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走进省计量研究院发上指冠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走进省计量研究院

中国江苏网讯 20日下午,第三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之“我读马列经典”党建沙龙活动走进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场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江苏计量人”为主题,通过诵读经典《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诗朗诵《一句话》《祖国,我是永远属于你的》、情景剧《绣红旗》等形式多样的节目追寻历史、颂扬典型、讴歌榜样,展现了江苏计量人秉持“计万以诚,量物为一”核心价值理念,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新时代奋发有为、勇担重任的精神面貌。 (韦轶婷 魏晓敏)

银土

计量战线全力保障防疫“利器”准确可靠

“随着疫情发展,从机场、车站到医院、社区,体温枪、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体温测量设备成为口罩之外的又一大防疫“利器”,为及时发现、鉴别、防控及统计疫情提供着有力支撑。为确保这一防疫“利器”的性能可靠、测量准确,各地计量部门立即行动,开通体温测量设备计量绿色通道。广大计量工作者正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通业务绿色通道中国计量院发出通知,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阻断疫情传播,进一步发挥计量支撑保障作用,决定开通疫情防控设备检测业务绿色通道,设立专人第一时间受理疫情防控设备及相关标准装置的检测业务,同时提供疫情防控设备检测技术专业咨询。湖北免费开展红外体温测量仪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要求下辖有关部门把免费开展红外体温测量仪计量检定和校准,保证红外体温测量仪器量值准确可靠作为政治任务对待,主动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红外体温测量仪器使用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制定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和计划。武汉市计量所等计量技术机构立即选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计量检测小分队,完成红外体温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天津高效构建疫情防控计量支撑天津市计量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市公共卫生防疫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使用的体温计、耳温计、额温计等检测设备提供免费检测服务。春节期间,由业务管理部同志组成业务受理小组,开通检测业务绿色通道,全时段受理相关检测业务。热工实验室同志主动联系天津机场、天津海关、天津铁路局等交通枢纽部门,组织精干队伍赶赴一线,提供计量检定服务。山东积极做好防控疫情计量保障工作山东省计量院根据疫情制定应急工作预案,确保计量校准设备等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及省计量院检测人员赶赴济南机场海关对用于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红外测温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校准,确保设备准确可靠运行。河南启动疫情防控计量检定工作预案河南省计量院根据应急预案安排,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35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的应急小组(热学应急小组、化学应急小组、医学应急小组、应急保障组),已进入应急状态,确保第一时间赶赴医院、车站、机场、海关等需求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医疗设备检测保障。河北随时待命保证计量检测需求河北省计量院组织温度、质量、测力等七个实验室人员,到达河北省医疗器械与药品包装材料检验研究院开展外检工作,对温湿度、化学、医疗、质量、定量包装等疫情防控用相关仪器设备开展计量检测校准。目前,所有计量检测服务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内蒙古精准计量助力疫情防控内蒙古自治区计量院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现场检测服务工作组,做好应急值守,24小时待命,并开通人体测温仪等计量仪器检测业务绿色通道,确保检测业务全时受理、快速检测。现场检测服务工作组主动与呼和浩特市火车站、机场、医院等重要交通场站和医疗机构联系,免费开展检测服务。江苏持续助力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江苏省计量院检定人员加班加点,为疾控中心、卫生部门等新配置的测温设备进行检测。院热工所检测人员先后奔赴徐州、盐城、南通等地机场,为新安装的红外视频智能体温监测系统提供现场检测服务。计量院各部门新建了“绿色通道工作微信群”,加强信息交流沟通,保证每日检测检定工作快速有效。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李晶 综合整理

