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五月,往年此刻正是运动员们繁忙参赛的时候。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赛事陷入停摆期,运动员们也不得不迎来“史上最长冬训”。记者近日在江苏省各运动队采访发现,在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江苏强化科技助训水平,通过为运动员们“量体裁衣”,给运动员提高水平和减少伤病提供巨大帮助,同时还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构建起可复制、可持续的省级训练科技助力模式。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李博 摄 ↑这是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吴翠娥(左)用等速肌肉测试训练系统为田径运动员潘高琴进行肌肉训练(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这是江苏中天钢铁女子排球队球员吴晗(右一)和队友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训练(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这是江苏省自行车队山地公路组运动员郭亮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内训练(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吴翠娥(左)用等速肌肉测试训练系统为田径运动员潘高琴进行肌肉训练(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江苏省游泳队运动员沈铎在南京体育学院内训练(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江苏省拳击队女子60公斤级运动员王聪(右)在南京市清凉山体育运动学校内训练(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朱那(上)为田径运动员徐海洋放松髋关节肌肉(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江苏中天钢铁女子排球队球员倪非凡(左一)与队友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内训练(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江苏中天钢铁女子排球队球员倪非凡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内训练(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江苏中天钢铁女子排球队主教练蔡斌(右三)在训练中指导球员(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来源:新华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这是至艰至难的一年,这是催生变革的一年。这是寒冷的冬天,这是温暖的春天。我们都在奔赴未知,我们都在奔向希望。图为游客在宁夏银川市鸣翠湖滑雪场体验雪上运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2020年,疫情一度让国内体坛陷于停摆,但全民健身乘势而上,迸发出别样的活力。民众运动热情高涨,线上健身成为流行,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加深融合。居家锻炼创意多河北唐山市民李立业34年来从没有运动习惯,今年突然决定健身。年初疫情期间在家封闭,眼看着身高1米78的自己体重快要突破90公斤,他果断网购了一台动感单车,开始跟着手机app练习。他把家里的储藏间改成健身活动室,每天打卡。家人以为这次“心血来潮”会半途而废,没成想几个月过去,李立业不仅坚持了下来,还把家人朋友动员起来,帮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运动项目。他由衷地感慨:“运动真正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体重降下来了,肌肉结实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在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疫情进一步使健身成为“刚需”,通过运动塑造健康体魄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奇思妙想的智慧就此萌发,“云健身”成为热词,“客厅跑”一时盛行。据统计,今年1至5月,体育零售同比增长152%,其中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分别增长280.6%和179%。另一边,体育行业从业者也各显神通。健身机构推出线上服务,健身教练做起直播,体育明星开始录制健身视频,马拉松主办方则纷纷把比赛转移到线上。哈尔滨市体育局推出首届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北京市开展了“居家健身动起来”科学健身方法推广活动;浙江省发布的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省内81.54%的城乡居民进行了健身活动,82.5%的人认可居家健身的必要性。李立业的骑友董建波一语中的:“没有好身体,一切都白搭。”户外运动防疫严10月初,一张武汉体育中心的拼版照片在网络刷屏,曾经摆满病床的方舱医院和如今观众爆棚的体育馆形成鲜明对比——体育回来了!而这背后超越体育的力量更是鼓舞人心。拼版照片:上图为2月17日,患者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息。下图为10月4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舱后举行的首场大型赛事——2020姚基金慈善赛。(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还是国庆期间,10月1日,武汉首届皮划艇马拉松赛举行;8日,武汉水上马拉松开赛。早在春天,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部分地区体育场馆就开始有序开放,贵州、江苏、天津等地还发放了体育消费券。此后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线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也陆续恢复。3月24日,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恢复营业。雪场规定了排队距离且限定了每日接待人数,对滑雪服、雪鞋等一客一消毒,双人索道仅限一人乘坐。图为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憋坏了的市民闫冰翻出已蒙尘3个月的雪板,兴冲冲直奔雪场。