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眼中的护理专硕研究生况爵禄乎

我眼中的护理专硕研究生

写这个题目,是酝酿了很久的初衷,现写出来供护理同志们参考。作为一个学习护理的学生专硕,他心中没有波澜。首先,看看课程。专硕的课程包括《护理理论》,《护理学研究方法》,《循证护理》,《高级护理实践》,《高级健康评估》,《心理护理理论与实践》,《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高级护理药理学》,《高级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护理专业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等。硕士课程包括《护理理论》《护理专业英语(大校)》,《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心理护理理论与实践》,《循证护理》,《护理学研究方法》,《医学统计学》,《护理专业英语》。其次,看看就业面。专硕的学生希望回到临床一线工作,硕士研究生不仅可以到学校、医院任教,还可以到临床工作。因此硕士就业面的学生比专硕的学生要大,不想从事临床工作的学生可以选择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习,但是专硕只能去临床工作,就业面要小得多。最后,让我们看看未来。专硕学生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还要做好科研工作。如果科研跟不上临床研究,就会逐渐沦为本科、专科那样的临床工作机器。在学校学习期间,硕士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师姐。专硕学生的导师是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由于临床工作的特殊性,没有时间指导科研和学习。一切都只能自己生存和死亡。在校期间,学校教师对硕士研究生的要求较高,专硕的学生要求相对较低,其他人经历过……这是研究生学习的初步体会,如果你还面临着考研调整的困惑,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苏舆

SCI解读|护理研究的临床意义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1文章概况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nursing research:A discussion and descriptive analysis标题:讨论和描述性分析护理研究的临床意义作者:Denise F. Polit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Volume 73, August 2017, Pages 17-232摘要AbstractBackgroundIt is widely understood tha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should not be equated with clinical significance, but the topic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has no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nursing literature. By contrast, interest in conceptualizing and operationaliz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other health care fields for several decades.摘要背景:众所周知,统计学意义并不等于临床意义,但是护理文献的临床意义这一主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比之下,关注于其他医疗保健领域的概念化和操作化临床意义数十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Objectives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briefly describe recent advances in defining and quantify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The overview covers both group-level indicators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e.g., effect size indexes), and indivial-level benchmarks (e.g., the minimal important change index). A secondary purpose is to describe the extent to which developments 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have penetrated the nursing literature.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简要介绍临床意义的定义和定量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涵盖了临床意义的组级指标(如效应量指标),和个体水平基准(如最小重要变化指标)。次要目的是介绍临床意义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护理文献的程度。Methods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a sample of primary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ree high-impact nursing research journals in 2016 was undertaken. A total of 362 articles were electronically searched for terms relating to statistical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方法:对2016年发表在3本高影响因子的护理研究期刊上初步研究文章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共检索362篇文献与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相关。ResultsOf the 362 articles, 261 were reports of quantitative studies, the vast majority of which (93%) included a formal evalu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By contrast, the term “clinical significance” or related surrogate terms were found in only 33 papers, and most often the term was used informally, without explicit definition or assessment.结果:362篇文献中,261篇为量化研究,绝大多数(93%)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统计学意义的评价。相比之下,仅有33篇文献中出现临床意义或相关替代术语,并且这些术语缺乏明确的定义或评价,只是非正式地被使用。ConclusionsRaising consciousness about clinical significance should be an important priority among nurse researcher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to improve the visibility and salience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nursing science.结论:提高临床意义的意识应该是护理研究者重要的首要工作。本文对护理学科中临床意义可见性和突出性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3关键词KeywordsChange scores;Clinical significance;COSMIN;Effect size index;Evidence-based practice;Minimal important change;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Reliable Change Index;Responder analysis;Statistical significance关键词:变化评分;临床意义;COSMIN ;效应量指标;循证实践;最小重要变化;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可靠变化指数;应答者分析;统计学意义4思考1.无法阅读全文,有些关键词没办法理解它们的意思。2.统计学专业名词还需要多读多看多了解。3.大多数文献为了说明其价值,确实会特意说明统计学意义,这也是一直文献写作强调的,基本需要单独写一段说明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可能忽视了临床意义,对以后的文献写作也提了个醒,毕竟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指导临床实践,不能本末倒置了。— END —点个"赞"再走吧~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号而出

如何进行护理科研项目选题?

临床护理从业者在晋升职称时需要课题,而很多护理人员平时忙于工作,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因此对于课题选择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要如何选题,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临床护理课题选题的相关技巧,只有有了好的选题,大家的课题申报才能更加顺利。护理科研选题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提高护理科研选题意识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想做科研,但普遍反映每天做这些事,平平凡凡没题可选。她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未认真思考,有些好题材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当看到别人的文章发表或在某一方面的研究获得成功,感叹这些工作我们也做过,这些现象我们也看到过,就是没有想到。有些护士曾有过课题的萌芽,但没有及时收集材料论证,使其上升为课题。科研有较强的时间性,过了一定的时期,原本是一个题材很好的课题就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所以从事护理研究,首先要增强科研选题意识,在工作中积极寻找挖掘科研题材。二、护理科研选题信息来源阅读:阅读各种书籍和护理杂志是获取科研选题信息的最佳途径,花时少、信息量大,而且直观,各护理杂志将给你一个护理研究的方向和选题指南。交流:参加护理学术交流会,及时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状况,掌握本学科发展动向,为护理科研的立题提供导向。如果在听取别人成果交流时,发现研究工作中有不完善的地方或有进一步探讨之处,便是你以后研究的内容。护士之间、医护之间的交流和请教专家等,都是获取科研信息的良好途径。观察:科学研究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实践机会最多,只要潜心观察,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就不难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而实际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和矛盾正是我们的选题信息。记录:护理人员要养成记工作笔记的习惯,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悬而未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为护理科研选题提供线索。三、临床护理科研选题突出几点突出一个“小”字:任何科研工作都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题宜小不宜大,课题小研究内容单一干扰因素少,容易做也容易成功。题小花时少,如果选择在日常工作中能积累实验数据的题更好。题小花费少,涉及面窄可独立完成。如可选吸氧浓度、湿化液、消毒方法、小样本调查等题。突出一个“新”字:选题要有新意,科学的真谛在于创新。但护理人员不要以选题新颖而困绕思维,新一定要有相对性。独特的见解称之谓“新”,模仿别人的实验仿中有创也称之谓“新”。题材没有新意,就缺乏生命力,没有研究的价值。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护理工具改革、专科护理程序、病房管理方式、临床教学思维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突出一个“实”字:题材要有实用性,护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护理科研最终目的是指导临床实践,选题要贴近临床,切实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选题过程中要突出以病人为中心,可做一些满足病人需求,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健康的课题。

香澄

护理研究生就读期间最重要的事情

护理研究生就读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科研,但是因为专硕学生要去临床实践,因此就读期间需要和在职人员一样上班。回到家整条腿都会浮肿,所以做科研很难。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科室无论有多难都要牢记你的任务是科研。回到家再也要做科研。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离开求学这段时间,到工作岗位后就是另一番景象,所以需要你做的不是本科生做的那些,而是研究生做科研需要关注的内容。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生的路不仅仅是埋头苦干,还需要适当的时候抬头看看前方的路如何选择如何走。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弓

