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堕落街

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这场疫情,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和习惯,令许多行业陷入周期性迷惘的同时,也为许多行业带来变革性生机,如互联网医疗。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黄金发展阶段我国互联网医疗自诞生以来,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历经萌芽期、兴起期、狂热期、遇冷期、转折期等多个发展阶段,行业在曲折中向上发展。本次新冠疫情中,互联网医疗的优势被进一步凸显,卫健委连发两文推动互联网医疗在社会生活中的加速应用。从实验室到临床一线,从病原检测、流行病溯源、快速筛查到疫苗研发,从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到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等限制,成为科技“战疫”先锋。在疫情催化和政策利好共同推动下,短期内各医疗平台流量迅速增长,行业迎来发展新阶段。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慢病患者低龄化趋势显现,医疗需求大规模爆发。然而在供给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各层级的差异化医疗需求,积弊已久的医疗供需矛盾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或方式来纾解困局。改善医疗供需结构,拓宽医疗服务边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成为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内在市场诉求。2018年至今,我国互联网医疗的管理制度逐渐清晰规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政策相继出台。政策利好的密集释放有望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助推器,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大数据积累和深度学习算法进步使得人工智能得以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风险预测、医院管理等诸多场景落地应用。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有望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有哪些新变化与新趋势?随着中国境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复产复工有序开展,国内经济逐渐回暖。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有哪些新变化与新趋势?如何理解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此,36氪研究院立足行业发展基本面,结合疫情下互联网医疗的最新发展与应用趋势,对互联网医疗生态下的“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科技升级”五大细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各领域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梳理多元化应用方向,盘点市场主要参与者及行业竞争格局,力求描摹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新风向。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生态图谱本报告就如下重点问题进行研究:目前互联网医疗市场现状如何,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医疗有哪些细分领域,哪些领域最具价值?互联网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人工智能等科技升级将为互联网医疗带来哪些颠覆性价值?未来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互联网医疗行业内有哪些头部公司值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点击下载链接,提取码:5b6u........................................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根据行业发展、资本热度、政策导向等定期输出高质量研究报告,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5G、区块链、医疗、金融、物流、文娱、消费、汽车、教育等多个领域,帮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快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和明确发展方向。同时,研究院致力于为全国各级政府、企业、VC/PE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提供专业定制化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行业研究、产业规划、用户研究、股权投资研究、指数研究、投资配置、基金/企业尽调、战略规划、园区规划等。

