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化肥与农产品价格同步波动化肥与农产品价格同步波动,磷肥、钾肥弹性更大从长周期看,不同化肥产品价格呈现同步波动特征。我们统计了世界银行公布的自1970年以来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的全球名义价格,并使用美元GDP平减指数调整为实际价格。通过观察长周期价格数据,我们发现三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同向波动关系。虽然短期内不同产品价格的走势会由于各自供需格局的独特性出现差异,价格波峰、波谷出现的时间也略有不同,但从价格整体走势看,三个产品价格相关性较强。主要化肥产品实际价格走势(美元/吨)不同化肥的原料成本相对独立,产品价格相关性主要来自需求驱动。不同化肥产品使用不同的生产原料,尿素的原料主要为煤、天然气;磷酸二铵为磷矿石、硫磺、硫酸;氯化钾为含钾卤水矿。通过历史价格数据观察,由于不同原料拥有相对独立的市场,各原料价格走势相关性较弱,不同化肥的生产成本相对独立。因此,我们认为化肥各产品长期价格的相关性并非由成本驱动,而是由共同的需求端变化导致。化肥价格与农产品价格高度相关,存在2-6个月的滞后期。化肥的消费结构中,谷类的化肥用量占比最高,其中玉米使用占比16.2%,小麦使用占比15.3%,大米使用占比13.7%,合计占比近半。我们将世界银行公布的玉米、小麦、大米的全球价格进行标准化、平均化,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指数。通过观察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化肥价格的关系我们发现,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的价格均与农产品价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2、0.85。但这种相关性的表现通常存在滞后效应,即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变化先于化肥价格的变化,我们发现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的价格变动相比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变动通常分别滞后约3个月、2个月、6个月。2000-2020年尿素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存在3个月左右滞后期(单位∶美元吨)2000-2020年磷酸二铵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存在2个月左右滞后期(单位∶美元吨)随着农产品价格波动,钾肥、磷肥的价格弹性相对更大。我们测算了不同类型化肥价格相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弹性,结果表明以氯化钾为代表的钾肥和以磷酸二铵为代表的磷肥,相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具备较大的弹性。经过测算,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10%,则氯化钾和磷酸二铵的价格将分别上涨12.6%和11.9%。磷、钾肥供需偏紧,价格上涨存在支撑磷肥∶供给端持续收紧,磷铵价格上涨存支撑国内大面积磷矿及相关产业链受环保影响将日趋显著,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我国磷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从上游磷矿石到下游磷肥、含磷农药的产业链均主要分布于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份内。伴随"清废行动"的开展,长江各干、支流附近的部分化工企业由于污染排放不达标受到关停或整顿处罚,磷化工产业链供给端收缩压力明显。2019年我国磷矿石产能1.07亿吨,同比减少4.6%。环保压力下,磷化工产业链存在整合预期,由此带来的供给端收缩预计将为价格上涨提供重要支撑。2015-2019年国内磷矿石当期余量(万吨)2017-2020年8月国内磷矿石产能、产量(百万吨)及开工率磷矿列入我国战略矿产,供需长期偏紧可期。2016年国家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将磷矿列入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目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6年我国磷矿基础储量32.4亿吨,以2017年1.23亿吨年产量测算,若以此采矿速度我国磷矿可采年数仅为26年。根据USGS统计,全球目前磷矿储量约为670亿吨,其中约500亿吨位于非洲摩洛哥及西撒哈拉,我国储量占比仅不足5%。出于战略资源保护目的,预计未来我国磷矿石开采将受到长期管制,供需格局长期偏紧可期。预计全球磷矿产量稳增,东亚等区域或现供应紧张。目前全球磷矿产量约为2亿吨,产能产量稳中有增。IFA预计2017~2022年全球矿石供应将由2亿吨增长至2.5亿吨,主要新增产能将出现在非洲和西非;受中国环保、磷矿资源整合管理等供应影响,东亚产能稳中有降,2017年约为8500万吨。考虑到磷矿主要在区域内交易,主要形成制品(如磷肥)后才进行全球贸易,预计东亚(以中国为代表)等部分区域将呈现供应紧张局面。磷的总供需收紧,已经降到2011年同期水平。2018年全球磷酸(折合P2Os)产能约为6150万吨,受益于全球以肥料为主的磷需求持续增加,近年来供需格局持续收紧,达到近10年来底部,与2011年的情况类似。未来5年预计全球有10座装置投产(主要在摩洛哥、巴西、埃及等),但短期来看全球供需平衡偏紧。全球供需紧平衡大概率将导致磷铵价格上涨。以磷酸二铵为例,2011 年为供需平衡最紧张的年份(供应余量占总产能比例从2009年的10%下降到 2011年的 3%),全球主要贸易国(沙、美、土等)二铵FOB 价格自底部 300美元/吨上涨到高点650美元/吨。近年全球磷供应也面临紧平衡格局(供应余量占总产能比例自 2016年的8%下降到 2018年的 3%),预计磷铵将开启新一轮的价格上涨景气周期。钾肥∶供需维持紧平衡,看好钾肥涨价预期世界各地区钾肥生产需求不匹配,全球进出口贸易量大。农业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对钾肥的消费量较大,2016 年东亚地区和拉美地区氯化钾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6%,本地区钾肥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大量钾肥需要进口。而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本国的需求量远小于其产量,生产的钾肥大量用于出口,各地区产需不匹配导致全球钾肥进出口贸易量较大,2016年世界氯化钾出口数量占世界表观消费量的76.85%。世界主要钾盐资源分布我国国内钾肥价格和进口价格依赖于国际市场。钾肥由全球两大联盟垄断销售,分别为北美地区的 Canpotex(由加拿大PotashCorp公司、Agrium公司和美国Mosaic公司共同组建)和东欧地区的 BPC(由俄罗斯 Urakkali公司和白俄罗斯 Belaruskali公司共同组建,2013年解体)。Canpotex联盟和前BPC联盟所涉及的厂商占全球66.8%的钾肥产能,在国际钾肥贸易定价中掌握主动权。国内钾肥生产企业难以与国际寡头厂商抗衡,国内钾肥价格除受国内市场供求影响和政府调控外,主要受到国际钾肥价格的影响。全球钾盐供需保持紧平衡,预计未来供给增量有限。2018 年全球钾盐(折合 KO)产能约为 6200 万吨,全球总供给4940万吨。受益于全球化肥总需求增加,化肥用钾盐需求持续增长,全球钾盐供需平衡不断紧缩。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预计 2018-2023年全球钾盐产能将增长 10%左右,增量主要出现在白俄罗斯、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区,我们预计国内供给将保持温和缓增趋势。国内钾肥开工率维持高位,库存处于下行通道。2014 年以来,我国钾肥开工率维持在 80%以上的高位水平,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行业库存方面,2020年以来受供给端收紧影响,行业库存持续下降,国内市场良好的供需格局为钾肥价格上行提供支撑。2010-2019年国内氯化钾行业库存(万吨)2017年12月-2020年10月国内氯化钾产能、产量(万吨)及开工率通过分析长周期数据,我们发现化肥与农产品价格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2020 年受供需结构收紧影响,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有望催化未来农产品供给及化肥需求提升,叠加偏紧的磷肥、钾肥供应格局,看好化肥产品价格上涨弹性。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磷肥、钾肥生产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申请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建议书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磷肥、钾肥生产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据矿业周刊近日消息,专注于摩洛哥钾盐矿产开发的埃默森(Emmerson)公司已完成其100%所有的摩洛哥赫米塞(Khemisset)钾盐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赫米塞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结果显示,该项目运营前估算总成本为3.87亿美元,比此前概略性研究的估算成本低了0.19亿美元。同时,可行性研究还估算了可能建造制盐厂的成本,制盐厂所属额外预估成本为2,400万美元。建造制盐厂主要是生产除冰盐,并出口至美国东海岸。根据赫米塞矿山生产计划,K60峰值产量预计将达到81万吨/年,除冰盐峰值产量预计将达到100万吨/年。根据阿格斯FMB公司(Argus FMB)的分析结果,赫米塞矿山的利润将高于75%的同类型矿山,平均静态税后利润率47.1%,平均静态毛利润率可达61.5%(不含利息、税费、折旧、摊销)。埃默森公司首席执行官海登·洛克(Hayden Locke)表示,可行性研究工作进一步支撑了概略性研究的工作成果,表明赫米塞项目有望成为世界一流的低成本高利润钾盐矿;由于全球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对钾肥的需求依然旺盛;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可行性研究估算的成本比此前概略性研究估算成本降低了1,900万美元,使得该项目成本低于75%的同类型矿山。海登·洛克还表示,埃默森公司今年剩余时间的主要目标是使赫米塞项目通过各项许可要求,包括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同时,继续推进赫米塞项目下一步开发的融资工作。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中心 作者:编译/向鹏
来源:金融界网站来源:安信证券■多次业务转型资源整合探索钾肥之路。公司曾涉及冰箱压缩机、油脂加工、国际船务及物流服务等业务,2015年起公司逐步开展资源整合、出售油脂业务,并通过控股中农国际引入钾肥资产。今年起公司决定剥离谷物贸易、船运业务,继续聚焦钾肥,证券简称亦于9月7日变更为“亚钾国际”。随着公司经营重心向钾肥倾斜、老挝钾肥产能逐渐释放,公司综合毛利率改善明显,近两年收入及业绩高速增长。 ■钾肥景气度有望回暖。钾肥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CR8>80%,由于巨头较高程度执行生产纪律,根据市场需求协同减产并关停高成本产能,钾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当前钾肥价格处于近五年低位,我们认为,粮食价格的逐步恢复有望对钾肥价格形成正向刺激,并利好肥料需求;另外,原油价格上行有望助推加、俄货币升值,钾肥成本上行驱动价格上涨,钾肥价格有望底部回暖。 ■我国钾肥“走出去”战略现成效。中国是钾肥消费大国,但是由于盐湖过度开采等原因,我国钾肥进口依赖度提升至50%。为解决我国钾资源衰竭的困局,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7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把农业“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找钾、采钾。根据中国无机盐协会统计,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的钾肥项目共有34个,分布于12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位于老挝的两家企业项目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公司及开元钾肥所在区块的氯化钾储量多达13亿多吨,两家合计年产量达75万吨。 ■公司老挝钾矿优质,盐湖前总工李小松博士助力项目扩产增效。公司拥有老挝甘蒙省他曲县钾镁盐矿东泰矿段采矿权,矿区面积35平方公里,钾盐矿总储量10.02亿吨(折氯化钾1.52亿吨)。老挝钾肥矿床埋藏较加、俄等地更浅,开采成本相对较低;另外,矿区区位优势显著,辐射东南亚及中国,东南亚市场较大(进口量约600万吨)且价格为全球高价区,2021年底中老铁路的开通有望为钾肥反哺国内提供更多便捷。公司2019年钾肥产量24.69万吨,收到产能瓶颈制约,因此,公司计划在10万吨/年钾肥项目稳定运营的基础上,推动100万吨/年钾肥的扩建,该项目有盐湖前总工李小松博士技术加盟,为项目的顺利落地增添了保障。据公告,该项目预计可以实现年均利润总额84,860万元,总投资收益率36.68%,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70、1.82、4.66亿元。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下跌;天气异常影响种植面积及施肥量。
