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泰君安-建筑工程行业研究报告后人类

国泰君安-建筑工程行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两大装配式钢结构重磅政策落地,将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发展驶入快车道。1)7月24日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建原则上采用钢结构;2)7月7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大力推广钢结构公建,积极稳妥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推广重点为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等公建、三馆/交通枢纽等大跨度建筑;鼓励工程总承包模式;3)7月连续两大重磅政策落地意义重大,一明确包括公建采用钢结构,二提出住宅跟农房要稳妥推进钢结构应用;装配式钢结构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测算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约3万亿/年,目前钢结构渗透率仅7.4%有超5倍提升空间。1)我们在2月18日70页深度《技术优化助钢结构渗透率4倍提升,商业模式升级催翻倍行情》测算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约3万亿元/年,轻钢(厂房/仓储/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约6120亿元,空间钢(三馆一中心/交通枢纽等)约6970亿元,重钢(商业建筑/医院/学校等)约1.05万亿元,钢结构住宅约5000亿元;我们测算装配式钢结构市场规模未来3年CAGR约25-35%;2)国内钢结构渗透率仅7.4%远低海外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住宅钢结构领域渗透率不足5%远低海外发达国家25-45%的水平;政策推动+需求爆发,钢结构渗透率有超5倍提升空间。鸿路钢构制造端低成本竞争优势是共识,产能扩张/利用率提升是催化。1)通过扁平化管理+规模化采购及生产+强大技术实力+选址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2019年钢结构产能240余万吨(+50%)、未来产能将扩至400万吨以上居同业第一,考虑新建产能爬坡+产能利用率提升,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增强;2)技术实力超群,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工期要求紧的订单竞争优势及议价能力更强;3)与重庆签订《三期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将建西南总部基地;4)披露中报业绩快报,H1净利增速11.5%,Q1/Q2单季增速-39/44%;H1新签约76.3亿元(+9.6%),Q2约49亿元(+40.1%);钢结构EPC总包一体化竞争优势尚未被充分认知,中报起将进入持续业绩论证阶段。1)EPC总包订单数量级跳升,是分包订单规模的5倍左右;龙头EPC总包收入占比10%以内、未来将50%以上、收入弹性巨大;2)利润率(乙方变甲方/设计施工一体化/规模效应)和周转率(装配式施工周期省50%)两个层面驱动ROE提升;3)直面业主结算+业主实力强+项目优质回款好将改善现金流;4)装配式钢结构是建筑最佳赛道,钢结构EPC中报将最好,EPC总包龙头的一体化竞争优势尚未被市场充分认知;5)推荐鸿路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等,精工钢构参考4月6日深度报告;受益恒通科技(背靠中国中铁发展将提速)。风险提示:总包/装配式推进不及预期、传统建造方式的桎梏等(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市场调研—山东莱芜市场走访调研报告

