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杨润勇职务:教育部教育法制与教育标准研究所所长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杨润勇,教育学博士,中国教科院研究员,现任教育法治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国内高级访学及博士后导师,曾任中国教科院科研处长。重点研究领域:政策分析,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长期致力于“课题研究”,有着丰富的各级各类科研管理经历。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重大项目,有着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形成了“基于研究,基于案例,基于问题”的课题研究及演讲思路;梳理了课题研究中的“关键点”,调研了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点”,分析了问题解决的“基本点”;总结历练了各地经验,构建了中小学校提升研究效益的有效科研体系。与此同时,抽取、整合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若干真实申报案例,分析了问题,展示了样板。近10年来,在全国各级课题研究的培训交流活动中多次担任主讲,多次深入各地与大中小学教师、科研人员等“面对面”交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反思凝练了做好课题研究的100个策略性观点,构建了做好课题设计的50个“测试点”,提出了做好真正科研的36计,总结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针对性策略。近年来,共出版《新时期教育科研的范式与方法》等专著5部,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报)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余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近百项,主笔2篇研究报告分别得到国家领导人、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的重要批示。
一、获首批百科优秀团队奖,组员蝉联三届金蝌蚪奖2018年1月,我组以总评分第二的优异成绩被百度百科官方评为2017年度优秀团队奖,这是百度百科官方首次设立该奖项。同时我组学习之神18摘获第三枚金蝌蚪奖,该奖项为百科最高荣誉奖,一年一评。二、平稳换届,夢隨飛絮任第四任组长2018年新年伊始,第三任组长学习之神18开始进行换届交接,2月,经百度百科官方批准,夢隨飛絮正式担任第四任百科高校组组长。三、成功更名为百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组平稳换届之后,经百度百科官方批准,百科高校组于2018年2月起正式更名为百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组,兴趣范围以学校为主,涵盖科研机构、图书馆、社会团体、教学科研人物、期刊、教育科研荣誉与人才计划、学科专业、教学专有名词等类别,发展方向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四、由中级小组升级为高级小组2017年12月,分类小组制度发布时,我组被认定为百度百科中级小组。经过三个月的准备,于2018年3月顺利升级为百度百科高级小组。2018年度,小组积分最高超过1万;截至2018年12月底,剩余积分6066。五、先后拓展4个分类编辑指南,我组分类编辑指南达到8个2月至9月,先后拓展《学术学会类词条编辑指南》《学术期刊类词条编辑指南》《本科教学工程类词条编辑指南》《教育科研奖项与人才计划类词条编辑指南》4个分类编辑指南,其中《学术学会类词条编辑指南》升级为《社会团体类词条编辑指南》、《学术期刊类词条编辑指南》升级为《期刊类词条编辑指南》,我组分类编辑指南总数达到8个。六、首次理顺原高校组、中学组、科学组的组史传承关系百科高校组、中学组、科学组先后成立于2014年5月、2015年1月和2015年12月,其中中学组由高校组代管;中学组、科学组先后于2016年、2017年实质上并入高校组;2018年2月,整合原三组的职能、人员,更名为百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组。七、优化组内奖励制度,提升编辑、评审的福利在原高校组奖励制度基础上两次优化升级,首次增入评审奖励,并传承了平均指标这一传统;同时升级了年度奖励,引入年终奖的概念,除原有发放证书以外,同时予以财富值奖励。2018年组内发放奖励累计388420财富值,折算消耗小组积分为64737分。八、特色达标与评审量比去年分别增长6倍、3倍,创历史记录2018年,我组特色达标总数为2638个,特色评审总数为9429个,分别是去年的6倍、3倍,创历史最高纪录。新入核心成员41名、新增蝌蚪7名,推荐中级评审并考核成功的有2名。九、首创“双11”活动、开通社会圈,丰富组内文化2018年“双11”前夕,发起百科“双11”狂欢节的活动,随后百科交通组加入,两组联合举办了首届“双11百科狂欢节”。12月在官方指导批准下,开通了社会圈。十、发布特色词条集中摘牌制度,升级老旧特色2017年曾进行过集中摘牌制度,今年我组继续发扬这一传统,并形成制度:每年至少2次集中摘牌,以学校类词条为主,升级老旧特色词条以及无人维护的特色词条,并不定期开展集中摘牌。另外贴吧还单独设立摘牌登记贴。截至年底,共集中摘牌3次,累积摘牌约200个。
今天下午,第二届“国育杯”思维运动会团体赛总决赛正式开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表示,“国育杯”思维运动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体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素养,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学生能力,改进教育评价的有益探索,必将有利于培养造就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崔保师首先代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向来自全国17个地市的30所代表队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也向本届思维运动会的承办方大庆市教育局、义乌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向黑龙江新媒体集团、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和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二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崔保师表示,思维关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以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未来时代并不缺少知识获得,缺少的是如何运用知识并让知识产生力量的思考方法、思辨能力和思维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孩子思维的发展,就是关注孩子的未来,就是关注我国人才战略发展大势。“国育杯”思维运动会通过创设动眼学会观察、动耳学会倾听、动手学会实践、动脑学会思考、动口学会表达、动心学会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操作体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素养,用思维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学生能力,改进教育评价的有益探索,必将有利于培养造就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崔保师称,希望通过此次运动会,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从小养成爱动脑、勤动手、善思考、勇实践、敢创新的优良品格;同时激发老师们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真正让孩子们成为思维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成为勇于创新的实践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崔保师最后预祝第二届“国育杯”思维运动会圆满成功,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一、万物归数:大数据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视点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科学研究以“大数据”作为研究活动的基本质料,以大数据记录和实时分析作为研究活动的基本形式,延续了经典科学研究范式的“数据依赖”,但大数据研究方法的数据论基础又不同于“小数据”,它蕴含着人们对数据应用认识的“肯定—批判—再肯定”的辩证发展过程,由此构成审视大数据方法的三个理论视点。(一)可数的世界:对世界的数字化观察用数据去探究世界万物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即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内心世界都需要用数字去衡量。毕达哥拉斯则提出了“万物皆数”的命题,确立了世界的本质即数据的哲学思想。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数的思想开始从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走进具体的实验科学,成为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石:“凡物的存在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被测量”。另外,数据不仅是现象的“证据”,而且是现象本身,数据还是建构理论和证伪理论的工具。数据也是科学共同体、共同体之间、共同体内外的通用语言。正是数的可通约性、可交流性、客观性、精确性,使得基于数据的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信念、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种成功的范例,从而构建了牢不可破的经典科学研究范式。因此,科学研究即“数字观察”,数字代表着世界的真实,凡不可数的也是不可靠的。科学实验之目的就是获得各种数据,用数据来解释现象、区别现象、干预现象、构造现象,用数据来揭示某种解决方案及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以至于“我思故我在”的“我思”也成了不完全可靠的东西,它必须接受数据的检验。如逻辑实证主义就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然后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由此,数字观察成了对认识活动进行审判的最终尺度。(二)不可数的世界:对世界数字化的质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即是数字化揭示世界的进程。在教育研究领域,2017年《教育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行动宣言》便是对数字化方法的一次强化。“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展重构教育研究范式”也成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导向,但这并不能遮掩对“世界数字化表征”的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首先,人文关乎心灵,而心灵的形式化、逻辑化充满挑战。如人工智能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数字化方法为支撑,是对人“心灵”的形式化、逻辑化处理的一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对人“心”的形式化处理存在着终极的认识论困惑,人并不存在一颗形式化的心,人只有一个完整的包含“文化”“生理”与“技术”三层结构的“身体”。人的任何思维和情绪都是“具身”的,它不可能抽身而去,等同于一连串数字。其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现象的数字化表征也存在方法论局限。社会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各种影响因素复杂交织、互相影响,很难对社会条件进行控制取得理想数据。