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月29日,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作为唯一的省级政府代表发言交流。江苏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共有近22万在校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第二。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树立质量导向,率先启动综合评价优质生源,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2019年的数据显示,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7.77%。其中,硕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34.60%,博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63.90%。“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来自高水平学校及优势学科的优秀生源。”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石教授告诉记者,学校2019年接收推免生比去年增加10%,其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数占比接近90%,比去年增加11%。2019年录取的全日制博士生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数也比去年增加16%。来江苏读研究生的选择,来自对优质培养质量的信任。“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4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7%。每年省级财政安排高水平大学专项建设经费34亿元。”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目前全省91%的研究生在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12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57%的研究生在一流建设学科和省优势学科学习。“江苏高校数量多、规模大,整体实力在全国较为靠前,但实力超群的一流大学和学科还不够多,很多都处于‘成长期’。”葛道凯坦言,研究生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深入探索,协同、开放、共享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今年,我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参与综合评价的36个高校中,获得A等的部属博士高校4个、省属博士高校7个、省属硕士高校4个。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说,综合评价分为立德树人、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综合改革和第三方质量评价5个一级指标(含11个二级指标),“通过综合评价,推动高校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内涵,也让高校主动梳理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到2025年,江苏将形成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培养机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洪流说,到2025年,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2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力争达到4万人、硕士研究生达到21万人。高水平大学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研究生比例达15%。到2035年,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33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力争达到6万人、硕士研究生达到27万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比例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省。挤掉“水分”,注重学位授予质量去年10月,一向校风持重的南京大学,对206位博士研究生、98位硕士研究生督促按期答辩。此前,该校研究生院还发布消息,对环境学院一名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下发拟予以退学处理的告知书。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质量关,江苏研究生教育“动真格”推动“学位挤水”,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保障学位授予质量。“我们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洪流说。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江苏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连续两年分流淘汰1440人。”洪流说,研究生分流淘汰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无法完成学业,二是中期考核不合格,三是极少部分因为学术不端。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是省级层面把控研究生培养出口质量的主要工作。2018年,省教育厅共抽检38家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含科研院所与部队院校)的1989篇硕士学位论文,合格率达97.40%,较上年度提升0.43个百分点;优秀率达5.55%,较上年度提升1.96个百分点。“这说明各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最后一道质量把控关口。”洪流说,江苏每年公开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委托第三方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今年,还将出台《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行动方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引导高校坚守质量标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推动产教融合,契合地方发展需求江苏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当前,通过调整存量、培育增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3%,今年将超过60%。“今年江苏新增的1万个研究生招生计划,基本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洪流说。“目前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仍然不足,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离预期构想还有很大差距,研究生教育系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教授表示,研究生教育模式如何更加强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是江苏面临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实际,江苏优化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别结构、学科结构,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加契合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2019年江苏高校博士毕业生留苏就业2076人,占博士实际就业人数的57.6%;硕士毕业生留苏就业23271人,占硕士实际就业人数的59.6%。洪流指出,基于江苏是制造大省,研究生教育优先布局与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位授权点,“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78个优势学科中,50%以上是为相关学位授权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把产业导师“请进来”,遴选七批次共1601人次产业教授到省内30多所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涉及智能制造、信息、化工、金融、医药、农林等30多个领域;把研究生“送出去”,建立4658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去年,省教育厅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为公司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签订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葛道凯说,譬如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施“集萃研究生培养计划”,该院将按照硕士1万元/年、博士3万元/年、博士后5万元/年的奖励力度,参与培养600—1000名集萃博士(后)、6000—10000名集萃硕士研究生。华为公司将在江苏优选高校开展“创智计划”,支持高校开发不少于10门在线精品课程或教材,培养不少于1000名具有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学生。
