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备注:除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录取的1人外,本文原创作者为北大健康传播专业第3名。01 关于我自己首先循例,做个本人的简介。我2015年毕业于山东一双非师范类高校,之后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负责卫生健康类新闻的报道。报考专业为健康传播,是出于工作积累的兴趣。2017年初秋,刷微信知道北大开设健康传播专业,很兴奋,第二天就决定报考了。但知道上述信息的时间太晚,加上下半年工作特别忙,很少有时间复习,一战败北。2018年继续备考,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接触医生,他们真是不断学习,每年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等,让人欣羡。但是反观记者,工作后很少有机会继续学习,即使有的话,那些培训也是意识形态的,无益于专业发展。记协是个管理机构,不是个服务机构。所以,考健康传播是继续学习的最佳途径。这个不多扯了,哈哈~~今年考试成绩是政治70,英语74,专业一109,专业二99,初试并列26名,复试后22名。显然,名次不太好。我想,因为我是一边工作一边考试,写下这些,希望有助于类似背景的考生。更好的经验,参照猫哥班的大神们~~02 关于政治复习我是文科生出身,这块知识还算扎实点,复习也没遇到特别大的困难。资料:买了肖秀荣的资料,精讲精练(包括1000题),肖八,肖四。除了肖秀荣,后期买过任汝芬四套题,但感觉出题质量很差,做了两套就停了,怕被带进沟里,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肖大大才是我们的老司机。和很多考上的同学感觉一样,政治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尤其多选。因为后面5道大题,肖大大出的肖八、肖四中的简答题,基本能覆盖考试范围,背下来就差不多。选择题能拉开差距,就是因为里面确实是硬知识,而且现在考的越来越灵活,吃不透知识点有时候还真不好弄。政治中,毛中特和马原是重点,也是最难懂的,而且会相互交叉。如果基础很弱,可以报个班或者看视频,跟着老师把整个知识梳理一遍,一定要知道知识的体系。现在毛中特,有些侧重领导人的新思想。近代史纲现在考的貌似不太多,但其中很多东西会在毛中特中讲到,二者又有交叉。作为背景知识,梳理清楚史纲还是挺重要的。思修法律不难,而且大题一般不考很专业的法律知识,但是有些知识点很细,需要注意辨别说法。形势与政策,主要是当年的一些重要的内政外交事件,所以需要注意一些新闻热点。我感觉,对于类似于我正在工作的考生,尤其从事媒体的,可以利用工作上对时政的关注,来充实进政治考试的准备。我们单位有个同事考研时,没事看党报,顺带就把毛中特和形势与政策复习个差不多了。虽然政治近几年考过的题目可能短期内不会再考,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做一些真题,感受一下风格很重要。总结,对于政治,大家资料基本差不多,主要就是梳理好知识体系。鉴于肖大大在业内的权威和影响力,在此,我们衷心祝愿肖大大万寿无疆,身体健康!03 关于英语复习我一战英语82,还算可以。但是二战跌到了74,很伤心。我挺喜欢学英语,但成绩不太好,就简单说说了,这部分可以参考高分考生。我觉得阅读难点有两个,一个是词汇量,一个是长句子分析。词汇量一是背单词书,注意一下词汇不太常用的意思。还有就是做题或者接触其他英语材料时,有意识的积累一下。(对于工作的考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背单词,带上几页单词或者用手机,都可以。)长句子分析,我就跟着资料的分析来的。自己读几遍,尝试分析,然后参照资料书上的分析,对比寻找差别。真题特别重要,真题我用铅笔做,做完擦掉,再做,反复做。模拟题我很少做,我觉得模拟题质量太差,你想做也可以做做。不过,主要是真题。真题数量有限,所以需要珍惜。做完一篇阅读,尝试把它翻译成汉语,独立翻译,先不参照译文,完完整整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练习翻译,分析句子,积累单词,一举多得。(顺带说一句,从真题中可以看出,出题人选的一些阅读理解的文章的主题,不少是传媒、健康领域的,这中了我们这类考的下怀~~)英语作文,我的得分可能不高,就不卖丑了。总结:英语不可中断,一定是每天坚持。“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04 关于专业课复习参考书还是大家列举的那些,包括:传播学内容: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许静老师的《传播学概论》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广告方面内容:陈刚的《创意传播管理》蒋旭峰、杜俊飞主编《广告策划与创意》陈培爱的《广告学概论》等;健康传播方面:张自力《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田向阳主编《健康传播理论与实用方法》盖斯特·马丁《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这个看了一遍,印象不太深刻了)网易有个公开课,北大公卫学院钮文异老师的《健康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其他拓展类书目,包括大学时期读的有《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公众舆论》《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1984》《动物庄园》《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人人时代》《众生宣传》《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之类的,大学时期我们在文学院,开了很多文学课,杂七杂八看了一些,后来考试也有帮助,因为北大MJC考题很灵活,老师也不拘泥你大题用什么知识点,重要的是能完成证明,自圆其说。比如,2018年非虚构写作,我没准备到,临场发挥时我连阿列克谢耶维奇和梁鸿都放进去了。2019年辨析“技术是中性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除了专业知识,我也引用了庄子的“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2019年那道“从历史、技术、治理等角度,”分析假消息与舆论操控,历史角度,举例子时,外国的我用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的一时想不起来什么案例,就用了曹操的“望梅止渴”……[尴尬]当然,可以用社会学、文学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得和你证明观点相关,尽量不要找的知识点太牵强。复习方法:我是二战,一战二战之间也没怎么彻底放弃看书,所以二战时核心专业书过了一遍,整理了知识点,大概7~8月完成的这些工作。(有必要说一下,前几个月的基础知识一定要系统化,对于理解不透的知识点,不要放过。)然后就是看一些拓展书,用了猫哥的资料,听语音课。搜集论文,有些是在知网上按老师搜的,选择比较好的一些;有些是按主题收集的,浏览一下,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下载下来。我做了框架图,用A3纸自己画的框架,非常有助于把知识系统化。但是没做专题,因为下半年工作忙,我算了一下,再做专题时间来不及了。但是我把真题全过了一遍,自己列出答题框架,有一些重要的、和当年发生的热点仍然相关的题目,就认认真真写完整。写完之后,再想想还可以往里面放什么理论或视角来补充,重要的题目就拓展成了专题。知识之间,常常是相同的。同一个理论,可能表达的意思相似;同一个现象,可以用好几个理论来分析。知识之间,相互关照,活学活用。对于工作的考生,如果在媒体工作,一定要用好身边的媒体圈资源,那些热点分析,动态,现象,媒体转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很有利于我们把握行业的走势,学界和业界关心的问题,一些圈外人关注不到的热点也会进入我们的视野。比如2018年非虚构写作的题给出的案例,是ONE实验室解散。这个事我从朋友圈知道的,一个搞新媒体的人发的朋友圈,当时在公交车上,也思考了很多。我也知道这个团队之前在《时尚先生》时候写的《太平洋大逃杀》,以及乐视买下了版权,答题时候也用上了(虽然那年没考上……)。这些信息也可以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关注到,比如主编温静(这个公众号很适合考试)、记者站、蓝媒汇、刺猬公社、扯氮集、新闻实验室、传媒大观察等等。在工作的时候,很多热点顺带着都复习、分析了。还有,2019年考研中的视频实务题目,基本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不复习回答起来也不难。所以,对于MJC,工作的考生也不是没有优势。05 关于考研复试复试英语完全不想提,口语表现太差。恨自己。借句话说,有日本人的气节的话,我该剖腹了。知耻而后勇吧。 抽的健康传播的题,不难,就是举一个例子(影视剧、新闻、纪录片均可),说明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影响。我举得当时的热点例子,聊城“假药门”,说媒体报道得专业可以把此事作为公共议题引起全社会讨论,进而影响政府政策;但山东卫视显然不专业,最终撕裂了舆论场,反而激化了矛盾。其他还有些老师问的问题,也不太难。感觉老师很和蔼,气氛融洽,师生友好。06 最后寄语选择考研,也就代表选择了为期半年甚至还要更长时间的一种生活方式。要学会苦中作乐,寻找其中让人兴奋的部分,不然很煎熬。考研也是一个非常具体和系统的工程。因此,我认为,制定一个“施工”计划非常重要。尤其是和我情况差不多在工作或者有课业、实习任务的同学,时间不是很充裕,就更需要制定计划。整个复习过程的大体计划,每个阶段(或每个月),每周,每天的计划。我的计划细到每天的上午、晚上,(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因此,晚上写日记时候顺带想清楚了第二天的计划)。这样,我一有空学习,就很清楚要做什么,不茫然。当然计划越细常常越需要根据一些具体情况来调整,但不能因为是懒惰或者逃避而调整,而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而调整。或者,调整小计划是为了让大计划更优化。关于报班,我报了猫哥班。感觉报班好处,学习上的内容当然不用说,有很大帮助,而且能了解北大的风格。另外就是,有助于掌握一些知识之外的每个阶段的信息,比如报考注意的事项,时间,招生信息的分析等等,工作起来有时顾不上特意收集这些信息。关于作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就行。当然,作息是在职考研人最头疼的,从事个好处是上班不用坐班,所以有空就能学习。其实考研期间,我起床不算早,没有工作任务时,早上8点才到图书馆(8点是图书馆开门时间),然后学习到12点左后,回单位。下午集中时间忙工作,提高效率。(很多繁杂的工作,压缩一下,提高效率,以前需要一天才能忙完的,一下午也能完成),下午6点半到7点(甚至更晚)回到图书馆,学习到晚上11点(图书馆关门),骑自行车回住处。常常遇到很忙的时节,可能一天学习时间就两三个小时甚至完全没时间。劳累程度可想而知,在此也不矫情了,哈哈。我每天投入时间并不长,除了二战,有计划,效率高点,我觉得还得益于一直没有放松。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日,始终一个节奏。考前最后一周休年假,考试完再去上班。最近看到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以此来看,我觉得我战术上没有特别勤奋,战略上算是勤奋点。当然,结果是我虽然也考上了,但考的并不太好。更多好经验,参考令人膜拜的大神们~~~最后,掉个书袋: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在2020级小朋友为梦想启航、奋力前行的途中,已经收到拟录取喜讯的学长学姐们的成果经验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木铎团队】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9学长学姐,为2020考研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送上最新鲜最宝贵的高分复习经验。今天分享的是,201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传播学已录取(初试372分)的樱花学姐的高分经验。