“十四五”行业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传统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1.1发展成绩和突出问题(一)传统化工研究范围:化肥、氯碱、轮胎、农药、纯碱、精细化工(二)传统化工行业地位:1)2019年,传统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石化化工行业的20%,利润总额1725亿,占石化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35%。2)我国是世界传统化工行业大国,化肥、纯碱、烧碱、PVC、农药等份额均占世界排名第一。传统化工产业成熟,除钾肥因国内资源不足而接近一半依赖进口外,其他主要传统化工产品均在世界占有领先位置,部分产品高比例出口,满足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产品需要。2019年,磷肥行业产品出口率30%,农药行业产品出口率65%,轮胎行业产品出口率40%,染料行业出口率30%。重点传统化工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三)传统化工行业“十三五”取得成绩1)提质增效成果明显。①淘汰落后产能成效大,化肥行业尿素产能(实物量)净减少1395万吨,磷铵产能(实物量)净减少174万吨,电石产能净减少500万吨;②膜(零)极距电解槽所占的比例提高到约88%;③湿法磷酸精制产能已达到约75万/年(折100%P2O5),成为磷肥企业多元化的重要方向;④氮肥原料结构优化,先进煤气化产能比例提高到37.2%。合成氨工业消费增长显著,年均增速高达16%;⑤纯碱行业全卤制碱技术在江苏井神、江西晶昊等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⑥我国农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得到了明显改善,环保型农药制剂达到65%;⑦环保型涂料、助剂等精细化工产品比例达到35%,绿色轮胎比例达到40%。2)化肥行业提前实现零增长。①“十三五”以来,我国化肥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发〔2015〕2号)。2019年,化肥表观消费量共计5686万吨(折纯),相比于2015年累计下降8.2%;②氮肥、磷肥表观消费量在五年前即进入下降通道,产量受出口缓冲作用,“十三五”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5-2019年,我国氮肥产量下降17.28%,磷肥产量下降11.9%。3)氮肥行业产能结构优化成效显著。①截止2019年底,氮肥、合成氨、尿素产能分别为5428万吨(折纯氮)、6619万吨(实物量)、6668万吨(实物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0.3%、12.1%、17.3%,行业去产能效果十分显著。“十三五”以来,氮肥行业新旧产能更替加速,间歇式固定床合成氨产能缩减了近1500万吨,缩减约40%;同时期,总产能下降700万吨左右。2019年中国共有尿素企业106家、合成氨企业数量218家,五年累计下降约50%。企业数量减少、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明显改善;②截止到2019年底,国内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4938万吨,占总产能的74.6%,是合成氨产能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2718万吨(实物量),占总产能41.1%,较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4)氮肥拓展化工品等消费领域,产能过剩程度缓解。①2019年氮肥表观消费量约3433万吨,合成氨表观消费量为5867万吨,相比2018年增长3.0%,是连续三年下降后的首次上升。合成氨下游消费整体呈现“减肥增化”的转型趋势,即农业消费量缓慢下降、工业消费量逐年增长。②2019年占合成氨消费比例约为67%,农业消费领域中下降最快的为尿素和碳铵,近五年年均降幅分别为9%和21%。合成氨工业消费近年增长显著。受惠于环保治理不断加强,车用尿素和电厂脱硫脱硝领域的消费增长最快,近五年年均增幅均超出50%。其次己内酰胺、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等化工新材料方向也显著拉动了合成氨消费增长,近五年年均增速在10%以上。氮肥工业消费情况5)氮肥出口数量下滑明显,国际竞争处于劣势。据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出口氮肥584万吨,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尿素494万吨(折纯)。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出口国家,包括尿素、磷酸铵、硫酸铵等氮肥主流产品。“十三五”以来,我国氮肥呈现出口逐年下滑的趋势。自2015年出口达到历史最高值、成为全球第一大肥料出口国后,我国氮肥出口量一直下降,2019年是2015年后首次出口上涨。从2019年出口数据看,中国出口流向在亚洲的销售明显增多,主要流向印度、韩国。6)磷肥行业消费负增长。①按照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磷肥产量由2015的1795万吨降低至2019年的1582万吨,下降12%。我国磷肥表观消费量持续降低,由2015年的1245万吨降至2019年的1092万吨,下降了近12%,充分说明我国磷肥行业已经实现了消费负增长;②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取得积极效果,使得行业由整体亏损的边缘转为略有盈利。但是在2019年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行业效益大幅下滑,跌至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2015-2019年我国磷肥行业产销情况7)磷肥行业结构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明显。①湿法磷酸装置升级,到2019年湿法磷酸精制产能已达到约75万吨/年;②磷矿伴生资源利用取得长足进步,2019年磷肥副产物氟化物产能达到15万吨/年,磷肥副产提碘产能250万吨/年;③磷石膏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综合利用率由2015年的33%提升至2018年的40%,大大超过世界对磷石膏的平均利用率(小于10%)。8)钾肥国内自给率增加,产品和技术升级取得进展。①截至2019年底,我国资源型钾肥有效生产能力约690万吨/年(K2O计,非注明下同),产量645万吨,自给率相比2015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56.5%。按地域统计,我国钾肥总产量中青海省占80.79%,新疆占14.01%。②钾肥产品种类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适应水溶肥发展的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产品规模快速增长,适应新能源产业的熔盐级硝酸钾产品出口至西班牙。③我国先后突破了低品位固体钾盐、尾矿利用、深部卤水开采等技术,使得钾盐可采量成倍增加。我国在盐湖提取氯化钾和硫酸钾方面拥有了自主技术,并在主要工艺上及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上有了重大突破;主体设备实现了国产化。2015-2019年我国钾肥行业供需情况(折纯)9)农药产销总体下降,出口依赖性增强。①2019年全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46.4亿元,实现利润197.8亿元;农药出口146.8万吨,出口金额48.6亿美元,农药出口的目标市场超过175个国家或地区,农药行业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型产业特征;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农药原药总产量225.4万吨,其中,除草剂产量93.1万吨,杀虫剂产量38.9万吨,杀菌剂产量16.5万吨,连续多年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国;③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已拥有原研药开发、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专用中间体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全国有农药生产企业近2000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江浙沪一带部分生产企业的外迁,带动一些省市农药生产能力和产量增加。10)农药行业兼并重组进程加速。①农药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期。2019年,利民股份收购威远生化,陶氏杜邦完成拆分,扬农化工收购中化作物,南通江山收购哈尔滨利民,印度联合磷化(UPL)收购燕化永乐;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开启全产业链战略重组;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强企业2018年总销售额达1718.09亿元,同比增长11.47%,入围门槛为4.04亿元,较上年提高0.165亿元,同比增长4.26%。榜单前10强企业销售总额达667.04亿元,同比增长9.50%,占百强销售总额的38.82%;百强排行榜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56家;③农药行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在2019年Philips McDougall公布的全球农化企业20强榜单中,有10家中国公司入围,占据该榜单的半壁江山,中国元素愈加突显。11)氯碱行业保持较高开工率。①2019年,我国烧碱和PVC生产能力分别达到约4300万吨/年和2470万吨/年,稳居世界首位;产量分别达到约3464.4万吨和2010.7万吨;近年保持较高开工率,2019年生产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9.1%和79.9%。②近年来,对资源和能源依赖程度较强的氯碱企业将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了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氯碱化工迅速崛起。12)氯碱行业技术进步快。①能耗低,污染小的离子膜法烧碱的产能比例已接近100%,隔膜法生产装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已基本被完全淘汰;②国产离子膜制造,氧阴极(ODC)电解槽、煤粉等离子制乙炔等国际尖端技术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③膜法盐水精制、膜法脱硝、高密度自然循环膜(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干法乙炔、低汞触媒、100m3以上大型聚合釜、余热回收、盐酸深度脱吸、PVC聚合母液处理和电石渣综合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开始在行业内得到推广。2014-2019年烧碱产量、表观消费量和开工率分析2014-2019年PVC产量、表观消费量和开工率分析13)纯碱产能增速较快,集中度相对较高。①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纯碱行业有效生产能力3370万吨/年,产量2923万,开工率86.7%,出口量143.5万吨,进口量18.7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2797.9万吨。我国纯碱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产能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分别占全球产能和产量的47%和45%。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纯碱的净出口维持在150万吨左右,近10年自给率维持在105%-110%之间,产业总体供需结构从“满足内需型”向“内需为主、输出为辅”转变。②纯碱产能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青海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占全国总能力的68.8%。纯碱产量排名前20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3%。烧碱产量、表观消费量和自给率纯碱产能分布14)纯碱不同技术类别区域性发展特点日益明显。①联碱装置具有盐利用率高、污染少、能耗低等优点但需配套建设合成氨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联产氯化铵又易受农业生产和复合肥行业发展的制约;产能扩张主要集中在老厂扩能改造和搬迁,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②氨碱装置建设规模大、产品质量高,但需要丰富的原盐、石灰石、焦炭、水等资源供应,且要排放大量废渣、废液,因此扩能和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西北等相关资源丰富且具有荒滩或排污条件的地方;③天然碱装置集中在河南等地的天然碱资源区,具有高质量、低成本优势,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近年来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但受资源限制,进一步大规模扩产的可能性不大;④我国纯碱工业技术装备相对先进,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纯碱企业数量多,平均技术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纯碱生产技术产能结构15)轮胎产业规模不断增长,行业整合步伐加快。①我国轮胎行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19年度75强排名中除台湾外的我国企业全球份额达到20.3%;②行业整合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除倍耐力和锦湖两单海外整合案例外,国内也有大量轮胎企业破产清算或被并购,仅2017和2018年国内轮胎企业破产重组数量就分别为27和25家,2019年涉及轮胎业务的破产企业又有37家;③“十三五”期间,虽然我国轮胎行业增速与前期相比显著下降,但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从产量来看,2019年与2015年相比增长15.4%,年均增速3.6%;④国内轮胎产品结构也持续优化,轮胎子午化率不断提高,2019年国内轮胎子午化率达到94.5%,除保持少量满足特定需求的斜交胎外,其他轮胎全部实现子午化。16)精细化工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①2019年,精细化工共实现销售收入约2.65万亿元,占全国化工总收入的38.46%;创销售利润约1600亿元,占全国化工总销售利润约40%,是推动化学工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②我国作为全球精细化工生产大国,不仅具有了较好的自我供应能力,而且一些产品生产规模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③染料产量占全球产量55%,橡胶加工助剂超过全球产量的50%,柠檬酸、高倍人工合成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出口量超过全球贸易量的80%,赖氨酸、饲用维生素和饲料磷酸氢钙等饲料添加剂年出口量也分别占到全球贸易量的50%左右。17)涂料集中度低,染料面临产能过剩和产业转移。①2019年我国涂料总产量为2438.8万吨,同比增长2.6%;主营业务收入为3132.3亿元,去年同期为3150.1亿元,同比降低0.6%;利润总额为229.5亿元,同比增长9.4%;长期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的状态,产业集中度低,100家企业累计销售收入为1371.064亿元,仅仅占全国总销售收入比例为33.56%;CR10中包含7家外资企业(包含港澳台)与3家本土企业,且达到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均为外资品牌,外资涂料品牌在中国市场仍然强势。