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教学与科研,也就是言传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自两百多年前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对于以文化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创造并重的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一辩证关系不言自明;即便是以文化和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由于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这一关系同样也清晰明了。纵观全球大学发展的千年历史,这一关系虽在各个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但从未偏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和办学能力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迅速走过了恢复高考、扩大规模的过程,走进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教师也亲历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小众受教到大众受益的发展过程。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初进入大学的我们,迄今仍感恩和感动于当年的大学氛围。当时,老师们在沉寂蹉跎了十多年后,以浓缩升华了的知识、蜡烛般燃己照人的情怀,全身心哺育我们;学生们则像永不知饱的雏鸟,引颈争食、奋力消化吸收,同时跟随师长迅速转入研习探究。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恒的大学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建设目标更为远大,各校都试图将自己的定位和视野放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加以考量。在历史变迁、跌宕甚至转折的关头,文明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知识与科学的创新与创造,技术与产业的突破与变革,无不依赖于教育,无不依赖于人才培养。此时,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无疑是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大学使命的全面复苏,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转入知识传承、创新和创造并重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又要精深科研。于是,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时间分配、精力投入平衡问题必然显现。凡认真从事教学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教学是一项极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而且是个良心活。然而,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指出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值得反思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存在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失衡问题,我国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并不鲜见。教育本身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微妙过程,假如高校从教者初心不在、为利所驱,就不可能立德树人、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不做教学做什么?不做科研教什么?这句常常挂在高校教师和服务管理者嘴边的话已经大体道出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就我自己几十年教学科研工作体会,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系统提升、融通基础知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掌握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同时,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即只要有教学活动,就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功能。并且,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知道的道理给学生讲明白,还要面对来自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甚至要化解学生为“滴定”教师水平、显示自己能力而提出的“挑战性”甚至“挑衅性”问题——这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锻炼和提升。以我所熟悉的科研领域而言,被世人称道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和突破,大多基于讲授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的知识融通、抽丝剥茧、寻根究源,无疑能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工作则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将自己对科技前沿的学习认识、科研心得和成果等融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在这种重新加工和梳理中,又可以为优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提升自己的科研境界提供反馈和新思路。此外,教学工作还能从学生身上反演看到自己的不足,被学生的灵动所激发,达到教学相长,可谓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在老一辈教师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就应该将教学工作当成天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立德树人中成就自己。以己管见,科研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提升性和拓展性作用。与教学过程相比,科研过程具有面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等特点,有助于拓展学生素质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正如洪堡指出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对科学的具体探讨过程,否则教学就变成了空洞的教条传输,这样就束缚了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类智慧潜能的尊重。科研工作既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展示和检验教师与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才华的重要场合,更是磨炼研究者意志和品德的必要途径,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构成了高校育人的主要手段。我常和学生说,科研工作是一个以失败为主旋律的过程,科研的魅力恰在于百折不挠后可能发现的新现象、新原理、新物质、新方法和新技术,由此引领人类文明文化、深化科学认识、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科学研究的不断精进,才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断更新的源泉,这就是教学是流、科研是源的辩证统一,也是历经千年、不断革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当下,全球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校除了继续在科研上追求特色、追求引领外,更加重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更加重视对专业的融通整合,更加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百多年的西风东渐、学习探索、艰苦发展过程,如何在新时代开创东风西渐的大格局,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尽快形成中国特色并为全球共享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是我们高教从业者的使命,也是青年学生的职责和理想。科学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更好地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定是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心所在。(作者:严纯华,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造成当下青年教师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亟须清理的问题,据笔者观察,造成青年教师产生普遍性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成家、立业与生存压力。遗憾的是,这三项因素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人生舞台上,没有错峰更没有缓冲,导致压力叠加由此衍生出独有的“青年期焦虑综合征”现象。在这三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立业,只要它解决了,其他两项压力因素随之消失或者极大缓解。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立业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与科研,要靠一种还是两种技能安身立命?由于时间的硬性约束,教学与科研之间到底是非此即彼的鱼与熊掌的关系,还是可以达成兼容的双轮驱动?只要厘清了这个关系,青年教师的焦虑问题也就演变为一种需要技术性处理的问题。