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花钱发表论文,找这五类杂志;拿稿费发表就好好提高文章质量善养生者

花钱发表论文,找这五类杂志;拿稿费发表就好好提高文章质量

许多一线教师一说起教学论文发表的问题就牢骚满腹,认为论文都是花钱发表的,这样的看法太武断。在中小学花钱发表论文往往是论文质量达不到发表水平。哪些类别的杂志发表论文是需要花钱的呢?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希望大家认清花钱发论文杂志的实质,不要浪费了钱。这类杂志主要有5种情形:1.原本是编辑出版学生刊物的,为了所出学生刊物有一个好的订阅量,专门出一本教师版或叫理论版,发表教师论文。如果教师给学生订了学生刊物,达到一定数量,杂志社给教师的福利就是给你在教师版上发论文。这类刊物一般是收费的,但教师订了学生刊后就可以免费发。2.本来的刊物质量较好,甚至是中文核心,但大家都知道,杂志主要是要订量生存的,现在如果真正靠订量,一般杂志社是无法存活的。于是杂志社在保证原来杂志质量声誉的前提下,另外搞一个版本搞创收,刊物名称一样,只是邮发代号不一样。这本杂志是收费的,如果本来的杂志是核心,收费肯定贵。这叫以刊养刊,大部分知名的杂志都有一本收费刊物。如果要区分两者,其实很简单。收费刊物一般页码比较多,字号小、行距窄,为了多发文章嘛;特别是文末不注明编辑名字,想想也很正常,收费了质量自然下降了,编辑都不好意思署名了。3.某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为了团体的生存,利用本团体在某一学科方面的权威出一本教学类学科杂志,这类杂志也是收费的,而且因为是某学术团体主管的,往往冠以“全国级”刊物的名号。4.利用一些老刊物,这类刊物有的已经濒临倒闭,有的是内部刊物。趁着教师评职称需要论文这个机会,通过各种关系让那些杂志或改头换面或重新焕发生机,当然上中国知网是必须的。然后在一些知名杂志打广告,或以信函形式给各地各校分发征稿函。这类杂志的征稿函中明目张胆地写明发表一篇文章需要多少钱,这类杂志开办的目的就是赚钱。5.有一类杂志在收费发表方面做得比较含蓄,不直接亮明收费的身份,也不另外搞一个版本,只在每期杂志中插入一些收费文章,适度搞一些外快。教师们认为论文都是出钱发表的,就是指以上这些性质的杂志,看清了,虽然杂志都是有名的杂志,而且知网可查,可和我们一般意义上认同的杂志不是一回事。如果只能围着这些杂志转,表明你的论文质量还不行!也许有教师会说,我们心目中的某大牌杂志编辑也直接开价,发表一篇文章需要多少钱,其实我们熟知的某大牌杂志是不收费的,你所付的费哪里去了,你懂的。真正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杂志都是不收费的如果教师真想认真写论文发表,不应该瞄上上面这些杂志。我们教师队伍中还是有相当一批教师发表论文从花不冤枉钱,而且拿稿费的。因为毕竟还有一些良性杂志存在。我熟悉的语文类杂志,比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中旬刊)、《语文教学通讯》(初高中小学刊三个版本)、《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等等,都是质量上乘的杂志,对稿件质量要求较高,不是随便能发表的。一些教师发不了论文就认为发论文都需要花钱,其实还是论文质量不优质。上面几本杂志对除了特定作者约稿外,大量的文章都是一线教师撰写的。发表一篇文章本就不容易,投出去石沉大海是很正常的事,而就此认为发表论文都需花钱,这样的看法要不得。论文写作有论文写作的要求,写什么需要教学沉淀思考;认真做了肯定会有所收获的。各位教师同行,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文明交流;论文不公现象不是某个人造成的,也不是发几句牢骚能解决的。下期和大家聊一聊教学论文写作的问题,欢迎关注。

