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80元的在线教育课包,付款后180天内可以申请全额退款。”林楠按照约定退款时,却被告知不能全额退款。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火爆的同时,相关消费纠纷也居高不下。黑猫投诉平台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投诉名列前茅。新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类社交平台也出现许多在线教育平台的投诉,其中不乏沪江网校、51talk等知名企业。日前新浪育儿联合黑猫投诉发布的《2019年母婴行业消费维权数据报告》显示,全年母婴类投诉中,儿童教育类投诉量占比46%,其次是奶粉21%、儿童游乐12%。退款难、霸王条款、营销误导成为投诉主要内容。霸王条款:课程有效期不按顺序计算,退款遇百般阻挠2017年7月,经朋友推荐,北京的林楠在一家在线青少儿英语培训平台给孩子购买了第一个课程共8550元,2018年3月又续了一个10980元的课程。2019年9月,该平台第四任“班主任”频繁打电话让续费。林楠介绍,该班主任称,9月份之后就没有之前的大课程了,现在公司做活动,23280元包含12个单元144节主修课、48节公开课,另外赠送52节主修课、12节公开课,合着主修课单价是118元一节课,有效期是720天,而且后期如果不想上了,付款后180天内可以申请全额退款。“当时,我原有课程大概有105节主修课,想着也能上一段时间,如果真觉得不合适再退也行,所以就买了。班主任直接给我发个付款链接,我就把钱交了。”林楠坦言,当时多少有点“贪便宜”的心理。“孩子学了之后,感觉效果不太好,进步不太大。”林楠称,孩子反映上课听不懂,观察后我发现水平对比三年前没有提升多少,于是决定退掉后面课程。林楠向班主任要求退掉课程,“我把还有主修课222节,精品公开课146节截屏发给他,说完全够扣的。”班主任的回复称,后面续的144节的课程已经上了39节,扣除后还剩105节,按照170元一节扣除,而且赠送的课程要一并收回。林楠则认为,现在剩余主修课222节,其中最新购买课程主修课196节,完全可以覆盖后面购买课时。但班主任的回复称,上课先消耗有效期的课程,只能按照每节170元,退还105节的费用。“虽然我购买了新课程,但原来课程还没结束,消耗的课时应该要按顺序。”林楠无法接受班主任的方案。林楠从该平台电子协议内容补充说明中找到,“甲方购买新课包时存在未使用或者未完全使用的原课程包,且原课包仍在有效期内,则新课程包的课程有效期自原课程包的课程有效期届满后开始计算。”“他们客服连高管和我打了7-8个电话,都在扯协议内容,我认为这纯属于恶意欺诈消费者,霸王政策。”林楠与平台的纠纷的焦点只是39节课共6630元。随后,林楠向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之后还打了市长热线。“以后还是多花点钱,找个靠谱的平台,不想这么折腾了。”林楠介绍,3月6日,由于工商部门的介入,平台客服同意了自己的退款要求,退款需要14个工作日后到账。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林楠的遭遇并不是个案,新浪微博也出现不少类似投诉,黑猫投诉平台该平台投诉量267条,回复量162条,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平台“班主任”流动快、课程期限不合理、退费标准不统一等。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教育企业违反合同约定扣费、扣课的行为属于合同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以合同违约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其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亦可同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要求消保委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虚构效果:沪江网校试听课程与实际课程不符,退款吃闭门羹在线教育也聚集着大量学生党、考研党,各大平台也纷纷瞄准这个领域,“不满意就退费”成为各大平台招生时的“承诺”,交钱后便是另一番景象了。“学习和打游击战一样”,刘媛媛介绍,在家里不能提沪江网校的名字,一提就容易引发争吵。现在,她每天只能躲在房间里学英语,看视频。2018年7月,刚读大二的刘媛媛在微博上看到沪江网校的广告,“免费注册即可获取历年四级高频单词”,由于要备考英语四级,刘媛媛注册了该平台的学习会员,并填写手机号,几天后,平台的客服给她打来电话,告诉可以免费试听一节英语课。“我就想试试,听听名师讲课。”试听结束,刘媛媛感觉效果不错,老师讲课浅显易懂。接下来一个星期,客服每天都给她打电话,发消息,制定学习计划,介绍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客服推荐下,刘媛媛决定购买一套Hitalk外教1v1口语300课时的课程。Hitalk外教1v1口语300课时的学费一共16350元,得知费用后,刘媛媛表示要和父母商量,自己没有这么多积蓄。但是客服解释,优惠活动是最后一天,学习这个课程后,除了能提升口语,考四六级也不成问题。“那我们就说好了,我等着你。”刘媛媛告诉新京报记者,父母并不赞成,劝她购买短期的课程,但是客服一直强调已经把订单打印出来,双方也已约定好,沪江网校还可以免费办理分期付款。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上网课的消费者多为学生,在线教育企业开始用免息贷款、代付利息等手段吸引客源,沪江网校也采取与一些消费分期平台的合作。“就是好面子,觉得对方都这样说了,不能爽约。”刘媛媛和父母吵了一架,决定采取分期付款,自己独立承担学费。7月31日,刘媛媛办理了12期分期付款,每个月付款2236.68元。购买成功后,客服给刘媛媛安排督导。但在上过一节课后,刘媛媛并不满意,一个小时的课程,先观看15分钟录好的课件,接着老师照着PPT念25分钟,后面时间则由自己背单词,和当时宣传的试听课内容完全不同。“我听不懂。”刘媛媛表示自己英语基础薄弱,网课却讲商务英语的内容。在购买时,客服曾答应如果不适应可以免费退款,于是刘媛媛便产生了退课的念头。当进入“退款”程序时,刘媛媛却傻了眼,客服拿出合同条款告知,退款有一定期限,超过7天后,无法退款,并拒绝了刘媛媛的退款要求。等刘媛媛再次询问客服退款时,却发现客服已经将她删除。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媛媛多次咨询公司退款均遭受拒绝。刘媛媛告诉新京报记者,300节课的有效期只有600天,到期后,课程自动关闭,连回放也播不了。2020年3月,离课程的有效期只剩下不到1个月的时间,而课程里还有260节课未使用,刘媛媛只好选择继续听课。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企业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用户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对其处以行政处罚。营销误导:没有俄语老师却承诺辅导,微博留言被删除“给我打了5个小时的电话,聊到晚上12点。”林梦告诉新京报记者,2018年7月,自己正处于大二的迷茫阶段,号称12国外语学习平台的沪江网校客服给她详细介绍了考研的优势,并保障会给她找俄语老师辅导。“当晚我就买了。”2018年7月30日晚,林梦花费14200元购买了“2020政英+外国语考研班”的课程。之后林梦出国交换。2019年1月21日,林梦决定将课程换成“2020政俄+新传”并和班主任约定,后期的俄语二外课程可以在80个课时的专业课里扣,无需再次购买。2019年7月18日,林梦回国后,打算开始预约上俄语课,却被告知,该平台并不提供二外辅导,也没有俄语老师。随后,林梦向该平台提出退款,对方表示已经超过时间,不能退款。并告知,在注册账号下面的用户须知里有明确退班规定。而当初销售在电话里指导着林梦付款时,并未对其进行提醒。发微博,加入退款群,黑猫投诉,林梦把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一遍。但在该平台微博下的留言被官方删除,7月申请的黑猫投诉至今没有回应。“我现在找了律师。”林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原先报班是因为大四课多,希望有系统的培训,减轻压力,没想到现在在维权的道路上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林梦有相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王刚铁表示自己也遇到退款问题。2019年11月11日,王刚铁在该平台上购买了50节口腔职业医生培训课程,一共花费2180元。2019年12月3日开课后,王刚铁在第一节课上发现课程内容与考试大纲不同,当天提出退课的要求。但该平台的客服却告诉他,离11月11日购买的日期已经超过7天,无法办理退课。