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假博士假硕士有多少?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情人石

假博士假硕士有多少?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

原标题:论文大抽检,打假60万硕博士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批假博士在瑟瑟发抖,还有一批假硕士在瑟瑟发抖的路上。2019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点。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将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今年要开展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等工作。紧接着,2月27日教育部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名博士网友代表科研狗的心声道:“连周末都没有的科研狗虽然不怕查,但是请允许我的腿在这里颤颤。”一抽检早就年年有,只不过今年把它列入重点。已经硕士毕业的明台,有天学院老师突然给他打电话,说教育厅抽查学位论文,学院抽到了他的,叫他填资料。“我那时刚工作,抽空填了各种表托学妹帮我找导师签字”,明台笑哭。得知被抽检,明台赶紧从往届被抽到的师兄师姐那里打听情况,得知学校拿到抽检结果不一定会通知你,除非论文没通过。明台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啊。”抽检论文,源于2014年出台的两份文件。2014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学位〔2014〕5 号)。按照规定,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为5%左右。抽检论文如果存在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规定的情况,依法撤销已授予的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向社会公布。从做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将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程方平告诉周刊君,硕博士论文抽检出问题后,论文作者、导师、研究生院的处罚还是严肃到位的,不仅论文作者会被撤销学位,导师也会被停止招生。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以硕士抽检为例。文件出台后,2015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共抽检2014年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6275篇,其中不合格学位论文286篇,占总体抽检论文的1.76%。学位论文抽检是在授予学位后进行的,这意味着这些论文都是得到了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的认可,并由各高校学位委员会一致同意授予学位的论文。此外,论文抽检中还存在“黑箱”空间。程方平告诉周刊君,不是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能够被检索到,在这种封闭情况下就很难说得清。程方平有过检索不到论文的经历,“有些学校有些专业确实存在这种状况,吃瓜群众可以关注一下名校的热门专业。”吃瓜群众在论文打假上,可谓屡立奇功。近几年,多位硕士、博士因为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被有经验的吃瓜群众开扒,经过媒体曝光引起社会舆论后被查处。2018年10月21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布情况说明,对叶肖鑫就读博士生期间发表的16篇论文进行全面核查,发现存在自我抄袭、图片重复利用、编造实验结果等问题。仅三天后的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梁莹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论文陆续被从网上删除,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论文造假的不仅仅是博士,还有长江学者。三论文抽检是好事,不在其中,不懂浑水摸鱼的假博士、假硕士有多少。中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逐年走高。据2019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5.8万人,毕业生60.4万人。每年的硕博士论文抽检,对抑制论文造假有没有起到作用?程方平跟周刊君打了个比方,论文抽检就跟市场上的货物抽检一样,都是随机的,这种外部监督只能说治标不治本。假博士假硕士的根源,在于学术腐败,有空子可钻,金钱、权力都可以买学位,程方平说,“有些腐败官员,课都不来上,让小秘来听课。”有媒体梳理了142名十八大后党政系统省部级以上落马高官的履历,发现这些落马官员的高学历获取经历,具有速成多、跨界多、名校多、疑点多等“四多”特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进行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其中半数以上博士进入政府当官。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求是》杂志发文指出,在这场由官员和高校担任主角的“二人转”中,官员以权力谋学位,教授以学历谋资源。官员手中有资源分配权,商人、艺人手中则有可观的社会财富,都是换取高校教育资源的捷径,学术界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那些还在坚守学术尊严的人,反而成傻子了。因此,教育部把论文抽检当作2019年工作重点,对论文造假行为零容忍,未来整体上是向好的,让有实力的真博士、真硕士得到公平对待。不过受此影响,不少博士硕士纷纷表示压力山大,坦言一个都没听说过的明星,就把今年毕业的博士硕士都坑惨了。一位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告诉周刊君,今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学位论文查重的新规定,要求论文的重复率在经过人工排查后控制在0%,往年还是3%,“我们学校远远严于教育部的规定,肯定有怕抽检的原因。”程方平指出,论文抽检应当避免三个思维误区。第一,不是严格了,而是规范了;第二,惩罚不是目的,而是建设;第三,抨击的是投机取巧,鼓励的是观点多元。“监督,不是要把学校变监狱啊。”程方平说。

立乎不测

“假学位”黑色产业链曝光!这100多所学校的“博士”竟然都是假的!