大科学时代整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层面上,在科技的裹挟下出现了领域拓展与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现象;在微观层面,作为社会中的人又面临领域集成与功能整合现象。这两种矛盾所造成的撕裂,回到生活世界最终都要落脚在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身上,在缺少必要调试期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心理失衡与行为选择的仓促应对。各行各业概莫能外。笔者曾私下里戏言,当下要成为一名被广泛认可的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职能:在教学上要有演说家的口才;在科研上要具备专家的专业能力;在社交上要有外交家的人情练达。还好这最后一项职能还没有被政策固定化,否则,教师的时间碎片化现象将更是难以修复。这种矛盾是古已有之,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呢?梳理科技史上的线索不难发现:从历史上看教学与科研几乎就是完全分立的。按照流程来看,教学和科研在整个知识生产链条上处于两端,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而科研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知识。这种结构化安排有助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与分工的细化:负责传播知识的,要开发各种技术,使知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知识的生产端(科研活动),则要尽量免除各种干扰保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进行创新与知识的高质量生产,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知识的生产链条几乎完全按照这个模式运行,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以教育为主,教学效果堪称完美,而稍后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则是科研的代表,他们都集中精力于知识的生产,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近代科学建制化以来,教学和科研逐渐出现有限整合的迹象,一些人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科研人员,比如伽利略、牛顿等人都在大学任职。我们今天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了解并不多,反而是他们的专业科研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这种结构安排并不是其所在学校的硬性要求,完全是基于个人偏好选择的结果。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这种状况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整合是大科学时代知识功能结构转型的标志。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科研领域的集成化。所谓“领域的集成化”,是指任何一个科研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才能完成,而知识的功能开始直接面向社会需求,此时科研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集成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科研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相关领域有所涉猎,这就增加了科研的难度——要想做出成绩,科研人员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时间分配的零和博弈势必挤占教学等其他选择的时间。对于教学而言,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重新配置专与博的权重,选择的困境由此发生。另外,功能整合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从知识生产链条的两端开始向中间靠拢,换言之,教师的功能从单一的教学开始向科研靠拢,而科研则从单一的知识生产向知识传播(教学)靠拢,这种趋势就促成了教学与科研的整合(双轮战略),区别在于各自的权重划分不同而已。教学科研的功能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不是某种人为设计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喜欢与否,当下的科研人员必须接受这种功能整合。现在的问题是功能整合的速度超过个体改变的速度,导致出现群体性适应不良现象。如果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渐进的方式展开,那么社会的意见会小很多,但是,我们当下是以政策安排的方式把这个进程人为加速与固化,以激进的方式对接市场需求,让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就迅速进入这套行动轨迹,从而导致出现大范围的不满。客观地说,功能整合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大势所趋。对于教师而言,从传统的教学向科研靠拢,可以普遍提升教学的水准,用新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渠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用知识反哺教学的典型案例,就如同坊间所谓:只教学不研究,越教越死。同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从单纯的知识生产者向知识传播者靠拢,可以更好地用知识服务社会,并为科研发展的外围环境争取更大的认同与支持,否则,纳税人和企业为何要支持你的研究呢?国外很多著名科学家时常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其目的在于向国会介绍与阐释某些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获得社会支持,同时这也是向公众展示新知识的一种广告,能够吸引感兴趣者的投资、人才加盟和同行合作的重要手段。在实践层面,为了应对这种不满情绪,国内最近几年推行的教师岗位分类改革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按照该方案的设计初衷: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可以在如下三类岗位中做出选择:教学为主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根据岗位特点安排教学量与科研量。比如教学为主型岗位,以上课为主,科研要求比较低;反之,科研为主型岗位,以科研为主,上课为辅;教学科研并重型则取折中模式。照理说这套模式设计很合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出在三种岗位的出口是一致的,即不论哪种岗位类型,在评估时都是由同一个委员会做出裁决(通常是单位的学术委员会),而学术委员会的偏好是看重科研,从而导致前期政策安排所设计的岗位分类由于评估出口严重趋同,最终造成分类改革的名存实亡。其实,解决办法也相对简单,只要在分类出口处,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即可。真正的难点问题有两个:首先,三类出口标准如何实现等价。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既影响分类的公平,也出会出现某类岗位成为放水之源;其次,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换挡期,不能一岗定终身。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偏好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毕竟熟悉哪个岗位都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完成转型应该允许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岗位,并按新的岗位要求完成考评。试想演艺圈在很多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两栖”甚至“三栖”艺人,科教界出现“教学-科研”功能整合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吗?(作者:李侠,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教学与科研,也就是言传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自两百多年前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对于以文化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创造并重的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一辩证关系不言自明;即便是以文化和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由于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这一关系同样也清晰明了。纵观全球大学发展的千年历史,这一关系虽在各个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但从未偏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和办学能力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迅速走过了恢复高考、扩大规模的过程,走进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教师也亲历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小众受教到大众受益的发展过程。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初进入大学的我们,迄今仍感恩和感动于当年的大学氛围。当时,老师们在沉寂蹉跎了十多年后,以浓缩升华了的知识、蜡烛般燃己照人的情怀,全身心哺育我们;学生们则像永不知饱的雏鸟,引颈争食、奋力消化吸收,同时跟随师长迅速转入研习探究。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恒的大学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建设目标更为远大,各校都试图将自己的定位和视野放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加以考量。在历史变迁、跌宕甚至转折的关头,文明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知识与科学的创新与创造,技术与产业的突破与变革,无不依赖于教育,无不依赖于人才培养。