截至3月12日,黑猫投诉针对该平台的投诉量达753次,已完成422次,除此之外,新京报记者还在微博上看到关于沪江网校“维权”“退款”的超话,话题关注度超10万。除此之外,QQ维权群、豆瓣小组,多个社交平台上都有专门讨论网课退费的论坛。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若教育企业未告知或提醒用户某些重要条款而要求其签下包含格式条款的教育服务合同,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应当认定相应条款无效。新京报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沪江网校主体公司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涉及不少诉讼,其中多起为因虚假宣传、退款难而引起的教育培训纠纷案件。3月14日,沪江网校回复新京报记者时表示,随着平台用户群体的增大,在平台上也确实存在一些用户退费和投诉问题。平台一直致力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如需退费,用户只需按照之前合同约定,提起退费要求,平台都会按照合同来履行并满足用户的合理诉求。互联网分析师季城介绍,近年来,在线教育平台乱象重生,消费前期电话骚扰营销、虚假宣传屡禁不止,用户消费后,效果大打折扣,要求退款常常面临霸王条款,这是在线教育行业的潜规则,情况较为普遍。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提示消费者,在维权期间的所有电话,都要进行录音,所有书面材料都尽量留存原件,以做好证据固定工作。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以及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进行投诉;此外,消费者可以合同违约、合同欺诈或确认格式条款无效为由向法院起诉。林楠、刘媛媛、林梦、王刚铁均为化名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实习生 赵方园 编辑 徐超 李薇佳 校对 何燕
本月21-23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全国报考人数达341万人,较2019年的290万人增加了51万,又创历史新高!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177万、201万、238万、290万和341万人,五年时间接近翻番,其中最近三年报考人数分别逐年大增18.4%、21%和17.6%!相比之下,一个月前结束的2020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人数“仅有”143.7万人——“考研党”继续力压“国考党”,成为仅次于“高考党”(2019年全国高考人数1031万人)的全国统考第二大群体。有媒体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考研大军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超过450万甚至500万应该问题不大!在就业压力上升、学历贬值的环境下,考研成为了大学毕业生规避就业压力和职场人士提升学历的重要通道。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天王盖地虎,全上985;宝塔镇河妖,拿下211”终究只是个美好愿望,考研依然是一条孤独的路,每年数百万考研族中,也只有少数幸运儿能成功“上岸”。Part1、小赛道,大江湖在考研军团日益壮大、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考研族“上岸”的几率越来越小,除了“北大还行”撒贝宁之流,留给普通本科生的机会不多了,他们考研除了天赋和努力,还需要勇气!普通考研族需要的勇气梁静茹给不了,但考研培训机构的老师可以,比如“考研段子手”张雪峰等网红老师。当然,在考研培训界还有更多明星教师,比如数学的张宇、汤家凤、李正元、李永乐、王式安等,英语的有新东方系的名师朱伟、唐静、连俊霞、王晟、李玉芝、范猛、李旭、李剑、王江涛、武峰等,启航考研的商志、文都考研的何凯文等,政治学科则有肖秀荣、任汝芬、石磊、阮晔、徐之明、蒋中挺等。而这些名师背后,则是林林总总、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考研培训机构。据不完全统计,考研培训领域已云集了包括新东方、中公教育、华图教育、沪江教育、好未来(考研帮)等综合培训巨头,以及文都考研(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天考研(北京海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凯程考研(北京凯程博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跨考考研(北京尚学跨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文考研(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文硕考研(青岛文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启航教育(北京京师启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尚考考研(尚考教育)、爱考考研(爱考宝典—安徽爱考宝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学府考研(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博教育(广州中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考虫(北京多知科技有限公司)、研途考研(苏州研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易研考研、惊呼网考研、启航考研、新祥旭等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小培训机构。但市面上的考研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参差不齐,除了各大主流考研辅导机构,以及各类细分类型的机构(如专注法硕考研的华成法硕、文运法硕),还有许多新玩家争相入局。对于考研族来说,选择一个好的考研辅导机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考研族的经验之谈,办学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完备、品牌好口碑佳及录取率高的考研辅导机构,则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随着考研培训行业的发展,线上辅导已逐渐取代线下面授,成为考研辅导行业的主流模式,网络课程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并成为各大机构的重要战场。东兴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称,随着考研人数增长和参培率提升,预计2020年我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2025年或将超过200亿元。Part2、投资的禁区?近几年来,教育在资本的裹挟之下,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资产证券化一路狂飙,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新兴行业之一,尔后随着政策监管和市场逐渐规范,教育投融资开始趋于理性。不过,无论是资本盛世还是资本寒冬,面向百万考研大军的考研培训服务市场依然不温不火,“考研热”没能掀起太大的波澜,更是成为教育行业少有不受资本待见的细分赛道,甚至被看作是大教育行业里“投资的禁区”。铅笔道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考研培训赛道近百家机构中,有明确融资轮次的仅23家,其中56%的投融资案例处于天使轮或A轮,更有超过60%的玩家从未获得过融资;仅2018年,考研培训领域只发生了4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仅约5亿元,仅占教育行业投融资的1.2%。另据公开数据,2016-2019年,考研培训行业共有18起投融资案例,其中还包括中公教育A股借壳上市、泰祺教育、太奇教育、文都教育(现已摘牌退市)挂牌新三板,以及比邻学堂被文都教育并购,其余获得融资的机构则有考虫、海文(万学教育)、尚学教育、研途教育、人人讲、经验超市、口袋题库等。