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谢建)12月11日,“建党百年、脱贫攻坚、屈原文化”全省剧本主题创作采风活动举行,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组织来自全省各地的20余名优秀编剧,深入汨罗屈子文化园进行实地采风,为主题创作寻找灵感、积累素材。“踏上这片土地,仿佛在与千百年前的古人对话,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拜谒诗祖屈原,缅怀先贤,行祭屈大典,览屈子碑林,观摩屈子书院……行走在汨罗江畔,编剧采风团一行深感震撼。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汨罗市副市长姚书茂,市文旅广新局、扶贫办的相关人员分别对汨罗文化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成果进行了介绍。编剧们畅谈此次采风活动的感受,互相交流心得体会。“祭屈大典很神圣、很庄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深远的文化沉淀!”此次汨罗之行,让编剧陈义平灵感不断迸发,创作冲动十分强烈,他表示,“湖湘文化有着经世致用和浪漫主义的形式特点,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而屈原就是最好的代表,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汨罗很有料,值得我们发现、挖掘和升华。”对于这次采风之旅,编剧汪荡平这样说道。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魏俭表示,“汨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此次采风活动,希望编剧们能够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和灵感的涌流,回去后会认真提炼素材,创作出精品力作,以文艺形式为汨罗文化鼓与呼。”“汨罗是一片文化热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过程中,吸引着各界的目光。”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表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能够扎根乡村、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精神与内涵,精心提炼故事,不断创新文本,创作出老百姓爱看爱听的作品。当天,编剧采风团一行还来到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汨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地参观考察。作者:谢建责编:柳勤进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来源:汨罗时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红网时刻8月12日讯(记者 夏君香 通讯员 姜瑶)今天,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湖南省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本征集与改稿研讨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18位中青年编剧将汇聚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针对剧本修改提升的交流学习。本次改稿研讨班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马也,著名编剧习志淦,湖南省艺术研究院老专家邹世毅等担任授课点评专家。专家们将针对剧本进行建设性的点评指导,并跟踪修改成效,为打磨优秀作品提供持续性的专业扶持与帮助。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魏俭介绍,举办此次研讨班,一方面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湖南省戏剧剧本创作梯队发展进行的战略性考虑,更广泛地征集、发现作者,让戏剧编剧队伍后继有人,为将来进一步对接更专业的“湖南省谷雨戏剧文学社”的创作工作做准备。魏俭指出,参加本次学习的学员来自全省各地,既有专业院团、艺术研究创作院所的专业人员,也有从事其他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很多学员是‘自由职业者’,意味着他们事业的艰辛。但大家共同追求艺术、不懈创作的精神令人敬佩。”来自湘西自治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的青年编剧代表施群霞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他们修改打磨、完善创作,引导推介优秀作品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除了常态化地举办这样有针对性的研修班,未来,湖南省艺术研究院还将举办剧本朗读展示会、剧本推介会等,帮助编剧人才尽快成长,创造机会为大家的创作与成果转化助力,为湖南戏剧编剧事业的复兴与发展助力。
华声在线2月24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丹 通讯员 罗赐林)2月23日,春寒料峭,当天挂牌的湖南潇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创作基地,却似一枝艳丽的寒梅,绽开在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故里墨田书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潇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院长赵焱森,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学会原主席余德泉等出席了挂牌仪式。 赵焱森认为,文艺工作者不能“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而是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齐白石先生是我国20世纪的书画巨匠,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称号。他开创了红花墨叶一派,将民间艺术与传统技法相融合,在扩大中国绘画题材等诸方面,将中国书画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研究和光大齐白石艺术,对提高书画艺术和繁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宣读了齐白石嫡孙齐展仪回忆爷爷白石老人的文章,与会者还挥毫创作了一批弘扬传统、歌颂新时代的书画作品。
