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CSSCI中的这些半月刊,真香,还是真坑?挫针治獬

CSSCI中的这些半月刊,真香,还是真坑?

根据出版周期,可以将期刊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中的期刊数量为568种。由于原中共中央党校、原国家行政学院2018年合并重组为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从2019年开始,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并刊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因此,目前CSSCI期刊数量实际为567种。从出版周期来看,在567种CSSCI期刊中,双月刊最多,有314种,占比超过55%;月刊次之,有181种,占比接近32%;季刊有59种,占比亦超过10%;半月刊有12种;而旬刊仅有1种。本期推文将目光投向CSSCI期刊中的12种半月刊,向各位读者介绍这些期刊的基本信息。通常而言,期刊出版周期与年刊载文章数量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出版周期越短的期刊,每年刊载的文章数量越多。表格里这些半月刊年刊载文章的数量即明显高于同类期刊平均水平。对于个体特别是初入学术之门的研究生来讲,选择某些发文量较大的半月刊投稿,或许更容易被接收。然而,上述半月刊中的部分期刊,在坊间的“口碑”似乎不佳,或是因刊文量过大而被质疑论文“较水”,或是笼罩在“中介”代发、版面费高昂的阴云里。那么,这些半月刊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呢?1.《求是》的前身是《红旗》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是党中央机关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党政军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宣传思想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党员。尽管《求是》杂志的作者群体有较高的门槛,但根据杂志社信息,《求是》的投稿通道是面向广大读者开放的。《求是》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2.《红旗文稿》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由求是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8年,《红旗文稿》共刊载文献433篇(2019年数据暂缺)。《红旗文稿》现设有“文摘”“政治”“文化”“经济”“金沙滩”等栏目。《红旗文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hqwg,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hqwg@qstheory.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4037076/640373313.《学术前沿》定位于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关注在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长期存在、触及根本、关乎全局的议题,特别是中央关心、民众关注,极富现实针对性,亟待给出对策、抓紧解决的问题,并以精确严整的学术范式,对这些重大、紧要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在规律层面进行把握;由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学术前沿》共刊载文献554篇。《学术前沿》以"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的形式,每期对一个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阐析,此外,还设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成果发布”“调查研究”“公共治理”“中国战略”“政党政治”“学术大视野”“政治评论”等栏目。《学术前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rmxs.chinajournal.net.cn/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rmxs,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637454.《中国高等教育》创刊于1965年,当时刊名为《高教战线》,1982年复刊,1986年7月正式更为现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倡导“正视听、明学理”,关注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是高教领域理论探究和工作交流的高端平台;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共刊载文献581篇(含增刊)。《中国高等教育》现设有“高教纵横”“理论视野”“党建与思政”“域外视角”“专题研究”“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等栏目。《中国高等教育》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yb.cn/zggdjy,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gdjy@email.com.cn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2966585.《教育发展研究》创刊于1980年,当时刊名为《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5年更名为《上海高教研究》,1999年正式更为现名;主要报道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规划、教育体制、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等内容;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教育发展研究》共刊载文献431篇(含增刊)。《教育发展研究》现设有“决策参考”“摄影报道”“视点”“时评”“专题”“域外”等栏目。《教育发展研究》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jyfz@263.net编辑部联系电话:021-64186212/64034596/640383426.《图书情报工作》创刊于1956年,是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主要面向研究型图书情报机构,侧重于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与图书情报工作转型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主要报道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核心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情报工作》共刊载文献588篇。《图书情报工作》现设有“情报研究”“工作研究”“理论研究”“知识组织”“海外观察”“综述述评”“专题”等栏目。2020年重点选题可参见:http://www.lis.ac.cn/CN/column/column81.shtml《图书情报工作》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lis.ac.cn,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623933/82626611-66147.《图书馆学研究》创刊于1979年,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与信息管理与服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由吉林省图书馆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馆学研究》共刊载文献333篇。《图书馆学研究》现设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专业教育”“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咨询”“读者工作”“著作权”“国外图书馆”等栏目。《图书馆学研究》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lplib.com.cn/tsgxyj,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tsgxyj@163.com8.《中国出版》创刊于1978年,原名《出版工作》,内部发行。1987年1月起公开发行;1991年1月,改版并更为现名;定位为一本面向新闻出版行业,沟通管、产、学、研的机关刊物;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版》共刊载文献564篇。《中国出版》上半月侧重实用,下半月侧重理论。现设有“品书录”“学术园地”“版权之页”“学术经纬”“本期话题”“智媒时代”“业界动态”“焦点论坛”“出版史话”等栏目。《中国出版》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s://zgcb.chinaxwcb.com/site-3/,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zgcb@vip.sina.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7622012/876220139.《统计与决策》创刊于1985年,立足统计前沿理论,探究统计新方法,推介决策理论与方法,崇尚数量实证研究,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统计与决策》共刊载文献1073篇。《统计与决策》现设有“统计观察”“经济实证”“财经纵横““理论新探”“决策参考”“方法应用”“企业管理”等栏目。《统计与决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tjyjc.com/,通过系统或邮箱投稿均可。投稿邮箱:tjyjc@vip.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819590/8781209010.《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己任,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怎么样”和“科技进步怎么办”两大历史命题,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由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科技进步与对策》共刊载文献820篇。《科技进步与对策》现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评价与预见”“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kjjb.org,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27706611.《历史教学》创刊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之一,由历史教学社(天津)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历史教学》共刊载文献346篇。《历史教学》每月出版两期,其中:上半月刊为中学版,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等栏目。下半月刊为高校版,主要栏目有“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教学研究”“专稿”“中青年史学家访谈”“史苑新秀”等栏目。《历史教学》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historyteaching.cn,采用邮箱投稿,其中:上半月刊(中学版)邮箱:zhengwen0408@126.com下半月刊(高校版)邮箱:xsb07@126.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2-2333233012.《中国书法》创刊于1982年,坚持“书法至上、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荟萃历代书法精品、关注书法文化现状、推动当代书法学术与创作健康发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书法》共刊载文献1171篇。《中国书法》现设有“经典”“学术”“创作”“人物”及“书法广角”等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栏目。《中国书法》采用邮箱投稿,其中:古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za@163.com现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xd@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89765(古代)、010-64911178(现代)来源:发表记