两毛五

耿云志|研究胡适四十年

《胡适研究十论》,耿云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454页,75.00元人生世上,会碰到许多机缘,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往往都是原来所无法预见的。我走上研究胡适的道路,就是许多机缘凑巧遇合到一起所造成的。1971年,我们还在河南“干校”搞运动的时候,就听说周恩来总理向出版工作会议提出要编辑出版中华民国史的任务。1972年,我们从河南“干校”撤回北京。不久,搞中华民国史的任务就落实到我们近代史研究所,由李新先生负责。这年10月,民国史研究室(当时不叫研究室,叫研究组,为行文方便,我姑且全文都用民国史研究室的名字)正式成立,我是最早的成员之一,到现在,参加过那次成立会的人,就只剩下我一个了。研究民国史,特别是涉及思想、教育、学术与文化方面,绝对无法越过胡适这个人。胡适自从1949年以后在大陆一直是被批判,被打倒,以致名誉被搞臭的一个“反面人物”。在“文革”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研究这样一个人,是须要有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独抒己见的勇气的。我一直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从读高中的时候起,我就对思想和理论发生兴趣,常常表达一些独立见解。这使我在高中毕业鉴定中,被戴上“有严重自由主义倾向”的帽子。为此,我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不能入重点大学。1972年,这时已是“文革”高潮过后,对于我这个喜欢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已不可遏止地开始反思,不但反思“文革”本身,还必然地要反思到一切引发“文革”的各种思想萌蘖的过程。胡适在文、史、哲各学科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是一位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要研究他,对他做全面的了解和评估,也就需要在这些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较好的训练才行。我比较具备这样的条件。初中时期,我是狂热的文学爱好者,读过世界许多国家最优秀的文学家的作品(中译本)和他们的传记,以及文学评论家的作品。高中时期,我又成为哲学的狂热爱好者,读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书。至于历史,我一直都比较感兴趣。而大学毕业之后,又恰好进入近代史研究所,所以,在文、史、哲三方面,我都还有一点基础,有一点训练。可惜,我没有学习过英文,自学过一个阶段,因为工作压力及家务压力太大,不得不放弃。当时,“文革”尚未结束,我只能先从搜集材料入手。1975年,我一头扎进胡适档案中,陆陆续续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把胡适档案查阅一遍(那时,仍在搞运动,我只能用每天搞运动剩余的时间来查阅档案)。这使我了解到与公开宣传的胡适形象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胡适形象。我的胡适研究之路,就是从这一年正式开始的。1979年,逢五四运动六十周年,要举行一次高规格的全国学术讨论会。李新先生希望我写一篇关于胡适的文章去参加会议。那时,我正在为撰写《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的有关章节到处搜集材料,查过故宫明清档案馆(即后来的国家第一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等处以后,我到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宿舍借住一个多月,查阅那里的报刊资料。有一次,我从北大回来的路上,听见广播里播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印象最深的是说,中共的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使我受到很大鼓舞。既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便不大会再发生大轰大嗡、不讲理的群众运动了,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人那么喜欢打小报告和扣政治帽子了。如此,就可以比较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讨论问题,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因此,我觉得研究胡适的文章可以写了。大约是1979年春节过后,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写了两万多字的长文《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这篇文章被主编《历史研究》的黎澍先生要去,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出来。他认为这篇文章是那一期的杂志(1979年5月号)中最有分量的一篇文章。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2日在国务院第一招待所举行,新一期《历史研究》刚刚出版,与会的每一位学者都见到了这本杂志,见到了我那篇文章。那次会议规模很大,有两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教师以及理论工作者参加。通过他们,把重新研究、重新看待胡适的重要信息带到了全国各地。这一次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活动,带有标志性意义。从此对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研究视野,对胡适进行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从此渐渐为学界所关注。胡适不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他是开启一代新思潮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他是整个民国时期,影响极为广泛而深入的知识界领袖,在教育、学术、文化乃至政治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他的认识有重大变化,势必引发诸多方面的重新评估。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将是一个需要做出长期努力的课题,也将是一个会遇到各种阻力和经历许多曲折的过程。1979年下半年,我和黎澍先生商量,要重印《胡适文存》。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极承担出版的责任。于是,我开始对《胡适文存》一、二、三集做校订工作。当第二集的校订快要完成,而第一集的校样已经排出的时候,出版社因得知上面有人有不同意见而不得不撤项,于是重新出版《胡适文存》的打算无法实现了。大概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有胡适原著陆续重新出版。到新世纪,连《胡适全集》也出版了。胡适研究之路的曲折,这仅仅是开始。1983年秋冬,有一场“清除精神污染”的运动。我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上所发表的有关清末立宪运动的文章、关于胡适研究的文章,当时影响都比较大,这时都被一部分人认为是有涉“精神污染”的作品。所以,近代史所内为“清除精神污染”而设立的审查小组,把我列为重点审查对象。起初,我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组,慢慢才稍有耳闻。不过我当时认定:第一,“文革”刚过去不久,人们痛定思痛,像过去那样再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整人运动”不得人心,几无可能。第二,我关于立宪运动的文章、关于胡适的文章,可以说,每一立论都是有根据的。所以,我自己觉得是可以站住脚的。大约到了1984年的春天,参加那个审查小组的钱宏先生和何重仁先生找我谈话。钱先生给我印象一向很好,为人比较正派、平和,何重仁先生过去倒是每场运动都颇为积极。我记得钱先生一言未发,主要是何先生讲。他说:我们按领导要求,仔细看了你的文章,认为还是属于学术见解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这就是他们的审查结论。1986年,又发生一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于是又有人跃跃欲试,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不点名地批评黎澍先生和我。文中还说道,学校的课堂里不应当讲唯心主义的东西。这个说法引起一些老辈学者的抗议。他们指出,除非在全部教育中完全排除历史的内容,否则是无法做到完全不讲唯心主义的东西的。也就在这一年,统战部知识分子工作处的负责人陶斯亮女士来找我,说是安徽绩溪县要求将胡适故居作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此文件被转到统战部,要求他们研究,并向中央提供处理意见。陶斯亮希望更多了解有关胡适的情况。我们就在我的办公室里谈了一个多小时。她虽是学医的,但文史方面的书读过不少,所以很容易沟通。谈过之后,她提议,邀请我到统战部去跟他们的干部一起谈一下。这个办法果然很有效果。我略微系统地谈了胡适的情况之后,他们的负责人要求我代他们起草一份给中央的报告。我慨然应允。我不知道他们在我起草的报告上面做过哪些修改,后来陶斯亮告诉我中央批示的主要意思,说对胡适以暂不作全面评价为宜。胡适故居只作为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直到新世纪,才把胡适故居所在的上庄村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自从1979年5月,我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第一篇文章以后,不断有杂志、出版社向我邀稿,要我写胡适传,我总觉得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难以写出满意的胡适传。所以我都先后谢绝了。除了客观条件以外,我的主观条件也有问题,当时除了做自己的科研工作以外,我还要替黎澍先生写文章和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此外我还承担着几乎全部的家务工作。所以,那时期,我一个人差不多要做两个人甚至是两个半人的工作。当时之所以放弃英语自学也是这个原因。那时社会上传说,有女要嫁就嫁给社科院的男人,因为他们不坐班,可以包揽全部的家务。1983年底或1984年初,四川人民出版社派人来找我商谈,要我写一本关于胡适的书。我说,写胡适的传记,条件尚不成熟;我可以赶写几篇专题论文加上已经发表的几篇文章,再附上一个胡适的年谱简编,凑成一本书。他们同意了。所以,1984年春夏间,就主要做这件事。全书约四十万字,于1984年7月交稿。10月,我亲到成都看过校样。1985年《胡适研究论稿》问世。这本书是1949年以来,大陆第一本研究胡适的书,而且因是专题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尽管今天看来,在认识和评论上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但在当时的海内外学界人士看来,已属思想相当开放的书了。而且书中用了胡适档案中的大量材料,所以广受重视。记得当时和稍后,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的多种中文报刊都有报道和评论,还收到不少海内外来信,赞赏此书的价值,也有的提出具体的意见。《胡适研究论稿》出版以后,有更多的出版社要求我写胡适的传记。我仍然没有答应,我仍觉得条件不够成熟,写不出自己可以满意的胡适传记。我只答应四川人民出版社,把原来《论稿》中的年谱简编进一步充实,单行出版(原来,香港中华书局抢先把那个年谱简编单行出版了,据说,销路还不错)。新编的《胡适年谱》于1989年出版,此书对于胡适研究者和其他对近代思想学术史感兴趣的人,颇有参考价值,被引用得很多。此后于1996年出版《胡适新论》,2011年出版《重新发现胡适》,都是研究胡适的专题论文的结集,我始终没有写胡适传记。因为传记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生平故事,我不善于讲故事。所以,我就拿出时间精力做专题研究。另外,我编辑了一些资料书。最主要的有《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这是把近代史研究所收藏的胡适档案中凡比较有价值的材料,整理起来影印出版,有四十二大册。这部书自1994年出版之后,成为海内外研究胡适的学者最重要的参考书。我写的书,我编的书,几乎没有能赚钱的,因为学术性强,太专业,发行很少,所以赚不了钱。但这部《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却是挣了大钱,因为海内外大图书馆都要买,在海外三千美元一部,按七折卖还有两千一百美元,当时合人民币一万七八千元。据说,收入四五十万元,我作为主编,没有拿一分钱,全部交给研究所。因为那时,研究所非常困难,大家都很清苦,都眼巴巴地盯着这部书能给他们多带来一些补贴。那时北京流传一句顺口溜:“远看像是逃难的,近看像是要饭的,上前一问,是社科院的。”可见,那时我们社科院的工作人员有多么困难。九十年代,我还做过一项较大规模的资料工作,是编辑出版《胡适论争集》。此书原来并没有刻意要编成一部大部头的书。但编起来,觉得材料越看越多,于是索性就编成一部“现代思想论争集”一样的东西。因为胡适是现代思想领袖,几乎每一次重要的思想论争他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发动者,或是主要的目标人物。这部书从文学革命一直到台湾时期的争论,以及他死后关于他的历史地位的争论都包括在内,共收资料三百四十余万字。同样是一部资料丰富、价值很高的学术资料集。此书出版于1998年。1995年我开始创编《胡适研究丛刊》。第一辑1995年5月出版;第二辑1996年出版;第三辑1998年出版,后因经费困难,停了下来。这时期,我受香港商务印书馆之约,为他们编了两本小书,一本是《胡适著作选》(这是台湾出版商买了此书版权之后改的名字,香港商务印书馆就叫做《胡适卷》)。这本书只收了胡适最具有代表性,又最有可读性的文章。这在我是不经意做成的。没想到,不经意做的事,效果却意外的好。此书1997年出版,至今每年仍有出售。可见其受读者的欢迎。我做胡适研究的最大目标就是希望有尽可能多的人读胡适,了解胡适。而这本小书于此颇有贡献。另一本书,是把胡适档案中保存的胡适照片,挑选出能反映其各个时期的活动及交往情况的,略加注语,编成一本《胡适及其友人》(此书也收入少量胡适档案以外的照片)。据说此书销售情况亦比较好。2001年,在北京举办纪念胡适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活动时,蒙香港商务印书馆的陈万雄总经理慨赠此书数十册,分赠与会各位学者。这本书前些年,中华书局又再版一次。2008年我开始办起《胡适研究通讯》,定为季刊,每年出四期,到现在仍在继续出版,由宋广波承担编辑任务。这个小刊物深受海内外学者欢迎,余英时先生说他每期都读。在胡适研究方面,我费时间精力最多的,除了研究工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和开展推动胡适研究的各项活动。1991年是胡适的百年诞辰,我既然决心要让社会重新认识胡适、了解胡适,既然认定胡适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学术、教育、文化上有巨大贡献的人,他的百年诞辰就一定要有所举动。台湾地区和美国华人世界一定也会有相应的纪念活动,如果大陆上竟然没有任何举动,我们将无以对后人。反复思索之后,我决定要找当时的社科院院长胡绳先生谈谈我的想法。没想到,胡绳先生很坦率地支持我的想法,他说:“举办一次关于胡适的学术研讨会,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他决定让我列席历史学科片各所所长会议,向他们谈谈我的想法。同样出乎我意料的是,各所所长一致赞成我的想法。随后我以近代史研究所的名义起草报告给院里,申请于1991年适当时候,举办一次全国规模的关于胡适的学术研讨会。院里批准并给予资助,有几个研究所,以及相关的学会,还有安徽大学,都捐款资助这个会议。破天荒的全国第一次胡适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1月在胡适的家乡安徽绩溪顺利举行。原人民出版社社长,当时任全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的王子野先生出席了会议。他本人是绩溪人,他对胡适已经有了新的了解。会前,在北京我们已多次交换意见。他能亲自前来参加会议,实在是对会议,对胡适研究,对我个人一个极大的支持。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一般学者可以信任我,可以支持我,踊跃写文章来参加会议,但承担协办会议的绩溪县的干部们,他们和学者们不一样。所以有王老先生参加,这对于会议的成功是很有意义的。会议几乎囊括了当时从事胡适研究和关心胡适研究的学界、新闻出版界的朋友,七十多人与会。我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讲道:“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和文化史上具有广泛影响而又争议甚多的人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过开创性的贡献。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人们对他只有批判而无研究。十余年来,研究胡适的有关论著相继问世,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胡适研究,将会在比较正常的学术研究氛围中,不断深入,取得更大进展。”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全国绝大多数从事胡适研究的人和对胡适研究感兴趣的人,得机会聚在一起,互相认识,互交朋友。这对以后推动胡适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有这次成功的学术聚会,才有以后数年胡适研究的迅速推广。会后编选的论文集,我取书名为《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据说销路非常之好,以至几年之后,又再版一次。这在大陆,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事,一次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居然有再版的机会。这次会议的成功,使我对胡适研究更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就在第二年,我在北京燕京饭店举办了一次有海内外研究胡适的朋友们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大家达成两项重要的共识:一个是要成立胡适研究会,以便于推动胡适研究工作的进展;一个是开始筹备编辑胡适全集的工作。这两项工作随后都渐次落实,分别得以实现。1993年,1995年,分别在青岛和上海举办第三次、第四次胡适研讨会。特别是上海的会,非常圆满成功。我们第一次请到了胡适担任驻美大使时的秘书傅安明先生到会,他对那一段时期胡适先生的生活及与朋友交往的情况知之最多。2001年,在北京举行了纪念胡适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会,与会者听了一段胡适讲演的录音,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请了一些研究党史和革命史的学者参加,对于推动胡适研究起了特殊的作用。2011年,我们在南京举办了纪念胡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为纪念胡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还编辑出版四本书:《学问与人生——新编胡适文选》(本来书名是《新编胡适文选》,但出版社方面大概有其苦衷,坚持正题必须另起名字)、《胡适书信选》《重新发现胡适》《胡适和他的朋友们》(《胡适及其友人》的增订版)。南京之会,于2011年4月27日至28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历届胡适研讨会参会人数最多的,除了少数年高体弱的朋友,还有极少的几位在学校工作的朋友因课程安排上的困难无法到会,其他的朋友都认真撰写论文到会宣读,参与热烈的讨论。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日本朋友,在大地震和海啸的巨大灾难刚刚过去之后,如期来到南京参加会议,他就是山口荣教授。我在此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道:“由于有了大量的胡适著作的出版,由于有了大量的研究胡适的论著的出版,我们的知识界,特别是青年读者界,相当多的人对胡适有了比较接近真实的了解。曾经被批判得面目全非的胡适,逐渐以比较完整的真实形象浮出地面。他是一位在学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者,他是一位不骛神奇,始终以平实的态度认真思考中国现代化各种问题的思想家。“作为一位巨星般的学者和思想家,胡适先生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一份极其丰厚的遗产,例如:白话国语的成立,教育独立与学术独立的主张,个性主义的价值追求,独立思考的精神的提倡,对自由民主的信仰,对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深远考虑,等等。对于所有这些方面,我们研究胡适的学者大多已着手从事研究,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也必须看到,胡适先生的思想还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广阔空间。“我们研究胡适,应虚心地学习和借鉴胡适先生树立的典范,始终秉持学术良心,以平实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和报告我们的研究成果,用我们的学术良心去唤起别人的理解;用平实说理的态度去与别人共享知识和真理。切不可以‘立异为高’,切不可以急功近利。学术良知应是我们唯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相信,以这样的心态,以这样的方法去工作,我们必定可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除了举办学术研讨会之外,我们还组织一些其他很有意义的活动。2013年,本着让更多的人了解胡适的想法,我向安徽绩溪的朋友提议,在胡适先生的家乡,举办一次“中学生读胡适”的征文评奖活动。此议得到他们的热烈响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吴浩先生慨然捐赠两百本《学问与人生——新编胡适文选》供此次活动之用。适之中学的校长、语文教师们认真地组织了这次活动。他们初评出五十篇写得比较好的“读胡适征文”,由我们胡适研究会聘请包括中学语文教师在内的胡适研究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严格评选,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5月15日,我特地赶到绩溪为获奖的学生颁奖。这是六十多年来大陆上破天荒的一次评奖活动。适之中学的百余名教师和数千名学生以及十多位绩溪县各界人士参加了颁奖大会。事后还举办了围绕这次活动的座谈会。可以说,这是一次很有实际效果的胡适思想推展活动,所有参与者都高度评价此次活动的意义。我个人从事胡适研究,已有四十多年。胡适研究对于我,基本上是“业余”的工作,我的绝大部分时间被集体课题和其他工作所占用。但做胡适研究的时候,我是凭个人的兴趣和意愿,是怀着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做的。所以,非常愉快、欣慰。我已记不清我有多少次接受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的采访,要我谈胡适,有的学校学生自动组织起来,请我去讲胡适。这些全都是出于义务心与责任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胡适,认识胡适的真实面目,理解他的真实思想。你可以仍然不赞成他的某些主张,但我希望你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作出的判断。胡适先生一辈子不希望人们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热心于胡适研究,也是为此。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好的思想、好的主张才会涌现出来。这正是古人所谓集思广益的意思。但在古代,这只是明达君主或官员的一种想法和作风,可遇而不可求。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它应当成为一种牢固的制度机制,和有教养的人的一种习惯。四十多年来,学术环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我本人对胡适思想及其所关注的那些问题,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这些认识都反映在我所写的书和论文中,读者可以检视、批评。胡适研究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实属来之不易。如果没有学者们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做历史还原的工作,胡适的真实面目,真实思想,不可能被这么多人所了解。单有各自分散的研究工作,没有共同的活动,没有共同的园地,没有凝聚一起的努力,不可能产生较大、较广泛的社会影响。数十年来,我作为胡适研究会的负责人,用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筹划和举办各种活动,以推动胡适研究的进展和胡适思想的被了解。如举办学术研讨会、各种座谈会,编辑各类书籍、刊物,等等。我本来是一个非常缺乏办事能力的人,特别是不具备现在人们称之为“公关”的那种本领。但既然是客观上需要做的事情,我也只好勉力为之。常有朋友对我说,你为推展胡适研究的相关活动,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你若用这些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的学问,岂不是可以有更多的成果吗?我说,胡适研究是一项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情,历史既然把我同这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我就义不容辞,尽我所有的心力来做这件事情。否则,我会于心不安。值得欣慰的是,胡适研究经历众多学界朋友们几十年的努力,终究有了一些可喜的收获。第一,现在提起胡适,正面说一点胡适的贡献,已不至于让人感到吃惊了。第二,研究胡适的专书已有一百五十余部,研究论文与介绍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则有两千七百余篇(截至2013年的统计)。第三,胡适本人的著作,从1979年的不许出版,到今天已出版和重复出版几百种,《胡适全集》也已经出版了。第四,大学的课堂里,讲授胡适的专题研究,或专题研究报告,早已是平常的事情。在中学里,我们竟能成功地举办“中学生读胡适作文比赛”。特别值得庆幸的是胡适的文章已经进入中学的课文。这是从前无论如何不可想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数十年来的道路继续做下去,将来必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早在三十多年前,我就指出,胡适研究的进步,人们对胡适的了解程度的提高,是衡量我们改革开放的进步的天然尺度之一。(本文为《胡适研究十论》代序)

