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杂志经国家教委批准,国民教育教育学术期刊(半月刊),国内发行号:CN10-1390 / G4,国际发行编号:ISSN 2096-224X。这本杂志专门针对开发管理,教学研究,在科研创新和教师培训等领域,我们将展示我国的学校教育和科研成果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方面交流新思路新的经验,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的研究题。现在面向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呼吁科学和工程学作者和研究生发表论文。主要栏目:教学管理,教育研究,专题报告,著名专家访谈,教学学习欣赏,教师教育,教育成就,德育与心理学,国际交流,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书评,师生互动,热点关注。稿件要求:1.稿件内容应包括:文章名称,摘要,关键字,正文和参考文献。2请附上作者的详细邮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3.摘要应准确总结全文,长度为200到300个字,请勿使用“本文,作者”之类的主题。关键字与35为宜。正文字应在3200-3500字左右。全文共约3800个字。4.手稿必须正确标有参考文献。该期刊采用文章结尾(稿件中具体内容的说明可以使用页面注释),以便编号。描述格式符合“信息和文档参考文件描述规则“ GB / T7714—2015执行。示例如下:[1] 陈登原. 国史旧闻:第 1 卷[M].北京:中华书局, 2000:29. 5.如果稿件是研究项目或资助项目的结果,请注明批准时的项目名称和编号。6.该期刊的审阅周期为7至15天。为了使稿件通过审阅被接受,该期刊将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通知作者。我们不会回复不可接受的手稿。如果自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任何答复,则作者可以亲自处理该手稿。7.本期刊有权编辑,删除和修改要使用的手稿。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向本期刊提交的任何论文均应视为同意接受该期刊的授权版本单位使用。8.所有提交给该期刊的手稿必须是作者的原创。如有窃,恶意篡改等,作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者的详细地址应在论文底部注明[示例:××省××城市(区,县)××道路××××学校××接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联系电子邮件。这样我们可以迅速和迅速地与您联系。 ·如果您的文章被采纳,则需要支付一定的排版费,并希望广大作者能理解!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教学与科研,也就是言传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自两百多年前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对于以文化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创造并重的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一辩证关系不言自明;即便是以文化和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由于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这一关系同样也清晰明了。纵观全球大学发展的千年历史,这一关系虽在各个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但从未偏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和办学能力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迅速走过了恢复高考、扩大规模的过程,走进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教师也亲历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小众受教到大众受益的发展过程。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初进入大学的我们,迄今仍感恩和感动于当年的大学氛围。当时,老师们在沉寂蹉跎了十多年后,以浓缩升华了的知识、蜡烛般燃己照人的情怀,全身心哺育我们;学生们则像永不知饱的雏鸟,引颈争食、奋力消化吸收,同时跟随师长迅速转入研习探究。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恒的大学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建设目标更为远大,各校都试图将自己的定位和视野放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加以考量。在历史变迁、跌宕甚至转折的关头,文明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知识与科学的创新与创造,技术与产业的突破与变革,无不依赖于教育,无不依赖于人才培养。此时,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无疑是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大学使命的全面复苏,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转入知识传承、创新和创造并重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又要精深科研。于是,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时间分配、精力投入平衡问题必然显现。凡认真从事教学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教学是一项极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而且是个良心活。然而,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指出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值得反思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存在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失衡问题,我国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并不鲜见。教育本身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微妙过程,假如高校从教者初心不在、为利所驱,就不可能立德树人、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不做教学做什么?不做科研教什么?这句常常挂在高校教师和服务管理者嘴边的话已经大体道出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就我自己几十年教学科研工作体会,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系统提升、融通基础知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掌握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同时,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即只要有教学活动,就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功能。并且,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知道的道理给学生讲明白,还要面对来自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甚至要化解学生为“滴定”教师水平、显示自己能力而提出的“挑战性”甚至“挑衅性”问题——这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锻炼和提升。以我所熟悉的科研领域而言,被世人称道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和突破,大多基于讲授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的知识融通、抽丝剥茧、寻根究源,无疑能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工作则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将自己对科技前沿的学习认识、科研心得和成果等融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在这种重新加工和梳理中,又可以为优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提升自己的科研境界提供反馈和新思路。