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安证券,虞晓文)报告综述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成长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支出增长潜力大。 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900 亿元增至 2019 年 的 110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5.3%,高于同期全球范围内行业 2.5%的 年复合增长率。中国人均家庭清洁护理产品支出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预计到 2024 年,中国家庭清洁护理产品的人均支出将达到 17.9 美元, 但仍与美日的 86.8 美元与 65.3 美元有很大差距。“液”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 年线上渠道销售占比有望达 31.9%。1)洗衣粉逐渐被洗衣液替代。2015-2019 年,洗衣液以13.1%的年复合 增长率从 166 亿元增至 272 亿元,而洗衣粉以-0.6%的年复合增长率从 301 亿元降至 294 亿元。2)香皂逐渐被洗手液替代。洗手液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18 亿元增加 至 2019 年的 2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1.0%,而对应的香皂市场规模 在该期间以复合年均 0.2%的比率下降。洗衣液和洗手液的产品渗透率 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受益于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2015-2019 年,中国家庭清洁护理 产品线上渠道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 10.6%,是增长最快的渠道。预 计 2019 年至 2024 年中国家清行业线上渠道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将到 16.2%,2024 年线上渠道销售占比有望达到 31.9%。 蓝月亮是中国“液”时代的推动者和领跑者。蓝月亮品牌诞生于 1992 年,2008 年公司率先向全国推广洗衣液,开创中国洗衣“液”时代。 2015 年,蓝月亮突破技术难关,推出国内首款计量式泵头装「浓缩+」 洗衣液——机洗至尊,推动行业向浓缩升级。公司在中国洗衣液市场的 市场份额连续 11 年(2009 年至 2019 年)位居第一,在中国浓缩洗衣 液市场的市场份额连续三年(2017 年至 2019 年)排名第一,在中国洗 手液市场的市场份额连续八年(2012 年至 2019 年)位居第一。“蓝月亮”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挖掘更深渠道和产品潜力。凭借行业 内独特的知识营销理念、全渠道的销售策略、两级仓储系统及先进技 术,蓝月亮不断推出优质的清洁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科学的清洁方法,以及全面的客户服务。1.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稳定增长,前景可期家庭清洁护理产品包括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根据蓝月亮招股书,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按产品功能可分为两大类,即洗衣剂产品及洗 衣助剂。洗衣剂产品是适用于衣物洗涤的清洁剂,通常有洗衣液、洗衣粉及洗衣皂的 形式。洗衣助剂是可以促进清洁过程的洗衣产品,包括衣物柔软剂、衣物调节剂及衣 物增白剂。 个人清洁护理产品按产品的形式可分为香皂和洗手液。家居清洁护理产品 按其应用方式可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即一般家居护理、厨房清洁护理及厕所清洁护理产品。1.1 家清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人均支出仍有较强增长潜力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增速超世界平均水平,未来仍有望保持快于全球的平均增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900 亿元增 至 2019 年的 110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3%,高于同期全球家庭清洁护理行业 2.5% 的年复合增长率。而国内家庭清洁护理的占全球的份额也从 2015 年的 10.6%提升到2019 年的 11.8%。受中国消费者的健康卫生意识不断增强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 预计 2024 年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677 亿元,在全球的占比也将 提升到 15.2%。中国家庭清洁护理产品人均支出的增长潜力较强。中国家庭清洁护理产品的人均支出 由 2015 年的 9.9 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12.0 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8%。2019 年,美国 和日本家庭清洁护理产品的人均支出分别为 77.8 美元和 57.2 美元,中国家庭清洁护理 产品的人均支出与美日等国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增速高于美国和日本,增长潜力较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到 2024 年,中国家庭清洁护理产品的人均支出将达到 17.9 美元,但仍与美国和日本的 86.8 美元与 65.3 美元有很大差距。1.2 线上渠道市场规模成长最快,衣物清洁护理产品销售占比最大线上渠道是中国家庭清洁护理产品增长最快的渠道,但线下渠道仍是体量最大的消费 渠道。受益于近年来国内线上购物消费习惯的迅速形成,2015-2019 年,中国家庭清洁 护理产品线上渠道的市场规模从 169 亿元增长至 25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6%, 占比也从 18.8%提升到 22.8%,是成长最快的销售渠道。2019 年,在线、大卖场及超级市场、连锁店、非连锁杂货店等渠道的销售占比分别为 22.8%/52.2%/13.3%/7.3%,从体量来看,线下卖场依然是家清产品最大的销售渠道。而具体来看三个主要的家清产品类比,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销售占比最大。2019 年, 中国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及家居清洁护理产品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678/95/335 亿元,占比分别为 61.2%/8.6%/30.2%。2. “液”产品逐步渗透中国家庭清洁护理市场分产品来看中国家庭清洁护理市场,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中洗衣液逐渐替代洗衣粉,个 人清洁护理产品中洗手液逐渐替代香皂,“液”产品的渗透率不断提升。2.1 衣物清洁护理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洗衣液替代洗衣粉中国衣物清洁护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洗衣液、洗衣粉份额最大。中国衣物清洁护理 产品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563 亿元增至 2019 年的 67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4.8%,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衣物清洁护理市场有望继续以 7.4%的年复合增长率由 2019 年的 678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971 亿元。2019 年,洗衣液、洗衣粉市场份额 占比分别 40.1%和 43.4%,是中国衣物清洁护理市场最大的两类产品。由于洗衣液便利性较强且洗后问题较少,洗衣粉逐渐被其替代。2015-2019 年,洗衣液 以 13.1%的年复合增长率从 166 亿元增至 272 亿元,而洗衣粉以-0.6%的年复合增长率 从 301 亿元降至 294 亿元,洗衣粉逐渐被洗衣液替代。截至 2019 年,洗衣液在中国的 渗透率为 44.0%,远低于日本的 79.5%及美国的 91.4%,中国市场的洗衣液仍有很大替 代洗衣粉的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预测,洗衣液市场份额将以 13.6%的年复合增长率从 2019 年的 272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515 亿元,渗透率也将提升至 58.6%。在线零售渠道增长最快,其他渠道同样可观。2015-2019 年在线零售渠道以 18.8%的年 复合增长率从 44 亿元增至 210 亿元,是中国洗衣液市场增长最快的渠道,且预计在 2019-2024 年该渠道仍将以 18.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5-2019 年,大卖场及超级市场、连锁店、非连锁杂货店零售渠道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9.1%/14.4%/15.3%,增速同样可观,洗衣液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浓缩洗衣液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增长空间巨大。与标准洗衣液相比,浓缩洗衣液的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超过 25%,其清洁效果更佳且便利性较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 偏爱。2015-2019 年,浓缩洗衣液的市场份额由 7.5 亿元增长至 22.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1.3%。2019 年浓缩洗衣液在中国的渗透率为 8.2%,而美国和日本浓缩洗衣液的渗透率已达到 100%。预计自 2019 年起,中国浓缩洗衣液的市场份额将以 19.7%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 长至 2024 的 54.9 亿元。2.2 个人清洁护理市场稳步增长,洗手液渗透率不断提升全国性卫生事件的出现将促使中国消费者个人健康及卫生意识的大幅提高,带动了个 人清洁护理产品需求的提升。2015-2019 年,中国个人清洁护理产品的市场规模由 86 亿 元增至 9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该市场将自 2019 年起将以 9.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4 年的 151 亿元。洗手液增速明显,香皂使用量有所下降。相比香皂,洗手液产生的皮肤刺激更少且感 染风险更低。受个人清洁护理意识提高及消费升级趋势驱动的影响,中国洗手液市场 规模由 2015 年的 18 亿元增加至 2019 年的 2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1.0%,香皂的市 场规模在该期间以复合年均 0.2%的比率下降。2015-2019 年,洗手液的渗透率从 20.9%提升到 28.7%,但与美国 54.8%、日本 42.2%的 渗透率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洗手液市场规模自2019 年起将继续以 25.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4 年的 84 亿元,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 到 55.8%。预计 2020 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将再次促使消费者卫生意识的快速提升。