此时,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无疑是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大学使命的全面复苏,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转入知识传承、创新和创造并重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又要精深科研。于是,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时间分配、精力投入平衡问题必然显现。凡认真从事教学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教学是一项极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而且是个良心活。然而,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指出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值得反思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存在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失衡问题,我国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并不鲜见。教育本身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微妙过程,假如高校从教者初心不在、为利所驱,就不可能立德树人、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不做教学做什么?不做科研教什么?这句常常挂在高校教师和服务管理者嘴边的话已经大体道出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就我自己几十年教学科研工作体会,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系统提升、融通基础知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掌握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同时,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即只要有教学活动,就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功能。并且,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知道的道理给学生讲明白,还要面对来自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甚至要化解学生为“滴定”教师水平、显示自己能力而提出的“挑战性”甚至“挑衅性”问题——这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锻炼和提升。以我所熟悉的科研领域而言,被世人称道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和突破,大多基于讲授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的知识融通、抽丝剥茧、寻根究源,无疑能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工作则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将自己对科技前沿的学习认识、科研心得和成果等融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在这种重新加工和梳理中,又可以为优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提升自己的科研境界提供反馈和新思路。此外,教学工作还能从学生身上反演看到自己的不足,被学生的灵动所激发,达到教学相长,可谓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在老一辈教师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就应该将教学工作当成天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立德树人中成就自己。以己管见,科研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提升性和拓展性作用。与教学过程相比,科研过程具有面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等特点,有助于拓展学生素质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正如洪堡指出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对科学的具体探讨过程,否则教学就变成了空洞的教条传输,这样就束缚了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类智慧潜能的尊重。科研工作既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展示和检验教师与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才华的重要场合,更是磨炼研究者意志和品德的必要途径,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构成了高校育人的主要手段。我常和学生说,科研工作是一个以失败为主旋律的过程,科研的魅力恰在于百折不挠后可能发现的新现象、新原理、新物质、新方法和新技术,由此引领人类文明文化、深化科学认识、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科学研究的不断精进,才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断更新的源泉,这就是教学是流、科研是源的辩证统一,也是历经千年、不断革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当下,全球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校除了继续在科研上追求特色、追求引领外,更加重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更加重视对专业的融通整合,更加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百多年的西风东渐、学习探索、艰苦发展过程,如何在新时代开创东风西渐的大格局,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尽快形成中国特色并为全球共享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是我们高教从业者的使命,也是青年学生的职责和理想。科学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更好地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定是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心所在。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造成当下青年教师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亟须清理的问题,据笔者观察,造成青年教师产生普遍性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成家、立业与生存压力。遗憾的是,这三项因素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人生舞台上,没有错峰更没有缓冲,导致压力叠加由此衍生出独有的“青年期焦虑综合征”现象。在这三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立业,只要它解决了,其他两项压力因素随之消失或者极大缓解。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立业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与科研,要靠一种还是两种技能安身立命?由于时间的硬性约束,教学与科研之间到底是非此即彼的鱼与熊掌的关系,还是可以达成兼容的双轮驱动?只要厘清了这个关系,青年教师的焦虑问题也就演变为一种需要技术性处理的问题。大科学时代整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层面上,在科技的裹挟下出现了领域拓展与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现象;在微观层面,作为社会中的人又面临领域集成与功能整合现象。这两种矛盾所造成的撕裂,回到生活世界最终都要落脚在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身上,在缺少必要调试期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心理失衡与行为选择的仓促应对。各行各业概莫能外。笔者曾私下里戏言,当下要成为一名被广泛认可的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职能:在教学上要有演说家的口才;在科研上要具备专家的专业能力;在社交上要有外交家的人情练达。还好这最后一项职能还没有被政策固定化,否则,教师的时间碎片化现象将更是难以修复。这种矛盾是古已有之,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呢?梳理科技史上的线索不难发现:从历史上看教学与科研几乎就是完全分立的。按照流程来看,教学和科研在整个知识生产链条上处于两端,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而科研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知识。这种结构化安排有助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与分工的细化:负责传播知识的,要开发各种技术,使知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知识的生产端(科研活动),则要尽量免除各种干扰保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进行创新与知识的高质量生产,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知识的生产链条几乎完全按照这个模式运行,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以教育为主,教学效果堪称完美,而稍后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则是科研的代表,他们都集中精力于知识的生产,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近代科学建制化以来,教学和科研逐渐出现有限整合的迹象,一些人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科研人员,比如伽利略、牛顿等人都在大学任职。