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下游钢厂开工率普遍延长,3月后陆续复产。一季度钢材市场需求低迷,二季度需求有所好转,库存有所下降,但整体钢材价格仍低于去年同期。上半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特点。今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先跌后涨。截至6月底,钢铁综合价格指数下跌5.9%,同比下跌2.9%。一、时间上,一季度房价逐月下跌,二月份跌幅最大。第二季度价格先跌后涨,5月份又涨。1月份是传统消费的淡季,但市场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价格相对稳定。2月份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大部分企业停产。疫情对钢铁需求方的影响远大于生产方。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偏低。2月底,CSPI综合钢铁指数较上月下跌4.83%。3月,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下游行业恢复生产。对于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钢价跌幅较窄。4月份,由于欧美股市上涨,国内预期价格下跌,市场预期恶化,钢材价格继续下跌并见底。5月,我国疫情防控初见成效。下游行业大规模恢复生产,钢材需求增加,库存减少,价格强劲反弹。5月底,CSPI钢铁综合价格指数上涨4.49%。6月份钢铁产量继续增加,南方进入雨季。建筑用钢需求受影响较小,CSPI钢铁的去库存速度有所放缓。6月底,CSPI钢铁综合价格指数上涨2.03%,钢铁价格小幅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CSPI钢铁综合价格指数为103.01,低于去年同期。下跌2.91%,其中优秀人才指数下跌2.1%,收于107.4点。指数下跌100.77点,跌幅3.62%,优秀人才指数下跌1.42点。8月底,CSPI钢铁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88%其中,优秀人才指数下跌7.62%,板块指数下跌4.22%,优秀人才指数超过板块指数下跌了3.4点。八钢的品种主要是在下降。钢材价格最新报价8月底,八大钢种价格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镀锌板跌幅最大(主要是规格调整,并非全部价格因素)。冷轧薄板和无缝管价格略有下降,分别为240元/吨和205元/吨。高钢板、角钢和热轧板略有下降,分别为94元/吨、124元/吨和85元.关注主页:钢材钢材价格网
首先,期货软件上的走势图就是最直观的期货价格,因为期货的标的物是现货,所以现货的价格了是我们要关注的指标之一。期货作为现货的指导价格,这两兄弟往往是同向移动的。接下来,补充一个概念,就是基差,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就是基差。虽然现货和期货是受同一产业背景影响,但是因为期货和现货相比,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所以产业动态对它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是现货的基准地和期货的交割地之间存在着运费和运输时间的影响,所以两者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另外现货和期货交割月份之间的时间对基差也有影响,因为中间还存在一些仓储费用,在现货的报价上,不同地方的报价也不相同。所以要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的现货价格作为参考。当交割日临近,基差也会相应收窄,有可能是现货靠近期货,也有可能是期货靠近现货,大概率是价格回归的情况。所以,研究期货,观察期货当中,要关注一下基差。其次,讲一个期货的价格结构。不同到期月份的合约,价格是不同的。有的呈现远月价格高,近月价格低, 有的呈现近月价格高,远月价格低。这是由于市场预期和每份合约的逻辑不同导致的。如何理解?以鞋子作为类比,一般爆款新鞋上市的时候,不少人都会有购买的冲动。此时,需求旺盛,价格自然就比较高,但是随着这款鞋逐渐过气,大家回归理性,需求就出现下滑,这款鞋子就会越来越便宜。这就是随时间变化呈现的价格结构。影响价格结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搞清楚后,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期货市场的预期以及矛盾,从而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导读】现在家电消费正在向哑铃形形态发展,高端与低端都具有相当的市场活跃度,厂商应该看到这一变化,相应的调整市场策略,这样才能有效的把控消费,跟得上市场的节奏。晋宁|撰文按照一般传统来说,家电市场把消费群体都看成是一个金字塔形,金字塔顶端的是高端消费群体,占据的比例最小;在金字塔的中间段是中产阶级;在金字塔的底端是底层消费群体,所占的比例最大。这样就由小、中、大形成金字塔形的消费群体结构。在过去的家电普及阶段,实际消费却不一样定是按照消费群体结构来对应的。顶端的高消费群体是存在的,占据的比例极少;中端消费群体占据比例最大,主要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而释放出来的群体;底端人口虽多,但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实际能够消费的群体比不大。顶层少,中间大、底部小,就形成了纺锤形状的消费群众。纺锤形消费群体保持好了很长一个时期,一直是家电普及阶段的市场结构。对应的家电品,除少数追求品牌的高端群体外,绝大多数是中端消费群体,底端消费群体实际消费由于可支配收入有限,正处于不断释放的情境之下。