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会计专业考研,难度有多大?顺利上岸有好办法吗?灰体

会计专业考研,难度有多大?顺利上岸有好办法吗?

文|冷丝栏目|考研专业解析如果仅仅从官方公布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比本科生更有优势。也许有人说,任何专业都是这样的,学历高当然比学历低更有竞争优势。其实不然,很多纯技术性工作岗位,高职高专毕业生比本科生有就业优势。对于会计专业而言,研究生的就业单位多为国企,外企等优势企业,就业质量较高,就业地区也多居于一线二线城市,个人发展的空间更大。更令人动心的是,研究生的工资福利等明显优于本科生且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为乐观。综合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就业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方面比本科生优势要大很多。会计专业从属于管理大类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管理类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社会就业门槛的提高,增强了人们提升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报考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整体来说考研竞争压力相当大。会计专业是国内高校设置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报考人数当然也是居于前几名的位置,但是,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之多超乎人们的想象。为何会计专业的录取率特别低,竞争难度特别大?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原因?如果要报考该专业的研究生,又该如何复习备考?

翘足而陆

这个专业很“心酸”,被跨考生“围攻”,专硕比学硕还难考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在增肌。考生考研的动机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学术追求和就业,其中就业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了。如今本科生已经随处可见,一个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于是考研深造成了个不得已的选择。而且如今一些企业动辄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不要,这让一些本科为双非的考生也不得不考个名校的研来给自己镀金,以期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在考研的众多专业中,有一个专业的研究生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会计学。会计学这个专业有两种硕士,一个是学术型硕士,名为会计学硕士,一个是专业硕士,名为会计硕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PACC,如今最火的是MPACC。MPACC考试初试采用的是管理学联考,科目设置比较简单。比如数学考的是初等数学,也就是初高中的数学,英语考的是英语二,英语二比英语一的难度要低很多。其他科目如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复习难度也不是很大,MPACC考试的初试基本上没有设置太大的专业壁垒,连专业课都不涉及,本科会计学出身的学生占不到一点便宜。MPACC本来是会计学本科生的对口考研专业,但是如今却被很多本科出身冷门专业的学生盯上,成了他们眼中“逆袭”的好专业。MPACC的录取分数线在跨考生的“猛攻”下水涨船高,300分的满分,分数两百六七的大有人在,分数这么高,每年大批考生进不了复试。而且和学硕不同的一点是,专硕基本上没有调剂机会(极个别学校有),如果达不到目标院校的初试分数线,那么就意味着没有书读了。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会计硕士的报考人数为1800左右,最终录取100人左右,其他1700人左右的考生基本上都没书可读了,想想就心酸。都说学硕比专硕前景好,但是现在考个MPACC比考个会计学硕士还难,落榜风险极大。如果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十分自信或者不在乎第一年没书可读的话,那么MPACC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还是尽量选择学硕,这样达到国家线至少有书可读。如今随着会计专业的不断扩招(很多学校从两个班增加到四个班最后又加到8个班),现在的会计毕业生已经供过于求,这个专业的前景其实不是很光明,不管是读这个专业的本科还是研究生,都要慎重。

孝弟

同样三年,会计硕士,会计经验,会计证书,哪一个更重要?

又到了毕业的季节,就业还是考研是每一个毕业生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继而引发的是学历重要还是工作经验重要的话题,也让很多人不知如何选择。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也逃不过这样的宿命。考研、工作,考证,同样三年青春,如何选择才会更有意义呢?小编调查整理了往届毕业生对这一话题的看法,看看他们如何说。更重视工作经验的人这样说:如今的社会,大学生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但真正高分高能的不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愿意招聘“成手”,成本可能比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略高一点,但省去了培训成本,再加上成手能迅速的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性价比更高。学历只是一纸文凭,只代表了在传统教育下应试能力强,并不代表参与社会的能力也强。反而简历上将过往三年的工作经验列举详尽更具说服力,更能体现为企业带来的直接利益。他们认为学历就像一张电影票,本科是老电影的票,研究生是正火的电影票,博士是新电影的预告片,等到电影开演的时候,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拥有什么样的电影票,只关心你的这张电影票是否符合他的观影口味。更重视学历的人这样说:高学历自然代表了较高的智商、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强的毅力,与本科毕业就工作的人相比自身素质肯定更高,对该领域专业研究肯定更深;同时,拥有高学历的人起点注定不同,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时候肯定也会更好一些,很多大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将毕业院校、学历等级作为硬性条件,无数的职场精英甚至无缘面试。他们说学历就像是华丽的衣裳,求职者就像是一群乞丐,在乞讨的过程中,注定是穿着亮丽的人更能博得施舍者的好感。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也确实是客观存在,但小编以为即使有学历,起点高,但能力支撑不了学历,即所谓高分低能,也会被淘汰,所以也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如果本科毕业确实有了三年工作经验,但想往更高一级职位发展,学历又受到了限制,所以也是需要时间来考取更高一级的学历,通过深造达到升职与升值的最低线。正如女孩子选男朋友,既希望长得帅,又希望对自己好,长得帅带出去有面子,对自己好放家里心里热乎。学历和能力正像是这个男孩的长相和对女孩好的程度,长相决定了女孩是否想跟他相处,但对自己是否好才决定了是否跟他在一起。学历和能力亦如此,没有学历可能连展示能力的机会都没有;但能力往往最终决定了是否被录用。但对于会计行业来说还是比较特殊的,同样的三年时间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因为学历不够可以通过考证弥补,而且一旦拥有如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之类的证书必定在该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小编以为对于即将毕业的会计类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然后通过考证这条路弥补学历不足的短板,可以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即节约了时间成本,又达到了整体提升,满足用人单位对于学历和能力的双重要求。

