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亮相江北新区夫迹

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亮相江北新区

中国江苏网12月24日讯 20日,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研究院将重点致力于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服务长江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支撑生态环保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支持中心建设成为绿色技术创新高地、创新主体培育摇篮、研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智库。(刘 霞)

痛定思痛

专访|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已形成以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为主的通信技术。当前,国际竞争普遍集中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未来这一领域到底是怎样的发展态势?9月21日,由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主办,新华日报社常州分社、新华财经传媒、清科集团共同协办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金坛茅山峰会,在江苏金坛举办。峰会现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接受了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专访,他指出,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信息技术集大成的领域,其中最底层的是微电子技术,最核心的是计算机技术,起着最大支撑作用的是信息通讯技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江苏信息产业去年产值近两万亿,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随着科技进步发展,一系列新的技术随之诞生,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中,信息技术尤为重要。胡义东指出,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和支撑性。“我们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几乎完全的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它甚至可以说推动整个人类的革命性的变化。”当前,信息技术领域也是国际竞争最激烈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面实现超越,对当下国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近几年,中国在信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信息产业是江苏省重要的产业领域,去年将近有2万亿的产值,而且主要是在苏南地区。聚焦和发展信息产业,对江苏各地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平台,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引领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创新,为江苏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持。胡义东表示,目前省产研院在信息技术领域里已经设立了8个海外代表处,他希望在信息领域,未来省产研院可以更多地和地方、和园区合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推动产业的发展。贴近产业、聚集人才,为江苏下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当前,江苏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最紧缺的就是“核心关键技术”。 如何更好地服务江苏省创新发展,为江苏目前和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一组成果展现了他们的实践和思考。最新数据显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5年多以来,已经建立了50家研究所,拥有6800多个研发人员,研究所主要分布在材料及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当前,产研院衍生孵化的企业超过700家,专业技术成果转化超过3700项。谈到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胡义东认为,这一方面是省产研院的核心任务;同时也要归功于科技体制改革,省产研院在管理的体制、运行的机制、资金的使用方式、用人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此外,省产研院的技术相对来说也更贴近产业和企业。他举了一个例子。从去年年初,省产研院和江苏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一起建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提炼江苏产业发展的真正的技术需求,从而直接为江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精准化的服务,从产业战略趋势分析到技术创新需求凝练,最后形成项目,使这种服务更加有组织和可持续。高端资源集聚的产业就是高端产业。胡义东强调,在高端资源里,最要紧的就是人才。省产研院通过和地方联合打造研发产业园,集聚更多的研究所、更多的研发人才,形成研发产业的人才生态,将对地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省产研院也不断加强国际化的对接。当前,省产研院已和海外近4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关系。“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也是产业链最完整、市场最大的国家,因此现在海外的很多的大学愿意在重要技术上和中国实现合作。”除了引进技术,胡义东透露,下一步还将和国外、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共同培养大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为江苏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后备军。

时中

重磅!江苏省拟筹建“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你是不是没有听说过这个消息?你甚至不知道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什么?在哪里?对吗?那小编今天先跟大家说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外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13年成立的,是一种新型科研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大学(科学院)与工业界的桥梁和全球创新资源与江苏工业的桥梁,将“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构建促进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研发产业梦想。科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先进材料、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未来JITRI将建设成为全球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聚集地和产业技术输出地,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座谈会现场据悉,9月8日上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研究加强院地合作、深化产业创新工作,共商支持筹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有关事项。座谈会上,张敬华听取了产研院情况介绍,对深化院地合作、推进产研院建设发展等有关工作进行研究和调度。省产研院负责同志介绍了筹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的初步计划。该大学将围绕省市产业重大需求,依托产研院的人才资源、平台载体、机制优势、创新能力,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高校院所“双学位”、企业院所“双激励”等新机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上率先突破,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学为产所需、产为学所依”的融合创新优势。张敬华对此表示肯定和支持。他说,组建一所产业创新型大学,对于培养实践导向、需求导向、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对于南京和江苏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官网图片小编观点:近些年来,各种新型大学出现,前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后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它们都是从原有的科研机构独立而来的,后面西湖大学的诞生又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世界观。后面山东省科学院合并给了齐鲁工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合并给了山西农业大学,各种新形式的合并越来越多、层出不穷!不过小编觉得,这也不全是坏事,很可能在资源集中的过程中避免了资源闲置的弊端,可以更好的集中利用教育资源,造福教育,服务于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采苓

江苏省环保集团正式挂牌注册资本50亿元,环保行业进入新篇章!

