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剑桥大学一年制硕士也水吗?本硕连读学长带你全方位体验剑桥风采彦琮

剑桥大学一年制硕士也水吗?本硕连读学长带你全方位体验剑桥风采

牛津、剑桥,英国乃至世界最古老而顶尖的两所大学。本期桑尼邀请到了WordSunny导师Joe chen学长,为大家介绍在这所有着八百多年历史,被称为学习者的圣地、研究者的天堂——剑桥大学的就读体验。Joe chen剑桥大学经济学 硕士剑桥大学经济学 本科15岁去新加坡求学,英国完成本科、硕士学业,毕业后留英工作大家好,我是Joe chen,15岁来到新加坡求学,攻读新加坡的初中以及A-Level课程。在新加坡求学的过程中我自己申请了美国与英国的大学,语言成绩的话SAT写作满分(语法800分+写作12分),GRE写作5分,最后成功获得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的录取。 2013年来到剑桥大学读经济学专业,2016年本科毕业我又继续在剑桥攻读经济学硕士。在剑桥的四年时光,让我收获和成长了不少,在这里我希望把我的留学经历分享给大家,如果你准备好申请剑桥,那么我在这里提前预祝你成功!在剑桥大学读书时怎样的一种体验?特殊的学院系统首先是他不一样的学院系统,因为像中国的大学基本上每个学院,比如说经济学学院、物理学学院,化学学院,都是按照专业区分。但是剑桥的每个学院都是有所有学科的学生的,因为进校31个学院,在每个学院,你都可以找到一些学经济学的学生,学化学的学生,学数学的学生,所以在学院之间的交流都会是以不同的学科背景来进行的。所以有的时候会在学院走廊里或者是晚餐的时候,会有一些学其他科目的学生朋友们交流一下,比如说最近的心得也好,最近生活的体验也好,所以其实是比每次每天都跟同样的经济学背景的同学交流,会获得更多的不同的人生体验和知识。学霸云集的学习环境在剑桥,学习很厉害,聪明的学霸特别多,一方面是学校汇集了全球最顶尖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剑桥的学习氛围对人的积极影响是全方位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剑桥有31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大名鼎鼎的杰出校友。随意举几例:三一学院门口的苹果树,看着不起眼,却是“牛顿苹果树”;达尔文曾在剑桥就读,为了纪念他,剑桥于1964年创立了达尔文学院;霍金是剑桥的校友和教授,现在居住在剑桥,运气不错的话,剑桥学子还可以在食堂或走廊碰到他。诸如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生活、求学于剑桥,时刻感受到这些伟人的影响,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催人上进的气息。顶级名校光环剑桥大学有很多不同背景的老师,每个老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背景开一个自己的想学想教的课程,所以会导致一个项目会有20-30个课程可供选择。我们其实每个人只要学八门课,所以大家都会有很多机会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课程,这也是因为剑桥本身知名度高,吸引了全世界优秀的老师,所以就会有很丰富的课程。另外我也想说一下剑桥本科的教学,上小课讲作业的时候是一对二的教学制度,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对两个学生。这对学生的压力就会比较大,不敢翘课,还要时刻准备老师的提问。好的地方就是提高了你听课的效率,而且和老师的联系也紧密,所以你跟导师的关系也会更好。英国硕士一年制大揭秘网上不少关于英国一年制硕士“水”的说法,那这种情况在剑桥存在吗?以我所学的经济学为例,这个项目比较短,很快能拿到学位,他选课的范围也比较广,而且大部分的剑桥的经济学硕士的学生都是想毕业后找工作的,所以找工作气氛也是很浓厚的。英国一年制硕士项目其实分为9-10个月和11-12个月两种,差异主要在于有无毕业论文。还是以我的经济学专业为例,首先有3到4周的数学的训练营,把大家数学的水平拉到同一个档次,之后就花八个月的时间,分三个学期集训一下经济类的项目,这个时候九个月到十个月的硕士项目就到期了,它就自动毕业,但是11个月和12个月这个项目就还有。毕业论文就是会在考试结束后花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由学生自行完成,可能它会有一些导师交流的时间,但是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由学生自己的研究水平导致决定,所以这两个项目会的适合的人群会不一样。如果大家是比较喜欢读一个硕士之后,马上就是投入精力去找工作的话,我觉得九个月和十个月这种标准的硕士项目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很多公司最早会在8月份就开始接受申请职位的申请,所以像这种九个月到十个月的项目,基本上6月份和7月七月初八就结课了,从7月到8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给大家准备简历,对于申请工作会得心应手。尽管英国一年制硕士很短,但是学习很紧凑,项目本身不会存在“水”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个人的努力。英国的衣食住行在英国生活四年,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英国只有两个不同的圈子,伦敦跟非伦敦。伦敦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有很多不同的餐馆也好,商店也好,但是出了伦敦之外,其他城市真的是很雷同,因为英国那么二十几家餐馆都是全国连锁,你去每个城市,餐馆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模一样的菜单,几乎一样的价钱,商店也是一样,大同小异。英国的菜确实不好吃,但是中餐很多,其他的餐像土耳其烤肉,意大利的菜,美国菜什么的都有,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吃的不太好。另外就是英国的气候我很喜欢,虽然它是频繁的下雨,但是它的夏天一点也不热。总的来说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一段让人难忘的经历。现在的我在英国一家信用卡公司做数据分析的工作,如果你有申请、工作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咨询我。