此外,教学工作还能从学生身上反演看到自己的不足,被学生的灵动所激发,达到教学相长,可谓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在老一辈教师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就应该将教学工作当成天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立德树人中成就自己。以己管见,科研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提升性和拓展性作用。与教学过程相比,科研过程具有面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等特点,有助于拓展学生素质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正如洪堡指出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对科学的具体探讨过程,否则教学就变成了空洞的教条传输,这样就束缚了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类智慧潜能的尊重。科研工作既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展示和检验教师与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才华的重要场合,更是磨炼研究者意志和品德的必要途径,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构成了高校育人的主要手段。我常和学生说,科研工作是一个以失败为主旋律的过程,科研的魅力恰在于百折不挠后可能发现的新现象、新原理、新物质、新方法和新技术,由此引领人类文明文化、深化科学认识、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科学研究的不断精进,才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断更新的源泉,这就是教学是流、科研是源的辩证统一,也是历经千年、不断革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当下,全球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校除了继续在科研上追求特色、追求引领外,更加重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更加重视对专业的融通整合,更加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百多年的西风东渐、学习探索、艰苦发展过程,如何在新时代开创东风西渐的大格局,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尽快形成中国特色并为全球共享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是我们高教从业者的使命,也是青年学生的职责和理想。科学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更好地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定是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心所在。作者: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类G4国家级 半月刊知网,万方,龙源,维普国内刊号:(CN)10-1390/G4国际刊号:(ISSN)2096-224X版面字符:3200字符/2版 4800字符/3版刊物页数:129页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摘要信息:必须要作者简介:必须要参考文献:必须要主要栏目:学科教学-文史、科学与实践、观点撷英、学科教学_艺术、德育教育、经典在线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今天施校长提出的两点教学管理要求,我感到颇为吃惊。第一点是关于班主任如何写学生评语(在全体教职员工例会上),说:一是为了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二是为了赶时间(下周五之前务必完成),让几位春季班的班主任在网上百度搜查有关学生评语方面的内容,然后复制粘贴,再作适当修改即可。第二点是关于学生手机和电脑的管理。大致要求是课堂上学生的手机和电脑无需上交统一管理,由学生自由支配,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老师负责监督,一经发现,则处以没收或其他处分,而早上最后一节课(放学前)则要求任课老师将学生的手机和电脑统一收起来锁在教室铁柜里。对于一位学校的领导——掌舵者,任何语言,任何决策(尤其在全体教职员工例会的重要场合)就我个人而言,都应该是慎之又慎的。因为他/她的一言一行,在下属教职工的眼里不经意间便成为一种风向标,他/她代表的不再是个人,而是扛着一面旗帜,在引领大家前行。可见一位领级领导角色的重要性。今天施魏玲校长会议上关于班主任写学生评语一说,我实在不能苟同。我认为作为校领导,给年轻老师们传递的,应该是"真"与"诚",他们才有可能带着这种"真"与"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对于"在网上搜查有关学生评语,然后复制粘贴,再稍加修改"实有欠妥,是一种弊大于利的做法。表面上是快速、便捷,省事、省力了。实际上却很有可能会造成一种长久且深远的负面影响。形成一种所谓的"蝴蝶效应"。如果年轻的班主任们带着校领导的"指示"去完成所给的任务,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是影响较大的。首先,教师(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方面。写学生评语,对于一位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工作上的促进,是一种通过头脑风暴进一步促进自己认知的途径,更是一种静下心来对每一个学生作全面而深刻了解,才能对接下来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的绝好机会。时间伧促不要紧,年轻老师的成长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再放宽一点时间就是了;没经验写学生评语不要紧,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就是了。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经验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即便我们不说,相信年轻老师们也会在网上寻求帮助,但是他们肯定小心翼翼,有所顾忌,会结合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实际情况去筛选、去判断。可是从一位校级领导那里获得的"许可",甚至是"指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这样,年轻老师们的成长恐怕是种畸形状态。其次,家长和学生方面。这种思维和做法,毫不客气地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当然,家长和自己孩子由于对学校教师的信赖,不会到网上去查询对比,也不会在家长和学生相互之间参照,看看是否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也许正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这些学生家长根本毫不在意,只是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班主任的评语最终会连同那张成绩单被扔进垃圾纸篓。然而,做与不做,做到什么层面,那是一个态度问题。再次,学校方面。如果这种思维己形成一种惯性,那么它所带来的只能是危害,而非福音!在这种环境里,年轻的老师们会迷失自己,找不到他们最初的本真。开始学会敷衍自己本该努一把力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一所学校良性的校园文化、教师团队精神便根本无法在这里扎根。如果有人说,区区学生评语,如此上纲上线,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甚至滑稽可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曾经也是一名班主任,很多年来学生的评语一直以来全由我自己一笔一划,努力写出自己对学生要说的心声。什么是学生评语?就我个人而言,是一位班主任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一次无声而又语重心长的对话。无须回应,只需体会。之后便是师生间情谊的进一步促进,原春季预备班便是实例。 关于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学生对手机和电脑的使用,这是众多学校面临的难题。