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考研,要不要报班”这个问题可能让很多准备考研的小伙伴们都觉得很纠结!那么,下面由广州研际教育小编就分析一下考研到底要不要报班吧!"报不报班看什么?1.基础。如果在大学阶段,一直都是学霸,年年都拿奖学金,那毫无疑问,是可以自己独立复习备考的。报班不报班,完全是取决于这类学生自己的目标和喜好了。但是,如果你不是基础特别好,或者说是有哪一门基础比较薄弱,那么,还是建议报班会比较好,因为基础薄弱,靠自己复习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的。2.学习能力。考研复习备考,很多内容都需要自己去理解吃透,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很快就能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果学习能力不够的话,则相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这样效率就会比较低。3.自控力。在复习备考的日子里面,是充满着诱惑的。如果没有比较强的自控力,很容易就会被其他的事情所干扰,从而影响复习。例如:假期看见别人出去逛~吃~逛~吃,各种拍拍拍的,自控力不够的话,很容易就会受到他人影响,放飞自我。4.目标院校。如果目标院校是一般的院校或者是名校的冷门专业,竞争力不是特别大,那么报班不报班看个人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目标院校是名校,而且还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竞争比较激烈,那么建议还是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考虑要不要报班。报班的好处考研报班有哪些好处呢?1.报班之后,有人监督你学习,能保证你在这段时间内的复习是有效率的。2.大家一起上课学习,就如同高中课堂一样,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3.一般来说,考研机构的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在他们的帮助下,你可以少走弯路。4.有人可以一起学习。不用找就有一堆研友在一起,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不会感到孤独。报班的缺点考研报班的缺点是什么呢?1.费用。与自己一个人复习相比,报培训班肯定是要花费的多一点的,但是能考上自己的目标院校,这点花费还是值得的。2.需要花费时间在交通上面。相比于自己自习的小伙伴来说,这个时间是一定要花的,不过这个时间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拿着单词书在车上记记单词也是可以的。3.可能会因为跟同学的复习进度不一样而发愁。嗯~其实这个问题报班不报班都会有,只是报班了会明显一点而已。心态放平和一点,不去与别人做比较就好了。经过上面的分析,相信各位小伙伴们对于“考研,要不要报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吧!无论是报班还是不报班,考研这场战役能否取得胜利主要的因素还是要看你们自己本身的努力!越努力,越幸运!
H学长:重大建筑学专硕总分414政治:75;英语:82;理论:127;快题:130希望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到大家考研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重要问题第1则- 时间和效率的问题 -18年三月份我开始慢慢思考这个问题,根据二八定律,20%决定80%,因此要避免落入“努力”的陷阱。在备考期间,时间是有限的,大家要抓住考研及四门科目的主要矛盾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来安排时间,提高自己的效率。就建筑学考研而言,主要矛盾就是英语和快题。英语决定能不能过线,快题很大程度决定你最终的初试排名。政治和理论基本就是理解后进行不断的记忆,差距不会很大。后面会具体分享。第2则- 计划和目标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当时从三月份开始设立长期和短期目标,例如总分确定一个目标分数(一定要稍高于自己的实际能力),再具体到每科的分数范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每科的目标分数细化到每月,每周的具体复习计划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不太轻易受他人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反馈(七天或半个月),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复习计划。我当时用的Excel来进行规划,并将有效学习用app计时。通过不但的调整,相信大家会形成自己一套具体的复习方法。第3则- 学习和记忆的问题 -在记忆方面,考研的实质就是不断的重复(例如刷英语单词,政治的1000题,理论的不断背诵,快题同一类型的不断的练习)。有效的重复要结合记忆曲线,同时要利用费曼技巧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对于每一科,我当时会总结出自己理解的框架(他人的框架不容易记忆),例如中建史以课本为基础框架,细节通过其他书来进行补充,这样做不容易混乱。后期背诵会有很大用处,例如一个星期结合框架可以重复2-3遍,自然掌握的会熟一些。重复确实很枯燥,希望大家每次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复习具体进度(因人而异)复习的时间节点,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只列举自己之前复习的进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2月份:寒假来重庆在风暴快题基础班学习快题(我之前没上过手绘和快题班,基础不是很好)+英语单词(不能断啊)3-6月份在学校的进度是:理论:中外建筑史、构造上2遍;两本图说、构造下、外国近现代1遍;一注第一分册看了建筑史部分;快题:只进行了大量抄绘,没有练习快题(大家一定不要学我)。英语:单词2轮、长难句、阅读训练,6月份开始做真题只做了阅读部分,每篇15分钟左右(12-18min,四篇错误4个左右)。政治:无我是在7月份暑假在风暴学习快题。在学习快题之余巩固之前的英语和理论。8月-12月的进度是:理论:巩固中外建筑史和图说,又刷了1遍构造上下册,和一注第一分册。我是从9月份开始刷真题(后期重点背诵图、论部分),快速看了《华夏意匠》、《城市意象》等书籍(有时间可以看)。10月初开始学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热点。考前就是背诵框架和图论。快题:快题班后开始每周一套快题,参加了风暴线下打卡班,一方面可以有个对比,另一方面学长们的评图也很有帮助。英语:每天单词+一套真题(重点阅读部分)2个多小时。考前50天背诵作文。政治:8月中旬开始看视频,刷了三遍1000题。考前肖四背诵。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时间,英语和政治后期还是很占时间的。留多点时间给理论和快题(毕竟300分)。复习策略1.快题亲测书目(因人而异):风暴快题书(学习优秀的画法和解法);《快速建筑设计100问》黎志涛(答疑解惑);《快题考试实战教程》+《快速设计原理》张毅,鲍戈平,张诗奕(套路get)《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有机统一)重点难点:快(速度)+题(解题)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题需要在6小时或3小时内完成,完成度是第一位的。速度可以从方案设计和画图的优化两个方面提升。大家在暑假班后保持一周一套快题,考试基本都能完成,不需要担心。难点是解题,也会最终决定你快题的分数。在这方面要形成自己的一个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修复和生态修补是主要的策略,快题的体量不会太大,18、19年的快题面积就在1000左右,更加注重外部空间和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处理。案例抄绘的时候也要归类总结,例如不同类型建筑的性格特点和设计重点,造型如何做到有机统一,不同形状的地块如何处理,场地的干扰要素又要如何应对,不同面积和跨数的建筑造型如何出彩等都是需要总结归纳的。解题的时候,平立剖和造型应该一起考虑,想清楚了,后期画图的时候也会快很多。2.理论亲测书目:一注第一分册(很精炼,重点建筑史和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建筑构造》上下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常用条文速查手册》(第四版)虞明,虞献男;《华夏意匠》、《城市意象》、《外部空间设计》、《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重点难点:广度(框架思维导图)+细度(同类书的细节互补)近些年的理论题偏向简单,但散布很广,19年也进行了改革,分为了三个部分——技术部分、历史部分、理论部分(一些行业热点和城市设计基础知识),并且每个部分都有画图。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把握书本的整体框架,对重点章节重点记忆,后期2个多月重点要放在历年真题的记忆上,每年考试重复的很多。《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第1章可结合一注相关部分,重点第4章、第5章和第8、9章基本的构造画法,绪论+建筑意匠两章有助于建筑史的理解,第2章城市建设和第3章住宅与聚落以及园林最近考的不多。近现代部分:第11(首都计划)、13、14、18章可自己看一遍也可看他人笔记记忆。结合图说和华夏意匠进行细节补充。外国古代和近现代史——古代部分:第10章、第5篇可不看,第6篇印度和日本可看一遍。结合一注+图说;近现代部分:第四章可不看,结合一注。