考虫融资历程(来源:Wind)海文考研(万学教育)融资历程(来源:Wind)即使算上5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考虫最新一轮融资也已是15个月之前,而人人讲则分别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分别完成Pre-A轮和A轮融资,研途教育获得融资更要追溯到遥远的2016年5月,当时其获得沪江教育旗下互桂资本数千万元A轮投资。由此可见,在一级市场上,考研培训赛道的融资案例,一是时间过去已久,二是时间轴线太长,与K-12、素质教育、少儿编程等热门赛道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这在教育投融资最火爆的年代显得格格不入。不仅不被投资界认可,即使是考研培训行业内,也不乏看淡的观点。有人认为,虽然数百万考研大军存在一定成分的“刚需”,但相比于其他赛道,每年数十亿的市场规模着实太小,还不够十家八家头部机构吃的;还有观点认为,行业内本身已有文都、海文、海天、启航、恩波、文登、领航等垂直巨头,加上近年来包括新东方、好未来、中公教育、华图教育等综合类巨头杀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已是名副其实的红海市场。百万考研大军为何撑不起一个大市场?考研培训为何成为投资的禁区?考研培训服务市场究竟是红海还是蓝海?怎样才能正确打开这个市场?欢迎读者朋友和业界人士在首控基金公众号后台留言交流,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进入11月,全民开启“剁手”模式,五花八门的商家营销,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产生冲动消费。然而,在经济下滑的今天,在买买买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要不要在寒冬里多花点时间学习、投资自己?今年双11,沪江网校回归让学习更简单,推出“简单学习节”,倡导实打实的优惠让利,并针对大学生和职场人群特别定制了“职场小金卡”和“青春小橙卡”。这也是沪江首次针对特定人群推出专属学习卡。据悉,沪江网校调研咨询了近3000名大学生,精心打磨课程清单,为大学生定制“青春小橙卡”。“青春小橙卡”不仅涵盖英语四六级课程,还包括雅思、托福、口语和商务英语等十六门课程,总价值近5000元。“青春小橙卡”限时特价198 元,有效期2年,平均每天花费仅仅0.3元,堪称超高性价比。开卡后用户还可领取价值 2400元的课程抵扣劵,并免费获得100多套PPT模板和英语写作模板及听力资料。针对职场人士,沪江推出了专为职场人群打造的“职场小金卡”,课程内容包含办公软件、沟通技巧、面试跳槽和自我管理4大类14门精品课程,可满足求职大学生、职场菜鸟、数据分析等多种快速提高职业技能需要。除此之外,职人兴趣小课堂、职场“薪“说、大咖干货直播等干货分享为职场新人指点迷津。职场小金卡总价值超过4000元,当前特价258元,有效期6个月。沪江网校是沪江教育旗下海量优质课程平台,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覆盖英日法韩西德泰等12国外语及留学、考研、职场、中小幼等多领域优质课程内容,自有品牌课程近2000门。目前,沪江拥有1.7亿用户,覆盖从K12学生到大学生、研究生及职场人群的应试与培训需求。如何更好地服务学习用户,是沪江创立17年以来始终不变的努力。在拥有海量用户、海量课程和综合性教育平台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细分人群,打包课程推出专属学习卡,是沪江网校新的尝试,在业内也属先行。据了解,除了此次推出的“青春小橙卡”和“职场小金卡”,沪江网校还于今年8月推出面向学员的黑金年卡。学分超过300分的用户,即可以以1998元/年的价格购买总价超过3万元的精品课程。课程包可畅学包括英/日/韩/法等多国外语、兴趣类至少40门课程,总课时超过1700节。分享体验卡,有效期还能延长30天。从黑金卡到青春小橙卡和职场小金卡,沪江网校不断尝试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精细化运营,打造在线教育全生命周期,以此满足消费者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7月17日,新东方在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而此前不到半月,沪江先一步递交招股书。在沪江递交招股书2周后,新东方在线同时出现在港股排队名单中,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同样以学生人群为主战地,同样以语言起家,同样all in在线教育,不出意外,也将几乎同时港股上市。新东方在线VS沪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两家在线教育公司同时上市,又会对在线教育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发展战略:名师导向VS科技驱动根据招股书,当前新东方在线的业务主要通过新东方在线、东方优播、多纳及酷学英语这四个平台提供相应的课程,具体包括大学教育(大学考试备考、海外备考、英语学习等)、K12教育、学前教育三个品类。名师导向延续了新东方集团的一贯策略。根据招股书,至2018年5月31日,新东方在线拥有合计62名全职以及957名兼职教师,而这些兼职教师,绝大多数来自新东方集团。根据招股书,截至2016年5月的财年度、截至2017年5月的财年度以及截至2018年2月的9个月,其教师佣金费分别为2600万元、3340万元和4340万元。同期,教学人员以及课程研究人员成本总体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2.1%、21%及26.6%。而“名师”策略也将是新东方在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方向。根据招股书,其融资的首要用途即“用于投资员工招聘及培训活动”及“提升课程开发能力。”相比之下,沪江则有1602名合约教师及1136名其他兼职员工。于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其教职工的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5710万、8515万和1.05亿,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的64%、59.4%和47.3%。沪江的定位是“互联网教育科技公司”,其对互联网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较大。招股书显示,经过多年经营,沪江已建立一支由近600名人才组成的技术团队。近三年的研发费用达到人民币9060万元、1.6亿元和2.3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营收分别达到49%、48.6%、41.5%。与此同时,新东方在线2018财年的研发开支为7560.4万元,占总营收的15.6%;好未来2018财年净营收17.15亿美元,研发费用约2亿美元,研发投入占比11.4%;51Talk和尚德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9.9%和3.39%。获客方式:集团导流VS产品矩阵困扰在线教育企业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获客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内一般线下培训机构的获课成本约200元/人,而线上教育企业普遍在800-1000元/人,少数超2000元。以远程英语培训领域知名的上市企业51talk为例,虽然其营业收入不断创新高,但高昂的营销费用使其盈利相对困难。据测算,51talk的获客成本高达3000-4000元/付费用户。新东方在线借力新东方的品牌影响力,使自身拥有较多的自然流量。据招股书显示,2018财年新东方的销售及推广开支为15891.7万,付费用户144.1万,以此计算其获客成本仅为110.3元/人。此外,在披露周期内,新东方在线的五大客户分别占其总营收的5%、2.9%及2.7%。而根据其在2016年披露的新三板财报中显示,这五大客户分别为北京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上海杨浦区新东方进修学校、南京鼓楼新东方进修学校、天津新东方培训学校和合肥新东方外培训学校。沪江则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投入大量营销推广费用“卖力吆喝”,另一面则建立多矩阵的产品线免费引流。根据招股书,目前沪江借助开心词场、小D词典、天天练口语、天天练听力、焦糖阅读等5大免费的教育产品微工具,聚集起流量入口,再通过运营导流至沪江网校和CCtalk,完成流量转化。形成“免费平台吸引流量——免费工具拓展场景——付费内容获取收益”的生态闭环。据招股书显示,其教育微工具的月活达4050万,去年有8.9%的沪江开心词场用户在使用该应用程序后购买了网校课程。