她认为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只要学会方法,就能更加高效的学习。所有她专门分享了自己对于武大学硕专业课的学习经验。作者 | 樱花学姐成绩 | 201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传播学已录取(初试372分)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加油吧少年!—2019武汉大学传播学硕考研经验看过很多经验贴,也听说过很多经验,其实真实的过程还是一个人的经历。最终被录取意味着这一年来的播种最终到了见证收成的季节。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学姐报考的是武汉大学新传学硕,传播学专业。初试分数372,各科目分别是70、64、126、112,本次主要是专业课的经验交流。Part 1 关于初试(一)前期准备学硕初试科目主要是617和809,参考书目不再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能搜到。还有其他资料的准备,学姐在前期准备了两套资料,其中一套是木铎的,617和新闻专题确实在后期会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仍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时间规划这个因人而异,学姐就说说自己的情况吧:暑假前,把所有参考书看过一遍(看的时候不是只看,否则是进不了脑子的,手写简略笔记),大学语文的笔记整理好(后期直接可以背的那种)暑假时传播学教程已背过一遍,嗯,是背过,过(能复述出来)暑假之后,传播学教程没有松懈,大学语文提上日程,每天背诵一点。然后是对新闻学专题的整理,把相关参考书以及论文都补充到木铎的专题上。到考前,大语和传播学教程已背过2+遍……(+的意思是每次背下篇的时候都把之前的再来一遍),新闻学专题后期有时间的也可以多背几遍。(三)具体复习617《大学语文》占100分,法律和经济加起来是50分。由于法律和经济出题不固定,不好预测,所以以大语的全面准备为重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要全部背过,其次是作者、写作背景,文学知识等作为补充,学姐对大语是比较用心的,整理了目录、考过的题、未考的题,做了一份表格,还有考前背诵版本小册。法律和经济除了资料上整理好的知识,还有自己网上整理的经济学之类的重点,在后期突击背诵。809分为传播学和新闻学,其实知识是通用的~传播学以传播学教程和批判视野(石老师的这本书可以直接背笔记)为主,新闻学建议做一份专题,如果想省力可以买一份资料,自己再随时补充,老师的论文在后期因为背诵占用时间,所以暑假后可以开始有意识的看了。另外,考试是自己写题号,所以答题结构和字的大小尽量安排好看一点~Part 2 关于复试(一)复试流程今年学硕是在3月21和3月22两天复试,比去年提前了十天左右。第一天:上午报道、体检、政审,下午笔试。第二天:按照抽签顺序依次面试,下午4-6点英语口语。提示:在复试日期出来之后要赶快订房子,出行车票等,服装、简历、材料之类的需要的话也提前准备好。今年政审表是在复试名单出来后需要下载手写,复试时提交。复试费也是提前网上缴费,体检费需要现金。所以要多关注官网通知。(二)复试内容面试是重中之重,大家要足够重视。有五位面试老师,时间在15分钟左右。简历挖坑在之前的帖子中都已经强调过多次,今年老师确实会围绕简历问一些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改变了形式,增加了抽题环节。抽题是在进去之后,自我介绍完毕后,由助理学姐念出来,之后作答。也就是事先是不知道题目的。所以,还是挺考验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平时的知识储备水平的。但是也不用太担心,题目的难度基本不大,如果实在遇到难题,可以询问老师是否能有一分钟思考的时间,老师一般也是允许的。总的下来,大概问了六个左右问题,其中涉及许多专业课知识。笔试试题分方向。学姐今年的笔试有三道题目,都是论述题。分数不是很高,大家也可以吸取我的教训,在之前好好准备,看书,看热点,看论文吧。英语口语基本上五个人一个小组,在前一组面试的时候下一组就在老师旁边准备,这时候是不能带手机的。题目是抽签决定,先每个人自我介绍,之后就围绕主题讨论。小组成员还是建议多多讨论,气氛热烈一些,千万不要冷场。之后老师会随机再问一两个问题。最后小组成员的分数是差不多的。另外,复试虽然只有两天,但是一边跑来跑去,一边还要进行紧张的工作,还是挺累的。所以,希望大家第一 注意健康,第二 保持自信,第三 祝愿大家来年三月都能如愿!樱花学姐说:学姐认为,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付出辛勤的小伙伴们最终都会收获累累硕果,所以加油吧!更多木铎家学长学姐新鲜高分考研经验:【状元锦囊】最新!初试412分拿下华科,8000字血泪经验帖助你上岸!【状元锦囊】最新!一战三跨考上复旦,新晋学姐384分经验带你上岸!【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24分超神经验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负自己未来可期【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12分经验 | “四非”出身不是问题,实力才是王道!【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393分经验 | 努力才能让幸运更幸运!【状元锦囊】边工作边复习还跨考,2019上海交大MJC第一名经验贴在此【状元锦囊】二本考上武大MJC!既然选择了,就一定坚持到底!【状元锦囊】最新!初试388分,万字经验贴告诉你如何用4个月考上南大MJC!【状元锦囊】边实习边考研上岸武大学硕!但学姐说要“以我为戒”……【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21分超神经验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总会有一片星光璀璨【状元锦囊】为梦而战成功上岸武大传播学学硕!考研是一场效率战!【状元锦囊】二战边工作边考研圆梦武大MJC!学姐说千万别走她走过的弯路!【状元锦囊】二本双非圆梦华南师大,最强复习历程剖析 / 最全专业课经验分享在此!【状元锦囊】华中师范大学学长独家总结文史哲复习秘笈!编辑 | 樱花学姐策划 | ty学长主编 | 安安学姐把你交给木铎,让学霸带你飞!
传播学被誉为一个处在十字路口的学科,学习起来十分有趣,“所有的媒介现象就像白杨树上的叶子,你可以从它飘落的方向,知道风在往哪边吹”。对于考研来说,传播学却被认为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学科,那么如何取得这个学科的高分呢?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方法。传播学因为伴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学科的交融现象而有趣,也因此提高了理解理论的复杂性。要想学好传播学,少不了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一、通读课本首先你需要一本教材,让你明白传播和传播学的区别,传播学都包含哪些内容。将基本教材多读几遍,你会发现你可以用书中的理论去解释生活中的内容,比如网红与“意见领袖”、比如一边倒的评论与“沉默的螺旋”。二、明白考纲很多考研人在学习传播学时急于做真题,但看过真题后的你,却发现除了收获满心的疑问,对复习却没什么帮助。其实很多考点,都藏在书中的角落里,甚至在教材里根本没有出现过,比如“传播的仪式观”,这道题的答案就在基础教材中可以发行,但很多同学对待教材不认真,总是不能发现这些定义。先熟悉了书本中每个知识点的位置,再结合目标院校发布的考试大纲,进行通识背诵,才更有意义。三、收集热点热点!热点!每次传播学考试都要强调热点,可是每年的热点事件那么多,到底哪些才是重点呢?关于整理热点,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关注几个大媒体,例如人民日报、新京报和南方周末等媒体,它们发布的内容,每天用十分钟时间快速浏览一遍,重要的观点和事件赶快记在小本本上。具体整理热点时,可以分为学界的研究前沿、业界的最新动态、舆论的讨论热点和新政策这四个方向。根据不同方向将热点分类,并对应相关理论记忆。四、掌握方法考场上的形式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试卷上遇到自己没复习过的知识点或者案例也很正常。当出现了从未听说过的理论名称,可以由已知推未知,比如当考场上你看见了“全媒体”这个名词解释,就要联想到全媒体和媒介融合的联系,然后由媒介融合的概念参考着写出全媒体的概念。即使真的写不出也不要慌,一般陌生概念只会出现在名词解释中。传播学更多考查的还是用当下的新案例,去诠释解读经典的传播理论和这些传播理论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传播学学的透彻,就好像拥有了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愿有志于新传考研的同学能踏实复习,圆梦成硕。
勤奋、效率和方法都非常重要,我刚刚开始考研的时候也很迷茫,不过还好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伙伴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这里先感谢一下他们,还有很多学习的资料也都是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伙伴们给我的,我能顺利考上你们功不可没。我政治是9月底开始看的。一般政治大纲下来是9月中旬,那时候开始看完全来得及。很多人认为文科生复习政治是有优势的,其实我想说我们从小到大学的所谓政治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文科理科都一样。关于政治资料,《大纲解析》(坊间俗称红宝书)是一定要买的,也是最不可替代的一份资料,内容比较权威,考研的知识点都涵盖了。《大纲解析》每年和政治大纲一起在9月十几号出,是高教社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市面上很多仿版,注意不要买错了。这本书我比较细致的看了一遍。我速度比较慢,大概每天一章,马原部分的难度稍微高点儿就两天一章。考研的童鞋们一般都把这本书配合着肖秀荣的《1000题》看,方法是看一章做一章的题巩固。肖的《1000题》简直就是标配,图书馆里人手一本,题目多,解析比较详细,只用做选择题就好。 这一初步任务完成大概就到11月份了。关于报不报班的问题,我的态度是看个人复习情况可报可不报。报班的好处就是能提纲挈领的把内容梳理一遍,重点拎出来,不好的地方就是或许会打乱你的复习计划。要是报班也只要报个强化班冲刺班就可以了,猜的题大多不靠谱。没报班的话可以看看大名鼎鼎的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就是缩略版的《大纲解析》,只是标注了重点。 除了肖四,我认为启航的《20天20题》质量也还可以,结合当年的重要时事从各学科的角度猜题,内容也比较简洁。 我还想强调的是,得选择题得政治,尤其是分值两分的多选题。《1000题》的选择题一定要精细的做,尤其是马原的部分,可能一开始做会错很多,但是还是要对照后面的解析弄懂。后期最好把错题再回顾下巩固。至于那5道大题,其实各人答的差距不会太大,考前突击背背也是可以的。 个人认为,政治是最拉不开分的一门课,你人品大爆发也就80多一点,考的再低也有60多,所以我在政治上真的没有花多少时间,也就过了一遍大纲解析、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以及形策小册子,最后背的只有《20天20题》和肖四。 武大的学硕英语线几乎年年是60,这个要求应该是很高的了。根据我的经验,每年总分不错但是被英语的58、59绊住的人不计其数,想想真的非常痛心。所以,英语真的需要大家的重视。 我的英语基础不错,四级610+,六级580+,虽然没有办法跟很多大牛相比,但是这成绩也算还可以了,考研英语得了74分。我想说今年的英语一真的感觉蛮难,考试时候的感觉就是这辈子没做过这么不确定的英语卷子,尤其是阅读,各种模棱两可啊,需要很重视。 我的英语复习心得很简单,就是单词+真题。单词是基础,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绿皮书,乱序版,一共50个list,每天看一个新的list,外加复习一下昨天看过的加以巩固。 把基础夯实了之后,就可以做真题了。张剑的黄皮书和丁晓钟的超精解我都做过,个人感觉是各有千秋。黄皮书看起来更正规,丁的阅读讲的较为精细,并且你可以从中收集到一些词组和好句子,在作文中可以用的到。我觉得,真题是最最重要的,我真题大概搞了两遍。其他的很多人买的黄皮书阅读150篇之类最多是作为真题之余的辅助,权当练练语感,也可以不做,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切记,切记。 