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6位村医集体辞职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当地政府在发布通报回应时承认“县有关部门在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等资金方面存在迟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实施,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等多项内容。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2017年,相关政策明确“原则上将40%左右的工作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2018年,虽未提及40%的指标,但明确当年新增的5元经费“重点向乡村医生倾斜”。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补助资金发放不到位和拨付迟延的问题呢?在众维健康创始人、总裁李祥进看来,深层的原因在于村卫生室服务质量乡镇卫生院无法控制。村医是否真实入户、入户服务质量如何医院难以把控,所以不愿给村医发钱,也不愿让村医参与公共卫生工作,村医因为拿不到钱也就不愿干公卫工作。这一路径如果不能捋顺,最终影响的是基层居民,他们将无法获得符合质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祥进和孔寅飞两位北大博士从政府部门辞职创立了众维健康。“我们希望用互联网+大众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系统解决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服务难开展、服务不规范、资金资源使用效能低、百姓获得感不强的问题。”李祥进表示。他们是如何做的呢?这样一场公共卫生“突围战”是否能够打赢呢?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众维健康的平台进行远程督导博士选调生的基层调研李祥进和孔寅飞之所以会进入公共卫生领域,与他们的选调生经历有关。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从高校选调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一般,博士研究生安排到市直部门挂职锻炼。2013年,两人作为选调生来到浙江舟山。出于希望对基层进行深入了解的意愿,两人选择了基层治理的调研课题。2014年,他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调研时发现,发现国家从2009年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项重大健康惠民工程,但在实际的落地执行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在与乡镇医院医生、村医深入的交流后,他们发现,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问题的症结一是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的手段;一是整个工作开展的方式还是非常传统的方式——档案还是纸质的。发现问题后,两人就想看能不能去解决这个问题。当时互联网+的概念开始风靡全国。“我们就在想这个事情能不能通过互联网+去想办法改进。”李祥进表示。2016年,两人辞去了政府的职务,创立公司,进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那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一头撞进去。一边是对互联网+的懵懂理解,一边是对公共卫生领域困难的浅显认识,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我们就开始走上了互联网+基本公共卫生这条路。”李祥进表示。从浙江金华到广东揭阳最初的试点在浙江金华展开。随后的2017年初,一次全国性的调研被拉开。“第一,我们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再去看一看,这个是不是一个普遍性的需求;第二,我们希望选到比较合适的更大的落地点。”李祥进表示。两个月的时间里,从河北到河南到陕西,然后到四川、广东、贵州走了一圈,李祥进和伙伴们发现,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所有的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个问题。“这让我们坚信这事能干,我们要坚决地把它干下去,有了信心。”李祥进强调。最终,新的落地点被选在了广东揭阳。据李祥进介绍,之所以选在揭阳,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揭阳的政府领导十分支持。“公共卫生是政府主导的领域,这个领域做创新性的工作一定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李祥进表示。其次,当地有现实需求。2016年,广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在全国排在了后面,而揭阳在广东省内也排在了后面。“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管是在省里还是市里工作压力都很大,都迫切希望让这个工作有所提升。”李祥进表示。再次,当地有广阔的市场。公共卫生服务是面向全民的,人口规模越大,市场规模就越大,而揭阳有700万人口。第四,当地有更大的探索空间。“我们还在探索模式、寻找痛点、创造原型,人口规模大,一个市就可以支撑我们去做更多的探索。”李祥进强调。2017年开始,众维健康在揭阳市揭东区和空港经济区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互联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18年,揭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众维健康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共同推进“互联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达成合作。