②2019年染料产量79万吨,有机颜料21.5万吨染料中间体46.3万吨。主营业务收入688.3亿元;我国生产的染(颜)料每年有30%左右的产品供应国际市场。近年来国内染料和颜料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除部分企业因搬迁入园和技术提升等原因实施投资外,新建产能较少。18)专用发化学品发展较快。精细化工行业中,专用化学品行业发展较快。行业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胶粘剂、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工品、水处理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建筑化学品、塑料助剂及橡胶加工助剂等。2019年专用化学品销售收入达1.7万亿元,总产量近9000万吨(实物量),市场满足率达95%以上。19)精细化工行业总体大而不强。①供应过剩与不足并存。部分产品供应能力过剩,染料、颜料、橡胶助剂、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部分专用化学品自给率不高,如光刻胶、特殊表面活性剂、食用香精香料、复合抗氧剂等。②企业多而小,缺乏领军企业。国内规上精细化工企业9000余家,2019年平均销售收入不足3亿元,远低于国外同行。如全球最大的橡塑助剂企业德国朗盛公司,2018年各种助剂的销售收入达19.8亿欧元,超过我国橡胶助剂2018年总收入的60%;③长期以“跟跑”的模式而被市场选择,而不是创造市场而且一些高端领域至今甚至空白,例如,目前国内很多电子化工材料都还依赖进口,其中液晶材料的自给率只有10%,光刻胶自给率不足30%,半导体化工材料的自给率总体不足15%;④定制服务能力弱。国际知名生产商基本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定制生产符合差异化要求的产品,助力用户产品增值。但我国绝大多数精细化工企业应用研究缺乏甚至空白,基本只为用户提供原料型的产品;⑤产品档次有差距。产品档次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相差1-2个档次,其中电子化学品差距最大,因而导致应用端产品品质差于世界先进水平;⑥企业入园率偏低,智能化建设难。企业规模小、经济贡献能力有限,许多精细化工企业面临入园难的问题。此外,由于间歇化和配方式生产,精细化工企业智能化建设也面临很大挑战。1.2关注重点和行业热点1)化肥利用效率要求进一步提高。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是化肥增长的主要动因。根据IFA预测,未来5年,化肥消费增速年均约1.1%,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年均增速分别为1.1%、1.6%、1.9%。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2000至2018阶段,天然气在原料组合中处于支配地位,份额稳定在70%;其次是煤炭原料占比28%;其他原料包括石脑油、氢、燃油和炼油副产物等,占比由4%缩小到2%。国务院在2018年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京津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达到40%以上。农业发展更加重视环境友好,对有机肥、土壤改良肥、测土配方施肥的需求将进一步放大,促进化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氮肥行业常压间歇固定床工艺面临退出压力。我国氮肥行业面临常压间歇固定床装置退出压力,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各地方政府对间歇固定床装置的整改和退出都提出了要求。3)磷肥行业面临消费负增长和磷石膏处理等问题。①消费负增长。2015到2019年连续消费4年负增长,目前磷肥产能已经达到国内表观消费量的2倍左右,2019年产能利用率在72.6%左右。磷肥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与国内消费处于负增长状态的矛盾比较突出。出口是磷肥行业生存的重要手段,2019年出口量占磷肥总产量比例达32%。然而随着北非和中东磷铵装置的投产,其磷硫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国内企业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磷肥行业过剩产能通过国内外市场消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②环保倒逼,以渣定产。国家对长江流域的环境治理,给我国磷矿主要产地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的磷矿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加速国内磷肥行业去产能,湖北省政府要求2025年年底完成沿江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贵州省从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磷石膏“以用定产”模式,并要求后期销大于产。四川省绵竹市出台“产销平衡”限产方案。2019年《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三磷”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持续深入,将提升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水平。4)我国土壤缺钾严重,消费缺口大。全球钾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我国钾矿资源储量仅占世界基础储量的8.4%,是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国内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5)农药行业更注重原始创新,关注产业转移。①全球大型农药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研发和创制新产品的能力竞争,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研发活动才是最有效率的,农药新品种的创制要作为战略性投入;②寡头垄断与兼并重组。由于农药新产品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周期长的特点,为加强研究开发实力,增强产品渗透率和客户粘性,寻求规模效应和协同作用,增加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农药公司兼井、合并更趋频繁;除中国化工控制的先正达、安道麦外,国内多数企业十分依赖跨国公司的供应链。③渠道和品牌。各国普遍实行先登记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贮存、使用和进出口等,建立适合各国管理特点的营销渠道和品牌维护必不可少;④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是农药行业多年来的通病,其根源在于我国农药创制能力弱,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为过专利保护期品种,再加上登记制度不设额度限制,从而造成一个品种有多家生产企业登记生产的局面;⑤农药行业产业转移趋势加速。随着安全环保要求提高,园区整治、清理持续不断,农药行业产业转移有加速趋势。近年来农药及中间体转移集中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安徽、江西、湖北等地;⑥环保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农药装置反应步骤多,整体收率偏低;部分污染物具有毒性和危害性,环保处理难度大,费用高;部分污染物(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嗅阈值低,异味,副产盐问题。6)氯碱行业无汞化和离子膜国产化步伐缓慢。①低汞触媒消耗量差距很大落后企业的低汞触媒消耗是先进企业的3-4倍;②无汞触媒研发还处于中试阶段,还没有工业化试用和示范项目建设;③乙烯法逐步取代电石法工艺受到严控新增产能政策、高昂的替代成本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制约推进困难;④我国每年需消耗20万m2左右离子膜,基本全部依赖从美国和日本的三家公司进口存在一定的稳定供应风险;⑤国产化离子膜在电耗、长周期运行稳定性、氯纯度及碱中含盐等综合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仅1%。7)纯碱行业关注原卤制碱技术推广。①原卤制碱相比传统氨碱法具有无三废排放,相比联碱法能耗相对较低,产品质量好,且无副产氯化铵。②在有条件的区域,推进井下循环属于全卤制碱的一种,该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且解决了氨液废渣和地质沉降问题,在江苏、江西、和湖北获得了推广应用。8)轮胎行业关注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建设。①产品档次上看,国内轮胎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市场80%被外资占据,大量中低端产能导致同质化竞争和贸易争端。而更先进的汽车性能对轮胎提出更高的性能和负载要求,将推动高性能(HP)和高等级轮胎的市场需求;②行业集中度需要提升,国内轮胎企业超过400家,排名靠前的几十家企业平均产能低于2000万条/年,与普利司通2亿条/年产能差距巨大。③国内轮胎企业品牌建设的不足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对产品销售影响较大。9)涂料染料行业更重视环保高性能产品。①根据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目前主要鼓励水性木器、工业、船舶用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涂料,低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用于大飞机、高铁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防腐涂料生产;单线产能3万吨/年及以上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水性涂料成为行业重点投资布局领域,工业涂料“油转水”成为行业趋势。②随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国民环保意识增强,市场对环保型、节能型涂料需求将不断增长,工业涂料行业也应加快技术变革,调整产业结构,向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保化、多功能化产品方向转变,实现新旧产能替代;染料行业面临实现由传统的开放式工艺,转向高端型、高功能性、环保型产品转变。③低VOC含量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得到认可,同时,高性能的防腐涂料目前仍是工业涂料行业重点需求。目前国内航空业、交通运输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对高性能防腐涂料的需求较高。10)专用化学品关注档次和应用普及率提升。①我国虽已基本解决了精细化工产品有无问题,但产品档次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相差10年左右,因而导致应用端产品的品质偏低,不仅与高质量生活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存在差距,也不能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②虽然我国专用化学品应用普及率,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仍落后与发达国家。以日用消费占比达70%的表面活性剂为例,2018年我国人均表面活性剂的年用量仅为3.04公斤,而美国达9.38公斤,欧盟和日本的人均消费量也都是我国的两倍之多。全球主要地区表面活性剂产品人均年消费量1.3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1)我国化肥需求逐年降低。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化肥需求年增长率为-3%。2)全球农药市场有刚性需求,国内农药使用量零增长。①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农业生产的需要,全球农药市场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②2000-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专业研究机构Phillips McDougall公司预计2023年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规模为667.03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③多年来,农业部对国内农药使用量预测均在30万吨(折纯,不含非农用)上下;④预计2025年国内农药使用量为48万吨(折纯,含非农用),2018-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9%。3)纯碱需求低速增长。我国纯碱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7%,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我国纯碱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周期性变化相对显著。纯碱“十二五”消费增速放缓,增长率从“十一五”期间的8.4%下降到4.8%到2.8%。预计2019-2025年需求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到约1.2%,到2025年,预计我国纯碱消费量3000万吨。4)氯碱产品保持高速稳步增长。①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是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PVC树脂在建筑领域的消费量占PVC产品消费总量的67%在整个下游消费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据下游行业发展趋势,预计PVC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约4.0%。②根据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作为烧碱重要需求领域的氧化铝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对烧碱的需求增速将保平稳。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烧碱下游消费需增长率将在2.9%左右。2019-2025年PVC需求预测2019-2025年烧碱需求预测5)轮胎消费稳定增长,以替换市场为主。①“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轮胎消费已经从以原配市场主导过渡到以替换市场为主导,中国轮胎2019年出口41%,替换37%,汽车原配胎22%。