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是教学课题研究必归其天

什么是教学课题研究

做课题研究不仅成为职称评定的一项指标,也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活动。因此教师对课题研究活动要有基本认识。什么是课题研究呢?许多教师错把实验当做是课题研究,这是认识上的错误,需要纠正。简单来说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明确的研究目的下,运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相应的研究方法,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活动。理论依据和收集证据或数据是课题研究的两大标志,缺一不可。教学研究根据不同标准分为多种类型,在此我简单谈谈根据方法论和数据的形式把教学研究划分为三类:质性研究、量性研究和混合研究(朱晓燕 2013)。质性研究是指数据形式为文字或图片的研究;量性研究指数据形式为数字的研究;混合研究指文字和数字两种数据形式结合的研究。

两个人

教学研究涵盖了所有当今科学的所有领域,格拉斯哥大学,景色宜人

格拉斯哥大学,成立于1451年,最有名气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之一。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的科研和教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在英国的文化和商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格拉斯哥大学,是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苏格兰第二悠久、全英国校龄第四的一所久负盛名的公立综合性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格大的国际声誉极高,多年入选世界前百强名校(QS 2012排名全球59,QS 2013排名全球54)。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拥有全英国最全的专业设置,其教学研究涵盖了所有当今科学的所有领域,而且几乎在所有学科都有杰出的声望。格拉斯哥大学,2012年6月1日,格拉斯哥大学商学院正式更名为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

无羊

教学研究、写教学总结是教师应参加的事?还是不务正业之事

曾经有一些老师认为,我不参加教学研究同样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教好。他们认为参加教学研究、写教学总结会浪费教师大量时间,是不务正业之事,是为了晋升职称才去搞的事。参加教学研究,教师真的可以把它视为事不关己,可以把它高高挂起吗?当然不能,因为教学研究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很有帮助,而且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所以教师更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方式。那么,什么是教学研究呢?教学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学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在信息时代,教师不仅是现代化教学的实践者,而且还应该是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探索研究者,教学问题的发现解决者。我们知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步入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形式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有许多教育教学问题亟待我们教师去发现、探索、研究。例如,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微课是什么?微课如何用于学习?翻转课堂是什么?翻转课堂如何应用于教学……这些教学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尝试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研究、尝试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总之,在信息化教育时代,面对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教师应该以新的姿态,努力参加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并善于总结经验,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作者 吴拱书

其为鸟也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赛活动。以精彩纷呈的教学示范课为依托,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在研讨中摸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教学重在反思,提炼经验。评课中,老师们开诚布公,坦诚相待,气氛十分热烈,大家一起剖析教学中的成与败,从而认识到个人教学的不足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改进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都撰写评课记录表与研讨活动反馈表,将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记录下来,紧跟课改步伐,努力寻找适合本班实情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开展“教学经验大家谈”活动:老师们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分析成败,总结经验,每篇文章都透露着老师们的教学智慧。李秀娟老师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获全市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特等奖。李君老师的语文赛课、刘香老师的思品赛课、候静老师的音乐赛课、张红老师的语文评课、李秀娟老师的思品评课均获市一等奖,赵红老师的音乐评课获区二等奖。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教师品位。我校有三个课题成功立项,其中省级立项课题《快乐飞扬——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在中期结题评比活动中,获市一等奖,并在今年10月份的结题鉴定会上,经过省、市两级专家考评,鉴定结果为良好,顺利结题。《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在中期评比中荣获县一等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中期评估中顺利通过。这两个课题正在积极地准备迎接考核鉴定,力争顺利结题。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鼓励老师们自己寻找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困惑点作为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借小课题的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扎实的校本教研,学校打造了一支有素养、善研究、会创新、有品位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阿屯