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时,往往是把总体分解成单项,然后再还原成总体,这种机械的取数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难以相容。另外是来自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的挑战。在自然科学领域,量子力学的发展对自然现象的数字化表征提出了难题,如量子运动轨迹是无法被观察和测量的,量子通信的保密性正是建立在量子不可测量基础上的。科学哲学的挑战则牵涉休谟对数理逻辑中因果性命题的终极。休谟对经典科学研究范式的基石“因果关系”进行考察后发现:所谓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是“心理习惯”“恒常联系”和“必然性”。上述挑战不仅使经典科学研究范式城堡可能被攻破,也使得镶嵌于其中的数据方法合法性受到质疑。(三)彻底可数的世界:对世界数字化的极致追求对数字化方法的质疑是科学研究范式的危机,也孕育着科学研究方法突破的契机,大数据科学研究方法正是在这一危机、契机中间应运而生的。相对于“小数据”,大数据堪称数据领域的革命。如上所述,“小数据”在揭示人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方面仍存欠缺,因而无法像发现自然科学规律那样发现人文规律。“小数据”在揭示社会科学规律时也远不如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表现。据现有认识结论,其中原因乃是“小数据”的局部性、片面性,导致“小数据”对人文和社会复杂现象的揭示只能做到“管中窥豹”“盲人摸象”,无法实现总体性的描述。而大数据是小数据汇聚的结果,不同的数据互相流动、交融,形成了一张疏而不漏的数据之网,从而使从不同观测点把握人文社会现象成为可能。多点观测、综合分析使得人文社会科学规律的揭示成为可能。这便是技术乐观主义者的看法:并非数据不能揭示人文规律,乃是人文规律的复杂性需要用更丰富复杂的数据结构来解释。数据从“小数据”发展到大数据,进一步使人们坚信“世界本质的数字化构造”,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划分也从未像今天那么正确。数字世界已不是一个人构世界,也不是一个镜像世界,它是一个“客观实在世界”。正是当今无处不在的数字化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纵横交错的数字网络,使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喊出“世界万物都有数据化的形式,都可以被数据化”,“无论是自然事件还是社会历史事件,都存在着数据的形式”。既然世界的本质是数字的,科学研究的使命便是挖掘数据,发现其中隐藏的数据规律。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这种数据挖掘方法或科学研究方法主要依靠一张布满了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的所谓“智慧网”“物联网”。这种技术构架不仅使触网的一切人和事迅速数字化,而且可以做到实时动态记录和分析。它对数据的搜集、传输、处理速度都是小数据方法无法比拟的。且大数据方法可不追究因果性而对事物特性进行描述,因而也可解决“小数据”无法描述的量子纠缠难题。因为,具体的量子传输内容纵然不可测量,但它们的总体活动特征却可通过更大范围数据变化进行描述。二、方法演变:大数据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托马斯·塞缪尔·库恩将科学研究的范式定义为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活动中共同的信仰、价值,以及遵循的实践技术规范。根据经典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的科学范式至少具有四个要件:客观的研究对象、可靠的数据证据、可再现的研究情景、因果关系。正因为教育科学研究难以满足上述条件,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并没有确立。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也一直与人文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互相掣肘,甚至对立。但大数据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经典科学方法的范式框架,形成了明显不同的科学研究结构,称得上是研究范式的革命,对进一步推进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对象设置:从具体客观到无须预设教育学研究文献对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大致可概括为三种: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问题,但都难言客观性,难以满足经典科学对研究对象的要求。首先,教育现象领域主要是意义和价值系统,属于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而生活世界又是感性直观、不言而喻的前科学世界,它是与科学世界相区分的领域。因此,教育作为生活世界的现象无法成为经典科学探索的对象。其次,教育活动也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物质运动,甚至不同于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活动,教育是社会的人文活动,也是人文的社会活动。相对于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活动,更人文的教育活动具有更弱的“规律性”。最后,教育问题是价值问题而非客观问题,因为教育活动从目的看是求善而非求真。教育问题充满知识、权力和利益的冲突,但解决方案是求善的,而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因此,教育科学领域实在难以找到科学、客观的研究对象,除非将教育领域中的师生主体排除在外,寻找一种抽象的教育结构。当“教育研究约定的对象只是虚幻”时,教育科学研究如何前进?大数据方法则开辟了一条道路。在大数据方法中“既没有设定的目标,也没有设定的问题;既没有设定的条件,也没有设定的理论模型”。因此大数据方法不需要预设所谓研究对象,它只需拥有数据就足够了。大数据方法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大数据海洋的某些地方设置合适的观测点,“通过特定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揭示数据之间隐藏的关系、模式和趋势”。(二)研究数据处理:从局部数据到全部数据教育现象能否数量化、如何被数量化、数量化的解释力等一直受到质疑,成为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的阻力。经典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具有典型的“还原论”特点,而教育现象则拒斥还原论。大数据范式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该难题,毋宁说是一种更好的还原论。问题解决的进路是:经典科学研究范式中产生和运用的数据是有限性、封闭性、条件性、简化性、单一性的,因而通过该科学方法获得的教育数据只是理想的、局部的、片面的,难以有效揭示教育领域的混沌、复杂现象,而大数据的“4V”特征使它能够更好地揭示教育现象。首先,大数据的数据结构更复杂,它不限于学习数据,而是囊括了生活数据,这是教育科学研究发现更多、更真实教育联系的前提。另外,大数据是自然原始数据,它主要来自各种观测和记录,不经过研究者的修剪和加工。这种数据的采集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机器自动生成、记录的。人为的数据只是大数据的小部分,当它汇入了大数据的海洋之后,也是原始数据,也要被重新置于更复杂、更广的数据系统中得到检验和发掘。当越来越多的各类数据混杂在一起,数据的间隙就会弥合,教育现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有可能真实地被数据化显现出来。这也说明,领域内数据的成熟度是大数据方法发挥效用的前提。(三)研究方法选择:从重复证明到概率说明研究情景的可再现性、证据的可重复性是经典科学研究方法的要件之一。但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情景往往不可再现、证据也难以重复。比如,要证明一个上补习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实上很难采用严格的实证方法。因为无法让一个学生既去上辅导班又不去上辅导班,从而对两者的效果进行对比。那么,能够找一个没上辅导班的学生对比吗?严格说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两个儿童的生活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同理,既无法让一个学生同时上两所高中,以确定哪一所高中更好,也无法让学生上两次同一所高中。但在大数据方法中,不再追求当A出现时B是否一定作为A的逻辑结果出现,即A和B之间是否因果关联,也即A和B是否会反复伴随出现。而是记录A的类似事件和B的类似事件伴随出现的频率,比如,事件A出现时伴随着事件B;事件A’伴随着B’;A”伴随着B”;……;依此类推。其中,A、A’、A”为类似事件,B、B’、B”也是类似事件。大数据方法正是通过对每一样本(全样本)行为的记录,发现各种伴随事件出现的概率,进而发现关联。尽管事实上不可能真的全样本,但永远向全样本靠近,越靠近,结果就越可靠。总之,大数据方法不刻意追求逻辑因果关系,因此成功地将科学研究中的“重复证明”转化为“概率说明”。(四)研究结论表达:从因果逻辑到数据相关如上所述,追求逻辑因果关系是经典科学研究范式的主要旨趣。但事实上,逻辑因果关系一直受到科学哲学的质疑和挑战。波普尔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观察”环节渗透着观察者的种种主观偏见,而且从“有限的观察归纳出无限适用的结论,这种归纳过程是可疑的”。但波普尔本身主张的证伪主义,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挑战并抛弃了因果逻辑。当然,给因果关系造成最大冲击的当属休谟,他关于因果关系是“心理习惯”“恒常联系”和“必然性”的观点扭转了人们对因果联系的看法,因果联系并不是逻辑的,而是习惯的、恒常联系的、必然的。大数据方法能在一定意义上与这一新的因果观呼应:大数据基于概率论,不具有必然性,也不具有恒常联系的属性,它只是一种心理习惯意义上的定律,即休谟所谓心理习惯意义上的因果联系。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关系复杂交织,事物的运动变化就像一片飘落的羽毛,具有不确定性,加之教育属于意义价值系统的领域,教育规律更接近于人的文化心理习惯,大数据方法在这里恰恰能够发挥更好作用。不过,上述心理习惯定律,能否进一步发展到恒常联系和必然性的逻辑定律?这一点学界意见并不统一。尽管W·皮奇通过对大数据的计算机算法进行考察,发现诸如决策树和贝叶斯算法中有消除归纳法等因果逻辑方法,并认为大数据方法可以探索因果性,但这只是计算机的算法个例,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数据方法拓展了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更广义的因果关系可以囊括和解释更多的教育现象,并在一定条件下探索教育活动中的恒常性、必然性联系。三、理性审慎:大数据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规范总体看,大数据方法构建了有别于“小数据”方法的教育科学研究范式,但在超越中也存在着新的数据方法危机,需要加以甄别并恰当应对。(一)大数据方法需其他研究方法补充大数据方法的物质基础在于“一个布满传感器”的世界,可随时随地记录人类个体极其复杂和细微的行为,从而对任何触网的物体和个体实现数字化描述。技术的如此进步造就了新的数据功能论,即大数据的庞杂性、混沌性、跨界性使得大数据具有描述和揭示复杂社会现象的可能与潜力。但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数据化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尽管在数字化时代,世界可以看成是由连续数字构成的,但技术工具记录的数据仍然是“有限数据”,仍难以实现付诸对象的无缝数据化。其次,现代智能机器对人类个体的数字化描述主要基于“行为数据”而不是“思维数据”。人的思维涉及情绪、情感,涉及生活史、生命史,也涉及理性和非理性,变化莫测、难以捉摸,因此思维的彻底数据化仍存在极大困难。完全的数据化方法仍是以大数据为表现形式的“行为主义”科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学生的内部思维过程才是研究重点。对内部思维的研究也不是分析被现代人工智能借用的“形式化、数字化认知程序”,而是理解充满生命气息、人文气息的文化心理认知过程。在这方面,标榜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仍相形见绌,大数据尚不能记录并呈现人类个体昨夜的美梦,这说明教育研究作为人文的研究,不能仅靠数据化方法,教育研究仍需人文研究方法作为补充,并把它置于数据分析的基座之上,且使它成为整个数据分析过程的灵魂。