半边天

区块链驱动电网转型升级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目前,区块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行业企业均在探索区块链的发展应用。在电力行业,区块链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均有落地项目,主要应用在交易类、存证类与授权管理类三类场景。按照电网专家们的设想,未来区块链在电网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电力交易、产业金融服务、新兴业务、产业上下游企业互通四个方面。不可篡改提升交易公平与效率“区块链有助于电网企业适应电改形势,满足庞大交易数据需求。”南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投资与财务研究所所长才华表示,未来电网会从现有中心化公共事业模式向融合更多去中心化资源、具有实时报价系统及更加紧密匹配需求和供应的方向进化。这一过程将产生数千万个去中心化节点,这些节点不仅能收发数据,也能执行P2P交易。“无需第三方平台,交易数据被永久存储在区块链系统,且具有一旦达成不可撤回的特点,这可以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促进交易发展。”才华说。才华认为,区块链还有助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当前,电网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国网提出“三型两网”,南网提出“三商转型”,均表明电网发展将不仅局限于输配电业务,还要向产业价值链上下游联通,区块链将有助于电网企业打通内外部数据信息壁垒,搭建互信互利共享的能源产业生态。能源区块链实验室创始合伙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等区块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寅表示,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单点上链、多点可查,同时又不可篡改,这打破了原来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层级间的信息不透明。“区块链交易记录的不可篡改、可追溯,为能源监管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国网浙江省电科院区块链首席科学家颜拥直言。才华也认为,区块链可溯源、难以篡改的特点,使其在提升能源企业信息安全、信息透明化、降低投融资成本等场景中有较大潜力,比较适用于电子合同、能源投融资、供应链溯源等业务。如国网电商公司建成了司法级可信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参与了首个区块链国家标准制订,实现区块链在电子发票、电力积分通兑、票据缴费等业务的落地应用。去中心化助电网企业提质增效多位专家认为,区块链有助于电网企业提质增效,提升管理能力与客户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可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满足升级客户需求、促进数据共享、发挥数据价值、解决需求侧响应问题、提升协同效率、保证客户信息真实性等方面。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南网电动汽车公司开具的区块链电子发票。2019年1月31日,该公司开出全国首份充电电费区块链电子发票;截至10月底,已累计开出5000多张电子发票。区块链电子发票突破了以往只有交易双方信息的局限,实时同步税务机关,有效规避了假发票问题,并降低了成本,保证数据安全。在曹寅看来,现有商业模式存在很多信任问题,如分布式光伏发电结算,一个40千瓦的屋顶光伏电站,需要很多信任背书、第三方审计、交易认证,成本非常高,而区块链则改变了信任的产生形式,解决了一个古老的问题——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实现去中心化。“区块链在绿证、补贴等应用中,通过能源计量数据共享,减少审核环节,提升效率,减少提交资料。如在浙江嘉兴海宁,地方光伏补贴需经过政府发通知,电网公司将数据打印盖章提供给政府,同时让客户提供发票、电网公司盖章证明等相关佐证材料,政府核对材料无误后再发放补贴。”颜拥介绍,应用区块链后,能够解决当前补贴流程中需大量线下工作的问题,实现客户补贴申请“一次不用跑”,提升审核效率,降低政府、电网公司的工作量。深入研究打造电力行业应用范本随着区块链研究应用上升到国家层面,各领域加快布局实践,对于电网行业,需结合业务痛点,深入研究区块链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分析其对传统电网业务的影响,全面评估不同场景的应用价值,以推动优质前景应用业务落地实施。“总体来看,当前区块链在电力行业应用处在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阶段,我们要强化技术力量储备,加快区块链专家人才培养,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才华建议,要甄选重点领域开展先行试点,近期可在电力交易、合同管理等领域率先开展示范,同时,探索基于区块链的电力交易平台、企业级区块链应用服务平台等研究,打造区块链在能源电力领域应用的示范样本。在才华看来,电网企业可以联合其他央企及国内外产业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创新共同体,引领技术突破;积极推动制定区块链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标准与规范,以标准建设引领区块链发展应用。原标题:区块链驱动电网转型升级 新兴业务、产业上下游企业互通是发展方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其我独芒

柔宇,用柔性电子技术构建“万物互联”