教学研究:让语文学习充满探究创造的活力

让语文学习充满探究创造的活力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学生很聪明,但缺乏创造力 。我们教师也经常埋怨学生学习不自觉、被动、消极;我们的课堂也经常死气沉沉的。然而,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抛开学生不说,单说我们整个教育传统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就会发现,我们往往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往往只要求学生“听话(听课)”,而不善于指导学习。假如我们换一换理念和模式,让学生从我们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的语文课就可以充满活力,我们的学生就会从学习中感受生命创造的快乐,就能真正发挥其潜力,显示其灵性。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采用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更能激发学习与创造的动力,更符合生命发展的规律,更能使写作成为生命表达的需要和创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也是这几年来从上而下的一贯认识,教育研究者们也在积极推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此,我们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一番比较,或许可以看出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初中语文八年级新闻体裁《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为例进行比较。A传统模式教学过程: 一、 教师讲授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二、讲授消息的基本特点(学生做笔记)三、结合消息的特点,用提问分析的形式,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并完成有关练习四、出一些其它消息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训练五、评价:以课内为主的测验。B研究性学习模式一、动机激发:(1)让学生尝试写新闻,(2)并布置研究活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准备各出一份相关小报和网页。目的:形成认知冲突,激发研究热情和动机二、 确定研究主题及相关专题:1、单元研究主题:常用新闻样式的研究;2、各分专题:消息专题研究、通讯专题研究、评论专题研究。三、 研究方法指导:1、可从主题思想的特点、结构内容的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展开研究2、可先研究课文,再进行阅读研究的拓展,如网上相关内容的阅读研究。3、可采用比较、综合的方法。如把课文与其它相关的阅读内容作比较;消息、通讯、评论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进行综合归纳。4、先自主学习,后协商交流。5、注意笔记的整理,指导做研究笔记的基本规范。四、实施过程:1、先通过对比,讨论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并重点研究消息专题、2、再研究通讯及评论专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帮助、补充和总结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新闻样式---如报告文学等,可自主研究。)3、召开新闻采访报道成果展示会,对成果进行展示、答辩和评价。五、评价:综合各种因素的评价量规。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区别:一、模式A的单元学习是基于课本课文的学习;而模式B是基于活动研究需要的专题学习。学习的内容更主要是主题活动研究及其统领下的若干专题研究。这样的研究主题是根据课文及单元的特点和要求提炼出来,整合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并根据主题研究的特点和需要确定若干专题项目,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单元主题活动研究系统。与模式A相比,模式B是一种学生有明确的更高主动动机和目标的学习过程:即由好奇心、求知欲、责任感引发的如何写好新闻、如何搞好实践活动的积极探索,而不仅仅是读懂课文和会做练习就可以的应付完成型学习。它已经不再象模式A那样仅停留在课文学习需求的层面上,而升华为一种生命生存活动的冲动,是来自生命求知内需的呼唤。正是由于这种冲动和呼唤,带动了相关学科内容的更大量的学习。也正是这种冲动和呼唤,将成为探究、实践与创造的动力之源,也为学生成长之后到社会上的真正应用打好了基础。二、学习的过程,是在不断探索中发现和发展的主体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由别人告知的过程。模式A中教师主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整个过程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宰:学习内容,进程安排和学习结论基本上由老师决策和预先确定,是学生学习的告知者;学生基本上还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内容已被限定于课本课文,基本没有自主性可言,整个过程是处于“被告知”的状态之中。没有了主体性,就失去了创造性。而模式B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确定学习范围、指导帮助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开展。具体的学习研究内容(尤其是实践研究的内容)可以根据学习目的和要求自主确定,自主研究和协作交流的策略可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根据研究的需要作拓展、探索和创造;学习研究的成果更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个性与创意。同时,“结论”不是由教师告知,而是在研究交流中获得,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参与知识生产的过程。因而,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将会更牢固,更真实。也就是说,由于这样的学习模式更符合生命发展的规律,它不仅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也为学生的研究、实践与创新提供了天地,因而能更好地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语文学习充满研究创造的活力。三、模式B的写作学习不象模式A那样孤立存在,也不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升。它既是活动研究的对象,也是活动研究必不可少的表达需要。也正是由于这种活动研究需要,促使学生对写的研究,促成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写作的研究,因而也促进了阅读研究的开展。所以,这种读的研究与写的研究是同步进行并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像模式A那样人为地分开,这正如某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最佳的学习方法就是先做后辨认(可以理解为总结归纳),或是边做边辨认。这正符合了先行后知的认知规律。同时,这种写作研究不是对课文的机械的模仿,而是以阅读研究为基础,以自身丰富的活动实践体验和感悟为基础的创作,因而也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其实,活动研究性学习不应仅存在于课余,更应该存在于常规课堂。目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较为热门的话题,但不少研究性学习却往往只在课余进行,只作为第二课堂,常规的第一课堂上老师照老样子讲授他的课文,学生照常被动的接受着“知识”。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既不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初衷,体现不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任务和负担。只有使活动研究式学习成为课堂的常规,成为课堂与课外学习的结合点,它才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水中学游泳”,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充满探究创造的活力,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三玄