两容颜适

北大学士、剑桥硕士在美读博身亡:出国留学,远没你想的那么好

2021年才刚过去不到两周,令人心痛的事情就再次发生——当地时间1月9日,美国芝加哥发生连环枪击案,造成3死4伤,其中一名中国留学生被爆头射杀身亡!据悉,这名被射杀的中国留学生,是一名聪明又极具天赋的学生,读完北大学士、剑桥硕士后,在美读博的他本有似锦前程,如果没有这次枪击事件,他原本计划在今年提交自己的博士论文,然而如今的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谁会先来,这名在枪击中不幸丧生的中国留学生,实在令人深感心疼。现在很多人在结束国内的学业后,都会选择进一步出国深造,成海归不仅意味着有更好的学历,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也是提升自己眼界和格局的重要步骤。去外国留学就是“成功的标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博士留学生在美遭枪击身亡事件已经告诉你真相:出国留学,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真正到了国外的留学生,才知道很多地方真的不适合。尤其是今年疫情,国外远没有国内安定。首先是治安问题,去国外留学,这两方面尤为要注意:一是由于种族问题、战争问题、相关的制裁问题、以及很多难民问题导致恐怖袭击经常会发生,曾经就有记录留学生失联后被发现死于自己居住房中的。二就是小偷小摸,像这种小的袭击事件那是经常发生,而且这种袭击事件,因为中国留学生多数是有钱家的孩子过去的,所以专门挑他们下手。当地环境混乱无人管,更是助长了这些犯罪的猖狂气焰,有恃无恐。其次就是所谓的“自由”。很多人认为国外自由,表面看确实如此,你网上什么都可以说,但其实每句话都被网警监控着,你在谷歌上的每条记录都会被跟踪,一旦不合规矩就会被抓,是不是和你想的自由不一样,看来还是国内自由多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阶层固化。因为你不是白皮肤人种,不管是在求职还是生活中,都会受到当地人的排挤。而正真的富豪家庭,混得最好的情况无外乎是一个中产阶层,而且是不入流的中产阶层,情况比底层好不到哪里去。在美国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很多资源已被当地贵族垄断,除非你是天才。很多人真正以为去上了一个牛津、剑桥大学,移民美国就可以发展得好,但现实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跟国外相对比,我们国家已经做得够好了,当然还有很多不足,难道国外的月亮都圆吗?大学毕业出国留学,可以为了学到更好的知识,回来报效祖国,但如果只是为了方便移居国外,你去了当地或许就会发现连二等公民都不够格。还有那些妄想借海归身份高人一等的,如今很多海归回国后待遇各方面都不如原来那么丰厚了,我们看本事不全靠学历。洋媚外的人即使将来回来也面临两个境地,一是十年后的中国让你高不可攀,二是十年后的你混在社会底层,后悔莫及。所以,在此给那些一味崇洋媚外的人提个醒,我们去学习人家的长处可以,但是一定要拿别国来盖过自己的国家,特别还是没有出去过的人,更应该知道有些人宣扬外国的好未必好,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罢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选择真的很关键,别害了孩子的一生。#一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遭枪杀#

万物一府

听说英国一年制硕士很水,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读?

“英国一年制的硕士读着有什么用,HR都不认的。”“一年就读完的硕士,能学些什么东西?”“一年制的硕士说白了不就是买文凭么!”作为留学圈的老司机,小mo总是会看到这么一些魔幻论点,也会看到很多同学听到这些话之后特别纠结,所以今天想跟大家来聊一聊一年制硕士。英国的硕士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型硕士,一种是授课型硕士,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学硕和专硕,一年制硕士一般是指授课型硕士。授课型硕士主要是针对就业导向的学生,希望在本科学习之后,获得更多的行业知识、社会企业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走科研的道路,就不要选授课型硕士,不然肯定会觉得它水,因为你根本没有选对方向啊。在这个前提下,还是有人觉得一年制硕士水,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1、“一年这么短,学不到什么”说这句话的同学可以回想一下你的大学四年,你觉得你有学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吗?一年时间是不长,但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都是满满当当的,学习时长并不短。而且教学质量也并不差,不管是以研究为重还是以工作、学生评价为重的世界大学排名,英国学校都能有个不错的名次。2、“入学门槛太低了,都不用考试,有个雅思成绩,提交资料就可以去了”入学门槛这么低,是不是随便是个人就可以去剑桥啊,不可能的。英国学校在录取的时候会看均分,还会区别985、211院校和普通院校,一些学校还有自己的list。这些人就只看到别人申请的时候提交资料,不管人家四年辛辛苦苦的保持均分。再说了雅思6.5还能刷掉一票人呢。3、“回来不好找工作,HR都不要一年制硕士的”很少会有HR会因为应聘者是一年制硕士而根本不给机会的,反而会有因为是硕士文凭这块敲门砖而得到更多机会的,这也是一些人会去英国读硕士的原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拿到硕士文凭。看过这几点,可能会有同学觉得英国一年制的硕士这么好,那怎么还会有人觉得水呢?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如果你觉得留学就能改变人生,回来非BAT不去,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向人生巅峰,那你肯定会觉得英国硕士水。留学不是万能的,在这个遍地都是留学生的时代,不要妄想海归是一个能让你鹤立鸡群的光环。2、英国学校也是有区别的,times30开外的学校和牛津剑桥回来相比,回国后求职的反应会完全不一样。如果你拿牛津剑桥的待遇要求所有的英国学校,那么你也会觉得英国硕士很水。3、学校之间的差异很大,个体的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最近几年中国学生增加,有很多学生为了文凭去了英国一些不怎么样的学校,或者在英国“混”了一个文凭回来,回国之后并不能按照预期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没有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如果你只看到他们,你还是会觉得英国硕士很水。这么看来好像变成了薛定谔的水,小mo想说这跟你的个人期待与个人努力很有关系,留学是一个选择,你的人生依旧取决于你做了些什么,混日子类型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没办法接受到不水的教育。那么你觉得英国一年制的硕士水不水呢?有些什么看法呢?

描金凤

她人称“学神”,22岁获剑桥硕士学位,24岁获牛津博士学位

对于一般人而言,都是22岁拿到大学本科毕业学位证,至于要拿到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那起码都要30岁左右,况且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连硕士生博士生都考不上。但是在我国却有这样一个人,她22岁获得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24岁拿到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我们知道剑桥、牛津这两所大学可是世界上顶尖大学,就连清华大学都稍逊一筹,中国人要考进这两所大学那真是难如登天,更何况拿到硕士博士学位证。不过正是因为她非常人一般的成绩让大家都叫她“学神,”实在是太厉害了,除此之外,这位学神还长得美若天仙,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她就是刘明侦。这位90后学神的人生轨迹真是如做火箭一般迅速,一步一步的成就让普通人只能望尘莫及。这位学神是中国人,高考结束后她没有选择在中国本地读大学,而是选择去剑桥大学留学。在剑桥大学,她的成绩也是非常出色,并没有被其他天才级别的人物比下去,21岁她从剑桥大学的本科专业毕业。之后又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学位,她用一年时间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这时候导师劝她留在研究机构工作,但是她拒绝了,她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还要继续学习。因此,她又选择去牛津大学读博,在两年之内她也拿到了博士学位。并且在牛津读博期间,她还写了一篇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引来了很多人的赞誉,也让她的名声大噪。博士毕业之后,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大学都希望她留下,但是她拒绝了,她选择回国。她认为自己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都是祖国的悉心培育,在她还是一棵幼苗时祖国栽培她,如今她长大了要回来回报祖国。回国后,她的发展也很快。28岁时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专业的副院长,成为了该学校最年轻的副院长。有很多人眼红的人认为她是有背景才走到今日地步,网上也有不少人黑她,但她都置之不理。她仍然每天呆在实验室研究自己的成果,她一直坚信“学无止境”这四个字,每天都花费十来个小时学习,十年来从未间断。这样高强度的学习有几人能坚持下来?她之所以这样厉害完全就是自己许多个不眠不休的日夜拼来的。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她人前的光鲜,完全忽略了她背后的辛劳。对于这位漂亮的90后“学神”你有何看法?你觉得她厉害吗?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