硕鼠

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艾瑞估算:2019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271.7亿元,同比增速42.6%。其中,互联网健康险市场规模约117.6亿元,占比近47.7%,自2018年起已超过之前一直占比最高的医药电商市场规模。艾瑞用研:超过95%的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产品基本持满意态度,并有超过80%的用户表示对未来使用或购买互联网+医疗产品非常感兴趣。艾瑞观点:互联网+医疗行业受政策影响极大,在2017年政策不稳定的状态下,互联网+医疗逐渐进入市场理性期,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投资主要聚焦方向从概念转向了高价值。而这一价值的核心体现即在于优质医疗资源。而就目前看,对这些优质医疗资源的培养和挖掘仍显不足。艾瑞观点:疫情下互联网+医疗可降低时间成本、个性化定制、信息透明等优势全面凸显。与此同时,也为一直在探索前行的分级诊疗、价值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借助互联网平台平衡各方利益,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的前提下激发医疗内部活力,构建新型的智慧社区医疗体系。互联网+医疗的定义广义互联网+医疗关键词:医疗行为、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就医疗行为而言,狭义仅指具有职业资格的医师、药师、护师进行的诊疗活动,而广义来说,医疗行为可以泛指一切以疾病防治为目的行为。在本次研究中,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将互联网+医疗定义为广义的医疗行为,即指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的一切医疗行为,行为主体包括互联网公司、医院、保险公司、医生、患者、其他有医疗健康管理需求的用户等,目的是通过结合互联网达到精确匹配患者群体及获取其准确全面的健康信息,增强卫生服务和信息透明化,达到精准医疗的效果。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阶段概述已完成1.0至2.0阶段的转化,目前向互联网医院3.0阶段转型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医疗已走过以PC互联网为主的1.0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2.0时代,目前处于2.0至3.0阶段的过渡时期,即将走向以互联网医院为转型方向的3.0阶段。最终3.0阶段将会实现全面的互联网医院,囊括在线问诊、诊断、远程治疗、处方开具、送药到家等服务内容。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已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互联网健康险以及在线医疗为主的产业格局。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历程疫情的催化:新冠疫情黑天鹅推动行业实现突破性进展据监测数据显示,自2019年11月疫情出现直至2020年4月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医疗健康类APP与网页的月度有效使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其中医疗健康类APP的增量同比去年同期显得十分迅速。根据艾瑞测算,在疫情高峰期的2月,2020年2月医疗健康APP(包含在线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运动健康等种类)的日活同比2019年2月,平均增长率高达14.08%。同时,政府也不断加码,打通医保、支付等互联网+医疗的关键环节,助力线上医疗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艾瑞认为,用户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认知在疫情后也将持续保持。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情况概览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影响因素老龄化及慢性病困扰的社会结构是互联网+医疗融合的土壤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达12.6%,事实上,根据WHO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已标志社会步入老龄化。由于人口结构的发展规律,这一趋势中短期内都无法改变。伴随而来的,则是对医疗的大幅依赖。每年我国诊疗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都在不断攀升,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而缓解这一压力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不降低医疗水平的前提下,使得医疗能够覆盖更多人群。实体医院是行业融合的载体,实现区域医疗的整合及共享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疗闭环中处于中心位置。而由于监管要求,互联网医院并非是一个可以单独运行的主体,其必须依赖于实体医院实现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因而实体医院成为互联网医院存在的基础,并得以将医疗从关注疾病本身转变为关注人健康本身,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及共享。医生资源是行业融合的核心,运用得当则是融合的催化剂在互联网+医疗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仅是作为交流的渠道,但真正的核心仍落在医疗之上。尽管科技一直希望能取代人力,但医疗的核心依然是医生资源。一位出色的医生不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是科研的能手以及与人沟通的高手。这样的医生才能吸引用户留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加快互联网与医疗的融合。而互联网同样能给予医生极大的提升:1)为与患者接触提供了更多元的渠道;2)让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了更大的价值;3)实现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医生的医疗合作与火花碰撞。总的来说,医生有动力加入互联网+医疗,而互联网+医疗要想在线上更好融合,则必然要依靠更能符合互联网节奏的医生来实现。政策是行业融合的直接推手,主导互联网+医疗行业走向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271.7亿元,市场处于新一轮探索期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期408.9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互联网健康险市场占比最大,达到28.8%,其次为医药电商市场。疫情期间行业新的监管政策出台,明显放宽了对互联网+医疗的限制,且打通了医保、支付等多处关键环节。新的形势下,互联网+医疗行业将一扫之前的颓势,迎来新一轮的探索期。伴随国家医疗体制市场化,居民就医习惯转变以及5G及硬件技术突破与加持,艾瑞认为互联网+医疗的五大主要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中国互联网+医疗政策导向疫情促使利好政策出台,全力推进行业加速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互联网+医疗作为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提出。2020年新冠疫情的袭来促使国家加快了利好政策的出台。作为疫情期间可以有效提高诊疗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互联网+医疗方式,在武汉等疫情重灾区及时加速推广。之前制约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医保统筹,如果互联网医疗不纳入医保,仅靠民众自费或中国商业医疗险,难以支撑起行业的发展。而3月初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打通医保支付关键环节,这一难题即将被攻克。疫情期间,行业之前未解决的大问题相继有了解决方案并得以变临时为常态,为行业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分析互联网重构医疗五大产业链,H端合作成为关键点互联网+医疗将原有的五大医疗产业链进行了重新整合,依托互联网医院形成了新的完整链条:1)互联网+医院,以医院的院中服务为中心,如在线问诊、医院信息化,向院前如预防指导、院后如送药到家等服务不断延伸;2)医疗信息化,嵌合在院内服务,通过结合AI大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3)医药电商,属于院后服务,主要以B2C、O2O、B2B三种方式运营;4)医疗健康险,属于院前服务,为医疗活动提供费用,并反过来得到大数据支持健康险的制定;5)医疗智能硬件,院前服务,整合第三方健康应用数据,支持医疗机构接收或传输用户数据,建设成为健康预防与监测平台。