找到核心要素通过在金华半年多的实际运作和深入基层的了解,加上揭阳一年多的探索,“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核心,就是质量控制,我们叫规范性审核。”李祥进表示。一方面,通过众维健康的APP,村医可以实时记录自己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以一次入户随访为例,村医在入户后可以通过APP签到并调出居民的健康档案,进行新增随访。对居民进行检查后可以实时记录在手机上的随访表格里,当填写的内容有问题时,APP还会进行自动提醒。这样就避免了以前纸质档案填写转录带来的各种错误。此外,APP还会在下次随访时间到来之前及时提醒村医。“下一步我们将跟智能硬件打通,检测完就自动上传,一方面避免二次填写造成的错误,一方面提高村医的效率,减轻工作量。”李祥进表示。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远程督导。一是可以实时了解辖区整个工作开展的进度。二是可以实时了解当下工作开展的状况。在平台上可以实时看到谁在哪个点在给谁做服务,做什么服务。三是可以进行远程督导。一线的医务人员服务时把数据录入到APP里,上传到后台就可以进行实时审核,如果有问题就会预警。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展开现场督导。以移动档案管理和规范性审核为核心,众维健康在规范服务、动态管理、绩效考核、智能化服务、教育培训和宣传推广六个方面与揭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进行了深入合作。裂变与挑战目前,众维健康已服务广东、山西、河北等地近百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有了收益。“目前我们总的合同收入大概在700万元左右。”李祥进表示。据李祥进介绍,众维健康现在优先的策略是尽快扩大公共卫生市场的覆盖范围,“这是我们三年内的核心工作,我们的规划是三年覆盖六千万人口,基本上是要覆盖20个地市。”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快速扩张的费用。“我觉得影响力投资跟我们还真的蛮匹配的,因为我们做的这件事它既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有具大的商业价值,跟影响力投资选择的标的对象是匹配的。”李祥进强调。据李祥进介绍,刚刚在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19年会荣获年度青年社会企业家奖的众维健康已经引起了一些影响力投资的注意,希望进一步了解他们,探讨可能的进一步合作。另一方面,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源去支撑扩张需求。据众维健康技术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新的地方开展业务,众维健康的系统并不需要做大规模调整,只需要一些细节的融合。“短期内我认为我们还是一个人力资源比较密集的企业,一个地级市通常可能需要20人到30人的团队去服务。”李祥进表示。李祥进计划从现有的团队中抽调骨干在新的地市组建新的团队,新的团队成熟后在抽调骨干去下一个地方拓展,从而形成裂变效应。2019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60元。以此计算,14亿人口涉及的是840亿元规模的市场。与此同时,2016年,国家开始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围绕家庭医生的服务,同样需要互联网+的介入。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无疑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整个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此,李祥进表示:“大众健康管理服务领域空间巨大,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并推动这个事情,我们将始终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寻找合作伙伴。”
新智元报道 来源:Nature编辑:大明【新智元导读】由于学术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处于极度劳累和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了应对这一紧迫问题,全球首届研究生心理健康国际会议将于本周举办,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术界、产业界和教育界多方共同努力。本周,首届研究生心理健康国际会议将在英国布莱顿举行。这次会议为期两天,目标是解决一个简单而紧迫的问题:现在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处于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些研究人员的心理健康。从过去几年的研究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令人不安的趋势。比利时法兰德斯的一组博士生发现,他们患心理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是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的两倍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或者在目前已经患上精神疾病,或过去曾经患上精神疾病。Nature调查:四分之三的博士生承受“超水平”压力对图森亚利桑那大学的博士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人承受的压力“超出平均水平”。《自然》报道了这些问题,结果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沮丧和痛苦的个人经历。这个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关于这一问题的17个研究项目与2018年3月启动,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更充分地了解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面临的精神压力和健康威胁,并探讨这些研究人员所在的大学可以提供哪些类型的支持。