江苏环保集团18日在南京创立。据了解,该集团注册资本金50亿元,下级6家二级子公司,业务对焦工业(园区)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环境整治、固危废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监测监控与信息化“五大板块”。省环保集团创立后是一家多投资主要国有控股公司,其中省会出资40亿元,占80%;中央投资10亿元,占20%。江苏环保集团据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李琨详细介绍,以往,江苏省级层面环保资源力量分散化、竞争能力不强,这次整合资源创立省环保集团后,其一,将进一步提升集团主业的竞争优势;其二,将有益于推动市县国资增加资金投入,一同对焦要点各个领域环境整治,进而充分运用国有资本在重要各个领域的控制能力、影响力、带动力,产生国有资本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层面的协同作用,加速补足全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之处,完成省内环保资源合理综合。在挂牌仪式上,江苏省环保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等多家战略合作单位签署协议。江苏省环保集团总经理许峰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开放心态,打造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综合平台,联动各方力量,推动全省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绿色产业生态圈和朋友圈,打造环保产业江苏品牌。

洛杉矶

江苏省环保集团揭牌成立的鲜明指向——握指成拳,打造环保产业新地标

中国江苏网讯 18日上午11时,伴随着现场挂牌仪式的举行,江苏省环保集团正式成立。从此,我省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环保领域的国企国资平台,在全省环保事业与产业发展版图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集团的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省国资委一级巡视员李琨介绍,一方面出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需要——江苏经济总量大,环境承载压力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艰巨,依然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必须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另一方面,则与省属企业自身资源整合的诉求密不可分——早在今年1月14日召开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兼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郭平便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持续推动重组整合,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聚集”,因此,环保集团成立背后,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意味鲜明。“就环保领域而言,此前省属企业中汇鸿集团、中江国际集团、江苏水源公司和省环科院等均有涉足,但由于力量分散,竞争力不强。”李琨直言,此次资源整合成立省环保集团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既着力提高集团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带动市县国资加大投入,共同聚焦重点领域环境整治,“握指成拳”。在省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许峰看来,集团的成立与环保产业的公益性特质之间,其实也有不可分割的关联。“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低、回报周期长,长期以来形成了明显短板。”许峰说,省环保集团希望今后能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各方资本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压降环保行业发展成本自筹备起,省环保集团发展的定位便异常明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环保集团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将努力发展成为全省生态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的省级投资主体、统筹全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引导省市国有资本联动发展环保产业的主要力量,以及全省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和数据集成的重要平台。”许峰说。这一发展定位下,集团将当前及下一阶段主营业务,聚焦于五大板块: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板块——搭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治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省内试点园区和重点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治理方案;生态环境整治板块——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江生态修复、生态缓冲区建设和典型生态湿地功能恢复为重点;固危废处理板块——以工业“绿岛”建设为基础,打造收集、调配、运维全产业链业务,提高安全处置率;土壤修复板块——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地下水等污染调查和修复工程;监测监控与信息化板块——全面布局环境质量、污染源和园区在线监控领域,提升运维质量,降低运维成本。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监测监控与信息化。“居高不下的社会污染治理成本,如今已成为提高环境整治成效的主要障碍。”许峰坦言,为破解这一发展矛盾、解决核心难题,集团准备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的提升,推动传统设施再升级,进而提高环保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压降省内整个环保行业的发展成本。产业生态圈协同发展省环保集团的成立,一头连着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一头系着全省环保企业发展前景。记者注意到,江苏有30多家环保上市公司,数量高居全国之首。省环保集团不仅整合了省内现有环保资产、引入央企资本,而且旗帜鲜明地指出,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的目的,是促使产业焕发新生,而非挤压同行企业生存空间。“共赢,是我们最关注的发展方向。”许峰认为,企业真正的发展,一定是共赢的发展,是产业生态圈的协同发展,而非恶性竞争、无序扩张。他直言,环保集团秉持开放姿态,“我们期待打造江苏环保产业的生态共同体,因此,将来也一定会朝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平台化方向发展。”在强化政企合作方面,记者了解到,省生态环境厅也将借环保集团成立的契机力挺环保产业打开新格局。例如,在市场化机制下,支持包括省环保集团在内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危废焚烧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在“绿岛”和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力,更好服务生态环境建设。 本报记者 李睿哲

