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更新一系列研究生相关规定办砸了

教育部更新一系列研究生相关规定

9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研究生学位和教育质量管理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其中有多项内容都与准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们息息相关。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针对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意见》要求:一. 学位授予单位要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模式和规模,强化培养条件、创新保障方式,确保课程教学、科研指导和实践实训水平。二. 学位授予单位要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强化制度建设与落实,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位授权点建设、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尽责担当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三. 学位授予单位要明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责部门,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位授权点数量等,配齐建强思政工作和管理服务队伍,合理确定岗位与职责,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强化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二级培养单位设置研究生教育管理专职岗位,协助二级培养单位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具体承担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质量管理和研究生培养相关档案管理工作。四. 学位授予单位要强化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建立各环节责任清单,加强执行检查。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关键环节管理。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和专项检查,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进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立查立改。针对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意见》强调:一. 招生单位在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招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严慎细实做好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二. 招生单位要对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进一步完善自命题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对自命题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管,切实加强对自命题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坚决防止出现命题制卷错误和失泄密情况。试卷评阅严格执行考生个人信息密封、多人分题评阅、评卷场所集中封闭管理等要求,确保客观准确。三. 招生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复试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复试规范管理,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要交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要规范调剂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除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专项计划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四. 招生单位要提前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招生章程、招生政策规定、招生专业目录、分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等信息。所有拟录取名单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公示,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针对学位论文和学业授予《意见》规定:一. 学位授予单位要进一步细分压实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要客观公正评价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切实承担学术评价、学风监督责任,杜绝人情干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对申请人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论文评阅情况、答辩组织及其结果等进行认真审议,承担学术监督和学位评定责任。论文重复率检测等仅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辅助手段,不得以重复率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二. 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真实体现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符合相应学科领域的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要求。对以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创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位论文,细分写作规范,建立严格评审机制。三. 严格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细化规范答辩流程,提高问答质量,力戒答辩流于形式。除依法律法规需要保密外,学位论文均要严格实行公开答辩,妥善安排旁听,答辩人员、时间、地点、程序安排及答辩委员会组成等信息要在学位授予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评定工作,违者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四.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原始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制度,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确保涉及研究生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学术研究、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重要记录的档案留存全面及时、真实完整。针对教师质量管控《意见》提出:一. 导师应根据学科或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和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制订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学生分流退出建议。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二. 学位授予单位建立科学公正的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把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选聘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编发导师指导手册,明确导师职责和工作规范,加强研究生导师岗位动态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兼职导师。建立导师团队集体指导、集体把关的责任机制。三. 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各学位授予单位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导师实行常态化分类培训,切实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和严格学术管理的能力。首次上岗的导师实行全面培训,连续上岗的导师实行定期培训,确保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在指导环节中落地见效。四. 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招生指标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针对学术不端《意见》规定:一. 严格执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 学位授予单位要切实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相关要求,完善导师和研究生申辩申诉处理机制与规则,畅通救济渠道,维护正当权益。当事人对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提起申诉。当事人对经申诉复查后所作决定仍持异议的,可以向省级学位委员会申请复核。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9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官网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7_491838.html《意见》针对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出了10条举措。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 严格政治要求,明确导师权责。把政治要求放在首位,厘清岗位内涵,强调博士生导师是因博士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不是职称体系中的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要与职称评聘体系分离,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针对部分博士生导师 “不想管”“不敢管”的问题,一方面明确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另一方面,要求切实保障同时严格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权利,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二. 健全选聘制度,加强岗位培训。针对目前个别培养单位博士生导师选聘制度不够严格,或简单以科研经费等确定导师资格的做法,要求培养单位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严格履行选聘程序。针对部分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导师培训不足的问题,提出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培训体系,推动博士生导师全面及时了解教育政策,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指导能力。三.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强调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对博士生导师的综合考核和全面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重视博士生导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成功经验,重视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四. 突出动态调整,完善变更退出程序。一方面,推动培养单位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充分尊重双方意愿确定导学关系,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另一方面,对于不适合继续指导博士生的导师,要求及时退出导师岗位,并妥善做好涉及博士生的后续培养工作。五. 规范岗位设置,完善监督机制。一方面,针对当前部分培养单位在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博士生导师规模的情况,要求培养单位科学确定导师岗位设置规模;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导师带博士生数量过多的情况,要求培养单位合理确定导师指导博士生的限额,确保导师精力投入和培养质量。2021考研 · 你准备好了吗?9月27日22:00,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报名结束。预报名是为了防止因正式报名时服务器过忙影响考生报名而产生的。同时由于很多考生缺乏报考经验,预报名会让应届毕业生在正式报名前熟悉报名系统,如果信息有误,可以在正式报名期间修改,如信息确定,在正式报名时可不修改。预报名成功后,报名数据有效,考生无需在正式报名阶段再次报名。10月10日至10月31日,为2021年考研正式报名时间。期间,考生可登录研招网官方网站填写信息报名考试。官网链接:https://yz.chsi.com.cn/yzwb/2021考研日程表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小编咨询,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不能过也