洋洋洒洒

直通法兰克福 中南博集天卷董卉摘得2018“超级出版新星”

颁发“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社科类)”奖项。颁发“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文学类)”奖项。颁发“2018出版新星”奖项。颁奖典礼现场,中外出版大咖云集。红网时刻8月2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摄影 陈杰 通讯员 唐凌)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开幕之际,一场汇聚中外出版大咖的盛宴率先拉开帷幕。8月22日晚,由《出版人》杂志主办的“出版人之夜暨出版新星、翻译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典礼现场颁发了“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与“2018出版新星”两项大奖。百余位中外出版人、学者、译者光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场中外出版界交流的盛会。由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与出版人杂志社联合设立的“出版新星”项目始于2016年,旨在选拔中国出版界的优秀年轻人,把他们推向国际舞台。评选委员会从中国出版界各领域的报名者中评选出10名“出版新星”并入选法兰克福书展“全球出版英才库”。在这10位“出版新星”中,主办方最终评出年度“出版超级新星”,并获得全额资助参加今年法兰克福书展和多种考察与研讨活动的机会。22日晚,由法兰克福书展集团与出版人杂志社联合评出的“2018出版新星”则由来自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包灵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蔡一鸣等10名优秀年轻出版人获得。其中,来自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董卉最终捧得“出版超级新星”桂冠,并获得了直赴今年法兰克福书展与全球的出版新星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了鼓励更多的外语人才投身翻译出版事业,彰显翻译对出版行业的重要作用,提升出版行业及整个文化行业对翻译质量、翻译人才储备的重视,《出版人》杂志于2015年在有“中国书业奥斯卡”之称的“书业年度评选”中设立特别单项奖——翻译奖。“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是国内首个由出版行业媒体设立的专业翻译奖项。该奖项设立以来,已有《庆祝无意义》(马振骋译)《艺术社会史》(黄燎宇译)等众多优秀文学、社科译作与译者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出版业与翻译界沟通的渠道,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语言文化以书为桥的交流做出贡献。本届“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分文学、社科两大类,每类分别评选两种获奖图书,评选范围包括在2017年内于中国大陆出版的简体中文翻译图书。在评选过程中,《出版人》杂志社收到了来自出版社、译者和读者的大量提名作品,评委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和初评,从中选出14本入围图书,并最终由专家评审从中选择出文学类和社科类各两本获奖图书。22日晚,林洪亮翻译的《密茨凯维奇诗选》,李玉瑶翻译的《传家之物》,冯璇翻译的《印加帝国的末日》,周党伟翻译的《红书》获得本届“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新闻链接】2018出版新星浙江大学出版社 包灵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蔡一鸣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董卉重庆出版集团 柳畔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梅杰湖南美术出版社 彭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旭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谭思灏安徽出版集团时代新媒体出版社 吴丹丹译林出版社 姚?D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提名图书社科类《不可能性》 译者:曹丹红南京大学出版社《存在主义咖啡馆》译者:沈敏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国王的两个身体》 译者:徐震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红书》译者:周党伟机械工业出版社《美的交响世界:川端康成与东山魁夷》译者:林少华青岛出版社《生命的微笑:弗朗西斯培根访谈录》译者:余中先 湖南美术出版社《印加帝国的末日》译者:冯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文学类《传家之物》译者:李玉瑶 广西师大出版社《密茨凯维奇诗选》译者:林洪亮四川文艺出版社《破碎的四月》译者:郑恩波 上海译文出版社《撒旦探戈》译者:余泽民译林出版社《时间停止的那一天》译者:焦晓菊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投敌者》译者:赵登荣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直到孤独尽头》译者:徐胤 湖南文艺出版社

南京大学EMBA:打造六个“融合”教育体系

通过2016年时期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全新课程的打造,以及推出全新的配套教学形式,南大EMBA一举改变了在20142015年因受“禁读令”影响,而一度发生生源停滞的问题。现在,经过思路转变,以及锐意课程改革,推出了包括六个“融合”在内的全新课程体系,重新回到了EMBA教育的一线阵营。■ 文 / 吴煜 来源:经理人杂志2020年第10期当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以下简称“南大EMBA”)将本年度拟录取新生的名单公布于其官方网站的时候,同时也向原参加MBA复试的考生发出EMBA接受内部调整的通知(俗称“生源调剂”)。事实上,由被录取的MBA考生调剂到EMBA,是EMBA教育项目招生中的一种惯例。当然,其原因多是EMBA录取的生源不足所致。根据南大EMBA官方公布,本次EMBA方向(F8方向)招收人数为70人,而根据其MBA/EMBA总付费报考人数超500多生源为基础,南大EMBA今年的招生计划应该能够完成。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EMBA项目而言,每年的招生都是头等大事。生源不足,直接影响EMBA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在教育体系内,被允许市场化的EMBA项目需要自负盈亏。如果生源不足,EMBA项目就无法获得学费收入,即使有企业或者校友赞助,也完全无法解决EMBA项目运营的成本问题。这一点,南大EMBA有过深刻教训,但是,究其本质,还是和办学对象的选择,或者说是办学理念有关。风云突变时间回到2014年。当年,国家颁发了《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象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而另一份配套文件称,目前各种EMBA、后EMBA以及各种打着政商联谊、交友、游学等名义的总裁培训班、高级领导人员研讨会、研修班等,属于社会化行为的,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即使是自费或者免费的EMBA、总裁班等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同样一律不得参加。这份《通知》在国内EMBA的发展历史中也被称为“禁读令”。2015年,国内10多所名校商学院负责人齐聚中山大学的一个论坛上商讨对策:商学院、EMBA何去何从?论坛的结论是,过去一年,整个EMBA业绩可能下滑了1/3左右,未来5年里,EMBA或将重新洗牌。在论坛上,时任南大商学院副院长韩顺平教授表示,他们的EMBA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韩顺平教授介绍,南大EMBA的主要生源集中在江苏,但是,“80%在以南京周边约200300公里范围内,虽然说有大量的民营企业,但其中有不少到了上海那边去了。所以南大主要的生源还是国营企业。”因此,南大和长期合作的国营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根据EMBA透露该协议,规定国营企业向南大EMBA每个班指定派遣学习人数,总量占南大EMBA每年招生人数的40%。“这样的情况下,南大前几年(2015年前)EMBA的日子很好过,一年200人,4个班。“我经常做的事情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然后带着游学。去年(2014年)还参加了EMBA挑战赛。”根据韩顺平教授的说法,当“禁读令”颁布后,南大EMBA来自国企方面原40%的生源,直接归零。2015年,因生源不足,南大EMBA招生不得不悄然停滞。南大EMBA需要反思,也必然会反思。我们先看南大EMBA依托的教育资源平台——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于1902年创建,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211工程”“985工程”中的重点院校。在建校初期,南京大学就已经设有商科;1921年商科改作商学院,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在综合大学创设的商学院;1952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调整到其他院校。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经济学系,1986年成立管理学系,在此基础上,于1988年成立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200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建院以来,始终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为宗旨,以“创造商学新知,拓展学生才能,引领社会未来”为使命,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商学院早在1987年,就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了第一期MBA班,后来又在1993年成功地在新加坡开展MBA教育,培养了10期共150名MBA学员。因此,南京大学及其商学院对于中国商学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实践、发展具有历史的价值和贡献。和其他传统的教育不同,商学教育,特别是市场化的EMBA教育,和生源多少休戚有关。此前,韩顺平教授的公开表示,就是因为南京大学所处的南京区域,民营企业家大量出走后,只剩下国营企业,因此南大EMBA只能就近从国企中吸收生源,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在制定生源结构的策略、招生宣传、入学门槛、和私营企业的互动,特别是教学课程内容等等,南大EMBA需要做出改变。完成变局2016年,南大EMBA终于启动重大变革。首先,南大EMBA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顶天立地”的课程体系。其中:“顶天”,即独特打造跨界人文、新技术新前沿两大提升模块,帮助学生扩大对这个世界的全面和最新认知,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立地”,用十余门经济管理类优质课程,为学生夯造最坚实的知识资本,构筑理论基础。同时还推出了“定制”和“国际”策略。一方面提供创新与创业、金融与财富、数字化时代、医疗与健康四大方向课程,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推出全球化学习项目,与企业学生共同去寻找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连接理论与实践、跨越东方与西方。将框架构建之后,南大EMBA在后续阶段不断提升、凝练、细化课程体系,其后宣布六个“融合”:经济与管理的融合、教学与研究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院与学校的融合、校内与校外的融合、国内与国外的融合。其中:教学与研究的融合。依托南京大学教学研究资源,将严谨、求实的研究成果进行具体化,以直观、严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企业学生,让EMBA学生收获最新鲜、最前沿、最厚重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南大EMBA推行知行合一理念。南大EMB以教学相长为理念,借助案例讨论、移动课堂和国内游学等形式,让已经具备了丰富管理实践的企业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之后,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深入到案例中、同学公司中以及国内代表性企业中进行实地领悟和感知,实现以管理之“行”诠释管理之“知”,再以管理之“知”指导管理之“行”的闭合式学习。学院与学校的融合。南大EMBA的教学体系充分融合南大学科之精要,创造各种机会让企业学生在课堂内外充分感受南大的人文底蕴和科技实力。在文的方面,以文史哲三大学科为依托,开设国学、史学、哲学等课程,让企业学生在大师的熏陶下体会厚重的中国历史与深厚的中华文化,加深企业家的底蕴和修为;在理的方面,南大的天、地、物是传统优势学科,南大EMBA致力于打造与理学大师交流的课堂,并搭建与学校前沿的科技成果相对接的平台,在拓宽企业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努力实现产学研资源的共享和对接,实现更大的学习收益。国内与国外的融合。南京大学商学院是国内最早进行MBA教育国际化的院校之一,EMBA项目也是如此。南大EMBA同康奈尔大学Johnson商学院签订协议,开办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EMBA项目,其后又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办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企业家全球化视野”EMBA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南大EMBA学生战略视野的高度和宽度。需要指出的是,南大EMBA的国际化合作特点是重教学内容和安排,而并非在意国际化的形式。南京大学—康奈尔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康奈尔大学方项目主管+课程主管+授课团队的教学模式,从理论设置到案例安排,均考虑EMBA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前进行调研并设计开发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南大EMBA还开设了“EMBA 大讲堂”,其分设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商学新知等三个板块。其中,“EMBA 大讲堂/科学精神”的形式是力邀不同领域的科学大师与学子面对面交流,讲述他们科学研究的独特见解,分享科学实践的直接感悟,诠释科学精神的巨大力量。迄今为止,已有Stephen James Nicholas(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校长)、Garrick Wang(RETAILCO公司CEO)、Steve Burrows(百威亚太区前总裁)、陈启宗(恒隆集团主席)、刘忆如(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裴长洪(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柳传志(联想集团总裁)、张志勇(李宁公司CEO)、卫哲(阿里巴巴前CEO)、张志浩(无限讯奇12580创始人)、黄宏生(创维集团创始人)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登上南京大学EMBA的讲台。“充分发挥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优势,面向社会各界高层管理精英,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全球化视野和战略决策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的国际战略眼光,总揽全局的决策和领导能力的商界领袖和管理精英。”这是南大EMBA如今的明确宗旨。而在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之下,南大EMBA更是希望通过培养企业学生能够“提升把握市场、应对风险、睿智决策的能力”。