交汇点讯 7月29日,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作为唯一的省级政府代表发言交流。江苏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共有近22万在校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第二。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树立质量导向,率先启动综合评价优质生源,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2019年的数据显示,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7.77%。其中,硕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34.60%,博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63.90%。“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来自高水平学校及优势学科的优秀生源。”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石教授告诉记者,学校2019年接收推免生比去年增加10%,其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数占比接近90%,比去年增加11%。2019年录取的全日制博士生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数也比去年增加16%。来江苏读研究生的选择,来自对优质培养质量的信任。“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4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7%。每年省级财政安排高水平大学专项建设经费34亿元。”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目前全省91%的研究生在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12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57%的研究生在一流建设学科和省优势学科学习。“江苏高校数量多、规模大,整体实力在全国较为靠前,但实力超群的一流大学和学科还不够多,很多都处于‘成长期’。”葛道凯坦言,研究生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深入探索,协同、开放、共享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今年,我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参与综合评价的36个高校中,获得A等的部属博士高校4个、省属博士高校7个、省属硕士高校4个。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说,综合评价分为立德树人、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综合改革和第三方质量评价5个一级指标(含11个二级指标),“通过综合评价,推动高校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内涵,也让高校主动梳理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到2025年,江苏将形成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培养机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洪流说,到2025年,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2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力争达到4万人、硕士研究生达到21万人。高水平大学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研究生比例达15%。到2035年,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33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力争达到6万人、硕士研究生达到27万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比例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省。挤掉“水分”,注重学位授予质量去年10月,一向校风持重的南京大学,对206位博士研究生、98位硕士研究生督促按期答辩。此前,该校研究生院还发布消息,对环境学院一名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下发拟予以退学处理的告知书。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质量关,江苏研究生教育“动真格”推动“学位挤水”,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保障学位授予质量。“我们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洪流说。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江苏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连续两年分流淘汰1440人。”洪流说,研究生分流淘汰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无法完成学业,二是中期考核不合格,三是极少部分因为学术不端。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是省级层面把控研究生培养出口质量的主要工作。2018年,省教育厅共抽检38家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含科研院所与部队院校)的1989篇硕士学位论文,合格率达97.40%,较上年度提升0.43个百分点;优秀率达5.55%,较上年度提升1.96个百分点。“这说明各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最后一道质量把控关口。”洪流说,江苏每年公开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委托第三方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今年,还将出台《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行动方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引导高校坚守质量标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推动产教融合,契合地方发展需求江苏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当前,通过调整存量、培育增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3%,今年将超过60%。“今年江苏新增的1万个研究生招生计划,基本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洪流说。“目前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仍然不足,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离预期构想还有很大差距,研究生教育系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教授表示,研究生教育模式如何更加强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是江苏面临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实际,江苏优化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别结构、学科结构,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加契合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2019年江苏高校博士毕业生留苏就业2076人,占博士实际就业人数的57.6%;硕士毕业生留苏就业23271人,占硕士实际就业人数的59.6%。洪流指出,基于江苏是制造大省,研究生教育优先布局与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位授权点,“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78个优势学科中,50%以上是为相关学位授权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把产业导师“请进来”,遴选七批次共1601人次产业教授到省内30多所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涉及智能制造、信息、化工、金融、医药、农林等30多个领域;把研究生“送出去”,建立4658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去年,省教育厅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为公司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签订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葛道凯说,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施“集萃研究生培养计划”,该院将按照硕士1万元/年、博士3万元/年、博士后5万元/年的奖励力度,参与培养600—1000名集萃博士(后)、6000—10000名集萃硕士研究生。华为公司将在江苏优选高校开展“创智计划”,支持高校开发不少于10门在线精品课程或教材,培养不少于1000名具有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学生。交汇点记者 王拓L