2.3 家居清洁护理市场快速扩张,厨房清洁护理占比最高2019 年,中国家居清洁护理的市场规模达到 335 亿元,其中厨房清洁护理产品占比 56.7%。2015-2019 年,中国家居清洁护理的市场规模由 252 亿元增加至 335 亿元,年复 合增长率为 7.4%,并预期自 2019 年起将继续以 10.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4 年 的 555 亿元。2019 年,在中国家居清洁护理产品市场中,一般家居护理、厨房清洁护理、厕所清洁 护理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30.2%/56.7%/13.1%,厨房清洁护理产品的占比最高。3. 蓝月亮:中国“液”时代的领跑者蓝月亮是中国洗衣“液”时代的推动者和领跑者。公司不仅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还 有着强大的盈利能力。蓝月亮洗衣液连续 11 年(2009-2019)、洗手液连续 8 年(2012- 2019)行业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蓝月亮洗衣液、洗手液品牌力指数连续 10 年(2011- 2020)第一。3.1 开创洗衣“液”时代,全套家居清洁方案提供者蓝月亮品牌诞生于 1992 年,旗下拥有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和家居清洁护理三 大系列共 77 个品种的产品。1992 年,道明公司(罗先生为创办人之一)推出首款“蓝月亮”品牌产品——蓝月亮 强力型油污克星。1994 年,罗先生及罗先生的父亲罗文贵先生在中国成立广州蓝月亮公司,以从道明公 司接管“蓝月亮”品牌清洁产品业务。自 1994 年开始,潘女士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技术 顾问之一,直至其于 2003 年获正式任命为公司的首席技术官。2000 年,透明包装的蓝月亮抑菌型洗手液开始销售,是首款在中国推出的“蓝月亮” 品牌个人护理卫生产品。2008 年,蓝月亮率先向全国推广洗衣液,开创中国洗衣“液”时代。2011 年,蓝月亮 推出手洗专用洗衣液,藉此推出专品专用的清洁概念。2015 年,蓝月亮突破技术难关,推出国内首款计量式泵头装「浓缩+」洗衣液——机洗至尊,推动行业浓缩升级。2018 年,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面世。2019 年,公司推出天露餐具果蔬洁净精华、油污克星泡沫型、卫诺除霉去渍剂、净享 微米泡沫氨基酸洗手露四款新品,期望为消费者解决家居清洁难题。根据公司官网, 蓝月亮洗衣液连续 11 年(2009-2019)、洗手液连续 8 年(2012-2019)行业市场综合占 有率第一;蓝月亮洗衣液、洗手液品牌力指数连续 10 年(2011-2020)第一。经过多年的研发创新,围绕个人、衣物、家居三个方面,蓝月亮已具备为消费者提供全套家居清洁方案的能力。主要产品涵盖了衣物机洗、衣物手洗、衣物柔顺、宝宝衣 物清洗、手部清洁、卫浴清洁、餐具和蔬果清洗、油烟机清洁、地板清洁等。3.2 创始人及管理团队长期陪伴公司发展,产业背景深厚公司的创始人及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专业专注。其中,蓝月亮品牌是由公 司首席执行官罗先生于 1992 年创立。罗先生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学士学位 与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并于 1993 年 1 月被认定为化学工程师。他于 1994 年 1 月加入蓝月亮集团并担任董事,此后一直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于 2020 年 6 月调 任为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及整体管理。罗先生在家庭清洁护理行业拥有逾 30 年经验。 罗先生的妻子潘女士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一直致力于协助 制订企业战略。潘女士毕业于中国武汉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学士学位与有机化学硕士 学位,2001 年获得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潘女士在华南师范大学化 学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任职教师长达十年,其后于 1997 年 8 月加入蓝月亮集团,担任首席技术官。自 1997 年 11 月以来,潘女士一直担任蓝月亮集团的董事,并于 2020 年 6 月调任为执行董事。此外,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平均拥有超过 20 年的行业经验,并在公司工作超过 14 年。 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也平均拥有约九年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的相关经验。3.3 全国产能布局有序扩充,原材料成本是最主要的销售成本蓝月亮在广州、天津、昆山及重庆共有 4 个生产基地,且公司的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超 过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公司计划通过此轮融资,动用部分募集资金推进现有四个生 产基地的产能扩充和新建华中生产基地。根据招股书,此次四地产能的扩充预计将于 2023 年结束。完成目前的产能扩充计划时, 蓝月亮的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及家居清洁护理产品获得的预期产能分配将分 别约为 166 万吨、32万吨及38 万吨。此外,募集资金还将用于在湖北省或河南省设立一间新工厂,以增强公司在华中的地 理覆盖范围。该项目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建设,2025 年下半年竣工,预期产能为 15 万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通常通过集中采购中心采购原材料。集采中心监督整个采购过 程,大部分原材料能够在国内获得,且一般采取就近采购。2017-2019 年,公司前五大 供应商的总采购额分别占公司总采购额的 41.5%、30.6%及 35.1 %。2017-2019 年,蓝月亮的原材料成本分别占销售成本总额的 79.5%、90.6%及 81.5%。原 材料主要包括化学品及包装材料。同一时期,化学品成本分别占公司销售成本总额的 48.2%、49.3%及 44.5%;而包装材料的成本分别占公司销售成本总额的 31.3%、41.3% 及 37.0%。对于家清行业来说,棕榈油是主要化学品之一, 而低密度聚乙烯是主要包 装材料之一。自 2017 年至 2019 年下半年,棕榈油的平均市价一直缓步下行,2020 年前四个月骤跌但此后又一路向上。自 2017 年至 2020 年中,低密度聚乙烯的价格走势持续向下,2020 年 6 月开始,价格触底反弹。受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影响,蓝月亮 2017 年至 2019 年的毛利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显示的原材料价格敏感分析,若化学品或包装材料价格分别波 动 1%/5%/10%,则对应 2017-2019 除所得税前利润将相应变动 1000 万/5000 万/1 亿港 币左右。公司 2017-2019 年的税前利润分别为 1.13/7.02/14.75 亿港币。因此,随着公司 规模的增长,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整体盈利能力的影响将趋于平缓。3.4 成长速度领先行业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的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收入贡献最大。蓝月亮的营 业收入从 2017 年的 47.11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63.2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5.9%, 高于同期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 4.9%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品类来看,2019 年蓝月亮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家居清洁护理产 品收入占比分别为 87.6%/5.9%/6.5%,近三年该收入比例相对稳定。但 2020 年上半年,疫情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卫生意识的增强,当期的个人清洁护理产 品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的销售占比较往年有显著提升,分别占 2020 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的 19.1%和 11.9%。卫生事件往往对消费者的卫生意识培养带来深远的影响,预计未来 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的渗透率将加速提升,未来蓝月亮的这两大产 品品类的销售占比也有望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毛利率增长最快。蓝月亮的净利润从 2017 年的 0.72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9.6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66.4%。2017-2019 年,蓝月亮的净利率从 1.5%提升到 15.3%,毛利率从 53.2%提升到 64.2%, 主要是受益于原材料棕榈油和低密度聚乙烯等的价格下降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分品类来看,三大产品品类的毛利率均有显著提升。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个人清洁护 理产品、家居清洁护理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从 2017 年的 51.7%/63.6%/62.9%提升至 2020 年上半年的 61.4%/68.2%/72.4%。4. 蓝月亮: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挖掘更深渠道和产品潜力 蓝月亮借助行业内独特的知识营销理念、全渠道的销售策略、两级仓储系统及先进技 术,不断推出优质的清洁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科学的清洁方法,以 及全面的客户服务。4.1 知识营销抢占消费者心智,品牌形象深入人心2008 年,在中国推出蓝月亮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后,蓝月亮不断灌输和培育消费者心 中“蓝月亮=洗衣液”的品牌形象,行业市占率长期占据第一的位置。蓝月亮在中国洗 衣液市场的市场份额连续 11 年(2009 年至 2019 年)位居第一,在中国浓缩洗衣液市 场的市场份额连续三年(2017 年至 2019 年)排名第一,在中国洗手液市场的市场份额连续八年(2012 年至 2019 年)位居第一。2019 年,蓝月亮在中国洗衣液市场、浓缩洗 衣液市场及洗手液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24.4%、27.9% 及 17.4%。且蓝月亮洗衣液、洗手 液品牌力指数连续 10 年(2011-2020)第一。不过我们也看到,尽管公司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排名第一,但 2019 年 的数据显示,第二名的市场份额与蓝月亮相差不大。说明行业竞争仍处白热化阶段, 蓝月亮仍需加强品牌形象的打造和维护,以巩固市占率第一的地位。在品牌营销方面,公司构建了业内独特的知识营销体系,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蓝 月亮品牌的忠诚度,也能够持续推动消费者更多使用洗衣液及浓缩产品,培育市场的 同时也在消费者心中持续植入“蓝月亮=洗衣液”的品牌形象。具体的知识营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通过清洁顾问、客服人员传递家庭清洁护理知识,解答消费者的查询并收集 消费者反馈。