字字珠玑!985护理研究生学长的超详细考研经验与心路历程分享

-在普通一本大学念本科,期间做过无数兼职,(包括家教、助教、实验室助理、展会协助人员、促销、服务员、派传单、推销药品、化妆品代理…);-本科期间去过印尼坤甸护理学院、穆罕马蒂亚大学交换,后参加过印尼、泰国、新加坡、英国、菲律宾、中国共同举办的国际护理学生论坛;-拿过七个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参加过很多的活动,曾经放弃转专业到中医临床学,曾经跟随针灸学博士生导师学习半年的针灸……-现在保研至某985、211大学继续研究生学习(护理学)。这就是知乎作者鹿不语的护理的经历,作为不算有着多么高资历的前辈,而今天他要对自己所学的这门学科-护理,有话对懵懵懂懂走着的护理人说。不如想一想,护理是什么?生活的理想,其实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不如时常问一问自己,你想要什么?现在基于自己的现实,又怎么到达那个方向?在你眼里护理是什么,咱们学了三年(大专),四年/五年(本科),到研究生七年/八年,知道了吗?护理从南丁格尔(Nightingale)奠定现代护理基础以来,足足经过了159年,其写的《护理笔记》详细记录了经过护理之后,病人的死亡率下降到2.2%,而原来这一死亡率是42%。试想一下没有护理,医院从前台分诊,到病房预防压疮,控制管道感染,都没有专业人员来做,那病人到医院就是坐等天命,医疗的作用不过是那50%。医生的定义从一开始就是关注“治疗”,也仅仅是治疗,而衍生的照护,是护理来做的,而现实中护理作为一门多元化、多样性的行业,远远不止于服务于病人这一门“艺术”。在我眼里,护理是我空白的家庭和人生的起点,我看到护理在不同的场合它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其它学科并无区别,这门学科有资源、有体系、有学生、有发展,但和其他的专业有区别(也正因为如此成为了一门专业),它最初的初衷是“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对动态变化,对所出现的健康问题进行辩证,准确施护,帮助个人掌握健康知识,从自身状况出发,防治疾病,增强对疾病的应对及适应能力,到达身心最佳状态”。而且一起学习的,从大学到研究生,大部分是女孩子,她们大多数都很可爱又勇敢。护理毕业,能去哪里工作?如果回归护理学,它是一门学科,毕业后给你一个专业特长,让你有工作,吃得饱饭甚至可以在吃饱饭之余,有钱买买买,有钱出国旅游。特别爱好或者有悟性的,会把这门学科作为人生基础,发展成一门事业。可以去工作的地方很多:1-主流的技术训练选医院各大科室:三甲、二甲、市区、县区、社区,中外合资医院、中医医院、西医医院,私人诊所。每个医院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整体来说全国并无大区别,因此可以按照实习期间所见的门诊、急诊、内科、外科、妇幼保健、产科、精神科、传染病科、监狱医院、社区医院来,去实习以后,大概就能知道各个科室是干什么的,自己能不能适应那里。有的科室强度大,对业务水平要求高,这就需要根据自己个人的特质进行选择。比较特殊的就是澳门医院、香港医院,如果走出国门看向北美、欧、日本、新加坡、沙特、南美洲等又需要另说。2-护理学科教育场所:(1)中专护理依旧开办,向县、区、社区输送懂基本职业技能知识的护士;(2)大专教育有优有劣,但是总体上来说是大专中性价比很高的一门学科,我大学的大专毕业后留三甲医院的很多;更多的是去二甲;(3)大学本科毕业慢慢成为社会护理人员主流军队,可以去大中专教书,做护理老师,教授护理学科知识和技能;(4)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根据学校的优劣可以选择去不同的大学当老师;(5)博士生毕业,根据个人情况,可以去医院管理层、科研部、教学部、国家高等级公务员、大学教师、医院科研骨干……3-以护理为跳板,转业:(1)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都可以直接考公务员,转向成为一个爱党爱民,服务与铁饭碗并具的公务员;(2)转成银行专员-通过县/区银行考试即可;(3)转成互联网医疗护士-比如丁香园线上护士,互联网医疗护理类话题编辑,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公司护理人员;(4)转成与护理相关的附属工作-临床监察员,器械护士,金宝贝公司的销售人员,健康产品公司人员,药店店员;(5)考研转专业:转中科院神经心理学研究;转中医针灸学;转传播学;转传媒;转法律;转文学;转基础医学院(调剂的多);(6)自学或者跟班学计算机,转成程序员。……啊,真多选择啊,想转专业的各位,先按照“XX是什么”,“Xx是做什么”,“我要什么”仔细问问自己。做护理的工作能赚多少钱?我对自己选的这个专业工资特别满意,先不说根据不同场合工资不同。我在大学时期看到的大学护理老师的生活、我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生活状态,就让我非常非常的满足了。我家很穷,爸爸妈妈是社会底层人员,辛辛苦苦把我们姐弟三人拉扯大。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有一份体面的,有工作单位的工作,有养活自己和至少能回报父母的收入。我的身体素质遗传爸爸妈妈,也或许是小时候干活锻炼的多,特别的壮实,很少生病,熬夜班也没太大感觉。因此自己在哪个科室都是很喜欢的,毕业老师们因为我勤快,还选我为“优秀实习生”。拿广州某三甲来说,我的老师们月工资普遍在一万以上,老公一般是医生、护士、老师、销售。她们都能买买买,大部分去过至少三个国家以上旅游,都在广州攒钱买了房,向往国外的也成功移民了。大学贷款念的书,四年的贷款,我现在研二就还掉了大半,而且是全靠自己一己之力,还有剩余买了很多工具,买了机票,买了iPhone……出国交换的钱,大部分来源于奖学金。我的大专生的师妹,第一个月工资3000,第二个月涨到6000,大家都知道,刚刚开始工作,在考察期尤其现在有规培期,拿到这样的工资也算不错啦;可我同学们更高…毕业半年,有好几个本科同学一个月已经稳定上万。读了研究生后,职业方向更加明亮。我可以去当大学老师,可以去三甲医院搞科研,可以出国留学移民,可以毕业后考国家的“调配生”。研究生期间,我自己写了一些考研资料挂到闲鱼上卖,收入是3000+(一个月,但是也只火热了一个月,因为我写的是考研保研…的);我认识的护理的师姐,教一堂网课700,自己开了一个考研公众号收入过万…就是因为护理人气很足,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的收入。在医院工作的感受中国医院强度非常大,这是肯定的。因为病人非常多。来参观医院的美国专家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中国的护士简直太厉害了,要应付这么大的人流量,这么多的工作。我的身体特别壮实,即便是在骨科这样高周转率的科室,在急诊这样的急匆匆的科室;在产后区的超多服务的科室;在乳腺科需要7:00备班的科室,还是没什么太累的想法。但当年去心血管科,就真的抱着怨忿的态度骂自己的专业,骂护理,骂天骂地,因为心血管科太忙了,杂乱无章,科室管理不好,带教老师对我也很差,一度就在科室发了脾气,整个科室也是,护士们时常相互吵架……这是极品,也算是护理中的魔鬼。所以骂护理的,我完全能体会。当时病人也不好对付,病情复杂,家属刁钻古怪……总之如果在那样的场景下,我指着鼻子发誓,能转行就转行,去哪里都强,工资一万八也不要。我看到有开自己护理门诊的护理老师;有会针灸的护理老师;有自己独门技巧的护理老师;有待病人很好也收到病人无数的尊敬和爱戴的护理老师;有临危不乱,解决了难题的护理专家;有和医生合作一起完成手术的护理人员……在学校学习期间,更是踊跃了大批由护理为起点,非常优秀的大神。在此不一一列举。一点前人言相信自己的所见,用自己的行动、感知去评判事情,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而不要被别人的价值观牵着走。事物的好坏都是很难说的,对我来说好的对你未必是好,而别人说的坏,恰好是我觉得的好。护理也是一门信息很强的学科,你得到的信息不同,选择不同,人生很可能就不一样。比如院校,科室,地区……互帮互助,互相分享信息非常重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如何达到,做好职业、家庭规划。真希望能够像美国护士那样,有一个美国护士公益的/官方的协会,有全美护士官网,上面有着关于护士的各种信息,护士们也能自由的在上面发声,探讨学科进展,地区的发展,学习工作机会等。而加拿大护士协会,则为加拿大及来加拿大的国际护士,提供一个沟通的、发展的桥梁渠道,他们的护士甚至可以自己申请到其他的各个国家工作。多看点书是没错的,如果能翻墙,可以到国外的护士网站、优秀护士博主那里浏览一下信息。下面是我推荐的关于护理学科的资料,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翻阅。1-十三五教材《护理专业与发展:现状与趋势》2-必读-南丁格尔《护理笔记》最好原文版,见证现代护理发源人的伟大思想3-《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看完我答案的护理的同胞们,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不同国家对护士角色的诠释是不同的我怀疑中国地区不同的地点存在对“护士”的不同定义,一种是依附性很强的“医生的嘴,护士累断腿”,护士是技工;一种是独立性很强的,护士是“低起点高成就”,成就事业的基线职业。这正如我体会到,每个国家的“护士”或许不是护士。请听我详解:1 印尼语护士:juru ketik印尼、泰国、马来西亚,juru ketik只是其中一种职业,这意味着juru ketik虽然比不上医生/工程师/程序员等高自尊行业,但是依旧独立。表现在:男女学生平等,男学生女学生人数一半一半,为自主意愿。这跟宗教有关系,印尼伊斯兰教,男女授受不亲,尽量避免女性接触男性(实际上民风已经更为开放,我去的诊所是男女都去同样护理)。印尼、马来、泰国的护理专家可以开办自己的诊所,比如伤口诊所,juru ketik自己就做主去处理伤口、开医嘱、截肢等,医生是有诊所雇佣偶尔上来看诊。泰国学生动手能力一流,对nursing research 态度非常认真。他们有自己的材料室、实验室,一旦产生什么想法,就会自己动手实践。后来我的导师(本科导师,非常open)模仿,带我们一起做了一个专利,就是自己动手实践的,借了中药学院实验室。2 美国、英国nursing这个我已经不用多说了,英美国家对护理职业的热爱,为全世界之最。外教老师中,英美国家老师,成就感最大,讲课中激情满满,数次将我深深打动。他们知识丰富,逻辑清晰,想法创意,职业平台很高。英美的nursing,和中国护士有本质区别,那就是职业尊严感、职业领导力。2019年在学校听的讲座中,有遗传学专科护士开办人Kathleen Anne Calzone,她是护士,却开办一个学科。和胡雁教授开创国内循证护理学一样,令人惊叹。足见欧美国家的高度。举栗子:有一个哈佛临床医学院教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利用门来讲解心脏瓣膜病,她自己口技模仿心脏杂音,又用气球 将前负荷、后负荷一点就通。另外一个老师来自于小学校,她带教移民学习护理的学生,感到中国移民学生对学习比较消极,于是她想出临床日记的方法,去激励自己学生,让大家都重新爱上护理职业。3 德国 krankenschwester我还没有去,我对这个最感兴趣,我去主要不是做护士工作,还是做的类似护理学院外事交流的那种工作,以后我接触了真正的德国ktankeschweater我再来和大家交流。以上:juru ketik、nurse、krankenschwester,和中国的“护士”,我认为虽然是有交叉点,但是本质上根据国情已经发展为不同的方向。在我行走的路上,我明白机会多么重要,有一个知道如何发现、创造机会的人愿意告诉她的经验,甚至手把手教又更难得。我很感激自己遇到的老师、朋友、师姐,无私的帮助我,我也用自己的努力回报她们,成为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在全球疫情之下,很多护理人员都很敏感的一个话题:疫情过后,护士的地位会提高吗?在 2013 年接受采访时,钟南山医生提到,SARS 过后,他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公众、政府部门以至媒体「对医务界的一些偏见没有改变」。而这次,在接受采访时他再次重申:通过这一次新冠疫情,我希望广大的社会、公众,能够相信我们医务人员。我们中国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是很尽责任、很有责任感,而且他们是真正献身于这个事业的一群人,他们从来都是白衣天使,从未离开过。护理人员同医生一样,同样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是真正献身于医疗事业的人。疫情期间,关于护士群体的报道众多,护士在疫情中承担的重要角色及专业形象得到体现:各专科护士有不同的特色和技能,ICU 护士具备娴熟的重症设备操作能力,善于观察及护理危重症患者;急诊科护士作为第一道防线,能对病人做出专业快速的判断和救治……其他科室护士也一样,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他们都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群体。媒体歌颂、感激护士,群众心疼、感谢护士,这使得社会对护士群体的认知加大加深。「男」丁格尔——男护群体也出现在公众视线,他们的职责和优势被社会所了解,他们的职业选择得到了理解和认可。希望在疫情之后,对护理人员仍能保留应有的尊重和信任,能发展出健康的护患关系,护理的执业环境能得到改善……疫情过后,护士地位会改变吗?你怎么看?

