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初卫健委发布的第5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曾经要求将CT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但在之后第6版中,又取消了这一要求。这是为什么?《美国放射学杂志》近日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肺炎的放射学文献包括有限的回顾性研究,该研究认为,CT检测不具备作为新冠肺炎诊断标准的能力。在题为Chest CT and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 Date(胸部CT与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迄今为止的文献综述)中,研究人员指出,曾经有研究称,CT检测可以弥补核酸检测容易导致假阴性的不足,但这一研究由于实验设计的原因,是有偏见的。由于存在大量微症患者和无症状患者,CT检测同样存在很高的假阴性风险。同时,CT检测的阳性病例标准也略有欠缺。早前的研究主要讲CT图像中出现局灶性毛玻璃混浊作为新冠肺炎确诊标准,但这一病症在许多其他疾病中都可以看到,这相当于为了提高CT检测的敏感性,放宽了特异性标准,可能造成偏差。研究认为,RT-PCR核酸检测仍应是唯一的感染标准测试不过,他们也表示,这并非说明CT检测毫无价值。在临床上,通过CT检测各种新冠肺炎的早期特征仍然是“重要的第一步”。因为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取决于它限制假阳性结果的能力。虽然RT-PCR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但它们通常是由污染引起的,几率较低。此外,CT检测还会造成额外的风险,比如过度使用医院资源、将受影响和未受影响的患者聚集在放射科容易增加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等。研究作者总结称,目前CT检测应保留用于评估新冠肺炎的并发症,或用于评估是否怀疑有其他病症。在第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后,也有记者就取消CT检测确诊标准一事采访过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教授张笑春表示,CT是一个间接证据,多用于辅助诊断,核酸检测才是可以明确患者到底是被哪一种病毒微生物感染的严谨确诊方式。张笑春解释,因为当时核酸检测的检出率仅40%左右,漏诊的可能性较高。原因是试剂本身的研发时间短;其次,支援发热门诊的医生来自各个科室,不熟悉操作;第三是新冠肺炎发生在下呼吸道,患者干咳无痰,很难采集到有效的样本。2月初湖北省作疑似病例存量太大。大量疑似病人因核酸阴性无法确诊,得不到集中收治,对疫情防控十分不利。因此,采取CT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在2月中旬左右,湖北省疫情在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控制,因此诊疗方案做出相应调整,取消了CT检测作为新冠肺炎确诊的标准。参考资料:[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ajr-covid-cautions-chest-ct.html[2]https://www.ajronline.org/doi/10.2214/AJR.20.23202
来源:一财网不过,中国疾控中心并未回应,他们是在什么时候得出“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这一判断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国疾控中心”,CDC)推到了风口浪尖。原因在于,这篇论文称,研究表明,自2019年12月中旬以来,密切接触者之间已经发生了人际传播。此外,1月1日~1月11日,共有7位医务人员感染。但此时,公众对此一无所知。科学家是该先发表论文还是该先进行防控?争议的焦点由此而来。1月31日一早,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他是上述论文的共同作者。“这是一篇回顾性分析!12月中旬还不知道是什么病,病原不清,都是调查四百多例流行病学的推论!Onset的日子都是推测,这个大家没有看明白!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混在一起。”高福对第一财经表示。高福也表示,回顾性调查的工作正是CDC的职责之一,找到元凶,回顾性调查,指导未来防控。“我们的防控一直没有停,一个月来大家都没有觉睡。”这是回顾性分析美国时间1月29日发表的这篇论文,由中国疾控中心领衔,包括了湖北省疾控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研究的通讯作者包括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和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杨波。共同作者也包括了高福。在这篇论文中,调查小组分析了截至2020年1月22日已报告的实验室确诊的425名病例情况。分析显示,前425名确诊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9岁,男性为56%。到2020年1月1日之前发病的大多数病例(55%)与华南海产品批发市场有关,而随后的病例为8.6%。平均潜伏期为5.2天,分布的第95个百分位数为12.5天。在早期阶段,该流行病的病例规模每7.4天增加一倍,感染的平均连续间隔为7.5天,基本传染数(R0)估计为2.2。根据这些信息,论文称,有证据表明自2019年12月中以来在亲密接触者之间已经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这篇论文由于披露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更多信息,引发了普遍质疑。1月31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题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的文章,文章表示,论文是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论文中提及的15名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分别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于1月20日晚、武汉市卫健委于1月21日凌晨向社会公布。