重生记

北大毕业,剑桥硕士,如日中天的华人博士,在芝加哥头部中枪

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了,对此很多人似乎已经见怪不怪,因为像这样的枪击事件,在美国每年都会发生。但是这一次发生在芝加哥的枪击案,却让大家特别关注,因为在这次枪击案中,有一个中国留学生遇害。枪击案发生在当地时间2021年的1月9日,遇害的中国留学生叫范轶然,今年30岁,在芝加哥大学攻读金融经济学博士,已经第四年,眼看就要毕业归国,万没想到却发生如此悲剧。范轶然是这起枪击案的第一个受害人,地点在芝加哥5300街区的一个停车场,当时范轶然正坐在车里,不知是要出门还是回家,谁知竟遇此不幸。范轶然从小就是个学霸,高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参加自主招生,考上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在北大期间,范轶然还选修了哲学专业,并且获得北大新生奖学金,李彦宏奖学金,光华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北京大学毕业之后,范轶然没有止步,选择了海外深造,他选择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取得了剑桥大学的金融工程硕士学位。学无止境,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2017年,范轶然又踏上了深造之路,这一次来到了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攻读金融经济的博士学位。今年是范轶然读博士的第四年,眼看就要毕业了,他被打算毕业之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去教书,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没想到,却以这样的方式遗憾离世,一个如日中天,前途无量的人才,就这样客死他乡,被一个反社会的疯子终结了本该非常灿烂的人生。身在异国的留学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学业固然重要,安全更为重要,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此时范轶然的父母该是多么伤心欲绝,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和心血,本来再过一两年孩子就可以学成归来,想不到竟然横生枝节,和家人阴阳两隔。关于学业和安全的问题,前几日发生的一件事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个东北姑娘不顾风险,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绕道杭州飞往英国留学。在这个英国留学生家长纷纷呼吁要接回孩子的时刻,这个姑娘为了学业,却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位来自东北长春的女孩叫陈甜,决定出国留学的计划,从考上北京工业大学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为此她也做了大量的准备。陈甜的家庭条件很一般,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父亲是个普通的公务员,母亲是个会计。留学的20万元生活费都是父母节衣缩食省下来的。这其中的艰辛,陈甜看在眼里,如果不能如期前往英国留学,那么自己和父母的努力可能都成为泡影。为此,陈甜决定说服父母,飞往英国继续学业。现在,陈甜也安全抵达了英国,与8名其他中国留学生一同租住了一所公寓。虽然目前他们也只得继续上着网课,但效率明显能提拉不少。对于这个姑娘的行为,很多网友赞叹姑娘的无畏和对学业的执着,但是更多的人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毕竟如果意外染病,那损失更加惨痛,到时候绝对不是20万能解决的。其次,英国的学校已经开始网上教学,现在如此发达的通讯设备,难道还会不能沟通吗?学习的方式很多,没必要冒这样大的风险。

娜塔莎

剑桥大学之完结篇——电影学硕士(授课型及研究型)