果瓜有理

未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详细分析——现在考研还值得吗?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国内的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更有发展?这是一篇长文,中间是详细的分析,如果大家想挑重点看,请直接看文中的加粗部分和文末的结论。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明年这一届的考研的难度一定会只增不减,于是就有一些同学问我:孙老师,既然考研难度这么高,能考上的肯定都是很优秀的,那等硕士毕业了,就业前景肯定好吧?不然谁会去考呢?也有的同学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就业形势以后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硕士的学历也越来越有“通货膨胀”的感觉,那有没有可能等好不容易又多花了两三年时间读完研毕业,结果发现能找到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时找到的工作好?这时候最理智的决策是不是先“把坑占上”,后续再慢慢图谋职业上的发展?看到大家这么多疑问,那我在这里就自己这些年来从事考研辅导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各样的见闻,努力做出一个细致的解读,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发现有什么疏漏,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在文末留言指出,我看到后会回复各位。)研究生就业问题牵动人心首先我应当坦率地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硕士生的就业确实一年比一年难,这种情况类似于十几年前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时候带来的学历贬值现象。我们看一下数据:近20年来,历年硕士生录取人数整体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1997年录取5.1万人,那时候物以稀为贵,硕士生绝对是香饽饽;2005年录取32.5万人,规模已经是1997年时的六倍多;而2018年录取人数突破60万,2019年录取人数预计在64万左右(由于某种原因,从2017考研起官方不公布具体录取数据),十几年时间又翻了一倍。现在有一句调侃是说,现在大街上扔块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有八个是硕士生,虽然有夸张,但是却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作为本科生,如今再来看待硕士生的时候,不要再把其当成精英、天之骄子来仰望,而当成是日趋普及化的一种学历教育,是每个本科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都可以去考虑争取的常见途径,甚至是对很多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来说迟早都要拿到的一个门槛级的文凭。你要对自己说,硕士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有了这样的看法角度,你才能对待考研这件事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考试前的心态会不会产生很大起伏),从而客观、理性、长久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自己掌握人生的节奏和主动权。把考上研究生了就当成是鲤鱼跳龙门、麻雀变凤凰,就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地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如今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期望,只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读了研也不会感到开心、满意。甚至大家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人读研后心态失控,总是跟人说千万别读研,否则会跟他一样后悔。你可以看到他一会骂学校管理混乱,一会骂导师不负责任,一会骂专业没有前景,一会叹息自己为了读研年龄大了耽误很多事……我相信没有同学希望自己以后会这样吧?读了研迟早也要去应聘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的是把每年所有的硕士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就业难易程度的,实际上这个每年60多万人的群体内部,就业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实在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随便举几个方面的例子,你就有直观印象了:同一个研究生专业,如果是全国TOP5名校硕士毕业的话每月工资3万元,普通一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1万元,而如果是口碑在国内倒数、实力孱弱刚刚才获批设立了这个专业的硕士点的二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3000元,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对口工作。同一个院校毕业的硕士,如果是热门的、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等,offer那是拿到手软,公司随便挑;如果是冷门的或者属于夕阳产业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历史学、社会学、采矿、水利水电、造船的硕士,那其中除了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找到专业对口且个人心仪的工作以外,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就很艰难。同一个院校且同一个专业毕业但导师非同一人的硕士,由于各自的硕士生导师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能力、江湖地位、人脉资源、人品性情、行政职务等方面相去甚远,硕士生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也会相应天差地别。这方面我也是深有体会,篇幅所限,先不详细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单独探讨。招聘硕士的展位前也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对硕士生的就业产生了可见的影响,比如:你是否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愿意去尝试从事不限专业的校招岗位?比如有的硕士生读研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因为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或者前景看衰等),而有些大企业校招的时候很多岗位(特别是管理培训生、营销岗、创意策划岗、综合业务岗等)都是只看综合能力不看具体专业的,这时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的或者个人能力突出的硕士生转行就比较容易,反之转行就比较艰难也就无法就业。你对工作地点有没有要求?比如你一心想硕士毕业回家乡城市工作,但你所学的专业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对口的岗位,你怎么办?或者你想去大城市工作,但专业对口的话你只能深入农村或者在荒郊野岭的施工现场上班,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好,没能就业。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否饱和?比如现在很多同学都读了会计学(学硕)、财务管理、会计(专硕)、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财会类的硕士,但你知道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多少吗?据财政部和其他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的会计持证人员,其中600多万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以上证书,就连号称中国最难通过考试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也达到了10.5万人!会计这个行当业已饱和,如果你现在准备考财会的研究生,几年后毕业了你就要做好在这个战场厮杀搏命的准备。再比如法学专业的硕士(包括法律硕士),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专业排行榜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法学人才呢?每年法院或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一共才有多少名额?每年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或法务专员的招聘才需要几个人?何况现在往往只要名校毕业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二本院校里读了个法律硕士,就业当然就很不乐观了。你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有些用人单位和岗位对于跨专业的硕士抱有不信任的心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招聘教师或者行政人员时,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招考时,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为相同专业(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比如下图所示,2018年12月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就是如此要求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专业均应符合该岗位专业要求条件”。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的要求你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档次的?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第一学历,毕竟为了高考你学习了三年,考研一般只准备半年多,用人单位觉得本科阶段最有参考性,何况还有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对于本科的课程全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逃课,等读研的时候除了考研指定的那几门课以外其他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很多人的心态就是为了掩盖读了个很差的本科学校而去刷硕士学历,导致了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都是不断往更高档次的院校流动。……以上各种情况都对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显然不能泛泛而谈。而我们想考研的同学都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去奋斗的,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听别人说现在硕士普遍不好就业了,或者看新闻报道说2019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又如何如何下降了,就觉得自己如果读研了也一样不好找工作了,这种观点绝对是片面的!相信自己,考研加油!结论那此时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你,应该怎么办?要我说,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三个字:想清楚。想清楚,说起来很轻松,可真正做到真的很难。就此来全面分析的话,都够我写一本很厚的新书了。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尽量多给大家一些提醒,希望你能认真读完,相信肯定会对你有帮助:上面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要不要考研这件事情实在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可以说,不是考研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考研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研究生(近十年来考研录取率整体在1:3左右),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学术,搞研究。如果你本科就是就读名牌大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行业前景又光明,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准备考研吧!现在不读研,未来职业发展会处处受限,过些年回过头看往往会后悔的。如果你本科学校很不好,或者专业很尴尬,想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自己、证明自己,那也努力去考吧!虽然不敢说考上了未来一定前程似锦,大富大贵,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本科毕业直接去找到的工作要强,而且更有发展前景。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在能保证考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选择含金量更高的名校,你多去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浪费!当然,跨专业考研需谨慎(不是说不要跨专业,而是要认真考虑是否合适与值得),要通盘考虑好,不能一时冲动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就打算转行,如果你读研后发现新换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或者自己还是感到不满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呢?何况跨专业考研的话相比那些和你同场竞技的考本专业的人,无论是在考研的备考中还是后续的读研中,你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被淘汰下去,这个账一定要会算。如果你本科也没怎么好好学习,又不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对学术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想通过读个研究生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或者看见身边好多人都嚷嚷着要考研自己心痒了也想试试,读研期间也没有吃苦的准备,不打算发愤图强、大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希望能继续再浪个几年,就业的事等到硕士快毕业的时候看情况再说,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考研了比较好(至少在你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考)。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考研,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很可能要失败的事情上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幸运地考上了研究生呢?那恕我直言,以刚才所讲的这种精神状态去考研,你也只能考上很一般的院校的很一般的专业(名校的好专业几乎可以确定考不上),这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提升呢?学历的提升因为学校一般而显得很有限,甚至不足以弥补增大了两三岁的年龄带来的求职上的劣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年龄快30岁的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尚未生育、几年内可能要去生孩子的女生)。再考虑到你为了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两三年如果工作的话本来能挣到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确实不太划算。如果决定要考研了,必须要抱着一定成的信念,坚持复习下去直到复试结束。切忌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前怕狼后怕虎,今天担忧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以致整夜失眠,明天在自习室复习坐不住了突然觉得要是直接去找工作也不错,要是因为考研错过了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抱着赌一把、试试看的心态来复习也要不得,不肯踏踏实实吃苦,只想着稍微看看书就去考试,能考上最好,考不上拉倒,无所谓的事儿,大不了老子去找工作。凡此种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考上研究生了也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考研成功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努力的人生才刚刚起步,绝不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坐等开启躺着赚钱模式。如果想取得辉煌的工作成就,接下来面对的各种事情(学术科研、发表论文、考取证书、实习实践、应聘的笔试面试、职场晋升……)都是一道道关卡,都要像考研的时候那样倾尽全力,不可懈怠。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存在反而结果更好的可能性?本科学历更好就业或者未来发展更好的这种可能性还真有。所以上文提到的先“把坑占上”的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随便举两个例子。第一,现在有好多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请看下面这张图,2018年12月某事业单位最新招聘的要求,学历要求一栏非常有代表性。假如你现在是本科,遇到了这样一个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的岗位,而且这个岗位是你所心仪的,你凭自己的努力又能应聘成功,那你为什么还非要去考研呢?等过几年你研究生毕业了,再回来应聘这样的岗位岂不是费时费力还白白丢掉好几年的工作经验,何况几年后如果形势变化你连想应聘的机会都没有了也是可能的。如果你就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完全可以通过读在职研究生来镀金。某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第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一些岗位时宁愿选择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觉得本科生年龄小未定型更有培养潜力,或者同样的工作既然本科生能干没必要花更多的钱雇研究生,或者觉得研究生想法太多不听话、对工作比较挑剔、跳槽的可能性大,或者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本科生。比如下图是2018年公务员考试黑龙江省某单位对某岗位的招聘要求,招收的是经济金融类专业,明确注明“只限本科”。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1如果你本科就是这类专业,读了个硕士也是这类专业,结果毕业了竟然发现反而人家不要你了,连报名资格都被剥夺了,是不是觉得很悲催?(有此要求的岗位并不罕见,笔者还见过多次类似的情况,比如招收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侦查学专业、外语专业、历史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然后要求“只限本科”的公务员岗位等等。下图再随便举一例。)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2看到了吧?研究生的烦恼也真不少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绕开各种各样的“坑”。你提前想到了多少,就会相应少走多少的弯路,所以一定不要偷懒呀!篇幅所限,今天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讨论或提问,我看到后会进行回复的,让我们共同探讨。

