔着结果而去的人生是多么荒谬,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周:从结果上看,的确是这样。但如果人生的过程范式就是指人生要及时享乐,我就不能同意和接受这种范式。陈:我可不赞成及时行乐的人生选择。行乐本身就要指向一定的对象,一定的目标,这种指向一定对象和目标的生活方式说到底还是一种结果或者说目标范式,只不过把终极的目标换成一个一个过程中的目标了。这个过程中,只要快乐实现了,目标被消耗掉了,人生同样产生会无聊和虚无的感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还是在所难免。我想,人生的过程范式是朱光潜先生所欣赏的“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也就是关注过程,关注创造,过一种艺术化的人生。这样的人生,过程很丰富,很充实,留下了故事,留下了回忆。即使从想要获得好的结果来看,人生的结果在过程中,高质量的过程可能带来高质量的结果。也就是说,关注过程的人生可能得到更好、更理想的人生结果。周:陈老师,关于人生的问题,我想是不是太玄了。我们还是讨论当前的教育科研问题吧。陈:我个人认为,没有对人生的认真思考和一定程度上的透彻领悟,自己人生的意义问题没有经过严肃而认真的思考,做什么事情都可能迷失方向,都可能南辕北辙。所以,我建议,首先需要对人生问题认真思考,要认真对待。好,现在我们把话题收回来。你能不能想一想,我们对结果范式和过程范式的理解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什么启示?周:比较两种范式,我想,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而言,可能采用过程范式更为实际和有价值。首先,从结果上,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很难在理论上有大的突破和创新;教育是慢的艺术,因此也很难通过一次科研或一个课题研究就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现状,这样,关注结果也往往使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在最终的结果上为创新而创新,在过程中的技术和水平又没有保障,最后的结果要么生搬硬造,要么弄虚作假,结果也就成了假的东西。科研也就成了虚假的科研。其次,过程范式实际上是让我们改变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生活,改变生活过程,享受创造性、超越性的工作过程,以高质量的教育过程享受高质量的教育生活。陈:那你看一看,目前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主要表现是结果范式还是过程范式?周:结果范式更多一些。这可以从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从目标追求看,很多学校组织教育科研,很多老师搞科研,定位就在于发表论文,出专著,最后要得什么什么奖,大家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真正把改变教育教学实践,改变过程的定位放在首位的并不多。第二,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很多东西是“虚”的,并没有具体实践和研究的行动,恰恰是过程上“空”了。结果是等到要结题了,才匆匆忙忙找几个人来写材料,所以,才有“开题会叫做启动会,结题会叫做追悼会”的说法。第三,最后的结果是没有效果。因为没有效果,老师们越来越反感,这也就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陈:我最近做了一次调查,主要是针对老师们参与研修活动的。其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的题目“你觉得最没有效果的研修方式依次是什么”,请老师们填写。有三十位老师对此作答,我发现,把“科研”排在第一的有七位,排在第二的有三位。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的老师认为现有的教育科研方式没有效果。老师们说,他们反对“不注重过程,只管收集资料的科研”、“空谈理论,不结合实际的科研”。周:这就是学校教育科研在一线教师身边的现状。陈老师,你说一说,该怎么办呢?陈:在库恩的“范式”理论体系中,还有一个“范式转换”的概念。在库恩看来,“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周:什么是“范式转换”呢?陈:假如我们把包括科学观念、研究方式和工具手段的某一范式比作一件衣服,把运用这种范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群体比作这件穿衣服的人。那范式转换就可以说是一件衣服不合身了,需要重新换另外的一件衣服。换衣服的过程就是范式转换。周:生活中,什么时候换衣服我知道。教育科研中,范式转换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呢?陈:换衣服是因为衣服不合身了,范式转换则是因为现有范式不适合研究实践了。我想,这里的不合适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首先是不适合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者群体具有不同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我认为,对于研究者的不同研究实际,需要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其次,是现有范式的理论和方法不能应对和回答实践中新的问题与现象了,这时需要一种新的范式来回答和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出现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与现有范式的理论和方法的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研究者的喜爱和“选票”,大家选择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使新的理论和方法发展成为了新的研究范式。这就相当于一款新衣服出现了,大家更喜欢,于是放弃了旧衣服,选择了新衣服。周:就你的看法,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就需要这样的“范式转换”?陈:我个人的看法就是这样。首先是有些方法不适合中小学教师。比如,为了发现和比较效果,过去的教育科研方法十分强调数量化,这就涉及样本、控制、测量、统计、分析诸多问题。实践中我们发现,用思辩的方法对复杂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再精确地、完整地找出这些众多的变量,最后对这些变量进行相应的控制来进行实验,对一线教师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味道。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一般就教一个班、两个班,你很难让他一个班做实验班,另外一个班做对比班,在有了好的想法和思路以后,他总要尽可能调动相关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他很难撇开其他相关因素,搞单因素的实验研究。其次,是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这些认识和发现为教育科研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教育科研范式转换有了可能。这里略举一些观点和看法。狄尔泰说:“自然需要说明,而人则必须理解。”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主体相联系,它的一些对象是观察不到的,不服从量化分析,因此,没有绝对的客观性与精确性。“教育行为只能在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教育科学并不只是一种描述事实的科学,而是一种分析目的和手段的科学。我们应该抛弃过去那种认为教育学理论是自然科学的认识的错觉和批评,教育学应该是获得教育行为的客观认识的教育科学,规范教育行为和价值趋向的教育哲学,只为实践不为科学的指导合目的教育行为的实践教育学的总和。”在这里,“不只是一种描述事实的科学”意味着教育科学不只是解决“是什么”的认识问题,而主要是解决“分析目的和手段”的“怎么做”的实践问题。(此处删掉600字)我想,这些批判与思考将不断推动和促进研究范式的改变,认识、理解这些批判和思考,有利于增加教育科研范式转变的自觉性.。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过去有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身份分离,教师没有研究的任务,也没有意识到研究的责任,研究是专家的事,研究的方法也只有专家的方法。现在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要参与研究了,但一线教师的研究范式还并没有真正确立,只好借用专家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一线教师在研究中也有创新,但在专家的学术优势和话语霸权面前,这些方法还没有赢得被广泛承认和独立发展的地位。因此可以说,现在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穿的衣服很多是做研究的专家所穿的“衣服”,或者是专家给的“衣服”。由于缺乏量体裁衣的过程,很多一线教师穿着专家的“衣服”很不合身。就其结果看,由于不合身,穿着不舒服,很多老师已经对这件“衣服”抱怨和抵触,他们需要新的“衣服”,需要自己的“衣服”。