外国建筑史发展的脉络还是很清楚,要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建筑和代表流派,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会清楚很多。同时也要关注当代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19年考的开放题就与此相关。规范——我当时主要看了两本——《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常用条文速查手册》(第四版)虞明,虞献男;又看了部分重要的防火规范。《建筑构造》上下册——也就这两本,根据目录记忆框架即可。每一章的重要做法要重点记忆。图的记忆要重点理解关键部分层的关系。设计部分要关注墙身大样、屋顶排水、楼梯设计(近年考的少)。结合历年真题记忆。城市设计——真题为主,关注一些热点话题。我当时从十月份开始看一直到考前一个星期。其他——可以挤点时间看看城市意象、华夏意匠等书,复试大概率会问你读过什么专业书籍(当时复试时我被问到了)。3.英语推荐资料(仅供参考):何凯文微信公众号每日一句,何凯文的长难句,墨墨背单词,张剑英语150篇(练速度),1999-2019真题,微信相关打卡阅读,唐静的翻译。重点难点:5篇阅读(关键50分)+作文(套路30分)、翻译(随缘10分)完型(容易10分)单词的重点是熟词僻义,最好暑假做真题前单词过关;长难句掌握五大基本句型及其衍生;阅读掌握kk三步法即可。我当时的复习方法是:暑期到考前真题2-3遍,留下近2年的真题考前模拟;第一遍2005-2017阅读部分,计时完成。第二遍1999-2017完型+阅读。第三遍错题和2010年真题。翻译是单独抽出来集中训练。作文考前50天考试背诵。考试具体时间安排:(按顺序)大小作文50min-60min;阅读前四篇60min以内;排序20min以内;完型15min左右;剩下翻译随缘。4.政治推荐资料(仅供参考):徐涛,肖秀荣公众号,徐涛视频+肖爷爷的三件套,1000题,风中劲草,时事政治(肖秀荣),肖四肖八,小白考研的助记重点难点:选择题50分(很大程度决定最后的分数)+论述题50分我的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前期(八月中旬):第一轮可以倍速看徐涛视频结合精讲精练,重在理解。中期(9-12月):刷部分真题+1000题(三遍:第一遍全做,第二遍做不确定和错的,第三遍做错两遍的和第二遍不确定的)+论述背诵(徐涛即可)后期肖四肖八+助记5.心态当时,我每天就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复习,不太会受其他人的影响,自己会通过做题和在白纸上默写来检测从而进行计划上的微调。后期压力大的时候,会跑步放松一下。考前一个星期也还是按照计划平稳的进行。考试时心态很平和。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有计划的复习,每周都有进步,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上岸。
整理作者:美博思远艺术考研-建筑设计班-曹CM在建筑界彼得 · 祖索尔(Peter zumthor)自称“作家建筑师”他深居简出,作品地域集中,体量不大却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精致”......2009年,彼得 · 祖索尔获颁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在评语中写道,“(祖索尔)剥下了建筑的各种虚幻外皮,而裸露出其最本质的、同时也是最高贵的要素,祖索尔重申了一个建筑师在这个脆弱的世界上不可替代的位置。”1943年4月,彼得 · 祖索尔出生于瑞士巴塞尔(Basel),其父是一位专事家具制作的木匠。后来人们认为,祖索尔正是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对材料的了解,以及不畏艰险的品质,认为工匠应该克服技术上的问题,将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1963年,20岁的祖索尔进入巴塞尔艺术工艺学校学习设计,之后作为交换生到美国纽约普瑞特学院学习工业设计和建筑规划,在那里,严格的工艺训练使他了解到现代主义的理念。1979年至今,祖索尔在瑞士中部小山村哈尔登施泰因(由格劳宾登州管辖)定居,并经营着一间自己的小型工作室。▼深居简出的“作家建筑师”祖索尔定居的瑞士格劳宾登州因与意大利接壤,因而在文化上呈现出多种族混合的丰富多样性。建筑师早年曾在那里的政府部门做过12年古迹保护工作,这段经验不仅使他对当地的建筑环境有所了解,也对传统城市和古典建筑的精华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其日后在许多现代建筑作品中融入古典元素奠定了基础。祖索尔后来的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瑞士,或者不妨再缩小范围,集中在格劳宾登州。但奇妙的是,在“国际化”三个字浑身散发着名望与诱惑力的今天,祖索尔颇为“本土化”的项目选址、深居简出的行事风格,并未阻挡其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伟大建筑师,反而因此传递出一种启示:归属感使人快乐。对此,祖索尔曾解释说,“我喜欢周游世界,但是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停泊在这里。作为人,一个非常基本的属性就是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对于祖索尔来说,他所生活的这座瑞士小镇是灵感的来源,也是这个浮华世界中的避难所。如果我为一名富人设计山间小屋,对他而言,那不过是座山间小屋,对我而言,却是生命中的3年时光。所以我必须谨慎。—彼得·祖索尔另一方面,祖索尔的建筑项目不但地域偏僻,而且都刻意维持着不庞大的体量,但祖索尔在这些看似不宏大的项目中却投入了远超某些明星建筑师在某个大型商业项目中的精力。关于这一点,祖索尔用“作家建筑师”(而不是“出租服务者”)的工作方式来解释,在其著作《思考建筑》的开篇,他提到,小时候进入阿姨家的后花园玩,感觉花园的门把手是进入一个世界非常特殊的方式,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也因此启发了日后他对建筑的热爱。“一旦接受了一个设计委托,我是那种连房子地下室左边门把手的形状都一清二楚的人。”这就不难理解,对于大型商业建筑和花费高昂却没实际意义的工程设计委托,他始终难以接受。也正是为了配合这种“作家建筑师”的工作方式,祖索尔那间隐匿于海拔550米山间的工作室,30年来员工数量从未超过20人,至今以“手工作坊”的形式从事着建筑设计。他说:“这样我才能成为每一个细节的创作者。”▼瓦尔斯温泉浴场 Therme Vals1986年,祖索尔接受住在瑞士偏远山谷里的瓦尔斯村民委托,以“山、石、水——浴场山间建、用山石建”为设计理念,为当地改建温泉浴场。在真正开始设计之前,祖索尔曾为该项目立下三点基本原则:1. 尽量小规模建设2. 由社区进行投资3. 不刻意追求建筑的纪念性和标志性尽管刻意维持着低调作风,但瓦尔斯温泉浴场仍被称为建筑师“十年磨一剑”的经典作品,并且延续着祖索尔一贯的风格:维持着适切的体量,并体现了祖索尔对位置、材料、光线等建筑基本元素的感觉,和对细节的狂热追求。浴场历时十年最终建成开放后,瓦尔斯村客房预订率上升45%,两年后,被瑞士政府列入保护建筑,同时也是祖索尔最为著名的建筑作品之一。瓦尔斯温泉浴场的建筑量体嵌入陡峭坡地,约制为单一型体与材料,长方形内巨大的浴场以十五个大小不一实虚各异、结构独立的个体构成,并透过材质的选择、光线的设计、细节的把控等,最终实现了建筑师的设计初衷——将这座浴场想象成一个原始洞穴,仿佛从群山里长出来的一样,焕发出古罗马和土耳其澡堂的沐浴欢乐。▼群山里的洞穴浴场所在的瓦尔斯小镇自古便是片麻岩产地,旧浴场和片麻岩采石场原址均位于此。在当地,片麻岩是一种使用十分普遍的建筑装饰材料,祖索尔亦对这种材料十分钟情,在瓦尔斯浴场的早期草图中就表现出了片麻岩的肌理。因此,瓦尔斯温泉浴场外部全部使用当地石材,内部由6万块精确切割的片麻岩打造。在实际建造中,这些石材全部经过切割、打磨、拼接、排列等特殊处理,以将石头内部的特殊质感呈现出来,使建筑给人的印象首先是石头与水相容,同时也表达出石头和水“相亲相斥”的双重关系。除了对片麻岩本身进行特殊处理,要使建筑材料真正实现如图纸中那种无缺陷粘结,必须由砂浆接缝解决,而接缝只有几毫米厚,这对建造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石材的单元拼接也暗含着规律,每三行的尺寸采用同等的15cm,期间排列粗细不一,看似自然却又巧下心思的模数尺寸处理手法,让石材墙面保持自然特性的同时,显现韵律的规则美学,带给观者一种随机和自然质朴的印象。▼唤醒感觉的建筑1986年,瓦尔斯温泉浴场在建造之初,祖索尔曾为这处公共场所立下规矩:凡是进来洗浴的人,不能讲话——这规则看似荒谬,但事实上,很多游客表示,这座浴场似乎自带神奇魔力: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宗教气息,能让每一个步入此地的人不自觉地安静下来。这一带有宗教氛围的空间氛围,首先得益于建筑内部精心安排的环形路线。建筑师在浴场的两个主入口,以及从更衣室到浴场主空间之间都设计了漫长的走道、斜坡,和黑色的内墙——这让最着急忙慌想要跳进浴池的客人也必须先冷静下来,把这次洗浴当成是一个仪式。祖索尔将这些量体之间的空间称为“蜿蜒空间”,它们连接一切,在整个建筑中流动,创造了平和的节奏感。“就像在森林中漫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路。”其次,光线的引入是瓦尔斯浴场空间氛围营造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建筑师将天窗设置在各个悬臂板之间缝隙中,这种缝隙原本是为了未预料到的板材扭曲相对运动留出空间,在此处设计天窗,既限定了光线游走在这些狭缝的边缘,同时又避免了板材之间的相互碰触。当带状的天光经由屋顶的细缝漫射进入室内,皮肤裸露地触碰在温暖湿润的石材上,呼吸、气候、温度、湿度和光照……融合着水波与石材纹理诱导人们体验身心五感,最终造就了这一身体与自然对话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瓦尔斯温泉浴场已经从一栋单纯的建筑,变成人们“身体的延伸”,使人们更为直接地和周围的环境接触,因而被业界誉为“唤醒感受的建筑”。