秘密爱

敏感肌护理行业研究:细分赛道方兴未艾,新时代竞争产品为王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洪涛、嵇文欣)报告综述药妆到敏感肌护理,关注点从概念转向产品本身。我国法律层面并无药妆概念,借鉴欧美和日本的归类,可以 认为药妆即是功效型护肤品,在这类产品中,有的刺激性较大,敏感肌人群不耐受,而有些产品则兼具功能性 和安全性,同样适用于敏感肌肤,后者就是“敏感肌护理产品”,又称“皮肤学级产品”。彭博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皮肤学级产品市场规模为 135.5 亿元,同比增长 32.3%,近三年 CAGR 为 25.7%,比护肤品整体市场复 合增速高出约 13 个百分点,发展潜力巨大。国内“药妆”概念被禁主要是为减少宣传乱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 益,有利于引导市场提高对产品本身的关注,监管趋严利好安全合规、质量优异的护肤品品牌。两大因素强力驱动,敏感肌护肤品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达 480 亿元。(1)被动重视+主动关注,敏感肌护理需求刚性显现:环境污染、工作压力、护肤不当等多重因素导致敏感问题高发,解决皮肤问题迫在眉睫,促使消费者被动重视敏感肌护理;收入及教育水平提高、成分党崛起,越来越多人主动学习护肤 知识,对敏感肌护理的认知迅速提升。(2)电商+社交媒体蓬勃发展,解决信任难题,促进敏感肌护肤品推广:对比护肤品和彩妆,护肤品购买频次相对较低且效果呈现速度较慢,人们购买相对谨慎、较少出现冲动式消费; 进一步对比护肤品和敏感肌护肤品,敏感肌护肤品通常价格较高,且敏感肌人群高度重视产品安全性,购买决策成本更高,故在信息曝光需求方面,敏感肌护肤品>护肤品>彩妆,近几年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消费者获取信息更加便捷,更容易建立对产品的信任、提高购买率。在敏感肌护肤品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 下,根据两种方法测算得 2025 年该细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80 亿元,六年 CAGR 约为 23%。行业格局清晰,本土品牌成功突围。(1)现状:目前国内外主要敏感肌护理品牌包括薇姿/雅漾/理肤泉/修丽可/ 薇诺娜/玉泽等,2019 年行业 CR5 为 63.5%,行业集中度高。研发消耗大、医学背书难获取是该领域玩家数量 较少的主要原因。(2)变化:2010-2016 年薇姿/雅漾/理肤泉持续占据市占率前三,但 2017 年薇诺娜打破法国品牌三足鼎立局面,并在 2019 年成功拿下市占率第一,其在产品/渠道/营销方面均有独特优势。(3)未来:竞 争渐趋激烈,关注小众品牌崛起、知名医药厂商和医用敷料厂商布局敏感肌护肤品三条主线。一、药妆到敏感肌护理,关注点从概念转向产品本身早年药妆之风促进消费者增强功效成分意识,敏感肌护理类产品近年来强势崛起。“药妆”概念自1998年传入我国,曾经广受消费者追捧,据艾媒咨询统计,2017 年我国药妆市场规模达62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810亿元。法律层面上我国并无“药 妆”,通常认为药妆即功效型护肤品,其中有一部分产品为敏感肌适用,称作敏感肌 护理类产品,又称皮肤学级产品。彭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皮肤学级产品市场规 模为135.5亿元,同比增长32.3%,近三年CAGR为25.7%,比护肤品整体市场复合 增速高出约13个百分点,增长势头甚至赶超彩妆,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敏感肌护理类产品”为什么近年来发展如此迅猛?市场空间有多大?该领域的竞争情况如何、具备何种能力的公司或品牌将脱颖而出?这是本篇报告希望解答 的三个问题。首先我们通过对比国内外关于化妆品、药妆品的解释及分类,结合行 业共识明确相关概念。我国按照风险程度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法律层面并无“药 妆”概念。根据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我国将化妆品 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其中特殊化妆品是指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 防晒、防脱发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特殊化妆品采用注册管理,产品标明国妆 特字号。2019年1月,国家药监局明确指出,化妆品标签、小包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 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化妆品标识和宣称“药妆”、“医学 护肤品”等概念属于违法行为,在营销层面上切断了国内药妆之风。根据2020年7 月29日公布的《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征求意见稿)》可以判断,化妆品宣称 功效若在文件明确规定的28项之内则为普通化妆品。目前市场上的敏感肌护理产品, 除防晒美白类以外,基本都属于普通化妆品。对比国外,美国与欧盟将“药妆”归类为非处方药,日本则单独设立“医药部外品”类目,是唯一一个赋予药妆品法律地位的国家。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对药物和化妆品分别给出了定义,并指出药物和化妆品的区别主要在于预期用途,“产品可以是药品、化妆品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果两者都是,则按药物进行更高要求的监管”,同时FDA明确认为“药妆(cosmeceuticals)”这一术语在美国法律下不存在。欧盟对“药妆”的管理与美国类似,认为如果一个产品同时具 有药品和化妆品的功能,该产品应按照药品进行管理。日本《药事法》(2013年修订为《药机法》)将“医药部外品(quasi-drugs)” 定义为药物以外的主要用于恶心、湿疹、糜烂等问题的防治,同时在解决口臭、体臭、防止脱发、护发、脱毛等美容方面也多有使用,对于人体作用缓和的产品。医药部外品中就有一类为药用化妆品,相关功效包括防止头屑和头痒、防止刮脸过敏、 紧致肌肤、清洁肌肤、平整肌肤、保持肌肤健康、防止因日晒产生的色斑等等。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药妆”与“敏感肌护理类产品”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各国对药妆的认识与归类基本都是从功效方面去考虑,可以认为“药妆”即 是有着某一种或多种特殊功效的护肤品(如抗老、修复、舒缓敏感、去除细纹等)。 进一步地,在这些具备特殊功效的护肤品中,有的产品可能刺激性较大,敏感肌人 群不耐受,而有些产品则兼具功能性和安全性,同样适用于敏感肌肤,后者就是本 篇报告着重讨论的对象,即“敏感肌护理类产品”,又称“皮肤学级产品”。国内“药妆”概念被禁主要在于减少宣传乱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鼓 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 品,质量优异的功效型护肤品仍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敏感肌护理就是逐渐 展现需求刚性的重要细分赛道。二、两大因素强力驱动,敏感肌护肤品渗透率持续提升我国是世界上敏感肌人数最多的国家,敏感肌护理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文章指出,敏感性皮肤在世界各国均有较高的发生率, 由于调查方法不同,各地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欧洲为 25%-90% ,澳洲约为 50%, 美洲女性为 22%-51%,亚洲女性为 40%-56%,我国女性约为 36%,即我国约有 2.5亿女性为敏感肌,这一数字已经超过英法德三国人口总和。对比西欧和亚太地区,彭博数据显示,(1)从护肤品整体市场规模看,2019 年 亚太、西欧地区护肤品市场规模分别为 744.4、219.0 亿美元,占全球护肤品的比重 分别为 53.2%、15.6%,亚太地区护肤品销售额显著高于西欧;(2)从皮肤学级市 场规模看,2019 年亚太、西欧地区皮肤学级市场规模分别为 36.0、50.2 亿美元, 占全球皮肤学级市场的比重分别为 25.0%、34.9%,西欧地区皮肤学级产品销售额 领先;(3)从皮肤学级产品占护肤品的比重来看,2019 年西欧地区该比重高达 22.9%, 而亚太地区不到 5%。综合来看,目前皮肤学级产品在亚太地区的渗透率不高,影响我国敏感肌护理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消费者对敏感肌的认知度和对敏感肌护理产品的信任程度。基于我国庞大的敏感肌人群数量和对比各地区皮肤学级市场发展情况,我们认为,促进我国敏感肌护理市场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主要包括消费者需求刚性和电商渠道红利两方面:(一)被动重视+主动关注,敏感肌护理需求刚性显现1. 被动端:环境污染+工作压力+护肤不当,解决皮肤问题迫在眉睫。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客观上导致敏感问题多发。尽管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总体 有所改善,但空气质量仍然远不如欧美等国家。根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9 年我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占比为 18%,即一年当中约有 2 个月为轻度污染及以下。以上海为例,该地区 2019 年 PM2.5 浓度比上年增长 2.9%,二氧 化氮浓度同比增长 7.7%,一氧化碳浓度同比增长 10%,大气污染问题仍然较为严 重,对人们的皮肤造成损伤。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人们学习、工作压力加大,同样影响肌肤健康。艾瑞咨询指出,46.8%的年轻女性(22-30 岁)睡觉时间在零点以后,而熬夜会对皮肤造成如粗糙、暗沉、松弛、痘痘等诸多不良影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又引发众多消费者“自救式”护肤,错误的护肤方式反而使得皮肤进一步受损。德之馨的全球消费者调研指出,全球有 52%的消费者认为自己 的皮肤为“敏感性皮肤”,美容行业越发达的国家该比例越高,比如日本人比例为 77%,美国人比例为 57%。根据艾瑞咨询,35.6%的受访者一天内多次使用洁面乳, 5.7%的受访者一天内多次使用面膜,频繁多重护肤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必要的, 反而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2.主动端:收入及教育水平双重提升,科学护肤意识逐渐增强。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在基础护肤习惯已经基本确立的基础上追求更多 样的护肤功效,同时,收入的增加也使得消费者有能力承担更贵的功效型护肤品。 