来源:经理人杂志柔宇科技的“柔性+”科技战略,可被理解为“柔性电子技术是创造无无限交互的另一种可能”。柔宇以源头创新的柔性电子技术——超低温非硅制成集成技术(ULT-NSSP)为核心,自主研发全柔性显示屏、全柔性传感器、柔性集成电路等,并布局六大行业,以随时随地实现人与机器(设备)的交互。来源|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本刊记者/蒋忻与以往的“高调”相比,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柔宇科技”或“柔宇”)或将登陆科创板的消息不胫而走。2020年12月7日,媒体报道称,中信证券关于柔宇科技的上市辅导工作已经在11月25日全部结束,预计将在12月中旬正式递交科创板招股说明书。但未得到柔宇官方的任何确认消息。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柔性电子技术为核心,通过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等核心产品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目前,柔宇科技提出的“柔性+”方案已经覆盖到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运动时尚、智能家居和办公教育六大行业。在有关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的报道中,他本人经常对外沟通的一个概念是:柔性电子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的技术。这可以看作是柔宇的科技战略“柔性电子技术是创造无无限交互的另一种可能”的口语版本。简而言之,这项战略基于柔宇科技的源头创新技术——超低温非硅制成集成技术(ULT-NSSP),围绕全柔性显示屏、全柔性传感器、柔性集成电路应用等布局六大行业,目的是要实现人类与机器(设备)的随时随地的“交互”。那么,如何看待柔宇科技?自成立以来,柔宇科技一直饱受争议和误读。看好的人认为,这是一家拥有独家原创技术的企业,尤其将在OLED领域为打破日韩垄断而贡献中国力量;看衰的人不仅质疑其产能、良品率、技术真伪,并对创始人及其公司公开diss。甚至也存在很多误读,比如很多人至今根本看不懂也看不清柔宇是做什么的,有的人认为柔宇是做手机的,有的人认为柔宇是柔性屏面板供应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家做消费电子产品的公司,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成立8年,柔宇科技走得踉踉跄跄,但从目前其交出的几项首创成绩单来看,至少保持着固有节奏,同时在稳步发展:2014年,发布全球最薄、厚度仅为0.01mm的彩色柔性显示屏;2018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在深圳成功点亮投产;2018年10月31日,举办2018全球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售全球首款消费级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起售价为8999元。但是,如果从其科技战略层面出发的话,或许是外界能够走近柔宇的一个角度。“交互论”正是这样一扇窗口。WHO are you“首先大家要重新来了解一下柔宇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自己定义是‘柔性电子产业的开创者’。这不仅仅是一块屏幕的事,还涉及全柔性显示屏、全柔性传感器等等很多衍生的东西。”柔宇科技全球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刘奚源表示,柔宇正是一家基于柔性电子技术而提供各种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的公司。站在科技战略角度上,走近柔宇第一个需要厘清的关键词是“交互”。在刘自鸿、刘奚源等柔宇科技高管的对外言论中,这是介绍“柔宇是谁”的最重要落脚点。简单来说,柔宇的“交互”更倾向人机间的控制关系,尤其强调人类对机器的控制。在过往的技术发展中,技术的局限导致人类更多地在适应机器,比如第一台诞生的电脑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到170m2,人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和学习来适应它的运行。但目前全球互联网技术、工业制造技术等等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完全可以按照人类的需要而变得更亲民更便捷。柔宇科技延伸出的“交互”概念,正是基于当前“万物皆可互联,人类是其中的交互主体”的理念。柔宇科技期望做到的是,能够基于柔性电子技术,在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甚至包括衣服鞋帽等服饰植入全柔性屏或者全柔性传感器,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人类与万物更多的互动关系。也就是柔宇所说的“凡表面皆是屏幕,凡触摸皆是交互。”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中,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一个观点:“媒介即人的延伸”,并且他在书中花费大量篇幅例举服装、时钟、照片、电话、广告、电视、汽车、自动化等等作为一种媒介,延伸了人的听力、视力、感知等等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经由它们改变了人与社会的工作关系、人际交往关系甚至是整个社会关系。柔宇科技的“交互论”非常贴近麦克卢汉对媒介与人类关系互动的理念。事实上,柔宇科技也一直在扎实地推进这项工作。从目前柔宇科技涉及的六大行业以及发布的产品线来看,折叠屏手机、智能手写本、头戴式移动影院、柔性屏时尚衣帽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极度容易与人类发生交互的产品。而其中,手机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最重要的交互媒介,因此,也是柔宇科技目前最有代表性的落地应用之一。囿于篇幅,本文将主要从手机业务领域阐述柔宇科技的“创新价值”和科技战略的选择,以及介绍其为解决用户及行业痛点在技术布局方面所做的努力。解决折叠屏手机痛点梳理柔宇的科技战略,其定位不局限于全柔性屏,而是“希望能借由柔性电子技术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因此,他们提出了“柔性+”的科技赋能战略。2015年,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创可折叠式超高清VR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从专利申请日来看,相关专利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了。2016年开始,柔宇与中国移动、爱奇艺、李宁、空中客车、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丰田汽车、格力电器、泸州老窖等B端客户陆续合作。