五大重构的产业链都围绕H端合作开展。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图谱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产品整体持肯定态度根据艾瑞用户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用户都对目前互联网+医疗产品持正面态度,而几乎所有用户都愿意在未来尝试购买互联网+医疗产品。在细分满意度调查之中,大部分用户都认为互联网+医疗产品检测维度多样(95.2%),结果较为准确(95.3%),其结果可对用户生活健康甚至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96.9%),其结果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95%),产品性价比较高(95.6%)。总体而言,用户对互联网+医疗类产品整体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吸引用户可以依靠创新设计,但增加用户黏性还需健康指导根据艾瑞用户调研显示,有的用户使用互联网+医疗产品原因是希望能尝试先进的新技术新产品,即互联网+医疗企业完全可以依靠科技感、创新感的产品设计吸引到大批新用户,但用户最关心的内容还是希望产品能产生对自己生活、健康带来直接影响的内容,例如指导生活习惯的改善,降低可能的疾病带来的风险,及时了解自己或家人健康状态等。综合来看,吸引新用户可以依靠创新科技设计,但只有能够很好做到对用户生活起到健康指导作用的互联网+医疗产品才能更好增加用户黏性。小病慢病更符合互联网医疗场景及用户需求根据艾瑞用户调研显示,互联网+医疗用户主要需求点在于偶发性小病,如感冒、咳嗽等,其次是慢病管理。而用户对疾病关注度也可看出,对于精神压力、失眠、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迁延性疾病关注度会更高。考虑原因包括:1)线上问诊-线下服药这种线上医疗模式更适合小病、慢病治疗;2)互联网+医疗产品目前尚无法替代院内治疗流程,涉及医疗操作的项目无法靠线上医疗完成;3)用户更多会关注长期困扰并且自己感觉得到的病症,如压力、失眠、胃食管反流、胃溃疡等。事实上,我国糖尿病、骨质疏松、哮喘、COPD等潜在患者数量巨大,慢性病仍有广阔需求空间等待挖掘。降低时间成本是用户转变消费习惯的最大动力根据艾瑞用户调研显示,用户对传统医疗的不满主要来源于工作日没时间就医,取药、住院、检查排队时间过长。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专家门诊)、缺乏详细的就医指导及对就医细则的不清楚这三项问题,则都排在对浪费时间不满这一问题之后。本身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数目仅占全国医院数目的4.5%,在中国目前国情下,患者对三甲以外医院信任感较低,因而蜂拥至三甲医院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度不平衡,以及患者自身从诊疗到取药的各个环节等待时间的延长。因而节省时间,提高诊疗效率是用户从线下医疗消费转至线上医疗消费的最大动力。疫情促使用户进一步转变医疗消费习惯根据艾瑞用户调研显示,用户疫情期间与平常线上医疗消费相比,原本不受重视的家庭健康指标监测跃升至疫情期间第三受青睐的互联网+医疗功能;运动健康咨询功能也提高了一位的优先级;预约挂号疫情期间比率明显低于日常。这些都反映了疫情期间为了避免前往人密集的小区域,如医院、健身房等,越来越多的人在尝试互联网+医疗的线上医疗咨询模式或消费模式。2020年的疫情像一只无形的手,正在强制更多用户接触并适应线上的医疗消费习惯。赛道分析(一):在线问诊商业模式用户增值模式为主,但盈利模式仍待探索目前,在线问诊获取收入的方式包括基本医保、个人用户、企业及商保,并由此引申出广告模式、商保模式、用户增值模式及数据服务模式四种在线问诊的商业模式。以目前在线问诊体量最大的平安好医生为例,根据2019年财报显示,在线医疗营收为8.6亿元,同比增长了108.9%,然而营收仅占当年总营收不足1/6。虽然用户增值模式作为行业普遍的商业模式,然而存在以下问题:1)问诊甚至无法做到确诊,并未涉及医疗服务核心,用户付费意愿低;2)用户需求频次低;3)用户黏性相对较差,行业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强。赛道分析(二):医药电商商业模式B2B模式是医药电商交易主体,B2C及O2O模式则更为活跃B2B模式在医药电商中占主体地位,但由于是政府主导或原材料供应商、药厂、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平台,供应链较为稳固,一般比较低调,知名度不高。相比而言,B2C及O2O模式则更为活跃,引人注目。购药群众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B2C或O2O的平台。B2C平台一般有自营及平台式两种,一些自营B2C在获客流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选择流量更大平台进行加盟,这些依托于大平台的医药电商面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O2O模式则是连接线上线下的一种比较平滑的方式,通过线下导购、用药指导、送药到家等方式完成线上交易及线下导流。赛道分析(三):医疗信息化商业模式搭建信息平台,帮助政府、医院进行医疗互联网化鉴于医院目前需求集中于传统医疗服务管理,因而搭建的传统医疗平台主要包括帮助医院管理、临床业务及各科室间的互联互通,如HIS、CIS、RIS等不同科室系统平台及其之间的联通。另外一些医院在政府的倡导牵头下,需要进行互联网医院平台的搭建,将社区医院、药店与居民之间有机结合,在政府引导下进行社区服务、健康管理、送药到家、收集医疗数据及远程医疗协同等。而搭建医院信息化的公司则可收取搭建系统费用及后续的软硬件运维费用等。赛道分析(四):慢病管理商业模式用户对慢病咨询付费意愿低,依赖线下或线上其他服务据2016年慢病管理论坛的一项公开资料显示,只有28%的用户愿意为慢病管理付费且67%的用户付费意愿低于500元/年。因而目前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仍以交易类盈利为主,在评估用户个人健康状况及健康管理需求后,向其出售药品器械、医疗监测仪器、相关慢病食品、保健品以及慢病医疗保险,这样的商业模式难以单独存在,需要依赖于基础医疗机构、商业保险或药店之上。未来互联网慢病管理公司需要更加关注慢性病患者教育,不断提升患者认知,让这批用户认识到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的便捷性与必要性,增加服务类慢病管理的营收。赛道分析(五):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AI大数据技术驱动赛道发展,价值创造产生盈利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区块链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提升用户能力、个性化解决用户需求及增强用户对平台信任感之外,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因此创造价值。优质的服务和用户体验助力场景化营销,通过与传统保险公司分成、销售保健品、预约医疗服务、开设相关预防课程、健康课程以及平台广告获得可持续盈利发展。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短期趋势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医疗优势凸显,短期形势良好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在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方面为抗疫作出巨大贡献,充分发挥了医疗信息化、在线诊疗及医药电商的积极作用。在各互联网+医疗企业通力合作下,优质医疗资源得以触及三四线城市及边远农村地带,在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各地区用户的焦虑心态。可以说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凸显,并促使用户尝试改变之前纯线下医疗消费方式,在疫情尚处警戒状态的今天,艾瑞认为短期内互联网+医疗仍将保持良好势头并大有可为。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远期趋势以互联网+医疗为基础,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智慧社区医疗分级诊疗从2015年推广至今,效果并不显著,存在着基层机构首诊率低、转诊不畅、患者知晓率较低、医生知晓率及转诊意识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推广分级诊疗,以社区为中心的智慧社区医疗将会是一个未来的趋势及方向,通过互联网+医疗,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互联网+医疗将作为其中重要的黏合剂,凭借互联网技术支持及医疗信息支撑,为线上及线下一体的智慧社区及分级诊疗的推进起到桥梁作用。