这些研究的经费总计约150万英镑(200万美元),最初由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英国研究与创新部门提供。在本次布莱顿会议上,将有更多的同类研究项目亮相。Nature Research是会议的赞助商。导师主宰一切,学生被迫隐瞒心理问题这些研究的问题之一就是数据的完整性不足,通常仅适用于某一所大学或某一个地区。来自全球其他地区的数据很少,而且形式不规范。研究人员需要开展更广泛的工作,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研究生生涯和总体学术环境的各个方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一些明显的迹象。短期培养的博士和博士后合同的特点可能会让雇主和导师在关照博士生心理健康的义务方面根本不重视。目前学术界的氛围经常会对过度工作和长时间工作持赞美态度,这会极大助长过度劳动的状态和气氛。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与他们的导师之间的权力平衡存在很大问题。资深科学家既要充当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独立评估人,这一矛盾阻碍了学生向导师吐露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意愿,因为他们害怕这样做会给自己专业上的进步造成妨碍。对于这个问题,解决之道可能需要多管齐下。首先,导师需要全面的强制性培训,以识别、协助和了解可能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人员。其次,学生的导师可以不止一个,以便在遇见心理问题可以寻求支持,而不必担心会威胁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且,大学需要确保为本科生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能扩展至研究生和博士后的范围。学术界也必须学会尊重许多研究人员寻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念。总之为了这个问题召开专门的会议是令人鼓舞的,这表明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受到重视。但是,我们还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未来的研究人员免受心理健康问题的荼毒。哈佛调查报告:近10%的博士生曾想过自杀实际上,博士生过劳影响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去年据The atlantic报道称,目前美国研究生院的气氛会对研究生的健康造成恶劣影响。该报道采访了纽约城市大学数据分析师埃弗雷特拉姆尔(Everet Rummel)。他表示:“以前出于一些原因,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攻读博士学位。”纽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数据分析师埃弗雷特拉姆尔(Everet Rummel)回忆道,“那时的想法太天真了。”他制定的计划是用两年的时间攻读博士学位。对于一个普通的博士生来说,取得博士学位大概要花8年的时间。他的计划很快就结束了,但这并不是因为拉姆尔特有的高效率,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完成过这个计划。“我退学了,”他解释说,许多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决定,其中多数与他的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每一个因素都指向了他博士生活所带来的全方位的、残酷巨大的压力。更糟糕的是,博士阶段的高压生活带来的回报不尽人意:2014年的一份报告发现,接受调查的博士生中,近40%在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此外,大约有13%的博士生毕业时背负着7万美元以上的教育相关债务,而人文学科的这一比例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对于那些确实获得了学术相关职位的人来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兼职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附近甚至低于贫困线。哈佛大学附属研究小组的一项新研究强调了博士生现状的后果之一:博士生极有可能会有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人员调查了8所名牌大学的大约500名在读的经济学博士,发现其中18%的人有中度或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在哈佛大学的这项调查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在前两周内至少有几天都有自杀念头。精神和学术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挫败感这项研究的结果还包括近200名教职员工的调查反馈。研究结果显示,许多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即使不是由博士阶段的教育经历造成的,也会因为这段经历而恶化的。在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中,大约一半患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的受访者是在开始博士生学习一段时间后被确诊的。与那些刚开始读博的学生相比,临近毕业的学生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博士研究生们认为,经济压力和职业压力的结合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挑战。威斯康辛大学欧克莱尔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数字文学助理教授露西约翰逊(Lucy Johnson)表示,攻读博士学位的经济负担让她很难“逃离博士生课程安排”——比如说,去看电影或外出就餐。她认为,那些因严格的学术作业而感到孤立的学生,势必会因经济困难而更加孤立。和她的许多同学一样,露西最终也只能靠贷款养活自己。学术本身也有很大压力。