踩着双板一个急停,闫冰摔了一跤趴在雪道上,却望着不远处的同伴,哈哈大笑:“爽!”随着运动逐渐回到线下,户外体育生活生机重现,全国场地设施建设也持续推进。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强调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但一切仍要看疫情的“脸色”。以马拉松为例,线下赛要么减少人数,要么简化组别。11月1日的无锡马拉松上,2万多人的参赛规模刚刚令人为之一振,没多久2020北京马拉松、武汉马拉松就相继宣布取消。赛事完全恢复如常尚待时日。科学运动促健康既要爱运动,还要会运动。应该“怎么吃”“怎么练”“怎么防”“怎么调”,才能达到“运动让身心更健康”?上海市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学院6月启动“社区健康师”项目,“老年人跌倒预防”“舞蹈促进身心健康”等课程进驻社区,体能训练专家、运动心理专家等定期为市民提供健康生活指导。图为 7月20日,社区健康师张哲宇正在指导老人使用康复设备。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运动要讲究科学,慢病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更要讲究科学。”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主任丁亚琴说。运动干预对慢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正是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课题,今年课题招募了II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包括超重肥胖)、高血压3类慢病人群,开展有氧单车、自由搏击、有氧操、有氧踏板操、全身力量训练5种课程,并设专人追踪学员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去年首期成果显著,今年第二期300多个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12月,江苏省印发《关于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的意见》;年末,香港赛马会助力运动处方师培训班相继在厦门、上海等地开课……体医融合在探索中前进。无运动,不生活。无运动,不健康。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必将贡献极大助力。站在2020岁末回望这一年,疫情给百姓的健康观和健身方式带来诸多改变,体育塑造着人们的体魄与精神。展望“十四五”开局之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但健康一定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记者:丁文娴、王恒志、杨帆、王君宝文字编辑:王楚捷新媒体编辑:卢羽晨签发:彭东版权归新华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这是至艰至难的一年,这是催生变革的一年。这是寒冷的冬天,这是温暖的春天。我们都在奔赴未知,我们都在奔向希望。2020年,疫情一度让国内体坛陷于停摆,但全民健身乘势而上,迸发出别样的活力。民众运动热情高涨,线上健身成为流行,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加深融合。居家锻炼创意多河北唐山市民李立业34年来从没有运动习惯,今年突然决定健身。年初疫情期间在家封闭,眼看着身高1米78的自己体重快要突破90公斤,他果断网购了一台动感单车,开始跟着手机app练习。他把家里的储藏间改成健身活动室,每天打卡。家人以为这次“心血来潮”会半途而废,没成想几个月过去,李立业不仅坚持了下来,还把家人朋友动员起来,帮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运动项目。他由衷地感慨:“运动真正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体重降下来了,肌肉结实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在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疫情进一步使健身成为“刚需”,通过运动塑造健康体魄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奇思妙想的智慧就此萌发,“云健身”成为热词,“客厅跑”一时盛行。据统计,今年1至5月,体育零售同比增长152%,其中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分别增长280.6%和179%。另一边,体育行业从业者也各显神通。健身机构推出线上服务,健身教练做起直播,体育明星开始录制健身视频,马拉松主办方则纷纷把比赛转移到线上。哈尔滨市体育局推出首届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北京市开展了“居家健身动起来”科学健身方法推广活动;浙江省发布的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省内81.54%的城乡居民进行了健身活动,82.5%的人认可居家健身的必要性。李立业的骑友董建波一语中的:“没有好身体,一切都白搭。”户外运动防疫严10月初,一张武汉体育中心的拼版照片在网络刷屏,曾经摆满病床的方舱医院和如今观众爆棚的体育馆形成鲜明对比——体育回来了!而这背后超越体育的力量更是鼓舞人心。还是国庆期间,10月1日,武汉首届皮划艇马拉松赛举行;8日,武汉水上马拉松开赛。早在春天,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部分地区体育场馆就开始有序开放,贵州、江苏、天津等地还发放了体育消费券。此后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线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也陆续恢复。3月24日,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恢复营业。雪场规定了排队距离且限定了每日接待人数,对滑雪服、雪鞋等一客一消毒,双人索道仅限一人乘坐。憋坏了的市民闫冰翻出已蒙尘3个月的雪板,兴冲冲直奔雪场。踩着双板一个急停,闫冰摔了一跤趴在雪道上,却望着不远处的同伴,哈哈大笑:“爽!”随着运动逐渐回到线下,户外体育生活生机重现,全国场地设施建设也持续推进。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强调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但一切仍要看疫情的“脸色”。以马拉松为例,线下赛要么减少人数,要么简化组别。11月1日的无锡马拉松上,2万多人的参赛规模刚刚令人为之一振,没多久2020北京马拉松、武汉马拉松就相继宣布取消。赛事完全恢复如常尚待时日。科学运动促健康既要爱运动,还要会运动。