笔记本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用户规模将达到6.35亿人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迅速,从萌芽期步入到高速发展期。2020年,互联网医疗受新冠疫情影响发展继续加快,5G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落地应用也助推行业规模增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4.4%的受访网民在疫情期间参与过互联网医疗服务,且认为其能够减轻门诊压力和避免交叉感染的网民占比也超过七成。在互联网医疗主要细分市场中,移动医疗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普及和物流水平提高,其品牌认知和市场发展较快,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将达到6.35亿人,市场规模也将超过520亿元。(《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50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市场规模: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到6.35亿人移动医疗存在巨大的产业空间,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520.8亿元,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到6.35亿人。同时互联网医疗赋能疫情防控管理,分担线下医院的压力,促进线上问诊、复诊、购药常态化。用户调研:超五成用户更倾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六成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认为服务便捷是选择互联网医疗的主要原因。并且用户更偏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尤其是与当地政府合作的互联网医院更受患者信赖,但在监管方面仍待加强。发展趋势:加强5G、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中的应用5G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旧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医疗方面,5G起到把医疗终端设备互联的作用,人工智能实现控制和管理,促进互联网医疗模式提质升级。另外,人口老龄化仍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慢性病问题愈发突出推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增长数据显示,慢性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且四成的慢性病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慢性病问题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愈发严重,且其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等特点。互联网医疗可以有效分担门诊压力,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有利于患者慢病管理,因此互联网医疗市场不断增长。新冠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疗发展再次加速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对于互联网医疗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来分析,互联网医疗解决了疫情期间医护资源不足、问诊需求过高、二次感染等重要问题,同时也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广泛应用,成为居民看病问诊常态模式,加强了人们对互联网医疗的了解和认可,建立对互联网医疗的信任与信心。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520.8亿元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迅速推广,移动医疗市场迅速扩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20.8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医疗存在巨大的产业空间,同时移动医疗累积大量患者信息和流量,为商保公司提供宝贵的数据来源和用户来源。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也将加强大众对于医疗行业的重视,而互联网医疗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将更受到资本青睐。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预计达到6.35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稳定增长,2020年用户规模预计达到6.35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提升以及移动支付、远程视频等工具发展,移动医疗推广速度较快,覆盖用户类型更为广泛。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居民对于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推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中国互联网医疗细分市场中国互联网医院运营特点分析中国医药电商商业模式分析由于药品对慢病患者的刚需性,医药电商在互联网医疗中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场景之一。目前,中国医药电商行业中主要形成B2B、B2C、O2O和DTP四种商业模式,其中以B2B和B2C为主要构成平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药+医”的模式中,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已得到较大认可,随着网售处方药相关细则的明确,未来医药电商市场或在处方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DTP模式成为布局重点。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融资情况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全球投资市场的热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巨头加大投入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布局。2020年1月至10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金额超过500亿元,互联网医疗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后疫情时代近七成网民对互联网医疗接受程度提高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挥重要作用,74.4%的中国网民在疫情期间参与过在线问诊、医药电商或互联网健康咨询等互联网医疗服务,67.1%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接受程度有所提升。超过七成的网友认为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减少人群聚集、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减轻门诊压力、分诊分流的作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使得中央领导更加重视互联网医疗的作用,扎堆发布利好政策,同时也助力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超五成用户更倾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院方面,用户更偏向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尤其是与当地政府合作的互联网医院更受患者信赖。超五成用户在互联网医院使用在线预约挂号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比较以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可选择的医院和医生更多,是患者选择在线预约挂号的主要原因。五成用户关注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网络技术能力在以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方面,患者最看重医院等级(63.6%)和医疗经验(60.3%),而以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患者更看重平台的网络技术能力(53.1%)和实体医院口碑(52.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医院在网络技术能力上还有提高的空间,尤其是数据互联共享、设备质量方面,未来才能更好地在远程问诊、远程影像等网络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七成互联网医院慢病患者满意其治疗效果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轻症慢病成为互联网医院用户主要治疗疾病类型,占比达到55.4%,治疗重症慢病占比18.4%。对于治疗效果,超七成互联网医疗慢病患者对互联网医院治疗效果表示满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医疗对于推动慢性疾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负担更为有效,结合医保机制方面的推动政策能够使得互联网医院下沉到基层。超过六成的用户认为需要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用户认为需要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在购买互联网商业医疗保险的渠道上,近六成用户选择专业的互联网保险企业自营平台,其次为传统保险机构平台自营平台,专业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占比只有45.2%。其中,57.0%的用户认为商保可以更清楚医疗赔付过程、支付更便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商业合作的模式还未完全打开用户市场,但互联网医疗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助力商保的研发和精准销售,为互联网医疗+商保市场提供了一个庞大的蓝海市场。相较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支付体验更佳相比较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在支付体验(70.5%)、预约挂号服务(67.2%)和咨询查询服务(64.9%)等方面更占优势;在监管力度(30.8%)和医师力量、专业能力(30.2%)方面不利于用户选择。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从未放松,但对于用户而言,仍对互联网医疗存在未知的、不确定因素。除此以外,互联网诊疗对医生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应对其资质做出要求,体现平台专业能力。超五成互联网医疗用户期望未来加强监管数据显示,近六成的用户认为互联网医疗受到时空限制,不能保证诊断准确性;五成用户认为现有技术、运营、法律法规还不成熟。用户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期望,加强监管(53.8%)、增加健康指导服务(53.1%)和信息咨询服务(51.8%)是主要用户期望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医疗还在快速发展中,未来在建设、技术、运营、监管等方面将会逐渐完善。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旗下圆心医疗科技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医疗科技落地案例 天津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2020年10月,全国肿瘤专科联盟管理论坛暨天津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天津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同期上线运行,由北京圆心医疗科技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及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服务,向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同时向全国肿瘤专科联盟单位提供线上联合门诊及远程学习培训服务,打造医、教、患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旗下圆心惠保在保险TPA服务方面,圆心惠保作为一家综合型健康险服务公司,以“保险+医疗+医药”的专业能力为服务基础,为重大疾病、慢性疾病等带病人群和健康人群提供更可靠的医疗和医药保障;为保险公司提供“产品精算定价、风险控制、用户获取和粘度培养”等解决方案以及优质的特药服务(药品直赔、送药上门)、线上问诊和诊后及用药管理等高附加值服务。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圆心科技集团艾媒商情舆情系统数据显示,圆心科技网络口碑为62.4,专业且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为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已与圆心科技合作的药企超过2000家、医疗机构近400家,互联网医院注册及签约医生数超25万,线下圆心药房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综合实力强大。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阿里健康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Double H”战略(Health and Happiness 健康与快乐)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控股的公司之一。目前,阿里健康已经形成医药电商业务、医药自营业务、消费医疗业务、互联网医疗业务、智慧医疗业务等业务主线。截止2020年3月31日,阿里健康的自营健康产品销售业务营收占总业务比重84.8%。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阿里健康阿里健康是以医药电商为核心市场,阿里健康大药房、天猫医药馆、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是阿里健康在医药电商方面的主要业务布局,主要市场定位是为用户提供药品、保健品、私人用品以及医疗器械的购买服务。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浙一互联网医院浙一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慢病管理中心、网络诊间、护理医院等八大医疗服务体系。在患者端,患者可以发起居家问诊申请、咨询,与垂直专科专家面对面交流,为患者提供个人电子档案;在医生端,医生可以发起、接收影像资料库,多端专家交流合作得出会诊结果,并且为医生提供教学培训。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浙一互联网医院浙一互联网医院是全国首个三甲医院线上院区,作为知名的三甲公立医院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浙大一院依托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发挥省市医疗机构集聚的优势,实现省级医院与县市级医院的便捷转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丁香园丁香园于2002年5月成立,丁香园创立伊始是一个专门供医生讨论文献检索的网站。目前,丁香园打造了一系列医疗学术论坛及移动产品,并全资筹建了线下诊所,业务可大致分为面向医务人员、大众用户、企业机构三大板块。并且,2014年7月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矩阵开始运营,截至2020年11月,丁香园官网公布的丁香园微信公众号共计62个。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医药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医药科研人员、大众、患者和丁香园内部。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丁香园5G、人工智能促进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旧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医疗方面,5G起到把医疗终端设备互联的作用,人工智能实现控制和管理,促进互联网医疗模式提质升级。5G把终端跟网络连接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的容量和效率,和云端更紧密的结合,通过仪器设备互联、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立体化、智能化的远程会诊。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诊断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患者创造了更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和沟通模式,有助于缓解医护人员紧张问题。中国互联网医疗政策导向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查看高清完整报告及更多相关行业可前往艾媒报告中心官网。

