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了生存,避风雨,防禽兽,由巢居、穴居,逐步支搭窝棚,进而就地取材,用木材,茅草,石块造屋。这是随着人类智慧发展而形成的建筑文化。建筑要求“坚固”。人类社会生活的演变,使得人们因分属不同阶级,有着不同思想 ,不同职业因之对建筑有不同的需要:官大需要高大,小民只能狭小。守者建城堡,攻者造堡垒。耕者筑屋于田间,樵者于山下,渔者在河边,读者在清静之处,游牧者使用帐篷。这是随着人类生活演变而形成的建筑文化,建筑要求“实用”。随着人类文化思想的进化,不同时代的文学、艺术、民俗、礼仪思想对建筑提出不断提高的艺术要求,建筑艺术哲学应运而生。这是随人类文化思想进化而形成的建筑文化,建筑要求“美观。”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建筑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结构中国古建筑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这种柱不落地)”和“梁”,逐层收缩,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俗称“顶梁柱” )”,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在“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在各层“檩”由上而下排列若干“椽”。这样由“枋”、“檩”将前后两组“木构架”连成有四根“柱”分立于四角,在平面上有进深,有面阔的房屋单位“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至若干“间”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也可以建成方形、三角,五角、六角、圆形、扇面形、万字形、田字形以及特殊平面的建筑,多层的楼阁和塔。从汉朝开始对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的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栱”,“斗栱”有“斗”、“栱”、“翘”、“昂”四部分,“斗”是“栱”两端“栱”与“翘”或“昂”相交处,托垫于上下两层间的斗形木块。“翘”是檐下承托檐,檐向外重叠支出略似弓形的曲木。“栱”是横置于翘头之弓形曲木,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昂”是斗栱前后中线上,向前后突出,前端有尖朝下斜垂的木材。斗栱最初用于承托梁头枋头,用于外檐支撑出檐的重量。后用于结构的节点上。出檐深度越大,斗栱的层数也越多。斗栱具有结构和装饰双作用。明清时以装饰作用为主。木构架结构,柱与柱之间可砌墙 、可安门窗。墙壁不负担屋顶的荷重。“墙倒屋不塌”。门窗四面通风,纳阳光。同时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木构架结构房屋,上有斜坡的屋顶,下有石阶石基。除木构架为主的建筑以外,也有以砖石仿木构架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古建筑体系,在 平面布局方面是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单体建筑”中在“木构架”结构中有复杂的变化,平面布置以殿阁、殿堂最整齐,殿堂与厅堂混合体较为灵活,厅堂以及其他建筑变化很多。“庭院”和“组群”的布局,采用均衡对称方式,以中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左右对称。“庭院”有两种,一种是为适合宗法或礼教制度而形成的“四合院”,另一种是“廊院”,以回廊将主要次要建筑结合。由“庭院”发展的“组群”是历代有中轴线的宫殿和寺庙,和依园林需要的多种灵活自由的“组群”。以上所述“木构架结构”和“组群布局”是建筑力学,结构力学,数学,几何学和建筑史知识的总和,是世界建筑普遍存在的共同建筑语言的建筑哲理诗。也是与所属时代精神,风俗和艺术家正确的设想相结合而成的艺术哲学,这是艺术和建筑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2、艺术形象在上述“木构架结构”和“组群布局”的艺术哲学文化中,具体的艺术处理如:以建筑下部石台基的基础上,增有月台,多层丹陛,玉石栏杆。木构架上装饰月梁,雀替。雕梁画栋色彩变化。屋顶多样,汉朝已有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五式,南北朝增勾连搭,后又发展有卷棚、十字、漉顶各种。有平檐、重檐,有吻兽、有仙人。房屋间数多者,明间开阔大,次间稍小,梢间更小,以调整人在视觉中的视差。园林建筑更是建筑文化中艺术含量最多的。3、工官制度在世界各国中,只有中国在商代就有工官。工官制度是掌握统治阶级的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施工管理,统一实行建筑标准化的制度。“工”字见于商代甲骨文中,是当时管理工匠的官吏。周朝《周官》和《左传》中都载有周王和诸侯设有掌管营造的“司空”,历代历朝都因袭这一制度,在中央政权机构中设“将作监”、“少府”或“工部”,清朝内阁中设工部,内务府中设营造司。周朝有《考工记》记载工匠及设计、施工、预算、决算。宋朝有《营造法式》清朝则有《工部作法则例》,在建筑设计上,汉朝已有图样,隋朝使用百分之一比例的图样和模型。清朝有样式房及算房,由算房勘测地基,并估算,由样式房制画样和烫样(立体模型),以图样与模型相结合,在三度空间研究建筑设计,是中国早有的建筑文化。
来源:时刻头条当"一带一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帮手,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了各行业关注的对象。为了促进沿线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助力文旅企业睿变升级,由我会主办的"2019海上丝绸之路-新时代、新机遇、新合作、新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旅游产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9年12月19日在歌诗达游轮举行。活动旨在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陆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为依托,人文交流为纽带,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促进中国同沿线各国经贸和文化交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新机遇,促进新合作,谋求新发展是此次活动重要的讨论方向,参与活动的重磅嘉宾们也带来了新的理解与建议。活动嘉宾论坛内容:领导致辞及主旨发言曾 辉 《文化之美 生活即道》蔺道军 《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规划》陈奕名 《一带一路的文旅产业发展机遇》张 明 《"跨界.创新.生存.发展"新常态下旅行社的生存之道》刘 凯 《新型文旅项目的导客引流之痛》陈晓东 《创新驱动 相信未来》包云贵 《科技与金融助力旅行社锐变升级》包奇宗 《IP时代旅游品牌产品创新升级包》刘晓玲《携手共赢,赢在未来-2019年华冠秦岭营地报告》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成立仪式论坛结束后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媒体、企业代表参加主题研讨会旨在用文化自信引领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分享优秀国内外成功经验,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7月12日,“古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王硇村隆重举行。柴关乡成为古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全国首家基地。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主任高德魁、副秘书长张洁、沙河市市委副书记马佩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晓琴,市政协副主席赵伟书,市文化旅游局局长乔志峰、柴关乡党委书记张宪峰及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参加授牌仪式。授牌仪式前,在王硇宾馆会议室召开了“柴关乡古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研讨会”,柴关乡党委书记张宪峰介绍了柴关乡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相关情况,各专家学者观看了柴关乡传统村落宣传片与全域旅游专题片,并就柴关乡古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交流研讨。