2019年1月9日,国家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合并之后的莱芜有什么变化?钢铁产业是否会有更多调整?2019年钢贸商经营情况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莱芜市场。山东莱芜是一个以钢立城的城市,境内有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富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三个主要钢厂,涉及产能近2000多万吨,产品涵盖了建材、线材、热卷、中板、冷轧、特钢、型钢、带钢等主要品种,品种和门类较为齐全。也正是因为此,当地好多贸易都围绕莱钢三家钢企展开。莱芜的钢贸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莱芜地区没有一个有聚集力的钢贸市场或者钢材市场。根据贸易商反馈,莱芜的经销商和资源分散在莱城区和钢城区两个地方,而钢城区最为集中,每家经销商基本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子和行吊。为此我们花了4天时间走访莱芜市场。具体市场情况如下:万泽物流园:31日一早,我们首先走访了山东万泽物流园,一早这里就车来车往,生意还可以。我们走访了物流园里的经销商客户,了解到这里主要聚集着工角槽及钢管等流通量偏小的的经销商,之后与物流园里面的经销商做了交流、交换了联系方式,现场与几个经销商沟通了市场行情并介绍了我的钢铁的业务范围等。A经销商:该公司是目前莱芜地区为数不多的几家非莱钢代理商,在莱城区东部有一个室内仓库,主要经营莱钢、石横特钢建材,协议量4000吨,常备库存在2000吨左右,和另外一家公司为莱城区东部两家贸易商。B经销商:该公司是莱钢型钢一级代理,有自己的厂外库。根据负责人朱经理介绍,最近莱钢型钢产线在检修,由于型钢需求表现一般,价格不温不火。朱经理表示,由于近两年在外地有自己的工地项目,现在也考虑过做建材,不过资金这块有顾虑。根据朱经理反馈,2018年底莱钢对目前建筑钢材代理商进行了新一轮招商,目前建材代理商总量扩大了了近100家,而钢厂采取的是分货模式,所以很多时候都会缺规格。C经销商:该公司地理位置较好,位于高速出口出,目前主要做板材、螺纹、型钢等;目前公司有4个业务人员,货场货不多,库存在500吨左右。根据负责人介绍,他们现在主要是做老客户,往远处发货的周期较长,并且客户订货规格散。年后莱钢型钢产线在集中检修,近期没有接太多单子。D经销商:该公司是莱芜地区一家大型带钢经销商,为泰钢的带钢、卷板一级代理,月协议量带钢0.9万吨、卷板0.9万吨,目前中宽带库存不到1万吨。公司徐总表示,目前库存基本无压力,对于二季度行情比较乐观;公司业务在2018年有所扩大,目前已经是山西建龙钢铁的代理,主要在郑州及周边市场,2019年业务量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之后拜访了多家型钢、建材贸易。期间,当地经销商李经理介绍了他们目前的业务情况,目前她们公司主要经营莱钢型钢、热卷、窄带等品种,同时也采购一些板头、钢坯下脚料等,目前业务量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对于后期行情,他们认为钢厂仍在主导市场,在目前行情中经销商处于相对弱势,由于资源不多市场话语权比较弱。钢厂方面:A钢厂:目前该钢厂的主要产品有带钢、圆钢、钢坯、工业线材等,2018年总销量钢材420万吨左右。去年在国家去产能的相关政策指导下,拆除一座120t转炉,目前集团有2个转炉、5个高炉,其中4个高炉在用,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基本都在3.0以上,利用系数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对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并且采用进口矿,成分稳定,目前产量已经处于饱和的状态,预计2019年产量不会有大的增加,目前销售模式主要还是代理商订货、分货模式。B钢厂:目前企业产能在550万吨左右,主要产品是热卷、带钢、冷轧、不锈钢等品种。产品主要发往江浙、广东一带,主要对接的下游是化工产业等。公司杨总介绍,目前山东主要四家生产热卷的钢厂分别是:日钢、莱钢、山钢日照、泰钢,他们主要还是和这几家钢厂对标;自2016年开始,公司也加强了环保投入,目前泰钢共有两个1780m高炉及6条轧线生产较为正常。C钢厂:该钢厂是山东地区一家大型综合钢铁企业,主要产品有建筑钢厂、型钢等,目前年产量达到500万吨水平。根据企业销售负责人介绍,目前总部共有两个1080和450的高炉,分公司有两个1260的高炉,根据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公司也在做响应调整,目前已经在平整场地开工建设两个高炉,分公司两个高炉及本部一个高炉在工期完成后推出,建成之后公司年人均炼钢达到2500吨,实现工艺技术和装备制造的双突破。就市场行情来看,他认为目前厂内库存维持低位,价格比较有支撑,同时山东地区基建开始发力,直发量稳健,后期就山东市场来说,价格还是以稳中上涨为主。总结:走访期间,市场在税改热点的炒作下,成交有所缩量,不过月初开始市场开始放量。分品种来看,山东建材钢厂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供应端推动了价格拉涨,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已经高出周边市场150元/吨左右。目前本地钢厂代理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中间代理商呈现减少趋势,钢厂政策的市场影响力有加强趋势。而外围资源品牌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市场认可度不高,对本地冲击有限。就其他品种来看,本地钢厂仍然延续了传统操作策略,变化不大;市场没有明显缺口,贸易商随进随出,市场价格偏弱,目前热卷、型钢与建材倒挂150元/吨,中板和建材价格持平。四月份山东市场品种可能继续分化,建材价格强势依旧。

