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大学本科的学历进入公务员系统后,发现随着招考条件的逐年提高,一眼望去,身边的同事都是研究生学历标配了,自己这个可怜兮兮的本科学历简直拿不出手。这时,“在职研究生”简直成了一颗救命稻草和解决学历短板的良药。不过,在报考在职研究生以前,你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1、你为什么要读在职研究生,是想获得什么?提拔、加工资、提升知识量、或装X?2、读完之后,你的工作和前途会因此得到大幅改变吗?3、读完一个在职研究生所需要花费的金钱、时间、精力,你是否有能力去承担?我将根据有关政策和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作几点为你答疑解惑。一 、学费上的投入不要小瞧了在职读研的学费投入,它可比我们本科时的学费贵多了。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其实也不便宜,之所以你听到的学费正常,这是因为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多,国家补贴多,所以就能均衡一下。不同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读研的费用也不同。冷门专业当然学费会低一些,但是在职研究生都是事业在发展的职场人士,谁会选择对工作没有帮助的冷门专业呢?在职研究生二 、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现在在职研究生有两种上课方式,一种是利用你的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去上课。这种上课方式会非常累,别人节假日是放松,你节假日是学习。而且上课的学校不在你家附近,周末还要提前订房赶去学校来回奔波。无形之中的交通费和居住费用就增加了。平时尚且能够勉强应付,可一旦碰到工作需要周末加班、学校有论文,那真是非常崩溃的局面。而且这一种上课方式要持续两到三年,所以在职研究生攻读难度和成本就增加了。另一种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就是集中制上课,就是把核心课程全部集中在一起,上不到2个月的课。这种上课方式更加省时省心,但要求你要拿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去专心上课。这种方式会比第一种方式学历效率更高,所得知识更深广。两种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各有利弊,大家可以自我衡量。三、为什么要读在职研究生?读在职研究生的目的真的五花八门,大多都是为了更好的待遇,为了更好的事业。在这里不分析别的,就说我的学员,他们攻读在职研究生目的有很多。常见的就是为了升职加薪的,为了转行的。体制内的公职人员找我询问在职研究生项目的尤为多。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也就是说国家是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毕竟是国家教育部自己改规定。所以不论个别私企怎么看,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等都是认可在职研究生的。1、提拔和工资:我的学员中多数攻读在职研究生后,都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提升。其中一个本来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当时读的工商管理硕士,因为工作有段时间,应试能力下降,就没去参加考研,读的国家能认证的免联考硕士。读完在职研究生后,直接岗位跃迁升为他们部门经理,工资直接平了他教的在职研究生学费。2、建立人脉:读在职研究生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将各路人马聚在一个班上建立同学情谊,并有可能在未来为你的事业拓展和求人办事提供帮助。3、转变个人行业:常见的就是转行,学生原来是公司的产品经理,后来想转职,就去法国上MBA,毕业后转型成为VC投资人。在她离开前和回国后我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发现她通过MBA有很大的提升,无论是看问题的视野还是心态都与以前不同。4、刷新教育背景:更多的学员是为了升职加薪。因为工作资质到了,需要刷新教育背景,需要更多知识的积累,有一个岗位跃迁的契机。有许多体制内的公职人员或是老师来提学历的,因为免联考MBA不用备考复习,学制只有一年。正规免联考MBA的文凭中国可认证,中国留学网学历可查,所以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或体制内单位都承认,可以用来评职称、升资质、评优评干。5、积分落户:还有一个学员是儿子快要上高中了,想要在北京高考,需要积分落户,就去读的免联考MBA,学制短一年拿到了硕士学位,通过留服认证后,人家就是加上落户积分。我还有一个学员读MBA是为了退休后能提高待遇,离他退休还有十几二十年,可人家依然早早准备。这也是目标收益,只是等待时间更长而已。在职研究生四、读完后前途会有质的飞跃吗?这个问题太大,实在很难回答。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你跟我情况类似,在省直机关已经混到主任科员的位置,并且单位在提拔处级干部时学历并不是重点考量因素,那在职研究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你在乡镇、基层部门待得并不愉快,迫切地想要离开并找到更好的宿主,在职研究生学历作为令你锦上添花的硬件条件,或许会让人更多地注意到你,并带来更多的潜在机遇。在你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反正注定要付出和拼搏,攻读在职研究生不失为一个拼搏的好方向。结 论在职研究生读出来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在经综合考量认为自己可以承受付出并且很期待改善学历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就读。当然,并不是说读了在职研究生就能改变命运,但至少它可以给你带来机会,不失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媒介和路径。
近日,一则新闻又将“非全日制遭歧视”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2020年海南中学公开招聘中,某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经过海南中学三次公告进入体检,后被告知取消了录取资格,原因是不符合招聘条件,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一直以来在学历社会认可度上着一条鄙视链:清华北大> 985>211>一本> 二本>三本>专科,但其实还有另一个鄙视链,那就是:全日制学历>非全日制学历那么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有哪些?学制不同: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一般是2年,要求学生在校就读,非全日制学制在3年或3.5年,每周末或下班时间安排课程,部分学校不安排住宿学费不同:通常情况下全日制学费要比非全日制的贵出很多重点来了!是不是含金量有差别导致非全受歧视?2020年2月份教育部就明确指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应享受同等待遇公告当中明确要求这四点:①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② 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③ 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④ 高等学校要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发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教育形式限制性条件。