据了解,柴关乡位于沙河市西部太行山区,自然风光原始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全乡20个行政村就有9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占比近一半,是太行山区保存最完整的传统村落集群,王硇、绿水池、西沟、石门沟、彭硇、安河、陈硇、杜硇、马峪九个中国传统村落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太行川寨”王硇建筑风格南北融合,古石楼群闻名全国,先后荣获四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是邢台乃至河北省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领头雁,绿水池近百个明清时期门楼引人入胜,西沟小桥流水人家仿若江南,石门沟清代高家大院气势恢宏,安河陈、田、彭、杨四大庄园各具特色,彭硇九龙御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硇抬督司民俗代代相传、杜硇太行云海蔚为壮观、马峪九龙湖畔意境幽美……九个传统村落串珠成线、连点成片,共同架构起“中国传统村落之乡”的美丽画卷。上午10时,授牌仪式在王硇村中心舞台隆重举行。此次授牌是对柴关乡古村落建筑文化的最大认可,也是对柴关乡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必将极大地丰富柴关乡“中国传统村落之乡”的文化内涵,更有力地促进沙河市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我国古代建筑众多,这些8处最具研究价值的文化古迹,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不平凡的文化价值,这些古建筑都在诉说一段历史故事。1、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与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利用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杨本,汲收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建造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2、平遥城墙平遥城墙位于山西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平遥城墙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年间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与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3、芮城永乐宫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实属罕见。4、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西安钟楼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位于西安市,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西安钟楼无论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6、赵州桥赵州桥坐落在河北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两个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既减轻桥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工艺构思,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其设计领先欧洲1200多年。7、晋江安平桥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8、渠县汉阙渠县汉阙我国现存地面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遗存,全国仅存29处汉阙,渠县就有6处,占全国汉阙的四分之一,渠县被誉为中国汉阙之乡。渠县汉阙是一座完整的石质仿木结构建筑,阙基为整块石料凿成,其建造风格稳重朴素,雕刻简练精致,造型生动优雅,独具一格,充分显示了汉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技巧 。总之,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建筑虽然很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消失也很多,因此需要对现存文化古迹保护,呼吁人人参与。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2020年10月28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在深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关心建筑文化的高校科研院所、设计企业、专业媒体等单位的院士、建筑师及专家学者共120余位代表出席成立大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是中国建筑学会领导的,由全国范围内具有建筑文化学术传统的高校教师和专家、具有区域建筑文化代表性的建筑师和建筑设计单位、各类设计机构的优秀建筑师和管理者,以及关心中国建筑发展的文化学者等自愿组成的专业性社会学术团体。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的宗旨为致力于建筑文化的研究,致力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理论体系的探索。2018年,由程泰宁院士牵头,东南大学与多家单位联合讨论酝酿,提出成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的申请,并得到了中国建筑学会的批准。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终于在深圳召开。成立大会现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韩冬青主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韩冬青教授主持成立大会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对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在致辞中指出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将积极搭建建筑文化的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社会纽带作用,凝聚各方资源,积极推进建筑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致辞中国建筑学会李存东秘书长代表总会宣读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成立的批复》。中国建筑学会李存东秘书长宣读批复文件程泰宁院士介绍了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的缘起与宗旨,他提及前些年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课题“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以及“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反思,逐步引发大家对建筑文化的重视,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重视。程院士指出,中国建筑的发展不仅需要从技术提升、制度保障上下功夫,更要重视文化思想、价值体系上的自我建构。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需要跨学科、跨文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和文化学者加入进来。程泰宁院士介绍委员会宗旨随后进行学术委员会的民主选举,会议现场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及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综合部主任张松峰宣布当选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筑境设计主持人程泰宁先生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愷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庄惟敏先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薇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周恺先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先生,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汪孝安先生,原建筑史学分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李晓峰教授8位代表当选副主任委员,丁沃沃教授等40位代表当选为常务委员,马晓东总建筑师等91位代表当选为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为当选的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各位副主任委员也分别作了发言。