我们今天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了解并不多,反而是他们的专业科研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这种结构安排并不是其所在学校的硬性要求,完全是基于个人偏好选择的结果。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这种状况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整合是大科学时代知识功能结构转型的标志。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科研领域的集成化。所谓“领域的集成化”,是指任何一个科研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才能完成,而知识的功能开始直接面向社会需求,此时科研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集成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科研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相关领域有所涉猎,这就增加了科研的难度——要想做出成绩,科研人员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时间分配的零和博弈势必挤占教学等其他选择的时间。对于教学而言,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重新配置专与博的权重,选择的困境由此发生。另外,功能整合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从知识生产链条的两端开始向中间靠拢,换言之,教师的功能从单一的教学开始向科研靠拢,而科研则从单一的知识生产向知识传播(教学)靠拢,这种趋势就促成了教学与科研的整合(双轮战略),区别在于各自的权重划分不同而已。教学科研的功能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不是某种人为设计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喜欢与否,当下的科研人员必须接受这种功能整合。现在的问题是功能整合的速度超过个体改变的速度,导致出现群体性适应不良现象。如果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渐进的方式展开,那么社会的意见会小很多,但是,我们当下是以政策安排的方式把这个进程人为加速与固化,以激进的方式对接市场需求,让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就迅速进入这套行动轨迹,从而导致出现大范围的不满。客观地说,功能整合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大势所趋。对于教师而言,从传统的教学向科研靠拢,可以普遍提升教学的水准,用新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渠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用知识反哺教学的典型案例,就如同坊间所谓:只教学不研究,越教越死。同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从单纯的知识生产者向知识传播者靠拢,可以更好地用知识服务社会,并为科研发展的外围环境争取更大的认同与支持,否则,纳税人和企业为何要支持你的研究呢?国外很多著名科学家时常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其目的在于向国会介绍与阐释某些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获得社会支持,同时这也是向公众展示新知识的一种广告,能够吸引感兴趣者的投资、人才加盟和同行合作的重要手段。在实践层面,为了应对这种不满情绪,国内最近几年推行的教师岗位分类改革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按照该方案的设计初衷: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可以在如下三类岗位中做出选择:教学为主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根据岗位特点安排教学量与科研量。比如教学为主型岗位,以上课为主,科研要求比较低;反之,科研为主型岗位,以科研为主,上课为辅;教学科研并重型则取折中模式。照理说这套模式设计很合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出在三种岗位的出口是一致的,即不论哪种岗位类型,在评估时都是由同一个委员会做出裁决(通常是单位的学术委员会),而学术委员会的偏好是看重科研,从而导致前期政策安排所设计的岗位分类由于评估出口严重趋同,最终造成分类改革的名存实亡。其实,解决办法也相对简单,只要在分类出口处,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即可。真正的难点问题有两个:首先,三类出口标准如何实现等价。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既影响分类的公平,也出会出现某类岗位成为放水之源;其次,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换挡期,不能一岗定终身。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偏好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毕竟熟悉哪个岗位都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完成转型应该允许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岗位,并按新的岗位要求完成考评。试想演艺圈在很多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两栖”甚至“三栖”艺人,科教界出现“教学-科研”功能整合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吗?
以科研推动学校“四教”融通多元发展,助力“办高质量终身教育,建高水平新型大学”,12月18日,学校举行第36届教学与科研年会暨普陀区终身教育学科发展团队展示活动。作为学校已持续开展35届的项目载体,本届年会主题确立为“转型:赋能 提质 创优”。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钱俊到会讲话;上海开放大学浦东东校书记校长吴锦帆应邀作主旨发言;普陀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管理办公室、区教育学院师训办公室主任赵群以及我校部分退休老领导等应邀出席。本届年会由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平行论坛,分为校外专家和本校教师发言,嘉宾点评等环节。主论坛由魏子华副校长主持。学校书记校长徐文清在主论坛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莅临本届教育与科研年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设置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旨在交流推动终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研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前沿科技赋能终身教育的作用,探讨终身教育提能创优,商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变革探索等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关切问题,也将更好地促进区域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他希望通过论坛能够把握信息革命给终身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教学和课堂的探索,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断推进区域终身教育朝着更加优质、更具品牌的方向发展。在主旨发言和主题发言中,上海开放大学浦东东校书记校长吴锦帆基于开放教育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为基础,探索了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创新教与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副校长张凤芳以学科专业建设反哺教育教学,以理论和科研创新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突破等成人高校思政教育话题作了探究与交流;学校周雪梅副院长以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切入点,探索了普陀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成效与思考;学校学历教育部主任席亮以技术赋能教育发展路径为基础,探究了混合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特征及学历教育的新形态;学校非学历教育部主任徐骏探索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及其对促进区办高校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在微论坛环节,荣获普陀区第五轮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我校四位教师和学员代表就成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展示汇报。社区教育学科带头人周雪梅以团队品牌的积极打造,王仁彧以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社区教育高级指导教师沈启荣以基地校项目建设为引领,职业教育高级指导教师杨怡以团队凝聚力培育为切入点,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两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学员代表陶瑞闻、陆瑾、王瑛也畅谈了各自的成长收获。学校副校长魏子华宣读了本届年会论文评选表彰决定,并对年会论文获奖教师代表、上海开放大学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获奖教师进行了颁奖。最后,钱俊讲话。他首先对学校坚持三十六年开展教学与科研年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研年会探索思政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聚焦工作难点与不足、促进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等举措助力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给予了高度赞许;他期待学校能够发挥区域终身教育的龙头和智库作用,不断把握机遇,不忘初心,担当作为,以积极的面貌和不变的执着投入到教科研工作中,以科研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普陀和上海终身教育事业谱写更加华美的乐章。