另一方面,为抢占市场份额,沪江投入了巨额广告费,在招股书的披露周期内,沪江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达2.44亿、3.92亿、5.89亿,分别占总营收的132.2%、115.3%及106.1%。商业模式:在线内容供应商VS互联网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主营业务包括大学教育课程(其中涵盖英语培训、留学和考研培训)、K12教育、学前教育三大板块。其中大学教育课程营收占比超过75%,达3.36亿元,K12教育营收4295万,占比9.6%,学前教育收入341万元,占比0.8%。也就是说,大学课程占据大头,属于主营业务中的重中之重。沪江的业务包括自营业务沪江网校和开放平台CCtalk。其中自营业务沪江网校与新东方在线类似,主营包括了大学课程、英语课程、其他语言课程以及小部分K12课程。沪江网校的营收构成中,大学生课程营收1.85亿元,占比33.5%,语言课程(除英语外)1.84亿元,占比33.4%,英语交流技能课程1.4亿元,占比25.3%,K12板块占比7.8%,营收4300万元。可以看出,沪江网校的业务以语言为主,其收入“三足鼎立”。从财务数据而言,2017年沪江营收为5.55亿元,新东方在线2017财年营收为4.46亿元,沪江营收多出24.44%;但新东方在线净利润近1亿,而沪江则亏损超5亿元。2017年沪江营收的5.55亿元中,超99.8%的营收来自自营课程平台沪江网校。而在战略上被沪江称为双引擎的另一大引擎CCtalk,给沪江创造的营收仅52.1万元,占比0.1%都不到。沪江能走多远,取决于CCtalk能走多远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12月CCtalk平台月活跃用户约达310万人,付费用户数从2016年底的2万人上升到2017年底的25万人,平台入驻的第三方商户从992名增长到2187名;自雇网师数量从1万人增长到4万人,而全站交易净额从380万元人民币上升到2017年的2.357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一年时间CCtalk的交易额增长了61倍。CCtalk为吸引网师入驻前期打免费牌,后期按流水收取提成后,营收可能扭亏为盈。另一方面,前期投入的技术研发成本,随着业务扩大,成本边界将被摊薄。CCtalk的想象空间,或值得被期待。沪江“自营+平台”的商业模式,应该就是新东方在线+网易有道。沪江能走多远,最终得取决于CCtalk能走多远。
教育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细分赛道之多,几乎找不出一个能比肩的,并且各细分赛道的竞争都异常激烈,举凡K12、成人口语、升学留学职场兴趣……几乎是一片“红海”之势。而在这个角力场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纯粹线下的玩法几乎已经式微,触网转型、拥抱在线教育已成行业共识。最近,在考研这个细分市场上,这样的势力变化体现的尤为明显,市场异常火爆、新旧势力交割,沪江网校、新东方在线、考虫等一众玩家脱颖而出,不断搅动着这个被传统机构们盘踞许久的格局。考研40年,“高烧”下的众生相小田刚入职上海一家创业公司,谈起自己的考研目标,有点迷茫,“压力很大,有时候有种恐惧感,但又不想轻易认输,不想一辈子留下遗憾”。和小田不一样,小敏则选择了裸考,她毕业后没找工作,从杭州跑来上海,和几个研友躲在出租屋里,常常挑灯夜战。小田和小敏都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在苦读身影的背后,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有200多万人和他们一样在备考。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已突破238万。考研如今已经走过了40年光景,几十年后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来自教育部2016年数据),越来越多小田、小敏这样的群体,在生存压力、竞争优势、阶层上升等多种因素冲击下,选择靠读研进行突围,考研市场也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教育细分行业。图说:在历经数年的考研“高烧”以及2014、2015年短暂的报考人数回落后,2018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度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达到238万人,人数较2017年增加了37万人,刷新了近十年考研人数纪录。传统线下考研机构遭遇挑战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已近2万亿,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扩张,其中考研领域的教育培训市场逐渐形成了全国性机构和区域性机构广泛布局、深扎线下的格局,文都教育、海天考研等机构迅速崛起。直营和加盟是目前绝大多数线下考研机构拓展的主要方向,但地域垄断、校园市场集中程度低等因素限制了大规模复制考研培训的可能性,个性化专业课在线下难以有效开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考研培训市场的分散化,而传统的线下培训班的方式也遭遇碎片化学习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线上考研培训更为便利的学习方式。自2010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在线教育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考研人群日益增长的当下,考研这个赛道也正迎来越来越多教育品牌的争夺,新东方在线、沪江网校、考虫等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传统线下培训的吸引力不再。一位考生甚至直接对笔者表示,听说这些传统机构往往在最后强化阶段,有押题甚至泄题的“本事”,这是吸引很多考生的“杀手锏”之一。事实上,寄希望于莫须有的押题,而不是备考,反而增加了考生失利的机会。考虫、沪江网校新生力量崛起在考研这个个性化属性明显的赛道上,沪江网校、考虫这些在线教育玩家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与线下玩家相比,他们的优势在哪?回归用户,这些在线教育玩家能够帮助小田、小敏们实现梦想吗?在形式感和体验感上,随着在线直播、人工智能等的普及应用,在线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并且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也是沪江网校、考虫、新东方在线这些玩家这两年才开始切入考研市场的契机所在。比如以四、六级培训起家的考虫,2016年上半年才涉足考研培训,沪江网校则是在2016年通过战略投资苏州研途拓展到考研培训这个赛道。据新东方2017财年数据显示,目前新东方主要围绕大学生在四六级、考研、职业教育等方面提供培训服务成立了国内大学项目事业部,其营收达到8亿元左右。预计在2020财年,国内大学项目事业部计划实现营收20亿元,其中考研方面收入预计达到10亿元左右。短时间内巨头们纷纷抢滩,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对生源空前激烈的抢夺,毕竟,要构建足够冲击传统考研培训机构的口碑值和影响力,做大用户盘子是当务之急。不过,在抢夺生源的过程中,新东方在线、考虫、沪江网校三家的策略其实区别很大。新东方在线注重名师+完整产品矩阵的打法,考虫则更注重灵活的定价策略+符合当下流行的营销玩法,彼此间区别非常大。新东方在线依靠线下流量属性的现象非常重,强化班基本都是从线下引流到线上的玩法,在售课程也是以视频课件课为主的电商类课程。比如其推出的考研直通车服务,采用在线直播+面授密训的组合形式,宣称大牛老师既在屏幕前也在身边,价格也不菲,个别课程更是高达19800元。从新东方财报上来看,其2017年上半年正式启动了“千万名师”计划,这为其业绩增长带来了很大帮助,不过在目前新东方考研课程中,名师计划体现并不明显(尤其是宣传上),在用户端的口碑也不太好,有考生曾指出,新东方的“名师”并非全程跟进,一周上个两三次课就不错了,玩的是“噱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相比之下,沪江网校的玩法则更轻,基本都在线上进行,并且是与年轻群体互动最成功的教育品牌之一。近年来,沪江网校连续打了多张明星牌,从吴磊到汤唯,不同产品嵌入不同的明星营销策略,为沪江网校带来了很大的人气,也成功为沪江网校品牌贴上了亲和感和年轻感的标签。在考研这个产品上,沪江网校沿用了同样的逻辑,成功打造了“考研名师天团”,最近正值网校9周年庆,其也顺势开设了明星考研课程,这样的玩法大大提供了用户粘性,对其快速集聚大量目标用户、构建广泛的用户影响力意义重大。效果为王,决战2.0平台时代从各家布局能看出来,名师策略是吸引考研群体报班非常关键的“诱因”。