对于博士生教育来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生产、生产、再生产新的想法,或者比别人做更多的工作量,所以我们都精疲力竭,”约翰逊说,“以‘专业化’为名,我们不停做着这样的工作。我认为这是我们作为博士生应该接受的一部分。”同样,长期以来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教授的拉姆尔(Rummel),也被终身教职的和各种学术会议的前景所吸引,在这些会议上,他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书呆子”讨论小众话题。他说,他和他的同学们应该把博士教育当作一种“成人仪式”。 现年25岁的拉姆尔说,“为了过上那种生活,你必须付出非常多的代价。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很讨厌自己的生活。”他的学校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学生的压力,比如在期末考试周提供免费按摩服务,但没人有时间来享受这些服务。根据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还有一点加重了博士生的压力,那就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对社会没有什么用处。只有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总是或大部分时间都是有用的,而在整个劳动年龄人口中,这一比例为63%。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即便如此,很少有博士生受访者接受定期的心理健康治疗,包括那四分之一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研究中,那些在心理健康评估中得分低于平均水平的博士生,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比平均水平要好。在那些最近有自杀念头的人当中,26%的人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要好。这种不和谐暗示了问题的普遍性——在博士生教育中,人们已经普遍接受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是生活常态这一个事实。希望本次研究生心理健康专门会议的召开,会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推动这一重大问题的解决。参考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492-0https://36kr.com/p/5164914
目前,医疗大健康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下,医健行业急需创新思维,行业专家与企业高管可通过报读医疗健康管理博士进行提示,那么,西班牙武康大学医疗健康管理博士报考条件有哪些?非硕士学历可否报读,报读需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西班牙武康大学医疗健康管理博士报考条该专业属于免联考在职读修读形式的专业博士课程,主要是学威国际商学院在招生,凡满足以下报考条件的都可考虑报名:一、硕士以上学位或学历(医疗健康相关专业优先),有八年以上管理经验的企业领导;二、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过论文,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申请者优先录取;三、前置学历为本科学历或学位,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可特殊申请。注:属于第三项报考条件的学员,请联系西班牙武康大学东莞校区刘老师,提交相关特殊申请资料即可申请报读。此外,院校招生有多个专业方向,报名条件或有所差异,想要报考的学员需密切关注院校招生简章以及院校招生动态,以免因细节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耽误学习。学员还需注意报考方式、报考申请材料、报考时间等。报考注意事项一、报考方式医疗健康管理专业报考方式为专业博士,该类型报考方面要求考生在满足报考条件的前提下,准备相关申请材料,之后校方会审核学员申请材料,并给学员发放预录取通知书,学员拿到预录取通知书后可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入学。报考注意事项二、申请材料学员满足报考条件后,需准备以下资料:医疗健康管理博士入读申请表、个人履历表个人陈述(入学动机信)、身份证原件扫描件、护照首页扫描件、最高学历或学位证原件扫描件、医疗健康管理博士入读推荐信至少一封、蓝底两寸证件照3张。报考注意事项三、报考时间该专业分为面授班报考、网络班报考,学员可随时报名,随时入学。1、面授班:西班牙武康大学在全国18个城市均有实体校区,报名者可随时安排时间去校区报名,随时报名,随时安排上课,博士班课程授课时间一般2-3个月排一次课,集中在周六日面授。2、网络班:报读网络班的学员,可以联系学威东莞校区刘老师,安排注册学习账号,之后即可在线学习,随时报考,随时入学。综上所述,就是对西班牙武康大学医疗健康管理博士报考条件的介绍,希望对各位报考者有帮助,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都了解了,该专业是不需要考试的,其实是免考入学,看学历与实际工作经验即可,更多问题咨询,可前往西班牙武康大学东莞校区,找刘老师解决。
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高等教育,而博士作为其中特殊的群体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案例:压垮博士生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每年我国的博士生延毕率都高达60%以上,博士生毕业成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各种问题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博士生也不在少数,其中中科大博士生刘春杨就因为六年未发表一篇论文,不堪学业压力自杀身亡,让博士这个隐匿在象牙塔尖的群体开始频频出现在大众视线。工作过度、压力过大的研究员明星科学家施一公的科研健康之道2018年,就在西湖大学开学典礼前,清晨5点,施一公校长和西湖大学的几位同事一起去西湖完成了11公里的环湖跑。跑完11公里,他就在开学典礼上邀请学生们加入:“我期待我们的西湖长跑队伍日益壮大,并肩前行!”