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4日讯(通讯员 罗先忠 汪国云 全秋韵)3月13日,零陵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调研小组深入到富家桥镇高贤村走访村支“两委”干部,就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痕迹主义、材料政绩等问题进行问卷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意见,进一步明确主题教育活动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确保主题教育收到实效。 今年春节过后,零陵区委高度重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20个调研组,对县区机关级党员干部、乡镇科级党员干部、村社“两委”党员负责人、基层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党员干部、“两新”组织党员干部分类别召开座谈会、发放问题答卷、个别走访等形式进行调研。着重解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着重解决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教育,着力解决减轻基层负担、减少开会、少发文、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度留痕的问题,着重抓好共产党人的初心教育,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同时,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追梦人,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分类别列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找出问题病症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一些具体措施,达到唤醒党员的初心,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的目的。为全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好铺垫,为结合实际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奠定基础。 [责编:蒋茜]
红网时刻永州10月29日讯(记者 周纯 通讯员 何琪 李青)10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带队到永州,调研永州消除大班额、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职业教育改革、德育教育等工作。永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可知,副市长谢景林,市政协副主席、冷水滩区委书记何冲龙等领导陪同调研或出席座谈会。蒋昌忠(前排左二)到湖南九疑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调研中,蒋昌忠一行先后前往冷水滩区银象小学、银象幼儿园调研公办幼儿园建设、学位建设等情况,在湖南九疑职业技术学院调研高等职业教育情况,在零陵区石山脚村教学点调研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情况,在永州工商职中,调研中等职业教育情况,在蘋洲小学,调研永州市“向日葵工程”思政教育情况,在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调研教师培养培训情况。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蒋昌忠听取了市教育局及各学校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各相关部门及部分学校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蒋昌忠在蘋洲小学调研。蒋昌忠在冷水滩区银象幼儿园调研。近年来,永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奋勇争先,砥砺前行,推动了全市教育跨越式发展。永州全力抓教育民生,消除大班额工作后发赶超,芙蓉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教学点优化提质稳步实施,教育扶贫成效明显;在紧抓教育质量上,永州实现了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特色化、高等教育内涵化、素质教育全面化、师德教育常态化;在强抓校园安全上,校园疫情防控取得全面胜利,校园安防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学生防溺水工作成效明显。座谈会现场。蒋昌忠指出,近年来,永州的教育工作发展思路明确清晰,工作措施有力,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明显,成绩值得肯定。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希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特色与定位,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永州要立足现有基础,继续推进教育工作开展,发挥既有优势,在学生思政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等各个方面出经验、出亮点。