12月19日,“培根铸魂——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设发展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戏曲学会向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颁发“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奖牌。与会嘉宾、领导合影留念。红网时刻12月20日讯(记者 夏君香 通讯员 银铮铮)12月19日,由中国戏曲学会和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的“培根铸魂——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设发展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权威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畅所欲言,为促进戏曲发展与繁荣、弘扬湖湘文化精粹、拓展湖南花鼓戏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言献策。会上,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代表中国戏曲学会向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颁发“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奖牌,这是湖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文艺院团。目前,全国仅三家文艺院团获此殊荣。中国戏曲学会成立于1987年,其宗旨是遵循首任会长、著名戏剧家张庚提出的关注戏曲现状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学术活动,旨在鼓励、推广戏曲院团在剧团建设、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使戏曲艺术更加繁荣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湖南花鼓戏艺术创新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探究中国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新路子,为湖南花鼓戏和“省花路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嘉宾观点:中国戏曲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是具有现代品格的剧院,见证了花鼓戏剧种的成长、花鼓戏艺术的拓展、艺术创作规律的强化、剧种艺术体系的不断丰富,希望剧院能够持续保持多元化的风格道路,积极发挥对湖南花鼓戏乃至全国花鼓戏的引领作用。中国戏曲学会原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很多现代戏都取得了成功,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去功利性地追逐时髦题材,艺术需要沉淀,我们作为戏剧人一定要慎重考虑,题材够不够艺术的基本标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保持了艺术上的清醒,所以他们的戏一直在社会上很有影响。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一直坚持传承、发扬他们的风格,既保持了剧团、剧种基本风格的不变,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发展、丰富自己。《蔡坤山耕田》这个戏的出现给我们剧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我相信即便不是湖南人也会喜欢它的。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剧协原分党组副书记王蕴明:我对剧院有几点总的感受:一、在题材上坚持“三并举”,以现代戏为主;二、在体裁上,正剧、悲剧、喜剧都创演过,但以喜剧为主;三、在舞台样式上,是唱念歌舞综合统一的,但是以歌舞为主,特别是舞蹈,演员形体舞蹈动作的发挥非常突出,很少有剧种能够做到这一点;四、语言的生动形象、幽默趣味性也是很多剧种做不到的。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安奎:我认为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这是植根于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间的喜剧风格,这种喜剧风格不是表面的,而是说对我们民族的美学特点有深刻的理解、深刻的体悟,以至于有深刻的体现。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原主编赓续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在这些年来始终都有自己的作品问世,整个“省花”的“气”没散过。我们要从省花路子走向省花风格,最后要提炼出省花精神,也就是省花之魂,要通过一系列的创作不断提炼出来。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原名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代表性表演艺术团体。自1953年5月成立以来,高度秉承“三并举”创作大旗,博采众长,传承创新,注重编演现代戏,是文化部表彰的全国编演戏曲现代戏成绩卓著的八面红旗之一。同时也排演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共创作演出剧目两百多个,其中19个剧目受中宣部、文化部表彰;编创剧目曾夺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形成了以《刘海戏金蟾》《三里湾》《打铜锣》《补锅》《沙家浜》《野鸭洲》《牛多喜坐轿》《八品官》《喜脉案》《桃花汛》《乡里警察》《老表轶事》《走进阳光》《作田汉子也风流》《桃花烟雨》《蔡坤山耕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在戏剧艺术的百花园中展示出它特有的光彩和魅力。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2020年公开招聘公告》、《湖南艺术职业学院2020年公开招聘延长部分岗位报名时间的公告》分别于2020年8月31日、2020年11月5日在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网站上公开发布,我单位拟于12月20日举行公开招聘笔试。因部分岗位可能未形成有效竞争,为保证公开招聘工作的质量,根据《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湘人社发〔2019〕1号)规定,经学院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决定对所有招聘岗位设置总成绩合格分数线,合格分数线为70分。