总结来看,柔宇科技的产品布局脉络,首先是沿着C端消费品展开,通过全柔性屏改变现有的消费品,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服务体验。借此打开市场后,陆续吸引B端客户而来,其需求各有不同,或是广告展示,或是创新探索,或是个性展示,而这一切的核心都离不开柔性电子技术。柔宇的专利布局正是与其产品战略相一致的。刘奚源向《经理人》透露,公司目前申请或储备了3000余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和know-hows),涵盖材料、工艺、器件、电路、软件、系统设计等各方面。据第三方企业征信机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12月4日,柔宇科技拥有的专利信息共计1378项,其中,实用新型达319,发明授权达152。由此,可一窥柔宇科技基于柔性电子技术而做的布局。以折叠屏手机为例,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对柔性OLED的需求量约为50万片。预计到2024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对柔性OLED的需求量将达到380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1%。但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包括:一是造价成本高,导致单机出厂价高居1万-2万区间;二是出厂后存在折痕、膜层断裂、显示失效等问题,这都导致消费者最终对折叠屏手机望而却步。为什么柔宇科技有底气“Say NO”呢?2020年9月22日,柔宇科技发布新一代5G折叠屏手机FlexPai 2。刘奚源据此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具体解析,以下列举其中三点:搭载自研的全柔性屏。FlexPai 2搭载的是柔宇科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这是与其第一款手机最大的不同之一,也是与市面上的硬屏手机和曲面屏手机最大的区别。为什么说厘清当中的区别,是理解全柔性屏的核心所在呢?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显示屏主要分为平面刚性屏(主要配置在传统智能手机、电视等)、固定曲面显示屏(业内术语“curved display”)、全柔性屏(业内术语“flexible display”)。其中,行业内将后两者统称为“柔性显示”。“固定曲面屏是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成型,形成弯折的形态,这意味着出厂之后它不能进行反复的弯折。”刘奚源表示,“我们谈到的‘全柔性屏’,像一张纸一样能够在你手中持续弯折至少几十万次以上。真正拥有全柔性屏自主核心技术路线并实现大规模量产的,目前只有三星和柔宇。”基于柔宇的ULT-NSSP技术路线生产的全柔性屏,攻克了柔性屏领域的折痕、膜层断裂、显示失效三大痛点。它所具备的“柔性”性能优势,从中国计量科学院的权威测试中可见一斑。据该研究院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以60次/分钟的速度、0-180度的屏幕开合角度、R5的外折半径、1kg的拉伸负重作为测试条件,对柔宇科技的3块7.8英寸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进行屏幕弯折测试。最终测试结果为:三个测试屏幕在弯折180万次后无损坏,屏幕膜层无分层、无断裂、无肉眼可见老化,点亮后显色及灰度正常。独创全闭合线性转轴。“FlexPai 2采用柔宇独创的全闭合线性转轴,其内部包含高达200颗精密零部件和精密传动件,涉及211项技术专利。”刘奚源介绍,“你可以在180度弯折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点上悬停,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调节,这是我们独创的技术。”在这上百个精密器件中,零件加工工艺达到±0.01mm。为了防止手机在使用中跌落导致零件散乱或者变形冲破屏幕,柔宇科技研发人员设计了“自锁功能”。当手机掉落地面,只要铰链部分接触地面,感受到震动,就会触发自锁功能将零件锁住,有效保护屏幕。自主技术路线成本可控。与市面上三星等品牌的折叠屏手机相比,柔宇FlexPai 2是唯一一款万元以下的5G折叠屏手机,其首次换屏价格为999元,最低换屏成本可以缩至同行的4-7倍。实现相对低价的原因在于,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和柔性传感器,均是基于自有核心技术开发和生产,可以通过自有技术升级提升产线良率和产能,实现成本的最优解。押注柔性电子赛道超低温非硅制成集成技术(ULT-NSSP)是柔宇科技的自主核心技术,这也是让柔宇科技受争议最多却最为资本所看好的一条技术路线。在柔性显示行业,可实现规模商用的全球主流技术路线、知识产权以及核心设备等主要集中在日韩欧美。OLED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路线是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代表性企业有韩国三星和国内柔性屏龙头京东方,以及深天马、维信诺等,而柔宇则开创了一条与之完全独立的技术路线——ULT-NSSP。基于此技术,柔宇独立掌握了从上游技术到产能设计再到生产加工等在内的一切核心环节的全套技术,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路线,采用多晶硅材料,其关键制程的工艺生产温度往往需要控制在400度以上;柔宇科技的技术路线则是采用非硅材料,比LTPS的制程温度低200-300度,可选用的材料范围比前者广泛得多。刘奚源提到,柔宇科技制程工艺中所需的曝光显影层数大为减少,还去除了高温脱氢、离子注入、激光结晶等复杂工序,这也就意味着较之LTPS极大地优化了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良品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柔宇科技在深圳国际柔性显示基地的一期产能为每年280万片7.8英寸全柔性屏。随着二期产线投入量产,柔宇的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产能将达到880万片/年。客观来看,在全柔性屏面板的产能方面,与国内的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相比,柔宇科技暂时还不占优势。一方面,柔性屏产线造价不菲,比如京东方48K/月的6代线总投资金额就达到465亿元。另一方面,全柔性屏作为显示行业的新产品,要从B端走向C端,整个市场都还需要时日慢慢养成。从0到1,从1到N甚至N+,不管是柔宇科技还是整个柔性电子行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在全球范围内,柔性显示技术诞生已经近30年,但从市场应用来看,以折叠屏手机为例,其真正走向市场,至今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尚未满十周岁的柔宇科技,要迎接未来万亿级市场的爆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它和我们都需要耐心。