对于考研群体来说,无论是传统培训机构还是在线教育品牌,名师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这不仅事关课程的吸引力和可信任度,也同样事关考研内幕资料和核心资源问题。换句话说,仅仅陪用户玩起来只是第一步,能尽可能为用户带来效果上的提升,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效果2.0时代。事实上,无论是通过价格战、营销战或者是捆绑名师,来吸引考研群体的眼球,都并非万金油,回归考研群体本身的需求,回归课程产品质量以及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恐怕才是决定考研这样长线课程产品的生命力所在。以目前在线教育品牌的考研产品来看,英语、政治、数学这样的公共课科目是大部分玩家的发力重点,原因很简单,公共课科目产品易于标准化,且辐射范围广,易于规模化。从企业运营角度,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目前已经带来了一定的同质化问题,而且如前文所述,这种运营思路事实上是无法完美匹配考研群体需求的,他们想要的、实际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对于考研这门生意而言,要超越传统机构实现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针对考研本身的个性化进行产品和运营突破,势必将更为重要。正如笔者前文所述,考研本身的个性化导致了考研市场的分散化,在线教育依托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的手段,是大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的。例如,沪江网校目前主打的一站式考研和“全程名师”策略,算是在这个路径上前进了一大步。沪江网校今年5月重推了“考研名师全程班”,以丰富的产品层次打通了个性化学习需求,从公共课单科、联报到管理联考、法硕、教育、经济和医学等专业课一网打尽。特别是针对VIP用户,沪江网校推出了以张雪峰等名师领衔的“蜕变计划”系列VIP全程辅导班,主打“名师陪跑+全网独家课程”概念,集公共课和专业课一对一,从网课到面授,从初试到复试的考研应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笔者看来,在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线上教育越来越吃香,沪江网校依托其大生态布局,以名师为抓手,以个性化需求为着力点,逐渐构建了强大的后发优势,对整个行业的启示和助推作用日益明显。当然,类似的打法想大范围满足考研的刚性需求,对于后端资源投入考量压力是非常大的,笔者建议甚至可以通过开源的办法,通过平台尽可能链接更多名师、专业课、复试资源,将线下和线上资源、前端和后端资源尽可能都打通,如此,类似的网校模式能有望成为考研群体的最佳选择。我判断,趁着互联网时代人们学习习惯改变的东风,考研行业处在迎来更大的爆发之前的黎明期,对于这些在线考研玩家们来说,打磨产品、优化平台,是关键。不过,这样的玩法对技术实力、资源整合能力都有很高要求,也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初心。毕竟,要帮助200多万的小田、小敏们实现考研梦想,平台自己得先有梦想才行。
估值70亿的沪江网校因课程涉欺诈被网友轮番“打脸”,正陷入一系列质疑中。这个被涌金系和百度加持、在招股说明书上把风险列了足足27页的公司,为什么迟迟不上市?文|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顾红尘那个估值将近70亿的沪江网校快要在香港上市了,但是他们最近遇上了一个大麻烦。它们的品牌声誉,正在因为一个网友的系列“打脸”文章,开始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这样的危机对它们来说几乎不可避免,他们的营销有太多可以被吐嘈的地方。众所周知,作为中国最大网络在线教育培训平台之一的沪江教育,靠丰富的营销手段吸引了一波学员,可是他们进去之后就后悔了。有网友说沪江网校涉嫌欺诈,在教师身份上存在着虚构之处。连教材也是新东方的,网友的疑惑来了,交了一万二,就买了本新东方教材?而且一万二的学习班级里,显示有70人,结果只有7个人参加了学习。更坑的还在后面,网友交了一万二后,还介绍朋友交了一万二,听的课程却基本上要靠自学。他想退学费,沪江网校的客服就是不肯,该网友一怒之下,就把聊天纪录曝出来了。其实,他的一万二学费还算好的,有的网友花了一万七到两万上沪江的课。可是交了这么多钱,沪江网校又是怎么对待学员的呢?答案是:交钱可以,退钱不行!何止是不退钱,还对学员各种讽刺嘲笑。就算勉强退了,也要想办法扣下三分之二,有个网友把沪江网校的情况曝光后,很快引发了强烈反响,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和转发。就这样,沪江网校让自己陷入到一场品牌危机中。面对这样的危机,沪江网校不得不公开回应,对网友提出的疑问做出回答,可是沪江网校的这纸声明,很快就被该网友打脸了,重要是这一段:针对沪江网校的这个声明,网友直接提出证据打脸,贴出了沪江网校工作人员的电话。连通话纪录都贴出来了,就问沪江网校面对这样的证据慌不慌。提完证据后,网友作出疑问式结案陈词:就这样,估值70亿的准上市公司沪江网校,被一个普通网友这样轮番打脸,也着实很尴尬了。但沪江网校的尴尬还不仅如此,更大的尴尬来自他们连年攀升的亏损额度,以及进展缓慢、久拖不决的上市进度。沪江网校的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末,沪江收入分别为1.85亿元、3.4亿元及5.55亿元,2016年及201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4%及63%。但高收入增长的背后,却是营销广告费用的大幅增加。有资料显示,2015-2017年,沪江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2.44亿元、3.92亿元、5.89亿元。也就是说,沪江每年收到的学费还抵不上营销费用的增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营销和广告在沪江网校极其重要的地位。2017年年报也显示,沪江网校语言类课程的毛利润达到了79%。剔除营销和广告费用后,1万元的课,沪江网校只有2000元的成本,可见对课程质量和研发的投入之低。成本与利润的严重不对等,注定沪江网校在品牌口碑方面是要出事的,哪怕估值已经做到了70亿。是的,沪江网校的掌门人亲口对记者说,他们的估值已经超过70亿。某2017独角兽企业名单中,沪江网校跻身教育品牌TOP3。那么沪江教育是如何从一个小BBS做到这70亿估值的?这与他们经历了三次“险死还生”的转型有着密切关系。第一次转型发生在2005年,沪江网校起源于2001年成立的沪江语林网,2005年,沪江逐渐将网站结构转向门户形态,步入Banner广告模式下的商业化运营。第二次转型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沪江网校遇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财务困难,沪江推出自营品牌课程沪江网校,商业模式从B2B转向2B、2C并行,从而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2012年营收已经超过1亿元,借此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培训学校之一。第三次转型发生在2017年,沪江宣布平台化战略,在沪江网校之外,聚焦CCtalk为主的平台业务。通过该平台,教育培训可以出售,也可以在这个平台购买。通过这样的举措,沪江网校成为中国网络教育培训的最大平台之一,彻底蜕变为平台商。然而伴随着沪江网校70亿估值的是,亏损额连年扩大。体现在数据上,就是2015、2016、2017年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40亿元、5.55亿元;与高速增长的营收同样显著的是,净亏损的持续增加,三年分别为2.8亿元、4.22亿和5.37亿,体现在招股书上就是这样的:从招股书里可以看出,最近三年收益尚不足以支撑开支,亏损额连年扩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不断上升的亏损额度,带来的是市场和监管层的疑虑,为了打消疑虑,沪江教育不得不在招股书专门列出27页加以说明,远远超出其他篇幅的说明。不难得出结论,沪江网校上市,更像是典型的“带病上市”。那么,沪江网络亏损的钱都去哪了呢?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沪江网校近年来最大的投入就是三个方面:1.持续投资以扩充技术、研究和开发相关工作的专家团队;2.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3.扩充销售及营销团队。显然,沪江教育在广告推广,以及营销销售方面的投入开支是持续攀升的,短短两年时间就增长了200%。