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于越教育基金支持的“2021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开幕。本次论坛以“基础教育变革:多元与融合”为主题,采用“线上研讨”的方式,邀请各级教育决策者、管理者、校长、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教育企业家等关心基础教育的各界人士,共享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真知灼见,共议基础教育新政策的实施方略,共同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互联网教育助力基础教育“顶住”疫情压力回望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跌宕起伏,经历了中小学“停课不停学”与教学回归课堂的交替演进,目睹了在线教育推动教学革新,这些都深刻影响了学习模式和人才培养。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家校协同共育,学生教育评价,大众享受了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价值,同时也遇到了困难和问题,这给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教育环境信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教育评价多元化、教育管理智能化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及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创造了基础条件,成为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保障。中国基础教育事业之所以能顶住疫情压力,为民众提供高质量教育公共服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应归功于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行业极具创新能力,同时在线教育市场无比活跃。教育创新企业运用成熟的教育创新应用方案和智能在线教育服务不断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教培行业与基础教育融合存在发展机遇基础教育是发展公平有质量教育的重点领域,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核心内容,更是教育投资、创业热度最高,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疫情以来,在线教育大规模普及,K12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井喷式增长,该领域受到资本追捧。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K12教培行业融资总额超过438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教育行业融资额的71%以上,同比2019年增长682%。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外K12教培行业已逐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此外,教育企业自主性创新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人工智能+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各个学习场景得到广泛应用,为一线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学习内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STEM教育等创新课程研发领域,国内教育企业普遍存在智适应学习技术积累的数据量稍有落后、产品和技术打磨有一定差距、底层技术原创能力不强、照搬照抄现成技术应用于国内课堂等问题,企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个性化素质教育需求不匹配。教育行业集中力量,大力推进共性技术研究任重道远。老玩家与新面孔的竞争日趋激烈线上教育观念深入和技术更新,给教育类硬件的兴起注入了东风。而在各类教育硬件中,教育平板首当其冲,成为目前市场上发展规模最大的品类。有专家认为,目前教育平板领域的竞争已变得激烈,但未来市场竞争或将趋向稳定。教育平板的火热吸引了更多玩家进入赛道。据统计,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教育平板包括步步高、读书郎、好记星、科大讯飞、优学派等消费者已经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华为、联想等技术厂商也开始与第三方教育机构合作,通过内置教育应用打造自身的教育硬件产品。更有2020年大力布局教育的字节跳动,也表示目前正在研发教育平板。老玩家和新面孔的出现,让赛道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时代趋势下,每个学生的学情将会朝着电子化和数据化的方向发展,不管是使用还是分析这些数据,一定会需要电子设备,也就是学习终端。目前的学习终端是以教育平板形式呈现的,未来是何种形式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掘。”业内人士表示。无独有偶,中关村教育投资管理合伙人于进勇表示,长期来看,像教育平板这样的终端产品,在场景中的广泛使用是大趋势,“可能未来的终端不是平板这种形式,而是新的电子交互学习方式。”
“互联网+教育”时代在“互联网+教育”不断推广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教育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将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扎实做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为重点。笔者主要从“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一、“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时空限制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前提下将提升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现实中,教育资源的投放对学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互联网+教育”能够通过庞大的信息技术载体来实现最大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例如,某些授课网站、教育资源共享网站,它们的主要模式就是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吸引全国各地的学生在线听课或下载有用的学案、试题等。众所周知,前几年在美国兴起的微课大学课堂甚至达到了全球的资源共享。结合教育实际,我们发现长期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象又使很多本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被”流失掉。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给正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带去了惊喜。 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 书本知识的形象化、情境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将知识可视化的优越性上。现在很多课堂教学已经涉及知识可视化。知识可视化,即用一个非常形象的表达方式从视觉角度内化抽象概念。