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文章也表示,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不过,这篇文章并未回应,中国疾控中心是在什么时候得出“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这一判断的。对于传染性流行病学来讲,回顾性研究确实极为重要,没有回顾性研究就无法更清楚地认识传染病的发病规律,进而制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也因此,在一种传染病爆发以及病例诊断之后,首先会出现的,就是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一位流行病毒学专家也对记者表示,回顾性研究是传染病的基础工作,必须依据已有病例进行,在没有病例的情况,谁也无法观察出这个病毒发展是什么路径。“其实,425例的数据还不足够展示新病毒的特点,只能说明过去和(425例)当时的状况,未来如何发展,还需要继续观察。”上述流行病毒学专家说。如中国疾控中心声明,这些病例是之前所发公布确诊病例,研究小组利用这些公开数据,开始了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如何展开根据这篇论文,最早的新冠肺炎病例是通过“病因不明的肺炎”监测机制确定的。为了识别肺炎病例,并努力提高早期发现的敏感性,研究团队制定了量身定制的监测方案,以在2020年1月3日识别出潜在病例。针对可疑新冠肺炎的初始工作案例定义,首先是基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案例定义。在获得了有关已确诊病例的新信息后,又于2020年1月18日更新了定义可疑病例的流行病学标准。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就会通知由中国疾控中心,省级,地方市级疾控中心和县级疾控中心组成的联合小组,开展详细的现场调查并收集呼吸道标本,这些标本会在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进行集中检测。中国疾控中心和地方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还对所有疑似和确诊的病例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他们通过与受感染者、亲属、密切接触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访谈等方式,收集流行病学数据,以确定患者发病前两周的接触史,包括接触野生动物的日期、次数、频率和方式,尤其是在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可以买到的野生动物。此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暴露于任何相关环境下的信息,以及与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人接触的信息。这些在调查中收集到的所有的流行病学信息,包括接触史、时间表和密切接触者的身份,都进行了交叉核对。经过如此路径,研究团队获得了425名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基本传染数约为2.2传染性流行病的回顾性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在于看清楚传染病的规律,只有看清楚了敌人才能做出更好的防控。除了上述被质疑的内容,这篇论文还透露了什么值得关注的信息?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月4日之间发病病例的数据,来估算疫情的增长速度。论文称,限于1月4日之前的数据情况,估计新冠肺炎的基本传染数约为2.2,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患者将感染传播给2.2个其他人。就新冠肺炎而言,论文称,控制方面的挑战包括许多轻度感染的明显存在,以及隔离病例和隔离其亲密接触者的资源有限。但是,因为对疫情的意识增强以及最近几周来检查的可用性和使用率提高,将增加确定的感染比例。这篇文章中使用的一张图表上显示,1月11日之后,病例数出现了下降。不过论文也称,很可能是由于对最近发作的病例的不确定性以及鉴定和报告的延迟,而不是发病率的真正拐点。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测试剂盒的可用性和使用量会增加,因此,论文称,在解释1月份病例增长速度时应格外小心。总之,研究结果也显示,在早期阶段,病例规模每7.4天增加一倍。平均连续间隔为7.5天。论文也提醒,紧迫的下一步措施包括确定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减少社区内的传播。随着对流行病学特征和病例发作的动力机制的更多地了解,也需要完善工作案例的定义。同时,也需要继续监测病例以发现流行病学的任何变化,例如,年轻人群体或医务工作者的感染。
任冉/卫生部门He汀是一种具有良好抗炎作用的降脂药物,被认为是COVID-19的辅助治疗药物。然而研究表明他的汀药物可能通过诱导ACE2表达而增加风险。新型冠状病毒Castiglione和他类汀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表明,他们可能有助于对抗新的冠状病毒感染,Castiglione,等等;抗炎,哈利利,Fedson,等等。。然而这些药物已经被证明可以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因此迫切需要直接的临床证据来回答his汀类药物对住院COVID-19患者是否有害或有益的问题。的研究表明,感染ACEI抑制剂或ARB(ACEi/ARB)的患者比没有ACEI抑制剂或ARB的患者有更低的28天全死亡风险(Zhang等人,)。然而联合治疗对COVID-19个体的影响尚未被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重要的临床问题,我们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之一,作者强调这是一个回顾性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其局限性,为了前瞻性地研究其他汀药物对COVID-19结果的影响,迫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首先,结论如下对13981例COVID-19例中国湖北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219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根据倾向评分匹配后的混合效应Cox模型,我们发现匹配他汀类和非他汀类药物组28天全的死亡率分别为5.2%和9.4%,风险比调整为0.58。在Cox时变模型和边缘结构模型分析中也观察到他汀类药物的低死亡风险。研究概况:图1,概述参与者参与、排除和纳入标准的示意图。