网购文凭任职律所 骗取律师信任伊纳亚特·卡萨姆,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 五年前,卡萨姆从网上买到了两所美国大学的艺术类本科学位证书和法学本科学位证书,这是两所完全不存在的虚假大学。凭借这些假学位证、假成绩单,卡萨姆成功骗取了华人律师丹尼斯.杨的信任。于是,杨律师聘请卡萨姆帮自己管理在多伦多的新律所。而直到记者前去采访时,他才发现卡萨姆的文凭是假的。前联邦调查局探员艾伦·埃泽尔,过去曾花费40年时间调查提供假文凭的虚假学校,参与撰写了《文凭工厂: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售出上百万假文凭》一书。 据他估计,每年从美国正规学校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约为4万至4万5千人,而从文凭工厂购买获得假博士学位的则超过五万人,换句话说,美国每年出现的新博士中有一半多是假的。伪造学历从业 “专业人士”露马脚接下来继续跟随记者的镜头,来看看这些拿着伪造学历的冒牌“专业人士”的底细。政治家、药剂师、工程师,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冒牌的“专业人士”。为了了解这些冒牌“专业人士”的底细,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伪装成需要解决情感问题的一对夫妻,来到心理咨询所与阿尔佛雷德·奥乔见面。奥乔说他曾经在尼日利亚和美国接受过教育。他的简介里显示,他曾获得美国“阿什利大学”心理咨询硕士学位。记者事前已经知道,奥乔的学位证书是伪造的,但想看看他是不是有真本事。咨询中,记者发现奥乔在处理情感纠纷问题时只是在不停用抽象的比喻手法做心理疏导。在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伦博士看来,这种疏导方式显得很不专业。了解了奥乔的真实能力,记者带着“为什么要伪造学历”的疑惑再次来到咨询所。 面对记者接连不断的提问,奥乔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紧张得开始冒汗。当记者拿着摄像机再一次到咨询所找奥乔,希望他对假文凭一事作出解释时,奥乔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开车离开了咨询所。记者再次联系上奥乔时,他表示已经删除了自己的网络简介,并且不再接待新顾客。虚假学校如何炮制而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购买虚假学校的学位证书手续简单,只需选择想要的专业,把简历和费用交齐,短时间内,假文凭就到手了,那么,这些虚假学校又是如何炮制而成的呢?“巴克利大学”(近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纳大学”(近似哥伦比亚大学)、“林肯山大学”(近似林肯大学)等学校,乍一看给人一种常春藤名校的即视感,实际上都是虚假大学。购买这些学校的学位证书,过程非常简单,通过网络搜索假学校的网站,再打一通电话。 只需选择你想要的专业,把简历和费用交齐,几星期后证书就到手了。类似的学校还有很多,而炮制这些虚假学校的竟是一家位于巴基斯坦的名为axact的公司。这家公司自称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软件出口商,实际上经营着全球最大的“文凭造假工厂”,拥有370多个精心制作的仿真在线高中、大学和语言学校网站。这些网站乍一看很像正规学校的网站,但稍加对比分析,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雷同重复,换汤不换药。据《纽约时报》报道,高中毕业证书售价约为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300元),博士学位售价则在4000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2.6万元)。Axact目前雇用了2000多名员工,通过向世界各地兜售假文凭,每年非法获利高达千万美元。

玻璃缘

假博士假硕士有多少?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批假博士在瑟瑟发抖,还有一批假硕士在瑟瑟发抖的路上。2019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点。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将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今年要开展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等工作。紧接着,2月27日教育部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名博士网友代表科研狗的心声道:“连周末都没有的科研狗虽然不怕查,但是请允许我的腿在这里颤颤。”一抽检早就年年有,只不过今年把它列入重点。已经硕士毕业的明台,有天学院老师突然给他打电话,说教育厅抽查学位论文,学院抽到了他的,叫他填资料。“我那时刚工作,抽空填了各种表托学妹帮我找导师签字”,明台笑哭。得知被抽检,明台赶紧从往届被抽到的师兄师姐那里打听情况,得知学校拿到抽检结果不一定会通知你,除非论文没通过。明台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啊。”抽检论文,源于2014年出台的两份文件。2014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学位〔2014〕5 号)。按照规定,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为5%左右。抽检论文如果存在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规定的情况,依法撤销已授予的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向社会公布。从做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将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程方平告诉周刊君,硕博士论文抽检出问题后,论文作者、导师、研究生院的处罚还是严肃到位的,不仅论文作者会被撤销学位,导师也会被停止招生。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以硕士抽检为例。文件出台后,2015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共抽检2014年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6275篇,其中不合格学位论文286篇,占总体抽检论文的1.76%。学位论文抽检是在授予学位后进行的,这意味着这些论文都是得到了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的认可,并由各高校学位委员会一致同意授予学位的论文。此外,论文抽检中还存在“黑箱”空间。程方平告诉周刊君,不是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能够被检索到,在这种封闭情况下就很难说得清。程方平有过检索不到论文的经历,“有些学校有些专业确实存在这种状况,吃瓜群众可以关注一下名校的热门专业。”吃瓜群众在论文打假上,可谓屡立奇功。近几年,多位硕士、博士因为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被有经验的吃瓜群众开扒,经过媒体曝光引起社会舆论后被查处。2018年10月21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布情况说明,对叶肖鑫就读博士生期间发表的16篇论文进行全面核查,发现存在自我抄袭、图片重复利用、编造实验结果等问题。仅三天后的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梁莹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论文陆续被从网上删除,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论文造假的不仅仅是博士,还有长江学者。三论文抽检是好事,不在其中,不懂浑水摸鱼的假博士、假硕士有多少。中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逐年走高。据2019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5.8万人,毕业生60.4万人。每年的硕博士论文抽检,对抑制论文造假有没有起到作用?程方平跟周刊君打了个比方,论文抽检就跟市场上的货物抽检一样,都是随机的,这种外部监督只能说治标不治本。假博士假硕士的根源,在于学术腐败,有空子可钻,金钱、权力都可以买学位,程方平说,“有些腐败官员,课都不来上,让小秘来听课。”有媒体梳理了142名十八大后党政系统省部级以上落马高官的履历,发现这些落马官员的高学历获取经历,具有速成多、跨界多、名校多、疑点多等“四多”特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进行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其中半数以上博士进入政府当官。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求是》杂志发文指出,在这场由官员和高校担任主角的“二人转”中,官员以权力谋学位,教授以学历谋资源。官员手中有资源分配权,商人、艺人手中则有可观的社会财富,都是换取高校教育资源的捷径,学术界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那些还在坚守学术尊严的人,反而成傻子了。因此,教育部把论文抽检当作2019年工作重点,对论文造假行为零容忍,未来整体上是向好的,让有实力的真博士、真硕士得到公平对待。不过受此影响,不少博士硕士纷纷表示压力山大,坦言一个都没听说过的明星,就把今年毕业的博士硕士都坑惨了。一位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告诉周刊君,今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学位论文查重的新规定,要求论文的重复率在经过人工排查后控制在0%,往年还是3%,“我们学校远远严于教育部的规定,肯定有怕抽检的原因。”程方平指出,论文抽检应当避免三个思维误区。第一,不是严格了,而是规范了;第二,惩罚不是目的,而是建设;第三,抨击的是投机取巧,鼓励的是观点多元。“监督,不是要把学校变监狱啊。”程方平说。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颜铭