教学研究丨课题研究氛围浓、教学教研结硕果

课题研究氛围浓教学教研结硕果在青岛市2020年青岛市教学成果和教研成果的评选中,青岛九中白长青主持的《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于晓彬主持的《中国与加拿大高中数学课堂学生活动的比较研究》分获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研成果二等奖,并且白长青老师和宋立坤老师代表课题组在青岛市举行的教学成果推广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得到了专家及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青岛市教科院在总结2019-2020学年课题研究成果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青岛九中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论文发表层次高,七项课题研究结题的评价均为优秀等次,是青岛市课题研究最好的单位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青岛九中长期坚持科研立校、质量强校的必然结果,课题研究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课题的研究是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学成果的研究团队中宋立坤老师发表全国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开设全国公开课一节,刘淑花和陈莎莎老师都分别在青岛九中教学年会上进行了课例展示,分别发表论文一篇,赵甜甜老师获得青岛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篇,教研成果研究团队中王红和蔡镇老师是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九中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课题研究正在成为青岛九中教师发展的重要引擎。供稿:课程与课题研发处第1779期【来源:青岛九中】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出马仙

教育学和教学的深入分析研究

教育和教学中文摘要:深入了解教育与教学。关键词:教育与教学引言:对教育和教学的深入探讨,更能清晰的深刻的认识教育和教学,以便在以后的教育和教学中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以后的发展也会有一种指导的意义。要清楚的了解两大块内容,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认识他们。教育的概念从狭义的概念是指一种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接基本的要素是教育活动最原始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核心最基本最基础的存在形态。与教育目的的定向作用调节作用和评价作用,使得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间的发生联系。教育方针所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一致的,人们往往通过贯彻教育方针来实现教育目的,二者具有一致性与同构性。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选择不同的教育目的来实现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的能动性本质。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水几经变化感激,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女主人,其基本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二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我国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中小学得到了实现。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将它看成是人类的发展和进化的过程,另一种则是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及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这三个字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有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的住进人的体智德美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发展它具有未完成性,能动性的特点,使得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和整体性的发展规律。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有很多,其中有主要有遗传环境和个体活动。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以年轻一代通过掌握知识获得身心发展,使他们按社会发展和家庭及个人所期望的要求社会化,专门化个性化,以保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从而积极而有力的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优势和作用。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我们应当让年轻一代的发展过程成为战将引领下的有意义的事,为自觉自强的过程。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被社会所制约,但教育也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只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及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人的社会化,影响人的社会实践,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新功能有具体细化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刺猬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课程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已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中当代的重要意义,有有以下几点,一觉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而教育是现代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教育深刻影响社会公平。教学中的课程它的内容,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方案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等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目标与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一般有说明或前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等部分组成。包括书也称课本,它是一句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的暗扣,按照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城市设计是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将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课程目标的设计过于具体,目标行为表述太细致,往往会限制过死,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研制,而教学课程目标过于抽象和概括,又不利于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不利于课程评价,因此应当是两个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成目标的设计应当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包括最低标准和最低最高标准,终极目标和过程目标等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才能对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调控和评价作用。教学爵士,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在教师有计划的领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课程,预测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力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体素质的活动,简言之,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知识,以获得素质发展的活动。到这里有必要和把教育教学加以区分,教育教学和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下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要受认知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教学过程也要注重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性,首先是间接性质,其次是引导性,最后是简洁性教育过程也是以教育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遵循你实现价值的目标过程。同时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狮身兽兽之食为特征的传授教学,另一种是以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为特征的问题,教学。教育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虽然对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模式研究较多,如主动性教学模式,自主训练教学模式等在一线的教学中对处理主导与与主体的关系本身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没有真正理解和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主导的过多满堂灌的现象大量存在,另一种是已故人自由任制,放任自由,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满足学生的快乐,而完全不要教师主导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采用一些合理的策略,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的前提,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的基本原则,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是实现主体主导最佳结合的,基本上单课程设置与学生知识结构的契合,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的重要条件,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的主要途径。教学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他禁止导师禁止,导致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英语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而教学原则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教学原则有主要有启发性原则。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血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也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学教的方法和教学升学的方法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它的主要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方法是将知识的教育价值转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取决于面临的教学任务,学科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经验基础,教学的艺术在于选择与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在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和研究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上课是教学的主要工作,为了上好课,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学生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预习,为了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课后教师还要辅以其他教学形式,为了保证教学有效的运行与改进,还必须适时的对其评价,将教学并以上课为中心环节,组织一起来了,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师生互动流程,它包括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大波浪