不敢饮食

「杂志猫」环境教育杂志订阅阅读

不论人类是以哪种方式生活,我们都应当共同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几乎是我们应当从一件小事就开始注意的问题,但是想要坚持不懈的做到这件小事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杂志《环境教育》一起来保护环境吧!《环境教育》杂志以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促进全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其鲜明特色。设有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百事通创建绿色学校专辑、论坛、资料和信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研究论文、富于指导性、成果性、知识性和信息性。《环境教育》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环境教育权威期刊,面向全民,辐射全国各级政府、环保系统、学校、社区、NGO组织等领域。创刊10多年来,一直恪守“环境优先 教育先行”的理念,为普及环境教育,推进中国的环境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深受广大读者好评《环境教育》杂志在环境保护部有关领导的指导下,本着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的办刊理念,强化了环保理念的思想引领,并广泛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环保诉求。《环境教育》杂志的目标是:舆论引导更加有力,环境文化更加丰富,环境宣传更加活跃,环境培训更有成效,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环境宣传教育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环境教育》杂志指出环境污染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环境的享有者,又是受害者;既是环境的保护者,也是污染者。由于生活的现代化,每个人都事实上成为了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不注重节约、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驾车出行、排放生活垃圾等,都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环境宣教工作的不断创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妇孺皆知。很多人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少买一件衣服、节约用电等行为都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是的,爱护环境需要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只要每个人都这么做相信一定会有对环境污染问题带来改观的!想必这就是杂志《环境教育》想要告诉全人类的,保护环境应当从现在做起!订阅此杂志尽在杂志猫商城。 end 八五折优惠全场包邮买杂志就上杂志猫

大魔神

强势崛起到内外交困:英语文学学科的百年浮沉

十九世纪末,英国诗人和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主义》里曾发出一句流传后世的断语:“文化即我们这个时代所能设想与言说的最好之物。” 在奉行文化精英主义的阿诺德眼中,维多利亚社会的中产阶级是庸俗不堪的“非利士人”,工人阶级更是目不识丁的群氓,一个绵延了数百年的文化传统眼看摇摇欲坠。怎样才能让文化传统香火不断?阿诺德认为,文学能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把文化中阳春白雪的部分自上而下传递下去,传播并教授文学正典要落到一门新兴学科,即英语文学身上。英语文学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强势崛起,它经历百年发展,在内外部力量的制衡下不断重划领土疆界,在当下又与其他人文学科一起面对私有化引起的高等教育危机。它的变革也是英美大学体制历经百年风雨的一个缩影。一、力挽狂澜的尝试:英语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崛起虽然以英语作为写作语言的大作家上溯至乔叟、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灿若群星,已有一个绵延了数百年的传统,但英语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兴起是相当晚近的,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它才作为一门学科得以进入大学。维多利亚时代末期,传统宗教的社会凝聚力与权威日渐式微,大众传媒兴起,选举权逐渐下放到成年男性公民乃至30岁以上女性公民,加上教育的平等与普及化,英国日渐成为一个各个阶层都有公共空间发声、各个社群都在寻求特定愿景的“众声喧哗”的社会。牛津大学最早的英语文学教授乔治·戈登曾说:“英格兰已经病入膏肓,英语文学是唯一的救治方法。教会已经无能为力,社会改良的方案迟迟不来,英语文学就担负起了三重责任:一是给人愉悦,二是指路引途,然而最关键的是拯救灵魂,弥合社会。”文学因此企图代替宗教的部分社会功能:它既然召唤和书写的是人类的共同经验与情感,那么就对培养跨越社群和阶级的共情感和同胞情谊有不可忽视的助力;既然文学阅读与研究需要沉笃深思,那么培养喜好钻研文本的习惯,就会有助于平息那些躁动不安的因子——这些蠢蠢欲动的反抗欲望在维多利亚末期的底层人民身上尤为突出;在被挑选出来进入大学课程的“正典文学”中闪耀的是资产阶级文明的精神财富,大学是通过它们来教化民众,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一套价值观与道德观。因此,英语文学课程首先在诸如行业学会、工人夜校等职校普及开来。写作了《荒原》的英国诗人艾略特在1916-1919年间就曾为补贴家用,在伦敦大学夜校给工人们教授维多利亚文学。年轻时的艾略特。维多利亚时期,精英阶层子弟在牛津剑桥常修读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学,一直到1930年代之前,英语文学都还背着“穷人的古典文学”之恶名,它的两次崛起分别发生在1920-1930年间与1930-1950年间。1920-1930年代介于两战期间,因为一战所带来的生灵涂炭、消费主义倡导的庸俗文化以及德国纳粹种族主义的崛起,英语文学开始负担起了用人文主义精神修复心灵、以高雅文化重塑大众品味与构建民族文学传统以塑造民族身份的三重作用。这时在剑桥任教的I. A. 理查兹、威廉·燕卜荪与F. R. 利维斯对这场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改革了英语文学课程,将其与传统语文学(philology)与修辞学(rhetoric)彻底脱离开来。理查兹首创的“实用性批评”、燕卜荪在诗歌文本里寻找的“七种含混”以及利维斯通过《细察》杂志鼓吹的通过文学批评达到文化改革的手段共同促成了一种新的注重文本形式研究的文学阅读与教学法:课堂教学并不花费大量时间关注断代文学史、历史语境和政治意涵,也不像二十世纪之前的文学批评那样将作者意图和生平当成草蛇灰线来研读作品,而是采取小班教学,选取短篇幅文本(诗歌是最佳文体),师生共同研读分析文本的“张力”、“复义”、“含混”、“悖论”等修辞特色,得出文本所要阐发的普适性的关于“美”、“真理”或者“人性”的基于人本主义的价值观。这种批评方法因为实用且可操作性强,加上有如柯林斯·布鲁克斯所编的《理解诗歌》课本的助推,在英美课堂迅速得到认可推广开来。然而这套教学法的本质是精英与保守的:它一方面将文本的自洽独立与精妙复杂抬高到近乎神圣的位置,一方面又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自我规训成文化传统的护卫队,对文本形式高度关注的要求暗含了对消费主义快餐式庸俗文化的反抗——文本意涵深刻,匆匆一瞥浅尝辄止都不能尽其义,它必须被陌生化,进行反直觉式的解读,一字一句都需在课堂上、在师生之间被反复揣摩,从而共同达到一个对文本和其背后人本主义价值观的革新认识。 这个过程几乎是一个世俗化的宗教皈依仪式:教师扮演牧师角色,拥有对被神圣化文本更大的解释权,但也把这种阐释空间向悟性高的学生开放,而这些开蒙了的学生也从这种“释经”中得到了智性思索的愉悦,在这种文本实践中得到归属于批判大众文化的少数群体(人文主义信徒)的归属感。柯林斯·布鲁克斯的《理解诗歌》。这种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英语文学课堂的垄断一直持续到1960年代。此后,英语文学接连受到好几拨思潮的影响,从被新批评改造过的形式主义研究(指注重文本客体并从中阐发人文价值)首先转向了新左浪潮下法兰克福学派宣扬的新马克思主义以及重新被发现的心理分析学派,接着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也冲进了学院内部。1970年代则有向科学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转型的趋势:结构主义将文本看作是由若干固定元素组成的整体,像研究物体结构那样研究文本,典型例子有列维·斯特劳斯将俄狄浦斯神话拆解成几十个神话素的做法。到了1980年代,文学研究整体经历了一次“历史学转向”(美国的新历史主义和英国的文化唯物主义)。从1990年代至今,一个大的文学研究趋势是破除“宏大叙事”理论的迷思,不再企图用一个整体性理论去概括阐释文学现象,而是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针对特定议题的批评流派,譬如后殖民主义、性别研究、生态主义批评等。较之早期的新批评主义对英语文学的推助,随后的这些变革现在仍然留存下来成为英语文学研究的课程内容, 现在在中国研习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再也绕不开文学理论这门课程,对这些思潮也不会陌生,因此不再赘述。二、来自外部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文学与私有化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波冲击英语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浪潮都是来自人文学科内部,而1980年代英美面临的社会经济危机则从外部更彻底地改造了高校体制本身,危机波及的不仅仅是英语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法,整个人文学科本身存在的必要都在商品化的冲击下变成尤为敏感的问题。1980年前,英国高等教育是精英化的,英格兰地区一共只有38所大学,大学生也只占适龄人口的14%,也就是说,大概每七个高中毕业生才有一个上大学。从1945年二战结束后到1980年代,因为战后经济状况的持续景气与福利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英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免费的。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替学生向大学支付学费,并且给学生提供日常开支所需费用,整整两三代英国人因此无需担心因个人经济状况而失去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业中。而大学教师在那个年代也是个“铁饭碗”工作,通过试用期聘任为讲师之后一般都是终身教职,无需担心因为发表论文数目够不上“卓越研究评价框架”(RAE)的标准(这个量化标准在1986年才开始实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推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宣扬自由市场规则,减少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开支,高等教育也首当其冲,一方面在1980年代虽然政府继续向高校支付占比约为高校总经费80%的资金支持其运作,但这个数额逐年下降到1990-2000年代的60%左右,目前占比不到30%;另一方面给学生的生活开支资助逐年减少,以学生贷款代之,并且在1998年重新开始收取大学学费,在二十年间从一千英镑一年水涨船高到了目前接近一万英镑一年的水平。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如今已有超过一半的适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英国大学招生宣传的开放日。可以看到,大学教育的成本在数十年间几乎完全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学费成了高校占比约50%的财政来源,在谈论高等教育的时候,它越来越频繁地被一套商品化的话语框住了,它讲求经济回报先于考虑道德伦理、知识启蒙与自我完善。对于英语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高文化素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这个专业能提供给他们的就业能力方面最重要的技能。目前英国大学开设的英语文学专业与其他人文学科联合培养跨学科人才已经是大势所趋,在UCAS(英国全国大学的统一学生申请机构)列出的各大学学位培养计划中,英语文学下属的专业多与创意写作、戏剧、历史、哲学、新闻、政治、社会学等学科一起开设联合学位课程。在笔者所在的大学,英语系修读这种联合学位的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一甚至接近一半的数目。这种培养模式弱化了英语文学本身的国别和学科界限,并且与大学内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联动,在第二第三年开设针对本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提炼从已修课程中获得的“可转移技能”用于应聘工作和职业规划。在这整套话语模式下,在教育机构中的学生是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本接受训练,“学习”本身被理解成为了获得就业技能而进行自我管理,大学教师重心不再是“传道”,而成为了这个“练功攒技能点升级”的系统里的一个辅助道具——英国大学教师须经过英国高等教育学院培训获得教师资格,填写申请表时重要的一项考量标准就是教师是否做好了“知识促进人”(facilitator of knowledge)的辅助性角色。与此同时,大学教师的职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行政和研究这个老金三角,已经有了一套新的术语来规范这个职业的考核标准:它的重点考察对象是学术领导能力、知识转移应用以及学生支持服务, 分别对应高校学术体系里的行政领导经历、科研成果在高校以外的实际影响以及一套受学生满意度调查与毕业生就业考评影响的服务框架。既然是强调群体领导,那么高校行政官僚相应地工资水平就日益水涨船高,在2017年的《卫报》报道中,英国大学校长年薪平均竟超过了27万英镑,与大学讲师平均不过3-5万英镑年薪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大学行政官僚与一线教师薪资水平的极度不平衡,再加上退休年金改革导致养老失去保障,成为了今年3月份爆发的英国教师大罢工的导火索。一言以蔽之,英国高校教师在新自由主义年代已经从稳定中产阶级职业慢慢下降到“不稳定无产阶级”(precarious proletariat)的地位。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远高于需求量,新毕业的博士生多半要做两个以上的一年临时教职岗位才有机会应聘终身教职岗位,再加上临时教职岗位一般只付有课时的九个月薪酬,一身多任做各种兼职成了新教师的必备谋生手段。每年任期结束前新教师还要迅速找到下家,有时为了新教职还需要远距离搬到另一个城市,如此疲于奔命,自然更难以挤出时间好好做科研,充实自己的论文发表记录。三、尾声:学科内外力量拉扯下的英语文学学科英语文学曾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曾被寄予塑造国民身份和对抗庸俗文化的重任,然而在大学教育私有化程度日益严重的二十一世纪,它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的从业者在学科内部不断通过教学与研究提倡进步价值观、打破原先学科的国别堡垒,另一方面现今的大学体系无法给予新教师职业稳定感,即便是他们珍视的科研成果,也是要被考评框架量化统计,经由学术出版巨头无偿收编,再高价转卖给大学图书馆。即便是在教学方面,它曾被期待能春风化雨般教化出品性温厚、认同英国传统的国民,后来这种暗含了精英色彩和帝国主义视角的意识形态被扬弃,但又陷入了凸显学生消费者身份、强调技能获得而非知识启蒙的话术之中。英语文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五十年里还将继续如同希腊神话中的雅努斯神,一面朝着过去,一面向着未来,不断地被学科内外的力量拉扯着变幻出新的面貌。

