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近日,湖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二期工程。2号线西延二期工程线路长13.99公里,设车站11座,估算总投资为123.42亿元,建设工期为52个月。根据批复,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二期工程起于长沙西站,沿汇智路往南引入梅溪湖核心片区,再沿梅溪湖中轴线往东,止于2号线西延一期工程起点站梅溪湖西站(不含)。线路长13.99公里,其中地下线长13.78公里,地面线长0.21公里。设车站11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3座。工程车辆采用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11座车站分别是长沙西站、岳麓大道站、麓学路站、金洲大道站、雷锋西站、枫林西路站、看云路站、樱花路站、百合路站、省图书新馆站、映日路站,其中换乘站3座,分别是长沙西站、枫林西路站、省图书新馆站。根据省发改委批复,2号线西延二期工程的建设对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进一步将长沙西站打造成我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未来长沙地铁2号线将连通长沙火车南站与长沙西站,旅客坐地铁就能实现一东一西两座高铁站之间换乘。
拟建地点长沙市开福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朝正垸片区),鸭子铺路以北X06-A51/53地块。项目建设单位及概况项目建设单位: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由湖南出版集团主营业务和资产重组改制而来。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010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098),成为中国第一支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龙头股。公司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3.60亿元,利润总额16.49亿元,利润与市值稳居中国出版传媒上市公司首位,连续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位列全球出版企业10强第6位,多次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中南传媒样本”。公司正由过去的图书产品制造商转型为传媒品牌创造商,旗下有5家出版社为全国百佳出版社,打造了科普、作文、原创文学、古典名著、音乐、新课标教材等品牌集群。中南博集是畅销书领域的龙头企业。潇湘晨报经营业务持续领跑湖南报媒市场。以快乐老人报为核心的老龄媒介产品已成为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老龄媒介集群。湖南省新华书店、天闻印务公司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前列。天闻数媒依托ECO云开放平台的大数据体系,逐步实现涵盖教、学、管、评、测全流程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其数字教育产品已服务约5000所学校1200万师生,并有序推进巴基斯坦、马其顿、保加利亚、土耳其、柬埔寨等海外业务。公司将以“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传输正能量”为使命,以“催生创造、致力分享”为理念,以“线上与线下结合、文化与金融结合”为战略,继续改革创新,加快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有强劲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的国家级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文化旗舰集团。编制依据a)《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b)《“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c)《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7〕8号);d)《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e)《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f)《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g)《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h)《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i)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17〕80号;j)《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k)《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l)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m)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定额;n)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基础资料。编制原则及范围1.编制原则a)兼顾必要、效益和平衡原则,达到建设方案和项目的资金投入与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平衡;b)注重近期效益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适应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2.编制范围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程、规范,本可研对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必要性,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设条件,总平面布置,建设方案,公用工程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等进行研究和分析。项目概况1.项目选址项目用地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朝正垸片区)核心区域,地块位于鸭子铺片区,紧接鸭子铺片区的中央景观带,其中X06-A51北临金鹰路,西临文创路,南临城市绿地,东临公园景观西道,X06-A53北临城市绿地,西临文创路,南临公园路,东临公园景观西道。2.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64397㎡,净用地面积54389㎡,项目总建筑面积263930㎡,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84930㎡,地下总建筑面积79000㎡。X06-A51地块总用地面积32378㎡,净用地面积27278㎡,总建筑面积136550㎡,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95470㎡,地下总建筑面积41080㎡。本项目根据使用和功能要求,地上建筑为商务办公、人才公寓、设备用房,其中商务办公建筑面积53720㎡、人才公寓建筑面积37950㎡、设备用房建筑面积3800㎡。X06-A53地块总用地面积32019㎡,净用地面积27111㎡,总建筑面积127380㎡,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89460㎡,地下总建筑面积37920㎡。本项目根据使用和功能要求,地上建筑分为:商务办公建筑面积85260㎡、物业用房建筑面积1200㎡、设备用房建筑面积3000㎡。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项目建设投资为201111.8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06256.72万元,设备购置费5671.50万元,安装费用15320.89万元,其他费用55579.82万元(含土地成本39600万元),预备费18282.89万元。财务分析a)项目经营计算期内,项目销售收入为72269.60万元,租赁收入124706.35万元,物业收入为3567.66万元,项目利润总额为13889.4万元(不包括自持物业的增值部分),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8.41%(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8%),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净现值为7496.64万元,投资回收期19.11(含建设期3年),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好,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b)项目售、租价格(或出售、出租率)和开发建设投资对财务内部收益率影响较大,建议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投资,开始经营前应进一步做好价格预测,以避开风险,取得更好的财务效益。文化产业现状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产业最新数据,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同比增加13.0%,占GDP4.14%,同比增加0.1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分行业类型来看,2016年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188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6%;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2872亿元,增长13.0%,占9.3%;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16024亿元,增长17.5%,占52.1%,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此外,2016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00元,比2013年增长38.7%;属于文化服务业的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4.7%,高于2013年4.4%的水平,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2.数字传媒行业现状随着传媒的跨界融合不断深化,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新型传媒文化业态将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7%,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速最快,2017年同比增长32.7%,较2016年增长4%,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7%。3.市场潜力分析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十三五”文化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对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深挖长江流域文化内涵,支持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若干文化产业集群平台,促进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创意技术装备、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娱乐、创意设计等产业,推动数字内容和技术在出版、教育、影视、设计、制造、商贸、旅游、医疗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充分利用模式识别、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智能物联网等计算机感知新技术,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内容产品,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艺术展览、文化会展等行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文化资源快速数字化能力,努力推进出版、影视、动漫、游戏、文化等湖湘创意产品进入国际视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国家及湖南省未来发展规划相契合。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人群已经接近3亿人,预计在未来十年内还将翻番。中等收入人群收入水平高、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生活丰富,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消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将为中外文化企业带来巨大商机。办公用房需求本项目建成后商务办公楼138980㎡、人才公寓37950㎡、设备用房6800㎡和物业用房1200㎡。根据中南传媒产业规划,红网、岳麓社、电子音像社、中南会展、产学研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共需要商务办公面积约107600㎡。
政府工作报告——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1月24日,省长许达哲作政府工作报告。 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许达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把握“一带一部”定位,按照“三个着力”要求,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建设“四大体系”“五大基地”,推动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主要目标任务,迈出了建设“五个强省”的坚定步伐,奠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跨上3万亿元台阶,达到3.46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4∶47.7∶38.9调整为10.7∶40.9∶48.4。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41.5%,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效应加速显现,大湘西地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2.08万亿元;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1.19万亿元、1.68万亿元;“四上”企业达3.7万家;移动互联网企业达3.2万家;旅游总收入达7172.6亿元。2017年末贷款余额比2012年末增长104%;五年新增上市公司35家,总数达116家。发展效益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565.7亿元,年均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7%、9.4%。 二是创新开放步伐加快。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五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6个百分点,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4项;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高铁动力与控制系统、中低速磁浮等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首个外国领事馆——老挝领事馆设立,国际友好城市达80对;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建成开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开通直飞美洲、欧洲、大洋洲的民航航线和中欧班列—湘欧快线;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湘潭、岳阳综保区及长沙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岳阳城陵矶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等获批;长沙、衡阳、郴州综保区封关运行。“135”工程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共引进企业6000多家。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达到167家。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 三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共化解钢铁产能50万吨、煤炭产能4180万吨,减少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180家;置换存量政府性债务5457.4亿元。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撤乡并村、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湘江新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体制改革等任务,有序推进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大幅精简省市行政审批事项,省本级取消行政许可事项307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29项,减少省本级行政权力147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省级财政专项减少到78项。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公司制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力度加大,省属监管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营改增试点顺利完成,资源税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城乡工商业实现用电同价。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国有林场、集体林权、水利综合改革试点和供销合作社改革基本完成。 四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397公里、6419公里;沪昆高铁、石长铁路复线及二广高速湖南段、平汝高速、杭瑞高速湖南段等项目建成通车,长株潭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首条地铁线和中低速磁浮线开通运营,常益长、黔张常、张吉怀、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等铁路和长益(扩容)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新改建干线公路5221公里。全省民用通航机场达7个,黄花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300万人次。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195万千瓦,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气化湖南”覆盖9市33县(市、区)。数字湖南建设加快,14个市州城区实现光纤宽带网全覆盖,城镇区域实现4G网络全覆盖。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城镇化率提高到54.6%。 五是农业农村兴旺发展。“百千万”工程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5%,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和“户户通”,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1456所、合格学校7262所,89个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通过国家验收。新改建农村公路3.4万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8174座,新增2.2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网,解决236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洞庭湖24个蓄洪垸堤防防洪标准全面提升。益阳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六是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五年减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43%下降到3.86%,51个贫困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7%,2个贫困县已按计划脱贫摘帽,12个贫困县正在接受脱贫摘帽考核验收,“精准扶贫”首倡地自治州十八洞村整村脱贫。“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小额信贷、“114”劳务协作等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中央和省级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0.9亿元,年均增长40.3%;扶贫贷款余额达到1970.2亿元。 七是生态质量持续改善。五年完成生态环境投资5104.5亿元,是前五年的4.1倍。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8位。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湘江保护和治理效果明显,全省地表水419个省控断面水质总体为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0.2%,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省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1.5%;湿地保护率达75.44%,森林覆盖率达59.68%。县以上城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35%和99.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覆盖全省,完成7000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黄标车淘汰任务全面完成。常德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和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取得重大进展。 八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省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坚持每年办重点民生实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92.5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21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97万户。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五年分别提高22个和15个百分点。继长沙、常德、株洲、岳阳之后,湘潭和韶山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湖南、法治湖南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得到加强,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九是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扎实推进纠“四风”、治陋习和“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办公性行政经费、“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出台地方性法规32部,出台规章31部,废止规章38部,清理规范性文件2.5万余件。完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编制公布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互联网+政务服务”上线运行,“互联网+监督”作用明显。