应该“怎么吃”“怎么练”“怎么防”“怎么调”,才能达到“运动让身心更健康”?上海市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学院6月启动“社区健康师”项目,“老年人跌倒预防”“舞蹈促进身心健康”等课程进驻社区,体能训练专家、运动心理专家等定期为市民提供健康生活指导。“运动要讲究科学,慢病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更要讲究科学。”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主任丁亚琴说。运动干预对慢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正是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课题,今年课题招募了II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包括超重肥胖)、高血压3类慢病人群,开展有氧单车、自由搏击、有氧操、有氧踏板操、全身力量训练5种课程,并设专人追踪学员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去年首期成果显著,今年第二期300多个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12月,江苏省印发《关于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的意见》;年末,香港赛马会助力运动处方师培训班相继在厦门、上海等地开课……体医融合在探索中前进。无运动,不生活。无运动,不健康。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必将贡献极大助力。站在2020岁末回望这一年,疫情给百姓的健康观和健身方式带来诸多改变,体育塑造着人们的体魄与精神。展望“十四五”开局之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但健康一定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来源:新华网
疫情之后人们更加关注运动和身体健康。这是至艰至难的一年,这是催生变革的一年。这是寒冷的冬天,这是温暖的春天。我们都在奔赴未知,我们都在奔向希望。2020年,疫情一度让国内体坛陷于停摆,但全民健身乘势而上,迸发出别样的活力。民众运动热情高涨,线上健身成为流行,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加深融合。疫情期间居家运动创意无限。居家锻炼创意多河北唐山市民李立业34年来从没有运动习惯,今年突然决定健身。年初疫情期间在家封闭,眼看着身高1米78的自己体重快要突破90公斤,他果断网购了一台动感单车,开始跟着手机app练习。他把家里的储藏间改成健身活动室,每天打卡。家人以为这次“心血来潮”会半途而废,没成想几个月过去,李立业不仅坚持了下来,还把家人朋友动员起来,帮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运动项目。他由衷地感慨:“运动真正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体重降下来了,肌肉结实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在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疫情进一步使健身成为“刚需”,通过运动塑造健康体魄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奇思妙想的智慧就此萌发,“云健身”成为热词,“客厅跑”一时盛行。据统计,今年1至5月,体育零售同比增长152%,其中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分别增长280.6%和179%。另一边,体育行业从业者也各显神通。健身机构推出线上服务,健身教练做起直播,体育明星开始录制健身视频,马拉松主办方则纷纷把比赛转移到线上。哈尔滨市体育局推出首届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北京市开展了“居家健身动起来”科学健身方法推广活动;浙江省发布的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省内81.54%的城乡居民进行了健身活动,82.5%的人认可居家健身的必要性。李立业的骑友董建波一语中的:“没有好身体,一切都白搭。”赛事恢复后,严格防疫成为重点。户外运动防疫严10月初,一张武汉体育中心的拼版照片在网络刷屏,曾经摆满病床的方舱医院和如今观众爆棚的体育馆形成鲜明对比——体育回来了!而这背后超越体育的力量更是鼓舞人心。还是国庆期间,10月1日,武汉首届皮划艇马拉松赛举行;8日,武汉水上马拉松开赛。早在春天,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部分地区体育场馆就开始有序开放,贵州、江苏、天津等地还发放了体育消费券。此后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线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也陆续恢复。3月24日,哈尔滨融创雪世界恢复营业。雪场规定了排队距离且限定了每日接待人数,对滑雪服、雪鞋等一客一消毒,双人索道仅限一人乘坐。憋坏了的市民闫冰翻出已蒙尘3个月的雪板,兴冲冲直奔雪场。踩着双板一个急停,闫冰摔了一跤趴在雪道上,却望着不远处的同伴,哈哈大笑:“爽!”随着运动逐渐回到线下,户外体育生活生机重现,全国场地设施建设也持续推进。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强调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但一切仍要看疫情的“脸色”。以马拉松为例,线下赛要么减少人数,要么简化组别。11月1日的无锡马拉松上,2万多人的参赛规模刚刚令人为之一振,没多久2020北京马拉松、武汉马拉松就相继宣布取消。赛事完全恢复如常尚待时日。各大赛事的主办方都在呼吁科学备赛和参赛。科学运动促健康既要爱运动,还要会运动。应该“怎么吃”“怎么练”“怎么防”“怎么调”,才能达到“运动让身心更健康”?上海市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学院6月启动“社区健康师”项目,“老年人跌倒预防”“舞蹈促进身心健康”等课程进驻社区,体能训练专家、运动心理专家等定期为市民提供健康生活指导。“运动要讲究科学,慢病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更要讲究科学。”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主任丁亚琴说。运动干预对慢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正是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课题,今年课题招募了II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包括超重肥胖)、高血压3类慢病人群,开展有氧单车、自由搏击、有氧操、有氧踏板操、全身力量训练5种课程,并设专人追踪学员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去年首期成果显著,今年第二期300多个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12月,江苏省印发《关于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的意见》;年末,香港赛马会助力运动处方师培训班相继在厦门、上海等地开课……体医融合在探索中前进。无运动,不生活。无运动,不健康。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必将贡献极大助力。站在2020岁末回望这一年,疫情给百姓的健康观和健身方式带来诸多改变,体育塑造着人们的体魄与精神。展望“十四五”开局之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但健康一定是人们永恒的追求。(原题为:《无运动,不生活——2020全民健身乘势而上》)来源:新华社