在下午的四场平行论坛上,来自校外的王凌、陈洁菲、尘昌华、万文强、宋其辉、刘琦敏、马丽华、王长林等八位学者和校内的钱晶、叶惠勤、凌云、薛子奇、吕品一、赵海宁、沈启容、岳燕、黄佳颖、王文静、汤艳清、袁洋等十二位教师分别就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四大领域作了交流发言,嘉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精彩点评。其中,上海开放大学学历教育部常务副部长范军和徐汇区业余大学校长杜俭围绕“教与学,术与道”分享了学历教育领域的研究视野与创新思维;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部长王松华和普陀区职教联盟秘书长殷时余结合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畅谈了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未来发展;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上海开放大学社区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彭海虹,静安区业余大学书记、校长蒋中华就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经验、新规律、新模式,畅谈了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上海社区教育;上海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学红和黄浦区业余大学校长费秀壮以老年教育本源、主体与目标内涵等为切入点,提出了遵循教育规律、完善体制机制的设想与建议。本届教学与科研年会暨普陀区终身教育学科发展团队展示活动是在我校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召开的科研盛会,学校将以此为新的契机,不断总结年会经验与成果,坚持以精准分析、精准思考、精准设计的思维深化教育科研工作,为有效促进学校战略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打下厚实基础,为着力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终身教育发展实力和融入学习型城区建设影响力而砥砺奋进。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来源: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网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来源:学界编辑:学长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大家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能提供的高等教育课程并不一定包含教学体验。那么,如何能够从容应对工作中的教学挑战呢?这里提供了10条简单的准则供你参考。准则1: 严格分配用于教学和研究的时间这条准则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执行中,需要更多的技巧。一个关键点在于,从一开始就要为教学和研究分配明确的时间段(比如,早晨专注于准备课程,下午用来做实验和写稿)。如果你刚从事教学,建议一定要坚持对时间进行安排,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和研究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擅长任务间的切换,因此,可以允许在时间节点上进行一些微调。同时建议你多向同事请教沟通,避免低估需要履行办公、备考、评分等教学职责所需的时间。准则 2:制定明确的教学和研究目标为防止一种工作被另一种影响,有个好办法是为每项计划都明确特定的目标。可以为你的教学和研究编制一份合理而具体的长期目标(比如每月或每学期)及短期目标(比如每周)的列表。例如,在教学方面,可以计划在11月1日之前完成第3章教学,或者在本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头脑风暴讨论会;在研究方面,可以计划在复活节之前完成项目试验并开始写作,或者在本周进行控制分析等。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请确保你可以完成它们。当未及时完成时,应思考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准则3:“不要重新发明轮子”我们从《如何在备课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中借鉴了这项准则的标题。你很有可能不会是第一个教某门课程的人,但是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启发教学灵感。你可以和本部门里教过这门课程或类似课题的同事保持联系,也可以通过关系网联系到其他机构的朋友来获得相关材料(例如,某项课题目前存在的困难清单等)。以下是一些可以节省时间的示例:选择一些附有丰富在线资源的教学材料。例如注释图标、精心制作的PPT、动画和视频等。学生们会很乐于看到播放电影等视频资源,因为它们通常可以将复杂的事件分解为不同的阶段。管理你的课程网站。许多大学和教材现在都可以提供一些电子资源,上面有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包括自动评分系统等。组建一支由助教或学习助理组成的团队。他们可以作为你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帮助你评分。简而言之,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准则 4: 不要试图解释一切课堂时间应该用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对材料的解释,并培养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批判性思考者。换句话说,你不必呈现与某个主题相关的所有方面,或者把对它们的解释全部列出来。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变革性学习来提升,而不仅是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的方式,从而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反思所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这种教学实践要求学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课堂之外,比如阅读文献、完成作业、写论文等。因此,要确保你安排了时间来组织这些活动(如准则2所述)。这会最终帮你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你能节省时间,不必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到课堂时间里,学生们也可以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准则5: 将研究兴趣融入教学当中这是另一个节省时间的好方法。这个准则的标题实际上来源于《关于压力和时间的自白:有关教师的思考》。学生们想知道你所教的内容与他们周围的世界有何关联,他们也想了解目前科学界有哪些热点,而这就是你可以加入到研究兴趣的地方(如果想看看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是如何将他们的研究带入课堂的,可以参考《The World of Undergraate Ecation》2007年7月6日特别策划中的内容)。学生们会很欢迎这样的关联学习,特别是在入门课程或非专业课程中。此外,他们会被你热爱成为学者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对你来说,因为你已对某方面非常了解,在准备课程材料时会很容易,而且,你也可以学会如何通俗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准则6: 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最大程度地促进职业发展这条是对准则5的延伸,在课堂上展示你的研究可以给你的付出带来可靠的回报。以下是一些示例:教学可以给你展示机会,谈论你的研究可以帮助你在实验室招募到上进的学生,这将有助于推进你的研究。可以利用你的研究设计一门有新意的课程,并以一种能发表在期刊上的方式来评估学生们的学习。创作或编辑一本书,或者在别人的著作中出一点力,而你刚好会将它作为课堂阅读文献。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智慧。可以考虑让学生接触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内容,并提出反馈。你会发现,学生们对新文稿的评论或提出新实验的建议,常常能给你带来惊喜。准则7:妥协,妥协,妥协一旦你接受了共同教学或研究的邀约,你会发现自己在“想做但是没时间做的事情”清单上妥协得越来越多。也许你想亲自给每位发邮件问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回复,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发送一些常规性的反馈来回答常见问题,偶尔写些针对性的回复。随着你在协调教学和研究方面变得越来越熟练,你能安排的活动将逐渐增多。比如,浏览最新的学术文献、经常参加研讨会和讲座等。但请记住,无论你多么擅长为教学和研究安排时间,你仍将面临两种相互冲突的要求,你必须不断妥协。妥协有时意味着当你考虑接受一项新奇的、令人兴奋的,但是与当前的教学研究日程有明确冲突的任务时,要学会说不。准则8:用教学研究的工作量来平衡行政职责作为教师和研究者,你的责任是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尽可能地有所作为。这也会是大家在评估职称等方面时对你的期望。为一些社会团体做贡献很有意义(例如参加委员会会议,或成为当地科学俱乐部的一员),但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如果会降低工作效率的话,拒绝组织系列研讨会或编辑时事通讯的邀请是合理的。同样,在考虑接受另一项教学任务时,请首先将你的职业发展能力牢记于心。准则9:尽可能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开始教学这是尽早接触其他准则中所提到那些困难的最好方法。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个学习如何逐步增加各种责任的机会,而不是立即增加挑战的方式(例如,从博士后忽然“跳”到大学的教师职位)。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有许多选择(例如,成为一名教学助理),也可以教授一些研究生水平的课程。