一个月就吸粉千万的女博士“相宜”,疑似学历造假?最新回应来了

文/高校百事通网络媒体时代,仅仅看着几十秒的短视频就迅速爆红的普通人数不胜数,丁真,摩登兄弟,费启明等都是极为典型的代表,我们今天要说的网红女博士相宜也不例外。相信不少人都曾在这段时间刷到过这位女博士的视频,她姣好的面容,优雅的谈吐,优秀的个人履历实在让人无法对她心生恶意,更为可贵的是,她还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的典型代表,靠着国家的资助和个人的努力,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在如今的网络大环境中,这样一位充满正能量,书卷气息又格外浓重的女生,如何能够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呢?所以女博士相宜发布视频仅一个月就吸引了九百多万的粉丝。人工是非多,随着关注度的增加,对于这位女博士相宜的质疑也就变得越来越多了起来。有人质疑她的学历造假,有人质疑她的人设是公司包装,还有人质疑她的直播是录屏。和当初的复旦网红教授陈果一样,相宜在一夜之间也被拉下了神坛,成为墙倒众人推的存在。那么相宜的博士学历真的造假了吗?她的人设是否有过刻意包装。笔者选择了较为靠谱的几个回应和大家一起分享。1.学历是真实的,但是现在姣好的容貌和之前差距较大很多人质疑相宜的学历造假,对于这一点,相宜本人和相宜不少校友都给出了回应。据说她原名为张婷,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工科博士,她的个人毕业信息在官网中均可以找到。而她博士就读的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211和985,但是也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学校的综合实力在众多普通大学中,仍属于比较优秀的存在。不过相宜之前的容貌和她现在的容貌有较大的差距。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相宜恬淡如菊,眉目如画,而大学时期的她,容貌看起来并没有现在这么突出,至于是美颜的力量,还是整容的力量,我们就无从考证了,现在相宜的官方主页上也有正在寻求法律援助的信息,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的完整答案。2.人设部分是包装的,例如成绩特别优秀相宜在她的视频中曾说过,她硕博连读,一共读了七年,这七年基本都是靠着国家的资助和个人的打工才走到今天的。能够硕博连读,的确很优秀,但是硕博连读七年在众多学霸中就显得没有那么出彩了。所以说,她的一些人设肯定是有美化过的,毕竟人无完人,我们能看到的大多都是别人愿意给我们展示的一面。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现在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真的特别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靠着国家的资助完成了学业,相宜只是这其中极为普通的一员。3.文化底蕴的确比普通学生深厚许多网络上有很多相宜直播时的录屏,虽然她是工科博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的文化底蕴确实要比普通学生深厚很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诗句都对她运用的很好,再加上她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会给人一种特别好的体验。不过要说她的文化底蕴堪比很多资深大学教授,那就未免太过了。她在直播中的表现,更偏向于一个书卷气息浓厚的成熟网红。其实不管这位爆红全网的女博士相宜有多少包装的人设,她言语之中随处可见的正能量都是真实存在的,不管她接下来会不会带货,会不会人设崩塌,我们只要记住的就是:出身蒲柳并不丢人,读书是真的有用的。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女博士相宜的表现?你们的认可是小编创作最大的动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麻糕