具体到英语的各种题型,当然是阅读占大头,另外翻译的长难句也有难度,可以平时有意识的做做句子结构的分解练习。作文方面,尤其是小作文,我还是看了些模板的,因为邀请信申请信道歉信这类应用文要有基本的格式。但是要记住不能局限于此,一定要跳脱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作文平时需要加以练习,大作文的看图写作更是这样。否则到考场上短暂的时间内脑子还像短路了一样的挤牙膏,就等着心焦火燎吧......总的来说呢,政治和英语能拉开的分差并不大,重点是在专业课。但是这两门公共课还是需要重视的,特别是英语。 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及真题关于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传播理论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图像动画设计理论与技术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摄影与编辑制作网络传播概论、计算机基础装饰设计、色彩学大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分别用到的参考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裕,还可以看看其他的相关参考书,如果没有时间看上面我所列的书籍就够用了。2017武汉大学传播学真题617真题一、简答题1.孟子《好乐何如》的说理特点2.前人说王维《汉江临泛》“气格雄浑,盛唐本色”,谈谈你的体会3.请简述舒婷《双桅船》的象征意义二、论述题1.袁宏道《徐文长传》的艺术特色2.戴望舒《雨巷》的主题意蕴三、作文以“论创新”写一篇作文 800~1000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二、我国公民有哪些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有哪些方式。三、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谈你的认识。809真题传播学部分一、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二、结合一段关于新闻生产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大体是简单,直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更容易被新闻选择。但是情况也并不是这样的,英国一个调查发现,一个复杂的模棱两可的事件也能写的容易理解。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新闻生产者往往消减,缩小复杂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使新闻变得更易理解,更直白,更容易被消费。)三、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材料大体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把关人。以往的原则,记者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虚假信息也越来越泛滥。但是这个原则却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建媒介正当性的基础。)四、结合一小段新媒体的材料,运用理论分析。(材料大体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意见新闻,也称观点新闻越来越多。)武汉大学传播学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其实我知道大家关心的主要是专业课啦啦啦~~~武大的专业课包括现在要说的专业一,就是大学语文,法律,经济等综合知识,专业二是真正和新闻传播有关的理论知识。我忍不住吐槽一下,武大的大学语文考了这么多年,翻来覆去的考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套路估计早就被一代代的摸清了,也并不能考察出多少文学水平,法律经济神马的更是这样,法律很死记硬背,经济很飘忽,能考出水平个魂,也不清楚会不会改变~今年的试卷前面的语文部分还算正常,但是做到法经简直怀疑是不是穿越到了政治考场。比如那道十八届三种全会关于民生的改革要点,和最后一道上海自贸区,让我万万分后悔木有好好看时事政治啊啊啊啊! 废话说了这么多,既然现在还是这样考的,那就得乖乖按要求来。我的《大学语文》是买的第三版,还听人推荐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大学语文导读。(后来实践证明可以不看),笔记是买的师兄的打印版,包括详细的专题复习笔记,核心考点,很清晰,也结合了前面说的这两本书,方便背诵;另外还有另一位师兄的手抄版笔记,另外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为了方便背诵整理了一本关键词和要点。 大语一共80多篇文章,除了外国文学不用看以外,每篇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觉得去年考过今年就不会考,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连续考了两年哟。至于要背哪些内容,不外乎艺术特色、风格特征、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要从作者的某篇文章中总结出他的整体风格,以及两篇文章或诗歌的比较考察。我的大语大概总共背了三四遍,要记的内容真的蛮多,有一个记忆方法就是在纸上列出核心的几个小点,用关键词记忆法,不能毫无条理的一股劲儿全塞进脑子里,那样复习效率会很低下。另外大语的题目有时候会跳出个第一第二版的文章,求稳和求面面俱到的孩纸们可以找出来看看。 法律是时考时不考,今年就没有。考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基本的概念记忆,比如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特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等等。所以周叶中的那本《法律基础》小册子只用看小标题就行了,我速度慢,再加上比较懒,就只看了前辈总结的大约20面的笔记,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背呀背呀背呀......尤其是考专业课前一晚,背昏了头结果第二天根本没考。怒摔!!! 至于经济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和考研基本就没关系,我反正是没看。有的人推荐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对此我想说,如果你准备的早或者以前接触过,那么的确可以看看增加些经济学知识,但是就考研卷子本身来说,花太多精力去研究这个对考试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耽误看其他书的时间。经济部分的题目现在出的越来越飘忽,近些年爱结合时事出题,比如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和上海自贸区,至于那道信息不对称的题,猜也猜不到,只能靠平时积累。 专业一的作文题每年出的其实范围挺大的,比如去年的“青春的记忆”和今年的“生命”,看似不难,可写的很多,但实际上落笔时想要写出深度写出水平而不至于沦落到吃高考作文老本,还是需要肚子里积累一些东西。我只能说作文不太好专门准备,能力是靠平常多看书多思考培养起来的。好啦,武大新传学硕专业一其实并不是很难,因为考的还是蛮死的,要以大语的复习为重中之重。专业一最好考高点儿,因为考上的人几乎都是115+,120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3专业课二复习 这门新闻传播专业基础是武大学硕考研初试中唯一一门针对新传专业设置的科目,也是我想要重点说的一项。专业二的难度最高,想要考到高分并不容易。 专二从11年开始新闻与传播合卷,大家看的都是前几年的指定书目。新闻学的有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看最新版),李卓均《新闻理论纲要》;传播学的有李彬《传播学引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和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我想不怕死的逐个评一下: 童兵的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出版的,里面新闻学和传播学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内容比较老,看完了有种深深的又hong又zhuan的感脚,看一遍即可;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内容很详细,基本上是把新闻学的主要理论面面俱到的讲了一遍,对于理清新闻学框架比较有用,也可以以这个作为主干整理一份新闻笔记; 李卓均的那本书很薄,也比较老了,速度快的同学几天就可以看完,也是过一遍即可; 传播学方面,《引论》这本书我在逛论坛时见前辈们都说不用看,就直接跳过没看。听说很简单,适合跨考的娃儿们看来入门; 最最重要的当然是郭大神的《传播学教程》啦,这本书简直是新传考研必备啊,本专业的孩纸们本科都学过,一定要再三强调之。书的内容就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框架很明晰。有大神右边留空费了好大大大大的气力手抄了一份笔记,真是佩服......我觉得,由于这本书要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可以不做笔记直接抱着书背,但是做的话肯定会加深记忆加深理解,所以大家掂量下时间自己决定。武大的传播学理论一直考的比较死,但是今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不再直接考传播学教程这本书上的重点,而是更强调理论的延伸扩展了,但是这本书仍然是基础。 再说说被无数人吐槽过的《单向度》。《传播学教程》着重于经验学派,《单向度》着重于批判学派。这本书翻译很糟糕,人名都有前后不同的,也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懂的书,所以要耐着性子看完之后,再咀嚼咀嚼前辈的笔记,重在理解,其实也蛮有意思的。合卷以后武大并不直接考察《单向度》书的内容,但是看了之后对于拓展答题时的广度深度还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的到。 除了这几本传统上指定的书,我还补充了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长学姐的热点解析以及《新闻传播学考研重点热点难点50题最新修订版》。陈力丹是国内比较接地气的一位老师,《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语言比较浅显易懂,也很好看,但是整理的时候最好要用学术语言提炼一下。《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大概每年4月出,会就当年的重要事件进行新闻理论分析,也有每年的新理论新发展趋势等等,可以作为补充使用。学长学姐的热点解析大概十一二月出,比较侧重答题技巧,内容比较碎片,今年第一次付出版社出版,可以买来在考前着重梳理下热点。《50题》是按专题分的,书虽然比较老,但是里面有一些很好的角度,对于做题挺有帮助的。 看完了这些书,我就开始做新闻专题笔记。传播学可以不做专题,但是新闻部分必须得做,我是全部手打,和同学分工,大概整理了二三十个专题,比较重要的有舆论监督、新闻调控和法规、双重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真实性、新闻道德、新闻自由、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价值、传媒业经营、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等等。做专题的方法是,每个专题的内容都分别从以上说的几本书中提炼相应的说法并加以汇总;至于做哪些专题,则需要分析武大这些年专二的真题,反复出现的考点就是你专题的重点。虽然做专题很费劲,但是一个清晰有条理的专题对于后期的背诵非常必要。下面就轮到我非常非常想强调的论文啦!除了那几本书以外,论文才是想要拿高分的王道,因为那些书很多都比较老,而且偏重于最基本的知识,东西也就那些,看来看去都差不多,要是你只把书背熟了就能考到高分那才是怪事。