而庶几乎

会计硕士(MPACC)考研全面解析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专业硕士招生的扶持力度,加强培养专业型人才,专业硕士因其侧重专业技能与实践等特点,正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目前已经设置的39种专业硕士中,我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在报考专硕前对这些学科的专业院校排名及考试要求了解多少呢?在此,高联老师整理了会计硕士专业考研信息,供备战考研的同学们参考!专业介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英文缩写为MPAcc.设置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是为了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院校排名排名学校排名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厦门大学(985)A+10武汉大学(985)A19北京大学(985)A2东北财经大学A+11天津财经大学A20重庆大学(985)A3上海财经大学A+12北京工商大学A21南开大学(985)A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13江西财经大学A22辽宁大学A5中国人民大学(985)A+14中山大学(985)A23中南大学(985)A6湖南大学(985)A+15中国海洋大学(985)A2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A7中央财经大学A16西安交通大学(985)A25清华大学(985)A8西南财经大学A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26上海海事大学A9暨南大学A18复旦大学(985)A27石河子大学AB+等(42个)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东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商学院、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报考条件:非全日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全日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学位论文/授予教学内容要学以致用,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习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会计实务。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会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等分析与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事会计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为人民服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2.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理论与实务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多变的商业环境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财会工作的领导潜质;3.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开拓创新、应变、判断、决策、组织指挥与协调能力;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处理对外事务的基本能力;5.身体和心理健康。就业方向:一、国企或外企如果你的会计专业知识掌握还不错,自己又比较愿意适应那种较为忙碌的生活,就业时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些单位。在这些企业里面,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压力,但压力也会变成继续努力的动力。二、银行或证劵公司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对于很多人来说,在银行里工作是一份很稳定很体面的工作。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的金融企业势必会更加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势必会增加。三、会计师事务所很多考会计学的研究生都选择了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而言,事务所能让考生学到在企业10年甚至20年也学不到的东西。如果你对专业知识掌握得已经很熟练,并且又感觉能适应经常出差加班的工作,可以选择事务所。但是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事务所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不过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报酬也是很可观的。四、公务员近几年国家机关每年都要招考公务员,对那些从小就有治国理想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感觉能忍受公务员的清贫生活,并且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有较浓厚的兴趣,可以在每年毕业前参加公务员招考考试。五、高校教师教师每年有至少三个月的带薪假期,还可以享受稳定的福利待遇。如果你从小就有教书育人的志向那就更合适不过了。在选择高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前景,而不要只看重暂时提供的某些条件。建议选择那些在学术上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学校,即使待遇稍微差一点。会计是一个靠经验吃饭的行业。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放心把财务总监或者会计主管的位置交给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所以,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要眼光放长远,多积累经验,才能获得成功。欢迎加入高联考研交流群免费答疑、领取最新考研资料19管理类学硕考研交流:141296273

舍者避席

会计专业考研,我该选择学硕,还是专硕(MPAcc)?

2018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在9、10月份进入报名阶段,距离最后的统一招生考试仅有5个月,相信在这一阶段,依然存在部分会计专业的同学在院校和专业上难以抉择。究竟是专硕(MPAcc)更好,还是选择学硕更好呢?你到了必须做抉择的时刻了!一、专硕与学硕专业学位(专硕)与学术型学位(学硕)处于同一层次,在培养方式上有各有侧重。在培养方向上,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学硕则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于理论和研究,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以上是官方定义,会计专硕和会计学硕又有什么不同呢?贴两张课表,首先是MPAcc接下来是会计学硕的课表比较一下,我们可以看出学硕侧重于讲理论方法,教你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而专硕则侧重于讲企业中的实践应用,以培养合格CFO为终极目标。因此,对于读专硕的人而言,毕业后更多的是面向具体工作岗位,而学硕的培养则是为更深层的学术研究打基础。二、毕业时的竞争力对比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目的就在于延缓就业压力,培养竞争力。研究生阶段相当于为大家提供了两年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这一阶段,可以更多的了解会计行业,见识到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对于视野也是一种提升。回归正题,毕业时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我分为两类,一类是硕士学历(211、985),一些同学的名校情结也来源于此;二类是能力(证书、实习、专业能力)。从能力方面来看。首先,很多专硕同学本身属于跨专业报考由于缺少四年基础阶段系统化的学习,基本功相对薄弱,但研究生期间具体应用能力的培养会让他快速适应企业环境,与之相反,学硕的培养更加细致化,层次更深,但实用性也会偏弱,侧重点的区别使得两者难分伯仲。从证书和实习经历上看,学硕都会强于专硕,主要受学制长短的影响,专硕会比学硕早毕业一年。(个人看法,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视自身情况而定)从会计审计实务上来看,专硕由于日常课程的设置,完胜。三、考试难度分析学硕:数学三、英语一、政治、专业课专硕: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专硕相对于学硕而言在初试阶段的科目设置相对简单,建议备考时间紧张的同学考虑报考,但好的学校依然很难,很多人说学硕是与分数线作斗争,而专硕则是与其他报考的学霸作斗争,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建议学校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好一点的学校,但好高骛远要不得,毕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学硕的备考难度较高,不太适合跨专业和备考时间不充分的考生。选择学硕的同学,务必在备考过程中尽可能的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踏实学习,不要看轻任何一科。另外,会计专业调剂方面,学硕选择较多,专硕则比较难。以上,相信看完本文的同学,都能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选择了,我相信只要努力考上,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会给你收获。在这个时期,其实最可怕的就是摇摆不定。最后,祝所有考生备考顺利!