2) 透过举办“洗衣大师”及“科学洗衣中国行”等特别活动,进一步向公众传递 家庭清洁护理及洗涤相关知识。3) 2013 年至 2019 年,公司打造了“蓝月亮节”,包括连续七年赞助央视和湖南 卫视的全国性电视节目,藉此提高品牌知名度4) 通过在线直播、明星代言及微电影,实现与年轻消费群体沟通。此外,2017-2020H,公司分别使用了 7.14、7.07、7.0 以及 2.59 亿港元用于广告及 推广开支,对应的广告及推广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分別为 12.7%、10.4%、9.9%、及 10.6%。此外,蓝月亮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由 2018 年的 25.48 亿港元减少至 2019 年的 23.23 亿港元,主要是因为公司将销售人员的薪酬架构调整为更注重绩效,导致雇员福利开 支减少所致。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蓝月亮的营销团队共有 181 名员工。同期,公司的销售团队共有 4,582 名全职雇员、157 名兼职雇员及 458 名合约工人。此人数较 2019 年的 7305 人的销售人员数量有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新型疫情 2020 年上半年对 中国零售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公司缩减了销售团队的员工数目,尤其是主要在直销 大客户及线下分销商的零售点工作的若干清洁顾问。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公司 计划于日后逐步增加销售团队人员数目。此次蓝月亮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中也涉及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计划,充分体现了公司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及品牌知名度扩大的重视。具体的品牌知名度提升计划主要包括:1) 计划委聘约三至四位名人代言产品;2) 每年赞助约三至五个热门电视节目,包括计划继续赞助央视及湖南卫视的中 秋晚会,且考虑与切合蓝月亮宣传策略的其他热门电视节目合作,包括有助 传递家庭清洁知识的电视节目。根据公司以往经验,赞助的各个电视节目的 平均全年开支介于约人民币 2500 万元至 6000 万元之间;3) 将募投资金用于受欢迎 KOL 制作的直播串流节目、第三方组织的若干推广项 目及印刷媒体的广告项目。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举办 200 至 300个受欢迎 KOL 制作的直播串流节目;计划参与由其他各方(包括中央电视台)组织的 一至两个推广节目;计划参与约 10 至 15 个印刷媒体的广告计划;4) 将募投资金用于通过在线及线下渠道部署营销活动,包括向线下分销商及直 销大客户提供广告材料,用于广告公司咨询费用以及其他相关开支。4.2 全渠道策略向低线下沉,线上销售优势明显蓝月亮拥有强大的全渠道销售网络,主要包括线上销售渠道、直接销售于大客户及线 下分销商三大类。线上销售渠道主要包括销售予电子商务平台和透过在线店铺销售予 消费者两大类;大客户包括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及世纪联华等;线下 分销商渠道是分销商将产品转售给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地方杂货铺、加油站以及 小型城市住宅社区内的若干小型供应商。2019 年末,线上销售渠道、大客户和线下分 销商渠道的销售占比分别为 47.2%、14.1%和 38.7%。收款方面,公司一般授予电子商务平台及直销大客户 30 至 60 日的信贷期,但一般不 向线下分销商授予信贷期。4.2.1 线上销售占比过半,蓝月亮领先优势明显线上销售渠道是中国家清行业的重要销售渠道。根据公司招股书,预计 2019 年至 2024 年中国家清行业在线渠道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6.2%,2024 年在线渠道销售占 比有望达到 31.9%。蓝月亮在线上销售渠道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2017-2019 年,蓝月亮线上渠道收入的年 复合增长率为 33.5%,远高于同期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线上渠道 8.5%的年复合增长 率。早在 2012 年 7 月,公司就开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是行业内最早拥抱线上渠 道的首批公司之一。2015 年 8 月,蓝月亮开始通过微信销售产品。2015 年 8月及2016 年 9 月,公司开发 推出专有的月亮小屋应用程序及至尊洗衣应用程序,内置在线购物功能。2019 年 8 月起,蓝月亮开始与生鲜电商平台合作。至 2019 年末,公司与 82 个电子商 务平台建立了买卖关系。2019 年末,线上销售渠道已成为蓝月亮收入占比最大的销售渠道。2020 年上半年,受 新冠疫情影响,线下销售渠道受到较大冲击,导致 2020 年上半年公司的线上销售占比 进一步扩大至 58.8%。2019 年,蓝月亮洗衣液线上渠道的市场份额为 33.6%,是排名第 二的洗衣液公司市场份额的两倍以上;同期蓝月亮洗手液的线上份额 23.8%,比第二 名高出 4.9%。在线上销售渠道这方面,公司的先发优势十分明显。4.2.2 直销大客户合作趋于稳固,分销网络向低线城市下沉线下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直接销售予直销大客户以及线下分销商两个销售渠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 2017 年至 2019 年,公司在中国线下洗衣液市场中排名第一(按 零售销售价值计算)。1) 蓝月亮的直销大客户主要包括大卖场及超市(如大润发、欧尚、家乐福、华润万家 及世纪联华等)。蓝月亮于 2017- 2019 年以及 2020 年上半年分别有 11 名、13 名、 14 名及 15 名直销大客户,对应收入分别为 7.03 亿港元、8.20 亿港元、9.97 亿港 元、以及 1.88 亿港元,分别占蓝月亮总收入的 12.5%、12.1%、14.1%、7.7%。根据公司招股书,2015 年公司未能成功以双方均可接受的商业条款与若干大卖场 重续合约,对当期的财务表现有一定负面影响。不过,公司于 2017 年又调整策略, 与该等大卖场重点客户恢复合作。公司计划在未来与 15 至 20 名直销大客户合作, 拟使用部分募集资金至每位直销大客户,继续投资于增加产品曝光度及展示,例 如付费使用由超大型市场及超级市场设立及拥有的产品展示空间,赞助主体活动 及在零售商处展示蓝月亮的产品以增强产品曝光度,加大广告力度。我们认为,经过以往的变革及尝试,未来公司与直销大客户的合作关系将趋于更 加稳固和平稳,线下直销大客户仍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2) 蓝月亮的线下分销商主要将公司的产品转售予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及加油站(例 如 7-11、中石油加油站、中石化加油站)以及住宅小区的若干小型供货商,尤其是 中国低线城市的小型供货商。根据公司招股书,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蓝月亮已 经与 1,403 名线下分销商订立协议,覆盖中国所有省份。线下分销商网络的完善有利于公司产品渗透到低线城市。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除全 国性及地区性超市外,蓝月亮近 70%的线下分销商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覆盖分布于 全中国逾 2,600 个区县的零售销售点。其中包括超过 500 万人民币注册资本的线下分 销商 120 个,100 万-500 万人民币注册资本的线下分销商 425 个,100 万人民币注册资 本以下的线下分销商 858 个。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 2019-2024 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家庭清洁护理市场的 零售销售价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9.2%,同期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洗衣液及洗手液零售销 售价值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15.1%及 28.3%。根据招股书,蓝月亮计划与 2,000 至 2,300 名线下分销商合作,且拟于未来五年分配部分募集资金至每名线下分销商。具体的举措包括:1) 计划继续投资于增加产品曝光度及展示,例如,增加货架展示加大产品曝光度、 安排使用由蓝月亮的线下分销商覆盖的零售店所设立及拥有的空间对蓝月亮的产 品堆垛及端框展示。2) 蓝月亮力争根据线下分销商的能力进行优化及扩充,服务特定的销售渠道,深化 对县城、城镇及村庄的渗透。除线下分销商之外,蓝月亮于 2015 年推出月亮小屋业务,包括对企业的线下直销(供 内部使用)、对消费者的线下直销、宣传家庭清洁知识及线下推广活动(如小区团购)。 但 2017-2020 年上半年,来自月亮小屋业务的收入贡献分别仅占总收入的 1.3%、0.7%、 1.1% 及 5.0%,模式有待进一步打磨。创始人拥有深厚的化学背景,公司的研发创新基因深入骨髓。以产品和方法双线研发 为重点,一方面推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喜好及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开发并 向消费者分享科学化及实用的清洁方法。公司在中国拥有 673 个注册商标、102 项注册商标申请、148 项专利、84 项专利申请、 159 项版权及 40 个域名。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蓝月亮的研发团队共有 157 名员工, 核心研发团队平均拥有约九年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的相关经验。未来,公司计划使用部 分募集资金为研发团队聘用约 400 至 500 名员工,人选将集中于拥有国内或国际著名 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才。2017-2020H,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 58.1、55.7、58.7 及 23.8 百万港元。从公司研发的发展历程来看,蓝月亮的研发技术中心已成立逾 28 年。中心内设有数个 针对不同家居清洁场景的实验室用作产品的开发及测试。公司专责洗衣产品开发的实 验室设有超过 100 台不同款式的洗衣机;实验室会模拟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最常发生 的情境,考虑如不同型号洗衣机的功能、面料、水温及水质等多种因素。2015 年,公司成立蓝月亮洗涤研究院,专门开发及评估洗衣产品及方法。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蓝月亮洗涤研究院共有 42 名员工。研究院的工程师曾为去除有关污渍开 发相应的洗衣方法,包括对付油渍的预涂去油处理方法、对付颜色污渍的颜色污渍浸 泡方法,以及对付肉眼看不见的污渍的奶渍浸泡方法。同时,公司已委聘若干第三方研发机构(主要为学院及大学)为蓝月亮的研发工作提供额外支持.针对消费者需求,公司过往在三大品类均研发推出了许多创新型产品,多次引流行业 潮流。 除产品开发之外,蓝月亮的研发团队还为业务运营的信息化程度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 术支撑,主要体现在采购端、生产端以及销售端:1)采购端:研发出一套灵活及可兼容的采购管理内部系统。2)生产端:公司拥有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施。所需的每单位产品劳工工时于 2017 年 至 2019 年间大幅下降约 10%。3)销售端: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 CRM 系统。该系统对蓝月亮的销售及分销网络各个 方面提供集中管理,包括客户信息分类及分析、销售人员签到及工作量管理以及物流 数据管理。在蓝月亮的线下销售方面能够抓取分销商的出货及库存数据,以及线下的 销售数据,在线销售方面该系统与大部分在线专卖店连接,基于大数据分析,公司能 对销售数据进行预测,根据预期销售改进生产规划及存货管理。