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教学与科研,也就是言传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自两百多年前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对于以文化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创造并重的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一辩证关系不言自明;即便是以文化和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由于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这一关系同样也清晰明了。纵观全球大学发展的千年历史,这一关系虽在各个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但从未偏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和办学能力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迅速走过了恢复高考、扩大规模的过程,走进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教师也亲历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小众受教到大众受益的发展过程。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初进入大学的我们,迄今仍感恩和感动于当年的大学氛围。当时,老师们在沉寂蹉跎了十多年后,以浓缩升华了的知识、蜡烛般燃己照人的情怀,全身心哺育我们;学生们则像永不知饱的雏鸟,引颈争食、奋力消化吸收,同时跟随师长迅速转入研习探究。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恒的大学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建设目标更为远大,各校都试图将自己的定位和视野放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加以考量。在历史变迁、跌宕甚至转折的关头,文明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知识与科学的创新与创造,技术与产业的突破与变革,无不依赖于教育,无不依赖于人才培养。此时,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无疑是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大学使命的全面复苏,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转入知识传承、创新和创造并重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又要精深科研。于是,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时间分配、精力投入平衡问题必然显现。凡认真从事教学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教学是一项极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而且是个良心活。然而,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指出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值得反思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存在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失衡问题,我国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并不鲜见。教育本身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微妙过程,假如高校从教者初心不在、为利所驱,就不可能立德树人、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不做教学做什么?不做科研教什么?这句常常挂在高校教师和服务管理者嘴边的话已经大体道出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就我自己几十年教学科研工作体会,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系统提升、融通基础知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掌握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同时,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即只要有教学活动,就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功能。并且,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知道的道理给学生讲明白,还要面对来自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甚至要化解学生为“滴定”教师水平、显示自己能力而提出的“挑战性”甚至“挑衅性”问题——这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锻炼和提升。以我所熟悉的科研领域而言,被世人称道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和突破,大多基于讲授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的知识融通、抽丝剥茧、寻根究源,无疑能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工作则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将自己对科技前沿的学习认识、科研心得和成果等融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在这种重新加工和梳理中,又可以为优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提升自己的科研境界提供反馈和新思路。此外,教学工作还能从学生身上反演看到自己的不足,被学生的灵动所激发,达到教学相长,可谓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在老一辈教师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就应该将教学工作当成天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立德树人中成就自己。以己管见,科研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提升性和拓展性作用。与教学过程相比,科研过程具有面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等特点,有助于拓展学生素质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正如洪堡指出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对科学的具体探讨过程,否则教学就变成了空洞的教条传输,这样就束缚了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类智慧潜能的尊重。科研工作既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展示和检验教师与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才华的重要场合,更是磨炼研究者意志和品德的必要途径,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构成了高校育人的主要手段。我常和学生说,科研工作是一个以失败为主旋律的过程,科研的魅力恰在于百折不挠后可能发现的新现象、新原理、新物质、新方法和新技术,由此引领人类文明文化、深化科学认识、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科学研究的不断精进,才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断更新的源泉,这就是教学是流、科研是源的辩证统一,也是历经千年、不断革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当下,全球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校除了继续在科研上追求特色、追求引领外,更加重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更加重视对专业的融通整合,更加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百多年的西风东渐、学习探索、艰苦发展过程,如何在新时代开创东风西渐的大格局,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尽快形成中国特色并为全球共享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是我们高教从业者的使命,也是青年学生的职责和理想。