敢问其方

深度解析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一)

编辑导语: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更多行业开始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等;而医疗行业由于去年疫情的冲击,线上医疗发展迅速;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观点摘要1. 市场规模估算根据调研和易观、艾瑞机构估算2019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271.7亿元,同比增速42.6%;其中,互联网健康险市场规模约117.6亿元,占比近47.7%,自2018年起已超过之前一直占比最高的医药电商市场规模。2. 用户调研超过95%的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产品基本持满意态度,并有超过80%的用户表示对未来使用或购买互联网+医疗产品非常感兴趣。对于互联网+医疗的适用场景,超过1/3的用户都认为互联网+医疗来处理小病、慢性病或病后监测及康复更适合,而不适合一些重疾病。疫情期间,用户的消费习惯有明显改变,对互联网+医疗产品依赖更多,一直被困家中的用户对运动康复、饮食搭配、家庭监测等的需求都有了明显增加。3. 观点简要互联网+医疗行业受政策影响极大,在2017年政策不稳定的状态下互联网+医疗逐渐进入市场理性期,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投资主要聚焦方向从概念转向了高价值;而这一价值的核心体现即在于优质医疗资源,优质医疗资源的核心则在于优秀的能与互联网环境相匹配的医护资源;而就目前看,对这些优质医疗资源的培养和挖掘仍显不足。疫情下互联网+医疗可降低时间成本、个性化定制、信思进明等优势全面凸显,在疫情来临,聚集接触不便的场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为一直在探索前行的分级诊疗、价值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借助互联网平台平衡各方利益,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的前提下激发医疗内部活力,构建新型的智慧社区医疗体系。二、中国医疗困境1. 东西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良莠不齐根据201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开资料显示,东部医疗机构中医院总数量及三甲医院数量明显多于中部、西部;东部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及执业医师数量更是相对中部、西部有绝对优势。从比例来看,东部医疗机构的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是要优于中部、西部地区。总体而言,东部总医疗资源及优质医疗资源具有显著优势。就地区而言,城乡差异同样不可小觑,优质医疗资源基本集中于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乡村基础医疗资源则形同虚设,难以满足广大乡村群众卫生医疗需求。2. 过度医疗现象存在,筛选和度量机制的平衡尚未达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全球卫生领域每年花费7.1万亿美元,其中20%~40%被浪费在一些性价比并非最佳或不必要的技术手段或策略,也就是投入和产出比并非最优的方式上。我国由于“以药养医”、医疗理念相对滞后、医患之间不信任等问题,使得过度医疗长期存在,如2017年医学顶级期刊《Lancet》点名中国存在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率过高的问题;因此,如何更优利用医疗资源,避免过度医疗,对我国而言将更有实践意义。三、困境下的改革——分级诊疗1. 结合互联网+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平台作为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重头戏,分级诊疗指的是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难易程度对各类疾病进行分级,并承担不同级别疾病的治疗。在分级治疗的制度之下,常见病多在一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慢性病往往在二级医疗机构中进行诊治,而疑难病或者是危重病则在三级大型综合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基于此,实现分级诊疗必须正视并解决两大困局:一方面是灵活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调配医疗资源,让医生能够在社区和医院间流动,进一步实现医生资源的合理分布;另一方面是合理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患者的分流就诊,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2020年中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2. 困境下的改革——价值医疗:尚处于实施初期,互联网+可发挥空间广 价值医疗的模式源于美国,是指基于患者健康结果来收费。同时价值医疗中的“价值”是指健康结果的测量和医疗花费的支出,提倡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在我国,还应该考量价值医疗的“价值”是谁的诉求,政府、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企业、患者的总体目标相同,但各自核心的追求并不完全相同。价值医疗要更好地实施则必须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实现医疗与互联网的融合;如通过Al检测,医疗大数据更好评估病情,通过临床辅助决策更好制定治疗方案等。四、互联网+医疗的定义广义互联网+医疗关键词:医疗行为、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就医疗行为而言,狭义仅指具有职业资格的医师、药师、护师进行的诊疗活动;而广义来说,医疗行为可以泛指一切以疾病防治为目的行为。在本次研究中,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将互联网+医疗定义为广义的医疗行为,即指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的一切医疗行为,行为主体包括互联网公司、医院、保险公司、医生、患者、其他有医疗健康管理需求的用户等;目的是通过结合互联网达到精确匹配患者群体及获取其准确全面的健康信息,增强卫生服务和信息透明化,达到精准医疗的效果。五、互联网+医疗内容概述多领域、不同场景、服务种类相对复杂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医疗已涉及诊前、诊中、诊后多个环节。201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服告指出至少已在挂号、检查、开药、缴费、异地就医报、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临床决策等多个方面为医疗健康普惠更多人起到了推进作用;但目前服务种类过多,这些服务是否全应纳入互联网+医疗的范畴仍有待时间考验。六、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阶段概述已完成0至2.0阶段的转化,目前向互联网医院3.0阶段转型。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医疗已走过以PC互联网为主的1.0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2.0时代,目前处于2.0至3.0阶段的过渡时期,即将走向以互联网医院为转型方向的3.0阶段。最终3.0阶段将会实现全面的互联网医院,囊括在线问诊、诊断、远程治疗、处方开具、送药到家等服务内容;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已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互联网健康险以及在线医疗为主的产业格局。