有关方法措施也是林林种种,五花八门。然而,今天施魏玲校长在教师微信群上发布的"春季班中午最后一节课老师电脑手机收集放班级的柜子里"管理措施,着实令人不解。如果说这个措施是为了保障学生中午午休,那么每一天早上的每一节课对任课老师来说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既要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又要和学生进行"猫和老鼠"的游戏。我们先暂且不去讨论这个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单是想象一下,学生知道放学后(中午)手机和电脑就要上交而在课堂上冒着被发现、被处分的风险把玩手机或电脑游戏,这不旦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师生矛盾冲突的机率。对于之前春季预备班手机的管理措施,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地进行。我不知道为何不稍微借鉴参考一下,而是去做一些看似新奇,实则无效的尝试,去作一些无谓的本末倒置的折腾?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树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章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分析了我国现存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与传统教育技术有机结合后产生的教育技术,也将支撑我国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其实现也必须依赖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不例外,要努力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一)现代教育技术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特别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传统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利用、开发、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二)现代教育技术特点1.教育信息化当前是信息化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特点。现代教育教学通过网络连接到各种知识与资源,广泛利用云平台和网上资源,提高教学信息量。很多学校已建立学校的系统资源网络,将优秀课件、电子教案放在校园网上,进行网络教学实现资源共享。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2.教育科学化由于当今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教育从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历史知识还有新的科研成果。所有的中小学都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完整课程,更有助于中国学生的发展。在中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上,由于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古代学校教育的个别教育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相适应的以集体教学为基本特征的各级各类人才。[2]3.教学自主化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两种教学形式交替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交流沟通,实现孩子们的自由讨论式的协作学习,这显然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较传统教学模式的独特特点。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一)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二)进一步加深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情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可以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的讲堂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其辅助教学手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老师灌输知识,不仅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能更加深刻形象,而且长时间的单一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的排斥和厌烦心理。[3]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小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开始贯彻进学校,学校开始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用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重塑了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到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体,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4](四)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条件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现代化体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为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为小学学校的办公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快了学校更新信息教学设备的脚步,很多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都开始采购专门用于教学和管理的系统软件。如各种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等,将这些系统集中到校园管理系统中,进行集中管理,方便学校处理各种信息。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备课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三、我国中小学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现存问题(一)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中小学教师只能片面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认为现代教学技术就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计算机化,即将传统的板书和课件通过投影仪和一体机等多媒体设施呈现给学生,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化,只是将现代教学技术简单的看成一种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和工具。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当前教学的模式,没有改变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没能帮助学生自主、创新的去学习。[5](二)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较低在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虽然使用了一些现代教学技术,但是缺乏教学设计理论和整个教学过程各因素的协调观点,仍用陈旧过时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待教育技术,他们仅仅将多媒体技术当做对传统教育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工具;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或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要求任务,如公开课等情况下才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他们仍然停留在粉笔、黑板、课件的传统教学模式中。