教育部接连发文!研究生教育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时光流转7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优异的成果: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00万,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发展的今天,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文件政策,高校作为政策执行者也是大动作频繁,让人感觉“风雨欲来”。明确导师的权责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针对此前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教育部认为该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决定充分采纳。教育部表示,研究生导师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在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学位论文答辩前,严格审核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培养单位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增强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但在进一步扩大导师权益的同时,教育部也对导师的权益范围进行了限制。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切实履行选聘程序,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选聘质量。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考评结果将作为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和招生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得放纵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按实际贡献排序署名。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此外,健全导师变更制度,明确导师变更程序,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重点发展专硕事业教育部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在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时,申请条件可降低20%。已获得学位授权自主审核资格的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增列学位授权点,不参加本次新增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争取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实行导师动态调整机制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上的各项举动,或许更能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决心。天津大学从2014年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全面实行博士生入学“申请-审核制”,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打破导师终身制,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转变,并率先提出导师岗位与职称“脱钩”,对师德失范人员实行一票否决,严禁上岗。而华南理工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探索导师资格与招生资格的分离,尝试开展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该工作已连续开展9年,在调动研究生导师培养积极性和提升导师培养质量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深圳大学自2014年全面实行导师资格遴选(确认)与招生条件审核相分离的制度以来,深圳大学每年博导的招生条件审核通过率为75%-80%,硕导的招生条件审核通过率一般为70%-75%,基本达到了以适度竞争激活导师队伍活力的制度效能,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取得了显著提升。分流机制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对导师提出更严格要求的同时,天津大学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加强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培养关键环节,以及学术规范、学习年限等方面,明确质量标准,开展考核评价,实施分流选择。这一举措旨在严格培养质量标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及时调整和选择发展方向的空间,避免临近毕业退出导致学生时间成本的损失,以及学校和导师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期间,共有超过30所高校公布了研究生退学名单,涉及学生数量超过1300人,其中还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是清退的主要原因。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超过全日制博士 (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的学籍管理作出分类处理。江苏大学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4月研究生学籍清退名单的通知》,决定对李**等35名研究生清退学籍并做退学处理。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大学已对该校至少60名硕博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吉林大学陆续至少有15个学院发布《关于给予部分超期研究生按退学处理的公告》,对所属学院的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这次清理所涉研究生数量规模不小。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这次学籍清理至少涉及93名研究生。被清退显然不是学校和学生愿意看到的结果,该举措虽然残酷,却是有效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分流机制。质量始终是研究生培养的唯一落脚点,“严进严出”应是高校管理的常态,这既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严谨治学的应行之义。排查近5年硕博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质量的严抓,不仅体现在清退分流上,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更能体现我国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和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对该校近五年硕博学位论文正式进行全面排查,并复核近五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扩大推免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纵观近年高校发布的招生章程,能明显发现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调整的公告,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在中国人民大学之前,已有不少大学陆续压缩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如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则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专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决定了专硕针对在职人员招生更妥帖,也更合适。有专家表示,“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的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来自青塔,特此鸣谢!如有侵权

母与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硕考研招生15人,考研公共课怎么复习?