风险提示新品类市场教育不达预期; 线下渠道下沉不达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一、概述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护理专业人才需求量超增,面对护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办好护理专业对实现小康社会,增强全体人员的身心健康是有十分主要的现实意义,为满足各类医院的医疗机种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我校拟开设护理专业。二、正文1、招生需求:思想品德优秀,热爱护理专业,初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和从事本专业。2、学习调查情况:为开设该专业我校在山西多所初高中学校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兴趣倾向,根据结果显示对本专业有着浓厚兴趣的占70%,所以我校对未来本专业招生非常有信心。3、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准,具有扎实的护理基本技能人才4、培养方向:(1)军区各级医院的专业护理人才。(2)已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基地。(3)老年公寓养生园区服务人员。(4)家庭亚健康人员专门护理。5、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条件:我校聘请了资深的具有临床实战经验的老师们进行授课,为确保学生可以拥有锻炼与实践机会,特为学生提供了教室一间,实训教室一间,同时提供了该专业有关的仪器、器材,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多实践,多锻炼,多积累。为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好扎实基础。三、结论与建议1、结合全国医疗行业市场岗位要求开设相应课程;2、与多家军区医院签署就业培养订单与协议;3、实现考核上岗,建议开设此专业。参考要求:附:调研报告评审表编号: QD-73-10-19 C/0 序号:
行业发展现状:疫情将消毒杀菌深入人心,个人清洁护理产品需求剧增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将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消毒杀菌深入人心。根据调查显示,8成以上的消费者表示疫情后更重视居家的清洁卫生,其中最在意的是居家,个人消毒和空气净化。其中,在个人清洁方面,人们更加注重杀菌除菌和安全防护两方面;产品方面则是以洗手液、消毒液、除菌洗衣液、衣物除菌剂为主。全球性卫生事件的出现将促使每个消费者的个人健康和卫生意识大幅提高,也带动了个人清洁护理产品需求的提升。在2015-2019年,中国个人清洁护理产品的市场规模由86亿元增至9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5%。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个人清洁护理市场规模约为104亿元。竞争格局:2019年洗手液市场份额仅为28.7%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个人清洁护理产品主要由洗手液和香皂组成。其中,香皂2019年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1.3%,而洗手液达到了28.7%。但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民众对洗手液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疫情推动洗手液需求剧增,线上销售增速272%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中国洗手液市场规模在2015-2019年都保持匀速增长,从2015年的25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7亿元,市场规模变化不大。但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202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34亿元。而在香皂方面,由于香皂的历史悠久以及在中国市场扎根已久,并且有着极高的渗透率导致香皂的需求一直远远超过洗手液。2015年,中国香皂的市场规模为61亿元,随后一直上升至2020年的70亿元。随着线上渠道逐步成为洗手液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2020年洗手液品类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阿里平台销售额超过了2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272%。前景预测:洗手液市场前景可观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预计中国个人清洁护理市场自2019年将以9.8%的年复合增速上升至2026年的183亿元。在洗手液方面,中国洗手液市场规模自2019年起将以25.3%的年复合增速上升至2026年的132亿元;在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香皂,成为个人清洁护理的龙头产品。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碎片化与流动化正在成为线上营销的重要新常态,如何洞悉行业大势与消费心智将成关键胜负手,这在细碎易耗的洗护行业尤其如此。在未来,头皮洗护的趋势不仅将呈现在品类层面,在人群以及场景上或将有更大的变局。迎面变局,是机遇还是挑战?或许这取决于我们以何种视角看待与理解我们的消费者。头皮护理行业五大消费趋势概念化趋势:从产品功能到洗护概念,加减大法下的新消费诉求在市场增速上,基于成分的市场增速高于基于功能的市场增速,反映出消费者在洗护上的认知升级,即呈现从产品功能到洗护概念上的转变。在洗护概念上呈现两极化现象,分别是在成分上进行加法和减法操作进而体现产品特性,这从近几年通过概念升级的营销操作早已窥见端倪。我们看到同样是防脱,从功能角度阐述防脱故事已经较难唤起消费者的认同,然而从概念角度如无硫酸盐、咖啡因、无硅油等反而效果明显。高端化趋势:消费升级下品质体验成关键,中高端市场成未来角力场从产品价位来看,中高端价位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GMV绝对增速为+62%。消费升级下,消费能力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中高端价位的产品上。从产品类型来看,具备品质和高端体验的商品受到青睐,如具有香氛、空气感概念的商品以及包含精油、鱼子酱等高端成分的商品都有增长。两极化趋势:消费者人生阶段渐变位移,年轻化及成熟化场景更加凸显从不同年龄段的2017年绝对GMV贡献占比来看,23-33岁即85s-95s是洗护行业的主力军,轻熟是整个头皮洗护行业的人群底色。但从近3年不同年龄段的GMV增速来看,20岁以下及30岁以上(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GMV增速高于整体,年轻化和成熟化并存。其中,由于人生阶段的渐变位移,同时结合绝对量级和相对增速来看,年轻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在洗护行业的作用将值得期待。男性化趋势:男性消费群体逐渐显现,年轻是关键的人群底色从整体看,洗护行业以女性群体为主力,尤其在护发市场女性主导地位更显著。但从趋势看,男性群体的渗透率正在提升,特别是在套装品类。单纯的护发单品对于男性的吸引力不强,希望男性在洗护流程上增加程序相对较难,但如果结合洗发产品以套装形式进行售卖能取得不俗的反响。结合年龄特征来看,男性在洗护行业的增长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即90后群体,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在未来,年轻男性族群值得期待和关注。离心化趋势:消费者选择更加多元离散,传统大牌受到中腰部品牌挑战从市场增速来看,TOP10品牌阵营的市场增速开始放缓,TOP11-20的中腰部品牌阵营增速较快,TOP21-30也有不俗的表现。从消费心智来看,选择可能更多在往中腰部品牌倾斜,购物决策更加多元化,这导致传统大牌受到中腰部品牌的挑战。
最近,在一档购物类网综《花花万物》中,女神林志玲的淘宝购物车首次遭到曝光。主持人蔡康永对女神购买清单里的奇特单品感到纳闷,“为什么喷嘴巴的东西很多?”林志玲耿直回答:“我真的很担心,口臭这件事情。”作为重度口腔护理人士,她还说“就是喜欢清洁牙齿。这是习惯”。不光女神有烦恼,像林志玲这样注重口腔卫生的人群也在逐渐增多。最近,阿里妈妈用户研究团队就凭借阿?大数据,挖掘口腔护理行业近3年的数据,发布了《口腔护理行业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看看女神男神们在“牙口”消费上有哪些趣事。而从这些消费者数据出发,我们也看到,这一曾经不那么起眼的垂直细分行业,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正在成为下一个消费升级的热门阵地。大牌不再独受宠,产品创新是关键去年双11,高露洁和天猫联合卖爆了一款爱心薄荷片牙膏。今年年初,高露洁又与苹果合作推出了“高露洁智能电子牙刷E1”,此外,它还投资了订阅服务公司Hubble,在销售渠道方面做出创新尝试。曾经的牙膏霸王们,都在产品升级及创新上做出一系列努力。令它们感到颤抖的原因,大概是消费者们正变得越来越花心。用厌了传统品牌,消费者对小众且好看的长尾品牌青睐有加。《报告》显示,小众品牌的gmv增速达到了96%,购买率则是行业的1.5倍,高颜值牙膏则增长了98倍。而像按压式牙膏和美牙仪这类新型产品,更是分别暴增了258%和133%,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从近3年不同品牌购买数的消费者所占比例来看,一年内购买2个及以上牙膏品牌的人数逐渐增长。看上去,消费者更愿意尝鲜新品牌,小众品牌有了更多市场机会。那么花露水味的鸡尾酒有了,啥时候来个凉茶味的牙膏?细分场景催生品类升级,成就新蓝海“美白”、“抗敏”、“防蛀”等功能性关键词,一直是牙膏品牌们主打的传播点。从规模和增速看,美白和口气依旧是线上口腔护理主力诉求。但想要美白,消费者如今已有了更多选择。市场需求暗涌之下,品类升级迅速。《报告》显示,过去三年,美牙仪、冲牙器等美白类个护仪器得到了显著增长。其中,电动牙刷也增长了97%,开始超过普通牙刷,成为消费升级网红。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新兴电动牙刷品牌usmile和罗曼,在今年天猫618销售排行榜中,分别名列第三、第五,与来自老牌电动牙刷飞利浦、欧乐B、松下并驾齐驱,位列第一梯队。除了颜值是“第一生产力”,多元化口腔护理诉求也带动周边品类快速增?。如防蛀、固齿、牙萎缩、抗敏感等防护、修复类需求有一定的增长,细分诉求和场景催生品类升级。这会成为品牌商和创业者的新蓝海吗?了不起的辣妈和小镇青年,围绕人群做营销当牙膏/牙刷有了更细分的人群和场景,辣妈和小镇青年是其中两股最不可忽视的消费势力。过去三年,孕产妇牙膏/牙刷增长了72%,随之带来的儿童购买力也达到70%。他们大都是80后,更关注牙膏是否适用使用对象,宝宝防蛀、孕期牙龈护理是主要诉求。而随着年轻化和渠道下沉趋势凸显,小镇青年的消费力被无限释放。尤其是黄金单身女青年们,更是买买买的主力军。虽然这一人群的购买力不高,爱大促爱潮流,注重性价比,但是对美白、口气、结实等困扰有着明显的诉求。除此,懒癌年轻人们更倾向于高科技美牙。他们重品质也重颜值,美白口气和防蛀防萎缩两手抓。一二线的城市女白领们,则把平日里买大牌包包的热情用到了买口腔用品上。看心情穿衣,也要看心情宠幸哪个品牌的牙膏。户外达人们特别喜新厌旧,品牌转换概率高达68%,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2倍。他们更看重大牌和质量,有自己的品牌消费主张,不盲目跟随潮流。说服他们购买不易,但却是实足的潜力股。而不管行业大小,亘古不变的道理始终是围绕人群做营销。