恐龙谷

2019会计硕士排行榜,北大仅34,这所惨遭“降级”的985排第1?

如今的非全日制硕士被很多人忽略,这让人想起了当年的专硕。专硕刚出现时,广大考研学生对这个新事物不怎么感冒,很多人还是拼了命的考学硕,学硕的分数飙得很高,专硕即使名校很多也是过线就录。如今专硕火起来了,凭借着学制短、实践性、认可度高等特点,专硕成为如今考研大军眼中的“香饽饽”,分数也是一路走高。在众多专硕中,会计专硕(MPACC)是最亮眼的一个。那会计专硕哪些学校办得比较好呢?2018-2019年会计硕士学科排名,人文社科牛校人民大学仅排21,北大更是仅排34,而在“双一流”评选中惨遭“降级”的985高校湖南大学却异军突起,排在第一位。在前36名中,大多数都是人文社科类高校,其中财经类高校数量较多,不乏山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地方性财经院校。湖大排第一也是对湖大在会计专硕学科方面实力的肯定,湖大的会计学科源于曾经有“财经黄埔”的湖南财经学院,这些年湖大在人文社科领域精耕细作,实力稳步提升。西交大和上海交大也是榜上有名,西交大的会计学科来自于原陕西财经大学,有很强的实力支撑,上海交大的安泰管理学院是全国一流商学院,受益于上海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上交的管理学科发展十分迅猛。厦门大学在会计学方面是全国执牛耳者,但是在会计硕士学科方面落了下方,仅仅排在第9名,连浙江工商大学和天津财大都比不过。北大在这份榜单中是一大“亮点”,作为我国高校中的“TOP2”,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军者,北大在会计硕士学科方面仅仅排在第34名,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份榜单关注四个指标,“办学资源”、“学术声誉”北大可能不差,莫非北大是输在了“教研产出”“质量与影响”这两个指标上?会计硕士在研究生考试中考试的内容比较简单,在初试阶段主要考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和大学学习的东西关联性不大,复试时才有专业知识的考察。所以,会计硕士成了跨考生的“天堂”,更是冷门专业本科生获得“逆袭”的一大法宝,每年海量的本科毕业生涌向会计硕士,如今会计硕士的难度已经大增,过线就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会计硕士虽然火,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存在很大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几乎没有调剂机会,如果考不上报考的院校,基本上就等于无学可上了。对这份榜单你怎么看?对会计硕士你怎么看?

命也

2022考研:热门专业解读之会计硕士(MPAcc)

2022考研:热门专业解读之会计硕士(MPAcc)随着考研热度的逐年提升,近几年报考会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必然趋势,因为会计专业是每个公司都必须配备的岗位,必尚考研在潜心整理热门专业的时候,对会计专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会计专业,这个专业出来后究竟能做什么。(一)会计专业介绍会计专业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出纳”岗位的工作性质天差地别,并且是越老越吃香,越来越有经验。会计专业属于工商管理项目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实际分析和解决财务以及金融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和会计实务相关的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支撑的高级专门人才。会计专业说实话,虽然学的人多,看似门槛低。但实际上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每年的变化也多,比如曾经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会计初级职称,市场对会计的要求愈来愈高。考生想要考上理想的会计研究生,必须要抓牢基础,多看题多练题,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二)会计专业就业前景这五个去处,是大部分会计专业研究生的“落脚之地”。1、国企或外企如果你毕业于知名的会计专业高校,自己又比较喜欢忙碌的生活,就业时不妨关注一些国企和外企,像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这种,薪资高,待遇好。在这些企业里面,或多或少会有压力,但压力也会变成你努力的炼金石。2、银行或证劵公司对于很多人来说,在银行工作是一份很稳定很体面的工作。所有的银行都有对应的财务部门,是银行的“命根”。也是会计专业人员安身立命之所。证券公司包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所以能去这样的地方工作,一定是很有前途的。当然这些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至少研究生,而且需要对口专业。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的金融业势必会更加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势必增加。3、会计师事务所很多考会计专业的研究生都选择了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而言,事务所能让学生学得在公司10年乃至20年也学不到的东西。通常这样的地方也只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会计人才。如果你对会计专业把握得非常娴熟,而且又能融入加班的工作气氛,会计师事务所就很适合了。不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但是一份投入就会有一份收获,酬劳也是很丰厚的。4、公务员近些年,党政机关每一年都需要招录公务员,有会计研究生文凭自然是加分项,毕竟公务员行业也需要会计专业那种务实、认真、踏实的精神。5、高校老师老师每一年有最少3个月的带薪假期,还能够享有稳定的薪资福利。如果你自小就会有立德树人的理想就再适合不过了。不过呢,在选高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到院校的前景,不能只注重临时的标准。建议选择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院校,即便工资待遇略微差一点也没关系。

極真拳

双非应届生选择会计专硕你需要知道些什么?