孔有

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

2020年12月27日,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举办。本次论坛聚焦“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主题,共包括3场主旨报告、13场主题报告以及点评、研讨和会议总结环节。17位全国优秀学者通过腾讯会议形式共聚云端,做了深入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社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本次论坛,共话乡村教育百年议题。本次论坛系《探索与争鸣》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的第八场专题论坛。“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是《探索与争鸣》“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重要环节,依托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由青年学者策划组织,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以云端会议形式举行。第一届论坛共包含不同学科专业的十场分论坛,举办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论坛深入回顾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百年峥嵘历程,探讨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建设与实验的艰辛,向中国百年乡村教育发展之路上砥砺前行的思想先贤和伟大的实践者们致敬,史诗般呈现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变迁的厚重与辉煌。论坛还对当前乡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乡村教育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展开了积极的建设性反思,对未来乡村教育发展之路展开了有意义的展望和思考,凸显了乡村教育百年研究中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会议首先由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同仁莅临本次学术论坛共同关心和关注“百年中国乡村教育”的感谢,他指出,百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建设者们一直用生命在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今日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探索了中国式道路。在即将开启“十四五”的关键历史节点,本次论坛回顾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主旨发言阶段,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教授做了题为《乡村教育的文化选择》的学术报告。他指出,在当前乡村教育时代具有“城乡一体”“质量同化”“文化守望”“规模收缩”“师资焦虑”“技术沟壑”等特征下,应重点关注和研究乡村教育的“原文化功能”“文化变迁”“文化样态”以及“文化对当下的重要性”。乡村教育文化的应然状态应是加强“文化引领”,突出“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未来乡村教育文化应在对原有文化反思基础上进行重构,从先知和前人的智慧中“寻根”,从“元素及关系”“乡土及天下”“目标及路径”“过程及评鉴”四对关系中去思考乡村教育文化系统,将原有的“乡村教育文化根系”与“现代技术和社会转型”相联系,在“迁移”与“重塑”中,不断评鉴、调整和矫正,从而建立城乡一体多元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春玲研究员发表了题为《教育发展的新征程:高质量的公平教育》的学术演讲。她指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水平极大提高,实现了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大国”的根本性转变。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我国民众的教育机会大幅提高,一代比一代享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为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教育事业即将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教育事业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标是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强国”。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事业的“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应重点实现三个转向:即转向满足人民群众对“质量提升”和“公平发展”的新需求上;转向对“优质均衡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上;转向“未来乡村教育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弱势补偿上。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发表题为《中国乡村教育变革的百年记忆》的学术报告。他从“缘起”“先声”“锻塑”“修远”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全景呈现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变革的恢弘历程:自1840年始,从“天朝上国”到“救亡图存”再到“民族复兴”的思想继替中,中国与外部世界重新发生着现代性的崭新连接。百年激荡起于20世纪之初的教育变革,随着“国势”和“时局”的重重变化,在与“保守”与“复辟”的缠斗中,“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精神真正扎根中国大地从重视“乡村平民教育”开始。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运动用“教育的力量”轰轰烈烈改变着“病症”而“羸弱”的中国乡土,但终受制于“国势”与“时局”戛然而止。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从“农村包围城市”,以“扫盲教育”和“农民夜校”为开端,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建设之路,为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主题报告第一场主题为“百年乡村教育建设与实验”,由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主持。学者们紧密围绕“百年乡村教育建设和实验”这一主题,既有真诚纪念,又有创新诠释,更有深刻反思。围绕“百年乡村教育建设与实验”这一主题,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系统梳理了自“五四运动”以来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发展逻辑,揭示了民国教育学者何以“乡村转向”和“地方行动”的内在原因,呼吁今日教育学界关注昔日在地方默默努力发展乡村教育的边缘教育学者。南京晓庄学院刘大伟副教授研究了近代南京晓庄乡村的治理模式问题。他指出,在1927年到1930年间,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南京晓庄乡村试验师范学校”为抓手,陶行知先生带领一批有志之士在南京晓庄地区开展建设工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弱法重德式善治”的乡村治理格局。广西师范大学杨茂庆教授介绍了近代留学生与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他指出,当时留学生深入定县农村,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以此为科学依据,采取多种策略与方式富有成效地推进了乡村教育实验,真正做到了“教育理论与乡村实践”的结合。西南大学讲师易全勇博士的报告题为《卢作孚与北碚乡村教育建设》,他重点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视角关注卢作孚与北碚乡村教育建设,从卢作孚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入手,探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学理,给当下乡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教育理想提出了宝贵的学理资源。重庆大学潘家恩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去乡土”与“再乡土”——历史乡村建设的教育创新与反思》的报告,深入反思了中国乡村教育建设中从“乡土”到“去乡土”再到“再乡土”的复杂历程,通过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四位乡村教育先贤的经典论述展开重释,呼吁广大同行关注教育方向上的根本性问题,对历史乡村建设中的教育创新展开积极反思。海南师范大学谢君君副教授的报告是《从文化自救到文化自觉——对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再思考》。他指出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以“乡村”为基本单元,通过“乡农学校”实现乡村的生产和分配社会化等基本理念,试图找寻“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契合点,这些观念为我们当下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天津大学肖凤翔教授和杨顺光博士的报告是《中国农民乡土习性改造的百年史经验与新时代使命》,围绕乡村教育建设者们的理论探索与教育实验展开了讨论,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乡村教育的探索与革新,他们指出,“乡村建设运动”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农民乡土习性宝贵的改造经验。第二场主题为“乡校百年变迁与发展”,由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主持。学者们紧密围绕“百年乡校”这一主题,既展开了深入的学理叙述,也分享了田野成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司洪昌教授发表报告《重新审视乡村学校》,他系统回溯了乡村学校本源,认为新式学校作为一种外来组织,在某种意义上需要向私塾学习,借鉴其本土文化的融通一体,为我国乡村学校发展贡献力量。陕西师范大学常亚慧教授的报告题为《乡村教育百年建设的社会整合功能》,分享了她对乡村学校社会整合功能的思考,她探讨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国家力量对地方社会的“渗透”以及地方社会的相应回应过程,认为乡村的重建和教育是发生在“乡村民众”与“新兴知识分子”之间的事情,有活力的、自治的乡村社会的重建也就成了乡村学校建设的关键。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做了报告《县城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他者”》,探讨了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他者”的县域教育问题。她深入阐释了农村、县域和城市教育行动间的复杂关系,指出县域教育在农村教育改革政策话语体系中存在主体性缺失,基于此提出教育改革行动的概念图式。西北师范大学讲师李晓亮博士的发言是《“反正考不上高中”:西北地区农村学生辍学再探究》。他深入乡村田野一线,通过对甘肃和新疆13位辍学生的田野访谈,得出农村辍学青少年对学校教育的态度具有“悖反性”的结论,并强调要更好地推进“控辍保学”必须增强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云南师范大学杨舒涵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一个村小的细节——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百年缩影》。她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是否有乡村学校经历百年?边境民族地区的百年乡村学校是否有什么特殊经历?边境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未来如何发展?”三个问题出发,确定云南省腾冲市新华乡龙洒完小为典型性样本学校,并从完小百年来校名变化、办学理念、基建发展三个方面探究完小的动力机制。上海师范大学魏峰教授的报告题为《从“毁学风潮”到“家校联络”:百年乡土教育变迁中的家庭参与》。他以清末民初“毁学风潮”以来乡土教育与家庭参与之间的关系的史料为基础,指出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家庭参与学校的程度和性质。随后的点评与研讨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主持。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杨舒涵分享了两点感受:一是在方法论上。以往在做学术研究时更强调实证和实践,但经过本次各位发言人的分享,深入感受到乡村教育研究“回归原著”“回归经典”“回归起点”能给学者们重要的方法论依据;二是在理论上,一些政策表达存在模糊性,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理解和优化。在本次论坛中很开心找到了久违了的研究的幸福感。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充分肯定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批乡村教育思想者和实践者们所取得的实践成效,并指出时至今日我们仍在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我们很期待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而未来发展究竟是什么样子?如何发展?目前暂未定论,值得诸位学者进一步严肃思考和认真讨论。最后,本次论坛召集人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今日中国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既有百年前教育先辈们面临的类似问题,又有社会结构变迁和时代发展对乡村教育提出的新问题,这就需要以百年来数以万计的中国乡村教育先贤、前辈和乡村教育工作者们为榜样,以更加纯粹和饱满的乡村教育工作热情、理性、智慧和情怀承担更多的学术责任和公共担当。本次论坛只是一个新的工作起点,乡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有充分的探索空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怪尸记