教育研究: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养成教育,看完长见识了!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行为习惯。”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儿童的行为习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要使儿童把班集体的行为准则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关爱,二是习惯。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他们往往会欣然接受教师的建议,并自觉遵守教师提出的各项规定。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几点做法。一、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是情绪化的学习者,任何一位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多么糟糕)都有被别人关爱和尊重的需要。这种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这样的信息给他们:老师是喜欢你们的,老师渴望见到每一个人的进步。他们学习中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以认真而诚恳的肯定并加以鼓励。提起学生王佰祥,教过他的老师都直摇头,说他作业拖拉,字迹潦草,成绩落后,喜欢打闹,“朽木不可雕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的作业一反常态,字迹认真工整。问他原因,他低声说:“我也想得个大拇指。”原来是我最近实行的奖励方式(测验中满分奖励一个大拇指,基础知识没疏漏奖两朵小红花,出错不严重的奖一朵小红花)激发了他的上进心。于是我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在班上大加表扬。几周后,奇迹出现了,他不仅作业认真按时完成,而且也不和同学打闹了,数学单元小测验得到了两朵小红花,之后我不失时机地连续表扬鼓励,并亲自向家长打电话报喜,从此,王伯祥变了。二、 提高学生自制能力,培养会听课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有意注意力还比较薄弱,情绪稳定性较差,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意志的坚定性。他们在课堂上最常犯的错误是:思想开小差,精力不集中;上课乱说话,不善于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有时还讥笑挖苦同学的错误;有小动作,听课时手中也不停下,玩铅笔,橡皮,纸团等。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我采取了下列做法:①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召开了主题为“应该怎样上好数学课”的班会,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出谋献策,热情很高。以后谁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乱说话,都会遭到同学们的责备。学生的听课效率提高了很多。②建立友好互助小组。将学生按座次每四人分一组,每四人中选出一位品学兼优的人担任小组长。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题的批阅和纠错。③建立适合本班班情的班级规则,赏罚分明。这需要教师抛开成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教育论文④放手课堂,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学观察物体时,有这样一道题:星期天,小明,小东,小芳到小丽家做客,小丽用茶来招待客人,(图中小明在左,小芳在右,小丽在前,小东在后环方桌而坐,茶壶在桌中间。)请你指出四幅茶壶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其中前后两个方位的辨别是个难点,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差。课堂上我将一个带把的杯子放在讲桌上,找两个学生分别趴在讲桌的前后两边,根据自己看到的先画了两幅图,然后把自己画的图贴在黑板上,图中杯子把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一个抽象的问题随着这两幅图迎刃而解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全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厘米和米时,我让他们用学生尺量书的长、宽、高,量手掌宽,两人合作用米尺量身高、伸开两臂量两手指间距离,量黑板等。在动手操作中同学之间的感情增进了,互相讥笑的现象少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三、 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做题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要培养他们认真检查的习惯。在教二年级学生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时,计算过程讲解很透彻,学生也已经掌握计算的方法,并且做了大量的练习,但出错率仍很高。该如何帮助学生避免计算中的失误呢?反复思考后猜想:如果总结几条规律,让学生们在检查时有章可循,失误该会少些吧?于是根据学生易犯的错误,我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一起总结了下列五条:①竖式中不要抄错数②竖式中不要抄错加减号,不要将“+”算成“-”也不要把“-”算成“+”③笔算加法时,该进位时不要漏加进位一,不该进位时不要乱加进位一。④笔算减法时,该退位时不要忘退,不该退位不要乱退。⑤横式中不要漏写得数。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做完题再按照这五条逐一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们的计算水平大大提高,计算后检查的习惯也养成了。四、培养学生独立作业,乐于动脑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既有利于掌握,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优良品质,又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因此,作业时,应要求学生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应该实事求是的做作业。要让学生做到独立写作业, 教师的评价尽量以正面鼓励为主,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实质上,养成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经过反复的实践,使这种兴趣能持之以恒,久而久之,最终成为自觉行为,形成习惯的一个过程。好的习惯攒多了,素质也就提高了,养成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要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一定要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并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何哉