2020年的末尾,一架从北方蓝天飞向西南一隅的飞机,终于落在了贵州遵义的机场。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老俞为了调研乡村教育,踏上旅程,而这一次的调研,也将以贵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作为起点,在三天内,跨越2000多公里,途径贵州正安县、普安县、云南楚雄市、元谋县等地,走访2所乡村创新学校、4所传统中小学。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他总在月明星稀时出发,在星光幕布下落脚。他奔走在山间、桥下,奔走在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盘山公路上。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他遇到了很多人,有乡村的孩子,有大山的老师,有扎根大山的师兄妹,有一群同样行走在乡村教育这条道路上的同路人。“我还是想要了解,能做些什么,才能给乡村孩子的教育做一些能够托底的事。”调研结束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会去做乡村教育调研,他推了推眼镜,如此回答。Day 112月的贵州,阴雨绵绵,原本湿冷的贵州,因为突如其来的冷空气变得更加冷冽。落地遵义新舟机场后,老俞立即动身前往贵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这所以“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为办学理念的小学,坐落在盘山两小时才能抵达的群山之中,而这所学校的校长,则是毅然辞去外企高薪工作,从上海扎根贵州乡村的北大学子肖诗坚。她一直坚定地希望乡村的孩子们,能从生养他们的大山中汲取养分,在家乡就能得到最适合他们的优质教育,而她在乡村学校的深耕与坚持,也引起了老俞的关注。“她是我学妹,她是我北大学妹,还挺有情怀!”在摇摇晃晃三小时之后,老俞激动地从车上跳了出来,一边看着屋檐下“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的牌匾,一边说道,言语间,有些骄傲的意味。老俞踩着遍布青苔的石阶拾步而上,在台阶的尽头,是一群可爱的孩子,还有等待已久的肖诗坚。12月的贵州,湿冷得不像话,老俞搓着双手看着孩子们,赶紧问了句,“你们冷不冷?”孩子们穿着统一的小棉袄,红光满面地大喊:“不~冷~”,一个比一个长的尾音,好像在暗暗较劲谁能坚持更久。作罢,孩子们便起势打起了武术拳法,架势有模有样,声音哼哼哈哈,让这个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有些“与世隔绝”的学校,瞬间吵闹了起来。这所学校规模并不大,从颇有年代感的建筑风格就能看出时间的痕迹。“俞老师好~各位老师好~这里是我们的立人堂,也是我们的公共议事厅,是用村子里收集来的废旧老木头修建的,这个廊柱有200年历史了。现在我们会在这里进行学校里大小公共事务的决策投票,比如‘师生能否在教学区吃零食’等等~”两个学生志愿者挺着背,一脸骄傲地给大家分享着立人堂的老故事,介绍完毕,还像个小大人一样邀请大家入内参观。他们谈吐自如,落落大方,与想象中内敛拘谨的乡村儿童完全不一样,他们脸上挂着的大方与自信,将那股作为主人翁的自信展露无遗。老俞跟着这些孩子们,游览了百草园、踏进了开心农场,甚至不时“炫耀”了自己曾经是农村孩子的身份:“你们田里种的这些我都认识~我以前也是农村孩子~还是我们村的优秀手扶拖拉机手~”而在孩子们自主经营的手工作坊里,看着琳琅满目的作品,老俞一个没忍住自掏腰包买了一堆孩子们的诗集。这确实是一所师生共建、共治的学校。开心农场里种着白菜、韭菜、葱、萝卜等十余种蔬菜,均由孩子们亲手栽种、打理,每月农场收支对外公示;所有学生每周都要参与劳作:运送垃圾、清理门板;手工作坊的商品均由学生创作,每一笔收入,都用于学校建设和研学活动,“掌柜的”也由学生轮流担任,每笔收支计都得清楚明白……教室的装饰,由学生用植物拼接而成,就连教室的名字,也是学生取的,“牛奶教室”,牛奶是他们很喜欢的一位老师的名字。“让孩子在参与建设中一天天感受到他们可以改变学校,甚至改变家乡。我希望有一天孩子们可以认识到:他们也可以改变世界。”肖诗坚在和老俞交流的时候如此表达道。他们两人坐进立人堂,面对着面,讨论了许多他们同时关切的问题,有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有关于城市化对乡村学校的影响,有关于老师的流失与留存,有关于乡村孩子在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面前所遭遇的困境,有关于他们对于未来多充满的迷茫和困惑......“属于乡村的教育,只能在大山里的泥土中才能‘长’出来。”显然,对于这些问题,肖诗坚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片土地,都很有价值。”所以,从2017年至今的四年里,肖诗坚抛开了企业家的身份和工作,和一群热血年轻的教师团队一起,扎根贵州深山一隅,根据中国乡村的特点和中国乡村孩子的需求创建了一整套包含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教育体系,他们希望培养出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新一代农村子弟。如今,田字格的办学思路成效已经显现——今年,学校里多了18个从县城“回流”的孩子。这正是肖诗坚努力的目标,让农村孩子在家乡享有属于他们的好教育。“我很愿意支持乡村小学可复制的课程体系建设。”这与老俞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希望这些美好的课程能够复制到更多学校,让更多乡村孩子能够享受到好教育。”一阵激烈的讨论之后,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开始享受繁忙之后的安静,而夹在柱子之间的电视机上,不断播放着田字格小学里孩子们的吵闹日常,叽叽喳喳的声音将现场的安静衬托得更甚,但孩子们脸上写满的自信和一字一句充满想法的表达,无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欣慰。当然,这也包括老俞,包括有些许沉默的老俞。一直以来,他都想要做些事情去支持乡村小学的存在。但是城镇化是不可逆的,而这个变化之中所产生的那些对孩子的伤害却无法被看到——或许孩子会为了上学走上几个小时山路,或许孩子会变成留守儿童,或许孩子会缺少父母的关爱,或许孩子会失去优良的教育,或许孩子会永远活在无法跳跃出去的世界。他忧虑着,悲观着,但也挣扎着。“这儿的孩子很幸运,能够有这么好的校长和那么多的好老师,接受着好教育,看着他们自信美好,我也觉得非常开心,可像你们这样的毕竟是少数......”老俞话头一转,问出了他最在乎的问题:“那你觉得,乡村教育,还有出路吗?”Day 2 远远地,便听到了嘈杂的声音。远远地,便看到身穿红色校服的同学们笔直地站在偌大的操场里,在广播音乐的烘托下,显得精神气十足。老俞好像忘记了昨夜的疲惫,一下车便急匆匆地朝着广播传来的方向走去。一年了。上一次来,还是19年11月来当名誉校长那会儿。如今,一年过去了。还未迈入操场,便有同学开始大喊,“俞老师,我们想你啦!”而后便是一群人、所有人的大喊,那一阵一阵的呐喊,像极了明星演唱会时的阵仗。老俞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一边极速地走着,一边举起手和同学们打招呼。虽然状态急切,但仍然能看出他脸上流露出的激动心情。“终于又回来了,普安一中。”这所依山而建的高中,有近3000名学生就读,大部分为农村和少数民族孩子,其中有1000多名国家资助的贫困生。19年的11月,在实地考察贵州黔西南州后,老俞正式受聘为普安一中名誉校长。一年间,他联合各方资源,为普安一中注入了双师课堂、励志讲座、教师培训、图书捐赠等等有利学生成长的资源。而在2020年高考中,普安一中本科上线率从去年的26%提升至38%。要知道,在这两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老师投入的时间与心血。