设立省电子政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换届全面完成。 五年来,我们注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军民融合深入推进。 驻湘部队和武警官兵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2017年,我们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战役,脱贫攻坚精准度大幅提高,环境治理力度空前加大,产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经济发展质量和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发展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长沙市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4%,进出口增长39.8%。着重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围绕建设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实施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创新谷”“动力谷”“智造谷”。加大创新投入,出台财政奖补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增加研发投入。积极承担“两机”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采用涡桨6型发动机的鲲龙—600成功首飞。常德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新增省级高新区11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服务载体125家,湘江新区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加快。在湘四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计划。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落实科研人员创业激励政策。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提升财税质量,非税占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二是以转型升级为方向振兴实体经济和产业。狠抓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一业一策”支持产业发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快培育,株洲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园、湘潭新松机器人产业园、彩虹邵阳特种玻璃项目相继开工。狠抓制造强省建设,加快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在7个传统制造业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车间。狠抓军民融合发展,与军队科研院所、军工央企的对接合作全面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组建的湘电动力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装备研制进展顺利。狠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农村电商平台,畅通从田间到舌尖的通道。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1个,旅游厕所建设超额完成三年目标任务。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文化创意基地开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2%。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共享经济等新消费、新业态迅速壮大。狠抓政策保障,出台实施省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二十条”等振兴实体经济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品牌建设和新品研发。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过一万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过一千家,汽车年产量过一百万辆。规模工业制造业增长8.3%,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38%。 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围绕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加快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落后企业关闭退出,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和经营行为,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用能、物流成本。围绕增强市场活力,加大省属国企整合重组和“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实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两权”抵押贷款等试点,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成国家十项医改任务,实施水、电、天然气、医疗服务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价格改革。 四是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为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崛起五大专项行动。出台开放崛起“3+5”行动方案,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成功举办港洽周、湘台会、湘商会、央企湘企产能合作对接、“9+2”泛珠三角区域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和泛珠论坛等重大活动,推动湘企出海、湘品出境。建成长沙航空口岸国际快件中心、张家界航空口岸国际货站,开通长沙、郴州“跨境一锁通”及常德—岳阳—上海“五定班轮”航线,永州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获批。全年利用外资增长12.6%,民间投资增长14.5%。 五是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狠抓环境治理。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实行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狠抓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强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环境治理战役“夏季攻势”,强化重点区域治理、重点项目实施和重化企业搬迁退出,全面整治采砂运砂船只,关停自然保护区砂石码头,清除洞庭湖矮围网围,禁止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退出禁养区畜禽养殖,清除湿地黑杨7.99万亩。完成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130处,完成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130个。 六是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排查和整改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低保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七大行动”,集中力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扎实推进“万企帮万村”“千侨帮千户”等社会扶贫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成或超额完成10项14件重点民生实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450元,参保对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覆盖所有贫困县。战胜特大洪涝灾害,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6万户因灾损毁住户春节前可全部搬进新居。 七是以确保安全发展为底线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有序推进存量政府性债务置换,整治平台公司违规举债、变相融资、置换债券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强化新型金融业态监管。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推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起数分别下降52.5%、24.9%。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建设,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处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是以强化责任落实为导向增强抓落实的本领。把抓落实作为增强党性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主要标志。抓工作落实,细化重点任务,明确时限和进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督查督办,完善纠错问责和奖惩激励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产业投资、规模工业、财政质量、环境治理的考核权重。抓政策落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制定系列政策和措施。抓项目落地,着力解决土地、资金、政策、行政审批等问题,突出产业项目、敲实签约项目、加快在建项目、确保竣工项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砥砺奋进、扎实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工作各方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是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驻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困难。主要是: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产业发展成效还不够明显,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创新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占比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加快;发展中的风险和隐患不少,政府性债务规模偏大,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仍存在薄弱环节;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就学、就医、社保、住房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干部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服务群众的本领有待增强,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二、2018年工作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攻关期。 我省发展面临着总体有利的宏观形势。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省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抢抓中部崛起机遇,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扎实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牢牢把握制度保障,努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我们要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安全至上、创新为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紧紧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基础设施全面提质、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发展成果全面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紧紧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个愿景,推进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建设,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三个着力”,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突出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投资增长1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和4.5%以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3%以上。 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做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严防“地条钢”等违规产能死灰复燃;出台去杠杆“1+2”政策体系、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支持企业加大产品、技术、服务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新增10个左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打造细分领域行业冠军。引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标和创标活动,支持优势企业将核心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建立完善北斗卫星应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食品加工、烟花爆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国家级质检中心和检验检测平台。 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年”,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着力抓好100个重大产业建设项目、100个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的创新,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个科技创新人才。按照立项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重点推进磁浮装备产业园、IGBT研发及产业化、水稻分子育种中心、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家居智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着力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融合,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发挥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支持企业攻克核心技术,加快关键零部件进口替代,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先进储能材料、电动汽车等产业链培育上取得突破。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先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比较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工装备、农业机械等潜在优势产业。提质升级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继续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广网络协同制造、流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模式。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技术,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和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 依托园区集聚和培育骨干企业。积极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升级,支持园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鼓励园区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创新能力、节约集约用地和环保设施建设等质量效益指标的考核。继续开展百户骨干企业精准帮扶,落实新进“中国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盈利企业管理团队奖励、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发展奖励政策,力争培育2—3家优势龙头骨干企业、2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勇于创新、致富思源、守法诚信的企业家队伍。 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和“双百”工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绿色快递、智慧物流、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实施一批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示范项目,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网络信息等消费热点,推广信用、绿色、品质等新兴消费方式;深入实施“优供促销”,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湘品出湘”、商贸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推动生产和流通、线上和线下、内贸和外贸融合发展。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推进韶山等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创建张家界等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引进保险资金,切实保障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建设湘江新区金融中心和基金小镇,加快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构建竞争有序、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二)增强创新引领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创新高地建设。推进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划,构建“一区三谷多园”格局,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开展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培育15个左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支持8个左右省级产业园区转型为高新区。积极承担种业创新、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依托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创建国家实验室,培育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共享。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组建智能化技术、惯性技术、北斗导航等一批军民协同创新中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发平台和机构,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鼓励园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着力培育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以上。鼓励民企参与军品研制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潇湘科技要素市场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改革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协同推进和财政科技资金整合投入的新模式。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和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增研发投入奖补、仪器设备折旧等政策,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完善技术需求、科技成果清单制度,以及科技成果评估、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创新型经济评价体系和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百人计划”、长株潭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加大创新型企业家、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服务联系,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 (三)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大力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与企业整合重组,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探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完成省属企业以及省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区“三供一业”分离。 加快“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审批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关联事项整合和“全链条”下放,赋予市县政府、园区更多自主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电子执照等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强化社会信用监管、信息共享和公示,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稳步推进财税改革。落实中央税制改革部署,做好增值税等配套改革工作。扎实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统筹,推进预算公开和专项资金实质性整合。探索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实行财政收入质量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机制,加大对人均财力较低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构建保运转、惠民生、促发展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 加快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延期30年的政策。