第八届征文大赛 | 《教学研究》

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大体分为两种,学生自己学习和通过其他途径帮助他学习,在目前的中学生学习中,学生学习主要分为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和结果,那如何才能最大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成为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一、学生之间差异明显的原因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学生与学生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习九九乘法表的时候可能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掌握得快,出错少,有的同学则是反复出错,但是过了几年之后班里绝大部分同学几乎都是可以完全掌握的,这就说明那些当时没有掌握的同学是有学习的潜力的,他们不可能永远学不会一个知识点,只是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时间和方法。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可以用时间和努力去弥补或缩小的,这就是说,教师是可以具备帮助学生缩小这个差距的能力和责任的,但教师还只是教师,除了在学校教学时间帮助他们,另外的时间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如何在课上课下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则引起了我的思考。二、想要对症下药,就得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首先,在课堂上,一个班级有多少学生在认真听讲,有多少学生能听懂,又有多少学生能把课堂的知识都吸收进去,这就涉及到学生课堂效率的问题,老师在上面拼命讲,学生没有听进去也是白忙活一场,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尽最大的努力去听、去理解,就是给这节课最大的回馈。其次,在课下,如果上完课就完全把书丢到一边,不去自己查缺补漏,不去学会自主学习,那么这个学生就终究还是不能够掌握到学习的精髓,所以学生还是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制能力。三、课堂教学的优点能够时刻监督学生、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之所以很多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学习是因为他自己本身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去认真学习,这就是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不同的一个地方,课堂教学是通过外在条件去帮助他们学习,以目前的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状况来看,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学习时会不自主地发呆走神,大脑游离,导致学习效率低,这时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利于学习的环境去激励他们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所有同学都在认真听讲,自然会带动班级学习的气氛。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控制好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上好一门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律学习的一个途径,有了较好的课堂纪律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其次上课的同时注意关注学生,用敏锐的眼神抓住思想游离的学生,及时把他们拉回课堂,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逐渐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数学的神圣在于它思维的严谨性和推理的严格性,然而在初中的阶段在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这种思维显然是还没有成熟的,他们也没有这种意识要去培养,只能通过不停的做题练习而去潜移默化地形成这种思维,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培养严谨性的思维,这是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第二个区别。五、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思维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培养的?在数学的新课导入环节,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通过结合生活和所学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思维,成功为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做铺垫,就能让学生的思维顺理成章的接受本节课的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尤其突出的是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教师向学生一步步展示证明过程,通过严谨的推理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每一个定理或公式的由来,从而更加熟练的掌握;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教师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对所有的知识有个清晰的框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或许一个定理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句话,他们学习的方式或许只是将这句定理机械式的记忆下来,他们也不擅长总结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当代学生把学习学死的一个原因,也是他们急需改进的一个地方。因此,我们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帮助学生去形成一个严谨性的逻辑思维。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在我刚工作的时候,就忽视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中犯了“自问自答”的毛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学生就只会顺着老师的思路,而不会自己主动的去探索思考;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性,积累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在课堂中充分展示出思维的逻辑性。六、父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如今很多家长和老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越来也不会学习了,没有人在后面鞭策他们监督他们学习,他们就会原地踏步走,他们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也就不会自主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而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其原因有二:一是意志上存在障碍。特别是一些调皮好玩的学生,他们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遍存在着“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现象,学习在他们看来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正是因为学习没有成为其内在的需要,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毅力和耐力都较差。为此我对这些学生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大是小,只要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就行。有了目标,再树立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决心,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再深入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个时期的孩子各方面没有自己太多的想法,更多的是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在家里主要的就靠父母的监督,一旦父母不重视,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也是不重视的态度,得过且过;在深入了解中发现,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了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花钱请家教上补习班等等,可是就是不见效果,没人监督孩子学习就没有了主动性。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的道理,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老师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主动去学习去发现问题,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不会形成大的问题。那么相比于课堂教学,学生在一个学习氛围较浓烈的环境中学习还是比较主动的,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在课上课下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就成为了所有老师以及家长所关注的问题了。七、如何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学习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快乐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会广泛地涉猎、研究与之有关的知识。否则,他只是表面的,形式化的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丧失信心,直至半途而废,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内容形象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教学内容形象化,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容易唤起人的激情。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上的格式化,死板教条,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有新意,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丰富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容易接受,保持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就应该给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和想象的成分。课堂.上恰当运用启发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和想象的成分。课堂上恰当运用启发式、积极和学生互动,进行具体内容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而且也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3、用言行和情感来影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想将这一活动圆满完成,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中,师生情感融洽,学生就愿意听教师的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那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了。教师更应该心中有爱,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还要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赞赏地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情趣,善于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需要,困难和情绪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了解他们,体恤他们,这样,学生就更能主动学习和进步了。课上和课下都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方式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所以既要抓住课堂教学,也要学会自主学习,两者兼得才能成为学习中的王者。