教育部9月22日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23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召开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制定任务书、明确“路线图”,让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重大需求是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新机制。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呼声。2012年以来,南京大学率先实施“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和“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具有南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说,学校优先布局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学科,出台顶尖科学家、拔尖技术专家和未来思想家培育计划,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未来眼光”,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东南大学2012年开始在全国首批招收工程博士,近年来共录取1000多名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说,学校将继续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领域领军人才为核心目标,优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扩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在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交通运输、临床医学等国家急需领域培养更多专业型领军人才。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透露,省教育厅将出台“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找准服务需求对接点和主攻方向,通过学位授权集中审核和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特别要抓住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机遇,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机制。破解“导学矛盾”,以德施教增强育人实效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因部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而导致的“导学矛盾”时有发生。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说,苏大始终把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作为第一标准,激励导师以德施教、以德树人。大力推广德政导师制度,聘请政治素质高的优秀科学家和管理工作者担任研究生德政导师,促进导师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全过程价值引领。该校还设立“高尚师德”奖教金,奖励以身立教表现优异的导师。此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将师德师风要求贯穿于选聘、晋升等各环节,实行一票否决。“注重导师引路,要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国祥说,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的首要职责,导师们既要做学术导师也要做人生导师,充分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学校博士生导师汪永进教授实行的‘树人工作法’,把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有机结合,把思政工作贯穿教学科研工作全过程,培养一大批思想政治过硬、责任感强、科研突出的研究生人才。”疫情发生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时间号召全体研究生不忘医学初心、为人民健康而战。“江苏援鄂医疗队队员中相当部分是学校研究生导师,30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坚守临床与科研一线,与病毒决战。多个医院科室的专硕研究生在前线导师远程指导下,快速成长为疫情期间临床工作的青年担当。”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说。深化综合改革,坚持内涵式发展之路着眼于固本培元,从强化科教融合、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等方面,我省加快深化研究生培养体系综合改革。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说,省产研院与江苏及海内外其他地区的50所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和战略合作协议,去年联合培养研究生超过400名,今年联合培养人数将超过1000名。“依托省产研院的人才资源、平台载体、机制优势和创新能力,探索建设江苏产研院大学,在学科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形式等方面率先突破,为江苏培养更多更好面向未来的创新实践人才、为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作出试点示范。”激发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当务之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导师队伍活力。”熊思东说,2018年苏州大学打破导师终身制,破除资历、头衔、年龄的限制,全面实行上岗申请制;落实成本共担机制,招生名额向科研活跃度高、学术贡献度大、师生关系和谐度强的导师倾斜。去年该校183名博导未能上岗,477名上岗博导中15%是首次上岗。“江苏现有博士研究生3.4万人、硕士研究生18万人。其中,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占78%、硕士研究生占65%。43%的优势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解决诸多重大技术难题。”葛道凯说,江苏研究生教育要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需求,立足于高素质人才培养,支持和鼓励研究生深入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跟社会实际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做真研究、练真本领。记者 王 拓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助推高质量发展本报评论员没有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就谈不上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也就谈不上现代化教育强省。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塔尖”,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教育“必答题”。研究生教育,规模是基础,质量是目标。“十三五”以来,我省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近40%。结合国家战略和江苏发展需要,我省制定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迅速建立起学科专业齐全、布局结构优化、培养类型丰富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目前我省在校研究生达21.5万人,累计培养研究生超过60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省。然而,我省研究生教育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有的培养单位不顾实际、规模扩张的冲动依然存在;比如,有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严重固化,习惯于封闭式培养,既走不出去、也请不进来;再比如,我省科教资源多但成果转化少,产教融合不够紧密;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下大力气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我省研究生教育事业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线,将内涵建设作为核心任务,重点处理好规模与质量、需求与结构、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要在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开放合作、促进科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研究生教育需加强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和倾斜,同时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下大力气推进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合理布局,突出产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适应研究生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江苏研究生教育,必须深化与国内国际高水平大学、大院名企等合作与交流,构建高水平的科产教融合体系。