本文转自【中国江苏网】;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吕翔)体育科技助力全民健身发展。记者日前从江苏省体育局了解到,一款由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开发的体质健康大数据平台正在走向实际运用。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既可为锻炼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监测体系,又为主管部门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参考。技术创新 六项功能于一体助力全民健身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建设新时代体育强省步伐的加快,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从昔日偏重竞技体育科研,正逐渐加大对全民健身科学指导的力度。大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让大数据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成为体科所重要的课题。体质健康大数据平台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据了解,该平台集成了国民体质监测、慢性病运动干预、科学健身素养的宣传推广、体医融合相关指导专家的管理服务、运动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服务GIS管理等系统功能,形成集“体质测评、运动指导、专家咨询、机构管理、数据统计、决策辅助”于一体、科研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全民健身一体化科技服务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平台与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紧密结合,围绕健身场地设施、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健身指南和志愿服务、科学健身指导等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提供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平台通过遍及全省的科学健身指导站和自主研发的评价体系,为省内居民免费提供线上与线下的体质监测和评测服务,方便群众随时关注自己的体质状况;并将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运动达人等资源打通,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在线科学指导,方便群众随时在线学习科学健身方法。覆盖面广 全省125家指导站每年测试30万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服务百姓,惠及民生,这里也有体质健康大数据平台不小的“功劳”。据了解,江苏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以该平台为基础,通过构建覆盖全省、面向基层、功能多元的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共有125家单位建成省级以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每年直接为基层群众进行体质测定和健身指导超过30万人次。此外,省体科所通过平台收集地方数据,根据人群分类研究体质监测数据,开发科学运动处方,充实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提升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此外,省体科所还通过市级体质监测中心着重加强专业化指导,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例如,乡镇、社区体质监测站侧重提供服务,开展体质测试,让市民了解自身素质。目前,在江苏以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龙头、市级体质监测中心为枢纽、乡镇/街道体质监测站为网点的国民体质监测管理机制把全省优质国民体质监测资源纵向整合到基层群众,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科学的体育健身服务。根据计划,该平台还将在今年9月底之前完成视频监控的全覆盖。模式创新 “互联网+体育”带来新发展上述体质健康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体育”的模式,建设成全民健身网络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专业网站、微信平台、移动服务终端等,将体育资源信息化。通过平台大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为体育管理部门更加科学的制定公共服务政策和法规提供依据,为政府建立体育产业信息化规划提供试点。江苏体育在全民健身领域越来越重视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模式。每年体育消费券发放过程中,同样采取了“互联网+体育”的方式。上述平台及时准确采集信息,从而更加精准分析体育市场需求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各地区制定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体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供依据。江苏体育一直走在国内前列,离不开创新融合发展。