一年5万人博士学位造假,“翟博士”只是1/50000

本文授权转载自:育论场(ID:Etalking)作者:陆思齐丨编辑:陈某凡翟天临事件发生后,我们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几篇外媒关于博士学位猫腻的报道资料,从这些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学术学位的混乱程度已经演变成了教育领域的全球危机。“每年合法授出的博士学位约合4万,而通过造假颁出的博士学位就达5万。从数据上来讲,超过一半声称有博士学位的人都是骗子!”外媒Reference在早前的一篇文章中就此指出“diploma mills”(“文凭工厂”、“野鸡大学们”)已成为一种公开现象,但由于其具有隐匿性并且难以追踪,想要进行监管和规范仍然较难。在相关报道中,我们看到学历造假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0亿美元。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均出现过学历造假事件。在媒体多次曝出相关学历造假问题后,该现象仍在持续上演。从每年所呈现出的造假趋势上来看,假学历现象并没有得到大幅抑制。“无形造假”:假学历正在全球蔓延2013年,BBC发表长篇调查报告揭露出英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学历骗局”:不用完成学业和任何学术成果,伦敦美国大学就给一个虚构的人颁出MBA学位,这项假学历服务只需缴纳4500英镑学费即可最终成交。AUOL网站主页(图源:BBC)在宣传资料里,伦敦美国大学(以下简称为AUOL)将自己包装为“远程教育先驱”,宣称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但事实并非如此。调查员首先以管理咨询师身份化名为“Pete”制作了一封假简历,并写上自己拥有15年工作经验和英国学士学位,将其递交给了AUOL。尽管随后校方要求提供学历复印件和照片,但调查员并未补交上述资料。仅四天后,AUOL就发送电子邮件说根据以往录取经验申请已经成功,收到4500英镑学费后将发放正式录取通知。当调查员深入询问是否需要提交作品时,校方答复称:“鉴于其所拥有的资质和专业经验,他不需要再上任何课程。”讽刺的是,Pete只是一条狗的名字。对方表示不需要再上任何课程(图源:BBC)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数百名高管曾列出过自己拥有伦敦美国大学文凭,并始终坚称自己有为了获得学位进行过学术工作。而伦敦美国大学也声称自己不是一所冒牌大学,并为所颁出的学位进行了可靠性辩护。但这已无法影响人们对这所大学所产生的“野鸡”看法。在美国,学历造假已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20世纪初,美国医学学历造假一度十分猖獗,学历贬值让当时的医学学生苦不堪言,机构难以辨别学历真假,获得假文凭的学生医术水平不高,这一现象被称为“医学庸医”。80年代,联邦调查局实施了一项名为“Dipscam”(中文译名“笨蛋”)的专项整治计划,一口气关闭了39家制造假文凭的机构,并对相关造假人员进行刑事定罪。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成员George Gollin在接受CNN采访时指出,从他的估计来看,每年美国有超过10万个假学历被售出,而想要获得这些假学历通常只需花费1000美元左右,造假成本并不高。Gollin在采访中特别表示,注意到这个现象源于意外收到的一封的学历推销垃圾邮件。而这其中大多提供假学历的机构都会取一个与知名大学相似的名称,用以和真正的名校产生混淆。学历造假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包装自己的简历,以期望获得知名公司青睐和理想回报。越来越多的野鸡大学和假学历正演变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重大危机。假学历伤人伤己Gollin在采访中说到,要建立一所看起来像是真的大学只需要有一个网站。而这些网站只需要两个基本要素:一个购买学历的付费方式,一个能让潜在雇主验证其学历真实性的地方。更夸张的是,还有一些野鸡大学可以根据买家的“生活经历”来决定授予其何种学位。更有甚者只需要上一周左右的课程就可以颁发硕士文凭,而这些课程实质上仅是为了满足当事人心理的一种安慰。野鸡大学对学历的伪造是一方面,那些拥有正规办学资质,合法合规运行的学校同样在变相“造假”。AlterNet发现不同学校对PHD学位的授予存在差异化标准。在野鸡大学三天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而有些正规的“差大学”则只要求三个月或者30页论文就可以拿到。在学习周期和论文数量上的浮动已经形成了变相造假现象。“假学历”得来终觉浅,有着真才实学的人还未意识到这些泛滥的假学历正在如何影响着他们的下一阶段求学、生活和工作。在美国,对入学前的经历进行“学分奖励”已经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机制,某些地区可以完全根据先前所学来授予学位。高校对这些学分和学位授予拥有自主权,但同时也依赖于美国教育委员会( ACE)所给出的学分评定推荐,这恰好给了“野鸡大学”、“差大学”可乘之机。例如第二外语能力的评定,不管你是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还是从家人那里从小学会,只要被验证听说读写能力出众就可以获得学分。由于这项制度的存在,不少“野鸡大学”便开始利用其中所存在的漏洞,对同样经历的学生给出更高的学分评价,甚至想方设法地翻阅个人过往经历用于学分评定。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未被真正鉴定就已给予学分甚至是学位,这对仍在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相当不公平。这才仅是其一。在AlterNet对假学历的设想中,我们看到假设超过三千多家的野鸡大学仍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着这些假学历,并持续向只要愿意付费的人兜售,那么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这场学历灾难中独善其身,就业市场上将充斥着数十万拥有假学历的人和你竞争同一个岗位,而你在竞争失败后还将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够优秀,丝毫未意识到对方可能上交的是一个假学历,他在能力上根本不如你。树活一层皮,佛争一炷香,教育学历造假面前人人都要争一口气,翟天临事件的持续发酵并不是因为单纯的造假。翟天临致歉信在学术圈,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闷头青年”大有人在。这些年轻人一边期望着通过教育走向成功,一边忍受着孤独和劳累。如果不能给到一个合理的处理结果,115万博士将在新年后的第一周集体失去梦想。本文编译资料来源:1.《How Many Fake Ph.Ds Are Bought Each Year?》,Reference2.《Uncovering the multi-million dollar fake degree instry》,CNN3.《American University of London sells study-free MBA》,BBC4.《Does Your Doctor Have a Fake Degree? The Billion-Dollar Instry That Has Sold Over a Million Fake Diplomas》,AlterNet