综上所述,非全日制的歧视只存在于部分用人单位,在国家层面对于非全日制的认可度是与全日制一样的并不存在歧视,对于部分用人单位明确提出拒绝非全日制的要求,可以采用申诉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非全日制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非常可观的,关于社会认可度的问题也会慢慢得到改变,大家是如何认为的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2016年9月14日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很多同学关于毕业证书上标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对自己证书含金量影响的热烈讨论,而讨论的中心议题与其说是含金量的问题,不如说是“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攻读模式下个人能力的社会认可度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区别哪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最大区别其实是在于全日制是经历过统招筛选,然后在校进行全部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考核,其掌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时间较多,而非全日制恰巧相反,其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的不同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证书含金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影响直接涉及社会认可度问题。那么,社会会对“非全日制”的认可度差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是我们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举个例子:持有上海交大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学生与持有上海交大非全日制本科(夜大,自考,成人本科)的学生可能在某些能力上区别较大,因为能力差距的可能性,就会导致有些用人单位特别区分是否是全日制学习。所以,与其说用人单位在乎是否是“全日制”,还不如说,用人单位优先认可“通过统招(全国统考)”筛选出来的人才的能力,而统招出生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一种良好的能力初印象;所以,与其说用人单位通过是否“全日制”这个标准来刷人,不如说通过“能力初印象”这个标准来进行人才初筛;与其说大家是在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含金量的探讨,还不如说是对“统招(全国统考)”与“非统招(非全国统考)”背后,不同攻读模式培养的个人能力问题的探讨。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含金量低吗?一个“非全日制”标签就能给个人能力下定论吗?其实并不见得。因为学历含金量的高低不能单纯的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来衡量;而个人能力的强弱更不能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来一锤定音;更重要的是考试的难度,无论是全日制出生还是非全日制出生,都是以考试作为选拔标准的,所以,通过考试难度才更能甄别学历的“含金量”,也更能考查个人能力。比如全国MBA考试每年大约有10余万人,每年总共全国招收2~3万人攻读MBA;也就是说通过率只有20~30%;还有7~8万人想多花钱也无法攻读MBA,再比如大家熟知的非学历证书CFA,CPA,该证书大部分人员都是在职自学学习或课外辅导获得的,但社会还是非常认可其含金量。其认可度高的原因,总结一下无非几点:其一,其考试难度高,通过率低;其二,持该证书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实际应有的才能;其三,很多参考人员都是在职者,参加考试并且通过者都做到了工作与学业的兼顾,其个人能力也可见一斑。所以,一种学历或证书的认可度或含金量,是长期以来社会认可度的积累,并不能因为简单的加几个字(非全日制或者全日制)就降低其含金量,毕竟MBA 20几年来一直是非全日制就读,其含金量高低,早已经在人们心中有了一个度量了。随着专业硕士的发展,或许未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会形成一个趋势:要找研究型人才,找全日制研究生,要找实战型人才,找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竟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才,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你的个人能力,可以给企业带来去什么样的价值。总结语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21世纪,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学位硕士”正是大势所趋,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将会大力发展,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就业压力增大,各类专业学位硕士逐渐将变成社会的“新宠”。我们在正确对待这一新鲜事物的同时,首先要对其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目标。热点问题回答对上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后,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学生问的问题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回答:1. 我要从在职MBA转为全日制MBA吗?如果您比较年轻,工作5年以下,可以尝试一下;但你必须权衡在职和全日制的经济成本,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没有人会给您保证全日制一定会给您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一切还是要看自己的规划。2. 会有人放弃攻读吗?MBA学费明年会下调吗?从目前来看因为加“非全日制”想放弃读MBA的很少,最多1%;关键是全国统一的,不读MBA(或者说管理类联考),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吗?MBA学费肯定不会下调,据了解交大安泰MBA今年要涨到32.8万~35.8万之间;复旦不知是否跟涨;同济MBA,财大MBA,华理MBA,上外MBA,明年或许也会跟上步伐,所以读书要趁早。再说物价在涨,房价在涨,教授们的薪酬在涨,商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论坛承办费都在涨,你说学费会下调吗?在说分数线下调个5分,一堆人排队要读;那拟录取资格的人放弃攻读,候补的同学要偷笑了,马上补上。3. GCT工程硕士今年政策出来了吗?GCT工程硕士政策今年还未公布,等到9月30日之前,还不发布政策,今年估计要停了,攻读工程硕士的学员,请改方向为MEM工程管理硕士。给予的建议【其一】如果你质疑含金量的问题,首先可以尝试考下MBA,努力成为10万大军中的被录取的那20~30%的MBA中的一员,那时你就拥有底气或资格去质疑和探究其含金量的高低。【其二】对于毕业多年的我们,除了读管理类联考研究生(比较容易考,同时还要双证),我们还有别的更好选择吗?