“互联网+体育”的广泛运用,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改革与创新,把体育服务推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努力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日常的生活中收获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江苏网苏州讯(记者 张珺)5月31日,2020年江苏省亲子运动会在苏州市市民健身中心“云开幕”,全省13个城市通过“云端直播”展示了各地民众积极开展亲子体育运动,乐享运动健身的喜悦。现场,苏州市线上亲子运动会同步启动。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区别于往年,为避免人员聚集,本届亲子运动会以“云端相会”的创新形式举办,活动主要面向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家庭,旨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体育锻炼,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推动“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全民健身氛围。“云开幕”现场,设有亲子运动“云端直播”、“云开幕”、体育表演等环节。来自全省13个城市的13组亲子家庭,分别以各地城市地标为背景,开展亲子体育运动,通过视频与图文相结合的直播形式,展示各地城市风貌和市民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与的良好精神面貌。此外,活动当天,苏州市线上亲子运动会同步启动。据介绍,本次线上亲子运动会主要面向12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家庭,活动将从6月1日持续至6月15日。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参赛体验,增加趣味性,拓展体育科学知识,设置了“稚趣运动科学知识云上问答赛”和“亲子运动在线PK”两大版块。在“稚趣运动科学知识云上问答赛”版块中,活动方特别邀请了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专家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份有针对性的考卷,围绕青少年体育运动健康知识,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简单题型,吸引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运动科学知识;而在另一个“亲子运动在线PK”版块,不仅为孩子们设置了胯下八字绕球、单人跳绳、羽毛球单手颠球三项单人项目,还特别设置了需要家长和孩子协作完成的双人跳绳、双人仰卧起坐等亲子比赛项目,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收获健康。参赛方式也很便捷,只需关注“苏州体育”微信公众号,按下主菜单设置的“亲子运动”按钮,就能分别到达“答题考场”和“运动场”。“运动在线PK”所需的道具很简单、难度也适中,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家长用手机拍摄短视频,直接上传平台就可以参与比赛。此外,为了让孩子们在线上比赛中也有真实的体验感,每位参与答题或在线运动PK的小朋友都将获得一张电子证书,在运动PK中表现优异的小朋友还将获得体育器材等奖品。据悉,活动期间,苏州市体育局还组织了覆盖篮球、橄榄球、羽毛球、足球、击剑、空手道、轮滑、柔道等不同项目的10多家优质体育培训俱乐部,面向青少年儿童免费开放,让青少年儿童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10月23日上午,2020第五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在常州市白金汉爵酒店隆重开幕。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曹景伟,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常州市政府副市长陈正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玲,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科技处处长胡雅欢,江苏省体育局综合业务处处长许秋红,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盛蕾,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汤强,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鹏,常州市体育局局长朱笑冰,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蔡正茂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本届大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指导,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江苏省康复医学会、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常州市体育局、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常州市体育医院负责运营,是中国运动康复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活动之一。在为期3天的大会上,共有30多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康复领域专家,通过远程视频和现场交流的方式,从运动训练科学、运动康复技术、术后及功能障碍康复、慢病与运动等多个版块进行31场主题演讲,并吸纳国际国内可穿戴技术的运动康复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运动康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运动康复的应用、外骨骼技术的运动康复应用等先进技术及设备的企业开设卫星会。专家和企业将与大家分享国际最前沿的运动康复发展路径,并将共同研讨以运动康复为着力点的体医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技术。