“十四五”期间这一特征将更加明显。②2025年国内汽车产量约3000万辆,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长400万辆,配套胎市场增加2000万条以上;③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约3.6亿辆,与2019年相比增加1亿辆,按照1.1的替换系数,替换胎市场增长1.1亿条;④考虑轮胎行业产能“走出去”趋势,假定出口市场保持目前水平不变;预计2025年我国轮胎市场规模约8亿条,年均增长3%。6)涂料染料产品保持一定增速。①人口增长、一带一路推动中国涂料产量和消费量仍会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有所放缓,年均增速2%,预计到2025年我国涂料需求量将达到2750万吨左右。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性价比优良、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80%。涂料行业的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将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涂料企业集团。②预计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内染(颜)料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增长,而且绿色安全和高性能的产品需求会增加,2025年的需求量为染料78万吨,颜料25万吨。考虑国际市场对我国染(颜)料的需求,预计2025年国内染料颜料产销量130-140万吨。7)专用化学品市场长期向好。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精细化学品需求量与经济与生活水平紧密相关。根据“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精细化工产品需求按数量计总体将保持年均4-5%,按价值计将达到年均6%;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总需求量将达到1.1亿吨左右。重点精细化工产品2025年需求预测1.4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1)化肥行业减肥增效,推进原料路线改造。①产品升级,形成以高端肥料为主导的化肥产品结构,鼓励磷肥企业发展水溶肥、液体肥、专用肥特种肥等高端肥料;②传统化肥企业探索转型新途径,氮肥企业以碳一化工为纽带发展新型煤化工、和石化相关产品;③继续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逐步淘汰常压固定床气化工艺,提高先进气化技术路线的比重;④加大加快资源勘探力度,优化钾肥品种结构,建立钾肥储备机制,做好难溶性钾资源开发技术储备;⑤鼓励现有湿法磷酸装置配套湿法磷酸精制装置,实现湿法磷酸的梯级利用;⑥鼓励利用已被列入石化行业绿色工艺的半水-二水法/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就地改造现有二水法湿法磷酸装置,包括在搬迁改造时将二水法湿法磷酸装置改为半水-二水法/半水法装置。2)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从产品种类上看,新型肥料主要发展缓释/控释肥料、稳定肥料、增值肥料。新型肥料3)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①继续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提高先进气化技术线的比重;②政策推动,逐步淘汰常压固定床气化工艺,新建先进气化装置;③市场推动,有竞争优势的地区(西北地区、石化基地)新建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或煤气化多联产项目,实现优胜劣汰。4)磷肥企业产品多元化发展。①鼓励现有湿法磷酸装置配套湿法磷酸精制装置,实现湿法磷酸的梯级利用利用氟硅碘等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的磷化工和氟化工;②以大宗的磷酸及盐、氯化物为主,转向精细化、高端化、功能化、专用化,新产业链有较大空间。磷化工产品分级5)强化化肥行业资源利用。①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拓展钾资源可获得量、加大对钾长石等难溶性钾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锂、硼、溴、碘等有用组分的综合利用;②我国高品位磷矿有限,但行业目前对中低品位矿的利用不够。未来行业将着眼发展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产品,有效提高磷资源转化效率,实现磷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③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行业内优质企业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为生产高端磷酸盐创造了前提;④我国磷石膏利用规模、处理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力争202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⑤磷石膏制硫酸(30万吨/年)联产水泥(40万吨/年)的装置已运行多年。磷矿中的氟、碘回收规模进一步扩大。6)发展环境友好型创制农药。①坚持创制高效安全农药;②持续生产工艺改进。基于我国生产的农药主要为过专利保护期的老品种,为了提高竞争力,需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装置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减少“三废”排放量;③多路径探索创新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大型企业,坚持创新同时结合国内农化企业兼并重组新成果,加快农化板块的国际化运营布局,增加本土企业及产品的话语权和市场控制力;对中型企业,摸索农药创制新模式、新方法,同时依托现有生产能力、产品品种和装备水平,努力挤进全球前20名企业名单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地位;对其它规模较小企业,要凭借优势产品或技术依附于这些二梯队企业,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7)纯碱推进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应用。①以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指标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的有竞争绿色的装置扩能,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要素向有竞争力的纯碱企业集聚;②加快原卤制碱(井下循环制碱工艺、热法联碱工艺、天然碱制碱)和一步法重灰工艺的推广力度;③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3-5家大纯碱龙头企业。提高仓储、物流能力,打造世界纯碱供应体系,在国际纯碱市场供应方面有一席之地。8)氯碱行业推进原料路线改造、促进汞污染防治。①行业减汞化:加大电石法PVC各项减汞技术和汞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行业和企业提高低汞触媒应用水平,建立行业汞平衡和低汞触媒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②推进原料路线改造,从工艺源头实现无汞化: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氯碱化工与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和石油化工等相结合,采用非电石法PVC生产工艺替代电石法;适度开展姜钟法(乙炔一二氯乙烷合成氯乙烯)等技术推广应用;③无汞触媒示范:鼓励电石法PVC无汞触媒应用和非电石法PVC新工艺路线工业化示范;④推动融合发展:氯碱行业通过与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深度融合,探索解决氯碱化工汞污染及现代煤化工高浓含盐废水和结晶盐处理问题的途径。9)推进轮胎行业整合和技术创新。①支持轮胎企业间的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推动轮胎行业与上游原料企业也下游轮胎用户间的协作,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效率;②支持轮胎行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大对行业内绿色工艺、智能化工厂、新产品研发、废旧轮胎绿色利用技术等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③完善行业配套体系建设。包括加强第三方试验场、检测实验室建设,为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供支撑;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根据行业实际修订旧标准、制定新标准。10)发展环保涂料和染料产品。①发展环保型涂料a)提升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绿色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品种,发展高功能性涂料;b)水性涂料:降低助溶剂含量、解决快干问题、缩短固化时间;c)粉末涂料:降低固化温度、改善减少漆膜缺陷、改进粘度分布、提高重复使用的能力、寻求较好的抗石击性、保光性、耐化学品性等;研制薄膜型粉末涂料;开发新型特种效果面漆;双重固化技术;d)辐射固化涂料:改进功能(耐磨损及耐腐蚀性、UV活性硬度、较低粘度及鲜硬性的提高);改进光引发剂效果,附着力等;e)高固体份及无溶剂涂料:研制新型流变控制剂来减少高固体分涂料在施工时所添加的溶剂②优化染料生产国车过,开发适应新需求的产品。a)推动染料生产全过程优化升级,避免和有效削减生产过程中有害有机杂质的产生,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b)连续化示范生产线,通过改造和示范推广,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c)满足纺织印染工业新工艺、新纤维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染料;d)适用于具有阻隔有害物质和病菌的纺织品,高阻燃、防火纺织品要求的染颜料产品;e)适用于超临界染色用染料、生命体标识用染料、暂溶性染料。11)大力发展新型安全绿色精细专用化学品。①提升产品性能和档次,以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和"中国制造2025"对精细化工产品性能档次的要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绿色性,积极发展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型动物营养化学品、化妆品添加剂、香精香料、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及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等为高品质生活配套的精细化工产品;②大力开发连续化生产工艺(连续磺化、连续硝化、链续酰化、连续重氮偶合等)和安全绿色化生产工艺(催化加氢、三氧化硫磺化、定向氯化、双氧水氧化以及硫酸二甲酯和光气原料取代技术等);③大力发展针对特定应用领定用途和功能的定制精细化学品;④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包括绿色水处理剂、环境友好表面活性剂、无VOCs胶粘剂、安全的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2.1项目政策背景2.2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传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场址现状4.2场址条件4.3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质量控制第九章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财务分析11.1评价概述11.2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关联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申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建议书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传统化工行业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记者 | 赵阳戈时隔多年,*ST东凌(000893)的老挝钾盐项目再有进展,但前景仍然不明朗。据*ST东凌2019年1月23日公告称,公司为推动老挝钾盐项目的扩建,计划以自有资金现金投入的方式分期向老挝钾盐项目投资共计2亿元,以扩大项目生产经营规模。截至目前,此项目拥有年产20万吨钾肥的能力(技改优化措施提升了以前10万吨的年产能),截至2018年末,项目实际已投资金额约6亿元,*ST东凌表示,打算投入的2亿元仅能满足老挝钾盐项目对现有装置采取技改等措施以增加产能,并不能满足项目资金的整体需求,至于项目剩余的资金问题,上市公司与相关方仍在协商解决中,资金尚未落实。这个老挝钾盐项目,说多了都是泪。时间要追溯到2015年的一次定增,*ST东凌购买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下称中农集团)、新疆江之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劲邦劲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凯利天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联创永津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天津赛富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智伟至信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金诚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庆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家发行对象持有的中农国际钾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农国际)100%股权,进而间接持有中农钾肥有限公司(老挝)(下称中农钾肥,图表中为“中农钾肥有限公司”)及其名下位于老挝的钾盐100万吨/年的新/扩建项目90%的权益。