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将文字敲打在屏幕上,而是通过制作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或微课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互联网+教育”倡导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完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其实就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推进学校的“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这种方式就是将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为具体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容易理解的同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再如,对于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课余时间制作微课或微视频甚至通过分享教育资源网或者学校建立的云平台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时间分配上更宽裕,学习方法上更灵活。 三、真正实现“P2P”和“TTS” “互联网+教育”可以真正实现“TTS”,即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它改变了以往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教学模式。全面利用互联网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帮助教师和学生自由地分配时间,并且无论是在线一对一教育还是直播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实现异地授课、实时授课,学校和学校之间能够有效共享实时课堂资源。另外,也可以实行多层次的互动,包括实时在线讨论、测试成绩的PK、学习方法的交流或适用手机app和电视客户端等形式,从而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四、促进教师的信息化发展 在“互联网+教育”的冲击下,在传统教育生态中,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来源,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受益者,可在“校校通、人人通、班班通”的互联时代,学生知识获取变得十分迅捷,师生之间的知识量天平并不是偏向教师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提高信息水平、知识水平、授课水平和创新水平,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领导者。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最先进的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的,在有效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梳理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互联网+教育”并不是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而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单一地推进“互联网+教育”需要庞大的教育资源投入,另外很可能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衡,区域教育差距会越来越大,教育资源发达地区会走在更前沿。 其次,“互联网+教育”资源不能离开规定的知识结构框架。“互联网+教育”虽然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是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自由时间的丧失和教育内容的同质化生成后果。最近比较流行的微课和翻转课堂,其根本意义在于扩大时间和形象授课的有效应用,而“互联网+教育”催生的各种平台的应用,包括K12和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它们关于知识结构方面的存在建立在课本的指导之上,而且教师的有效上课时间在班上而不是下班时刻,如果颠覆了这个框架,那么这种教育的内容在另一个方面反而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最后,“互联网+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实时运行必须建立在有效监督之上。众所周知,“互联网+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对象是中小学生,在这个年龄结构中学生面临着网络科技的诱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其实是一层层难度加大的过程,虽然有了一些很好的学习手段和途径,但还是缺乏有效监督或其他途径的巩固。“互联网+教育”从成果上就更适用于那些自制力比较强的学生了。 “互联网+教育”系统的产生实际上打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同时托起了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同在。教师在信息化大潮中的落脚点是通过“互联网+教育”助力国家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学生适应网络环境,增强学生驾驭网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真正让网络为学生所用,促进学生的成长。您对在线教育如何看待,请小窗,如果我们开发在线教育平台,您会支持吗?关注我们,精彩即将绽放文章来自网络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果您有文章需要发表,联系我们,丰富好礼等您来拿,感谢阅读
2020年5月28日,读书郎网校北京教育研究院正式入驻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读书郎教育研究院院长、部长各位领导亲自到场见证入园仪式。此次入驻中关村,揭开了读书郎网校发展新篇章。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位于中关村核心区,是"互联网+教育"产业专业园区,享有"中国教育硅谷"的美誉,也是中国教育创新策源地,汇集多家知名教育企业,如新东方、好未来等。读书郎网校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将读书郎北京教育研究院迁至该中心,是为了依托其海淀区教育和IT技术的两大优势,创造出更优秀的线上课程和产品。读书郎教育研究院邓院长在入驻仪式发表讲话说,"我们入驻中关村互联网教育中心,不惜花费大量成本,是为了更好地专注于教育本身、创造精品,造福信任我们的全国的家长和中小学生,这样的成本付出是值得的"。邓院长还表示,5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21年前的读书郎也是在今天成立的。"我们选择今天入驻,一是为了致敬读书郎21年来对教育的赤诚初心和努力,二也是希望北京分院也能秉持这种初心,继续砥砺前行。众所周知,读书郎网校在全球拥有五大教育研究院,分别在北京、黄冈、中山、珠海和美国波士顿,专用于读书郎线网校课程资源的研发与教学。读书郎北京教育研究院主要负责双师直播课语文的研发与教学,近两年也相继开发了博雅大语文、名著导读课等特色课,后续会有更多创新性产品与全国学生见面。读书郎北京教育研究院入驻中关村,是读书郎网校顺应时代变化,精耕在线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我们将以更快的步伐,推出更适合学生以及老师使用的学习、教学产品,带给孩子们快乐专业的学习新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渗透,有关信息资本与人力资本转化的研究也不断涌现。这类研究目前聚焦于在学校和在家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对教育成就的影响。