崔愷院士发言孟建民院士发言陈薇教授发言周恺大师发言邵韦平大师发言汪孝安大师发言李晓峰教授发言在成立大会之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随后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议,会议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薇教授主持。主任委员程泰宁院士提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静教授为首届学委会秘书长并获通过。会议审议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工作规划书及2021年工作计划,以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首届学委会秘书长王静教授宣读工作计划及工作条例代表审议工作计划及工作条例第一次委员会议中,孙一民、柳亦春、李兴钢、戴春、王兴田、钱方、任力之、赵元超、胡越、张鹏举、陈雄、朱锫、吕品晶、刘克成、章明、张利、祝晓峰、金秋野、李存东、汤桦等委员先后发言,为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工作建言献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积极发挥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古今中外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当代实践、未来走向的研究,探索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与实践方法,推动中国建筑文化与国外相关领域的交流。2.以年会、不定期的学术讨论会的形式开展研究,通过交流不断推进建筑文化在设计实践中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建筑教育中的相关内容,提高从事建筑事业的建筑师、教师和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3. 以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等形式总结和发表成果;通过科普、网络平台、教学等社会活动提供信息,切磋交流,展示成果,加强国际合作。当前,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领域迫切需要从思想文化、价值体系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建筑的发展,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系统、深入地开展建筑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搭建建筑文化研究的平台,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学术研讨交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设计发展之路,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尽快处理。联络、投稿、投诉投稿邮箱:jianzhumingyuan@126.com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贾志远 东营报道11月26日,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旅游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自驾游线路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日光域集团总裁孙建东一行到东营考察自驾游线路。根据行程安排,考察团一行在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世栋及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黄河口蓝天国际赛车场、知青小镇、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孤岛槐林温泉旅游区、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既感受了黄河儿女的热情好客,又领略了黄河入海的壮阔雄浑、湿地城市的婉约柔美。每到一处,考察团都详细了解了景区特色旅游资源、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旅游资源开发、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与有关负责同志就景区自驾游基地建设打造、合作开发等事项进行了深度座谈交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东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自然风光优美,非常适合作为重点自驾游基地向广大游客推荐。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黄河入海城市,城市地域开阔,人口密度低,距离济南、青岛等市约200公里,400公里内可达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是生态优良、地广物丰的自驾游胜地。近年来,东营市立足资源优势,以“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定位,深入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以黄河文化、湿地休闲、温泉康养、石油文化、体育赛事等为特色的多元休闲度假业态,打造亲近母亲河、体验原生态、享受慢生活的旅游胜地,已逐渐成为省内外众多自驾游爱好者的首选。
近日,江一燕获美国某建筑师大奖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带来了极大的争议。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非常强调技术性和创造性,建筑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梁、一榫一卯都极为考究。对于一个跨界拿奖的演员来说,她是否有实力摘得奖项,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不管怎样,从争议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建筑领域存在一个共同的认知:建筑是伟大的,建筑设计是极富挑战的。建筑被视为“石头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曾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这三个标准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建筑的基本要求和特性。自古以来,人类自从懂得运用技术修建房屋后,就越来越关注房屋建筑的美学功能。今天,全球各种大大小小的建筑奖项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对建筑美学的孜孜不倦追求。前面,我们曾经讲过中国建筑流派,今天,我们接着来聊聊中国古建筑的那些事儿。一、关于中国古建筑说到中国古建筑,你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皇宫,园林?是的,这些都是中国古建筑的类型。中国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地域为特色的各大建筑群风格,比如京派、皖派、晋派、苏派、闽派、川派,这些建筑都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可以说,中式建筑类别繁多, 不过,它们都有几个共同的特色风格:1)用材讲究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建筑,多以木材和砖瓦为材料,在结构上,常采用木构造方式来建造。这种建筑方式下至平民百姓的民宅,上至皇家贵族的宫殿,基本都如此。木结构房屋之所以得到流行和普及,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①古代社会生产力较低,在没有机械设备,没有工业生产加工的前提条件下,木材也就顺理成章成了重要的建筑材料。②木质材料韧性大,质量轻、抗震性好,可塑性强,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运用木构结构建房子,其中最大的优势是提高了房屋的功能性和灵活性。根据历史考证,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先辈们就已经学会了用榫卯构筑木房屋,比如西安半坡遗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直至现今,木结构房屋已经成为中国古建筑物的一大显著特色。重庆黔江桥梁村古枫寨2)庭院式组群布局早在古代,人们就懂得运用平衡、对称、和谐等手法来构建房屋,现今我们看到的很多的古建筑,包括宫殿、庭院、园林、官衙、寺庙等,这些极具功能性的建筑,基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以庭院式组群布局。欧阳修曾在《蝶恋花》中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这里面提到的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话非常形象地突出了建筑布局的特点。其实,在很多文学作品或是诗句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幽深的庭院意境描写,这些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布局。