万世不竭

博士的压力那么大,值不值得考博?

长期以来,高校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意思指是硕士“严进宽出”,考上硕士的难度比较难,但硕士毕业比较容易,而博士却比较容易考,但并不容易毕业,尤其是很多名校的博士,想要顺利毕业至少需要4年5年。然而也不知从何时起,“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这句话开始流传道普通人的耳中,而很多普通人不理解,博士作为我国教育制度中的“最高”学历,考上博士很容易,是真的吗?为什么现在的博士依旧不多?实际上,随着博士“申请-审核”制度的逐步普及,对于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想要考博的难度也在越来越大。简单的来说,原先考博只要符合基本条件,通过考试和复试基本上就可以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同样也可以考名校的博士,例如几年前北大博士的招生条件只要2篇核心期刊,而且第二作者也可以。然而,从“申请-审核”制度开始,博士已经没有那么好考了,“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这句话也开始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申请-审核”制度难在哪?对于普通大学的硕士来说,博士的报名条件越来越高了,例如原来的博士报考条件中并没有英语水平的要求,对考生本科、硕士的学校层次、专业排名等“出身”要求不算太高,但“申请-审核”制中,部分高校明确的要求只有211高校或者国家重点专业或者一流建设大学的一流学科才能报考,也很多学校尽管没有明确规定,但或多或少决定了博士申请的成功率,而最重要的一点,“申请-审核”制中的竞争成了硕士生导师资源的竞争,本硕“出身优良”的硕士往往更具优势,第一学历也越发重要,因为第一学历往往决定了学术积淀。“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掘学术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却没有学术能力的“废材”,然而,其公平性问题却屡遭争议,学校的导师拥有更多的招生权利,“近亲繁殖”、“暗箱操作”等问题依旧无法规避。毕不了业的博士!实际上,很多没有实力的人即使通过“特殊”手段考上博士,在读博期间依旧是会“原形毕露”,因为读博的压力并不是一般的大,很多学校每年都有8年还没有毕业被清退的博士,学术之路太难走,清华、中科大、浙大时常都有博士因为学业压力而“想不开”。博士的毕业得压力来自于哪?就举个论文的例子,博士毕业最低的条件是至少发表两篇核心或者SCI,国内的核心期刊就那么多,博士越来越多,发核心越来越难,因为论文太多有的期刊见刊周期长达2年,耗不起!考研不读博,很亏!该读博吗?该!对于很多人来说,博士毕业的待遇确实很诱人,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生活补贴、包配偶工作等等,是硕士毕业生无可比拟的,而硕士毕业不考博就很亏了,以上这些基本上享受不到。而博士一毕业,房有了,甚至单身的配偶也可能会有!