而本无形

为信仰充值——内容付费与在线教育的“想象空间”

科技和技术在一天天进步,互联网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科技和技术都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人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提升自我价值、知识更广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了在线教育。如今,在线教育的市场总需求正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行业。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正呈现迅猛增长之姿,总需求已经突破了3万亿元以上。为什么在线教育的社会接受度越来越高?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很多人都用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知识获取渠道灵活与多样化的在线教育进行着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在线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多人离不开的一种学习模式了。早期教育、课外辅导、职业教育、出国留学、商学院、移民服务、学历提升、资格证考试.....都和在线教育息息相关。不仅如此,在线教育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节省了学习的成本和效率。由于其采用的是观看视频学习的途径,用户在家即可进行学习,不用再出门去到某个地点才能上课,非常的方便。更可以解决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由于在线教育的这些特点和优势,网络学校就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历经了一场波及全球的疫情,线下教育难以开展,几乎更让全球的人们都意识到了在线教育的重要性,在线教育的社会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告别“填鸭式”教学,在线教育是时候该寻找新出路了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市场需求正呈现飞速递增的状态。去年年初那段时间,线下教育受到疫情管控原因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平台走进了千家万户。不少教培机构的学生和K12的学生用户在家即可进行学习,这个市场一下就庞大了起来,在线教育瞬间就成了互联网经济中的“香饽饽”。不少企业和机构嗅到了甜头,在一窝蜂涌进这个行业的同时带来的也是各种“求量不求质”的机构课程、各种铺天盖地贩卖焦虑的广告。针对业内的一些问题,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留学网创始人韦晓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在线教育的模式依然只是停留在"一头热"阶段:单纯地把线下学习模式下的课表、教材搬上互联网,对所有的学习者进行毫无差异性的单向“填鸭式”教学。这种情况在教育行业里来说不仅浪费各种成本,学生也会因为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吸收不了知识。在线教育如何寻求突破?或许该从核心要素入手在线教育平台,是在线培训和教育的工具软件,是运用网络和软件技术可以定制和扩展的远程网上教育学院。它通过简单易用的课件和试题导入以及制作功能,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其他行业快速组建自己专有的知识库体系,并提供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计、培训计划管理、培训过程监控及考核评估等功能帮助客户高效地实施员工培训和考核任务。是非常实用、方便的工具。那么内容付费又是什么?内容付费就是在线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是一种把媒体、教育的知识内容变现为图文、音频、电视剧、书籍、杂志、公众号文章、视频等各个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把内容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的行为。2003年,知识付费从网络文学中兴起以后。到后来2012年一些视频网站开启会员模式,2016年一些知识付费网站开始付费订阅,2017年内容产品付费的出现之后,有声读物市场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4.87亿美元。2020年疫情推动了内容付费线上化,内容付费市场正式进入了趋势化。《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揭晓了行业10大核心发现,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介绍,2018年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016.8亿元,付费用户比例超五成。《报告》显示知识付费内容、短视频、微综艺被认为是2019年三大新风口。在线教育在买量末路之际,平台应当把握好风口,做好自身内容不少在线教育平台如今正大肆营销。就连央视的广告位,如今也被各种在线教育平台的广告塞得拥挤不堪。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当前在线教育鱼龙混杂,有很多在线教育平台虚构老师资质,找没有水平的老师来进行在线教育,屏幕那一端的孩子就可能是受害者。”目前,在教师资质遭严管的情况下,尚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主讲老师面临着课程下架、收入减少的窘境。为应对监管新规,有些线上机构冒着被查风险也要让“无证”的主讲老师偷偷给学生上课,一边再想着用各种方法留住生源。但是内容没有做好,光是想办法留住生源、抢夺讲课教师也是无济于事。毕竟课程质量才是机构过硬的本事。作为线上教育的学员和用户,也只会看学习课程之后的效果。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员,相信只有课程质量做好了,才会被机构留住。很明显在过去的2020年里,疫情和资本助推双双给在线教育按下了加速键。而教师资质监管愈加严格,也暴露了狂飙突进的在线教育行业存在的弊病。虽然无证教师的“隐身授课”的方式或是机构之间高薪挖角的“抢人大战”,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缓解机构之间持证教师紧缺的问题,但明显这不是长久之计。对每一个想长期留在牌桌上的线上玩家来说,探索并构建一套完善且合乎自身的师资培养体系才是“硬道理”。如何做好自身课程内容,监管好机构内的师资,探索并构建一套完善、合乎自身的师资培养体系、转变大肆洗脑营销和夸张宣传的模式,才是一家在线教育平台应该做、应该思考的。教育的初心不能忘却,即使模式转变得再多,教育始终是教育,因材施教、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始终不能丢。