进入21世纪10年代前后,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加上政府出台像家电下乡、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家电普及进入快车道,很快就完成普及进入到更迭代阶段。相应,消费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金字塔消费群体的从纺锤形的结构真正进入到金字塔形。而今天,消费升级时代情况再次发生变化。原来的金字塔形正在朝着哑铃形转变。所谓哑铃型是指,高端消费人群逐渐开始庞大,过去的很多中产阶级在资产日渐丰厚之后,开始瞄上高端产品;相对应,低端消费群体在激活消费能力后也大量存在,他们对性价比的追求,使得普及型的产品常常破圈。从市场现象来看,高端市场的逐渐兴起,开始不断放量。像卡萨帝的高端品牌在积累了十年能力后开始爆发。消费者愿意为10万元一台的冰箱、空调买单就是典型的例证。看到卡萨帝的成功,其他一些品牌也开始创立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不过市场基础层的低端市场也常常出现爆款。比如说,美的就把旗下的华凌作为满足低端的抓手,横扫了看重性价比消费群体。再看彩电,与激光电视、OLED、MiniLED这样高端产品相对应的LED电视,夏普、LG50英寸在市场已经低至1300元左右,显然与动辄上万元的高度形成鲜明对比。还是以彩电为例,万元以上的大屏激光电视、OLED 、MiniLED产品备受高端群体的追捧,2000元以下的LED也是爆款频出。但是,4000元至7000元之间的中间段的地位就比较尴尬。说高端,差一个档次;说低端,价格明显偏高。不光是彩电,其他家电品,像白电、厨房电器、生活电器也都有类似的情况。特别是大白电,与彩电有着极其相似的发展阶段,都处于从普及进入到更新发展时期。而厨电、小家电略微不同的是,新品迭出冲淡了这些特征。经济基础决定消费能力,在家电品的消费是得到了很好地体现。现在家电市场呈现出哑铃形的消费群体结构,这与当前用户群体的经济状况是相适应的,既体现高端消费是未来品质生活的趋势,也对当下家电作为生活用品快消化的体现。既然消费群体的结构发生了转变,那么就要求生产商在产品要正视和研究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握市场需求的脉搏节奏,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策略的调整,用高、中、低端不同的差异化产品,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否则,还是以既往的眼光去研判市场,其市场策略肯定是牛头不对马嘴,很难真正在市场上跟得上变化。结果,总是认为我的产品这么好怎么没人买,或者是产品这么便宜也卖不动。所以,还是那句话——与时俱进,顺应时势变化才是上上之策!
原油作为“工业血液”、“黑色黄金”,其价格的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牵动着整个化工产业甚至世界经济跟随起伏。1859年,美国人美国宾夕法尼亚钻出第一口油井,正式拉开了原油商业化的帷幕,而在这之前,人们对原油的使用仅停留在简单的用作燃料,开发和交易十分有限。正是这一历史性的一刻,将原油带入了历史舞台,与当时正在跃跃欲试的内燃机组成了“黄金搭档”,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一、研究标的的选择图1本文将以WTI日度价格为标的,对原油历史价格波动进行分析。选择原因有二:第一,WTI上市较早(WTI与1983年4月上市,BRENT于1988年6月上市),是现有可追溯时间最长的清晰记录的历史价格;第二,通过图一可以看出,WTI 与BRENT的价格走势基本一致,用于研究价格趋势两者作用相同。注:图1 为月度价格,之所以不用日度价格,是因为两者节假日和休市时间不一致,日度价格不能统一,故变频至月度,后文的分析均已WTI日度价格为标的。二、石油定价机制的三个阶段原油进入商品世界后,其价格定制机制发生了多次转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859年-1960年,寡头垄断定价。这一时期的定价大权被牢牢掌握在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手中。细分来看,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该公司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垄断了美国90%以上的石油市场,也将定价权牢牢握在手中;第二个时期是在标准石油公司由于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而被迫解体,石油市场由新泽西标准石油、壳牌、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英国波斯标准石油、海湾石油、德士古和纽约标准石油组成的“石油七姐妹”所控制。此阶段油价长期处于2美元/的低价水平。第二阶段,1960-1985年,OPEC定价阶段。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范围内不断发现大型油田。但由于市场定价权掌握在石油公司的手中,对于产油国十分不利,于是1960年产油国联合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OPEC成立初期,由于话语权弱,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小,直到1973年前,原油价格仍维持在2美元/桶的低价水平。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1978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 命”,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OPEC逐渐掌握了原油的定价权,原油价格也从2美元一度涨到36.8美元。第三阶段,1985年至今,市场化定价阶段。