古建筑的庭院式布局,多采取均衡对称的方式来设计,其基本的特色就是多个小建筑(如庭院等)围绕一个主干的建筑构成一个整个的大建筑群,当然,这里也包括围墙等其他组成。比如北方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组群布局的庭院式建筑。四合院3)注重装饰建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而建筑装饰的出现,更体现了人类对美的孜孜不倦追求。建筑躯干和建筑装饰的构成,将建筑的艺术美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出来。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螭吻”又称为鱼龙,被视为龙的第九子,其大体形态为龙头鱼身,古人赋予它比较美好的寓意,认为螭吻有驱凶辟邪的作用,为此将其用在了建筑物的装饰上。前面我们说了,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为此防火成了首要考虑的事情。而龙生于水,飞于天,这个在《西游记》作品中也曾提到过,龙王管水。将螭吻装饰在建筑屋脊上,有兴雨防火的寓意。除了龙,还有狮子也是常见的建筑装饰物。比如《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狮子,百兽之王,用狮子作为房屋装饰,有庄严、雄伟、威武、大气的象征。古人除了将狮子装饰雕刻在屋檐上,还将其置在大门前等醒目的位置上。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门前,就是两座石狮子:“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将狮子用在建筑装饰上,有镇宅护院,求祈平安的喻意。除了龙、狮子外,还有斗牛、狻猊、海马、狎鱼等也是常见的建筑装饰物。如吴长元的《宸垣识略》记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二、关于中国古建筑的类型1)宫殿建筑秦朝以前,宫殿只是一种建筑的名称,而在秦朝之后,宫殿特指帝王居住和朝政的地方。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此处所说的便是指帝王宫殿。说到秦朝的宫殿,很多人会想到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没错,这座秦帝国修建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宫殿,气势恢宏,充分凸显了皇室的威严,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西安阿房宫当然,除了阿房宫,还有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太极宫(唐太宗就是在此开启了他的辉煌的事业生涯,“贞观之治”),明朝的故宫等也是著名的宫殿建筑。2)民居建筑除了皇宫建筑,最普遍、最基本的中国古建筑群要数民居建筑。在中国土地上,民居建筑的分布数量最多,范围最广,它们分布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俗。比如我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青藏高原地区的碉房、南方福建的客家土楼,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阑式建筑等。太平古镇干阑式建筑在这里特别解释一下,碉房,我国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主要用土或乱石垒砌而成(和我们前面讲过的木结构建筑有所差异),大体形态为下大上小,因为外形酷似碉堡,为此被称为碉房。根据《后汉书》记载,碉房早在汉元鼎六年前就已存在。藏族碉房3)礼制建筑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的社会时代,在那样的环境下,自然催生了一系列的以宗法礼制为准则要求的产物,其中礼制建筑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比如祭祀日月天地的坛庙,如天坛,地坛等;祭祀先贤的祠庙,如关帝庙、孔子庙等;祭祀祖先的太庙、家庙或是祠堂等。坛庙建筑和宫殿建筑的构造布局基本相似,如天坛建筑,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天坛以其严谨的布局结构和雄伟的建筑装饰,充分展现了我国古建筑的工艺水准和艺术魅力。礼制性祭祀建筑天坛此外,还有陵墓建筑(如秦始皇陵)、佛教建筑(如寺院、佛塔)等也属于古建筑的类型。三、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内涵情怀我国是一个农耕社会的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人法自然”、“天人合一”,而这种思想文化在古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中国古建筑,无论是皇宫建筑还是民间建筑,亦或者寺院道观等,都强调一点:与自然山水融合。“背山面水”是中国古建筑群的一大特点,比如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承德避暑山庄,坐落在群山起伏的山间谷地中,这座建筑群最大的特色就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水相互映衬,这样的结构布局和设计与自然景观完美地融为了一体。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避暑山庄烟雨楼此外,受传统儒家思想和封建观念影响,中国建筑体现了等级高低以及尊卑主次之分。前面我们曾提及,我国的古建筑,以均衡对称为基本准则,由此不断分出其他的个体群,从点、线、面,从单一到群体,最终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和谐的建筑群。这种从主到次,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的组群方式,体现了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等级观念。而这种体现不仅局限在皇家建筑上,更体现在我们民居建筑的方方面面上。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如乔家大院,从院落,到厅堂,到小房的这种格局,就体现了家族的等级地位。乔家大院一木君说房屋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房屋建筑的出现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大标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格和类型的建筑。这些不同类型的古建筑,各自书写着自己的故事,但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人去匆匆,时间带走了太多东西,而带不走的是那些白墙青瓦间的民居、古城。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它就像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像人们展示着它的典雅和美丽。从一砖一瓦看中国古建筑,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声音,中国古建筑,集聚了中国古韵之美,凸显了中国灵气、自然、厚重、庄严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位中国人,在感慨和赞叹这些精美、古老的建筑之时,不由发自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参考资料:宗白华.建筑美学札记张念伟.中国古建筑砖雕的美学价值研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中国古建筑文 | 一木君图片 | 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简介:一枚热爱写作的有志青年,写过上千份稿子,码过几百万文字,梦想做一个有温度的创作者。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木MU。】每周一本好书、一位人物、一个好故事分享,专注文字,品读人生……