没有。如果有可以选择更好的。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硕士证书上加“非全日制”含金量低,总比大专学历,本科学历高一个层次吧。附录-延伸阅读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学术型学位: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往理论研究方向培养)(全部全日制学习)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往实践型,实战型方向培养)(可在职读可以全日制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165.6万人考研大军中,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迅速增长,教育部也明确表示,未来要降低学术型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终达到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为1:1;非全日制研究生,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军;也是大势所趋;或许不久的将来,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更多偏向学术研究,研发方向;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才是企业人力资源青睐的实战派专业人才。2.我国硕士研究生的4种分类方法: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可以从以下角度划分。硕士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按录取类别划分。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按照考试方式分类划分。硕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全国统一考试中部分考试科目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联合考试是教育部批准的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部分考试科目由全国统一(或联合)命题的考试。单独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命题而进行的考试。推荐免试是部分高等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进行复试的选拔方式。
近期,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后的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而国家在今年的2月4日就下文《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经过这么长时间还是无法正视统招非全日制学历,不能保证统招非全日制的就业,略感心寒。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非全日制学历水?非全日制研究生太冤了!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水的朋友,可能不了解。2017年非全制度刚出来的时候,是允许应届生报考的,现在毕业的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当时学校要求全日制考生转的。从2020年开始,国家才有规定,非全日制报考必须有工作经验证明。统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两者在招生政策和标准、培养方案上都是一样的,参加的是同一场考试,录取分数线一样,毕业后同样拿学位、学历双证,证书同样在学信网上可查。而且,由于考研难度上升,在职人员很难有精力以及时间备考,在职人员能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很优秀。有人要问了:既然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入口”标准一样,那两者的毕业难度一样吗?这个是肯定的,非全日制政策秉持与全日制同进同出的原则,非全日制学生也同样面临毕业压力。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进行答辩,进行盲审盲评,答辩时无法分辨该学生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考试同时考,同样的毕业标准,甚至有些学校出于非全日制学生的学习形式考虑,对非全毕业生的要求反而更严苛。国家发话:保护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2020年2月4日,《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发,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该通知由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考公考编具体而言,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平等落户通知要求,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平等就业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高等学校要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发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教育形式限制性条件。关于这次事件,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应道:确实存在有关考试组织人员由于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门今年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资格审核时对非全日制学历未予通过。同时表示,当前招聘考试报名工作已结束,已不能重新组织报名,表示歉意,并责令相关旗区和部门在今后的招聘考试中,严格贯彻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有关政策,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相关人才提供平等就业机会。非全制度出来才三年,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但国家一直在发文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各项权益,非全以后会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就像当年的专硕一样,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现在学硕和专硕在社会认可度上基本没差别。当然,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也需要每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努力,因为社会上优秀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越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就越高。每一个闪闪发光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都能让非全日制更加闪闪发光!