如应聘同一岗位所有人员都达不到合格分数线,则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其他要求以2020年8月31日在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公告要求为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2020年12月17日【来源: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湘江新区文化高地湖南省岳麓诗社、潇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艺术家赴湘江新区学习采风新湖南客户端11月19日讯(通讯员 马如刚)11月18日,应湖南梅溪湖建设有限公司湘江公司的邀请,湖南省岳麓诗社、潇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的诗书画家共二十余人,赴湘江新区开展“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湘江新区文化高地”学习采风活动。湖南湘江新区以及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地处湖南以至全国著名风景区湘江之滨和岳麓山下,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梅溪湖建设有限公司湘江公司总经理李建武致词欢迎艺术家一行,湘江新区党委副书记、主任钟钢同志向艺术家一行介绍了湘江新区创新发展历程和文化兴区的经验,潇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长赵焱森代表艺术家发表学习采风感言。湖南湘江新区前身为2008年6月成立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2015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新区获批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突出项目带动、产业培育、品质提升、改革创新等重点任务,全面掀起了国家级新区建设热潮。2019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7.96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艺术家们面对湘江新区新面貌、新业绩激情满怀,用诗词书画形式赞美湘江新区的优良环境和取得的优异成绩,经过一天创作的60余幅诗书画作品赠送了湘江新区,这次学习采风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了企业界和艺术家的高度赞扬。[责编:李絮枫][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文丨刘娜梅】一个艺术人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就是走出自己的路子,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让艺术融入生活,拉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用艺术去洗涤心灵,启迪智慧人生,便是最大的成功。王立人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缩影!他能将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很好地传承和创新;能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能巧妙地将艺术融入生活,用书画洗涤心灵,让艺术点亮人生!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成就自己,也能帮助别人,更能在新时代将中国的艺术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奉献一己之力。王立新王立人,1956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副教授。毕业湖南科技大学美术学院,先后进修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国家画院高卉民工作室书画家,中国安文化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安文化书画院院长,湖南省诗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芙蓉国里艺术研究院院长,湘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花鸟画、山水画获全国和省奖及参展和发表并被政府、博物馆和海外机构收藏。曾在北京、浙江杭州、湖南长沙、湘潭、衡阳、内蒙乌海、福建泉州、广西南宁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出版个人书画作品集六本,担任全国中职书法教材和湖南九年制义务教育书法教材编委,有数百件书画作品参展、获奖、发表、刊实。多次荣获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光荣称号,荣立湖南省“二等功”。《书法导报》、香港《艺术》杂志作过专题报道。书法作品王立人先生是一位卓越的书画家,在书艺上他力求在传统中创新,在状态上他保持和年轻人一一样的心态。他说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梦想着和年轻人一同年轻。更是在现今如以往认真好学,独立创新。王立人先生既书又画,他的书法传承古法而又有自己的创新,汲取古法,不随波逐流,清新自然,标格独具。王立人他结合了广大书法家的精妙之处从而形成他独特的书法艺术特色。他的书法中字体柔中带刚,圆浑柔畅。他更是在生活中爱历史文化,喜游历史古都,以此陶治性情,捕捉灵感,并将欣赏感悟添入书法意境之中,以此传承创新,并在书法中给人一种笔力老道,气息纯和的感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取多家之长而赋新生。我想他正是以此创新,丰富自己的笔墨之情。绘画作品除书法以外,王立人先生更是在绘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他的画作更是以梅而著称,曾有一位作家以素、野、繁、搭四字评价过王立人的梅。在区区不才眼里,王立人的梅傲而秀丽,却也妩媚脱俗。更是能从中看出王立人的淡泊名利与无私奉献。梅似人,人亦似梅,以意传神,以画传人。王立人先生曾说,我以书法之笔画画,以画画的笔意写字,于笔墨之意境中追求一一种情感的饱满和释放,追求一种精神的契合与表达。“常见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这是王立人先生为梅所提之诗,从而可见他对梅之喜爱,亦可知梅与他精神的契合。用笔墨纸砚释放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用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意气风华。这是一种文人的境界,是一个文人才有的境界。绘画作品他的书画通俗易懂,被大众喜欢。王立人曾在各地办过书画展会,其作品受广大群众的喜欢与收藏。而从他书画中可看出的那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让国人叹为观止。而他画作中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无声境界,更为引人入胜,不可自拔。王立人先生书画的宗旨是传承创新,雅俗共赏。我们期待他更多的艺术作品,为祖国的书画艺术添加更多色彩与传奇。