编者按:创造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应当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加以汲取。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建设部科技司、外事司司长李先逵认为,相比西方古典建筑文化而言,中国建筑文化有三大基本特色,一是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对建筑名称包含强烈文化意义,从哲学高度理解建筑本质,应用阴阳数理哲学表现艺术美学精神,创造独具一格的礼制建筑;二是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坚持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亲近人的尺度营造空间环境,注重建筑环境的教化功能,强调建筑组群有机整体性,表现了“院落文化”的群体意识;三是“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人居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广泛应用风水学说指导建筑选址规划,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崇尚“中和美”的环境美学观,创造了极富特色的自然式中国园林艺术,把“意境美”的追求作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国建筑师应加深中国建筑文化修养,融入时代精神创造新的建筑理论,认真加以新的审视,以吸取其合理的营养,提升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加之弘扬发展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本平台将分三期登载李先逵先生的观点,本次登载最后一期:“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文/李先逵(接上期)三、“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以周易为肇始的阴阳哲学被称为中国传统哲学之母,与西方古典哲学相比,最本质的差异莫过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即是客体存在的宇宙、自然及其规律。所谓“人”,即是主体存在的社会、人生及其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观看来,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有共同的规律性和哲理性。因此“天人合一”又有“天人同构”、“天人感应”等各种说法。用现代观点来理解“天”这个客体和“人”这个主体,无论它们是多么的不同,但在发展规律上是和谐一致的,在哲学的高度上是统一相通的。应该说这是十分合乎现代科学观和辩证法的道理的。中国古代哲学的这一理论观点显示了东方文明的睿智。它对于今天的世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富启迪意义。不少西方学者鉴于后工业化的负面效应,对不尊重自然与生态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痛加反思,而将目光转向东方文化哲学寻求出路,这绝不是偶然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大致反映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强调人为营造应与所处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人居环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而且还应包括这个建筑内外空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建筑应成为这个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其中,与之和谐而统一,与之适应而共存。这一环境观念早在三千多年的周代就十分明确。据其时的《诗经斯干》所载,在描写周姬王妃子的宫殿如何建在山下水边大自然的环抱中,就抒发出“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赞叹诗句。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描写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作品不可胜数。如唐王勃 《滕王阁序》:“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杜甫《草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诸如此类的很多名篇佳作,留传千古。以致建筑与文学结成不解之缘,赋予了多少建筑构思和建筑美学的灵感与创作的激情。象赖特设计的著名的流水别墅那样表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谐和,早在中国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中,不少点染的山居村舍莫不如此,只是我们未有慧眼识真而已。第二,风水学说的广泛应用。对古代风水学说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突破了学术禁区,它的神秘面纱已逐步揭开。作为一种古典的前科学,如何正确对待这份传统文化遗产也渐为人们认识理解。风水学说渊源流长,伴随农业文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包含有那个时代封建迷信内容。当我们以唯物史观的方法,以现代科学观点加以审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剥合理的内核,就会发现不少有价值的蕴涵值得认真研究。风水学说古称风水术,从建筑选址相地,建筑环境配置,到与周围山川自然环境协调的宏观把握,以至家居陈设等局部关系,所有建筑空间环境各要素无所不包,互有对应,构成一个庞大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观照体系。从现代科学观分析,不少论者认为“风水理论实际上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一种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包括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关系学等等内容的人文社会科学。从大建筑学观点看,风水学说就是古代城市规划学,它同中国营造学、园林学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理论支柱。风水宝地选址有一基本的风水模式,可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口诀:“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层层绕。金水多情来环抱,朝案对景生巧妙。明堂宏敞宜营造,点穴正位天心道。水口收气连环套,南北主轴定大要。”这一风水模式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给予了"宇宙图案"的高度评价和赞誉。遗留至今的许多寺庙、陵墓、民居等古建筑,如北京的潭柘寺、十三陵、爨底下村,陕西的黄帝陵、乾陵,四川的阆中古城等例证不胜枚举,它们多是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选地建成的。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村镇聚落等众多实例,都的确给我们展示了无比丰富的特色鲜明的“风水宝地”营建佳作,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其人文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的大手笔仍然是令人陶醉,感人至深的。这方面也许还有不少未可认知领悟的经验手法和哲理内涵,需要有志者去科学客观地探索研究。第三,山水城市的创造与发展。在世界城建史上,中国的山水城市是独具门类、别有风格的。中国的传统城镇以至乡村聚落几乎无不与“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如桂林、苏州、杭州、常熟、重庆等大多是山水城市。虽然它们营建的理论基础是风水学说,但其指导思想都是“天人合一”的阴阳哲学原理。古之风水术,又称“山水之术”,即研究人居与山水的关系,也就是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问。从小规模的田舍村庄,以至于在更大的聚落范围内形成具有浓厚人文意蕴的山水城市。孔子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赋予山水以人的感情,山水中寄托了人生意义,山水城市也就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之所。山、水、城具有共生的生态关联自然性,共存的环境容量合理性,共荣的构成要素协同性,共乐的景观审美和谐性,和共雅的文脉经营承续性这“五共”地域特征。这些特征同当今所提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十分相类的。我国著名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倡导创建21世纪中国新的山水城市,这是对传统山水城市的发展,是极富战略远见的。他提倡把中外城市文化结合,把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结合,在人居环境现代化的同时,要更加自然化,使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共同发展,使山水城市环境更富于个性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要创造这样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山水城市,我们就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各地不同的山与水,研究传统中国山水城市形成及其特征,研究在保护继承山水城市文脉的基础如何更好地创新。第四,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审美心理结构中,在崇尚天道自然的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山水美的文学修辞和艺术见解早见于先秦古籍。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是推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审美境界。