045101教育管理(专业学位)00 无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2学校管理学复试科目:⑤F066教育政策与法规⑥中国教育管理史加试科目:⑦外国教育管理史招生人数5关于公共课全程班各阶段课程:基础强化阶段,包含复习规划课、复试早知道、考研经验分享、英语词汇9讲、语法长难句7讲、阅读理解9讲、完型翻译写作新题型7讲、高数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讲、政治导学课、政治系统精讲课;梳理总结阶段,本阶段以自我复习为主,可以二刷三刷基础强化课;冲刺阶段,政治冲刺课、政治形势与政策课、英语冲刺课、数学冲刺与答题技巧课;预测阶段,政治押题预测课、英语作文专项课;复试阶段,复试指导课、英语口语指导课。 还有考研问题可以留言。

不顺天子

全国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启动

10月24日,全国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启动暨劳动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教育部教材局田慧生局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麻宝斌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丽红、党委常委燕晓飞等出席会议。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项目导师与全体研究生参加会议。 教育部教材局田慧生局长在讲话中肯定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近几年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落实要在大中小学贯通一致,形成依次递进的劳动教育体系上下功夫;要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上下功夫;要在德智体美劳融合,形成“五育并举”的全方位育人格局上下功夫。他期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依靠深厚的劳动科学积淀和广泛的群团组织基础,扎实办好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项目,也表示教育部教材局会继续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在劳动教育领域有新创见、大作为。 刘向兵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对现在的职工群体、对大中小学生这一未来的职工群体都能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作为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高校,贯通教育领域和工会领域,在加强劳动教育中责无旁贷、使命光荣。近年来,学校围绕劳动教育展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项目的启动是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承担工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使命的重要行动,是学校加强劳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尝试和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他表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争取将本项目办出特色、办出成绩,探索出一个可供推广的劳动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麻宝斌教授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积极探索在公共管理专业硕士项目下开展“劳动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培养表示由衷的赞赏。他建议,在劳动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当立足现实需要,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加强统筹指导作用培养专业人才,未来面向全国总工会、各级工会组织、教育管理部门、全国大中小学和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及各类媒体等组织,输出从事劳动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 劳动教育中心主任李珂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劳动教育导师团队、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劳动教育学术平台、案例教学和研发以及实践育人培养机制六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项目的实施情况。党印副教授代表项目导师团队发言,王春亮作为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代表发言。 启动仪式上,参会领导为首届“劳动教育管理”全体研究生赠送了劳动教育专著。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李杰)

杰西卡

研究生就是硕士?学历等于学位?不不不,你可能对它们有些误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的从精英化向普及化转变,所以学历学位等一些名词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乐于津津乐道的一些话题。但在日常生活中,小编也发现,其实对于这些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名词,大家了解的并不算特别准确,比较典型的就比如研究生和硕士、学历学位等等。所以今天小编,也借此机会写一篇关于这些专业名词的文章,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这些名词。第一组名词就是学历和学位的区别,学历简单来说就是学习的经历,指的是学习的阶段或者说是接受教育的阶段,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等等,是不分专业的。但学位是指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等级,它不是一个学习的阶段,而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授予学位,是分专业的。就比如你完成了本科阶段的教育,可能会授予你一个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学士学位。获得学位是要求一定成绩的,但是学历只要是你经过了这个过程都有学历。第二组名词是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实际上,由于过去的研究生比较少,所以大家所接触到的研究生一般都是硕士研究生,所以很多人就把硕士研究生和研究生划等号,认为研究生就是指的硕士,或者是以为研究生是硕士下面的一个学历。但是研究生并不等于硕士,因为它们一个是学历,一个是学位。研究生和本科、大专、高中一样,是一个学历,是一段学习经历,它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一般情况下,读了硕士研究生才读博士研究生。博士、硕士指的是学位,去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阶段就叫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你的成绩达标了,能够获得博士学位了,你就可以被称为是博士了。所以最高的学历实际上是研究生,最高的学位是博士。另外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博士后是,最高学历或者是最高学位,实际上,博士后并不是学历或者是学位,它只是一个博士的工作、学习经历,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高校官方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沈括