你可能需要主动寻找这样的机会,而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机构正在筹划为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教学经验的项目。准则10: 也要为自己预留些个人时间不停穿梭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之间是会有很多压力的。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最好留出一些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或者用在锻炼、旅游等自己的爱好上。不称心的个人生活可能会影响追求成功的教学研究事业,因此,别忘了花点精力平衡这两个方面。最后,请记住,你的经验可以为科学界做出宝贵的贡献。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雄踞古都西安,领略秦汉雄风,弘扬盛唐文明,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西部地区“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建国初期,学校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全国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58年归属陕西省政府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百年办学历史上,学校名师云集,群贤毕至,水利大师李仪祉、教育学家马师儒、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物理学家岳劼恒、史学家侯外庐等曾在此主政,和平老人邵力子、文学家曹靖华、语言学家黎锦熙、早期著名革命家罗章龙、地质学家张伯声、物理学家江仁寿、唐文学家傅庚生、历史学家陈直、热化学家冯师颜、数学家刘亦珩、地理学家傅角今等均执教于此,康有为、鲁迅、于右任、李四光、华罗庚等曾在此讲学。这些大师的风范激励着一代代西大学子。今日之西大,俊彦济济,英华荟萃,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如中科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高鸿,中科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张国伟,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创立者侯伯宇,数学家、“王氏定理”创立者王戍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无机化学家史启祯,学校名誉校长、历史学家张岂之,有突出贡献专家、经济学家何炼成等。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西大人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始终以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铸就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形成了“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良好声誉的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学校现设25个学院(系)、71个本科专业,是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具有教授资格审定权和自行遴选确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权。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6人,教授270人,博士生导师273人,副教授350人,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形成了“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激励个性、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思路。近年来,学校共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现有陕西省精品课程3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陕西省教学名师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陕西省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陕西省特色专业8个,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优秀基地2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现有各类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300余人,外国留学生700余人。学校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建国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余万人,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或领导干部,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隆飞、田在艺、任纪舜、刘昌明、侯洵、张国伟、张殿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任益民,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荣立一等功、受到中央军委表彰的弹道专家闫章更将军,新中国第一代爆破力学专家王茹芝,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著名诗人牛汉、雷抒雁,著名作家贾平凹,著名文艺评论家何西来,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全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健夫,献身于大漠戈壁的烈士杨拯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玉虎,担负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的王岐山、陈宗兴、申健、冯岭安、张丁华、宋汉良、安启元等就是西大校友中的杰出代表。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23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1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亿元。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赠建的西北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图书资料260余万册,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近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或省部级以上项目达40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18项,发表学术论文12700余篇,出版专著700余部。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学校近年投资达2亿多元,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25个,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校具有面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普列高津、巴丁、丘成桐、福井谦一、李约瑟、吴健雄、赵浩生、费正清、哈肯、利普斯科姆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80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接待来访学者、专家5000余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10000余人;每年派出合作研究、讲学、进修等人员100余人。为加强国际交流,扩大留学生数量,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学校于1992年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2004年,学校还与巴黎法语联盟合作成立了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培训中心,现已成为我校乃至西安地区的师生学习法语以及赴法留学深造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精心策划了选派优秀在读本科生前往美、德、日、法、英等国的友好合作院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交流项目和选送部分本科毕业生赴国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留学项目等。《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据报道,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小吴本身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兴趣广泛的他在大学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便已经选修了“材料科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图像处理与我们的生活”和“探索控制的奥秘”3门新生研讨课,选到了韩杰才院士等一批学术大家、知名教授的课程,用一句时髦的话来形容,那真是没想到大一新生就能有机会站在了科研“C位”。的确,作为一名大学新生,从高中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顿然走向了大学无比开放的学术殿堂,可以现场聆听院士、教授、教学名师的学术报告或课堂授课,有机会对情有独钟的兴趣方向直接向学业导师问询讨教,被允许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参观、学习,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新生研讨课、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创业实践课、文化素质课,甚至有条件三五成组在课余时间一起开展项目式学习“搞事情”,想想都让人觉得提气、神往,溢满青春的朝气和创新的灵动。