另一方面,随着90后95后逐步成为消费主力,这一代人的教育水平较高,愿意主动 研究自己是什么肤质、什么样的成分有什么作用,护肤更加具有针对性。根据百度指数统计,2015年下半年开始,“敏感肌用什么护肤品”这一关键词 的搜索指数直线上升,近三年搜索热度基本保持在900以上。根据小红书统计,今年 上半年,维稳修复在受关注护肤功效中排名第五,关注度同比增速高达92%,同时 消费者对有助于维稳修复的神经酰胺和积雪草提取物认知度显著提升。(二)电商渠道&社交媒体蓬勃发展,敏感肌护理产品尽享红利1. 信息端:敏感肌人群更重视信息,电商&社媒兴起对敏感肌护理产品推广助力更大。对比护肤品和彩妆,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1)购买频率,彩妆具有潮流及修饰属性,购买频率高,而护肤品作为日常用品,消费者进行新旧产品更换的周期略长;(2)效果呈现速度,彩妆一上脸很快就看见效果,而护肤品的效果短时间内无法判定。综合这两点可以发现,相比于彩妆,人们对于护肤品的购买会更加谨慎。进一步地,对比护肤品和敏感肌护理产品,它们也有两处较大的不同:(1)价 格,敏感肌护理产品因为有特殊功效,通常比普通护肤品要贵一些,即消费者的付 出成本更高;(2)安全性要求,敏感肌人群对产品更挑剔,非常注重产品的安全性, 不会轻易去购买或者使用一款产品,而可能要在了解很多产品信息、真人评测之后 才可能会发生购买行为。因此我们认为,在信息曝光需求方面,敏感肌护理产品>护肤品>彩妆,而近几年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消费者获取信息更加便捷,更容易建立对产品的信任、提高购买率。益普索数据显示,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 国美妆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大、第二大渠道。艾瑞咨询调研发现,我国超过40%的 女性通过电商平台、微博微信、小红书获取敏感肌护理产品信息,消费者对该类产 品的认知度已有较大提升,未来通过好产品的口碑效应以及进一步的消费者健康护 肤教育,敏感肌护理产品有望实现更大范围推广。2.销售端:线上销售效率高,营销玩法多样便于打造爆款。近年来我国电商发 展迅猛,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已经建立,国内护肤品销售的电商渠道占比从2010年 的6.2%跃升至2019年的29.7%,电商平台已经成为我国护肤品销售最重要的渠道。 相比于百货/商超/日化店等传统销售渠道,第一,电商渠道进入门槛低,有助于降低 运营成本;第二,敏感肌产品多为医生推荐而后在线上购买,用户转化率高、复购 率高,产品容易获得平台流量加权,形成推广正循环;第三,线上渠道的营销方式 更加多元,明星代言、直播带货、天猫超级品牌日、折扣优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品牌快速放大声量,打造明星单品。(三)敏感肌护理市场空间测算:预计 2025 年达到 480 亿元方法一:敏感肌人群数量 x 人均年花费 x 敏感肌护肤品渗透率截止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数为14亿,其中女性占比48.9%,男性占比51.1%。 考虑到消费能力和敏感问题易发年龄段,选择15-49岁作为测算范围,该年龄段人口 占比约为51%。《中国敏感性肌肤诊治专家共识》指出我国约有36%的女性为敏感肌, 则我国约有1.25亿15-49岁敏感肌女性。在敏感肌人群中,女性数量高于男性,两者数量比为3:1,则估算可得我国目前共有1.67亿15-49岁敏感肌人群,假设代际更迭保持匀速,2024年时敏感肌人群数量为1.67亿。 2019年我国敏感肌护理产品市场规模为135.5亿元,则敏感肌人群的人均年花费 约80元,而根据艾瑞咨询对612名敏感肌人群的采访调研,99%的受访者每月愿意 投入在敏感肌护肤品的花费超过100元,则一年为1200元,二者数据差距较大。考 虑敏感肌人群最简单的护肤流程,保守假设每年每人消耗2瓶爽肤水和2瓶乳液/面霜, 阿里平台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薇诺娜/玉泽/薇姿/雅漾/理肤泉/修丽可等几大药妆品 牌的件单价为228元,合理预计敏感肌人群人均年花费为900元。各地区人群对敏感 肌护理认知程度及消费能力不同,仅考虑城镇地区,预计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65.6%,日本目前药妆渗透率为70%,假设我国城镇地区敏感肌人群购买敏感肌护 肤品的比例为50%,综合可得2025年我国敏感肌护肤品市场规模约为490亿元。方法二:国内护肤品市场规模 x 皮肤学级护肤品占护肤品的比重彭博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为3887亿元,同比增长11%, 假设之后保持10%增长率,可得2025年时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到4704亿元。2019 年西欧和美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占护肤品的比重分别为22.9%和14.7%。2010-2019年, 我国皮肤学级产品占护肤品的比重从2.8%提升到5.5%,结合现阶段多因素驱动细分 行业快速增长以及参考西欧和美国的情况,预计到2025年该比重达到10%,据此计 算市场规模约470亿元。将以上两种方法取平均值,我们认为,2025年我国敏感肌护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0亿元,六年CAGR约23%。三、行业格局清晰,本土品牌成功突围(一)现状:知名品牌数量少,行业集中度高专业医学背书为稀缺资源,东西方人的皮肤差异给予国产品牌巨大发挥空间。根据彭博数据,2019 年我国护肤品市场已有超过 140 个品牌,而敏感肌护理市场仅有 17 个品牌涉足,其中较为知名的以法国品牌居多,主要包括薇姿/理肤泉/修丽可/ 雅漾/贝德玛,国内品牌主要为薇诺娜和玉泽等。敏感肌护理领域玩家数量较少,且我们认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不会达到饱和状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研发投入。一方面,相比于补水保湿,具有舒缓敏感效果的成分不易寻找,且为了平衡功效与肤感,还需将各种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多番调试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市场对舒敏类产品的安全性要求高,通常需要经过临床观察,测试周期长达 1-2 年,存在较高的研发失败风险。对比各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发现,欧莱雅、日本花王的研发费用率长期保持在 3%-4%之间,贝泰妮 17-19 年研发费用率平均值约 3.4%,结合其较高的直营比例,实际研发费用率明 显高于国内其他化妆品公司。另外,国内化妆品公司主营多为大众护肤,敏感肌人 群范围相对较窄、护肤针对性强,敏感肌品类可能并非大部分公司的重要战略方向。(2)权威皮肤科医生合作资源稀缺。有无专业医学背书是敏感肌护理品牌与其 他普通护肤品牌的重要区别,比如修丽可品牌由美国杜克大学首席皮肤科学家 Sheldon Pinnell 教授创立、薇诺娜引进国际皮肤药理学学会主席 Philippe Humbert 教授等高端人才组建创新团队、玉泽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 华山医院分别成立联合实验室等等。想要与皮肤医学专业机构及医生达成合作,无 论在产品层面还是资源层面都需要长期积淀,此外这类合作具有较高的排他性,一 家机构或一位权威专家通常只会与一个品牌合作共研,故初创品牌较难获得足够的 医学专业支持,产品研发推广的难度可以预见,降低大量公司冲动入局的可能。(3)西方人肤质特性使得抗老产品成为各巨头争相布局的主阵地,而对舒敏的重视度相对较低。研究发现,欧洲人的皮肤角质层较厚,皮肤防御功能较好,但真 皮层的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较少、容易衰老,欧洲人皱纹出现的年龄比亚洲人早 10 年。在实际需求驱动下,国际化妆品巨头对于抗老抗氧化的产品投入较大,多款明 星单品都主打抗老功效,比如雅诗兰黛小棕瓶、欧莱雅黑精华等,仅有的几个敏感肌护理品牌如薇姿/雅漾/理肤泉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其背靠法国温泉水这一天然地理 优势,而并未作为最核心品牌精心打造。相比而言,亚洲人的皮肤角质层较薄、皮 脂腺的油脂分泌量较多,皮肤容易缺水且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功能较差,敏感问题高 发,叠加国际化妆品巨头在该细分市场“缺位”,由此国产品牌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敏感肌护理市场竞争相对缓和,已经入局的老玩家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对比不同品类,彭博及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防晒、 彩妆、面膜市场的行业 CR5 分别为 40.9%、31.1%和 24.3%,集中度较低,且各品 牌的市占率较为接近,可谓势均力敌、竞争激烈;相比而言,我国敏感肌护理市场 的行业 CR5 为 63.5%,有三个品牌的单一市占率在 10%以上,格局清晰。各品类市场竞争格局大不相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品特性与消费习惯,比如彩妆 强调新颖潮流、多冲动式消费,敏感肌护理产品强调成分功效,多复购式消费。结 合研发投入大、医学资源难获取、国际化妆品巨头未重点布局等原因导致现有玩家 数量较少,该细分赛道的发展优势可见一斑,其中已经建立较高品牌知名度的公司 将更加受益。(二)变化:十年品牌浮沉,产品渠道营销缺一不可1998年欧莱雅集团将旗下品牌薇姿引入中国药房销售,“药妆”概念第一次在 中国出现。2001年,欧莱雅集团另一品牌理肤泉进入中国药妆市场,同样通过药房 渠道销售。随后,雅漾、圣泉薇、依泉、葆疗美、仙丽施、妮傲丝翠等一系列外资 药妆品牌相继涌入中国市场。2006 年,资生堂旗下药妆品牌菲璐泽进入中国市场, 并迅速在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南京等 7 个城市 550 个药房布局销售。同年, 日本佳丽宝旗下的药妆品牌芙丽芳丝也进入上海第一医药商店等四大药房。在当年 的药妆风潮下,也有一批中国本土企业推出一系列药妆产品,比如泽平粉刺立消净、 可采功效型贴膜、王老吉祛痘凝胶等,但由于还未充分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粘 性就开始大面积在商超百货等渠道铺货,导致“专业、安全、药效”等概念逐渐淡 化,大量本土品牌红极一时后销量急转直下、逐渐没落。聚焦近十年,我国药妆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明显改变,法国品牌地位动摇,国产品牌薇诺娜跃居龙头。彭博数据显示,2010-2016年薇姿/雅漾/理肤泉持续占据市 占率前三名,在前期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自2017年开始,薇诺娜打破了法 国品牌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在2019年成功拿下市占率第一。