科学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更好地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定是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心所在。(作者:严纯华,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教学与科研,也就是言传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自两百多年前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对于以文化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创造并重的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一辩证关系不言自明;即便是以文化和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由于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这一关系同样也清晰明了。纵观全球大学发展的千年历史,这一关系虽在各个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但从未偏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和办学能力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迅速走过了恢复高考、扩大规模的过程,走进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教师也亲历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小众受教到大众受益的发展过程。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初进入大学的我们,迄今仍感恩和感动于当年的大学氛围。当时,老师们在沉寂蹉跎了十多年后,以浓缩升华了的知识、蜡烛般燃己照人的情怀,全身心哺育我们;学生们则像永不知饱的雏鸟,引颈争食、奋力消化吸收,同时跟随师长迅速转入研习探究。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恒的大学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建设目标更为远大,各校都试图将自己的定位和视野放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加以考量。在历史变迁、跌宕甚至转折的关头,文明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知识与科学的创新与创造,技术与产业的突破与变革,无不依赖于教育,无不依赖于人才培养。此时,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无疑是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大学使命的全面复苏,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转入知识传承、创新和创造并重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又要精深科研。于是,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时间分配、精力投入平衡问题必然显现。凡认真从事教学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教学是一项极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而且是个良心活。然而,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指出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值得反思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存在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失衡问题,我国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并不鲜见。教育本身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微妙过程,假如高校从教者初心不在、为利所驱,就不可能立德树人、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不做教学做什么?不做科研教什么?这句常常挂在高校教师和服务管理者嘴边的话已经大体道出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就我自己几十年教学科研工作体会,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系统提升、融通基础知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掌握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同时,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即只要有教学活动,就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功能。并且,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知道的道理给学生讲明白,还要面对来自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甚至要化解学生为“滴定”教师水平、显示自己能力而提出的“挑战性”甚至“挑衅性”问题——这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锻炼和提升。以我所熟悉的科研领域而言,被世人称道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和突破,大多基于讲授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的知识融通、抽丝剥茧、寻根究源,无疑能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工作则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将自己对科技前沿的学习认识、科研心得和成果等融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在这种重新加工和梳理中,又可以为优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提升自己的科研境界提供反馈和新思路。此外,教学工作还能从学生身上反演看到自己的不足,被学生的灵动所激发,达到教学相长,可谓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在老一辈教师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就应该将教学工作当成天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立德树人中成就自己。以己管见,科研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提升性和拓展性作用。与教学过程相比,科研过程具有面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等特点,有助于拓展学生素质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正如洪堡指出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对科学的具体探讨过程,否则教学就变成了空洞的教条传输,这样就束缚了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类智慧潜能的尊重。科研工作既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展示和检验教师与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才华的重要场合,更是磨炼研究者意志和品德的必要途径,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构成了高校育人的主要手段。