玉响

基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来源:阿尔法工场很多投资者当前对基建行业不看好,最大的担心,可能是“去杠杆”会导致基建投资萎缩,进而影响基建企业的业务。不过宏观来看的话,国家经济的总产出无非是“净出口+消费+投资”:一方面,当前“贸易战”正处于风口浪尖上,大概率未来净出口金额将会收窄;另一方面,消费的提升并不是短期内就能一蹴而就的。那么,经济如果想要维持稳定增长,三驾马车中只能更倚靠投资了。而投资又可分为制造业,房地产与基建三块。其中,制造业当前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极低,短期内投资难以大幅启动;房地产虽容易启动,但居民负债率已经处于高位,日本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放松调控风险较大。基建投资的启动,虽然会导致政府债务提升,但如果要达到稳经济的目的,基建投资至少难以大幅减少。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今天我来聊聊基建行业的投资机会。01对基建行业的感性认知从前,提到中国,大家经常想到的词语是“世界工厂”。近年来,关于中国,人们往往开始用另一个颇具喜感的新词来形容——“基建狂魔”。数据上来看,中国确实不负这个称号。截止到2017年,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世界第一;铁路里程12.4万公里,世界第二;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国包揽七席。中国的基建不只在“数量”上拥有优势,在“品质”上也不落下风。世界上所有高难度,创纪录的桥梁,大都出自中国之手;高铁同样世界领先,不只改变了国人的出行,也开始出口海外;全自动的“无人码头”也顺利开港,技术同样全球领先。整体来看,中国的基建行业,包括中国建筑(SH601668)、中国交建(SH:601800) 、中国中铁(SH601390) 等巨头,无论是成本、效率,还是运营经验,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以此来看,中国的基建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将不局限于国内,会延伸至全球市场。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里蕴藏的投资机会呢?02基建行业的真实肖像一提起基础设施建设,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大桥,隧道,铁路,公路等等复杂的施工项目。这些项目一般都有两个共性:  投资额大(单项目投资额在10亿以上);  建设周期长(建设期在2~6年之间)。于是,大家很容易对基建公司产生两个初步印象:  重资产;  利润厚。而偏偏,这两个初步印象都是错误的。破除了这两个错误印象,就会对基建行业的经营逻辑有更深的理解。我们下面来描绘基建行业的真实肖像究竟如何。【1】肖像1:基建行业其实是“轻”资产结构以中国交建2017年年报数据为例,其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三个特点:  中交建以2059亿的净资产撬动了6443亿的负债,说明它利用了大量的外部资金;  应收款项为2351亿,应付账款为4047亿,后者远大于前者,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上处于强势地位,可以无偿占用供应商的工程款和材料款;  资产项中,固定资产为444亿,只占总资产的5.2%。资产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是公司运营的必备资产。综上,我们可以大概描绘出基建行业的经营特点: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固定资产(办公房屋及机器设备而已),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资金(用来买原材料,聘请人工,分包工程等)。运营资金依靠自己肯定是不够的,主要靠占用上下游的资金(譬如客户的预付款,供应商的材料款等)。所以整体来看,基建行业并不算是重资产结构,相反,它比很多行业还要“轻”不少。【2】肖像2:基建行业利润薄如纸片同样以2017年年报数据为例,由下图可见,五家上市企业基建建设业务的毛利率在10%附近,扣非净利润率只在3%附近。以全部A股2017年的数据来看,有近80%的企业的净利润率在3%以上,可见,基建行业的利润率在整个市场也是极低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基建行业的利润率如此低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基建行业的业务性质便是如此。基建项目中大部分成本来源于材料费,工程分包费。这部分成本并没有产生高附加值,就直接当做最终商品出售,进而导致分母过大,利润率偏低。打个比方,一个木匠花100元买木材加工成椅子,以200元卖出,利润是100元,毛利率为50%。另一个金匠花9000元买了黄金加工成首饰,以1万元卖出,利润是1000元,毛利率却是10%。基建行业的性质更像后者。其二、基建业务的大部分投资由国家投资机构直接控制,这些机构数量不多,却是基建企业最重要的客户。相比于这些强势的大客户,基建企业并没有多少议价能力。而且,基建项目合同受到政府监控,交通部和铁道部会不定期公布交通基建项目的参考价格,作为厘定项目收费上限的标准。这更使基建企业丧失定价权。至此,我们可以对基建行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业务多,利润少,薄利多销。来往款项多,自有资金少,账目复杂。03基建行业真的赚钱吗?基于上述的肖像,对于基建企业,我们核心需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企业的业务是否可以持续?问题2:业务的利润率是否可以保持?问题3:该收回的大量款项是否能够顺利收回?接下来,以中交建为例,我们逐一寻找答案。【1】业务是否可以持续。由于基建行业先签订合同,再安排项目执行,所以有两个“前瞻性指标”可以用来观察企业的业务持续性。一个是每年的“新签合同”,另一个是每年的“在执行未完成合同”。由下图可以看出:近年来,中交建每年的营业收入远低于新签合同,以及在执行未完成合同。这一方面是因为基建项目建设周期在2~6年,短期内企业难以完全消化新签合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基建业务需求较高,企业一时难以完全满足需求。如果用“已签合同/营业收入”这个数据来观察,就更容易理解了。同如上图显示,2017年末,已签合同是营业收入的4.1倍,也就意味着,即使2017年以后再没有新签合同,仅依靠目前的存量合同也够企业运作4.1年,可见至少在短期内,企业的业务持续性没有问题。那么长期来看,企业的业务持续性如何呢?