黄笛,女,汉族,1969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发明专利“蝉翼绣”(禅意绣)创始人、湖南省技术能手、长沙市技能大师、长沙市劳动模范、长沙市三八红旗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南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职业(湘绣)开发专家小组副组长,现任湖南金球湘绣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湖南省当代湘绣艺术研究院院长。湘绣世家 因爱回归湘绣于黄笛而言,似乎是一种既定的缘分。即便兜兜转转十多年,这方神奇的艺术土壤依旧迎来了她的回归。黄笛出生于湘绣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家人飞针走线的她,早早就对湘绣产生了喜爱之情,当父亲艾玉奇于1986年带头创办沙坪第一家湘绣厂时,年仅17岁的黄笛便是参与者之一。那时候的她,虽然还很稚嫩,但骨子里充满着干劲和激情,除了打理工厂的日常工作,她还拜著名画家李振球为师,开始较为专业地学习绘画。这是自小接触刺绣以来,黄笛第一次真正拥抱艺术。1987年,黄笛考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习,这一学便是四年。待到学成归来,她亲自设计的作品《湘绣旗袍系列》早已走出国门,成功亮相于第62届巴黎国际女装博览会会场。这于黄笛来说,不啻为四年艰苦求学历程里一份最美的回报。毕业后的黄笛被分配在湖南羽绒制品厂从事设计工作,此后还做过湖南电视台服装助理、美工助理、湖南航天局7801研究所工作人员,端着让当时很多人都羡慕的铁饭碗,黄笛心中并非没有别的想法。那时父亲成立的湘绣厂规模正日趋壮大,“中国湘绣之乡”花落沙坪也预示着湘绣发展的美好前景,加上一份始终萦绕于怀的艺术情结,黄笛在斟酌良久之后,终于辞去了工作。那一年,半路出家的黄笛还不到30岁,距离当年陪同父亲打拼湘绣事业,已过了近20年。崇尚创新 坚定执著重回湘绣厂后,黄笛很快就意识到湘绣的不足之处:产品设计以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为主,空间架构模式较单一,立体感和层次感不够鲜明,尤其是前期手工画稿和上缎描图费时费工,不利于湘绣又好又快发展。那么,除了加大设计创新力度,还有没有相关途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黄笛陷入了沉思。功夫不负有心人,借着当时电脑、喷绘技术飞速发展的东风,黄笛很快就找到了湘绣发展的出路。2003年,由她主持的《电脑设计与喷绘技术在湘绣领域中的应用》这一科研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创造性地将电脑技术与湘绣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湘绣的设计理念,而且改变了千百年来单纯依靠手工绘稿的局面,具有丰碑式意义,金球湘绣从此迈上了科技化的道路。“湘绣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电脑设计可以大大缩短前期制稿时间,电脑喷绘也比手工描图更细腻、更具层次感,而且一旦发现原稿有瑕疵,借助电脑只需半小时就能调整好,为刺绣节约了大量时间。”黄笛指出,“有人认为电脑的运用使湘绣摒弃了传统工艺,但其实湘绣的精髓是绣,人工绘画只是湘绣的一道工序。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不仅是湘绣也是其他艺术门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说这些话时,她执著里不乏睿智和冷静。为了更好地提升湘绣品质,黄笛还和厂家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研制出一种便于刺绣和喷绘的白画布,有效地解决了缎面染晕效果较差、容易泛黄的不足,现在这种画布已经成为了湘绣的主要材料。此外,黄笛在针法方面也有自己一番创见,她打破刺绣受时空限制的技法,在同一质感的物体上采用多种针法渐变的混合针法,使背景色彩成功融入人物中,运用这一新针法的湘绣作品《伟人毛泽东》由此获得了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正因为有了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黄笛成功地设计出了一批新的湘绣作品,其中,《母爱》、《觅》以其温馨、自然、和谐的风格闻名业界,先后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十二金钗》、《福字奥运标志》、《盛秋》、《锦绣乾坤》、《灵龟图》、《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也获得了各种荣誉,而伴随“神六”飞船飞入太空的《福》、《伟人毛泽东》已成为金球湘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薄如蝉翼的锦纶蚕丝上绣花,是黄笛2014年以来的新玩法。传统的湘绣,大多以绸缎为底布,绣品也多是一板一眼的工笔画。近年来,虽然湘绣在向写意画方向延伸,但仍以绸缎为底布,表现力一般。2014年,黄笛在广州接触到锦纶蚕丝,便想着如何让半透明状的锦纶蚕丝与湘绣结合。锦纶蚕丝是仿制品,它仿天然蚕丝结构而成,回复了蚕吐丝而成的天然状态,丝丝缕缕犹如蚕一遍遍吐丝结叠而成,丝缕不规则弯曲结叠,疏密厚薄不匀,薄如蝉翼处有不少透气空眼,厚丝纤维历历分明。在这样的底料上施绣,之前其他绣种并没有尝试。她要做的第一点,首先是让底料丝缕的不规则纹饰与丝线纹理有机结合,使刺绣本身空灵起来,空灵得与底料丝缕呼应,若隐若现,使刺绣丝缕与底料丝缕走向融合。她选定刺绣的第一幅作品,叫《碧玉新妆》。经过半年创试,成功绣出了第一幅作品,她把它命名为“蝉翼绣”。2015年6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黄笛携带《碧玉新妆》作品赶赴昆明,出席在云南开展的第五届全国非遗联展。与以往不同的是,金球湘绣首创出的《碧玉新妆》蝉翼绣作为湘绣极品,首次正式亮相。首创的蝉翼绣给人第一印象是现代、时尚,木质立式简约的装裱,一改以往的框边;而薄如蝉翼的双面绣,具有相当的通透性,作品雅致新颖,耳目一新。并成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赋予了传统刺绣新的艺术生命力,开创了当代刺绣艺术新风采!她还第一个联合我国六大绣种代表性传承人创作巨幅传世名作《水月观音》,震撼了业界。这一创造性的践行,不仅是中国刺绣史上的伟大壮举, 也开启了多绣种联袂创作的崭新艺术模式。致力申遗 甘为人梯说起黄笛,还不得不提她与湘绣申遗的故事。