埃德加

警惕大学教学研究论文的作用异化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后,大学教学工作受到各方面关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日趋活跃。许多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纷纷走上讲台给本科生上课,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愿意把宝贵的教学经验奉献给同行。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启动实施,推动着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因此,不论是交流和传播优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还是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投身教学改革、追求卓越教学,都需要发挥大学教学研究论文的作用。毫无疑问,教学研究来自于教学,又回归教学。教学研究论文是教学研究内容和教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关于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学术探索。按研究类型分,教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基于教育理论的人才培养规律、教学规律研究)、实践研究(基于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新的“教”与“学”的规律)。按研究内容分,教学研究包括对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对国家教学改革政策的研究和阐释。受社会功利主义思潮影响,人们对教学研究论文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在一些地方教学研究论文的价值发生了异化。一是教学研究内容与教学改革实践相脱节。一方面,一些高校把教学改革仅仅看成是项目申报和操作层面的事情,忽视了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的铺垫和指导作用,同时把教学研究论文仅仅看成是教学改革举措和经验的总结,忽视了其对教学规律认识和探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研究方向与教学改革实际相距甚远,研究内容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作用不大。二是对教学研究成果的认定,不是从该研究成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实际成效出发,而是看教学研究论文发表的篇数,以及发表论文的期刊的级别,偏离了开展教学研究的本意。三是人们过多地从被引率、影响因子等数据看教学研究论文的影响力。事实上,一篇优秀教学研究论文的作用足以影响到高校教学改革政策的制定以及全国一大批教师的教学改革活动。但由于教学研究带有明显的实践性、专业性、校本性,从而导致教学研究论文在被引率、影响因子等方面偏低。一些有影响的教育类期刊不愿意刊登教学研究论文。四是看不到教学研究论文写作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促进作用。人们通常认为教学研究论文好写,不需花太多的功夫。事实上,一篇好的教学研究论文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性(世界观、价值观)、思想性(教学理念)、实践性(教学经验)、学术性(研究能力)、职业性(教学素养)等,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素养、教学品格不断升华的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面向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当前,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已经成为高教战线的共识,但如何构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体系,如何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各个学校都面临着同样的任务。大学教学研究应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新的教学规律,并提出新概念、新理念、新思路。二是摆正教学研究与教学研究论文的关系。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必需之举。教师通过经验感悟、规律总结、实践探索,对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得新的认识、新的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开展教学研究的目的不应是为了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一般来说,没有教学研究积淀和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写出的文章一定是空洞的、乏力的。不能为了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而开展教学研究。三是加强教学研究论文的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理论性研究文章应强调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的创新,注重论文的理论性、逻辑性、科学性,以及概念、定义、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等。对实践性研究文章的评价,首先要看相应的教学改革设计是否科学,新建的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教学改革实践是否有成效。四是倡导“真问题”研究。过去,“唯论文论”注重的是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论文的质量。大学教学研究应该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展开。学校对教学研究论文的评价,要避免“以刊评文”,应以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力、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成效为标准,从而改变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相脱节的倾向。五是加强优秀教学研究论文的交流,助力大学教学改革。例如,在有影响的高等教育类期刊上设置教学研究栏目,增加优秀教学研究论文发表的机会;高校经常举办教学研讨活动,邀请优秀教师、优秀论文作者介绍教学改革经验和体会,等等。这样做,可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进程。(作者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