双非应届生选择会计专硕(mpacc)你需要知道些什么? 一个失败两次的会计专硕备考人的经验总结提纲:一,前言二,假设三,上篇:形成对会计专硕的风险认识(一)认识形势式篇(二)认识初试篇问题1:会计专硕大纲的含糊以及辅导机构的百家争鸣现象突出问题2: “捷径思维”压倒“风险思维”问题3:有效时间的付出与收获之间抛开运气难成正比(三)认识复试篇(四)形成对会计专硕的风险认识篇的总结四,下篇:备考会计专硕的失败经验教训(一)选择篇(四要素量化择校)(二)备考篇1.英语篇2.逻辑篇3.数学篇4. 写作篇五,结语以下是正文,请大家耐心看完:一,前言本人双非院校毕业,备考会计专硕两年,第一年217分与川大无缘,第二年225分与中南无缘,即使是踩线进入复试,也很难读到全日制。回想当年选择考取会计专硕,第一,当然是兴趣,第二,则是会计专硕不用考高数。当初以为这是一条能够走向名校的捷径,但这三年走下来,才发现这是一条最远的路。作为一个两次都未能进入复试的人,我的观点也许不具有代表性,论述的方式也缺乏逻辑性和有效性,还望大家多多包涵,以下我仅结合我自己备考会计专硕这两年体会来和大家从会计专硕的风险认识以及备考的经验教训这两方面来详细讲解“双非应届生选择会计专硕你需要知道些什么”(当然,其他类型的学生也可以借鉴)二,假设本文重点分析的对象是双非应届生,所以我在这里提前假设:假设1.大多数双非应届生会选择会计专硕的全日制。假设2. 大多数双非应届生会选择至少211以上或有影响力的财经院校作为目标院校。因而对会计专硕非全日制以及报考一般一本会计专硕全日制的未做详细分析。三,上篇:形成对会计专硕的风险认识(一)认识形势篇目前开设会计专硕校非常多,基本上全国的主要院校都开设了这一专业,因而每年招生录取的人数也非常多,但就招录人数而言,非全日制会计专硕的招录人数要远多于全日制会计专硕的招录人数。其中全日制会计专硕的招录人数国内除了财经类院校的会计专硕全日制招录人数能达到百人,其他大部分211.985类院校最后留给统招生的全日制名额几乎不过几十,更有甚者只有个位数(比如说2018年的湖大),而且,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名额还会被夏利营的同学所占据。同时,近几年会计专硕的报考人数呈直线上升,以至于会计专硕已经成为了考研最热门的专业,比如2018年湖南地区报考会计专硕的考生12000+,且目标院校大多集中在985211类院校,像湖南大学,2018年湖大全日制会计专硕统招名额3名(实际录取了5名),非全日制200+,报名人数2500+,最终报考全日制的进入复试总人数达200多热门,可以说会计专硕全日制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此形势下,要想考上985,211院校,就必须过关斩将突破数千人的门槛。(那么,我们可以首先推论,会计专硕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努力型”考试,)就报考湖大会计专硕的那数千人中,排名前200+的同学并非是不努力的人,也许他们都是非常努力的人,但在考试的那天中所获得分数有高有低而已。(显然,我这样的论证并不充分,接下来,我将进一步继续说明这一论点。)他们中有的甚至250+240+的同学都最终没被录取全日制,调剂去了非全日制。可见会计专硕全日制竞争是多么残酷。也许,在我目前的论述中,你们会觉得这也许是湖南大学一所学校的现象,但目前的形式确实如此,比湖大好的学校很多,竞争也绝对不必这小。所以应届生在选择会计专硕全日制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到目前会计专硕的形势如何。(二)认识初试篇问题1:会计专硕大纲的含糊以及辅导机构的百家争鸣现象突出首先,会计专硕的考试大纲给的很含糊,只指出了笼统的考察范围,且没有任何官方参考教材,市面上的资料大多数都是一些相对影响力较大(注意我这里的措辞,并非“权威”二字而是影响力较大)辅导机构对这么多年会计专硕真题的摸索和教学经验的总结进而得出的“知识汇编”,并且,每年的官方真题答案都是是不会公布答案的,以至于在逻辑和写作上,不同的机构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数学偶尔会存在争论),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会计专硕备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同时,不同的老师,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容易导致备考时的盲目性以及对复习效果掌握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你最后对目标院校的选择,当然,对于一开始就铁定了心要考某某院校的同学可能在择校上影响较小,但并不能否认最终对自己复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学习状态调整学习方法及安排有着不利的影响。其实,百家争鸣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问题:你所跟的老师很容易就决定了你的思维,你的思维就很容易影响你的做题方法,你的做题方法就决定了你的考试成绩,这样一个假言推理链条很容易形成思维的禁锢,这一禁锢的形成则势必会影响到你最终是否能考上。现实中,我们很难摆脱这些禁锢的影响,因为会计专硕的辅导基本上被几家垄断,一旦形成垄断,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就上升为毋庸置疑的“真理”(这里使用真理一词可能并不恰当),而被我们许多同学普遍准寻。但我并不否认老师们的水平,只是呼吁同学们在备考时,不要禁锢思想,不要将老师神话。会计专硕的老师不是神,他们的“厉害”仅在于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和有效的融入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备考同学的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总结,要形成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还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管理联考难度其实并不大,方法和知识点也就那么多,跟着市面上的那些辅导机构出的资料来学习,只要你足够努力,基本上到了最后阶段,去做那些市面上的模拟题,一般还是可以得到不错的分。但模拟毕竟是模拟,一遇到真题就不太一样了,也许你会遇到部分你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题型。当然,考完后,许多培训机构的老师都会争先恐后地站出来说,这个题和我们压的某某题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暂不问这个答案是否是这个老师在短时间凭一己之力做出的,也不考虑其给出的答案是否和官方答案一致,但就其行为而言很难排除其马后炮之嫌。问题2: “捷径思维”压倒“风险思维”市面上有很多辅导机构,我跟过两家,在备考会计专硕的两年中,我绝大多数人一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些老师的教学之中,对其深信不疑。在这里我我说要论述的并不是各位老师的实力,而是要指出一下几点疑惑:首先,不同的老师对某些同一类题型存在一些不同的思路和解法,他们都会把某些方法宣扬为万能模板或公式,但我并没有觉得多么的万能,也许某些现有的题型它是适用的,但在真题中一出现新的题型则未必真的万能适用了,当然这也许是我的能力不够吧,所以仅将这一点归为我的疑惑,而非我的发问。其次,大多数老师在招生和教学过程中,并未向学生,尤其是应届生阐明备考会计专硕的风险之大。他们常常用“你跟着我,就能降低风险,就能怎么样”的固定句式回避对这一风险问题的正面解答。是的,我们不可否认,有老师教当然能在某种意义上降低考试风险,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个风险本身有多大以及降低后的风险还有多大。最后,所有老师,都会在当年考研结束时(严格意义上讲,大部分只是在初试后复试前)公开一些他们的优秀学员(注意,这未必是最后考上的学员)的成绩,但却从不公开所有学员的成绩(当然这也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我并不呼吁其公开,因为要表述的意义不在于此)。试想,如果接受培训的学员基数大,考上的只有公布的那些的学生,那么这些培训机构所宣扬的风险降低论并不能完全成立,因为即使是在这些老师的辅导下,这些培训机构的学生的名校通过率也并不高,那么我们可以推论,那些自学的或者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的,通过率会有多么低了。这样说不是为了鼓励大家去报班,而是向大家说明参加培训机构时所存在的问题。总之,正是因为许多老师未向学生做出有效的风险说明,再加上许多学生的信息不对称,让许多同学以为会计专硕是捷径,是通往名校的捷径。但隐藏在这捷径下是一场风险的博弈。也许大家会说,考研都有风险,我承认,但风险总是要和收获成正比的,会计专硕却会让你会面临极大风险与付出极大成本,甚至是可能会与努力反向的而行。问题3:有效时间的付出与收获之间抛开运气难成正比备考会计专硕的这两年,身边有许多战友,我见过很多同学从考研的当年年初一直备考到十二月也考不过某些只备考了一两个月的同学。这让我不禁在思考,是不是因为我们战线较长的同学没有努力,而是在磨洋工,但是事实是,至少我,至少在我身边的这些同学,他们都是非常努力的,每天”起早贪黑”。也许你们会说是因为我们战线太长,会疲惫,进而导致后期复习效率低下,最好的复习时间应当是半年以内,当然,这一点因素也许存在,但你如何说明那些努力备考三四个月的却也只考出一般成绩的同学的原因呢。其实这也说明,会计专硕并非完全的“努力型”考试,因为长时间努力备考并不一定考得过短期突击的有能力却又有运气的那部分人。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明我们在备考会计专硕不需要一个相对较长且合适的备考期间,而是想说明我们在认识会计专硕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会计专硕的非正比性,学会用风险思维去面对,去调整,去认识自身。(三)认识复试篇会计专硕的初试由于不涉及专业课的考察,所以复试必然会加大对专业课的考察力度和难度。一般而言,院校都会将会计和财管作为复试考察科目,更有甚者会将考察科目增至五门并将CPA的教材作为参考教材,可想而知会计专硕复试的难度并不低。