来源:公告据历史资料,中农国际拥有老挝甘蒙省35平方公里的钾盐采矿权,钾盐矿总储量10.02亿吨,折纯氯化钾1.52亿吨,其钾肥业务在越南、泰国、老挝等主要市场已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并逐步向其他市场进行延伸扩展,已分别与印尼、毛里求斯、阿曼等目标市场客户展开合作。当时,中农集团等有承诺,中农国际2015年至2017年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0万元、1900万元与4.515亿元。从数据来看,业绩承诺与项目的扩建及新建进度相匹配的,即2015年和2016年的业绩承诺是建立在目标项目原1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基础上,而2017年度的业绩承诺则是建立在目标项目完成扩建及新建、达到106.6万吨/年的生产规模基础上。从业绩承诺可以看得出来,相关方对老挝钾盐项目的预期之高,如果按照既定方针施行的话,结果犹未可知,但上述计划重要一环却出了岔子。2016年6月30日,上市公司接到东凌实业(控股股东)、赖宁昌(实际控制人)的《告知函》称,“东凌实业、赖宁昌因考虑到老挝钾盐100万吨扩建项目的进展现状未达预期,建设项目总资金中的大部分金额尚未得到落实,且钾肥市场在相关资产购买协议签订之后发生了超出预期的变化。因此,东凌实业、赖宁昌决定在《批复》的有效期间内不认购本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资金”。紧接着在2016年7月6日,另一位认购方李朝波也发来了类似的《告知函》称,因其为赖宁昌的一致行动人,故同样放弃认购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资金。按照划,配套资金在支付了中介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中农钾肥的建设及补充铺底流动资金。失去了配套融资,一下子令项目停滞不前,在多方沟通无果之下,事态陷入了长期的指责中,甚至还对薄公堂。比如2017年3月29日公告,*ST东凌就中农集团等十方的纠纷事项,向北京高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当然,*ST东凌还把弃购方东凌实业、赖宁昌、李朝波也分别告上了法院,与东凌实业的纠纷对应的是广州中院,对赖宁昌、李朝波两人的起诉地则是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这期间,还爆发过中农集团督促上市公司换届,项目方重要经营班子离职事件的口水战,东凌实业和中农集团互斥行为不当,上市公司高层离职,25.9亿元大额度计提导致年报“非标”,股东大会议案大面被否,以及前述的延迟披露减值测试报告等一系列各类衍生事件,总之就是事态一路发展下来,基本上全面失控。项目的停滞不前下,中农国际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只实现了1224.74万元、3815.21万元、2474.13万元的净利润,2017年的业绩承诺完成度只有5.48%。按照重组时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中农钾肥有限公司老挝甘蒙省东泰矿区100万吨/年钾盐开采加工项目总投资约为6.87亿美元,算上此前投入的6亿元,再加上此番上市公司续投的2亿元,后续资金缺口巨大,*ST东凌的老挝钾肥项目仍然令人捏一把汗。*ST东凌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项目通过技改已经达到20万吨的产能,但后续投入2亿产能还能增加多少不好说,要看项目具体的情况。另外后续资金怎么解决,以及业绩承诺不达标上市公司是否可以拿到补偿等问题,都还在商榷和调解,有相关消息上市公司方面会做及时披露。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摄图网又一家老牌国有企业被债务压垮。9月30日,国庆节前一天,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00792.SZ,即*ST盐湖,下称盐湖股份)发布进入破产重整的公告。该公告称,收到青海西宁中院的裁定书,受理债权人格尔木泰山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泰山实业)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并指定盐湖股份清算组担任盐湖股份管理人。盐湖股份号称“钾肥之王”,2018年销售收入接近180亿元,发生破产重整的“导火索”却是盐湖股份与泰山实业一笔439万的欠款。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上半年报告期期末,盐湖股份账上可用资金近10亿元,却依然选择破产重整,引发了市场对其逃废债的质疑。可用资金近10亿元,还不上439万元的债务?8月15日,盐湖股份收到债权人泰山实业的《重整申请通知书》,事由是盐湖股份未能偿还后者439万元欠款。《重整申请通知书》称,泰山实业以盐湖股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盐湖股份进行重整。根据盐湖股份9月30日公告,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自2013年以来,泰山实业与盐湖股份签订了多份业务承包合同与劳务用工合同,约定由泰山实业向盐湖股份多个项目提供设备维护检修、职工餐饮劳务等服务。相关合同签订后,泰山实业已按照合同约定如期履行了相应的合同义务,但截至2019年7月9日,盐湖股份仍欠付泰山实业公司劳务款4390030.20元。同月15日,泰山实业向盐湖股份发送《债权催收函》,要求盐湖股份于2019年7月31日前偿付上述劳务款。2019年8月1日,泰山实业收到盐湖股份《复函》,盐湖股份确认欠款情况与金额全部属实,但由于其公司目前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资金短缺,故无力支付泰山实业主张的4390030.20元到期债务。截至目前,盐湖股份仍未向泰山实业清偿前述债务。盐湖股份已经到了连439万元的债务都还不上的境地了吗?当然不是。盐湖股份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31亿元,较上年增加2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报告期期末,盐湖股份总资产733.44亿元,总负债550.87亿元,净资产161.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约75%,远未到资不抵债。同时,截至2019年上半年报告期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3.46亿元,受限资金为3.52亿元,扣除后账上可用资金近10亿元。破产重整为保壳?既然账上有钱,盐湖股份为何不选择还钱,却走向破产重整?“相对于公司几百亿元的资产,400多万元的债务并不算多,所以并不排除破产重整更多的是债务人自己的意思。”一位注册会计师曾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而选择破产重整的方案,或许是在债务人经营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债转股等方案并不容易达成,且破产重整相对来说,能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解决债务人存在的资金问题。”据财新网报道,此次盐湖股份破产重整背后的推动者是青海国资委,主要动机是保壳,以及保住青海国资委在盐湖股份的控股地位不受影响。目前青海省国资委通过青海国有投资公司持有盐湖股份27.03%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则需要暂停上市。盐湖股份2017年、2018年分别亏损41.59亿元和34.47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为4.15亿元,这说明公司急需扭亏为盈才能避免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据悉,重整程序以挽救债务人企业,保留债务人法人主体资格和恢复持续盈利能力为目标。在法院受理审查案件期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公司的重整可行性进 行研究和论证。若法院裁定公司进入重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并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公司最终的重整方案将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为准。盐湖股份公告称,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曾是白马股,股价跌近9成盐湖股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青海钾肥厂,这是新中国第一家钾肥生产企业,堪称“共和国钾肥长子”。能够扛起长子的重担,得益于公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盐湖股份的钾肥生产主要依托察尔汗盐湖的钾盐资源,其中氯化钾探明储量达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资源储量的50%以上。公司于1997年8月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上市以来凭借主要产品钾肥连续20年保持业绩增长态势。资源禀赋和战略地位兼具,盐湖股份上市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超级明星白马股。销售毛利率多年维持在40%以上,最高曾触及77%,公司ROE一度接近50%。社保基金、QFII、基金都是公司十大流通股名单上的常客。盐湖股份的业绩转折出现在2017年。其当年亏损41.59亿元,同比暴降1318.77%,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业绩爆雷也影响公司的股价走势。巅峰时期的2008年盐湖股份的股价最高曾达69.15元(前复权),如今每股最新的价格仅为7.66元,下跌89%,总市值213亿元。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APP、中国证券报等
来源:格隆汇作者:新浪财经来源: 新浪财经编者按坐拥百亿收入却被439万元债务申请重整,*ST盐湖从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沦落至今,发生了什么?从“两湖”合并到投资扩建,梳理*ST盐湖投资节奏的四大失控,即效益失控、投资预算失控、资产负债表错配和生产建设安全失控;与此同时,公司市场化债转股方案多年难以推进,连亏两年保壳之战迫在眉睫。借鉴市场债转股成功经验,编者从重整多方利益诉求出发,亦就保壳方案的可行性深入探讨。2019年半年报显示,*ST盐湖实现营业收入99.31亿元,较上年增加2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ST盐湖尽管依然亏损,但是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7.55亿元,亏损减少的主要原因钾肥销量同比增加3.8万吨,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81元/吨。此前,*ST盐湖公告,因无力支付泰山实业约439万元到期债务,被债权人泰山实业向法院提出对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并将通过重整程序清偿其相应债权。*ST盐湖作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为何整体出现持续亏损?上百亿收入为何被区区439万元的债务申请重整,重整背后深层次动因又是什么?战略诉求:合并前的两大困境资源利用率低与内耗成本高*ST盐湖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青海钾肥厂”,公司制改造后更名为“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集团”)。1997年将氯化钾生产经营主业重组为“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钾肥”),“盐湖钾肥”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盐湖集团与盐湖钾肥均是基于察尔汗盐湖资源进行开发。盐湖集团与盐湖钾肥在合并前,存在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如何降低内耗成本两大诉求。通过一次开采、分项加工、循环利用、集约化经营,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理论上应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当时资源利用率极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各种盐类矿物储量约六百亿吨,除氯化钾外,还有丰富的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氧化硼(储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还有溴、碘、铷等元素,整个盐湖的开采价值超过12 万亿。2008年年底钾肥生产对盐湖资源的利用率仅占资源价值的5%左右。二是资源开发循环利用率低。公司大量生产钾肥后,其副产品可循环再利用率,如公司生产钾肥副产品废卤液可以循环体用提取金属镁等金属。2010 年 3 月15 日,国务院批复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提及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依托察尔汗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该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导产业,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另一方面,盐湖集团与盐湖钾肥内耗成本较高。其主要体现如下两方面:一是两者之间关联交易频繁,双方股东利益难以平衡。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在水电、编织袋和药剂供应、工程和运输劳务、土地和房屋租赁、专利许可使用、原矿卤水采购等方面存在关联交易。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1万吨高纯优质碳酸锂项目建成后,双方的关联交易还会持续增加。2008 年5 月,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股东大会分别通过盐湖钾肥控股子公司盐湖发展自2008 年起向盐湖集团缴纳矿产资源使用费3.06亿元的决议。在议案的沟通过程中,盐湖钾肥股东认为使用费过高,而盐湖集团股东认为近两年钾肥价格快速上涨,该使用费过低,双方股东的利益难以平衡。二是两套班子的管理决策成本高。在合并预案中坦诚盐湖集团与盐湖钾肥均为上市公司,为维护双方股东的利益,必须由两套董事会、两套经营班子进行管理。而事实上,两公司都着眼于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机构设置重复、管理链条增加、决策程序繁冗,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决策效率,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实施:两大困境“破局”之道合并与项目工程扩建对于以上两大困境,公司采取两大解决措施,一方面推进盐湖集团与盐湖钾肥整合,另一方面继续加码项目工程投资加大察尔汗盐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2010年12月22日,盐湖钾肥吸收合并盐湖集团预案得到监管批复。