我们认为,敏感肌护理 品牌龙头的更迭逻辑可以从产品实力、渠道布局和营销策略三方面来考虑:1.产品:把握敏感肌人群“安全”需求,研发能力决定品牌基因。从产品线来看,薇姿、理肤泉、雅漾、薇诺娜的产品系列数均在8个及以上,其中雅漾有15个产 品系列,薇诺娜有13个产品系列,对于化妆水、精华、乳液、面霜、眼霜、面膜、 洁面等常见护肤品细分品类均有布局。相比而言,修丽可、贝德玛、芙丽芳丝、玉 泽的产品系列数较少,其中玉泽无防晒单品,修丽可无喷雾单品。各品牌的爆款产品所属品类有所不同,影响其盈利能力和品牌印象。淘数据显 示,2020年薇姿、理肤泉、修丽可、雅漾、贝德玛、芙丽芳丝、薇诺娜、玉泽官方 旗舰店的热销产品TOP1分别为薇姿蓝水、理肤泉B5修复面霜、修丽可色修精华、 雅漾喷雾、贝德玛洁肤液、芙丽芳丝净润洗面霜、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玉泽皮 肤屏障修复保湿霜,即薇诺娜、玉泽、理肤泉主推面霜,修丽可主推精华,薇姿、 雅漾主推化妆水/喷雾,贝德玛、芙丽芳丝主推洁面。通常来说,眼霜、精华、面霜因具有功能成分含量高、单件容量小、价格高的 特点,是护肤品中附加值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的品类,而由于敏感肌人群肤质特殊, 其通常会将繁杂的护肤流程尽可能简化,在维持皮肤稳定状态下达成补水保湿效果 即可,则最大概率被保留下来的步骤为水、乳液/面霜。由于爽肤水的核心成分含量 通常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难以成为粘性较高的大单品,相比而言乳液/面霜 更能够培育消费者忠诚度,同时具备更大的利润空间。对比之下,薇诺娜、玉泽和 理肤泉将面霜作为核心单品的品类策略更加具有竞争力,尤其是薇诺娜早期专注研 发特护霜,经过长期验证后产品力得到充分认可,对于品牌力打造有重要作用,结 合敏感肌人群的护肤习惯,面霜也更容易成为获得稳定复购的单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精华的功效性较强,敏感肌人群对于精华的使用更为谨慎, 重度敏感人群基本不使用精华,轻度敏感人群可能出于抗衰老目的偶尔使用精华, 但大部分会选择雅诗兰黛小棕瓶或欧莱雅黑精华这类经典爆品,目前敏感肌护理品 牌的精华与之竞争可能处于劣势。但长期来看,敏感肌人群也有美白、抗老的需求, 敏感肌品牌的精华产品若能在舒缓敏感的基础上做到更多功效,仍然有望成功突围。 淘数据显示,2020年薇诺娜舒敏保湿修护精华液30ml双11销量同比增长156%,全 年累计卖出约23万瓶,与修丽可经典单品色修精华的销量差距仅5万瓶,充分体现其 产品开拓和爆品迁移的能力,同时也推动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从成分来看,各品牌基本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成分,但薇诺娜主打的青刺果油和马齿苋提取物的功效突出、不可替代性更强。以面霜为例,在成分数量方面,敏感 肌护理产品的成分数量基本为普通护肤品的一半,符合其天然安全、成分精简的市 场认知,而在八个主要的敏感肌护理品牌中,理肤泉、芙丽芳丝和玉泽添加的成分 相对较多、薇诺娜较少,侧面反映出薇诺娜的产品实力,且从消费者心理考虑,成 分越少越容易感到放心,有助于提高初次购买率。在核心成分方面,法国品牌主打化学成分和温泉水,日本和中国品牌主打植物 提取物。化学成分如透明质酸钠、角鲨烷、泛醇等目前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在护 肤品当中的运用较为广泛;植物提取物受到植物生长地域、特定植物提取经验不足 的影响,获取难度相对更大。从效果来看,薇姿/雅漾/理肤泉所采用的温泉水主要起 镇静作用、较难满足中重度敏感肌的急救需求,而有多位学者运用薇诺娜产品进行 临床试验,受试对象均为真实的敏感肌人群或皮炎患者,经过对照发现薇诺娜特护 霜对于舒缓敏感、修复皮肤屏障具有明显功效,青刺果油、马齿苋提取物以及相关 成分的复配方法成为薇诺娜脱颖而出的致胜法宝。产品功效和推新速度需要研发实力支撑,团队资源和核心专利是判断产品力能否延续的重要依据。在分析敏感肌护理领域玩家数量较少的原因时,我们已经指出 医学合作资源对于敏感肌护理品牌的重要性,其一在共同研发、其二在背书推广。 各主要敏感肌护理品牌的研发团队都拥有许多皮肤科专家,并与高校、三甲医院等 建立联合实验室,铸就自身的产品研发壁垒。薇姿、理肤泉、修丽可背靠欧莱雅集团,其研发创新中心与多个组织联合开展 皮肤研究项目,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且专利成分可以运用到旗下多个品牌的产品 之中,理论上说研发竞争力较强。但从消费者视角看,薇姿、理肤泉近十年来缺乏 明显的配方升级或新品推出,可能是由于集团品牌众多,各品牌发展优先级有所差 异,但2020年前三季度薇姿、理肤泉、修丽可等品牌所属的活性健康部门营收达22.4 亿欧元、同比增长15.2%,单三季度营收7.4亿欧元、同比增长29.9%,在整个集团部门中表现最为优异,预计未来活性健康部门将成为欧莱雅的战略发展重点。与国际品牌相比,国内品牌薇诺娜和玉泽的研发实力也不容小觑,且具有本土认可优势。玉泽背靠上海家化,集结了14位来自于瑞金医院、华西医院、同济医院、 加州大学等的顶尖皮肤科专家,并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 山医院分别成立联合实验室,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薇诺娜母 公司为贝泰妮,其董事长郭振宇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终身教授,曾 任滇虹药业董事长。公司整体具有深厚的医学背景,长期与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 大第一附属医院合作,截至2020年6月拥有境内有效专利46项,核心技术11项,高 筑产品壁垒。薇诺娜研究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经沉淀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和专业 人才,研发可持续性强,产品力稳步提升。落地到产品定价层面,除修丽可定位中高端以外,其他品牌的产品基本为大众线价格,其中薇诺娜在大部分品类中的单款产品价格不高,但每毫升价格处于前列。根据淘数据,以2020年11月单月销量为衡量指标,筛选出各敏感肌护理品牌在各细 分品类下的热销产品TOP1,对比发现,考虑单款产品价格时,薇诺娜在化妆水、乳 液、面霜、洁面、防晒品类中产品价格偏低,贴合敏感肌人群初次尝鲜较为谨慎的 心理,有助于提高产品购买概率、利于早期品牌推广,长期来看获取高粘性稳定客 群后仍具备提价空间;剔除容量影响后发现,修丽可和理肤泉在精华、乳液、洁面、 防晒品类中的产品单位价格较高,薇诺娜在化妆水、面霜、面膜、喷雾品类中的产 品单位价格较高,且面霜是其强势品类,销量远高于其他品牌产品,综合来看盈利 能力优异。综合来看,产品端的竞争主要包含品类布局、成分功效和价格带三方面,竞争的核心在于研发实力。薇诺娜既具备持续产出研发创意的能力,又具备将研发创意 转化为技术成果的能力,同时结合主推特护霜策略和定价策略,实现了品牌推广和 公司盈利的双重目标。淘数据显示,2020 年薇诺娜多款水乳霜单品销售额达到 3000 万元级别,洁面、眼霜单品销售额达到 1000 万元级别,产品综合实力强。玉泽坚持 医研共创、长期专注皮肤屏障修复,其皮肤屏障修护保湿霜、皮肤屏障神经酰胺调 理乳、积雪草安心修护面膜等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渠道:初期依靠线下药房和医生推荐,当下借助电商红利触达更多消费者。由于敏感肌护理产品的客群较为特殊,其初期推广多依赖于医院皮肤科医生的推荐 以及药店医师导购,但一方面,医院医生的合作资源难以长期保证,另一方面我国 消费者并无去药店购买化妆品的消费习惯,且妆字号产品不能使用医保购买,甚至 在部分地区不允许药店陈列妆字号产品,难以触发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药店推广 该类产品的意愿也大大削弱。敏感肌护肤品专攻药房渠道并非长久之计,但进入大 量新渠道有可能影响品牌调性,并对公司的综合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来, 主要敏感肌护理品牌中,薇姿市占率降幅最大,薇诺娜增幅最大,对比这两者的渠 道策略可为竞争格局的演变提供一些解释。以薇姿为例,其1998年进入中国时渠道定位为“药店专售”,主要在一二线城市 的大型药房设立高档专柜,截止2005年8月已覆盖1200多家,旺季时北京上海等地 的专柜月度销售额超过30万元。而2008年下半年开始,薇姿转变为多渠道策略,百 货、商超、CS店均有入驻,一方面淡化了其“药店专售”的品牌特性,另一方面渠 道管控难度加大,串货、赠品变商品、零售兼批发等现象不断涌现,导致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大打折扣。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妆品牌出现,药店有了更多合 作选择,与薇姿的绑定逐渐减弱,薇姿早期建立的药房渠道优势逐步被打破,销量 逐年下滑。反观薇诺娜,其产品于2009年上市,当时薇姿/雅漾/理肤泉等国际品牌 已经在国内药房耕耘多年,与它们相比,薇诺娜在渠道方面的打法主要有三点创新:(1)与医院皮肤科医生的绑定更为紧密:薇诺娜作为国产品牌,从原料到技术 再到临床试验均有本土化优势,根据公司官方宣传视频,截止2016年薇诺娜产品已 经通过1000家国内公立医院功效型和安全性临床观察,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54家国内著名三甲医院,获得超过200万个医生处方推荐。 此外,薇诺娜皮肤医疗美容中心2011年被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CDA)指定为 全国公立医院皮肤美容主诊医师培训基地,为全国多家公立医院培养了逾千名皮肤 美容医生,医院资源具有长期稳定性。(2)药房合作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县乡镇:薇姿的客群定位偏向于年轻的职场 女性,覆盖的药店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并专门设计柜台形象凸显品牌专业性,但长 期来看客流量不足。薇诺娜除了进驻一二线城市的连锁药店以外,还将渠道铺设至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卫生院,在低线市场地位稳固。且随着消费升级,三四线城市 上班族、小镇青年成为重要的消费力量,也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发 文种草,十分有利于薇诺娜的进一步推广。(3)最早开设淘宝店铺抓住电商发展机遇: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19财年其 中国零售市场GMV达5.7万亿元,为2012财年的7.6倍,分阶段看,2012-2015财年 GMV复合增速达54.4%,2016-2019财年GMV复合增速为22.8%。目前电商仍保持 快速增长,但对于品牌来说,流量去中心化且竞争愈加激烈,多平台全渠道的布局 成为必然选择。对比发现,薇诺娜在2011年就已经开设了天猫官方旗舰店,目前粉 丝数超过770万,遥遥领先其他品牌,并且也较早布局了抖音、小红书、微信等社媒 平台。2019年薇诺娜线上渠道实现14.8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到76.7%,其率 先借力电商使产品触达更多客群,推动品牌不断破圈,渠道策略具有前瞻性。