又一年

超硬核!这15位两院院士,都在天津大学任职,其中一位还是校长

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获得者,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15位两院院士。本期推送,我们就来走近天津大学,一睹天大院士的风采。1.中国科学院院士:余国琮余国琮,著名化工蒸馏专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1945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47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8月返回祖国,1952年起任天津大学化工系教授。多年来,他在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曾任天津大学化工系副系主任、化工所所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第十届天津市委顾问。2.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恒周恒,著名流体力学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担任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3.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邹竞,感光材料专家。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电影胶片制造及洗印加工系,获工艺工程师。同年回国后分配到保定电影胶片厂(现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前身)工作。现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4.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彭一刚,著名建筑学专家。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担任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常委。5.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春霆张春霆,著名生物物理学家。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起在复旦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1965年毕业。1965—1970年在天津工科师范学院任教,1970—1979年在天津轻工业研究所工作,1979—1982年在法国国立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从1984年起在天津大学物理系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境外研究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6.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姚建铨,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1957年考入天津大学精仪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并留校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是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民进中央委员,第九、第十届民进中央常务委员,天津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民进第十届天津市委主委。7.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王静康,著名化工工业结晶专家。1960年天津大学化工系本科毕业,1965年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研究生毕业。先后在贵州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大学任教。自1980年调入天津大学工作至今。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天津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是天津市授衔专家、国家"八五"立功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教师。8.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叶声华,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1962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博导,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一直工作在激光及光电测量技术科研第一线,发展了一系列非接触、在线测量新原理新方法,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其"视觉检测技术及应用"项目于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几何量计量仪器现场标定新技术"项目于2002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著有《激光在精密计量中的应用》、《激光测量技术》等著作,发表了百余篇重要学术论文。在学科建设方面,特别注意具有创新能力工程人才的培养,先后培养出80余名博士、硕士,建立了一支朝气蓬勃的学术梯队。研究生培养工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9.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陈予恕,我国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的主要创始人。195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并留校工作至今,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机械所副博士学位,1998年当选为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九五"期间主持一般力学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018年获天津市最高科技成就奖。1978年创立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并于1979年组织第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至2004年连续十届作为大会主席。在培养的1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中,许多已成为我国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科技骨干,其中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人被评为新世纪人才。10.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余贻鑫,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1958年在天津大学本科毕业,1963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电力安全域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首次将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在城市电网规划方面,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应用于国内逾千个项目,涉及金额超过5000亿元;作为我国智能电网的首倡者与积极推动者,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和科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校十大科技成果奖、省部一等奖。11.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钟登华,水利水电工程专家。1985年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基尔大学作访问学者。1988年至2019年在天津大学工作,2016年至2019年任天津大学校长。2019年起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2.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金东寒,动力机械工程专家。1978年3月就读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年5月毕业于中国舰船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4年2月任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任上海大学校长,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任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2019年5月任天津大学校长。兼任国际内燃机学会主席,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3.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万华苏万华,内燃机动力工程专家,1968年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1986年挪威理工学院海洋技术中心作访问学者,1994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内燃机研究中心(ERC)作访问教授。现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任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内燃机学报主编,国际权威刊物Int. J Engine Research 和Int. J. Automotive Technology 编委。14.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永川陈永川, 组合数学家。1984年获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1993年被聘为研究员。1994年回国工作,先后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副校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任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主任,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天津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15.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刘丛强,地球化学和表层地球系统科学家。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4年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86年至1996年先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东京大学和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做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任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和副教授,于1996年获中科院首批百人计划资助回国工作。回国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贵州省科协副主席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现任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和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是贵州省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十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建校以来,天津大学秉承"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学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未来,天津大学将不断努力,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来源:天津大学