2011年3月21日,“盐湖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并予以注销,“两湖”合并后注册更名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盐湖集团合并前已经展开实施的较大规模投资的综合利用项目。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期计划投资45亿元,截止2011年底已经投入43.12亿元;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二期计划投资50亿元,截止2011年底,已经投入40.51亿元;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三期) 计划投资200亿元,截止2011年底,已投入19.12亿元;ADC发泡剂工程与1万吨碳酸锂项目已分别投入11.93亿元和5.04亿元。合并前,公司主业以单一钾肥为主,合并后,公司由单一收入结构转向多元收入结构。合并完成后使得存续公司通过统一平台对盐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由单一的钾肥产品转向钾盐深加工、盐化工和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等系列产品,形成相关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的多元化。钾肥业务收入占比由2009年的98%下降至2018年的41.65%,2019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为39.43 %。Wind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45.60亿元上涨至2018年的178.9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9.31亿元,同比上涨26.72%。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91%,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贸易板块收入。该板块业务收入增幅高达599.84%,营业收入为28.98亿元,收入占比为16.20%。2019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占比为21.91%。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主要由钾肥板块、化工板块、镁板块、锂板块四部分构成。其中钾肥板块由钾肥分公司、青海盐湖三元钾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元通钾肥有限公司、青海晶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分子公司组成,生产产品为氯化钾;化工板块由化工分公司(即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二期)、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PVC 一体化项目)、青海盐湖硝酸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DC 一体化项目)等分子公司组成,主要生产产品为 PVC、甲醇、钾碱、烧碱、尿素、水泥等;镁板块由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主要产品为金属镁锭、PVC、钾碱、纯碱、PP、焦炭等;锂板块由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一万吨碳酸锂),主要产品为碳酸锂。战略执行:投资节奏失控的“因”与“果”*ST盐湖寄希望于通过合并解决内耗成本,再通过投资配套设施扩建解决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率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是供给侧的“升级改造”工程。但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层忽略了投资节奏的把握,导致工程项目失控,其失控主要体现在效益失控、投资预算失控、资产负债表错配以及生产建设安全失控等四个层面。四大失控的“因”,换来优质资产持续亏损被ST的“果”。(一)投资节奏四大失控:只见规模不见效益 资产负债表出现错配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其主要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镁板块、化工板块和锂板块。在进行过激的产能扩张或工程扩建过程中,*ST盐湖投资节奏出现较大失控的局面,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第一,效益失控,只见规模不见效益。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发现,镁板块、化工板块和锂板块累计投入超过600亿元,亏损额度超过300亿元,整体亏损占比超三成以上。具体如下图:来源:公司公告信息整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四部分工艺已于2017年全部打通,具备10万吨/年的金属镁生产能力,公开资料显示该产能世界第一。项目配套建设了400万吨/年选煤项目、100 万吨/年甲醇项目、100 万吨/年 DMTO项目、30万吨/年乙烯法 PVC 项目、16 万吨/年聚丙烯 PP 项目、240 万吨/年焦化项目、80万吨/年电石项目、50万吨/年电石法PVC项目、120万吨/年纯碱项目以及配套供热中心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已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自陆续投产后发生持续巨额亏损,累计亏损高达79亿元,亏损占比两成左右。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期、二期项目,围绕天然气制合成氨和乙炔气体等工艺以及盐湖钾、钠资源的综合利用,生产 22万吨/年PVC、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10万吨/年甲醇、49万吨/年合成氨和66万吨/年尿素等化工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期、二期项目已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项目多年持续亏损,亏损超过60亿元,亏损占比六成左右。海纳 PVC一体化项目生产装置于2015年完工投产,拥有 20万吨/年烧碱、24万吨/年 PVC、35万吨/年电石、200万吨/年水泥、14万吨/年氢氧化镁和 2500 吨/日熟料电石渣等产品的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投入超过90亿元,亏损超过30亿元,亏损占比近四成。此外,ADC发泡剂工程项目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累计投入15亿元,亏损超18亿元,亏损幅度高达123%。而1万吨碳酸锂项目前三年亏损超2亿元,累计投入7亿元,亏损占比近四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业绩有所改善。第二,投资预算失控,八年间预算翻倍新增200亿被诉违反公司章程。预算失控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从最初的200亿元扩大超400亿元,与最初相比,预算翻倍。在设计之初(2010年)的总预算为200亿元;2012年,新增79亿元预算,项目总投资增长至279亿元;2015年又新增11亿元,预算变更至291亿元;2017年再次新增预算约82亿元,预算更改至373亿元;2018年再新增60亿元预算至432亿元。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9日,子公司盐湖镁业7家股东称与公司存在股权转让纠纷向海西中院提起诉讼。2011年6月11日,以上原告7家股东与公司、盐湖镁业签订投资协议,投资协议约定:盐湖镁业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建设总投资200亿元,建设期3年。原告等投资者还与被告签订了《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章程》。该章程明确约定,盐湖镁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对外投资、处置重大资产等重大事项的决议,除被告外,必须由原告等小股东的表决权中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后因盐湖镁业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投资额严重超概,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致使原告等小股东的投资目的无法实现。基于以上理由,依据相关法律法规,7家股东向海西中院提起诉讼。第三,资产负债表错配,以债养工程。2009年至2018年及2019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数为210.37亿元,而主要投资项目已经超过600亿元,这说明经营性资金远不能覆盖扩建资金需求,必将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渠道解决工程扩建资金需求。2009年至2018年及2019H1报告期末,有息负债分别为9.47亿元、4.58亿元、91.44亿元、174.16亿元、290.01亿元、381.98亿元、401.66亿元、428.77亿元、430.56亿元、387.67亿元和379.43亿元。来源:Wind2009年至2018年及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CFO+CFI)分别为6.84亿元、18.15亿元、-51.04亿元、-76.63亿元、-92.43亿元、-59.87亿元、-42.28亿元、-9.24亿元、-8.23亿元、64.29亿元和19.03亿元。以上数据发现两点现象,其一,2011年至2015年CFO+CFI为负且金额较大,这或说明公司此段集中扩建期,且经营性资金远不能覆盖需要外部融资渠道才能完成扩建;其二,自2016年后CFO+CFI为负绝对额缩小且逐渐转正,这或说明公司扩建节奏有所放缓。通过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CFO+CFI+CFF)发现,2009年至2015年整体为正,这或说明公司外部融资渠道顺畅,且能够满足公司较大规模的扩建资金需求。但是,2016年后该金额转正为负,这或说明尽管公司扩建压力有所下降,但是偿债压力却有所进一步加大。这种偿债压力一方面可能是来自到期债务偿还,另一方面则可能是面临相关融资渠道收紧。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CFO)、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CFI)、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CFF),数据来源于wind第四,生产建设安全失控,工程质量存缺陷。在工程建设与生产过程中发现,因工程质量与违规作业等使得其安全事故频发。2011年9月4日,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中,在对公寓楼项目第一层土建实施过程中,由于浇筑混凝土倒塌,致使现场作业人员6人被掩埋;2016年9月18日,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滚筒包胶打磨作业产生的火花引燃、引爆乙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8人受伤;2017年6月28日,因部分装置存在设计与质量缺陷,使得车间炭黑水处理系统复位工艺管道至炭黑水槽作业时发生乙炔爆炸事故;2018年4月26日,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中,因电焊火花引燃流化床进口乙炔气体,发生小型闪爆事故。(二)投资节奏失控的“果”:折旧、利息、资产减值等拖垮利润 增收难增利由于效益失控、投资预算失控、资产负债表错配、生产建设安全失控等四大失控的存在,使得公司折旧、利息费用不断攀升,资产减值损失近年确认金额也较大。2009年至2018年及2019H1,资产减值准备分别为0.09亿元、0.00亿元、0.58亿元、1.53亿元、5.95亿元、6.67亿元、11.51亿元、9.56亿元、43.20亿元、28.64亿元和8.60亿元,其中2017年与2018年减值损失额较大,主要系工程效益不达预期,事故停产等造成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计提减值;同期固定资产折旧分别为1.75亿元、1.91亿元、3.31亿元、4.79亿元、6.95亿元、8.44亿元、12.49亿元、11.82亿元、19.64亿元、31.10亿元和15.60亿元,可以看出折旧额不断上涨,主要系在建工程项目转固加大公司折旧计提额;同期财务费用分别为0.52亿元、0.38亿元、1.32亿元、3.64亿元、6.35亿元、7.54亿元、10.18亿元、15.26亿元、13.28亿元、20.66亿元和10.15亿元,可以看出财务费用整体向上趋势,主要系公司依赖债务扩建工程项目造成。来源:Wind此外,自2009年起,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减值准备和财务费用三者之和与毛利润之比比值整体不断加大趋势。2017年该比值高达194%,2018年及2019H1对应比值分别为172%和128%。该比值超过100%,说明公司经营性利润被折旧、利息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等超额“拖累”。来源:Wind注:折旧利息减值=(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费用)公司营业收入近十年尽管不断上涨,但是净利润率却由2009年的46%下降至2018年的-20%,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率为-4%。公司净利润由2009年的20.92亿元下降至2016年的2.10 亿元,2017年至2018年分别巨亏42.88亿元和36.01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有所下降,净亏损4.15亿元。由于2017年及2018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4月30日,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由“盐湖股份”变更为“*ST盐湖”。来源:Wind四大窘境致债转股方案“一拖再拖”一方面公司工程项目亏损持续扩大(不完全统计),另一方面公司净利润持续走低。此前,由于债务负担较重,利息支出较大等原因,*ST盐湖早在2016起曾就公司债务负担问题已启动“债转股”等相关工作,但是截止目前未有实质性进展。在亏损之前,公司财务费用压力逐年加大。2014年至2016年,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7.25亿元、10.12亿元、10.65亿元,占对应当期净利润之比分别为54%、186%和507%。