稳步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户以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财产权入股发展农宅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和管理,推进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26条”,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六大行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盘活存量资产、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清理整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加强对企业负担情况动态监测。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机制,规范政商交流行为,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四)加快开放崛起步伐,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接500强,对接新丝路,对接自贸区,对接湘商会,对接北上广,确保进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高质量走出去。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东盟、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落实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扎实推进湖南·埃塞工业园等境外园区建设。支持优势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完善“订单融资”“退税融资”“保单融资”方式,建立外贸融资担保平台。强化涉外商事服务,深化拓展国际友城合作。 高水平引进来。探索股权招商、基金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引进龙头项目和战略投资者,提高招商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税收贡献率和就业带动力。抓好实体经济、优势产业的招大引强,吸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各类投资者来湘投资,支持市县、园区开展特色产业链专题招商,办好沪洽周、湘台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吸引湘籍人才回湘投资创业,推进湘商回归项目建设。 完善开放平台。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申报建设,争取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中非经贸合作博览会、汽车平行进口等开放平台落地。建设好永州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增强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口岸等平台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临空、临港经济。加快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支持发展国际铁路快线、国际航空货运、国际水运和国际多式联运。 优化开放环境。复制推广自贸区模式,深化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信息化建设,整合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和收费。坚持诚信招商、守信合作、互信双赢,坚决杜绝失信行为,让各类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机制,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推进农村产业兴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36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稳定粮食等主要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产业强农。重点打造10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休闲农业、森林康养、乡村旅游。推进质量强农。建设南繁科研育种园,加强超级稻研究协作攻关与示范推广。支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快培育“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十大农业企业品牌”,大力实施“湖南优质粮油”工程。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程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互联网强农。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打造本土电商平台,扶持10个县级电商服务示范中心,推广“益村平台”模式,健全村级电商服务体系。推进快递下乡。 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快涔天河水库扩建灌区工程、莽山水库、毛俊水库、黄盖湖防洪治理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做好洞庭湖北部补水工程及重要堤防加固工程、椒花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农村建房的规划和管理,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全覆盖,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农户厕所污水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加强景边、山边、水边生态环境修复,创建3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30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治理,让农村好山好水转化成农民的“聚宝盆”。加强城边、路边环境治理,实施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乡村振兴规划引领,编制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保护乡村风貌,保留乡土味道,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保险、金融、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实行新增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域调剂,打通进城、下乡平等交换渠道,引导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新增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分类指导区域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突出抓好规划、交通、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和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株洲、湘潭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抓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促进大湘南开放发展,抢抓加工贸易向中部梯度转移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大湘西地区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文化生态旅游、生物医药、商贸物流产业。实行“一县一特”,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加大财政、金融、土地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加大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力度,增强市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县域产城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在全省县以上城市实施“双修”十大工程,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完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过街通道等便民设施,以及智能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等新型市政设施,治理交通拥堵、内涝等“城市病”。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和历史建筑物保护。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推动娄底、郴州、衡阳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 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围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瞄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加快黔张常、蒙华铁路湖南段、渝怀复线、张吉怀、常益长等铁路项目建设,确保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300公里以上,干线公路新改建1000公里以上;力争岳阳机场通航,开工建设湘西、郴州机场;加快推进湘江、沅水及洞庭湖区高等级航道建设;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三年行动计划,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能源方面,深入推进“气化湖南”工程,加快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湖南段、西气东输三线长沙支线等项目建设。信息方面,加快“数字湖南”建设,继续推进4G网络、蜂窝物联网、带宽扩容、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无线城市”等项目建设。物流方面,加快完善城市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赢蓝天保卫战。出台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完成碳强度下降目标,重点打赢长株潭地区蓝天保卫战。进一步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坚决关闭“小散乱污”企业,严格企业限期改造达标,坚决关停不达标企业,加强城市扬尘等污染管控,确保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逐年增加。推进老旧小区节能改造。 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五级河长制,强化河湖管理和保护,推动全省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四水干流及一级支流出境断面水质总体为优。完成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园区污水处理力度。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加强湘资沅澧源头保护,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沟渠塘坝清淤、湿地功能修复全覆盖,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实施62个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开展长株潭耕地修复治理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结构调整、修复治理、休耕100万亩以上。推进矿山植被恢复,实施尾矿库环境污染和安全整治。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杜绝欠新账、逐步还旧账,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广运用绿色GDP评价,加大节能减排督查考核力度,推动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引导企业运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以重大污染治理项目为抓手,建设一批环保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加快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和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加大长株潭绿心生态保护力度,完善天然林保护机制,继续实施森林禁伐减伐行动,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垂直管理改革。 (八)打好脱贫攻坚战,走精准、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制定实施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在现行脱贫标准下,实现130万以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200个左右贫困村脱贫出列、1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推广“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推进电商、旅游、光伏扶贫。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完成9.1万名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2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健全医疗兜底保障机制。 向深度贫困聚焦发力。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强化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群众的精准帮扶。在深度贫困县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试点,在14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建设“芙蓉学校”。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建立生产奖补、以工代赈、劳务奖补等正向激励机制,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推进驻村帮扶、结对帮扶、社会帮扶、企业帮扶和地区对口协作。 着力提升脱贫质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扶贫成效考核督查和脱贫退出验收,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已脱贫对象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巩固脱贫成果。 (九)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开展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整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技工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在10个县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计划,启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规模扩大到1万人以上,依法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水平。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和农民工多渠道就业,稳妥分流安置结构调整企业职工,大力援助残疾人、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实施“创业兴湘乐业富民”工程,抓好19个县(市、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试点工作,创建10个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基地、50个示范乡镇(街道)、100个示范社区(村)。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目标管理和财政补助机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月人均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深入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试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全面推进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做好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优先位置,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完善残疾康复服务,帮助3000名0—6岁脑瘫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为1.8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推进健康湖南建设。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健全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推行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推进“两票制”政策落地见效。强化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加大血吸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力度,救治救助8000名无责任主体的农民工尘肺病患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湖南健康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使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2张。持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域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积极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 持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多想群众的操心事,多解群众的烦心事,切实抓好12件重点民生实事:1、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2、实现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2万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8000公里;3、开展32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4、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120万人;5、改造和完善行政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6、农村危房改造10万户,城镇棚户区改造27.76万套;7、完成城镇150个黑臭水体整治;8、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9、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0万人;10、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50万人;1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元;12、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 (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创新创造力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良好家风、行风、政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省美术馆、省体育馆、省图书馆新馆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市县级文化场馆达标。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和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名家工程,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推进侗族村寨等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地方志编修工作。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湖湘文化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坚持文化创意与制造、旅游产业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网络视听、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建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长沙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集聚区,培育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强做大做优文化产业集团,改革完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和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文化产权交易机制。 (十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守住金融债务风险底线。坚持遏制总量、化解存量,建立完善政府性债务管控、风险预警、信息披露、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大力开展政府性债务清理核查,完成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加快清理整合政府融资平台,严格依规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项目,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违规举债融资,确保风险总体可控、风险等级逐年下降。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继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守住安全生产风险底线。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强力推进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道路和水上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守住自然灾害风险底线。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应急管理、救援保障体系,继续开展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灾害治理、能力建设五大工程,加快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洞庭湖区烂泥湖垸资江大堤、沙田垸、民主垸等重点险情隐患处置,加快14个市州和89个县级城市防洪保护圈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理领域权力清单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城乡、社区平安建设。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建设年”活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保障困难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网格化、法治化、信息化、实名制管理,抓好综治中心标准化和“雪亮工程”建设、“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等基础性工作,加大扫黑除恶力度,严厉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体系,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把住食品药品安全的每一道防线。 