圣人在乎

江苏省泰州市计量测试院全力推进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项目落地生根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充电桩产业是我国“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助力新基建,用计量守护绿水青山,日前,在中国计量协会的推荐下,江苏省泰州市计量测试院作为项目主导单位,承担市场监管总局“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计量检测与评价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运用研究”科技项目。该项目以泰州为研究地区,立足于充电设施与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系统思维,融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领域,研究用科技手段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并将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为集聚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和计量技术机构的智慧,科学进行项目推进和决策,项目启动推进会在泰州市计量测试院举行。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世生、中国计量协会彭京跃主任出席会议,并要求建立项目班子,压实项目责任,确保项目如期申请验收。项目负责人、泰州市计量测试院院长张克非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和任务书具体考核指标。项目牵头人陈蓝生汇报项目进度与计划,市局计量处、中国电科院、国网泰州供电公司、泰州市鑫通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安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及泰州各市(区)计量机构领导及充电专业技术人员就项目任务细化、标准起草、示范站点建设、论文及专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讨。对此,泰州市计量测试院将以此次项目启动推进会为新起点,积极发挥项目实施单位作用,加快充电桩综合检验检测实验平台建设和地方标准起草进程,以技术能力的持续积累为核心,实现计量检测技术在品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服务泰州建设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贡献力量。(陈蓝生 通讯员 张吉祥)【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老来俏

“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正式开工

“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正式开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 张颐佳 刘永涛 通讯员 刘东晓 刘艳)今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以下简称长沙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长沙市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宣布长沙基地正式开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王雪松少将出席活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方迪,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向曙光分别致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刘湘凌主持仪式。今天是第21个“世界计量日”,活动主题为“测量支撑全球贸易”。为肯定计量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被定为今年的中国特别主题。吴方迪说,计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是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的重要的基础和保障。计量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支撑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际互认和对外贸易,有效落实“质量强国战略”的强力技术支撑。长沙基地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央地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将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等7大领域,新建24个具有前沿性、基础性、唯一性的国家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把长沙基地项目建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优良工程、为人民群众造幸福的技术高地。向曙光表示,长沙基地项目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湖南省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也是省政府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将汇聚中国计量院、国防科大和省市场监管局三方力量,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级精密测量标准实验室,共同打造综合性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有力提升湖南计量科学研究与检验检测能力,为湖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质量强省建设、科技创新引领、高端装备制造注入强劲动力。本次活动由省市场监管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省计量检测研究院、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岳麓区人民政府和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承办。来自国防科大、省工信厅、长沙市委市政府、湘江新区管委会、岳麓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省市场监管局、长沙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园代表、科研机构单位代表、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仪式。[责编:胡什][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七纬