行业发展现状:疫情将消毒杀菌深入人心,个人清洁护理产品需求剧增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将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消毒杀菌深入人心。根据调查显示,8成以上的消费者表示疫情后更重视居家的清洁卫生,其中最在意的是居家,个人消毒和空气净化。其中,在个人清洁方面,人们更加注重杀菌除菌和安全防护两方面;产品方面则是以洗手液、消毒液、除菌洗衣液、衣物除菌剂为主。全球性卫生事件的出现将促使每个消费者的个人健康和卫生意识大幅提高,也带动了个人清洁护理产品需求的提升。在2015-2019年,中国个人清洁护理产品的市场规模由86亿元增至9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5%。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个人清洁护理市场规模约为104亿元。竞争格局:2019年洗手液市场份额仅为28.7%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个人清洁护理产品主要由洗手液和香皂组成。其中,香皂2019年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1.3%,而洗手液达到了28.7%。但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民众对洗手液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疫情推动洗手液需求剧增,线上销售增速272%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中国洗手液市场规模在2015-2019年都保持匀速增长,从2015年的25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7亿元,市场规模变化不大。但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202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34亿元。而在香皂方面,由于香皂的历史悠久以及在中国市场扎根已久,并且有着极高的渗透率导致香皂的需求一直远远超过洗手液。2015年,中国香皂的市场规模为61亿元,随后一直上升至2020年的70亿元。随着线上渠道逐步成为洗手液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2020年洗手液品类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阿里平台销售额超过了2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272%。前景预测:洗手液市场前景可观根据弗若斯特沙的数据显示,预计中国个人清洁护理市场自2019年将以9.8%的年复合增速上升至2026年的183亿元。在洗手液方面,中国洗手液市场规模自2019年起将以25.3%的年复合增速上升至2026年的132亿元;在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香皂,成为个人清洁护理的龙头产品。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报告以23个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城市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情况、成年人对失能风险的认知及护理规划意愿等。专家建议,加强护理服务产业建设,并提升成年人养老及护理规划能力。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机制,做好经验数据、服务能力、产品供给、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和商业保险在长期照护体系中的作用。(屈信明)《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3日 18 版)
来源:金融界网站作为2020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发布成果之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近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社科院人口所)联合发布《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23个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城市为调查框架,居住于当地主城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岁成年人两个人群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群像”、成年人对失能风险的认知偏差及护理规划意愿等问题,为政府、相关金融行业、养老产业链等各领域了解老年人服务需要,预测成年人养老金融产品需求,精准定位相关政策及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调查地区有4.8%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即ADL)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基本自理能力的衰弱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即IADL)的退化。依赖程度最严重——ADL和IADL均重度依赖的老年人占比达25.4%,即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照料。 不同失能状态的老年人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护理服务需求。对于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子女、亲属等非专业人员是主要的服务供给者,但服务中心随失能程度的加重逐渐朝专业机构转移。对重度失能老人来说,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的重要性显著加强。 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均面临较大的服务缺口和保障缺口。服务供给不足集中在协助服药、压疮护理、心理咨询等医疗护理服务方面,日常生活服务相对过剩。在费用支出方面,个人筹资水平较高,老人的支付意愿也远低于实际支付水平,保险保障、尤其是商业保险的作用亟待提高。 此外,报告发现66%受访成年人对自身失能风险持过于乐观的态度,低估了未来的护理需要。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认为必须在年轻时就进行护理规划,但更多人认为规划的执行十分困难。护理规划重要性和可行性之间的这一矛盾反映在商业人身保险配置组合上:与失能风险直接相关的长期护理保险在各类商业人身险中的购买率最低。 最后,报告分析了成年人“以房换护理”的态度——即“出售或抵押房产来支付护理服务费用”。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愿意接受“以房换护理”模式,表明以住房资产为基础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保险产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作为一种养老保障工具,“以房换护理”模式适应的人群特征非常鲜明。它更适合风险态度保守、自我养老储备不足、偏好社区护理模式的中低收入人群或非本地户口人员,当地住房资产价格高也会激发盘活房产资源的动力。 在以上发现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四点发展建议:一是加强以“重预防、多层次、强保障”为特点的养老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二是抓痛点、补缺口,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服务产业建设;三是宣传改变认知、政策鼓励行动,提升成年人养老及护理规划能力;四是找准“以房养老”在养老普惠金融中的定位,扩大发展空间。 保险业协会邢炜会长指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护理等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最关心的领域之一。保险业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有关“打造高质量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的号召,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机制,做好经验数据、服务能力、产品供给、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找准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定位,更好地服务于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社科院人口所张车伟所长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巨大挑战,高质量的长期照护体系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和商业保险在长期照护体系中的作用,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据悉,这是继2016、2017年后,保险业协会第三次通过“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实践活动平台进行长期护理调研。调研开展三年以来,已就长期护理服务及保障需求积累了系统的调研数据及研究成果。
2020年5月6日,国家医保局就《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指出,将扩大长护险试点范围,并对长护险的筹资方式、参保与保障范围作了规定。《意见》的出台预示着我国长护险试点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长护险试点工作起源于2016年。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相继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试点工作,上海、广州构建起了怎样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以及评估体系,和已经实施20年的日本长护险制度相比,又有哪些异同?针对上述问题,60加将发布长期护理保险系列研究报告,本篇为系列研究报告第一篇:上海篇。摘 要高龄、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加,照护服务需求日益凸显。为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2016年,《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2017年初,上海市在徐汇、普陀、金山三个区先行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上海市长护险以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60岁以上人群为对象,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之后可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和住院医疗护理三种照护服务,其中长护险基金承担85%-90%的费用。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上海市长护险已经构建起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估体系,但仍然存在护理人员缺乏、受益人群较少等问题,面临着制度建设是否会有力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是否会加剧服务结构性供需不平衡、评估等级与支付金额是否匹配等未知的挑战。01高失能率下毫无抵抗能力的家庭支持网络根据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2016年共同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2018年5月15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我国照护服务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当前高龄老人3000多万,失能老人4000多万。这些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增加,对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比2000年的6.6%上升将近9个百分点。