在魏晋山水画论中更是达到高度的成熟,山水环境之美普遍成为绘画的主题。而西方绘画中将自然环境作为审美的题材那只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而这比中国山水画来说已是迟了近千年。因此中国建筑环境美的自然观也因山水美学的发达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环境美学观的本质特征则在于“中和美”的谐调。在大地的自然景观中,山是形形色色的,水是千变万化的,其美也是多姿多采的,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选择和观赏评价的角度。但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把最美的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性加以推崇。如概括山以五形,以木山为佳,水以多曲,以冠带形为丽。“中和美”的核心在于“和”。“美在和谐”,这才是美的真谛。以现代语言,美是真善美的统一。在传统文化里,美是礼乐的统一。《论语》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因此,必须礼乐适度,互有制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才会成为中和之美。礼乐之论常“比德山水”,有什么样的山,就有什么样的水,就有什么样的人。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是“乐而和”的。故此建筑之美要与环境之美求得“和”,才能达到“乐”的目的。这种中和的建筑环境美在气质上则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含蓄,自然而不造作,奇异而不张狂,“以理节情”,“以情晓理”,“情理交融”。这样的环境美学最集中的体现便是中国的自然式园林艺术。其审美情趣和哲理的表达与西方几何式园林直露的美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此外,中西园林比较的另一个重大的美学区别还在于环境经营中意境的创造。中国自然式园林“写于自然,高于自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美的创造是无与伦比的。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论诗境中就已提出“物境、情境、意境”三种境界说。意境美的审美过程,就是追求象外之象,产生无尽联想,体验精神感悟,触景生情、由情生意,因意生德,达到陶冶性情,增强修养,纯洁品行,升华崇高人生境界的目的。只有意境美才能使审美情趣超越具象美和抽象美,实现“真善美智和”五统一,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特色和贡献。中国建筑环境艺术与园林艺术最高的美学理想是“意境美”的追求,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以人文的熏染,提高艺术修养,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的确达到了“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这样的环境美学观对中国山水城市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追求意境美的城市“八景文化”。就是把城市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点化风景建筑,把自然山水纳入城市景观之中,组织成为八景、十二景、十八景等,使山、水、城真正融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正是这些有地域特色与人文特色的景观文化,不仅使山水城市景观更加丰富优美,而且使城市文化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脉传承。这些景观甚至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历久不衰。如江苏的常熟有虞山十八景:“书台积雪、拂谁晴岩、湖桥串月…”。重庆有巴渝十二景:“海棠烟雨、黄葛晚渡、龙门浩月…”。再如武汉的黄鹤楼,自唐代以来就是城市的名胜古迹,有唐崔颢诗为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今天更是武汉三镇的主要城市名片。又如,湖南的岳阳楼有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边岳阳楼景观文化意境美的艺术魅力。浩阔的洞庭湖“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以至其后,观景而发忧国忧民之情,升华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成为千古名句,传诵至今。由此可见,“八景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环境艺术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尽的艺术魅力。观今宜鉴古,务虚当求真。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境上,从建筑本质及建筑观的角度,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基本特色作了概括粗浅的探讨。其目的也是在于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发扬方面,不看重表象的形式,而看重内涵精神实质的体察,求其心领神会,得到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为在新的时代创建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探寻新路。中国建筑师规划师应当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气质修养和品德,才会有中国特色气派的现代建筑与城市的创造,这是我们所企望的。(续完)往期精彩回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意蕴特色之一: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意蕴特色之二:重情知理的人本精神文章引用请注明转自“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人民号
当前,人们愈来愈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各地出现了一些蕴含历史文化的精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很多“保护中破坏,建设中丢失”的现象,使古建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这里除了人们的认知水平、管理机制等因素外,也与古建设计、施工水平有关。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引领,古建筑保护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但目前还有许多值得社会关注和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既有保护、传承问题,也有合理利用、优化创新问题。尤其是古建行业,机构力量分散,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管道不畅,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古建是传承文化的核心。古建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文化灵魂的栖息地,人类文化信仰的庙宇,铭刻历史丰碑和文化灵魂的殿堂,是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社区的文化模式的反映,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改善。中国是具有五千年传统建筑文化持续发展的文明古国,中国有多项世界一流的不同时代的古建筑,这些传统建筑文化是现代中国城乡建筑事业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在当代中国城乡建设中,没有传统建筑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首先要明确什么叫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并搞清楚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与现状。首先,什么叫传统建筑文化?简单来说它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成就。传统民族建筑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无处不在。距今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建筑之一。就中华传统建筑的规模和影响,大型的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等伟大建筑工程,小的则有中国贵州苗家吊脚楼,侗家风雨桥和布依人家的石板房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正确观念得以树立。在新旧世纪之交,开展对中华古建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回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态生活中。其次,把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技术、工艺和现代建筑科学、现代建筑材料、现代建筑工艺和现代国民社会生活要求结合起来,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技术与工艺的实际应用情况的回顾、总结与交流,对提升当代中国城乡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建筑水平决定着我们城镇化水平,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重视民族建筑本身传承的关系。一是传承与弘扬的关系要发展,怎样使民族建筑与现代建筑紧密结合是值得关注的重点。二是民族建筑技术方面的研究一定要与我们的古建筑保护与施工紧密结合起来。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建筑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建筑+文化+互联网产业生态平台。