陕西省高校安排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

记者2月8日从省教育厅获悉,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高校坚决落实中央及省上部署,按照“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及时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据悉,结合学校实际,各校充分利用线上途径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建立“线上直播点播平台”,将“思源课堂”迁移至公有云,实施课堂教学与网上课堂同课表,提供同步直播、课后点播功能,确保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可以同步跟进,不因疫情而耽误一门课、一堂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要求研究生导师与所指导的每位研究生每天至少联系一次,学校立即开通了研究生在线学习平台,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自建课程。陕西师范大学进一步改进学位申请的流程和方式,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资格审查采用线上审核的方式进行,论文盲审继续采用线上送审的方式。长安大学要求导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通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及论文的远程指导,将各培养环节要求及时线上通知到每一位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学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前落实好教学计划任务,做好教学工作调整预案,确保研究生培养各环节不缺失、不误时,鼓励导师采用视频会议等形式定期召开课题组会,保持师生联络不断线,学术研讨不断线。西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建立“研究生党员志愿线上服务队”,做好假期学生的沟通联络和思想教育。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积极开展不良情绪干预,对在疫区的学生给予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要求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保持密切联系,关心关注学生健康状况,特别是针对疫区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对寒假留校研究生进行安全教育,科学合理安排留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陕西科技大学要求全体导师及时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与身心健康,进一步做好疫情的联防联控。(记者 张彦刚)

阿拉伯

教育部发布通知,研究生的“福利”来了,学生毕业变得更容易

现在很多学生对于学历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基于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学历要求上都会明确写出本科以上,还有的甚至需要研究生学历。可以说学历越高,含金量就越高,越容易在竞争积累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不少同学为了考研,把同届毕业的同学送出校门,自己又回头开始了学海漫漫长作舟的旅程。不管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研究生政策的变化也是时刻牵动着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心,只要一有动向,就会引来一波讨论。尽管考研之旅并不是十分容易,但是还是有一大部分选择在毕业之后考研,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选择了考研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还会选择考研呢?那是因为研究生作分为硕士和博士两种,具有较高的学历,而且在研究生类型上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因为现在对于学生学历考试要求较高,基本上都是严进严出,自从非全日制研究生名额开放,很多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员均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这无疑让竞争压力又多了几分。不仅如此对于研究生需要考核的论文以及答辩的要求也随着压力的增大而提升。不少考研的同学表示,现在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并不能作为研究生论文考核的标准,而是更加竹中课题的深入研究,以及关于整合实践经验做出来的报告型论文。能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都会踏入高等院校,一些科技研究所和党校也可以成为研究生学习的起点之地。可以说,考上了研究生就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打下了保证。而教育部针对考研发布了新的政策通知,研究生考试还要经历哪些变化?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拭目以待。教育部发布新通知,研究生也将迎来新的“转机”在考研路上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部为了缓解研究生毕业率低,为了防止部分同学担心考研难考就放弃的现象,特调整了考研标准,而学生毕业也变得更容易了,可以说研究生的“福利”来了。首先就是在研究生学术论文上的转机,以前是完全凭借论文的质量以及发布期刊的学术地位而定。过于看重论文质量只能让很多同学一次次查重、修改、报错。而现在教育部要求注重深入研究课题,让研究生回到课题研究并结合可操作的实例进行透彻地分析。其次就是在考试中重点强调综合能力的表现,不以期刊论文为唯一目的要求学生完成论文。而是从专业角度,分析学生们整个身心素质以及能力高低,这就意味着,以后的研究生都是高素质,精进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总体说考研变得更加全面,不会紧盯一篇论文,也更加增加了考生综合实力的比拼,不管怎样该学的就要学,要研究的就要回归到研究中去。这就需要在考研,以及学习过程中,注意更多细节,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师生之间的相处因为考研过程中,都是一师多生的情况,每个老师带大概十几个考生。这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多找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及时和老师沟通,毕竟老师经验丰富,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可以在学习中收获不少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干货。*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面对严峻的老师以及繁重的考试学习内容,不少准备考试的同学都会出现心情烦躁,疲惫不堪,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实际上研究生考试不仅仅是体现在成绩上,更多的也是心理素质打拼。学生们在备考以及学习过程中做好规划,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加强时间管理,劳逸结合就能高效且轻松地完成考研之旅,成功上岸。比如利用番茄时间法,让自己精力充沛。*做好课堂笔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考研过程中,学习方法很重要,因为老师的时间有限,所以一些考试的重点难点都会在课堂上逐一解答,学生们应该主动地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记好考试重点,自己复习,并且随时跟老师沟通。而且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些学霸的笔记就能加深学习兴趣,也并不是学霸学习的方式就适合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内容,找到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列好计划,提高学习兴趣。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很重要,可以这样书写对于研究生来说,写一篇学术论文也很重要,论文在考研要求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所以学生们要重视论文选题,论文排版,论文答辩等问题,这些就需要日常积累,和经验总结。*学生平时要认真听课,努力钻研对于自己涉及的论文课题,平时在课堂上就要集中精力去听课,记录重点,并且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素材的整理,以及论文分论点的设计。努力钻研课题中出现的关键信息,多多整理课堂上老师讲的实践案例,课题深入剖析等内容,不断向深层次挖掘论文的关键点,并且用实例来加以佐证。*多跟导师沟通,寻求帮助论文并不一定一次就能过,而是需要有耐心认真打磨和修改。不要担心和老师沟通不顺畅,只要有不懂,自己单独琢磨也没有答案,就要抓紧时间询问老师,和老师沟通哪个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换成更有说服力的例子,不断和老师进行良性沟通,把握论文大方向的同时,让自己的论文更加专业可信。总结:考研是一个很磨练人心性的过程,并不是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在未来还是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说话的。如果考上了就要利用好自己的研究生身份,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如果没考上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考研,这样可以让时间充分利用,过得更加充实。今日话题:您为了考研,曾经做了哪些努力?你觉得哪些考研要求才是造成压力的因素?