我常和学生说,科研工作是一个以失败为主旋律的过程,科研的魅力恰在于百折不挠后可能发现的新现象、新原理、新物质、新方法和新技术,由此引领人类文明文化、深化科学认识、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科学研究的不断精进,才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断更新的源泉,这就是教学是流、科研是源的辩证统一,也是历经千年、不断革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当下,全球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校除了继续在科研上追求特色、追求引领外,更加重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更加重视对专业的融通整合,更加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百多年的西风东渐、学习探索、艰苦发展过程,如何在新时代开创东风西渐的大格局,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尽快形成中国特色并为全球共享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是我们高教从业者的使命,也是青年学生的职责和理想。科学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更好地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定是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心所在。
来源:学界编辑:学长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大家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能提供的高等教育课程并不一定包含教学体验。那么,如何能够从容应对工作中的教学挑战呢?这里提供了10条简单的准则供你参考。准则1: 严格分配用于教学和研究的时间这条准则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执行中,需要更多的技巧。一个关键点在于,从一开始就要为教学和研究分配明确的时间段(比如,早晨专注于准备课程,下午用来做实验和写稿)。如果你刚从事教学,建议一定要坚持对时间进行安排,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和研究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擅长任务间的切换,因此,可以允许在时间节点上进行一些微调。同时建议你多向同事请教沟通,避免低估需要履行办公、备考、评分等教学职责所需的时间。准则 2:制定明确的教学和研究目标为防止一种工作被另一种影响,有个好办法是为每项计划都明确特定的目标。可以为你的教学和研究编制一份合理而具体的长期目标(比如每月或每学期)及短期目标(比如每周)的列表。例如,在教学方面,可以计划在11月1日之前完成第3章教学,或者在本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头脑风暴讨论会;在研究方面,可以计划在复活节之前完成项目试验并开始写作,或者在本周进行控制分析等。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请确保你可以完成它们。当未及时完成时,应思考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准则3:“不要重新发明轮子”我们从《如何在备课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中借鉴了这项准则的标题。你很有可能不会是第一个教某门课程的人,但是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启发教学灵感。你可以和本部门里教过这门课程或类似课题的同事保持联系,也可以通过关系网联系到其他机构的朋友来获得相关材料(例如,某项课题目前存在的困难清单等)。以下是一些可以节省时间的示例:选择一些附有丰富在线资源的教学材料。例如注释图标、精心制作的PPT、动画和视频等。学生们会很乐于看到播放电影等视频资源,因为它们通常可以将复杂的事件分解为不同的阶段。管理你的课程网站。许多大学和教材现在都可以提供一些电子资源,上面有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包括自动评分系统等。组建一支由助教或学习助理组成的团队。他们可以作为你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帮助你评分。简而言之,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准则 4: 不要试图解释一切课堂时间应该用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对材料的解释,并培养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批判性思考者。换句话说,你不必呈现与某个主题相关的所有方面,或者把对它们的解释全部列出来。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变革性学习来提升,而不仅是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的方式,从而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反思所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这种教学实践要求学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课堂之外,比如阅读文献、完成作业、写论文等。因此,要确保你安排了时间来组织这些活动(如准则2所述)。这会最终帮你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你能节省时间,不必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到课堂时间里,学生们也可以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准则5: 将研究兴趣融入教学当中这是另一个节省时间的好方法。这个准则的标题实际上来源于《关于压力和时间的自白:有关教师的思考》。学生们想知道你所教的内容与他们周围的世界有何关联,他们也想了解目前科学界有哪些热点,而这就是你可以加入到研究兴趣的地方(如果想看看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是如何将他们的研究带入课堂的,可以参考《The World of Undergraate Ecation》2007年7月6日特别策划中的内容)。学生们会很欢迎这样的关联学习,特别是在入门课程或非专业课程中。此外,他们会被你热爱成为学者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对你来说,因为你已对某方面非常了解,在准备课程材料时会很容易,而且,你也可以学会如何通俗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准则6: 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最大程度地促进职业发展这条是对准则5的延伸,在课堂上展示你的研究可以给你的付出带来可靠的回报。以下是一些示例:教学可以给你展示机会,谈论你的研究可以帮助你在实验室招募到上进的学生,这将有助于推进你的研究。可以利用你的研究设计一门有新意的课程,并以一种能发表在期刊上的方式来评估学生们的学习。创作或编辑一本书,或者在别人的著作中出一点力,而你刚好会将它作为课堂阅读文献。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智慧。可以考虑让学生接触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内容,并提出反馈。你会发现,学生们对新文稿的评论或提出新实验的建议,常常能给你带来惊喜。准则7:妥协,妥协,妥协一旦你接受了共同教学或研究的邀约,你会发现自己在“想做但是没时间做的事情”清单上妥协得越来越多。也许你想亲自给每位发邮件问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回复,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发送一些常规性的反馈来回答常见问题,偶尔写些针对性的回复。随着你在协调教学和研究方面变得越来越熟练,你能安排的活动将逐渐增多。比如,浏览最新的学术文献、经常参加研讨会和讲座等。但请记住,无论你多么擅长为教学和研究安排时间,你仍将面临两种相互冲突的要求,你必须不断妥协。妥协有时意味着当你考虑接受一项新奇的、令人兴奋的,但是与当前的教学研究日程有明确冲突的任务时,要学会说不。准则8:用教学研究的工作量来平衡行政职责作为教师和研究者,你的责任是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尽可能地有所作为。这也会是大家在评估职称等方面时对你的期望。为一些社会团体做贡献很有意义(例如参加委员会会议,或成为当地科学俱乐部的一员),但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如果会降低工作效率的话,拒绝组织系列研讨会或编辑时事通讯的邀请是合理的。