研究生教育工作既要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又需要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培养单位要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始终聚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我省研究生教育尽快由大到强,为江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发展一所大学在如今的我国非常重要,而且与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大学相比,其实也有不少是值得被称赞的大学,这对一个区域的表现中看,特别是与很多知名大学对比来说,每一所大学的潜力自然是非常大的了,也具有不可忽略的部分,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大学的学科建设意义依然很重大。这就是盐城工学院。江苏省内的大学很多,而且每一所大学的区域表现能力其实都很强,它们在很多方面上都能看出其潜力是多么大,虽然从如今我国很多大学表现中说,不少大学的地位还是很不同的,但从它们的具体表现中看来,有些大学实力也自然是非常大的了,以至于有不少大学是渐渐被低估的了。这所大学所处的位置在江苏的盐城市处,它其实是省属本科院校,类别也是一所公立大学,虽然其大学在全国上的名气不是很大,也只是一所“学院”,但其大学的发展能力却不低,更是如今江苏境内发展实力很强的大学,它其实也是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这也能看出其大学的潜力。其次,从这所大学的对外表现中说,它其实也有较高的学科实力,像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在我国一所学院中看,却是很不常见的,它也拥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这也足以看出其大学在这方面重视程度是多么高的了,但如今其却是江苏被低估的一所学院了。在江苏众多的大学中,很多大学其实也都有自己的发展能力,还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看,其大学的综合能力必然会更强,也能体现出其对江苏人才的培育,当然,在我国如今发展任何的一所大学看来,它们也都能看出很强的地域性实力,毕竟是当地不可缺少的高等院校。一所大学逐步发展起来是很不容易的,除了需要当地城市大力的资源支持外,也需要引起其它资源的注入,因为随着当地城市的不断表现中看,它们也有很高的地域性实力,特别是一些比较关键的大学,它们其实在某一个学科领域中都占据了很高的发展地位,其能力也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了,所以说这所大学还是属于被低估的了。
扬子晚报网4月9日讯(记者 王赟)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101所高校撤销193个学位授权点,与此同时,156所高校增列231学位授权点。其中,江苏共撤销19个学位授权点,如图:增列12个学位授权点,如图:同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还公布了2019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其中,南京大学增列城乡规划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东南大学增列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来源: 现代快报、现代快报网、现代画报、快报官方微博群、快报官方微信群、9 月 23 日,江苏省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作出批示,副省长马欣出席会议并讲话。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 7 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作为唯一省级政府代表发言交流,进一步明确在稳定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深化综合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最强大脑为高质量发展蓄能。江苏有近 22 万在校研究生,数量居全国第二江苏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共有近 22 万在校研究生,数量居全国第二,也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江苏先后出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 " 双导师 " 配置制度等。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在立项建设的省级优势学科中,43.6% 的学科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解决了诸多 " 卡脖子 " 技术难题。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近几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中,招生指标增量基本上全部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年江苏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 10.2 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 56.7%,2020 年超过 60%,全省已形成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陆建告诉记者,去年东大扩招了 1000 名左右的研究生,目前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 10086 人。" 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是否有变化,还要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才能确定。"把好培养 " 过程关 ",江苏推动 " 学位挤水 "9 月 11 日,最新全球 ESI 数据发布,东南大学工程学进入 ESI 全球学科排名前万分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在首次公布的全国 " 双一流 " 建设名单中,江苏有 15 所高校、43 个学科入选,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10.9% 和 10%,当前,超过 90% 的研究生在 " 双一流 " 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陆建表示,目前学校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0086 人,学校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现有 255 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特别是 20 个全国示范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等。未来 5 年,东大还将继续扩大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数量,力争研究生工作站总数超过 400 个。" 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我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葛道凯介绍,优质生源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江苏高校坚持完善研究生生源保障体系,包括优化招生计划配置等,建立优质生源激励机制。据统计,来自 " 双一流 " 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 37.77%。与此同时,江苏还努力推动 " 学位挤水 ",引导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努力把好研究生教育质量 " 出口关 "。去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 4.2 万人,延期毕业 8266 人,分流淘汰 758 人。严把招生 " 入口关 "、严抓毕业 " 出口关 " 是基础,把好培养 " 过程关 ",支持和激励研究生进行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探索,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导师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近年来,江苏聚焦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问题,首次明确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规范 " 十不准 ",划明 " 红线 ",建立负面清单。各培养高校从源头上严控导师准入资格,大力推行导师轮转招生制,实行招生年度审核制,打破 " 导师终身制 "" 导师必招制 " 和 " 招生规模平均分配制 ",对不符合招生条件的 " 三无 " 导师和 " 问题论文 " 导师一律暂停招生。" ‘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 43 亿元、年均增长超过 7%。" 葛道凯说,省教育厅每年委托第三方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 最近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高校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满意度达 97.24%。"率先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打破研究生工作站 " 终身制 "晁阳是南京海融医药董事长,同时也是省第六批产业教授。" 我们一直积极与高校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产学研合作,这也是我们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大动力。" 