果败而反

我为何愿意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正以飞快的速度崛起,短短两年内吸纳大量资本、流量,各种平台、各类课程纷纷涌现。而优异的市场表现背后,知识付费能给用户带来什么?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如何融入人们的生活?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学习者有不同的答案,但他们的共识是,互联网能改变知识的存储传播平台,但最后一步——知识的内化终究还是要靠个人完成。文|张从志“学习”成了消费习惯2016年8月,刚过不惑之年的刘震东在“知乎”上刷到了一场Live的预告,标题很直白,叫作:“你还在使用上世纪的厨房设备么?不考虑升级么?”那时知乎打造的这款 Live问答产品上线不久,出于好奇心,加上对主题感兴趣,刘震东指尖一触点了进去,“赞助”19元后,他获得了参与该活动的特权。Live的形式其实并不复杂,类似一个微信群或者聊天室,主讲人可以发起一个基于擅长领域的话题并为其标价,通过语音分享自己的知识与见解给已经付费的观众。成为付费用户后,刘震东和其他人一起在指定的时间进入Live的界面,一位热爱烹饪也喜欢研究家庭烹饪设备的建筑师作为答主,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为他们解答了“我为什么要升级厨房”“电饭煲除了拿来煮饭外我还可以做什么”“我该如何挑选一把性价比高的厨刀”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听下来感觉还不错。”这是刘震东第一次使用知识付费产品,他还兴致勃勃地根据主讲人的建议对自家的厨房更新换代了一番,添置了不少实用的烹饪设备。刘震东与这场Live的“偶遇”其实算不上巧合。2016年被业界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几乎每个月都有知识付费产品爆红。4月,问咖、值乎出现;5月,分答、知乎Live面市;6月,得到“李翔商业内参”、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推出……在知识付费概念的狂轰滥炸之下,用户迟早被好奇心出卖。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刘震东对新技术新产品更有异于常人的敏感与热忱,从参加完第一场知乎Live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他向本刊记者展示了自己手机上下载的知识付费平台,得到、知乎、中读、千聊、喜马拉雅FM等十余个APP被置于同一个文件夹中,点开后能填满整个手机屏幕。每一个APP中都有他付费订阅的课程或专栏,罗列下来超过了100个。从管理提升、儿童教育到听书节目、文史艺术,课程涵盖门类不一而足。两年下来,刘震东在这些APP上购买的课程花费了数千元,平均一套课程100~200元。刘震东在中国移动深圳某分公司负责后台业务技术支持工作,妻子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深圳分公司工作,两人收入都不低,这笔开支对这样一个中产家庭来说算不上什么。“现在,只要在APP中遇到适合自己的好内容,都会下单为课程付费学习,可以说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消费习惯。”刘震东说。像刘震东一样的消费者数量正在快速增加。2016年8月,企业智库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网民有过为知识付费的行为。2017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则估算出,2016年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人。暂居美国的全职妈妈李响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她记得更早的时候,在如今的付费课程出现之前,网上其实已经有很多免费资源提供,比如在喜马拉雅APP上的蒋勋讲红楼梦、蒋勋讲诗词,还有英文有声书,那时候都是免费的,在跑步或者做饭的时候,她就会打开来听一听。后来在喜马拉雅这样的平台上开始涌现各类付费课程,李响发现有的课程质量还不错,便开始加入付费用户的大军。她买的第一套付费课程是田艺苗讲古典音乐,听了整整一年。“我那会儿特别想对古典音乐有一点入门知识,听了之后记住的不多,但是听的过程还是挺享受的。”对购买付费课程的行为,李响也用了“消费习惯”一词来概括。虽然买的数量不多,目前在喜马拉雅和中读上总共购买了5套课程,但她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认同,每一个都学得很认真。“我知道现在网上还有很多人比较排斥付费。”李响时常会为“中读”写一些文章,读者一般要花0.99元或者1.99元才能看完全文,但是转发到微博上,她看到评论中经常有人对此表示不满,甚至骂脏话,她觉得很气愤。“比如有些报道是记者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去调查采访,然后写出来的,你凭什么免费看人家的成果?我自己也写文章、拍照片,有一些网站也会用我的文章和图片,我就觉得应该尊重知识,知识是应该付费的。”李响经常跟朋友讲自己的一个观点:“钱应该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说你花钱去买一件衣服或者一个包,买一个手袋,这种消费倒是没有什么可指摘的,但是我个人更愿意把钱花在买这类的课程,或者去报一些班,比如学画画、插花,学茶道,我觉得这是受用终生的。”填充“无效时间”2008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李响进入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继续深造,随后顺理成章地进入法院工作。在北京的法院端着令人艳羡的“金饭碗”,李响却感到极不适应,觉得透不过气来,因为无法融进体制内的那种工作氛围,她工作得很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她拾起了自己从小喜欢的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学习插花、茶道,像读大学那会儿一样,周末闲下来就去北京各个博物馆晃荡,有时找到某个犄角旮旯、小胡同里去看展览。站在那些画、那些作品面前,她那颗焦躁不安的心才能得到抚慰。她也开始拿起笔来,写下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点点滴滴。后来结婚有了孩子,李响干脆从法院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然而,在家看孩子并不比职场轻松,她需要一刻不停地盯着孩子,用她的话说就是多出了大量“无效时间”。在这样的时间里,她的双手被占用,身体被占用,但其实没有任何吸收进益,没有交换回任何所得,比如走路、买菜、洗衣服,一个人吃饭的时间,以及做饭、擦地、整理屋子的时间,甚至放学后孩子跟小伙伴玩,她在旁边两只眼睛盯着的时间。有时一上午四五个小时白白荒废,李响觉得很心疼。原本她就不太能接受一直在家看孩子的状态,但是因为家庭分工,她只能暂时接受这样的安排。在这种状态里,她似乎能看到生命一点点流逝,“毕竟你的同龄人都在进步,只有你是在家待着没有长进”,心底的焦虑感再度出现,若不控制,它会像只藏在角落的怪兽,随时准备看准她的生活撕咬一口。2017年9月,因为丈夫的工作调动,李响夫妇带着4岁的小儿子搬到纽约暂居一年。“在全家搬来纽约前的一两个月里,打包邮寄东西是我生活的主旋律。除了灿若星辰的博物馆,我对这座城市没有任何预期和设想。作为中国古老艺术文化的痴迷者,我感觉自己是一株即将被拔出土壤的老松树。”李响后来写下了这段文字。寄居异国他乡,失去自小浸润的文化土壤,她更需要抓住点什么。李响回忆那时候,她在中读上看到了刚刚上线的刘越老师讲的《谁在收藏中国》,这档音频节目第一季将会到访英美顶级博物馆,逐一讲述其内收藏的重要中国文物的经历、劫难、艺术价值。“我正好有一本书,也叫《谁在收藏中国》,书里有一份美国博物馆地图,标注了收藏中国文物的几座重镇。听了几期,我把这份地图从行李箱里拿了出去,感觉不再需要了。”“这种知识付费课程很适合我这样的人。”李响对本刊记者感慨,以前自己看孩子的时候除了构思写作选题就只能发呆,有了这些课程以后,她一边盯着孩子,一边戴上耳机,接收那个与眼前迥异的艺术世界带给她的讯息,自己也不再是一无所获。在纽约安顿好之后,刘越老师的大都会几期课程正好讲完。李响记得非常清楚,如果算上先前讲堪萨斯美术馆部分连带提到的文物,大都会博物馆总共讲到了帝后礼佛图、青铜柉禁、广胜寺壁画、《照夜白》、北魏铜鎏金佛像、五代越窑龙纹碗、赵孟《双松平远图》和《右军四事帖》、辽代罗汉像、宣德青花龙瓶、宋徽宗《竹琴图》。这其中多数文物是民国时期从中国大陆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途径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在法学院学习国际法时,李响曾撰写过一篇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学论文,在查阅外文资料的过程中,她第一次了解到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之庞大。订阅《谁在收藏中国》后,她从更深层次上感受到了震撼。“那段日子,每天先送孩子上幼儿园,我会散步穿过深秋时节的中央公园,经过Bethesda喷泉、瞭望台城堡和埃及方尖碑,来到位于第五大道的大都会博物馆,静静地坐在这些艺术品前,打开音频,听听刘越老师略显激动的声音。这些文物并未尽数展出,还有一些没看到,但能在米开朗琪罗和蒙克特展期间,在人头攒动的古希腊和欧美艺术大厅之外,有冷泉亭这样一处容我安放思念情绪的静谧之所,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李响说。这些一段段的,被分成20分钟左右的声音为她的生活注入了一股安静的力量。邵彦老师的《听山水》将她带入了中国美术史的天地,为她拂去了笼罩在山水画之上的那层抹不掉化不开的雾气。段召旭老师的《古典音乐说明书》专栏则成了带给她欢笑最多的栏目。“身为古典音乐从业者,从段老师口中听到2004电影版《歌剧魅影》每年看一遍的时候,我庆幸自己‘捡到’了这个不高冷的节目。很少有专业人士愿意承认自己喜欢音乐剧和流行音乐。读研究生的时候,最迷恋音乐剧的那段日子,电影版《歌剧魅影》是我每天要看的功课,不与剧中人物见一面这一天都不踏实。”以前李响常会用音乐APP播放古典音乐歌单当背景声,也尝试过自学古典乐入门知识,但认为自己无论是欣赏口味还是水平实际并无精进,问题也没有解决,对这类内容有些灰心。而现在,“虽然音乐响起时我仍旧不能说出作品的名号,但至少作曲家们在我眼中已无高低之分,乐器演奏家们也不是远远地站在高处,因为我一不小心知道了不少小秘密”。李响说自己现在竟希望有更多“无效时间”,或者说可以更心安理得地应付这些“无效时间”,“三位老师一定不知道他们成了全职妈妈和家庭稳定的福音”。缓解“中年危机”刘震东对付费课程的痴迷有些不同。他们夫妻在深圳工作稳定,有一个8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属于中国当下典型的中产家庭结构,相应地,也被中产阶层普遍面临的问题所困扰,如孩子的教育问题、职场竞争的瓶颈、精神生活的贫瘠等等。采访过程中,我向他抛出了一个滥觞于当下的概念——中产阶层焦虑,试图对他的境况加以描述。但刘震东认为自己没有所谓的中产阶层焦虑,他更愿意用“中年危机”一词解释自己。41岁的他的确已经步入中年,家庭事业都渐渐稳定,但如果换种说法,也是陷于停滞。稳定意味着不再有大变故,但也需付出某种代价。全职妈妈李响通过付费课程接收新讯息在移动通信业做技术工作的刘震东,“中年危机”驱使他去适应时代变化,通过付费课程学习新知识旁人很难看到他的所谓“中年危机”,除了刘震东自己。这在新人不断涌入的职场上更加明显。“年纪大了,而且在一个岗位上做了一定的时间,学习的动力没有那么足,你原来的知识可能就老化了,不像刚毕业出来的,所有的都是新的,动力也很足。”行业大环境的巨变也投射到刘震东的身上。在移动通信业工作的他亲眼看见手机短信和语音通话是如何在微信的打击下一败涂地的,新技术新产品秋风扫落叶般将旧的事物送入历史,这足以震撼到他,也加剧了他的危机感。他开始驱使自己去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学习新的知识。他在“得到”上购买了许多管理、创新类的付费课程,比如全球创新260讲、吴军的谷歌方法论、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等。每天起床后或上下班路途中,他都会打开APP看看内容更新了没有,看一段或听一段订阅的内容,睡前也会看一会儿。刘震东说自己确实从中了解到了一些前沿的知识和概念。在全球创新260讲里,他听主讲人介绍了一种“混合现实”的概念,就是把虚拟技术应用到现实场景中,比如你开车在路上要找餐馆或商场,它会直接在虚拟眼镜上投射给你,告诉你方向,指引你过去。刘震东称,自己了解这些概念后再进一步学习,就可以据此给公司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思考。事实上,刘震东更多的付费行为并非来自工作需求,他为自己订阅的课程大多数可以归入人文艺术的范畴,其中以音乐、美术、电影、历史最多。尽管工作都是与技术打交道,但并没有妨碍他对艺术的喜爱,在他的朋友圈中,晒得尤其多的是摄影、音乐、美食等内容。技术也好,艺术也好,在他眼中都是一种美的存在。付费课程的意义则在于使他能够借助专业人士的引导去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对美的鉴赏力和理解力,而这些精神层面的熏陶是他更为看重的。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知识付费内容亦成为刘震东的补给品。在刘震东的付费目录中,围绕儿童教育的内容占据了半壁江山,他还为儿子购买了喜马拉雅出品的智能音箱,可以语音点播节目,孩子每晚都用它收听儿童节目并乐在其中。刘震东相信,作为数字原住民的一代,儿子这一代人更容易接受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也为他们的家庭生活增添了新的元素。“我和太太一般晚上会与孩子一起学习一些儿童教育在线课程,如阿卡索口语、学而思网校内容、喜马拉雅听书等。”亲子学习的家庭场景在付费课程的介入下变得更加便利和有趣,不仅能为一家三口提供更多的互动空间,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对线下教育的一种补充。刘震东说,在他上小学的年代,学习的形式与内容都远不及现在丰富。“那时就是传统的教学,在学校上课,放学做完作业后就可以出去玩,没什么辅导班,也没有其他的额外课程,虽然没有这么多学习内容但是感觉很快乐。”刘震东清楚,和自己那个时代相比,如今儿子的课余时间太少了,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他也向我介绍,国外的教育理念是提倡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有更多时间游戏玩耍。但他还是选择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数学、英语、小提琴、画画、游泳都没落下。而有了网络付费课程后,有些辅导班,比喻英语口语就可以用线上学习的形式代替了。刘震东告诉我,这样孩子至少不用跑去课堂,减轻了一些负担。而对自己在儿子教育问题上的矛盾,刘震东的解释是:“这些课程也是对孩子的一个锻炼,起码长大了能有一技之长,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东西,要不到时你什么都不会怎么办。虽然是会很辛苦,但是对他以后是有帮助的,比如游泳,你学会以后起码就不怕溺水了,到河里海里能自己求生。”本质仍然是学习与刘震东的习惯有些不同,他太太还是更喜欢传统的学习方式。除了偶尔听一些免费的管理销售课,她主要还是参加线下课程,比如沙画课、演讲课。刘震东告诉本刊记者,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都是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和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形式有差别。“线下的体验比线上要好一些,毕竟你是在现场,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后的学习评估和跟踪机制也更加完善。而线上学习的优势在于学习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不需要固定的时间地点,各种资源都能很方便地找到,它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都比线下低。你要是在线下,不可能跑到北京、上海去,但是在线上有这样的课程的话,你马上可以付一定的金钱就能够学习到。另外可以想象,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在线学习结合虚拟现实场景会有怎样的惊人体验。”刘震东对两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做出了分析,他认为理性选择是在时间、内容和成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线下学习,否则,当然是线上学习方便些。刘震东介绍,为了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许多知识付费平台都在打造线上学习社区。比如“得到”在很多专栏下面开辟专门的社区,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言,把自己学习的感受和收获发布出来,运营方则会精选出部分优质评论发至社区。还有许多课程的社区延伸至线下,老师会现出真身与获得入场券的会员进行互动,比如最近火热的罗辑思维、樊登读书会等等。近两年,随着知识付费市场想象空间的日益膨胀,资本迅速涌入,在铺天盖地的营销攻势下,许多用户被卷进这场知识的狂欢中却浑然不知。在付费课程流行起来后,唯恐掉队的人们常常一拥而上,像在海外扫货一样,看完课程标题就加进了购物车。“这个也买来听听,那个也买来听听,其实他听的时候可能脑子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听完也就算了,我觉得这对老师不尊重,对自己也不尊重。”李响觉得,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的学习方式,本质都是学习,而不是娱乐,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课程,并且认真地把它听完。“而且我不觉得这是一种浅尝辄止的学习,它跟内容质量水平有关系,是讲座还是课程,音频还是视频,跟这些形式没有关系。现在一窝蜂做起来的APP,有很多不是很实在,你从他做的界面就能看出来,花里胡哨的。”李响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很慎重,虽然是全职妈妈,但是时间其实有限,一旦跟风就会贪多嚼不烂。在“中读”上看到段召旭的古典音乐课,李响一开始抑制住了自己的购买冲动。“因为我之前听了田艺苗的课程,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是收获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大,所以我怕这个又是一个重复。”后来试听了几期发现段召旭讲课的方式与田艺苗是不一样的,更贴近她这种初学者,她才订阅了一套。除了在选择课程上表现出的理性,李响在听课时更有心得。她告诉我,工作以后自己常常和小伙伴去听讲座,很多是艺术家办的或者博物馆办的。有一次她们去听敦煌研究所一位所长开的讲座,讲座干货很多,但同去的小伙伴都当作凑热闹,在下面听一听就完事了,李响则保持着上学时的习惯,一边录音一边做笔记,回去后整理成文进一步学习消化。以前她在故宫学宋代工笔画的时候,老师会领他们去看很多画展,李响也会把老师解说的过程录下来,回来后整理成文字发给其他同学,同时把录音也发给他们。“我觉得这就是你在学习的过程,跟你只是跟着老师听一遍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如今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李响还是保留了做笔记查资料的学习习惯。“比如邵彦老师讲中国山水画,因为有的地方讲得非常丰富细致,有的地方稍微学术一点,我要是觉得信息量太大就会记笔记。”随着知识付费的火爆,舆论的焦点也出现分化,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批评这些课程正在颇为肤浅地迎合用户的浮躁焦虑情绪,是贩卖知识而非传授知识。李响对此不以为意,她认为主要还是看学习者的个人态度。“其实只要你认真对待,线上付费课程的学习深度并不比线下的浅,同样能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南燕