一、远古先民孕育桂林建筑文化的人文背景 桂林已发现的宝积岩、苏村屯、庙岩、大岩、甑皮岩、聚田新岩、五马山、灌江流域、资江晓锦村、漠川两岸、建江流域等数十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史前人类洞穴遗址特别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人类始祖从非洲沿海岸线过来,可能先到桂林再北上。据考证,3.7亿年前,因地壳运动,海水消退,自然风化和雨水溶蚀,造就了奇特秀丽的桂林山水。旧石器时代晚期,远古先民发现了它。距今约3万~5万年前的“宝积岩人”是至今可以确认的桂林最早的原始居民。他们选择的穴居地千百年来一直是桂林核心城区———地理专家推崇的风水宝地。足见桂林先民不仅早已重视人居环境,而且独具慧眼,所选居地经过数万年考验仍被认同。距今1.2万~0.7万年左右,甑皮岩人在同一个洞穴里繁衍生息达5000年之久(之后可能离开岩洞到平地生活)实属罕见。这表明,他们对人居环境选择十分在意;同时也证实桂林自然环境稳定,自古宜人居住。甑皮岩出土的上万件石器、骨器、蚌器、角器,其制造技术在当时已居领先地位,尤其甑皮岩人在1.2万年前制造的“素面夹砂”大型陶器,是迄今大陆考古发现中已知最原始的陶器(桂林可能是陶器的起源地之一)。甑皮岩人还可能是中国最早掌握家猪驯养技术的先民。1.2万年前,他们已代表着当时的先进生产力。传说虞舜南巡途经桂林并驻跸于虞山,说明上古时桂林已不蛮荒。商周时,桂林归百越,战国时属楚,秦时属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平定南越,设始安县,治所在今桂林市。桂北出土的商代“天父乙”铜卣,西周铜绕,春秋鼎、尊,战国陶、剑等文物,证明桂林与中原往来,早在秦统一岭南之前。《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商代贤相伊尹曾作四方令:“正南瓯、邓、桂国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说明商朝与百越早有往来。《说苑?善说》中也记载了越人为楚国令尹划船唱越人歌的事。从秦统一岭南后置郡,而未设“属邦”也可看出,桂林在秦以前已较开化。百越建筑,已难找到实物。只能从桂林现今的31个民族15个民族乡和数以百计的少数民族村寨来寻找其踪迹。桂林苗、瑶、侗、壮等百越后裔退居山区,房屋建筑场地多为坡前涧边,因而孕育了轻巧明快、美观实用的楼寨风格。从典型的壮家麻栏,侗家风雨桥、鼓楼,瑶家半边楼,苗家吊脚楼等民居形式推测,他们可能继承了百越先民注重从本土资源出发建筑房屋的习俗。如,瑶族依山结寨,聚族而居,其“半边楼”,半楼,半地。三层,一楼养牲畜,二楼住阿嫂,三楼住阿妹。侗寨鼓楼是族姓群体的标志,模仿杉树形状,楼上置鼓,一寨一姓一鼓楼,对本土资源利用十分恰当。这些建筑,像仙人掌刺状叶(既可有光合作用,又能减少水分蒸发,还有防御虐食者侵害功能及审美价值),其形式与功用统一,毫无矫揉造作。二、秦代开凿灵渠促使桂林建筑文化实现质的飞跃 秦灭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派遣50万大军南征并屯兵岭南。为畅通粮运,秦以十余万民工历时4年多在兴安开凿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桂林因而成为岭南重镇。800多年后,隋于公元605年至610年开通大运河,往北延伸了灵渠功能。唐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武则天凿桂柳运河沟通桂林同桂西北和黔东南的水运,避开沿漓江至梧州再溯流而上的回运路程,向南延伸了灵渠功能,中华大地得以南北气血贯通。铧嘴、天平、北渠、南渠、秦堤、陡门是灵渠主体工程,全长34公里。其中北渠4公里,南渠30公里,多为自然河道,人工开凿约5公里。有人以为,灵渠工程规模和灌溉面积与都江堰、郑国渠不可比拟。其实灵渠的主要价值在其政治、军事和科技的地位作用。“利用自然河道”,开渠引水,首创世界船闸漕运先例,促进民族、国家统一,正是灵渠的价值所在。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曾有:“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赞叹。其设计科学,工艺精湛,使灵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灵渠引湘入漓,先由铧嘴把湘江水三七分开,再以大坝拦截江水。铧嘴分水、减压,避免上游江水直接冲击拦河坝。面对上游来水,拦河大坝在江中呈“人”字形摆放而不为“一”字形,可将湘江水的正面压力变成侧面压力。滚水坝斜面宽17米,坝上溢出的江水沿斜坡翻滚而下,可减弱80%的水流冲击力,保护坝身安全。由于“人”字大坝既能拦河又能平衡水位,固定坝身,所以称为天平。北坝为大天平,长380米,七分湘江水入北渠,婉蜒4公里后流回湘江;南坝即小天平,长124米,三分湘江水入南渠引至30多公里外的漓江。36道陡门(即船闸),逐级提升渠道水位,保证船只上下通行。巴拿马和苏黎世运河船闸,葛洲坝和三峡船闸,都是灵渠陡门的后代。上世纪90年代初,50多位世界水利专家聚会灵渠边,为灵渠工程的科学性和开创性折服,纷纷称赞灵渠陡门是世界船闸鼻祖。2000多年前,古人能如此精确地测定连接两大水系的地理位置和水位关系,并精确解决分水、泄洪、固坝和通航问题,令人叹服。三将军墓、四贤祠、飞来石等遗迹和传说启示我们,灵渠建筑具有很强的本土特色,是当时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标志。它既是组织者深入学习总结民间经验技术并加以提炼创新,从当地实际出发兴建重大工程的生动典范,也是广大民工和当地百姓的血汗结晶。除了灵渠,在桂林我们已很难见到秦汉时代的建筑,但从桂北兴安、灌阳、全州等地发掘的秦城汉墓出土文物考证,可以发现在灵渠文化的推动下,秦汉建筑思想理念和风格形式对桂林影响十分深远。据《临桂县志》所引《一统志》记载,汉代在桂林设置始安郡、始安县时就有城池(相传是汉军伐南粤时所建,其具体位置、形制、规模均缺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桂林城池状况史焉不详)。最近灵川、阳朔出土的汉、晋、南朝时古墓证明,秦汉以后,灵渠建筑文化在桂林不断发扬光大。东汉马援为培育这一文化作出过卓越贡献,桂林伏波山南曾建伏波将军祠,表彰其功绩。晋代时桂林城北虞山下已建有虞庙。与虞山隔江相望的长脉土岭唐以前已称“尧山”,山上有尧庙。过往官员皆到尧山、虞庙朝觐,络绎不绝。南朝梁武帝在今桂林万寿巷建缘化寺。后为唐代鉴真东渡福地的名刹开元寺(隋称缘化寺,唐初称善兴寺,开元二十六年改开元寺,宋代改永宁寺、宁寿寺,元代名圆觉寺,明代复名宁寿寺,清代称万寿寺。民国后仍称开元寺至今流传千年)。这些建筑大多古朴凝重,威严雄伟、气势恢宏。它们标志着桂林传统建筑文化由此逐渐进入了南北交融的鼎盛时期。所以说,灵渠的开凿,使桂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三、唐宋时期桂林建筑文化呈现山环水抱、自然天成格局 从唐宋开始桂林城建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唐代李靖、李勃和鱼孟威等历代官员继承秦汉以来桂林建筑文化的优良传统,并进行创新发展,将桂林城建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唐初以前,始安郡府位于现桂林中学内,以榕树门(今古南门)为南门,城市格局以故始安郡至古南门为南北轴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李靖平定岭南后,授检校岭南抚慰大使,设桂州总管府,在桂林“跑马圈地”筑桂州子城(即府衙城)于独秀峰南(现靖江王城南部)。庠校(即府学)设于独秀峰下,庠校与府衙之间为市,形成新的城市格局,即以独秀峰、子城、象鼻山为城市南北轴线。后来,公元885~887光启年中,太保陈可环筑夹城于子城之北,辟为居住区和商业市肆。亦传唐蔡袭筑有古外城,北门在铁封、鹦鹉二山之北,南门在南溪山白龙洞前,另在月牙山东还有城防。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李靖奉唐太宗命在桂林普陀石林建“庆林观”,太宗亲赐观名并书匾额。在七星岩口建寿佛寺,在岩内老君台上建老君祠。此后庆林观成为我国南方道教名刹。李靖征伐岭南,安抚人民,百姓也曾立祠供奉,传为神灵。唐代桂林寺庙林立,遍布城乡。虞山有舜庙,是儒学中心;西山有西庆林寺是佛教中心;南溪山有白龙洞、刘仙岩等石窟寺庙,是道教中心。此外还有栖霞寺、湘山寺、定粤寺、能仁寺及明代所建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孔庙等数百座名刹古庙。唐桂州刺史李渤不仅积极疏浚灵渠,恢复河渠运力,还大力建设河渠景致,开发隐山、西湖及南溪景区。 