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完善和落实军人荣誉制度体系,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加强军事设施保护,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在全省形成支持军队建设、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加强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新时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等工作。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一要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政府建设始终,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着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公务员队伍。 二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强化政府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目录化管理制度,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省政府参事室等各类智库的作用。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重心向市县两级政府下移,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改革,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 三要增强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领。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整合公共行政资源,推进职能部门信息、数据共享互认,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增强政府的执行能力。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巩固和深化行政类、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理顺公益类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运用大数据开展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线上线下服务功能,推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过程控制和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与绩效奖金、评先评优、干部任用、行政问责挂钩。做好“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四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严防“四风”反弹回潮,以过硬措施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肃整治行业不正之风,惩治群众身边“微腐败”,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持“三严三实”,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健全督查激励与问责机制,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对假数据、假政绩、瞒报浮夸等行为零容忍。健全基层组织,支持基层工作,关心基层干部,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脚踏实地者鼓劲,为廉洁奉公者撑腰。 各位代表! 使命呼唤担当,奋斗创造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1月30日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来源:金融界网站——2020年1月13日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许达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构建“四大体系”,打造“五大基地”,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上了优异答卷。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规模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四上”企业净增3000多家。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4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地方税收突破2000亿元,财税收入质量持续改善。 ——创新开放开拓新局面。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3%。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成功举办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增速居全国首位。 ——三大攻坚夺取新战果。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将有20个贫困县摘帽、718个贫困村出列、6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部贫困县、贫困村将摘帽出列。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国省考核评价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提升。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县市二甲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普遍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乡村教师、退役军人待遇,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2万个,建成启用芙蓉学校24所,创造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经验。12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办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准施策稳定经济增长。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超过460亿元,企业社保缴费减负60亿元。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政策措施,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下降1.6%左右。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300多个,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12个。坚持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新增千亿工业企业1家、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个。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户湖南。出台支持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政策,旅游收入增长13%左右,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5万亿元、4万亿元,存贷比超过80%,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分别增长13.5%、13.7%,制造业贷款增长8.6%。建立覆盖市州的再担保体系,新增直接融资超过850亿元。 二是多措并举优化经济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37.6∶53.2。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7.8%、35.7%和18.3%。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左右,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增速超过30%,移动互联网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300亿元。打造“135”工程升级版,新增千亿园区4家、达12家,园区技工贸收入增长9.3%、达4.8万亿元。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保持稳定,超级杂交稻亩产再创新高,生猪生产逐步恢复,“一县一特”“一特一片”深入实施,确定重点支持30个农业、工贸、文旅特色产业小镇,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长9%。区域保持协调发展,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新进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凝心聚力打造创新开放高地。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出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贡献奖励、科研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等13项法规和文件。优化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启动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岳麓山实验室、生物种业创新中心、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分别新增企业1012家、812家。实施115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74%。“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13个、外籍院士7名。新增两院院士7名。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增长12.3%、11.7%和14.9%。3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开放崛起专项行动。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54%。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2.9%、71.1%。进出口额过亿元、过十亿元企业分别新增277家、9家。引进112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1个,实际使用外资、到位内资分别增长11.8%、18.8%。客运航线覆盖五大洲,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8条,湘欧快线跻身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常德桃花源机场航空口岸获批开放。海关机构实现市州全覆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申报率达10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进出口额增长64.9%。积极参与中俄“两河流域”地方合作,新结国际友城4对。不断加强与中部地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创建、“湘赣红”品牌打造等工作进展顺利,湘赣边区域合作实现良好开局;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取得丰硕成果。与央企对接合作更加紧密。去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世界计算机大会、国际工程机械展、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扩大了湖南的国际影响力,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辟了空间、搭建了平台。 四是持之以恒强基础补短板。加快构建内外无缝对接的陆路、水运、航空、能源、信息大通道,浩吉、黔张常铁路开通运营,怀芷、南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常益长铁路、平益高速公路全面开工,长益复线、龙琅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分别达19个、25个,新增铁路通车里程564公里;湘江2000吨级水运主通道上溯至衡阳;成功组建湖南首家航空公司,长沙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正在形成;新粤浙管道工程湖南段全线贯通,鲤鱼江电厂转接湖南电网取得积极进展;长沙、株洲纳入全国5G试点城市,4G和光纤网络覆盖所有城镇和行政村。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66万公里;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抓手,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整治农业“大棚房”、农村“空心房”,完成117万户农村改厕任务,新建美丽乡村300个。 五是群策群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重大风险防控有力。健全化债工作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设立省级债务化解基金,清减国库暂付款,清理整合350家融资平台,完成省高速公路集团、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两家融资平台转型,超额完成全年债务化解计划,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持开前门、堵后门,首次发行棚户区改造、园区建设、“两供两治”等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全面取缔P2P业务,严厉打击“一非三贷”等违法行为。开展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两客”智能监管系统上线运行,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战胜多轮急重洪旱灾害。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 脱贫攻坚成绩斐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施方案》,新增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50%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控辍保学行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实行“扶贫扶志扶智十二条”,大力开展驻村扶贫、对口帮扶和“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务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形成了“四带四推”“百里脐橙连崀山”等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全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00多亿元,带动35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出台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率先建立省级环保督察和自然资源督察体制机制。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长株潭绿心保护等突出问题整改,稳步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大力开展违建别墅、张家界大鲵保护区小水电、大通湖水环境、洞庭湖矮围网围、河道采砂等综合整治。完成“夏季攻势”10大类1256项任务。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在线监测全覆盖,推进矿业绿色发展和化工、船舶、尾矿库污染治理。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湿地保护率达75.8%。 六是坚定不移深化各项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563家,关停不安全小煤矿48处。推出40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省属国有企业“压层级、减法人、去僵尸”进展顺利,重组整合企业6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取得成效。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有序推进,国有金融资本实行统一管理。财政专项整合等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全省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整体完成。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顺利实施。生态环境垂直管理制度、地勘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推进。绩效评估改革等工作得到中央有关部门肯定和推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活动,出台招商引资“十个严禁”,推行市州营商环境试评价,长沙营商环境改善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取消各类行政权力105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公布20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法人信息平台投入使用,自然人信息平台基本建成,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库不断完善。 七是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民生支出增长7.7%,占财政支出的7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9.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9%。新增城镇就业80.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5万人。率先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省职业年金基金正式运营。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健全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双一流”和教育信息化2.0建设加快。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以及失学辍学问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医养结合不断强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部分药品价格非正常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炎帝陵景区成为全省第9家5A级景区,新开放公共文化场馆12个,4部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民族、宗教工作推进有力。开展集中化解信访积案百日行动和突出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广泛推行。“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城市快警”平台全面铺开。集中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促进了治安秩序、社会风气和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八是从严从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宪法宣誓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提请审议环境保护条例、种子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草案8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309件、省政协提案709件。建立省政府重要工作进展定期通报、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督查激励措施。贯彻中央“基层减负年”部署,落实省委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要求,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省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分别减少13.3%、39.5%,省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精简80%以上。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16个方面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依法统计、依法普查,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强化“互联网+监督”,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进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严格落实 “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拉款子”“打牌子”“提篮子”、串标围标、涉砂涉矿涉股等突出问题。 过去一年,我们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创新发展兵役征集、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和“双拥”工作,扎实做好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拥军优抚、褒扬纪念、军休服务等工作。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维稳处突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主动应对国内外风险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努力办好湖南的事情,迈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坚实步伐。 我们同心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宣传,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为国庆盛典作出了湖南贡献,展现了三湘大地的新变化新气象。袁隆平、张超分别获得“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彰显了三湘儿女的奋斗精神和良好风貌。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共湖南省委带领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关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稳增长压力较大。传统产业仍在转型,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企业经营困难增大,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二是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财政收支矛盾和金融等领域风险挑战依然很大。三是民生工作还有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地方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措施不够有力,治理能力与新时代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首期)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首期) 。