分年龄段来看,高龄老年人对照护服务的需求最为强烈,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从2000年的21.5%上升到2015年的41.0%,上升了将近20个百分点,上升幅度是79岁及以下老年人的3倍多。由此可见,照护服务成为城乡老年人消费的重要项目。从具体服务项目来看,38.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看病服务,12.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做家务服务,11.3%的老年人需要康复护理服务。随着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这些潜在需求都将转变成老年人有效需求。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寿命质量并不乐观。约三成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也就是约七成的老人未来将有可能出现失能半失能的状况。因此,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逐渐攀升,照护需求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则是经济压力的倍增。据《上海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预测,2020年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540万,越来越多的由疾病、伤残、功能衰退导致的半失能与失能老人的数量增多。“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一旦家庭当中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后,对照护的需求迅速增加,带来的不仅是家庭人手紧缺、经济压力增大等问题,甚至家庭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使得本已沉重的家庭压力更加是雪上加霜,这迫切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去分担照护服务。此背景之下,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正式拉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大潮,全国15个地区先后开展长护险试点工作。上海市于2016年底发布《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2017年1月起,在徐汇、普陀、金山三个区先行试点,2018年1月1日起进入全市启动试点阶段。02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梳理1.明确长护险的基本保障内容在《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6〕110号)(已废止)和修订后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7〕97号)文件当中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说明。长护险适用的对象是有护理需求的长期失能人员,主要包括参加职工医保以及参加居民医保的6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提供的是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服务和资金保障。2.规定资金筹集渠道修订后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7〕97号)规定:对第一类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按照用人单位缴纳职工医保缴费基数1%的比例,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对第二类人员(参加居民医保的人员),根据60周岁以上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人数、按照略低于第一类人员的人均筹资水平,从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也就是说,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来自医保统筹基金。3.严格评估认定在试点阶段,《关于全面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6〕104号)中指出完成做好四大项任务:完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建设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评估员队伍、优化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流程,并以此制定了《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评估标准》采用自理能力维度和疾病轻重维度两个标准作为评估分值,将老人划分为正常、照护一级、照护二级、照护三级、照护四级、照护五级、照护六级、建议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这八个等级。在此基础上,《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务管理办法》(沪府办规〔2018〕2号)进一步规范了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并最终确定以此文件为蓝本,统一并明确了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工作中的细节和内容。文件共二十三条,对评估依据、申请条件、部门职责、评估机构资质和要求、评估人员技术水平、评估行为规范、评估方法、评估申请、受理审核、评估开展、评估结论告知及复核、评估费用、服务提供和计划、服务费用、评估和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规定和说明。随后,《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理流程和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沪人社规〔2018〕3号)对具体细则又进行了完善。4.确定照护待遇已废止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6〕110号)和修订后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7〕97号)对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住院医疗护理这三种服务形式的内容和待遇做出了规定。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的服务内容和规范参照《关于印发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清单和相关服务标准、规范(试行)的通知》(沪民福发〔2016〕46号)确定的两类服务、42项护理服务项目。享受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的人员为评估等级为二级至六级的参保人员,接受的服务根据不同等级享受不同时间的服务时长。5.规范资金结算办法为加强长护险基金管理,《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结算办法(试行)》(沪人社规〔2017〕45号)对长护险的结算单位、评估费用结算、三种照护服务的结算进行了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统一管理长护险费用结算工作,统一先由评估机构、护理机构和服务提供机构进行记账,在汇总申报后经区医保中心审核,最终根据意见由市医保中心拨付资金。6.衔接其他政策《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沪人社规〔2017〕44号)对长护险和参加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进行了衔接,《关于进一步调整本市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通知》(沪民规〔2018〕1号)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未覆盖的困难人群和未涵盖的服务项目予以兜底保障,衔接养老服务补贴政策与本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03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具体内容图1:上海长护险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 制图:60加研究院1.长护险基本内容概述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的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申请参加长护险的主要是两类人群:参加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的人员和参加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的6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其中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需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之后,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级至六级且在评估有效期内的方为参保人员。这里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是指对具有照护需求且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人,按照全市统一的评估标准,依申请对其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照护等级。照护等级主要作为申请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理论基础福利多元主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共济”、“互济”,是指供应福利产品和服务的主体包含多个,政府、商业组织、非营利机构、家庭和公民个人都应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众多主体相互合作,在彼此依存的环境中分享权力,共同管理社会福利事物的合作网络。本着共担共惠的原则,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在强化政府财政兜底和监管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非营利机构的补充职责和家庭的支撑功能,实现社会性的多元主体供给格局。3.资金筹集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确定。对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而言,按照用人单位缴纳职工医保缴费基数1%的比例,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对于参加居民医保人员,根据60周岁以上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人数、按照略低于第一类人员的人均筹资水平,从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来自医保统筹基金,暂不实行个人缴费。图2:全国部分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来源及缴费标准 数据来源:60加研究院4.部门分工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是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制定和统一管理,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会同发展改革委、民政局、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财政局协同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医保办)负责本辖区内长期护理保险的管理工作。