如今,老俞再回到普安一中,也算是对过去一年的一个小结。和上一次来普安一中一样,新年级的高三学子,正在等待着一些渴望已久的鼓励,而老俞意气风发地站在讲台上,分享着那些励志向上的故事,幽默的自嘲背后,都是对同学们的祝福和激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未来‘编造’一个故事,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你们不需要做别人的英雄,只需要做自己的英雄。”......农村出身的老俞很清楚,在现阶段的选拔模式下,同学们只能依靠高考这条相对公平的路才有机会改变命运,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条单一的选拔路径,让教育资源较差的乡村孩子缺少了更多竞争力,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就相对比城市里的孩子们要弱了很多。所以,他是那么希望自己农村孩子的身份能够让台下的孩子们得到一定的认同感,能够用自己那些励志奋斗的故事去激励到人群中的人,哪怕只有一个。“今天天气挺冷的,不要让同学们再在这里站着了,都回去吧!”分享结束后老俞对着操场上的同学们说,便准备前往会议室进行下一项议程了。然而同学们一动不动,直到有个女孩儿突然大喊了一声:“我们就是想多看看你!”而后便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喊声。我相信那一刻老俞心里的温暖的,即使在贵州12月阴雨绵绵的天气里。我也相信,对于老俞来说,普安一中是他人生另一个新的起点,一个真实的、深入到乡村孩子们中间去做教育的新起点。所以,当面对普安一中老师们提到的教学支持时,当看到高三同学们的高考梦想时,当听到同学们发自内心对他的感谢时,他会在心里有更多的坚持,对于乡村教育的坚持。“我会希望普安一中的模式能够复制到更多的乡村中学,让更多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好教育。”Day 3结束普安的调研后,便连夜前往云南昆明。还未休息好,第二日一早便又出发去了云南楚雄州兴隆村,在那里,有一所类似于田字格小学的乡村小学——分众美丽小学,而同样在这里担任校长的,也是老俞的北大同门师兄、前北大附中校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2015年,康健老师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多年深耕的人,他的心里仍然对教育抱有情怀,“我觉得我们这样的人,多少还是有些理想主义。”于是,次年9月,他来到了山高路远的兴隆县,创立分众美丽小学。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支高学历的教师团队。而在常年的摸索中,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办学理念:“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也就是说,生活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学习是一种美好生活的方式。刚到学校,老俞便扎进了一个六年级的班级,和孩子们一起听课。那是一堂“社会情感教育”课,当天的课程内容是“情绪”,希望教会孩子们辨别情绪、梳理情绪,学会与自己共处,也能与他人共处。这是美丽小学的老师们自行研发的课程,在他们看来,教育是情智交融的过程。孩子们一方面要牢固地掌握基础课程、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要获得充分的情感关怀与支持,拥有健康的身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师生关系是容易紧张的,一些老师并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才是最好的方式,也并未得到足够的支持和空间,所以他们选择严厉再严厉严厉再严厉,直到将孩子逼向了另一个方向。”座谈时,康健老师这样说道。很显然,无论是洗手间贴着的性别教育小贴士,还是以词牌名命名的建筑,还是教室墙上挂着的学生模仿世界名画或经典专辑封面的照片,美丽小学对生命教育、美育、人本教育的重视处处可见。而在篮球场上奔跑着的、红光满面的孩子们,则用他们最好的状态和嬉戏打闹的声音,对学校老师们的付出和坚持,作出了最有力的证明。座谈会上,一群90后围坐在康健老师的周围,他们多是毕业于复旦、南京大学、澳门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来到这里支教,后来有些人就直接留下了。他们都是曾经在学校过着精致的生活,而现在因为长期被云贵高原的太阳照晒,脸都变成了黝黑的模样,他们兴奋地在会上交谈着、询问着,散发出来的朝气将内心关于理想主义的光芒表露的一览无遗。而老俞和康健老师的对谈里,仿佛有着定海神针般的气息,让他俩从会议室的嘈杂中抽离了出来,进入到了另一个时空。在那个时空里,康健老师会在谈及教育的历史与演变时叹息,会在讨论教育现状时略有愤慨,会因为乡村孩子不充分的生活状态而眼眶湿润,会为自己和老师们现在所坚持的事情而骄傲荣光。我相信,在那个时空里,老俞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倾听着一个中国教育界前辈的肺腑之言与心路历程,听他去分享那些关于理想主义如何与现实生活相互纠葛与和解,听他提到某些人某些事时突如其来的哽咽与停顿,听他谈起孩子们篮球第一时掩藏不住的笑意。那一刻的老俞心生了一股情绪,或许是骄傲,骄傲自己北大的同门师兄妹能够抛下一切扎根大山,去用个人的力量点燃一片火把;也或许是羡慕,羡慕他们能够在一个地方深耕细作,虽然很难被复制,但是能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便也骄傲满足。也可能,在那么一瞬间,老俞动了动念头,他也想冲进深山,去做同样的事。但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如果能结合现有的资源,再融合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可能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那天的行程里,除了美丽小学外,他还去了楚雄州元谋县羊街中心完小、羊街中学调研考察,甚至在行程的末尾意外走访了甘泉完小。一路上,遇到可爱的孩子们,戴着红领巾,逢人便举起右手大喊一声老师好;一路上,看到运动会上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同学们在操场上飞驰奔跑。一路上,和那些从未走出过家乡的老师们聊发展、聊培训;一路上,老俞给大家分享着一些可以应用到教学里的小心得,而人群里的一角,有老师不断扶着助听器,只想听得更清楚、再清楚一些。他们都身处山区一隅,没有特别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或多或少是留守儿童或是半留守儿童,但他们身上,都有着真切的童真与对世界的好奇。