悠悠荡荡

娱乐界有假博士翟天临,企业界有很多真博士,大多是明星企业家

文|冷丝栏目|丝说大学校园翟天临博士论文抄袭事件暂时有了一个结果,博士学位被北京电影学院收回,博士后录用资格也被北京大学收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国企业界,货真价实的博士和博士后还比较多,而且大多是明星企业家。马云重回课堂冷丝今天讨论的问题:高学历对个人成功依旧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好好学习天天”理应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拥有博士学位的明星企业家,各个都具有不凡的人生和创业经历。比如张朝阳,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张朝阳早在1986年就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在这一年又以优异成绩获得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就读于大名鼎鼎的麻省理工学院。张朝阳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是1993年年底,他后来还在麻省理工从事博士后研究。张朝阳再如李开复,他是1983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而且又在1988年顺利地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他在这一年还被《商业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学创新奖”。一般人可能不了解卡耐基梅隆大学,这不仅是世界名校,最重要的是,该校的计算机专业享誉全球——在国际上的排名一直都在前三位。获得博士学位后,李开复还在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公司担任过较为重要的职位。彭博榜上的国内企业家而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成名更早,他在13岁时就成为文明一时的“电脑小诗人”。1985年,梁建章考取复旦大学首届少年班。他本科毕业后直接赴美留学,21岁就获得乔治亚理工学院电脑系硕士学位,他在201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还在美国硅谷从事技术工作多年。李开复中国平安保的创始人马明哲是土生土长的博士,他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即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云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是在杭州师范大学获得本科学历,而且一直对教育情有独钟,不仅捐助教育事业,还多次举办重回课堂的活动,呼吁社会尊师重教、尊重人才。高学历为什么很重要?这是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具有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彭博上榜中国富豪中,211毕业院校占比高达41.4%,而985毕业院校占比34.5%。企业家学历分布图毫无疑问,这个比例是很高的。所以,那些经常说,毕业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的个人能力等等,这些说法有道理,但是也并不符合当下的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一是扩招导致高学历劳动者的总量骤然增多,而劳动力市场能够吸纳的数量有限,这种劳动力的供需失衡直接导致了过去十多年来一直十分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毕业生不得不从事那些其实并不需要大学教育程度就能完成的工作,甚至要与教育程度较低的求职者一起竞争普通的就业岗位,这样过度教育就产生了。梁建章二是高学历劳动者的增多使雇主更多地用学历层次来筛选求职者,即便有些职业或岗位并不需要大学毕业生,他们也还是会倾向于雇用大学毕业生。也就是说,过度教育还可能是雇主偏好的结果。三是伴随高校扩张的是高校分化,即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二三流大学、地方院校之间的差异。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上,高校“出身”就成为雇主和雇员双方都十分看重的一个因素,“出身”不好的毕业生会最先沦为过度教育的牺牲品。马明哲说白了,学历高的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就倾向于优先使用更高学历和名校的毕业生。因此,冷丝劝告你:像翟天临那样混文凭可真要不得,这些企业家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你应该向他们学习。的确,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才是王道。单选|你觉得学历与事业成功成正比吗?完全成正比那可不一定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或谓之生