2016年4月20日,公司在发展战略规划则提出,拟争取“债转股”等方式降低公司财务杠杆,减轻公司财务费用负担,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2016年12月23日,公司与工商银行青海分行签署了《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2017年8月2日,公司发布了《关于市场化债转股等方案处于筹划阶段》的提示性公告。2018年5月23日、24日投资者活动交流会关于债转股进展,公司解释称2017年公司与工行、建行签署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框架协议,公司与相关方在积极的推进上述工作,但截至当前还尚未取得可落地的方案,待有实质性进展。2018年11月1日显示,公司债转股方案还处于论证阶段。债转股常常作为化解债务危机的一种重要的债务重组方式。2016年,国务院再次提出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方式,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并出台相关一系列政策,以支持有较好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有效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那为何*ST盐湖从提出到“债转股”到执行一直未有相关实质性的进展呢?这不得不提公司债转股存在的四大窘境。第一大窘境,资金端的窘境,短期债务缺口超180亿。资金端的窘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ST盐湖自身资金缺口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债转股资金源积极性不高的窘境。营运资金可以用来衡量公司或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当营运资金出现负数,即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时,此时公司的营运可能随时因周转不灵而中断。近三年中,*ST盐湖营业资金负数整体扩大趋势,2017年至2018年及2019H1报告期末,公司营业资金分别为-115.71亿元、-208.93亿元和-232.54亿元。同时货币资金与短期有息负债之间的缺口(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超百亿,且呈现扩大趋势,2017年至2018年及2019H1报告期末,该指标分别为-65.60亿元、-143.08亿元和-181.32亿元。截止2019H1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资金缺口高达-365.97亿元。债转股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和市场化社会募集资金。对于银行资金来说,风险偏好于收益确定性高的,银行债权贷款均有配套相关担保,而债转股投资规模大,收益则相对波动,不确定性使得其积极性降低;;对于社会募集资金来说,由于目前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仍不完善,股权退出存在一定难度,同时期限、风险、收益等不匹配也使得其积极性下降。第二大窘境,资产端的窘境,主要亏损资产未出现大幅改善迹象。无论是从公司层面还是从项目工程上看,公司主要亏损公司似乎并未出现大幅改善。首先,从主要控股亏损参股公司盈利是否改善情况看,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镁板块的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39亿元、-17.54亿元和-17.8亿元;同时期的化工板块的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4.66亿元和-4.27亿元。以上数据说明主要资产亏损并未出现大幅改善趋势。其次,从主要亏损工程项目看。先从工程项目整体亏损看,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8年,公司工程项目产生的亏损分别为9.36亿元、11.97亿元、20.62亿元、20.95亿元、60.66亿元和67.13亿元,亏损呈现扩大趋势,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再从单个项目亏损改善状况看,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亏损呈现出扩大趋势,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期、二期项目8年时间并未扭亏为盈。此外,2018年还存在亏损资产被剥离出表情况。第三大窘境,利益相关方的窘境,债权人与股东利益协调存难度。债转股最大的问题就是主要利益相关利益诉求难以协调。从债权人角度,目标是要尽可能多地收回资金并创造收益,其在债转股的过程中,一方面想要尽可能多地保障债权,另一方面想要掌握转股企业经营决策的主动权;从股东角度,债转股后面临股权被稀释如实际控制权丢失等问题,同时如果折价处置巨额投资的资产,股东利益难以平衡可这又将为债转股方案增添协调难度。那公司涉及的债权人与股东是否庞大呢?以一笔3.8亿元的赔偿诉讼为例。2019年9月9日,子公司盐湖镁业因股权转让纠纷被提起诉讼,要求赔偿3.8亿元。不到4亿元的投资,涉及股东就高达7位,可以想象几百亿的债务重组涉及面可能更广更深。第四大窘境,道德的窘境,触碰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灵魂考题”。《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国有资产按评估结果转让难以完成时可以适当降低转让底价,但当新转让底价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经转让行为批准单位书面同意。因此,在债转股中,企业折价出售股权是一道“灵魂考题”。怎么定价,定价区间合理区间在哪?如果折价出售,折价多少?以及是否会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问题都是相关决策方需要面对的。重整背后的“技术性假摔”?壳保卫战截止2019年上半年报告期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3.46亿元,受限资金为3.52亿元,扣除后账上可用资金超10亿元。那为何因439万元债务而被申请重整呢?(一)技术层面“出清”亏损资产保壳?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则需要暂停上市。*ST盐湖2017年至2018年分别亏损42.88亿元和36.01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为4.15亿元,这说明公司急需扭亏为盈才能避免被暂停上市的风险。上文已经分析,公司工程项目亏损并未大幅改善,亏损项目还仍存在。如果亏损资产不作相关处理,2019年业绩也必将会进一步被亏损工程项目拖累。那么处理亏损资产是法院重组的不错选择吗?首先,*ST盐湖钾肥业务还依然是公司现金奶牛,有扭亏为盈的希望。2019年亏损减少得益于公司钾肥业务量价齐升。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31亿元,较上年增加2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7.55亿元,亏损减少的主要原因钾肥销量同比增加3.8万吨,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81元/吨。其次,法院重组若将技术层面使得亏损“出表”,从而间接减少公司亏损。以青海盐湖海虹化工有限公司重组为例。2019年亏损减少也得益于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海虹化工有限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亏损出表。2018年9月12日公告显示,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向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重整。法院受理对青海盐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一案。青海盐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18年9月起公司不再将海虹化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海虹化工如果不进行重组,亏损额度超过18亿元。但是通过破产重整后,最终对*ST盐湖2018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94 亿元。主要影响事项如下:第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公司对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已在利润表内确认的子公司超额亏损,在重整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与已确认超额亏损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合并利润表,由此形成盐湖股份2018年度投资收益约16.85亿元。第二,公司及子公司对海虹化工应收款项 25.07亿元,经与管理人沟通,预计破产债权清偿比例为 25%,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约为18.8亿元。第三,盐湖股份上述坏账损失可以在所得税前列支,预计产生节税收益 2.66 亿元。综上,可以看出,*ST盐湖通过重整这一“假摔”的动作完成了亏损出表。进入重整程序后,*ST盐湖亏损资产不具备并表基础,同时,已在利润表内确认的子公司超额亏损,将超额亏损转回,将转让价款与已确认超额亏损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合并利润表,最终利于减少当期利润的“消耗”。因此,法院如果裁定重整也将有利于*ST盐湖扭亏为盈。此外,破产重整也将有利于降低公司财务成本。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入重整之后债务停止计算利息,对于债务庞大的企业而言,重整期间停止计算的财务利息要远远大于法律诉讼成本。(二)引入“法院”第三方化解多方利益“纠葛”?前文已经分析,未进入重组前,面临多方利益难以协调局面,同时也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等道德风险。引入法院后将这一困境交给法院裁决,各方利益平衡通过第三方“法院”整体平衡。法院主导的协商机制,往往可以让债权人作出重大让步。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15日公司被申请重整后,多方均同意进行重整。2019年8月23日,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格尔木泰山实业有限公司申请公司重整一案召开听证会。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此次听证会对重整申请人的申请资格、公司是否已发生重整事由以及公司重整是否具有可行性征求各方意见。重整申请人、金融机构债权人代表、经营性债权人代表、职工代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均出席了本次听证会,并一致同意对公司进行重整。两大问题待定:保壳进度与利益均衡*ST盐湖未来面临两大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如何尽快使2019年末的财报实现保壳;第二债转股方案如何找到多方利益均衡点。第一个问题,从目前策略趋势看,*ST盐湖可能分两步走完成保壳任务,即先重整再债转股。采取先重整方式,市场经验是否有成功的案例呢?从基本面看,泸天化通过重整债转股使得基本面改善,同时也恢复上市资格。根据相关报道,泸天化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个年度连续亏损,随后被暂停上市。面对严峻债务危机和退市危机,公司启动重整债转股程序,最终于2017年12月18日起恢复上市。2018年,泸天化焕发新生,公司净利润达到3.52亿元。从二级市场反馈看,长航凤凰重整后股价暴涨,使得多数债转股股东全身而退。2014年2月25日,长航凤凰披露重整计划,以长航凤凰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5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337361152股。转增股票不向原股东进行分配,将在管理人的监督下部分用于偿付长航凤凰的各类债务和费用。历经暂停上市、重整、借壳后,2015年12月18日长航凤凰恢复上市。首日交易情况,长航凤凰开盘价为18元,股价当日最高冲至21.6元,最终报收21.2元,涨幅1154%,当日成交量3.3 亿股,成交额达65.64亿元,远超132家债权人45.74亿元的普通债权总额。根据相关报道,2015年年底,“债转股”股东多数全身而退。值得一提的是, *ST盐湖2019年8月15日被“迷你”债权人申请调整后,随后股价获得三个涨停板。这或许是市场用脚投票对其“策略性”重整给出的积极回应。因此,最终重整并债转股是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多方推进力度及意愿。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并将面临退市风险。第二个问题,债转股方案如何找到多方利益均衡点。通常的债转股方案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收债转股”模式,即先承接债权再将债权转为股权,该模式的缺点债权方债权要折价处理,即要先将债权折价出售给债转股实施机构,实施机构再以债权入股企业;第二种是“入股还债”模式,即债转股实施机构先以股权投资的形式给高负债企业增资扩股,企业再以该笔注资偿还相关债务。“入股还债”模式之成为当前市场化债转股的主流模式,主要原因之一为该模式企业新增的资本金按照1∶1的比例全额偿还相关债务,一般不涉及债权被折价处理的问题。目前,债权人、股东及债转股实施机构等诉求不一,债权人诉求保证债权不折价;股东主要诉求巨额投资资产不愿意被过多折价;债转股实施机构实施机构主要是保证更好的退出问题。对于债权人的诉求,“入股还债”模式可以解决;在“入股还债”模式上,再将亏损资产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解决股东诉求。即将亏损资产通过体外培育,等时机成熟后再以一定溢价重新置入上市公司体系内,既保障原股东利益,又给予实施机构退出通道。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给实施机构如何退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2017年5月31日,中国重工启动债转股方案。2018年3月1日,八家投资机构历时9个月完成中国重工219.63亿元债转股项目。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两步走操作模式,即第一步由“子公司债转股”(即债转股实施机构现金增资标的公司偿还贷款和直接以债权转为标的公司股权);第二步通过“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即上市公司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通过子公司债转股持有的标的公司股权)使得实施机构退出。该模式在于解决了投资者的退出难题。通过上市公司的定向发行,八名债转股实施主体最终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在锁定期满后可依法合规减持,为其提供了债转股市场化退出渠道。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债转股,只是对企业负债率的降低的手段,并非基于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实际增强,事实上,债转股最终要真正起到成效,还是取决于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最终改善。换句话来讲,公司自身经营层面降本增效才是王道。从*ST盐湖持续亏损到保壳过程,需要反思的是在激进扩张中不能只管规模不问效益,同时为了扩建“以债养工程”等导致公司资产负债表错配。此外,生产屡次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这或说明相关管理责任有待进一步压实。