最后,大数据方法与“小数据”方法应互相补充。数据的增加,意味着数据结构更复杂以及数据资源量的增加,但价值密度降低,这需要“小数据”方法来弥补。由此也可看出从“小数据”方法到大数据方法并非彻底的范式转换,还涉及范式融合。(二)大数据方法应融入教育价值原则与经典科学研究方法不同,大数据方法取得的结果并非必然的逻辑因果说明,而是关联性说明。因果性是事物之间明确的、确定的逻辑关联,代表着必然性;相关性则是事物之间非明确的联系,代表着盖然性。必然性,是教育活动中必须遵从的价值原则,因为“违背规律必然得到规律的惩罚”。盖然性说明的是概率性事件,包括大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对教育活动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大概率事件使得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面向大多数、面向一般问题、共性问题,小概率事件则使我们重视教育活动中的个别事件、偶发事件。而教育活动领域正是个别事件和偶发事件集中的场所。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个别事件和偶发事件正是教育追求的东西,因为它们往往代表着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而大数据方法,从根本上看主要聚焦大概率事件,它反映的是数据的聚类、分类和趋势。“小数据”方法寻找的则是异常数据和小概率事件,如传统数理统计学中的P值正是追踪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指标。因此,不妨说大数据方法能更好反映大数据的优势,因为在数据海洋里“小数据”往往被湮没。这也是由大数据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大数据由于其价值密度低,不可能筛查数据中的所有异常现象。因此,大数据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小概率事件及其价值并不够敏感。这说明,大数据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要重视两点:一是在研究设计中应当注重对“小数据”、异常数据的检测,另外是给予反映小概率事件的数据以足够重视。(三)大数据方法需权衡具体适用情景大数据并不是万能数据,大数据的数据来源、数据特征、数据功能决定了大数据有相对优势的使用领域。大数据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还需要具体领域进行具体分析。一般认为,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科学)是具有低解释力和低可预测性的科学领域,从大数据本身的功能看,则具有低解释力和相对高的预测力。虽然“社会学很少做预测,即便预测了也很少成功”,但大数据还是可能帮助其提高预测力的。而大数据的低解释力则会加剧社会科学的低解释力。由于教育学相对其他社会科学具有更浓厚的人文性、更弱的规律性,因此大数据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力进一步降低。不过,大数据方法在教育科学领域内部的适用性可以进一步细分。其一,从宏观教育现象与微观教育现象的对比看,大数据显然对宏观问题具有更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这是由大数据之大形成的“宏观视野”决定的。比如,国家根据地方的经济数据对各地进行动态教育财政拨款。但运用国家宏观数据指导具体教学则不合理。其二,围绕微观个体的大数据仍远远没有形成,说明大数据在微观教学领域有比较低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其三,大数据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评价等领域的解释力和功用也有差异。大数据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解释力好于教学实践领域,因为评价本身就是数据化过程,而在实践领域的应用效果则好于理论研究领域,因为教育实践领域是关系复杂的混沌领域,契合大数据的特点,而大数据分析没有确定的理论模型,也不指向理论因果,说明其理论性较弱。最后,大数据对外生性因素的解释力好于内生性因素。由于大数据善于对学生行为进行记录,因此,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外生性因素的效果要好于内生性因素。(四)大数据方法应考量相关数据积累大数据方法应用不能只从理想视角分析,而应对理想大数据和现实大数据进行区分,以免造成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混乱。其一,从理想大数据看,大数据基于对世界万物的感知和记录。在技术基础上,可穿戴设备等传感器无处不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物的样态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智慧网络的观测记录之内,数据在信息公路上自由流通。然而,大数据的现实是:传感器没有无所不在,智慧网络远未无孔不入,大数据仍是一张稀疏的数据网络。大数据只是相对的大数据、局部的大数据。另外,大数据方法产生于商业领域,在商业领域应用广泛,在教育领域发展滞后。其二,从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看,大数据的算法有限,诸如贝叶斯算法和决策树等有限种类。很难想象大数据无限的可能会被有限的算法捕捉到。因此,舍恩伯格和克里斯·安德森所宣称的“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的豪言壮语仍然缺乏物质技术基础。其三,数据伦理问题,包括数据隐私、数据开放、数据共享等。由于种种人为的、技术的和伦理的障碍,数据没有汇聚成大数据的海洋,而是被分割成了无数的数据湖泊,许多关于大数据方法的理想功用仍无法实现。因此,着眼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应重视教育领域内的大数据库建设,开发针对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监测的数据搜集处理软件。同时,尽量消除教育领域内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并通过合适的方式与学校外部数据实现对接。在方法论上,把领域内大数据的成熟度作为大数据方法应用及对其结果进行解释的重要依据。
我的成绩91分,考试时间:2020年04月04日 单项选择题1、从研究的空间维度分类来看,学校的办学思想、方针、模式、管理等的研究是(3 分)A.宏观研究B.中观研究C.微观研究D.以上选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得分:3分2、什么是问题?(3 分)A.问题就是假设B.问题就是矛盾C.问题就是疑问D.问题就是意见我的答案:B得分:3分3、对测量学生高层次的认识水平更有利的题型是(3 分)A.填空题B.选择题C.判断题D.分析题我的答案:D得分:3分4、( )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3 分)A.《论语》B.《学记》C.《礼记》D.《春秋》我的答案:A得分:0分5、测量的标准是( )(3 分)A.法则B.数量C.参照点D.量表我的答案:C得分:0分6、下列要素哪个不是测量定义包含的要素?(3 分)A.事物及其属性B.数字或符号C.过程D.法则我的答案:C得分:3分7、( )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3 分)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我的答案:B得分:3分8、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3 分)A.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B.统计回归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D.多重实验的干扰我的答案:B得分:3分9、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这是指(3 分)A.内在信度B.外在信度C.内在效度D.外在效度我的答案:B得分:3分10、对教育测量而言,最重要的效度是 (3 分)A.效标关联效度B.预测效度C.内容效度D.结构效度我的答案:C得分:3分11、( )指的是实验期间,另一相关的同时事件可能影响了实验的效果。(3 分)A.成熟因素B.历史因素C.测验因素D.工具因素我的答案:B得分:3分12、年龄是( )(3 分)A.社会学变量B.教育学变量C.心理学变量D.生理学变量我的答案:A得分:3分13、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3 分)A.正确选题B.写好指导语C.设计“目标体系”D.注意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我的答案:C得分:3分14、( )是表示数据差异程度或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量数。(3 分)A.集中量数B.差异量数C.标准分数D.T分数我的答案:B得分:3分15、样本的第一个个体被随机选定后,其他的个体按一定的规律依次选出来。这是( )方法。(3 分)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我的答案:B得分:3分16、下列特征哪个不是假设的特征?(3 分)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C.具有多样性D.具有确定性我的答案:D得分:3分多项选择题17、相关关系有以下几种( )(3 分)A.正相关B.因果关系C.负相关D.零相关我的答案:ACD得分:3分18、问题的主要来源有(3 分)A.教育实践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B.教育理论方面的来源C.各级科研主管部门的选题指南D.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以及培训我的答案:ABCD得分:3分19、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以下内容(3 分)A.标题B.指导语C.问题D.答案我的答案:AC得分:0分20、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不同,教育评价可分为(3 分)A.诊断性评价B.综合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我的答案:ACD得分:3分21、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有( )(3 分)A.顺查法B.倒查法C.追溯法D.循环法我的答案:ABCD得分:3分22、影响问卷效果的因素主要有:(3 分)A.被试的主观倾向B.测量工具的因素C.情境方面的因素D.研究者的准备情况我的答案:ABC得分:3分23、变量按取值的精确性程度可分为(3 分)A.类别变量B.等级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我的答案:ABCD得分:3分24、行动研究的实施原则是(3 分)A.行动原则B.合作原则C.弹性原则D.持续考核原则我的答案:ABCD得分:3分25、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3 分)A.全面抽样B.最大差异抽样C.极端个案抽样D.典型个案抽样我的答案:ABCD得分:3分26、个案研究法的哲学基础来自( )(3 分)A.逻辑学B.现象学C.统计学D.阐释学我的答案:BD得分:3分判断题27、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程度。(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得分:2分28、一次文献是指对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以便于查找利用的检索性文献。(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得分:2分29、开放式问卷比较适用于小样本。(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正确得分:2分30、定性研究是指在研究中通常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引征第一手现场材料或文献资料的一种方法。(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正确得分:2分31、效度是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正确得分:2分32、内在效度高的研究,外在效度也一定高。(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得分:2分33、在各种实验设计模式中,较严谨控制并较通用的实验设计是等组前后测或等组后测设计。(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正确得分:2分34、实验研究是指根据某种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测定的方法。(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得分:2分35、美国布鲁姆把认知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正确得分:2分36、是非题适用于测量较高层次的学习结果。(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得分:2分37、如果一个变量伴随着第二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下降而下降,那么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负相关。(2 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得分:2分