搏击手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四不像”,推动科研成果“纸”变“钱”

“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我们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由‘纸’变‘钱’,打造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日前向记者生动阐释了他们的“经营”理念。今年以来,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绝佳注解——2月25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苏州昆山开发区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两岸产业升级促进中心”;5月17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东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携手发展;6月26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博士后研究合作协议,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同一天,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还与省教育厅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计划全面启动……2013年12月6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承载起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使命。一年后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视察,强调要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5年多的时光过去,如今,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拥有48家专业研究所,累计转化成果3100项、衍生孵化企业670家,创新“苗圃”里长出众多“大树”。全丹毅博士,透皮给药技术领军者,未来全球首批抗阿尔茨海默周效透皮贴剂、首个非成瘾性阵痛透皮贴剂、3D打印药物制剂等创新产品,都将在她的主持下研发生产并走向市场。全丹毅博士同时还有一个身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的项目经理。随着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签约落地南京江北新区,全丹毅就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名经理人,她要从全球范围内集聚本专业领域的一流人才和顶尖技术,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筹建专业研究所或研发公司,组织实施产业重大原创性项目。像全丹毅这样的项目经理,省产研院还有90多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雨水管理专家Ana Deletic牵头的“海绵城市”项目落地南通;欧洲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Josef Penninger牵头的“单倍体干细胞药物靶点筛选”项目落地苏州……他们的到来,实现了“引进一个人,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的目标。为冲破从原始创新到产品工程化的“死亡之谷”,改变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现状,让更多的创新技术变身现实产品,惠及百姓生活,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直在努力。既非政府机构又非事业单位,既非高校院所也非成果转化中心,看似“四不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打通从科技到产业的通道,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眼下,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技术孵化周期越来越短,唯有快速市场化的创新,才有竞争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介绍说,在甄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的基础上,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细分行业的省内龙头企业共同打造“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已与大全集团、鱼跃集团、法尔胜集团等牵手,整合科技力量和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需求与技术的精准对接。譬如,在高温合金领域,与民营龙头企业江苏隆达合作,对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帮助企业解决其大规格细晶棒材原料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难题。在环保领域,与南京科润合作,对接伯明翰大学,为企业提供石墨烯纳米颗粒润滑添加剂和熔炼假电极自动焊接设备的技术方案。在生物医药领域,与万邦医疗合作,对接北卡罗来纳大学技术团队,帮助企业解决生物酶合成替代传统化学合成技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企业首期投入300万美金。“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人才链、资金链和价值链,推动管理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了技术创新集群式突破。”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表示,未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望成为前沿引领技术策源地、高端研发机构共同体、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和高端研发人才聚集高地。记者 吴红梅