2005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全国展开,了解到相关情况的黄笛连夜开始搜集、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但是由于作为申报主体的捞刀河镇政府行政级别过低,湘绣最终没有能够通过审核。“名单公布的那天,大家都很吃惊,一项已有千多年历史、声名远播国内外的民间工艺居然会落选,这让我们很失落。”黄笛说。就在大家叹息之余,申遗工作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指示下,黄笛与业界其他同仁找到长沙市政府的相关领导汇报工作,又马不停蹄地往来于各湘绣企业、机构间了解情况,终于赶在公示前重新补充、完善了大量珍贵资料,又以长沙市政府作为申报主体,成功使湘绣跨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门。回忆申遗期间的点点滴滴,黄笛在感慨之余满是感激:“成功申遗使湘绣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从此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湘绣,知道沙坪是湘绣的发源地。我们的企业也因此获得了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扶持,湘绣能有今天的发展,和政府的重视密不可分。”而脚踏实地做事的黄笛,很少提及自己在申遗期间的付出。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针对湘绣行业普遍存在的人才匮乏问题,近年金球湘绣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合作搭建的人才培养平台,为此黄笛经常往来于公司与学校之间,为如何打造真正热心湘绣产业的后备力量出谋划策,并悉心向学生传授各种设计与工艺知识。同时,公司成立了湖南省当代湘绣艺术研究院,黄笛任院长。研究院面向全社会招收有兴趣的学员,免费教学。她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湘绣,共同把这个祖宗留下的产业发扬光大,让它永远焕发青春。黄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头做好事、善事。先后为贫困家庭肖畅、独臂残疾老人陶德敏、因病致贫的罗言恺等困难户、贫困学生捐资数万元。连续5年参加湖南交通频道举办的“爱心送考”、“爱心义卖”、“爱心助学”等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贫困学子送上一份关爱,奉献爱心。为了让更多的人对博大精深的湘绣文化有更多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于2014年创立了黄笛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对社会、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各种湘绣体验活动,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弘扬湘绣文化作了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开端。与湖南景森写生基地、湖南工艺美术馆、美国福特(foote)中学、长沙市北雅中学、上汽大众途昂辉昂车友会等机构成功举办了“夏日亲子绣”、“弘扬湖湘文化,绽放湘绣魅力”等一系列的湘绣体验活动,参与者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刺绣,进一步了解了湘绣的历史文化、工艺流程、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每年寒暑假期间,工作室便联合湖南工艺美院、无锡太湖学院、湖南商学院等院校举办了多场以“秉承工匠精神,传承湘绣艺术”为主题的体验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了解,现场体验制作等环节,让学子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湘绣的博大精深和匠人们坚持坚守的“工匠精神”。连续六年,湖南师大附中学子在工作室体验湘绣,深受师生好评。作为文化志愿者,多次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亲自传授湘绣技艺。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湘绣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研班等,作了多场次的关于湘绣的培训讲座。先后为行业和社会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作为文化使者,多次应邀出访德国、韩国、日本、泰国、香港、台湾、越南、柬埔寨、印度、法国等地,传授和展示精美的湘绣艺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获得了主办方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刺绣文化,喜爱湘绣,联手中国“李宁”发布了限量版“云中白鹤”刺绣版帽衫;应邀做客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一槌定音》节目,是该艺术品投资栏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刺绣类艺术大师携湘绣作品亮相央视,为弘扬湖湘文化,传承湘绣艺术不遗余力。湘女多才,湘女多情。湘绣于湘女黄笛而言,是既定的缘,骨子里的爱,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传承和发扬。锦线引日月,巧手绣乾坤。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代表性传承人黄笛为代表的新一代刺绣艺术家,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今日,湖南省文联在湖南省画院召开湖南省画院、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经湖南省文联党组研究决定,并报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同意,旷小津同志任湖南省画院院长,免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职务;石纲同志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免去湖南省画院副院长职务。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夏义生代表湖南省文联党组对旷小津、石纲同志在湖南省文联党组领导下各自在原工作岗位上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他们就任新岗位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强调,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省画院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应坚定地明确各自肩负的职责和任务。