项目总投资:500,815万元 。项目经营主体: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规划占地面积:534,86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467,468平方米 。2、项目基本情况和市场前景 本项目选址于长沙市望城区书堂山街道,北邻铜官窑遗址公园、铜官古镇, 西靠湘江,自然环境优美,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长沙铜官 窑兴起于公元8世纪中后期,至公元10世纪五代时期而衰,距今约有1,000多 年的历史,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本项目所依托的长沙铜官窑遗址是国家 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要大遗址保 护项目,遗址区域内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的重要 实物资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旅游文化开发的巨大潜力。 本项目属于长沙市重点工程和湖南省重点旅游区建设工程,将充分利用铜官窑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突出特色,实现复苏传统陶瓷工艺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交融结合,打造集文化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建筑综合体,从而形成世界唯 一的唐文化、陶瓷文化、湖湘文化与现代气息相互融合的精品旅游产品。 本期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534,8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7,468平方米,主 要建设内容包括文化广场及文化综合片区、陶瓷文化交流中心、老街片区、沿江商业区、沿江商业院子等。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在铜官窑文化区域构建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的浏览观光服务为核心,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商业、娱乐、演艺、会展等行业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铜官窑地区成为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综上,在居民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本项目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及地理区位优势将为项目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3、资格文件取得情况 截至本预案签署日,本项目已取得以下建设相关批复或证照:《国家文物局关于长沙铜官窑遗址建设控制地带配套服务项目的批复》(文物保函【2013】2200号)、《湖南省文物局关于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配套服务项目一期工程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审查意见的函》(湘文物保【2015】70号)。 其他资格文件将根据项目开发进度陆续办理。 4、投资估算 结合本项目建设规划、项目工程量及其他技术指标,本项目预计总投资500,81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建设费用393,007万元,其他费用107,808万元。 5、项目进展情况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目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8.00亿元,其余资金公司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 6、项目经济评价 本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长沙地区最大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和辐射全国的旅游度假中心之一,预计项目在预测运营期间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78,914万元,实现净利润697,819万元(自持运营设施按照预测期25年测算),项目资本金投资净利率为11.20%,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0年《湖南蓝皮书》。主办方供图新华网长沙7月27日电(记者 王婧菲)27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正式发布2020年《湖南蓝皮书》,全书共四册,总计183.5万字,收录192篇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湖南2019年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情况,研判2020年湖南平稳向好趋优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基础仍然不变。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谈文胜介绍,《湖南蓝皮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年度报告,重点对湖南发展进行年度性分析、研究与预测,向全社会展现助力湖南发展的理论成果。截至2020年,《湖南蓝皮书》系列丛书已连续发行25年,累计出版71册。2020年《湖南蓝皮书》共四册,其中《2020年湖南经济发展报告》系统阐述了2019年湖南经济发展情况,展望了2020年的经济发展形势;《2020年湖南社会发展报告》重点囊括了湖南省领导关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考,以及对2019年湖南社会改革发展的研判分析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度思考;《2020年湖南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全面总结梳理了2019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情况,《2020年湖南发展研究报告》则汇编了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的主要研究成果。据《2020年湖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质和量的双升。2019年,湖南GDP总量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2位,达到39752.12亿元;全年GDP增长7.6%,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3%,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2位,在全国排位较上年提升8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2位;进出口总额增长41.2%。
新湖南客户端5月28日讯(记者 秦慧英 彭可心)今天上午, 2018年《湖南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会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卞鹰对2018年湖南蓝皮书编撰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宇文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湖南蓝皮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电子政务中心)编撰的年度智库产品。通过23年来的不断努力,已成为我省政策咨询、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的知名品牌。 今天发布的2018年《湖南蓝皮书》包括4本,分别是:《2018年湖南经济发展报告》《2018年湖南社会发展报告》《2018年湖南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和《新时代新气象 新作为—2018年湖南发展研究报告》,由国内权威皮书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丛书共计171万字,180篇研究报告,杜家毫、许达哲等12位省领导,44个部门、12个市州的主要负责人和近50位专家学者撰写了新作。丛书记录了湖南卓越的改革实践,描绘了新时代的湖南新画卷。 在经济方面,《2018年湖南经济发展报告》以新形势下湖南经济发展为主线,汇集了对湖南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与发展思路,2017年湖南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要素和重点产业发展情况的深度剖析及2018年形势预判,特别提出了今年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这就是:围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抓好“五个100”重点工程,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着力推进湖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社会发展方面,《2018年湖南社会发展报告》聚焦湖南社会领域发展,专题报告选取了医保支付、社会信用、共享单车、公共租赁住房、幼儿园建设、精准脱贫、创新创业和依法行政等当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前瞻性与应用性研究,为全省各级各部门推进社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决策参考依据。 在生态保护方面,《2018年湖南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全面总结分析了去年湖南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情况,并对绿色发展、两型产业集聚、垃圾分类处置等资源环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2018年湖南发展研究报告》是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部分研究成果汇编,研究报告坚持问题导向,选题紧贴实际,调研深入扎实,对策建议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发布会表示,《2018年湖南蓝皮书》既是对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有益探讨,为在新的起点上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决策参考。 [责编:秦慧英]
政府工作报告——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月24日,省长许达哲作政府工作报告。 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许达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把握“一带一部”定位,按照“三个着力”要求,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建设“四大体系”“五大基地”,推动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主要目标任务,迈出了建设“五个强省”的坚定步伐,奠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跨上3万亿元台阶,达到3.46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4∶47.7∶38.9调整为10.7∶40.9∶48.4。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41.5%,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效应加速显现,大湘西地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2.08万亿元;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1.19万亿元、1.68万亿元;“四上”企业达3.7万家;移动互联网企业达3.2万家;旅游总收入达7172.6亿元。2017年末贷款余额比2012年末增长104%;五年新增上市公司35家,总数达116家。发展效益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565.7亿元,年均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7%、9.4%。 二是创新开放步伐加快。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五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6个百分点,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4项;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高铁动力与控制系统、中低速磁浮等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首个外国领事馆——老挝领事馆设立,国际友好城市达80对;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建成开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开通直飞美洲、欧洲、大洋洲的民航航线和中欧班列—湘欧快线;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湘潭、岳阳综保区及长沙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岳阳城陵矶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等获批;长沙、衡阳、郴州综保区封关运行。“135”工程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共引进企业6000多家。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达到167家。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 三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共化解钢铁产能50万吨、煤炭产能4180万吨,减少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180家;置换存量政府性债务5457.4亿元。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撤乡并村、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湘江新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体制改革等任务,有序推进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大幅精简省市行政审批事项,省本级取消行政许可事项307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29项,减少省本级行政权力147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省级财政专项减少到78项。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公司制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力度加大,省属监管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营改增试点顺利完成,资源税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城乡工商业实现用电同价。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国有林场、集体林权、水利综合改革试点和供销合作社改革基本完成。 四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397公里、6419公里;沪昆高铁、石长铁路复线及二广高速湖南段、平汝高速、杭瑞高速湖南段等项目建成通车,长株潭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首条地铁线和中低速磁浮线开通运营,常益长、黔张常、张吉怀、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等铁路和长益(扩容)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新改建干线公路5221公里。全省民用通航机场达7个,黄花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300万人次。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195万千瓦,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气化湖南”覆盖9市33县(市、区)。数字湖南建设加快,14个市州城区实现光纤宽带网全覆盖,城镇区域实现4G网络全覆盖。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城镇化率提高到54.6%。 五是农业农村兴旺发展。“百千万”工程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5%,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和“户户通”,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1456所、合格学校7262所,89个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通过国家验收。新改建农村公路3.4万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8174座,新增2.2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网,解决236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洞庭湖24个蓄洪垸堤防防洪标准全面提升。益阳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六是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五年减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43%下降到3.86%,51个贫困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7%,2个贫困县已按计划脱贫摘帽,12个贫困县正在接受脱贫摘帽考核验收,“精准扶贫”首倡地自治州十八洞村整村脱贫。“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小额信贷、“114”劳务协作等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中央和省级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0.9亿元,年均增长40.3%;扶贫贷款余额达到1970.2亿元。 七是生态质量持续改善。五年完成生态环境投资5104.5亿元,是前五年的4.1倍。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8位。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湘江保护和治理效果明显,全省地表水419个省控断面水质总体为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0.2%,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省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1.5%;湿地保护率达75.44%,森林覆盖率达59.68%。县以上城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35%和99.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覆盖全省,完成7000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黄标车淘汰任务全面完成。常德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和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取得重大进展。 八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省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坚持每年办重点民生实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92.5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21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97万户。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五年分别提高22个和15个百分点。继长沙、常德、株洲、岳阳之后,湘潭和韶山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湖南、法治湖南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得到加强,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九是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扎实推进纠“四风”、治陋习和“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办公性行政经费、“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出台地方性法规32部,出台规章31部,废止规章38部,清理规范性文件2.5万余件。完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编制公布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互联网+政务服务”上线运行,“互联网+监督”作用明显。设立省电子政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换届全面完成。 五年来,我们注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军民融合深入推进。 驻湘部队和武警官兵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2017年,我们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战役,脱贫攻坚精准度大幅提高,环境治理力度空前加大,产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经济发展质量和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发展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长沙市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4%,进出口增长39.8%。着重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围绕建设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实施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创新谷”“动力谷”“智造谷”。加大创新投入,出台财政奖补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增加研发投入。积极承担“两机”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采用涡桨6型发动机的鲲龙—600成功首飞。常德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新增省级高新区11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服务载体125家,湘江新区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加快。在湘四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计划。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落实科研人员创业激励政策。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提升财税质量,非税占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二是以转型升级为方向振兴实体经济和产业。狠抓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一业一策”支持产业发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快培育,株洲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园、湘潭新松机器人产业园、彩虹邵阳特种玻璃项目相继开工。