晁阳介绍说,企业先后获批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科技创新载体,截至目前已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 多人。江苏的研究生除能够跟随高校的导师研究方向、学习知识,还能跟随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学到来自产业一线的 " 干货 "。从 2010 年开始,江苏在国内率先开展产业教授(兼职)选聘工作,从省内企业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到省内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目前,已遴选六批次共 1601 人次产业教授到 30 多所高校任职,涉及智能制造、信息、化工、金融、医药、农林等 30 多个领域,涵盖 1081 个企业,每年有 6000 多名研究生专业能力因此得到提升。如何强化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除了产业教授,江苏还把研究生 " 送出去 ",建立 4658 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吸引 6000 多名高校导师、8000 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 目前,我们已与国内近 10 所‘双一流’高校合作,联合培养面向产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表示," 我们既要致力于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同时也要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去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出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率先打破研究生工作站 " 终身制 ",实行淘汰制。2016 年、2017 年分两批次开展研究生工作站期满考核,421 家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工作站被摘牌,激励那些干得好的研究生工作站释放出更多创新能量。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公布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名单中涉及江苏两所高校,常州大学增列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盐城工学院增列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工程硕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体名单有哪些?随小编一起看↓↓↓ 北京工商大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 中国民航大学等2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新增博士硕士单位的标准是什么?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一起来看↓↓↓一、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主要考虑是什么?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针对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服务需求。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内涵式发展。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研究生教育还比较薄弱,对国家区域、民族发展战略的支撑还有待加强。必须坚持服务需求,针对上述短板弱项,着力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布局和平衡充分发展。二是坚持质量导向。在我国学位授权体系布局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高质量发展既是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因此,首先通过制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设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导向,确保申请单位的基本办学质量;其次,通过组织高水平专家严格复审,对申请单位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三是满足人民需要。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各地、高校发展本地研究生教育的强烈愿望和近十年没有开展新增单位审核的现实情况,在保证质量水平的前提下,以合理的博士、硕士单位增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研究生教育平衡充分发展。四是坚持以评促建。质量导向应贯穿于学位授权审核的全过程,既要在批准前的审核端强化质量,也要在批准后的建设端强化质量。因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门作出决议,为保证质量、促进建设,对需要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即使已经通过了审批,也要求其主管部门制定建设方案,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支持新增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相应的办学水平。二、此次公布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评审、审批程序是什么?依照《博士硕士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评审、审批程序有六个环节,包括学校申请、省级学位委员会核查材料并确定申请资格、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评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复审、对拟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进行公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审批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有两点: 一是关于推荐名额。对于有高校达到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推荐名额没有限制,只要符合基本申请条件的高校都可推荐。同时,考虑到申请基本条件发布时间较短和各省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迫切需求,对没有高等学校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可按照国家、区域的需求择优推荐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高校各一所(此类申请高校以下简称“按需推荐高校”)。按需推荐高校的评议程序由各省按程序组织推荐。 二是关于复审。对于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无论是达到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还是按需推荐的高校,都要参加复审,且是差额的。对于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只对按需推荐的高校进行差额复审,对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不再进行复审,仅进行材料核查,无异议的直接确定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上述程序,国务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最终审批通过28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各省(区、市)均有高校新增为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新增博士硕士单位的标准是什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复审中,从五个方面对新增博士硕士单位进行把关,博士硕士单位在水平要求上有一定差异。 一是办学方向与特色。新增单位应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拟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必须是服务本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二是师资队伍与水平。应有师德高尚、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合理,部分教师担任过研究生导师,新增硕士单位导师比例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三是人才培养与质量。现有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良好。近5年内一般应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励,无重大学术不端事件。已制定科学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能够按方案开设高水平研究生课程。 四是科学研究与贡献。应具有相当的科学研究基础,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师均科研经费充足。一般应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取得若干高水平学术成果,有多项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或被政府采纳,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五是条件支撑与管理。