他们都是驻守乡村的教师,没有良好的发展通道,没有很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依然热爱教育,希望给孩子们争取到更好的明天。“想你的星期天,就像眼泪一样飞快地流走。”“阳光下的奶奶,像驼了背的大树。”回程的路上,孩子们在白天玉米地里写下的诗歌再次回响在老俞的脑海里。你看,乡村的孩子,写的诗多么美好,你看,乡村也可以有好教育。他如此这般在自己的心里,给自己的师兄妹加油打气,也给自己加油打气。时间拉回到行程的第一天,老俞和肖诗坚在田字格立人堂里的那场对话——“这儿的孩子很幸运,能够有这么好的校长和那么多的好老师,接受着好教育,看着他们自信美好,我也觉得非常开心,可像你们这样的毕竟是少数......”老俞话头一转,“那你觉得,乡村教育,还有出路吗?”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问出了这个让大家都紧张的问题,但也是他最在乎的问题。坐在对面的肖诗坚,捋了捋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眼神坚定地回答,“无论这条路的曙光在哪里,都需要有人知道路在你脚下。”说罢,他们两人四目相对,然后沉默。在那天行程的最后,老俞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在贵州正安县走访了田字格小学。这是北大师妹肖诗坚,坚持探索中国乡村教育的办学道路,办起来的一所学校,学校坚持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理念,让已经几乎失去希望的乡村孩子,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教育,增加了孩子自信,让他们回归对于乡村和学习的热爱。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尝试,肖诗坚本人已经在大山深处坚守了四年。值得全体北大人向她致敬!关于乡村教育的问题,老俞一直忧虑着,悲观着,挣扎着,这条道路阻且长。但这一次的调研,这一次路上遇到的人让他释怀:这项关于乡村教育的事业,未必能在这一代就能完成,但有很多怀抱教育理想的人们,都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所以,虽然某些层面或者观点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同,但他都深刻的明白,无论是他,是肖诗坚,还是康健,都是拥有同样追求与理想的、在乡村教育这条路上摸索着的探路人。THE END
肖湘晖在岳阳雅礼实验学校调研肖湘晖在麻塘中心学校调研座谈会现场肖湘晖讲话岳阳县融媒体中心12月16日讯(记者 熊佳 胥诗)12月15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肖湘晖深入岳阳雅礼实验学校、麻塘中心学校、天鹅小学、县一中等中小学校,专题调研教育工作,副县长周里参加。每到一所学校,肖湘晖都详细询问学校规模、师资配备、内部管理、教育教学及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县教体局汇报了全县教育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省政府“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优秀县”“湖南省教育强县合格县”等多项荣誉称号。肖湘晖指出,教育是立县强县之本,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合理整合资源要素,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推动教育均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奋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肖湘晖强调,要着力解决我县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补齐教育短板;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校园卫生安全、校车安全、学生人身安全等工作,确保教育安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全力推动我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作者:熊佳 胥诗 编辑:黄阳娇 本文为岳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本文链接:https://yueyangxian.rednet.cn/content/2020/12/16/8707528.html72【来源:岳阳县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休假一周,回到老家与亲人故友相聚。作为一个教育人,一次休假也是一次绝好的调研。几天的见闻,再次让我深深为农村教育感到忧虑。离开乡村教师岗位8年,人事变迁,时光变换,一切都不一样了。但农村教育的问题依然突出,甚至更加严重。农村家长更加焦虑,也更加迷茫。最让我心痛的,是农村的孩子们。满目所见,都是在三五成群结队打游戏。有的还在学前年龄,游戏打的也十分娴熟。他们的家长,要么在忙着打工挣钱,要么在忙着喝酒打牌。多数家长不知道怎么管孩子,面对越来越难的作业辅导力不从心,只能随他去吧。家长们普遍重视教育,认为现在没知识没文化还是不行,都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奔个好前程。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办,毕竟教学内容越来越难,升学规则也越来越复杂。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不得不狠心把没暖热的血汗钱拿出来,去报辅导班,去读私立学校,去花钱请人填报志愿。至于效果如何,也管不了,只是觉得作为父母,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了。他们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倾尽全力支持学生读书,他们却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好,还是没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农村教育行政化严重。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资源,优秀教师是引领农村教育发展的领头羊。在农村,有一个观念很普遍,好好教书是为了不教书,对于男教师尤其如此。不教书做什么?当校长,进中心校,进教育局,去做行政。做了行政就可以不用辛苦的教课,可以有人尊重,有人请吃饭,可以有一些权力在手。