狠抓制造强省建设,加快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在7个传统制造业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车间。狠抓军民融合发展,与军队科研院所、军工央企的对接合作全面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组建的湘电动力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装备研制进展顺利。狠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农村电商平台,畅通从田间到舌尖的通道。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1个,旅游厕所建设超额完成三年目标任务。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文化创意基地开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2%。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共享经济等新消费、新业态迅速壮大。狠抓政策保障,出台实施省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二十条”等振兴实体经济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品牌建设和新品研发。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过一万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过一千家,汽车年产量过一百万辆。规模工业制造业增长8.3%,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38%。 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围绕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加快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落后企业关闭退出,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和经营行为,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用能、物流成本。围绕增强市场活力,加大省属国企整合重组和“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实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两权”抵押贷款等试点,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成国家十项医改任务,实施水、电、天然气、医疗服务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价格改革。 四是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为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崛起五大专项行动。出台开放崛起“3+5”行动方案,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成功举办港洽周、湘台会、湘商会、央企湘企产能合作对接、“9+2”泛珠三角区域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和泛珠论坛等重大活动,推动湘企出海、湘品出境。建成长沙航空口岸国际快件中心、张家界航空口岸国际货站,开通长沙、郴州“跨境一锁通”及常德—岳阳—上海“五定班轮”航线,永州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获批。全年利用外资增长12.6%,民间投资增长14.5%。 五是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狠抓环境治理。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实行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狠抓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强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环境治理战役“夏季攻势”,强化重点区域治理、重点项目实施和重化企业搬迁退出,全面整治采砂运砂船只,关停自然保护区砂石码头,清除洞庭湖矮围网围,禁止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退出禁养区畜禽养殖,清除湿地黑杨7.99万亩。完成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130处,完成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130个。 六是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排查和整改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低保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七大行动”,集中力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扎实推进“万企帮万村”“千侨帮千户”等社会扶贫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成或超额完成10项14件重点民生实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450元,参保对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覆盖所有贫困县。战胜特大洪涝灾害,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6万户因灾损毁住户春节前可全部搬进新居。 七是以确保安全发展为底线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有序推进存量政府性债务置换,整治平台公司违规举债、变相融资、置换债券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强化新型金融业态监管。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推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起数分别下降52.5%、24.9%。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建设,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处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是以强化责任落实为导向增强抓落实的本领。把抓落实作为增强党性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主要标志。抓工作落实,细化重点任务,明确时限和进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督查督办,完善纠错问责和奖惩激励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产业投资、规模工业、财政质量、环境治理的考核权重。抓政策落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制定系列政策和措施。抓项目落地,着力解决土地、资金、政策、行政审批等问题,突出产业项目、敲实签约项目、加快在建项目、确保竣工项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砥砺奋进、扎实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工作各方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是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驻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困难。主要是: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产业发展成效还不够明显,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创新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占比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加快;发展中的风险和隐患不少,政府性债务规模偏大,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仍存在薄弱环节;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就学、就医、社保、住房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干部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服务群众的本领有待增强,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 二、2018年工作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攻关期。 我省发展面临着总体有利的宏观形势。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省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抢抓中部崛起机遇,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扎实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牢牢把握制度保障,努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我们要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安全至上、创新为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紧紧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基础设施全面提质、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发展成果全面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紧紧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个愿景,推进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建设,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三个着力”,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突出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投资增长1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和4.5%以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3%以上。 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做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严防“地条钢”等违规产能死灰复燃;出台去杠杆“1+2”政策体系、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支持企业加大产品、技术、服务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新增10个左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打造细分领域行业冠军。引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标和创标活动,支持优势企业将核心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建立完善北斗卫星应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食品加工、烟花爆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国家级质检中心和检验检测平台。 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年”,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着力抓好100个重大产业建设项目、100个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的创新,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个科技创新人才。按照立项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重点推进磁浮装备产业园、IGBT研发及产业化、水稻分子育种中心、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家居智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着力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融合,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发挥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支持企业攻克核心技术,加快关键零部件进口替代,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先进储能材料、电动汽车等产业链培育上取得突破。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先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比较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工装备、农业机械等潜在优势产业。提质升级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继续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广网络协同制造、流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模式。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技术,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和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 依托园区集聚和培育骨干企业。积极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升级,支持园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鼓励园区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创新能力、节约集约用地和环保设施建设等质量效益指标的考核。继续开展百户骨干企业精准帮扶,落实新进“中国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盈利企业管理团队奖励、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发展奖励政策,力争培育2—3家优势龙头骨干企业、2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勇于创新、致富思源、守法诚信的企业家队伍。 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和“双百”工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绿色快递、智慧物流、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实施一批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示范项目,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网络信息等消费热点,推广信用、绿色、品质等新兴消费方式;深入实施“优供促销”,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湘品出湘”、商贸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推动生产和流通、线上和线下、内贸和外贸融合发展。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推进韶山等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创建张家界等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引进保险资金,切实保障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建设湘江新区金融中心和基金小镇,加快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构建竞争有序、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二)增强创新引领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创新高地建设。推进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划,构建“一区三谷多园”格局,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开展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培育15个左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支持8个左右省级产业园区转型为高新区。积极承担种业创新、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依托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创建国家实验室,培育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共享。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组建智能化技术、惯性技术、北斗导航等一批军民协同创新中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发平台和机构,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鼓励园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着力培育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以上。鼓励民企参与军品研制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潇湘科技要素市场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改革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协同推进和财政科技资金整合投入的新模式。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和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增研发投入奖补、仪器设备折旧等政策,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完善技术需求、科技成果清单制度,以及科技成果评估、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创新型经济评价体系和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百人计划”、长株潭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加大创新型企业家、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服务联系,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 (三)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大力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与企业整合重组,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探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完成省属企业以及省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区“三供一业”分离。 加快“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审批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关联事项整合和“全链条”下放,赋予市县政府、园区更多自主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电子执照等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强化社会信用监管、信息共享和公示,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稳步推进财税改革。落实中央税制改革部署,做好增值税等配套改革工作。扎实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统筹,推进预算公开和专项资金实质性整合。探索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实行财政收入质量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机制,加大对人均财力较低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构建保运转、惠民生、促发展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 加快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延期30年的政策。稳步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户以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财产权入股发展农宅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和管理,推进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26条”,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六大行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盘活存量资产、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清理整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加强对企业负担情况动态监测。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机制,规范政商交流行为,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四)加快开放崛起步伐,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接500强,对接新丝路,对接自贸区,对接湘商会,对接北上广,确保进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高质量走出去。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东盟、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落实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扎实推进湖南·埃塞工业园等境外园区建设。支持优势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完善“订单融资”“退税融资”“保单融资”方式,建立外贸融资担保平台。强化涉外商事服务,深化拓展国际友城合作。 高水平引进来。探索股权招商、基金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引进龙头项目和战略投资者,提高招商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税收贡献率和就业带动力。抓好实体经济、优势产业的招大引强,吸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各类投资者来湘投资,支持市县、园区开展特色产业链专题招商,办好沪洽周、湘台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吸引湘籍人才回湘投资创业,推进湘商回归项目建设。 完善开放平台。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申报建设,争取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中非经贸合作博览会、汽车平行进口等开放平台落地。