滨州市市场监管局技术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

参观考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爽 通讯员 张先加 文鑫鑫 滨州报道7月12日至14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市计量测试检定所、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市厨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赴江苏、安徽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全面提升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检验检测中心建设、装修、运营和管理水平。考察团一行先后赴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生物医药谷、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纤维检验局6家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机构建设、装饰装修、后续发展规划、对外招商引资、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江苏、安徽等地专业技术研究院在文化氛围、部门精益管理、质量监管提升、检测能力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对滨州市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大有裨益,开阔了考察团的眼界,为提升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检验检测中心建设、装修、运营和管理等整体水平提供了科学参考。下一步,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组织各入驻单位联系工作实际、严格对标学习,做好借鉴融合文章,使检测中心不仅成为市场监管的名片,更成为滨州市的名片,为“富强滨州”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说知

张工调研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并看望慰问院士

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工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调研,并看望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张工首先来到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看望75岁高龄仍坚守在科研一线的李天初院士。他高度评价李天初院士多年来推动市场监管领域科技进步,特别是推动时间频率测量极限取得突破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他始终践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计名利、敢于创造的科学家精神致以崇高敬意。之后,张工又到重力基准实验室、高温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实验室和生物计量实验室调研,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提供高质高效计量服务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张工强调,要坚决落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科学谋划“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工作。要聚焦基础科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领域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联动创新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计量科技创新步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科技创新源头解决“卡脖子”难题。要加强市场监管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发挥好领军人才科研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着力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总局有关司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王符