297名没有高血压病史或有高血压但没有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参与者被排除在亚组分析之外。分析包括来自中国湖北省21家医院的13981例确诊病例。其中1219人在医院使用了他的汀药物组,其余12762人没有接受他的汀药物治疗(非他汀药物组)胸部CT显示汀组双侧病变较非汀组更常见(89.5%比83.7%,P入院时,his汀组的LDL(LDL-C)和总胆固醇(TC)比非他汀组更频繁地增加。在整个住院期间,两组的血脂水平相似。与非汀组相比,使用其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从症状出现到住院的天数更长,平均随访天数也更长。图2,PSM和非汀组的生存曲线在PSM队列中,汀组的死亡率(IR,0.20例/100人日;死亡率5.2%)显著低于IR,0.37100人·天)。死亡率为9.4%。对于COVID-19的次要终点,我们分析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有创机械通气、ICU、ARDS、感染性休克、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和急性心脏损伤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经PSM校正基线差异后,his汀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仍低于非他汀组(aHR,0.51;95%CI,0.34-0.78,P=0.002)。在PSM队列中,他的汀类治疗与其他次要结果(如急性肾损伤、肝损伤和心脏损伤)和血清CK或转氨酶水平升高无关。图3住院期间他汀类与非他汀类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在基线差异匹配的受试者中,CRP的动态轨迹在入院后均呈下降趋势,在整个住院期间,his汀吸毒者的CRP动态水平较低。在整个随访期间,his汀组的IL-6水平低于非他汀组。同时,在住院期间,his汀药物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动态曲线较非汀组有更显著的下降趋势。此外,为了消除审查制度或死亡造成的任何文物,对活着的参与者进行了分析。当在28天的随访期内死亡的人被排除在每组之外时,这种趋势是相似的。
来源:经济日报新型冠状病毒12月中旬已人传人?疾控中心回应争议:论文是回顾性分析1月2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一篇中国学者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论文称:“有证据表明,自2019年12月中旬以来,密切接触者之间已发生人际传播。”论文作者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湖北疾控中心等多家机构。这篇论文发布后引发大众质疑:既然12月中旬已出现人传人,为何直至1月20日,公众才从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的新闻报道中得知该病毒可人传人的消息?新发论文显示:新冠病毒人传人早在12月中旬已出现让我们先来回顾这篇论文的要点:◆ 12月中旬已开始人际传播论文作者分析了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武汉最早的425例确诊病例的数据,以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CIP)的流行病学特征。在最早的425例NCIP确诊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9岁,56%为男性。在2020年1月1日前发病的病例中,大部分(55%)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相关,而在此后发病的病例中,仅8.6%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相关。论文中说:“我们发现武汉现阶段的NCIP病例倍增时间约为7.4天。密切接触者之间的人际传播从12月中旬开始已经发生,并在此后一个月内逐渐播散。”◆ 每例患者平均传染2.2人论文作者估计R0约为2.2,这意味着每例患者平均将感染传给了另外2.2人。一般而言,只要R0大于1,疫情就会不断加剧,而疾病控制措施的目标是将再生数降低至1以下。◆ 有可能出现超级传播论文称:“已经有医务人员发生感染,其比例低于SARS和MERS疫情时的情况。SARS和MERS疫情时的特征之一是传播力的异质性,特别是超级传播的发生情况,其中尤其是医院发生的超级传播。尚未发现NCIP出现超级传播,但随着疫情的发展,有可能出现这一情况。”◆ 1月11日已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医务人员感染是明确病毒人传人的重要证据。从论文中附录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1月1日至11日期间,武汉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1月12日至22日期间,有8名医务人员感染。表1.截至2020年1月22日时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特征。*中国疾控中心回应:论文是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针对大众质疑,今天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回应称: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其回应原文如下: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的论文,有网友提出质疑。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论文是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论文中提及的15名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分别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于1月20日晚、武汉市卫健委于1月21日凌晨向社会公布。二、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三、论文是由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四、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感谢各位网友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月31日记者:佘惠敏