应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学科设置合理;具有支撑研究生培养所必需的科研平台;拥有充足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跃,有实质性成果;学校生均经费收入合理。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健全,专职管理人员配置合理,规章制度完善,执行情况较好。有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同时,根据服务需求、强化质量、优化结构的要求,重点考虑了以下政策导向:一是优先支持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二是优先支持边疆地区具有重大国家战略意义的高校;三是优先支持填补国家空白领域的高校;四是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西部地区高校和民族高校;五是同等条件下适当考虑布局在非省会中心城市且该城市没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高校,特别是一些办学年限长、对区域支撑作用强的高校。在复审过程中,专家组按照上述五条标准和五条政策导向,对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四、有的高校也进行了公示,但并没有批准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因是什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批准了复审中专家同意票数在三分之二(含)以上的2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根据复审专家组希望适当增加学位授予单位数量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了特别程序,对复审中专家同意得票不足三分之二的10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和1所申请硕士单位高校,是否列入审批议程进行了审议表决,决定将这些高校中得票在二分之一以上的4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作为审批对象,列入审批程序。经表决,批准这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余高校虽然进行了公示,但没有进入审批程序,未被审批为新增博士硕士单位。五、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对照申请基本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28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仍需加强建设的有21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门的建设方案,在办学方向、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各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性地补齐这些高校的短板,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办学水平,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经统计,建设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凝练办学方向和目标,破除了“等靠要”思想,更加聚焦高水平和高质量,建设动力明显增强。二是显著增加办学经费,统筹财政、社会、自筹等多元经费渠道。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编制池”等多个办法,预计增加教师编制两千五百余个。四是着力优化在校生比例结构,特别是部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通过大幅度的调整,推动全校整体办学结构的优化。五是更加重视科研育人,创新机制,采取支持实验室及平台建设、保持师均科研经费稳步提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校企校地服务与联系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六、未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否能够常态化实施?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来源:微言教育编辑:付静审核:王海超
我省发布研究生教育年度质量报告严进严出,读研想“混”越来越难昨日,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该报告由省教育厅联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的科研团队共同编制,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深入分析、动态考察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今年已是连续第三年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江苏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质量关。未来江苏还将持续推动“学位挤水”,读研想“混”将越来越难。能上能下,高校不再盲目追求“学位点”学位授权点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过去高校将学位授权点作为实力的体现,在争取学位授权点时无不施尽全力,但现在各高校的心态已经发生改变。“自2015年开始实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以来,我省高校的学位授权点增设数量均小于撤销数量,近三年的增设数量均不超过撤销数量的2/3。”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介绍,2019年我省共撤销博、硕士学位点19个,增列相应学位点12个。2018年我省共撤销博、硕士学位点34个,增列相应学位点22个。各高校对学位点增设愈加理性,对学位授予质量更加关注,主动撤销需求不足、水平不高或可能达不到合格评估标准的授权点,积极增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的学位授权点。与此同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目前江苏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达到8.63万人,占硕士生总数的53.07%。2018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6.15万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57万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58万人,分别较2017年增加1.42%和10.32%。也就是说,硕士招生规模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增量上。能增能降,产教融合不断强化“目前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仍然不足,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离预期构想还有很大差距,研究生教育系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 汪霞教授表示,如何更加强化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报告发现,我省在工学、医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学科门类上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较强,其全国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门类,但其他一些学科全国占比指标并不出众,其中不乏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学科。面向产业,学位专业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变化。报告显示,从学科专业招生结构来看,江苏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有6个学科专业2018年的招生增幅超过15%,网络安全增加230.61%,艺术学理论增加32.88%,基础医学增加27.44%,中医学增加25.58%。降幅较高的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降低50%,地球物理学降低33.33%,农林经济管理降低31.25%,天文学降低25%,地质学降低21.69%。在专业学位硕士方面,招生增幅超过40%的包括,旅游管理增加114.29%,工程管理增加72.27%,中药学增加50%等。招生数明显下降的有,建筑学降低51.39%,城市规划降低29.77%,翻译降低9.51%。据了解,近年来江苏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进行探索,遴选1711人次产业教授到省内30多所高校任职,涉及智能制造、信息、化工等30多个领域;把研究生“送出去”,建立4361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今年,省教育厅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为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未来5年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施“集萃研究生培养计划”,将按照硕士1万元/年、博士3万元/年、博士后5万元/年的奖励力度,培养600—1000名博士(后)、6000—10000名硕士研究生。未来3年,华为将在江苏优选高校开展“创智计划”,支持高校开发不少于10门在线精品课程或教材,培养不少于1000名具有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学生。能进能出,建立健全分流淘汰机制“不潜心学习,就毕不了业。”杨树兵介绍,近年来,江苏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努力把好研究生教育质量“出口关”。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研究生分流淘汰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无法完成学业,二是中期考核不合格,还有少部分是因为学术不端。”杨树兵说。汪霞教授分析指出,研究生延期毕业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延期毕业的主要是博士研究生,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只有57%的博士生在10年内拿到学位。我国博士生最多的培养年限为8年,目前按期毕业的博士生为66%—68%。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有的是没有研究成果、有的是导师指导不到位、有的则是学生主动延期以期产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杨树兵透露,江苏明年拟出台《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行动方案。记者 杨频萍