企业的业务量一方面来自于国内政府部门对道路,桥梁,铁路,市政设施的投资,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在海外基建市场的开拓。对于国内业务,按照政府的十三五规划,基建投资在未来仍会保持可观的增长。例如,规划中高铁里程将由2015年底的1.9万公里增加至2020年的3万公里。所以,业务来源并不会减少。对于海外业务,由下图可以看出,中交建新签海外合同在逐渐增长,而且近两年新签海外合同就占年营收的40%以上。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应该也是大概率事件。整体来看,中交建并不愁没有业务可做,相反,它可能还需要做好业务量大幅增长的准备。【2】利润率是否可以保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基建行业的利润率。对于基建企业来说,经营模式类似于订单式生产,运营步骤如下:  与客户签订合同;  收取客户预付款,并开始购买材料等启动工程;  按照工程进度向客户收取进度款项;  工程结束后,客户预留合同额的3%作为质量保证金,保修期后返还。这样的模式下,企业方较少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货物滞销存货撇减等经营风险。如果不出意外,项目的实际利润率将会约等于一开始订立的合同利润率。而签订的合同价格,是以预估成本为基础,再叠加期望利润率而得到的。这就导致了基建企业的利润率相对比较稳定。即使出现了一些意外,企业一般也会依靠商业保险,分包商补偿合同等方式规避经济损失。同时,由于企业的业务足够分散(中交建2017年底在执行的基建合同有4606个),即便少数项目出现问题,对于整体利润率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由下图中的历史数据看出,中交建在过去十年,净利润率几乎始终维持在4%附近,与上文描述相符。以此可以合理推断出,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企业的利润率可以继续保持。【3】能否收回应收款项。前文提到过,基建企业的特点是:来往款项多,自有资金少。例如,中交建2017年底的净资产为1865亿,而各类应收款就达到了2351亿。如果这些应收款项无法变成现金,无论每年的利润表多么光鲜,都只是纸面财富,毫无意义。按照会计规则,中交建每年要按照“账龄分析法”及“单项减值法”计提坏账准备,在2017年底公司的坏账准备余额达到了131.9亿元。这些计提是由于会计规则的规定,但并不代表这些就是公司的真实坏账。对于公司的真实坏账,我们很难准确判定,因为相关债务方的偿付能力始终是动态的。除非债务方确定倒闭,否则无法判定该笔应收款项变为坏账。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数据从侧面去窥测其账款情况。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公司历年核销的应收账款金额,这部分是公司当前已经确信无法收回的金额。由下图可以看出,近五年,每年的核销金额远远小于计提金额,前者只是后者的1%~2%。实际上,中交建五年一共计提了188.4亿的坏账准备,却只核销了1.95亿。这说明,截止目前,企业能够完全确定的坏账极少。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企业的真实坏账远小于计提,多计提的部分实际是隐藏的金矿;另一种可能性是出于某些原因,企业一直较少对应收账款核销,真实坏账可能远大于核销金额。那么实际情况是哪一种呢?为了进一步了解真实坏账情况,我们可以再观察一下企业近年各账龄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由下图可以看出,对于1年内的账款,企业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账龄越长,回收率就越低,4年以上账龄的账款回收率平均在10%左右。这样的数据也符合我们的常识,拖欠越久的钱往往越难要得到。这些拖欠时间较长的账款虽然公司目前并未核销,但从回收率数据来看,它们在之后成为坏账的概率并不小。根据近三年的应收账款账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应收账款的“迁徙率”,再根据“迁徙率”估算出“坏账率”,具体数据如下图(此种估算也会有所偏差,仅能用来毛估估)。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估计坏账率”高于目前公司对坏账的计提标准,也就是说,假如最近三年的账款回收数据具有代表性,那么目前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只不多,而且可能还不够用。那么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呢?以2017年数据来计算,按照“估计坏账率”计算,需要计提125.8亿坏账。而公司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了85.6亿的坏账,同时又单项计提了部分坏账,共计提117亿坏账准备,比估计坏账数据少8.8亿元。对于超过2000亿的应收账款,坏账预估产生不到10亿的偏差是正常且合理的,这个数据从侧面说明目前的会计处理是基本符合账款回收的预期的。即便出于审慎原则,在原有坏账计提基础上额外再多计提10亿左右,对这个净资产达到近2000亿的企业来说,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综合来看,应收款项的回收虽然会产生一些坏账,但这些坏账在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覆盖之内,并不会为公司带来大的影响。04一眼就能看到的低估综上来看,基建行业虽然不是一个轻松赚钱的行业,但是业务量和利润率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有保障的。以下图历史数据来看,几大基建公司的ROE基本保持稳定,业务相对更优质的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过去十年的年化ROE分别达到了16.30%和13.59%。而目前市场给它们的估值并不高,中国建筑PB为1.25,中国中铁PB为0.8,中国铁建PB为0.75,中国交建PB为0.71,中国中冶PB为0.64(除中建外,其余为H股)。尤其是上文重点分析的中国交建H,如果未来保持过去十年的ROE水平,目前估值隐含的投资回报率接近20%。同时,它也拥有较高的确定性,除了当前1619亿的净资产外,目前在手已签合同就超过2万亿,按照过往4%左右的净利润率估算,光这部分合同在未来就能贡献超过800亿净利润,而它目前的市值总共也才1150亿,属于一眼就能看到的低估。据说宏观经济算命容易被打脸,但即使真的被打脸(国内基建投资收缩,海外基建发展不顺),对于中交建这样的基建龙头企业,仅仅依靠手上的存量合同,也能活得滋润,也足够值回目前的票价了。来源:http://www.gongchang.fund/news-detail-18571.html