我们认为,对于敏感肌护理品牌而言,药房和电商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销售渠道,医生推荐+药房出售建立信任基础,电商渠道扩大产品触点,两个渠道互为补充、缺 一不可。在当前环境下,是否进驻KA、商超、CS店并不构成导致各品牌未来发展 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相比于二十年前,现在消费者对药妆的认知已经较为 清晰,不会盲目认为只有在药房销售的护肤品才安全,各品牌入驻其他渠道并不会 很大程度上影响品牌印象;另一方面,随着网购的消费习惯基本确立,线下渠道的 重要性本身就在持续降低,各品牌的线下布局主要是为输出服务体验、达成全渠道 覆盖的零售闭环。另外,由于敏感肌护肤品的特殊功效性,有些产品可以较好地满 足医美术后修复需求,合规医美机构可能成为各敏感肌护理品牌未来的渠道拓展重 点和又一增长驱动力。3.营销:学术论坛提升品牌高度,线上多平台发力是大势所趋。“专业”、“安全” 是敏感肌护理品牌的宣传重点,参与权威的皮肤科学术会议对于促进品牌高质量曝 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欧莱雅集团自1999年开始参与世界皮肤科大会,并持续赞助 中华医学会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等活动,在学术营销方面 起到了带头作用。贝德玛和雅漾也举办过皮肤学峰会,但未长期延续。薇诺娜从2014年开始频频亮相皮肤学高峰论坛,2015年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品 牌参与世界皮肤科大会,2019年法国贝桑松大学Philippe Humbert教授在大会上发 布了《中国品牌·国际验证》——薇诺娜产品临床观察结果,以科学实验论据充分 证明了“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的功效性和安全性,助力薇诺娜品牌推广。2020 年薇诺娜研究院举办中国敏感性皮肤高峰论坛,联合丁香医生发布《敏感肌肤精准 防护指南》,联合五大协会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发布《功效性护肤品在慢性光化性 皮炎临床应用指南》、《抗粉刺类护肤品在痤疮中的应用指南》、《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在敏感性皮肤中的应用指南》、《中国敏感型皮肤诊治专家共识》,将专业性和通俗性 充分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学术营销效果。营销方式愈加多样,对各敏感肌护理品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十年以前, 宣传方式以电视广告和商场广告为主,传递信息有限且触达范围较小,敏感肌护肤 品推广难度较大,在欧莱雅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支持下,薇姿和理肤泉的早期营销 效果较好,建立起品牌知名度。随着国内电商迅猛发展、数字化营销成为主流,一 方面,线上营销门槛低,且覆盖更大范围的消费者群体,有助于快速放大品牌声量; 但另一方面,信息更新速度过快使得消费者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单个品牌印象不深 刻,且复杂的营销方法对品牌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未能跟上新型营销节奏的品 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对比各敏感肌护理品牌的线上营销动作可以看出,薇诺娜的线上营销最为极致。营销主要是解决“如何吸引消费者初次购买”的问题,薇诺娜首先布局淘宝、京东、 两微一抖等多个平台,并在每个平台都有较为活跃的运营。截止2020年12月,薇诺 娜官方发布的微博数超过14000条、知乎文章数超过110篇、抖音获赞数超过46万个, 多维度吸引用户关注,并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流量池。此外,薇诺娜经常邀请皮肤科 医生开展护肤小课堂,2020年度举办30余场专家直播,用专业性和互动性加深消费 者对品牌的印象与信任,树立良好口碑。综合来看,营销端的致胜关键在于高投入+精准投放。欧莱雅集团的销售费用率 近五年都维持在30%左右,明显低于国内化妆品公司,其旗下品牌在电商运营方面 也稍显不足。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近三年的销售费用率平均值为41.7%,高于行业 平均水平,与以营销著称的国内彩妆品牌完美日记不相上下;同时,薇诺娜结合自 身专注敏感肌肤的品牌定位与长期积累下来的医生资源优势设计营销方案,品牌宣 传特征鲜明。从营销效果来看,2018年薇诺娜首次进入天猫双11美妆排行榜TOP10, 2019年上升至第九名,在国产品牌中仅次于百雀羚和自然堂,2020年守住美妆类目 第九名,并成功拿下“国货第一”宝座,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强。(三)未来:竞争逐渐加剧,但龙头具备明显优势在人们护肤越来越注重成分功效的环境下,敏感肌护理细分赛道的红利凸显, 吸引更多玩家参与。前文我们已经指出,此类产品需要依靠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权威的医学背书,进入门槛较高,毫无经验和积淀的企业难以入局;通过对传统优势法 国品牌地位下滑的原因分析,我们发现符合时代潮流的渠道布局和营销策略也对品 牌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我们认为,未来可能加剧敏感肌护理领域竞 争的主体主要包括小众品牌、医药企业和医用敷料企业。(1)小众品牌崛起。目前的新兴功效型护肤品牌主要包括至本、果本、林清轩、 米蓓尔、HFP等,其中HFP 2020年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额超过15亿元,表现相对优 异。从产品来看,其每款产品浓缩一个化学成分,问题导向、特征鲜明,贴合成分 党的科学护肤需求。从营销来看,HFP进行全平台大量投放,以微信平台为例,2016 年3月-2020年3月HFP累计合作微信公众号2000+个,投放的推文数量超过1万篇, 其官方微信每篇推文的阅读量均为10万+,品牌曝光度极高。但其营销关键词主要为 “原液”、“成分”,在敏感肌护理这一细分领域的挖掘度相对较浅。小众品牌成长充分证明营销技巧的重要性,但产品研发将决定其发展能否长期延续。成分党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对产品信息把握更加细致严格,赋予产品本身的 评价权重会越来越高。此前有网友指出 HFP 将寡肽-1 和人寡肽-1 混为一谈、夸大 产品功效,如果此类问题频出将严重削弱品牌信任。另外,每款产品主打一个成分 难以解决消费者皮肤同时存在的多种问题,且目前不同成分兼容性的知识教育尚处 于初级阶段,消费者自行搭配很容易用多/用错,导致更多新的皮肤问题,长期来看 这类新兴品牌还需要依靠更加扎实的研发基础支撑更多专业化的新品开拓。(2)医药企业延伸产品线。目前国内涉足化妆品业务的知名药企主要有云南白 药、同仁堂、片仔癀和马应龙,其中云南白药旗下“采之汲”面膜品牌专注敏感肌 护肤,2020 年度采之汲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额约 5300 万元,体量较小;片仔癀的 明星产品珍珠膏主打美白淡斑功效,目前将臻润级珍珠膏定位为脆弱肌首选单品, 在原有配方基础上添加核心成分白池花籽油、羊毛脂等增强舒缓修护效果。传统医药企业布局敏感肌护肤品,优势在于研发背景和医院医生资源,劣势在于创新营销不足。药品与敏感肌护肤品在成分添加、生产标准上有共通之处,并对 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要求较高;但在监管层面,“药”与“妆”具有明显界限,在 销售方式层面,“药”与“妆”也有较大差异,2019 年四家药企的销售费用率平均 值为 16%,远低于化妆品企业,且在宣传推广上主要采用电视广告、新闻报道等方 式,暂未出现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爆款产品。(3)医用敷料企业延伸产品线。医用敷料是可以与创面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 吸收创面渗出液、支撑器官、防粘连或者为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环境等医疗作用的材 料,属于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相应实 行市级备案/省级注册/国家级注册管理。医用敷料具有促进愈合、褪红舒敏、祛痘淡 印等功效,最主要的应用范围为医美术后修复,目前国内敷料品牌主要包括薇诺娜、 创福康、敷尔佳、可复美、芙清、绽妍等。医用敷料的成分以胶原类和透明质酸钠类为主,成分简单,且通常要求无菌生 产,产品适用于敏感肌肤,可以认为医用敷料厂商具备开发敏感肌护理类产品的基 本条件,并且医用敷料通常走医院渠道销售,线下具有一定优势。但医疗器械与护 肤品的生产、运营方式有较大不同,医疗器械企业进军化妆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目前仅有创尔生物旗下同时拥有妆字号品牌(创尔美)和械字号品牌(创福康)。消费者对于医用敷料的使用频率较低、对相关品牌认知度可能也较为局限,医用敷料 品牌想要成功跨界敏感肌护肤品,同样需要进一步的新品研发与口碑积累。四、重点企业分析(详见报告原文)贝泰妮:旗下品牌薇诺娜为国内皮肤学级龙头品牌,长期专注敏感肌肤护理, 产品成分主打青刺果油和马齿苋提取物,舒敏功效获得权威认可。根据招股书,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医科大学长期合作,截至 2020 年 6 月拥有境内有效专利 46 项,核心技术 11 项,研发实力强劲、产品线丰富;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营销投入大且特征鲜明,淘数据显示 2020 年薇诺娜天猫官方旗舰店累计销售额 18.8 亿元, 综合能力优异,龙头地位稳固。上海家化:旗下品牌玉泽致力于皮肤屏障修复,拥有核心专利植物仿生脂质 (PBS)技术,近两年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分别 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能力持续提升。2020 年借力直播电商开展大量营销推广活动, 淘数据显示,2020H1 玉泽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额 4.77 亿元,同比大增 570.5%, 全年销售额破 10 亿元,未来有望进一步享受行业发展红利,推动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华熙生物:公司为透明质酸原料龙头,近年来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发展迅猛,2019 年该项业务实现营收 6.3 亿元,同比增长 118.5%,旗下品牌米蓓尔专为敏感肌肤研 制,包括多元微导修护、轻龄紧致、固态闪释面膜、B.Duck 小黄鸭联名和 4D-Plus 修护等多个系列。淘数据显示,2020 年米蓓尔天猫官方旗舰店累计销售额 1.77 亿 元,未来有望借助公司前沿生物科技实现更大突破。……(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小狐仙