而我们很多同学选择会计专硕时都会不自觉的忽略复试的地位,一味强调初试的重要性,“感觉”初试简单,就认为会计专硕好考,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所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复试的重要性:小A(假设1)是一名备考会计专硕的“会计专业”的学生(这一假设降低了复试专业课的门槛难度),初试过后,(假设2)他觉得自己一定能进复试且成绩不低(这一假设保证A完全不受初试成绩不确定性的影响),(假设3)在复试前他满打满算有三个月的复习时间(这一假设排除A初试结束休息时间、春节和在家复习的不自律的影响),来复习2门专业课,这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如果是5门呢?又或者是前面的三大假设都不成立呢?所以,不重视复试的专业课,势必会在观念上主动降低会计专硕的难度及风险,从而孤注一掷,押宝初试。我们一定要明确,现在不少学校,将初试的比例设为40%,顶尖一点的学校可能只有30%,如果只将复习重点放在初试上,那么就很难保证复试突围。(四)形成对会计专硕的风险认识篇的总结我并不否认会计专硕让不少双非同学圆了名校梦,也并不否认那些大型培训机构的积极作用,更不否认会计专硕存在的合理性,本文前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各位准备报考会计专硕的和正在准备会计专硕的同学明白自己选择的成本和风险之高,只是为了让各位在作出选择之时更加慎重地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场考试,自己是否能承担这一次决定胜负与否的考试(因为基本无法调剂),我觉得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自己在乎的人负责。但我尊重每一个人的自主选择,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替他人选择的权力。虽然,我备考两年都以失败告终,但我依旧很感谢这两年会计专硕带给我的提升。若不是会计专硕我的英语也不会提高。若不是会计专硕,我第三年参加湖大法硕复试笔试的时候,我就难以写出81分的法律论说文。若不是会计专硕我也很难在复试面试中有逻辑有条理地回答问题。会计专硕带给我的是毅力是逻辑能力是思维能力,我不后悔这一场并不适合我却又无比适合我的选择。既然你已经认识了会计专硕,认识了其中风险,做好了备考会计专硕的心理准备,那就只管风雨兼程。我们开启本人的下篇。(四)形成对会计专硕的风险认识篇的总结我并不否认会计专硕让不少双非同学圆了名校梦,也并不否认那些大型培训机构的积极作用,更不否认会计专硕存在的合理性,本文前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各位准备报考会计专硕的和正在准备会计专硕的同学明白自己选择的成本和风险之高,只是为了让各位在作出选择之时更加慎重地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场考试,自己是否能承担这一次决定胜负与否的考试(因为基本无法调剂),我觉得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自己在乎的人负责。但我尊重每一个人的自主选择,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替他人选择的权力。虽然,我备考两年都以失败告终,但我依旧很感谢这两年会计专硕带给我的提升。若不是会计专硕我的英语也不会提高。若不是会计专硕,我第三年参加湖大法硕复试笔试的时候,我就难以写出81分的法律论说文。若不是会计专硕我也很难在复试面试中有逻辑有条理地回答问题。会计专硕带给我的是毅力是逻辑能力是思维能力,我不后悔这一场并不适合我却又无比适合我的选择。既然你已经认识了会计专硕,认识了其中风险,做好了备考会计专硕的心理准备,那就只管风雨兼程。我们开启本文的下篇:四,下篇:备考会计专硕失败的经验教训(一)选择篇考研选择比努力重要,相信大家肯定听说过这句话。有了三年的考研经历,我愈发地认可这句话。这三年我认真分析了,我前两次失败的原因,其实最根本原因在梦想与实力地不匹配,换而言之,缺乏对自己和梦想地准确定位。在我看来,选择有当然标准,则是人往高处走,选择同类院校或者更一般地学校,即使考上意义也不是也别大。但这个“高”则需要我们准确地地位。这里,我已经假设各位继续看下去地同学已经认定会计专硕了,所以就不论述对于专业的选择。所以,选择篇中,我仅将选择分解为四个维度并赋予权重以便同学量化选择标准:定位区域(权重15%),定位院校(30%),定位实力(30%),定位付出(25%)。加权总分越高则可以选择排名更高的院校,反之则降低。至于对应院校的理想的分,没有绝对标准,可根据个人的认知来予以划分分数区间。总的来说可以参考院校排名或者专业排名。1. 定位区域(15%)考研有A区B区之分,对于A区B区首先要明确,没有哪一个更稳,只能说,B区是每年地调剂圣地,因为因此知道B区会相对容易考一些,但这并不能说比A区更稳,因为往年有许多报考B区地同学也有落榜的,所以稳这个词还需要结合其他三个因素,来综合考量。其次,如果你是一个纯文凭论者,那么你可以直接选择B区从而跳开热门地区,除此之外,最好选择一个对未来就业相对来说更有区位影响力学校。因为你考研地最终目的地也是要落实到就业之中。最后,A区的北京上海相对较难,所以选择这两个区域,一定要有较高的实力定位和付出定位,切莫盲目跟风。此项定位总分100,难度越高得分越高,反之则越低。2. 院校定位(30%)985.211.双一流,也许是不少学生的选择。选择的方向可能也可能存在着不同,比如通过专业选学校或者根据学校来选择专业。首先,如果你是一个希望在专业上存在一个较大影响力的学校就读,那么你就可以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如果你是一个更为看重学校综合实力的或者说是名气,那你可以根据学校来选择专业,这个没有绝对的错误,只是未来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校影响力的不同。其次,对于这两种方向,切莫过于攀高,院校的定位离不开区域,实力和付出的定位,仅就一方面因素考虑,都是有失偏颇的。再者,院校的定位需要建立在信息的充分获取和加工之上才能科学的做出。获取的信息主要包括,三年的分数线,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分数,复试比例,复试专业课参考用书。加工的方法在于确定报录比与复试难度,倘若报录比较低,复试难度较,则需要高实力和高付出,反之则可降低标准。此项定位总分100,难度越高得分越高,反之则越低。3. 定位实力(30%)会计专硕的考生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计本科,一类是非会计本科。对于会计本科的同学而言。首先要定位到自己本科专业成绩,本科成绩能反映出自己的专业课学习状态以及未来专业素质的可塑性;其次,要定位自己的四六级成绩,四六级成绩更高的同学可以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的院校,成绩低一点的可以适当降低院校难度。最后,最为关键的就是结合自己10月份之前的复习状态(这个状态既包括心理状态也包括学习状态),复习状态好,可以上调难度,复习状态差,则适当降低。对于非会计本科的同学。四六级以及复习状态的因素要求和会计本科专业相同,但对于会计专业课的定位,则需要通过事先的接触予以考量,未接触过会计专业的任何一门专业课的同学可以试着学习一下中级会计和财务管理,通过学习的感受,来评测自己的专业可塑性;如果是接触过会计专业课的同学,就可直接结合自曾经己学习专业课的状态来予以评估。总之,不管是会计本科还是非会计本科同学都需要综合评价一下自己的实力,根据自己的实力定位调整区域及院校定位。此项定位总分100,实力越高得分越高,反之则越低,非会计本科专业同学可适当调低分数。4. 定位付出(25%)通过区域院校实力的定位之后,付出则是考上目标院校的必要因素了。但此定位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管前速三个定位的高低,你都需要尽可能的付出。而且付出的程度一定要大于前三个定位的高度。如果仅仅持平,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里的定位付出,是要加入刻意的训练与主观能动性的付出。不问方向盲目的付出,只会事倍功半。此项定位总分100,需要付出越多得分越高,反之则越低。5. 补充一句如果你心中早就有坚定的目标,请直接忽略我的区域和院校定位,但务必不要忽视实力和付出定位。倘若实力不强,务必根据心中鉴定的目标拔高付出定位。倘若实力很强,那也请重视付出定位。(二)备考篇先说明一下2015年我一战会计专硕的成绩:英语81分, 管理联考136分,总分 217。 2016年二战的成绩 英语77分 管理联考148分 总分225分。看得出英语还算是我的强项,管理联考则是我的败笔。所以经验教训,我将先论述较为成功的经验——英语,随后在论述失败的教训——管理联考,望大家仅以之为参考。1. 英语篇(1)辅导用书:单词——老蒋的单词绿皮书阅读——前期张剑黄皮书 后期老蒋80篇和真题解析长难句——老蒋讲长难句和新东方考研语法写作——老蒋讲写作(2)用法:a单词打基础背诵单词我1月份备考开始到考前,每天早上平均一个半小时的背单词任务我从未间断,背单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艰辛但收效显著的一件事。但要注意,我刚刚表述的是我平均一个半小时背单词时间,因为,从1初月到3月底我基本上花了两个半月,每天起码4-5小时的时间来蒋军虎的单词班,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学,并补充相关笔记,300页的笔记本做了两本。虽然那段时间单词学习的周期特别长,但效果是非常明显。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看不懂一篇考研的阅读文章,到后来基本上能够阅读出它的大意,但还是会存在很多阅读上的困难,比如说这句话的单词我都认识,但组织到一起我就不认识了。其实,这都是不懂语法的问题。所以,这里也说明,我们很多同学在背单词的时候最好在前期跟着老师的单词课来学习,前期也许感觉很费时间,但到了后期绝对是事半功倍。b语法阅读同步开进打完单词的基础,我便开始了语法的学习,结合这新东方和老蒋的语法书,一个个的击破考研的语法。考研的语法重点无非是对句子的结构的把握,比如说从句,比较结构,否定结构等等。学习语法没有捷径,必须脚踏实地。但很多同学学习语法仅仅是对语法书完成任务式的学完,这样子基本上没什么效果,遇到长难句仍然是看不懂。我的经验是学习语法的过程一定要结合阅读同时进行。比如说,今天学了定语从句,你首先需要对语法书上的语法及其示例要充分掌握,随后,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寻找定语从句的长难句,对其分解总结,在反复地可以训练中,长难句自然不在话下。c.阅读与翻译同时进行做阅读不能简简单单的做完,然后就放到一边,思考题目答案的逻辑关系则是非常重要,学会自己总结此种体型的答题技巧,把握老师的思维方式,切忌少想,但又要提防多想,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则需要在刻意的练习中总结。