1. 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历程(1/3)20世纪末至2016年:起步晚、奠基缓、成长快。我国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医疗与电子化,医院工作流程与计算机的融合。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逐渐互联网化,在线医疗逐渐崛起并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基于PC端的预约挂号、分诊、电话咨询等服务使得传统医疗模式得到初步的改变;在减轻医疗就诊压力与简便流程的双重作用下,配合当时新医改(2009年)的冲击,中国医院信息化出现新的热潮,为未来医疗大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雏形,为实现区域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近十年来,在4G技术及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及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服务逐渐由PC端转向移动端,大量就医助手等移动医疗APP以及医院官方APP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可穿戴设备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医疗作为大家公认的当时最后一个还未与互联网融合的行业,终于赶上了末班车,并同时获得了大量投资机遇,2015年互联网+医疗获得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58.13%,而获得投资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4.17%,整个行业获得高速发展。2. 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历程(2/3)2017年至2019年:行业进入理性期,笔均融资大幅度上升。2017年,一份《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流出,意见稿指出,此前设置审批的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等,设置审批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本办法发布后15日内予以撤销,同时对医生多地执业等问题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在当时行业内部一直积压的问题:如监管缺乏导致催生主流业态的多重乱像,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等问题愈演愈烈;使市场逐渐放弃广撒网的方式,转而涌入数量少,但真正具有高价值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合格的企业则惨遭淘汰。自2010年开始一直持续攀升的互联网+医疗融资数量受到遏制,但同时投资金额却持续增长2016-2019年的笔均融资从0.76亿元/笔上升至2.53亿元/笔,说明市场投资集中度增加,非理性投资减少。3. 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历程(3/3)疫情的催化:新冠疫情黑天鹅推动行业实现突破性进展。据监测数据显示,自2019年11月疫情出现直至2020年4月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医疗健康类APP与网页的月度有效使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其中医疗健康类APP的增量同比去年同期显得十分迅速。根据艾瑞测算,在疫情高峰期的2月,2020年2月医疗健康APP(包含在线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运动健康等种类)的日活同比2019年2月,平均增长率高达14.08%;同时,政府也不断加码,打通医保、支付等互联网+医疗的关键环节,助力线上医疗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研究认为,用户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认知在疫情后也将持续保持。七、中国互联网+医疗融合影响因素1. 老龄化及慢病困扰的社会结构是互联网+医疗融合的土壤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达12.6%,事实上,根据WHO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已标志社会步入老龄化。由于人口结构的发展规律,这一趋势中短期内都无法改变。伴随而来的,则是对医疗的大幅依赖。每年我国诊疗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都在不断攀升,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而缓解这一压力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不降低医疗水平的前提下,使得医疗能够覆盖更多人群。2. 实体医院是行业融合的载体,实现区域医疗的整合和共享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疗闭环中处于中心位置。而由于监管要求,互联网医院并非是一个可以单独运行的主体,其必须依赖于实体医院实现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因而实体医院成为互联网医院存在的基础,并得以将医疗从关注疾病本身转变为关注人健康本身,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及共享。来源:常青树产品社区自主绘制3. 医生资源是行业融合的核心,运用得当则是融合的催化剂在互联网+医疗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仅是作为交流的渠道,但真正的核心仍落在医疗之上;尽管科技一直希望能取代人力,但医疗的核心依然是医生资源;一位出色的医生不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是科研的能手以及与人沟通的高手。这样的医生才能吸引用户留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加快互联网与医疗的融合,而互联网同样能给予医生极大地提升:为与患者接触提供了更多元的渠道;让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了更大的价值;实现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医生的医疗合作与火花碰撞。总的来说,医生有动力加入互联网+医疗,而互联网+医疗要想在线上更好融合,则必然要依靠更能符合互联网节奏的医生来实现。来源:常青树产品社区自主绘制4. 政策是行业融合的直接推手,主导互联网+医疗行业走向5.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借助政策体系力量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政策引导互联网+医疗行业与传统医疗服务之间实现更全面的对接和更深入的整合,改革传统医疗中的弊端;有所不为:政策对诊疗、诊后部分环节;如支付会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而对诊前及诊疗、诊后部分具有优势的医疗服务领域会优先推进其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总体而言,互联网+医疗政策主要从法律环境、准入政策、价格政策、安全管理政策以及行业监管政策数个方面共同入手,系统全面地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规范发展。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监管政策体系未完,接后续更新…本文由作者@刘洪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O协议