一线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少,教而优则仕的现象普遍存在。任何方面的专家都是需要沉淀的,教育更是如此。培养一批愿意坚守一线的优秀教师,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发挥专长专注于教学,可能比去做行政更有意义。大家都能理解优秀教师为什么想去做行政,那么就要考虑如何让做教师比做行政更有吸引力。农村教师获得感、职业认同感低。没听到一个教师说现在的待遇不错的,只听到很多声音说错过了几次调离现任岗位的机会。谈起教师职业,整体感觉气氛是压抑的,没有生机,看不到希望。要么不甘心,努力跳出去,要么放弃挣扎,佛系生活。农村的老师也有很努力地想把课教好的,但是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被爷爷奶奶娇生惯养,老师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完全没有办法。一些农村小学没老师愿意去,校长对老师的管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有人上课,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至于教学质量,那再重要也没办法呀。老师们的职业认同感极低,基本上有换职业的机会都不会犹豫,想要调离。能让大家坚守的,可能也就是教师职业比较稳定,目前来说还算是铁饭碗;能给大家安慰的,可能就是教师的子女教育得比较好,多数还是能考上不错的大学。大城市对小城市,城市对农村地区优秀教师和生源地掐尖比较严重,优质师资和生源的流失给地方办学带来巨大压力。没有好生源,好老师也无心在农村坚守,毕竟栽大木柱长天是每位师者的理想和抱负,面对班级里寥寥几位留守学生,很难教出好成绩来,教着教着也就没动力了。提高农村教师的获得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任重而道远。农村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短板,也是教育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如何让农村教育更有希望,农村孩子更有未来,农村教师更加幸福,是教育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你对农村教育是怎么看的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0日讯(通讯员 王姣 庹兴亮) 6月20日下午,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就全市教育工作暨消除大班额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教育是民生之本,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保障,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副市长邹菊芳等参加调研。 班级数是多少?教室设施是否完善?学生伙食是否达标?教师配备情况怎样?……刘革安对永定区敦谊小学、张家界天门初级中学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刘革安听取了全市教育工作暨消除大班额工作情况汇报。他说,近年来,张家界市教育系统克服基础设施薄弱、教师力量配备不足等诸多困难,狠抓教育创新,推动改革发展,教学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刘革安指出,教育是民生工程,是百年大计,是民族的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资金等各项基本保障,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刘革安要求,要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对全市教育资源进行总体规划,抓好一批乡镇中心寄宿制学校、教学点建设,均衡配备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更好人才的各项措施;加快建设、增加学位,调整思路抓建设,严格管理抓配建,在政府适当投入的同时,大力引进社会投资,加大招商引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多措并举、充实队伍,对“占编”“不在编”现象进行清理,不断补充教师队伍;严格管理、提高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市教育质量。 刘革安还要求,要切实做好化解大班额的各项工作,务必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解决好这项教育领域突出问题。要摸清底数、明确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分解任务,严格管理、严控增量,立足长远、综合施策,压实责任、加强调度,坚决完成消除大班额工作任务。 会上,各区县人民政府还向市人民政府递交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责任书。 [责编:向韬]
市委书记李诗兴率队调研指导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红网吉首站8月20日讯(记者 肖庆宾) 8月19日,吉首市委书记李诗兴率市直相关部门深入城区部分幼儿园、小学,调研指导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察看学校安保设施运行情况。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李诗兴一行先后来到市八小、市第二幼儿园、乾城英兰幼儿园、德立富华幼儿园、德雅小学和德雅幼儿园、吉首市幼儿园和智慧果幼儿园等处,详细了解学校规模、师资配备、教学思路、教师待遇及学生教育生活等情况。吉首市幼儿园一角。李诗兴指出,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稳步推进教育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谋划实施一批教育新建项目,进一步加大公办学校建设力度,积极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切实增加城区学位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子女入学需求。