自1960年OPEC建立,逐渐抢占原油定价权后,西方世界国家开始意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纷纷上市原油期货来削弱OPEC的定价能力。而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OPEC对原油价格的定价话语权被不断削弱,同时,原油期货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使世界原油的定价体系逐渐形成了以OPEC、原油供需和国际原油资本等多方因素共同定价的市场化定价体系。三、国际市场的三次石油危机随着石油资源在人类社会中地位的逐渐升高,其价格的变化往往会波及整个市场经济。在历史上共出现了三次因为石油价格变化而导致世界经济受到影响的情况,被称为石油危机。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此次危机源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以及以色列的支持国,突然宣布禁止石油运输并减产,收回了石油标价权,并将石油价格从3美元提高到10.6美元。骤然提高三倍多的石油价格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遭受了严重冲击,据统计,此次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20%,其他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所放缓。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次危机源于当时的第二大产油国――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 命”,国内剧烈动荡的局势导致伊朗宣布全部石油出口暂停,导致石油价格从14美元直升31.6美元。而1980年,两伊战争的爆发,两大石油输出国出口量同时锐减,彻底点燃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更进一步涨至36.8美元。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机。此次危机源于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伊拉克遭受了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对世界原油供给中断,国际油价从1990年7月的16.5美元一路上涨到10月最高点40.1美元。虽然国际能源机构紧急投放储备石油且沙特等国家加大生产稳定住了市场,但1991年世界GDP的增长率仍跌破2%。图2四、WTI上市后的历史涨跌情况分析图3原油期货上市后,市场对原油价格的调节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图2为自1983年WTI(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在纽交所上市后的价格变化。可以看到虽然国际油价受市场调节的格局逐渐形成,但仍出现了几次较大的起伏。1985年OPEC价格战图4图4的下跌发生在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究其原因,是因为沙特表示要“夺回市场份额”,OPEC会议也确定了“市场瓜分”的协议,开始大幅度增产,价格战就此打响。据统计,1985年12月-1986年3月,OPEC日产量增加250万桶,而石油价格也从31.3美元/桶跌至谷底的10美元/桶。此次价格战不但给西方石油公司和非OPEC石油输出国带来了重大损失,也危害到了部分OPEC成员国的利益。最终,在1986年12月的OPEC会议上,决定减产以促进石油价格恢复18美元/桶左右的水平。此后四年间,石油价格在18美元/桶上下波动,一直持续到海湾战争导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国际油价下跌图5第三次石油危机过后,国际油价开始了长达7年的稳定期,期间油价在18-20美元/桶震荡微涨,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上世纪90年代,亚洲经济崛起,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高,成为了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各国的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石油的需求也大幅度下降。而此时OPEC错误估计了世界原油的需求,甚至增加了日产量,供大于需的市场行情使石油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自22美元/桶跌至10.8美元/桶,触及20年来价格底部。经济增长与次贷危机,2000-2009国际油价“过山车”起伏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进入了21世纪初高速发展的阶段,据统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5%,各国对原油的需求日益增高,岁然OPEC也制定了一系列产量调整方案,以平衡国际油价,但石油需求量的剧增使得OPEC丧失了调节能力,国际石油进入了供不应求的阶段,而此时美元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贬值情况,开始了一路上涨。2000-2008年,国际油价进入了“井喷式”的增长期。在这期间,石油价格自2000年的20美元/桶,一路飙升至100美元/桶,甚至在2018年曾短时间内攀升至145美元/桶的顶峰。图6如图6所示,国际油价在此期间持续震荡上升。而在此期间的油价波动,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可以看出,在油价整体呈上涨态势中,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下跌情况,分别出现在2001年下半年以及2006年下半年。