1998年,彼得 · 祖索尔从25名国际知名建筑师中脱颖而出,荣获丹麦卡尔斯堡建筑奖(THE CARLSBERGARCHITE CTURAL PRIZE);2009年,荣膺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尽管如此,建筑师本人仍旧隐居在瑞士山间,维持着原本离群索居的生活,对每一个项目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地亲力亲为。他说,“获奖耽误了我很多时间。我必须调整自己,重新专注工作。……不然就不会再有'祖索尔的建筑' 了。”▼彼得 · 祖索尔的更多建筑作品罗马考古基地保护所Shelters for Roman Archaeological Site老人公寓Residential Home for the Elderly布雷根兹艺术博物馆Kunsthaus Bregenz瑞士展览馆Swiss Pavilion EXPO 2000柯伦巴艺术博物馆Kolumba Museum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考研想要成功上岸,完成心愿,努力很重要,但是选择更重要。关于择校,我们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校难度等重要因素。地理位置就是这个学校的所在城市,大城市固然机会更多,也能让人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但是和高考报名一样,大城市的好学校分数线及竞争压力相对二三线城市的同层次学校会更高、更大。所以,如果是下决心继续读博深造,那么如果不是出于个人心愿,大可不必去大城市和其他考生挤破头;如果觉得自己应该不会继续读博,那么选择去大城市读研对于就业是很有好处的,大部分学校研一就修完了所有课程,从研二开始就准备毕业设计选题等,也就可以开始找自己心仪的实习工作去历练并增长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大城市公司多、机会多,相比小城市,在实习及就业上非常有利。学校难度一般体现在竞争激烈程度、专业课难度,大家考研基本上都会将比自己本科更好的学校作为目标,所以越是考好学校,你的竞争对手就会越厉害,你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但是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复试上,初试是笔试,就完全看你自己复习的如何。下面给学弟学妹分享下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对你们可以有所帮助!1.思想政治理论我对于政治的复习从七月下旬开始,因为不太有耐心看精讲精练那本那么厚的书,所以跟着辅导班上了强化课大班课,你也可以选择一些网课,像徐涛啊这些大家普遍反应课讲的比较好的老师。课下就是前四部分分开做肖秀荣的1000题,尤其是多选题,政治拉开差距的不是分析题,大题在后期十二月份背背肖四,大家的分数都差不多,拉开差距的是多选题,得多选者得考研政治。分析题部分和时事政治,到十一月中旬再开始准备。时事政治切记不要准备太早。分析题准备,肖四肖八一定要买,肖八做做选择就可以,可以稍微看看大题的答题思路但是不用背。而肖四每一套所有大题都要背下来,非常有用,考场一定有惊喜,肖老每年都能押中题,就算押不中,也不要慌,根据自己背的内容结合材料往题目上靠。2. 英语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首先我们要有一个题型的重要性排序。第一,毫无疑问肯定是阅读题,接着是作文题、新题型、翻译题和完形填空题,在不同的模块,我们付出不同的时间,目的是使我们的效率最高化、分数最大化。建议各位先熟悉题型和历年真题,在考研文库里搜寻一下讲义和资料也是有帮助的。单词:在我们开始接触考研这一概念时,几乎都是从英语单词开始的,所以,无论大家现在使用的是哪一本单词书,都请大家一定要坚持每天背。看到一个英文单词,就能够想到它的三个英文释义,是我们背诵单词的目标。每天早上15—30min记忆单词,利用碎片化时间在APP上刷单词,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分配时间。阅读:在阅读上,推荐唐迟老师的课程,唐老师课程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较为理性,其中包括上段与下段、上句与下句、前一个单词与后一个单词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听一些课程时,要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通过课程掌握方法论,并将方法论运用到做题的过程当中,反复地进行练习。四篇文章共20道选择题,将其题型进行归纳与分类,从中探索逻辑与规律。作文:(中间段)王江涛老师的四星、五星作文是需要背熟并默写的,这对于大作文中间段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首段与末段)陈曲老师的作文课十分细致,他的课程会教我们一句一句地进行写作,对于开篇和结尾有一定的启迪。3. 新题型:新题型和阅读有一定的共通性,都尤为注重逻辑。因此,分析其上下段、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可将做阅读时的方法论运用到新题型上。新题型的要点就是:快和准。专业课:6-12月: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多次翻阅,专业课的复习不用过早开始,容易忘记。可以询问新祥旭的学长或学姐们的看法,勾画复习重点。或者通过课程学习,用总结好的文献资料复习。(2)复习方式:1)明确相关知识的考察范围(读)6-7月:购买所需书籍后,可以通过学长学姐、或者通过网课勾画重点。2)看书作笔记(读)8-9月:一轮通读书本。总结出自己的复习笔记(知识脉络和生疏知识点)。此阶段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此步骤主要针对填空题。3)现成资料(背)10-11月:二轮复习知识。或复习手中所有总结好的资料,以提高效率。此步骤针对大题。4)真题练习,查漏补缺以确定复习重点(背)12月:三轮查漏补缺。通过历年考题来复习知识点,并在此筛选复习的重点,熟悉之后在考试规定时间内,不看书本,进行独立练习。此步骤针对所有题型。注意事项:考试时,无论遇到了什么题,哪怕见都没见过,都写满,不要有留白。(3)复习范围:1)出题形式: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画图题,论述题。2)出题范围: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构造(上册)、建筑材料。以上就是我与大家分享的考研经验,希望我的上岸也能激荡起你们心中对南大的热爱。
建筑学考研不是必须要去考研的,建筑学项目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三年的设计能力大概率会高于读研三年的所增加的设计能力。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建筑学考研和工作的相关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先来看看各单位对于建筑学应届生的不同待遇。从上面的表可以看出建筑学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论是走职业设计师路线,还是教学路线,还是地产路线研究生的待遇都会比本科生高出许多。我当时在面试的时候常常听见很多本科的学生会说,我又不比他差多少,为什么不选我,我觉得不公平。其实是很公平的,人家毕竟花了三年的时间去拿研究生的学历。这都是人家应该得到的。从待遇方面来说研究生会比本科生高个两万左右(年收入),有的人觉得好少,不值得读。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呢,应该看得更广泛点,作为应届毕业生来说,单位给与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拿设计院来说,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大多的是一个画图的,然而研究生一般是培养的是设计院的中高管理层。刚毕业不是赚钱的年龄,一年十万也好,二十万也罢,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三十岁以后。三十岁的你是还在画图还是能够独立的完成项目,这是才是关键。有的人说读研三年比不上在公司工作三年,单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在设计院上班确实对我们的设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毕竟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工作,大部分的研究生的设计能力是不如在设计院工作三年的员工的。不过,三年的工作实践不可能遇到一个像你研究生导师一样牛逼的设计大师来带你做设计,也许公司的主创设计师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他会带你吗;设计院中大部分的导师都是名存实亡,作为刚进入设计院的小白来说只能自身自灭,这个问题如果是去过设计院实习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本科出去工作比研究生出去工作唯一的好处呢,我觉得就是更早的能实现经济独立,每个月有个七八千的收入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天问数字。对于钱来说,23岁的年龄不是赚钱的年龄,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是60岁左右,那么我们工作赚钱的时间有几十年,何必在意这三年,前面也说到了20几岁不是赚钱的年龄,以后赚钱的时间多的是。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考研会比直接工作好很多,不过读研需要考!工作可以直接去,你可以问问一个在设计院工作几年的职场人或者一个在应届毕业得大学生:不用考就能去读研究生,我猜答案是多半会去的。之所以不想读研呢,关键不是想早点去实现经济的独立而是有点不想去复习,对于考研的复习,想想都有点害怕。