1.电影与屏幕研究硕士(高阶)MPhil in Film and Screen Studies by Advanced Study2.电影与屏幕研究硕士(论文)MPhil in Film and Screen Studies by thesis前言电影研究发展至今日,已经越来越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而在电影研究这个领域的早期阶段,更多是哲学、美学以及文学这些人文学科参与其中,从本体论、审美、时间性以及媒介形式等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和阐释。在传播学的发展当中,电影研究向来不是主要被关切的对象,因为传播学有着更深的社会科学知识传统,甚至两者都很难交互在一起。然而,随着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传播学也日渐对电影的研究产生兴趣,电影的经济面向、审查与政治面向、生产的社会学面向,等等话题都成为了当下传播学视角研究电影的甚为关切的焦点。因此,电影研究的社科视角与人文视角,已经日渐交织在一起,越来越难以界定。摆渡学人能力所及,不知社会科学对电影研究的参与,是否有所增加了传统电影研究的理论焦虑。但从这次要介绍的剑桥大学电影研究的硕士训练安排来看,剑桥大学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电影研究学术取径,也不失跟进新出现的屏幕媒体的理论化工作。在我们常识印象中,既然我们是研究电影电视一类的媒体,那么很自然可以想到Screen Studies应该翻译成“荧幕”(具有发光性),但陈锦荣&冯应谦(2012)指出,倘若我们这样做,将会把这个Screen定义太窄以至于“偶尔在商场和一些艺术表演中的投射,虽然'屏幕'没有自我发亮,不是一种萤光幕,也可能是'城市屏幕文化'的一种”。因循陈&冯之观点,留公子在本文中将Sreen Studies翻译成“屏幕研究”。当今社会,无处不在的屏幕充斥在我们的消费空间、文化空间、教育空间以及一切我们需要与之产生联系的场所,我们不再以其为奇。那么我们自然会问:(1)屏幕之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充当何种社会功能,又是何以形塑我们的社会生活;(2)假如没有屏幕,我们对都市的想象会是什么样子,反之,屏幕是何以影响我们对居住的城市、生活的空间以及社交的场所等地方的想象呢?(3)谁会使用屏幕?屏幕为谁所有?屏幕使用者的目的与阅听者的感受一致吗?屏幕的空间为谁所有?什么人会争夺放置屏幕的空间资源?而这种争夺当中又可反映出行动者之间的何种权力关系呢?诸如以上种种问题,都不曾是传统电影研究会考虑的问题,而如今,我们已经难免需要厘清这些未经理论界(尤其是屏幕研究学术社群)严格审视的新问题。剑桥大学在传统的电影研究之强大毋庸置疑,然而,其并未恪守窠臼,而是紧跟新近经验现象并颇有雄心地进行理论化工作(请参考:英国传媒 II 剑桥大学电影学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剑桥的电影与屏幕研究硕士项目,从历史视角到理论视角、从近代到现代、从审美到文化、从感觉到认知等等切入角度,进行了跨学科、跨时代和甚至跨方法的检视和透析。然而,屏幕研究,一个新进的研究领域,之于传统电影研究,可否发展现有之电影理论图谱,或许这就是各位就读该项目未来颇具潜力的可探索之问题。不同于牛津大学的“电影美学硕士”,剑桥大学之“电影与屏幕研究硕士”,适合来自各样的人文及社科背景的同学申请。它包罗万象又不失主线,它恪守传统又不失创新,于电影研究之领域,凡你想学,它皆可供应。注:篇幅所限,该项目相关文献清单,与申请者之便,请参阅前文:英国传媒 II 剑桥大学电影学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供其研读,以为增强申请材料的聚焦之用。(本文是媒体传播留学专栏文章的一部分,汇总性文章请参考:史上最全!英国G5大学传媒专业齐登场)参考文献陈锦荣&冯应谦(2012),文化研究新领域:城市屏幕文化,传播与社会学刊,第21期,页17–24。01. 课程设置从网页说明来看,这个项目的培养目标明显地有学术研究的性质。研究型项目明确地要学生完成一份三万字(授课型硕士则是一万五)的毕业论文,且对此领域要有实质学术贡献,并非仅是展现学生对此领的理解而已;授课型项目则要求学生熟悉历史与理论取径、跨学科取径,并发展个人研究旨趣所需的技能与专业能力,甚至为将来深造博士打基础。至于哪些具体训练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我想,官网主要是在授课型项目的说明(英国传媒 II 剑桥大学电影学硕士专业课程设置)较完整,大致上有以下几种:学术写作(包含研究大纲、实质论文、批判性评估)、研究技能(书目建立、时间规划、研究计划可行性)、研究讨论课(出席演讲、参与讨论、定期报告)。说穿了,不外乎三种「可转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时间管理、口头呈现、学术书写。授课型的是如此,研究型的更是如此。然而,这个项目的这两个核心轴线(core strands)—理论化(theorising)、诸主题(topics)—仍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值得申请者注意。首先,两轴线各自偏重”形式/实质”而表现在”理论/主题”的差异上。理论轴线需要更多的哲学、美学、人文学方面的背景,而主题轴线则更侧重于传播学、社会科学、技术史方面的背景。即使两者不容偏废,申请者仍然可以有所偏重,从主从相互搭配的方向去思考自己的利基(niche)。其次,两份文献清单各自有八个次主题却都呈现为”指定+延伸阅读搭配的经典影片”的方式。这表示不论哪个核心轴线,都与实践上甚至是就业方向上的「电影批评」(film criticism)紧密结合。这意味着本项目的核心轴线在设置上希望所有的(共十六个)学术主题,都能训练毕业生成为一个可活用学术文献于其实际工作的影评人。最后,基于以上两点,申请者可以从自己较熟悉的影片群着手,或者从自己利基较大的学科背景着手,去规划关于申请与学习的事情。反过来说,这两个核心轴线的内容其实暗示了申请者,可以“这样或那样”与本项目建立亲近性的切入点,也指明了申请者可以透过本项目为自己加值(不论是在学术深造或是在职场工作)的地方在哪。透过这些材料(项目基本信息+两个核心轴线)的深入理解,申请者应该要能在两方面将自己展示为这个项目的“理想的候选人”:一方面,要能同时明确定位出自己的“实与缺”,既有的知识背景与利基的所在的“实”,搭配上能在这个项目中补足自己所需的“缺”。另一方面,“实与缺”之间的关联性应该是要能从申请者的“过去”履经历、“当下”的申请文书之中看出,在一定范围内的“未来”是可以预见与可达成的。附带说明,我感觉这个项目在授课型与研究型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1.5万字的授课型硕士论文更多侧重于掌握基本的理论框架知识,3万的研究型硕士论文则是要求有实质性的学术贡献。而这种差别,实则在申请阶段的材料准备当中,已经可以被呈现出来,重点则在写作样本和研究计划两份文件的处理上。下文内容,将进一步阐释这点。注:以上本节内容解读由蔡博方教授提供,蔡博方教授系台北医学大学副教授、医文所所长、台湾大学社会学博士。项目网页链接:(1)授课型硕士:https://www.graate.study.cam.ac.uk/courses/directory/mmmmmpsmc(2)研究型硕士:https://www.postgraate.study.cam.ac.uk/courses/directory/mmmmmpfsd剑桥小知识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前缀会让人造成一定的困惑,我们的常识都会认为MPhil是研究型硕士,但是剑桥大学的硕士大部分都是MPhil,而这个学位前缀不代表某个学位一定是研究型的硕士。剑桥并不简单地用学位前缀来区分授课型还是研究型硕士,而是根据项目中授课和研究所占的比重来进行细分。具体分为五类:Entirely Taught / Predominantly Taught / Equal Taught/Research / Predominantly Research / Entirely Research02. 申请材料以上截图,可以看出,研究型硕士(by thesis)和授课型硕士(advance studies)的申请材料是一致的。但是申请程序却有所不同,如果申请授课型硕士,那么不一定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但当然提前联系还是可能获得老师的青睐甚至得到老师在研究计划写作上的帮助。另一方面,研究型硕士的申请,则是强烈建议学生联系导师,因为这种陶瓷的作用会更加大,回信的导师会告知是否有空缺位置,又或者幸运的话,在研究计划写作上,或许还能得到点评或者修改。在线上申请的时候是需要将潜在教授名字写上的,系所会把这个纳入考虑,但是,每个老师带的学生数量有限,也需要得到均衡考虑,因此不能保证一定是个人心仪的教授在入学后成为自己导师。当然,这只是研究型硕士可能会出现的变数。对于博士申请来说,同意接收入学的那位导师一般都会成为自己的博导。1. 两封学术推荐信第一,如果是在读本科生,就要两个本科导师出具学术推荐信。第二,如果是在读研究生,那么建议一封是研究生导师,一封由本科导师出具(建议)。当然,只要可以肯切评价您的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老师,都有资格写。第三,如果你近三年都在工作,那么就找上一个学位里面的一位老师给您出推荐信,另外一封可以由雇主来评价,但是评价内容还是以学术能力为主。当然,如果能够找到上一个学位的两个学术人员出两封学术推荐信同样可以。2.成绩单大陆在读本科学生,提供六个学期成绩单;研究生则提供前两/四个学期(看研究生学制而定)成绩单,一旦录取,学校会注明毕业总成绩的条件。毕业生提供所有学位的成绩单。成绩要求的分数,211/985大学的学生,建议成绩最低在85分以上,双非学生建议在90分以上。但请注意,这是最低标的要求。从剑桥大学公布的录取数据来看,即便是211/985学生,都建议在88分以上,少数85分申请者可以获得录取。又,申请这种半授课半研究的学位和研究型学位,GPA并不完全起到决定性因素,研究计划和写作样本则比重更大。3.简历用学术简历的风格,简洁地呈现个人的教育背景、科研经历、论文发表、志愿者经历、工作经历/实习经历等等,尤其注重突出与以上课程相关的经历,例如电影制作经历和电影研究的经历。4.英语能力证明雅思要求:总分7.5,单项不得低于7.0。托福要求:总分110,单项不得低于25。5.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这是必须提交的文件,约一页纸(one-page)的研究计划书。不需要特殊格式。研究计划需要包括:1)明确,有动机和可行的研究问题。2)简要回顾文献,涵盖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该领域的当前知识水平以及你这个研究将可为此领域增加的贡献或新知。3)打算使用的研究方法。4)您可能还想解释自己对该主题感兴趣的原因以及您在该领域以前所做的任何工作。字数限制包括脚注,附录,图形,表格等,但不包括参考文献。6.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这个文件是必须提交的。申请人可以提交书面作品。这可以是您以前的课程撰写的论文、发表的学术文章或您认为适合该课程的另一篇文章。这个写作样本目的旨在评价学生的英文学术写作能力,如何提出观点并且捍卫自己的观点,在写作过程如何引用文献来完善个人的推理论证链条,这些面向都是写作样本可以提供到给审核委员会的信息。因此,题目的主题不限,写作样本并不考察申请者对所申请专业的理解深度和与专业的匹配度,因为这些信息已经可以研究计划中获取到。写作样本更重要衡量的是学术写作能力,但也要注意的地方是,并不是考察“语言能力”,而是考察学生对于学术论证的规范和逻辑能力,语言表现是排在第二位的(语言可以通过proofreading解决一部分问题)。