沪江网校开支攀升的原因,就是他们请了明星来做代言人,比如他们邀请了吴磊作为品牌代言人,代言费用急剧增加。代言人策略是有效果的,吴磊宣布代言的一条微博就获得了26万转发,近10万条评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沪江宣称拥有1.7亿用户,CCtalk月活230万,且已拥有2187家商户和41534名自雇网师。但是用户数增加了,服务并没有跟上来。这样一来,也就导致了网友投诉的问题出现,用户体验和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给品牌造成危机。最明显的危机就是:原来用户粘性和体验都很好的UGC平台,沪江网校将版面一改,网课一挂,流量池里的老用户都跑了。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度依然对沪江网校不离不弃,依然持有他的股份。股权结构方面,沪江此前已完成九轮融资。在一系列融资后,目前最大股东互捷投资持有沪江教育32%股权,为最大单一股东。创始团队为实际控制人,控股61.30%,百度持股3.18%为其第七大股东。在股东的力挺支持下,沪江网校还在大肆扩张,近几年投资了海风教育、兰迪少儿英语、众合教育等20余家教育机构,未来还可以继续通过投资和收购来巩固自己的生态圈。除了这些投资者外,新的投资者还在进来,2017年9月21日,沪江宣布战略升级,与自贸区基金、皖新传媒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在资本、产业基金和教育资源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当然,对于沪江网校来说,有金主投资不够,有明星代言人也不够。它们尝试更多的新玩法,比如推出教育贷分期付款产品,从而争取更多的收割韭菜变现。在沪江网校的支付页面看到,消费者可以使用优学宝进行分期付款。还可以使用京东教育白条进行分期付款。沪江网校还在首页公开鼓励分期教育贷:学出新高度,人生巅峰在召唤。沪江教育的招股书中披露,2017年开始,沪江教育开始支持培训学费分期付款。为了迅速推广分期付款,沪江网校还推出免息优惠,以吸引更多的学员使用,甚至专门与学员签订这方面的协议。可以看出,优学宝已经是一个典型的教育贷款金融产品了。大力推动之下,据“新金融深度”报道,沪江网校在分期付上取得的成果是:2017年5亿收入中,20%来自分期付款,分期付款为沪江贡献了过亿的收入。优学宝分期,就是沪江的产品。一个线上培训机构,就这样兼职干起了金融贷款。优学宝推出的背后,很难说没有受到百度教育贷的启发,毕竟,百度是它的第七大投资者。除了百度外,公众还在沪江网校的招股书中发现了陈金霞的名字。众所周知,陈金霞的来头可不简单,作为前金融大鳄魏东的遗孀,现在陈金霞控制着高达数百亿的涌金系资产,其中包括九芝堂、千金药业、国金证券、新疆广汇等四家上市公司的股份。陈金霞既有能力,也有人脉关系,她是吴晓求的学生,公公又是中国会计学领域泰斗魏振雄,对金融资产的动向格外敏感,沪江网校能获得其A轮投资,可见来头不小。另一个比较耀眼的股东当属百度。此前百度与新东方、华尔街英语等头部教育平台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课程培训的学费贷款,其宣称2017年在教育培训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75%。事实上,除了沪江网校外,百度有钱花已与新华教育集团、山东蓝翔、达内科技、千锋教育、中公教育、海文考研、学尔森教育、火星时代、樱花日语、韦博国际英语、汇众教育、新时代美业、北大MBA、清华MBA等教育培训机构达成合作。或许,沪江网校是百度在教育分期方面的又一个布局?这无疑值得人们观察。然而,不同于资本力量对沪江网校的示好,沪江的上市之路可谓是充满坎坷。2012年,沪江没能成功上市,2015年沪江完成D轮融资时,传出沪江准备于2016年上市的消息。对此,创始人伏彩瑞予以否认。时间来到2017年,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公布金额的融资案例达156起;和去年同期的58.1亿元相比,增长66%,融资案例增加68%。融资增加的同时,上市成为教育独角兽们的新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沪江网校选择了赴港上市。然而截止到现在,沪江上市一事仍未有下文。特别是在旗下重点业务高管更换、声量减小、业务规划推进不顺后,沪江网校的上市之梦离破碎还有多远?更让沪江网校焦躁的是,网友对它的负面评价经过网络和媒体发酵后,未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极大影响它的上市计划?又是否会被各种资本力量视为不良资产?这个无人能下定论,但风险正在增大。而这只不过是沪江网校因忽视网友声音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对消费者傲慢,则终将迎来市场的反噬,就算有百度和涌金系加持,沪江网校也终躲不过这一铁律。作者:顾红尘 | 红尘中一写手,且顾且行,相惜相念。
新东方在线和沪江接连在港递交上市申请。来看看新东方在线VS沪江1、业务对比主营业务方面,新东方在线主营业务包括大学教育(其中涵盖英语培训、留学和考研培训)、K-12教育、学前教育三个大板块;而沪江的主营包括了大学课程、英语课程、其他语言课程以及小部分K-12课程。可以看出,沪江仍以语言类培训作为主导,而新东方在线的业务分部更广泛。2、财务对比:新东方在线2017财年(2016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新东方在线财年截止日为5月31日)总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33.5%;净利润9221.2万元,同比增长54.8%,2017年净利率20.7%。其中大学教育课程营收占比超过75%,达3.36亿元,K-12教育营收4295万,占比9.6%,学前教育收入341万元,占比0.8%。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月28日,2018财年前9个月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大学教育营收占比71.7%,K-12培训营收占比13%,学前教育营收占比1.5%,K-12培训业务占比有所提高。沪江2017财年营收达5.55亿,同比增长63.71%,净亏损5.37亿元,同比增加27.36%。沪江的营收构成中,大学生课程营收1.85亿元,占比33.5%,语言课程(除英语外)1.84亿元,占比33.4%,英语交流技能课程1.4亿元,占比25.3%,K-12板块占比7.8%,营收4300万元。沪江的收入构成更加细分,也更加均匀,可以说是“三足鼎立”。整体看来,新东方在线的主营业务分类占比中,大学课程是重中之重。3、成本对比:从成本端看,2017财年,新东方在线的成本主要分布于广告开支、教研人工成本与教材成本,分别为1.33亿元、9355万元与3095万元;沪江的成本几乎也体现在了课程成本、广告开支以及人员成本上,2017年度,课程成本2.1亿元,广告开支3.7亿元,教研人员成本也达到了7.6亿元。新东方在线客单价如此低廉还能和沪江比肩,甚至可以实现盈利,是基于其庞大的市场占有率,与早期积淀形成的品牌效应。因此,在市场占有率上,沪江不得不承担更高的销售成本用于获客。而人员成本方面,新东方在线是从线下业务成长而来,教师成本相对较低。而沪江本身以互联网公司起家,教师资源上也会相应承担更高价格。你觉得谁更有能力成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呢?评论区告诉我吧~云朵课堂,教育行业专业SAAS服务提供商,快速搭建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开展网络教学,包含在线教学、直播录播、教学互动、课程点播、教学管理等多项功能,为您提供低成本做在线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按需付费,成本可控,满足您对在线教育平台的一切需求。