只因毕业证书上有“非全日制”四个字,不少硕士研究生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持续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是2017年后的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应称,确实存在有关考试组织人员不了解相关政策,在资格审核时对非全日制学历未予通过的现象,为此郑重道歉。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和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并非新规,而是四年前就有规定明确的。但在执行上,却还有一段路要走。维护公平的就业求职环境,需要用人单位营造平等就业环境,对于同等学历求职者而言,不应再设置“非全日制”这扇“玻璃门”。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内蒙古鄂尔多斯官方致歉据报道,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多个网络互动平台上,近年来均存在不少网友咨询、反映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包括人才落户困难、入职被拒、就业受歧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留言中有部分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解答,有的则尚未有正式回复。近期,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后的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而国家在今年的2月14日就下文《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经过这么长时间还是无法正视统招非全日制学历,不能保证统招非全日制的就业,略感心寒。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后回应道,对于网友反映的关于杭锦旗、准旗招聘教师时不允许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的问题,我们向相关旗区进行了了解,确实存在有关考试组织人员由于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门今年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资格审核时对非全日制学历未予通过。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时表示,当前,准旗招聘考试已经结束,杭锦旗招聘考试报名工作也已结束,即将开考,鉴于考试工作组织程序的严密性,已不能够重新组织报名,对给网友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无独有偶,今年3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某非全日制考生在2020年海南中学公开招聘中,已进入体检程序,但后却被取消资格。此后,海南中学在回复中表示,系当事人不符合招聘公告条件“全日制教育202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并称是工作人员在审核招考资质时的失误,以致当事人参加笔试面试并进入体检环节,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视并不存在。“非全”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和小曹情况类似,华北某双一流大学2017级“非全”研究生小贺在校园招聘中也遇到了许多“门槛”,有的用人单位不将其视为应届毕业生,有的单位提出只有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才允许入职。小贺说:“我考研时的综合成绩高于全日制的录取分数线,因为觉得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所以选择非全日制,没想到找工作时遇到这么多限制。”2019年,“非全”研究生小马通过激烈竞争,考取了国家某事业单位。但在入职一周后,单位告知他无法办理入职手续。因为上级人力资源部门不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无法为小马办理备案手续,已经开始工作的小马只得离职,再次投入到找工作的大潮中。华北某大学“非全”研究生小庄谈及报考“非全”更是唏嘘不已。“我在考研时也获得了全日制的复试资格,因为有工作所以选择了非全日制。最近,我就职的市属事业单位要转编制为省属编制,要求必须是全日制硕士才能转编,我现在特别后悔。”教育部通知要求,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第一批“非全”研究生在去年和今年陆续毕业,但在求职时却遇到重重阻碍。许多“非全”研究生表示,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仿佛读了个“假硕士”。用人单位:同样标准,为何不去读全日制?也有学校力挺:禁止歧视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多次印发文件,要求保障就业公平。然而现实中,这一要求落地困难。西部某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在受访时说,即使招聘通知写明招录“统招统分毕业生”,在面试等环节还是会淘汰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担心招进来后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某大型国企人力资源部门的谭先生坦言,听说“非全生”是这两年国家针对研究生教育,新分的类别,“我们理解是非全日制等于非脱产,和以前的‘在职研究生’不一样吧。”“这两年招生,确实遇到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谭先生说,专门讨论过,但还是婉拒了。“学生解释,培养方式、课程及毕业答辩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你不去读脱产,还要选择非全日制?”即使学生和学校相继出面解释,作为用人单位,谭先生认为,学历依然是硬性指标。由于“非全”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有些院校开始考虑暂停“非全”招生。西北某大学的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低,毕业生就业难以得到保障,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难以协调一致,学校计划取消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招生,同时要求必须有工作的人员才能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非理性歧视,也有高校在校招上出台了相关文件给他们“撑腰”。8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发布针对研究生的“用人单位2020年秋季线下校园招聘指南”,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在发布就业信息时包含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视性招聘信息。电子科技大学发布针对研究生的“用人单位2020年秋季线下校园招聘指南”无独有偶,据悉,北京化工大学在今年年初也发布过类似的通知,要求到校参加宣讲招聘或在本校研招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不能对求职者有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的歧视行为。而在河南商丘,官方表示已经落实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并欢迎优秀学子回报家乡。专家声音:高校要坚持人才培养标准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2016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统招统考,培养单位要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尤其指出二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学历是求职者的敲门砖,也是用人单位的“用人试纸”。对于求职者而言,长期的“测试”并非囿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字面上的区别。法律既然赋予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自设非法门槛,必然会受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者的不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实际上,大学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学习考核上是有差异的,相对的比全日制标准放得宽一点。从这个层面理解,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客观事实使社会上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如果用人单位是基于客观事实,考虑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客观能力上的差距,这不能算是就业歧视。”储朝晖分析,如何看待“就业歧视”,与用人单位怎么把握度有关,如果没有依据,白纸黑字将“非全生”排除在外,根本不进入程序,这算是就业歧视。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简单来说,我国社会还普遍存在以招生门槛看学历含金量的“学历价值观”,而大学不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把关,又进一步加剧这一认识。“本来,非全日制培养模式,为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多元选择,而学历歧视,无疑阻碍多元选择。”熊丙奇说,消除社会的学历歧视,破除唯学历论,需要用人单位重视人才质量,而要让用人单位做到这一点,每所高校必须坚持人才培养标准,严把质量关。封面新闻综合 周琴 资料据澎湃新闻、光明日报、半月谈、潇湘晨报、东南网等