但其实,阅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做对阅读题,也不仅仅在于我们第二点讲的对于语法的重要作用,还在于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翻译的水平。我在备考的过程中,每完成一篇阅读,我都会回过头将此篇阅读全文翻译。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困难,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质疑自己这种方法费时又费力,到底会不会有效果。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一战时我翻译了数十万字的阅读后,效果也就凸显出来了,阅读的正确率越来越高,到后期基本上可以全对,新题型和完型也是如此,基本上全文都能看懂。我相信,我这种愚笨的方法一定尤其效果。虽然介绍出来让大家借鉴,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借鉴两字,此方法未必适合所有的人,但我觉得基础和我一样比较差的同学完全可以采取此种方法来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d.切莫忽视作文的重要性:很多同学看到有些学长学姐的经验贴,认为作文只需要到最后一个月来准备就可以了。但我想提醒各位,大多数仅在最后一个月准备作文的同学,作文成绩都不怎么样,就比如说我。这也是我在备考英语中的不足之处。所以,我建议大家,至少在考前3-4个月就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作文。比如说,总结阅读中经典的句式,记忆一些类型化的专有名词和表述。定期训练类型化文章。相信大家到考前绝对有能力应付英语二作文。(3)总结说来惭愧,我三战法律硕士,由于新增了政治和五门专业课又需要面对工作,鉴于自己英语二的成绩还不错的情况,我便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以至于英语一跌倒了67分,但我阅读和完型都只错了2个,败就败在新题型全错以及写作一塌糊涂。可见,英语就是,你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第一年,我付出的特别多所以分数高,随着二战三战我放松了英语,因而分数也越考越低。2. 管理联考篇第一年,我跟的是鑫全工作室;第二年,我跟的是老吕,两边的老师各有各的特点,鑫全的难度和深度更大一点,老吕则提倡母体,接受起来更加简单。如何使用具体如下所述:(1)逻辑篇总的来说逻辑不算我的弱项,没有在考试中拖累我,做题的过程也比较顺利,基本能用上自己在备考过程中所学到的和所总结的。逻辑的备考教材使用的顺序我建议是《老吕逻辑要点精编》其次鑫全工作室全套教材加真题,因为老吕的逻辑很基础也很通俗易懂,但较为浅显,我个人觉得面临复杂的题目可能有些难以应付。而鑫全的教材难度较大,知识点也更加深入和全面。同学们,可以通过老吕打好了基础,这样子更容易入门,再用鑫全的教材予以提高。说实在的,个人觉得老吕的论证逻辑讲的太含混,不清晰,鑫全可能会更好一点。有的人说学习逻辑,最好只跟一个老师,不然思路会受到影响,而我不这么认为,多听几个老师的可以开阔思路,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才算正在会学习。而且长期只听一个老师的特别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若遇到不能用这个套路的题就会很蒙,进而容易影响正常考试的状态(我一战的时候因为做题不顺,整堂考试都是慌张的,从这一点来说心态也是决定我前两次失败的原因)。所以,逻辑的学习一定要各取所长,最终也需要形成自己的逻辑,不要完全被老师的逻辑思维给禁锢,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在这里其实也是考虑到各位同学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具备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能力。(2)数学篇管理联考能不能拿高分,能不能和别人拉开差距,关键就看数学。但恰恰我的数学是最差的也是两年来没有从本质上提高的一门。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老吕的《数学要点精编》还是非常适合打基础的,老吕强调的母体非常有利于数学结构的构建。我第一年直接就开始用陈剑的《高分指南》,说实在的题目难而且很难形成体系。二战的时候我开始跟老吕,老吕的《精编》打开了我的数学大门,对于不同的题型,我通过学习逐渐形成了一套解题的的逻辑。这个时候再辅以陈剑的《高分指南》则非常好,实际运用了母体,又能加以提高。注意《高分指南》的题目一定要反复的做,做到书本上的知识完全理解透。结束此阶段后就可以转战《高分指南》提升篇以及陈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其难度又进一步提高。冲刺的模拟题可以用鑫全的,难度接近真题。老吕的模拟题有点简单,你可能得分还不错,但很可能并不能反映你的真实水平。所以建议使用鑫全的模拟卷。但数学,最为重要的是考场上一定要学会灵活应变,我虽然在考前自感状态不错,但最终上考场却有些懵逼。最后对了答案发现数学拖了后腿,这其实也说明我临场应变能力的不足,事后我有好好的总结为何自己在数学上两年都表现不佳。关键有两点:第一点,我过分依赖辅导老师的教材了。教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题型,往往教材上的题型存在滞后的特点,要想突破这一滞后性,有效的去总结错题非常必要,这里的有效强调掌握而非做对,回顾当年,我虽然努力在往做对错题上走,但实则背离了题型内在的本质规律,去深入挖掘错题中的营养。第二点,临场心里素质太差。做题目不会有的放矢,强调拿到每一道题目的分,这反而让我被功利所束缚,从而影响发挥,所以,同学们应当好好调整心态,坚信自己只要拿到自己能拿到的分就一定会有好的成绩,我三战的时候,即使看到专业课的题目有自己不会的,我也毫不担心,因为我相信我已经拿到了我能拿到的题目了,不会的题目,尽自己努力去做,猜也有几率才对,对了就说明我运气好,给我锦上添花而已,所以,做题心态好了,整套题做下来也会顺利很多。(3)写作篇管理联考的写作强调逻辑性,也可以说强调理性。就论说文而言,论证的结构,论证的方法,论证的逻辑有效性是一篇好的论说文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在学习逻辑的时候其实也同时也是在对写作的学习。基本上逻辑不错的同学写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见管理联考的备考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备考过程,我初期使用了鑫全的《写作分册》,这本书适合入门(当然,网上也会有同学使用田然讲写作,我没有使用过所以没有发言权),那本上面的所有的论说文题目都自己写过,后期使用的是老吕的《写作要点精编》,老吕对于论说文的结构确实把握得很好,学完,至少能构成出一片合格的论说文,但这里的论说文只是合格,因为,我发现,很多同学包括我写作的结构会特别容易受到老师们的那种思维和结构的束缚,未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个问题其实在于,缺乏思考和总结。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学习老师的结构,但中后期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结构,将老师的结构化于无形,这其实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刻意的总结老师和其他同学写的高分论说文的精美表述和行文结构,其次要意识地讲逻辑中学到的论证方式用到自己文中,这一点需要反复地训练。对于论证有效性,其实还是要关联到我们地逻辑地复习,逻辑分为论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分别有哪些逻辑类型,分别会存在那些逻辑错误都要搞明白,不用觉得这很困难。这都是很基础的,论证有效性地难度就在于如何在给定的材料中发现有效性不足和有效地指出其不足之处。这个真的没有捷径,用好真题,多练习,你会发现,论证缺乏有效性地原因无非就只有那些。(三)备考安排篇会计专硕的备考时间不能一概而论,科学地应当根据科目不同来予以划分。就英语而言,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复习时间为一年,因为英语水平的提高需要的周期较长,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以适当缩短时间。管理联考则不能太长,5-6个月最为合适,基础较差的可以适度拉长,但不易;拉地太长。目标院校的复试专业课,最好提前到考研的前期也就是英语开始,也就是1年前开始初步的学习,这样能够减轻复试的压力。对于每日学习的时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效率高的同学一天6-8小时就够了,效率一般的同学可能每天需要10小时左右,所以每日学习的重点在于效率的高低。当然,碎片化的时间非常重要,因为有科学研究表明,碎片化时间以及变动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这一点最明显的时发生在我三战法律硕士的时候。由于我是在职备考全日制,而且复习时间只有五个月,而我又需要面对全新地专业课和政治,所以复习任务非常大,时间又非常紧,我只能充分利用我的碎片化时间,比如说在地铁上看书,走路吃饭的时候听音频课等等来增加我的学习时间,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每天加起来能为我提供三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而且,我的大部分背诵任务都是在地铁上和单位的办公室里完成的。所以,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非常重要。最后,身体健康在考研过程中非常重要,建议每周适当锻炼1-2次。我第二次考研的时候由于缺乏锻炼,身体抵抗力特别差,备考的几个月肠胃炎犯了3次,发烧了4次,有一次在考前发的烧,这十分影响自己得备考和考试状态。所以考研虽然紧张,但一定要拿出时间好好锻炼。五,结语也许,我的讲解并不成逻辑,或者说并不具有较有效性。但此文得目的仅在让大家多少明白一些有关我这两年对于会计专硕的一些感受,希望能够对大家在选择和备考会计的过程中有所帮助。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需要承担责任的选择,所以还请务必慎重,当然,倘若做出了选择,刻意的训练和努力的付出,也是对于自己选择负责人的表现。总而言之,祝愿每一个考研人有努力就有收获