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体育管理及训练部门、健身会所的超过7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于2016年首次举办,经过5年来的深耕细作,特色定位与办会模式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和认同,已成为运动康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学术活动,为引领运动与医学融合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促进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得益于康复大会这一平台带来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近年来,江苏运动康复、体医融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省领导的亲力推动下,省体育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大健康理念,围绕建立“防—治—养”一体化模式,在联合开展人才培训、联合推进融合试点、联合探索平台载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建成了一批体医融合机构;组织有关院校、科研和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了运动康复与疾病防治、健康前端管理等问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陈少军表示,将以本届大会为新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健康江苏建设、体育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积极开展运动促进健康领域理论、制度、管理、技术创新,构建完善体医融合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正春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常州始终坚持把推进体医融合作为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办好体育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先后实施了骨关节术后康复、慢病人群运动干预、青少年儿童脊柱关爱等惠民工程,累计惠及群众3.5万人次,全体市民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今年,常州市体育医院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分组诊疗模式,共同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专科,有力推动常州市体医融合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大会期间,常州市体育局与上海市体育学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常州市体育医院纳入上海体育学院附属医院合作建设序列,未来双方将探索建立高校、医院联合培养新模式,开展运动康复职业培训,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体医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本届大会将持续到10月25日,以运动与健康(Exercise For Health)——“智慧创新融合”为主题,顺应健康关口前移、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的趋势,共同交流运动康复、体医融合领域创新技术与经验成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体医融合、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致力于发挥体育在健康促进、慢病防治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李垚)
10月23-24日,由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主题为“新形势下体医融合赋能体质与健康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常州召开。去年,围绕“体医融合”领域的相关主题学术性研讨会,在第四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中首次召开,会议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体医融合”发展深度交流探讨的平台,取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今年的研讨会,吸引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以及北京、湖北、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市级科研院所共16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研讨会达成了六项共识《体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十四五周期”体质研究如何引领体医融合的未来?》《运动处方与慢性疾病——从基础到临床的运动转化医学实践》《常州市体育医院体医融合的创新实践》《基于云服务的幼儿姿势不良运动康复模式的探索》……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科研院所与会代表开展了体医融合工作的经验交流,也分析并探索了新形势下体医融合在健康促进及体质研究中的实施路径。本次研讨会达成了六项共识,一是以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先导,积极推动科学健身促进健康相关科研工作;二是开展运动促进健康的循证医学研究,创建以健康为导向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三是积极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联合打造“中国国民体质与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四是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精神,建构公民科学健身素养指标体系;五是通过提高健康期望寿命,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评价指标;六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体育科技中的核心作用,联合开发运动与健康“云”系统。“体医融合”大有可为值得一提的是,10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曹景伟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表总结性点评。他着重强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鹏“健康关口前移”实际上就是“体医融合”的最现实意义。