专家: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应重点实现三个转向

中国教育事业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日前,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以云端会议的形式召开。第八场专题论坛聚焦“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主题,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社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论坛,共话乡村教育百年议题。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从“缘起”“先声”“锻塑”“修远”四个方面,回顾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变革的恢宏历程。他指出,百年激荡起于20世纪初的教育变革,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发起的乡村教育运动,用“教育的力量”轰轰烈烈改变着“羸弱”的中国乡土,但终因受制于“国势”与“时局”戛然而止。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以“扫盲教育”和“农民夜校”为开端,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建设之路,为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事业也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春玲研究员指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水平极大提高,实现了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大国”的根本性转变。未来,要建设“教育强国”,中国教育事业应重点实现三个转向:即转向满足人民群众对“质量提升”和“公平发展”的新需求上;转向对“优质均衡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上;转向“未来乡村教育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弱势补偿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教授指出,当前乡村教育具有“城乡一体”“质量同化”“文化守望”“规模收缩”“师资焦虑”“技术沟壑”等特征,应重点关注和研究乡村教育的“原文化功能”“文化变迁”“文化样态”以及“文化对当下的重要性”。乡村教育文化的应然状态应是加强文化引领,突出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未来乡村教育文化应在对原有文化反思基础上进行重构,从先知和前人的智慧中寻根,从“元素及关系”“乡土及天下”“目标及路径”“过程及评鉴”四对关系中去思考乡村教育文化系统,将原有的“乡村教育文化根系”与“现代技术和社会转型”相联系,在迁移与重塑中不断评鉴、调整和矫正,从而建立城乡一体多元的教育生态系统。论坛上,与会者回顾了乡村教育百年历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乡村学校社会整合功能、县域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场论坛由上海市社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会刊《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参与联办。据悉,“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是《探索与争鸣》“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重要环节,依托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由青年学者策划组织,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以云端会议形式举行。第一届论坛共包含不同学科专业的十场分论坛,展现青年学人的深度观察和前瞻性思考。来源:上观新闻,编辑:卓明霞【来源:上海嘉定民生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祸福无有