前者是因为美国911事件引发市场动荡,市场避险情绪扩散,油价一路跌破20美元/桶至18美元/桶。而此后,地缘政治因素更对原油的影响接连不断的出现:2002年,委内瑞拉国内发生动荡,全国陷入长期罢工状态,油价出现大幅度上涨;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导致伊拉克原油出口基本停滞,油价继续走高;2005年,墨西哥湾遭受“卡特莉娜”和“丽塔”两股飓风侵袭,导致美国原油开采和下游加工的中断,将国际油价持续拉高。但2006年下半年,由于前对石油供给的悲观情绪拉高了油价,而后期美国石油产出的表现并未受到强烈影响,供需的不平衡导致世界原油库存升高,油价应声下跌,半年时间由高点的近77美元/桶跌至50美元/桶附近。进入2007年,油价止跌回升,并迅速持续拉高。2008年国际油价一度突破100美金/桶,并在7月3日达到历史顶峰145美元/桶。但所谓盛极必衰,经济的繁荣之下早已埋下了隐患。而这一隐患在2007年8月彻底爆发。随着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美国埋藏已久的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很快席卷全球,波及了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而反映到原油方面,虽然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原油的需求依然强进,但北美市场对原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5%,欧洲和日本的需求量也有所降低。需求的急剧降低在2008年8月开始反映到了石油价格上,短短四个月,石油价格从145美元/桶一路跌至34美元/桶左右,跌幅达100美元/桶以上或76.6%。次贷危机后――2009-2014年石油价格止跌回升次贷危机后,各国政府开始通过一揽子政策,斥巨资帮助银行解困,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量化宽松政策和积极地财政政策刺激消费,鼓励生产,以摆脱经济萧条的困境。石油价格在经过次贷危机的暴跌后,又借世界经济复苏的契机开始回升。图7由图7可以看出,次贷危机过后石油价格开始了新一轮的攀升。而这一轮上涨的主要还是受供需调节。供给方面,次贷危机蔓延,石油价格暴跌开始后,OPEC多次召开会议,达成了数次减产协议,累计减产达420万通/天,以恢复世界石油的供需平衡,阻止石油价格进一步探底。另外,此阶段出现的多起地缘政治事件,也使得市场对原油的供给担忧愈发强烈。2010年,阿拉伯国家爆发了“阿拉伯之春运动”,混乱的局势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给原油的出口带来极大影响;2011-2013年叙利亚内乱,示威、武力斗争影响产量的同时,叙利亚还遭受了来自美国、欧盟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制裁,其石油出口收到严重限制;2011年,利比亚发生内战,长达八个月的内战给石油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2-2015年,伊朗由于核协议问题收到了来自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制裁,石油贸易受限,出口受阻,据统计三年期间伊朗石油产量下降逾15.5%,出口量下降48.5%。欧佩克的减产协议,以及地缘政治的共同影响下,国际石油供给不断紧缩。而需求方面,在政府的量化宽松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走向了复苏,对石油的需求的也逐渐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危机中, OECD成员国在次贷危机中收到影响较为严重,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但新兴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率先从次贷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非OECD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一跃超过OECD国家。在此供给紧缩、需求旺盛,地缘政治事件频发的形势下,国际油价震荡走高,直到2014年下半年――页岩油革 命。页岩油发展,OPEC再度打响价格战早在上世纪初,人类就发现了页岩中储存的大量油气资源,但受制于开采技术和开采成本,页岩油气一直没有被人类所利用。而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页岩油气革 命,不断斥巨资发展页岩油气的开采技术。2013年,美国能源署公布了美国的页岩油气储量为782亿桶,居全球第一。而经过三十余年的技术发展,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以降至新低。图8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而美国快速增长的原油产能,使得美国由原油进口国成为了原油净出口国。与此同时,俄罗斯、加拿大等非OPEC国家的原油产能也稳步提高。而这些现象,都引发了OPEC对市场份额下降的担忧。而同时,由于次贷危机过后石油价格止跌回涨,油价在3年期间均处于100美元/桶的高位,高油价对需求造成了极大程度的损害,世界各国对于能源安全的担忧日益增加,各类替代能源的发展也日益加快。本着抢占市场份额,巩固自己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地位,并同时打压甚至摧毁页岩油的想法,OPEC产量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超过配额,全球石油市场进入供过于求格局,OPEC毅然而然打响了石油“价格战”。供过于求的情况加重,国际油价开始了大幅度跳水,仅仅半年,油价自100美元/桶迅速跌落至44美元/桶,跌幅超过50%。