[6](三)教学设施不能满足现代技术教学的需要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配置环境是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教学设施,充足的硬件配置,可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使用率和教学效率。然而由于现在很多中小学财政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很多学校只能做到配置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呈现等,而缺少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设施,也缺乏一个公共的教学系统来方便教学管理与交流。同时,学校可供师生使用的软件资源也严重不足,由于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问题以及现阶段教育资源管理相对混乱,导致了教师获得可利用的教学软件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7]有的学校虽然在网络上有大量的现成教学软件,但由于没有通过分类和筛选,教师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课件。总之,现在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太能满足现代技术教学的需要。四、我国中小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和建议(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想大力发展现代教学技术,首先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向中小学教师大力宣传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师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让老师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与教师应该认识到现代教学技术比不是对辅助教学的工具,不是仅仅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呈现课件,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冲击;是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努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在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由主导者向辅助者的身份转变,学生要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知转变。[8](二)加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在强化政府的财政支持下,争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将资金投入现代教育设备的更新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快教育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在添置新的现代教学设备时,要注意设备的超前性,既要考虑到发展因素也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因素,又要考虑到环境的配套、老师和学生的使用能力、装备价格等多种因素,做到多做市场调查、多做分析比较,要让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以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三)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该对教师们进行大屏幕一体机深入使用的培训,如对大屏幕一体机及计算机网络录播教室设备的使用,这样能让老师们对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有一个感性认识,可以让他们能亲身体验到现代化教学环境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的优点,为进一步的培训工作打下基础。其次,对教职工进行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学会自己独立制作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校应组织举办计算机操作和课件制作培训班,这样可以使岁数大教师学会制作电子教案,能让课件以实时记录的形式展示在学校的云平台上,学生能在网上与教师及时沟通。学校组织一些精通多媒体的教师集中群体智慧,开发出优秀的网络课件,供大家伙参考学习。教师要更加熟练使用云平台,将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质量。[9](四)加强管理,健全应用标准全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管理和教学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组织保证,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包括经费支持,决策支持,为教师们配备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设施设备,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由之路。还有,老师们要积极地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教学中的软件,选择优秀课件,这样能让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转化为实践,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10]此外,学校还要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本学校实际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标准,更好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使用。五、总结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中小学教育教学手段也不断地丰富起来,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被普及到现代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教育现代化以及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汇报主题:并重常规与活动 凸现优质与高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适用场合:接待领导,接待来访,经验汇报,大会发言等(文末下载本专栏全部十二篇教学管理电子文档)正文: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学校,这所学校创办于1935 年,座落于秀丽的岳西河畔,环境优美,校风好、学风正,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省、市校风示范学校。古语有云:“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我和在座的各位大多都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干部,教学管理工作是最需要知性并重的,也是最靠手艺的管理项目。这是因为我们所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学校这个教育实体的“魂”,也是全体教职员工需要紧紧围绕、全力投入的首要工作、日常工作,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调控作用。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从管理入手,不断强化教学育人的教育观,教育途径的整体观,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质量观,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人才观。