李勃和鱼孟威由于整修灵渠有功,同史禄、马援一起被后人奉为“四贤”在灵渠边建祠纪念。由于李、鱼等的努力,灵渠通航能力在唐代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此后再也没有超过唐代水平。宋以后桂林城池不断扩建,环城水系得以完善,兴建亭台楼阁,时人更为重视建筑、山水协调一致。至元、明、清三代,桂林均为省、州、县三级治地。这时期建筑突出地反映了中原建筑与桂林本土建筑两种文化的融合,桂林城市呈现出了山环水抱、自然天成的格局。明代设桂林府,洪武五年(1372年)朱守谦在桂林修建靖江王府(1376年建成)后筑靖江王城(故宫1406年始建,1421年建成,比靖江王府晚45年)。王城历286年后,于清初(1662年)在李定国率农民起义军攻克桂林时,被明末降清的定南王孔有德焚毁。城内建筑只剩残基石栏,但用大青石筑成的城墙城门尚存,现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藩王城址。清代在原靖江王城内建起的广西贡院,铸造了广西古代教育史上的辉煌,至今王城城门上仍镶嵌着“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等牌匾,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靖江王城、靖江王陵虽然遵循天人感应、突出权力中心等要求,强调府城中轴,严守等级礼制,规模、用材“悉尊王制”,绝不僭越,大都庄严肃穆,呈现中原建筑格局,但也深刻体现了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理念。如王城地理,严格遵循峰峦拱卫,特朝远来;山环水抱,聚气藏风的选址规则。坎以独秀叠彩为靠山,依凭鹦鹉、铁封锁北关;伏波镇艮,飞凤护乾;震以尧山屏风为青龙,兑有骝马猴山西苑伏白虎;巽以普陀七星藏水口,坤藉白岩铜鼓掩芳莲;离岸仪山巧,前朝南溪情。东临癸水(漓江古称癸水,谚云:“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三面环湖。王城既符合传统建筑原则,又巧妙地与桂林山水交相辉映,使功能、形式、环境交融,同桂林生活模式、建筑哲学吻合。四、桂林传承建筑文化精华彰显历史人文的路径 俗话说,盛世兴文,乱世筑城。唐代桂林沟渠湖塘星罗棋布,荡轻舟揽胜景的水上游览十分兴盛。南宋范成大称为“广袤数百里”的桂林西湖因碧波荡漾、风光漪丽、转盼若新的美景,而与杭州西湖同列全国西湖八子。隐山曾是西湖中的小岛,李渤将其开发出来,有如蓬莱仙境。但宋、元、明三代围湖造田扩城,使西湖到明代已荡然无存。尽管宋元时期也有开明官员对桂林城池山水多次整治,但秀丽山水终因传统城建艺术不受重视,往往因人而异,人离政息,日见山穷水尽。尤其近百年来,战乱频仍,桂林环城水系衰败更甚,城建体系混乱不堪。不仅沟渠阻塞,水质恶化,江河断流,八角塘等很多水域成了街区名称,“黑龙江”、“臭东江”、“乌苏里江”(污水漓江),相继出现,而且“建筑垃圾”迅速增多,林荫绿地、历史建筑不断减少,宋元以前的古建筑已寥若晨星。直到上世纪末,桂林才真正开始重视水源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关注文化内涵。通过实施两江四湖工程,投入数百亿元资金,连江接湖、显山露水、清淤截污、引水入湖、架桥修路、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等工程,才使环城水系大体恢复,生态环境有了改善,城市建筑有所改观。实践证明,秀丽的山水是桂林的命根,一旦毁坏极难恢复。 因此,桂林必须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创新,彰显桂林历史文化。为此,有必要作如下努力:一要找准定位。人们置身现代城市,被密密麻麻的楼房和紧张繁忙的事务挤压,常感透不过气来,需要能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轻松自由的环境。桂林千百年来一直是满足人们这些需求的理想选择。因此,桂林应采用园林地带分隔城市区域的办法,改变和防止桂林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密集和拥挤问题,努力给人以山清水秀的仙境感觉,让人们在“自然天成”的建筑旋律中领略桂林山水人文的神韵,在淳朴敦厚的桂林民风中体验人生的意义,在清风徐来的山水景观中享受身心舒驰。桂林建筑应向世人充分展示桂林山水赋予桂林人得天独厚的山水灵性。这就是桂林城市建筑形式和风格选择的依据。桂林要找准自身定位,科学设计城市建筑,就不能再就建筑论建筑,而应像吴良镛院士说的那样,在较为完整的“广义建筑学”科学体系上整体地认识建筑,不把建筑仅仅看成房子,应通过聚居、地区、文化、艺术,以至哲学方法论等研究全方位地讨论建筑。从房屋到街道,到城镇,到区域规划,全面研究建筑功能。梁思成先生也曾告诫,要以整体的眼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古城建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切莫干“拆真古董,建假古董”的蠢事。受我国历来贬抑建筑艺术的观念影响,我们桂林有太多历史的损失和遗憾,再不能随心所欲、因人而异,朝令夕改了。更不能任由房产商搞什么“罗马街”“欧洲苑”,去学西方负面,自弃优点。城市改造后,有些游客对正阳街评价不高,认为:“中西杂揉,与王城风格大相径庭。”“全国各地的步行街都不外如是……真的没什么好逛的。”新近“闪亮登场”的驿前步行街,虽欲还唐宋驿馆风貌,但无奈街心筑屋,受两边水泥森林挤压,美感顿失。如此恢复文化传统,能否获得人们认可,尚很难说。这些现象都涉及城市定位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二要突出标志。标志性建筑是体现城市建筑定位的象征符号。人们往往先从标志性建筑感觉和认识一座城市。并非大型建筑就是标志性建筑,更非某些人搞的“形象工程”。这里所谓标志性建筑,是能概括和提炼母体建筑(普通建筑)本质,以鲜明的个性、简练的形态及和谐的韵律来吸引冲击人们视觉、强化人们记忆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建筑。例如,北京的普通四合院是母体建筑,故宫则是标志性建筑,是经概括、提炼的大四合院,千千万万普通四合院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由于轻视建筑理论与实践,导致建筑理论的贫乏和建筑实践的无序。桂林几乎失去了对自已建筑文化的认同,不知道自己的风格特色了。然而,人们喜爱桂林,绝不是欣赏那些杂乱无章、拥挤不堪的水泥结构。人们需要的是体验名扬天下的桂林山水文化。所以桂林的标志性建筑应是服从、点缀和突出山水文化,能充分展现桂林人文传统和山水文化神韵的建筑。但是由于长期冷落建筑文化研究,从当今某些千篇一律并且泛滥成灾的水泥结构中,人们已难以感受桂林的“自然天成”,更无从领略建筑与山水的巧妙结合之美。 所以有必要突出标志性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引导城市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三要自主创新。桂林要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标志性建筑,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自出精益,自辟性灵,不袭不蹈已有形式,注重天然入彀,走出前人、洋人的樊篱。桂林不是不能建“洋楼”彷“名桥”,关键在于是否协调,是否体现桂林特色。虞山公园搞的“中西合璧”由于与周遭人文遗迹难以融合而显得不伦不类,毫无上古文化质朴苍劲的厚重感,这与某权威电视台节目中打出的“正月初十五”字幕一样,从中已难找到历史文化的韵味。巴黎卢浮宫作为艺术博物馆,以世界顶级文物金字塔造型作入口,丰富博物馆文化内涵,让人们穿越时空,走进历史,韵味深长。另在实用功能上它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以及新旧建筑风格的冲突,以清明透亮玻璃墙体,反射巴黎天空变幻无穷的光线,强化了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优美的韵律。然而某些地方的地下商城,比照卢浮宫金字塔(实为“法老坟墓”)建成通道出入口,这意味着什么呢?其文化暗示难免让人觉得晦气。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三大原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宇宙生成理论。桂林山水是桂林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增强崇尚自然的观念,重视宇宙生成规律,保护桂林山环水抱的人居环境。 摒弃重模仿,轻独创,只见飞檐、斗拱、假顶,不重内在精神气韵的做法,防止失去自我,盲目西化。建筑形式须与功能、环境协调,不要悖逆旅桂游人追求桂林文化的心理。要逐步转变只在沿街设置商铺、盖商住楼的传统习惯,走集中超市或专业商城购物道路,留出绿地空间,改变城中叠彩、伏波、象山公园及“桂海碑林”等景观缺引景,无气势,令人憋闷等状况;解决类似东镇门被“建筑垃圾”包围堵塞,中心广场、虞山公园、两江四瑚背景建筑杂乱无章,景点、景观、景区建筑结构零散无序等问题。重视保持和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精华,恢复灵渠和桂柳运河等有重要标识意义的古建筑,夯实建筑创新的文化根基。桂林山水要保持独特魅力,应该学习西递、宏村、乌镇、丽江经验,用活生生的民族、地域特色吸引人。桂林建筑特色不来自对本土建筑的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也不来自对西方建筑的生吞活剥、买椟还珠。它应像威尼斯水城、荷兰民居风车、云南丽江古城那样,来自对本地建筑资源(自然资源,如地形、地貌、地质、能源、景观、水文、山水、材料、气候;人文资源,如人口、经济、技术、文化等)的最佳利用。重现景观元素间的合理关系,还山水以自然,用和谐优美的城市神韵彰显桂林人文历史,铸造桂林建筑艺术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