格隆汇 9 月 24日丨亚钾国际(000893.SZ)公布,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下列议案:一、关于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的议案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分为三部分:矿山工程、加工厂工程及公用工程。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于2020年3月21日前已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及相关立项程序,自2020年4月1日启动工程勘察及初步设计,至2021年6月15日完成全部安装工程,全厂投料生产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董事会同意子公司中农国际按上述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推进项目建设。二、关于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建设投资预算暨资金使用安排的议案董事会根据子公司中农国际提报的关于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表、资金使用进度计划及建设项目的全部一级合同报备情况,对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建设投资预算暨资金使用安排的议案进行了审议,具体如下:公司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总投资为约23.75亿元,包括新增总投资约15.72亿元,原资产净值7.54亿元,待摊销费用4932.49万元。新增总投资15.72亿元包括建设投资13.78亿元、建设期借款利息2800万元及流动资金1.65亿元。根据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实施计划表,对应的三年建设投资资金使用安排为:1、2020年投资金额约5.48亿元;2、2021年投资金额约6.9亿元;3、2022年投资金额约1.41亿元(支付设备采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预留质保金等)。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建设投资总额共计约13.78亿元,分为以下六类分项合同:(1)矿山工程(地下)类合同;(2)加工厂工程(地上)类合同;(3)公用工程类合同;(4)工程设计类合同;(5)工程管理服务类合同;(6)未归类合同。其中前四类(矿山工程(地下)类合同、加工厂工程(地上)类合同、公用工程类合同、工程设计类合同)共由23个一级合同组成,总金额为约12.47亿元;第五部分工程管理服务类合同金额为5347万元,包括工程建设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环境影响评价费等;第六部分未归类合同金额为7811.19万元,包括联合试运转费、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费、预备费等。董事会同意子公司中农国际关于老挝100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建设投资预算暨资金使用安排。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又一家老牌国有企业被债务压垮。9月30日,国庆节前一天,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00792.SZ,即*ST盐湖,下称盐湖股份)发布进入破产重整的公告。该公告称,收到青海西宁中院的裁定书,受理债权人格尔木泰山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泰山实业)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并指定盐湖股份清算组担任盐湖股份管理人。盐湖股份号称“钾肥之王”,2018年销售收入接近180亿元,发生破产重整的“导火索”却是盐湖股份与泰山实业一笔439万的欠款。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上半年报告期期末,盐湖股份账上可用资金近10亿元,却依然选择破产重整,引发了市场对其逃废债的质疑。01可用资金近10亿,还不上439万债务?8月15日,盐湖股份收到债权人泰山实业的《重整申请通知书》,事由是盐湖股份未能偿还后者439万元欠款。《重整申请通知书》称,泰山实业以盐湖股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盐湖股份进行重整。根据盐湖股份9月30日公告,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自2013年以来,泰山实业与盐湖股份签订了多份业务承包合同与劳务用工合同,约定由泰山实业向盐湖股份多个项目提供设备维护检修、职工餐饮劳务等服务。相关合同签订后,泰山实业已按照合同约定如期履行了相应的合同义务,但截至2019年7月9日,盐湖股份仍欠付泰山实业公司劳务款4390030.20元。同月15日,泰山实业向盐湖股份发送《债权催收函》,要求盐湖股份于2019年7月31日前偿付上述劳务款。2019年8月1日,泰山实业收到盐湖股份《复函》,盐湖股份确认欠款情况与金额全部属实,但由于其公司目前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资金短缺,故无力支付泰山实业主张的4390030.20元到期债务。截至目前,盐湖股份仍未向泰山实业清偿前述债务。盐湖股份已经到了连439万元的债务都还不上的境地了吗?当然不是。盐湖股份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31亿元,较上年增加2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报告期期末,盐湖股份总资产733.44亿元,总负债550.87亿元,净资产161.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约75%,远未到资不抵债。同时,截至2019年上半年报告期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3.46亿元,受限资金为3.52亿元,扣除后账上可用资金近10亿元。02破产重整为保壳?既然账上有钱,盐湖股份为何不选择还钱,却走向破产重整?据财新网报道,此次盐湖股份破产重整背后的推动者是青海国资委,主要动机是保壳,以及保住青海国资委在盐湖股份的控股地位不受影响。目前青海省国资委通过青海国有投资公司持有盐湖股份27.03%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则需要暂停上市。盐湖股份2017年、2018年分别亏损41.59亿元和34.47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为4.15亿元,这说明公司急需扭亏为盈才能避免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据悉,重整程序以挽救债务人企业,保留债务人法人主体资格和恢复持续盈利能力为目标。在法院受理审查案件期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公司的重整可行性进 行研究和论证。若法院裁定公司进入重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并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公司最终的重整方案将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为准。盐湖股份公告称,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03曾是白马股,股价跌近9成盐湖股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青海钾肥厂,这是新中国第一家钾肥生产企业,堪称“共和国钾肥长子”。能够扛起长子的重担,得益于公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盐湖股份的钾肥生产主要依托察尔汗盐湖的钾盐资源,其中氯化钾探明储量达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资源储量的50%以上。公司于1997年8月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上市以来凭借主要产品钾肥连续20年保持业绩增长态势。资源禀赋和战略地位兼具,盐湖股份上市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超级明星白马股。销售毛利率多年维持在40%以上,最高曾触及77%,公司ROE一度接近50%。社保基金、QFII、基金都是公司十大流通股名单上的常客。盐湖股份的业绩转折出现在2017年。其当年亏损41.59亿元,同比暴降1318.77%,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业绩爆雷也影响公司的股价走势。巅峰时期的2008年盐湖股份的股价最高曾达69.15元(前复权),如今每股最新的价格仅为7.66元,下跌89%,总市值213亿元。感谢阅读全文
国内10月份全国地质灾害灾情10月份,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50起,其中滑坡26起、崩塌21起、泥石流2起、地面塌陷1起,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47.4%和88.9%,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加239.6%。与前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79.6%和92.9%,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加23.7%。11月份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结合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预测,11月份,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广西等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注意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福建省鼓励市场化方式 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逐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体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谁修复、谁受益”,通过政策激励,吸引社会各方投入,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建立本地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储备库,统筹安排,分类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点、硐)生态修复工作。山东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将实现矿种全覆盖山东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部署暨技术培训会11月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山东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将实现矿种全覆盖,打造以省厅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一把手工程”,同步有效衔接矿产资源储量新老标准数据转换和2020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的工作要求,全面部署开展山东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国际皮博迪能源公司警告破产风险全球最大私营煤炭公司皮博迪能源公司表示,由于在疫情期间业绩不佳和市场恶化,公司面临五年来第二次申请破产的风险。皮博迪能源公司在11月9日提交的一份文件中称,人们对公司12个月内到期的未偿债务的偿还能力以及持续经营的能力存在重大怀疑,并列举了与公司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市场状况、额外抵押需求和潜在的不遵守信贷协议相关的综合风险。FMG与中国企业达成多项协议澳大利亚铁矿商FMG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中国钢厂、采购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签署价值30亿至40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该公司已与长期合作伙伴和大股东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就铁矿石供应和采购机会签署了12份谅解备忘录,并与中国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FMG还与包钢、本溪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广西盛隆冶金公司等中国钢厂和采购合作伙伴签署了另外9份谅解备忘录。刚果(布):斗沟钾矿寿命延长至30年科莱钾肥公司于11月9日发布其刚果(布)斗沟钾盐矿床延伸项目的最新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独立公司阿加皮托有限公司的评估结果,未来的矿场将按计划保持年产40万吨钾肥,寿命为30年;而去年5月的估计是18年。巴里克与其合作伙伴将继续扩大在刚果(金)的矿业开发巴里克黄金与朗科资源公司已达成两项新协议,未来两家公司进一步加强在刚果(金)Ngayu黄金成矿带内的开发合作,达成的新协议涵盖包括许多优先事项,巴里克已经基本明确勘探目标。Ngayu金矿带距Barrick运营的Kibali金矿约220公里。去年,基Kibali金矿产量创下了814000盎司的纪录,维持成本为693美元/盎司。新闻来源:矿冶园 矿业界 福建日报 中国矿业报 自然资源报本平台转载内容,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