天津艺术设计考研,图优优设计考研带你背诵《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七章第七章 消费时代的设计工业设计体系的形成战后重建时期的产品设计背诵要点:1法国、西班牙发展滞后。英国成立工业设计协会。2美国涌现独立设计事务所,大众文化也对设计风格产生重要影响。战后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重点联邦德国以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家用电器公司布劳恩的结合为中心意大利突出设计师个性化设计方向。3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北欧理性主义和有机形式、自然材料的结合。4日本设计战后发展有重要突破。要点分析战后的30年中,这4个设计中心和庞大的美国设计相辅相成,构成战后世界设计的主力。02工业设计在联邦德国的确立天津艺术设计考研手绘,图优优带你背诵现代设计史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1968)目的:通过教育,力图找到通过设计来解决问题、促进设计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途径。重要性: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系统设计原则马克思-比尔:反对完全放弃艺术教育的极端做法,推崇包豪斯那种建立在艺术和手工艺基础上的改革模式。5重要贡献:1.确定工业设计的理性、技术型方向2.奠定适应发展方向的教学体制来实施设计教育3.通过和布劳恩公司合作把系统设计概念贯穿到实践4.影响整个德国,以及低地国家的工业产品设计。要点分析:目的:1953年,首任校长马克思-比尔,第二任校长托马斯-马尔多纳多。通过教育,力图找到通过设计来解决问题、促进设计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途径。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战后对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机构,其影响不亚于包豪斯,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以高度秩序化的设计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通过将纷乱的客观物体置于相当关联的环境中,使产品在某些方面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马克思-比尔对于完全放弃艺术教育的极端做法也很不认同,仍然推崇包豪斯那种建立在艺术和手工艺基础上的改革模式,认为设计师的主要任务是赋予产品以良好的外形。1.确定了工业设计的理性、技术型方向。2.奠定了一个适应发展大方向的教学体制来实施设计教育3.通过和德国电器制造厂商布劳恩公司的密切合作把系统设计概念贯穿到设计实践上。4.影响了整个德国,以及低地国家的工业产品设计。战后重要设计师和企业马克思-比尔布劳恩公司汉斯·古格洛特迪特-拉姆斯马克思-比尔经常将各种平面设计因素,包括字体插图、照片、标志与图案等,以一种高度秩序的方式安排在平面上,同时注意到用简单的数学方式编排,强调数学比例、几何图形的标准比例。强调设计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无论什么平面设计的因素,必须有统一的风格。布劳恩公司是德国著名的电器厂商,秉持“纯粹到极致”的设计哲学,形成了公司产品独特的设计风格:以简练的几何外形为基础,色调单纯,摒弃一切外加的装饰,以其高度理性化的外观设计和良好功能而著称。古格洛特在设计中扩展了模数单位概念,采用系统设计的方式,他的设计极为理性、精准,形成了一种德国战后设计的新趋向,影响世界设计几十年。德国著名设计师迪特·拉姆斯是布劳恩公司的设计部主任,也是对今日设计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倡导的功能主义、极限主义原则,提出的“好设计十大原则”,迄今依然影响着现代产品设计。03美国战后工业产品设计重要设计师埃罗·沙里宁乔治·尼尔森伊姆斯夫妇野口勇埃罗·沙里宁是美国战后出现的重要设计大师、建筑家,在“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时候,他致力于突破刻板单调的密斯传统,开创了以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传统为基础的有机功能主义风格,并通过他设计的大型建筑和家具体现出来。他的设计简洁、舒展,多采用拱形结构曲线,非常理性,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设计、现代建筑的设计语汇,在设计界和建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乔治·尼尔森是从1940—1980年代对美国设计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现代、简洁、不落俗套、不失幽默风趣。除了设计之外,他的著作、专栏也对美国设计推动很大,他在1953年创办了《工业设计》月刊,是业内重要的专业刊物之一。后二三十年间的重要设计师中,查尔斯·伊姆斯和雷·伊姆斯夫妇是非常突出的一对。在米勒公司的产品中,他们设计的家具具有重要的品牌效应。例如“伊姆斯躺椅和脚凳”、“伊姆斯铝椅系列”、“伊姆斯软垫椅”、“伊姆斯大班椅”等都是公司历久不衰的“常青”产品。野口勇最先以现代雕塑闻名,他曾在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为福特汽车公司设计了用汽车零件制作的喷泉,在1940年为美联社设计了位于洛克菲勒中心的不锈钢浮雕“新闻”,引起极大关注。他是现代设计中最早把日本工艺的细腻性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融为一体的大师。04设计伦理观念维克多-帕帕纳克《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三原则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仅为健康人服务,还要服务于残疾人。节约资源①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 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③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地球资源服务。贡献提出设计伦理观念设计不能仅着眼于眼前的功利,或单纯形式目的,设计的主要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成社会体系的因素,因此,设计的出发点,也必须考虑到对于社会短期和长期因素的影响。现代主义提出设计为大众,而从当代设计伦理观念来看,设计还必须考虑为第三世界、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以及以促进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这种考虑,极大地深化了设计思考的内容,推动了设计观念的发展帕帕纳克的重要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广为流传,影响深远。05人体工程学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系统内的其他因素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将研究所得的理论、原则、数据和方法应用到设计中去以期优化人类行为以及提高系统的总体表现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工程学、生物工程学、统计学、生理学、运动学、人体测量学、设计、运筹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的学科,该学科在二战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体工程学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于影响人——机关系的各种因素,如人的活动能力、行为特征、动机和反应等的分析和研究,寻找最佳的人——机协调关系,以系统的方式引入设计过程,为设计提供依据,以求最大限度地优化人和其他系统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保障安全、效率和最佳表现。人体工程学的中心是解决人机之间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①人造的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与创造;②对于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③对于服务的设计;④对人类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合适程度的评估。人体工程学的目的:①提高人类工作和活动的效应和效率②保证和提高人类追求的某些价值,比如卫生、安全、满足等等。人体工程学在1960年代、1970年代有很大的发展,对于设计的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经历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转变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深入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第一阶段,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大量过去从未有过的新机械、新产品,在对新机器的操纵、对新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以往使用传统器械和产品时从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设计新产品时考虑和处理产品与人的物理因素,特别是人体尺寸的长短、宽窄、大小等因素的关系,就成为设计师(当时主要是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如何让人适应工作、适应机器,通过培训使人适应机器和工作环境,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二阶段,这个时期的研究,已经开始重视人的因素,意识到使机械和程序适应人的要求的重要性,开始考虑如何设计出适应人体身心的产品和环境来。