《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发展报告》专家调研组领导一行莅临筑集采考察调研

您的好友筑集采拍了拍您并请您点击下方图片为了总结发掘优秀企业的典型案例,推广行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经验、技术与模式,并为行业企业在供应链发展做示范效应与经验借鉴。2020年11月11日,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建设工程供应链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部总经理周志萍;中国交通物资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副总经理段红军;深圳市商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琪青;领先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行业总监张斌等专家组成员,莅临筑客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筑集采)进行考察调研。筑集采联合创始人宋安平、筑集采执行总裁孙绛芳率队热情接待。考擦期间,筑集采联合创始人宋安平为专家组介绍了筑集采在平台上下游创新服务中的各种尝试和对未来的展望。并为专家组讲解了筑集采的成长过程、平台构架、运营体系、商业模式等平台特色,分析了筑集采在建筑行业信息化解决办法中的探索。同时,筑集采在建筑金融领域的创新性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并与专家组就一些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何秘书长对筑集采的创新性和技术应用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本次筑集采是《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发展报告》近期调研的第一家企业,选中筑集采进行调研,是看中筑集采的发展前景,可以为民企以后在供应链发展中提供新的思考,新的经验。筑集采定位于“赋能传统建筑行业的数字企业”,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建筑产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涵盖建筑企业、分公司、项目工地、供应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战略合作伙伴及其他企业的生态系统。用安全、可信的数字科技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互信,推动生态系统的开放、透明以及持续建设,让参与各方均从中受益。双方合影筑集采/现代建筑产业供应链优化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开通筑集采供应商VIP会员额外获取30天VIP会员权益