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中宏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王镜榕)12月5日,“十四五规划与思想强国——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暨第六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承办。国内知名智库学者、社会贤达及媒体界200多位人士齐聚一堂,旨在加强智库国际影响力建设,提升中国智库全球布局,以思想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途径。论坛嘉宾合影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作致辞,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作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主持开幕式。刘元春致辞刘元春副校长在致辞中向到场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刘元春副校长表示,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中提出了“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新要求,这也为新时代的中国智库工作提出了研究方向和使命,为此,新时代中国智库应在成果传播上增加国际影响力,在倡议设置上促进国际凝聚力,在方案执行上形成国际协同力。刘元春副校长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提出打造中国智库的“人大品牌”,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学校智库建设。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智库国际化领衔平台,人大重阳在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宏观政策等领域做出了很多智库国际影响力的实践探索。中国智库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积极与国际智库搭建共同发展的中国平台,共同探讨研究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特点、新态势,争创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深入探讨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的新时代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共创中国智库的未来。乐玉成副部长主旨发言乐玉成副部长做主旨发言时提到,疫情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全球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经济全球化遭到冷风、逆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个别大国,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至挑动新冷战,国际矛盾、地区冲突明显增多,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下的“动荡变革期”,第一当务之急必须要尽快遏制疫情,战胜疫情,第二中心任务是要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第三迫切要求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第四根本出路在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中国外交,乐玉成副部长也向参会嘉宾分享了个人心得,即外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定的捍卫国家利益、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辨证看待机遇和挑战。乐玉成部长对于当前国际社会给中国贴“战狼外交”也分享了观点,他认为,“战狼外交”是中国威胁论的又一个翻版,是又一个话语陷阱,目的就是让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100多年前的旧中国当时任人宰割,现在我们不允许。所以希望我们不抗争、不还手的这些人,他们要从100年前的旧思想当中走出来。最后,乐玉成副部长对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分享了看法。乐玉成副部长与嘉宾互动主旨演讲环节后,在提问互动环节中,乐玉成副部长就与会嘉宾提出的诸多问题,如时下较为关注的中美关系、中澳关系、重建跨大西洋关系等话题做了细致的回答。王文院长发布报告在会上,王文院长发布主题为《调动“百万大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智库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困境剖析与务实建议》的研究报告。随后王文院长主持进入了“思想强国: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大会讨论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大使欧渤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晓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李刚参与了讨论。大会讨论环节陈文玲对于为什么要建设思想强国,什么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应对当前百年不遇的大危机分享了个人看法。陈文玲认为,思想的库是真正的库,要真正成为思想库,要具备五种能力:一是格局思维能力,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家国情怀;二是要有大局思维的能力;三是要有战略思维的能力;四是要有底线思维的能力;五是“涟漪思维”的能力。欧渤芊指出,第一,智库影响力要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不要掉到别人的话术当中去;第二,讲好中国故事可能不仅仅是专业团队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欧渤芊借基辛格先生曾经讲的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的说法强调,美国也回不到过去,中国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第二美国不是全世界,欧美也不是铁板一块,发展中国家才是我们的战略依托;第三,全球化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停下脚步,多边主义就是我们唯一合理的选择。杨晓春的发言围绕三个层面,一是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没有变;二是世界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三是要推动世界和平,我们要秉持人文交流的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刘细文围绕以思想强国来支撑我们“十四五”的战略发展,他从如何开展高水平的智库研究出发,提出智库组织规范的学术研究积累数据,关注深度的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化视野。坚持自由探索,建设开放的信息环境。聚焦前沿性问题,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刘志勤用三个字形容了美国:一是“乱”;二是“邪”;三是“逆”。同时刘志勤用三个字来形容中国:一是“治”;二是“正”;三是“顺”。对于我们未来的政策,他认为,智库和思想界要鼓励批评,因为思想的力量在于批评,思想的战斗力也在于批评。只有批评才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流通世界,也才能够使国际上更加清楚的认识中国。李刚从大会的主题——智库国际影响力建设出发,认为沟通才能赋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对“沟通”这个词长期以来存在误解,智库是桥梁,要想形成影响力,一定要有真诚有效的沟通,这是影响力的基础。英语是国际智库的工作语言,而中国绝大多数的智库都是用中文来作为工作语言的,一旦追求所谓的国际影响力语言就容易成为障碍。李刚认为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国际学术期刊的显示度,二是国际媒体的显示度,要用国际社会熟悉的形式来影响国际社会,这样才是有效的。大会讨论现场图5日下午,大会设置了“百年变局与智库角色”、“后疫情时代中国智库的国际合作”、“后疫情期中国智库的新作为”为主题的三场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一分论坛一“百年变局与智库角色”分别设置了“中美危机管控中的智库责任”和“未来五年的全球治理体系与智库责任”两个环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智库是观风云、谋战略的机构,智库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体现自身立场,秉持道德准则,智库同时要从实践的角度和数据真实的角度来进入理论创新。本场分论坛专家的共识是,智库是观风云、谋战略的机构,智库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体现自身立场,秉持道德准则,智库同时要从实践的角度和数据真实的角度来进入理论创新。出席此分论坛第一环节的发言嘉宾为前驻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陈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环球时报》首席编辑谷棣,中国网副总编辑杨新华,该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庄雪娇主持;第二环节出席的发言嘉宾为前中东特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思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正中,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张胜军,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新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中国论坛执委、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韩桦,该环节由《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吕青主持。分论坛二分论坛二“后疫情时代中国智库的国际合作”分别设置了“国际舆论战与中国智库国际发声”和“智库合作与全球复苏的思考”两个环节,与会专家表示“思想强国”这四个字的提法非常好,智库要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做得扎实,讲得到位,听得进去。出席此分论坛第一环节的发言嘉宾为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李鼎鑫,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孙敬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胡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人大学报编审林坚,环球时报英文版副总编卢静娴,《人民日报》客户端副主编曹磊,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程宏,该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在波主持。第二环节出席的发言嘉宾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潘庆中,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研究员边卫红,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货币金融系副主任罗煜,《证券日报》副总编董少鹏,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黄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研究员孙晓萌,该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杨清清主持。分论坛三分论坛三“后疫情期中国智库的新作为”分别设置了“思想创新与智库国际化建设”和“全球议题塑造与智库协同创新”两个环节,此论坛大多数与会专家围绕智库话语权和行动力讨论。出席此分论坛第一环节的发言嘉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樊春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究员沈进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珩,复旦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黄昊,《中国银行保险报》资深编辑黄明明,该环节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教授李刚主持。第二环节出席的发言嘉宾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高燕燕,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前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晓晶,重庆智库创始人兼总裁,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王佳宁,华中科技大学华中智库副院长、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杜志章,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邢丽菊,CGTN制片人魏威,该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崔震海主持。闭幕式上,中国论坛执委、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韩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在波,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李刚,三位专家分别对分论坛讨论成果进行了汇报。分论坛汇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杨清清主持。王文院长宣读倡议分论坛成果汇报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宣读了《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倡议2020》,该倡议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智库应努力为后疫情时代提出更高质量的务实合作方案。二是中国智库应努力回归有效实践讲出更高品质的中国故事。三为中国智库应努力为全球议程拿出更高标准的转型倡议。四是中国智库应努力为人类进步生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思想。五是中国智库应努力对国际舆论的多变作出更高效的反映。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最后做闭幕式致谢。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是国内首次专门围绕“国际影响力”而召开的大型智库界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承办。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国际化影响力建设,并于2017年就举办了“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2019年举办“新时代的中国思想与世界变局——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9”。此外,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致力于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英国《经济学人》《金融时报》,智库专著《思想的力量》,《澳大利亚人报》等均在研究或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美国《纽约时报》、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季刊、希腊Capital.gr、俄罗斯著名智库库瓦尔俱乐部、今日俄罗斯(RT)等多家媒体采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不仅组织百名中国学者联名《致美国社会各界的公开信》,更协调组织48国学者发布14个语种的“拒绝新冷战”共同声明;同时组织大型全球论坛、双边对话,并在各大外媒上撰文、发声,及时主动适应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智库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出的新要求。

是皇

第二届“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召开

12月9日,第二届“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西安闭幕。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幼儿园课程体系建构”,论坛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幼儿园课程体系建构问题,邀请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和学者,从实践与理论等多个层面与视角,通过经验分享、学术报告、对话沙龙、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而深入地交流和研讨。论坛由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陕西研学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院、陕西省幼儿园女园长联谊会、华赋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教育评价与考试研究会(学前教育)民办园分会、陕西华朗之星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协办。当前,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更加强调办“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建设中国特色幼儿园课程体系是一直摆在中国学前教育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改革创新幼儿园课程是提升保教质量的基础性工程。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特组织本次论坛。论坛内容包括:中国特色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与指导思想,中美幼儿园课程建设经验分享、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与管理,新形势下“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幼儿园课程评价与质量控制等。主办方希望通过搭建这样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促进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以念、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昆山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副教授周宣辰、深圳市梅林一村幼儿园业务副园长钱小芹、美国加州Diablo Valley学院姚黎、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李创斌等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在论坛上作了精彩报告。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基地”)是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依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建立的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具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职能。“学前教育发展论坛”是基地一年一度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2017年6月举办了第一届论坛,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 600余人参加了论坛交流,200多人参与了论坛征文评奖活动,一批研究成果获奖。在多方协同努力下,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好评。很好地发挥了基地学术交流、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职能作用。(记者 郭妍)