来源:北京日报近来,一些地方出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视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很多读者想知道,在高校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到底有何不同,其含金量真的比全日制低吗?为此,我们邀请部分高校负责人从报考、课程设置、导师安排、毕业论文要求等方面予以解读。问题1 报考要求一样吗?初试复试要求与全日制一致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处长 何忠伟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是相对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而言的一种培养形式,其培养制度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提高就业者专业能力、更新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并使合格者获取学历学位的终身教育制度。它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或专科毕业两年以上)人员。从2017年起,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初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初试与全日制考生用的是同一套试题,与全日制考生的国家录取分数线一样,复试要求也与全日制考生一样。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明显优势就是兼顾工作和学习,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提升专业能力和学识学历。近几年,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保持稳定,主要生源是农业技术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涉农企业员工,25至40岁年龄段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占90%以上。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学习效果非常好,已毕业的500多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正活跃在京郊农业农村第一线,把知识写在京郊大地上。可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在职人员实现人生梦想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学制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在校最长年限一般不超过五年。根据教育部要求,培养单位可以根据学习形式和生源特点,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但必须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纳入抽检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德智体美达到毕业要求,就能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我们学校共有7个专业学位点同时招收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二者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导师配备、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学位授予都是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比如农业管理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采用的就是同一个培养方案,总学分都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4学分,实践训练6学分。但是,考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非全日制研究生会采取周末集中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相比之下更重视实习环节,像农业管理专业的实践训练就不少于6个月。其实,各高校目前都很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严把入口关、培养关和出口关。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的现代农林大学,已形成依托农工管三大学科门类的非全日制教育教学体系,今后将不断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培养乡村振兴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问题2 教学内容相同吗?课程设置完全一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王军政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教育部2017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把之前由国家组织入学资格单独统考且只授硕士学位证的在职单证硕士研究生,调整为统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一划线、统一复试、统一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且毕业可同时获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北京理工大学从2017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9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工程博士,每年大约招收非全日制硕士1000名、非全日制工程博士20至30名。从那时起,学校就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类型,这与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完全吻合。在培养方案和课程学分方面,我们学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要求相同,包括课程内容、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位等。拿课程设置来说,非全日制学生的所有公共课、学科专业核心课和学科专业选修课,与全日制学生的要求完全一样。课程学习主要采取集中授课方式,上课时间为周六、周日等节假日或工作日的晚上,授课教师主要以校内教师为主,招生规模比较大的MBA(含EMBA)少量(大约10%)邀请了一些国内本领域著名教师授课,工程类别硕士也邀请企业导师来校授课。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时、考核方式和质量要求等也与全日制完全相同。在学位论文方面,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也都按照相同要求严格管理。学校还对全部学位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查和5%随机抽取送校外同行专家盲审,不合格学位论文必须修改,再审合格后才能授予学位,以保证培养质量。从毕业情况来看,我们学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够在基本学制(工科三年、管理和人文社科两年)正常毕业并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比例约占90%。问题3 师资有区别吗?导师安排上同等对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MBA教育中心主任 徐炜目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只存在于工商管理学院MBA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上一直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具体到MBA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指春季招生只获取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也就是常说的单证班。