护理专业研究生备考干货,速来领取

美好的一天,美好的每一天最近有很多同学、同事询问我研究生考试的备考经验,于是我总结了自己的备考历程与经验,希望能对迷茫不已的你有一定的帮助。现在已是7月份,如果想要准备今年的考试,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就马上行动起来吧!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心态是考研成功的原动力,也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请问你准备好了吗?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做题遇到诸多困难、每天备考异常辛苦、备考关键期心态临近崩溃、没有通过研究生考试的沮丧等。我常常把考研之路比作一次长征,此过程中必定会有很多困难和阻碍,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健康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这一切。在备考过程中,大家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美食、运动、倾诉等),不要因为考试压力而让自己陷入不良情绪或不良心理的漩涡。全面的了解是成功的基础1 选定目标学校 了解目标学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总分和单科)、去年及今年的招生简章,意向学校的考试难易程度等,以上信息可以从学校/学院官网及其他网站获取。2 选定目标专业 专业的发展前景、所报考专业去年/今年的考试大纲,通过浏览学院官网及其他网站获取相关信息。选择本专业或跨专业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对专业发展前景的思考等方面综合考量。3 选定意向导师 意向导师的个人简介、研究方向、联系方式,争取在初试前能与导师取得联系,邮件/电话表明报考意愿,并附上个人简历,给导师留下简单的印象,初试成绩公布后,再与导师进一步联系。4 选定学习方式 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总的来说,全日制更适合应届本科毕业生,非全日制更适合已有工作岗位的考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将在职研究生统一改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和质量进行了更新,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采取同等入学条件、同等培养计划、同等毕业标准。5 确定报考时间 确定报名及考试时间,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注意不要因为备考太认真而错过了报考时间。精准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计划是备考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通往成功之路。接下来我以研究生考试科目为思路和大家分享备考计划。1英语 英语是考研的重中之重!每年有很多同学因为英语没过线而考研失败,无论英语基础好不好,都应该认真准备。英语基础差者求过线,英语基础好者求高分,重点准备阅读、写作、翻译题型。(1)7~9月(强基础) 单词记忆,阅读、写作、翻译等专项练习。单词书推荐新东方乱序版,轻松好记忆,若时间不够,可以仅记忆高频词汇;阅读、写作、翻译分册建议购买考研黄皮书,分册练习,训练解题思路。根据个人的时间和能力,制定周计划、月计划。(2)10月(练真题) 购买近十年的考试真题,推荐考研黄皮书,真题做2遍。做题时设置闹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真题做完要认真查看答案解析,尤其是错题。熟悉出题和解题思路是关键,不能走马观花式做题。此外,将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一一记录、记忆。(3)11~12月(巩固期) 再次复习并记忆第一阶段未记住的单词和真题中的单词。做第3遍真题和阅读单项练习,背作文写作模板,对英语写作水平不佳的同学有帮助。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时间和氛围,确保能从容应对。2 政治 政治是三大项中相对简单的科目,也是占用时间较少的科目,过线很容易,高分也容易。(1)7~10月(强基础) 购买肖秀荣1000题和配套书籍,练习1000题,熟悉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2)11~12月(冲刺期) 回顾错题;考前两周左右淘宝购买肖秀荣预测五套卷,历年考试有压中考题的记录,预测五套卷(认准肖秀荣)应熟记于心。3 护理综合 护理综合主要包括人卫版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四本教材。往年有很多同学由于护理综合分数低,导致总分未达到录取分数线。一般来说,护理综合至少应在180分以上。(1)7~8月(强基础) 第一遍看书,浏览以上四本书,对书本各知识点有基本的了解,形成知识框架。(2)9~10月(巩固期) 第二遍看书,看一章书籍,做一章配套习题,对于错题的知识点重点记忆。购买人卫版配套习题册,可以淘宝购买。(3)11~12月(冲刺期) 第三遍看书,记忆重点,回顾错题。练习历年真题,重点记忆真题对应知识点。长久的坚持是成功的关键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长久的坚持是成功的关键,计划的意义在于落实。良好的心态、全面的了解、精准的计划、长久的坚持,以上四点缺一不可,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