六合为巨

宜兴环保研究院:打造引领中国环保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名片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南京大学第一个校外政产学研平台,始建于2006年,是由南京大学、宜兴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三方共建,立足宜兴、服务全国环保事业的高等科研机构。研究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引领”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科研成果转化速度、核心技术创新水准、产业技术规范化水平、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服务区域环保产业转型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搭建平台助推产教融合研究院搭建了具有“环境检测-技术创新-中试验证-工程示范-电商销售-标准引领”等全过程服务硬件研究设施和规范服务管理支撑体系,先后建成教育部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宜兴分基地、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ISO/TC282/SC4)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有效推动了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领域重大原创技术的研发、核心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工程技术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赢得了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方赞誉,在业内享有公益性“水医院”美誉,创新了产学研平台助推产业-学科互促共赢发展的新模式。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围绕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区域复合环境污染问题,研究院在废水超低排放、分质再生、高风险污染物防控、组份资源化、有机质能源化和低浓度恶臭治理等高新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支撑区域环保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同时,更增强了为区域环保企业提供服务的实力。建成182家紧密型产学研企业合作群,成立了36个企业联合实验室,联合、参与企业承担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9项,企业联合技术攻关72项;创办衍生企业3家,孵化企业30余家,累计服务和支撑5个国家及国内21个省(市),72项涉及化工制药、轻工纺织及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国家/省优秀示范工程20余项,国家/省高新技术产品36个,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等。标准支撑服务国家战略2016年以来,研究院率先探索并实践“原创技术-平台开发-工程推广-标准/规范-产业提升”的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依托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ISO/TC282/SC4)等标准平台,建立我国水环境领域“技术-装备-工程-检测-服务-评估”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已联合主导制定ISO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10项、团体标准33项,成功打造了贯通水环境领域上下游产业、国际和国内开放合作的标准创新生态圈,辐射国际、国内相关院所、企事业单位及标准化机构800余家,推动11家央企、41家龙头企业、5家上市公司、25家设计院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推动标准引领支撑新技术与装备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研究院又积极牵头申报筹建我国环境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并于2020年8月成功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正式批复。创新基地面向标准化支撑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及水环境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以“打造一个平台、创新三项机制、推动四链融合、实现两个突破”为核心,提供技术标准化、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推广、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普教育与展示等高水平“一站式”标准创新服务,努力打造水环境领域先进技术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核心示范区,为加快推动“科技-标准-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水环境技术与装备标准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做出应有贡献。

李季

未来5年中国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预测分析

2019-2023年中国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影响因素分析一、有利因素(一)政策红利2018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20%以上;PM2.5浓度控制在46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2018年1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集中处置设施,重点推动焚烧、安全填埋、突出类别利用等三类工程项目;同时鼓励水泥窑企业、钢铁企业现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依托火电厂协同处置工业污泥等,南京、无锡、徐州、常州、镇江等具备水泥窑协同处置条件的地区必须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意见》的出台将有利于江苏危废的市场化发展,对产废企业的严格监管将进一步提升危废处置需求,同时对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年12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江苏省企业环保信任保护原则实施意见(试行)》,以促进信任保护原则在环境执法中的运用,实施差别化监管,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创新监管形式,提高环保规范和精准执法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执法保障。2019年2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年)》。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趋于完善,实现全省省级地表水考核断面、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考核断面、生态补偿断面、主要入江支流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断面自动监控率100%;完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逐步完善全省农村环境监测网络,3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布设1个村级监测点位。2019年2月,江苏省出台了最新修正的《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环境保护税初显成效2018年,环境保护税正式开征。2018年江苏全省3.39万户纳税人办理环保税申报,实际累计征收环境保护税29.5亿元,环保税收入居全国第一,作为制造大省,江苏交出了漂亮的环保税成绩单,环保税鼓励节能减排、引导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在江苏已初现成效。环保税作为绿色税种,其开征目的之一是让企业既算经济账又算环境账。鼓励清洁生产、鼓励固废集中处理、鼓励循环利用是其三个政策导向。在环保税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江苏企业防污减排的意识大大增强,“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措施带来的税负差异使得不少企业通过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改造排放方式等手段,来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环境保护税的施行不仅能够促使污染排放企业走上节能减排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还为环保设施设备等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对江苏省环保节能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智慧环保前景广阔目前江苏省由于环境质量差、生态损失较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造成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要实现环境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必须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智慧环保技术,可以有效监测水、气、声、渣等环境污染状况,实现污染监测全覆盖,促进环境质量监管、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决策科学化。智慧环保作为政府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工程,随着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国家力量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公共服务供给,将会为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地区的环保产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智慧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二、不利因素(一)生态环境秩序欠佳江苏省在生态环境秩序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违法现象较为普遍,污染企业与社会关系紧张,环境形象不佳。“小乱散污”企业仍然较多,一些企业甚至存在治污设施虚假运行、废水稀释或偷偷混入雨水口排放、私设暗管偷排直排、自动监控数据造假等恶意违法行为。二是环境矛盾纠纷高发。一些环境纠纷触点多、燃点低,尤其是环保“邻避效应”日益突出,与其他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诱因。三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维护生态环境秩序的能力不强、方法不多,也存在不作为甚至行政违法等问题。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环境行为需要规范,良好的生态环境秩序尚未形成,这将不利于环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面临财政资金问题一是缺乏社会资本注入。对于环保产业、环保项目而言,有限的财政资金只能起到引导、激励的作用,而项目大部分的资金来源还要依靠社会资本的注入。但现行的环境经济激励政策不够完善,虽然已经有一些税收、收费和财政手段,但是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导致政策难以落地,无法有效利用绿色经济创新手段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注入环保领域。二是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我省申请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部门较多,农林、水利、建设等各部门都有介入,部分项目还是多部门合作,由于各部门之间分属不同系统,且缺乏专职的监督机构,容易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虽然财政专项资金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充分发挥资金引导、激励作用的现实要求相比,部分地区资金使用效益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三)传统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江苏省作为制造大省,传统重污染企业比重高,传统产业尤其是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电镀、水泥、火电、钢铁等传统产业在全国占比也较高,如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的30%、火电发电量、钢铁、水泥产量均居全国前三,以致全省工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现状与江苏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十分迫切。但从当前产业布局、发展形势、经济社会地位和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进退两难”境地,进则受资源环境约束,退则会带来大量失业、产品供应链受损等社会矛盾,规模巨大的传统污染产业群要想实现绿色化转型升级必将是一场异常艰巨持久战、攻坚战。2019-2023年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测2017年,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60.3亿元,同比增长6.1%。我们预计,2019年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9,550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20%,2023年将达到13,090亿元。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9-2023年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测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有天