新的设计开始从以前的为适应静态人的设计转移到为工作状态中的人、动态的人的设计上来,从为单个的人的设计转移到为系统中的人的设计上来,这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新的重大进步。现代工业的复杂性,使以前完全靠设计师的感觉、靠经验积累的人体工程方式完全落伍,无法适应新的设计需求。因此,是工业化迫使这个学科成形。战后人体工程学的一个重点发展是从比较集中为军事装备设计服务转入为民用设备、为生产服务,它开始进入制造业、通讯业和运输业,为提高这些范畴的效率、更加准确的仪表盘,包括显示设备和按钮设备,越来越为设计界关注。这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战后初期阶段成为按钮时期,目的在于使控制系统更加准确、无误、反应快捷。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在7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是人体工程学泛滥夸大的阶段,也是人体工程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得到理论实践上的完善化的阶段。人体工程学的四个范畴生理性人体工程学认知性人体工程学组织性人体工程学环境性人体工程学生理性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有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生理学、生物工程学,以及与人的躯体活动相关的特性。认知性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人的心理、精神层面的特点,如当人与其他系统,或是同一系统中其他因素互动的时候,人的知觉、记忆、推理能力、机动反应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组织性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优化社会技术系统,包括系统的组织结构、政策、工作过程、沟通交流渠道等。环境性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为人与环境的互动,自然界的天气、温度、压力、光线、震动等对人的影响。人体基础数据人体工程学座椅06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国际主义风格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国际主义设计源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密斯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这一风格也在欧洲开始发展起来。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在米兰设计的皮瑞利大厦,成为这个时期欧洲现代建筑的里程碑。早在1927年,美国建筑家菲利普·约翰逊就注意到在德国斯图加特近郊举办的魏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中呈现的这种风格,他认为这种风格将会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并将这种单纯、理性、冷漠、机械式的风格称为“国际风格”。这是现代主义设计被称为“国际主义”的开端。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马克斯·比尔)、乌尔姆布劳恩体系的产品设计(兰姆斯)都是其影响下的产物。根源上看美国的国际主义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同源的,是包豪斯领导人来美国后结合美国实际发展出的新的现代主义。但意识形态上看二者却又很大差异。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运动,是将设计为上层权贵服务扭转为为大众服务的一种手段,这种探索是进步的。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是第一位的。这种以形式为结果而不是为中心的立场,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初衷。到美国以后少则多的密斯主义受到欢迎,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得到协调的混合,成为国际主义的标准面貌。形式已具有象征性力量,成为第一性的,而社会性、大众性则逐步被抛弃。原本的民主色彩变为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目的性消失,形式追求成为中心是国际主义的核心。密斯是这个风格集大成者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逐渐被后现代主义挑战。密斯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设计的皮瑞利大厦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比较设计风格设计形式思想动机两者都是一脉相承的,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的特点。现代主义设计主张“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国际主义设计原则受到密斯“少则多”的深刻影响,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为了达到减少主义的形式甚至可以漠视功能的要求,变为“形式第一,功能第二”,背离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仅仅在形式上维持了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现代主义设计是为无产阶级大众服务而发展起来的进步思想,国际主义设计是资本主义企业的符号和象征。国际主义设计违背了功能第一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外衣包裹了非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因而受到了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以改变国际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挑战。07战后平面设计的发展平面设计的“国际主义”风格强调版面编排的整洁、清晰、美观、可读性和客观性,注重利用摄影、字体来强化信息的传达效果对于所用字体和图形的大小、形状有很精密的安排这种风格的设计力图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排版方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具体来讲,这种风格往往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方格网上将各种平面因素—字体、插图、照片、标志等等,基本都采用偏重左边的非对称方式来编排,规范地安排在这个框架中。排版往往采用简洁的纵横结构,字体则大多采用简单明确的无饰线体,由此得到的平面效果非常标准化,容易普及,具有简单明了、准确醒目的视觉特点,容易收到国际化的传达效果。同时,这种简练利落的方格版面编排和无饰线字体,除了本身强烈的功能特征之外,还被广泛认为是战后的新时代里,最能表现科技急速发展、时代进步的形式特点。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重要的瑞士平面设计师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是1959年《新平面设计》杂志出版时真正形成气候的这本刊物以4位瑞士设计师为中心,他们是: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理查德·罗斯、卡罗·维瓦莱利和汉斯·纽伯格。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是瑞士最重要的平面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之父”。他最重大的成就,是参与奠定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础,并且通过设计实践使这个风格在世界广泛流行和使用他自己也逐渐成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精神领导人。阿尔明·霍夫曼在设计和设计教学中特别强调美学的原则,强调功能好的前提下应注重形式美。霍夫曼逐渐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几个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上,他在教学与设计中,都强调设计功能和形式,设计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平衡、协调、和谐。他认为平面设计中不同元素的对比和统一,是设计中如同呼吸一样重要的关键。艾米尔·路德认为,无论是在版面设计上还是字体设计上,高度的可读性和易读性是关键,是设计的原则和出发点。他在版面设计教学中强调学生注意版面上空白区域,或者称为“负面”区域。路德在设计上也非常注意设计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功能鲜明的特征,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方格网络作为平面设计的基本系统结构,把平面设计的各种因素安排在这个系统架构之中,达到功能与形式的和谐以及统一中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路德是最早认识到“通用体”这种新字体的重要性的平面设计家。