其实上高中时,施一公就练习长跑,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他便转练竞走,从5000米到1万米。他曾在校运动会上创下全校竞走项目纪录。一直到1994年,在他大学毕业5年后,这个纪录才被打破。他告诫自己的学生们,科研是重要的,但是还要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比赛中的施一公关于博士生健康的国际会议本周,在英国布莱顿,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UKCGE)、Nature、萨塞克斯大学和朴茨茅斯大学合力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研究生心理健康与福祉会议,以期讨论与解决危害博士和博士后群体健康的环境问题。并将相关研究结果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Nature》第569卷,第7756期。当博士生不应该对你的健康有害1.一项关于博士生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对比利时佛兰德斯的一组博士生的研究发现,他们患心理健康疾病的可能性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群的两倍多,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要么有精神障碍,要么有发展的风险。位于图森的亚利桑那大学对博士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人处于“高于平均水平”的压力之下。2.博士生与其‘’老板‘’间的关系学术界研究人员的一个问题是常常会过度工作和长时间工作。而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导师之间的权力平衡也是有问题的。资深科学家既要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也要是一个严谨的、独立评估人,这一矛盾阻止学生向导师分享自己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妨碍自己的专业进步。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第一,导师需要全面的强制性培训,以识别,协助和了解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人员。其次, 学生可以有一个以上的导师,以便在遇见心理问题时可以寻求帮助而不必担心会破坏他们的职业生涯。 再者,大学需要确保为本科生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也能扩展到研究生和博士后的范围。 最后,学术界必须学会尊重许多研究人员寻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念。
3月29日,清华大学同时发布思政课骨干教师提升计划教育博士项目、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以及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未来健康交叉培养项目,三个培养项目的“组合拳”是清华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据介绍,清华大学拟开办思政课骨干教师提升计划人才培养项目,面向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线优秀教师招收攻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项目招收具有硕士学位且有5年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教经历、有相当教学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全职优秀教师。首期计划招生20-30人。本项目主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与2018启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支持专项计划”形成合力,为实现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教师的培养工作。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于29日正式在深圳启动招生。该项目作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设立的首个博士培养项目,面向服务于大湾区的国家重点行业、创新型企业人员招收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首期计划招生30-50人。清华大学积极响应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未来健康领域创新领军人才,构建未来健康交叉领域的高端工程人才培养格局,计划启动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未来健康交叉培养项目。 该项目面向未来健康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单位、地区、创新企业招收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融合工程、医疗卫生及健康等多学科知识,具有较丰富的医疗、健康相关工程实践经验,贡献我国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首期计划招生20-30人。据悉,三个培养项目招生均采用“申请-审核”制,所有录取学生均为非脱产定向培养,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最长修业年限8年,于2019年9月入学。日前,三个培养项目招生简章已面向社会公布。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祺瑶流程编辑:TF017