不歧于众

建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逆周期调节持续加码,水资源环境是专项债亮点

来源:格隆汇机构:华创证券 2020 年专项债或将加大对基建项目的支持力度:专项债是地方政府规范化融 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政策倾斜性较为明显。2015 年至今,专项债全年 发行量仅 0.49 万亿,2019 年规模已扩张至 2.20 万亿,四年 CAGR 达 46%。 去年 11 月以来,财政部共计提前下达 2020 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 12900 亿元,截至 3 月 14 日,已发行 9648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169%,我们 对 2018 年至今的专项债投向领域进行了详细统计,发现:1)2020 提前批专 项债流向基建比例大幅增加,将近 70%;2)不考虑土储棚改,其他专项债结 构变化不大,但由于调整过后的总发行量仅占实际总发行量的 35%左右,故 量的变化依然十分明显; 3)环境领域投资持续增长:2018-2020Q1(截至 0314), 投入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领域的专项债额度各为 535 亿、1101 亿、1397 亿,各 占总发行量 3.9%、5.0%、14.5%,去除土储棚改后的占比各为 11.5%、13.8%、 14.5%,可以看出,两种比较方式下,环境领域投资的占比都在提升,且额度 增加更为明显。 专项债是公共建设投资模式的又一重要探索: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不匹配是 城投债、PPP 等多种基建模式不断被开发探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近年来金 融去杠杆、严控地方政府隐性规模的背景下,又都受到一定限制。专项债在发 行主体、资金使用、还款来源等细节方面均有明确规定,其发展路径或将有别 于过去其他模式的野蛮生长,助力基建投资模式健康化发展。我们对比了专项 债和城投债、PPP 模式的不同点,整体来说,专项债推进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显 性化,项目审批以及资金的使用、偿还都更具规范性,基建项目的推进效率 预计会好于之前,但对比不意味着对立,我们认为三种模式未来存在混合使用 的可能,模式进化有助于基建投资落实到实处。 审批投资的三次高峰怎么看?近两周(0302-0315)审批投资单周值均超万亿, 创 2019 年 9 月末以来新高。我们认为审批投资额大幅放量有两点意义:1)地 方积极上报项目,发改委审批加快,基建逆周期调节项目储备较充足;2)2019 年初至今,仅有三次天量项目审批,一次是 2019 年 9 月,两次是 2020 年 3 月。2019 年 9 月,除了单周基建审批 2.95 万亿的天量外,还有国常会开会要 求加大逆周期调节,新增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储和棚改,基建逆周期调节在资金 和执行力上有了很大变化;这一次恰逢疫情之后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继续加码 之际,2020 年 3 月连续两周基建审批又是天量的超万亿,我们认为天量的审 批和政策的加码往往相伴而生,基建作为经济托底的抓手势必要行动起来。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 1)高弹性的设计龙头苏交科、中设集团;2)低估值、 业绩稳健的基建央企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交建;3)受益于 环境投资增长的东珠生态。建议关注:文科园林、绿茵生态。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专项债发行与使用不达预期,资金落实情况不 达预期。