研究生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在我国,可以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不仅有高等学校,还有科学研究机构和党校。那么你知道江苏研究生院校有哪些吗?下面就告诉你江苏省7大研究生院校名单。1、南京大学 985 211 研究生 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的招收并培养研究生的综合性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5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8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9个。2、东南大学 985 211 研究生 东南大学195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 研究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62年招收首批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学校现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4、南京理工大学 211 研究生 南京理工大学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5、中国矿业大学 211 研究生 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1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正式拥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目前,学校有各类在籍硕士、博士研究生10851余人。6、南京农业大学 211 研究生 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后,南京农业大学成为我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7、河海大学 211 研究生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是国家最早设立的56所研究生院之一,培养领域覆盖了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尤其是在水利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看完了以上江苏研究生院校排名,你觉得那所大学就业率高,欢迎留言评论!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顶端”,其质量备受社会关注。11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资料图:2018年10月19日,江苏省农业类暨南京农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南京农业大学体育中心举行。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 摄该报告由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科研团队组织编撰,对全省36所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高校进行了调研,聚焦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平均月薪为6343元据报告统计,在新一轮学位授权点增列中,江苏新增博士学位授权高校1所——常州大学,总数达到了24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高校1所——盐城工学院,总数达到了7个;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3个,新增数量列全国第一,其中,普通高校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52个。博士硕士授予高校数(含特需项目高校)达到了34个。另一方面,江苏2017年招收研究生共64266人,较上一年上涨19.97%,其中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增幅达45.02%。从报告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位授权点还是招生人数上来看,江苏正在积极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调整,逐步提高研究生专业学位比例,以匹配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资料图:2018年9月7日,南通大学举行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据了解,今年该校招收的1048名研究生,其中有18名留学生。尤炼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近年来,严把高等教育的“出口关”成为趋势,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江苏省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根据报告,在全省硕士毕业论文的抽检中,合格率超96%。2017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6.63%,较上一年提高1.63%,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略高。毕业研究生平均月薪为6343元,增幅达10%。整体来说,江苏研究生教育的出口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博士研究生奖助经费不能低于5 万元为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我省省级财政经费加大投入,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助推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向世界一流迈进。去年,首批12所高校经认定成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高校。“在奖学助学经费投入方面,我们要求所有学校对博士研究生的奖助经费不能低于5 万元,低于5 万元就是考核不合格。我们的想法是,不能让博士研究生一方面在打工兼职谋求生计,同时兼顾学习和科研。”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说,下一步,要着力在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机制、资助机制、中期分流退出机制、学位论文评议和答辩机制、校所联合培养机制、国际联合培养机制、博士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说,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应该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资源投入固然非常重要,质量的聚焦点要在“人”身上,我们要考虑大学给学生的“增值”。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心一定要下移,下移到课程、教学、教师、课堂,质量内涵也一定要更加丰富和细致,“研究生教育不能满足于课程开齐,教授上课,我们要关注和探索教育教学的方法,为研究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课程’。”到2020年,专业型研究生将成为主流报告显示,专硕的就业率和平均薪酬都比学硕更高,这与长期以来社会“重学硕轻专硕”的风向恰恰相反。这某种程度上也在悄然影响着报考人数比例。杨树兵说,三年前,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是4:6,目前是5:5,:“预计2020年将6:4,专业型研究生将成为主流。”研究生教育并非“关起门”的教育,无论是教育界还是产业界,都在呼吁尽快建设产教融合大平合。去年,全省评选新增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205名,在聘总人数超900名,涉及行业包括化工、信息、文化、金融、医药、农林等众多领城,惠及33所高校,创新资源辐射1000多个企业。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专硕培养还是按照学硕的模式,仅仅靠校内导师队伍不能满足专硕人才培养的需求。汪霞认为,这就需要打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调动更多校外专家的广泛参与,让更多的行业专家参与到专硕的人才培养当中来。记者 杨频萍 王拓 实习生 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