现如今,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越来越好,师资队伍力量相较以往更可谓精英荟萃,实验设备条件相比之前可称得上先进前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则不得不说力度空前。可以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通过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长期以来居于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位置。想必大家也有这样的共识:教学和科研开发活动是有机的统一体,科学创造本身具有一种教学论意义,而教学过程也具有一种科学创造的意义。现在的书本知识是过去的科研开发成果,今天的科研开发成果又可能成为明日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大学里的科学研究必须坚守“教育性原则”,科学研究活动须积极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高水平科研成果应及时植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它们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然,这也与教育家洪堡提出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育原则不谋而合,洪堡认为科学研究是培养人的手段,不通过科学研究,大学就培养不出“完人”。事实上,科研一旦成为了一种学习模式,它便能成为密切融合教学和学习的整合工具,可谓是破解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个难点与痛点问题的“密码”。诸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持续完善“4年不断线”式科教融合育人体系,围绕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成长关键点,构建了从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大学4年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的育人体系,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尽早进入实验室,成为课题组的初级成员,搭上科研的快车。最终,使得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态势,使教育的功能向着培养“完人”的道路不断聚焦。可喜的是,国内一大批高校正推进教学科研协同育人,强化科研育人机制建设,不断将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聚焦转化,形成“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的寓教于研培养模式。无论是国外高校还是国内大学,创新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现有知识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当作化合物去应用,而不是把知识随意堆积起来当作混合物使用。如此说来,科学研究环节是大学生增长学识、应用知识、形成卓识的人才培养过程,其本身既是一个教学过程,又能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故而,应坚持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相生”的原则,从顶层设计对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与融合,形成灵活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生发出对学生协同育人的有效教育力,这即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目标追求。(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立迁)
今天并没有打算写关于教学与教科研的文章,但在一篇报道中发现自己的一句感悟让我产生写此文章的动力。十八个教科研课题齐开局 菏泽这些教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有时候一个人的文字不只是当时的精神力量,有可能成为下一步成长的动力。人生相遇就是缘分,在守住缘分的同时能给周围带来动力让人生更有意义。(我就坐在没有拍的哪个角落里,哈哈)1.教科室教务处是学校的日常工作,则教科室就是学校的顶尖科研部门。没有教科室的科研成果,学校推行的教育教学很难有系统的成熟经验。但恰恰教科室很多学校都没有,有的有也只是一个名字,缺少实质性的科研工作探究。任何一所有前瞻性学校都有教科室或者其它名字。其实教科室是服务与教学的前沿探究的部门,如果把教务处比喻成四肢,那么教科室就是大脑。没有教科室学校可以存活,但没有教科室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就没有方向性。教科室的工作是学校推进很多活动的发令部位,因为战略高层的思想没有经过教科室的实际科研不一定有落地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思考没有落地能力,我们的想法就无法得到落实,甚至无法给老师送去具有教育的实际经验,无法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教育意义。因此,没有经过教科室探究实践的教学思考都会给教育教学带来教育盲区,甚至是对学生的危害。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应该从重视教科室的建设和引领做起。再说一下教科室不只是为学生设置,还应该有针对老师的成长教育等内容的探究。教育不只是凭借一时的想法产生的教育动力,而是有了想法后经过学生、老师等部门实践探索后才能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指导。2.课题课题是什么?课题并不是我们凭空想来的内容,而是为日常工作服务的内容,如果我们仅仅把课题当成日常工作之外的内容,没有必要去做课题研究,因为一开始他就脱离日常教学服务的基本准则,自然也不会在后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恰好相反还会增加老师的日常教学事务,增加部分老师的教育负担。课题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如果它的存在影响了老师的日常教学,我们的课题就已经死了一半或者全部,或者说老师就根本没有教科研方面准备或能力。话又说回来,如果老师没有相关方面的思考,老师的教育生涯也丢掉了部分前进的可能性。课题与日常教学有关。它本身是为提高教育教学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开设的研究,或者是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开设的教育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自己积累的经验(具有指导性或实用性)。因此,希望更多的人不要把课题脱离日常教学,如果脱离了,课题的灵魂就失去了存在的真实意义,成为老师谩骂的累赘。课题与学历无关。很多老师谈到课题就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仔细想一下,这与学生还没有去写作业就断定这个题目不会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老师是学习者的代表,更是终身学习者的代表和推动者。因此请老师不要过早的否定自己,而是尝试着去接纳有关对自己帮助的内容,逐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比如说,老师想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老师必须思考方法,在思考方法时,只能通过课堂的尝试、学生的反馈找到能唤醒学生参与的提问方式或者习题类型等等经验,把这些自己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就是自己的课题内容。从网上下载下来就拿来使用的东西是他人的,因为他人的经验永远都属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究出的成果,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验证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产生更有意义的价值。课题研究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没有课题研究能力也就没有实践教学改革的能力。因此加强学校和老师的科研能力,是为下一步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提供可能性。3.项目式学习和科学关于项目式学习,不仅是综合实践课程,更是一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与暂时的教学质量相违背,但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项目式学习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而且需要胆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支撑着它去落实,去给家长等目光短浅的人去解释,如果家长不接受,实践的老师很有可能成为“鱼肉”。写到这里,我还想说一句:有些家长干预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社会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甚至有些幼儿园被家长逼成为了今天的存活,偷偷的小学化的现象,这些都在表明教育的急功近利性,但这只是教育悲剧的开始。因为每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共16年的时间,教育如果能唤醒孩子自我成长内驱力,别说小学,初中,就是高中开始人生的追逐也能翻盘。科学科目不只是传递单纯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科学发现能力,科学研究素养,如果我们能让孩子从小有相关方面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将来在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就会得到更高的发展。但这样的教育实践却需要很多方面的制约,包括师资人数和教师的眼光。关于教学和教研是学校发展缺一不可的,如果教育的发展想进行突破性的发展教研是不可或缺的。最后感谢,省、市、区、校给与本次的交流的机会。前行的路上不仅需要思考,也需要他人给予思想的碰撞。20201707