再说,武大这些年的出题趋势是越来越强调能力,今年我在考场上拿到试卷的当儿就明显觉得风格出现了变化,连字儿都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哭哭......武大今年不仅看家题目辨析题得到了巨大的发扬,而且考察传统的理论如客观性等都使用了材料背景,同时传播学的考题也几乎没有像以前那样有在《传播学教程》和《单向度》里直接找到的,这说明对知识背景的考察加深了。所以专二要想不吃亏必须要下工夫积累学科知识,让自己变得或者至少看样子高大上起来,要是能旁征博引就更好啦。 所以说,死读书这法子已经不灵了,我们需要看论文看论文看论文,这或许也算是条了解老师思想的捷径吧,囧。我之前在网上下载过唐朝才子师兄的论文摘要,然后自己在CNKI上把武大主要老师和其他学校的几位名师的论文基本全部下载了,看了绝大多数,大概180篇这样。这些老师包括单波、秦志希、罗以澄、强月新、夏倩芳,还有陈力丹、李良荣、黄旦等。我又想忍不住评一下,老师们不要打我。 单波老师的论文写的很牛,但是也比较高深,毕竟是学哲学出身,看起来好有文化个人风格好突出,要想大致理解的话得多看几遍。他的论文有几篇经常在考题中出现,比如《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隐私权与知晓权:冲突和平衡》、《关于新闻的商品性问题的思考》(最后这个考点比较老了),建议要加以重视。今年传播学有道全球化的题单波的论文里貌似也有,可惜我当时没看呜呜呜呜。 秦志希老师的论文是最接地气的一个,很好懂,也比较实用,关于消费主义的那三篇、《全球化新闻的新闻价值判断》、群体事件的那几篇比较重要。 罗以澄老师的论文中,我印象深刻的有几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新闻传播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两篇关于新闻道德的,分别是《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 强月新老师和罗以澄老师都是业务方向的,他的论文中一篇关于新闻来源失实的和一篇公共新闻的我认为对研究生考试可能更有用。 夏倩芳女神的论文一看就觉得在新闻方面学术素养很高,有一篇关于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还有党管媒体的一篇和社会转型中工人群体的表达那一篇也可以看看。总体的感觉是夏老师很爱研究新闻框架啊话语表达啊等等(当然我看的非常有限)。 关于外校老师,其实我们都被陈力丹老师年产论文的数量惊呆了......大概每年好几十吧,很多包括在那本《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里,内容非常接地气和浅显易懂,没有距离感,也很能结合时事跟进最新科技趋势,我想这也是很多孩纸们喜欢他的原因吧。话说回来,他的论文每篇都很短,所以有时需要自己提炼一下。一般来说,只要看当年的和之前较为重要的几篇就够了。李良荣老师的论文我也看了很多,比较爱研究媒经管,2012年左右发表的关于新传播革命的几篇挺好的,虽然去年以来整体环境不大好(大家都懂哒),但是这几篇还是推荐看的,对于大众政治、意见领袖和民粹主义之类的研究很值得童鞋们看看。 至于其他老师的论文,我也看了不少,都给了自己很多帮助。所有的这些看过的论文,我都在重点句子段落下面划了线,然后辛辛苦苦全部手打总结,最后做成了将近200面的论文摘要,打印粗来之后我好激动,瞬间成就感爆棚有木有啊......后期我又把这本厚厚的笔记看了一两遍,结合真题想了想,到考专业二前的那天中午还在给自己灌那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点和名言什么的......其实这也是受到了前辈的启发,真的非常感谢。 对了,我想说,相对于专一来说,专二是更需要演练真题的一门。无论你的时间有多么紧张,在考前还是要做几道真题,想想从哪些角度答,看看自己能答成什么样。演练的时候一定要限定时间,比如一道辨析题控制在15分钟。要是你的第一道题是在考场上做的,那么真的非常不利。最后再感谢一下在我的考研路上帮助我的师长、不辞辛苦的学长学姐们以及鹿鸣文学考研论坛和我同行的研友。经过了漫长的大半年,我迎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也祝愿各位能够在将来圆梦武大。
转眼间,2020 年已经过半了。不少同学也在认认真真的准备考研。不过,看基础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新闻传播领域的大牛们这半年都在研究啥。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爱传播翻阅了《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界》等期刊,帮你们把重点画出来了!看了这篇文章,论述题一定比别人高不少分。以 4 大关键词为点,帮大家整理了这些加分的表述。疫情1后疫情时代:传播改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写和重构了包括传播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所谓“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就是指这种状况。就传播领域而言,至少发生了这样几个非常重要的改变:1.传统主流媒介之于社会认知、社会舆论的“压舱石”“定盘星”作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 。在大众传播时代,即前互联网时代,传统主 流媒介是构造人们心中的“社会图景”,形成社会焦点、设置社会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至关重要的传播力量。换言之,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看到什么、关心什么以及持有什么观点去看 去想去判断。在那种条件下,说传统主流媒介是 社会认知和社会舆论的“定盘星”“压舱石”并不为过。总的看,这场疫情极大地加速了传统主流媒介退场的历史进程。有调查数据可以表明,不仅仅是纸媒,广播在这场疫情中的影响力也极度地被压缩(当然公共应急广播的作用依然重要);而电视,虽然依然占据着一定的传播市场份额,但它主要是人们利用“大屏幕”进行娱乐休闲的工具,而在新闻资讯类的信息传播中,它的作用实际上在明显下降。这样,客观上就导致了传统主流媒介作为社会认知和社会舆论“压舱石”“定盘星”作用的失能与缺位。换言之,通过社交渠道传播的信息总量虽然很大,但在信息结构上常常是有很大局限和偏颇的。另外一个大类的传播平台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型内容推送平台。在这类平台上,虽然也有很多传统主流 媒介所生产的内容,但平台上的算法是依据对于用户需求和兴趣洞察的个性化定制,同样存在着内容结构上的极大局限和偏颇。尽管这两类传播平台通过“推荐”“热门榜单”等方式对用户信息 结构的偏态试图加以矫正和补充,但事实上,人们看与不看,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基于“关系”机制的作用方式,其真正的效用目前还是相当有限的。2.泛众化”传播时代的到来,使得众说纷纭成为一种现象,在管制压力之下,容易形成退回小群、强化圈层的社会效应,彼此隔绝、各说各话成为一种舆论场上的现实,一旦遭遇互有交集的社会话题,就会产生非理性的“贴标签”甚至 骂战等网络极化现象。3.互联网通过对各种要素的连接和再连 接来形成功能和价值,其作用机制的本质是关系 赋能与关系赋权。激活、聚拢和推动这种关系资 源整合的力量,是我们以往并不熟悉的非逻辑非 理性的关系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力量。但是,目前 主流话语的内容表达中非常缺少对于“关系-情 感”表达元素的有效利用,这是当下主流话语无法 “入脑入心”,进而起到导向作用的症结所在。2后疫情时代治理范式:1.专业媒介和专业传播工作者的专业角色发生重大转移:直接的内容生产已经不再是其 实现专业价值和工作重心之所在。2.复杂性范式应该成为未来传播和舆情 治理的基本范式:民主协商模式与自组织理论的启发。具体地说,未来社会传播和舆情治理的重点 不在于进一步加大管控的力度,缩小人们表达的言论尺度,反而应该适当放松这种管控力度,让人们多元的声音有一定表达的自由度,在这种自由度下实现自组织式的协同整合。研究表明,随着管控力度的加大,人们会进一步向后退回到自 己的小圈子中,而这种一个个彼此隔绝、互不交流的小圈子,只会助长社会偏见、社会不宽容的 产生,加大社会冲突的风险。只有适度扩大话语表达的多样性空间,才能让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能够发生公开的表达和彼此的碰撞。这样,一方面人们可以在彼此的交流中意识到“世界大不 同”,从而增强人们接纳、至少宽容不同意见的社会心态;同时,也有助于“基模”力量的有效发挥,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关键性的有的放矢推动 社会舆论的“涌现。3.抓大放小:创新社会传播和舆情治理的顶层设计,以便于管理者集中精力抓重点,也有助于扩大实践者探索创新的自由度及社会的容错空间。3新冠疫情专家话语研究在话语研究学者范·迪克(Van Dijk)看来, 要考察话语修辞过程,需要放在修辞框架中来进 行。修辞框架通过事实、认知和引述来实现一个 双层结构,表层是话语组织框架,而底层则是劝服手段。甘姆森(W. Gamson)认为可以对话语修辞框架进行回溯性分析,提出了“诠释包裹” (interpretive package)中的框架装置,并分为标签、隐喻、例子、描述等元素。兼顾范·迪克和甘姆森的理论模型,结合新冠疫情媒体报道中专家话语表达修辞实践,总结出四个主要框架,即概念修辞框架、隐喻修辞框架、故事修辞框架和描述修辞框架,来考察以专家为代表的科学话语是如何介入到公共修辞(public rhetorics)中,并通过科学生产与媒体生产的双重机制最终达到社会劝服效果的。1.概念修辞框架:建构大众化知识单元在康德看来,科学是一种关于客观世界的感 觉材料和知性范畴的结合,作为对复杂现象和关系的一种创新性工作。因此,对于专家所代表的知识群体来说,概念是构筑知识思维的基本单位。在概念性框架中 的修辞结合实践中,专家话语的主要功能是为公众构筑起新冠病毒流行病学与防治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当公众面对新冠疫情的到来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时,专家话语制造和传播了相关概念来厘定这些风险对象,使得风险对象成为可被公众认知的大众化知识单元。例如,从专家话语介入新冠疫情的概念厘定以来,通过输出“疑似病 例”“确诊病例”“致死病例”三个概念来具象化 新冠疫情的社会风险感知,通过三位一体的数据 来引发整个社会的日常抗疫参与行为。而这三个科学话语领域中具备关联效应的语词的公共化生产就是一种典型的概念修辞框架。而更多来自流行病学的概念诸如“居家隔离”“自限性”“聚集性案例”“复阳”“接触性感染”“粪口传播”“清零”等也通过专家话语的概念修辞介入日常公共生活。2.隐喻修辞框架:喻体资源的有限借用隐喻被认为是语言的一种最本质特征,也是最为常见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符号学家赵毅衡 的观点,当符号从理据性进入无理据的规约性, 再用符号文本进行新的有理据的描写,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延伸下去,构成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观点。因此,当专家从科学手段观照这个世界,其秉持的是理性精神,而介入媒体的公共表达后, 其观点往往伴随一定的隐喻修辞过程。 在新冠疫情的媒体报道中,最为突出的隐喻修辞是“疫情-战争”框架。专家话语中使用它的 原因之一可能是来自媒体的推动和引导,其次在公共空间里将科学研究对象的危害和不确定 性隐喻为“敌人”可以增加专家话语本身的正当 性。例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说“病毒 没有了‘援兵’,我们强大了,它(病毒)就等着被 ‘围歼’吧”,“围歼”既有通过药品和免疫制剂 杀灭病毒的隐喻指涉,又有对科学共同体的群体 指涉。3.故事修辞框架:追求可述性的平衡故事来源于情节(plot)。故事修辞框架并非能和事件呈现划等号,如果说事件是一个客观性过程的话,那么故事则是被讲述者“卷入的经验”,在修辞中某些事件被挑选了出来,并被按照某种方式来进行叙述。国家卫建委第三批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袁国勇对财新网讲述“武汉封城”这一决策,采取了故事修辞框架。在描述话语中,他和同是专家组成员的钟南山、李兰娟、曾光和高福等乘车在武汉 华南海鲜市场进行了考察和回溯,他们在没有下车的情况下进行了细致的现场观察和工作。在这个故事中,四个专家一边在媒体上对公众发出强烈的预警,同时在疫情最关键的时候冒着极大 风险进入华南海鲜市场考察则是被标出的行为, 凸显了科学决策背后的艰辛和严谨。