记者 | 胡晓蕊编辑 | 李怡彭带着年营收5.5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73.3%,净亏损5.37亿元的成绩单,互联网教育品牌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沪江)奔赴港股。如果能够成功IPO,沪江或将成为港股第一家在线教育公司,也是首个登陆资本市场的在线教育“平台”。在全球市场普遍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港股教育板块走势未受大盘拖累,个股普遍上涨超过50%,板块效应明显。在“同股不同权”等政策的利好之下,小米,映客,拼多多,美团点评等科技公司纷纷将港交所作为了上市目的地,科技公司迎来了赴港上市潮。这并不是沪江卷入的第一波“浪潮”。从PC时代的论坛社区,到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沪江赶上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大多数风口。既未成为“猪”,也没被拍在沙滩上,“老一辈”互联网企业的沪江一直在“冲浪”。自营、平台双管齐下,营收来源仍显单一17年前,沪江创始人伏彩瑞在大学宿舍中创建了沪江的前身“沪江语林网”,该网站是中国最早的非营利在线语言学习社区。2006年开启商业化运作,3年后开始尝试在线教育,并在2012年进行移动端转型,沪江的每一步发展,都紧紧跟上了互联网产业的脚步。目前,沪江的主要营收来源包括自有课程售卖和平台业务“CCtalk”。自有课程指向用户售卖沪江自主研发的在线学习课程,包括直播课及一对一等多种形式。CCtalk则是一个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第三方的老师及课程供应商可以利用CCtalk的平台、技术以及附带的各类在线工具,向用户提供在线课程服务。截止2017年底,两项业务共吸引了约810万名付费用户,包括自有品牌课程约780万名学员及CCtalk平台约30万名付费用户。按照招股书中的月活跃用户计算,2017年12月,沪江在中国教育技术公司中排名第一。其累计用户达1.7亿,这也是其相对其它在线教育公司的主要优势。和传统的线下教育公司不同,沪江的营销更具有互联网思维,通过免费软件吸引潜在的目标用户,再向付费业务导流。目前,沪江在PC端和移动端的免费工具产品包括小D词典、开心词场、天天练口语、天天练听力、焦糖阅读等,月活跃用户达数千万量级。这些工具为沪江得到了大量精准教育流量,并使其得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推荐实现付费转化。在定位上,沪江是一个以直营、平台双主业运营的在线教育品牌。但在营收上看,还处于发展初期的CCtalk平台仅有50万元的年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带来5.54亿元收入的自营业务“沪江网校”,仍然是沪江最大的业绩支柱。沪江课程类目方面也展现了同样的趋势。虽然在几年前起就开始推出包括职场、兴趣、金融、K12等课程品类,但赖以起家的语言类培训依旧是沪江的收入主力,在2017年的总收入中,英语及小语种课程的营收占比高达62.55%。同打造平台一样,品类扩张和建立综合性教育品牌的目标并不容易。规模增长迅速,但“烧钱”还不能停招股书显示,沪江2015-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1.84亿、3.39亿和5.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3.3%,维持着相当高的增速水平。然而如同不少在线教育公司一样,沪江还没能实现盈利。过去三年,沪江的净亏损逐年扩大,分别达到了2.80亿、4.21亿和5.37亿元。沪江教育2015-2017年营业收入。图片来源:招股书。根据沪江的介绍,产生的亏损原因主要针对技术的持续投入,以及广告、推广开支的增长。2015-2017年,沪江研发费用分别为9060万元、1.652亿元和2.305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营收达到48.6%、48.6%、41.5%。目前,沪江已建立了一支由近600名人才组成的技术团队。相较之下,好未来和新东方技术研发成本占比在5%-15%之间,刚上市不久的尚德教育研发费用则仅占3%。据招股书披露,沪江并不会丢掉自己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沪江还将在上市后将募得净额的很大比例用于继续提升公司科研实力。沪江教育课程体系。图片来源:招股书。技术能力被沪江视作为业务开展的基础。招股书中称,沪江已将技术成果整合为一套可为教学过程提供全方位支持的综合系统,用以提升和改造授课和学习时的“教、学、练、测”场景。以录播课为例,不同于大部分录播式课程单纯的观看体验,沪江的OCS课件要求学生在上课的同时完成答题、互动、录音对话等动作,并收集用户的数据以供精确分析学习效果。除了技术研发以外,沪江在广告推广,扩充销售及营销团队方面也在持续大笔投入。2015-2017年,沪江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2.445亿,3.917亿元及5.89亿元,分别占总收益的132.2%、115.3%及106.1%。作为对比,因亏损而时常被提及的在美上市公司51Talk,上一年度的营销费用占比为77.5%。未来,在保持良好增速的前提下控制营销成本,将成为沪江必须面对的课题。教育行业所通行的预付费模式,也成为了沪江盈利困难的原因之一。2017年,沪江的递延收入高达4.85亿元。根据会计准则,用户支付的学费在课程完成后才可被确认为收入,在此之前只可作为递延收入被计入到亏损中。对于追求快速增长的互联网教育公司来说,预付费收入的增长速度几乎一定快过课程结束后的收入确认,这大大增加了在财务上实现盈利的难度。好消息是,尽管亏损规模在持续扩大,但沪江的亏损相对于营收规模却已呈现出了收窄的趋势。过去三年,沪江的净利率为-151.6%、-124.2%和-96.8%。最终究竟能否实现盈利,则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确认。IPO之路历经波折,港股改革带来新风口2018年,沪江赶上了“港股上市潮”的又一波风口。沪江上市的讨论可追溯到2012年。创始人兼CEO伏彩瑞曾说,“我们发现整个移动时代来了,是上市去做一个小公司,还是做一个能够迎接时代浪潮的大企业?我们选择了后者。”2015年宣布完成D轮10亿元融资,估值达到了70亿元后,沪江IPO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对此伏彩瑞表示“会尽可能选择国内市场。”据《证券日报》报道,沪江当时瞄准的是即将推出的“战略新兴产业板”。但随着新兴板的取消,沪江只能重新考虑其它选项。此后,沪江开始了两方面布局:以自研技术推出CCtalk,构建在线教育平台;频繁对外投资,以自身为核心构建教育生态。根据创投数据库IT桔子统计,在过去两年,沪江已披露的投资案例多达14个,涉及语言培训、考研、留学、升学、职业教育、STEAM等多个教育细分领域。本轮互联网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除了面对A股估值、监管力度等问题以外,港股于今年4月30日正式实施的“同股不同权”的改革措施破除了互联网企业在港上市的最大一道门槛。此外,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市场正经历新一轮的“资本寒冬”,一级市场融资困难,因此企业迫切希望继续在二级市场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因而,不论是为今后发展储备“粮草”,还是现有投资人实现退出,成功IPO对沪江非常重要。高调布局平台业务,教育“淘宝”能否实现?为数不少的教育行业人士都认为,自营模式在增速和规模上都拥有天花板,沪江做大规模的希望更多在于搭建平台。教育垂直类平台的概念拥有足够的潜力与想象力,这也可能是沪江是否能由冲浪者变身为“造浪者”的关键。与电商领域的“自营”与“第三方”类似,CCtalk所搭建的是一个近似于“教育淘宝”的平台,为第三方老师、教育机构提供底层的平台与授课系统,并允许用户在其平台上自由选择和购买。沪江在招股书中表示,推出CCtalk的目标是解决教育行业日渐多元的需求与自营品牌所能提供的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相比于自营,平台业务的好处不言自明。大量第三方课程提供方的加入,迅速提升了沪江对教育各大细分品类的覆盖速度,有利于品牌及行业影响力的提升,也让其在与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等在线教育品牌的竞争中多了一张底牌。正因如此,沪江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对CCtalk进行了大力的推广与支持,为搭建出更大的教育供应商生态,其还在全国多地召开“网师大会”,组织在线老师们进行经验分享,帮助原本以线下面授为主的老师转型线上。从数据上看,CCtalk也的确维持了极快的增速,2016年和2017年,CCtalk挂网课程全站交易净额分别为380万元及2.36亿元,年度增速61倍。同时,CCtalk平台的平均MAU分别达到110万和230万,年度增速1.1倍,付费用户达到20922和255298,年度增速11.2倍。但是,这一业务还没有找到明确的收费模式,除了向部分试点项目收取平台或技术服务费外,CCtalk对绝大多数第三方来说仍然是免费的。“平台”前辈淘宝的收入主要依赖商家投入的搜索广告。但与售卖实体货物相比,在线的虚拟课程销售有着显著的不同,课程的非标准化使得搜索排序并不能显著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这一区别也让用户往往更在意授课的老师或课程提供方,而对平台本身的忠诚度不高。在教育平台的探索上,CCtalk曾经并不缺乏友军。BAT等互联网巨头,均曾在此下注,期望以自身的流量与成熟的支付体系,将教育纳入版图之中。但现在,百度传课已放弃平台业务转型知识付费,腾讯课堂与淘宝教育也不再是各自企业的主推品类。对沪江来说,平台业务的竞争者正在减少,却也在探索与验证的路上有些“孤单”。