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狠抓教育教学分层管理,特别是常规管理落实,特色活动有效,使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下面,我将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简单地和大家交流交流:一、 准确定位 明确目标要搞好管理工作,首先要能够给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使我们的工作有目标,教师的努力有方向。我校制定了《学校发展教师意见征询表》,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本着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理念,让教师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定位,提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张张表单写得满满当当,教师们畅所欲言,既肯定了学校仍然处于省市前列的优势,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同东部省份,尤其是沿海地区办学水平的差距。学校管理层更加意识到来自新兴学校、民办学校,甚至可能出现的外资学校对老牌名校的冲击。通过集思广益,“现代化办学、科学化管理”成为大家的共识,进而我们提出了创一流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一流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目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也得以加强,便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二、 分层管理 形成系统为方便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学校采用分层管理。在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校长——教导处——年级组——教师”、“校长——教导处——大队部——各中队”两条线管理框架;在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
我校的教学管理坚持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并重的管理指导思想,本学年,完善了学校学习研究、合作互动、科学决策的日常工作规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域管理;注重制度管理、过程管理、应急管理的结合。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办学业绩稳步推进。下面我代表学校以“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创新学校教学管理”为题,简单汇报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校是省市校本研修示范基地学校。几年来,通过深入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我们在学校里、教师间营造出了“研修状态下的工作”、“工作状态下的研修”的良好氛围,我们引领组织教师以学科为载体,通过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校本研修,转变教师观念,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教学反思助推不断超越的专业教师队伍反思是提升教师常态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研修的主人。我校提出教学反思要落实“三个字”:一个“严”字(严格要求),坚持一个“常”字(常抓不懈),力求一个“实”字(落到实处)我们引导教师做好如下工作:1、在备课笔记中记录设计思路;2、在课后写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3、在教研活动笔记中记录自己的反思;4、在听课笔记上记录自己的意见;5、在接受指导后整理思路,形成文字记录,填写听课反馈意见表;6、每学期写一篇教学随笔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校本研修常态机制促成教师们养成对照新课程标准,剖析自身教学行为的习惯,当我们看到教师呈现的课堂教学发生变化、教师们在交流中表达出自身独到见解的时候,我们知道教师这样的反思是很有效的。二、同伴互助创建和谐进取智慧共享的团队我们深知教师群体的发展将更大程度地促进教师个体发展,因此,我校的校本研修创造了多种同伴互助的形式。这样的研修活动更注重教师的自主参与和积极体验,注重教师的实践感悟与成果分享。通过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实现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互动学习、由接受式学习变为多种学习方式运用的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我校现行的研修形式主要有:“电子集体备课”、
近日,天津市基础教育“教育创新”论文评选结果公布,静海四中57篇论文斩获区级以上奖励。天津市教育学会于2019年10月开始该论文评选活动,此活动面向天津市静海区中小学,经个人申报,由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组评审。在学校教科室的大力推进下,我校共申报论文75篇,经评选,我校在此次论文评选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其中共有11篇市级三等奖论文,3篇区级一等奖论文、12篇区级二等奖论文、31篇区级三等奖论文。通过本次评选活动,极大限度地提高了我校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通过静海四中教科室的全力支持和严谨工作,本次评选获得优异成绩,成绩的获得离不开我校教师们对教育创新做出的研究与探索,离不开我校领导对于创新教育研究的重视与鼓励。我校张立新、杨斌、曹凤杰、孙迪、钟声玉、董春晶、刘坤、李超、张乐乐、刘小敏、岳媛媛共11位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市级三等奖。在本次评选活动中,我校李晶、范灿灿和李国霞共3位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区级一等奖。我校张立新、袁烨、付明灿、靳凯、康泽伟、张红静、杨莹莹、张静、郭培芳、李璐、张钰共11位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区级二等奖。我校张议心、付明灿、周春美、杨娜、党俊秀、付乐萍、王粲、高爽、张君妍、周新荣、王慧玉、孔诗瑶、赵艳阳、夏红娟、郑焕焕、秦雯、马伟伟、赵双双、卢凤丽、李立嘉、王萌、李纯正、贺洋、刘晓丹、张继伟、刘志刚、李杨、任荣、徐福霞、从洁、孙运凯共31位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区级三等奖。本次评选活动中我校教师的优秀论文,是教师们在课堂上反复实践、应用教育与创新教学的宝贵经验的总结。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四中教师认真钻研、不断学习的精神。我校教师将承载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用于探索,不骄不馁,谦虚谨慎,继续把握教学方向,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本位的能力就是教学能力,因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科研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手段,学校和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就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提高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教学能力就是专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取得的,不是天生的,所以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训练,来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一直以来,在中小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是本位的第一位的能力,但是在高校里,有些偏颇,过于看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其实这是一种跑偏的节奏,高校教师的职责也一样是教书育人,其次才是研究。对于这一点,教育部在振兴本科计划里明确给出了答案,就是教师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书,大学教师也不能例外。教书当然需要教学能力,没有教学能力,也就谈不上什么教书了。