图3: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部门分工 制图:60加研究院5.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早在2014年,上海市就已经完成了全市统一的评估工具。2014年12月,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受委托负责上海市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体系的整合和方案制定,完成全市统一的、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调查表》。通过分级方法将老人分成8个等级:身体健康且生活自理能力强、照护一级至六级、建议就医。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实践,这套工具仍被沿用。(1)评估工具和标准评估人员使用《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调查表》进行现场评估,经过相关程序后得出评估结论。主要依据身体健康状况来评定,涵盖两个维度:自理能力和疾病轻重,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重,计算最后总分来确定评估等级。评估机构可依据评估等级出具服务计划建议,作为服务机构制定服务计划的参考。图4:上海市与北京市老年照护评估标准比较 制图:60加研究院(2)评估流程:申请、告知、审核、复核老年照护统一需求工作由市人力资源社保局(市医保办)统一管理。首先由本人(或其监护人、代理人)向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或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选择意向服务机构。经审核符合申请条件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安排定点评估机构实施评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结果告知申请人(或其监护人、代理人)。定点评估机构在收到评估指令后委派评估人员完成上门评估、录入评估记录、出具评估结论等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论反馈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评估结论代为告知申请人,由申请人(或其监护人、代理人)确认。图5: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流程 制图:60加研究院(3)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资质要求老人最终的照护等级和所享受的照护服务基本赖于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因此,评估机构的公正性、评估人员的专业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都决定了评估结果是否令人信服、是否公平有效。为保证评估机构和人员的专业性,上海市对机构资质、人员要求和具体方法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评估机构应为依法独立登记的社会服务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具有稳定的评估人员、办公场所、良好的财务资金状况,具备完善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评估业务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制度。评估机构评估人员人数不少于10人,其中专职评估人员人数不少于5人。评估机构负责人和评估人员必须无相关违法违规等不良记录。评估人员是指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背景,由评估机构聘用,经全市统一培训合格后,具体实施统一需求评估的专、兼职人员。评估人员按照专业技术背景,分为A、B两类。A类评估员应具有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或社会工作等实际工作经验,且是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B类评估员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图6: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资质 制图:60加研究院6.服务提供经过统一需求评估,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向意向服务机构登记确认,申请人确定服务机构后,该服务机构根据申请人评估等级,结合评估机构出具的服务计划建议制定服务计划,并告知申请人可享受的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和养老服务补贴政策。随后便可享受服务。7.给付内容与待遇标准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为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和资金保障,目前有社区居家照护服务、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和住院医疗护理服务三种形式。只要60周岁及以上、经评估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至六级且在评估有效期内的参保人员,即可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社区居家照护待遇为:评估等级为二级或三级,每周上门服务3次;四级为每周上门服务5次;五级或六级为每周上门服务7次;每次上门服务时间为1小时。养老机构照护待遇为:评估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养老机构照护。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标准为:评估等级二或三级的20元/天;评估等级四级的25元/天;评估等级五或六级的30元/天。住院医疗护理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其待遇按照其本人所参加的本市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的相关规定执行。图7:长护险给付内容和照护待遇 制图:60加研究院8.费用结算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收费标准为每次200元。社区居家照护的收费标准为:执业护士提供照护服务的价格为80元/小时;医疗照护员为65元/小时;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员等其他人员为40元/小时。服务对象在社区居家照护的服务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90%。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收费标准为:评估等级二或三级的20元/天;评估等级四级的25元/天;评估等级五或六级的30元/天。养老机构实际服务费用低于上述标准的,应以实际费用为准。服务对象在养老机构发生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按实际在养老机构入住的天数计算,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85%。图8:长护险收费标准及支付金额 制图:60加研究院9.监督管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是本市长期护理保险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制定和统一管理,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上海市民政局负责养老服务机构开展长期护理服务的行业管理,统筹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市民政局和市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共同制定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规范。市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负责医疗机构开展长期护理服务的行业管理,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中各类护理服务的技术指导,推进落实本市医疗机构中的护理性床位与治疗性床位分类登记;会同市民政局负责评估机构的行业管理,实施评估人员的培训和评估质控管理。市财政局按照规定,做好长期护理保险相关资金保障和基金监督管理等工作。市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以下简称“市医保监督检查所”)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委托,具体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监督检查等行政执法工作(见图2)。10.信息化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实现了定点评估机构和定点护理服务的连接互通,将评估、经办、服务、结算等过程信息化。通过信息系统,为申请人提供上门服务过程中的服务内容派送、服务时间监控、服务结果评价和风险预警呼叫等服务,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费用等一一上传,同时实现了与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服务监管提供了便利,利于保障服务质量(见图1)。04上海长期护理险研究结论1.面临的挑战(1)受益人群较窄目前,长护险的覆盖人群是60岁以上、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评估等级达到二级至六级的群体。那对于其他低龄困难群体、精神类或残疾类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失能问题该怎么照护,他们照护的经费来源又该如何保障。虽然其他困难群体也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补贴制度,但却没有纳入护理保险的范畴。当前的长护险划分的依据只是根据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来划分的,诚然依据多个维度和指标,但是并没有将精神疾病、经济状况等指标放入其中。虽然目前的划分标准和依据略微简单,但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2)医疗护理人员缺乏以嘉定区为例,居家养老服务助老员与受助老人比为1∶63,而助老员上岗持证率为48%(资料来源:《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践研究》,刘田静),护理服务人员供给不足,难以与医护工作形成完整体系。根据《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清单和相关服务标准、规范(试行)》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就可见一斑,文件中要求的护理人员包括健康照护员、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执业护士、执业护师、执业专科护士五大类,提供基本生活照料还算好,护理员就可胜任,而提供临床护理却需要护士和护师来负责。一方面是医疗护理人员上岗持证率低,另一方面是一般养老护理员无法提供专业医疗照护。因此,护理服务有待提升,护理人员有待补充,长护险的实施还有待与医养结合政策相互联动。(3)筹资渠道单一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第六保险”,重要特性就在于其的社会普适性,强调社会互助共济。