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中,恩替卡韦(ETV)以及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均是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As)。2020年9月29日,发表于《柳叶刀》子刊《胃肠病和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研究人员阐述了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细胞癌发病率(见下图)。乙肝替诺福韦回顾性研究,比较恩替卡韦,HCC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是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表在《柳叶刀》子刊《胃肠病和肝病学》上。由于目前还不清楚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与慢性乙肝患者(CHB)肝细胞癌风险的关系是否不同,就在先前的荟萃分析中,显示了具有实质异质性的互相矛盾的结论。因此,本研究人员的目的是,分析更新的数据并阐明异质性的来源。这项研究主要由多位医学博士共同完成并发表,分别是Cheng Hao Tseng、Yao Chun Hsu、Zi Haw Chen、Fanpu Ji、I-Sung Chen、Ying-Nan Tsai等研究人员。研究方法如下: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包括,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时间-事件数据,并随访至少1年。当中,包括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7日发表的研究,以及2018年和2019年国际会议上的摘要。研究人员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肝细胞癌的协变量调整危险比(HRs)进行汇总,使用i2统计和Cochran's Q检验评估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并通过预先指定的亚组分析确定异质性的来源。本研究在PROSPERO注册,ID为CRD42020176513。研究结果表明,分析了31项涉及119053名慢性乙肝患者的研究。在不匹配人群的研究中,恩替卡韦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5年累积肝癌发病率是5.97%(95%CI为5.81-6.13,28项研究),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5年累积发病率是3.06%(2.86-3.26,13项研究)(p<0.0001)。在所有8项与倾向评分相匹配的研究中,恩替卡韦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是:3.44%(95%CI为3.08-3.80)和3.39%(2.94-3.83)(p=0.87)。研究人员使用协变量调整分析14项比较研究发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具有相似的肝癌风险(主要转归);校正HR 0.88,95%CI 0.73-1.07;p=0.20,但异质性显著(I2=56.4%,p=0.0038)。在基于医院的临床队列的亚组分析中:这两种方案之间的肝细胞癌发病率并没有差异(校正HR 1.03,95%CI 0.88-1.21;I2=0%)。然而,在行政数据库研究中,相比较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与肝细胞癌的风险较低。(校正后的HR为0.67,0.59–0.76;I2=0%)。研究人员解释,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我们发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在发生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小番健康结语:本研究员医学博士点评:恩替卡韦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孰优孰劣,应该以慢性乙肝患者的耐受性以及可承受性作为主要考量条件,而不是一种药物是否比另一种更有效。以上研究数据和结论于2020年9月29日发表在《柳叶刀》子刊《胃肠病和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是由多名医学博士共同完成并发表。
每经编辑:孙志成2020年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的论文。论文提出,最新一项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动力学研究显示,2019年12月中旬密切接触者之间就已发生人际传播。此外,1月1日至11日已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图片来源:新英格兰杂志这篇论文发布后引发网友质疑:既然12月中旬已出现人传人,为何直至1月20日,公众才从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的新闻报道中得知该病毒可人传人的消息?中国疾控中心回应据人民日报,1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了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称: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说明全文如下:2020年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的论文,有网友提出质疑。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论文是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论文中提及的15名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分别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于1月20日晚、武汉市卫健委于1月21日凌晨向社会公布。