美协是规范美术创作意识形态的重要机构,艺术家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为世俗、不为个人、不为利益、不为行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心用情用力创作艺术精品,攀登艺术高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7日讯 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湖南省艺术创作三年规划(2019—2021)》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要加强对艺术创作的引导,努力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湖湘风格、湖湘气派、湖湘特色,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艺术作品。通知明确,到2021年,要扶持创作不少于30部大型舞台剧目,重点推出10部左右大型舞台艺术精品,扶持2—3台大型优秀旅游演艺作品;扶持复排优秀传统剧目不少于20台;扶持新创小戏50个左右,扶持各类音乐、舞蹈、曲艺作品120个左右。每年争取有2—4部大型优秀剧目入选国家扶持项目。推出60件左右优秀主题性美术、书法、摄影精品;重点扶持30个左右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览;争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达到80项左右;承办2—5个全国性艺术活动。以下为通知全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我省新时代文艺大繁荣大发展,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做出新的贡献,结合湖南实际,特制订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和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加强对艺术创作的引导,努力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湖湘风格、湖湘气派、湖湘特色,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艺术作品。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强化文艺创作的责任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艺术创作各环节。(二)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形式推进文艺精品和旅游业深度融合。(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四)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则,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艺术原创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类力量参与艺术事业,调动积极性,推动各门类艺术全面均衡发展。(五)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崇德尚艺。三、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一)发展目标到2021年,湖南艺术创作题材不断发掘、丰富,创作质量不断提高,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作机制不断完善,创作环境不断优化。创作一批优秀艺术作品,打造一批艺术演艺品牌项目,推出一批演艺人才,使湖南的艺术创作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二)主要指标扶持创作不少于30部大型舞台剧目,重点推出10部左右大型舞台艺术精品,扶持2—3台大型优秀旅游演艺作品;扶持复排优秀传统剧目不少于20台;扶持新创小戏50个左右,扶持各类音乐、舞蹈、曲艺作品120个左右。每年争取有2—4部大型优秀剧目入选国家扶持项目。推出60件左右优秀主题性美术、书法、摄影精品;重点扶持30个左右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览;争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达到80项左右;承办2—5个全国性艺术活动。四、创作主题、重点题材突出“中国梦”时代主题,聚焦现实题材,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湖湘特色,抓好五大重点题材创作。聚焦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现实题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生动描绘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科技强国、全民创业、文旅融合等内容,生动讲述湖南人、湖南家庭的精彩故事,把人们追梦圆梦的激情和奋斗展示出来。紧扣反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创作一批追求真善美、向上向善的现实题材作品,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创作一批反映湖湘儿女建设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文艺精品。挖掘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革命历史题材——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战胜利75周年(2020)、长征胜利85周年(2021)、建党100周年(2021)等重大时间节点以及反映党史国史军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开展艺术创作。突出以湖湘人文底蕴为内容的特色题材——围绕浓郁湖湘文化特色,创作反映湖南厚重历史、湖湘瑰丽文化、湘人湘情湘风湘韵的文艺作品。抓好以少数民族生活为源泉的民族题材——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支持鼓励展现大美湖南、大美人文、大美风情和大美民俗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围绕各项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创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牵引,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扫黑除恶、军民融合、文旅融合等内容开展艺术创作。