江苏省体育科研所专家许浩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过去我们大部分的观念就是等生了病或者身体有了问题,再去医院治疗和解决。‘体医融合’实际上就是让人们更早关注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和干预,使得身体避免出现各种问题,防患于未然。此外健康关口前移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运动改善健康可以降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医疗成本投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彦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彦峰是第二次参加“体医融合”主题研讨会了,他在会后接受采访时有感而发:“去年‘体医融合’领域的研讨会是首次尝试,今年则在去年基础上更深入、更丰富、更宽泛地进行,主要结合一年来各地在实际工作中所体现的特色、经验展开交流探讨,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非常具有进步意义。”他还表示,目前,“体医融合”发展在中国正当时,不管从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健康问题,减少慢病,为国家节约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是非常好的历史契机。借此机遇与挑战,无疑将激发“体医融合”科研工作者迎难而上,用科研力量引领体医融合不断发展,服务群众的动力。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张建槽对于“体医融合”面临的困难,许浩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体医融合’实际上给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不能光懂各种健身方式但对医学一无所知,也不能仅仅懂医疗却对如何指导患者锻炼不甚了了。目前我们国家还存在‘体不懂医,医不重体’的情况,解决这种状况才能更好推进‘体医融合’。”“体医融合是新事物,虽然大家都在尝试,但目前缺少可普遍复制推广的模板。”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张建槽强调,“现在的‘体医融合’领域中,大家做的工作都比较分散,属于摸石头过河。打造出可复制的模板,并且能大面积推广,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体医融合’的福利,才是研讨会的真正目的。”江苏省体育科研所专家李森也认为:“‘体医融合’实际上要下沉到社区,要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运动是良医,才能最终发展壮大。”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汤敏来源:扬子扬眼【来源:扬眼】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南京创新周分会场活动——2020中国(国际)电子竞技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溧水举行,论坛以“赢在未来、竞于至善”为主题,邀请众多业内大咖参与,畅聊电竞行业及周边产业在国内发展的前景和行业发展趋势。会上“ 电子竞技研究中心筹备委员会 ”正式在溧水成立这也标志着溧水发力抢滩千亿市场近年来,电竞浪潮逐渐兴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竞技研究室副主任王睿在活动中说,电子竞技正成为促进数字时代中国城市个性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电竞产业这片蓝海有多大?据最新统计,2019年,全球电竞产业产值达1300亿美元,其中,中国电竞产业产值1000多亿人民币。江苏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副秘书长金荣耀告诉记者,全省的电竞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全省约有10多万名从业者,电竞行业产值约占全国十分之一,“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天活动中,由亚太体育联合会、清华大学校友会体育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竞技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联合成立“电子竞技研究中心筹备委员会”。金荣耀介绍,随着5G等新技术的加速普及,VR直播等新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极大带动电竞行业文化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文化业态的创新发展,该中心将打造为行业智库,提供市场调研、政策咨询等,推动全省电竞行业发展。溧水区相关负责人说,电子竞技作为文化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区打造“赛事名城”的发力点之一。当天,溧水还举办了电子竞技战队菁英邀请赛,分明星俱乐部邀请赛和水友挑战赛,其中,来自昆山的“KSSC”战队和南京本地的新华VT战队展开激烈的热血竞技,吸引100多位观众现场观赛。家住溧水的“90后”小宁说,关注电子竞技运动已经两年多,没想到在家门口能看到“大咖”表演赛。【来源:溧水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报讯(记者林海 通讯员王炯)近日,宁波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新成立的体科所有四大功能:科学健身研究和指导服务、国民体质监测和运动处方的推广应用、运动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运动员提供科研和医务等相关保障。宁波籍奥运冠军石智勇保障医生、宁波籍游泳世界冠军汪顺保障医生、长期从事国民体质监测的专家、骨龄预测专家等运动医学专家,将成为全宁波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医生”。“体科所的成立对于宁波体育界来说是一件大事。我们将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科学健身、伤病治疗等热点需求,通过线上教学、线下指导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专业性强、操作简单、效果体验好的科学健身指导。”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宁波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