二、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三、论文是由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四、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感谢各位网友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月31日去年12月中旬已开始人际传播◆ 12月中旬已开始人际传播该论文收集了截至2020年1月22日已报告并经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暴露史和疾病时间线信息。研究显示,在武汉最早的42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9岁,56%为男性。在2020年1月1日前发病的病例中,大部分(55%)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相关,而在此后发病的病例中,仅8.6%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相关。平均潜伏期为5.2天。在初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倍增时间为7.4天。密切接触者之间的人际传播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已经发生,并在此后一个月内逐渐扩散。报告中的图表显示,1月1日至11日期间,武汉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1月12日至22日期间,有8名医务人员感染。图片来源:新英格兰杂志◆ 1月11日已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从论文中附录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1月1日至11日期间,武汉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1月12日至22日期间,有8名医务人员感染。◆ 每例患者平均传染2.2人论文作者估计R0约为2.2,这意味着每例患者平均将感染传给了另外2.2人。一般而言,只要R0大于1,疫情就会不断加剧,而疾病控制措施的目标是将再生数降低至1以下。图片来源:新英格兰杂志◆ 有可能出现超级传播论文称:“已经有医务人员发生感染,其比例低于SARS和MERS疫情时的情况。SARS和MERS疫情时的特征之一是传播力的异质性,特别是超级传播的发生情况,其中尤其是医院发生的超级传播。尚未发现NCIP出现超级传播,但随着疫情的发展,有可能出现这一情况。”科技部: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据中国新闻网,1月30日,科学技术部近日下发通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科技部强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应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科技部在通知中还要求科技人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大局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挥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加强有关实验数据、临床病例、流行病学统计等数据、成果的开放共享,共同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技应对工作。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本文封面图来源:摄图网每日经济新闻
法国塞纳-圣丹尼省的医生伊夫·科恩3日接受法国BFM电视台采访,他在节目中确认,法国新冠肺炎“零号患者”可至少追溯至去年12月27日,他不排除病毒于此之前已经在法国流行。该日期比法国此前确诊的欧洲首个新冠肺炎病例提前近一个月。科恩教授是阿维森纳医院和让·维迪耶医院的重症部门主任,他在采访中表示,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期间,其负责的两家医院曾有肺炎症状患者流感检测呈阴性。两家医院近日对其中14名病人原提取物重新进行新冠肺炎病毒PCR核酸检测,结果发现,于去年12月27日住院的男性患者两次检测新冠病毒均呈阳性。收治该患者的让·维迪耶医院位于巴黎东北近郊的邦迪市,医院距离巴黎市区约8公里。该回顾性调查是在该院让·拉尔夫·扎哈尔教授的提议下开展的。该院已经与这位患者取得联系,以进一步了解其情况。据科恩介绍,该患者生病15天,他的两名孩子也被传染,但妻子未受感染。目前,患者和两个孩子都已康复。科恩表示,该患者有可能是“零号病人”,但也不排除法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的遗漏病例。科恩认为,应该对此前一段时间,所有流感PCR检测呈阴性的肺炎患者重新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以便确定该病毒在去年年底是否已经开始在法国传播。科恩指出,从病毒学角度来看,该发现有助于“重现病毒历史”,其团队已经向法兰西岛地区卫生局通报该情况,相关研究计划于近期在《国际抗菌药物杂志》上发表。根据巴斯德研究所上周公布的最新研究,法国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由1月份来自中国的输入病例引起的,也并非来自意大利,而是来自一种在当地传播的来源不明毒株。巴斯德研究所判断,病毒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已经“悄然”流行一段时间,大部分患者为轻症或无症状,因而长时间未被发现。最新回顾性调查与这一研究结果吻合,为法国“零号病人”调查提供了新线索。
来源:中宏网2月9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钟南山等人对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同时,仅有1%左右的患者与野生动物有过直接接触,而超过3/4的患者为武汉本地居民,或曾与来自武汉的人员接触过。这为新冠肺炎人传人提供了进一步证据。除了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两种途径,研究人员还在一些患者的粪便样本,以及胃肠道、唾液或尿液、食道侵蚀出血部位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因此卫生保护应考虑到通过胃肠道分泌物的传播。最新论文由钟南山携手来自全国抗疫一线的37位作者共同完成。作者单位包括广州市呼吸卫生研究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也在其中。钟南山为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论文提出,尽管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但关于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ARD)的临床特征仍不清楚。为此,钟南山等人对中国已确诊的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这些病例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这些患者均通过高通量测序,或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的检测得到确诊。最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编辑:王子琪 | 审核:贾 芳