而容崖然

《中国建筑业BIM应用分析报告(2020)》重磅发布

2020年12月16日,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成果经验交流会在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促进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在会议的开幕式中,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锦章、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弘、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大勇、湖北省建筑业协会会长吴建军、武汉市建筑业协会秘书长李红青、中国建筑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李云贵、浙江省建工集团总工程师金睿、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少山等8位重量级嘉宾作为代表共同发布了《中国建筑业BIM应用分析报告(2020)》。该报告是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MagiCAD Group Oy联合主编,34个地方建筑企业协会及联合会,8个行业组织,15家优秀建筑业企业等联合参编。报告旨在通过探究BIM应用困惑, 总结BIM落地经验,促进建筑业BIM应用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随后,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锦章、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少山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等20家参会代表赠书。 之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少山对《中国建筑业BIM应用分析报告(2020)》进行了深度解读。该报告从2017年起,已经连续发行四年,是一份具备数据分析延续性的年度系列性报告。逐渐形成了中国建筑业内专业、权威、全面的BIM行业应用报告,并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今年的报告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副部长齐骥以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做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杰峰、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马智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总工程师邓明胜、中建一局集团副总工杨晓毅、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久林、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金睿、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少山、以及行业内多位重量级专家参与编写,分享行业洞见。报告通过全国范围内广泛的从业者调研和相关数据总结,真实反映2020年建筑业BIM应用现状、从政策、标准、奖项和认证等方面分析BIM应用推广情况,梳理当前BIM类软、硬件情况与价值,总结BIM技术应用模式和发展趋势,展示14大案例实践经验,并站在国际视野梳理了BIM技术在全球典型性国家和区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汪少山表示,BIM的发展是技术发展和应用发展双螺旋互促攀升的过程。技术层面通过经济快速建模,技术、模型、信息的开放集成,从设计到施工,从企业到项目系统应用,实现“一模到底”的BIM深入应用是关键;应用层面“人才体系”“标准统一”“工具易用”是重要支撑。未来,BIM将是支撑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在大会现场,《中国建筑业BIM应用分析报告(2020)》的陈列展示,吸引了现场众多嘉宾和业界同仁的驻足交流讨论,参会嘉宾一致认为这是一本具有创新和指导性的BIM应用实践指南。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通过疫情和行业发展的双重考验,以BIM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正在为建筑业带来无限可能。当前社会已经迈进数字时代,建筑业也在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快速向数字化方向转型,BIM技术应用正在从施工阶段逐步走向全建筑生命期,从施工企业走向全产业链条,其直观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文章来源:中华网)

魔球

装配式建筑专题研究报告:政策不断深化建筑工业化为不变主线

机构:中信证券装配式建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结构上我国装配式以预制混凝土为主,钢结构为辅。我们梳理了装配式相关政策,近年来装配式政策推动分阶段且不断深化,而推动建筑工业化,减少建筑工地现场作业环节,则是政策不变主线。新版装配式评价方式强调装配率导向,有助于装配式快速推广,但未来技术体系发展或更贴合建筑工业化的目标。政策推动下,产业链料将百花齐放,钢构公建渗透率有望较快提升。推荐 PC 和钢构制造龙头,并关注具有较强工程总包实力以及产业链集成整合能力的企业,推荐远大住工,建议关注鸿路钢构、精工钢构。同时推荐受益于全装修的装修装饰行业龙头,并建议关注在装配式装修布局的企业,推荐中天精装、金螳螂,关注亚厦股份。▍装配式建筑能耗低、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我国目前三大体系预制混凝土为主,钢构为辅。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与传统现浇式相比能耗低、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木结构三大结构体系中,我国主要以 PC 为主(65%)、钢结构为辅(30%)。 ▍政策路径:建筑工业化主线清晰,细节政策不断完善。我们梳理了 2012 年至今的相关政策,发现装配式建筑政策呈现以下特点:1)近年来,装配式政策推动分阶段且不断深化:政策推广经历了以推动绿色建筑为目标而发展装配式建筑(2013-2015 年),到装配式政策和国家标准密集出台,顶层设计基本完善(2015-2018 年),再到全方位强调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并与智能制造相结合(2018 年至今)的过程。2)推动建筑工业化,减少建筑工地现场作业环节,则是政策不变的主线。3)钢结构装配式政策力度提升,在农村及保障房领域逐步推广。4)除结构主体和部品件外,装修环节(全装修和装配式装修)也逐渐被重视,全装修在新版装配式评价方式中已成为必须的前置条件。 ▍新版装配式建筑评价方式更加简化,强调装配率导向。旧标准中,存在大量模糊的判断性得分项,因此项目可获得许多基础性得分,装配化比率的高低往往不能拉开分差;而新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更加具体及量化(只考虑各部分装配化率,将各部分装配化率求平均即为总装配化率)。在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期,装配率的导向为各地政府提供了简便可操作的评判标准,将有助于装配式技术体系的快速推广。另一方面,考虑到国家推广装配式的政策目标和主线,我们认为,我国未来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发展,除了贴合当前装配率的要求外,更应符合“推动建筑工业化、减少建筑工地现场作业环节”的目标。▍产业链料将百花齐放,钢结构公建渗透率有望较快提升。我们认为在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制造、施工等能力的目标下,全产业链在政策推动下将百花齐放,装配式建筑行业中期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此外,随着政策落地及配套技术体系逐步完善,钢结构装配式在公共建筑市场渗透率有望较快提升;而在住宅市场上,考虑到我国居民居住习惯及成本等因素,我们认为 PC 模式仍是民用住宅领域发展主流,钢结构装配式在高层建筑以及试点地区的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继续拓展。▍风险因素: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技术体系推广不及预期等。▍投资策略。近年来装配式政策推动分阶段且不断深化,而推动建筑工业化,减少建筑工地现场作业环节,则是政策不变主线。新版装配式建筑评价方式强调装配率导向,有助于装配式快速推广,但未来技术体系发展或更贴合建筑工业化的目标。政策推动下,产业链料将百花齐放,钢构公建渗透率有望较快提升。建议从行业发展趋势出发,推荐混凝土和钢结构制造龙头,并建议关注具有较强工程总包实力以及产业链集成整合能力的企业。推荐远大住工,建议关注鸿路钢构、精工钢构。同时推荐受益于全装修的装修装饰行业龙头企业,并建议关注在装配式装修广泛布局的企业,推荐中天精装、金螳螂,关注亚厦股份。(文章来源:格隆汇)