教育部网站5月12日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做好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按照健康第一、公平至上、质量为先的要求,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本地本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科学设计考核内容,严格考试招生组织管理,切实稳妥做好2020年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通知全文如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教学厅函〔202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各地各招生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健康第一、公平至上、质量为先的要求,在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考虑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学科专业特点等情况,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本地本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科学设计考核内容,严格考试招生组织管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考生咨询服务,强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属地责任和招生单位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实稳妥做好2020年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关具体要求按照2019年有关规定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有关精神执行。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办法须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各省(区、市)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方案须报省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组织实施。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本地区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博士研究生招生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5月6日来源 教育部网站编辑 彭谦编审 施昱凌
4月18日下午,2018年杨浦区“体医结合”工作现场会在杨浦区四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来自杨浦区体育局、区卫计委以及12个街镇代表前来参会,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杨浦区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吕晓钧主持,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平社区家庭健身指导员代表分别从街道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健身指导员三个角度就“体医结合”工作试点情况作交流。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杨浦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薛人翼、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谢业雷等专家就“体医结合”的四平模式作点评。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桂劲松为杨浦区“体医结合”工作专家库成员颁发聘书。光瀚健康技术总监,上海遗传学会理事邵敏华博士被聘为杨浦区“体医结合”工作专家库专家。杨浦区体育局副局长曹月、杨浦区卫计委副主任薛人翼与12个街镇分管领导共同启动2018年杨浦区“体医结合”工作,今年“体医结合”工作将在杨浦区的12个街镇全面展开,每个街镇将开展不少于1项的“体医结合”运动处方干预慢病项目。在会议最后,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作讲话,希望杨浦区在“体医结合”工作上要拓宽渠道,让“体医结合”更贴近于市民生活;要突破模式,提升市民科学健身的水平;要形成合力,完成全民健康的新布局。
安妮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自从读了博,头发越来越少,精力越来越差,和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越来越穷……而手里的研究,还是没什么进展。现在,连Nature都知道了你的苦,今天专门发表了社论,标题就叫:Being a PhD student shouldn’t be bad for your health读博不该有害健康!坐下来,认真谈作为一个学术期刊,Nature还是要靠学术的方式解决博士群体的健康问题,他们参与举办的第一届国际研究生心理健康与福祉会议今天开幕。这场会议在英国布莱顿举行,讨论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以及维护研究生们福祉的实践方式,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UKCGE)、Nature、萨塞克斯大学和朴茨茅斯大学都是这届会议的主办方。会期只有两天,虽然并非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但是门票在去年11月开卖之后就迅速卖光了。来自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八个国家的180多名科学家、心理学家、大学管理者和学而生将会参加这场会议。为什么这么火?还不是因为博士圈槽点太多。会议嘉宾之一、德比大学的心理医生&学生福祉研究负责人Gareth Hughes说,很多学术界的人把吃苦当荣誉,大家觉得如果一个人好好读博不摸鱼,那他肯定会累出病来,这种想法简直匪夷所思。而且,他认为这种“读博会累出病来”的文化,让研究生们过度劳累,压力巨大,影响了学界的人才培养。