海归博士骗取11亿科研资金,让中国芯片停滞数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一个人,一次造假事件,却让中国的芯片发展停滞13年之久。这个人,就是美国德州大学博士陈进。那一年,他拜托弟弟从摩托罗拉买来芯片,再让上海一家装修公司的民工用砂纸将表面的Logo图案全部磨掉;最后在光滑的芯片上打上“汉芯”的Logo,假装自主研发;就这样,大名鼎鼎的“汉芯1号”诞生了!凭借这枚芯片,陈进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尤其是在那个处处受牵制的年代,自主研发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前前后后,他拿到了11亿元的巨额研究经费。在被揭露造假后,陈进逃往美国,未受到任何法律制裁。甚至还又开了几家公司,生活过得风生水起。但“汉芯”丑闻,却依旧没有被世人忘却。陈进,1968年7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不久后,便赴美留学。1997年,取得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博士学位,专业是计算机工程。这样的学历,算得上是一位青年才俊。身边也围绕着无数的光环,令人瞩目。毕业后,他留美工作。先后就职于美国IBM、摩托罗拉等知名企业,方向是芯片技术的研发。不料,芯片的研发根本没有想象的容易,有时候几个月都毫无进展。逐渐地,陈进动起了歪心思。他偷偷地剽窃他人的研究果实,以为天不知地不知。只是好景不长,公司很快发现了他的剽窃行为,立马开除了他。有了不光彩的历史,美国的科技公司没有一家肯再聘用他了。2001年,走投无路的陈进把目光瞄准了国内。要知道,当时中国的芯片技术处处受制于人,处于恶劣的技术封锁阶段。国内正在大力发展国产芯片。陈进赶上了好时候。海归加上博士的身份,又有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工作背景,才刚回国,他便收到许多橄榄枝。传闻在收到陈进的自荐信后,上海交通大学时任校长连夜去迎接。才30岁的他,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同年,任教于交大,并组建上海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开始国产芯片“汉芯”的研发。被寄予厚望的陈进“不负众望”,不到一年半,2003年,他带领的项目小组宣布“汉芯一号”研发成功!这枚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震撼了整个学术界。大家当时都认为,中国芯片的曙光来了。陈进自己介绍,这款芯片已经和欧美是差不多的水平,放到国际上都是十分先进的。一众院士听闻,喜出望外地一探究竟。经过一番测试,他们认为芯片果真能运行,鉴定的结果是“汉芯1号”实乃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重大里程碑:“‘汉芯1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属于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陈进也凭借此愈发受到重视。财利双收。2004年,上海市拨了2亿的经费,成立专门的汉芯计划。之后国家的自然科学各部门也跟上鼎力支持。科技,乃国之重器材。陈进前后竟拿到了总计11亿的研发资金。这么多钱,他不敢没有成绩出来。很快,“汉芯2号”就问世了。科技界又是一片叫好。虽然芯片研发出来的几年内都没有大量生产,人们始终没有质疑,还带着一丝期待。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则惊天爆料就令陈进以及“汉芯”跌落神坛。2006年,清华校内BBS上有一则原创的帖子引起大众关注。名为《触目惊心的汉芯内幕》。匿名举报陈进的汉芯CPU造假。根据帖子,2002年,也就是陈进回国任教交大的第二年,他去了一趟美国,找到摩托罗拉的前同事,要了其一款芯片的源代码。有了这套代码,他做出了“汉芯1号”。只是这样做出来的芯片根本不能运行,因为芯不对码。眼看着发布会已经迫在眉睫,他害怕面对公众实际操作就露馅了,陈进心生一计。2002年8月,陈进委托在美国的弟弟买来10片摩托罗拉freescale的56800芯片,并且找来几个民工,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图案全部用砂纸摩掉。随后找了浦东的一家公司加工:将表面光滑的芯片打上“汉芯1号”,加上汉芯的Logo。就这样,通过买别人的芯片成品,再自己DIY一下,陈进团队的“汉芯1号”问世了。为了这枚虚假的芯片,他可没少花功夫。通过了种种的关系,为它争取了一系列假证明材料。其中就包括国内设计(上海交大)、国内生产(上海中芯国际)、国内封装、国内测试等等。不仅如此,陈进还借着上海交大的背景,骗得了一众国家部门的信任,还通过种种手段搞定了集成电路行业国内知名专家,召开研讨会,一致鉴定汉芯1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进意气风发展示芯片令人意外的是,《汉芯黑幕》的爆料者竟是核心研究成员之一。也许是实在看不下去,决定把真相公之于众。如果不是他,还不知道要被陈进骗到什么时候。这位造假高手,不仅芯片造假,自己的经历也是假的。虽然有博士的文凭,但他没有芯片研发的经验。一切都是包装。资料图造假序幕拉开后,汉芯的员工们在陈进的带领下开始了五花八门的项目申报。工程师们不科研,整天忙着写项目的技术资料,再由项目部整理出来向政府的各部门申报。一掷千金,多渠道公关是陈进喜欢的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要不择手段,一切皆有可能。比如应用于PDA-SOC、个人信息终端SOC、指纹识别系统芯片、身份识别系统芯片等等。而且汉芯的所有财务报表都是假的。汉芯的员工都很佩服陈进的公关能力,才30出头的他把一切打理得看似妥妥当当。成功立下了许多项目。当然这些项目都没有真正被执行。主要是不想,也没那个实力。短短3年,共向各部门申报多达40余次。后来就有一种说法,汉芯一共骗得了11亿的巨额的科研资金。更可怕的是,陈进在美国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谎称要跟汉芯合作。因此即便黑幕曝光,陈进在国内声败名裂,被交大革职查办,实验室和物资都被没收的情况下,他带着巨额的资金逃往了美国。也躲过了中国法律的制裁。他是逃走了,中国许多真正做学问的人却被他拖累了。在那个国产芯片完全空白的时候,许多年轻人想投身创作,却被陈进连累,项目连连被砍。并且申请科研资金变得越来越难。相关的企业对芯片投资更是怕了,变得相当谨慎。没有资金进场,国产芯片的进程持续艰难。在严谨的大学校园,大家谈芯色变,鲜有人再去碰这“烂摊子”。毫不夸张地说,因为陈进,中国的芯片发展停滞了至少13年。为什么是13年?这要追溯到2017年,中兴遭到美国打压,中国人才意识到,没有自主芯片就要受人牵制,没有自主权。最近华为的芯片也是处处受到来自美国的打压。处境艰难。国家开始了大力发展芯片的时代,一批批学者投身大力研发。而陈进呢,这个“始作俑者”,却始终过得逍遥自在。在美国继续开公司,开豪车,住豪宅。只是这样的恶人,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任千万人谴责。

黑杰克

博士打假,让学术回归纯粹

在2019年央视春晚上,青年演员翟天临在小品《“儿子”来了》中塑造了一名“打假”警察。没想到,这位高学历明星因为晒出博士后录用通知书而被网友质疑论文抄袭、博士学位注水,“打假者”反被打假,令人始料未及。相关高校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网友持续关注,又拔出萝卜带出泥般挖出不少“黑料”,导师资质、学院优待等问题虽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学霸明星”的人设确已轰然崩塌。在造星的链条上,“树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戏骨+博士的组合,加上知名高校的光环,无疑提高了观众的期待。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演员应当以扎实的演技、高尚的艺德回馈观众。尤其当学历成为人设的要素时,它就不仅仅是自我包装、形象公关、流量变现的一部分,而势必要受到学术道德规范的严格约束。“自古华山一条路”,学术是获得学位的唯一门径。有人认为:演员以演技为务,何必在乎学术的小节?问题在于,无论是美术、设计,还是音乐、影视,艺术类专业虽具有实践性,但技艺不能替代理论,好演员不等于好博士。尤其自2011年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以来,艺术学自当夯实理论根基,在塑造国民精神、提高审美品位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身处娱乐圈,博士学位或许可以充当为演员增色的手段;但立足学术界,博士理应致力于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不能因为演员等其他身份而获得丝毫优待、降低学术“品位”。博士的水准照见着一所学校的学术成就,而学校的严格审核是把住学术尊严的最后一把锁。在这次事件中,依照有关高校的学位授予细则中对论文发表的相关要求,网友爆料的不少“实锤”的确有据可查。这反映出相关高校在学术成果审核、学位授予流程上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论文抄袭、文章代写、招生放水、学位注水等失德、违法事件挑战着教育公平的底线;而少数商界、政界、演艺界的人凭借财富、权力、影响力轻而易举地获得学位,将博士看作附丽于学位身上的社会地位、人际资源,更是把学术矮化为“生意”。在这些事件中,有关学校难辞其咎。高校理应是社会的一方净土,是人类精神的一片高地;它不能与世隔绝,但却要超然物外;它要为社会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更要塑造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当“金钱买得来文凭,买不到智商”“学历不代表学问”等说法充斥于耳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声音背后折射出人们对学历含金量降低的隐忧,也反映出少数高校公信力下降的事实。如何让学位“禁得起推敲”?学校应完善考核、淘汰、资金管理等机制,以学术作为唯一标准,把牢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教育部门要强化监督、严格执纪。多方携手施治,高等教育的未来才更加可期。高校决不能变为名利所、买卖场。近年来,从高校反腐势头不减到中央巡视组为高校开“问题清单”,从严格毕业论文查重抽检制度到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铁腕”整治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令高校风气为之一振。但“其身正,不令而行”,让学术回归纯粹,归根结底还得靠广大师生守土有责、诚信治学。守住学术的底线,保住学位的尊严,才会赢得社会的尊重、撑起民族的明天。(来源:人民网)