岁末年初,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乡村振兴大幕拉开。全国832个国家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摘帽,如何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成为新的挑战。“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一直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发展乡村教育仍是重要内容。教育扶贫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智志双扶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贫困人口全部退出,防止返贫成为重要任务。从长远来看,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至关重要。有些贫困户接受了帮助,但等靠要思想严重,依赖输血式扶贫。有些贫困户接受了扶贫援助后,没有形成自身脱贫能力。一旦扶贫政策断档,这些人很可能返贫。在长期扶贫工作中,于发友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教育来拔穷根。“教育扶贫是志智双扶。”于发友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一是培养贫困户的志向,让他从被动的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这非常重要。二是扶智,教会他技能,让他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能够在发展过程中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他认为,教育总体上是一个周期比较长、利长远的事业,不像产业扶贫那样一下子就产生效应,但在推进教育扶贫过程中,也有很多点见效很快。比如,对农民进行培训,在有了产业或者一些机会的时候,对农民进行相应的培训,或在失业以后创造一些机会给农民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就可以脱贫了。另外是发展职业教育,“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见效也比较快。特别是东西协作的职业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去东部地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完以后在当地就业或者回原住地就业,脱贫效果也比较好。“一个人的理念、观念突破了,视野开阔了,他的潜能就会被激发,他会想办法去发展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于发友说,“其实现在学习的机会很多,只要能主动学习,就能发展起来。”补齐教师短板不论是教育脱贫还是振兴乡村教育,都离不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然而,在于发友看来,乡村教育最大的短板也在乡村教师。目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招不来、教不好、留不住”的问题依然存在,直接导致乡村学校缺少活力,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乡村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于发友说,他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农村地区教师数量基本充足,但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如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小学科教师不足。而且,乡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约四成教师学历在大专以下,乡村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不足,现有优秀教师也面临流失风险。“要努力打造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于发友强调。具体而说,要提高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坚持免费、定向、精准培养乡村教师。要激发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内在动力,引导乡村教师立足乡村,践行现代教育理念,融合当地风土文化,跨学科开发乡本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做乡村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与实践者。要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倾力支持乡村教师发展,职称评聘向乡村倾斜,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不低于城镇学校。2016年以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云南芒市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公益)实验区,助力芒市脱贫攻坚。在帮扶过程中,中国教育科学院非常重视芒市的教师队伍培训,实施了芒市“十百千名师大讲堂”,培训教师上千人。组织了芒市很多校长、教师到全国优秀学校挂职,接受培养,并帮助他们与优秀学校结对子。于发友介绍,现在芒市共有33所学校和全国的优秀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结对子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之间频繁地进行交流,对芒市的学校帮助很大。在他看来,乡村学校,缺的是优秀教师和先进设备,如果能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乡村学校就会有自己的优势。那里有自然风光,还有农村各种资源,能够塑造孩子们的灵性,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农村教育弯道超车不是不可能,关键要看我们对农村,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支援力度和支援智慧。”于发友说。探索教科文结合学校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很多农村出现空心化,农村生源减少。在撤点并校过程中,大量农村学校被撤并,一些村庄不再有学校。“农村学校在向县城集中,农村教育在缩小。”于发友说。但他认为,一个村庄即便生源很少,还是应该建一个小型学校,也就是小规模学校,小而美,小而精。他提出探索推进“一村一小幼”,每个村都举办幼儿园和小学,特别小的村可以整合举办甚至混合编班。他认为,农村学校可以突破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限制,还可以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如,县、乡、村都应该设置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可以与幼儿园及中小学资源共享,开展农民培训和科学技术普及。“科技要下乡,要建科技站;文化也要下乡,要建文化站、图书馆等机构,这些机构都可以和学校融合,也就是教科文结合。甚至村委办公室也可以设在学校,让村干部能随时感受到孩子、关注到孩子。”于发友说。在他看来,通过这种融合,可以充分发挥乡村教育的综合功能,也为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乡村学校不仅是教育机构,承担乡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村落的文化标志。”(□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近几年,“基础科学”被提得越来越多,不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华为、阿里、腾讯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图片来源:央视、澎湃等网络截图)随着中国载人飞船、月球探测、量子通信等科技成果的逐渐显现,很多人逐渐认识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当然,对基础科学缺乏了解、认为其没什么实际用处的也大有人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我们耗时耗力研究基础科学真的值得吗?库叔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图片来源:必应图库)王贻芳院士是首位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中国科学家,2012年,他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被《科学》杂志列为当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本文根据访谈内容综合整理。)文 |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编辑 | 李浩然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1中国曾因不重视基础科学吃了大亏什么是基础科学?我认为基础科学应该具有三方面的特征:1.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2.不能直接应用到实际中,但是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理,比如牛顿力学并不能教你怎么盖房子,这是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牛顿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3.基础科学内部还有层次性,比如很多领域里虽然有独有的基础研究,但是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在基础研究里更为基础。(图片来源:veer图库)很多人经常问“基础科学看起来离我们生活非常远,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这种想法有些急功近利。我们无法说出某个方程、某个定律有什么具体的用途,但是整个科学体系是自洽的,基础研究就像盖房子所需的一块块砖头,虽然你不知道某一块砖有什么用,但如果把这块砖抽掉,房子就会坍塌。包括物理学在内的基础研究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然界,如果我们不了解自然,就没有办法发展和利用它。换句话说,基础研究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当然,这些是不能即刻带来经济效益的。它带来的更多是短时间不能见效的东西,包括科研水平的提高,即创新能力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对技术的推动和发展等。中国古代虽有四大发明、也有 “勾股定理”等发现,但我们只停在了“发现”阶段,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出抽象的、纯粹的科学。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打开大门向西方学习,引进了大量西方技术,购买枪炮,但北洋舰队还是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了,为什么?如果没有掌握科学规律,人们就不能举一反三,只能单纯就事论事,那么就永远摆脱不了落后的命运。