4.描述修辞框架:坚守科学理性的表达科学语言是高度抽象的语言,尽管其中也有日常和公共语言的部分,但是这些终究要服从逻辑严密的论z述。例如,对于“物体在空中会重重 落到地面”这一句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表述则 是“物体在忽略空气摩擦力的情况下会以重力加 速度向下运动直至撞击地面”。因此,科学是从客 观世界抽象出的一般性客观规律,科学语言修辞则主要是一种抽象话语,包括概念、命题、理论、 数据等,这些语言又将科学演绎引致更高度的抽象层面。新闻真实整体真实与具体真实具体真实是指针对单一的、具体的新闻事实报道而形成的新闻真实,显然,具体真实概念是明晰的,是好理解的。整体真实是指针对一定目标报道领域“全部事实”形成的真实,它要求新闻报 道要把目标报道领域的宏观情况或整体情况反映出来,至少要把目标报道领域的主流或主导情况呈现出来,并且认为只有把 目标报道领域的宏观情况、主导情况反映呈现出来,新闻才算是把目标报道领域的本质反映呈现出来了,新闻真实因而才算是达到了整体真实、 本质真实。整体真实的具体要求作为一种新闻真实观,整体真实观念要求全面报道目标报道领域的新闻事实;作为一种新闻 报道观念,报道方法,整体真实观念要求完整报道具体新闻事实。揭示这些要求的具体内涵,是进一步理解新闻真实的关键。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整体真实观念的具体要求,并且能够贯彻落实到新闻报道实践中,整体真实作为新闻真实观 念、作为一种真实类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宏观层面: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新闻真实观念要求 处理好不同性质新闻事实间的报道关系。仅就 一定的目标报道领域来说,其中会发生各种各样 的新闻事实;其次,新闻的整体真实观念要求处理好新闻 价值大小不同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报道关系;再次,整体新闻真实观念,要求传播主体要 处理好目标报道领域范围内不同具体小领域新 闻事实之间的报道关系;最后,整体真实观念,还特别要求要处理好 不同情境中不同新闻事实之间的报道关系。微观真实:微观上的新闻整体真实,是针对具体新闻的 具体真实而言的,即具体真实也要实现自身的整 体真实。具体真实针对的是具体新闻事实,某一具体新闻事实也有自身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微 观上的新闻整体真实,就是要求具体真实不能停 留在新闻事实的部分事实真实上,而是要反映具 体新闻事实的整体真实面貌,以免导致受众对具 体新闻事实的片面理解。如何达到整体真实?第一,坚守新闻整体真实观,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全面、客观、公正的态度与方法,及时、 公开、透明地反映报道目标、报道领域不同性质、 不 同 类 型 的 新 闻 事 实,报 道 具 体 事 实 的 整 体 面 貌;第二,所有参与一定目标报道领域的新闻媒体,在做好自主报道的基础上,努力形成不同媒 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使目标报道领域新闻事实以 至全部事实的真实图景尽可能得到新闻认识方 式上的完整呈现;第三,要特别注意,对于比较复杂的新闻事实,不仅要通过各种技术方式、媒介方式、符号方 式、文本方式展开报道,还要形成过程性的、协作 性的报道机制,以系列、追踪、进行式的报道方式, 呈现具体事实的整体真实面目。还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的整体真实,特别宏观意义上的整体真实,在认识论意义上依然是 有限度的真实。新闻的整体真实,是新闻范围内 的真实,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真实,而不是关于一 般事实的真实,因而,它是相对目标报道领域全 部事实的部分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片面 真实”。要通过新闻整体真实把握整体目标报道领域的全部社会真实,是不大可能的。作为新闻 受众的所有社会主体,必须理解新闻真实的特殊 性。人们需要明白,新闻认识有新闻认识的特点和规律,它不能代替其他认识,也不应该承担其 他认识的任务,只有这样,它才能更好地发挥新 闻的功能、新闻的价值。社会记忆——以江歌案为例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 (Michael Schudson) 指出,在 19 世纪 90 年代, 新闻与传播研究 出现了两种模式: “信息”模式和 “故事”模式。爬梳江歌案报道可发现,第一阶段报道采取典型的信息模式,第二阶段新闻则采取典型的故事模式,且是中国典型的恩将仇报这一集体记忆故事模式。1.信息模式的 “江歌案”: 未触及社会记忆的刑事案件2016 年 11 月 3 日江歌遇害后,国内最早进行报道的是 11 月 3 日澎湃新闻报道。之后,江歌母亲于 11 月 4 日凌晨发布微博。国内专业媒体报道详见下表:细读新闻标题和正文可知,这一阶段报道主要是交代事件的 5W + 1H,即女留 学生的身份、被害事件过程、凶手身份等。 根据大多数留学生遇害事件的报道先例、新闻价值和报道规律,如中国女留学 生李淑仪被害、中国留学生袁晓鹏被害等等,江歌案如果仅作为刑事案件报道,在上述报道之后会在 2017 年 12 月 11 - 15 日开庭审理和 20 日宣判会被再次报道,其他 时间很难再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显然,信息模式的江歌案新闻,虽然引起了舆论关注,但却只停留在注意的表 层,并未进入人们认知深层和记忆深处,因为它缺乏勾连人们情感的因素,缺乏舆 论兴奋点、群情激奋点。但 《北京青年报》的 《室友首度透露女留学生遇害案细 节》报道指出,江歌母亲在 11 月 5 日发布微博,怀疑凶手为刘鑫的前男友。这条微 博引发了网友对刘鑫的质疑和指责: “当时刘鑫为什么不出门” “江歌是为刘鑫 死的。报道中的这一细节表明,媒体和网友已意识到其中的恩怨,也彰显了 “江歌案”舆论兴奋点之所在。这说明,网友和媒体已有将“江歌案”定为 “恩怨故 事”之倾向。事实上江歌在 2017 年多次成为舆论焦点,便建立在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永恒故事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基础上,而不是刑事案件的关键信息上。2. 故事模式的江歌案: 社会记忆之 “恩将仇报”与舆论之兴奋点 在讲究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中国文化,感恩报恩故事从古至今随处可见, 2018 年人民日报公众号在 《道德沦丧是当前经济滑坡的根本原因》 一文中甚至将 “不懂感恩”看作经济滑坡的原因。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沉淀在中华 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特征之一。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会激发人们义愤填膺的强烈情感。江歌被害事件由普通杀人案件转变为恩将仇报的故事,虽有网友评论打前阵, 但发挥重要影响的,当属江歌母亲 2017 年 5 月 21 日 00: 16 分发布的微博长文 《泣血的呐喊: 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在此文中,江歌母亲陈述了江歌对 刘鑫的种种恩情,也悉数了刘鑫及其家人的种种负义、仇报行为。此文第一次直接 将刘鑫及其家人的行为界定为 “恩将仇报”: “如今对待救命恩人不但不感恩对待我 (反而) 如同仇人一样。”尽管这一微博长文存在时间短暂,但不到一天时间却有 56040 次转发,有 26990 次评论,有 32451 次点赞。这足以说明将江歌案界定为恩将 仇报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共鸣,唤起了人们情感上的兴奋。3.社会记忆: 形塑新闻框架和舆论兴奋点具体来说,社会记忆对新闻报道和舆论兴奋点的形塑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记忆不同导致人们关注的事件不同。不过,这种事件或在很大程度 上违背社会记忆,或符合社会记忆之典范,如 2011 年前后分别在美国和中国掀起舆 论大波的 “虎妈”“狼爸”。在美国,“虎妈”引爆舆论,在于 “虎妈”的中国式高 压方式培养孩子的模式与美国快乐轻松的教育方式这一社会记忆迥然相异。在中国, “狼爸”引爆舆论,原因是 “狼爸”的方式符合中国 “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 徒”等社会记忆。其次,即便关注事件相同,但社会记忆不同,会导致关注面向不同。如据笔者对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对中国排球在 1981 年 1 月 1 日 到 2017 年 1 月 1 日期间的 603 篇和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华尔 街日报》对美国篮球在 1992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1 月 1 日期间的 264 篇报道的文本 分析发现,同样面对体育竞赛胜利与失利,中国新闻框架分别是天道酬勤、居安思 危与东山再起、卧薪尝胆。显然这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与谚语,完全展现了 中国的社会记忆。而美国报道框架则为救赎 (胜利时,救赎他者; 失利时,救赎自 己),救赎框架显然反映了基督教耶稣救赎人类这一社会记忆。第三,社会记忆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相同事件的诠释框架迥然相异,如老人饿 死家中,中国媒体报道框架是子女不孝导致老人饿死,如 《京华时报》报道 “2009 年 4 月 9 日北京通州区一位八旬的柴老太活活饿死家中”: “他们都是不孝子,怎么 能把老人活活饿死!”而美国媒体报道框架则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弊端导致老人饿死, 如 《纽约时报》报道 2007 年 10 月 “日本北九州市一名近七旬男子活活饿死家中”: “这本 ‘死亡日记'在日本国内掀起巨澜,也把日本福利制度的一些具体弊端推至聚 光灯下。”第四:释框架蕴含了相应的情感倾向 (故此记忆又被称为 “暖记忆”),社会 记忆的不同往往意味着对类似事件具有不同的情感取向,如 2018 年 D&G 公司推出 的 《起筷吃饭》广告片 “引起了中国 15 亿人的生气”,原因在于众多网友把台词 “如何用这种小棍子形状的餐具,来吃意大利伟大的传统玛格丽特披萨”看作是冒 犯、歧视中国文化。而苹果电脑广告 《巨人与侏儒》,2. 26 米的姚明和美国 0. 81 米 的侏儒弗恩·特罗伊尔对比,1. 45 米的身高差距,却未让美国人认为此广告冒犯和 歧视美国。如果 《巨人与侏儒》广告把巨人换成美国人,把侏儒换成中国人,则有 可能会引起全球华人的哗然与抵制; 如果这一广告由美国人拍摄,会被认为歧视中 国; 如果由中国人拍摄,则会被认为崇洋媚外,导演会被网友骂作 “美狗”。中国人 自尊心如此之强源自两种集体记忆: 一是 “爱国”名言名人的传承,如 “苟利国 家,不求富贵”“位卑未敢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二是晚清中国的 积贫积弱招致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辱骂 (如东亚病夫) 与侵略的记忆。社会记忆形塑新闻故事与舆论兴奋点,虽符合人们认知世界的省力原则,即思维的经济性原则,有助于社会动员,形成舆论合力,强化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甚至国家等共同体认同,但却为人们建造了限制视野的 “文化茧房”,即文化及其提供 的集体记忆所形塑的认知世界的框架与情绪兴奋点,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真相的探求,不利于事件真相的揭露与接受,导致 “信念真实控制史实”的不良后果。信息茧房与算法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桑斯坦教授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一个 比喻,之后又在其系列论著中进行了阐述和拓展。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信息茧 房”的内涵是:我们(信息传播中用户)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使自己感到安慰和愉 悦的传播世界,如同置身于蚕茧般作茧自缚(桑斯坦,2008)。