布鲁克曼设计的海报纽约平面设计派战后美国广告设计的代表是纽约平面设计派,美国设计家保罗·兰德毫是其最重要的奠基人。阿尔温·鲁斯提格为派拉蒙家具公司设计了“鲁斯提格椅子”布兰布利·汤普逊荣获美国平面设计协会金奖,并入选艺术主管俱乐部名人堂索尔·巴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是一位电影片头设计大师乔治·钱尼荣获美国平面设计协会金奖,并入选艺术主管俱乐部名人堂6BCG设计事务所,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平面设计事务所之一保罗·兰德认为平面设计是针对各种各样的观众的,并不是单纯针对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因此,设计虽然应该遵循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高度秩序性,版面结构应该有条不紊和逻辑性,但是,平面设计的效果同时也应该是有趣的、生动的、活泼的、引人注目的、让人开心的,所以他很早开始采用照片拼贴等欧洲设计家创造的方法,组成既有理性特点,又有生动的象征性图形的新设计风格来。兰德对于平面设计的各种因素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色彩、空间、版面比例、字体、图形和其他视觉形象的布局等等。对于他来说,设计就是把这些复杂的因素以能够达到最佳传达效果的方法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他很早就开始为美国的一系列大型杂志刊物设计插图和封面,比如《老爷》、《服装艺术》、《方向》、《肯》《科罗涅特》、《玻璃包装》等等,在这些设计上,他的这种风格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深受当时的美国读者喜爱。兰德出版了包括他的大量企业形象和其他平面设计的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以自己的80多个设计作品表达了他的设计思想。这本书在美国和世界的平面设计界立即引起广泛的注意,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许多大企业的设计顾问,负责这些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和形象设计的运用,对于促进企业总体形象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保罗·兰德保罗·兰德设计作品天津艺术设计考研班,图优优设计考研《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七章重点1.工业体系的形成2.乌尔姆设计学院3.战后重要设计师和企业4.美国战后工业产品重要设计师5.伦理设计观念6.人体工程学7.国际主义风格8.战后平面设计的发展
大多刚接触考研快题的同学都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快题就是手绘。作为一个过来人,也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不得不再次跟各位强调,快题≠手绘。考研快题则是对整个大学期间课程的一个综合性总结,是导师考察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是否具有继续深造资格的一种快速手段,现国内普遍使用的考试时间是3、4、6、8小时不等。保研生快题考试为:1、1.5、2、3、4小时(如同济大学2013年对外保研考试为2个小时,东南大学对外保研考试为6小时)。 手绘,是借助于手的思考表达方式,是快图设计的载体,不仅是考研快题最终效果的表达方式,也是前期学习设计过程中积累素材的手段。快题和手绘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所谓没有好的设计就没有表现的灵魂,没有好的表现即使设计再好也无法抓住眼球迷人心魄。无论从方案设计初始阶段的草图思维特征,还是遵循设计规律从整体到局部的推进过程,或是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而图形表达处于次要地位而言,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手绘毫无疑问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但能促进设计方案的有序展开,并沿着正确的设计方向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不断提高设计者的专业设计素质。 手绘与快题设计的联系 考研快题与学校的课程设计区别 首先,基本的构图、透视、结构、空间尺度感没有明显错误。 其次,娴熟自如地徒手运用各种线条,使其在画面中有机的结合,主次分明。第三,所有配景的形象要生动简练,描绘表现有速度感,使这些配景与主体相得益彰。第四,画面上的色彩,运笔要奔放不羁,笔触能潇洒自如,色彩搭配恰到好处。 怎么样才算是好的快题表现作品考研快题中应注重哪些方面 ,考研快题要想得高分,第一是靠设计表现效果能吸引评委,让评委眼前一亮;第二是方案设计水平能博得评委赞赏。表现方面,前面已经提过,便不再赘述。而对于设计而言,要做到这点倒不难,首先是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老老实实地处理好所有的设计问题,处处都能处理到位,功能流线,不出现暗空间等,让评委挑不出毛病。好在考试题目并不复杂,要做到这点还是可以的。其次,其他方面要能标新立异当然好,但一定不能牺牲平面功能和设计逻辑。 快题考察的是考生的设计综合素养,包含设计表达能力、场地处理能力、空间操作能力、形态设计能力等多个方面。而手绘仅仅是设计表达能力展现的辅助工具。如果要评判手绘与方案设计对于一份快题的重要性,最终得分的80%来源于你的设计灵感和方案!所以,在一份优秀的快题中,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手绘表达更多的是辅助方案的表达,是个人设计基础素养的体现。而快题中的手绘表达效果取决于四个方面——钢笔线条、版式装帧、整体配色、图面配景1)钢笔线条线条不一定要求是直线还是小抖线,设计的线条要求是“肯定”。不能出现飘线、曲线,也不能重复地描线。2)版式装帧对于A1或者A2快题,版式与装帧是必须的,版式要求疏密有致,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空,善于利用标题和分析图来协调排版。装帧(线框)要求不能死板,与版面的图结合设计。3)整体配色快题配色要求色调统一,快题的马克笔上色与普通的手绘不一样,没有时间用许多层次来表现,也不强求具体的马克笔笔法。色彩的运用主要是用于衬托方案的平、立、剖、形体。4)图面配景图面配景主要是指建筑和规划专业的配景表达(景观专业重点表达的是植物景观)。配景需要抽象化,用以衬托设计主体。同样,快题设计中的方案能力考察总体而言有五个方面,按照设计过程,可以依次分为场地布局、功能设计、形态语言、空间操作、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各影响因子的权重也不尽相同。1)改卷老师对于快题的普遍关注点快题设计包含了手绘表达、场地布局、功能设计、形态语言、空间操作、概念构思、手绘表达、大部分老师对于快题关注的点是功能设计和形态语言,空间操作和场地布局次之,手绘表达在老师的心中比重其实不大。而概念构思往往由于在快题中很难出现,所以老师在改卷中一般不会加以考虑。(当然,如果有好的概念,老师也会关注的,那就是高分快题了)2)快题中对于老师的第一印象?很显然,手绘表达是最重要的第一印象,其次是造型形态。这些都是最直观的设计展示。3)快题能否及格,方案是否有硬伤?快题中的硬伤最普遍出现的地方就是场地布局(也就是总图),对于基地周边环境的处理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场地布局有误,则接下来所有的设计逻辑都会有误。其次,功能分区混乱、形态造型不符也会导致设计出现硬伤。而一旦出现设计中的硬伤,就算手绘表达再优秀,也会直接判定为不及格作品。4)快题能否成为高分快题?一份高分快题必然是各方面因子都较为均衡优秀。高分快题在满足功能合理、造型优美、场地处理合适、手绘表达过关的前提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空间设计要有特色,同时最好设计中带有一点独特的设计理念。5)如何成为快题中的王者?要想成为140-150分的王者快题,设计中的概念构思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独特的设计理念,是无法让自己在千万快题中突出。同时,手绘表达、场地处理、功能空间设计、设计形态都必须是完美的。总之,快题设计是设计专业学生考研、找工作必备的一项技能,我们不能将其简单的定位与画图。它的本质在于设计能力的考察,场地处理、功能排布、空间操作、形态语言、概念构思、手绘表达等设计综合能力的完善与提高才是快题设计能力提高的正确途径。注:本文作者东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目代码:501科目名称:建筑设计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考试要求建筑设计适用于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主要考察对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等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二、考试形式试卷采用绘制图纸形式,主要包括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总图、透视或轴测、详图等。考试时间为6小时,总分为150分。三、考试内容1.场地设计。2.建筑设计:能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进行中小型建筑设计。3.技术设计:能够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四、参考书目本科目不提供参考书目。五、其他注意事项考生需要携带绘图工具,2号草图纸(拷贝纸)若干张、图板、坐标纸、比例尺、绘图尺、绘图笔、透明胶带、无编程无存储无记忆功能的计算器。天津合一设计教育针对河北工业大学501建筑设计考研专业课提供专业考研辅导,开设有建筑设计手绘表现班和501建筑设计快题培训班!