留公子强烈建议,时间准备充足的申请者,可以定下计划写作一篇学术短文提交,以增强被录取的几率。建议3000字内为宜!但是,写作样本的选取实际上是有一定技巧的。最优选择是从个人的本科毕业论文或者课程论文提取一部分,这样是可以说明个人在过去的教育背景中所受训练的一个阶段性的能力体现,它是一个与其它申请文件可以形成呼应的证据(例如推荐信中本科老师评价了您毕业论文或课程论文);其次,独著的发表论文,这里面较为复杂的是,如果既是学位课程内的论文又是发表论文,那么力度会更强(当然,前提也是要写得不错);最后,假设实在没有在此前的学位课程内有相应的论文生产,那么的确就需要重写一篇,专门为了申请。无论是何种状况,最好的方式,依然是研究计划与写作样本可以形成一种延展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写作样本当中无法完成的工作,可以就是个人研究计划当中打算在入学后继续深入拓展的问题。摆渡学人建议:各位申请者高度重视这个专业申请的研究计划和写作样本的质量,在成绩达到最低标的情况,这两份材料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然,CV和推荐信依然重要,但是跟这两份文件比起来,重要性次之。另外,研究计划和写作样本相比,研究计划则为可以考察申请者学术潜力的重要文件,因此建议各位要对个人研究问题所在领域的文献要有较好的把握,并且可以提出research gap,以打动审核委员会成员。写作研究计划之前,请浏览系所的做电影研究教员,厘清他们的知识兴趣所在,并尽可能匹配他们的某个人的研究主题,研究计划完成之后,可发送计划给心仪导师以示求学动机。03. 学术教员剑桥的电影专业,身处于现代与中世纪语言与语言学系,准确来说是在本系所里面有电影研究中心(center for film and screen )。因此,电影研究的教员,有部分是文学背景的,同时也做电影或者视觉文化研究。在留公子上一篇文章讲剑桥社会学申请的文章当中提到过的Prof. Jennifer Gabrys也过来支援电影系的教学(英国G5传媒 ‖ 剑桥大学之(1)社会学(媒体与文化)硕士)。甚至历史文化地理学的教授Prof. Matthew Gandy和建筑系教授Prof.Franois Penz也参与其中。当然,虽然主职在其它系所,但是他们的研究都与电影有深切的关系,只是各自的学科视角有所不同,这个也反映了电影研究都更多成为一个领域(field),在这个领域当中,学术成果更多是以问题导向(question-based),而并非是学科导向(discipline-based)。从教员的组成和以上提到的课程设置(英国传媒 II 剑桥大学电影学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剑桥电影实际上的确融合了多个不同的学科路径来构建它的课程和培养体系。但是,我们依然要抓住的主线,还是主职在电影中心的教员才是构成本系学术社群的灵魂人物,从职于本中心的教员更多是一种学术支持。虽然其它在音乐研究中心、社会学系、建筑系或者地理系的教授头衔更大,学术影响力更广泛,但留公子还是略过他们,主要介绍一下电影研究中心两位正职人员。1.Dr. John David Rhodes约翰·大卫·罗德斯(John David Rhodes)在欧美电影上有广泛的出版,并且对意大利电影特别感兴趣。他有兴趣将电影与其他艺术,文化和物质形式进行对话。电影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他作品中始终如一的主题。最近,他出版了《财产奇观:美国电影中的房屋》。本书考虑了特定的住宅建筑风格及其在电影院中的出现,提出了对私有财产和电影院观众的批评。这本书在《关键问询》中受到赞誉它以“将电影研究指向新的方向的方式,应该激发关于空间,现代性和好莱坞历史的学术,教学和辩论的方向”。他的第一本书《 巨大的悲惨城市:帕索里尼的罗马》解释了帕索里尼的电影和诗歌,因为人们对战后罗马的巨大扩张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反应。他还对先锋电影感兴趣,该电影的其中一项是有关BFI电影经典系列的最新书籍,有关Maya Deren的《午后的网格》。他与他人合著了三卷论文:《迈克尔·哈内克论》(与布莱恩·普赖斯合著); 发生:位置和运动图像 (与埃琳娜·戈芬克尔(Elena Gorfinkel)一起);和 安东尼奥尼:百年杂文(与劳拉·拉斯卡罗利合影)。他是World Picture的创始合编 ,这是一本主要致力于媒体的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在线期刊。紧随其后的还有另外两本书:位于电影历史,美学理论和评论界的交集处的《离异视觉》(Disembowelled Vision),这是一本有关罗马城市现代性和电影的书,另一本是《劳动》(Be laboured),其是从电影历史和审美理论以及对政治经济批判的角度讨论关于风格与劳动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有第三个更具实验性的项目,“关于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书的笔记”。Rhodes博士为意大利,欧洲,美国和国际电影的一系列主题提供指导。美学理论,酷儿理论电影,文学和其他艺术中现代主义的历史和理论;电影院和建筑环境,以及其他(通常是跨学科的)主题和领域。Rhodes博士欢迎与他的兴趣相关的潜在的MPhil和PhD学生报读。他在剑桥电影研究中心的网页链接如下:https://www.mmll.cam.ac.uk/jdr42这里摆渡学人需要说明的是,Rhodes的职称是Reader,并非Professor。是电影研究中心最为核心的教员,也是职称最高的学术人员。我猜想他的职称应该还是需要在整个系所内去评选,无法仅从电影研究中心去单独晋升。Reader是介于教授与副教授之间的一个职位,这是英国学术制度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较为陌生的名词,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他直接理解成教授就可以了,原因是剑桥大学的这个系所还是保留了一个系所仅能有一两个(教授定额制),有能力评为教授,但又找不到教授空缺的学术人员,就会给他一个Reader的职称,以待空缺。另外,Rhodes的研究是较为跨学科的,横跨哲学、文化、政治与建筑等面向,但总的来说是较为社会科学路径的,而且他的核心关怀都是在电影与建筑环境的关系。总之,这个老师的接受度非常广,甚至做哲学美学的申请者都可以联系他进一步讨论。2. Dr Laura McMahon劳拉·麦克马洪(Laura McMahon)是电影和屏幕研究的讲师。她的研究致力于解决当代电影与哲学之间的联系,特别关注法国和法语国家的语境,并结合其他多种语言领域的屏幕文化。她的最新著作《动物世界:电影,哲学和时间》(爱丁堡大学出版社2019年),探讨了电影和哲学中关于动物问题的新兴兴趣。它使吉尔斯·德勒兹(Gilles Deleuze),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和妮可·舒金(Nicole Shukin)等思想家对动物生命的伦理和政治的思考与一系列当代国际艺术电影尤其是实验纪录片接触,包括伊曼纽尔·格拉斯(Emmanuel Gras)(法国),卢西安·卡斯塔因(Lucien Castaing)的作品, Taylor和VérénaParavel(美国),DenisCté(加拿大)以及BélaTarr和gnesHranitzky(匈牙利)。该书的重点与《 Screen Animals》(2015年)相交叉,后者是为《Screen》杂志编辑的一卷杂文,并与人共同编辑了名为《Animal Life and the Moving Image》的合集。(BFI 2015),其中包括Raymond Bellour和该领域其他主要学者的章节。McMahon博士的其他研究兴趣包括屏幕文化的体现,实质性和感官问题。她的第一本书《电影与联系:南希,布雷森,杜拉斯和丹尼斯的触摸的撤离》(勒根达,2012年)通过法国电影与哲学之间的互动研究了触摸,美学,政治和社区的动态,特别是借鉴了作品Jean-Luc Nancy的照片。McMahon博士欢迎有研究兴趣且与其兴趣相关的学生前来问询申请MPhil和PhD学位课程。McMahon个人介绍链接如下:https://www.mmll.cam.ac.uk/lcm31她的出版物如下面两图所示:从以上介绍资料当中,可以看出,Laura McMahon的研究取径跟John David Rhodes还是有很大不同,前者更加集中在哲学的取径去研究电影,其学术亲族(Academic Kin)则是德勒兹和德里达等后现代以及解构主义哲学家,而其关注的对象则是非常集中在电影中的动物形象。剑桥电影系的教员多达34位,基本上汇聚了整个剑桥大学里面各个系所里面对电影有所研究的教授了,这也是剑桥电影系的一大特色,有非常浓厚的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人员众多,实在无法逐一列举,以上我仅仅是介绍这个电影研究中心里面的两位罢了。实则现代与中古语言系里面的不少老师都是研究各个国家的文学,同时也研究其专注区域的电影。因此,如果申请者是较为偏向文化研究、文化理论的路径的话,又或者是文学背景出身去研究电影的话,本系有研究领域足够广泛的老师可以进行指导。如果实在是有其它跨学科的需求,例如以上提到的从建筑学视角去处理电影的研究,那么就可以考虑申请从其他系过来支援电影研究中心的教员了。04. 文献推荐《传播与社会学刊》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合办的中文学术杂志,出版地在香港。以上截图,出自于《传播与社会学刊》的2012年7月刊。这期的讨论主题为屏幕文化研究,电影研究的对象其实都成为了常识,而对于屏幕研究,实则还是相对新兴的。对于学界的讨论,有什么视角,讨论什么问题,诸位申请者不妨下载此期的文章进行阅读,以进一步加深对于“Screen Studies”的了解。而剑桥这个硕士项目的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后半部分,就有一个重要主线“探讨移动影像研究中的历史地理和理论问题”。05. 结语正如本文开篇所言,电影研究这个领域发展至今,不同学科的学者都以其不同的视角参与其中,使得这个领域越来越具有跨学科性质。而通过以上介绍,剑桥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社群的组成方式以及课程的培养机制,更是对此状况的印证。对于申请者而言,面对电影研究这种切入视角多元的硕士项目,断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去谈个人的研究兴趣,而更多是选取一个主打的方向去深入,并以此来生产相应的申请文件即可。但这里,其实我们都略过了一个前提并未提及,剑桥这个硕士项目,实际上并不是给申请者来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换言之,实际上它明显是对申请者的知识积累有一定要求的。而这种要求的程度并不是要证明个人有多么地厉害,或者知识已经足够到不需要再接受训练了。反之,最重要,也是最难拿捏之处则在于,申请者在过去的训练当中已有之“实”,何以通过学术文件体现出个人受过较好的一些基础训练,而在进一步深入到这个硕士项目层级的时候,又还需要补及其整个授课内容的什么知识,以推进个人的硕士论文研究,这是它需要考验申请者智慧的一面。倘若是申请研究型硕士,那就更加明显是倾向于在电影研究方面有一定心得的申请者了。从网页的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并没有中国籍学生就读于本系的博士课程,我想,各位中国背景的申请者,对电影研究有兴趣的话,不妨提早深入研究一下剑桥大学的电影系专业,充分准备,入学剑桥电影系,以使该系的学术社群多元多彩,把对中国电影的研究带到剑桥去。