同样,在考虑接受另一项教学任务时,请首先将你的职业发展能力牢记于心。准则9:尽可能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开始教学这是尽早接触其他准则中所提到那些困难的最好方法。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个学习如何逐步增加各种责任的机会,而不是立即增加挑战的方式(例如,从博士后忽然“跳”到大学的教师职位)。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有许多选择(例如,成为一名教学助理),也可以教授一些研究生水平的课程。你可能需要主动寻找这样的机会,而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机构正在筹划为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教学经验的项目。准则10: 也要为自己预留些个人时间不停穿梭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之间是会有很多压力的。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最好留出一些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或者用在锻炼、旅游等自己的爱好上。不称心的个人生活可能会影响追求成功的教学研究事业,因此,别忘了花点精力平衡这两个方面。最后,请记住,你的经验可以为科学界做出宝贵的贡献。
造成当下青年教师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亟须清理的问题,据笔者观察,造成青年教师产生普遍性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成家、立业与生存压力。遗憾的是,这三项因素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人生舞台上,没有错峰更没有缓冲,导致压力叠加由此衍生出独有的“青年期焦虑综合征”现象。在这三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立业,只要它解决了,其他两项压力因素随之消失或者极大缓解。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立业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与科研,要靠一种还是两种技能安身立命?由于时间的硬性约束,教学与科研之间到底是非此即彼的鱼与熊掌的关系,还是可以达成兼容的双轮驱动?只要厘清了这个关系,青年教师的焦虑问题也就演变为一种需要技术性处理的问题。大科学时代整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层面上,在科技的裹挟下出现了领域拓展与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现象;在微观层面,作为社会中的人又面临领域集成与功能整合现象。这两种矛盾所造成的撕裂,回到生活世界最终都要落脚在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身上,在缺少必要调试期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心理失衡与行为选择的仓促应对。各行各业概莫能外。笔者曾私下里戏言,当下要成为一名被广泛认可的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职能:在教学上要有演说家的口才;在科研上要具备专家的专业能力;在社交上要有外交家的人情练达。还好这最后一项职能还没有被政策固定化,否则,教师的时间碎片化现象将更是难以修复。这种矛盾是古已有之,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呢?梳理科技史上的线索不难发现:从历史上看教学与科研几乎就是完全分立的。按照流程来看,教学和科研在整个知识生产链条上处于两端,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而科研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知识。这种结构化安排有助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与分工的细化:负责传播知识的,要开发各种技术,使知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知识的生产端(科研活动),则要尽量免除各种干扰保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进行创新与知识的高质量生产,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知识的生产链条几乎完全按照这个模式运行,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以教育为主,教学效果堪称完美,而稍后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则是科研的代表,他们都集中精力于知识的生产,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近代科学建制化以来,教学和科研逐渐出现有限整合的迹象,一些人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科研人员,比如伽利略、牛顿等人都在大学任职。我们今天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了解并不多,反而是他们的专业科研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这种结构安排并不是其所在学校的硬性要求,完全是基于个人偏好选择的结果。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这种状况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整合是大科学时代知识功能结构转型的标志。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科研领域的集成化。所谓“领域的集成化”,是指任何一个科研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才能完成,而知识的功能开始直接面向社会需求,此时科研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集成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科研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相关领域有所涉猎,这就增加了科研的难度——要想做出成绩,科研人员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时间分配的零和博弈势必挤占教学等其他选择的时间。对于教学而言,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重新配置专与博的权重,选择的困境由此发生。另外,功能整合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从知识生产链条的两端开始向中间靠拢,换言之,教师的功能从单一的教学开始向科研靠拢,而科研则从单一的知识生产向知识传播(教学)靠拢,这种趋势就促成了教学与科研的整合(双轮战略),区别在于各自的权重划分不同而已。教学科研的功能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不是某种人为设计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喜欢与否,当下的科研人员必须接受这种功能整合。现在的问题是功能整合的速度超过个体改变的速度,导致出现群体性适应不良现象。如果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渐进的方式展开,那么社会的意见会小很多,但是,我们当下是以政策安排的方式把这个进程人为加速与固化,以激进的方式对接市场需求,让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就迅速进入这套行动轨迹,从而导致出现大范围的不满。客观地说,功能整合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大势所趋。对于教师而言,从传统的教学向科研靠拢,可以普遍提升教学的水准,用新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渠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用知识反哺教学的典型案例,就如同坊间所谓:只教学不研究,越教越死。同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从单纯的知识生产者向知识传播者靠拢,可以更好地用知识服务社会,并为科研发展的外围环境争取更大的认同与支持,否则,纳税人和企业为何要支持你的研究呢?国外很多著名科学家时常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其目的在于向国会介绍与阐释某些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获得社会支持,同时这也是向公众展示新知识的一种广告,能够吸引感兴趣者的投资、人才加盟和同行合作的重要手段。