桑斯坦认为麻省理工学 院的媒介与科技专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我的日报”(the Daily Me)就是“信息茧房”效应的预言:这是一份完全个人化的报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挑选我们 喜欢的主题和看法(桑斯坦,2008)。互联网用户在海量信息中以个人喜好选择性地接 触感兴趣的信息,排斥与筛出所有不喜欢的东西,选择最适合自己品位的内容,长此以 往形成“信息茧房”。“我的日报”将有“我们的日报”(the Daily Us)之虞。信息 制造者近用了许多信息,其中一些非常接近于我们自己,虽然没有人跟自己完全一样, 但是协同过滤运作得非常良好,甚至形成了“茧房”。具有相似想法的人每一天都把自 己归入自己设计的“回音室”(echo chambers),制造偏激的错误、过度的自信和没 道理的极端主义。这里强调了前人研究中所认为的:人们通常吸收新信息以确认他们 对世界的看法,这种现象被称为“证实偏见”(biased assimilation,assimilative biases)(Lord,1979)。算法为何形成信息茧房计算机的交互性技术催生了“我的日报”。20世纪70年代尼葛洛庞帝把交互理念 用在媒体等领域,提出了一个术语“我的日报”,用于描述根据个人口味订制的虚拟日报(尼葛洛庞帝,1996:290)。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的新生导引研讨 课发起的一个订制在线报纸新闻服务实验项目FishWrap,成为最早的订制化新闻服务 (customized news service)(陈昌凤、宋云天,2019)。桑斯坦等认为,“我的日报”带来了“信息茧房”效应,产生了只局限在与自己相同意见的“回音室”。信息过 滤机制让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只听到自己认同的观点,只跟观念相同的人交 3 朋友,那些观点不断重复之后不断加深,最终变成一个只能听到自己声音的“密室”, 即信息的回音室。算法是否形成信息茧房?1.“信息茧房”: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信息茧房”是一个比喻,主要是建立在技术,尤其是算法推荐技术,降低政治 信息多元化的忧虑之中。目前,能够实证“信息茧房”存在的研究尚属罕见,只有少量 研究非正面地呈现了一些现象而不是规律、是实验而不是现实研究、是过程而不是效果研究。2.信息聚合的意义。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提出了信息个人化的可能性,人们可以建立自己的文件 夹,里面包含他们接受的信息,排除他们反对的信息。由此带来信息极化,志同道合的 人们会建成氛围舒适宜人的虚拟的共同体。他后来在接受访谈时进一步阐释说:这个结 果不是好的信息聚合,而是坏的极化(Sunstenin,2019)。信息聚合相当于信息和观点的一类市场,它为个体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提供了一个 条件,同时经过众人协同过滤之后的信息,也创造了更积极的价值。有学者认为:Web2.0技术实际上会成为批判回音室效应的技术结构和心理基础,因 为它不仅提供了与志同道合的人讨论问题的机会,而且同时也增加了与那些持不同观点 的人讨论问题的可能性(Brundidge,2010)。Web2.0让所有的用户有了个人化、互动化、分享化的机会,信息聚合平台可以集众人所能生产、分发、审核、修订信息。加上 大数据技术的贡献,能够使得群体统计性答案具体代表全体人口的能力。因此,Web2.0 技术下很难形成“信息茧房”和回音室。3.积极自主的用户是否存在?“信息茧房”又一次回归到经典研究的话题:受众的特性。西方传播学特别是美 国经验学派在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到“强大效果论”再到“适度效 果论”,都鲜明地突出了受众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能动的特性。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流算法,也成为受众研究的入口。有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在社交 媒体上浏览新闻的方式是基于“普遍的怀疑主义”,用户经常无法准确理解他们收到的 信息是如何被过滤的,但也不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它。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消费呈现 怀疑主义和日常实用主义结合的悖论(Fletcher,2019)。也就是说,用户并非“魔弹 论”下应枪声倒地的被动受众,而是带有批判性、自主认知能力的受众。著名融合文化研究者亨利·詹金斯提出了“积极受众”和“参与式文化”等理论, 对新技术环境下的媒介和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总是能够找到证据说明,即使 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仍然存在着积极、主动的受众,他们仍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能够以批判性的姿态与外部世界相连。桑斯坦近年倡导信息的“偶遇”:“如果你遇到一些你并没有特别选择的想法和主题,那真是太好了,这能改变你的一天,甚至你的生活。偶然性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扩展了你的视野。”他提出了一种“偶然发现架构”(architecture of serendipity),以解决信息片面化、信息极化问题。他提 出美国需要恢复网上的“偶然性”,是恢复数字时代健康民主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偶然 性可以通过平台来推广,目前已经有技术在致力于此(Pazzanese,2017)。这个有点近似于上述学者以推荐系统无缝整合用户在推荐新闻项目时的长期和短期阅读偏好,使 用随机浏览模型从“用户—项目”关联图中选择新闻项目,以增加推荐新闻列表的多样 性(Li,2014)。这倒恰恰说明算法是可以加强多样性的。而桑斯坦这个带着自然主义 色彩的“偶然性”解决方案,在现今信息超载的条件下,堪称悖逆潮流、悖逆以人为本的一种随想。真正要解决“信息茧房”之忧,不如回到提出的原点,将实验条件下的单一信息环境还原到人们的真实环境的场景中,反省“信息茧房”这个虽有衍生空间和警示价值。参考文献:[1]曾庆香,李秀莉,吴晓虹.永恒故事:社会记忆对新闻框架和舆论爆点的形塑——以“江歌案”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01):21-37+126.[2]蒋晓丽, 叶茂. 从介入到共生:新冠疫情媒体报道中专家话语的表达修辞[J]. 新闻界.[3]喻国明.重拾信任:后疫情时代传播治理的难点、构建与关键[J].新闻界,2020(05):13-18+43.[4]陈昌凤,仇筠茜.“信息茧房”在西方:似是而非的概念与算法的“破茧”求解[J].新闻大学,2020(01):1-14+124.主编:羽生生编辑:蚂蚁爱传播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多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
我是二战考生,因为一战对专业课基础不是很重视导致我第一年与北大失之交臂,所以二战时我对传播学理论和传播学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为了搞明白一个理论而研读五六本书对该知识的表达是常有的事。能十分完整且清晰地勾勒出传播学的知识图谱,也得益于我是二战的缘故。因为只有在第一年已经把握了传播学的整体面貌之后,才能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是重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理论的深层意义等内容。 第二年复习时,前期花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整理传播学理论和传播学史,并且整理出来的内容都是核心重点,没有大段大段的文字,而是用精准的概括性语言代替,这样做不仅在背诵时非常省力,考试答题时也能按点得分。 另外,因为我历史方面非常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许多历史事件、社会背景我都非常陌生,所以就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用历史时间的方式串联,作为理解理论的维度之一。不仅仅是传播学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历史背景都汇总成一个时间表,并且用不同颜色的底纹对各类知识进行分类标注,看起来清晰且易关联。二、英语英语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当然包括我,哈哈哈。我的英语基础并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说出来可能会吓到你,高考不及格,(到底差多少我都不好意思说了)四级考了好几次才过,(具体考了多少次我都忘了) 这样的底子,最后考了74分,我还是很满意了,真的!考研前我准备报下辅导班,提高自己的英语,在经过筛选考虑后我准备报新祥旭考研一对一班,因为在与老师沟通后感觉自己专业课也需要辅导,所以干脆就报了个全科,老师给我定制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我是从4月份开始复习英语的,最开始就是每天背单词,看长难句,但是后面发现这个方法不适合我,我就采用的做真题的阅读理解背单词的方法,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把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懂的句子都划出来,然后用一个本子摘抄下来,刚开始真的很难,而且费时间,一下午或者一上午弄完一篇阅读,然后每天除了做新的,还背之前摘抄的,这样差不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阅读真题过了一遍,这个方法我很受用。然后再重复做,具体刷了几遍我都不记得了,反正就是不认识的统统划出来,反复背,方法笨一点,但是真的很适合我,这样单词也记住了,真题也刷了。作文我们不是背模板,我们是背句子,真的,考场上不怕出什么作文,句子往上喷。比模板更灵活,也不怕押题押不中,毕竟押题这个事情随机性太大了,不管哪个老师宣传他压得再准,那始终不如自己脑子里有东西。三、政治政治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重视,很多同学都是在前期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复习英语,认为政治在后面背一背就可以了,我认识有不少人就是疏忽大意导致政治没过线的,真的是非常遗憾的,从7、8月我就有分时间来看政治,这样到后期的时候就不会慌乱。我政治今年74分,选择题40分,据说北京地区的主观题有些压分,这样看我自认为我的政治成绩还算可以,所以也介绍一下经验。我高中是理科生,平时对实事一点也不关注,对历史也不了解,完全是政治小白,基础几乎为零,所以我的经验应该适用于绝大多数考生。意思就是连我都能考这个成绩,那你也行。政治推荐徐涛的视频。我考研第一年看了很多个老师的视频,看过来还是最喜欢徐涛老师的授课风格。第二年从八月开始复习,又把徐涛老师的视频看了一遍。在看视频以及做选择题的过程中,我整理了自己的一套笔记,勾勒出政治学科的整体结构,清晰地标识出来每个知识点。因为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所以对哪些是易考点、哪些粗略看一下就行也有比较清晰地把握。政治的很多知识十分琐碎,各种说法有时也极易混淆,面对这种情况,我随着学就把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归类到一起了。所以一定要勤于比较和总结。前期的学习都是针对政治选择题。看视频看书—记笔记—做题—订正—记错题笔记,这是我学习政治的流程,每个单元都如此。肖秀荣1000题起码要做两遍,我把错误的题目都转化成知识点总结在了笔记里。因为针对一个知识点可以出几十道题,所以简单地掌握有限的题目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把知识把握牢,这样怎么出题都不怕了。后期各种模拟题出来也不要担心,能做多少做多少量力而行,因为刚刚已经说了掌握知识比题目更重要,并且很多模拟题的质量也不高,冲刺期时间有限,要花到更有效果的地方。尽管如此,肖八肖四是一定要保证完成,因为几乎每个考生都会做这几套题,万一考试出了原题,不能别人会自己不会,这样就吃亏了。其他的量力而行,我第二年除了肖老师的,还买了徐涛的八套卷。政治主观题我用的是徐涛的小黄书和肖四,就是背。但是背也有技巧和策略,比如把这两位老师的押题比较一下,背一些核心关键的句子。这个就后期看老师的视频讲解吧,讲得很明白。我不擅长背东西,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sorry。