挥斥八极

剑桥大学研究生专业一览表

在这个社会发达的时刻,科技不断进步,连找工作的时候要求学历也逐渐的提升了一个档次,就会有人很多的人想要接着自己现在的学历再往上升,就出现了研究生、硕士、博士等学位,那剑桥大学硕士专业一览主要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是英语世界里成立的第二所大学。剑桥大学在许多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剑桥大学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及剑桥大学医疗伙伴联盟的一员,衍育了科技聚集地硅沼泽。剑桥大学课程设置剑桥大学教学意义上的学院课程有经济学;教育;英语;历史;艺术史;人类,社会,政治科学;法律;语言学;现代和中世纪的语言;自然科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医学和兽医学;数学。本科课程都是有盎格鲁-撒克逊、挪威与凯尔特研究;亚洲与中东研究; 古典文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史;人类、社会与政治科学;土地经济;法律;语言学;现代与中世纪语言;哲学;神学与宗教;数学系;建筑学,地理学,音乐;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医学,兽医。剑桥大学学制安排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如果在三年之内就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一年以后同样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再交论文,直接申请MA学位。剑桥的哲学硕士如果课程的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平均超过67或70分,可申请攻读博士,再读三年可获得博士学位。剑桥大学申请条件本科可申请入学学期是秋季,申请的开始时间是每年的9月1日,截止时间是每年的10月15日,申请推荐时间是每年的9月20日,特殊专业截止日期是每年的10月15日,而最重要的录取放榜日期是次年1月初。中国大陆学生如果想要参加剑桥大学的面试,需要在9月20日之前就将UCAS、COPA表提交,那样就可以了。其实现在有很多大学都有很多不错的硕士专业,越来越多的硕士专业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帮助我们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也能变的越来越好。希望智课选校帝为您整理的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相关信息及最新动态尽在智课选校帝,能给各位留学的学子们指点迷津是我们的动力,祝大家学习进步,一切如意。