周:换什么“衣服”呢?陈:教育研究本身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者的状况和可能都是教育科研范式转换的依据和前提。从我们刚才的讨论,从过程和结果看,我个人认为,从结果范式到过程范式可能是一条思路。从“现象和本质”的分析入手,陈向明提倡了“质的研究”。应该说,与“量的研究”范式比较,“质的研究”范式更适合教育的实际和教师的实际。对于“质的研究”,陈向明这样定义:“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从认识论的角度,贺武华、廖明岚也从本质主义知识观批判入手,有教育科学研究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的意见。在这里,“生活认识论”又是一种不同于“科学认识论”的研究范式。(此处删掉1230字)周:你能不能给出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意见和方法呢?陈:那我岂不是在把自己的衣服给你穿?不过,你放心,在后面的交流中,我将用自己的实践来讨论,它或许可以为你思考如何进行教育科研的具体实践有所帮助。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方法没有一个绝对好的标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问题,比如我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是否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达到目的问题。量的研究也好,质的研究也好,生活认识论也好,科学认识论也好,它们也并不是一定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彼此是可以有效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教育科研实际的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范式并存”、“范式竞争”,而不只是“范式转换”。本文作者陈大伟,系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大学教授。
田学军指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全面系统地规划和部署了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田学军说,教育科研战线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一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把《意见》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他强调,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教育科研治理体系;要创新科研范式方法,进一步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要提升质量水平,更好服务教育改革发展;要强化使命担当,着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田学军表示,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治理体系。另外,还要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树立全国教育科研“一盘棋”思想,其主要抓手是四个平台的搭建,即全国教育数据信息平台、全国教育调研平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国外教育信息综合平台,构建上下联动、纵横贯通、内外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评价是指挥棒,要改革教育科研的评价。”田学军强调,教育科研机构要根据不同研究类型,科学设置分类评价标准,注重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顽瘴痼疾,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释放创新活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保师作了年度工作报告,就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做好2020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崔保师从理论研究质量、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科研保障水平与激发科研活力等五个方面指出了在推进教育科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从深化实践指导、推动协同发展、促进帮扶创新、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2020年的工作思路。“面向未来,脑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的边界日益模糊,学科交叉融合带来重大的教育理论创新。”崔保师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设立了教育信息学的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对推动科研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崔保师表示,要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动力,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尊重、信任、关心、支持教育科研人员,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代表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教育科研院所和规划办,部分高校和地方教育局,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等140余人参会。
——龙泉特校隆重召开2020年教科研大会中华志愿者网讯(刘华兰)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第二轮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搭建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平台,营造教育科研氛围,2021年1月21日龙泉特校召开了2020年教育科研大会。区教科院罗登远书记,区教科院教师教育研究部李明隆部长、黄诚副部长,区教育局基教科分管特殊教育工作的严俊女士莅临指导,龙泉特校全校教师参与会议。会议伊始,龙泉特校校长付勇致开幕词,对莅临指导的领导们表示欢迎。他指出:2020年,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取得系列成果;未来,学校将砥砺前行,让每一个孩子发出自己的生命之光。付勇校长致辞微课题的星星之火,点亮教育梦想。李廷全老师分享题为《微课题成就大梦想》的微课题研究经验,从成果解决的问题、成果产生的过程、成果的主要内容、问题解决的效果四方面,畅谈自己以微课题点亮教育梦想的心得。李廷全老师作微课题分享“科学有序,切实提质”,教科室主任邓茜从延期开学期间“别样的教育科研生态”、线下教学期间“常态的教育科研求质”、“学生有成长,教师有获得,学校有发展” 等方面对龙泉特校2020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以“面向未来:科学、踏实、求质”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教科室主任邓茜作年度科研工作总结汇报努力奠定了收获的喜悦,颁奖环节颁发了各级讲座、论文、赛课等奖项105人次。2020年,学校被评为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市级重点课题《以教师团队专业化促进特殊需要学生IEP的制定和实施的研究》再次荣获成都市教育科研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一等奖;区资源中心被评为成都市首批示范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颁奖环节为激励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罗登远书记对学校科研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学校教育科研机制,二是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三是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李明隆部长作题为《教育科研的四个观点和十个意识》专题培训。李部长指出,教育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育人的行动,特教教师要树立专业自信,根据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科研;建立选题评估、学生问题、文献借鉴、建立指标等十个科研意识。教科院罗登远作工作指导李明隆部长作科研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