为了规范MBA招生、培养及保证教育质量,教育部从2017年起将MBA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并轨,推出全日制MBA与非全日制MBA。就我们学校的非全日制MBA和全日制MBA来说,二者除上课时间有区别外,在考试和录取过程中并无差别,都建立了完整的、相同的培养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从教学内容来看,二者的培养计划核心内容与要素是一样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核心必修课程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核心必修课程是一样的,包括选修课程、任课老师、教学要求、课程考试、考核要求也都一样。以导师安排为例。我们学校的非全日制MBA和全日制MBA配备的导师是一样的,都实行双导师制。导师由学术导师和职业导师构成。学术导师来源于全校优质师资,职业导师由业界成功人士担任,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咨询、专业能力培养与鉴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专业指导,积极沟通并一起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学校、导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建设好互动交流平台。非全日制MBA与全日制MBA的导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如实习要求、学位论文要求及论文答辩要求等都实行统一标准。同时,他们的教育督导和质量保证体系等都完全相同。实际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区别在于:全日制研究生是周一至周五上课,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周末或业余时间上课。这种上课时间的差别,并不影响培养质量水平,用人单位完全没有必要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实施差别对待。问题4 毕业论文降低要求吗?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宋志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明确要求,培养单位在制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应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北方工业大学在招收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过程中充分考虑、尊重非全日制研究生脱产学习的特点,确定了“内紧外松”的个性化指导培养方式,确保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在保障学位论文质量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内紧”是指学校在制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规定时,既要清晰地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特殊性和困难之处,又要坚持“两个一致”原则。一是论文评审标准一致。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管理规定面向全体研究生,不区分学生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身份,学校制定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监督体系,由学校督导组、导师、外校专家等多方参与,联动开展过程监督。二是论文环节执行一致。在论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匿名评审、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中,两种身份研究生须通过相同标准的过程考核和专家评审。如在开题阶段,学校通过开题查新保证论文选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文字复制比仅在低于15%时允许进入下一环节,大于30%则直接进入延期答辩;论文评审或预答辩不通过时,学生将视情况被要求直接延期3个月、6个月或一年不等。学校坚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关口前移提醒,严格出口管理。对于课程修读未达毕业学分要求、未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个别学生,学校管理部门会及时提醒预警,安排专人跟进,及时督促。强化研究生导师学生培养“一视同仁、同一标准”的理念,坚决淘汰不合格论文,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外松”是指学校充分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人情况,“一人一策、一生一案”,充分调动协调教学资源,采用相对灵活的个性化指导与管理方法,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效果最优、培养质量最佳。学校长期实行研究生培养“弹性学分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最长修业时间延长至五年,为学生开辟求学“绿色通道”。在选课上,学校开放全部教学课堂,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依据专业培养要求和个人学习基础灵活选择课程,充分利用个人有效时间,用好学校资源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为学位论文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专业保障。现状与建议“双非”研究生就业常会遭歧视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 白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包括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简称“双非”)和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两类。此前,我们学校有少数院系招收“双非”研究生,但近些年来,这些院系已停招“双非”研究生,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双非”研究生在劳动力市场求职过程中未受到足够公平的对待,就业途径不太通畅。部分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比如人们常在招聘启事中看到“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等要求,或者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全日制研究生。“双非”研究生就业举步维艰,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用人单位对“双非”研究生非常不了解,对于上级部门是否能够给这样的学生解决户口和编制的政策也不明确,导致不敢决策,在发布招聘需求时就没有给予这类研究生机会。尽管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双非”研究生很优秀,也希望招收,但又担心后续政策问题困扰,所以不敢大胆招聘、大胆用人。就业政策的滞后未能给“双非”研究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进入实习期,“双非”研究生需要提供各种凭证,证明自己具有应届生身份,才能与企业签署三方协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无法对用人单位做到广而告之。第三,在应聘中,很多单位刻板地认为非全日制培养的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以和全日制媲美。第四,部分“双非”研究生年龄偏大。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履历,在工作之后回校继续充电,但一些用人单位或具体政策在落实户口、编制时,对人员年龄有严格限制,导致“双非”研究生无法参加应聘。怎样才能消除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偏见呢?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扩大宣传与介绍,增加用人单位或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正确认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都属于统招统分计划,学历类型同为普通高等教育。两者的唯一区别在于学习方式的不同,而非学历类型的不同。用人单位应该消除歧视,关注学生能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更公平的竞争机会。其次,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的能力水平。建议高校进一步加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专业设置,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以“高质量的人才”打消用人单位的顾虑。第三,教育、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打通劳动力市场政策壁垒,让非全日制研究生竞聘时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政策红利,得到同样的展示平台。