劫妖录

没听说过你的大学,我们这里都是哈佛剑桥的硕士……

小魏最近很焦虑,因为她新进了一家新兴的医疗生物科技企业。在一次同事间的闲聊中,无意中说到学校,她发现同事们居然大部分都是剑桥或者哈佛的校友,因为这家企业就是一个剑桥的硕士创办的。然而说起她的学校,虽然也是国内211的大学,但是同事们表示没听说过。小魏总感觉自己好像无形之中被鄙视了,因此心情开始变得焦虑和抑郁。时间一长,甚至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要换一份工作?事实上,小魏的这种焦虑,本质上来说和我们从小听到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产生的焦虑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因为对比而产生的焦虑,具体到小魏的案例来说,则是因为身处高科技新兴企业,难免会遇到大量精英级的人才,我把这种情绪称为“竞技式的焦虑。”因为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不自觉的对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对比都能让你一定会产生焦虑情绪,比如大部分人看见某人福布斯排名今年强力上升到第一位时,除了哦一声可能并不会产生其他太多情绪。如果身边的同学校运会跑步比赛拿了第一,可能除了高兴并没有其他想法。而“竞技式的焦虑”,就是在你最擅长的领域内,忽然遭遇大量比你更强,更有优势的人时产生的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在竞技运动中最为常见。当你方圆百里全市第一没有对手的时候,忽然在国家级比赛里遇到大量省级第一的选手,就很可能心态上会遭遇相当大的打击。这种心态每个人至少在自己大学时期,在刚进入大学的那一时期都有深刻体会。尤其你进入的大学越优秀,你遇到这样的心情打击可能也就越大。那么,怎么样应对这种心态,并且能让自己不但不焦虑,反而能愉快地处理这种情况呢?就小魏这个案例来说,其实在高科技公司,尤其一些名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里面时很常见的,其实无论国内国外,都有很多企业里面会出现大部分精英来自某一个名校毕业的事情,关键在于小魏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这个事情。首先,要积极而不是消极的看待这样的事情。同事没有听说过自己的学校并不代表同事就会鄙视你,事实上全球排名前100的学校,又有几个人能说出来呢?反过来想,你现在和他们在一家公司共事,恰恰说明,你和他们一样,已经踏入了你们工作中的强者领域。这就好像在竞技中,当你觉得和你同台竞技的人怎么都是如此厉害的变态时,可能你没有想到的是,在外人眼里,你和他们是一样厉害的变态人物。其次,要敢于和对比进行交流。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当你觉得自己不是和别人一个圈子的时候,就主动放弃和这个圈子的接触。事实上,只有经常积极主动地去交流了解,才能对自己有正面的提升帮助。无论是差距,还是差异,只有经常接触才能体会和感受到。然后,如果通过接触发现确实有差距,那么有句话叫以如履薄冰心,行勇猛精进事。越是让你觉得在同领域比你强的,那么你越应该多交流来提高自己。你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人家现在比你强多少,而是你自己又提高了多少。当你把赛跑的对象变成自己时,你会发现那些比你强的人都是你最好的磨刀石。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差异,而不是差距。很多时候,你会焦虑只是因为你比较的事物不对。比如小魏后来就在和BOSS谈心时说过自己的感受,BOSS的回答就很让她吃惊,BOSS说我们大量剑桥海归的硕士都是在研发领域和产品领域的,而你是在做互联网运营领域的。老实说在中国本土做这个,我们这些海归真不如你,这也是我招你进来的原因。事实上名校毕业的人也许确实有傲气,但是对于能干的人,我们一样服气。所以你会惊讶地发现,有时候你只是没有认清自己擅长的领域到底在哪里。当你遇到竞技式的焦虑时,你需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它。主动把和别人差距变成和对自己的赛跑,寻找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化,你就可以愉快地面对那些忽然遭遇的强者如云的局面。

猛鬼咒

美女有眼光!少年辍学的剑桥硕士,草根娶她后逆袭成地产巨子

张欣很多人都知道潘石屹,听说过SOHO中国。却很少人关注过他背后的女人-张欣。张欣,1965年生于北京,她的母亲很了不起,曾担任周恩来和邓小平的翻译。是老一批的知识分子和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1979年随父母定居香港。当时生活困难,年仅14岁的张欣不得不辍学,在香港工厂流水线当起计时工,一过就是五年。之后带着5年打工攒下的3千英镑,一口炒菜锅,一本英汉字典,只身前往英国学习经济学。1992年,张欣获得剑桥经济学硕士学位。成功后接受采访,张欣说很感谢当年的自己,选择了继续读书。张欣像所有的国际名校生一样,张欣毕业后选择了去华尔街做银行家。正是这段时间,张欣结识同样在美国创业的潘石屹,四天后闪婚。张欣妹妹听说姐姐找了个出生于甘肃天水农村而且离过两次婚的小个子男人,特地飞过来看他妹妹对潘石屹的第一印象概括成两个字“草根”但是张欣还是嫁给了潘石屹。张欣后来接受采访时说了原因,首先潘虽然着装普通,但泰然自若,有一种骨子里的自信。其次,他的思路很独特,自成体系。我那个时候在华尔街工作,身边那帮所谓的精英,说话做事都一个套路,只有他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再次,我比较欣赏他骨子里的厚道和朴实。早年的潘石屹,右一二人婚后创建了北京红石头实业公司。正是SOHO的前身。soho运行良好,并与2007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IPO。2016年胡润百富榜,潘石屹、张欣夫妇以220亿财富排名第95位。曾经的甘肃农村的草根,也一跃成为地产行业的巨子。不得不佩服张欣择丈夫的眼光。张欣监制-长城脚下的公社正因为张欣独到的审美能力,潘石屹自己负责市场、运营,而将SOHO的建筑艺术、空间设计交给张欣来负责从而诞生了SOHO各种各样造型独特的楼,都或多或少融入了张欣的艺术审美。譬如“长城脚下的公社”,此建筑获得建筑业的奥斯卡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2017年年报显示,SOHO中国:2017年净利润超47亿元 同比翻两番。张欣接受采访说,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有一片可以自由起舞的事业天地,我的人生很完美。这样完美的人生,取决于我的选择。张欣、潘石屹夫妻

目欲视色

剑桥女硕士遭遇性侵,校方:你当时喝了多少酒?