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拟入库专家(第一批)名单公示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水处理网讯:12月14日,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公示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拟入库专家(第一批)名单,按照注重地区特色、加强地区联动、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技术与管理齐抓的原则,遴选了40名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领域具备较高学术造诣和工作能力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了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第一批)。详情如下:关于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拟入库专家(第一批)名单公示的通知为充分发挥专家在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的引领示范和决策咨询作用,以利于指导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地方开展相关治理工作,经厅领导同意,并报机关纪委备案,8月26日省厅网站发布征集公告,共收到来自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中的163名报名人选。按照注重地区特色、加强地区联动、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技术与管理齐抓的原则,遴选了40名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领域具备较高学术造诣和工作能力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了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第一批)。现将拟入库专家(第一批)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间:2020年12月14日—2020年12月18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请及时反映。情况反映电话:025-58527200、86266079附件: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拟入库专家(第一批)名单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2020年12月14日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拟入库专家(第一批)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1 操家顺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2 陈建中 盐城市环境保护新技术研究中心3 邓文英 江苏龙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4 丁士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5 丁武斌 江苏中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6 冯骞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7 苟德国 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8 侯克锁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 黄娟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0 吉栋梁 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11 纪荣平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2 蒋克彬 江苏润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3 荆肈乾 南京林业大学14 孔宇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5 李冰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6 李娣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17 李刚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18 李楠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19 李庆宇 苏州苏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 刘金根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1 刘新 南京林业大学22 吕学研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23 单学凯 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4 石健 南通大学25 田珺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6 王建华 如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7 吴磊 东南大学28 吴伟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29 谢兆利 灌南县水利局,兼灌南县打好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30 徐连红 常熟中车水务有限公司31 徐卫东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32 许航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33 许志良 上海同济环保咨询有限公司34 叶峰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分院35 虞小其 南京市寰汇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36 张文艺 常州大学37 张以飞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38 朱峰峰 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9 朱光灿 东南大学40 左晓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恶人之天