而随着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伊朗原油生产和出口的恢复,世界石油供过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国际油价跌上加跌,一度降至30美元以下。这一低油价行情一直延续到2016年12月,OPEC新的减产协议达成。减产协议达成,油价进入调整再平衡时期。OPEC的“价格战”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严重打击了美国页岩油的发展,但也同时也给成员国的财政状况带来了诸多损失。尤其是“价格战”后期,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采取了资本“抱团取暖”的策略,并且技术进一步成熟,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三大主要产区的活跃钻技术也逐渐开始上涨,页岩油产量也开始回升。OPEC不得不放弃摧毁页岩油的计划,重新达成了新一轮的减产协议,国际油价逐渐进入了供需平衡的时期,油价开始回暖,并进入了较长时期的平稳调整阶段。图9由图9可以看出,2016年12月减产协议达成后,进入2017年开始,国际油价开始了稳步的回升。较大程度的跌幅出现在2018年10月,国际油价自高点74美元/桶一路跌至43美元/桶,缩水近一半。究其原因,应是市场对于前期价格过度上涨的冷静处理。2018年5月9日,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同时希望各国与其一同对伊朗实施制裁。这一消息流出后,市场联系2012-2015年美国制裁伊朗时,伊朗石油出口量暴跌100万桶/天,供给紧张的担忧引发了油价的上涨,于是出现了2018年10月的价格高点:74美元。但进入10月后,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滑,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不能达到预期,油价开始下跌。另外,伊朗经济制裁措施生效后,中国、印度等国家获得180天豁免,仍可从伊朗进口原油,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进一步下探至2018年底。进入2019年,OPEC+进一步深化减产,国际油价止跌回稳并震荡上涨。整个2019年,国际油价在60美元/桶附近震荡但平稳运行。直到2020到来,国际油价开始了新一轮的跳水。公共卫生事件与减产协议破裂,新一轮价格战打响进入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全球市场带来了阴霾。本就处于下行周期的世界经济在卫生事件的阴霾下进一步恶化。图10供给方面,3月6日的OPEC+第八次联合会议上,俄罗斯拒绝了OPEC提出的联合每日减产150万桶的提议;而随后的3月9日,沙特下调了4月份向全球供应的原油官方销售价格,并表示将加大产量,将产能释放至1000万桶/天以上。需求极度疲弱与供给增加形成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格局,国际油价“跌跌不休”,一再探寻价格底部。千呼万唤始出来,国际市场在油价的下跌中终于等来了“救命良药”――OPEC+新一轮的减产协议。4月12日,OPEC和非OPEC部长级第10次(特别)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5月份和6月份每日减产970万桶;从2020年7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的6个月,每日调整产量770万桶;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的16个月内每日调整产量580万桶。产量调整基准为2018年10月份石油产量;但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和俄罗斯联邦除外,这两国的基线产量水平相同,均为每日1100万桶。该协议的有效期至2022年4月30日。但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此次“史诗级”减产协议的达成并未有效的拉动油价回升,在小幅度震荡后,国际油价又开始继续下探。4月20日,由于交割地库存达到顶峰,又临近期货交割日,大量近月合约被卖出,创造了WTI历史上首次负价格。后续,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得以控制,各国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另OPEC与非OPEC产油国对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度符合甚至超出预期,国际油价在震荡中开始逐步回暖。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的卫生事件形式仍不明朗,国际油价的走势还需要时刻观察供需两端的发展。来源: 卓创资讯
来源:经济日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3.0%,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涨幅自2013年12月份跌出“3时代”以来首次回到“3区间”。“总的来看,前三季度CPI同比涨幅的扩大,特别是9月份CPI涨幅‘破3’,呈现出了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当前CPI涨幅扩大,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拉动。郭丽岩表示,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猪肉供应总体偏紧,猪肉价格出现较大涨幅。9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9.3%,影响CPI上涨约1.65个百分点。加上猪肉价格上涨的溢出效应,即具有替代属性的肉蛋白类食品价格也出现不同幅度上涨,对CPI的拉涨在10%左右。