例如,很多研究者利用教育生产函数模型估计了计算机网络对个体成绩的影响,发现其对教育产出的影响较为模糊。实际上,互联网接触和使用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能并非是直接的,互联网可能通过影响家庭的教育选择和教育投资行为,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成就。然而,学术界尚未系统分析互联网普及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有可能弥合家庭间的教育投资差异、缩小个体在学历文凭方面的差距,促进社会流动;另一方面,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方面的差异也有可能扩大家庭教育投资差距,从而造成教育机会和成就方面的差异、加剧社会分层。数字鸿沟是否加剧教育投资的鸿沟?信息资本不平等是否会强化社会分层?杨钋与徐颖借助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开展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以下简称CFPS)2014年数据,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互联网使用是否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第二,互联网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分析了母亲的互联网使用对子女获得的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并采用泛精确匹配方法解决使用和未使用互联网家庭间特征变量不平衡问题。1、母亲互联网使用与家庭教育投资研究发现,母亲的互联网使用显著地提高了家庭教育投资。使用互联网母亲的子女获得的家庭教育投资较其他人高20%,说明互联网使用具有显著的教育投资拉动效果。该效果不仅仅是家庭收入提高带来的“收入效应”:即便在控制家庭收入后,互联网使用的投资促进效果仍然显著。研究还采用母亲业余上网时间、母亲对互联网这一信息渠道的态度分别代替“母亲是否使用互联网”这一核心自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母亲的互联网使用时长和对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积极看法也会显著影响家庭教育投资。这一结果表明,除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互联网使用成为扩大家庭间人力资本投资差距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考虑到我国传统的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口、农村居民的互联网使用比例和家庭教育投资规模本来就低于城市居民,这种高低收入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家庭教育投资的鸿沟,强化优势阶层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优势,扩大不同阶层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从而将“数字鸿沟”转化为“教育鸿沟”。2、互联网使用与课外辅导参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竞争集中在校外教育投资方面。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帮助父母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课外教育投资信息。这篇研究发现,通过使用互联网,家庭更有可能参与课外辅导活动。首先,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母亲的互联网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子女参与课外辅导的可能性。与未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比,使用互联网家庭参与课外辅导、参与学校课程辅导、参与才艺培训的可能性均显著的高于其他家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家庭的投资强度:跨越了数字鸿沟的家庭倾向于投资更多种类的课外辅导;在参与校外教育投资的家庭中,使用互联网家庭投资于学校课程补习和才艺培养的时间也显著增多。这些发现表明拥有信息资本优势的家庭不仅更倾向于参与校外教育投资,而且参与的强度也更大。3、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少儿的异质性影响国内外经济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数字化技术普及过程中的“知识鸿沟”效应,即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接触新技术的时机与受益程度的差异(Blau, 1977; Tichenor, Donohue, & Olien, 1970)。因此,在不同群体间,互联网使用给家庭教育投资带来的益处也可能不尽相同。杨钋和徐颖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使用效应的城乡差异。结果发现,母亲互联网使用仅对非农户籍儿童获得的家庭的教育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农村户籍流动儿童、留在农村的农村户籍儿童没有显著作用。农村户籍家庭的子女即使流动到城镇,也不会因母亲的互联网使用而获得更多的教育投资。换言之,互联网红利仅仅延伸到已经在教育投资中占据优势的城镇家庭;即便农村家庭或者进城务工人口家庭中的母亲开始利用互联网,这一行动本身并未改变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考虑到家庭教育投资与子女教育成就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互联网的普及可能会恶化中国城乡的教育成就鸿沟,而不是弥合已有的城乡差距。4、研究局限然而,这一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虽然研究者采用泛精确匹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家庭互联网使用的内生性问题,但是受到此方法本身的局限,研究未能识别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因果性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采用外生的政策变化所导致的互联网使用差异提高来识别其因果效应。其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当期家庭和个人特征等因素对教育投资的影响,没有考虑前期教育投入和少儿教育经历等因素的作用。家庭教育投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后期投入与前期投入相关。未来的研究可能考虑利用CFPS等追踪调查提供的面板数据,分析前期家庭特征与教育投入等因素当期教育投资的影响。介绍文献:杨钋, 徐颖. 数字鸿沟与家庭教育投资不平等[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4):1-29.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财政”,作者徐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6月14日,民贷天下在广州宣布成立风险教育研究院。研究院倡导理性出借为宗旨,通过研究员专栏、数据研究、专家分享、年度汇总等形式进行成果产出。“在当前行业环境下,推进出借人风险教育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要有人来做。”民贷天下CEO黄伟渊表示,网贷出借人会越来越理性,市场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P2P网贷发展了十二年,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但网贷出借人风险意识相对较为薄弱。