在实践层面,为了应对这种不满情绪,国内最近几年推行的教师岗位分类改革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按照该方案的设计初衷: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可以在如下三类岗位中做出选择:教学为主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根据岗位特点安排教学量与科研量。比如教学为主型岗位,以上课为主,科研要求比较低;反之,科研为主型岗位,以科研为主,上课为辅;教学科研并重型则取折中模式。照理说这套模式设计很合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出在三种岗位的出口是一致的,即不论哪种岗位类型,在评估时都是由同一个委员会做出裁决(通常是单位的学术委员会),而学术委员会的偏好是看重科研,从而导致前期政策安排所设计的岗位分类由于评估出口严重趋同,最终造成分类改革的名存实亡。其实,解决办法也相对简单,只要在分类出口处,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即可。真正的难点问题有两个:首先,三类出口标准如何实现等价。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既影响分类的公平,也出会出现某类岗位成为放水之源;其次,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换挡期,不能一岗定终身。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偏好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毕竟熟悉哪个岗位都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完成转型应该允许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岗位,并按新的岗位要求完成考评。试想演艺圈在很多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两栖”甚至“三栖”艺人,科教界出现“教学-科研”功能整合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吗?(作者:李侠,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通讯员 张妍“我没想到大一就能听到韩杰才院士的课!”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吴舟哲本身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兴趣广泛的他已经选修了“材料科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图像处理与我们的生活”和“探索控制的奥秘”3门新生研讨课, 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选到了韩杰才院士等一批学术大家、知名教授的课程。像吴舟哲这样,大一时开始进行项目学习,有专门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可以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新生研讨课、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创业实践课、文化素质课,可以现场聆听院士、教授、教学名师的学术报告或授课,这几年,在哈工大已经不算“新闻”。近年来,哈工大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曲华仁大一时在机电学院就读。尽管成绩不错,但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也充满求知欲的他,在大一结束时选择了转专业,进入经管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并辅修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的社会学专业。现已大三的他,笑称自己是“复合型本科生”。在哈工大,20岁的泰米尔为“龙江二号”卫星装上了微型CMOS相机,2019年2月,这个小相机在太空中拍下的照片登上《科学》杂志,被称为“最美地月合影”。因为“最美地月合影”,泰米尔成为同学中的“明星”。而他所在的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更是一个星光熠熠的群体。今年五四青年节,这支由“90后”“00后”学生组成的团队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们参与研制了“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珠海一号”和新技术试验卫星E星等多颗卫星。“紫丁香二号”卫星开创了我国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微纳卫星的先河。这些闪亮的名字背后,蕴藏着哈工大破解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个难点与痛点问题的“密码”。“坚持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机制建设,把教学和科研作为驱动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的‘两个轮子’,让这‘两个轮子’一起转起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反复强调的这个主张,成为哈工大科研优势、工程优势、实践优势、学科优势等各种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转化的航向标。据悉,学校着力推进教学科研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把高水平科研成果及时植入教学内容中,让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态势,逐渐完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平台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今天是教师节,首先祝教师读者们节日快乐!古人云:教学相长。在现代高等教育实践中,教学和科研是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一体两翼,有许多科技巨擘本身也是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但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多高校教师、特别是“青椒”们广泛讨论的话题——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既想教好课、又想做出科研成果,有时候就成了一种两难选择。那么,对于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们的真实感受如何?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平衡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职称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今年2月底,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要求高校要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7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再次提出“代表作”制度,期待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找到平衡。改革的路途中,中青年教师感受如何?高校教师的岗位之间缺乏区分度高校的教师岗位可以分为“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行政岗”等,岗位不同,职称评定的要求也不同。记者走访中发现,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学科研岗”。这个岗位意味着“教学”“科研”一肩挑。江苏某知名高校教授林海告诉记者,这些岗位在职称评定上区分度不大,选择“教学科研”压力还相对小些。“比如我们学校,科研岗评定教授的标准是在C刊发论文10篇,教学岗需要C刊论文8篇,还需要承担相对更重的教学任务。就数量来说,8篇和10篇并没有多少区别。所以,‘教学岗’最累,很少人选。”在记者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在大多数学校,选“教学岗”依然要发表大量学术论文,“代表作”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在林海的印象中,他从教13年,只听到一位教师凭借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材代表作获评教授。