杉铃

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目录教育学(37种)

来源:教育科研管理,Ecational-research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目录 教育学(37 种)CSSCI(2017-2018)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教育学(14 种)往期精彩文章回顾1. 全网首发!2017年版(2018发)北大中文核心目录2.全网首发!教育学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报告(2018 年)3.全网首发!教育学2018年11月JCR分区最新公布SSCI目录4.《复旦教育论坛》2018年第4期5.《电化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6.《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目录7.《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8.《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印发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双月刊)10.《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年第1季11.【征文】“多元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12.2018年首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邀请函13.关于举办首届“新时代中国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论坛”及会议征稿的通知目前已有1000+教育学者关注加入我

冢越

“2018年高教研究最具影响力六十强”:十二所非“双一流”入榜!

近日,《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完成了2018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工作,笔者根据其统计的论文发布量,整理出数量排名前六十位的公办院校名单,并制作出“2018年高教研究最具影响力六十强高校”表单,现与大家分享。排名第一的为清华大学,发文数量为68篇;厦门大学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发文数量为66篇。排名第五的高校除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浙大和华东师大并列第四)。北京大学以58篇论文发表数位列第六。而在很多大学排名榜中位次只比清华北大低的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在这个榜单上的表现则有些一般,上海交通大学以38篇论文发表数排第十二位;复旦大学以22篇论文发表数,仅与江苏大学并列排国内第二十一位。六十强高校名单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主,却也有十二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它们是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常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其中浙江师范大学是非“双一流”高校中排名最高的,列第十六位,名次超过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由于论文统计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年)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16家教育类期刊(《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教探索》、《高教发展与评估》、《高校教育管理》、《江苏高教》、《中国大学教学》、《复旦教育论坛》、《研究生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覆盖了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类期刊。所以该排名能一定程度上代表高校高等教育研究在国内的水平。偏文科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在这个排名榜中表现不错,这与它们在高等教育研究上有较大优势有关。不过,以工科著称的清华大学能位列第一还是让很多人有些意外,毕竟以“文理顶尖”著称的北大只排第六。全国近三千所高等院校,2018年只有四百三十所在这16家教育类期刊上发表了高教科研论文。其中公办院校有三百五十多所。在所有公办本科院校发表的论文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占比68.33%,“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当之无愧的高教研究中坚力量。占比很少的高校在有影响力的教育类期刊上发表高教科研论文,以及“双一流”高校是论文发表“大户”,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大多数高校的高教研究还处于“低层次水平”,或者说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第二,高教研究头部效应明显,少数高校贡献了大部分研究成果。提升高等教育总体水平,教学研究必不可少。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科教学、科研中的一些问题,然后摸索解决之道,或许这个过程比较繁琐,甚至会出现波折,但却是一定要去做的。而高等教育研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学科建设,也影响着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还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教师的执教水平,说到底,教学研究还是要深入一线,实践出真知,切不能脱离教学做“假大空”的研究,这样不仅劳神费力,还会反噬高校教学,拉低高校教科研水平。

望之久矣

2019中国教育科学论坛主题论坛四聚焦“智能时代的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培养专业人才应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如何利用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如何通过教育让学生为全新的智能时代做好准备,是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崭新课题。为了对这些问题展开研讨,2019年4月17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承办的“2019中国教育科学论坛”第四主题论坛聚焦于“智能时代的教育”,邀请了人工智能、教育技术、教育理论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同台对话,进行主题报告和交流研讨,来自全国各大高校、教科院所、科创企业和中小学校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该论坛。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秦琳 博士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秦琳博士主持。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徐飞玉博士首先进行分享,她以《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题,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及其影响,分析了当前国际和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她指出,中国具有世界最大的AI潜力市场,吸引了全球最多的AI资本,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我国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要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就人工智能的人才竞争而言,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在相关产业必须提前布局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设立人工智能课程之外,还应充分理解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和帮助孩子的成长。最后,她也结合联想的研发案例介绍了当前人工技术应用的前沿进展。联想集团副总裁 徐飞玉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李玉顺副教授以《智能教育发展的当下趋势》为题进行报告。他首先从技术演化的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和当前的研究方向;同时结合案例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前沿应用。李教授特别指出,当前国家各个层面都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落地,但人工智能的知识体系高深复杂,在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首要任务是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小学阶段应当以计算思维培养为重点,初中阶段要以高级计算思维培养为重点,在高中阶段以专题性人工智能技术理解为重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李玉顺 副教授上海市电教馆张治馆长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的13个场景》为题进行分享。他立足于学校这一教育的核心场域,从学校形态的历史演进出发,突出学校所具有的典型时代特征。同时,他指出智能技术融入教育的过程将从作为概念和教育内容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作为工具服务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第二阶段,再到作为思维方式嵌入学习系统、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第三阶段。最后,他描述了“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每位教师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等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的13个场景,全景式地展望了未来学校变革的方向。上海市电教馆张治馆长最后一位主旨报告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琼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情境化:跨越技术与应用的鸿沟》。她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地问题,强调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教育的最关键因素是“情境化”。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需要教育人士去发现,去规划,去设计,并在应用中迭代发展;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专家与人工智能专家合作;未来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将越来越多是联合设计的成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李政涛教授对主旨报告进行了点评。李教授从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哲学研究者的视角,对四个主旨报告进行一一点评。他特别强调应当以一种历史发展的眼光,理解、体会和把握智能时代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大势,并提出了两个“时代之问”: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什么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的,永远与人类同行同在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能否形成交互共生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李政涛 教授本分论坛第二环节圆桌论坛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曹培杰副研究员主持,云南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文院长、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吴明洪所长、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炜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永固教授作为嘉宾进行了分析。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与挑战、智能教育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路径三个话题进行了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和挑战,但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教育的育人本质和核心要素不会改变。圆桌论坛主持人(中)与嘉宾(左一二和右一二)论坛最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田辉副所长做总结发言,并对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目前所承担的教育部委托项目“中国智能教育推进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分享。她指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愿意搭建更多这样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国智能教育的发展。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田辉 副所长本次“智能时代的教育”主题论坛是“2019中国教育科学论坛”的五个主题论坛之一。“2019中国教育科学论坛”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于2019年4月17日成功召开。(全文完)【编辑部声明】1.本公众号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单位立场。 2.本公众号原创文章需授权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 3.欢迎分享本公众号文章。