对于上海来说医保可能有很大结余,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来享受护理服务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在不增加筹资负担的基础上,单从医保统筹基金中去划转,不采用多种筹资渠道,必然会面临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同时,很高的报销比例将来也势必会增加资金负担。虽然长护险重社会性,是普惠型保险,但是在很不确定的人口激增压力和失能人群增多的情况下,应该同时探索商业保险模式,形成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发力的形式。也可以借鉴其他试点地区的筹资模式,将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均纳入资金筹集渠道。(4)服务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按照目前的监管体系,由人社局负责业务监管,分别由民政局和卫计委负责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护理服务的行业监管,财政局负责基金监管,医保监督管理所负责具体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在整个监督管理体系中,基本都是在强调政府的强硬监管和行政监管,诚然政府部门负责监管可以保证长护险在试点过程中保持在正确的轨道行驶,但从社会性和福利性角度出发,享受服务的老人和家属、社会舆论等监管主体也应被纳入监管体系,更好地促进长护险制度的完善。2.突出亮点(1)统一协调,工具一致统一性主要体现在职能部门统一和老年照护评估工具统一。在2017年试点阶段,长护险由市民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市财政局协同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而在2018年全市推行之后,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主管部门改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市财政局协同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主管部门的变化提升了长护险实施的简易程度,长护险将不再仅被看作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当中重要的部分,而是通过社会保险的制度改革和实施去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这样就首先从制度上进行构建来反向推动养老照护服务的发展,相比之前由民政部主推长护险,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筹工作将会面临更小的挑战和难度。2014年12月,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完成全市统一的、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调查表》。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实践,上海市目前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具被证明具有实用性强、灵活性强、考虑老人实际需求等特点,而且将之前碎片化的服务评估标准和需求评估制度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升级优化,将民政、医保、卫生部门的资源进行了整合,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早在2013年,上海市就开展了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而这项计划则成为上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和前身;2015年12月,上海市开启长护险制度研究;2016年,上海成为全国长护险制度试点之一,印发《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及相关文件;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在徐汇区、普陀区、金山区三区展开试点;2018年1月起,全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上海市按照试点先行、分布实施的策略稳扎稳打推进长护险试点工作,并且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政策体系。从基础的需求评估到照护实施,从服务标准到资金管理,再到其他相关政策的衔接和契合都体现了其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和稳定性。(3)严格规范,加强执法力度《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清单和相关服务标准、规范(试行)》中涉及的两大类、42项服务内容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护理频次、护理工时、每项服务的操作和流程、对各类人员(养老护理员、执业护士、职业护师、职业专科护士)资质要求等都体现出长护险实施当中的严格性和规范性。为规范需求评估、服务实施、资金结算等行为,《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特别规定由民政局和卫计委负责行业监管、财政局负责基金监管、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负责行政执法工作,特别是执法工作的开展为长护险照护服务的实施提供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律保障和行政监管。(4)政策衔接,各项协同推进目前长护险只针对60岁以上,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人员,为保障长护险试点未覆盖困难人群的权益和未涵盖服务项目的兜底,《关于进一步调整本市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通知》特别规定:根据统一评估标准为困难群体提供不同限额的补助,确保了困难对象原有待遇不降低。同时,《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将已参加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的人员直接纳入长护险范围之内,以确保这部分群体在评估有效期内享受应有待遇。为解决最重要的人力短缺问题,上海也已在2016和2017年推出“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以及《加快推进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实做到了政策之间的衔接和联动。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从萌芽发展到现在逐步成熟已经近7年的时间,算是国内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先行者之一。截止到目前,已经构建起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起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评估工具,但仍然存在护理人员缺乏、受益人群较少等问题,面临服务定价是否对倾斜居家养老服务有助力、是否会加剧服务结构性供需不平衡、评估等级与支付金额是否匹配等还未预知的挑战和难题。任何制度都因所处的阶段存在不同的问题,但上海长护险试点的实施确实帮助失能人群解决了重要问题。
人们对美的需求日新月异,推动着品牌行业对品类迭代和营销玩法的不断创新。过去一年,市场变化到底释放出哪些信号,机会在哪里,营销如何做?数据洞察或许能为未来经营提供一些指引。5月20日,亚洲美容行业盛会“中国美容博览会(CBE)”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商业数字营销平台阿里妈妈,共同发布《美容护肤与个体护理行业消费信号与营销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了解,这也是阿里妈妈持续发布的行业系列报告之一。一直以来,阿里妈妈以数据技术驱动行业洞察,助力品牌商家做出营销决策。此次,阿里妈妈通过该报告进一步输出了alimama insight,系统地梳理了美护行业大势、品类意义与人群机会,并最终给出营销洞察方案。阿里妈妈营销研究中心高级行业研究专家苏寅表示,通过对营销玩法的总结,希望为品牌商家的未来营销带来启发,并助力品牌实现生意增长。关注品类拓新、潜力人群,挖掘新市场机会基于阿里生态的数据技术赋能,阿里妈妈以报告呈现了对用户的全面、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对于美容护肤及个体护理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及营销洞察。整体来看,美护行业历经快速增长期后,需要警惕生意体量的增速放缓,而把握6月、11月等大促的营销节点,将是破题的方法之一。此外,无论是头部品牌还是长尾商家们,都需要在品类的精细化管理方面下功夫,报告显示,面部精华、染发膏、牙膏等正在成为各自品类中驱动行业增长的关键。以口腔护理领域为例,电动牙刷和按压牙膏正在成为品类黑马,生意体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97%和258%。而这两类是典型的“懒人便利向”商品,符合当下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常态。在此基础上,品牌商家便需要找到合适的营销触点和时机,完成恰当的沟通。阿里妈妈围绕AIPL(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的消费者链路,依托数据洞察,从时节、时段、新老客、行为偏好等维度进行营销效能的全方位分析。在机会人群及市场方面,阿里妈妈营销研究中心认为,男性、95后及低线城市人群的消费潜力已被唤醒,未来将成为生意增长、拉动行业新客增量的机会点,也为行业爆发埋下伏笔。美护行业年度三大营销洞察,引发未来增长的想象力通过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报告最后给出了三大营销洞察。首先,新品与新客,仍是新年度营销的重要发力点。新品与新客是当前行业营销的重要抓手,也是生意增长的发力点所在。报告回顾2018年生意体量分布显示,行业内各典型类目的新增消费者生意体量贡献和占比均已过半,在洗发水类目尤为明显;而对于行业领先的头部品牌来说,新客也是推动其年度生意体量增长的主因。而新品成了撬动新客的重要利器。报告分析了业内头部品牌,发现新客中购买新品的比例远高于老客,也就是说新品与新客间有着更强的关联趋势。其次,场景与IP,内容营销依旧是爆款诞生抗把子。2018年,朱一龙同款礼盒、双11唐老鸭礼盒、linefriends礼盒等获得大卖,场景结合IP的新品玩法助力单品打爆。从数据上来看,送礼场景下类目中带有“送礼”关键词货品的生意体量显著高于其他类目。即使是身体清洁、牙膏牙刷等日常用品,在与时下流行的IP元素结合后,凭借限量款、同款的热门概念,并找到场景切入,也能够成为行业中的热销爆款。毕竟这时候,单品早已超乎功能本身,而是被赋予了更多价值与情感认同。再次,试用与平销,数据技术赋能营销获得新效能。在美护行业,试用派样是品牌商家常用的营销玩法之一,也是促进消费者转化的一大抓手。在阿里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这一玩法的价值与效率优势得到更好发挥。以洗发水和洗护套装类目为例,阿里妈妈研究发现试用装用户较非试用装有着更高后链路转化概率,且这种撬动效应在平销场景下较大促场景更为明显。因此,苏寅给出的营销建议是,除了聚焦大促场景外,品牌商家还可更多考虑在平销场景下多完成派样试用,以此建立与消费者持续沟通的纽带。“不过,品牌商家应当抓住营销机会,但想要实现未来增长的想象力远不止于此。”苏寅说。此前,阿里妈妈已经联合天猫不同行业推出营销洞察报告,并针对性地创新行业营销解法,逐步推动品牌商家的数字化升级,接下来,阿里妈妈系列报告仍将陆续发布。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妈妈在今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品牌数字化营销的赋能,洞察只是其营销服务的初始一步,后续的营销计划、营销投放、营销复盘都在进行全面的能力输出,以全链路营销解决方案的方式,持续为品牌和商家提供未来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