《创新教学报告2021》发布会暨创新教学法论坛成功举行

2021年1月8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网络教育学院与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院联合编写的《创新教学报告2021》(Innovating Pedagogy 2021)在线正式发布。发布会由网络教育学院蔡静副院长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教授在发布会致辞。他表示,教育创新是在科学思维的指导下将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应用于教育管理和教育发展全过程,促动教育产生突破性、革命性进展。《创新教学报告 2021》的发布充分展示出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抱创新技术,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方略。孙有中副校长希望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实验室等部门与英国开放大学相关部门继续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助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院、《创新教学报告2021》总负责人Agnes Kukulska-Hulme教授对项目作了详细介绍,她指出,2021年度报告是两校学者之间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成果。该报告聚焦于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面向不同群体的读者,关涉教、学和评价各方面的创新。团队间通过远程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享学术观点,梳理全球教育发展趋势与创新实践,最终确定了十个具备应用前景的创新教学法。这些创新教学法打破了学校和教室等物理空间的限制,延伸至虚拟学习空间,推动了全球共享的虚实融合的学习实践。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语言智能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唐锦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帅博士组成的北外项目团队从项目背景、《创新教学报告2021》简介两部分进行了深刻解读。《创新教学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是面向全球持续发布的年度系列报告,至今已发布十期共100种教学法。《报告》中既有刚刚崭露头角的新方法,也有对已有教学法的创新应用,旨在帮助教育者、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掌握全球教育创新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引领意义。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顾曰国教授、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宋述强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李莉文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围绕《报告》依次做精彩发言。与会专家充分肯定《报告》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有效助力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方面的前瞻性和创新价值,并表示《报告》对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来实现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开放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英国开放大学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远程教育大学,在国际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自2017年以来,北外与英开建立起长效交流与合作机制,联合开展硕、博培养、教师研修、科研立项、国际会议等学术活动,共同搭建起交流互鉴、协同发展的平台。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实验室和网络教育学院作为《创新教学报告 2021》的全球合作伙伴以及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受邀研究机构,和全球领先的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院同仁开展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出色完成了《创新教学报告 202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必然形成先进的生产力;当创新技术应用于教育,必然会赋能教学,推动教育事业取得飞跃发展,此次发布会暨创新教学法论坛的举行定会极大地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此次云端发布会由新浪微博与译直播同步直播,直播平台观看人数6000+,微博话题阅读量3.9W+,网友热烈互动,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报告原文下载地址:https://iet.open.ac.uk/file/innovating-pedagogy-2021.pdf来源:中国日报网

两码事

“知识付费”的时代全面来临,你还在做井底之蛙吗?