“她根本就没有好看到会被性骚扰啊”“把她朋友也侵犯了”“有时候玩大一点,一下侵犯100个女孩也挺好玩的”“把整个公寓的女生都侵犯了,给她们点教训”“连巴基斯坦妞你都下得了手?”“我已经等不及侵犯一些新生了”群聊名已改为“侵犯贬低所有女人”。这是世界顶级大学华威大学一个男性学生群聊里的记录,里面充斥着大量对于女性的贬低、不尊重、性暴力、性犯罪言论…在这些被称为“侵犯群聊”的记录里,男生们将大学里的所有女生视为猎物,肆无忌惮地意淫、侮辱。更恐怖的是,这个群聊里的男生并不是什么心理阴暗、仇恨社会的loser,他们都是顶尖大学里的顶尖精英,在学校里负责各种事务,深得校方和学生们的信赖。历史协会财务主管Ryan Allison历史协会执行委员Tom Dignum历史专业大二学生Josh Smith正是这一群平时人模狗样、甚至令人仰慕的“精英”,私下里却是一丘之貉,他们对女性的蔑视,深入骨髓。而这种蔑视,不止存在于华威大学男生之中,英国大学里“性行为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英国各大高校普遍都存在着类似的“厌女氛围”。2015年9月,Katia Baudon在肯特大学入学的第一天就被一名同学性侵犯。2015年,Nathalie在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被侵犯。2018年夏天,利兹大学一名大三女生投诉称,另一名学生侵犯了她。她的胸部和背部到处都是瘀伤和割伤,她还出现了阴道撕裂和内出血。纽卡斯尔大学的Georgia、埃塞克斯大学的Katie、埃塞克斯大学的Emma…这些在英国顶尖大学求学的女孩们,都成为被侵害的猎物。大男子主义的乐园来自124所英国院校的数据显示,2018-19学年共发生1436起针对学生的性骚扰或性暴力指控,远高于2016-2017学年的476起。原因在于,在英国年轻人中盛行的亚文化“Lad Culture”(兄弟文化)支持年轻男性们饮酒、暴力、性别歧视…这让很多大学的“兄弟会”、“俱乐部”都成为了物化贬低女性、大男子主义的乐园。讲荤话、开性别玩笑、揩油、性骚扰、不明确拒绝就是同意、侵犯…凡让他们凌驾于女性之上的行为,都成了炫耀的资本。也是因为这样,近年来英国大学里性骚扰、暴力事件的发生,频繁到令人悚然的地步。B-B-C在2019年秋天获得的数据显示,有关英国大学侵犯、性侵犯和性骚扰的报道在三年内增加了两倍。来自大学生的侵犯和性侵犯报告增加了十倍,学生每年向大学提出的指控数量从2014年的65起上升到2018年的626起。在英国大学中规模最大的性暴力和性骚扰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实施这种不当性行为的人是另一名学生。三分之一的报告事件发生在校园。其中,女性发生非自愿性行为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男性。但大多数情况下,在这种校园侵害发生之后,女性受害者都选择了沉默。将近一半的受访女性表示自己被不恰当地触碰过,只有5%的人报告过。这样的沉默,除了是因为大环境的厌女氛围、荡妇羞辱,受害者也会害怕遭到报复、欺凌,或者影响到自己的成绩…但更残酷的是,即使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有勇气发声,为自己说话,向校方报告这些性侵害行为,她们得到的也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在肯特大学入学第一天就被同学侵犯的Katia Baudon,这件事带给了她巨大的精神创伤,导致她最后不得不重修大一的课程。事发四个月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向校方报告了这起袭击事件,但校方的态度是:这个我们没法管,你去报警吧。校方让她联系警方,但警方认为证据不足,不予起诉。让她每天都恐慌发作的这起袭击就这样不了了之,而那个侵犯她的同学,在之后又侵犯了另一名学生。示意图利兹大学被侵犯的大三女生在向校方投诉之后,对她的投诉进行调查的老师问她:在你指控的性侵发生之前,你喝了多少酒?这样的问题无疑更深一层地加剧了她的难堪和痛苦。而这件事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校方通知她,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实她的投诉。“从那以后,我在学校里见过他(施暴者)四次,每次见到他,我都会有严重的恐慌发作。第一次逃离他的时候,我花了半个小时才渐渐平复,不再过度呼吸。”示意图在剑桥攻读硕士学位时被侵犯的Nathalie,她是在一次体育俱乐部聚会时,被强行脱光了衣服,遭到性侵犯。事发一天后Nathalie就把这次袭击报告给了校方,但她并没有得到支持,相反,她还被仔仔细细地盘问了。“有人问我穿了多少衣服,是不是对男朋友出轨了,现在又后悔了,当时喝了多少酒?我被告知不要对家人朋友说起这件事,因为这样对我来说太艰难了。还有人建议我,不要报警。从来没有人给过我咨询,也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有关剑桥侵犯危机的任何信息。”更让人不安的是,她一直都被蒙在鼓里,她不知道自己的投诉是怎么被处理的,相关的程序应该怎么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该找谁去沟通。她只能被迫追着校方的人去要一个说法,但结果只能得到让她失望的答案。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就是,虽然校方已经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侵犯Nathalie 的犯人仍然被允许继续在剑桥学习。来自校方的二次伤害不管是这些顶级高校里的哪一所,对于在学校里发生的性侵害事件似乎都无法给予受害者支持。首先,学校的惩戒程序耗时过长,先来了解一下“当一个受害者投诉之后,校方会有什么反应”。虽然每个学校具体的处理方式不同,但通常情况下,校方会指派一名调查员,负责记录证人陈述。然后,由学术人员和学生代表组成的一个小组,对被告和原告进行面谈,之后决定是否支持申诉。这个过程按理说应该花不了多长时间,但B-B-C采访到的一位女性受害者,她的性侵犯投诉花了9个月才解决,她大二一个学年都在被这件事情阴魂不散地缠绕着。而有些受害者,比如纽卡斯尔大学的Georgia,她甚至再也没有听到来自校方的任何消息…除了耗时过长,校方派出的听证小组也让受害者极度不适。埃塞克斯大学的Katie,调查她被性侵的听证会是在聊天软件上进行的,这本身就是对受害者的极度漠视和二次伤害。而即使在一个面对面的听证会里,受害者也同样可能会被深深伤害,埃塞克斯大学的Emma在走进一个坐满了男人的房间之后,已经非常没有安全感了。而这些男人开始询问她各种极度私密问题的时候,那种被羞辱的感觉几乎是劈头盖脸地打在她身上。在这样对于受害者几乎是恶意满满的执行过程里,对受害者的支持是完全没有,更过分的是,施暴者受到的惩罚都是无关痛痒。华威大学“侵犯群聊”事件被爆出之后,其中涉及的11名男生被立即停课调查,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这件事刚刚过去半年多,华威校方就改口了,把对他们的惩罚无限缩减,原本勒令十年内不准进入校园的学生,改成只需要一年不进入学校即可。哪怕像“侵犯群聊”一样引起轩然大波,登上所有媒体头条,到最后都像这样轻轻放下,那些没有被看到、听到的事件结果更是不了了之。英国大学在改变吗?大学有责任保护学生免受骚扰和性侵害,但这些世界顶尖的大学,不仅没有办法保护在校园内受到侵害的学生,反而在保护那些施暴者,给受害者施加二次伤害。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激起了更多人的愤怒,学生们自发地组织抗议,向校方这种包庇施暴者的行为抗议。英国高等教育监管机构也警告各大学,如果它们不能改善处理性骚扰和不当性行为的方式,就会失去它们的地位和公共资金。一些学校做出了努力和改进,伍斯特大学的橄榄球俱乐部被要求参加心理学系新开设的“旁观者”课程,学习如何进行干预、阻止骚扰的发生。伦敦国王学院现在要求学生完成“性许可课程”,这是他们在线招生系统的一部分。这种“性许可课程”在众多英国高校纷纷设立,有的还是必修课,比如牛津大学就把这门课设成了本科必修课。英国大学联合会的报告称,一些机构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五分之四的大学已经更新了他们的投诉程序,超过一半的大学已经引进或增加了学生行为准则,五分之四的学生对举报事件的支持度有所提高…但2018-2019学年,英国大学收到的性暴力、性骚扰投诉超过1400起,远超往年。而这还只是投诉过的事件,真正发生过但隐藏在沉默中的侵害数量不敢想象。到底该如何发挥大学的作用和职能,真正做到保护学生不受侵害,英国大学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