1月15日,红星中学省级课题《基于“互联网+”的中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H2020132)开题论证会在行政楼二楼考务室举行。市教科院刘决生、政治学科教研员吴望民、二中郑蒲港分校校长伍玉魁作为受邀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科处魏宝文老师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方庆龄、马丽娜的开题报告,他们将课题组前期对于课题研究的思考、课题研究的过程规划以及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汇报。三位指导专家在听取了马老师的开题报告后,分别从课题研究目标和思路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就报告撰写、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研究成果收集等方面给予建议。课题组成员就相关课题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教科处魏宝文老师感谢与会专家的悉心指导,并提醒课题组老师积极听取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开题报告,夯实研究过程,争取多出研究成果。(撰稿:杨文明 审核:卢丙对)【来源: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21日,“互联网教育产业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中心商务区商业扶持政策推介会”在中心商务区成功举办。百练会计、淘宝大学等60余家企业参加此次发布会。中心商务区商业发展局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互联网教育产业政策研究报告》,中心商务区商业发展局负责人表示,此项报告对互联网教育领域的领军企业和创新型教育科技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展现区域形象,加速优质项目落地。据介绍,中心商务区总体定位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互联网教育三大中心:一是成为互联网教育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培训中心;二是成为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集聚中心;三是成为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研究中心。未来,中心商务区将聚焦两大互联网教育板块,着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两大教育板块,成为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领航者。近期重点为滨海新区、雄安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远期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培训高技能、专业化、国际化人才。为达到上述目标,中心商务区将建立完善互联网教育管理体系。中心商务区将设立“一盟、一会、一院、一园”,即成立中国巨联网教育产业联盟、中国教育学会互联网教育分会、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研究院、互联网敦育产业园区。此外,中心商务区还将打造三大国家级产业影响力品牌,编制“一论坛、一报告、一指数”,即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论坛、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指数,打造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互联网教育知名品牌放大中心商务区在全国互联网教育产业领域的话语权。中心商务区将建立“政府、协会、智库、企业”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具体而言,设立中心商务区互联网教育产业园区,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协会、智库、园区经营管理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管理模式,为入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该负责人称,中心商务区互联网教育产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是:3-5年内,全国100强互联网教育企业不低于20%入驻中心商务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企业不少于100家;入园企业营业额市场占有率达全国10%以上。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教育专业化楼盘不少子5座,企业集中办公场所总面积达到30-40万平方米。互联网教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并力争形成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中心。该负责人表示,本次“互联网教育产业研究报告发布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加强天津互联网教育大厦与各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价值,共同探索科学高效的教育产业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教育产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引进落地,早日实现教育循环产业链,力争把天津互联网教育大厦打造成为教育循环经济的典范,更好地体现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国家教育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周欣嫒)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研讨会8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的53名代表参会。5月8日,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开幕。图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致辞。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研讨会以“智慧教育推动全球华文学校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赵阳,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晓出席会议。谭天星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开展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基金会在中国互联网教学起步未久就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分享给海外华文学校,经过10多年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体系,教学效果得到海外华文教育界普遍认可,成就喜人。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华侨华人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学习中国语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相关部门将继续支持和推进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希望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与各方面加强合作,创新思路,乘势而上,继续引领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的新时代,不断谱写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的新篇章。