相比之下,鲜菜鲜果价格在9月份出现了应季回落,服务、居住等非食品价格保持稳定或稳中趋弱走势,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在1.5%,“中枢”是稳定的。“正是由于本轮CPI涨幅扩大主要受部分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因此,我们没必要因为CPI同比涨幅在个别月份达到3%或超过3%,就过分担忧。”郭丽岩说。郭丽岩认为,进入四季度后,尚不能排除CPI月度同比增速会突破3%或继续在3%附近波动,这背后猪肉价格带动的结构性上涨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不过,从全年来看,实现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的基础仍是牢靠的。当前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主要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供应保障比较充足,服务供给多元化,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稳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都将为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运行提供扎实基础。
为规范成本监审调查工作流程,推进成本监审调查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成本监审调查工作效率,更好服务科学定价,在系统总结近年来成本监审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近期研究起草了《价格司成本监审调查工作细则》,对成本监审调查涉及事项和环节进行梳理,围绕成本监审调查立项安排、组织实施、总结评估、纪律管理等方面工作制定细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0年10月22日,价研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个“开学第一课”,主题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总书记强调,这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个主题,总书记强调了要提高七种“能力”,分别是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归结起来,就是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壹点号山东发改党建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战略合作区块链媒体“Odaily星球日报 ”文章编译自Hackernoon.com预测加密货币价格并对其作出合理解释一直是加密货币市场的追求目标之一。基于此,众多加密分析师利用传统金融分析方法,试图找到影响加密货币价格的因素。然而,传统的分析方法似乎并不适用这种新型资产。近期,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一篇关于影响加密货币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与一般的技术分析方法不同,其引入量化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经济学教授 Aleh Tsyvinski 和准经济学博士刘玉坤通过对比特币、瑞波币、以太坊等主流货币的历史数据分析,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加密货币价格的潜在因素。具体来说,研究着重分析加密货币价格与普遍认为的四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即股票、法定货币、大宗商品、宏观经济因素。加密货币与股票为了确定加密货币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Aleh 引入股票收益率分析模型 CAPM-Fama。该模型是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发展而来,即认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衡量该资产风险的尺度 β 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CAPM-Fama模型对比特币价格的分析结果以比特币为例,从 CAPM β 值可以发现,比特币价格与不同股票投资组合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且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瑞波币、以太坊的价格与股票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以太坊似乎更接近成长型公司,而比特币似乎与价值型公司的关联度更高。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研究中选择澳元、加拿大元、欧元、新加坡元和英镑五种法定货币,评估加密货币价格与法定货币之间的相关性。从表格中发现,投资或基金的绝对回报和按照 β 系数计算的预期风险回报之间的差额,即 Aplha 系数差异不大。加上对瑞波币、以太坊的研究后发现,没有一致的证据表明对于法定货币,加密货币存在系统性的风险敞口。比特币的货币敞口基于 Lustig, Roussanov 和 Verdelhan 等人对于“货币市场的常见风险因素”的研究,Aleh 进一步测试这三种加密货币的风险敞口,与之前研究特定法定货币的结果一致。三种加密货币的风险敞口加密货币与大宗商品对于加密货币收益的大宗商品敞口,选择黄金、铂、银作为样本。