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区片县市省等教育部门和有关单位,也会组织大型的教科研活动,但是,所有的这些活动,并非是为了教研,而是为了教学。通过这些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无疑,教研活动非常重要,教师的教研能力自然也很重要,但是,这个能力是服从于教学能力的,教研能力是包含在教学能力之中,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实际上,教研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两个能力是正相关的。很多名校在招聘教师时,都要求教师提供在专业领域的获奖证书,优课、基本功竞赛、论文等,特别是上课和基本功的证书,被相当看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证书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通过这些证书,我们可以看出一名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一个多次夺得省市优课大奖的教师,去专业水平一定是很高的。没有得奖的教师专业水平不一定差,但得过高级别大奖的教师专业水平一定不差,这是一定的。所以,我们重视教研能力,因为从教研能力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无论怎么重视教研,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这一点,决不能跑偏!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和能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在一般人的认识中,教育科研只是省市专业科研机构、大学里专家学者所从事的“高大上”的事业,对县级教研室及教研员来说是“雾里看花”,难以企及的事情。在中小学教师眼里,教育科研更似乎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可望而不可求。进入县教研室之后,我试图用自己的勤智和行动破除这一魔咒,揭开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那是1996年上半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了“九五”教育科研项目指南,市教育学会转发了申报课题研究的通知,其中有一个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的题目,教研室领导把通知交给我,征询我的意见,我表示可以试试看。在经过几天的查阅资料、反复思考之后,我拟定了《建立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课题名称,很快完成了课题申报的各项复杂程序任务。过了一个月,市教育学会转发了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立项的批复,我惊喜不已!也出乎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所料,因为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对县教育局教研室来说是多年来首次被批准立项的,更重要的也是全市13个区县教研室中唯一被批准立项的国家级课题,在市教研界引起很大反响。对我自己和教研室而言,承担进行国家级课题研究,都是首次“吃螃蟹”,更谈不上经验了。我夜以继日,查找大量资料,学习研究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确定了研究的重点及内容,成立了课题组,选择县内12所高中、职中、初中和小学作为实验学校,按照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程序要求,展开了实验研究工作。在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精心组织,认真开展调查、讨论,交流、研讨等研究活动,按期完成课题阶段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攻关研究,研制出了高中职中及初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细则,完成了研究任务。我主笔撰写了《构建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的整体报告,编印了课题研究成果集,召开了研究总结表彰大会,顺利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委托西安市教育学会组织的课题成果鉴定验收,并被市教育学会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研究报告在东北师范大学《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2002年第九期发表,由于课题成果研究的是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这一难点和热点问题,涉及到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初中和小学等多方面,所以一经发表便引起国内学界和中小学的关注。首次研究,首次破冰,就获成功,开创了县级教研机构进行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先河和记录,其价值意义是里程碑式的。2002年中央教科所发布“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指南,省教科所转发了申报通知。由于有首次从事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特别是有省教科所研究员樊兴华老师的鼓励支持,征得教研室领导同意,我积极申报了《关于大面积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质量途径的研究》课题。这是一项比中国教育学会层次规格要求更高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当时教研室内部和熟悉我的人都很担忧,这项课题应该由语文教研员来做,因为不是我所从事的专业范畴。(其实他们都不了解我是大学本科中文专业毕业的)我有课题研究的经验能力和中文专业的功底,更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这项课题在申报中就遇到了不少困难,第一次报送到中央教科所未能通过,经修改后才被批准立项。同样,在陕西省被批准立项的十多项国家级课题中,县级教研机构仅有户县一家,其余大都是省市教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课题研究展开后,选定了18所初中和小学,成立个研究组,制定了方案,举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按照目标任务有序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为了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我学习研读了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材及专家学者相关语文教育教学专著及研究论述,力求做到胸有成竹,准备充分,指导有方。对这项国家级语文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我倾注和付出的精力心血远远超过所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问卷调查、到校指导、召开研讨会、举行赛教、论文征集等活动。经过长达4年的实验研究,终于在2006年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我执笔撰写了多篇阶段性成果论文在市级省级刊物发表,长达数万字的总体研究报告《关于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质量途径的研究报告》,是我历时一个多月,绞尽脑汁,不分通宵地努力完成的,这篇研究报告在《陕西教育科研》杂志发表后,又获陕西省200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回想起来,这项课题研究最大的价值意义在于形成了具有我县中小学特色的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评价的模式,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进教师,为提高县域中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探索出了户县的路径和实践模本。我做了语文教研员应该做的、但未能做成的有意义的探索创新性工作。可惜的是,当时的“局内局外”人对这项研究和取得成绩发挥过重要的不可或缺作用的我知之甚少。而我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怨悔之意! 写于2018年6月25日(作者系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