8小时设计快题-时间秘籍 8小时快题(建筑、规划、环艺) 这一类快题,经常是以应试的方式出现,如:考研、考工作、考注册等等。其实,真正的实际项目方案设计,都是经历了无数轮的快题过程在不断修改中完成。时间-任务分配 8小时,通常是上午8:30-17:30,9个小时中有1小时吃饭(看东家给不给了),当然可以不吃,赚1小时,不提倡,但也是一招,看身体的本钱如何。30分钟 审题:不超过半小时,在此期间可以做一些机械的活,如写标题、画图框等。 要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功能和性质, 要搞清楚基地的环境潜在的设计条件,是否需要退让、是否需要功能协调等。 要搞清楚形象和形体,需要产生什么样的文化联想? 90分钟 构思立意:必须边想边画草图,多草没关系,但得有比例关系,小心放不到基地上。 要计算面积和体量,决定空间组合是水平布局还是垂直叠落? 要计算基地的面积和尺寸,决定总平面布局的空间次序和外部空间的形式。 30分钟 尺寸放样:在准备好的正式图纸上,用铅笔放样,最好“H”以上,不会脏图。 千万别在另一张纸上先画好了,再誊到正式图上,基本只有下次再考了。 要按要求的平立剖面图的图纸比例,计算每个图有多大,进行简单图面排版。 最好先确定柱网或空间的基本模数,在平立剖面上,铅笔画上轴线,不会错。 60分钟 细部设计:决定平立剖面的细部和空间处理,同步画透视的草图。 注意平立剖面图的相互对应关系,注意透视的方位和表现的细节。 1 小时 该吃饭了:别弄脏图纸。(也许没有) 4 小时 绘图表现:不需要很多线条和色彩,不是显摆咱笔多,清晰明了,统一是关键。 30分钟 拾遗补漏:看看还有遗漏,看看任务书,有无没完成的内容,别忘了按要求写名字号码。第二节 快题设计的内容一、快题设计的基础要求1、室内设计理论基础:2、手绘表现基础:① 素描的基础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设计专业的素描偏重于表现对象结构和分析对象组合因素,快速准确的表达对象的形体特征,用以线条为主,阴影为辅。对形体,光线,质感的表现要求较高。② 色彩的基础色彩同样是绘画和设计的基础,色彩是表现图的鲜活剂,表现图中的色彩更多强调个人情感色彩,融入了人文和心理的因素,也是表现空间层次的手段。③ 平面制图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平面包括立面图、剖面图、平面布置图、顶视图等。一个设计的表现首先要看它的平面布置图。从平面上分析出设计的内涵。当方案成熟时还要看立面、顶面等图示来理解设计。④ 空间透视的基础透视图一般是根据平面图、立面图绘制而成。透视图顾名思义就是遵循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和表现的图,其成像原理与人的眼睛或者摄影机的镜头原理相同,具有近大远小的距离感。透视图能够把事物、空间环境正确的反应到画面上看上去真实自然。二、快题设计的表现内容1、设计主题 2、设计说明:设计整体思路、理念;语言准确,简练。3、平面图:陈设布置,适当的植物绿化,地坪铺装,图纸名称及比例,标高,尺寸标注,材料标注,标题栏。4、立面图:墙面造型的处理,材料的表现,材料的标注,标高,尺寸标注,图纸名称及比例,标题栏。5、效果图:重点空间的透视图表现三、快题设计的表现程序1.审题空间尺寸,使用者(把握设计分寸),是什么类型的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还是餐饮空间等),功能要求,特殊要求(欧式风格)等2.分析功能空间的流线;功能空间的面积;功能空间的开放程度,空间的对内和对外的关系等3.设计操作寻求合理的构图布局;绘制设计草图;确定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4.素描表现钢笔(绘图笔、黑色圆珠笔)表现(从平面图、立面图、到透视图)合理布局在所要求的图板上,并绘制出来。5.色彩表现(在平面图、立面图、到透视图)用马克笔、彩铅或两种表现技巧结合表现图幅的物体关系。使图板完整展现,增强设计视觉效果。第二章 快题设计的表现方法第一节快题设计的常用工具一、绘线工具:针管笔和马克笔。针管笔以一次性的为好二、着色工具:彩铅、马克笔、水彩、水色等。三、纸张:纸我通常用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复印纸,用来起稿画草图,另一种是硫酸纸(A3-A四、辅助工具:圆规,三角板,直尺等第二节快题设计表现有三项任务一、线条图形的快速绘制——内容包括图形的主要基线,轮廓线;透视效果图线条表现;绿化、配景、陈设线条和各种字体。这部分内容占据3/5的作业时间,是制作的主体、表现的基础。二、影调、色彩的快速铺陈——内容包括图形的影调与材质色彩;绿化与配景的影调、纹理和色彩;各种用以调整构图的字体与装饰色块的填色。这部分内容虽然只占1/5的作业时间,却很影响最终的表现效果。三、版面构图设计与调整——内容包括版面内各种图形的常用布局程式;针对敏感部位的构图检查方法;构图失衡时的调整手段。这部分内容占据作业时间很短,费神而不费力。开局和收尾总是关键。第三节快题设计的表现技法一、方案草图的表现草图设计方案构思的随意性表现,也就是把头脑中的概念、审美意识、感性分析用简单的线,块,面的方式表现设计分析过程。简约而具有摸索性。这个阶段是在快题设计表现在图纸之前的工作阶段,是对个人思考的演化,是对萌生新设计,寻找火花的记录。二、图面组合一张快题设计表现图,包括平面、立面、透视效果图等组成。这些图纸各有特点,只要巧妙的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图面组合是在做快题设计首要面临的问题,一般图面组合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一定的比例把多个图纸缩小,然后勾勒出几种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比较,从中确定一个比较理想的构图。二是把方案设计草图在图板上做排列组合,找到合适的构图感。为使画面完整统一又富有变化,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主与从的关系:避免平均对待,应突出重点;2.疏与密的关系:画面不易均匀填满,有些内容相对集中,其他部分予以放松,以其求得疏密的对比与变化。联系到前面所讲的主从变化,可以认为重点所在,必然也是内容集中、变化丰富、要素密集的地方。3.黑白灰的关系:在表现图中为了求得色调的统一与变化,黑白灰分别占有适当的比重,并且相互穿插,交织,叠合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组合成统一的图案。是指最深的色调,例如平面中墙的切断面,立面中门窗洞口或者阴影。这些地方巧妙的加以表现,就会使画面充满生气。白是指图与图之间的间空,白可以是纯白也可以是浅色调,与黑形成对比。灰在着色上强调过度与渐变空间。三、平面图表现技法设计方案的平面在表现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被当做重点充分表现的。表现技法:1.定出房间的划分:开间、进深或者柱网排列的轴线,用级轻级细的导线来完成,标注尺寸。墙的厚薄要注意,适合画面比例就行,不要过厚或者成为单线。墙线的粗细表现跟CAD绘制图中线性区别是一样的道理。2.表现出室内家具陈设及地面肌理,使设计布局一目了然。家具陈设用单细线表示即可,根据房间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陈设进行详细表现。各种地面的处理,即材料的表现。例如:马赛克应该小而密,而大理石或者预置水磨石可以大一些。地面分格线不需要太张扬,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了。四、立面图的表现技法立面表现图的效果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1.凸凹层次2.光影3.虚实关系4.材料色彩与质感五、.透视图的表现技法1.透视的基本原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这种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整齐稳定,适合于表现庄重的室内空间。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是指物体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画面成某一角度,两边都各消失于两侧的消失点。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比较自由活泼,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空间。这种画法使空间层次显得丰富,形式活泼。2.平面图到透视图的转换技法3徒手透视图表现技法的着色画法步骤(透视手绘效果图)① 运用灰色马克笔将将室内空间的素描关系表达出来。② 运用咖啡色马克笔和彩色铅笔将室内的木质材料表达出来,运用蓝色和紫灰色的马克笔和彩铅将室内的玻璃表达出来,运用绿色的马克笔和彩铅将室内的植物表达出来。③ 调整完善室内空间的色彩关系,丰富色彩细节。备注:每幅20分钟左右,每幅都应有区分,或冷调,或暖调,或亮调,或灰调,不抠细节,挑出最有感染力的一幅作正稿时的参考。