功能

找渠道发表论文 博士受骗假网站

案件回放博士发论文被骗版面费浙江省桐乡市市民张女士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优等生,本科毕业后张女士选择了继续深造,不到30岁就摘下了博士的桂冠。她找的工作也相当有含金量,在桐乡市一家上市公司担任研究员。如此优秀的一个人,谁也不会想到,她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今年8月,张女士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据此写了一篇论文,“有了成绩,我当然希望能够发表出去,跟大家一起交流……”但是,张女士的研究项目比较小众,对口的知名期刊就那么几个,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我向好几家刊物的编辑部投了稿,但都石沉大海!”张女士想着,或许可以投向小刊物试一试。张女士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对口的杂志社,“虽然名气不大,但跟我的研究项目完全吻合!”张女士向对方邮箱发送了自己的论文,没几天,她就收到了回复。“对方说要收取版面费,如果要开票,还要加税费。”面对这些要求,张女士丝毫没有怀疑,当场就将2180元钱转了过去。之后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张女士的预料,“我一直等消息,他们却一直没有动静!”张女士通过114查询到了该杂志社的联系方式,想要问问刊发进度,却被告知“从来没有收到过钱”,杂志社还告诉张女士,他们的官网并不是张女士之前查看的那个。张女士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上当了。张女士立马赶往桐乡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报了案。需求+困境=被骗张女士:对像我一样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说,论文就是毕业的一大门槛。我作为走上社会的上班族,又将面临职称评定等诸多挑战,发表论文的多少也是其中的硬性指标之一。所以说我们这一群体有发表论文的迫切需要。在发表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面临着论文质量不高、知名期刊录用难等诸多困境,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之下,我就放松了警惕,给了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一个假网站、一个投稿邮箱,没想到我就被这样简单的把戏给骗了!民警提示陈志明(浙江省桐乡市公安局民警):像张女士一样的高学历人才发表论文必须认准正规途径,不能贪小便宜,走“小路”发表论文。此类犯罪分子大多不会狮子大开口,就是要1000元或者2000元,与论文发表的迫切需求以及后续可以获得的利益相比,这点钱丝毫不会让人警觉。互联网时代,应用APP、小程序等全面普及,投稿方式也从线下走向线上,犯罪分子正是以此为契机,炮制假网站,蒙蔽投稿者,从而实现诈骗的目的。想要避免上当受骗,唯有从源头做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相关机构。一方面要确认期刊的真实性,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查询目标刊物是否真实存在;另一方面,要与期刊主办单位联系,确认投稿方式,核实网站真假。与此同时,各相关机构也应积极做好自查监督工作,经常性上网查询是否存在不明网站冒名顶替的现象,一旦发现可疑网站,应及时报警,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高学历≠高防范能力刘晖诈骗案件的受害人是谁?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老年人和低学历者。然而,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电信诈骗案件中,受害人里高校教师有之,企业高管有之,高级科技人员亦有之。纵观案例,不难发现,学历反映的是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而防范诈骗需要的是社会经验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高学历人群不可忽视的必修课。感情生活没着落、职称评定要发表论文乃至需要指点投资……不法分子抓住高学历人群的所需所求,精准设计诈骗环节、量身订制专门话术,层层瓦解高学历人群的警惕心,设下陷阱请君入瓮,最终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防范能力,在各自专业领域游刃有余的高学历人群,对自身的判断力和经验过分自信,在安全防范意识上有可能存在疏忽漏洞,从而被不法分子盯上。安全防范教育需要人人“打卡”上课。保护好个人信息、遇事多和亲朋好友商量沟通、留心学习安全防范知识,从而拥有清晰的判断能力,才能认清骗子伎俩,远离诈骗陷阱。来源: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