“那个例子太特殊了,没有可借鉴性。大部分时候,科研任务都是教师们较重的负担。”林海说。北京某高校讲师李昕同样选择了教学科研岗,学校对她的考核要求是:每年除了课时分之外,还需要4分的科研分,这4分代表着一篇核心期刊的文章。对于这个标准,她认为,“教师们只要努努力,还是能完成的。”但她依然在职称评定中落选了,原因是“缺少省部级科研项目”。李昕处于青年教师中的“尴尬的年龄差”上,36岁的她刚刚超过了“35岁以下破格”的金门槛。教师评定职称有两项硬指标,“得一即可”。“一是教学上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以上,但是我们一整个学校每年只有一到两人入围比赛,还不一定拿奖,太难了。另一个就是拥有省部级项目。所以,目前我还在为职称奋斗着。”李昕说。评价体系不兼容,“一刀切”现象仍存在感觉职称评定的标准总是在“避着自己”走,这是浙江某大学副教授张斌的感受。他47岁,正是科研和教学的高峰期。他讲授电影学,在高校是一个偏小众的专业,但遗憾的是,评职称的要求却是“统一”的。“发表的文章刊物目录只能由学校科研处认定,而不是由‘同行’认定,这是所有‘小众’专业教师共同的苦恼。我是做电影研究的,我们业内有一本刊物很受认可,叫《当代电影》,这是我们专业领域最‘核心’的刊物了。但是在我们大学,这本刊物不在核心目录中。如果学校的核心刊物目录没有收录我专业相关刊物,就意味着我可能这辈子都发不出学校认定的权威文章,这对于我们学术晋升来说影响很大。”张斌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会看到评论,说一次次职称改革教师不知足,一步步减负还有意见。事实上,不是我们不努力,我们往往被一个目录、一个名单缚住手脚,‘一刀切’现象仍然存在。”张斌并不是个例。江苏某一本院校副教授白伟这样评价:“这就是评价体系不兼容,学校总是希望用一把尺子‘测量’所有教师,因为这是最方便的。”白伟说,此前他曾是公共课教师,是“教学岗”,目前转为高校的“行政岗”。“行政岗也需要评职称,会比教学岗、科研岗的标准再低一些,但是也需要发表论文。而且,我们发表的论文不能是相关行政领域的,因为高校行政方面没有核心期刊,我们同事只能发表一些工作中用不上的所谓学术论文,才能达到评职称的标准。”匿名评审、同行评议,他们希望有这些改变采访中,大家也都表示,近年来情况正在好转,教学的砝码在不断加重。“教学和科研并不冲突,但是一些实践性强的学科申请科研项目往往有一些困难。”李昕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学校做出了一项改革,“比如实践类较强的专业,纯教授理论的老师无法授课。按照以往的规定,只有副教授才有资格申报硕士导师,今年暑假学校出台政策,破格允许我们这些只有讲师资格的人,也可以申报硕士导师。对我来说,这项改革就挺好的,有了硕士生导师的资格,我们受到了肯定,在待遇上,工资水平上也相差无几。”李昕告诉记者,这让她不再纠结,安心从教。“可能是专业原因,我们有很多资深老师只是讲师,有一些年龄还比我大,但是实践类强的硕士生只有我们能教。这个政策如果顺利出台,我们就看到希望。”张斌兴奋的是,在学期末学校的教学评选中,他成为了“学生心中满分老师”,整个学院只有两名老师入选,他很骄傲,这也将加入到他的“正高”评定的分数中。“在讲台上耕耘、在科研上斩获,双倍努力,得到的是双份惊喜。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在讲台上得到的成就感是最多的,毕竟,作育英才是我们的首要责任。”采访的最后,他们谈到了自己的希望。白伟希望,学校的相关配套措施能尽早落实。“7月份的《意见》出台后,教师们都很高兴,学校党委也发文了,但是到了科研处,他们一句话‘需要调研’,就‘挂’起来了,今年依旧按照去年的老政策来。我们希望,好政策尽快落实好。”林海希望,论文发表的时间限制能适当放宽。“不少教师都是卡在时间上,核心期刊发表有周期,但是有的学校评职称只认可一年内的成果,放宽条件将激发更多创造力。”他还希望,匿名评审能成为现实。“目前的情况大多是‘自己评自己’,有资格的评委就那些,名单怎样大家基本都猜得到,这让‘人情票’有存在的空间。”张斌希望,“同行评议”能尽快推广。不少专业‘一刀切’现象还很严重,凭职称不是看科研教学成果,而是像卡尺一样‘量’核心期刊数量,这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实际上,我们在硕士、博士论文的评定中,都用过‘同行评议’的做法,效果很好。我们希望,这一政策尽快在职称评审中落实。”(本报记者 姚晓丹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前两天,一个刚毕业当大学老师的博士来咨询真经,说自己刚刚拿到高校教师资格证,学院就直接给他排了两门课,总计32个学时,据说还都是此前想开没开起来的课。32个学时倒也不多,不过两个头,而且还要从头开始探索,所以他现在压力挺大。更让他压力山大的是,几个老教师找到他,让他跟着上几节课,说:新老师进校,要快一点突破教学关,将来才能站稳讲台。现在这个年轻老师很纠结,年轻老师进校后,到底应该先顾科研还是教学?老教师们说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应不应该听?真经认为,学院的这种安排,恐怕带着一点欺负年轻人的味道,而这几个老教师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恐怕也带着一点私心。年轻老师应该先做科研还是教学的问题目前在高校人事工作中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除非你应聘的是三本、专科这样的纯教学类高校,你进入高校后首先要保证的是你的科研!作为高校人事工作者,真经给大家分析一下原因。第一,博士刚毕业或者博士后刚出站进入高校时,通常还比较年轻,家庭负担小,创新能力强,工作干劲足,因此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做点科研,等年龄大了,恐怕就沉不下心来了。第二,博士在上学期间一直是做科研,生活工作状态有很强的惯性。如果接着做科研,那根本就不用适应,上手很快。但如果转去做教学,那又要转换工作节奏,因为做教学和做科研完全是两码事,思考的内容也不一样。第三,现在很多高校都实行非升即走了,而留校考核条件根本不看教学,就是看科研,你去学校上两年课,最后留不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受影响,所以进校后,首先让自己能留下来才是关键。对于不实行非升即走的高校,科研其实更重要,因为这类学校的科研条件往往差一点,如果你不能借博士期间的积累赶紧做做科研,冲击一下副教授教授,恐怕用不了两年科研就全荒废了,学校也不会再给你支持了。说以上三点,并非代表我认为教学没有科研重要,真经认为,教学应该是有一定学术经验和积累的老教师更为擅长。年轻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历练,再进行教学训练,更加符合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新教师一定要保住自己的科研,直到真的做不动的时候再说。
据报道,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小吴本身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兴趣广泛的他在大学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便已经选修了“材料科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图像处理与我们的生活”和“探索控制的奥秘”3门新生研讨课,选到了韩杰才院士等一批学术大家、知名教授的课程,用一句时髦的话来形容,那真是没想到大一新生就能有机会站在了科研“C位”。的确,作为一名大学新生,从高中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顿然走向了大学无比开放的学术殿堂,可以现场聆听院士、教授、教学名师的学术报告或课堂授课,有机会对情有独钟的兴趣方向直接向学业导师问询讨教,被允许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参观、学习,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新生研讨课、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创业实践课、文化素质课,甚至有条件三五成组在课余时间一起开展项目式学习“搞事情”,想想都让人觉得提气、神往,溢满青春的朝气和创新的灵动。现如今,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越来越好,师资队伍力量相较以往更可谓精英荟萃,实验设备条件相比之前可称得上先进前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则不得不说力度空前。可以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通过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长期以来居于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位置。想必大家也有这样的共识:教学和科研开发活动是有机的统一体,科学创造本身具有一种教学论意义,而教学过程也具有一种科学创造的意义。