莫妮卡

四川农业大学全力打造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

四川农业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提升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推进落实教育部“十大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知农爱农的创新型人才。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厚植“三农”情怀坚持党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校党委统一领导、研工部统筹协调、院所党委全面负责、导师具体负责的“四位一体”机制。出台加强思政工作、思政课建设等制度,抓好研究生和导师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川农大精神”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创新研究生党支部设置,硕士生按学科、年级或科研团队设置支部,博士生编入教工党支部管理。选聘优秀党员导师担任班主任或党支部书记,教师兼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占比85%。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元素和江姐、王右木等英烈校友红色资源融入研究生教育,培育爱国爱农、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造实践育人体系,组织研究生入驻科创农庄、博士工作站等,近5年研究生参与科技扶贫、成果转化项目100余个、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2000余次,学校2次入选教育部精准脱贫典型案例。二、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布局坚持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把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龙头工程,统筹高峰、高原和特色学科建设。面向现代种业、智慧农业、营养健康等需求加强学科交叉,推进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构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植物动物为特色、理工经管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近2年,中央财政专项、省“双一流”专项和校本级《学科建设双支计划》《专业建设支持计划》共投入近3.5亿元,突出扶需扶特扶优,保障学科高质量建设。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自评通过专家论证,4个学科跻身ESI前1%,入围学科数居在川高校第三、省属高校第一,5个学科入选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农学、兽医学分别进入世界前50强和100强。三、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创新培养模式着重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不同目标定位,健全课程育人体系、过程管理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教”与“科”紧密融合,科研参与率达100%,对科技创新贡献率超70%,20余名研究生在Science、Cell、Nature Genetic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学校近3年连续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奖,研究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教”与“产”有效协同,建成60个博士工作站、校外基地280余个,参与全省10余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形成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多元投入、合作共赢的育人模式,《畜牧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之一,近10年累计派出研究生700余人,选派地包括哈佛、剑桥等世界顶尖大学,规模居西部高校前列。四、以保障体系为基石,提高人才质量持续提升招生就业质量,一方面严把“进口”关,规范学校自命题和复试环节,着力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畅通“出口”关,抓紧抓实就业作工作,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70%以上博士到科研院所、高校工作,50%以上硕士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涌现出获李克强总理接见的金柳、全国大学生创业百强的彭洁等优秀研究生创新创业典型。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质量,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现有《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原理和技术》等重点建设课程19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修订研究生导师管理系列制度,规范导师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目前拥有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在内的研究生导师1132人,其中80.7%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占66.9%。【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夜郎