建设好永州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增强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口岸等平台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临空、临港经济。加快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支持发展国际铁路快线、国际航空货运、国际水运和国际多式联运。 优化开放环境。复制推广自贸区模式,深化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信息化建设,整合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和收费。坚持诚信招商、守信合作、互信双赢,坚决杜绝失信行为,让各类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机制,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推进农村产业兴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36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稳定粮食等主要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产业强农。重点打造10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休闲农业、森林康养、乡村旅游。推进质量强农。建设南繁科研育种园,加强超级稻研究协作攻关与示范推广。支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快培育“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十大农业企业品牌”,大力实施“湖南优质粮油”工程。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程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互联网强农。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打造本土电商平台,扶持10个县级电商服务示范中心,推广“益村平台”模式,健全村级电商服务体系。推进快递下乡。 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快涔天河水库扩建灌区工程、莽山水库、毛俊水库、黄盖湖防洪治理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做好洞庭湖北部补水工程及重要堤防加固工程、椒花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农村建房的规划和管理,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全覆盖,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农户厕所污水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加强景边、山边、水边生态环境修复,创建3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30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治理,让农村好山好水转化成农民的“聚宝盆”。加强城边、路边环境治理,实施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乡村振兴规划引领,编制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保护乡村风貌,保留乡土味道,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保险、金融、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实行新增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域调剂,打通进城、下乡平等交换渠道,引导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新增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分类指导区域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突出抓好规划、交通、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和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株洲、湘潭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抓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促进大湘南开放发展,抢抓加工贸易向中部梯度转移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大湘西地区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文化生态旅游、生物医药、商贸物流产业。实行“一县一特”,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加大财政、金融、土地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加大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力度,增强市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县域产城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在全省县以上城市实施“双修”十大工程,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完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过街通道等便民设施,以及智能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等新型市政设施,治理交通拥堵、内涝等“城市病”。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和历史建筑物保护。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推动娄底、郴州、衡阳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 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围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瞄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加快黔张常、蒙华铁路湖南段、渝怀复线、张吉怀、常益长等铁路项目建设,确保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300公里以上,干线公路新改建1000公里以上;力争岳阳机场通航,开工建设湘西、郴州机场;加快推进湘江、沅水及洞庭湖区高等级航道建设;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三年行动计划,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能源方面,深入推进“气化湖南”工程,加快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湖南段、西气东输三线长沙支线等项目建设。信息方面,加快“数字湖南”建设,继续推进4G网络、蜂窝物联网、带宽扩容、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无线城市”等项目建设。物流方面,加快完善城市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赢蓝天保卫战。出台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完成碳强度下降目标,重点打赢长株潭地区蓝天保卫战。进一步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坚决关闭“小散乱污”企业,严格企业限期改造达标,坚决关停不达标企业,加强城市扬尘等污染管控,确保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逐年增加。推进老旧小区节能改造。 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五级河长制,强化河湖管理和保护,推动全省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四水干流及一级支流出境断面水质总体为优。完成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园区污水处理力度。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加强湘资沅澧源头保护,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沟渠塘坝清淤、湿地功能修复全覆盖,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实施62个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开展长株潭耕地修复治理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结构调整、修复治理、休耕100万亩以上。推进矿山植被恢复,实施尾矿库环境污染和安全整治。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杜绝欠新账、逐步还旧账,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广运用绿色GDP评价,加大节能减排督查考核力度,推动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引导企业运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以重大污染治理项目为抓手,建设一批环保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加快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和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加大长株潭绿心生态保护力度,完善天然林保护机制,继续实施森林禁伐减伐行动,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垂直管理改革。 (八)打好脱贫攻坚战,走精准、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制定实施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在现行脱贫标准下,实现130万以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200个左右贫困村脱贫出列、1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推广“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推进电商、旅游、光伏扶贫。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完成9.1万名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2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健全医疗兜底保障机制。 向深度贫困聚焦发力。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强化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群众的精准帮扶。在深度贫困县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试点,在14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建设“芙蓉学校”。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建立生产奖补、以工代赈、劳务奖补等正向激励机制,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推进驻村帮扶、结对帮扶、社会帮扶、企业帮扶和地区对口协作。 着力提升脱贫质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扶贫成效考核督查和脱贫退出验收,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已脱贫对象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巩固脱贫成果。 (九)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开展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整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技工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在10个县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计划,启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规模扩大到1万人以上,依法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水平。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和农民工多渠道就业,稳妥分流安置结构调整企业职工,大力援助残疾人、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实施“创业兴湘乐业富民”工程,抓好19个县(市、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试点工作,创建10个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基地、50个示范乡镇(街道)、100个示范社区(村)。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目标管理和财政补助机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月人均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深入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试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全面推进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做好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优先位置,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完善残疾康复服务,帮助3000名0—6岁脑瘫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为1.8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推进健康湖南建设。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健全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推行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推进“两票制”政策落地见效。强化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加大血吸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力度,救治救助8000名无责任主体的农民工尘肺病患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湖南健康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使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2张。持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域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积极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 持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多想群众的操心事,多解群众的烦心事,切实抓好12件重点民生实事:1、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2、实现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2万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8000公里;3、开展32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4、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120万人;5、改造和完善行政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6、农村危房改造10万户,城镇棚户区改造27.76万套;7、完成城镇150个黑臭水体整治;8、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9、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0万人;10、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50万人;1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元;12、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 (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创新创造力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良好家风、行风、政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省美术馆、省体育馆、省图书馆新馆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市县级文化场馆达标。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和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名家工程,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推进侗族村寨等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地方志编修工作。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湖湘文化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坚持文化创意与制造、旅游产业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网络视听、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建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长沙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集聚区,培育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强做大做优文化产业集团,改革完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和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文化产权交易机制。 (十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守住金融债务风险底线。坚持遏制总量、化解存量,建立完善政府性债务管控、风险预警、信息披露、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大力开展政府性债务清理核查,完成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加快清理整合政府融资平台,严格依规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项目,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违规举债融资,确保风险总体可控、风险等级逐年下降。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继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守住安全生产风险底线。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强力推进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道路和水上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守住自然灾害风险底线。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应急管理、救援保障体系,继续开展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灾害治理、能力建设五大工程,加快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洞庭湖区烂泥湖垸资江大堤、沙田垸、民主垸等重点险情隐患处置,加快14个市州和89个县级城市防洪保护圈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理领域权力清单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城乡、社区平安建设。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建设年”活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保障困难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网格化、法治化、信息化、实名制管理,抓好综治中心标准化和“雪亮工程”建设、“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等基础性工作,加大扫黑除恶力度,严厉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体系,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把住食品药品安全的每一道防线。 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完善和落实军人荣誉制度体系,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加强军事设施保护,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在全省形成支持军队建设、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加强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新时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一要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政府建设始终,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着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公务员队伍。 二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强化政府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目录化管理制度,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省政府参事室等各类智库的作用。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重心向市县两级政府下移,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改革,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 三要增强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领。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整合公共行政资源,推进职能部门信息、数据共享互认,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增强政府的执行能力。