研究发现,除以太坊对黄金价格存在少量敞口之外,加密货币的价格起伏与大宗商品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加密货币收益的大宗商品敞口在此基础上,研究还针对瑞波币和以太坊,对比比特币收益在较短时间内的大宗商品敞口。在瑞波币的这段期间,比特币收益与黄金、铂呈负相关性,且与以太坊类似;在以太坊期间,比特币收益与银呈负相关性,与瑞波币相反。因此,加密货币价格与大宗商品不存在相关性。加密货币与宏观经济因素在宏观经济因素方面,研究选取非持续性消费增长、持续性消费增长、工业生产增长以及个人收入增长作为研究角度。对于比特币及瑞波币来说,所有的风险敞口在统计上均无明显的相关性,而持续性消费增长因素对于以太坊价格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影响加密货币价格的因素是什么?经过量化研究发现,加密货币的价格与股票、大宗商品、法定货币以及宏观经济因素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究竟是什么影响其价格呢?研究中得出结论是:加密货币动量和投资者的关注程度。加密货币动量动量,经济领域中几乎与所有资产类别相关的一个经典因素。从概念上讲,动量量化了资产在经济小幅度增值后增值的倾向。而研究中着重研究时间序列动量,即过去具有上涨趋势的资产延续上涨概率更大,而下跌的资产延续下行的动力更强。以比特币为例,今日收益率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每日回报率会对应增加 0.33%、0.17%、0.39%;与日收益率类似,周收益率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未来一周、两周、三周和四周的收益率将分别增加 3.16%、3.66%、3.49% 和1.50%。因此,当前日收益或是每周收益在统计学上与未来其价格走向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投资者关注度研究投资者关注度对于加密货币价格是否有影响时,研究人员基于“比特币”、“瑞波币”以及“以太坊”的谷歌搜索量与前四周平均值的偏差。以比特币为例,从表 19 中可以发现,本周“比特币”关键词搜索量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未来一周、两周的收益率分别增加 1.84% 和 2.30%。此外,这项研究基于对 Twitter 等社交媒体网站上的投资者活动数据的研究发现,搜索关键字(如“比特币”)的标准差增加预示着在接下来几周内加密货币价格会略有上升。Twitter 帖子数量的增加一个标准差将会导致价格上涨 2.5%。研究将该影响因素称之为“投资者关注度”。在分析价格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还通过更精细的行业分类,调查美国 354 家 SIC 行业以及中国 137 家 CIC 行业的加密货币风险敞口,表明区块链技术正影响着越来越多行业领域。无论是借助传统的金融分析工具,亦或是利用数学思维解读加密货币,其得出的结果或许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在 Aleh 参考的金融文献中记录着一百多种影响股票横截面价格的因素,无论这些因素对加密货币价格是否产生影响,加密货币与数学思维的碰撞的想法值得肯定。作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动量因子以及投资者关注度只是影响加密货币价格的因素之一,也必然有新的因素影响其价格。
8月14日,集团公司组织所属煤炭产业单位召开价格研究分析工作布置视频会。财务部主任、书记栾宝兴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财务部副主任郝静茹主持。会议指出,煤是联通产销、煤化、煤电的关键产品,煤价是影响公司决策的重要因素。各煤炭生产企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研究分析煤价的重要性,践行集团公司“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贯彻集团公司领导对财务工作“一个加快、三个加强”的批示指示精神,落实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降本增效专题会有关精神,做好量价管理工作,理清摸透各类煤价的形成和发现机制,为集团公司增收创效、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会议强调,做好下一步煤价研究分析工作,要强化价格指数研究,加强对热值定价测算方法的研究,面向销售部门和市场一线,强化学习、加强调研;要在子分公司层面建立财务部门参与煤价定价决策的机制;要切实加强党建与财务业务的深入融合,将党建工作聚焦到影响集团根本利益的大事、难点上来;要落实煤价研究工作小组工作机制,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共同推进煤价研究工作。财务部部门负责人、有关处室负责人、财务部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全体成员及所属煤炭产业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神东煤炭、煤炭经营分公司、乌海能源、宁夏煤业和平庄煤业做交流发言。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国家发改委7月30日消息,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形势组发布的报告显示,这两年,我国CPI运行受食品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PPI则持续在低位小幅波动。展望下半年,坚持年初的基本判断,即CPI涨幅将有所回落,PPI降幅有所收窄,物价总水平将有望继续处于合理运行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