教育部动真格了,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招生考试及管理培养工作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在世界大舞台上立足,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也不例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以及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都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反而却呈现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进入工作岗位大学学的知识什么都不会,还要前辈手把手的教,特别是一些高校出来的研究生,踏入社会之后呈现出一种是“量”多,而“质”偏低,特点是科研能力不强,只会循规蹈矩的做事,没有创新能力,学的专业与市场脱节等。并且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考试乱象密集曝光,像一些自命题高校的试卷题目泄露、试题与考试大纲的偏差,以及去复试要先和导师联系送礼之类的,不提前联系导师,就会被一些有关系、走后门的学生顶替掉你的名额,不管你笔试成绩在好,更甚至,前段时间某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学术论文抄袭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极大了影响了人们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质疑,以及好感认同度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了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招生考试与管理培养工作。在考生复试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复试现场小组成员独立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择优录取。在研究生培养期间教育部指出:要狠抓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过程,对一些学术不端、学术论文作假行为“零容忍”。一些网友表示:教育部加强研究生管理培养工作,真正的研究生人才是不会惧怕这些条条框框的,只有一些水货研究生害怕。而且现在不光研究生,本科教育也比以前严格了,不是60分万岁的时代了,更有网友表示:这不是苦日子,这是好日子,要不然读书干什么,啥都不学,浪费知识、浪费时间,要这样还读什么研究生?客观来说,教育部狠抓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是件好事,极大的促进了招收研究生的公平性,让真正有梦想想为学术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学生提供了优质平台,同时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研究生教育生态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量优质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同

用心教育学考研 | 全日制研究生调剂到非全日制,该何去何从?

很多同学在调剂时除了面临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之外,还可能面临着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选择。如果最后只能调剂到非全日制,要不要放弃调剂,然后去二战?今天用心团队就好好给大家掰扯一下非全日制的事情!虽然不能真正帮同学们做决定,但是希望能提供一些思路给你们呀!一、“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两者在学历上没有区别,都是硕士学历。区别在于,“全日制”为脱产学习,周一到周五上课,人事档案需要归到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做兼职,但是以学业为主,没有正式编制内的工作,即使有编制工作,也要辞职读研。“非全日制”大部分为周六日或寒暑假学习,具体时间看学校安排,可以不用辞职,可以有编制,工作日上班,周末到学校学习,比较辛苦,时间紧凑,人事档案不必归到学校。二、非全日制的社会认可度目前学校和社会都对非全日制有一定认识上的误差,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不十分刻意去划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在设立入职门槛的时候也没有特殊表明。同等法律地位与效力: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平等落户机会: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两会新速递: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向两会提交了《保障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合法权利,加快落实各类就业政策》的议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摸排各类招聘信息,规范招聘门槛的设置,并建立投诉渠道,从体制内的单位开始,彻底消除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非全的了解,认识到非全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会与全日制的同学学习同样的课程。而且,考试要求、教学质量、论文答辩及毕业要求方面都是同样标准,他们付出的努力并不会比全日制的同学少。所以,社会对于非全的认可度也已越来越高。三、调剂到非全去不去?主要的考虑因素如下:1、目标单位录取要求如果很明确自己毕业以后就直接要进入社会工作,那么你要先去了解一下,你的目标行业,或者能够细化到目标企业,查看最近几年该行业或企业是否有特殊要求,是否有不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情况。想要考事业单位的同学们更要注意,事业单位往往限制较多,因此学历是否有所要求,一定特别关注。如果近几年的招聘没有什么限制,那么,你可以考虑一下非全日制,当然要综合一下你的时间精力等各方面因素。2、读研目的如果你读研想要踏踏实实做学术,想要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那么可能考虑全日制会比较好,因为毕竟非全日制学习时长有限,所以在学术上很难有所成就。3、是否考博一般情况下,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是可以考博的,但是非全日制的读博难度是会大一些的。4、人脉、资源支持985、211院校通常来讲确实比普通院校的资源强、人脉广,当然这类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竞争激烈,非全日制的竞争相对较小。如果希望获得名校资源,可以考虑一下名校非全。但是,只是想规规矩矩的读书,那么全日制会更好一些。总之,考研本是一场选择性考试,但更是一场综合性考试。人生关键的路,只有几步。希望大家理性分析所处的现状,多搜集信息,进行综合选择,最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