一项7年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说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或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肾损害情况。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肾脏、病毒)长达7年的药物研究,发表于2020年6月25日期刊《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消化药理学与治疗学)上。乙肝替诺福韦酯7年研究,回顾性队列,比较恩替卡韦肾脏安全性到目前为止,药物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可能引起慢性乙肝(CHB)的骨骼、肾脏安全性问题,但缺少相关试验数据。在这项7年回顾性研究中,用数据说明了关于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对CHB合并肾损害(R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纳入54个欧洲中心的慢性乙肝医疗记录(使用TDF/ETV),纳入者在开始前“在”亚组[基线=治疗开始]);或TDF/ETV开始后(“之后”亚组[基线=第一次出现RI]),出现中到重度的合并肾损害(RI)(肌酐清除率20-60 mL/min[CockcroftGault])。研究人员主要目标是TDF的安全性,尤其是与肾脏相关的不良事件(AESI)。比较TDF和ET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采用逆概率处理加权进行多元分析。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比较TDF与ETV在慢性乙肝(CHB)中重度RI患者中的肾脏安全性和有效性真实数据。结果表明,治疗前的亚组包括107名接受TDF治疗的患者和91名接受ETV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亚组包括212名TDF治疗的患者和77名接受ETV治疗的患者。TDF与ETV治疗的患者(两个亚组)的平均基线肌酐清除率更高。平均随访时间为3.1年(两种治疗)。在TDF和ETV中不良事件(AESI)的发生率更高(“之前”:18.7%对8.8%;“之后”:9.9%对3.9%);然而,研究人员通过多变量分析后,发现差异并不显著。只有TDF治疗的患者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6.5%“治疗前”;1.9%“治疗后”)以及肾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8.4%“治疗前”;7.1%“治疗后”)。两种治疗的疗效相似。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TDF和ETV的总体安全性相似(两个亚组)。考虑到肾小管功能不全发生于TDF而不是ETV,在慢性乙肝合并肾损害(RI)的患者中,TDF的肾安全问题可能更大。至今年2020年,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2.57亿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死亡原因。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是替诺福韦二磷酸核苷酸类似物前药,在TDF的III期临床试验中,TD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持超过7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检出耐药性。此外,TDF治疗超过5年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消退相关。TDF已被授权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科患者(≥2岁),包括那些已经存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调整剂量),7、8岁,是成人慢性乙肝患者首选的一线药物(本期刊原文点评)。尽管TDF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一些接触TDF的CHB会出现肾毒性,因为替诺福韦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主动肾小管转运排出。对登记在TDF注册研究中,且基线肾功能正常的CHB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其发病率较低肾事件。然而,一些真实试验数据报告了TDF肾毒性风险的增加,表现为近端肾小管功能不全伴有/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最近的一项综述强调了关于肾毒性的相互矛盾证据,随后几项研究报告缺乏重要的肾脏安全性发现。CHB尤其是高龄或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即便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肾脏疾病患病率较高。尽管如此,关于TDF在CHB的肾功能不全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有限:多数III期临床试验都排除了预先存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这些试验要求肌酐清除率应该大于或等于70 mL/min才能够纳入TDF试验。然而,一项评估拉米夫定耐药患者接受TDF治疗的III期研究中,入选肌酐清除率大于或等于50 mL/min的CHB包括出现74名轻度肾损害患者。在9名肌酐清除率低于50 mL/min的患者中,有6名通过剂量调整,没有出现严重的肾不良事件。小番健康结语:以上试验数据和关于TDF适用于肾功能损害中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来自发表于2020年6月25日《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消化药理学与治疗学)上,本论文经办编辑是Professor Grace Wong,经过充分的同行评议后被接受发表。研究表明,目前TDF标记反映了肾毒性风险,对所有接受TDF的CHB定期监测肾脏已在所有指南体现。