现在的书本知识是过去的科研开发成果,今天的科研开发成果又可能成为明日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大学里的科学研究必须坚守“教育性原则”,科学研究活动须积极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高水平科研成果应及时植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它们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然,这也与教育家洪堡提出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育原则不谋而合,洪堡认为科学研究是培养人的手段,不通过科学研究,大学就培养不出“完人”。事实上,科研一旦成为了一种学习模式,它便能成为密切融合教学和学习的整合工具,可谓是破解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个难点与痛点问题的“密码”。诸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持续完善“4年不断线”式科教融合育人体系,围绕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成长关键点,构建了从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大学4年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的育人体系,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尽早进入实验室,成为课题组的初级成员,搭上科研的快车。最终,使得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态势,使教育的功能向着培养“完人”的道路不断聚焦。可喜的是,国内一大批高校正推进教学科研协同育人,强化科研育人机制建设,不断将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聚焦转化,形成“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的寓教于研培养模式。无论是国外高校还是国内大学,创新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现有知识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当作化合物去应用,而不是把知识随意堆积起来当作混合物使用。如此说来,科学研究环节是大学生增长学识、应用知识、形成卓识的人才培养过程,其本身既是一个教学过程,又能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故而,应坚持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相生”的原则,从顶层设计对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与融合,形成灵活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生发出对学生协同育人的有效教育力,这即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目标追求。(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为迎接祖国70华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展示建国70年来山西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根据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要求,和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委网信办宣传计划,由山西省委网信办指导,黄河新闻网将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寻找共和国同龄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寻找70位共和国的同龄人。通过讲述他们70年来个人经历、难忘记忆等内容,来反映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书写人生之美、抒发家国情怀。黄河新闻网讯(张炜 王晓玉)年近七旬的王明正是山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作为全校年龄最高的“校宝”级人物,他仍然坚守岗位,坚持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光荣使命。在接受黄河新闻网记者采访时,王明正教授说,他的一生就做了教学与科研两件事。王明正教授在课堂上43年教学情,一上讲台就兴奋6月11日早晨6时,王明正教授起床、洗刷、吃早餐,6时50分,搭上了开往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新校区的校车。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新校区坐落在晋中市祁县境内,距太原市区70公里路程。8时15分,校车到达校区,王教授随同事们一起,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年近七旬的王明正教授退休后被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返聘,在学校,王教授承担教学督导、课堂教学和指导培训青年教师三方面工作。对于这三项工作,王教授最喜欢课堂教学,他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他说,一见学生就欣慰,一上讲台就兴奋,上课已经是一种乐趣。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教授所代的药理学科已经完完全全地装进了脑海,但每每领到新书,他都要认真地阅读,查阅文献资料,不断地充实新观点、新内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他要做到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要了解年轻人的思想,消除思维代沟,努力在教学方法与知识结构上再提高。王教授说,他的授课原则是让复杂的知识变简单,把简单的知识再延伸,一切以学生能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为目的。忙完一天的工作,5时30分,王教授搭乘校车出发,返回太原市区。工作忙时,他会选择在学校留宿。“三无”条件下搞科研,硕果累累王教授出生于山西寿阳农村,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前身),成为当时这个500多人口小山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因表现优异,被留校任教,从此,教学与科研成了他此后人生的全部。王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70年代末期,科研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科研室,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如此“三无”条件下,王教授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条件,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以及无数次的资料检索,完成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被国内外学术界认可。80年代中期,实验条件仍然比较艰苦。王教授利用办公室作为实验场所,并自己设计刺激器,建立了电刺激中枢诱发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完成了新药《甲基黄酮醇胺抗心率失常的中枢机制》,该文被SCI收录;同时,王教授与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说起科研,王教授滔滔不绝,现在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这些,正是这位老教授一步一步走过的足迹。40多年来,王教授踏踏实实地搞教学,严严谨谨地做科研,他的学生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其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际抗癫痫联盟颁发的Gower’s癫痫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奖,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多项奖项,其数十篇学术论文被国家级核心期刊及SCI收录,被同事戏称为“论文专业户”。王明正教授说,他的一生就是教学与科研两件事,如果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干下去。