编者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学和科研似乎始终存在矛盾:“对立说”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讨论孰轻孰重;“良心说”把教学和科研分别归于道德和学术层面评价,把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归于自发自觉;“重奖说”注重增加人财物投入,忽视职业素养、管理效能及资源转化的作用。“破五唯”的号角已然吹响,教学、科研究竟该如何平衡、“共处”才能轻装上阵、焕发生机,最终形成合力?1、一流大学无不以培养一流人才而著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从中国高等教育现阶段使命维度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中美博弈的制胜因素无不归结为科技和人才的终极较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升引领力、塑造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从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维度看,一流大学无不以培养一流人才而著称。教学是大学立校之本,无教学不大学,教学是办学事业的根基;科研是强校之路,无科研不引领,科研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方向。重视教学、做强科研,研究型大学才能创建世界一流。从人才培养规律维度看,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客观规律。新知识既非凭空产生,也非一成不变,而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型大学教学,既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重教学”以固其本,“强科研”以成其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才能使学生夯实知识根基,掌握创新方法,涵养创新精神,塑造科研品质,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2、“重教学 强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新时期以来,高校教学和科研均呈现出新特点。教学由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科研“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使得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需要日益迫切。教学学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以及产教融合的推进,使“重教学 强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教学学术发展为两者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术包括“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然而实践中,教学学术长期被弱化,由教师个人道德自律或是依靠政策倾斜刺激促进教学,实则都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科学性。教学学术研究师生互动和智慧生成的规律,在教学相长中促进了学术的深化;教学学术充分肯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所具的学术价值,其对规律的探寻与科研具有同向性、融通性;教学学术呼唤打破“教学孤岛”,学术成果能够被他人使用和发展,对于教师团队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团队亦是科研发展的前提。教学学术使教学和科研得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衡量评价,也使得二者互相促进、有效转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两者融合创造条件支撑。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业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客观上促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普及。“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成为教育新常态,师生由单向传授变为共同探索的学习共同体。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将逐渐由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向信息技术引领内在赋能转变。从“如何教会知识”到“如何教会学习”,更加注重认知技能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网络海量资源使“人人为师 相互学习”不再困难;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通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为学生定制和优化学习方案;跨媒体智能技术为学生了解、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提供远程场景、虚拟场景等。可谓时时处处教中有研、研不离教,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由此更加紧密。产学研的深化为两者融合搭建平台基础。产学研合作是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高校密切与外界联系,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科研可持续发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实施,把产教融合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举措,也为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科研联合攻关提供了新契机。3、“重教学 强科研”要迈过三道坎儿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重点是以科研实践带动教学活动优化、提质、升级,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难点是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转变,并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机制是指挥棒,必须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建设与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实际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做到“软”“硬”兼施,对教学的“软指标”做到“硬考核”,对科研的“硬指标”强化“软考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从职业责任入手强化教学职责,辅之以奖励,真正树立人才持续研究和学术成果长期积累的政策导向,引导学者回归学术研究本质,涵养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实现厚积薄发并形成良性循环。做到“破”“立”结合,在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新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完善适合不同类型教师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让各类教师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和涌流。做到“上”“下”统筹,在各个层面共同发力。学校要改革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供给,建立科研上水平、教学提质量、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政策导向;学院要创新实践路径,不断完善岗位聘任考核办法,不断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遵循规律,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紧跟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升从教能力。建立科研反哺教学评价支撑体系,改革教师团队建设模式。以推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推进教学团队、学科团队和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促进三者有机融合。建立科研反哺教学评价支撑体系,规范教科融合评价制度,注重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设立专门教改项目、专项资金鼓励优秀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创新团队管理模式,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牢牢把握当前产教融合改革历史机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以提升人才培养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率为导向,充分发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主渠道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动力源的作用,将学校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产业行业发展当中,集成双方优势资源育人并及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牢牢把握培养一流人才这一核心任务,推进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选拔优秀的有学术潜质的本科生,打通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让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入课题组、早接触大项目,激发科研兴趣,夯实学术基础,同时通过构建模块化、递进式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其在高水平教学、学科、科研平台、企业实践基地支持下成长为优秀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目前,不少高水平大学已经在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上展开了积极实践,通过优质平台资源集成与转化,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向高纬度跃升。(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