整理作者:美博思远艺术设计考研-康CM导语与路德维希 · 密斯 · 凡 · 德 · 罗、伯纳德 · 屈米、伊东豐雄等作品遍布全球的建筑大师相比,弗拉基米尔 · 塔特林(Vladimin Tatlin,1885—1953)实在不能算是好运。他的建筑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塔”的模型虽然遍布全球,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建成但正是凭借“第三国际纪念塔”的设计构想塔特林成为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成为现代建筑史,乃至艺术史上绕不开的名字● 1885年,弗拉基米尔 · 塔特林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诗人。塔特林很早就在社会上独立谋生,从事过水兵、画家助手、剧院美工等工作。早期社会经历,为塔特林后来多样化的创作尝试埋下伏笔。● 1902-1910年,塔特林先后就读于莫斯科等地的艺术学校,并获得风景写生画家的职业证书。● 1913年,塔特林来到巴黎拜访毕加索。毕加索以铁皮、木板、纸片等实物材料所作的拼贴作品,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回到莫斯科后开始利用玻璃、金属、电线、木材能工业材料进行抽象绘画浮雕创作,体现了俄罗斯风格与法国先锋派的高度综合。▲ 《水手》1911年 Vladimin Tatlin● 1914年之前,塔特林的艺术创作不外乎素描与油画,1914年之后,开始从先锋派画家向前卫艺术家转变。▲ 1915 年 反浮雕作品 现已亡佚塔特林希望通过反浮雕作品给当时贪图享受的艺术界带来一次彻底的决裂。正如后来的“塔特林主义者”所宣称的那样:二维的画布对于三维的事物来说太具有限制性了。反浮雕作品带给人一种漂浮在高张力状态中的感觉:它们不是固定在某个特定的点,而是悬浮在取代了早期雕像的基座的绳索中。由此创造了一种处于中间状态的空间,一个既是真实的,同时又处于想象领域的空间。这些创作于十月革命前的作品构成了他对现代艺术最根本、影响最深远的贡献。1917年之后,俄国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社会环境为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观念的“构成主义”艺术家在艺术、建筑和设计领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构成主义的拥趸高举反艺术的立场,避开传统艺术材料(画布、颜料),采用现成物,例如:木材、金属、照片,或者纸,其目的是将艺术家改造为“设计师”。1919年初,人民教育委员会造型艺术部委托塔特林设计一座纪念十月革命的纪念碑,塔特林欣然从命。在彼得格勒的工作室中,经过几个月的创作,塔特林完成了确立其作为构成主义奠定人地位的设计作品:第三国际纪念塔。▲ 第三国际纪念塔 效果图第三国际纪念塔被视为构成主义的宣言式作品,对欧洲新建筑运动深具影响。塔特林对材料、空间和结构有深入研究,认为艺术家要熟悉技术,在设计上有目的创造出的结构形态,合乎功能要求,而不必局限于实用功能狭义的设计或艺术范围。时代背景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处都洋溢着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革命政权凝聚了一批最为著名的艺术家在周围,共度了短暂而激动人心的四年(1917-1921)。在当时,几乎所有艺术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代表新时代的艺术作品——那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时代。但同时,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社会饱受战乱之苦,贫穷、混乱包围着人们,而建筑尚且没有能力立竿见影地改善城市的整体面貌。于是,建筑师便与艺术家们一同,共同投身到各种装饰艺术、应用美术的工作中去。1918年,俄国人民教育委员卢那察尔斯基说:“艺术家和建筑师之间亲如手足的关系将要出现,它不仅会创造出人类理想的殿堂和纪念碑,而且还将创造出整座艺术之城。把艺术和生活结合起来,这便是新艺术的任务”。在这种激情的感召下,一些建筑师也像艺术家一样,积极投身到装饰节日街道、广场和绘制大型宣传画,标语牌等工作之中。而艺术家,则常常以建筑师的面目出现,设计诸如讲台、观礼台、书报亭之类的建筑小品。而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最为激动人心的设计——以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来纪念十月革命。▲ 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 列宁格勒俄罗斯国立博物馆馆藏建筑特色第三国际纪念塔的设计不采用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更偏向于富有幻想性的现代雕塑形态。如果这座纪念塔建成,将比1931年的纽约帝国大厦(120层,高318米,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保持着世界建筑物最高纪录)还要高出一倍。 纪念塔的中心体是由一个玻璃制成的核心、一个立方体、一个圆柱合成的,就像比萨斜塔那样,倾悬于一个不对等的轴座上面,四周环绕钢条做成的螺旋梯子。内里部分分别沿着各自平行于地面的轴线以不同的速率旋转:玻璃圆柱每年环绕轴座周转一次,划分出教堂和会议室;玻璃核心一个月周转一次,内部是秘书处和行政设施;最高的玻璃方体一天调转一次,设置有资讯局、报纸办公室、小册子和宣言的出版社。也就是说,在这件巨大的雕塑(或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是由一年转一周、一月转一周和一天转一周的特殊空间所构成的。这些空间作为当时的消息中心,可以不断地用电报、电话、无线电、扩音器等无线电通讯手段向外界发布新闻、公告和宣言。▲左: 1919年,工人们正在制作模型。右: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纪念塔模型但出于各种原因:内战、物资缺乏、技术限制等等,第三国际纪念塔的构想始终没能实现。尽管如此,1920年,Nikolai Punin(俄国艺术评论家)仍然盛赞这种设计为“发生在艺术界里的一次国际性事件”,并且将其看作是“建筑、雕塑与绘画原则的有机结合”。 如果这座纪念塔最终得以建成,它将能代表塔特林在反浮雕中发展起来的时间与空间的准则在逻辑上的扩展,同时也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空间体验。可惜的是,1920年代之后,苏俄官方对“构成主义”的态度日益冷淡,塔特林也不再有大型项目的机会,转而设计一系列生活用品、剧场舞台与交通工具。其中,1932年,塔特林研究了自然界昆虫飞翔的原理后,设计了轻便的单人飞行器,并以俄语单次和自己的姓氏组成复合单词 Letatlin,以此寄托突破地球引力、实现自由的人类共同理想。这一将艺术、科技、乌托邦明显结合的“飞行雕塑”不仅为塔特林赢来了“现代达芬奇”的声誉,另一方面也被看做是塔特林对雕塑范围与限制的探索所达到的顶点和最终结果。▲ Letatlin▲ 左:1923年塔特林外套设计稿。右:1920年代塔特林裙装设计参考资料:利坦维《第三国际纪念塔:塔特林之塔》、《构成主义推时尚平民化比H&M早一百年》、artspy艺术眼《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回顾展:为新世界创作的新艺术》、新浪收藏《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主义运动的中坚:塔特林》、艺术国际《90年以后,塔特林之塔的影子仍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