当时我们只认为学习西方的技术才是有用的,而没有把科学体系引进到中国来。相比之下,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不仅买枪、买炮,同时还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比中国早几十年建立起了完整的科学体系,以至于中国很多科学名词都是从日本传来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没有科学只去做技术,最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2基础科学水平提升 欧美国家的崛起回看世界历史,欧美国家的崛起也无不与其基础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关。没有热力学、牛顿力学以及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等科学作为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根本无从谈起。只知道烧煤的人是没法做出蒸汽机的,必须要有热力学理论的支撑。不把电磁学搞清楚,也不可能有电的应用,如果你去问麦克斯韦他的电磁学方程有什么用,他可能没法想到我们今天享受的科技成就与此有关,包括电和电器都是他奠定的基础。拿高能物理领域来说,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过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技术。比如上一代美国最大的加速器“Tevatron”,给我们带来了超导磁铁技术的突破与普及,现在,医院临床所用核磁共振设备中就采用了超导磁铁。Tevatron粒子加速器(图片来源:必应图库)还有伴随我们生活的万维网,很少有人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实际上万维网也是在高能物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1989年,欧洲的物理学家建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来寻找希格斯粒子,而科学家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大量的数据和程序,这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过去,交流依靠的是美国军方发明的E-mail(电子邮件),显然它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家频繁交流的需求了,于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家Tim·Berners-Lee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架设了第一个网页服务器,推动了万维网的产生,促进了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图片来源:https://news.cnblogs.com/n/180532/)不仅如此,基础科学还带来了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有两个:一是逻辑推理,二是归纳。古希腊以来,人们总结出一整套推理的方法,而弗朗西斯•培根之后又有了实证科学,科学体系就是建立在归纳推理以及实证等根本支柱上。目前,在我国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背科学的言论与事件。比如很多人相信各种“大师”们的言论,却没有用科学的思维问一下是不是真的合理、有没有证据支持。如果能通过发展基础科学,让更多人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整个社会将更进一步。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文明的一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并有一定的基础后,就会发展艺术、音乐、文学以及科学,人们这时就会仰望天空,探索世界是怎么回事、宇宙的根本构成,我们为什么来、将来到什么地方去?这些探索让我们永远有动力追求未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3中国的基础科学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1.怎么评价一个国家基础科学水平的高低呢?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对整个科学领域的影响,一个国家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越多,这个国家的基础科学水平就越高。如何判断基础研究的成果有没有影响力?看看我们的教科书就会明白。无论学的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无论是在中学、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教科书里都会写到一些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基础研究成果,这些就是最经典的基础研究,它们会永远流传下去,比如,现代物理学绕不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可能不用量子力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当然,还有一些研究成果是被论文引用较多的,虽然也有较强的影响力,但跟写进教科书相比还是差点。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的这些重大科学成果能够写进教科书的几乎没有。2. 中国古往今来的基础科学的水平前面也提到,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起基础科学的体系,所以中国的基础科学基本就是从“零”开始,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科技水平如今已经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了。但因为起步较晚,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跟欧美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教科书中也很少有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等。近几年有媒体报道说,在国际上,中国的科技论文被引用数排到了第二。这是科技进步的反映,毕竟30多年前中国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基础科学研究很少,现在能被国际同行认可并引用,算是跨越了一个很大台阶。我们国家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某个领域突然冒头,但总体看来依旧是薄弱的。像高能物理领域,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些成绩,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的,使得我们基本上站在国际的平均水平。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是某个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但若要说整个高能物理,从规模和人员上,我们跟国际上还有相当差距。我们国家必须产生更多的重大成果,而不仅仅是一般成果,这才是质的转变!而质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路径:从几乎为“零”开始到出现大批一般成果,然后才是重大成果。3. 怎样实现从“零”到有的转变呢?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基础科学具有规律性,需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遵循其发展规律。很多搞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很难再出新成果,这就需要下一代人才的继续接力。值得开心的是,现在中国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国际交流更加密切,与老一辈科学家相比,年轻一代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了很大提升。其次就是人才,基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怎么来呢?先从教育开始。一所好大学一定有非常强的基础科学实力,无论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还是国外名校,都是如此。很多大学实力不强,说到底还是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很多大学老师只会教学生基本的知识,但有了知识并不代表就有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方法并在实践中锻炼,大学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并给学生“练”的机会,知识会过时,但方法永远不会!对于基础科学,最需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从无到有”的方法论,要让他们学会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这跟培养工程师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基础科学承担的任务基本处在“无人区”,都是需要思考别人没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多掌握“从无到有”方法论的人,我们社会的整体创新性才能提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除此之外,基础科学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经费投入。在我国的研发经费里面,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偏低,只占5%左右,其中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和美国相比,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年真正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实在是少的可怜。现在我国一些重点研究所、重点大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已经能达到国际水平,而在10多年前,这可能连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40多年前,大概只有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一。用别人百分之一的钱,还要做得比别人好,这根本不可能。所以,之前的很多年,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现在5%的水平,只能够维持跟跑世界先进水平,但如果我国有未来引领基础科学研究的雄心,就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只有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到了我们成为了能够产生科学知识、而不只是消费西方产生的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了。4均衡支持基础研究 发展大科学装置谈到经费投入,很多人可能会问:基础研究领域众多,对国家来说,怎么判断在哪些项目上投得多一点,哪些投得少一点?其实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均衡支持,不能因为某个领域是冷门就不支持,某个领域是热门就死命支持,从而影响了全面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来说,在基础科学方面一定要均衡发展,每个领域都要得到持续的支持。经费投入的研究很复杂,一般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非常精准的专门研究,组织各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参照国际做法及整个国家基础科学发展的历史来敲定。而均衡支持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以“是否有用”来判断。基础科学的领域,一个都不能废弃。