任冉 / 健康界他汀类药物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的降脂治疗药物,已被提议作为COVID-19的辅助治疗药物。但是,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诱导ACE2表达而增加风险。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表明它们可能有助于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astiglione等,2020; 达什蒂-哈维达基和哈利利,2020年; Fedson等,2020)。但是,由于这类药物已显示会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表达。因此,迫切需要直接的临床证据来回答关于他汀类药物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是有害还是有益的问题。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ACEI抑制剂或ARB(ACEi / ARB)感染COVID-19的患者比未使用ACEI抑制剂或ARB治疗的患者发生28天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更低(张等,2020)。但是,尚未研究这种联合治疗对COVID-19个体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重要的临床问题,我们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之一,作者强调,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在诸多方面都有其局限性,迫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前瞻性地研究他汀类药物对COVID-19结果的疗效。先上结论:对中国湖北省的13 981例COVID-19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1 219例接受了他汀类药物。根据倾向得分匹配后的混合效应Cox模型,我们发现匹配的他汀类和非他汀类药物组28天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2%和9.4%,且风险比已调整为0.58。在Cox时变模型和边缘结构模型分析中也观察到了与他汀类药物使用相关的较低的死亡风险。研究概述:图1.概述参与者参加情况以及排除和纳入标准的示意图。 297名没有高血压病史或患有高血压但未服用降压药的参与者被排除在亚组分析之外。该分析共纳入了来自中国湖北省的21家医院的13981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其中,有1 219人在医院内使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组),其余12 762人没有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非他汀类药物组)胸部CT显示,他汀类药物组与非他汀类药物组相比,双侧肺部病变更为常见(89.5%比83.7%,p <0.001)。与非他汀类药物组相比,他汀类药物组中更大比例的受试者显示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和D-二聚体增加。异常血清生物化学,包括ALT和AST水平升高,以及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表明与非他汀类药物相比,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参与者更普遍存在器官损伤。在入院时,他汀类药物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的频率高于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就整个住院期间而言,两组的血脂水平相当。与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相比,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住院的天数以及中位随访天数均更长。与他汀类药物和其他类型的降压药联合用药的患者相比,他汀类药物+ ACEi / ARB组的收缩压(SBP)水平和DM患病率更高,而COPD患病率更低。图2 .PSM后他汀类药物组与非他汀类药物组的生存曲线在PSM队列中,他汀类药物组的死亡率(IR,0.20例,每100人日;死亡率5.2%)显著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IR,0.37,100人日。 ;死亡率9.4%)。就COVID-19的次要终点而言,我们分析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有创机械通气,ICU入院,ARDS,败血性休克,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和急性心脏损伤发生率的相关性。在通过PSM校正两组基线差异后,他汀类药物组的侵入性机械通气发生率仍比非他汀类药物组低(aHR,0.51; 95%CI,0.34-0.78,p = 0.002)。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其他继发性结局(例如,急性肾损伤,肝损伤和心脏损伤)和PSM队列中血清CK或转氨酶水平升高无显著相关性。图3 住院期间他汀类和非他汀类药物组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在基线差异匹配的受试者中,两组入院后CRP的动态轨迹均呈下降趋势,在整个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CRP动态水平较低。在整个随访过程中,他汀类药物组的IL-6入院时水平较低,且其升高幅度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同时,在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动态曲线显示出比非他汀类药物组更显着的下降趋势。此外,为了消除由于审查或死亡而造成的任何伪影,还对活着的参与者进行了分析。当将在28天随访期间死亡的个体从每个组中排除时,趋势相似。