“环保+”成为下一个风口,环保产业进入“资本+技术”双轮驱动时代

2017年5月4-6日,第十八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17(第三届)环保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也在五四青年节这天的环博会现场启动。作为亚洲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环保展,今年的中国环博会的现场异常火爆,而这场素有环保界的“中国好声音”之称的环保领域专业赛事更是吸引了诸多环保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目光。环创赛至今已经走过第三个年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环创赛以“寻找环保细分领域的黑独角”为主题,致力于在环保细分领域挖掘产业活力。在科技部社发司、江苏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环保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国家高新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创业黑马主办,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主任陈亮、副主任方莉,中共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宜兴市人大副主任、高塍镇党委书记朱保强,宜兴环科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裴志良,中贸慕尼黑总经理江刚等领导及嘉宾参加了发布会。此外,中持环保董事长许国栋、鹏鹞环保董事长王洪春作为大赛导师分别分享了其创业经验以及其对环保领域的理解。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潘旻则从投资人的视角分享其对环保项目的投资理念和资本运作经验。作为活动的主办方,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嵩则从产业和大赛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分享。发布会还邀请到了往期选手代表进行参赛TED说。环保产业趋于细分化环保产业进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效果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将众多细分领域和新型领域的市场打开。而在细分领域,独角兽的引领及带动作用更尤为重要。“宜兴环科园依托宜兴40多年环保产业深厚积淀和园区20多年的创新发展,成为中国环保企业最集中、产品最齐全、技术最密集的产业集聚区。这里不仅已经成为培养“独角兽”的沃土,也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积蓄了众多新锐力量。”宜兴市委常委、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参加了发布会并致辞。目前,环保产业已经进入了“资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时代,资本已经成为环保企业发展的必备资源,而帮助优秀的中小企业高效的对接资本,正确的使用资本,是宜兴环科园必须承担的使命。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促进环保产业创投生态的健康发展,宜兴环科园创立了规模为5亿元的中宜环保产业创投基金,第一期已经开始筹备运作。基金将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以园区发展战略为指导,充分发挥环科园的资源集聚优势,广泛吸引国家及社会资金参与,遵从社会发展及企业价值发展规律,投资于高成长性、高收益性的环保技术应用项目和创新型企业。宜兴环科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裴志良介绍到,中宜环保产业创投基金的诞生,将帮助宜兴本地潜力环保企业,利用园区资源帮助其改进管理,促进融资,从而打造“泛宜兴”企业生态圈。“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环保创新创业大赛正在为企业提供一个新技术展示和融资的平台。”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方莉女士说。“环保+”成为下一个风口“环境本身不是孤立的,只有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放在一起才有意义,未来环保产业的发展应该是环保+,大家都说互联网+,我预判环保+是下一个风口。”作为历任环创赛导师,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国栋参加了发布会并分享了其对环保产业的理解。他还建议环保创业者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要享受环境带给社会的总体价值当中的一分子,这是一个比环境自身要大的多的价值。许国栋说,“我们做环境产业的不能简单提供一个孤立环境的解决方案,而是必须进入到生产生活当中去。要把环境直接变成价值,也许是环境+养老、环境+地产、环境+休闲产业,环境+特色小镇等其他的发展。”“对于创业企业来讲,模式、产品、链条的创新关键在于要找到服务缺陷所在,而能弥补缺陷的就是创新,另一方面就是要借助平台。”作为植根于宜兴的一家老牌环保企业,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春也作为导师参加发布会并表示,创业大赛就是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投融对接、培育独角兽的平台。“节能环保或者大环保产业市场潜力特别大,业务相对稳健,资产回报收益率相对可预期,环保产业比较适合在不同阶段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潘旻则围绕环保创业者所关注的清洁技术、节能环保板块的投融资理念和项目案例进行了分享。“一个企业想活的好要有三个维度,一是技术,二是团队,三是控制节奏。”作为2015年创业大赛的亚军,康泰环保董事长花成巍说。“宜兴人做环保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情怀,因为这是我们几代人的坚持。”而作为往届环创赛的宜兴企业参赛代表,中宜水体修复总经理邵焜琨则说,建议创业者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在股权的设计和未来退出机制的架构上。据悉,作为环保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赛事,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环保行业创新创业的风向标。前两届优胜企业全部获得投资意向,90%以上都获得了融资。大赛的导师全部来自国内领军环保企业的创始人。据大赛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环创赛导师企业全部成功登陆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