彩排记

中国互联网巨头布局医疗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现状分析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增长迅速, 移动医疗细分领域发展显著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处于启动期, 市场参与者多样加速市场发展进程互联网医疗致力于构建患者一站式导诊服务闭环互联网医疗行业呈现两大主流商业模式, 用户数据激发行业发展潜力BAT互联网医疗布局分析百度的医疗布局百度重视与专业医疗健康资源的结合百度力求打通“人与服务”的连接通道大数据分析、搜索技术与领先医疗资源相结合, 百度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布局阿里巴巴在现有电商、支付优势上接入医疗业务逐步改变医疗资源的获取和消费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移动医疗平台, 阿里健康引领前沿O2O医疗业务体系腾讯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布局始终遵循以治病为本的医疗业务布局建立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的 微信智慧医疗体系医疗、社交元素相濡以沫, 腾讯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做极致用户体验BAT互联网医疗业务展望百度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闭环, 医疗大数据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支付宝未来医院加速构建生态平台, 阿里健康力争最佳体验的移动医药健康服务微信智慧医疗继续做加法, 实现更长链条连接的布局目标欢迎关注作者,您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雪椰

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互联网医疗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远程就诊、电子健康档案、康复、疾病咨询等等健康服务,医疗通过互联网得到了新的发展和诠释。目前,数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传统医院快速转型推动了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增长,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由2015年的498亿元增至2018年的986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57%。随着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扩至2831亿元。数据来源:灼识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政府政策大力扶持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近几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加速发展及普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有利政策。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将互联网医疗支出纳入政府医保,制定统一的医疗标准并推动在线咨询。政策支持下,中国互联网医疗将迎来快速发展。2.数字化技术进步AI、大数据及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进步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互联网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使得更多资料数据化,减少人工校对产生的误差,也降低人力成本,医生也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患者的信息。例如,电子就诊卡,线上医疗档案等,医生可以通过电子信息获取患者的详细病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3.新冠疫情间接推动疫情使得中国互联网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加强新冠病毒疫情的信息化防控,降低患者线下医院就诊交叉感染的风险,许多医疗机构都开展了互联网就诊和线上医疗查询平台,线上就诊平台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医疗和远程诊疗得到患者重视,有效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医院对互联网医疗投入积极性提高,同时重塑患者就诊习惯,这些间接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其口虽言

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高速发展前景可观「组图」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我国互联网医疗经历了5个发展时期,目前互联网医疗现正处于转折期。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达37%。2019年市场规模近270亿元,互联网医院近300家。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投融资金额逐年回落,2019年投融资金额75亿元。我国互联网医疗经历了5个发展时期,从最早的2000年丁香园等网站上线揭开互联网医疗行业序幕的萌芽期到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加速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转折期。我国互联网医疗现正处于转折期。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达37%。2019年市场规模近270亿元据统计,2012-2019年期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达37%。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近270亿元,同比增长29%。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投融资金额逐年回落,2019年投融资金额75亿元据统计,2012-2019年期间我国互联网医疗投融资总体呈先增后降态势,投融资金额在2015年和2016年达到近10年最高值,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投融资金额为75亿元,同比下降46%;发生的投融资事件共62件,同比下降45%。截至2020年6月18日,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投融资金额为16亿元,发生的投融资事件共18件。注:数据时间截至2020年6月18日。我国互联网医院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互联网医院近300家据统计,2014-2018年期间我国互联网医院呈逐年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互联网医院为146家,其中新增的互联网医院为55家。截至2019年11月,我国新增的互联网医院为148家,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院近300家。我国互联网亿元模式主要分为3种,自建模式、共建模式和平台模式。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黑豹天