动与过也

医院举行2019级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

本站讯(护理部 句琨、党荣清)2020年12月10日,医院2019级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在门诊部8楼视频会议室举行。根据研究生院相关要求和护理学院发[19]号文件精神,此次2019级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工作由我院护理部统一组织。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高玉敏、护理学院姬栋岩教授、任海燕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瑞芳、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信鸿杰5位专家受邀到场进行了评审和指导,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在校研究生等近80人参会。参加开题报告的共有14位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我院的11位研究生、赤峰市中心医院的1位研究生、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的2位研究生,他们依次围绕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结果、项目特色及创新点、进度安排、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们针对课题设计的各个方面提出很多前瞻性、实用性的建议和意见,不同专业之间互相补充,从护理学、伦理学、统计学、严谨性、可行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指导,并对19级学子的前期工作表示了肯定。同学们纷纷表示专家们对课题的悉心指导,使自己对课题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研究思路更加缜密、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并为后续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各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分数由秘书当场核分、当场公布,整个流程完整、规范、严谨。经过8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汇报,参加本次开题的14位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中13位顺利通过开题报告,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其中1位未通过开题报告,专家给出整改意见,并通知其再开题时间。开题报告是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编制的“施工蓝图”,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专家的意见对提高研究生们课题研究设计及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次大会既是一次研究生开题报告会,也是一次交流、指导会。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使研究生们对自己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图片/护理部提供

淡之至也

护理考研真的可以脱离临床吗?

无论是哪个专业考研都会变成大家的选择之一,目标很简单希望能在本行业能走得更远或者提升收入。而在考研大军中,护理考研算是一批特殊的存在,考研目的确实为了脱离临床。护理考研真的可以脱离临床吗?那么护理考研真的可以脱离临床吗?实话来说的话,近些年无论是全日制研究生还是非全研究生在护理专业中并不是少数的。想通过考研摆脱临床,去医院不进大型三甲,选学校进大专和民办三本。但是真正能进学校当老师的人又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依旧选择进医院了。还有一些人是想通过考研拿到护理编制名额,一般编制招聘全日制研究生,35周岁以下,本科别想了,现在本科都满大街了,非全研究生也不认~!同样的工作内容,本科护士的性价比无疑是最高的!如果是本科护理想改行可以去教育机构,三不限公务员,口腔护士,销售,crc,社区护士。如果想当护长最好有点关系,虽然话不太好听但是还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如果打定主意脱离临床,那建议跨考,但是跨考风险肯定是有的。所以这点还是需要深思熟虑一些的。毕竟能接受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还是少的,若是一战不成还得二战!建议大家考研就早做打算,毕竟上完3年研究生也要考虑下年龄问题了。很多人都说护士三十周岁是个坎儿。因为医院招聘会标注招收30周岁以下或者35周岁以下人员。

妈咪侠

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褥疮应称为压力性溃疡已成共识。近十余年,国内外对压疮的认识和预防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对发生压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仍存在某些差异。为更好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压疮防治问题,特将部分观点综述如下。对压疮护理的认识认为压疮完全可以预防这种观点在国内占统治地位。林菊英先生在医院护理管理学中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 %时,尚有附加说明:除特殊病人不许翻身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者不准扩大。广东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中规定:从三级医院到一级医院,昏迷、截瘫病人年压疮发生数为0。为说明压疮完全可以预防,还列举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966年前无陪人情况下,连续8年消灭压疮。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也曾介绍过不发生压疮的经验。但各种期刊上刊登更多的是治疗压疮的经验和方法,说明压疮并不少见。参加广东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工作的黎端庄主任护师在第一评审周期结束后报道:消灭昏迷,截瘫病人的压疮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本周期评审结果(31所三级医院)除两所专科医院得分外,93 %的医院均为0分,更说明了压疮发生的普遍性。国外护理认为,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若人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 h就可以发生压疮;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病人,因软组织损耗,失去了保护作用,自身修复亦困难;神经科病人丧失感觉的部位其营养及循环不良,也难以防止压疮的发生。另外,神经外科病人需有镇静剂减少颅内压增高的危险,翻身不利于颅内压的稳定;癫痫发生及颅骨开窗病人难以调节体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改变体位也可引起缺氧;使用通气装置的哮喘或气管炎病人在搬动时可发生支气管痉挛,血压不稳定病人侧卧时可加剧血压波动;有易激心肌病人翻身易发生心律不齐等。急性损伤期与非急性损伤期病人压疮发生、发展及护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故认为护理不当确实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有关人士对压疮的发生率有较为详尽的统计:Ketts称,美国住院病人3 %~6 %、护理之家3 %一24 %发生压疮;~般医院的发生率为2.5 %一11.6 %,昏迷、截瘫病人的发生率为24 %~48 %;急诊护理机构的发生率为9.2 %,专科和福利医院的发生率为23 %~27.5 %;脊髓损伤病人其发生率为25 %~85.0 %;住院老年人的发生率为10 %~25 %;神经科慢性病其发生率达30 %~60 %。压疮的预肪长期以来,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实行床边挂翻身卡,标准病人的卧位及翻身时间以便检查;实行压疮报告制度,便于护理部质控小组管理。一旦发生压疮,当事人将受相应处罚,甚至全院通报,以此促使每个护士高度重视压疮问题。常规要求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国外护理则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关键的一步。要求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Braden压疮评分法,分值越少,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已在世界上各医疗机构启用。Hortor的危险因素评分法,14人以下获得压疮的机率为32 %;12人以下属高危组,2 W内获得压疮的机率为48 %,已成功地应用于老年病院。Andersen危险指标记分法,记分≥3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极高,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对急性病人院病人作有效的预测。评估除在人院时进行外,还强调在人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因随着治疗的实施或病程的进展,入院时不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会产生并表现出来。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治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护理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一40 ra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尸检证明,凡经按摩的无撕裂现象。治疗方法压疮的治疗方法因其认识的改变而存在差异。过去普遍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则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伤后愈合,提出湿润疗法。另外,Brown认为高压氧治疗压疮最好,只是费用太大较难推广,但可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再向内送入纯氧,当袋内压力达3.99—6.64 kPa时,可使坏死的脂肪和蛋白质液化,使有生机的组织发红,有助于压疮愈合。而采用封闭式敷料者则认为,缺氧不会阻碍愈合,还可以刺激上皮的毛细血管生长和再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促进上皮的再形成。对压疮创面是否使用抗生素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抗生素的使用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疮面感染。但美国的压疮护理却提出避免使用抗感染药物。当然,我们长期工作中也在寻找一种最适合国情,有效而可靠的压疮评估表,根据长期研究结果,我们认为Bra-den评估表(修订版)的压疮预测效果较好,尤其是压疮高发人群中。总之,各种局部处理方法有优点也有局限性,须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酌用。浅溃疡任何方法均可试用,深溃疡应慎重对待。基础循证研究及临床应用以前国内的基础研究较薄弱,对压疮的处理方法停留在个人经验上,随着护理人员知识层次的提高,学习气氛及参与意识的增强,这些研究正在兴起,如提高瘫痪者压疮护理的有效性研究;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压疮发生的探讨等均为这方面的佳作。国外开展基础研究时间长,内容广泛,较早地认识到压疮的外在因素有皮肤潮湿、摩擦,切应力;内在因素有蛋白缺乏、营养不良、贫血、丧失知觉、制动、年迈、精神状况欠佳、大小便失禁以及感染等,但最重要的是压迫时间过长。影响局部供血,故较早研制出减压装置,而且还注意到温度与压疮的关系,体温每升高1 ℃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 %,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提出压力装置中减轻压力以气垫最好,水垫次之,凝胶和泡沫塑料垫最差;在温度方面,凝胶垫最低,水垫次之,气垫及泡沫塑料垫湿度较高。建议根据温度及湿度选用减压用品。对脊髓损伤病人,Byrne和Saliberg提出了发生压疮的3类15种危险因素及6类58种次要危险因素。除指出脊髓损伤程度与压疮的关系外,特别是现时吸烟,心脏疾患低血压者,肺部疾患低血氧浓度者压疮危险性增高;糖尿病与压疮也成正相关。美国对压疮的护理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化的刨面处理过程,并不断定期更新,效果明显。据统计,处理压疮的成本从每天每个压疮5.34元降低到3.74元。使用Braden评分法对高危病人采取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下降了50 %一60 %。每年全国可省治疗费用4亿元。小结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的简单问题。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承认压疮危险因素,而且充分认识其危害,并努力研究,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