许多年轻的学术研究人员还没有正儿八经开始研究就已经累趴下了,这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很多明明很有天分的人才,因为受不了这种压迫博士生的文化而离开了,即使是留下的人也会因为心理健康的问题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因此,这场会议将会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方向。会议主办方UKCGE主任Owen Gower说,虽然学校里对心理健康的讨论多了起来,但我们还没有针对研究生福祉的共识,所以这场会议将会确定未来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向,集合多方的能量,进行集体行动。最扎心的研究既然是Nature办的会议,那还是要拿研究说话的。比利时的一项针对数三千多名博士的调查发现,博士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是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两倍以上,三分之一的博士有出现精神疾病的风险,其中抑郁症的风险格外高。他们经常出现抑郁、失眠、开心不起来、压力大、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失去信心、无法集中精力等问题,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在最近几周经历了至少两种心理状态不佳的症状,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出现了超过4种症状。另外,亚利桑那大学也进行过相关的调查,他们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博士处在超过平均水平的压力中。类似的研究还在继续,去年,英国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和英国研究与创新机构拿出了150万英镑(1324万人民币)来进行17个项目的研究。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比如,他们发现短期的博士和博士后可以是一种解决方案;许多博士和老板之间的权力平衡是有问题的;很多学生不想坦诚的说出自己的心理压力,因为担心这会伤害他们的职业生涯。博士的生活真的如这篇Nature报道所说?就中国博士生的真实经历来说,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最惨不过博士读博是项高门槛的活动,在中国,读博的人数只增不减,在扩张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教育部各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博士生近几年一直保持着20%的增长速度,并在2008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后,中国博士生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 数读怀抱科研理想与学术追求的博士生,但现实读书生涯中却让博士生难过,抑郁比例是普通人的6倍以上,每个博士都各有各的苦……离诺贝尔奖还远,但离诺贝尔不远了在知乎“读博压力有多大”问题下,2.2k网友赞同了这个回答,不少博士生认为读博绝对是个高危职业,一不小心可能会累出人命。很多博士生自称“科研狗”,比“程序猿”艰苦一些。在他们看来,互联网公司的“996”根本不叫事,科研+教学+项目及各类繁琐的日常工作,早11到晚11,每周7天连轴转很常见,堪称711实验室。这还只是读博所需的“基本配置”,知乎机器学习优秀回答者@霍德华表示:读博准确说是247,7天24小时铺在科研上,解决不完的问题,哪怕做完实验了,满脑子也还是科研的问题,吃饭在想,洗澡在想,做梦都在想。超长待机时间累人,累心,脱发、失眠、抑郁、酗酒、家暴、自杀等副产物迎面而来。去年10月,浙大侯姓博士失联,警方在钱塘江某处大桥上发现了侯同学的包和一具尸体。其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写着:单纯就是,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 打捞现场 | 图片来自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今年2月,斯坦福中国博士自杀,在读5年级年仅26岁,本科毕业于中科大。事件发生后,斯坦福校长公布了校方开设的心理疏导专线电话。类似例子,不胜枚举。知乎神经科学优秀话题回答者@Owl of Minerva表示,读完博士,身体多半是毁了。最怕不过毫无进展,但就是怕啥来啥读博是个漫长又缺乏成就感的过程,你取得的每一点点进展,都要消耗很大力气,需要长达数日甚至数月的阅读、学习、积累、创新,而不是靠惯性。知乎网友@毛羽立的回答一语道破天机,获得了2千多人赞同。谁都想要有创新性的优秀论文,但总会苦于止步在探索一个小小的过程上。再加上导师“随你去”“你自己观察下”的态度,绝望感可能经常浮现。论文达不到毕业要求,压力又会翻倍。知乎网友表示,读博后真正理解了为什么都说创新是最难的,在科研方面能用勤奋解决的问题都不叫做问题。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看到每日忙忙碌碌、实验反反复复但没有进展的自己。知乎@winningman表示,而纵观整个科研界,越来越像期刊灌水的专职行业。所有化学的二级学科,几乎都在炒概念,刷文章,灌水,换汤不换药。科研几乎完全变成了一个程序式流水加工,或是博眼球、跟风、炒热点。总之,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作出成绩,一个字:难。与同龄人严重脱节读了博士,大部分人年级也都不小了。博士读上几年,毕业又成为一件“说不准”“不知道”“不好说”的事,年近30,老家同龄人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而博士生似乎一无所有。感觉和世界脱节严重。有知乎网友觉得读博后很难感知到别人的痛苦,无法感同身受。比如朋友失恋了……失恋能有这次实验样品被污染了痛苦吗???也想理解,但奈何情感的反馈开始变得缓慢单一。烦躁不仅来源于自己,甚至来源于自己的大后方:父母。此前流行一句话:新时代不孝有三:出国、单身、读博。这样来说,读博简直是三宗罪于一身啊。无法在身边陪伴他们尽孝,没时间关系终身大事,不出国镀金相当于书白读,加之父母可能也不理解你为什么这么想……读博,真是进退两难。One More Thing其实,困扰当代博士生的,还有经济问题。当小学同窗当了个体户已经奔驰宝马,自己的补贴连养活自己都够呛,心里的确也不好受。当然了,关于这个问题也不必太过担忧。至少毕业之后工资高一些呀。你怎么看?