请益

中英文双语!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疫情对建筑业企业影响调查报告

中国建筑业协会官网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建筑业企业影响的调查报告(中英文)》,通过覆盖804份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效问卷,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建筑业企业的影响。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疫情对建筑业企业影响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比量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2020年度建筑业重点研究课题汇报会

7月8日上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2020年度建筑业重点研究课题汇报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巩魁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分别听取了上海市建纬(郑州)律师事务所关于《河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调研及修订草案起草情况、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培养体系研究开题报告、河南省全过程工程咨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于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监管和结算制度研究成果情况汇报。与会人员围绕课题研究情况及下阶段研究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巩魁生指出,三个课题都是现阶段我省建筑业发展的客观现实需求,依托课题研究成果做好《条例》修订、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推广,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省建筑市场环境、推动建筑业创新和促进全省建筑业转型发展。他强调,课题研究既要立足于当前政策,广泛、扎实、客观、准确的开展调研,尤其是《条例》修订要有法可依、有例可援;又要在党和国家大的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大的背景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大胆提出政策建议。要加强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着眼于应用,把学术研究和行政推动结合起来,尽快出台一批促进行业发展进步的规范性文件。厅法规处、城市与建筑设计处、建筑市场监管处、科技与标准处、执法监督处、人事教育处、省建设工会、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省建设安全监督总站、省建筑劳务管理办公室、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等相关处室(站、办)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新浪乐居 优质内容推荐刚刚发布!蚌埠新房二手房全部上涨!房价涨幅安徽最高!总投资20.7亿元,天水市最大棚改项目即将竣工1-6月中国房企新增土地储备报告

鹤屋

《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发展报告》正式发布,领先未来入选优质案例

在新基建、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被按下“快进键”,而供应链创新发展更是其中最重要一环,如何有效的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帮助企业在浪潮中踏浪而行,变得越来越重要。2020年12月15日,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建设工程供应链委员会针对建筑行业供应链创新与发展编辑的首个《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前期通过企业考察,专家调研走访等形式,全面系统详实地收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是了解工程建设行业供应链总体情况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领先未来科技集团凭借建筑行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服务案例入选《报告》,并荣获“2020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企业奖”。此次《报告》是由拥有40年建筑行业经验积累,主导和参与数十项国家重大政策、标准制定工作,为全国数百家建筑企业提供过专业指导的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建设工程供应链委员会主席黄如福亲自主写,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荐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研讨“十四五”规划企业供应链发展,促进建筑行业供应链创新与平台建设,共同构建建筑业新生态,并以专业的视角总结经验,梳理供应链在建筑行业中的实践与应用,编撰具有实用性、权威性的优质案例,为推动行业供应链创新发展提出新思路,指明方向。另外《报告》还指出,当前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于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现代化水平。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以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领先未来科技集团作为专家组成员以及入选《报告》调研走访企业之一,凭借多年服务建筑行业客户经验,聚焦建筑行业现状与痛点,以供应链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出发点,撰写的关于建筑行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服务案例,成为具有行业参考价值的优质案例。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高度,已经越来越成为行业的共识。领先未来科技集团作为B2B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助力建筑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始终担负着开拓数字化新技术、智能采购场景化的角色。未来,领先未来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全场景采购数字化服务,助推产业数字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