20多年前,没人会想到统计学这样一门学科会对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起到大作用,如果当时觉得没用就不发展统计学,那今天别人都在发展人工智能时,我们就傻眼了。还有很多年前,有些人认为动物学、植物学是“死掉的科学”,但现在的基因科学都跟这些学科有关。热点过段时间后可能就过时了,盲目地集中投入研究资金也会造成过剩。二是不能盲目跟风。现在美国一大半的科研经费都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超过一半的院士都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所以有的人觉得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生命科学,而不是发展物质科学。(图片来源:人民网)这种想法存在很大问题。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国外已经走过的路,我们是很难避开或绕过去的。虽然美国现在大部分的精力在做生命科学,但他们是从探索物质科学的路上走过来的,如果我们跳过了物质科学阶段,直接参与到生命科学的竞争中,就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结果:只能买国外的仪器设备。无论哪个学科,研究过程中都离不开各种仪器。这些仪器的基础是物质科学。而我国目前各种科学仪器主要依靠进口,反映了物质科学研究水平及人才不足的缺陷,需要大大加强。为什么物质科学的研究会跟仪器设备有关系呢?在美国,很多仪器设备是商业公司研制出来的。在研制仪器的过程当中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需求,一个是人才。这其中人才尤为重要,但仪器创新方面的人才,学校是很难培养,必须要在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过程中培养。而进行物质科学研究,关注自研设备包括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就是培养设备研制人才的一种最好途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研制大科学装置,如今五六十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孵化了很多仪器设备企业,比如说著名的示波器公司LeCroy(力科),其创始人LeCroy之前是一位高能物理的工程师,长期研发高能物理专用的读出电子学。最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注于高速和复杂信号测试设备。现在世界上最好的仪器设备都是国外企业做的,所以他们研究生命科学的条件很优越。但我们中国很多实验室的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说明我们物质科学的基础还很薄弱。如果我们只做生命科学的研究,就要大量进口仪器设备,导致资金外流,对国内的工业发展并无助益,同时还会受制于人。所以中国现在应该大力发展物质科学,特别要关注自研设备,包括大科学装置(注: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我们需要在技术和科学目标上都领先的大科学装置,而不是跟随美国的脚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图片来源:https://ke.sogou.com/v224241.htm)大科学装置中的基础科学专用装置,比如我国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聚变堆、专用空间科学卫星、天文望远镜等,具有确定的科学目标,应用范围广泛,投入规模大,技术先进,可以产出重大成果,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还有一些溢出效应如重大技术的积累、突破和推广应用,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关键技术人才的培养,企业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占有突出的位置。5基础科学的竞争也是国力的竞争基础科学的竞争也是国力的竞争,这在高能物理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单就高能物理领域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总体上处于“并跑”和“跟跑”的水平,与美国、欧洲、日本等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点从研究人数对比上也能看出来,我们的研究人员人数与美国相比大概只是其十分之一,跟欧洲比大概是其五分之一,跟日本比可能是其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美国的大科学装置总体来说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高峰在2000年左右,这50多年的投入、建设、运行等,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收益,很多非常重要的技术成果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跟他们相比,我们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起步较晚,技术上也不是国际领先,基本上是采用国际已有的成熟技术。可以想象,一个科学上、技术上不是最领先的装置,自然在技术的辐射能力方面会有相当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建设中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图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1/420228.shtm)所以,如果要想有所谓国际领先的、重大的技术突破,能够辐射到社会、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科学装置本身必须是先进的、别人没有的,否则早就被别人辐射完了。我们希望未来有一个高能物理的装置走在欧美前面,这也是我们提出建立“超级对撞机”的原因。如果最终建成,其规模将数倍于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对撞机——建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科学目标和技术创新性自然可以实现。(图源片来:中青在线)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是国际高能物理发展的转折点,使我们有可能规划这样一个加速器。这是科学上的时机,技术上的时机,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的时机。二十年前,这样大规模的装置想都不敢想,更不可能有钱来做。高能物理这个系统比较庞大,要想做到国际领先首先要有高远的科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很多国家都有,但是都会面临重重困难。所以接下来比拼的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这里面至少会涉及二三十个技术门类,最后哪怕有一个螺丝钉没拧好,整个系统就可能出问题。加速器转起来还要放探测器,就像显微镜的镜头一样,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从而进行数据分析,所以又有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参与进来,更不用说背后还有财务、计划、管理、采购等一整套的后勤保障系统。要把整个团队凝合起来,奔向同一个目标,这是包含成百上千人的“团队作战”,这种规模的科学研究体现的就是国力。建这样一个大型设备,能培养出机械、电子、真空、微波等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这里面会有大批科学家、工程师解决大量的技术需求,这些需求很多都是从未出现的,如果能解决,这些人才就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人才。所有的技术发明和科学成果,最先发现的人肯定是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只是享受别人的成果,那你就是一个“土豪”,既不能得到大家尊重,也不会很好地掌握知识,也很容易就被别人逐出圈外,夺走财富。而掌握了最前沿的基础科学知识,自然就会有最前沿的技术,从而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大国。库叔福利总监制:王磊监制:夏宇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编务:谢芳
2012年,丰台区教委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创办,成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学校坐落于宋家庄家园小区,占地面积为119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53平方米。现有六个年级23个班649名学生;教师65人,其中市区骨干教师13人,研究生6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丰台实验小学发展指导委员会”,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以“团队支持型发展”为核心策略,致力于打造以“每一个都重要”办学理念为灵魂的“欢学园”,为普通小区中的“欢宝们”提供不普通的教育。在欢学园中,孩子们能够充分体验自己的童年生活,积累有利于终身发展的规划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会使用适切工具的能力,为其幸福人生掀开第一篇章。有动力、有能力、有方法、有活力是围绕在“欢学园”孩子身边的主旋律。“自立出智慧,助人显仁德”的校训浸润于每一名师生的心中,让“欢学园”成为一个总有同伴牵手的地方!踏进“欢学园”,每走一步都会留下惊讶、惊异和惊叹!课堂——让每名学生站在中央。“绽放课堂”教学模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尤其是在引入美国八大思维图和新西兰“友善用脑”思维导图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通过开展思维图读书感受、思维图规划、思维图研究成果、思维图假期安排等一系列活动,教科院实验小学的学生正在将思维图的学习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选择权。“绽放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尤其是“动力课程”、“体育大课间游戏课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绘本课程”、“‘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STEM课程”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平台。培训——让每位教师成为用脑工作的善行者。“团队支持型发展”的教师团队的建立,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工作站、语文特级教师张立军工作站、美术特级教师杨广鑫工作站的成立,让老师们成为“自立出智慧,助人显仁德”的受益者。活动——让每个孩子成为主角。欢宝美德银行、英语戏剧节、科考探索营、欢宝诚信月历、声音Level自主管理、争做“三好人”等活动,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管理的舞台。孩子们在欢之声管乐团、欢之声合唱团、欢之声双排键团、舞韵舞蹈社团、机器人社团、创意木工社团、足球社团、网球社团等等团中受到大师近距离指导,尽情沉醉其中,特长得到发展。硬件——让每个孩子享受高贵的生活。欢学园“楼外气韵灵动,楼内经典雅致”。主题楼道整体设计,欢宝绘本长廊、古韵京味长廊、科技创新长廊、艺术畅想长廊成为楼内的一道道风景。楼外古诗大道浸润传统、地理园中浓缩景观、体育文化呈环形带,欢宝们在人境互动中获得成长的体验。学校建校时间虽短,但在北京教科院和丰台教委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声望日益提升。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北京市课程先进校、北京市科研先进校、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北京市京城教改创新领军小学、最具幸福感小学、丰台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质学校、丰台区青少年涉台教育基地校、丰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丰台区足球特色学校……同时,师生代表参加北京电视台“非常向上”栏目,讲述“百姓身边的好学校”;“欢之声”合唱团走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里是学园,更是乐园。一所富含儿童特质的学校,一所儿童站在中央的学校,一所老百姓满意的精品学校正在崛起!(刘升民)