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理念,狠抓教育教学管理考核,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比学赶超、互促共进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扎实开展校园安全综合整治,突出部门联动公关,健全完善防控体系,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做好学生报到、返校及教学工作,努力营造老师安心教学、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教育部门既要当好各级学校的“管理员”,又要当好广大教师的“服务员”,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断改善教学软硬环境,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鼓舞激励教师潜心育人,学校安心办学,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来源:吉首新闻网编辑:肖庆宾 【来源:吉首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文率调研组赴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孙疃中心小学、南坪中心小学、烈山区古饶小学、赵庄小学、赵集中学调研基层基础教育工作。金文一行深入到学校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学校食堂、社团活动专室等场所,实地了解基层农村中小学在改善办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学及保教质量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每到一处,调研组人员都与学校教师、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一起交谈,听取他们对教育现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金文对我市在基层基础教育方面所作的努力与成效,对濉溪县、烈山区政府尊师重教、引领教育工作均衡发展的创新与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金文强调,基层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发展好基层教育,才能从根源上阻断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金文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基层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以高质量教育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二要加强基层教师师德建设,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三要提前谋划,促进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不断提高基层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水平;四要持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扩充乡村教师来源渠道,合理配置乡村教师资源,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稳定教师队伍。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郑红献,部分市、区人大代表,濉溪县、烈山区分管领导以及市县区教育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调研。【来源: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18日,山东省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一行人莅临菏泽市牡丹区调研教育工作。市、区领导王磊、孔祥岩等陪同调研。调研组先后到胡集镇中学、胡集镇中心幼儿园、都司镇明德小学、二十二中等学校,实地查看教室、操场、餐厅、功能室等区域,详细了解学校建设、班额、教师周转宿舍、师资队伍、公费师范生工作等情况。邓云锋对牡丹区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学校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五育并举”,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与此同时,邓云锋要求牡丹区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积极开展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提升育人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欣【来源:牡丹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红网时刻1月21日讯(通讯员 朱鹰 杨赟 唐琼丽)1月20日,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建华来零陵调研教育工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可知,市委二级巡视员伍军,区委副书记龙军陪同调研。王建华一行先后来到阳明芙蓉学校施工现场、七里店小学、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永州师专附小等地,实地考察在建项目芙蓉学校,详细了解各学校校园疫情防控、教育资源配置、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大班额化解等工作和教育教学情况,听取了全区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王建华充分肯定了零陵区把教育事业当作重要民生实事来抓,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的成绩。他要求,各学校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要进一步加快在建学校建设进度,加快投入使用;要抓住基础教育全面提质机遇,驱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持续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校园安全稳定。来源:区教育局编辑:梁园翠 85【来源:区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