黄奇峰:乘智能清风 创计量纪元

长江三角洲,平原辽阔,水网如织。林立的工厂、高耸的输电塔、轰鸣的发动机……构成了这片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的基本影像。在这里,生活着一群“为电而生的人”,他们各有分工,有架网的、供电的、巡检的……却很少有人会关注这样一些人,他们做的或许只是庞大电力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却是与老百姓享受电力福利最休戚相关的一部分——电力计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当智能科技带动世界兴起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是他们乘智能“清风”,为电力计量插上“智能的翅膀”,从而为这一行业打开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新局面。他们就是黄奇峰所在的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科院计量中心团队。勇往直前 迈开智能电力时代的步伐位于南京河西奥体大街的一座新颖大楼,国网江苏计量中心就坐落在这里。如果有机会深入其中,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这栋楼里从地下到地上,竟然藏着一个现代化的“计量王国”!这里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智能电表检测线,每天要检测3万多只智能电表;这里有自动化库房、低压电流互感器流水线,自动封印线,有单、三相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线、采集终端检测线,也有故障表人工检定区;这里有全球承载能力最高、速度最快的料箱堆垛机,采用双伸结构,可出入两排货架的货物,增加库容量……这里的一切都很智能:只需“嘀”的一声,一只智能电表三维型式尺寸数据已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数据精确到0.05毫米;依靠图像识别技术,每个机器人每次能准确“抓取”3只智能电能表,自导引小车就是自动行驶的表计运输小车,每车每次能装载表计60只……这个“智能王国”的创造者就是黄奇峰和他所在的研究团队,而他们建造这一“王国”的出发点,就是顺应国家电网快速建设发展的需求。黄奇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供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也在不断完善,传统的人工检定方式由于工作效率比较低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电力客户的需求。“唯有与时俱进、勇往直前,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电力行业摸爬滚打20余年,黄奇峰早就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这位20世纪90年代初从中国计量学院走出的“计量人”打从进入这一行业起,就已经笃定了要在这一片“小天地”里发挥“大作用”,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这位敢于追梦的勇者打开了践行梦想的大门。新世纪,黄奇峰搏击在相关技术的探索前沿,就已经尝到了智能技术的“甜头”。为了使发电厂上网、输变电、配电到客户的全过程电能自动实现准确在线计量、采集,并对采集的海量电能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应用,2008年,他提出建设“大电网广域电能量测系统”并在两年后正式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运用。该系统全面改进了电力营销工作模式,有效降低了台区线路损耗,提升了有序用电智能化水平。有了前期的积累,黄奇峰和他的团队以创新为宝剑,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佳绩:他们主持开发了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等功能的电能表大规模智能检定系统,实现了全国最大规模的电能表省级集中检测,最大年检测能力1100万只,彻底颠覆了电能表传统检定模式。通过自动化检测全息可视化功能,实现了电能表检定质量全过程管控,将复检率控制在万分之四以内,错检率为零,检测质量水平连续3年全国同行业第一;他们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展电能表全寿命周期质量管控,成果促进了生产厂家从源头上提升电能表质量,因质量问题召回电能表数量下降50%以上,确保了江苏4000万运行电能表年故障率低于0.084%,创造了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质量管控历史最好水平;他们研制成功国内外首台特高压电力互感器试验车,形成了110kV~1000kV全系列高压电力互感器现场高可靠性校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3倍以上;他们在国内首创基于多绕组磁路耦合的二次负荷协调优化技术并将其成果纳入国家检定规程,实现江苏全省电压互感器平均误差绝对值从0.209%降至0.035%,电流互感器从0.042%降至0.012%的飞跃;…………乘着智能科技的清风,黄奇峰和他的团队实现了他们“小计量大作用”的梦想,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了电能表、互感器相关技术的快速进步,为我国电力计量行业以更高质量和更高标准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勇攀高峰 演绎现代电力人的卓越和不凡持之以恒,发奋进取,是支撑无数国家电力人不断向前勇创佳绩的精神品质;敢为人先,创新不止却是黄奇峰及其团队为代表的国网电力计量人摘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果实的精神基础。2011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科院计量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黄奇峰任中心主任。11月,中心就顺利通过政府授权考核,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计量器具省级集中检定业务授权的单位。扎实的积累、优良的基因为中心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在国家电网智能电表质量管控检查中,中心实验室荣获第一名,并且荣获中国国际表计大会颁发的“实用成效奖”;2014年,全国规模最大的自动化检定线在电科院投产运行;2015年中心申报的两个科技项目“提升电力互感器运行准确性关键技术研究与运用”和“数字化车间”分别获得中国计量测试协会二等奖和三等奖。2016年,中心电力计量数字化车间计量器具自动化检定量突破1000万只!车间自动化检定线共检定单相电能表794万只,三相电能表140万只,低压电流互感器66万只。车间因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历史性突破荣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殊荣,并被授牌为“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黄奇峰领衔的“国家工频高电压全系列基础标准装置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黄奇峰带领团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是国网江苏电力牵头的非工人组重大科技项目首次获此殊荣。项目的核心技术突破满足了国家工频高电压计量标准装置研制与大规模工程应用重大战略需求,成果以优异的性能指标获得了欧美发达国家的互认,使我国在高电压计量领域由长期跟跑西方发达国家跃变为国际领先。从中心成立至今8年间,黄奇峰及其团队成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让同行为之暗叹的佳绩,凭借的就是他们一颗为智能电网加分赋能,永攀高峰、勇创佳绩的拳拳之心。这是一支有着独特文化的团队。团队领头人黄奇峰一直非常重视团队建设,致力于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思想过关的团队。早在2000年,团队的前身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检测班就已经确立了“三精”(精心、精益、精确)理念,经过10多年凝练总结,形成了基于团队动力学的“双溯双智”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建立智能检测车间、智慧监测运行质量、建全高标准量值溯源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等方式,将电能表的质量检测延伸至全部管控环节,以实现团队最高质量目标:努力做到零复检率、零错检率,让每一块电能表健康运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产品质量。坚守“三精”,把控质量……这些年来,在黄奇峰的带领之下,团队始终坚守着一名计量人最基本的原则,从而实现了团队的成长,也赢得了大众的认可:据统计,这些年来中心智慧监测4000万用户电能表运行质量,计量准确性客户满意度指数达到88.46%,客户服务质量满意率达99.99%,国家电网系统排名第一。严把质量关,树立行业标杆的同时,黄奇峰还致力于将团队建设成一支有社会责任感的温暖团队,他自己就是一名常年献血,热心公益、科普事业的爱心人士,在他的带动之下,团队也积极投身到相关活动中去:他们在国内首次跨区援检西藏电能表30万只,借助智能手段为青奥会保电护航,阜宁龙卷风、南京特大暴雨后第一时间应急配送电能表保障抢修……他们连续多年组织公益献血、爱心助学、关爱聋童、捐款救灾等活动,并设立“微公益”基金,全方位开展公益爱心活动。“有长江水一样奔腾不息的坚韧性格,也有茫茫大海一样宽阔深沉的胸怀”,他们演绎着新时代电力人的卓越和不凡。来源:《科学中国人》2019年10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