栏目内容考研服务,我们是专业的!本专业是否应该继续考研?跨专业考研又该如何选择?热门专业是否真的值得一试?有哪些专业可以捡漏?……每周二,考验核电站的《考研专业深度解析》将会推出系列专业解析!第三期新闻传播学01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02学科方向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由广告学和传媒经济学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构成。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是传播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主要分五个方向:第一,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广告的传播特性、功能、类别、程序,广告发展的历史与变化趋势;第二,广告运作与管理:研究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的广告运作与广告经营机制;研究社会对广告传播的管理与控制;第三,品牌传播:围绕着品牌建设而进行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以及媒体运用;第四,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的本质,传媒产品的性质与产制方式、传媒的消费结构、行为与绩效、媒体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等内在规律;第五,传媒经济实务:研究传媒组织的决策、战略及其他经营管理问题。03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新闻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但他们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各类新闻的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研究范围不同。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传播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术传播等分支。2.就业方向不同。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3.考研复习要点不同。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其核心课程是采访和写作;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并且要多看欧美原著。04就业前景就业方向之一:传统媒体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近年来,受到电子媒介强大的时效性压力,报纸媒体不得着力于调查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所以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有时甚至需要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的能力。部分报纸为事业单位的身份,能够吸引名校研究生的加入。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首选。目前广播电视业多采取市场化运作,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虽然各电视台招聘人数众多,但一般待遇较低,有较长的项目实习期,因此实践竞争压力比较大。适合真正对广播电视业有热情,并且在制播技术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结合以上,各专业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无不涉及多个方向,这就需要在读研期间,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学科,可选修一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尽可能进入强势媒体实习,有质量的实习经历会使你在应聘时更加受到赏识,也会提升你的履历,使你认清自己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扬长补短。就业方向之二:新媒体策划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要多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就业方向之三:行业编辑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摘自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具体填报要遵循个人意愿!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院校排名专业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代码:081001门类/类别:工学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领域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方面的一般理论与技术: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院校排名是对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的相对研究生专业实力评估,此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专业排行榜报告得出。【就业方向】就业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还可以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传播学专业院校排名专业名称:传播学专业代码:050302门类/类别:文学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营销、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传播学研究生院校排名是对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的相对研究生专业实力评估,此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专业排行榜报告得出。【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随着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传播学专业将为国家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机械工程专业院校排名专业名称:机械工程专业代码:080200门类/类别:工学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机械工程研究生院校排名是对0802 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的相对研究生专业实力评估,此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专业排行榜报告得出。【就业方向】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级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级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口腔医学专业院校排名专业名称:口腔医学专业代码:100300门类/类别:医学培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基础、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口腔医学研究生院校排名是对1003 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的相对研究生专业实力评估,此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专业排行榜报告得出。【就业方向】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医师——在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中帮病人解决口腔的疾苦,教师——在医学院校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销售人员——到牙科医疗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从事营销工作。美术学专业院校排名专业名称:美术学专业代码:130400门类/类别:艺术学本专业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全面理解和掌握美术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去阐述美术发展的规律;3.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论表达能力;4.了解和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美术学研究生院校排名是对1304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的相对研究生专业实力评估,此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专业排行榜报告得出。【就业方向】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一些高校的艺术类毕业生却成为多方争抢的"香饽饽",美术设计等实用专业的人才尤其供不应求,如大型国家工程、小区规划、城市建设、标志性建筑、交通枢纽、产品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景观设计、环境艺术、创意产业,甚至于影视、动漫、广告、IT网页、UI界面、多媒体艺术、舞台、会展、VI形象、旅游产品等。软件工程专业院校排名专业名称: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3500门类/类别:工学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软件工程研究生院校排名是对0835 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的相对研究生专业实力评估,此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专业排行榜报告得出。【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希望对大学择校有所帮助#考研#