则殆

谁得到了重点建设:对我国重点学科建设的历史考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分别于1987~1988年、2001~2002年和2006~2007年组织过三次官方层面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重点学科的评选与建设,同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并行不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建设一脉相承,2017年9月,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再次将我国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首我国自1987年以来三十年的重点学科建设之路,到底哪些学科门类得到了重点建设?为什么这些学科门类得到了重点建设?拟重点建设的学科在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总体布局是否符合国家和其赖以寄生的大学的长远利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仔细探讨。01我国学科类目设置的历史变迁及其根据我国学科类目设置的历史变迁历年来,我国高校重点学科的遴选与建设均是在官方不断修订完善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实现的。换句话说,《学科专业目录》就好比是相应时期我国重点学科遴选的“样本框”或“地形图”,“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和规范功能”。因此,要考察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份“样本框”或“地形图”在历史上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3年首次颁布《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此后至今,分别于1990年、1997年和2011年进行过三次大的修订。其内容通常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共三级目录(2011年的目录仅包含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两级目录),每一学科门类下包含若干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包含若干二级学科。与此相应,我国的重点学科建设在历史上也主要是按照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类别分别遴选的。在我国,学科门类是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其设置是为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兼顾教育统计分类的惯例;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原则上按学科属性进行设置;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根据国家三次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笔者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及其下属的一级和二级学科数进行了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由此可看出我国学科类目设置的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学科门类在扩张,新增管理学和艺术学两大学科门类。第二,一级学科的总量呈增长态势,二级学科总数锐减,甚至不再列入国家目录。第三,理工门类学科总量遥遥领先。尽管每一学科门类内部的一级学科数总体上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态势,但其中工学门类内的一级学科数约占所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总数的三成,显著高于其他门类,理学紧随其后,两者相加的一级学科数占了所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总数的半壁江山,两者在二级学科总量上较其他学科门类亦依旧保有明显优势。第四,文史哲门类的学科总量总体上位居末席,三者内部的一级/二级学科总数占各门类相应级别学科总数的比例甚至不到一成。注:本表根据国家历年的《学科专业目录》整理而成,其中,“—”表示相应年份的《学科专业目录》未出现相应的学科门类,此外,1990年的二级学科统计数据包括了34种在当时虽未招过研究生或培养条件尚不成熟,但属于国家急需发展、长远考虑应予扶持的试办学科/专业。(本表由一读EDU编辑部根据作者论文重新制作)我国学科类目设置的根据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之所以呈现出如上特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不同学科或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同有关。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受“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高校的科类结构就进行过深刻的调整,其标志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此前,我国高校的科类结构曾一度呈现出“文重工轻”的特点,如1947年全国高校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已占大学生总数的47%,工科生还不足25%,但到1952年和1957年,前者的比例就急剧下降为22.5%和9.6%,而工科专业在全国总专业数目中的比重则在1953年急剧上升至52.2%。大约与这一高校科类结构的历史基底有关,加之80年代初,百废待兴的中国依然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工业人才,因此,“重理工、轻人文”的学科类目布局也就应运而生。此后,1990年的《学科专业目录》称其是“根据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和长远的需要,以及科学、文化和技术发展情况,为适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而修订的,且其修订原则还明确指出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考虑业务部门的特殊需要,适当归并原先划分过细偏窄的专业,增加一些比较成熟的新兴、边缘学科与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趋势的专业。”2011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依然强调它是为“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修订的。这说明,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在历次修订时均已充分考虑了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关系。“重理工、轻人文”的学科布局恰恰就是我国对理工类人才的渴求远大于其他科类人才的真实写照。02历次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际不平衡现象如上所述,既然《学科专业目录》已经明确体现了我国大学科类布局的轻重缓急,那么,在此基础上开展的重点学科的遴选与建设就应该与既有的学科布局状况动态地保持一致。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笔者根据时间相近的原则,试图通过比较重点学科在不同门类间的遴选比例与先于其最晚近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相应学科的分布比例,来考察不同学科门类在历次重点学科评选中的受重视程度(下文简称“重点度”)是否存在差异。当某一学科门类下的一级或二级学科数在相应级别的重点学科评选结果总量中占比超过其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占比时,我们认为它的重点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结果如下:1988年重点学科评选中的科际不平衡1987年8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做好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组织官方层面的重点学科评选。从其1988年公布的重点学科名单来看,这次重点学科的评选是在《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的,共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不含军事学),其中,哲学门类8个,经济学门类20个,法学门类13个,教育学门类7个,文学门类16个,历史学门类14个,理学门类86个,工学门类163个,农学门类36个,医学门类53个。注:因1983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仅为试行草案,故在比较1988年公布的重点学科遴选结果时,参照的是其后稍晚公布、但与1983年的试行草案差别不大的1990年版的《学科专业目录》,而且在计算该目录中各学科门类占比时,略去了当时并未出现在重点学科建设名单中的军事学学科的相关数据。笔者将上述数据转化为不同学科门类内的重点学科数占总评选数的比例,而后将其与临近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相应学科门类内二级学科数占同级学科总数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1)两条比例线的走向大体重合,这表明重点学科在不同学科门类间的分布情况与其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两条比例线亦存在部分节点相对分离的状况,具体来讲,像理学和工学等门类的重点学科比例高于其学科数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占比,而教育学、法学、文学等门类的重点学科比例则低于其学科数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占比,这意味着在首次重点学科的评选过程中,理学和工学等门类受到了国家更多的重视,即重点度较高,而教育学、法学、文学等门类则相对受到轻视,即重点度较低。2002年重点学科评选中的科际不平衡2002年的重点学科评选依然是在《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的,共评选出907个重点学科(不含军事学),其中,哲学门类16个,经济学门类43个,法学门类35个,教育学门类19个,文学门类40个,历史学门类18个,理学门类173个,工学门类357个,农学门类61个,医学门类115个,管理学门类30个。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比例转换后的比较结果如图2所示:(1)两条比例线的变化趋势大体上具有一定同步性,表明国家在进行重点学科评选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不同学科门类内学科总量的既有差别;(2)两条比例线存在诸多节点相对分离的状况,具体来讲,理学和工学等门类的重点度依旧较高,而教育学、法学、文学等门类的重点度依旧较低。图2 2002年各学科门类二级重点学科评选比例与学科目录对比图2007年重点学科评选中的科际不平衡2007年的重点学科评选按照《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和二级学科的分类,分别进行了评选。共评选出286个一级重点学科(不含军事学),其中,哲学门类3个,经济学门类10个,法学门类7个,教育学门类4个,文学门类7个,历史学门类2个,理学门类44个,工学门类158个,农学门类17个,医学门类17个,管理学门类17个;共评选出二级重点学科(含二级重点培育学科,不含军事学)894个,其中,哲学门类17个,经济学门类43个,法学门类44个,教育学门类21个,文学门类57个,历史学门类29个,理学门类136个,工学门类255个,农学门类62个,医学门类195个,管理学门类35个。同理进行比例转换后的比较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重点学科的折线图均显示两条比例线的变化趋势既具有一定同步性,又不完全重合。这表明国家在进行第三次分级别的重点学科建设时,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不同学科门类内不同级别学科总量的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对理学等学科门类依然延续了其一贯的高重视度,而对教育学、法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的重视程度则依旧较低。图3 2007年各学科门类一级重点学科评选比例与学科目录对比图图4 2007年各学科门类二级重点学科评选比例与学科目录对比图2017年一流学科评选中的科际不平衡与重点学科建设一脉相承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主要是基于《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进行的,共评选出465个重点学科(不含军事学),其中,哲学门类5个,经济学门类11个,法学门类23个,教育学门类6个,文学门类19个,历史学门类9个,理学门类104个,工学门类188个,农学门类24个,医学门类42个,管理学门类21个,艺术学门类13个。同理进行比例转换后的比较结果如图5所示,总体而言,与此前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的结果几乎并无二致。图5 2017年各学科门类一流学科评选比例与学科目录对比 图注:2017年的一流学科评选基本是按照2011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名录确定遴选结果的,但其中也出现了少量不在其名录中的学科名称,对此,我们在进行学科门类归并时,根据我国学术界的惯常认识,采用“临近择类”的办法进行统计,例如,我们将“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归入经济学门类,将“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归入文学门类,将“统计学与运筹学”归入理学门类,将“电子电器工程”、“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归入工学门类,等等。