图为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赵阳出席会议。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赵阳告诉中新社记者,基金会该领域相关工作起步于2006年的远程教育。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呈现形式单一,彼时这一手段可辐射的海外华校十分有限。经过14年不断突破与发展,如今,基金会互联网教学已令海外数以千万计人次的学习者受益。于晓介绍了基金会互联网教学的体系架构,对教师远程培训、华裔学生中华文化体验等重点板块的内容和特点作出说明。于晓表示,基金会将继续把开展互联网教学作为工作重点,增量提质,整合资源,构建华文教育网络学院。5月8日,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的53名代表参会。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日本同源中国语学校理事长杨林、爱尔兰卡斯诺克中文学校校长郭凌、希腊中文学校校长李芳等作为海外代表发言。大家表示,通过参与互联网教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升。学校管理需适应互联网潮流,转换思路,创新发展。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将围绕“智慧教育”主题,对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完)
为搭建名师成长平台,实现"名师提升,均衡提升,共同提升"的目标,西海岸新区在10月29-31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区级名师培养人选与名师工作室成员素质提升培训暨部分乡镇骨干教师培训会" ,这次引领式、订单式、浸润式的培训,让每一位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获。10月29日下午,百余名区级名师培养人选与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暨部分乡镇骨干教师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了开班仪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学院张乐勇院长致辞。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培训室负责人隋秀伦对本次培训提出了7个关键词,分别是习惯、感恩、安全、专注、目标、宣传、照亮。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培训室项目负责人杨均英老师对整个名师培训的考核进行了诠释,希望大家高度重视,钻研业务,成长个人,从而服务于学校发展。开班仪式结束后,苗文芝老师做了《从生成出发,扬生命之帆》的报告。他以三个引出本次讲座,围绕课堂生成,分别从解读、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抓手、研究的旋律、研究的保障、研究的创新渠道七大方面进行阐述;随后苗文芝名师工作室呈现了工作室的日常教研沙龙。八名工作室成员与苗文芝老师一同就《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教学真正有效》这一主题,分别从如何进行教材的挖掘、怎样摸透学情、怎样进行课堂的灵动把握、作文与做人的巧妙结合四大方面进行了剖析与阐述。30日上午,教育专家、北京新国语教育网著名学者王泽钊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报告《阅读与写作教学》。王老师凭借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学识,引导学员在文字赏析中感悟道理,品味人生。在互动环节,学员们纷纷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王老师进行思维碰撞。30日下午,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林宏为大家做了《润之无痕,悟之有道》的专题报告。随后,来自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服务专员刘艳君详细讲解名师工作室如何依托平台充分发挥线上的名师引领与示范,名师指导与点评,课题研究与管理,教学研讨与管理作用,来展现名师风采,培养骨干教师,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提升名师的影响辐射范围,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接着刘艳君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通过名师工作室实际操作详细讲解了名师工作室的使用方法,参加培训的老师认真记录学习。最后全国模范校长、齐鲁名师王立新为学员们做了《名师工作室工作路径与活动设计》的报告,王老师从一个有趣的小活动开始,让大家感受到名师之"家"的温暖,活跃了全场气氛。随后王老师围绕工作室的基本结构与规则、内容与路径、活动设计、常态工作机制、三大成果等问题展开讲解。31日上午,培训活动分为学前段和小学、初中、高中学段两个分会场。学前段由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园长薛凤给老师们做了题为《让游戏精神成为幼教人的灵魂》的专题讲座。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室刘永春主任为小初高学段的老师们做了专题报告《课题论证与申报》。11月2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区域名单公布,青岛西海岸榜上有名,这是对我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的重大肯定。在新区这片教育热土上,拥有教育情怀和使命担当的名师们,定将引领带动千千万万的教育者坚守初心,用自己的努力让"教育让新区更美丽"这张名片更加靓丽。
在线教育风生水起,传统的教学真的会因此而被颠覆掉吗?对所谓的在线教育,其实就是知识的分享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能让教学资源更均衡。互联网自1993年民用化以来,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传播信息,娱乐和消费的方式。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对于互联网的影响,让大众生活更加快捷方便。我们不妨自问,每天打开电脑,上网干的最多的是什么?全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多亿的网站每天都在呈现着怎样的信息?尤其在国内,国外的相当一部分部分信息我们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熟知的最会去访问的无非也就是那几大门户,几大电商,几大视频。对于互联网而言,它的使命不仅仅如此,对于在线教育有更多的影响。其实自互联网诞生之初,已经在不断地尝试着革新知识分享与传播的方式。互联网要做的无关教育,也改变不了教育互联网要做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促进着知识分享的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新,践行其学习的功用。互联网要做的是让教育回归学习的本质,让更多的人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互联网学习。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创新产物,互联网正在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在重新定义着一个又一个传统的行业。当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需求,那么一种全新体系,属于互联网时代体系,知识分享和学习的方式,自然而然成为了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