本文转自【中国侨网】;据《欧洲时报》报道,2021年的元旦刚刚过去,但英国疫情仍然严重。在过去的一周里,英国确诊人数节节攀升。疫情的蔓延影响了很多在英华人的生活,王淑懿就是其中一位。王淑懿2008年来到英国华威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通讯公司工作。受疫情影响,王淑懿从2020年3月就开始了居家办公、抗疫的生活。作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她,也曾经对新冠病毒十分紧张、手足无措,但后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王淑懿了解到了更多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心态逐渐平静,防疫也有了章法。慢慢适应了宅家生活之后,王淑懿一直希望帮助更多的人。一开始,她汇总了从不同渠道获取到的防疫知识,又加入了很多提升自身免疫力的方法。不过很快她发现,从不同渠道获取的知识中掺杂着很多的错误和虚假信息,而且即使是正确的健康知识,从了解、认识再到实践,也需要很长时间去改变或坚持。于是,王淑懿想到用一款手机游戏,向大家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从2020年5月产生最初的想法,她联系了几位在游戏公司和健康科普领域的朋友,一起组建了团队。从确立构架,再到开发、测试,不断修改,2020年12月,一款名为“健康小博士”的微信小游戏正式在微信平台上线了。除了防疫和提升自身免疫,“健康小博士”还增加了健康饮食、疾病预防、急救、就医须知等十几个领域的健康知识点,目前有两千多道题目。这些题目都是邀请权威的健康编辑查证、汇编的,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王淑懿介绍到,这款小游戏现在还设置了“通关”健康之旅、随机对战模式、好友对战模式和专题赛等不同的玩法,来丰富游戏的可玩性、趣味性。“我希望这款小游戏可以让大家不那么无聊,也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一起渡过难关。”游戏上线之后,王淑懿在后台收到了很多用户的反馈和鼓励,她和游戏团队现在也在规划上线英文版的“健康小游戏”,在国外的社交软件上发布,以吸引、帮助更多的受众一起来科学抗疫。“尽管在游戏的开发和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能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帮助到更多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我希望通过“健康小游戏”,能够让更多的人保持一个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抱2021。”王淑懿说。
每个人都关注健康指标但多数人忽视了体温体温与健康有直接关系经常食用寒凉食物可能让你的体温变低体温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日本健康医学博士石原结实:温度决定你的健康状态,体温降低 1度,免疫力会降低30%以上。现代化的生活,不合理的饮食及错误的生活习惯已经使我们的体温降低了近一度。研究表明,如果在正常体温的基础上体温提高一度,免疫力会增加5-6倍。这里所说的高体温,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烧后体温升高,而是指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无论你是要健康、长寿,还是要减肥、美丽,都应先调整好自己的温度。人体的温度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它可以决定人体气血的胜衰,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健康情况。提高体温的方法有哪些?1、运动肌肉约占全身体重的45%,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所以只要运动,肌肉所产出的热量就会愈大,要解忙碌现代人运动不足的烦恼,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走路」。2、泡澡日常生活中最简单又有效的温热身体方法,就是泡澡。采用全身泡在浴缸的入浴法,使水温帮助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得内脏和肌肉得以补充到氧气和养分,进而促使肾脏和肺排出废物。3、饮食平常应食用可温热身体的食物如荞麦面、黑面包、糙米、鱼贝类、根茎类蔬菜、海藻、姜、蒜、葱、味噌、苹果、樱桃、葡萄、黑糖、红茶......等。想要让身体温热的快速方法,就是喝生姜红茶。4、气血血液循环不良,长期持续下去,自然会让体温降低。保证良好的血液循环,是维持正常体温和免疫能力的基础保障,经常使用中药橘络提取的小分子果胶和黄酮成分,能有效通络、理气、排毒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有助于预防和调理气血不畅引起的生活习惯病(包含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病症)。5、热水多喝热水是更加简单有效的办法。喝热水不仅能够维持积极体温、刺激肠胃蠕动,也能促进肾脏肝脏等器官的活动!维持担任排毒重责大任的器官的活性,让血液能够更轻松的运输氧气与养分到全身,促进新陈代谢。总之,体温和健康的关系,从现在了解还不算晚。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调节日常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不滥用空调、放松心态缓解压力、常用中医橘络保健等方式,从一点一滴的小细节中,适当提升体温,保证气血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