教育行业仍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可能是沪江目前最好的消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所出具的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792亿元。与2016年美国、日本及韩国的4358.4美元、1873.1美元和2340.5美元的人均教育支出相比,中国的人均教育支出人均仅为455美元。在赴港潮中的科技公司和港股教育板块的大批民办学校之中,身兼互联网与教育双重属性的沪江都显得足够特别。而其在IPO之后半年的走势,也将成为港股对在线教育概念股接受程度的最好标定。对于国内为数不少的互联网教育头部公司来说,选择香港还是美国上市,可能不再会是一道难做的选择题。而对成立17年的沪江来说,“冲浪”仍在继续。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要想时时刻刻保持优秀,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提升自我。随着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选择各种免费的网站来获取学习资源。如今的网络课程也是五花八门,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职业培训,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网上搜不到的资源。今天小编就为想要自我提升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总结了八个综合类的优质在线学习网站,上进的你赶快行动起来吧!1、MOOC网中国大学MOOC(慕课)是国内优质的中文慕课学习平台,它是由爱课程网携手网易云课堂打造的。平台拥有包括985高校在内提供的千余门课程,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中国最好的大学课程,学成之后还能获得认证证书,可谓成就感满满哦。2、学堂在线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发起的精品中文慕课平台,跟慕课网类似,它也是主打高校课程的。提供来自清华、北大、斯坦福、MIT等知名高校的经管、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1000余门免费课程。3、可汗学院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这是是一个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授课,曾经得到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名人的推荐。目前网站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以中小学课程为主,现在也加入了部分大学课程与面向职场人士的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4、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的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以及合作伙伴可汗学院,TED等教育组织提供的精彩视频。课程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科学、金融等领域,其目的是秉承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让知识无国界!5、网易云课堂网易云课堂是主要是在线实用技能学习平台,旨在为学习者提供海量、优质的课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它也与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课程内容涵盖软件、IT、外语、生活、家居、兴趣、职场技能、金融、考试认证、中小学课程、亲子教育等十余大门类。6、百度传课百度传课是一个新兴的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既可以在线传授技能,也可以线学习所需的一技之长。内容涉及英语学习、职场培训、生活技巧等技能,采取网络互动直播和点播的授课模式,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广大的学生群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网络学习渠道,推出高质量的线上精品课程。7、腾讯课堂腾讯课堂主要是凭借企鹅客户端的优势,主打在线即时互动教学,另一方面它还利用积累多年的音频、视频能力,为用户提供流畅、高音质的课程直播。其目的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的局限性,让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接受优秀老师的指导和教育。8、淘宝教育淘宝不仅能够买买买,还可以学习线上教育精品课程!课程的内容也真不少,包括电子商务、公务员、考研、英语、小语种培训、外语考试、艺术考试、中小学辅导、早教、生活技能、电脑IT、财务金融、营销管理能等精品课程。除了以上这些综合类的在线教育平台之外,还有设计领域的茶树网,新媒体领域的插座学院,IT领域的麦子学院,外语培训领域的沪江网校,生活技能类的好知网等,都是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育平台。其实这么多网站想要去都深入学习是很难的,小编感觉这些网站上的内容大同小异,也都是业内口碑比较好的,资源也很全,所以大家选择一两个深入学习就好啦!
蓝鲸教育5月20日讯,今日沪江宣布整体累计用户已突破2亿,覆盖包括大学生、白领和中小幼等学习人群。数据显示,其用户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超一半用户分布在上海、深圳、天津、杭州、济南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另外,三四五线城市用户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正成为互联网学习的生力军。技术加持提升学习体验2009年成立以来,沪江网校已覆盖英日法韩西德泰等12国外语及留学、考研、职场、中小幼等多领域,超2000种自有品牌的课程内容。在学习阶段,沪江通过技术手段,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接近线下体验的学习过程。但教育的在线化和智能化最终要做服务输出,沪江网校对产品的新思考是要回归教学工具本身,通过重构其APP,以技术保障前期的效率和后期稳定,用轻量化产品形态细化内容颗粒度,把教研做得更细致。用户数据沉淀推动沪江网校研发匹配的课程内容、中外师资。横向,沪江网校的产品结构和价格结构多元,满足各层级用户个性化需求;纵向,教学内容依托国内外教学机构、组织等挖掘深度。自下而上的用户传导,帮助沪江网校基于用户做内容、结构优化。重视三四线城市用户需求2亿用户中,三四线城市甚至更下沉城镇的学习者占据近三分之一。小城市教培市场集中度较高,但普遍缺少优质教学内容、师资和教学管理。面对下沉市场用户的强需求,沪江网校打造英语能力与考试、英语口语、出国留学、小语种、研究生考试、职场兴趣等覆盖小城市课程体系。此外,沪江还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学习工具,用录播课、直播课、社群和小程序等不同手段填充学习者的碎片化时间,匹配其在PC、移动设备上的使用习惯。差异化内容、服务和品牌效应,正帮助沪江网校更好地服务用户。互联网教育行业面临新拐点2018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到近2600亿元,近三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9年则是互联网教育的分水岭,野蛮淘金热潮已基本落幕。沪江逐渐意识到,教育最终是要更好地服务用户。自身要做的是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增强师资力量,匹配技术应用到学习体验中;从用户需求中来,到服务用户需求中去。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用户的学习结果和过程体验。沪江表示,自身核心是服务好2亿用户,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优化迭代,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学习方案。满足用户学习需求,得到用户认可,才是企业强有力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