历年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际不平衡现象总括如图1~图5所示,在我国历次的重点学科评选中,尽管重点学科建设数在不同学科门类间的比重与相应《学科专业目录》中的比重总体上呈现出了某种吻合的状态,但是局部的差异情况却始终存在。根据本文构造的“重点度”这一参考指标,笔者将图中始终存在的两条折线间的差异进行了整合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这表明,多年来,我国的重点学科建设始终稳定地存在着科际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不仅表现为与《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设置情况相吻合的不平衡,还表现为某种不相吻合的不平衡,后者可大致概括为:(1)理工门类始终是我国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经济学门类在21世纪以后异军突起,成为重点学科建设的“新宠”;(2)以教育学、法学和文学门类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则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受到了持续的相对忽视。这种不平衡是我国在遴选重点学科的过程中,突破了《学科专业目录》对科类设置的规划所导致的结果,是一种二次制造的科际不平衡。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对我国重点学科建设中稳定呈现出的科际不平衡现象的概括,是基于将各学科门类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比例与其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比例进行比较而得出的,换句话说,这种科际不平衡是在假设“我国历年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不同门类下的学科布局与调整具有合理性”这一前提条件下而成立的。(本表为一读EDU编辑部根据作者原表重新制作而成)03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际不平衡何以持续存在?如表1所示,其实我国历年的《学科专业目录》已经比较明显地体现出了科际不平衡的特点。在其基础上进行的重点学科建设,则进一步巩固甚至加剧了这种不平衡。究其原因,从根本上看,是与不同学科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有关的。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我国政府同时承担着“把国家从文革的泥潭中拉出来”以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双重历史任务。在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前提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几乎就成了破解这一棘手难题的不二法门。与国家建设的这一中心任务相匹配,我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大锅饭”被打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成为了包括教育在内很多社会政策的共同理念,加之我国素来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重点学科建设政策也就因此应运而生。在支撑国家亟待开展的经济社会建设方面,不同的学科显然作用不同。理工门类和经济学门类在我国的重点学科建设中更受优待,就与它们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直接和重要有关。以理工等门类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减少疾病负担,延长生命,减轻体力劳动强度,使通讯和旅行变得方便,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而经济学所确立的制度和规则则有可能为国家“减轻严重的经济萧条、大量人员的失业和失控的通货膨胀,并有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些均是其他学科所不能直接效力的。因此,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国家建设的需要存在不同的契合度时,契合度高的学科就容易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反之,则容易受到忽视。由此现象随之带来的后果是,政府实际上凭借有关重点学科的建设策略,客观上在不同学科间谋划、控制和改造了某种“学界传闻”,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不同学科后备力量的涌进和淡出,制造了不同学科门类间地位的尊卑与学术人的荣辱。如果说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各学科人才需求量的一种相对合理的规划的话,那么,在重点学科的遴选与建设过程中,持久地偏离这一已经在不同学科间有所侧重的规划,二次制造科际间的不平衡,则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反省其合理性。04反思与讨论是否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转变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也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过度到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的历史阶段。根据新时期党为国家指出的未来的建设目标,在从“重点”向“一流”学科建设转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仍然抱持着“重自然科学和经济学,轻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思路,那么我们的重点学科建设方向就可能与整个国家的建设目标渐行渐远。在社会矛盾日渐凸显的今天,当大多数中国人已经无需担忧温饱问题之时,作为财富创造者的生命个体该如何与其他生命共处,如何与社会共生,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便成为作为高深学问策源地的大学所不得不扛起的重任,而这正是人文社会学者的精神领地。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这些独特价值,将可能使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出现偏差。是否符合大学的长远利益?一所大学是由若干学科共同构建起来的松散连接的组织,一个国家之内的大学群体是由若干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共同构建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大学发展的长远利益既在于其内部的各个学科是否能够和谐共生,良性互动,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共同探究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奥秘,也在于不同类型的大学间是否能够和谐共处,良性竞争,从各富特色的办学思路出发,依托其各有所长的学科基底,共同构筑丰富而多样的教育生态系统。然而,我国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际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上述大学发展的长远利益,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不平衡的重点学科建设通过重塑大学内的学科景观,影响学科间的正常对话与交流。一方面,不平衡的重点学科建设可能固化大学内既有学科之间的落差。由于我国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际不平衡现象已持续多年,加之“重点学科建设领域内的退场机制作用不明显,这就使得重点学科建设领域如同一个只有入口却没有出口的围场,”具有相当的封闭色彩。这样,一所大学内的重点学科因持续获得国家、地方和大学的重点支持,在聚拢人才、吸纳社会资源等方面变得更具实力,而它们与非重点学科之间的相对差距也就可能进一步拉大,形成学科建设中的“马太效应”。与此同时,可以想象,大学为了“抢占先机,争夺资源,自然会竞相追逐重点学科的入选”,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主导的重点学科建设作为一种强大的外在力量,就替代了大学内部不同学科间的自主规训与彼此商谈,从而使得大学作为一个能动的行为体,不断地在原本自然生长的学科间扶强抑弱,甚至强行改组和改造。当这种改造不是出于不同学科学者间的自由意志而产生的时候,它的结果就可能是两败俱伤,而不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另一方面,不平衡的重点学科建设可能阻碍正常的学科对话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如上所述,不同学科间不成比例的重点建设可能导致大学内部重点与非重点学科间的等级固化,这可能会“切断学科之间的生态链,破坏科学进步所依赖的学科间的相互协调”,“单科独进,局部繁荣的发展模式迟早会限制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即使在一所大学内部,各门学科如果水平相差悬殊,也会因缺乏相同高度的对话平台,而难以实现高水平合作攻关的意图,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多学科资源的愿望落空。”2.不平衡的重点学科建设通过改造我国大学群落的生态系统,影响不同类型大学间的良性竞争。单就重点学科所获取的经费来讲,从1987年开始,国家就陆续对重点学科进行了额外的经费支持。首次重点学科评选之后,教育部就向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金来资助这些重点学科的发展,共建设了一百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专业实验室,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大约120万美元经费支持,专业实验室一般得到大约50万美元经费支持,这部分学科点都是理工科,后来教育部又追加了一些对其他学科中的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但支持力度较小。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重要内容的“211工程”也获得了大量的专项资金,仅“九五”期间,国家就投入27.55亿元,并由此带动地方、部门以及学校投入建设资金达100多亿元,在其建设资金的使用安排上,用于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为62.11亿元,占建设资金总额的57%。此后的“985工程”、2001和2006年的重点学科评选以及2017年的“双一流”建设也均对各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支持。这种持续不平衡的经费投入,使得那些尤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群体在过去三十年中获得了非同一般的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而这一渐次累积的优势同时也成就了它们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上的卓越表现。与之相对,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群体,如果不能入围“985”或“211”工程建设名单,进而获得学校发展的超常规整体支持的话,那么仅凭重点学科建设中有限且不平衡的资助比例,将很难与理工科大学形成良性竞争,共同构筑和谐发展的大学群落生态系统。05重点学科建设:路在何方?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历年来重点学科在不同门类间的遴选比例与《学科专业目录》中相应学科的分布比例,来考察不同学科门类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受重视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其中存在科际不平衡现象。这一现象的持久蔓延不符合我国“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目标及大学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调整我国重点学科建设的科际布局就已成题中之意。一方面,在不断更新的《学科专业目录》的科类布局已能动态反映我国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的前提下,重点或优势学科的遴选应该参照目录中各科类间的比例进行,而不应在不同学科门类间二次制造差别化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应根据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估策略,对重点学科的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考量,明确退出机制,打破重点学科的身份固化及附着于其中的不正当的资源捆绑,尊重大学之间以及大学内部多学科共生与互动的发展规律,守护不同系科学者间平等创造的精神家园。托尼·比彻曾用“都市剧”和“田园剧”来概括性地比喻大学中不同学科/专攻的研究特色,循此逻辑,或许只有当作为一种国家战略的重点学科建设行动,可以同等地助力并保护不同剧目在不同大学间同台竞演之时,对于所有的观众来说,那才可能是一台最美丽的演出。本文原文经编辑刊载于《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7期,发表后题目为《我国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际不平衡现象》,经作者授权,一读EDU编辑部对原文有所编辑、调整。文章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作者和《教育发展研究》所有,不代表一读EDU立场。