唐风

会计专硕已经烂大街了,不值得考了吗?

小编在部分评论里看到很多网友说会计专硕已经烂大街了,没人愿意考了,会计也是一门烂大街的专业,考了也没用,毕业真的就等于失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小编接下来和大家说一说。(一)会计是一个烂大街的专业?近几年报考经济类专业的人数有所下降,但是还是很热门的专业,经济类的专业报读人数还是稳排前三的,特别是财经类的专业,需要的分数不用太高,和金融类的专业相比门槛会低很多,财经院校的毕业生更抢手,网友所说的“烂大街”是因为会计行业需要的人才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出现一个反向思维,这么多人都能做,肯定不是什么技术含量高的活,就像苹果手机刚出和现在的对比,也被众多网友叫“街机”,但你能否定苹果的价值吗?会因为它是很多人买得起的就否定它在一方面有的成果吗?一因为会计岗位需要的人才多,才会有家长说的毕业后不怕找不到工作,毕业后不会失业的说法,但是几年过去了,时代在进步,现在的情况还是这样吗?(二)会计人的晋升之路大家步入社会后发现,工作岗位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业压力大,因为学会计的,不学会计的,都来考会计技术资格证书,美名其曰,多一条出路,这时候,大家的水平就被平均化了,上学时学得普普通通,那肯定在一群在社会上奋力奔跑的人面前就失去了优势。术业有专攻,只有学精了这个专业,才能更好的走下去。可能你已经步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但是如果选择在会计这个领域内做精做细做好,还是需要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当你层次越来越高的时候,专业越学越精的时候,才能在众多会计人中脱颖而出,活到老,学到老,即使有人认为“烂大街”,也一样报考人数非常多,没有“烂大街”的专业,只有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酸的人。说某个专业烂大街的人一直都会有,但是报考这个专业的人数也一直会有,可能还会只多不少,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目标需要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学历,如果有了学历是不是就能少奋斗几年?对自己的未来做最优的规划。来源:会计网,责编: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