新闻传播学是考研的热门学科之一,虽然2021考研的同学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但可能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深入的了解新闻传播学的考研情况,为此小编搜集整理了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新传考研的同学提供帮助。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概况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分别是新闻传播学下的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二级学科,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传播学,二级学科,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二、新传考研考试科目1.新闻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610新闻传播实务824新闻传播史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2.传播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3传播历史与理论816传播实务(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三、新传考研备考专业课书籍该怎样看?首先,建议大家先看下目录,了解这本书的框架,然后泛读整本书的内容。然后,在了解了一本书的大体内容之后,大家就要开始精读重点书目了。精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读书:1.写作和出版的时代背景;作者在写作一本书时,都会受到时代大背景的影响,正如我们所说的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因此,了解一本书成书的时代背景,是你读一本书的第一步。2. 作者的写作过程;在什么环境下写作,与哪些人的思想有交集,他当时在跟什么人交往,有哪些认识等等。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你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作者创作的过程,从而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3.看完要归纳这本书的核心思想;这是一种能力。比如说,你跟别人说你最近读了一本什么什么书,别人就会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代表了你无法输出自己阅读中的收获。4.看每本书都是要带着问题读的;带着问题读书,这是一种品质。你之所以读一本书,肯定是对这本书有所期待。而你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这种“答题式”的阅读方式,会让你对书本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可以提高你检索信息的能力。四、新闻传播学就业1.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台、期刊等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2.新媒体策划: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等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3.行业编辑: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备考指南,通过这些,各位2021考研的同学可以对新闻传播学有一个较好的了解。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真题是择校的一大重要参考标准,大家在确定报考院校前,一定要查看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当然,现在大部分同学都还属于刚刚开始学习,大家看真题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不解。比如经常在真题里看到334、440、617、809这些数字,这些数字到底代表着什么科目?每个科目到底考什么内容呢?别怕,学姐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数字到底代表什么。各位有意报考新传、但对学、专硕的考试内容了解甚少的宝宝们还不赶快查收这份攻略。一、这些数字代表什么简单明了地说,各组数字对应学硕/专硕方向的科目代码。众所周知,新传考研涉及四门: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这些数字就代表着新传考研的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而新传研究生的大类可划分为学硕、专硕。1、专硕专硕一般考察334、440两门: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学硕学硕的情况则随着每个学校要求而不同。每个学校学硕考试的都有侧重点,有的学校喜欢考实务,有的学校偏好考察新闻史,这就导致了学硕的科目代码远比专硕要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617=综合知识(考察院校如:武汉大学)809=新闻传播学基础(考察院校如:暨南大学)719=新闻与传播理论(考察院校如:浙江大学) 811=新闻与传播学史(考察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613=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察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640=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考察院校如:上海大学)874=新闻传播学业务(考察院校如:上海大学)638=传播理论(考察院校如: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察院校如:云南大学)711=新闻传播理论(如:华中师范大学)825=中外新闻史(考察院校如:华中师范大学)621=新闻传播史论(考察院校如:安徽大学)814=新闻传播实务(考察院校如:安徽大学)714=新闻传播史论(考察院校如:湖南大学)854=新闻传播实务(考察院校如:湖南大学)二、真题出真知光光知道考试的科目名称及其代表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每个科目到底代表什么,一定要结合真题来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每门科目的考察内容和差异,以下我们以真题为例,详细解读一下这些科目的不同:1、专硕新闻与传播专硕,一般有334和440两门考试科目。虽然专硕看上去比学硕的科目代码少的多,都叫334和440。但如果认为各学校334和440都是类似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都叫334、440,但是各个学校的题目其实长相各异,考察的内容也不尽相似。比如武汉大学的专硕是不考察新闻史的,但是对于复旦大学来说,新闻史是必考的内容,而且考察占比分值较大。所以想要确定报考院校的考察范围,大家一定要多多参考报考院校每年发布的考试大纲和往年真题。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19年同济大学专硕334真题▲2019年西南大学专硕334真题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19年厦门大学专硕440真题▲2019年复旦大学专硕440真题2、学硕学硕则每个学校考的科目代码不同,考察内容也不一样。常见的科目的真题有以下这些:617=综合知识▲2019年南京大学学硕617真题809=新闻传播学基础▲2019年暨南大学学硕809真题719=新闻与传播理论▲2019年浙江大学学硕719真题811=新闻与传播学史▲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硕811真题613=新闻与传播学理论▲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硕613真题640=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2019年上海大学学硕640真题874=新闻传播学业务▲2019年上海大学学硕874真题638=传播理论▲2019年云南大学学硕638真题813=新闻传播实务▲2019年云南大学学硕813真题711=新闻传播理论▲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学硕711真题825=中外新闻史▲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学硕825真题621=新闻传播史论▲2019年安徽大学学硕612真题814=新闻传播实务▲2019年安徽大学学硕814真题714=新闻传播史论▲2019年湖南大学学硕714真题854=新闻传播实务▲2019年湖南大学学硕854真题三、每门科目的不同从上面的真题中我们能看出来,虽然考察的科目名称不同,但是新传专硕和学硕考察的知识是十分相似的。各个国内知名高校新传网站(人大、北大、清华、武大、南大等)都会放出自己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专硕还是学硕对于学生的要求是相似的:新闻与传播研究生测试旨在测试考生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水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以及新闻传播技能技巧的能力。当然每门科目在知识上虽然要求相似,但是具体到真题出题方向等等方面还是有细微的差别。334出的题目侧重考察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题目难度不大,但又结合了时下的热点,这就要求考生对最新的技术、理论等前沿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还要能给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基础型题目之上的稍稍延伸。相较于334科目的综合性,440方向更加回归课本,注重对书本上的知识点做延伸和拓展,将某一理论结合当下传媒热点进行深挖出题,这是考生需要尤其注意的地方。而学硕则视每个院校的情况而定。比如武大考察617和809武大617综合知识包含法律、经济、中国古代、现当代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论说文、记叙文的写作。从中能够看出武大方向的真题综合性很强,注重对考生不同学科的知识考察,但基本难度适中。只要考生对书本知识有熟练掌握,能够拿到高分。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则包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武汉大学的819科目包括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部分,且题型较为丰富,从辨析题到论述题,再到分析题,且题目难度较大,侧重对考生的理解力的考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考生更要对理论和热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要能逻辑清晰地阐述出来。所以如果还在纠结报考专硕还是学硕的同学。这里学姐给你画个重点:首先从参考书的数量上来讲,专硕要看的书是最多的。但是考的会相对比较浅显,而学硕考试的就比较深入了。普遍来说学硕的考试内容更加专一且深入,理论性的考点较多。而专硕的内容更加灵活多变。所以专硕背的东西确实会相对多一点,但是比较适合跨专业的学生。而且英语考英语二,比学硕的英语一也会简单一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经过慎重考虑,确定自己的方向后,再按照学、专硕的培养要求以及考试内容进行备考。同时大家也要注意国内高校的新传学院在学、专硕方向设置的考试内容不尽相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总的来说,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消息评论、研究设计题、策划题、公关案例题等,学硕和专硕方向的真题类型基本涵盖在以上题型里。不论选择学硕亦或是专硕,在做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定之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卯足劲儿,攻下它、战胜它。所以,各位考研er们,加油啦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