来源:学界编辑:学长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大家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能提供的高等教育课程并不一定包含教学体验。那么,如何能够从容应对工作中的教学挑战呢?这里提供了10条简单的准则供你参考。准则1: 严格分配用于教学和研究的时间这条准则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执行中,需要更多的技巧。一个关键点在于,从一开始就要为教学和研究分配明确的时间段(比如,早晨专注于准备课程,下午用来做实验和写稿)。如果你刚从事教学,建议一定要坚持对时间进行安排,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和研究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擅长任务间的切换,因此,可以允许在时间节点上进行一些微调。同时建议你多向同事请教沟通,避免低估需要履行办公、备考、评分等教学职责所需的时间。准则 2:制定明确的教学和研究目标为防止一种工作被另一种影响,有个好办法是为每项计划都明确特定的目标。可以为你的教学和研究编制一份合理而具体的长期目标(比如每月或每学期)及短期目标(比如每周)的列表。例如,在教学方面,可以计划在11月1日之前完成第3章教学,或者在本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头脑风暴讨论会;在研究方面,可以计划在复活节之前完成项目试验并开始写作,或者在本周进行控制分析等。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请确保你可以完成它们。当未及时完成时,应思考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准则3:“不要重新发明轮子”我们从《如何在备课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中借鉴了这项准则的标题。你很有可能不会是第一个教某门课程的人,但是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启发教学灵感。你可以和本部门里教过这门课程或类似课题的同事保持联系,也可以通过关系网联系到其他机构的朋友来获得相关材料(例如,某项课题目前存在的困难清单等)。以下是一些可以节省时间的示例:选择一些附有丰富在线资源的教学材料。例如注释图标、精心制作的PPT、动画和视频等。学生们会很乐于看到播放电影等视频资源,因为它们通常可以将复杂的事件分解为不同的阶段。管理你的课程网站。许多大学和教材现在都可以提供一些电子资源,上面有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包括自动评分系统等。组建一支由助教或学习助理组成的团队。他们可以作为你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帮助你评分。简而言之,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准则 4: 不要试图解释一切课堂时间应该用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对材料的解释,并培养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批判性思考者。换句话说,你不必呈现与某个主题相关的所有方面,或者把对它们的解释全部列出来。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变革性学习来提升,而不仅是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的方式,从而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反思所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这种教学实践要求学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课堂之外,比如阅读文献、完成作业、写论文等。因此,要确保你安排了时间来组织这些活动(如准则2所述)。这会最终帮你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你能节省时间,不必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到课堂时间里,学生们也可以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准则5: 将研究兴趣融入教学当中这是另一个节省时间的好方法。这个准则的标题实际上来源于《关于压力和时间的自白:有关教师的思考》。学生们想知道你所教的内容与他们周围的世界有何关联,他们也想了解目前科学界有哪些热点,而这就是你可以加入到研究兴趣的地方(如果想看看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是如何将他们的研究带入课堂的,可以参考《The World of Undergraate Ecation》2007年7月6日特别策划中的内容)。学生们会很欢迎这样的关联学习,特别是在入门课程或非专业课程中。此外,他们会被你热爱成为学者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对你来说,因为你已对某方面非常了解,在准备课程材料时会很容易,而且,你也可以学会如何通俗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准则6: 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最大程度地促进职业发展这条是对准则5的延伸,在课堂上展示你的研究可以给你的付出带来可靠的回报。以下是一些示例:教学可以给你展示机会,谈论你的研究可以帮助你在实验室招募到上进的学生,这将有助于推进你的研究。可以利用你的研究设计一门有新意的课程,并以一种能发表在期刊上的方式来评估学生们的学习。创作或编辑一本书,或者在别人的著作中出一点力,而你刚好会将它作为课堂阅读文献。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智慧。可以考虑让学生接触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内容,并提出反馈。你会发现,学生们对新文稿的评论或提出新实验的建议,常常能给你带来惊喜。准则7:妥协,妥协,妥协一旦你接受了共同教学或研究的邀约,你会发现自己在“想做但是没时间做的事情”清单上妥协得越来越多。也许你想亲自给每位发邮件问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回复,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发送一些常规性的反馈来回答常见问题,偶尔写些针对性的回复。随着你在协调教学和研究方面变得越来越熟练,你能安排的活动将逐渐增多。比如,浏览最新的学术文献、经常参加研讨会和讲座等。但请记住,无论你多么擅长为教学和研究安排时间,你仍将面临两种相互冲突的要求,你必须不断妥协。妥协有时意味着当你考虑接受一项新奇的、令人兴奋的,但是与当前的教学研究日程有明确冲突的任务时,要学会说不。准则8:用教学研究的工作量来平衡行政职责作为教师和研究者,你的责任是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尽可能地有所作为。这也会是大家在评估职称等方面时对你的期望。为一些社会团体做贡献很有意义(例如参加委员会会议,或成为当地科学俱乐部的一员),但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如果会降低工作效率的话,拒绝组织系列研讨会或编辑时事通讯的邀请是合理的。同样,在考虑接受另一项教学任务时,请首先将你的职业发展能力牢记于心。准则9:尽可能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开始教学这是尽早接触其他准则中所提到那些困难的最好方法。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个学习如何逐步增加各种责任的机会,而不是立即增加挑战的方式(例如,从博士后忽然“跳”到大学的教师职位)。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有许多选择(例如,成为一名教学助理),也可以教授一些研究生水平的课程。你可能需要主动寻找这样的机会,而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机构正在筹划为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教学经验的项目。准则10: 也要为自己预留些个人时间不停穿梭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之间是会有很多压力的。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最好留出一些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或者用在锻炼、旅游等自己的爱好上。不称心的个人生活可能会影响追求成功的教学研究事业,因此,别忘了花点精力平衡这两个方面。最后,请记住,你的经验可以为科学界做出宝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