非全日制研究生于2017年诞生,距今只有短短3年的时间。因其在硕士攻读阶段,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为众多已经工作的人所青睐。不过毕竟此类硕士毕业生诞生的时间尚短,不少人还是存疑惑心理,心中对此类毕业生的学历都有个疑问: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么?会被用人单位所认可么?让我们先听听第一届获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的非全日制毕业生怎么回复的?研究生朋友一:和全日制硕士没有区别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出现才3年的时间,不少人将这类学生和在职研究生等相混淆,觉得即便就读了这类硕士,毕业证的含金量也不高。其实不然,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毕业生除了学习方式不同外,其余方面都是一样的,包括毕业的证明材料方面,同样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只要求提供毕业证和学位证,而不会刻意强调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获取的证书。研究生朋友二:已经收到工作函了2017年通过灵活学习方式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如今已经毕业,收到事业单位的工作邀请函,未来人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当然此类毕业生也并非找工作都如此顺利,仍旧有少数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近日有一位硕士,在报考两个教师岗位时被拒绝,理由是学历没达到要求,通过灵活学习方式获得双证的毕业生不在招聘范围之内。一时间人们对于这种取得学历方式的质疑此起彼伏。但从如今的情形看,社会和用人单位也在逐渐开始接受这类学生。对通过灵活学习方式获得证书的硕士认同之路的转变一、教育权威部门今年2月份,教育权威部门发表明确意见,要求公务员考试、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对同等学力的研究生提供相同的机会,不能对不同学习方式的研究生给予歧视。各地制定公平的人才落户政策,为不同学习方式的硕士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二、高等院校方面为了配合教育权威部门的政策,广大高等院校也从生源便开始着手,对于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完全采用灵活学习的教学方式,从源头上减少两种学习方式下毕业生的差别。其实采用灵活学习方式的硕士生本身存在很大的竞争优势,学校方面也非常愿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之前高等院校的教学一直以理论教学为主,等学生毕业以后才发现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脱节严重,而采用灵活学习方式的学生不一样,他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对于正在学习的知识可以及时运用到现实的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类学生毕业后和全日制学生一样,能同时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再加上丰富的工作经验,自然在以后找工作时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三、用人单位方面在毕业生找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用人单位也做出了支持举动。从2019年开始,大部分事业单位招聘时已经将之前的全日制要求取消,改为直接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作为中国目前就业最为火爆的领域——公务员考试率先做出了改变,随之不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也修改了自己的招聘要求,未来通过灵活学习方式获得学历的学生就业之路会越来越明朗。非全日制硕士和全日制硕士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学习方式上。非全日制硕士一般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不像全日制硕士一样住在学校,由于是工作、学习同时进行的状态,培养的周期会略微长些,再加上就业时可能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让不少人对灵活学习方式下的硕士望而却步。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从国家教育权威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等方面做的改善来看,灵活学习方式下的硕士生未来就业还是比较光明的,对于已经有了工作但还想继续深造的人来说,真的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如果您是正在准备考研的人,不妨提前了解下哪种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对于已经在就读非全日制硕士的人也不要担心自己选错了路,脚踏实地地走下去,路自然就出来了。
说到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大家自然是想让孩子进名校,全心全意地进行学习。当然,当受教育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大学毕业之后的进修,这基本上就是学生们自己拿主意了。大学之后的进修,除了简单的职业培训之外,含学历的进修也是人才层次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毕业,自然就是研究生层次的学习了。近日,一位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被卡的问题,引起了网络上的热烈讨论。事发地是在内蒙古,在隶属鄂尔多斯的某旗(地域名称,可以理解为区县或者市)进行教师招聘时,一位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在报名时,却是被当地的相关部门以条件不符拒绝报名。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竞聘者所就读的是统招非全日制的学历教育,而当地招聘部门的要求之一就是全日制学历,因而被拒绝连报名都无法报名。这是最近出现的新问题之所以说这是最近出现的新问题,原因在于教育部于2019年年底的时候,曾经公布了一份文件,这份通知文件就是为了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和工作。根据网络上的信息显示,这份文件最早由2020年2月14日发布,而文件成型的时间则是在19年12月30日。根据这份就业文件的规定,2017年起,统招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统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是一模一样的,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从2017年开始无论是就读全日制的研究生还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出来之后被社会认可的程度是一致的。有一样的法律地位,同样也具有同样的学术层次的水平展示。而被内蒙古鄂尔多斯某旗拒绝报名的人才,的确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过却是2017年之后统招通过入学考试等考核,正常流程入学的研究生学生。所以,这仅仅只是相关用人单位对于政策研究不透,出现的一个乌龙情况。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用人单位是公务单位。假如,假如真的是一些自主性更强的社会企业和单位,可能依旧存在着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之间的门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如果不是身边有亲朋好友的孩子或者同学就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很多人会将这个概念与在职研究生混为一谈。在职研究生,对于公务部门的中层及以上的领导来说最为常见,甚至于原本学历或者压根就是学习方面投入极少时间的领导们,报名了在职研究生之后,也可以没有多大障碍的毕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领导们或者镀金需要的吗?其实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为响应产学结合适应时代需求而提供的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考研)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进行学习的研究生。不能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全日制研究生们来说,存在不公吗?