来源: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作者:王贻芳近几年,“基础科学”被提得越来越多,不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华为、阿里、腾讯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图片来源:央视、澎湃等网络截图)随着中国载人飞船、月球探测、量子通信等科技成果的逐渐显现,很多人逐渐认识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当然,对基础科学缺乏了解、认为其没什么实际用处的也大有人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我们耗时耗力研究基础科学真的值得吗?大院er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图片来源:必应图库)王贻芳院士是首位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中国科学家,2012年,他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被《科学》杂志列为当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本文根据访谈内容综合整理。中国曾因不重视基础科学吃了大亏什么是基础科学?我认为基础科学应该具有三方面的特征:1.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2.不能直接应用到实际中,但是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理,比如牛顿力学并不能教你怎么盖房子,这是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牛顿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3.基础科学内部还有层次性,比如很多领域里虽然有独有的基础研究,但是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在基础研究里更为基础。(图片来源:veer图库)很多人经常问“基础科学看起来离我们生活非常远,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这种想法有些急功近利。我们无法说出某个方程、某个定律有什么具体的用途,但是整个科学体系是自洽的,基础研究就像盖房子所需的一块块砖头,虽然你不知道某一块砖有什么用,但如果把这块砖抽掉,房子就会坍塌。包括物理学在内的基础研究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然界,如果我们不了解自然,就没有办法发展和利用它。换句话说,基础研究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当然,这些是不能即刻带来经济效益的。它带来的更多是短时间不能见效的东西,包括科研水平的提高,即创新能力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对技术的推动和发展等。中国古代虽有四大发明、也有 “勾股定理”等发现,但我们只停在了“发现”阶段,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出抽象的、纯粹的科学。而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出现了几何学、逻辑学等科学,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发展出一整套科学体系。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打开大门向西方学习,引进了大量西方技术,购买枪炮,但北洋舰队还是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了,为什么?如果没有掌握科学规律,人们就不能举一反三,只能单纯就事论事,那么就永远摆脱不了落后的命运。当时我们只认为学习西方的技术才是有用的,而没有把西方的科学体系引进到中国来。相比之下,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不仅买枪、买炮,同时还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比中国早几十年建立起了完整的科学体系,以至于中国很多科学名词都是从日本传来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没有科学只去做技术,最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基础科学水平提升 欧美国家的崛起回看世界历史,欧美国家的崛起也无不与其基础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关。没有热力学、牛顿力学以及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等科学作为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根本无从谈起。只知道烧煤的人是没法做出蒸汽机的,必须要有热力学理论的支撑。不把电磁学搞清楚,也不可能有电的应用,如果你去问麦克斯韦他的电磁学方程有什么用,他可能没法想到我们今天享受的科技成就与此有关,包括电和电器都是他奠定的基础。拿高能物理领域来说,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过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技术。比如上一代美国最大的加速器“Tevatron”,给我们带来了超导磁铁技术的突破与普及,现在,医院临床所用核磁共振设备中就采用了超导磁铁。Tevatron粒子加速器(图片来源:必应图库)还有伴随我们生活的万维网,很少有人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实际上万维网也是在高能物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1989年,欧洲的物理学家建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来寻找希格斯粒子,而科学家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大量的数据和程序,这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过去,交流依靠的是美国军方发明的E-mail(电子邮件),显然它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家频繁交流的需求了,于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家Tim·Berners-Lee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架设了第一个网页服务器,推动了万维网的产生,促进了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图片来源:https://news.cnblogs.com/n/180532/)不仅如此,基础科学还给西方带来了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有两个:一是逻辑推理,二是归纳。古希腊以来,人们总结出一整套推理的方法,而弗朗西斯·培根之后又有了实证科学,西方的科学体系就是建立在归纳推理以及实证等根本支柱上。目前,在我国社会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背科学的言论与事件。比如很多人相信各种“大师”们的言论,却没有用科学的思维问一下是不是真的合理、有没有证据支持。如果能通过发展基础科学,让更多人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整个社会将更进一步。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文明的一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并有一定的基础后,就会发展艺术、音乐、文学以及科学,人们这时就会仰望天空,探索世界是怎么回事、宇宙的根本构成,我们为什么来、将来到什么地方去?这些探索让我们永远有动力追求未知。中国的基础科学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1. 怎么评价一个国家基础科学水平的高低呢?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对整个科学领域的影响,一个国家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越多,这个国家的基础科学水平就越高。如何判断基础研究的成果有没有影响力?看看我们的教科书就会明白。无论学的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无论是在中学、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教科书里都会写到一些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基础研究成果,这些就是最经典的基础研究,它们会永远流传下去,比如,现代物理学绕不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可能不用量子力学。当然,还有一些研究成果是被论文引用较多的,虽然也有较强的影响力,但跟写进教科书相比还是差点。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的这些重大科学成果能够写进教科书的几乎没有。2. 中国古往今来的基础科学的水平前面也提到,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起基础科学的体系,所以中国的基础科学基本就是从“零”开始,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科技水平如今已经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了。但因为起步较晚,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跟欧美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教科书中也很少有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等。近几年有媒体报道说,在国际上,中国的科技论文被引用数排到了第二。这是科技进步的反映,毕竟30多年前中国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基础科学研究很少,现在能被国际同行认可并引用,算是跨越了一个很大台阶。我们国家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某个领域突然冒头,但总体看来依旧是薄弱的。像高能物理领域,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些成绩,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的,使得我们基本上站在国际的平均水平。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是某个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但若要说整个高能物理,从规模和人员上,我们跟国际上还有相当差距。我们国家必须产生更多的重大成果,而不仅仅是一般成果,这才是质的转变!而质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路径:从几乎为“零”开始到出现大批一般成果,然后才是重大成果。3. 怎样实现从“零”到有的转变呢?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基础科学具有规律性,需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遵循其发展规律。很多搞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很难再出新成果,这就需要下一代人才的继续接力。值得开心的是,现在中国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国际交流更加密切,与老一辈科学家相比,年轻一代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了很大提升。其次就是人才,基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怎么来呢?先从教育开始。一所好大学一定有非常强的基础科学实力,无论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还是国外名校,都是如此。