Mob研究院 · 2019互联网医疗行业洞察

MobData分析师主要观点:1、『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7千亿元左右。2、『互联网医疗』市场结构:围绕患者、药企、医疗机构、医生这四种主体,诞生了五类互联网平台。3、『互联网医疗』政策导向:政策引领行业步入正轨,随着行业边界的界定和监管细则的落地,行业将迎来春天。4、『互联网医疗』企业研究: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第一股)背靠金主爸爸,营收像是坐上了小火箭。微医(第一家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的企业)“医药险”布局初成,立志做公共服务平台。5、『互联网医疗』大数据洞察:用户画像——女性、已婚、高学历、35岁以上、工作稳定),在线媒体广告投放推荐——腾讯视频、今日头条、QQ浏览器。

不知太初

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一线城市企业领衔发展「组图」

互联网医疗行业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共同驱动下,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1.5%。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参与,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融资规模超54.4亿元,其中,一线城市企业的资本吸引力更强。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2019年,“京东健康”位居行业龙头地位;区域竞争格局方面,北京市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水平更为领先。1、行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互联网医疗行业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符合我国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趋势。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共同驱动下,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以年均30%以上的增速高速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1.5%。2、一线城市企业的资本吸引力更强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参与。据网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共发生了14起融资事件,融资规模超54.4亿元。分区域来看,2019年,我国北京市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融资活跃度最高,共发生了7起融资事件,占全国融资事件发生量的50%。其次是上海市,共发生了4起融资事件。总体来看,我国一线城市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资本吸引力更强。3、2019年“京东健康”竞争力最强虽然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较短,但目前也涌现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互联网医疗运营商。据网经社公布的生活服务电商-在线医疗“独角兽”电商榜单显示,2019年,京东电商以估值71亿美元位列行业首位;其次是微医和好大夫在线,估值分别为55亿美元和15.38亿美元,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区域竞争格局方面,2019年,据网经社公布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独角兽”(9家)和“千里马”(4家)企业名单显示,分布于北京市的企业数量最多,共占了8个席位;其次是杭州市,共有3家企业入围榜单。可见,目前我国北京市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水平更为领先,主要受当地医疗技术先进、医疗需求量大、经济发达等因素的影响。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阖户昼瞑

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可下载)

获取《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医学健康”,该报告编号为20bg0042。发改委首提“互联网医疗首诊”,互联网医疗发展有望加速 4 月 14 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 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 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 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 用推广”,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探索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突破 了国家互联网医疗的现行政策规定。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有望 加速,重点推荐卫宁健康、创业慧康、思创医惠、久远银海。此前严禁首诊是为了“安全第一”2018 年 9 月 11 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三条互联 网医疗规范性政策,规定了互联网医院“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 活动”。我们认为,监管是以“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行动的出发点。首诊 时病人必须在线下医院建立档案,做完检测,留下数据,后续基于首诊的 健康档案、检验结果、过敏史、用药史等关键信息做出复诊诊断,成为互 联网医疗更为稳妥的开展方式。当前放开首诊的条件已趋于成熟首先,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互联网医疗放开首诊,有利于解决医疗资 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这方面美国已有成功经验。其次,支持互联网医疗 首诊的底层 IT 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最后,目前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将长期存 在的可能性。这就让传统的就医行为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为,通过放开互 联网医疗,对就医渠道进行补充,减轻到医院线下就诊的病患压力,就成 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我们认为,如果新冠病毒无法像 SARS 病毒一样完 全消失,那么互联网医疗可能会发展为一种常态化的医疗就诊方式。互联网医疗放开首诊意义重大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有利于互联网医疗用户基础扩大,进而 使互联网医院更容易实现经营效益。互联网医院盈利能力提升,反过来会 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互联网医疗供给端壮大,实现互联网医院普及度的提 升。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供给端和覆盖面的扩大,将促进医疗资源实现 下沉和再分配,带来民生效益。对于医疗 IT 厂商,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 建设分为自建和共建两种模式。自建模式下,医院向医疗 IT 厂商采购 IT 建设服务,共建模式下,医院初期投入较小,后续与医疗 IT 厂商进行经营 成果的毛利分成。政策与技术共同推动产业螺旋上升,具体落地仍需多方参与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遵循技术和管理共同驱动的双螺旋模式。本 次政策提到互联网医疗“探索首诊”,其意义在于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方 向。而具体落地,仍需多方参与,以建立坚实的基础。而无论是基础的建 立,还是长远来看市场空间的打开,都为医疗 IT 厂商带来业务的增量和发 展的机遇。重点推荐医疗信息化双龙头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医保 IT 龙头 久远银海,互联互通平台龙头思创医惠。建议关注东软集团、东华软件、 和仁科技、麦迪科技。 风险提示:电子病历评级达标率低于预期,医保 IT 建设力度低于预期,互 联网医疗落地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