  自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一些平台上开始回答写文章及回答问题,终于,昨天我收入了第一笔钱。  虽然这笔钱很少而且我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拿到这笔钱,但是,这依然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很多人说今年是知识付费元年。  以前我们习惯于免费获得知识,在百度查询一下,以为得到了最好的答案。  而现在信息技术革命后,精准对接用户需求经过平台的商业开发选择之后,知识从海量的信息中被抽离出来,从免费共享变成了可估算的商品。  尤其是随着“知乎live”以及“分答”等专业平台进行精心打造,知识付费领域已然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    今年由马东和他的团队在喜马拉雅上打造的“好好说话”的付费栏目得到热捧之后,该平台上有了更多大家感兴趣的付费项目。  有数据显示,有55.3%的网友为想了解知识付费,在有过知识付费的人当中,订阅付费资讯/有偿下载资料的人占比达到50.3%;对于已经有过知识付费的消费者,有38%表示满意,还会继续尝试。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方面公布,目前该旗下付费阅读产品“得到App”总用户529万,每天的活跃人数为42万,订阅份数为130万,总人数超79万,“得到App”平均总营收2.45亿元。  有更多的用户表示,如果可以找到更加权威的答案,情愿花咨询费。  一方面除了网络上出现的信息太过于庞杂,很难获取到权威的答案,而知识付费为你提供了专业而权威的知识。  为了能获得权威的答案、经验指导和专家的见解通常是消费者为知识买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专家把知识共享归纳为三个阶段,免费的知识互联网搜索,以及知乎等知识交换社区,而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是实时互动和知识变现的时期。  现在的自媒体有望通过将知识固化变成系统性课程而最终达到变现的目的。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将你所学的知识变现,这对于知识的产出方也是一个考验。    知识付费市场很大,内容创业者也很多,但是优质资源的生产者还比较缺乏。  现在的内容创业者已经在加速成长,市场上各种成熟的平台也趋于完善。  大量的中小体量的内容创业者除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外,还需要运营经验的支持和运营理念的转变。  其实,自从今年开始,我也为知识付费付出过很多的费用。  我今年花了近万元进行学习,其中的付费项目是一个优秀的电商从业者的知识回馈。  在此之前我阅读了大量有关电商的文章,也看到有大量的价位更低的项目教你怎么进行电商创业。  之所以选择该电商从业者的付费项目,因为他对自己领域非常熟悉,精深剖析了电商从业者出现的问题,另辟蹊径解决电商从业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他的文章当中,能看得出来该培训师除了是电商的优秀从业者,也会精深的分析问题并钻研所从事的领域,而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由此可见,内容创业者平时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创新对知识付费者的吸引力。  知识产品因价值属性高,当知识产品和平台相匹配的时候,无论对内容创业者还是知识付费方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  在自己熟知的专业领域里有了一定水准,并通过输出内容获取关注,在相关领域中让一部分用户熟知,最终让自己成为知识供应主体。  在付费平台上,你将拥有高出大部分用户的能力,能够产出有价值的内容,便可以将自己所熟知的内容展现出更高价值并获取相应的收益。我的一天常常是这样度过的:早上,去吃早饭的路上打开“得到”APP,戴上耳机听每天的免费专区;到了教室,开始看书,书里推荐的书籍我会记下来,有空在豆瓣上查阅,评估这本书的可读性,再加入购物车;下午,如果最近有要学习的主题,我会筛选课程然后购买。比如最近想配眼镜,我在“知乎”上购买了相关课程,听了之后再去配。平常,如果要坐轻轨,我就会在“得到”上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花几块钱听。看起来,我很爱学习,生活也很规律。但是,事实上,我陷入了“知识焦虑”的困境。别人都在学习,我不能落后!所以我买了很多书、很多课程,我想学的东西太多了,根本学不过来。并且,很多时候听了就听了,要么不做笔记,要么做的笔记可能就是随手拿到的一张纸,后来不会看也找不到。这样学习,一点效果都没有。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每天收到的信息都非常多,如果不会记录、保存、回顾,那么不管你搜集到多少信息都不能运用自如,更不能把个人经验和学到的知识活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说,之所以没有灵感和素材,可能只是因为它们一闪而过而你没有抓住。要想真正把我们为知识花的钱转变为个人成长,一定得学会整理信息。有的文章推荐使用APP(比如印象笔记)记录信息,但我个人还是最喜欢做笔记的方式。我曾经看过很多关于如何做笔记的书,乖乖地买了很多笔记本,读书笔记是橘色的,手账是带有鲜花的,听各类课程用的是最厚的绿色笔记本,日程笔记本是手掌大小的规格,除此之外,我还有很多只用了一点的、各种规格的笔记本。原本以为分类做笔记,可以把相同的知识集合,学习更有主题、对比性,也方便自己更快地找到需要的类别。可是后来闲置的各式笔记本告诉我:分类做笔记才是最麻烦、最不实用的。最近,我学习了一种新的做笔记的方法,或许能帮到和我一样不会整理信息的你。一、“一元笔记法”是什么?奥野宣之在他的新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提出了“一元化笔记法”——平常只需将信息保存在一册可以反复翻阅的笔记本中。具体地说,就是不管你想到什么、学到什么,通通记录、粘贴在一个笔记本上。乍看到这种方法的时候我很怀疑,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事情怎么能同时记录在一起呢?这样不是很混乱吗?二、“一元笔记法”的优点。1、简洁。以前分类做笔记,既需要多个笔记本在身边,又要考虑信息的性质,然后把它们写在不同的笔记本上,又花时间又花精力。2、毫无压力。分类记录信息会造成一种紧张的状态,很可能导致机械地大量记笔记或者信息堆积。你会想,要留住宝贵的素材,要记录自己独特的构思,这种为了知识生产而特意筛选、保留信息的做法难免让人倦怠,然后半途而废。而“一元化笔记法”提倡的是任何、所有感兴趣的事都可以写,不用在意它是否“有用”。随手看到感兴趣的报纸可以粘贴;路上接到感兴趣的传单也可以粘贴;哪怕是你记录每天多久睡、吃了什么,也是有意义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记录。3、自由。笔记本不用像手账一样一年一换,而且没有专栏设置,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三、“一元笔记法”的其他优点。实际上, “一元化笔记法”在记笔记的各个阶段,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1、在记笔记前,做笔记、剪报、划重点的行为能让你认真仔细地精读书籍、多多思考;2、在写笔记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加深印象;3、在写完笔记、回顾的时候,这本笔记就像你的个人电影,记录着你的喜好和变化,帮助你认识自己,同时也能激发灵感,有利于生产创意。四、创意的产生。1、为什么笔记大杂烩还能生产创意?因为分类笔记虽然看起来记录了类似的信息,但是只会让你加深业务知识,无法激发新创意。而笔记大杂烩可以让你跳出专业框架,融会贯通地思考。2、创意如何产生?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都提到过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撰写的《创意的生成》一书,詹姆斯认为: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创意并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食物,而是对既有事物的出人意料的组合、把既有事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在意外的情况下活用既有事物。举个例子,笔记本电脑是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的组合、猫跟鞋是猫和高跟鞋的组合。很多划时代的新商品、独树一帜的服务、吸引人眼球的文案、崭新的理念和颠覆过往常识的书籍等等,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通过重组原有元素加工出来。3、如何活用素材生产知识?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里,作者将《创意的生成》中提到的获取创意的过程和自己的方法组合成了一下5个步骤:步骤1:收集——积累常识和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要注意充分收集。这个步骤里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关于图片的收集。一定要选择直觉上喜欢的图片,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思考它本质上好在哪里。比如说某一张风景拍得特别漂亮,我们可以观察这张图片为什么拍得这么好,“噢原来它是俯拍的,场景特别宏大!”“这张是背光拍摄的,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我还准备打印、粘贴我手机上存的博主图片,学习她们的搭配、拍照姿势和角度。不知道买什么衣服或者怎样搭配的时候就翻看,寻找灵感。另外,作为策划专业的学生,粘贴很棒的广告设计、宣传语等对专业学习也大有裨益。步骤2: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如何交叉参考笔记呢?贴上等高的相同颜色的便利贴或者胶带,表示这些位置有同一主题的笔记。步骤3: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组合信息有三种方法。首先是“信息卡重组法”,重读笔记,把有些与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点写在卡片上,一条信息一张卡片,只写正面,大约一条50到80字,在卡片上标注题目、出处。如果制作过程由新的想法出现,就写在新卡片上。然后把卡片摊在桌子上,找到卡片间的联系,一边按照不同话题排列,一边琢磨。第二个方法是“纸张移植法”, 这种方法必须先对信息进行筛选。比如用A4纸,写下主题,做标记表示这是标题,归纳和主题可能有联系的信息,逐条书写,括号注明来源。花费时间最少的方法是“复印件拼贴法”,快速翻阅笔记,复印感兴趣的内容,再把其中和主题有关的段落裁剪下来,统一贴在一张大纸上。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步骤4: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找到了!”“明白了!”步骤5: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我是这样运用这个过程的:作为策划专业的学生,平常作业多是做策划和方案。这次老师布置了一个餐厅的策划,要将这个餐厅打出知名度。一开始,我会查阅关于这个餐厅的资料,关注它的公众号,还要实地考察、品尝,甚至还要和老板聊聊天,另外,要了解同类餐厅是怎么运作的,做的好的有哪些,模式是怎么样的。在这个过程,总会有很多想法冒出来,全部记录下来,不管是否可行,类似于头脑风暴,多多产生创意就好。平常一直关注这个话题。和朋友吃饭,聊到了去海边玩的暑期,突然灵感一下子有了,可不可以把这个餐厅布置成清凉的海边氛围?接着再查阅资料,把上述所有创意集合、筛选、组合,确定了餐厅定位,最后完成计划书就可以了。五、“一元化笔记法”的具体做法。1、三个规则。规则1 一元化:所有信息都记录、粘贴在一个笔记本上,不需要分类。无法坚持一元化的对策:作者会带名片大小的空白卡片随身携带,我个人比较喜欢用便条本或者用手机备忘录暂时记下,之后补充或者粘贴到笔记本上去。以前我会用三个笔记本,A6笔记本记录日程和灵感,还有读书笔记和手账本,现在三者合一,如果担心写下的日程容易忽略,推荐大家在每天未记录前估计今天自己要做多少事,空出一页或者两页专门写待做事项,或者贴一张白纸也可以。同样地,如果有计划(考证、锻炼等)或者工作项目这种时间跨度比较长的事情,最好贴上一张大纸,对折粘贴。推荐“三折法”:对折时,错开2—3cm;将对折后长的一段与折痕对齐再折叠一次;再次折叠的部分朝上,粘贴。规则2 时序化:按照时间顺序书写,作者推荐使用6位数字,比如2017年10月24日就写为171024 。规则3 索引化:①使用Excel或Word文档建立数据库。参考作者使用的索引数据:001 030410 采访松下幸之助纪念馆001 030414 思考何谓头脑的优点(略)189 130630 阅读《孤独者》/科林威尔逊/中央公论新社每一行的信息由笔记本编号+日期+检索标记+条目标题组成。记录的东西太多,我们怎样组织索引数据最好呢?选择最具参考价值的信息。比如:认真书写的读书笔记想重读的书评考虑过的重要事情较长的构思和设想旅行游记所学课程的笔记②笔记索引化还需要在笔记的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标注本册笔记开始记录到结束的时间。③制作目录。同样需要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六、总结《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里还分享了许多更好地使用笔记本的小窍门,比如空一行写、略记、粘贴腰封等等,但比较常见,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吧。值得一提的是“葱鲔火锅式”笔记,在姊妹篇《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作者推出了这个方法,用“○”表示他人的发言、观察得到的信息等客观事实,用“☆”表示对在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即主观感受。你根本不知道未来你会变成什么样的自己,这本属于自己的编年史就是你的私人成长利器,记录着生活的一点一滴。“知识付费”这个概念你熟悉吗?如果不熟,那说明我今天这篇文章写对了!如果熟悉,那不妨来看看小弟对于知识付费的理解。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它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但,同时也有些反对的声音:“把知识金钱化,太过俗套!”这个业界褒贬不一,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在这里我只表达我的看法和见解,绝不强加让你接受,如果认同,感谢支持!我认为知识付费是无可非议,理应支持!人类社会自古便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我们的能力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当然了,在现在的二十一世纪还用“生存”这样的字眼似乎言重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知识就是我们的能力,是靠我们的努力积累而来!现在你要学,我花时间传授给你,收取相应的酬劳。这不是合情合理吗?“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传统教育行业搬到线上之后的一个形式,其根本还是知识和经验的传递,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教育!其相对传统教育行业限制条件更加宽松:1、“老师”(内容生产者)门槛降低;现实社会中你想当老师?至少得有教师资格证吧?但是在网络社群中,人人都可以是内容生产者!当然我只是用了“可以是”这个词而没有用“就是”;因为毕竟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内容生产者,前提还是你的能力足够强!在网络社群上你的能力越高,你的门槛就越低!2、“学生”(内容消费者)覆盖面更广;现实生活中我们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面向的是国家适龄儿童,还将推广十二年义务教育面向适龄青少年,大学里见到的也都是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年龄成了“学生”最大的门槛。虽然也有50多岁还在考高考的大叔,但我们说的是普遍现状。这样就好像把学习知识变成了年轻人的权利!但我们似乎忘记了还有“活到老,学到老”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回事!而通过网络社群学习则可以打破这一不合理的现状!3、上课时间更加自由、知识传递效率提高;小时候我们上课老师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听懂了吗?”全听懂了才能接下去讲!效率低下,而通过网络“知识付费”获得的资源,你可以保存起来慢慢学,不受时间限制,也不用等其他同学或者其他同学等你!但是在网络社群里搞“知识付费”就一定比在现实社会中办学校强了吗?就一定这么完美无缺了?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知识付费”也不例外!前面也提到过,“知识付费”几乎是无门槛,只要你有能力,人人都可以是内容生产者!但这个“能力”如何证明?现实社会中的老师需要教师资格证、每一年还有教师等级评选,这些都是对老师的考核和审查。那网络社群中有如何对“知识付费”生产者进行考核审查?我们来看看业界是怎么做的?知乎、豆瓣、贴吧等传统社群网络社群平台还没有推出“知识付费”模块,但我们可以看到有他们有等级机制——主要是为了刺激用户生产内容,还有一个作用是评定用户是否为优质用户!小密圈、喜马拉雅fm等专业“知识付费”社群,则更多的是认证机制。他们的内容生产者主要是“大V”用户,依靠内容生产者本身的名气自带流量。Opencom虽然不是专门做知识付费的平台,但它却可以利用其“频道”快速形成知识付费社群!它的审核机制则是“大V认证机制”,但由于opencom社群平台本身拥有“等级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产品结构复杂化!但却丰富了“知识付费”社群运营者的审核手段,运营者可根据自身社群情况制定“知识付费”规则。使内容朝更加有益的方向发展!总结一下: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但由于业界规则的不完善等原因,今年(2017年)以及将来的几年将会是“知识付费”持续发展的几年,它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取决于制度能够完善到什么程度!不要认为现在的制度就已经很完善了,相比现实社会的教育机制,“知识付费”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说现实生活中学校的一张实实在在的“毕业证”就够我们喝一壶的了!之所以会专注到这个话题,是看到朋友圈的一条信息,他为了能浏览一个行业尖端人才的朋友圈,付了一笔不菲的“知识年费”。知识付费是什么?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也就是内容变现,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知识付费如何发展起来的?举几个最浅显的例子1.早期的咨询业、讲座、函授,互联网出现以后,就是QQ群教学、电子书、问答平台(例如百度知道、百科、文库、知乎)等等。3.2014年《逻辑思维》推出付费会员制,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此后,知识付费相关从业人士开始热情高涨,且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价值。5.6月5日,《李翔商业内参》在 “ 得到 ” 上线,10日内获得超过4万用户的订阅量。6.6月6日,喜马拉雅FM开始尝试付费订阅,《好好说话》作为首个付费节目上线。一天内共计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7.近期的百万问答算不算知识付费的另一种表达,这个就见仁见智了。知识付费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均比较强烈。工作好几年还在原地踏步的职场白领希望能突破自己,专业技能有所提升,更上一层楼;人到中年开始关注身体健康,苦于不知如何吃、如何锻炼;初为人父母,对孩子的一点小异常都会惊慌失措,总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最专业的、最放心的;生活出现波折,苦于没有人可以倾诉,希望能得到心理开导;等等等等。这些人群都需要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指导。这时候知识付费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不同于人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系统性学习的专业知识,既轻悦,又容易成为谈资。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不断获取知识,拓宽视野。这样才不会被这个不断提速时代抛弃,成了跟时代脱节的人。知识付费的时代已然来临,我们能做些什么?在前互联网时代,为内容付费一点都不奇怪。不论是书报杂志,还是有限电视,或者歌曲电影,一手交钱,一手获得内容,一直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比特化之后,报纸上网了,没人买报了;杂志上网了,没人买杂志了;音乐电影上网了,没人买碟了。互联网上就像开放了内容的免费流水席,任人予取予求。不承想,在信息不断膨胀之后,为内容付费的行为竟然一点点又回来了。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不断学习知识,从九年义务教育(未来还可能延长)到开放的大学校园,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到互联网和名校公开课,获取知识越来越容易。无论是富贵之家还是寒门子弟,或是门卫保安,都有鲤鱼跃龙门的机会,机会均等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远的暂且不论,拿小编自己来说,为了学习互联网自媒体知识,绞尽脑汁的多方搜集专业知识,问朋友,问度娘,问大V,问知乎……但凡能让我多学到一点有用的我都非常乐意付费。你能通过这些简单直接的知识传递获取有效信息,做起事来要少走很多弯路。知识付费的时代全面来临,让我们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联网时代,为优质内容付费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相信很多人会问了,究竟何为知识付费?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要把知识变成产品、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一方面,面对海量且参差不齐的信息,付费用户可以更高效地筛选对其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付费的同时亦能激励优质内容的产生。从2016年开始,知乎、得到、分答、果壳、36氪、钛媒体……开始围剿知识付费战场,用专栏订阅、付费课程、有偿问答、社群等实现内容变现。2017年9月,一则关于北大经济学教授的报道刷爆网络。据悉《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在知识付费平台已有17万的订阅量,以订阅价199元来算,这门课价值已超过3000万元。当然,这只是众多网络付费内容中的冰山一角。当免费泛滥成灾,付费已是必然……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为知识付费」作为一名资深记者,我个人的亲身感受是知识服务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愿意为知识溢价买单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成熟的体现。贩卖知识并无可厚非,若能各取所需,为我所用,我愿意为它买单。从免费资讯,到付费经济,再到主动打赏,需要的是国民意识的觉醒。如果觉得为知识付费太贵,那你试试无知的代价。原创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点击我的头像或者搜索头条号「相约夜读」,关注我,这里都是实战经验,不吹不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