很多大学实力不强,说到底还是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很多大学老师只会教学生基本的知识,但有了知识并不代表就有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方法并在实践中锻炼,大学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并给学生“练”的机会,知识会过时,但方法永远不会!对于基础科学,最需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从无到有”的方法论,要让他们学会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这跟培养工程师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基础科学承担的任务基本处在“无人区”,都是需要思考别人没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多掌握“从无到有”方法论的人,我们社会的整体创新性才能提高。除此之外,基础科学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经费投入。在我国的研发经费里面,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偏低,只占5%左右,其中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和美国相比,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年真正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实在是少的可怜。现在我国一些重点研究所、重点大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已经能达到国际水平,而在10多年前,这可能连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40多年前,大概只有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一。用别人百分之一的钱,还要做得比别人好,这根本不可能。所以,之前的很多年,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现在5%的水平,只能够维持跟跑世界先进水平,但如果我国有未来引领基础科学研究的雄心,就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只有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到了我们成为了能够产生科学知识、而不只是消费西方产生的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了。均衡支持基础研究 发展大科学装置谈到经费投入,很多人可能会问:基础研究领域众多,对国家来说,怎么判断在哪些项目上投得多一点,哪些投得少一点?其实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均衡支持,不能因为某个领域是冷门就不支持,某个领域是热门就死命支持,从而影响了全面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来说,在基础科学方面一定要均衡发展,每个领域都要得到持续的支持。经费投入的研究很复杂,一般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非常精准的专门研究,组织各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参照国际做法及整个国家基础科学发展的历史来敲定。而均衡支持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以“是否有用”来判断。基础科学的领域,一个都不能废弃。20多年前,没人会想到统计学这样一门学科会对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起到大作用,如果当时觉得没用就不发展统计学,那今天别人都在发展人工智能时,我们就傻眼了。还有很多年前,有些人认为动物学、植物学是“死掉的科学”,但现在的基因科学都跟这些学科有关。热点过段时间后可能就过时了,盲目地集中投入研究资金也会造成过剩。二是不能盲目跟风。现在美国一大半的科研经费都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超过一半的院士都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所以有的人觉得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生命科学,而不是发展物质科学。(图片来源:人民网)这种想法存在很大问题。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国外已经走过的路,我们是很难避开或绕过去的。虽然美国现在大部分的精力在做生命科学,但他们是从探索物质科学的路上走过来的,如果我们跳过了物质科学阶段,直接参与到生命科学的竞争中,就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结果:只能买国外的仪器设备。无论哪个学科,研究过程中都离不开各种仪器。这些仪器的基础是物质科学。而我国目前各种科学仪器主要依靠进口,反映了物质科学研究水平及人才不足的缺陷,需要大大加强。为什么物质科学的研究会跟仪器设备有关系呢?在美国,很多仪器设备是商业公司研制出来的。在研制仪器的过程当中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需求,一个是人才。这其中人才尤为重要,但仪器创新方面的人才,学校是很难培养,必须要在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过程中培养。而进行物质科学研究,关注自研设备包括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就是培养设备研制人才的一种最好途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研制大科学装置,如今五六十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孵化了很多仪器设备企业,比如说著名的示波器公司LeCroy(力科),其创始人LeCroy之前是一位高能物理的工程师,长期研发高能物理专用的读出电子学。最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注于高速和复杂信号测试设备。现在世界上最好的仪器设备都是国外企业做的,所以他们研究生命科学的条件很优越。但我们中国很多实验室的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说明我们物质科学的基础还很薄弱。如果我们只做生命科学的研究,就要大量进口仪器设备,导致资金外流,对国内的工业发展并无助益,同时还会受制于人。所以中国现在应该大力发展物质科学,特别要关注自研设备,包括大科学装置(注: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我们需要在技术和科学目标上都领先的大科学装置,而不是跟随美国的脚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图片来源:https://ke.sogou.com/v224241.htm)大科学装置中的基础科学专用装置,比如我国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聚变堆、专用空间科学卫星、天文望远镜等,具有确定的科学目标,应用范围广泛,投入规模大,技术先进,可以产出重大成果,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还有一些溢出效应如重大技术的积累、突破和推广应用,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关键技术人才的培养,企业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基础科学的竞争也是国力的竞争基础科学的竞争也是国力的竞争,这在高能物理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单就高能物理领域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总体上处于“并跑”和“跟跑”的水平,与美国、欧洲、日本等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点从研究人数对比上也能看出来,我们的研究人员人数与美国相比大概只是其十分之一,跟欧洲比大概是其五分之一,跟日本比可能是其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美国的大科学装置总体来说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高峰在2000年左右,这50多年的投入、建设、运行等,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收益,很多非常重要的技术成果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跟他们相比,我们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起步较晚,技术上也不是国际领先,基本上是采用国际已有的成熟技术。可以想象,一个科学上、技术上不是最领先的装置,自然在技术的辐射能力方面会有相当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建设中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图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1/420228.shtm)所以,如果要想有所谓国际领先的、重大的技术突破,能够辐射到社会、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科学装置本身必须是先进的、别人没有的,否则早就被别人辐射完了。我们希望未来有一个高能物理的装置走在欧美前面,这也是我们提出建立“超级对撞机”的原因。如果最终建成,其规模将数倍于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对撞机——建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科学目标和技术创新性自然可以实现。(图源片来:中青在线)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是国际高能物理发展的转折点,使我们有可能规划这样一个加速器。这是科学上的时机,技术上的时机,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的时机。二十年前,这样大规模的装置想都不敢想,更不可能有钱来做。高能物理这个系统比较庞大,要想做到国际领先首先要有高远的科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很多国家都有,但是都会面临重重困难。所以接下来比拼的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这里面至少会涉及二三十个技术门类,最后哪怕有一个螺丝钉没拧好,整个系统就可能出问题。加速器转起来还要放探测器,就像显微镜的镜头一样,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从而进行数据分析,所以又有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参与进来,更不用说背后还有财务、计划、管理、采购等一整套的后勤保障系统。要把整个团队凝合起来,奔向同一个目标,这是包含成百上千人的“团队作战”,这种规模的科学研究体现的就是国力。建这样一个大型设备,能培养出机械、电子、真空、微波等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这里面会有大批科学家、工程师解决大量的技术需求,这些需求很多都是从未出现的,如果能解决,这些人才就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人才。所有的技术发明和科学成果,最先发现的人肯定是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只是享受别人的成果,那你就是一个“土豪”,既不能得到大家尊重,也不会很好地掌握知识,也很容易就被别人逐出圈外,夺走财富。而掌握了最前沿的基础科学知识,自然就会有最前沿的技术,从而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大国。
一、特色词条达标奖励一级难度(学校、科研平台、图书馆、社会团体、教学工程):600财富值/个二级难度(人物、教育科研奖项、人才计划):480财富值/个三级难度(期刊、教材):300财富值/个二、特色评审奖励评审的达标版本数量:270财富值/个三、分类拓展特色:3000财富值/个普通:1500财富值/个四、其他方面以组内评估为准注:1、未加入达人团的,不发奖励。2、小组收入<支出时,可能临时调整百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组2020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