从国家的层面来说,无论是在校按部就班就读的全日制研究生,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质上都是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另外因为当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普及率不高,为了促进相关人才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因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出台,说到底也是鼓励符合研究生考试报名条件的人,能够继续进修、提升。不过既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没有区别,既然可以一边进行所谓的社会实践、参与到实际的工作甚至是企业运营之中,最后毕业后拿的毕业证也是毫无差别,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最后会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以,从这也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来,这样的标准对于全日制研究生们来说,是否是真的存在着一定的不公。毕竟,一个是自由安排个人时间、只要在基本年限内完成学习即可;另外一个,如果不是为了在学术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每天还要在导师的手下做着无数的琐事和实验,单纯从取得学历的精力投入看,估计绝大多数人会青睐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吧。当然,上文也提到了,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可能最终的着眼点就只是研究生的学历,而没有真正地想要提升个人的学术水平、开展研究生涯。如果真的是想要在各方面研究、进步的话,这部分学生或者学者们,在个人发展方面,会更加偏向于全日制研究生。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是一名非全日制毕业的研究生,在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中却因为非全日制的身份遭到了歧视。几次申请报名,都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后回应道,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并不清楚今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而现在已经过了报名的时间段,所以报名未通过的研究生已经不能组织重新报名了。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日制,一种则是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在正常的学期时间内修完自己所学的课程,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时间一般是国庆小长假和寒暑假,平时的时间可以工作。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学校都会提供住宿,但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学校一般不会管住宿,寒暑假来上课都需要自己找房子住。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部分学校等级,很多好学校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很多同学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如果调不上全日制研究生,那么会有一部分人考虑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另外,还有一些在职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研究生学历,也会选择读一个全日制的研究生。非全日制遭歧视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高中的时候文科生是被歧视的那个,大学的文科专业是被歧视的,研究生时候的非全日制是遭歧视的。这些歧视其实一直都无形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鄂尔多斯的教师招聘事件把这件事情撕开暴露在公众面前了而已。其实从非全日制的招生就可以看得出来,非全日制是学生们最后才会考虑的选择;从历年的招聘公告上也会看到,招聘全日制研究生的比例远远超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比例;即使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也有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但是不少招聘公司却依然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毕业生,似乎一个简简单单的“非”字,就可以筛去你的一切努力。教育部发布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为缓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压力,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鄂尔多斯当地工作人员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一通知,导致很多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错过了此次教师招聘考试。你会选择考取非全日制研究生吗虽然国家发布了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通知,但是事实上,在短时间内,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还不会一下子就提高,所以如果你有就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机会,你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关注小编,获取更多教育资讯哦!#研究生#
近期,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后的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致歉称,有关考试组织人员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门今年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资格审核时对非全日制学历未予通过。(8月31日 澎湃新闻)正如有评论人员所言,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教学,都是学的统一教材并参加的同等级的考试考核,最终才拿到毕业证,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专业读”还是“业余读”。而早在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证书的“同等性”原则进行了明确。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准旗在招聘教师时,不允许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属于典型的学历歧视。将所有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者排除在外,损害了他们平等参考和就业的权利,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对此,当地有关部门向社会道歉,是一种必要的程序性要求,更是对社会监督和关切的有效回应。不过,从道歉理由来看,“有关考试组织人员对教育部等五部门新规定不了解”的理由,却很难站得住脚,也难以让人接受。抛开“同等性”的新规定而言,不得进行学历类别歧视已成为一种法律规定,甚至是一种社会基本共识,《通知》不过是对相关常识性规定进行的一种重申。更重要的是,类似的歧视案例并非第一次出现,中央组织部、人社部也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条件,多次发文进行强调,不过就此案来看,这一原则性和平等性规定,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公平正义比阳光更有光辉。长期以来,原始学历歧视和类别歧视根深蒂固,已成为难以根治的顽疾,也为萝卜招聘等暗箱操作埋下伏笔。消除学历歧视实现基本公平,政府应当作出表率和示范,同时通过立法等方式提供保障要素。相反,若是政府在公招过程中,存在排他性的歧视性条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如同“水源”与“水流”的关系,具有超强的负面示范和破坏力,也会极大地降低政府公信。从这一点来说,道歉虽有,却不能“一歉了之”。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对失职渎职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理。若没有相应的问责跟进,类似的歧视现象必然还会不断出现。来源:红网作者:堂吉伟德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来源:红网_红辣椒评论】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