形形色色

CSSCI|《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投稿指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本,160页,单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创刊于1958年8月。从创刊到现在,曾用名《红色教师》、《教育革命》、《昆明师院学报》,1984年4月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页因此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改名后一段时间正式成为双月刊。历任负责人或主编为王云、陈昌炽、张运贵、余嘉华、刘正强、陈朝慧、杨德华、赵云生、罗骥。现任主编:周智生;常务副主编:杨恬,副主编:黄龙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秉承西南联大自由和民主的学术精神,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 ,注重文章思想性的同时也注重其学术性的创新与探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现为“中国百强社科期刊”“教育部名栏入选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云南省优秀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中国边疆学研究 语言国情研究 人地关系研究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法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 教育学研究投稿指南为适应我刊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迅速提高的需要,提高投稿和审稿效率,进一步维护作者权益,系统已于近期升级为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将实行期刊稿件在线投稿、审稿。如您有新的稿件需要投稿,请通过云南师范大学网页的“学报编辑部”或直接登录官网进入系统,点击所要投稿刊物(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的“作者中心”,然后按照下列步骤逐步操作:1.注册:按照提示分两步完成注册,注册项后面标注(必须)的为必填项目。2.投稿:注册完成后点击“作者中心”界面,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进行投稿,请按照“向导式投稿”的提示投稿,每一步骤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所填项目后标注(必须)的为必填项目,有的项目没有内容的可以不填(基金项目名称、推荐审稿专家、回避审稿人等),直接点击“下一步”进入下一个页面。相关内容填写完毕并上传稿件后,进行“投稿前最后确认”,没有问题请点击“立即投稿”。3.投稿成功:投稿后如果弹出“投稿成功”的窗口,证明投稿已经完成,稿件已投到编辑部稿件处理系统。4. 作者工作界面:投稿成功后返回“作者中心”的“作者工作界面”,即可看见自己所投稿件进入审稿流程的情况,以后登录“作者中心”也可随时了解稿件的退稿、外审、修改、录用等情况。有问题和建议请联系我们,投稿问题请及时反馈。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650092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