五、重点任务(一)加强组织引领,实施精品工程,推进艺术精品创作精品剧目创作扶持工程。实施“湖南省大型舞台剧目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对新创剧目、修改打磨剧目建立和完善剧目生产专家论证制度,抓好题材、导向、主题政治性把关,剧本文学性、适演性把关,舞台呈现艺术性把关等重点环节。经典剧目复排工程。按照“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复排、移植整理一批各剧种的经典传统剧目。“三小作品”创作工程。发挥湖南传统优势,创作一批接地气、有温度、有影响的精品小戏、小品和以音乐、舞蹈为主体的小剧场作品。美术书法摄影主题创作工程。围绕重大节日、节庆活动策划主题展;组织全省美术书法摄影专业人员深入基层搞创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围绕第七届湖南艺术节举办湖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打造好“齐白石艺术奖”,吸引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参与创作。遴选优秀美术作品参与全国重大展览。旅游演艺精品创作工程。充分运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规划我省旅游演艺产品,不断探索文艺精品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的路径。针对有关旅游节点打造一批演艺精品,推动我省旅游演艺提质增效。(二)提升文化活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办好重大艺术活动。选拔和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性艺术展示活动。承办好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目展演展播、全国第十二届书法(楷隶)作品展。举办好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湖南戏曲春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经典剧目展演展播、全省基层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全省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赛、全省民族器乐展演、美术书法摄影主题展览等品牌活动。组织全省优秀原创音乐、舞蹈作品展演。文艺惠民工程。 继续实施 “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推广计划、“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活动,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三)明确保障机制,优化创作环境争取国家项目支持。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舞台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工程、剧本孵化工程、剧本扶持工程、名师传艺工程等国家艺术项目,对入选项目进行指导、扶持、把关和配套资金支持。剧本孵化扶持工程。加强剧本孵化、扶持,围绕主题创作,发挥谷雨戏剧文学社核心团队作用,团结省内外剧作家,每年开展主题创作、征集剧本、研讨修改剧本活动;推荐优秀剧本名录,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谷雨戏剧文学社、《艺海》杂志社联手,每年度共同拟制优秀剧本推荐名录,于当年年底发布,供全省舞台艺术表演院团选用。艺术人才提升工程。通过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搭建平台,为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举办编剧、表演、导演、舞美、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戏剧评论等专业研修班。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选拔优秀专业人员赴北京、上海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继续开展“名师传艺”工程,促成青年艺术骨干学习传统、继承创新、技艺精进。支持中国戏曲学院2019届湖南地方戏曲本科班学员学习。健全文艺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文艺作品评价体系,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充分发挥文艺评奖的导向激励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评奖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肃评奖纪律,提高公信力和权威性。加强优秀艺术作品宣传推广。借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力量,打造传播平台,全面、立体宣传我省优秀艺术作品。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让更多观众共享艺术发展最新成果。推动艺术作品同旅游事业融合创新发展。六、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履行好艺术创作工作责任,充分认识加强艺术创作生产的重要意义,促进各地制订和完善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政策等,把好政治导向关,明确艺术创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对艺术创作生产的投入规模,加大艺术创作资助力度;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扶持精品剧目进行全国、全省巡演;加大对获奖作品的奖励力度,提高以奖代投的比例;加大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管好、用好财政艺术创作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大艺术创作项目顺利实施。各地可根据实际,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为推动艺术创作提供必要保障。(三)明确责任要求。省直艺术单位、各市州要充分认识本规划的意义,参照本规划制定艺术创作计划,明确艺术创作的主体,明确艺术创作任务和年度目标,把文艺创作作为中心工作抓,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文艺创作,营造我省文艺创作繁荣兴盛良好局面。来源: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