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巩固和深化行政类、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理顺公益类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运用大数据开展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线上线下服务功能,推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过程控制和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与绩效奖金、评先评优、干部任用、行政问责挂钩。做好“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四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严防“四风”反弹回潮,以过硬措施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肃整治行业不正之风,惩治群众身边“微腐败”,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持“三严三实”,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健全督查激励与问责机制,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对假数据、假政绩、瞒报浮夸等行为零容忍。健全基层组织,支持基层工作,关心基层干部,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脚踏实地者鼓劲,为廉洁奉公者撑腰。 各位代表! 使命呼唤担当,奋斗创造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1月30日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湖南作家研究中心 2018年,湖南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致力于现实经验、时代精神与文学原创品格的融合。现实主义创作获长足发展,以小说为主体,各门类文学作品异彩纷呈,艺术创新有所进步;现实题材创作成绩突出,历史文化题材有了深层开掘。小说在中国经验的深细表达中展示写实能力与探索性,诗歌在乡土、社会、个体等维度上同步展开诗性和现实关怀,散文在状物、记人、咏怀中体现日常维度和精神深度,报告文学在新时代全景式反映中凸现鲜活的人物与民生细节,儿童文学在幻想文学体式上加入现实关怀与散文的乡愁,网络文学呈现出聚焦现实与强化正能量的好趋向,文学评论在史料发掘和问题阐发中体现中国美学标准,文学事业工作在深化改革中取得新成效。 1. 小说创作2018年,湖南小说创作对现实关怀的强度不减,着力表现时代与个体、生活与历史之间的勾连,展示新时代风貌,关注现代性焦虑,呼唤理想人格,体现湖南当代文学传统与原创力。 长篇小说深度介入现实生活,对时代更迭、城乡空间、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呈现纷繁世象下的心灵嬗变。何顿《幸福街》立足于时代写实和历史思索,叙写新中国成立后小镇两代人的命运遭际,全景式展现生活细部和人物心理变迁。残雪《赤脚医生》记叙几位赤脚医生的成长过程,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实关系,超现实主义笔法下凸显人文关怀。彭东明《坪上村传》书写家族史和村庄史,于历史、写实、传奇、审美等多角度复活乡村诗意,同时注入现代性反思。潘年英《解梦花》讲述少数民族少年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与西南土著文化的衰颓融合为一,反映当代人精神无依的状态,碎片化叙事中孕蓄思辨。楚荷《江城民谣》以内化的平民视角讲述普通工人的命运沉浮,揭示时代变迁中昔日主人翁的精神震荡,底层经验书写渗入本土文化元素。彭海燕《第一信号》叙述消防战士成长为英雄的事迹,揭示火灾背后纠缠交织的罪与罚、善与恶,于灾难深处探寻人性光辉。杨华方《红色第一家》讲述毛泽东和亲人们的优良家风,世俗人伦与家国大爱水乳交融,史料发掘与文学想象有机结合。曹青《金纸鸢》叙述银行人在市场环境下的奋斗历程,于生活化语言中点明社会的逐利趋向,挖掘义利交缠中平凡人物的纯良品质。舒中民《天堂钥匙》以疑似“中蛊”的民警命运展开探案过程,戏剧化情节引人入胜,又凸现人性隐情。吴刘维《午夜课》讲述一起连环案背后的动机,在欲望叙事下勘测人心,追索生存本相。胡小平《蜕变》以企业债务纠纷为主线呈现世态百相,批判市场失信乱象,寄寓理想化人格。还有王天明《浴火重生》、赵俊辉《美人书》、李述文《金梯门》、唐诗《美西螈》、朱彩辉《铁鞋》等或直面现实,或还原历史,彰显湖湘文化精神。 中短篇小说关注不同时代境遇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表达对美善世界的渴求,同时不回避对社会弊端与人性缺失的揭露和鞭笞。马笑泉《宗师的死亡方式》借武侠小说的外壳,讲述太师祖一门日渐衰落的故事,隐含着传统精神气节日渐退化的无奈。王苍芳《嫦娥奔月》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多重世界的转换造就故事的诡谲。姜贻斌《杀牛记》将特殊时代里人与水牛的温情、人与人的挤压对比叙述,以人与动物的情谊对照人性的迷失。万宁《躺在山上看星星》揭示、探析婚姻关系中的女性生存困境。少一《电视机有鬼》真实再现官商场域生态,肯定底层民众的纯良品性。阿满《黑色星辰》聚焦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溯人性突变的根源。陈夏雨《傩戏》以荒诞手法揭示民间信仰的现代异化。唐吉虎《最后刹车》讲述进城务工者面对诱惑时从动心到最终刹车的过程,表现普通人身上朴素的人性之善。 小小说以人文关怀观照现实,以犀利文笔探触生活。聂鑫森《玉须帘》传达了回归自然、崇尚质朴的追求。戴希《儿女》等呈现多样创作风格,从多角度刻画人物性格与精神。邓建华《特殊动员会》写企业主以讲故事动员捐款,弘扬大爱中蕴藏人生辩证法。王祉璎《失恋的代价》以职场秘书“失恋”为线索,展现官本位下个体的精神迷失。简媛《家园》则以女性人物表现传统侠义血性精神。宋梅花《姚倌儿?赶仗狗》讲述了人与动物的友爱和谐。 2. 诗歌创作2018年湖南省诗歌创作稳健发展中有亮点。诗集出版达30余部,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名刊发表作品800多首,相比去年呈增长态势,组诗、长诗发表增多。从题材看,大致可分为乡土、社会、个体经验三个维度。 乡土与地理的写作。梁尔源《在文成观瀑布》以自然风物映现日渐苍老的内心,展现生命的韧性。《菩萨》显现神性的宁静与对祖母的记忆的感伤。刘年《念青唐古拉山》对藏区神山展开诗学观照,有洁净而空灵的蕴藉之美。法卡山《在坡月村》以蒙太奇方式讲述爱情故事,具有原始的粗粝质地。梁书正《村路》描写乡村的敬畏、寂静和希望,平静中略显忧伤与乡愁。陈惠芳《老司城》礼赞古城遗址,语言苍劲优美而富历史厚重感。宾歌《在洛夫故居》与远逝的洛夫及其文本意象直接对话,带有悼念的感伤。舒丹丹《古都的寂》营造出幽玄静寂之氛围。李春龙《旧洗脸布》将年岁的增长与乡村物象变动诗意地联系起来,阐发对时间的深沉明悟。陈群洲《蓝莓的味道》观照自然,在对蓝莓意象的升格中阐发个人的生命之思。唐益红《群山如父》抒写自然的父性力量,具有感应式的哲学内蕴。肖水《正一街》以故乡郴州为背景书写现代人的精神向度。胡游《过敏》阐发内心的乡愁,平实却情深意长。 观照社会现实的写作。张战《云与男孩》以孩子的天真笔触书写家庭的温暖关系与对世界的奇异感受,充满诗性幻想。罗鹿鸣《长沙南站》歌颂新时代交通变化,气象豪迈雄宕。起伦《雷场开设在雷公岭》展现军人风姿与家国忠情,语辞开阔雄浑。方雪梅《母亲,军中玫瑰》书写年轻母亲形象,语调铿锵而蕴怀家国情深。王馨梓《香樟路528号》用看似平缓的语调刻画特定的人与景物,在深处蕴含严肃的悲哀。李立《春天的遗言》由一个农民工的自杀事件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生存处境。左手《捡废料的人》以童年经验叙述在工厂捡废料的人们,有金属的冰冷感与单调而重复的声音。田人《春暖花开》以春天景象为切入口,平淡却有力地揭露了当下农村的空心化现象。贺予飞《火星镇》呈现发展较为滞后城镇的封闭状态。康雪《出嫁后》写出嫁后与父母间突然出现的疏离感,敏锐感知生活;其《纪念品》以隐含的动作暗示个人的思念与幽微情绪。 情感与个人经验的写作。严彬《生活之谜》凭借智性想象,在广阔历史结构中完成生命之思;《所有我未说出的》借助生活日常与诗意想象托出对妻子的情意。吴昕孺《梦想国》建构诗人的乌托邦世界。梦天岚《灵物简史·石头》围绕石头意象指涉当下的精神危机,展开对物质时代的诗意对抗。玉珍《不知其名的神性》对自我展开观照,有着一种神启式的灵悟意味。蒋志武《在开阔之地》细致阐发了沉思状态时的自我直感。张翔武《来客》以颇具动感的叙事传递个人体验。杨震《我有一个人的江山》袒露对一个人的风景的精神餍足与自我内心的坚韧。陈旭明《把真相搬到现场》表达自我孤独感及对诗的坚守,蕴蓄痛感。康承佳《旧东西》表现对旧物的迷恋与时间的领受。边志高《与岁月对饮》书写了对生活的瞬间直感及与时间的和解,语句松快却有精神气度。卜寸丹《幻想之物》对诗与想象的关系做了元诗式的书写,透现巫女般的灵动与清逸。 3. 散文创作2018年湖南散文创作褪去前几年文化大散文的说理化,退守到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有向深微处开掘倾向,整体风格趋于平稳。张雪云散文集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聚焦精神世界,探寻心灵成长。沈念《艽野里》《演出》关注边缘人小人物,细摹人物神情动作,反映精神病患者的悲剧命运,揭示酒吧女的自我沉沦和救赎。邓跃东《白夜》讲述少年“青春秘事”,阐释一念之间善恶天壤之别;其《无字碑上的字》用回忆的方式塑造军人形象。 感知历史地理,抒发理趣哲思。王跃文《去浦市》叙写湘西古镇的“前世今生”,寻幽探胜中抒发对历史、时代和地域文化的感怀。奉荣梅《寂寞寇公楼》再现北宋宰相寇准颠沛坎坷的人生历程,富有文化意蕴。孟大鸣《一条船上的句号》用去符号化的情感书写晚年杜甫形象。张雄文《白帝,赤帝》有文采、有情感、有温度,再现白帝城的前世今生。龙宁英《大山里更大的山是万山》聚焦万山地区的旧貌与新颜、悲苦和安乐。石绍河《最爱庸城花木深》超越单纯的花木状物,上升到融会贯通、谈古说今的开阔境界。谢德才《行走桑植》叙写地方风土人情,折射出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曾野《大地上的家乡》以深圳为背景聚焦众生,写出人与人、人与大地的剥离与关联。彭晓玲《一河清水》深入浏阳河的人文书写与人生记忆。 根植日常生活,审视世事人情。刘克邦《董师傅》写旅途中与的士司机的交集,体现人性真朴。徐秋良《翻阅时光里的珍藏》追溯与故交的情谊,文笔雅致简洁。秦羽墨《住在红尘深处》从日常生活横向展开时间之维,呈现市井原貌。袁道一《银双路上》在市井的喧嚣奔突中走向自省。余旦钦《鱼事》回忆童年捉鱼趣事,一如遥远的牧歌。管弦《有凤来仪》以古籍诗词映衬出植物的灵性和文化内涵。 4. 报告文学创作2018年湖南报告文学创作更趋成熟。时代故事、先进人物、红色历史仍是不变的传统主题,传记人物写作取得可喜成绩,科技民生领域纪实别开生面。纪红建《乡村国是》扎实生动地再现了扶贫攻坚伟大历史壮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实现了湖南报告文学在该奖上零的突破。 改革时代和人物是重要主题。徐文伟《报春花》从经济、农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全面记录湖南改革人物和改革成果。刘子华《梦回长江》全景式描述了江边小垸的人们让出生存家园退垸还湖的历史事件,赞扬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湖南报告文学》杂志连续推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作品专辑,忠实记录时代,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湘巨变。 传记写作取得可喜成果。出版“中国追梦者”系列4部:余艳《追梦密码》、王杏芬《大漠游侠》、王丽君《深山“候鸟”》与何宇红《珊瑚卫士》,述写四位不同领域科学家的故事和崇高精神,颇具励志作用。袁杰伟《随园流韵——袁枚传》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人物刻画立体丰富。 红色历史写作仍受作家关注。余艳《守望初心》书写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血肉关系和深厚感情。胡厚春的《井冈英魂:宋乔生传》以纪实笔触生动叙写先烈宋乔生光辉的一生。 5. 儿童文学创作2018年湖南儿童文学锐意开拓,以多种体裁、多元主题、多样艺术的创作实践,有力突破了儿童文学的类型化局限,实现了又一年的遍地花开。 坚守乡土本色,书写别样乡愁。牧铃《南方的牧歌》回顾自己的牧场岁月,展现了自然赋予成长的无穷力量。周伟《看见的日子》以饱蘸深情之笔抒写家乡风物,物意相融、余味悠长。邓湘子《阳光瀑布》讲述儿时的成长经历,匠心裁剪,情真意切。肖学文的短篇小说《四脚鱼见过吗》从城乡对比的视角描写现代乡村风景及儿童的成长状态。 以现实主义姿态表达温情的人文关怀。阮梅《向着光亮成长》交织失足儿童自述与采访手记,讲述生命的真相与初心。陶永灿《洞子塘》以一个丧女故事讴歌母爱,表现乡村人性纯朴。陈静《去看好外婆》塑造了勤劳慈爱的外婆形象,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陈浠墨《奔跑的光影》讲述了一位严师对爱徒的谆谆教诲,人物语言见出性格。卓列兵《狩猎奇遇》讲述母赤狐的护子故事,表现儿童与动物的情感共振。毛云尔《杨梅酒》以乡村特产牵引出乡村儿童的留守经历与情感诉求。《植物之眼》展现了草木自我认可的生活态度。 儿童幻想文学持续创新,在题材、结构、语言等方面都做了有益探索。汤素兰《南村传奇》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创新结构,加入民间神话传奇元素,为读者再现了一场桃源寻踪。谢乐军《森林国幽默童话》系列建构了奇特的梦幻森林王国,歌颂真善美,呼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方先义《河神的誓约》采取纵向式的宏大叙事,展现人物群像间的恩怨情仇。周静《豆老爷》让糖、豆腐脑、驴产生荒诞风趣的情节碰撞,叙述无拘无束却又自成一体。龙向梅《山谷里的回声妖》以纯正的童话思维、纯熟的幻想叙事讲述了爱与奉献的故事。王琼华“天宫迷城系列”将科幻、魔幻、探秘、历险融于正邪博弈的故事之中,展现新一代少年儿童精神风貌。 6. 网络文学创作2018年湖南网络文学创作以社会担当彰显时代精神,重点发力现实题材,玄幻、仙侠、历史、军事亦多面开花,流浪的军刀、丁墨、吉祥夜的作品入选“2018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 聚焦现实题材,产生了一批接地气的作品。蔡晋《医门宗师》以专业理论和硬核技能向人们揭开中医科学的面纱。不信天上掉馅饼《刑警荣耀》讲述基层警察勇破大案、力擒悍匪的精彩故事。洛小阳《三尸语》通过地方匠术、灵异事件呈现匠门众人的千年传奇。丁墨《挚野》将音乐筑梦与爱情圆梦结合,表现当代青年的执着与坚守。曾紫若《我们终将刀枪不入》讲述了一名当代女性挫败中的成长史。唐以莫《盛少撩妻100式》讲述霸道总裁误遇女主角一见钟情的故事。安如好的《铜婚》讲述3对夫妻携手度过7年之痒,直击婚姻痛点。 玄幻、仙侠题材热度不减,用正能量书写热血传奇。罗霸道《星际涅槃》讲述宇宙飞船迫降蛮荒星球,文明与野蛮冲突,想象与文笔俱佳。一梦黄粱《兔子必须死》以轻松搞笑的文风呈现别样的仙侠世界。尤前《师父又掉线了》讲述各色人等在异世界的笑闹之旅,融幽默爆笑元素于仙侠之中。温宠儿《天妃白若:花开可缓缓归矣》讲述穿越十足的三世虐恋情缘。 历史、军事题材在宏阔视野中谱写家国赞歌。贼眉鼠眼《贞观大闲人》以大唐贞观年间为背景述说家国天下儿女情长。风卷红旗《永不解密》讲述了军情机构在群众支持下与敌特斗智斗勇的动人故事。流浪的军刀《血火流殇》记录了为拯救国家危亡用生命谱写的忠诚史诗。 7. 文学评论湖南文学评论以广角对接文学创作现场,思考文学的价值与走向。理论批评既为现代文学研究注入了活水,又推动了本土文学的发展。 理论批评关注文学生存与发展。赵炎秋《文字和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刘长华《现当代文学中的“身世恨”书写》、卓今《“公共阐释论”术语、概念的构成及发展》《当代乌托邦小说的叙事困境》等从个人写作与批评经验出发,探讨作家处理现实的正确方式,考察中国主体现代性构建,宏观与微观视角并存。欧阳友权《2017年网络文学回眸》《网络文学:驰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蓝海》《网络文学的述史之辨》等展现了网络文学在时代变革下的发展道路,思考网络文学“入史”难题,体现思辨色彩。 现当代文学研究开辟新视野。阎真《路遥的影响力是从哪里来的》、肖百容《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阐释》、易彬《论荷兰文版鲁迅作品的传播与接收研究》《汇校视域下穆旦晚年诗歌研究》、杨经建、王蕾《汪曾祺和母语写作之三》等论文拓展了传统作家的研究视域,带动了经典作家的理论研究。吴正锋《凌宇先生访谈录》全方位展现前辈学者的艺术感知与学术品格。 文本解读助推文学原创,以学理演绎本土作家作品。聂茂“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七卷)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湘军的文化记忆、生命寻根、文本特征、审美态势等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深度阐释。章罗生《“史传创作”的价值与意义》《世俗社会的人性考察与文化批判》体现中国文学整体视野的评论格局,余三定《从各方面揭示评论对象的突出特色》考察邓宏顺作品评论集的理论意义,张建安《游戏精神的现代阐发者》述评谢乐军童话在朴实中透出幽默,《湘西意象与民族精神的文化诠释》阐释彭学明散文的湘西诗性精神,袁姣素《构建原乡图景抵达诗意远方》透析龚曙光散文宏大叙事背后的文学性与人文性。 8. 文学事业建设省作家协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改进作风,积极作为,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湖南省作家协会深化改革方案》稳步推进。毛泽东文学院新布置开放湖南文学史展,进一步明确其“四个中心”的定位。《湖南文学》推出一批优秀作品,注重培养文学新人,在全国文学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小溪流》杂志社理顺管理关系。省作协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启“文学照亮三湘”大讲堂,让文学走进基层;成功举办“2018两岸青年文学营”、第十四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等活动,对外文学交流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梦圆2020”主题文学创作和征文活动;与《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联合举办“40年来家国”征文活动,协助组织中国作协湘西采风活动。 文学组织工作和作品推介工作有序开展。推荐25名省作协会员加入中国作协,21位作家到中国作家创作基地参加文学交流活动,4名青年作家到鲁迅文学院学习,51名文学骨干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业务培训。发展126名省作协会员,签约25名作家。奖励发表作品171人次,确定20个省重点扶持作品选题、6个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和3个湖湘历史文化名人长篇小说选题,推荐3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扶持项目。举办了沈从文研究国际学术论坛、周立波诞辰110周年文学研讨会、报告文学《守望初心》研讨会、长篇小说《幸福街》研讨会等;成功组织第一期湖南省高级作家研讨班、第十七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第七期新疆作家班、第七期专题文学(散文)研讨班。各文学学会进一拓展渠道、延伸手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进一步繁荣了湖南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文学服务。
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2021年1月28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亦贤大会主席团: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此前,省人大财经委员会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纲要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大会期间财经委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财经委员会认为,“十三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新台阶,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30项指标,有23项全面完成,GDP增速等7项指标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虽未达到预期,但总体高于全国,全省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形成。财经委员会认为,我省在“十三五”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经济质量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建设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些县市财政比较困难。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财经委员会认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确立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贯彻了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的新要求、新期望,找准了新发展格局中湖南的角色定位,突出了高质量发展主题,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为湖南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擘画了发展蓝图,提供了行动纲领。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草案)》。“十四五”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锚定的“三高”战略定位、“四新”使命任务至关重要。为此,财经委员会建议:一、突出“三高四新”战略支撑。以提升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培植潜力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厚植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优势,壮大在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全面提升保障重大技术攻关、重要人才引进和培育、重点创新平台建设的水平,推动产、学、研、用更好融合。抓住关键环节推进深层次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打造“三个高地”集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对外贸易提质升级,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瞄准三类“500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展外经外贸新领域,提升新层次。二、抢抓新发展格局构建先机。把湖南发展放在全球全国大局中谋划,选准突破口、着力点,提升“湖南供给”对全国需求的适配性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好后疫情时代经济重塑、重构先手棋,突出自立自强,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企业主体培育工程”,夯实“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经济力量载体。积极融入国内强大市场,打通堵点,畅通循环,抢占双循环格局中的制高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严肃整饬“乱作为”和“庸政”“懒政”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重视经济增量更重视发展质量,真正把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注重效益和质量上来。聚力发展中高端产业,突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既抓财税征收,更抓税源涵养,大力培育地方税源,切实提升税收占GDP的比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走在前列。全面提升“一核两副”引领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支持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突出特色和亮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为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等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彰显湖南担当。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立足新发展阶段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重视解决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就业、文化、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统筹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重视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强化规划引领和实施。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规划引领和权威,搞好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市县规划、年度计划与规划纲要的有效衔接。明确责任,量化指标,加强要素保障和考核,合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落细落实落地。以上报告,请予审议。[责编:谭思敏][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